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总复习资料

1、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中融入了人类的情感、信仰和智慧。

2、房屋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地方,有了房屋,人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稳定的生活。

3、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找到了能够当房子的山洞进行居住,但这并不是人类动手建造的。

4、用兽皮做成的可移动的帐篷是人类最早建造的房屋。

5、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我们现在的建筑功能更具有综合性了。

6、建筑材料、建筑工具、建筑机械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房屋的发展。

7、特色的民居:(1)伊斯兰特色的房屋(2)江苏民居(3)北京四合院(4)四川山村民居(5)内蒙古圆顶土房(6)傣族竹楼不同地区的房屋的特点不同,这主要是由当地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的。

8、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在很多方面有差异,但是它们

在构成上都有一定的层次。(对)

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建筑物的功能是不同的。(对)

9、各种建筑物都有一定的结构,有的结构比较简单,有的结构比较复杂。

10、常见的建筑物结构及举例:(要求能背诵描述)

拱形结构-------赵州桥、石拱桥球形结构-------体育中心三角形结构------埃及金字塔圆屋顶结构------泰姬.马哈尔陵

管状结构-------独山隧道框架结构-------铁架桥、埃菲尔铁塔、信号塔薄壳结构-------体育馆、蔬菜大棚实心结构------大坝、桥墩

11、建筑物结构分类卡(要求能背诵描述)

建筑物结构

整体机构屋顶结构墙体结构材料结构

三角形球形弧形平顶圆顶弧形顶实心空心框架钢结构砖木结构竹结构

12、拱形结构可增大建筑物的承受力,使建筑物更加坚固。楼板、立柱采用空心材料也可增大建筑物的承受力,使建筑物更加坚固。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设计成三角形的原因是因为三角形最稳固。因此,要使自己实验的物体既稳固而且承受力大我们应该选用空心

材料,设计成拱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

13、用小棍拼接成一个最稳定的结构就是至少使用三根木棒,应设计成三角形

14、直径相同的实心和空心纸棍用力弯折,空心纸棍更不容易弯折而实心纸棍容易被弯折

15、各具特色得到结构:

树叶----叶脉是网状结构,使叶面更加坚固、更容易吸收营养人体骨骼-------空心结构,可使骨骼承受压力能力更强

16、建筑物的结构与其他物体的结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仿生建筑)

17、英国建筑师根据蜘蛛网设计了一座带屋顶的看台。这种结构既节省了材料,又使屋顶轻巧、坚固。

18、英国建筑师根据王莲的叶子设计了一座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整个建筑轻巧、明亮、经济实用。

19、我们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色彩、装饰、功能等方面欣赏建筑的美。

20、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1、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候,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

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22、设计师在设计前先要明确设计目的及建筑特色

23、制作楼房模型的方法:雕刻法粘接法替代法插接法

24、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六年级科学冲刺复习资料(二)A

26、房屋的构成层次:(会背诵)

楼房、单元房、房间、墙、砖(砖是构成房屋的基本结构)

27、人体的构成层次:(会背诵)

有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结构)28、与人体一样,构成其他动物、植物等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很小,我们需借助显微镜(凸透镜)来观察洋葱表皮的细胞。

29、用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对)

30、能识别P-23各种细胞的名称。

31、细胞是怎样构成人体的?(细胞的功能)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收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源源不断的提供物质和能量。

32、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要依次经过的器官: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

各个器官的主要作用口腔-----咀嚼、初步消化食物;肝脏-----分解酒精;胰腺-----分解消化油腻、酒精食物;胃-------人体内主要的食物消化器官;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大肠----暂时存贮食物残渣

33、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4、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才能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工作,保持我们的健康?

(1)少量饮酒(2)不暴饮暴食(3)不吃过多油腻食品(4)按时吃饭,每次不吃的过饱(5)细嚼慢咽(6)不吃过期变质食物(7)生吃水果蔬菜要洗净

35、将一块馒头放在口中咀嚼,感觉有些甜,原因食物在唾液的作用下,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36、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有龋齿、急性肠炎、胃溃疡、脂肪肝等

37、食物在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消化器官相互连接,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消化道。成年人小肠长约6米,大肠越1.5米。

38、常见的消化液有:唾液、胃液、胆汁、胰液、肠液

39、人类借助内窥镜可以很好的检查人体内的器官疾病。

40、健康的肺--- 颜色粉红、表面光滑,吸烟损坏的肺----- 颜色发黑,表面粗糙

41、我们进行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完成的。当我们吸气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气时胸腔向内收缩。

