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失业群体

新失业群体

新失业群体
新失业群体

两会关注“新失业群体”20多岁难自立

隔壁刘姨的儿子在家呆了两三年了,邻街李伯的女儿初中毕业后就没找到工作。环顾四周,已经成年仍“食老窦”、靠父母养活的“待业青年”还真不少。社会学家称他们为“新失业群体”,在网上,网民则形象地叫他们“啃老族”。这支“2030”的失业军团一直没有引起各方关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江中联的一份提案使这个群体浮出水面。

现象:无所事事一觉睡到11时

广州市东山区的苏姨今年50多岁了,几年前下岗后,一直在做钟点工,每个月能赚两千多块。可她总觉得钱不够用,“没办法,19岁的儿子没事做,在家呆了三年了,我这个年纪还要赚钱养他”。苏姨做钟点工每个小时赚10块钱,每天要坐着公共汽车从城东到城西,跑上五家,为了省点钱,中午还要赶回家吃饭。

儿子每天睡到11时,起床打打电脑游戏,下午出去转转,晚上回家看看电视,一天就过去了。“没办法,初中毕业什么都不会,找不到事做”,苏姨虽然着急,还是在为儿子开脱。

家住流花公园附近的黄仔今年20岁,最近又失业了。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黄仔就总是处在就业、失业、再就业、再失业的状态中,一晃就是两年了。他干过保安,当过网吧管理员、售货员,可最长的也只干了半个月。有时是老板炒他,有时是他炒老板,“太累了,才挣800多块,没着数,零花都不够”。黄仔吃住都在家里,“食老窦”,隔三差五还要从妈妈那里要点零花钱。

江中联委员在《关于积极稳妥安排“新失业群体”的建议》中指出,像苏姨儿子和黄仔这样的“新失业群体”已经超过“老失业群体”。劳动部《2003-2004:中国就业报告》指出,当前正面临自然新生劳动力的高峰期,专家统计,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只有40-50%能够实现就业。新成长失业青年增幅为63.2%;劳动力市场普遍出现的青年就业问题正在成为主要矛盾。

一组数字可以说明广东的状况:广东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调查显示,2004年第三季度全省城镇新成长失业青年为13.56万,人数已经超过就业转失业人员,也就是俗称的“下岗”人员。而在需要就业的人群中,16-34岁年龄段约为50.15万,占总量的83.98%。

探因:忙于应试职业技能谁来教

江中联调查发现,“新失业群体”缺少技能,缺少社会阅历,无稳定收入,绝大部分靠“食老窦”生存。随着父母退休收入减少,或者下岗经济来源减弱,“啃老族”的经济支柱也会日渐衰弱,甚至会面临生存危机。

“啃老族”为何无法就业?清华大学社会学家孙立平分析,从成长的环境说,他们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小皇帝”,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而在以升学为取向的应试教育中,在中等教育阶段,他们又没有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在就业市场中没

有什么优势可言。

即使是短暂就业,“啃老族”所从事的也大多是第三产业中的“青春饭”,如售货员、服务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能得到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

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啃老族”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孙立平认为,目前“新失业群体”中的大部分人已经步入应该成家立业的年龄阶段,没有稳定的工作,负担又日渐沉重,社会稳定将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现阶段,“老失业群体”已经达到峰值,今后所增加的失业人员将会主要来源于“新增劳动力”部分,我国未来的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挑战。

问题:1、“新失业群体”新在哪里?

2、新失业群体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有人认为新失业群体与老失业群体相比,新失业群体的就业相对不那么紧迫。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新在:无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经历;高学历、低龄化的趋势;频繁地在就业和失业之间转换;面临着制度上真空

根据有关调查,2005年全国失业人口中35%的失业人员在35岁以下,51.1%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而且近年来,大学生的严峻就业势也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2003年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约52万人失业,2004年为69万,2005年为79万;

总量,结构性,保留工资高导致的摩擦性失业,职业技能缺乏,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弱生命周期内的风险挤压;劳动保障制度上的“真空”;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缺乏

