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逻辑推演,是从中国地域文化的多元特征为起点,在多元的地域文化的交融和汇集过程中,汉族逐渐成为多元一统的凝聚核心,它从中原扩展到中国的北部、南部和西部,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从相关著述来看,“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概念而言,显然是一个国族的观念,而中华民族之所以时至今日依然被概括为多元一体,这本身就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元的诸民族构成的国族观念; 作为一个国族概念,由于它是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实体而存在的,因而这种国族理念显然不具有任何重构或改变现实存在的中国内部诸民族格局的意味。换言之,就国际政治而言,中国拥有一个多元一体的国族即中华民族;而在国内政治层面,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内部的诸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其相对应的中国的认同情况,依然是当代中国内部整合的重要事项之一。

多元一体是当今世界各个多民族国家内部族际状况的客观现实,而与其他多民族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则具有某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足以解释中国民族问题的特质。本文试图在多元一体的共性意义上探究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和由此而来的政治合法性问题。

多元一体,作为一个历史间之于现实的理论概括和现实描述,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构成的现实情况;而国内各个民族对于这个现实的认同程度,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命运,这种事关国家分合与存续的整合认知,又与各民族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就个体而言,利益首先出于维护个人基本生存条件并进而在竞争环境下发展的人性考虑,“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 但在自然竞争的环境下,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努力显然受制于自身条件的优劣和机会获得的多寡,因此通过共识的或默许的方式参与或发起一个或多个群体以更有效率地追求利益并使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选择,就造就了人类政治生活当中集体行动的基本动因。要发起或加入某一类型的群体,就必须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通过放弃或让渡部分个人利益来共享他人的或群体的利益。换言之,某一群体在当且仅当能够发掘、展示、并最终参与分配某些通过纯粹个人努力难以实现的利益时,才又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合法性。民族作为人类社会中较为稳定的群体形态,它为其成员提供了至少包括了独特经济生活的延续、共同文化的传承和对政治权力的分享等三个其他群体难以一并提供的利益前景,这种关注每一个群体成员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民族利益指向和“不能退出”的民族身份特征,使得民族在寻获到其他类型群体难以企及的感召力、亲和力和稳定性的同时,通过民族利益“推动着民族和个人的生活”。而在群体内部利益整合方面,民族因其所独有的血缘-文化、历史、经济生活等具有宿命意义的聚合功能和利益的分享前景使得内部整合功能较之其他类型的群体来得更加独到和精巧: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并发生彼此交往的环境中,基于血缘或同质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不断地塑造着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质,这种塑造过程反过来又使得民族的界限由模糊逐渐清晰,而民族界限的清晰又造就了迥异于其他类型群体的、基于共同的神话、信仰、符号以及共有的历史传承等民族文化意义的价值共识;这种整合机制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通过非政治化的整合机制实现了泛政治化的利益追求。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资料讲解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 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作者用“民族聚居区”来代替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中的“共同的地域”,认为“共同的语言”在中国也不能完全符合中国实际,这其中涉及“共同语言”共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西方民族理论中把“共同的地域”作为民族特征,和政治观念中把国家和领土密切结合在一起时分不开的。正式因为这个概念,使民族要和国家结合成为民族国家,进而要求国家领土的完整,这不就是当前西方民族纠纷连绵不断,民族战争未息的一个原因么?序P9 民族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也是在历史运动中变化的,要理解当前的任何民族决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序P10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 第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 第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

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序P13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P3 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与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P10 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一个凝聚的核心。 2.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主要是高原、山地和草场,多以少数民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牧业,和汉族主要从事农业形成不同的经济类型。 3.从语言上说,只有个别民族,如回族,已经用汉语作为自己民族的共同语言外,少数民族可以说都有自己的语言。 4.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是复杂的。 5.组成中华民族的成员是众多的,所以说它是个多元的结构。 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P33 一个社会越是富裕,这个社会里的成员发展其个性的机会越多;相反,一个社会越是贫困,其成员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也越是有限。如果这个规律同样可以运用到民族领域里的话,经济越是发展,亦即越是现代化,各民族间凭借各自的优势去发展民族特点的机会也越大。P37