42、观察图片,说出器官名称,人体的呼吸意义是通过呼气,我们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43、制作肺的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实验中,瓶子相当于胸腔,气球相当于肺,橡胶皮膜相当于膈肌

相关操作向内压橡胶皮膜时,气球变小;松开橡胶皮膜时,气球变大

44、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因素一氧化碳中毒、大量吸烟、大气污染、感染呼吸道疾病等

45、吸气过程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呼气过程肺、支气管、喉、咽、鼻腔

46、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往往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染人的呼吸道引起的。感冒病症:鼻塞、打喷嚏、干咳、头痛、咽喉肿痛等

47、适当的加快呼吸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48、人体从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中获取氧气和养料通过循环系统

被送到全身各处的细胞中。

49、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通过循环系统获得养料,并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通过呼吸系统获得氧气,并派出二氧化碳废气。通过神经系统感受外界刺激并对刺激做出反应。

50、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套由血管组成的遍布全身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这套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完成物质的运输。心脏跳动的力量推动血液在我们体内的血管中不停的循环流动。

51、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测量心率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平静;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心率是 75 次左右,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六年级科学冲刺复习资料(三)A

52、我们心跳与脉搏的频率是一致的。

53、测量脉搏的方法:用听诊器、用手摸颈动脉、用手摸手腕处的动脉

54、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有(或心跳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心情、是否运动、身体受到外界刺激、吃很辣很烫的食物有关

55、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56、人体血液循环分为肺循环、体循环、微循环

57、心脏和肺共同分布在胸腔里。大肠小肠等器官分布在腹腔内

58、心跳加快时血液流动加快,从而运送到全身的营养和氧气增加呼吸加快时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氧气

59、新技术在循环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支架手术、人工心脏、心脏起搏器

60、人类具有的心理功能:消化、呼吸、血液循环、身体运动

人类具有的心理功能:感觉、思维、情绪,人体的心理功能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实现的。

人类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这是由神经系统实现的。

61、神经系统包括的器官:脑、脊髓、神经

62、我会做的刺激反应游戏有:逃避打手游戏、快速抓棒游戏、快速指认五官游戏、旗语游戏

63、不同的人在同一游戏中,做出反应的快慢不同

64、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被称为反应时

65、从刺激呈现到做出反应的这段时间间隔内,经历了许多复杂的心理加工过程。

66、心理加工过程的5个阶段:(熟记)

(1)感觉器官感受刺激,产生“感觉信息”

(2)“感觉信息”沿神经进入脊髓或大脑

(3)脊髓或大脑通过对“感觉信息”进行加工,产生“动作指令”

(4)“动作指令”沿着神经到达相应的运动器官

(5)运动器官做出必要反应

67、反应时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人对刺激的熟悉程度以及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

68、刺激反应游戏:(会完成表格填写)

游戏名称刺激感觉反应

快速抓棒游戏对方松手动作眼睛看到抓住木棒

快速指认五官游戏对方发出的指令耳朵听到指认五官

逃避打手游戏对方打手的动作眼睛看到逃避打手

69、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变化的环境。(对)

70、常见的适应现象:

(1)手表戴久了连什么时候丢的都不知道

(2)刚进入电影院什么看不清,但是过一会儿就看清了

(3)下水游泳,一开始觉得凉,但是后来不觉得凉了

(4)刚进入花园能闻到浓郁的花香,但是后来就感觉不到浓郁的花香了

71、在任何情况下,人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错)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说明人看到得一定是正确的。(错)

72、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一致的。(对)

73、在一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74、生活中的错觉现象:

(1)轮船在码头时觉得体积大,在海洋上时感觉比较小

(2)相同质量的棉花和铁块分别放在两只手上,感觉铁总是比棉花重

(3)早上看太阳比较大,而中午看太阳比较小

(4)人穿横纹和竖纹衣服给人的感觉不同

(5)迷彩服装可以帮助士兵进行伪装,不容易被发现

六年级科学冲刺复习资料(四) A

75、我们的身体在大脑和神经的指挥与协调下,配合的非常默契和协调,使我们能茁壮成长。

76、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逐渐发生一系列奇妙变化,有的阶段明显,有的阶段不明显。(对)

77、我们在身高、体重、肺活量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青春期

78、每个人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和结束的年龄略有不同

79、一般情况下青春期开始于 10 岁,结束 20 岁。女孩比男孩早2岁

80、处于青春期我们的心理发生这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愿意独立行事(2)有许多小秘密不想让人知道(3)总想去冒险,做大人不让做的事情

81、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时期,是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重要阶段。

82、身体形态的改变、身体功能的完善、心理活动的成熟主要在青春期完成的。

83、青春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况(对)

84、如何健康度过青春期?