浅析中国新青年失业群体2

浅析中国新青年失业群体 内容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劳动需求必然减少,失业必然产生。失业问题也由此成为了公众瞩目的社会问题。失业意味着人力资源浪费;不失业,这些资源就可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以满足社会需要。同时,对于失业者来说,失业意味着艰难。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尤其是中国这一人口大国,达到高水平的就业已成为国家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26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就业和再就业是当代中国青年的首要问题,它不仅是一个事关青年权益和福祉的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问题。 一、中国新青年失业群体特性: 近些年来,人们所说的失业人员往往指的是下岗者,但事实上,目前还存在另外一个日益增大的失业群体,他们是城市里的年轻失业者,他们在初中、高中甚至更低学历毕业后加入失业行列,他们大多是受到“小皇帝”一般呵护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应试教育中成长,他们被称为”NETT一族”,新闻媒体称之为“傍老族”、“啃老族”,学界称之为“新失业群体”或“新无业群体”。 当代中国NEET族呈现出如下一些特征:1、NEET族主体多为独生子女;2、不少自愿失业的NEET一族家境较好;3、普遍缺少技能,缺少社会阅历,无稳定收入;4、思想特立独行,行为举止怪异,边缘化趋势明显。NEET一族的出现是时代的产物,或许也是社会现代化的代价之一,据西方发达国家NEET族的发展历程来看,NEET族作为边缘化的社会群体始终与主流社会价值观格格不入,他们极易因社会偏见和社会歧视而走入误途,不少NEET族就因此走上吸毒、卖淫、偷窃、抢劫、自杀的自我毁灭道路。毫无疑问,NEET族在转型中国社会的出现同样是件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仅就“傍老族”、“啃老族”现象就令许多家庭头痛不已,给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二、中国新青年失业群体面临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有人口13亿,占世界60亿人口的1/5还要强,就业始终是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和国有企业转制的重要关头,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中国又是一个青年大国,有青年3.2亿,占中国人口的1/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失业率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位臵。 2001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100万人,实际新增劳动力800万人;2002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1400万人,实际新增劳动力1000万人。在这些新增的劳动力中,有相当一部分就处于“待业状态”。有专家预计,在今后几年中,我国新增劳动力中实现就业的比率只有40-50%之间,而没有能实现就业的,就会成为待业青年,并加入到这个“新失业群体”中去。 劳动部《2003--2004:中国就业报告》指出,当前正面临自然新生劳动力的高峰期。专家统计,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只有40-50%能够实现就业。广东省社会和劳动保障厅调查显示,2004年第三季度全省城镇新成长失业青年为13.56万,人数已经超过就业转失业人员。而在需要就业的人群中,16-34岁年龄段约为50.15万,占总量的83.98%。 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委在共同发布的《2006年就业面临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中指出,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增量为1700多万人,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量累计约为2500万人,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

失业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19年精选文档

失业理论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西方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失业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的不断发酵引起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大家对于事业的定义并不是完全统一的,大多数西方国家对于实业定义如下:有工作的人们是就业的;没有工作而正在寻找工作的人们是失业的; 没有工作但不找工作的人们不属于劳动力范围。 失业这种现象在西方国家首先出现,大约有200 多年了。然而在凯恩斯之前,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并不存在失业这种现象。古典经济学认同经济一直是充分就业的状态,在现实社会中看到的那些实业,都可以称为摩擦性失业。有些人本身不愿意去工作,这是他们自愿失业。这种现象,并不能称为真正意义的失业。 而凯恩斯认为之所以存在失业的现象,是因为经济萧条、企业倒闭或减少生产,这些会导致雇佣的减少,而这些人是被动的离开工作岗位的,而不是由于这些员工不接受他们的工资水平。 既然失业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的,如果我们扩大市场的需求,企业也增加生产的份额,那么他们就会雇佣更多的员工。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中,由于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投资效益递减和流动性偏好等心理规律,单靠私人资本和市场自由调节的作用,一定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现象。凯恩斯根据英国一个世纪以来的统计资料,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出一条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的依存关系的曲线,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 二、我国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统计资料显示,2014 年全国大学生人数达到727 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自2006 年起,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超过400 万人,而大学生就业率近三年来一直徘徊在70% 左右。几年来未就业大学生人数约有500 万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调查失业人口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调查失业人口 篇一: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 中国失业状况及对策分析 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各有其程度的不同。在中国,自1992年经济体制进入全面调整和转轨阶段,一切社会经济行为均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考验,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和失业的风险必然出现。然而,因为中国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挑战又有其自身的特征。 一、失业现状分析 转型期的失业状况的特点,一方面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结构性调整中涌现出的隐性失业人口逐步公开化,另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向城镇流动。登记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1985年为历史以来的最低点(1.8%),1996年上升到3%。有专家预计到本世纪末将达到7.4%,登记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增加到1120万人,隐性失业由1996年的15.1% 上升到20%左右,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达到5000万至6000万人。当然,这仅是一种预测,关键还取决于国家社会经济