论多元一体格局

论多元一体化格局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一直持续发展的文化。其他三个古国—埃及、巴比伦、印度都由因种种原因,在历史的车轮中断衰竭。而中国,其文化虽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内忧外患,几经波澜,但从未发生过毁灭性的中断:在学术上,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在文学上,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谓峰峦叠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而中华文化能传承这么久而不中断,正是因为其多元一体化格局。 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她所包容的民族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种各样多层次的。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族一直起着核心作用,但是汉族却不是绝对的领导核心。近有满族入关问鼎九州,远有黄金家族横扫欧亚所向披靡,铁蹄所过之处,大地为之颤动。亦有如宋金、宋辽、五胡东晋汉族阶级和少数民族阶级对峙阶段。东晋十六国更是民族大融合时期。正如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开拓者陈寅恪先生所说,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则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汉种之问题;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凡胡

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因此汉族并不“纯”,各少数民族不断给汉族输入新血液,反过来,汉族也一直不断为其他民族充实新的成分。各民族之间的同化、融合是在不断进行着的。汉族同化别的民族,别的民族也同化汉族,回族是这样,满族是这样,其他民族也是这样,现代汉语中还有许许多多少数民族的文化痕迹,如普通话的儿化音,胡同等等。历史上,汉变夷、夷变汉是一种普遍现象,既有“汉化”,也有“夷化”,实质上是“互化”,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的汉族无疑是各民族相融合的产物。而《史记》华夷诸族共为“炎黄子孙”的记述,成为中华民族不可分离及其走向融合的依据与前提。鲜卑自认为是黄帝之后,契丹自认为是炎帝之后,而匈奴则认定其先祖为夏后氏之苗裔。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一体主要不是种族血缘的一体,而是文化的一体,所以炎黄五帝被称为“人文始祖”。 国家认同是中华民族形成的结果。各民族由文化认同而成为炎黄子孙,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当然一员,同时也就自然而然地享有了成为天下主人的资格,具有了统一天下的神圣权利与使命。这些民族一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便不能容忍被称为“胡虏”、“外夷”,也不甘心于仅有的一席之地。所以他们大多自称“中国”,并且以举起中原正统文化的旗帜统一中国为己任。这说明不仅是汉族,而且各民族之间早已达成明确共识——“中国”是一个诸族共有的政治共同体,其不可质疑的永续生命和至高无上的神圣性,超越于所有民族和具体王朝之上。元朝末代皇帝妥欢

中国的多元一体格局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研究》小组作业

组长:黄令 成员:王艳柯涛涛刘红娥沈海燕谢爱历马伏荣 王玉尧王海宁 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 摘要:对中华民族中的多元的描述,费孝通先生是以“时空”两个坐标为线索,描述了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域的民族的融合以及同一地域在不同时期民族被融合的不同情况,揭示了多元的复杂性,进而显示出“多元”形成一体的复杂历程。费先生还想试图探讨出是否在多元的现代化则意味着一体的进程会无限的加快,以及在一体进程的加快的状况下是否多元的势头会被削弱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多元,时空,一体 中华民族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多元指