(1)合理全免的营养(2)适当的体育锻炼(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4)多和家长、老师交流、商量。

85、像池塘这样,由水草、鱼、虾、水蚤和各种细菌等生物及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等非生物共同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被称为生态系统

86、生态系统构成层次: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

87、科学家经常采用随机取样的方法来研究生态系统

88、校园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哪些外部条件?水、空气、阳光、温度、土壤

89、像鸟类吃昆虫,大多数昆虫吃植物,不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属于消费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自己制造营养物质并放出氧气,属于生产者;土壤里的细菌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属于分解者90、周围的温度、土壤、空气、水分等与生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态平衡。

91、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不是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校园生态系统构成:校园生态系统

生物非生物

动物植物细菌阳光土壤空气水温度

92、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甚至消失时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对

93、在生态平衡上人类能做:只能是尽量维持生态平衡,而不要轻易地破坏这种平衡。

94、北京大兴留民营村,为了维持生态平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确认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95、地球表面所表面所有这些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了一个最大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就是生物圈

96、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家,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

97、地球上除了生物圈以外,地球上还有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等其他圈层。

98、我们平时所作的许多小行为往往会对周围的大环境的变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对)

99、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1)节约用水(2)不乱扔垃圾(3)尽量减少使用农药和化肥(4)少开私家汽车(5)不使用塑料戴(6)不使用一次性筷子(7)不乱扔废旧电池

100、美国科学家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了,它用事实告诉我们,地球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唯一的家园。

101、科学家用光年来表示星球之间的距离。一光年就是光在一年里所走的距离,

102、我们看到的一条长长的白色光带横跨天空,是银河系

六年级科学冲刺复习资料(五)A

103、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一个不断旋转的大铁饼、

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穿过夜空的一条满是星星的带子。

从侧面看,银河系就像一只织布的梭子

104、天文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称为宇宙。

105、太阳是银河系的一颗普通恒星,而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06、银河系有大约 500 亿颗恒星、 2000 亿颗行星组成。

107银河系的直径有 10万光年,厚约 2000 光年。一光年大约有 10万亿千米。

108、我们只能看到宇宙的极小一部分。(对)

109、银河系只是浩瀚宇宙的沧海一粟。(对)

110、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111、中国民间的牛郎织女故事,反映了人类对星际航行的向往。112、我国古代一些天文观测仪器,其中有一个巨大的铜球最引人注目,那就是浑天仪,这表明500多年前,中国人就已经用一些仪器来观测太阳、月球和星星。

113、意大利人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望远镜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天文学家。

114、用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入现代天文学时代。

115、常见的太空探测器极其用途: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金星运转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宇宙深处射电望远镜能转动巨耳-----------收听恒星信息天文观测站

-------观测天体

116、从地球上用望远镜观测宇宙,所获得的信息室有限的。到太空去观测,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并能看到许多地球上无法想象的奇妙景观。

117、我国明朝一位名叫万户的人试图用火箭飞上天,但是他没有成功,并献出了生命。

118、火箭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

火箭是利用了反冲力原理上天的。是中国人民在 1000 多年以前发明的,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使用煤油或液态氢作为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将各种卫星、载人航天飞船或太空探测器发射到太空中去。现代火箭就是在这种火箭的启发下制造出来的。

119、我们用气球做模拟实验来研究火箭的动力问题,实验中,我们发现了空气向下喷出,气球向上飞出,气球是靠反冲力力量前进的。

120、我们在研究火箭上天实验中,通过实验知道了影响火箭飞行的因素有:火箭本身材料、吹气量、制作工艺、外界气候、环境

怎样让火箭飞的更高:选择轻便的材料、吹气量大些、制作工艺更加精细、选择空旷无风放飞

121、探测宇宙最好的方法是到太空去观测

122、常见的望远镜: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牛顿的反射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世界上能观测宇宙最深处的望远镜是哈勃太空望远镜

123、我们不能用望远镜观测太阳,因为望远镜是利用凸透镜制成的,这样会对眼睛造成损害。

124、中国航天的创始人----- 钱学森,他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卓越贡献。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125、 1957 年 10 月 4 日,前苏联制造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26、科学家们把发射人造卫星视为宇宙航行的开端。如今在灿烂的星河中,人类已经向太空中发射了大约 5000 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它们是人类进入太空的见证,反映了航天技术的杰出成就。

127、我们能及时观看到在南非举行的世界杯足球实况转播,这都是人造卫星的功劳。

128、正是因为有了人造卫星,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丰富多彩。(对)129、我知道的人造卫星有:美国使用型导航卫星、中国东方红三号静止通信卫星、中国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日本地球资源卫星、欧洲红