发展进程。如果经济发展了,相关的政策得当,措施得力,就业面扩大,失业率自然就会下降。下面我们针对有关统计数据展开分析。 见下表 上表所列统计资料,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自1985年后,失业的绝对人数逐年有所增加,而与此同时,因新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失业率多年来相对稳定在3%左右的水平,接近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平均2.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1990年亚洲失业 率为8.3%,拉丁美洲5.5%)。应该说,失业率维持在2~3%的水平属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正常范围,不会引起社会的震荡。但这里所说的失业率用的是登记失业率,是指正式向政府有关机构登记失业,并希望找到工作的失业者。 2.在登记失业人数中,已达到劳动年龄等待就业的青 年占了多半。依据中国国情,每年初、高中毕业生能升入大学和专科的人数一般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25%左右,余下的 毕业生人数很大部分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因此,从登记失业人数的构成看,也应属正常范围。 3.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国的隐性失业人数和隐性失业 率均高出登记失业,且自1978年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其 形势发展较为突出和严重。这也正是有中国特色的失业问题之所在。为此,本文重点分析如下:

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新失业群体”,主要是指每年社会新增加的失业人员,既包括下岗失业人员,也包括城镇新加的失业人员,本文特指每年增加和历年结转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没有从业经历的城镇失业人员。随着这部分人数日益增加,这部分人员就业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来自“新失业群体”方面的社会就业压力也日益显现出来。一、基本形势近年来,社会上的“失业人员”往往是指国有或集体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而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日益壮大的失业群体,即新失业群体的存在。尽管这部分失业人员与下岗失业人员具有身体、年龄等方面的就业优势,表面看来,他们的就业问题个对比下岗失业人员容易解决,但实际上,“新失业群体”就业问题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一是文化水平较低。新失业人员大都是初中或高中等较低学历毕业甚至辍学。文化水平不高,又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环境当中,吃苦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二是职业素养不高。新失业人员在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中没有学到多少专门的职业技能,很少有机会参加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更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也就没有系统的从业经历,也就没有什么自身特长。三是社会经验不多。这部分人年纪不大,涉世不深,社会阅历尚浅,价值观混乱,可塑

性极强,而这部分人员也同样面临着成家和生存需求,失业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这也是社会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四是失业人数在不断增加。由于“新失业群体”在参与市场就业竞争的过程中一没经验,二没专长。毫无优势可言,属于社会就业弱势群体,大部分人又长期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造成了这部分人群的数量的大量增加,已经成为目前社会失业人群中的主要成份。据统计,长春市每年各类失业人员达20余万人,其中新增长的失业人员就达6万多人,且每年正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可想而知,社会就业形势因新失业人群的增加而愈发显得严峻。因此,如何解决好“新失业群体”就业困难,帮助其实现就业愿望是我们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乃至于全社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要面临的新的社会问题。 二、就业对策 “新失业群体”就业问题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根据其就业形势,结合我市实际,我们拟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一)制定出台政府促就业政策,实施“新失业群体”就业工程 结合目前国家和省、市关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援助的相关优惠政策,制定出台适合我市实际的促进“新失业群体”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政策促就业。

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现阶段中国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失业问题是随市场经济产生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经济现象,也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难题。自失业问题产生以来,各国政府都将失业问题列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并通过各种政策工具进行治理。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的人口大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时期,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失业问题特点原因解决对策 我国的失业人口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口。即具有非农户口,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工作意向并在积极寻找,而且在劳动部进行登记了的公开失业者;二是下岗职工中的失业者。所谓下岗职工,是指由于的生产和经营状况等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和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人员;三是农村向城镇流动人口中的失业者;四是高校毕业生中的失业者,指那些由于工作岗位有限或就业愿望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而暂时处于失业状态的青年学生。① 20XX年毕业生总人数达到495万人。而20XX年又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59万人,比20XX年增加64万人。然而与此同时,毕业生的就业率却在持续下滑。 从现状可以看出,中国的失业问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首先,失业率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不断增加。尤其是近几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见表2。 其次,失业人群的年轻化。以前,由于国企改革而下岗的职工多为40-50人员。这些人年龄偏大,且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也有所欠缺,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所以,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而下岗,也可以理解。而现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专业知识,却也加入了失业大军,每年这些大学生为了找到工作而四处奔波。失业人群的年龄越来越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第三,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机会远赶不上新增的失业人数。数据显示,20XX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40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75万人。年末城镇就业人员28310万人,比上年末净增加97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84万人,有505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其中帮助“4050”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47万人。而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失业率仍然居高