五十多个民族单位,一体指多元的融合。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大多数民族的形成基本一致,从分裂,经历融合,到消亡,但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由若干个民族汇集,融合形成华夏族,在其拥有了东亚平原之后被称为汉族,汉族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融合其他民族,以及其被融合到其他民族,自觉的就形成了中华民族。 一、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汇集 新石器文化多元的交融和汇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起点,文化的交融为民族的交融打下坚实的基础。黄河中游的文化受到下游文化的交融,如河南龙山文化受到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在黄河上游,仰韶文化渗入黄河上游,在接触到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后,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另外还有长江中下游的文化区多多少少是相互影响形成的。分散在各地区的文化虽有交融,但整体上他们也创造了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基本形成 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的基础,华夏族是在夏商周三代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夏三个皇帝采取的各种政策都促进了华夏族的形成和壮大;商取得了九州的权利奠定了华夏族的核心地位;周扩大势力范围到长江中游,使华夏族更加壮大。作为具有凝聚核心作用的汉族的形成早已汉代,其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第二个步骤。 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第三步是秦始皇统一中原地区,其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采取了大量的措施都将中原地区构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逻辑推演,是从中国地域文化的多元特征为起点,在多元的地域文化的交融和汇集过程中,汉族逐渐成为多元一统的凝聚核心,它从中原扩展到中国的北部、南部和西部,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从相关著述来看,“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概念而言,显然是一个国族的观念,而中华民族之所以时至今日依然被概括为多元一体,这本身就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由多元的诸民族构成的国族观念; 作为一个国族概念,由于它是相对于中国这个国家实体而存在的,因而这种国族理念显然不具有任何重构或改变现实存在的中国内部诸民族格局的意味。换言之,就国际政治而言,中国拥有一个多元一体的国族即中华民族;而在国内政治层面,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内部的诸民族对中华民族及其相对应的中国的认同情况,依然是当代中国内部整合的重要事项之一。 多元一体是当今世界各个多民族国家内部族际状况的客观现实,而与其他多民族国家相比较而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则具有某种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足以解释中国民族问题的特质。本文试图在多元一体的共性意义上探究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整合和由此而来的政治合法性问题。 多元一体,作为一个历史间之于现实的理论概括和现实描述,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构成的现实情况;而国内各个民族对于这个现实的认同程度,则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命运,这种事关国家分合与存续的整合认知,又与各民族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 “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就个体而言,利益首先出于维护个人基本生存条件并进而在竞争环境下发展的人性考虑,“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 但在自然竞争的环境下,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努力显然受制于自身条件的优劣和机会获得的多寡,因此通过共识的或默许的方式参与或发起一个或多个群体以更有效率地追求利益并使利益最大化的个人选择,就造就了人类政治生活当中集体行动的基本动因。要发起或加入某一类型的群体,就必须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通过放弃或让渡部分个人利益来共享他人的或群体的利益。换言之,某一群体在当且仅当能够发掘、展示、并最终参与分配某些通过纯粹个人努力难以实现的利益时,才又具有存在的价值和合法性。民族作为人类社会中较为稳定的群体形态,它为其成员提供了至少包括了独特经济生活的延续、共同文化的传承和对政治权力的分享等三个其他群体难以一并提供的利益前景,这种关注每一个群体成员个人生存和发展的民族利益指向和“不能退出”的民族身份特征,使得民族在寻获到其他类型群体难以企及的感召力、亲和力和稳定性的同时,通过民族利益“推动着民族和个人的生活”。而在群体内部利益整合方面,民族因其所独有的血缘-文化、历史、经济生活等具有宿命意义的聚合功能和利益的分享前景使得内部整合功能较之其他类型的群体来得更加独到和精巧:在一个多元文化并存并发生彼此交往的环境中,基于血缘或同质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不断地塑造着民族的文化和精神特质,这种塑造过程反过来又使得民族的界限由模糊逐渐清晰,而民族界限的清晰又造就了迥异于其他类型群体的、基于共同的神话、信仰、符号以及共有的历史传承等民族文化意义的价值共识;这种整合机制的精妙之处就在于通过非政治化的整合机制实现了泛政治化的利益追求。

多元一体格局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费孝通从当代中国各民族关系 现状和大局来探讨或建构中国各民族相处和联系的历史过程,为如何理解现实中国国内各民族的关系和互动提供了一个极富创 见的结构图。但在具体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时,应从汉文明的扩展及少数民族对汉文明的认同、仰慕的角度来理解;对费先生“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观点的解读,则应有一个层次性和时间差方面的把握。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有六大特点: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着一个凝聚的核心,这个核心先是华夏族团,后是汉族。汉族人主要聚居在农业地区,但也大量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形成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格局的骨架。2、汉族主要从事农业,少数民族中有很大一部分从事牧业,在统一体内形成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类型。3、除回族、畲族外,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汉语已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4、导致民族融合的具