外天文卫星、美国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

130、人造卫星的用途: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气象预报、资源勘测、天文观测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年级科学冲刺复习资料(六)A

131、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实验(熟记)

实验材料:乒乓球、木棒、棉线

实验目的:研究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而落不下来原因。

实验步骤:(1)在乒乓球上扎一个小孔(2)将棉线的一端系上一个小木棍,将小木棍送入乒乓球内,拉紧棉线(3)把棉线的另一端捏在手中,并举过头顶,让乒乓球做圆周运动

实验现象:乒乓球做圆周运动,我棉线的手受到拉力

实验结论:棉线越长,乒乓球受力越小;乒乓球质量越大,受力越大;转动速度越大,乒乓球受力越大。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发飞行而落不下来是因为地球引力

在实验中我们是用乒乓球模拟人造卫星,用棉线模拟地球引力。保持人造未定能够围绕地球运转,还需要一定的起始速度,否则乒乓球运动不起来。只有给人造卫星一个足够的速度,才能保持人造卫星围绕地球做圆周运动。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影响人造卫星

飞行的因素有:地球引力、运动速度、本身质量

132、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通常有三种: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轨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有无数条,而地球静止轨道只有一条。一般通信卫星、广播卫星、气象卫星选择的是不同的地球同步轨道。

133、有一种叫地球的同步卫星,我们从地面上看,它好像静止在空中不动,这种卫星不是静止在空中不动的。134、我设计的同步卫星运动模拟实验

我的假设:同步卫星运行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所以,卫星就像静止在地球的上空。

我所用的材料:我用乒乓球模拟卫星。用地球仪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1)以一定速度使地球仪自传(2)以相同的速度使乒乓球绕地球仪做圆周运动

实验现象:乒乓球相对于地球仪上某一点是相对静止的。

实验结论: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与地球的自转速度刚好一样,都是24小时旋转一周,所以卫星就像静止在地球的上空一样。

135、前苏联人加加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随后,又有许多宇航员曾在太空中飞行。

136、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与在地球有什么不同:(1)太空脱水食

品(2)太空中站着睡觉与躺着睡觉同样舒服(3)宇航员洗澡是个很困难的事情

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工作与在地球不同的原因是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

137、宇航员在太空中生活与工作早已经变成了现实(对)

138、我们把可供多名宇航员长期工作的载人航天飞行器称做空间站

139、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140、和平号空间站既是人造天宫,也是第一家太空工厂,宇航员在这里生产出了优质半导体材料和高纯度的药物。

141、目前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正在携手建造一个绕地球转动的国际空间站。

142、不同国家的宇航员在空间站里共同工作、生活会遇到的问题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饮食习惯、孤独寂寞、处于失重状态等;解决方法统一食用太空食品、互相尊重,遇到困难时候互相帮助,定期与地面进行交流,大家都说一种语言,克服失重问题努力完成科学实验任务

