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李峰

2012-8-1 21:38:41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摘要: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具碎片化。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其宗教观,而这种宗教观又主要扎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之中。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不应仅拘囿于他的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贝拉;宗教观;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论;公民宗教

罗伯特·贝拉(Robert Neeley Bellah,1927—)现为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和比较研究教授,他是少有的一位精通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哲学和神学的学者。在汉语学术界,对贝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最早的贝拉是作为一个美国文化研究者而被译介到国内。随后,高师宁①和赵沛-②等学者对贝拉的早期思想进行了介绍,其重点其宗教进化论。第三个阶段的研究主要在韦伯命题之下对贝拉的现代化论进行探讨,这体现于贝拉的《德川宗教》的翻译和出版。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对何为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以及儒家是否为教等的探讨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贝拉的“公民宗教”成为学界关注的第四阶段的重点。③

本文认为,对贝拉宗教社会学思想的了解不应局限于片段式地探讨,而更应做整体性的分析,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必要对其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所处的社会情境进行梳理。基于此,本文从贝拉的宗教观及分析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论和公民宗教论等方面展示其宗教社会学的全息图。

一学术背景和概要

贝拉出生在一个虔诚的基督教长老会家庭,但二战使他开始质疑以前的宗教和政治信仰。在高中的最后一年,贝拉开始阅读马克思主义读物。考入哈佛大学社会关系学系后,贝拉抛弃了基督教信仰,转而认同马克思主义。同时,贝拉认为,对现代社会的把握应该从人类初民状态和异文化中去探寻。为此,他将人类学作为自己本科阶段的主修方向。

随后,贝拉在硕士阶段的主攻东亚文明。为从理论上更深层次探讨现代性的实质,博士期间他追随帕森斯等探究日本德川时期的宗教与现代化的关系。此间,在接触到神学家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的思想后,贝拉开始重新思考基督教信仰。在毕业之际,贝拉放弃了马克思主义,重新皈依基督教。博士毕业后,由于他曾是位马克思主义者,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背景下,贝拉选择前往加拿大McGill大学伊斯兰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博士后出站后,麦卡锡主义也在美国逐渐平息,贝拉回到哈佛大学,并完成了《宗教进化》和《德川宗教》的写作。“悲观的乐观主义”是贝拉此阶段的学术基调。其乐观主义与当时的现代化理论一致:认为现代化的结果是诞生一个民主、自由和富裕的美好社会。悲观主义则主要体现在贝拉在讨论进步时发现,每个阶段在自由增多的同时,人们破坏自由的可能也在增多。1967年,贝拉调入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同年,他发表了影响深远的论文《美国公民宗教》。此阶段贝拉的学术基调可概括为“乐观的悲观主义”。乐观表现为贝拉一直试图为现代自由社会进行辩护;悲观主义则表现为他越来越认可韦伯所说的理性化“铁笼”。

20世纪70年代后,贝拉越来越关注“后新教徒(post-Protestant man)”问题。他开始从对宗教的关注过渡到对文化的关注,从对现代化的关注过渡到对个人主义与公民道德间张力的关注。这些主要反映于《心灵的习性》、《破碎的盟约》和《美好社会》等著作中。一言以蔽之,贝拉的宗教社会学集中于对宗教意义的探讨,他的核心议题是分析在社会中被视为神圣的价值象征体系及其功能,而这又被他近来表述为“置于人类整个历史框架中进行理解的现代性议题……并对我们最深层次,且将现代性置于危险状态的社会和文化困境进行思考”①。

二宗教之本质及分析路径

贝拉的宗教观是其整个理论的基石,当然,其宗教观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对宗教的本质,贝拉最初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论。后来受蒂利希的影响,他转而从宗教内部来探讨宗教。而舒茨等人的现象学社会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学说则为他深入的分析提供了主要的思路。

依照舒茨关于社会实在的理论,贝拉认为,只有在自我和外在世界相遇时才能产生实在。如果某种超验能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得到互证,那么它就具有了真实性。而宗教本身就是一个宗教体验集合。

为此,与涂尔干一样,贝拉也认为它是实在的。但贝拉又认为,涂尔干等虽然认识到宗教中诸如情感等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然而他们都没对此进行细致分析,而这在弗洛伊德关于宗教是现实的投射性产物的论述中得到了弥补。为此,对宗教的探讨一方面需要从其内部入手,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现实的投射,在内在宗教与外在现实间建立联系。

基于此,贝拉认为,宗教是作为人自身与其终极关怀联系的意义结构,宗教体验能带来整体感,为此,“宗教是人之生活的一个部分,如同语言之于自我界定一样重要”②。也就是说,个体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他有着对意义和整体感的追求。整体感是借助超验性的象征符号来获得,而宗教是一个包括主观和客观的整体,它提供了一个使生命和行动都具有意义感的脉络。③

基于上述宗教观,贝拉提出了一种宗教研究的分析策略:象征实在论(Symbolic Realism)。贝拉认为,以往的宗教研究大致存在几种化约主义倾向④:一种是结果化约主义,它强调启蒙理性,视宗教为虚妄之物。另一种是“象征化约主义”,它认为宗教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宗教研究就是要去客观地分析宗教象征背后的社会事实。

但贝拉认为这两种化约主义实质都是17世纪出现的主宰着西方思想界的科学方法的反映。贝拉反对这种研究取向。他认为,经验科学的方法仅适合于探讨客观物质属性,不能无原则地拓展到宗教分析;同时,脱离了社会科学的神学式宗教研究又会导致“形而上学的化约主义”⑤。为此,“我们应杜绝任何化约主义,象征实在论是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唯一合适的认识论原则⑥”,它提供“双重视角,一方面我们要尽力分析作为客体存在的宗教系统;另一方面,我们也需将之视为作为主观存在的宗教……虽然路径不同,但宗教与科学各自都是一个整