浅谈中国失业与就业问题

浅谈中国失业与就业问题 【摘要】我国失业人口激增、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对大量失业问题做出合理科学的解释,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在我国,一方面由于人口基数大,近年来劳动力增长快,待业人数增加;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导入,原来靠牺牲效率而处于隐蔽状态的失业,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成为公开的失业。就业和再就业是近年来我国的一个工作重点,虽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就业工作十分重视,并探索出许多有益的经验,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并没有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日渐突出。如何解决中国的失业与就业问题,是目前比较重要的一个经济问题。 【关键词】劳动力失业就业政策 一、就业与失业的基本概念 就业与失业是同一个问题的两面。通常用失业状况来反映一国的就业状况。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衡量一个经济中失业状况(就业状况)的基本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失业人数占全部劳动力的比率。 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由于劳动力流动和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而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失业,这部分失业被称为自然失业。自然失业主要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前者是由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所引起的,后者是由经济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自然失业人口在全部劳动人口中所占的比率被称为自然失业率。在市场经济的运作过程中,由于总需求的周期性变动,还会带来周期性失业,没有周期性失业,仅存在自然失业,即实际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就业状态被称为充分就业状态,如果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则意味着过度就业;如果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则意味着就业不足。 二、中国失业与就业现状分析 《中国日报》今年八月二十二日报道,中国的就业状况依然严峻,今年将有1200万人面对失业问题。政府指出,去年全球经济放缓重击中国出口,工厂破产及临时停产状态,致使3000万农民工失去工作。政府官员声称,政府有信心把城市地区的失业率控制在 4.5%一下,中国城市地区今年首两季的失业率为4.3%。 今年1至10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24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102%。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5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500万人的9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万人的129%。截止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 三、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可以从人口变化、技术变革、体制转轨等多个角度来解释。 (1)劳动力供求矛盾造成的失业。人口基数大,新增劳动力多是我国的基本国庆。从劳动力供给来看,虽然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但由于人口惯性作用,劳动力供给的增长态势仍很难改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则进一步加大了城镇的就业压力。从劳动力需求情况看,急事未来我国经济保持目前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有降低的趋势,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是有限的。可见,在目前和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劳动力总量供求矛盾仍会十分突出,这是我国就业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失业人口论文:完善我国失业人口统计体系的思考

失业人口论文:完善我国失业人口统计体系的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大,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失业的现象在所难免,现行的有关失业人口的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存在一定的漏 洞和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尤其是统计系统里不包含农村的失业人口,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改善我国在失业人口统计的体系,从而使得社会更加和谐。 关键词失业人口统计体系完善措施和建议 我国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统计为接近13.5亿人,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里,由于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结构和调整和转变,失业的人数会越来越多,失业人群也将逐渐成为国家的一个负担,如何合理的解决失业问题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因而对于失业人口的统计必须准确,保证这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风向标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一、失业的相关概念 在进行失业统计之前,一定要明确失业与就业之间的界限。在经济学上失业的定义就是劳动力处于闲置的状态,劳动力运用生产资料进行有效的生产劳动。而失业人口就是在人才市场上没有得到相应的劳动岗位,在寻找或者等待劳动机会的群体。有效的分类就是:(1)因劳动合同的终结或者

中结,当下正在寻求有报酬的岗位的人;(2)没有受雇工作过,正在找工作的人;(3)已经退休的人员,想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工作,在找寻有报酬的工作的人;(4)当下没有工作,但准备在一定的时期后开始新工作的人;(5)暂时的被解雇,但没有得到薪金的人。在我国的劳动法中规定失业人员的定义是,户口为非农业的成年人,达到法定的劳动年龄,有一定的劳动能力,但没有就业,并在所在地的就业服务机构中心进行了求职登记的人。 二、我国现行的对失业人口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现在对于失业人口的统计方面具有非常大的 改进,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主要体现在事业统计的体系中不包括三类人群:农村户口的失业人口;老年人口;城市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首先,在我国的劳动法中规定了只对城镇的失业人员进行统计,而对农业户口的失业人员采取忽略的态度,但事实是不做统计的失业人员占到社会失业人口的一大半,这样使得我国的失业队伍表面上开起来很小,但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劳动力占到国家人口总数的70%,由于现在农村耕地的减少,生产方面对技术的要求提高,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下降,使得我国的很多地区的农民闲置,这导致农民工市场的泛滥,形成大量的潜在失业人口。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当