143、2003年10月15日我国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杨利伟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宇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下载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它之所以能够放大,是因为光线从空气进入放大镜时会产生折射而弯曲。 2、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下的物体不仅放大了,而且有些细节都看到了,如报纸上的图片、计算机和电视机的屏幕,原来是由许多小点组成,而看到的点状物由(红)、(绿)、(蓝)三色组成的。 3、(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简述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1)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2)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5、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边缘较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6、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凸起的程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7、(球形的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增加,不仅观察对象的图像会变大,所获得的物体的信息也会更多,同时视野变(小)。 8、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9、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10、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11、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碱面、雪花等,它们的形状大多很规则。 12、制造晶体的方法:减少水分法和降低温度法。 13、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给下列物体分类。 松香、玻璃、白糖、珍珠、食盐、琥珀、碱面、水晶、味精 晶体:白糖、食盐、碱面、味精 非晶体:松香、玻璃、珍珠、琥珀、水晶 14、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5、(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6、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7、显微镜有哪几部分构成? 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18、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19、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制玻片标本的切片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0、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浙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第1课我在成长 一、填空: 1、在知不觉中,我们已成长为(朝气蓬勃)的少年。 第2课悄悄发生的变化 一、填空: 1、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 2、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4、(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行青春期;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5、(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就要渐渐成为(“大人”)了。 二、问答题: 1、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 答: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是: (1)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2)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3)独立欲望增强,对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过高或过低; (4)情感世界充满风暴,情绪不稳定,易与老师、家长对立; (5)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6)人际交往欲望强烈,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依赖性。 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春期的变化? 答:1、女生注意月经期卫生。不穿高跟鞋。少用化妆品,防治青春痘。不束胸勒腰。2、男生不拔胡须,以免损坏毛囊。不要过度使用嗓子。3、不要吸烟、酗(xù)酒。4.正确对待与异性交往。5、阅读相关书籍,了解青春期的身心变化与发展规律,分析和把握自身的身心变化,正确认识自我。 3、一个人的成长是否意味着他将要更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并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答:一个人的成长必然意味着要更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如努力学习、培养独立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孝敬长辈,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力及的事。 第3课人生之施 一、填空: 1、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幼年)、(壮年)和(老年);还可以划分为(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二、问答题: 1、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是怎样照顾他们的? 答:有。父母要给婴儿喂奶、洗澡、换尿布,为他们保暖,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还要哄婴儿睡觉,教学婴儿说话等。 2、你家里或邻居家有老年人吗?在你眼里,他们是什么样的? 答:有。人到老年,体质、体能逐渐减弱;皮肤弹性变差;肌肉萎缩,韧带弹性也减弱;骨质变脆,容易发生骨折;头发变白而稀少,牙齿脱落,视力减退。由于全身抵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 使用工具 1. 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2. 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3. 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二、 杠杆的科学 1. 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撬棍。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 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 当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 开瓶器的支点在瓶盖的凹痕。 2. 省力杠杆:偏口钳,切纸刀,核桃夹,园林剪,剥线钳,尖嘴钳。 费力杠杆:镊子,筷子,钓鱼竿。 不省力不费力的杠杆:订书器,天平,跷跷板。 3. 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因为方便。 ,杠杆省力; ,杠杆费力; ,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 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 .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______ 3.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2.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2.滑轮组的作用是既可以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不同坡度的斜面都能省力。 3.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8 第一课《细胞》知识点 1.细胞学的发展史与细胞学说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的原生质所组成的,它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除了病毒和类病毒等是非细胞的生物以外,其他生物的机构和功能单位都是细胞。细胞学说的创立标志着人们认识微观世界的开始,并很快推广到生物学的各门学科。 1663年,英国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罗伯特·虎克用自己设计制造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其中有许多小时,状如蜂窝,他称之为“cellar”。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但这些细胞是一些死细胞。 1674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高倍放大镜观察到了池塘中的原生物和单细胞的藻类。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发表了《植物发生论》。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发表的《关于动植物在结果和生长中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首次提出“细胞学”这个名称。 1855年,德国医生鲁道夫·魏尔肖认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2.细胞的分类 细胞可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以细菌和蓝藻、绿藻为典型代表,特点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没有以膜为基础的有专门结构和功能的细胞器;真核细胞是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和核仁。真菌细胞的生物种类繁多,既包括单细胞或原生生物,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 3.细胞的大小 最大的细胞直径有十多厘米,那是鸵鸟蛋;最长的细胞有2~3米长,那是鲸鱼的神经细胞;最小的细胞直径才1微米左右,那是支原体。 4.显微镜的维护和保养。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正确使用时应注意: (1)一定要两手取放,一只手握镜臂,一只手托底座;(2)每次使用后将载片取下。(3)观察完毕后务必盖上防尘置;(4)观察完毕显微镜,将其装入箱内或套上防尘袋; (5)镜头只允许用镜头纸擦拭;(6)避免物镜与载物台的直接接触; (7)千万不能有摔跌;(8)不得置于高温和阳光直接照射下,不得置于潮湿和不通风的地方;(9)附件等清洗干净、干燥后存放。 5.常用的标本种类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6.细胞的基本共性 (1)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镶嵌蛋白质及糖被构成的生物膜,即细胞膜; (2)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即DNA和RNA,作为遗传信息复制与转录的载体; (3)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核糖体,毫无例外地存在于一切细胞内;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doc