体”⑦。

三宗教与现代化

贝拉对宗教与现代化间的关系的分析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为20世纪50年代,此时贝拉对现代化基本持乐观主义态度,他重点探讨了日本崛起背后的韦伯命题逻辑;同时,他也对中国和伊斯兰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问题也进行一定的研究。第二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后,贝拉开始更深刻的反思韦伯命题和现代化理论。

(一)德川宗教:韦伯命题下的日本检验

贝拉的问题意识是,“日本的成功并不能归因于人们所想象的日本人所具有的某种神秘的模仿能力,而要归因于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的前现代时期中的某种因素……问题在于日本的宗教中是否存在着与新教伦理相似的功能。”①贝拉的问题是韦伯式的,但其分析模式却是帕森斯式的结构功能主义。

与韦伯提出的新教伦理促使经济理性化不同,贝拉提出了另一种从传统社会成功转型为工业社会的路径,即“还可以通过以政治理性化(关注政治价值)为媒介间接地实现其转变”

首先,贝拉接受保罗·蒂利希的定义,认为宗教是指人对终极关切的态度和行动。现代工业社会是指以经济在社会体系中以及经济价值在价值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特征的社会。贝拉认为,日本作为一个以政治价值为优先的国家,可能出现这样一种情形:“权力变得普遍化并得到扩大,相对地摆脱了传统主义

的束缚,仅受到理性规范的支配……政治理性化所具有的相对的自由可能产生惊人的结果……日本给我们树立了这种理性化过程的一个活生生的独特样板,只有通过对这一点的了解,才能够理解日本的独特的经济发展。”③基于此,贝拉从宗教文化入手,通过对德川时期日本宗教状况、伦理价值以及社会政治结构的分析,揭示了日本传统社会以政治价值为中心的价值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相互作用,并构成日本现代化的文化渊源。

(二)中国当代社会的宗教象征化

对中国的分析并非贝拉的重点。与对日本社会的分析不同,贝拉对中国的论述并不全是在韦伯式问题下进行。他集中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贝拉以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家庭与宗教象征体系间的关系以及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为切入点,通过对基督教和儒教中的父与子关系的分析,来探讨中国革命的本质。贝拉认为,共产主义可部分地解释为是对基督宗教的一种富于侵略性的模仿。而中国的革命可被理解为子对父的直接侵犯,这虽然表面上似乎有违儒教,但其动员手段却是与过去道教、佛教起着类似功能的共产主义;在此过程中,对社会的诸阶层实行的共产主义再教育又类似于儒教所提倡的象征性谴责;同时,儒教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后,又赋予父子关系新的象征和阐释。因此,中国的共产主义道路也必须依照基督教和儒教象征化的双重背景来理解。

第二,结合《德川宗教》的思路,他也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了较为简单的分析。贝拉认为,近代中国之所以未能走上现代化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是以整合价值占首位为其特征,而日本则以重视政治或达到目标为特征”④。但类宗教的共产主义的成功使得中国形成了强有力的政治体制和政治价值,它完全

取代了中国传统的整合价值。儒教的现世理性主义和政治系统的意识形态相结合成为中国迅速工业化的启动力。为此,“在儒教传统的残存因素与隐秘的基督教共产主义之间的微妙辩证法有助于解释当前中国社会的动力机制。”⑤基于此,贝拉在《德川宗教》中预言,“中国将会作为实现工业化的第三个伟大的非西欧社会而加入日本和俄国的行列”⑥。

(三)伊斯兰教传统与现代化

贝拉也对伊斯兰教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他从神、社会、政治与人的关系角度来探讨伊斯兰教传统对现代化的影响。贝拉认为,从早期伊斯兰教到中世纪伊斯兰教,再到近代伊斯兰教传社会传统的崩溃和改革的努力,它们都在个体、家庭、政治和世界观等方面阻碍了现代化的发展。

另外,面对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对伊斯兰教的绝对信仰还滋生出抗拒现代化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斯兰民族主义等力量。虽然遵经者运动的改革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穆斯林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但这种成功是有限的。因为当代伊斯兰教最大的局限在于未能明晰地区分理性和信仰,其结果是限制了理性在解决社会问题中的作用。为此,穆斯林世界的现代化面临的不仅是需要发展出有利于政治、家庭和个人的支持系统,而且更重要是伊斯兰教要从政教合一的现状逐渐退缩到仅对个体的私人领域产生影响①。

(四)相关的反思

《德川宗教》在为贝拉赢得极大的荣誉同时,也遭到许多学者的批评。20世纪60年代后,贝拉在宗教与现代化关系及其对现代化的态度上发生了很大的

改变。

首先,贝拉认为,韦伯命题及自己的思路被学界所误解。韦伯命题启发了众多的研究,这些探讨共同之处在于在非西方社会寻找新教的功能替代物。但贝拉认为,韦伯的比较研究并非单纯的动机进路,而是制度进路,其真实意图是想厘清经济发展背后起推动或阻碍作用的制度因素。贝拉认为,韦伯议题适用亚洲最合适的方法是结构论的取向,即在讨论这些问题时,不能就宗教而言宗教,还应参考具体的社会结构。自己的《德》正是基于此的实践,只不过它对日本传统社会中的制度有助于经济发展的判断过于乐观。

其次,贝拉对意义与现代化的关系也进行了反思。贝拉认为,现代化不仅包含科学和技术等,而且还包括自由主义之精神。若现代化缺乏相应的精神支持,它带来的是破坏,而非建设。对于次生现代化国家来说,支持现代化的新精神甚至比新的科技更为重要。但对于这些国家来说,自由主义与本土传统价值观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冲突,现代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往往导致社会的认同危机。这需要经历一次现代社会心理革命的洗礼,以期产生出更具包容性、支持性的社会和人格系统。但若当传统宗教提供的价值观与现代化难以兼容时,可能滋生出浪漫民族主义和激进社会主义。②前者借助对民族特殊性的强调完成社会心理革命,后者则通过强调社会不公完成社会心理革命。但两者会导致一种畸形的现代化,会使社会、个人陷入更深的危机。同时,现代化是一个永远的过程,因此,没有哪个社会从终极意义上解决了意义和现代化关系的问题,即便是现代化最先发轫的西方。