体条件是复杂的,但主要是出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汉族的农业经济是汉族凝聚力的来源。5、中华民族成员众多,人口规模大小悬殊,是个多元的结构。6、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先有各地区的初级统一体,继而形成长城内外北牧南耕(农)的两大统一体,后又以汉族为特大核心,通过各民族流动、混杂、分合、通商等,将各民族串联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在的民族实体,并取得大一统的格局,近代则在共同抵抗西方列强的压力下形成一个休戚与共的自觉的民族实体。在中华民族统一体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结构,各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 我的理解和解读 我个人以为费孝通教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从当代中国各民族关系现状和大局来探讨或建构中国各民族相处和 联系的历史过程。它是以当代“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为参照框架,结合中国各族体历史发展的状况,以族体为中心的一种观照方法,为如何理解现实中国国内各民族的关系和互动提供了一个富有创见的结构图,对我国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和现实的民族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性和指导意义。但在具体的“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各族体是如何从多元认同于一体的?这种认同过程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步骤进行的?是少数族群中精英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作者用“民族聚居区”来代替斯大林关于民族定义中的“共同的地域”,认为“共同的语言”在中国也不能完全符合中国实际,这其中涉及“共同语言”共同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西方民族理论中把“共同的地域”作为民族特征,和政治观念中把国家和领土密切结合在一起时分不开的。正式因为这个概念,使民族要和国家结合成为民族国家,进而要求国家领土的完整,这不就是当前西方民族纠纷连绵不断,民族战争未息的一个原因么?序P9 民族是在人们共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也是在历史运动中变化的,要理解当前的任何民族决不能离开它的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过程。序P10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后被陈连开先生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 第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一个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但它发挥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 第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存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说实质上是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序P13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P3 民族名称的一般规律是从“他称”转为“自称”。生活在一个共同社区之内的人,如果不与外界接触不会自觉地认同。民族是一个具有共同生活方式的人们共同体,必须和“非我族类”的外人接触才发生民族认同,也就是所谓民族意识,所以有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过程。P10 中华民族格局形成的几个特点: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存在一个凝聚的核心。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毕业论文 题目: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 局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摘要:费孝通于20 世纪80 年代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的理论构想,以此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内部族群关系的总体性引导。该理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特征、民族文化等方面对该理论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次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共同构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正确认识这一格局的历史特征,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就“中华民族”一体的认识 关于中华民族的争论由来已久,民国时期学界就有“中华民族一个”和“中华民族是多个” 的激烈辩论。1989 年费孝通先生提

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论以后,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再一次成为民族理论学关注的焦点,核心是民族政策是否应该以建构中华民族认同为目标。 费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中华民族”有两个提法:一是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 个民族的总称,“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 ;二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 。这两种说法,一方面肯定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 个民族的总称,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国外的一些学者针对费先生的理论也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中国每个族群(汉族、蒙古族等)就是一个单独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提法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在有关族群的学术研究中没有意义;中国存在着几十个民族,但并不存在一个“中华民族”,只有“多元”而没有“一 体” 。 国内学者马戎观点的核心是用族群替代民族,用公民平等替代民族平等。在马戎看来,民族兼有政治和文化两种属性,而族群仅有文化属性,作为国家民族的“中华民族”具有政治和文化属性,而56 个民族仅有文化属性不具有政治属性,如果把56 个民族赋予政治属性,那么“民族”与“族群”两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一个国家内部的族群关系是多元和动态的,而不是单一形态和固定不变的。在某些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量变可能产生质变,一些族

中国多元一体格局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研究》 小组作业 组长:黄令 成员:王艳柯涛涛刘红娥沈海燕谢爱历马伏荣王玉尧王海宁

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 摘要:对中华民族中的多元的描述,费孝通先生是以“时空”两个坐标为线索,描述了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域的民族的融合以及同一地域在不同时期民族被融合的不同情况,揭示了多元的复杂性,进而显示出“多元”形成一体的复杂历程。费先生还想试图探讨出是否在多元的现代化则意味着一体的进程会无限的加快,以及在一体进程的加快的状况下是否多元的势头会被削弱这两个问题。 关键词:多元,时空,一体 中华民族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多元指五十多个民族单位,一体指多元的融合。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大多数民族的形成基本一致,从分裂,经历融合,到消亡,但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由若干个民族汇集,融合形成华夏族,在其拥有了东亚平原之后被称为汉族,汉族在以后的时间里不断融合其他民族,以及其被融合到其他民族,自觉的就形成了中华民族。 一、新石器文化多元交融和汇集 新石器文化多元的交融和汇集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起点,文化的交融为民族的交融打下坚实的基础。黄河中游的文化受到下游文化的交融,如河南龙山文化受到山东龙山文化的影响,在黄河上游,仰韶文化渗入黄河上游,在接触到黄河下游山东龙山文化后,就出现了取代仰韶文化的河南龙山文化。另外还有长江中下游的文化区多多少少是相互影响形成的。分散在各地区的文化虽有交融,但整体上他们也创造了自己特色的文化。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基本形成 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形成的基础,华夏