最新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单元人类祖先的足迹 1、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猜想只是一种可能的答案,它和事实并不总是一样。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必须设法验证。 3、把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这也是获得事实与证据的重要步骤。亲历探究,是我们学习科学的最佳途径;深入调查,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式。 科学家的研究结论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4我国有女蜗造人的古老传说。 5、科学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6、在距今大约30万——5万年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从天然火过度到人工取火 7、贾兰坡发现的“北京人",为从猿到人的进化理论提供了极有力的证据。 8、达尔文在他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中提出的进化论学说认为,现代生物有共同的祖先。而我国古生物学家1984年7月所发现的云南澄江生物化石群,证明了寒式纪时生物物种出现了爆炸性增长。“进化论" 的核心观点: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9、生物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生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单细胞生物长期发展来的。 10、美州大陆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物为距今大约1万年的尖状器。 11、人类皮肤颜色的多样性,是由于环境变化时自然选择所造成的,如非洲光照强烈,主要生活着黑种人,欧洲光照较弱,主要生活着白种人,亚洲东部主要生活着黄种人 第二单元绿色社区调查 1 > 2004年6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举办了全国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并首次颁布了全国统一的绿色社区标志, 2、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了符合环保要求的设施、建立了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 3、绿色社区建设,除了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处理、污水处理、节水设施、节能设施、新能源设施以外,还包括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等因素。 4、调查活动有: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精心整理版)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与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球形透明体)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包括镜框和镜柄)。 3、(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5、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 6、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苍蝇的(复眼)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不同)。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蚜虫的天敌是(草蛉),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1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六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前言 1、我们周围生活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 2、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成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第一、二课 1、(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 2、(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生物。动物、植物在一年四季也会有所(不同)。 3、因为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长习惯不同,所以不同的地方生物种类不同。 4、我国的珍稀生物种类较多:(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长江中下流,(珙桐)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长江流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新疆等。 第三课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2、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的 3、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根据植物是否开花可分为(开花植物,如:桃树、李树)和(不开花植物,如:蕨类)。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苔藓类,如:青苔、葫芦藓)、(藻类植物,如:海带)等。它们都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也就说植物都是自己进

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4、根据生活环境不同,分为(水生植物,如:荷花)和(陆生植物,如:荷花玉兰、雪松);根据是否落叶,分为(常绿植物,如:雪松、圆柏)和(落叶植物,如:荷花玉兰、凤仙花);根据茎的不同,分为(草本植物,如:牛筋草、苦苣菜)和(木本植物,如:荷花玉兰、雪松、圆柏)。 5、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第四课 1、(分类)是研究动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分为:(水中游的,如:带鱼)、(空中飞的,如:蝗虫)、(地上走或爬的,如:牛、蜗牛);根据动物的生存方式分为:(野生的,如:虎、蝴蝶、鲤鱼)、饲养的(鸽子、牛);根据动物的身体特征分为:鸟类、哺乳动物、软体动物;根据动物的食性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 2、科学家根据动物(骨骼的特征)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分为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蜻蜓、蚂蚁等昆虫)、软体动物、腔肠动物。 4、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5、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哺乳动物,如:鲸)。昆虫身

六年级下科学考试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六年级下册科学素材 - 知识汇总大全 全国通用

小学科学知识汇总大全 1、我国历史上“代父从军”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花木兰) 2、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字印刷) 3、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吗(不是) 4、能增强土壤肥力的最好方法是什么?(种植绿肥) 5、月亮是光源吗?(不是) 6、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7、人体中有206块骨头,共同组成人体的支架,这个支架叫什么?(骨骼) 8、正常情况下,人呼吸次数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人年龄大小 9、科学就是什么?(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10、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乘坐的宇宙飞船叫什么名字?(东方一号) 11、人体内含有最多的成分是骨头吗?(不是,是水) 12、嘴是呼吸器官吗?(不是) 13、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哪六部分?(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 14、海洋中的鱼类被分为三种,是哪三种?(软骨鱼、硬骨鱼、软骨硬鳞鱼)。 15、昼夜的形成是由于太阳东升西落原因吗?(不是) 16、小磁针停止转动时N极指向是哪一边(是北边) 17、蚂蚁有几条腿?(六条)

18、气味和味道是一回事吗?(不是) 19、在圆盘上凃上七种颜色,快速旋转,看到的颜色是什么颜色?(白色) 20、火山喷发是在地壳的什么地方?(较薄并有裂缝的地方) 21、同一纸张纵向和横向的结实程度一样吗?(不一样) 22、美国人第一次登上月球是哪一年?(1969) 23、用于测量气温的工具是什么?(温度计) 24、拱桥、平桥、吊桥哪个桥梁的承受力较强?(拱桥) 25、最早发现太阳光是有七色构成的科学家是谁?(牛顿) 26、从太空看地球是什么颜色?(蔚蓝色) 27、苹果树用哪种方法繁殖最好(种子) 28、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链条) 29、做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白云母) 30、打出去的羽毛球在空中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 31、活动扳手是利用了什么机械的原理来工作的?(轮轴这种简单的工作原理) 32、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质是(金刚石) 33、鸭子是胎生动物吗(不是是卵生动物) 34、力的单位是千克吗?(不,是牛顿) 35、蚕的一生分为几个阶段吗?(是四个)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各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与镜面的()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放大倍数是最大的。 2、放大镜的构造:镜片、镜架()。 3、()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4、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和()。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等,就具有同样的()功能。 5、透过放大镜看到的()叫做透镜的()。 6、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和()。 6、早在()人们就发明了放大镜。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7、人的实力最高可以看清楚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8、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