四宗教进化

19世纪早期宗教的科学研究基本是在进化论的框架下进行,但到20世纪30年代后,进化论逐渐为社会学所抛弃。正如帕森斯所言:“斯宾塞已经死了。”

③但到20世纪50、60年代,帕森斯又重新唤醒斯宾塞。在帕森斯和马克思的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贝拉提出了自己的宗教进化论。

(一)宗教进化论

贝拉首先对进化和宗教进行了界定。他认为进化是组织不断分化和复杂化的过程,它使得有机体、社会系统或任何相关的单位更能适应环境,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它较之前不太复杂的先行者更能摆脱环境的限制。而宗教是关于人之生存终极状态的影响力象征形式和行为实践。为此,宗教进化也就不是宗教人和人之终极宗教状况的进化,而是作为象征系统的宗教的进化。④

基于此,贝拉提出一系列假设:宗教象征体系不断变化;宗教行动、宗教行动者的性质、宗教组织、宗教在社会中的位置等概念也应随象征体系的变迁而改变;这些变化构成了宗教进化,宗教进化又影响着其它社会领域的社会文化进化;而社会文化的变迁既影响到宗教的象征体系,同时也反映在人与其生存终极状态关系的象征符号系统中。

依照这些标准,贝拉在韦伯的宗教进化阶段⑤的基础上,提出了宗教进化的五个阶段: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历史宗教、早期现代宗教和现代宗教。同时,贝拉在对五阶段进行论述之前一再申明,他的阶18分只是种理性类型的划分,并不表示阶段之间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后一个阶段的宗教也会倒退成前某阶段的宗教;而且所有阶段特征的宗教还可能同时并存于一个社会。

(二)心理进化下的新宗教进化论

贝拉近年来认为,“虽然我在1964年关于宗教进化的文章中仅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但我认为其中大部分内容仍有用,我的思想近年来深入了许多”①。这种深入主要表现在贝拉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关注。

唐纳德(Merlin Donald)的心理进化学说形成了贝拉新宗教进化的基本框架。唐纳德将人类认知发展的进化分为脉络片段(episodic)、模仿、叙事或神话、理论文化四个阶段②。贝拉认为模仿、叙事或神话和理论三个阶段在宗教生活中非常重要。

在贝拉看来,理论文化并非是宗教的本质。在人类无文字的漫漫长河中,人们是通过身体进行互动和相互表达,而这就是宗教仪式的开始。③它们都是通过模仿习得,是为宗教的最初阶段。自人类能完全使用语言后的成千上万年中,神话成为文化表达的主要形式了。叙事有其独特,可以胜任理论无法做到的事情,因为科学无法回答人之存在的本质意义。为此,贝拉之处,叙事也是我们人类种族、政治和宗教的源头。

虽然贝拉并未系统地对新宗教进化论进行论述,但这的确使其在摆脱西方中心主义的羁绊方面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时,贝拉对宗教的认识也更进一步,他抛弃了以西方基督宗教为标准的神人关系界定路径,认为宗教的核心就是人类文化的叙事式自我解释。从这个意义来讲,宗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关注宗教进化也即是关注人类社会和文化的进化。

五公民宗教

公民宗教是贝拉提出的最富争议性和影响力的论题,同时也为他开辟了新的研究取向:以自我批判的形式肯定了以前受到自己质疑的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从贝拉公民宗教议题的“进化史”来看,其分析经历了从乐观到悲观,再到乐观;从公民宗教论到圣经和共和传统的文化论和道德生态论的转变。但贝拉的思想一以贯之:虽然个体主义是现代社会必须的基本品质之一,但美国社会当务之急是需要一种具有超越性的道德力量限制个体主义的过分膨胀,通过这样的文化转型,在保护个人自由的前提下,建构起一种更具全民参与性和公共责任感的民主社会;同样,也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全人类的美好社会。

(一)公民宗教论的提出和发展

虽然贝拉强调自己没受卢梭的多少影响,但不论是从术语,还是从问题意识上,贝拉的公民宗教与卢梭的公民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关注多元社会社会秩序何以可能问题。但我们必须承认,贝拉的公民宗教主要是在涂尔干的理论框架下论述的。

受涂尔干的影响,贝拉提出以下理论假设:社会会神圣化其主流价值,或者神圣化能代表主流价值的事件、人和物。④在美国,这种团结形式和神圣化的主流价值观就是与其它宗教并存,且与它们有着显著不同的制度化的公民宗教。它是“在一套信仰、象征和礼仪中所表达的公共宗教信仰维度”⑤,是对美国经验的终极的和普遍现实的理解,这种理解又通常通过仪式得以表达。贝拉的公民宗教一经提出,就遭致许多现实问题和学者的质疑。⑥对此,贝拉一再宣称,大多数评论者所言的美国公民宗教并非他意指的公民宗教。在1970年出版的《超越信仰》一书中,贝拉强调,公民宗教不是“对美利坚民族盲目的崇拜①”。随后,

贝拉运用社会建构论来论述其公民宗教论,他认为,任何国家都存在某种意义上的公民宗教,它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不是对国家的崇拜,而是具有一定普世意义的终极精神关怀②。在《破碎的盟约》一书中,贝拉进一步完善了宗教的现实建构论,他认为,学界对公民宗教的论证过多纠缠于如何界定,而忽视了其实质内容③。1980年,贝拉与哈蒙合作出版了《公民宗教各形态》,这也是贝拉关于公民宗教的最后一部作品。在此书中,针对威尔逊④等人的批评,贝拉在继续肯定公民宗教的核心命题的同时,还强调“美国公民宗教虽然有可靠的机构支持,但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种形式的、边缘的东西。之所以是‘形式的’,是因为它的信条既稀少又抽象……说它是‘边缘的’,是因为它在法律和宪政框架下不享有官方支持”⑤。贝拉虽然一直试图完善公民宗教论,但我们也可看到他在理论上的犹豫。他在《破》第二版写的序言中承认,公民宗教所指的确太过含糊。到《心灵的习性》后,公民宗教完全从贝拉的论著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圣经和共和传统”。用贝拉自己的话来说:“由于某些批评家想用‘公民宗教’来指对国家的偶像崇拜……那和我的意思正好相反。该词有它的用处,但也容易引起误会,或许最好把它忘了算了”⑥。