中国出现新失业群体

中国出现新失业群体长大的“小皇帝”正处浪尖 近些年来,人们所说的失业人员往往指的是下岗者,但事实上,目前还存在另外一个日益增大的失业群体,他们是城市里的年轻失业者,他们在初中、高中甚至更低学历毕业后加入失业行列,他们大多是受到“小皇帝”一般呵护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应试教育中成长,他们被劳动学研究专家和社会学家们称为“新失业群体”。 随着“老失业群体”的逐渐衰老和过世,随着“新失业群体”比例的增加,中国未来失业人员的主体和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不仅涉及到一个政策的衔接问题,更有可能引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变革。 2004年的最后一个星期四,一辆红色出租车缓缓停在吉林省长春市民康路附近的街道旁,路边十几位中年男女哗啦啦地拥上去把出租车团团围住。 “要保姆吗?”“钟点工!”“洗衣做饭要不要?”“要水暖工吗?”……零下23度的冷空气中传来一阵急切而嘈杂的询问。 “都不要!”出租车后排抛出的一个拒绝声音让车外的人很失望。话音未落,这群中年男女已哄然而散,他们回到原来的位置,翘首以盼下一个雇主的出现。 这是发生在长春市下岗职工劳动力市场的一幕,不远处静静“趴活”的24岁的王琨智则和周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与那群老练而又急切找活的下岗工人不一样,这位身穿黑色皮夹克、头戴防寒瓜皮帽的小伙子脸上露出一丝稚嫩和羞涩,“我不太好意思上去跟别人要活”。他手中的小木锯则向别人暗示他是搞装修的。 初中毕业已经8年的王琨智曾在洗浴城做过4个月的服务员,还帮亲戚修过几个月的车,但其余大部分时间是待在家里“无事可做”。2003年开始,他用心学了一门家庭装修的手艺,试图找个活干。现在每周的二、四、六,王琨智都要从家里骑十几分钟的自行车赶到这个下岗职工劳动力市场,来碰碰运气,希望早日能离开失业大军的行列。 近些年来,人们所说的失业人员往往针对的仅是国有或集体企业的失业下岗者。但事实上,在我们的社会中,还存在另外一个失业群体,就是像王琨智这样的城市年轻失业者,他们没有国有或集体企业工作经历,初中、高中甚至更低学历毕业或肄业后加入失业行列,他们被劳动学研究专家和社会学家们称为“新失业群体”。如何引导和推动他们为自己和社会创造财富,降低社会运行成本,就成为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 新挑战的出现 家住长春市东二条的19岁的黄飞雨初中毕业后除了打过几天工以外,一直待在家中。“因为没地方去,他经常愁得一宿一宿没睡。”黄飞雨的母亲对此也一筹莫展。

城镇失业人口现状

城镇失业人口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截止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据此推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应为1000万人左右。但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2002年我国石化和银行面临大幅裁员,以及全国270多万下岗职工协议陆续到期,下岗职工即将离开“再就业中心”走向社会,因此,预计失业总量还将大幅上升,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会突破4.5%。目前我国对城镇人员的部分资金投入,重点是投入到低保和失业保障方面,而对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却明显不足。前者投入是缓解暂时的困难,后者投入才是解决长远问题,因为具有劳动能力的城镇居民真正想要的是就业岗位而不是保障资金。目前多数工业发达国家都改变了过去单纯靠现金补助失业者的办法,而选择了事前防范失业和促进就业的积极劳动就业政策,即加大了对促进就业资金的投入,相应建立了促进就业基金、专业培训基金等各类扩大就业的专项基金。 一、城镇失业人员的现状 (一)离岗、失业、待业和特困人员日益增加。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截止到2002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据此推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应为1000万人左右。但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2002年我国石化和银行面临大幅裁员,以及全国270多万下岗职工协议陆续到期,下岗职工即将离开“再就业中心”走向社会,因此,预计失业总量还将大幅上升,全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将会突破4.5%。另据国家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抽样调查及对某些省份的典型分析,由于我国每年新增的1300万劳动力以及下岗职工、隐性失业和其他未登记失业人员,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应在7%左右,即不少于3000万人,而我国每年所能增加的就业岗位仅为800万个左右。仅辽宁、黑龙江两省的待就业人员就达700万人左右。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我国城镇实际失业率已经高出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水平。 据国家民政部公布的数字显示,截止到2002年1月,全国领取最低保障金的人数已达1235万人。到2002年6月份,应领取最低保障金的城镇特困群体已达1930.8万人。仅辽宁省的城镇特困群体(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人员)就达129.7万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2年上半年全国领取失业保险的人数有明显的增加,6月份当月共有369万人领取失业保险,比上年同期增长51%。另据教育部门估计,目前大学毕业生中已有近30%左右的人步入失业行列。 (二)就业弹性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我国的就业弹性正在呈不断下降的趋势。1986-199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7.9%,就业弹性是0.308,经济增长1%带动的就业增长是360万人;而1996-2000年,GDP年均增长率为8.3%,就业弹性下降为0.139,经济增长1%带动就业增长仅为97万人。可见,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正在逐渐减弱,这对实现“十五”期间新增城镇就业4000万人的目标增加了难度。