收了各族的人成为统治阶层;从唐到宋,许多非汉族被汉人融合成为汉人。 (2)北方民族政权交替为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族打下基础金灭辽之后,又灭北宋,其后的一段时间,为汉族向南扩张积聚了力量;鲜卑族建立魏国统一中原北部地区,为汉族吸收少数民族提供了便利;后来建立金的女真人改用汗姓发展到后来女真人和建立辽的契丹人有部分融合汉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在灭南宋的过程中形成的回族大量和汉族通婚,通用汉语;当元和清朝灭亡后,大量的蒙古人和满人融合在汉族之中,表现为蒙古族和汉族通婚,两种不同血统融合;汉族建立明朝时,社会上层各族间的通婚已经通行,而且大量的汉化。 三、汉族融合到其他民族中充实了多元的基础 汉族融合到其他民族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迫的一种是由于天灾人祸自愿流亡去的。 移入其他民族地区的汉人和当地民族通婚,过了若干个年代,就融合与当地民族了,例如高昌国的汉人胡化,而在唐朝征服后,设西周,又被回纥占领,后来就融入维吾尔族;在明朝以前迁入云南的汉人大都融合于当地各民族了,迁居于大理洱海地区的汉人成了白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四、西部的民族流动,加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生活在西部的羌人和周人部落有婚姻关系,并和中原一直保持着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人文学院2013级民族学高标20131010252 摘要:民族认同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各个国家不能避开的问题之一,中国也不例外。在中华民族不断被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各支系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认同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常用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的分析方法,来探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认同问题。 关键词: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族群层次性 一、引言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当中又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漫长过程。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深刻文化内涵的指南,同时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费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于解决中国自身由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费老认为:中华民族是包括在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这个论点费老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在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这一体系的基层,而中华民族则是这一体系的高层。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到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重要一元,由于它发挥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① ————————————————— ①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论文

题目: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作者单位民族教育学院 作者姓名杨小婵 专业班级14民硕1班 学号:14181026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班级:民硕1班姓名:杨小婵学号:14181026 摘要: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构想,以此作为理解中华民族内部族群关系的总体性引导。该理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范,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特征、民族文化等方面对该理论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次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共同构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正确认识这一格局的历史特征,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就“中华民族”一体的认识 关于中华民族的争论由来已久,民国时期学界就有“中华民族一个”和“中华民族是多个”的激烈辩论。1989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以后,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再一次成为民族理论学

关注的焦点,核心是民族政策是否应该以建构中华民族认同为目标。 费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中华民族”有两个提法:一是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二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这两种说法,一方面肯定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国外的一些学者针对费先生的理论也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中国每个族群(汉族、蒙古族等)就是一个单独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提法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在有关族群的学术研究中没有意义;中国存在着几十个民族,但并不存在一个“中华民族”,只有“多元”而没有“一体”。 国内学者马戎观点的核心是用族群替代民族,用公民平等替代民族平等。在马戎看来,民族兼有政治和文化两种属性,而族群仅有文化属性,作为国家民族的“中华民族”具有政治和文化属性,而56个民族仅有文化属性不具有政治属性,如果把56个民族赋予政治属性,那么“民族”与“族群”两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一个国家内部的族群关系是多元和动态的,而不是单一形态和固定不变的。在某些内部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量变可能产生质变,一些族群确实存在着从现有的国家当中分裂出去的可能性,从‘族群’转变为‘民族’。 以上争论表明,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对研究我国民族关系,对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和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制定和完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本内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这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高层。 第二,形成多元一体格局经历了从分散的多元到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经过2000多年不断发展壮大、融合了众多其他民族的汉族。汉族是多元基层中的一元,汉族遍布各地并大量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汉语逐渐成为许多民族的共同语言,由此形成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正是多元一体的骨架。由于汉族的凝聚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 第三,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高层次的民族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从而获得这一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国特定条件下多民族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几千年的密切交往中,共同的地理疆域、共同的历史使命、共同的传统文化使56个民族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民族—— —中华民族,因此也必然形成“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传统。这一历史规律和历史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尊重和发扬,成为我国国家统一完整,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与我国的民族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持从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我国的民族政策 ■马启智