有关。 9、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如通过()能观察到苍蝇的()是由许多小眼睛组成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 10、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就是它们的()。触角具有嗅觉、听觉和触觉的功能。在放大镜下观察可以发现不同昆虫的触角的形状()。 11、蚜虫喜欢吸食嫩枝上的(),蚜虫的大小如(),蚜虫的天敌是(),草蛉吸食蚜虫的体液。 12、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这是因为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进一步放大了。 13、()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14、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的(),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15、许多岩石是由()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16、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由()组成。晶体形状(),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7、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背诵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1 使用工具 1、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使用工具和机械了,使用工具和机械,就如同增强了自己的(力量),延长了人类的(臂膀)。随着工具和机械的进步,人类的本领越来越大,完成了许多宏伟的(工程)。工具和机械是(神奇)的,他是人类伟大(创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各式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我们都(使用)过工具,我们对简单机械并不陌生。 3、在生活生产中,人们做事情常常用(工具)来帮忙,使用工具要十分(小心),不要(伤者)同学和自己。 4、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科学道理)。 5、(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名词解释:(1)机械: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简单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问题: 1、我们认识哪些工具?我们使用过工具吗? 答:认识和经常使用的工具有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钳子等。 2、说一说我们自己曾经使用过哪些工具,用它来做过什么事情,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 答:用开瓶器开汽水瓶盖,用螺丝刀拧螺丝,用镊子取细小的物体,用筷子夹饭菜,用剪刀剪纸,用钉锤钉钉子等。 3、对于简单机械,我们有什么问题? 答:简单机械都有哪些?简单机械有什么作用?简单机械都能省力吗?简单机械和费力机械的原理是什么?等。 2 杠杆的科学 1、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做(撬棍)。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3、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我们把杠杆尺当“撬棍”,把挂在杠杆尺左边的钩码看作是要被撬起的(重物),把挂在杠杆尺右边的钩码看作是我们(用的力)。 名词解释: (1)杠杆: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2)支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用力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4)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问题: 1、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吗?怎样做才能省力?怎样做就不能省力? 答:不一定。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时,能省力;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时,不能省力。 2、怎样用杠杆尺来研究杠杆是否省力的问题? 答:应自主决定两端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当杠杆尺静止不动时,把杠杆尺挂钩码的位置和数量记录在书上。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答: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3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看看瓶盖上的(凹痕)就知道开瓶器的支点在哪里了。 2、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杆秤也是(杠杆)类工具。 问题: 1、我们使用的很多工具都属于杠杆类工具,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呢? 答:生活中的杠杆并不像杠杆尺那样简单直观,不同杠杆的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工具,由于使用的方法不同,它的三个重要位置也会发生变化。 2、为什么有些杠杆类工具要设计成费力的呢? 答:省力只是工具的一个作用,工具还有给人们带来方便的作用,如:延长手臂(指)、方便拿取等。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1、常见的建筑 1、人类最早建筑的房屋是(山洞)。 2、新的建筑材料指(钢材)(玻璃)(塑料)(混凝土)。 3、江南的房屋多为(瓦房),主要为了适应当地(多雨)。 4、老北京人的住房是(四合院)。 5、(建筑机械)迅速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使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相继出现。 6、楼房构成层次:砖—>墙—>房间—>单元—>楼房 7、不同地区的房屋在(外形)(材料)和(功能)方面各有不同。 8、傣族竹楼用木支架架起来,可防潮、防蛇蝎 四川民居屋顶大,晴天可挡太阳,雨天可遮风雨;窗大,便于通风采光; 圆顶土房蒙古包,用泥土建造,便于挡风取暖。 北京四合院适合冬季冷多风沙的天气,漂亮又挡风遮寒; 江苏民居,地基高,屋顶瓦片垒的很尖,便于防潮和雨水多。 2、巧妙的结构 1、赵州桥——拱形结构, 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安普卡特中心——球形结构, 泰姬.马哈陵——圆屋顶结构, 金字塔——三角结构, 安菲尔铁塔——框架结构, 悉尼歌剧院——薄壳结构。 英吉利海峡大坝——实心结构 2、为了使房屋结实,耐用,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一般是(三角形)。 3、建筑物的结构有薄壳结构,(如:体育馆);实心结构(如:大坝、桥墩);框架结构(如:铁架桥) 4、在建筑结构中,拱形结构能够(承载更多重量);空心结构可以(省材料);三角结构有(稳固)的作用。 5、北京奥运会主体体育馆构造为(鸟巢式),是典型的(仿生学)结构。 6、人们根据(王莲)结构建造了(顶棚跨度极大的展览厅)。 7、直径相同的实心纸棍和空心纸棍,实心纸棍更易折断。 8、为了使楼板轻便而结实,把楼板制成 1