新失业人群

“新失业人群”研究:失业大学生的现状与特点 陈彦龙 引言 近些年来,人们所说的失业人员往往指的是下岗者,但事实上,目前还存在另外一个日益增大的失业群体,他们是城市里的年轻失业者,他们在大学学历毕业后加入失业行列,他们大多是受到呵护的独生子女,他们在应试教育中成长,他们被劳动学研究专家和社会学家们称为“新失业群体”。 随着“老失业群体”的逐渐衰老和过世,随着“新失业群体”比例的增加,中国未来失业人员的主体和结构将发生重要变化。这不仅涉及到一个政策的衔接问题,更有可能引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大变革。 关键词:新失业人群;现状;特点 “新失业人群”的形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作为承载社会、家庭以及自身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应从社会、高校、大学生自身等方面采取积极措施逐步加以改善。现分析新失业人群下大学生就业的状与特点。 随着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膨胀,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这一变革的重要标志是我国正在由长期的“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使得大量的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中国全日制大学本科生的招生人数已经从1998年的108万人发展到2006年的506万人,短短的8年时间内,招生人数增长了3.7倍。与此同时,毕业生数量也呈现出同步扩张的趋势。1998年,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本科毕业生人数为83万人,1999年为85万人,2000年为95万人,2001年为104万人,2002年为134万人.2003年为188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2006年为413万人。8年期间,毕业生总数增长了约4倍。每年净增70~100万大学毕业生。这一数据表明: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的持续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将保持

题目--企业发展与再就业的关系

题目--企业发展与再就业的关系

摘要 本文所阐述的是,目前我国的失业问题还是相当严重,其发展的潜在趋势不容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失业问题一直严峻,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在解决和缓解再就业压力的过程中,探讨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中对再就业的影响,是目前我国研究再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中小企业本身发展的特点,以及对岗位用人需求的变化,特别是私营企业作为一支生力军,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的就业机率愈来愈大。因此,本文借以“比较”中外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优势,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解决再就业的关联影响。 关键词:失业再就业企业发展人力资源

目录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一)就业和失业的基本内涵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与我国劳动力供给人口过剩的特殊国情有关 (二)与我国多年积累下的矛盾在短时间释放有关 (三)与我国改革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换有关 (四)与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的进步与提高有关 (五)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展和城镇职工职业观念转变态度有关(六)与我国投资重点和产业政策的改革,对劳动力需求降低有关三.解决我国企业发展与再就业问题的措施 (一)加快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二)大力发展民营企业,释放民营经济的巨大力量解决就业 (三)在解决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上,要强化政府的作用 (四)对下岗和失业劳动者进行劳动关系的清偿 (五)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劳动者的择业,就业观念 (六)增加失业保险基金数量,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 四.参考文献

前言 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建立企业优胜劣汰机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经济从整体上摆脱困境的重要途径。而要搞好这两项国有企业制度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要解决富余职工和破产企业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然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以及在改组、改制、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企业兼并、破产等带来的大量失业,据多种资料的较为保守的估算,由此带来的失业约为2000万人左右。第二,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 九五”是我国人口生育高峰期,在此期间我国城镇将有5400万左右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而同期我国城镇能安排的人数约为3800万左右。 一、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一)就业和失业的基本内涵 所谓就业就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的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经营收入所进行的活动。如果再进一步分析,则需要把就业从三个方面进行界定,即就业条件,指一定的年龄;收入条件,指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即每周工作时间的长度。 失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失业指的是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分离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劳动者的生产潜能和主观能动性无法发挥,不仅浪费社会资源,还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狭义的失业指的是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得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二)我国失业问题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集中表现在城镇。根据国家统计公布的数字,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最高的是1952年(13.2%)。1981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1985年降至1.8%。1986—1995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 2.9%之间徘徊。1996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达到3%,1997—2000年均为3.1%,2001