(二)道德生态重建

自《心》之后,贝拉的关注点上升到文化,但与公民宗教一致,贝拉仍关注于美国社会中的个人主义与公共责任文化支撑问题。《心》与《美》是这阶段最主要的成果。《心》在思路上仍具有明显的涂尔干痕迹,它要回答的问题是,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是如何看待怎样生活这一问题?”⑦。贝拉他们以托克维尔对美国的“心灵的习性”总结为起点来进行论述。他们认为,自由制度生存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之间的联系。现代性不再需要大一统的文化支持,它产生的是分化性的文化,这与个人主义密不可分。

但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聚合力,那么它必将崩溃。为此,美国社会必须寻找聚合性文化,避免个人主义极端化的发展,以联系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这种聚合性文化就是美国的心灵的习性:“公民恢复和重建起能够维持人类社会并在文化上确认‘自由条款’的国民生态……为了向功利型个人主义提出挑战……我们必须在与圣经教义传统和共和主义传统进行的对话中加强这一可供选择取代的生态学。”⑧同时,鉴于当前社会的现状,这又不是某个政府、个人或群体单方面能胜任的,它需要通过一次关注道德问题的社会运动,建立起一个新的道德生态,实现美好社会。

对于何谓“美好社会”,贝拉及合作者们并未给出明确的表述,但它包括一系列“好”的要素。在他们看来,为实现美好社会,《心》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前提是个体要意识到自己在一个共同体中。但从美国的现实来看,人们难以理解这些传统,即便知道,也不知如何将之应用到生活,因为社会中缺乏配套的制度。

解决美国困境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哲学自由主义(philosophical liberals),它认为社会问题只能通过自主的个体、市场经济和程序国家来解决;另一种是社区主义(communitariannism),其指导原则是权利与责任,它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呼吁重建社区集体主义精神、维护社区和社会的共同秩序。⑨贝拉的《心》被学界归为社区主义阵营。但贝拉指出,“如果社区主义者认为更具实质意义的族群认同和更积极地参与民主生活是任何好社会正常运作的必须要素的话,那么我们才是真正的社区主义者……只有更积极地参与经济和政治领域的结构中,才有助于我们克服当下社会生活的深层次问题”①,而这一切又可集中为“信任”和“责任”。贝拉等人认为,正是因为信任的丧失,才使得我们现代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同时,即便是一般的信任也不会建构起一个美好的社会,因为不具超越性的信任常常导致对他群的不信任。

贝拉他们进而认为,我们应该从宗教中汲取传统养分,将信任和责任视为“一种将我们自己定位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成员的信仰所赐的礼物”②,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没有任何一个宗教能承担得起这种历史重任。我们只有把世俗之信任和有责任的行动扩展为一种自然宇宙法则和某种终极意义并付诸私人、公共生活时,制度才既是信任的产物,也是公民公共责任和制度公共责任的统一物,美好社会也就会有希望。

六简评

对于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我们不应仅拘囿于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其中既包括对其理论的梳理,也包括批判,唯有如此,我们在引用其概念或理论讨论中国问题时才更具合理性。

首先,从整体来看,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建立在两个假设之上:第一,宗教是人之生存结构的一部分,是表达人与其生存终极状况间联系的一套象征符号体系;第二,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能提供整体感的宗教,唯有这种超越性才能实现社会的整合。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而非仅就其理论而谈理论。

其次,作为一名社会学家,贝拉的宗教研究独树一格。在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中,大致存在着规范性研究和经验性研究两个路径,规范性研究重视宗教体系内部的思辨,经验性研究强调实证量化探讨,主流的宗教社会学更偏重于后者。实证主义主张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并从经验的角度进行分析。但经验是整体而复杂的,涉及个体的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而主观的内容是无法通过客观的观察获

得,这就形成了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悖论之一。对此,贝拉的象征实在论很好地处理了来自宗教和社会学的两种传统,这样既兼顾到了宗教固有的特性,又无损于社会学作为经验科学的尊严。莱斯特·库尔茨称之为“主观阐释”③。这种研究取向对我国宗教社会学的发展极具借鉴。我国宗教社会学正经历从规范性研究向经验性研究转变的阶段。这种转变有其进步性,但却越来越走向另一个极端。当前宗教社会学领域盛行的宗教理性选择理论就是这种倾向的一个代表。该理论的核心在于理性,但这种理性是何者的理性?是研究者客位之理性,还是信徒主位之理性?为此,我们的确有必要突破“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的铁幕,而成为社会的自我理解或自我解释的一种形式”④。

最后,贝拉的公民宗教是我国学界时下关注的主要议题。如前所述,有些学者让儒家扮演中国公民宗教之角色,承受建构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之重的任务。若要接受这些,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贝拉宗教社会学上述的假设,但这有似乎与我国的现实相悖;其次我们还必须艰难地扛起贝拉他已放弃的公民宗教大旗。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个多元化社会,如同西方批评贝拉公民宗教的基督教化和国家崇拜一样,我们也必须慎重对待某一文化的人为独大,这不仅关乎平等与否的问题,而且还可能陷入宗教或文化民族主义的怪圈。另一方面,贝拉公民宗教实质是处理的在尊重个人主义的基础上,限制其过分的膨胀,在私人生活与公共领域建立起一种全民参与性和公共责任感的联系,我国的问题意识是否如此,若不是,公民宗教恐怕就得需要重新阐释。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美国宗教社会学思潮研究”(项目编