了(空心)。 3、美丽的建筑 1、建筑物的美,一方面表现在它的自身(造型)和(色彩)上,另一方面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一致)上。 2、对于公园长廊,我们应侧重欣赏它的(图案)美,壁纸的采用是增加建筑物的(装饰)。 3、仿生学建筑除了具有美丽的外观外,还具有(科学性)。 4、设计师设计建筑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又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 4、人体的构成 1、绝大多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一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 2、细胞的观察需要的仪器是(显微镜)。 3、 4、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5、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 6、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有机体 5、消化与吸收 1、在消化系统中,大块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化)。 2、消化后营养成分穿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 3、消化分解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被吸收掉。 4、暴饮暴食,可能引发的疾病是(急性肠炎) 5、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被送往全身各处,来满足其他器官的需要和体的正常活动。 6、食物消化要依次经过的消化器官是(口腔)、(咽喉)、(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7、大量饮酒对(肝脏)损害最大。 8、过多油食物以及大量饮酒的结果,先是使胰腺充血水肿,急性发炎,然后坏死。 9、怎么保护消化系统?(怎么保护消化器官?答案相同) 答:(1)保护牙齿,早晚刷牙,饭后漱 2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知识清单1 一、微小世界 1.①放大镜的作用: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而且能看到物体的许多 细节.②放大镜的特点:放大镜是透明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又叫凸透镜.凡是具有与放大镜同样特点的器物都具有放大的功能,而且厚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2.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昆虫的眼睛是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昆虫的鼻子就是它们头上的触角,蝴蝶翅膀上的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3.①晶体:像食盐、白糖那样有规则几何体外形的固体叫晶体.②晶 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针.(玻璃、松香、琥珀、珍珠不是晶体) 4.①显微镜放得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成的像 进一步放大了.②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把目镜放大的倍数乘以物镜放大的倍数.③微生物的发现: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并用它发现了微生物.④显微镜发明的意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 5.①细胞的发现:1663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现了细胞.②洋 葱表皮装片的制作步骤:取皮—--安放—--固定—--上色.③显微镜使用的方法和步骤:摆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④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装片发现:放大倍数越大,看得越清楚, 但看到的范围越小.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6.①细胞学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 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②细胞的作用:细胞具有携氧传导、运动免疫、感光分化、保护光合等作用.细胞也是生物最基本得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进行的. 7.①水中主要的微生物有:变形虫、草履虫、鼓藻、船形硅藻等.② 微生物的特征:微生物也是生物,具有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8.①观察工具的发展: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②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征服病菌,克隆牛羊,生产胰岛素,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处理垃圾和污水,帮助我们生产面包、醋等食物. 二、物质变化 1.①物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②物质变化: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大小,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物质. 2.①物理变化:只改变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②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③白糖加热和蜡烛燃烧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3.①米饭咀嚼一段时间会变甜的原因:米饭里含有淀粉,唾液里含有

六年级下册科学资料-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会测量自己身高和体重并记录。 2.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绘制自己从入学到现在身高、体重曲线图。 3.引导学生通过从曲线图上得到的信息,发现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自己的成长状况和在同龄学生中所处的水平。 4.九-十岁(或十-十一岁)这一年间长得特别快,这是你已经进入了青春期的标志。除了这段时间,人还有一个生长高峰期,就是从出生到一岁这一年间。 5.青春期是我们儿童向成年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十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而男孩要稍微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6.P5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了解)。P5青春期身体发育表(了解)。 7.P6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8.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9.在斯芬克司之谜中,聪明勇敢的俄狄浦斯把人的一生划分为幼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 10.根据父母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P8公式,根据现在的身高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根据自己的脚长预测自己长大的身高。

11.分男生、女生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并绘制成统计图。 12.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应该怎么做? (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包含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 (5)不迷恋电脑。(6)科学用脑。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子女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有或多或少保持着相似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遗传。 2.子代与你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称为变异,变异普遍存在。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为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下产生的变异,其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 4.P20孟德尔和后续者的研究与发现。P21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5.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X射线照射种子。 第三单元进化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生的,恐龙是一种爬行动物。 2.实验①:观察恐龙模型,知道不同种恐龙所对应的名称。 3.我们可以通过恐龙的化石了解恐龙,除了恐龙化石,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其他化石。 4.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