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调查报告完整版_1

编号:TQC/K968 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调查 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失业群体就业形势调查报告完整 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新失业群体”,主要是指每年社会新增加的失业人员,既包括下岗失业人员,也包括城镇新加的失业人员,本文特指每年增加和历年结转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没有从业经历的城镇失业人员。随着这部分人数日益增加,这部分人员就业问题已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来自“新失业群体”方面的社会就业压力也日益显现出来。 一、基本形势

对经济学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

对经济学失业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探讨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 客户; 关系管理 【论文摘要】:实现充分就业是一个国家实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西方经济学家长期关注失业现象,各派学者深入探讨产生失业的原因,并形成各流派颇具特色的失业理论和就业政策,这些理论与对策建议对分析、解决当前中国的就业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劳动力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已成为经济增长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西方经济学的各个流派在对失业现象的解释过程中都形成了各具特色、有所侧重的失业理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古典学派的充分就业理论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凯恩斯学派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需求管理政策,新古典综合派的结构性失业理论与人力政策,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与劳动力供给管理政策,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就业模型,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与高工资失业论等。可以说,这些理论由于受到阶级和历史的局限具有许多缺陷和不足,不适合用来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但其分析失业原因的方法和某些对策建议,对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方失业理论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启示 中国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是比较突出的,必须置身于我国的客观环境分析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它集中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就业矛盾。目前,我国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可以归之于劳动力供给增加和经济社会深层次矛盾二者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从供给方面来看,就业主要面临以下5个方面的压力:一是新增劳动力数量;二是城镇的下岗和裁员带来的就业压力;三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四是复转军人、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中分流出来的人员需要安置;五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庞大。 就业形势决定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就业压力还需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寻求缓解压力的办法。从劳动需求方面来看最主要的是从宏观政策着手,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作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二者的地位经历从并列到从属的转变,充分就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曾经从属于经济增长的需要,即在保证既定经济增长目标的前提下减少失业,这种通过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暗含着"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的假定,这一假定在理论和实证两方面都存在问题。通过对中国经济的就业――增长弹性变化趋势的分析表明,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劳动力投入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下降,资本、技术等投入要素及制度性要素的贡献率提高。因此,经济增长能否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关键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选今后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逐步实现,由资本技术密集型引起的就业岗位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之间存在的尖锐矛盾,需要调整刺激经济增长以解决失业问题的思路。当然,这并没有否认经济增长是就业增长的必要条件。就业问题涉及面广解决就业问题的具体措施非常多,但要分清主次,既要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又要着眼长远抓根本举措,必须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指导思想。2005年中央政府把新增就业800万人和7%的经济增长率同时作为宏观调控目标,这标志着就业问题在宏观经济层面的优先解决地位。 我国目前出现的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它不同于发达国家的周期性失业,再加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毕业论文 目录一、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一)、总体表现(二)、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三)、大学生成为新的失业群体二、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结构升级和资本构成提高(二)、人口总量过大(三)、教育与培训尚待进一步发展(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三、失业对社会的影响一、失业直接影响经济(二)、加剧贫困(三)、导致分配不公(四)、影响社会的稳定四、解决失业问题的对策(一)实行工资补贴政策,以增加就业岗位、(二)、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三)、实施积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合理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五)、实施积极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六) 2 中国失业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一、中国失业问题现状(一)总体表现我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以来,失业问题开始逐步显现:进入新世纪后,失业形式依然严峻。2008 年 3 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指