号:04BJ018)阶段性成果。

李峰(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

参考文献

①高师宁:《贝拉的宗教进化论与公民宗教说》,《世界宗教文化》,1994年,第3期。

②赵沛-:《贝拉的宗教社会学理论》,《东吴社会学报》,1997年,第6期。

③陈勇:《公民宗教论综述》,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陈明:《对话或独白:儒教之公民宗教说随札》,陈明、朱汉民主编:《原道》,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汲-:《论公民宗教》,《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①③④⑥[美]贝拉:《德川宗教:现代日本的文化渊源》,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3—4页;第9页;第229页;第235页。

②[韩]柳承武:《对〈德川宗教〉的佛教社会学诠释》,《国外社会学》,2002年,第4期。

⑤[美]贝拉:《基督教和儒教中的父与子》,覃方明译,《社会理论(第4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178页。

①②Bellah,Robert N.Beyond Belief:Essays on Religion in a Post-Traditional World,NY:Harper&Row.1970,pp.166;pp.72.

③[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④Bellah,Robert N&Steven M.Tipton(ed.),Robert Bellah Reader,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2006.pp.24.

⑤Frederick Bird,Max Weber's perspectives on religious evolution,Studies in Religion/Sciences Religieuses,1984.13.

①Bellah,Robert N.Beyond Belief:Essays on Religion in a Post-Traditional World,NY:Harper&Row.1970,pp.168.

②Bellah,Robert N.American Civil Religion in the 1970s,in Russell E.Riehey &Donald G.Jones,American Civil Religion,NY:Har-

per&Row.1974.pp.8.

③Bellah,Robert N.The Broken Covenant:American Civil Religion in Time of Trial,NY:Seabury Press,1975.pp.ix.

④Wilson,John F.Public Religion in American Culture,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⑤[美]贝拉、哈蒙:《公民宗教各形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11—12页。

⑥[美]贝拉:《“公民宗教”与社会冲突———贝拉专访》,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3年3月号。

⑦Bellah,Robert N&Richard Madsen.ect.,Habits of the Heart: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Berkeley and Los An-

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pp.vi.

⑧[美]雷诺兹、诺曼:《〈心灵的习性〉的挑战》,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年,第28页。

⑨夏建中:《社会学的社区主义理论》,《学术交流》,2009年,第8期,第117页。

1-3.《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引言》

[译者按:以下是未刊译稿。仅作为此次讲习班教学资料使用。请勿引用、转载。] 《宗教社会学论文集》 引言 一个现代欧洲文化世界的后裔,在处理普遍历史问题(Universalgeschichtliche Probleme)时,都不免会合乎情理地问:究竟哪些情势一起作用,导致了那些在西方,并且仅仅在西方这里,才出现的文化现象——而这些现象,至少我们通常都以为,它们的发展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效力? 只有在西方,“科学”才发展到了一个我们今天承认为有效的阶段。在西方之外,特别是在印度、中国、巴比伦和埃及,也存在经验知识,对世界问题和生活问题的反思,极高深的哲学乃至神学的生活智慧(不过,一种系统神学的充分发展只出现在受到希腊影响的基督教世界,而此外只在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的几个教派中稍现端倪),以及达到非同寻常的精微程度的知识和观察。但在巴比伦和其它地方,天文学缺乏希腊人最初赋予它的数学基础,当然,这使得巴比伦星象学的发展尤其令人惊叹。印度的几何学缺乏理性的“证明”,后者又是希腊精神的一个产物,希腊精神还率先创造了力学和物理学。虽然印度的自然科学在观察的方面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却缺乏理性的实验(它发端于古代,但本质上却是文艺复兴的产物)和现代的实验室,因此,印度的医学虽然在经验和技术上高度发达,但却缺乏生物学,特别是生物化学的基础。在西方之外的所有文化地区都缺乏一种理性的化学。高度发达的中国历史著述缺乏修昔底德实事求是的程式(Pragma)。在印度我们可以找到马基雅维利的先驱,但亚洲所有的国家学说都缺乏亚里士多德那种系统的途径(Systematik),特别是理性的概念。对于理性的法律学说来说,尽管在印度(弥曼差派)出现了这种学说的萌芽,而且在近东存在全面的法典编纂,但印度和其它地方的所有法律著作都缺乏罗马法和受罗马法训练的西方法律的严格法学图式和思想方式。此外,只有西方才知道教会法这样的形态。 艺术的情形也一样。其他民族的音乐听觉,和我们今天相比,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加敏锐的程度,至少也毫不逊色。世界各地都广泛存在着各种复调音乐,在别的地方也能找到各种乐器合奏以及多声部合唱。所有我们知道的理性的调性间隔,别的地方也算得出来,也都知道。但理性的和声音乐(无论是对位法还是和弦和声),是由以三个三度叠置的三和弦为基础的声调材料构成的。我们的半音和等音(不是在音程的意义上,而是就自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和声形式的意义而言),我们以弦乐四重奏为核心加上管乐团的组织构成的管弦乐团,通奏低音,我们的记谱法(它使现代音乐作品的谱写、排练以及完整保存成为可能),我们的奏鸣曲、交响乐、歌剧(虽然在各种音乐中都有标题音乐、音诗、变调和半音音阶这些表现手段),以及我们用来演奏这些音乐的基本乐器:管风琴、钢琴和小提琴,所有这些都只出现在西方。 尖拱作为一种装饰,也出现在别的地方,在古代和亚洲都有;或许在东方也不会不知道尖拱和十字拱的拱顶相结合的建筑结构吧。但理性地利用哥特式的拱顶结构作为分卸推力和覆盖任何形式的穹顶的手段,而且特别是作为宏伟的纪念建筑的结构原则,以及作为中世纪创造的一种涉及雕塑和绘画在内的风格的基础,是别的地方所缺乏的。在西方之外也缺乏对圆穹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方式,虽然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基础就取自东方。所有艺术中每一种“古典”理性化的方式(在绘画中就是理性地运用线条透视和空间透视),都是文艺复兴为我们创造的,而在西方之外也都不存在。中国有印刷制品,但一种只打算用于印刷,而