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核心使命

收稿日期:2012-05-29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资助课题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传承的状况及政策调整研究 (项目编号: 09JZDW003);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教育应用奖学金 项目 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项目编号:20110202)三 作者简介:陈卫亚(1975-),男,河南平顶山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承与教育三 ①一该段中提到的 史老师 即史禄国先生三 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看我国少数民族 教育的核心使命 陈卫亚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1) 摘要:在对文化二民族二教育等基本概念新视角剖析的基础上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及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概念进行文化性解读,可以看到,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核心使命在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三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三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图分类号:G750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文章编号:1004-941(2012)03-0137-05 一一1988年秋,费孝通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作Tanner 演讲,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 篇著名论文,对中华民族结构的全局作了自成学术体系的纲要性论证[1]三在该篇论文中,费先生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三笔者通过深入考量与研究,认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有一个发展二深化二日臻完善的过程,其核心在于中华民族的 优秀文化,由此可以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核心使命在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二创新与弘扬三 一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基本涵义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 讲演中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原初表述是: 把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三它所包括的五十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 民族 ,但层次不同三 [2]在这段话里,包含了费先生对该理论中 中华民族 二 多元 及 一体 等关键概念的认识, 并较为精炼地揭示了该理论的大致涵义三针对 中华民族 的概念,费先生紧接着补充道: 我用国家疆域来作中华民族的范围并不是很恰当的,因为国家和民族是两个不同的又有联系的概念三我这样划定是出于方便和避免牵涉到现实的政治争论三同时从宏观上看,这两个范围基本上或大体上可以说是一致的三 [2] 以上论述可以说较为完整地表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涵义三但费孝通先生同时指出: 我这篇 多元一体论 只从中国境内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分合处着眼,粗枝大叶地勾画出了一个前后变化的轮廓,一张简易的示意草图,并没深入史老师①在ethnos 理论中指出的在这分合历史过程中各个民族单位是怎样分二怎样合和为什么分二为什么合的道理三现在重读史老师的著作发觉这是由于我并没有抓住他在ethnos 论中提出的,一直在民族单位中起作用的凝聚力和离心力的概念三 [2]该段话一方面鲜明地体现出费老先生谦逊严谨二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另一方面也激发我们深思,在中国境内各民族在历史上的分合进程中究竟什么在起着关键的作用?那种 一直在民族单位中起作用的凝聚力和离心力的概念 实质是什么?笔者认为,这种分合的力量来自文化,正是文化推动着历史的分合进程并使历史演进呈现某种必然性的趋势, 一直在民族单位中起作用的凝聚力和离心力的概念 实质是文化,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关键在于文化三 二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文化性解读为探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文化性,我们先从 文化 二 民族 等最基本的概念入手进行 第30卷第3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No.3Vol.30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012年第3期)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No.32012 网络出版时间:2012-07-04 08:40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13701552.html,/kcms/detail/42.1328.C.20120704.0840.201203.137_005.html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概述 1988 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表了其在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界引起巨大反响的著名论文《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在文章发表后的20年时间里,学术界对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这一理论做了多次学术探讨,尽管探讨和研究总是分歧与共识并行,但是它们都促使这一具有结构论特点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个“一体” 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中华民族”的提法一方面肯定了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由此,引发了关于如何理解“中华民族”这个“一体”的讨论,并形成了3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中华民族”属于政治范畴的概念,它代表的是中国各民族组成统一的多民族,而不是一个民族实体。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华民族”既属于政治范畴,也属于民族学范畴,“中华民族”与56 个民族同样称谓“民族”是不矛盾的,因此,“中华民族”也可以是一个民族实体。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华民族”概念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华民族”把“中国古今各民族”都包罗入“中华民族”之列,狭义的“中华民族”则是中国在近代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开始的“自觉”的产物。 如何理解“多元”与“一体”的关系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问题提出来后,广大学者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如何理解“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展开了大讨论,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即“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这种一体性,集中表现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表现为共同关心与争取祖国的完全统一与繁荣富强。所以,中华民族的“一体”,是指各兄弟民族的“多元”中包含不可分割的整体性,而不是其中某个民族同化其他民族,更不是汉化,或者马上实行“民族融合”。 1997 年,费孝通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更加突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特点。但是,讨论并没有就此停止。1998 年,有学者从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层面,进一步指出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56个民族相互之间全都“离不开”是“多元一体”格局题中应有之义。有学者从“中华民族”的含义出发,认为“中华民族”的“多元”,首先是民族的多元,其本质是文化的多元,或文化的差异性;“中华民族”的“一体”,首先是客观存在的国家的一体,版图的共有和完整,各民族血脉相连利害相关的不可分割性,各民族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一致性,历史和文化发展的相互交融与不可分割,其次才是在此基础之上,寻找各民族文化特质的共性,以及中华民族的大认同与凝聚力等,使之为“中华民族”实体的真正形成而服务。 从“华夏一体”到“华夷一体”,再到“中华一体”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毕业论文 题目: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 摘要:费孝通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构想,以此作为理解中华民族部族群关系的总体性引导。该理论是中国人类学、民族学整体性宏观研究的典,是中国话语的具有国际意义和价值的创新之作。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本文从多元一体化的历史特征、民族文化等方面对该理论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民族文化 我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无数次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各民族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密切交往、相互依存,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共同构筑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正确认识这一格局的历史特征,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一、就“中华民族”一体的认识 关于中华民族的争论由来已久,民国时期学界就有“中华民族一个”和“中华民族是多个”的激烈辩论。1989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