出:这五年我国新增劳动力城乡加起来每年超过2000 万人。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庞大,历史遗留问题积压,失业问题愈发显得形势严峻。(二)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虽然个别年份城镇登记失业率略有下降,但失业总量规模依然很大。2001 年之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在 4.0一下,其中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仅在 3左右,从 2002 年到2007 年的六年间,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保持在 4以上的水平,2008 年失业率在 4.5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有限的耕地必然导致农业排挤出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据数据统计,中国农村人口达 8.6 亿人,为全国总人口的 70.9,农村从业人员为 4.9 亿,为全国从业人员总数的 72.2,除去失业人员外,农村中尚有近 4 亿人口无所事事,除去老人,丧失劳动力及未达到劳动年龄的儿童外,农村中富余人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据专家估计,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在 1.9 亿。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而下岗人员普遍年龄偏大,女性偏多,文化素质较低,技能单一,就业竞争能力差,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的需要。长期的“大锅饭”体制养成了过分依赖企业或政府安置的思想,对企业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怕吃苦不愿自己找出路。有些人缺乏自我提高认识,不愿接受培

关于护理专业的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关于护理专业的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说到护理专业的就业的问题,首先应该谈到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有以下的条件,比如说 (1)所学专业符合招聘职位所需的资格的条件。一般来讲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应具有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二是具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护士条例》规定了执业护士注册的四个条件: 第一,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这是从法律意义上最基本的要求,一个没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可能对社会、对他人、对本人负责。 第二,在中等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完成了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专业课程学习并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这项规定强调执业护士不仅要接受过一定的学历教育,而且必须有较长时间的(八个月)临床实习,积累一定的护理实践经验,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以便顺利履行护理职责,为患者服务。

第三,通过 ___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也就是说要通过全国统一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第四,符合国家规定的健康标准,这也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 这四个条件非常明确,也十分严格,是执业护士必须具备的。 (2)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学习,贵在学以致用。只学不用,那是读死书,应失去了学习的价值。 护士是跟病人生病打交道的,一个不小心,造成的损失,可能就无法挽回。作为一个护士,光有牢靠的基础知识,是不行的,我们所学的,不过都是为临床实践打基础,只有具备扎实的知识和良好的操作技能,才能为病人的生命保驾护航。 这些条件都是一个基础,是每一个护理人员都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我们要想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就业形势,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但总的来说我们护理专业的就业形势是很不错的,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专业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谱发生了改变,慢性病护理的需求量增加;人们在重视身心健康的同时,对疾病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也不断增强,社区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社区护

失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礼记大道之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二、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窄,多数失业者享受不到失业保险金待遇 自《失业保险条例》实施后,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比过去大,但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就业岗位有限的实际情况比较而言,还是显得比较窄。我国广大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虽然现行的失业保险条例已把农民合同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中,规定对工龄满 1 年以上、雇用单位已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的农民合同工,可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补助。但是,这不能覆盖大量进城从事短时间打工的农民和每年从大中专院校毕业走向社会,短期内难以就业的毕业生,他们的失业保险问题也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新课题。 2.失业保险金来源渠道狭窄 失业保险金主要来源于征收的失业保险费,而各地的失业保险金以县(市)统筹,在当地使用。可见失业保险金来源渠道单一、统筹层次低,防范和分散失业风险的能力不高、调剂能力差。3.失业保险仅限于生活救助《失业保险条例》建立失业保险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失业人员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促进其再就业。但是实际上,我国失业保险仅围绕失业人员最低生活保障展开,在如何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没有过多的涉及。面对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没有相应的就业激励机制和再就业培训措施,单靠给予生活救助是不够的,最终会导致保险基金不足,无法保障众多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 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对策 1

城镇人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

绵阳师范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城镇人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 专业社会工作 院部法学与社会学院 学号 2005160089 姓名木乃布铁 指导教师孙长勇讲师 答辩时间 2009年5月 论文工作时间:2008 年11月至2009年5月

城镇人口失业的成因及对策 学生:木乃布铁 指导老师:孙长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人口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再加上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快速增加,城镇失业问题已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为了预防城镇失业人数比例过大,从我国城镇失业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造成我国城镇失业人数增加的成因,探讨了加强宣传教育,转变择业观念,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保持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治理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城镇失业现状成因对策

The Causes of the Urban Population of Unemployed and Countermeasures Undergraduate: Mu Naibutie Supervisor: Sun Changyo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of China's cities and towns are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In addition, the number of China's urban unemployment increased rapidly because of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the unemployment problem has become the most prominent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socio-economic problems.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urban unemployment ratio of the number from too large, start with the status of China's urban unemployment problem,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for China's urban unemployme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tep up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changing careers, to develop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o maintain fast economic growth, to increase the 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 effort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 market and so on measures to govern the China's urban unemployment problem. Key words:unemployment of the cities and towns current situation cause countermeasures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