宗教社会学

1.宗教社会学的性质:是宗教学与交叉的边缘学科和实证社会科学。宗教社会学以宗教学发展为前 提,现已发展为独立的人文科学,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以社会学角度加以研究的学科。 2.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研究宗教信仰者及其宗教行为,宗教组织及其制度,宗教的社会功能,宗 教与现代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宗教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宗教的特色,尤其是改革发放以来的宗 教变化情况。 3.宗教社会学的特点:(1自觉地置身于宗教之外来看待和解释宗教现象。坚持宗教的社会性时,一 般不过与看重宗教信徒对信仰的看法,(2把宗教作为社会现象作描述性研究,而非规范性研究,这 种研究立场称为外部研究法。(3宗教社会学家大多数标榜价值中立,坚持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其研究 对象。不需要谈论宗教是真是假。(4重视经验依据,坚持研究能够观察到的宗教现象,拒绝非经验 性问题。(5比较分析法是重要特点,宗教学的兴起是对任何一种宗教自身的优越感或中心论的突破 与抛弃。 4.宗教市场理论及其对观察分析当代中国宗教现象的启示 宗教市场理论:斯达克——宗教新范式,用经济学的供需关系来解释宗教,主要观点有:(1、一个社会的所有宗教活动构成宗教市场,包括信徒、宗教组织、宗教文化(2、宗教选择是理性的(3、宗教市场无管制规则自由竞争,形成宗教超市(4、如有管制则导致宗教参与总程度降低。 启示: 6.社会学意义上的宗教名义:宗教是一种对超自然超人间的力量或神圣信仰与崇拜为核心的社会意识,是通过特定的组织制度和行为活动来体现这种意识的社会体系。 5.宗教有哪些特征:(1是一种社会群体现象。(2具有一套以崇奉超自然,超人间力量或神灵为核心 的信仰体系。(3具有一套特定的实践活动。(4具有特定的感情与体验,对神灵权威的敬畏感,对其 万能的惊异感,其存在的依赖感,审判的罪恶感。 7.何为宗教性:判定一个人是否信教及其虔诚度的标准,教徒与非教徒的主要区别在于政治态度和经济行为。 8.如何测量宗教性: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信教者及其虔诚度的标准(宗教性的含义)1、一维测定法:只有一个单一的标准,以参加宗教仪式的频率为标准(1)统计人们上教堂或参加礼拜次数(2)用问卷询问人们参加宗教活动情况2、主观态度测量法:根据被询问者自己的陈述表明是否为某一宗教群体的成员或表明个人对宗教的态度来判断宗教性。3、多维测量法,八个维度:体验,仪式,虔敬,信念,知识,伦理,社会关系,个人得救信念。 宗教意识:指信仰者相信或认识哪些宗教教义,思想观念和神话传统 宗教行为:与宗教意识和动机直接关联的崇拜行为,参加宗教仪式,家庭祭祀,祈祷的频率。 个体参与宗教团体活动状况,个体对宗教关系的归属性指标,及是否加入宗教团体。 8.宗教认同:对宗教的接纳和认可,宗教信仰是宗教认同的必然结果。 9.宗教皈依:宗教皈依:个人信仰的变化过程,在某个宗教观点上发生的体验转变过程,对自我的重新定位,宗教皈依的实质是一种制度化的宗教认同。是否正式皈依是判断是否是宗教徒的标志。宗教皈依有两种形式:由不信仰某种宗教转变为积极的宗教信仰;从一种宗教信仰改信另一种信仰(改宗)结合实例说明宗教皈依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简述

迪尔凯姆社会学思想综述 人物历史:埃米尔·迪尔凯姆(1858-1917年)是法国第一位学院式社会学家,也是欧美最著名的社会学家之一。如果说孔德首先使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说,那么可以说是迪尔凯姆首先使社会学成为高校中的一门独立学科。其本人也荣任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并在法国以其所创办的《社会学年鉴》的编辑部为核心形成了迪尔凯姆学派,影响甚大。其本人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和社会学主义的巨擎。 迪尔凯姆为了他的社会学,为了他崇敬的社会学主义奋斗了一生。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在不利的环境下产生了,用引者的话便是:“时代需要他来捍卫社会学的独立性与合法性”。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必须要用另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因此社会学的存在不必以其他学科的存在为前提,相反社会学倒是可以为其他学科提供有益的帮助。就这样在迪尔凯姆高举的不断努力下,终于为社会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使社会学在高校的学科体系中有了属于自己的营地。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准则》一书在其社会学思想的发展历程里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就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言,该书是最有贡献的作品。在这本书里迪尔凯姆用6章的篇幅谈论了三个主要问题:其一,什么是社会事实;其二,社会事实的特性如何;其三,如何研究社会事实。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在书中,迪尔凯姆把在社会层次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称为社会事实,而这些社会事实又构成了社会,它是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是团体性的而非个人的。迪尔凯姆认为一种思想和一种行为,如果仅仅发生在单独的个人身上,不能算作社会事实,只有通过某种方式或过程成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时才获得社会事实的性质,告诉我们集体性思维的重要性。 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分为两大类别:一类属于社会形态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包括:社会群体的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人们之间的交往情况等,属于物资性社会事实;另一类属于社会生理学方面的社会事实,包括:宗教、道德、法律、习惯、风俗、时尚等集体意识,属于非物质性社会事实。所有的社会事实都不因个体的变化而改变,他们是一个集体属性,只有发生了社会整体层次上的变化社会事实才有可能发生变化。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是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研究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社会事实的三个突出特征。 1、社会事实的外在性。由于社会事实具有客观性,所以尽管许多社会事实可以通过社会化过程被个人内化,但个人最初面对的是作为外部现实的社会事实。 2、社会事实的强制性。迪尔凯姆指出,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而且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强制性的力量,它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个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个人可以通过社会化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罗伯特?贝拉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述评 李峰 2012-8-1 21:38:41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摘要:作为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贝拉的思想主要围绕着现代性议题中宗教的意义和功能而展开。从其宗教社会学大致可分为求学阶段的学术积累、哈佛大学时期的“悲观的乐观主义”、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的“乐观的悲观主义”和70年代后的“后新教徒”问题四个时期,他分别对宗教的本质、宗教研究的路径、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美国公民宗教和美国道德生态重建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分析。但我国学界对贝拉的介绍和研究多具碎片化。贝拉宗教社会学的基石是其宗教观,而这种宗教观又主要扎根于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之中。为此,我们对贝拉理论的接受和批判都必须以此为逻辑起点;同时,我们更不应仅拘囿于他的某个论说,而应对其学说有着整体的把握。 关键词:贝拉;宗教观;宗教与现代化;宗教进化论;公民宗教 罗伯特·贝拉(Robert Neeley Bellah,1927—)现为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社会学和比较研究教授,他是少有的一位精通社会学、人类学、宗教学、哲学和神学的学者。在汉语学术界,对贝拉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最早的贝拉是作为一个美国文化研究者而被译介到国内。随后,高师宁①和赵沛-②等学者对贝拉的早期思想进行了介绍,其重点其宗教进化论。第三个阶段的研究主要在韦伯命题之下对贝拉的现代化论进行探讨,这体现于贝拉的《德川宗教》的翻译和出版。伴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强大,对何为中国人的共同精神家园,以及儒家是否为教等的探讨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在此背景下,贝拉的“公民宗教”成为学界关注的第四阶段的重点。③