华民族多元一体”论以后,中华民族认同问题再一次成为民族理论学关注的焦点,核心是民族政策是否应该以建构中华民族认同为目标。 费先生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中华民族”有两个提法:一是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十一亿人民”;二是“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与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这两种说法,一方面肯定中华民族是当代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另一方面又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国外的一些学者针对费先生的理论也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中国每个族群(汉族、蒙古族等)就是一个单独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提法主要是一个政治概念,在有关族群的学术研究中没有意义;中国存在着几十个民族,但并不存在一个“中华民族”,只有“多元”而没有“一体”。 国学者马戎观点的核心是用族群替代民族,用公民平等替代民族平等。在马戎看来,民族兼有政治和文化两种属性,而族群仅有文化属性,作为国家民族的“中华民族”具有政治和文化属性,而56个民族仅有文化属性不具有政治属性,如果把56个民族赋予政治属性,那么“民族”与“族群”两者之间并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通过一定的、外部条件的影响,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一个国家部的族群关系是多元和动态的,而不是单一形态和固定不变的。在某些部和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量变可能产生质变,一些族群确实存在着从现有的国家当中分裂出去的可能性,从‘族群’转变为‘民族’。 以上争论表明,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

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3

这表明在当时的社会上层各族间的通婚已经通行,而且大量的汉化了。 蒙古人融合于汉族的具体例子见于梁漱溟先生最近出版的《问答录》。他说:“我家祖先与元朝皇帝同宗室,姓‘也先帖木耳’,蒙古族。元亡,宋代皇帝顺帝携皇室亲属逃回北方,即现在的蒙古,而我们这一家未走,留在河南汝阳,改汉姓梁。……说到种族血统,自元亡以后经过明清两代,历时500余年,不但旁人早不晓得我们是蒙古族,即自家人如不是有家谱记载也无从知道了。但几百年来与汉族通婚,不断融合两种不同的血统,自然是具有中间的气质的。”2在看到这段话之前,我从来不知道梁先生的祖先是蒙古人,他并没有报过蒙古族,而安于自认及被认为汉族,但是有意思的是他这500年前的血统渊源还看成是他的“中间气质”的根源。可见民族意识是很深的。解放之后,原来已报汉族而后来改报蒙古族的人数还是不少的。 这里可以提一下,由于蒙古人先统一了北方地区,后来才西征中亚,然后回师从甘肃,经四川,入云南,沿长江而下,灭亡南宋。在这一场战争中却在中华民族的格局中增添了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即回族。1982年普查人数达722万,在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而且是其中分布最广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和甘肃,并在青海、河南、山东、云南等省及全国各大城市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 大约在7世纪中叶,从海路有大批阿拉伯和波斯的穆斯林商人在广州、泉州、杭州、扬州等沿海商埠定居,当时称蕃客。13世纪初叶蒙古人西征,中亚信仰伊斯兰教各国被征服后,大批商人、工匠签发为远征军,称“探马赤军”,后随军进入中国证伐南宋,其中有汉人称他们为“回回军”的。回族就是在蕃客和回回军基础上大量和汉族通婚后,形成包括所有在中区各省信仰伊斯兰教的人。除了随蒙古军队在大城市落户的中亚商人和工匠外,还有大量中亚军人分驻各防区,主要在甘肃、云南,奉命屯垦,“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3,定居了下来。他们在元代列入鱼目人中享有较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明代他们在政府和军队中还保持了较高地位。其时在甘青宁一带人口众多,曾有“回七汉三”的说法。在云南大理一带其人数也很多。但由于后来清代的民族仇杀使西北和云南的回族人口大为减少。 由于这个民族具有商业传统,早在唐代丝绸之路上的来往商人,蕃客就占重要地位。