宗教社会学期末考试题

宗教社会学:宗教社会学是宗教学与社会学两者之间的交叉性学科,一方面,它以宗教这样一种在人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社会实在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它与宗教哲学、宗教人类学等学科又相当不同,它是以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来对作为社会现象的宗教开展经验研究的。具有实证主义取向的研究者一般都认定宗教社会学是一门实证性的社会科学,这种取向是目前宗教社会学中的主流。 宗教社会学的特点:1.宗教社会学自觉地置身于宗教之外来看待和解释宗教现象 2.宗教社会学家大多标榜价值中立,坚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其研究的对象 3.重视经验依据 4.比较分析是宗教社会学不可避免的特点之一 宗教社会学的性质:经验性实证性对宗教的社会性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宗教信仰者及其行为宗教组织及其制度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现代社会发展变迁之间的关系当今宗教的发展趋势宗教与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关系 5.涂尔干的宗教《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与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是其社会学巨著《经济与社会》的一部分)堪称宗教社会学的经典之作。 6.20世纪50年代之后,宗教社会学学科的中心已不再是欧洲而是转移到了美国 7.在社会主义国家,由于社会学一度被视为资产阶级学科而被取缔或视作二等学科,宗教社会学的研究当然也有相同遭遇 8.涂尔干所说的宗教的社会性实际包含两层含义:社会生活是宗教观念的终极源头宗教信仰对象的实在基础就是社会本身 9.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静力学韦伯的宗教社会学被称为社会动力学 10.偶遇抽样:又称任意抽样或方便抽样,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抽样方法而是指研究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以自己方便的形式抽取偶然遇到的人作为对象或者仅仅选择那些离研究者最近,最容易找到的人作为对象。 11.参与观察:指的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的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12.实地研究:在一种自然情景下,通过深入到宗教生活的实境中,直接观察宗教现象的研究方式,它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方式搜集资料然后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宗教现象。 13.参与观察的特点 14.文献研究:宗教社会学中的文献研究是借助于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和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来探究和分析各种宗教行为、宗教组织中的社会关系以及其他各种宗教现象的研究方式 15.宗教:宗教是对以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信仰或对超验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为基础的人类制度,是人类赖以面对和处理各种终极性的问题,建构神圣的秩序和意义系统的组织与行为系统。 16.宗教的构成要素:宗教信仰宗教仪式宗教经验宗教群体与组织P79 17.意义:指的是依据某种更为宏达的参照系对一些境遇与事件所做的解释(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一些社会事件的议论,对自己或别人的行为与遭遇的解释,往往都包含着对意义问题的态度与见解。 18.神义论:就是根据社会中既定的法则,为那些必然会存在的、威胁到意义系统的无秩序现象提供意义的宗教性解释。例如:大多数宗教都提供关于苦难与死亡的神义论 19.看似有理结构:指的是在一个由共享一种意义系统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网络之内的特有的社会过程或互动,而所谓社会过程也就是不断发展的重新建造并维持特定世界的那些过程。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

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 (一)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 生平和著作:Emile Durkheim(1858~1917)又译涂尔干。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的学科奠基人之一。迪尔凯姆有两本主要著作很早在中国译出。《社会分工论》是王力教授,它是著名的语言学家,早年留学法国,对社会学也有兴趣,做过人大副委员长的许德珩先生也是我国老一代的社会学家,20年代就翻译了迪尔凯姆另一名著《社会学方法论》。这些书现在尽管过去好几十年了,还是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 迪尔凯姆是法国第一个把社会学正式列入社会学大学课程的社会学家。前面讲的孔德,虽然在工业大学讲过课,但它不是以社会学教授身份出现的,在孔德逝世后30年,即1887年,法国教育部才同意迪尔凯姆作为一个社会学教授来讲社会学。按照惯例,这就表示这个国家承认这门学科,不过直到1913年,迪尔凯姆才正式被聘为法国巴黎大学的教授,社会学正式进入了大学。他在社会学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 1858年出生于法国孚日省埃皮纳尔一个小城镇的犹太教教士