回族形成后,在黄土高原上北和蒙古、西和青藏牧区接壤地区,即甘青宁黄河上游走廊地带,依靠农牧产品贸易,即所谓“茶马贸易”,善于从商的回族得以发展,所以现在最大的回族聚居区还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的临夏回族自治州。 回族现在通用汉语。海上和从中亚移入的穆斯林什么时候和怎样失去他们原来的语言已经难说。有人认为商人和军队中妇女较稀少,所以为了繁衍种族,势必和当地妇女通婚,由母传子,改变了民族语言。经商也应当是他们必须掌握当地语言的一个原因,何况回回一般是小聚居、大分散的格局和汉人杂居。在语言和生活各方面和汉族趋同是很自然的社会结果。但是他们坚持伊斯兰教信仰,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手笔) 史金波 《人民日报》(2015年08月26日07 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水乳交融,繁衍生息在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只有深入研究这种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里以10至13世纪的中国为例,当时虽然辽、宋、夏、金分立,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地位,但仍表现出强烈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性。 继承中华正统意识。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虽与中原宋王朝分庭抗礼,但都逐渐产生了不自外于中国的华夏正统观念,甚至以中国正统自居,并以中国传统的“德运”之说进行解释和争辩。中国历史上各王朝以金、木、水、火、土五德传承,这是华夏正统观的重要内容。辽、宋、夏、金各朝自诩中国正统,德运分别为水、火、土、金。这证明当时各朝虽主体民族不同,但都认同中国的帝统,视本朝为其支脉。这是对中华民族政治和文化的高度共同认知。 政治趋同,经济交往密切。这一时期,各政权之间既有相互征战的一面,又有和平相处的一面;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经济文化交流的一面。从政治上看,辽、夏、金各朝都接受了中原地区的政治制度,同时各王朝参照中原法典制度制定法律,丰富了中华法系的内容。这就使中原地区先进的政治制度推广到更大范围,表现出明显的政治制度延展性和趋同性。在经济上,辽、金、夏进一步开发了北方、东北、西北地区,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各王朝通过边界榷场进行贸易,互通有无。同时,各王朝聘使所带赠送和还赐的礼物很

多,多是互补物资,也具有经济交流的作用。此外,使团往往在沿途做大宗的交换、贸易。这种既有交流又有阻隔的格局,既使各王朝发展了特色经济,也通过相互交流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民族文化互相借鉴和融会。儒学主张的“德治”和“仁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脉,对维护国家统一、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辽太祖崇拜孔子,尊孔子为“大圣”;西夏接受儒学,翻译儒家经典,中后期更加重视汉学,建立大汉太学,尊孔子为文宣帝;金朝对儒学和儒士也十分重视,拜被俘的汉族官吏和儒士为师,聘为高官,请其授以汉族文化。这样,儒学在少数民族中也出现了大传播、大普及、大推广局面。文字是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标志。辽、宋、夏、金时期,汉文使用范围仍然最广,各少数民族王朝都使用汉文。而这一时期最具特色的是少数民族王朝创制和使用本民族文字,成为中国历史上多种文字争奇斗艳的时代,对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族之间深度交流交融。辽、宋、夏、金都是多民族王朝,民族之间交往频繁。宋朝对境内的少数民族采取因俗而治的怀柔政策。辽采取南北两面官制治理不同民族地区。金也曾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前期还有民族等级,后来实行“仁政”,民族界限逐步淡化。西夏没有实行民族等级制度和严厉的民族压迫政策,境内民族关系相对稳定。辽、夏、金逐渐从本民族单一治理向多民族治理转变,特别是在吸收中原制度和文化方面,皆得益于汉族士人的辅佐,学习并接受了多民族治理的观念。三个少数民族王朝先后完成封建化过程,在统治、影响其他民族的同时近距离接近汉族,在汉文化习俗的熏陶下渐次汉化。尽管这一时期民族矛盾突出,但民族间交流、借鉴、融会是主流。 元代大一统后,党项族、契丹族、女真族虽然仍是当时的重要民族,但因失去了政权支撑,变得相对弱势,本民族特点更加式微,形成民族融合的新趋势。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