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一年,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1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法国社会学年鉴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他的儿子和许多学生死于战场,他受到极大的刺激。1917年11月15日在巴黎去世。主要著作有:《社会分工论》(1893)、《社会学方法的规则》(1895)、《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 1、社会学的对象和方法 美国社会学家梯里阿基安在评价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时曾指出,迪尔凯姆一生努力的主要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把社会学建设成为一门严密的科学学科。第二,为社会科学的统一化和整体化提供基础;第三,为现代社会的文明宗教提供经验的、理论的和系统的基础。 如果作进一步概括,那么迪尔凯姆努力的主要目标其实只是体现在以上第一点上,就是他希望在自己手上能将社会学真正建设成为一

宗教社会学

李知生社会学1141 1120809130 一、试结合教材“导言”及相关宗教社会学知识,分析: 96%的美国人信仰上帝,这一比例150年来基本稳定; 80%的美国人相信来世生活; 90%的美国人祷告; 86%的美国人相信有天堂,70%的相信有地狱。 根据“欧洲指标”2005年的调查,52%的欧洲人相信上帝,信仰犹太—基督上帝的人数显著减少,平均每个国家降低超过20%。 同时,欧洲各国的信仰状况差异很大,有信仰群体比例最高的罗马尼亚有90%,希腊和葡萄牙81%,波兰80%;比例最低的爱沙尼亚只有16%,捷克19%,瑞典23%。德国、瑞士、拉脱维亚和奥地利有50%的人有信仰。 【提示:美国的“宗教化”vs欧洲一些国家的“世俗化”】 从上述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有很强的宗教氛围,基督教是他们的立国之本,在确立国家制度、维护家庭伦理和社会公正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美国又是一个强调信仰自由的国家,政教分离是写进宪法的,传统基督教信仰在凝聚国家的团结方面发挥极大的作用 从上述对于欧洲宗教形势的剖析不难看出,世俗化、多元共存以及宗教信仰的全球互渗已成为当今欧洲各国宗教发展及其存在的鲜明的特点世俗化导致欧洲日益缺乏类似美国那样的强烈宗教价值诉求和以此评判他国宗教信仰状况的价值立足点 虽然信仰各有不同,但在东西方的文明发展中,宗教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从中国古代哲学的角度来看,宗教属于八字之中的“印”,是很传统的一颗星。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舒缓压力,补充自己,也可以克制欲望。“印”强的人多半比较善良保守,喜欢学习各种知识,对宗教有兴趣,智慧都比较高,善于在各种压力下发挥自己的能力。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就是在有信仰的时候内心特别宁静,这就是印星的力量。 所以只要不是明显对社会有害的宗教和信仰,在普通的社会中并无特别的限制。大部分宗教固然不能证伪,而东西方信仰的差异表明,他们不可能都是真的。即使如此,我们仍可以发现有宗教信仰的地方,社会秩序和文明发展往往更加井然有序。 有统计显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都有虔诚的宗教信仰。美国总统奥巴马信仰基督教、加拿大总理哈珀信奉新教、英国首相卡梅伦信仰英国国教、法国总统萨科齐信奉天主教、德国总理默克尔是一名坚定的基督徒、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信奉天主教、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 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美国更是一个宗教信仰强烈且宗教信众遍布的国家。一方面美国拥有一套以基督教教义为准绳的价值取向和判定标准,另一方面它有一种将自身价值观念普世化的理想主义冲动。与此同时,美国又是一个极为注重实效的国家,它的行为或政策与制度选择无不围绕着形形色色的现实利益而展开,无论是价值诉求还是现实利益,其承载者都是具体的、受到不同激励而组织起来的个人,尤其是那些身处上流社会、占据关键决策岗位、掌握全国资源与财富的精英们。美国的宗教团体数量之多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由其组织或参与的各种宗教活动也比其他西方国家更为频繁。另据美联社调查,美国人花在宗教上的时间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走进埃米尔·涂尔干及其社会学思想 徐鸿望 社会现象是事实,应该被当作实物来看待。——涂尔干自杀是任何一桩直接或间接导源于受害者自身主动的或被动的行为,且受害者知道这一行为的死亡事件。——涂尔干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涂尔干 埃米尔·涂尔干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社会学的古典大师,与卡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并称“社会学经典三大家”。虽然孔德提出了“社会学”一词,但是,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大学的讲堂,却是涂尔干的功劳。 他明确规定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实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亲自作了关于自杀论问题的经验研究。其著作《自杀论》是理论与经验研究的首次范例,是公认的实证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应该说,涂尔干是社会学的真正奠基人。因此,作为一位大二的学子,在理论知识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对涂尔干及其主要社会学思想进行分析、讨论和综述,亦存在其合理性和特殊性。 本文在记述涂尔干生平及其生活背景下,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方法、社会劳动分工、自杀和宗教四个部分对于涂尔干的主要思想进行理解、分析和综述,好让同学们进一步走进围绕在我们大学课堂的

社会学大家涂尔干;另外,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部分同学对涂尔干的喜爱,对社会学的向往,哪笔者将不胜欣喜。 一、生平与著作 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又译作迪尔凯姆,1858——1917)生于法国东北部孚日郡首府埃皮纳尔市的一个犹太教教士家庭。幼年曾学习希伯莱文、旧约和犹太教法典。青年时代放弃了宗教信仰,走上实证科学的道路。1879年,21 岁的涂尔干经过两年的连续落榜终于考进“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师从哲学家布特鲁,史学家库朗热等,1882年毕业。1882~1887年,在省立中学教书。其间赴德国游历一年,了解和学习教育学、哲学、伦理学,深受心理学家冯特实验心理学和滕尼斯“社区与社会”的影响。1887~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1896年,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这是法国大学中第一个社会学教授职位。1898年,创建了法国《社会学年鉴》。这本刊物不仅巩固了社会学的学术地位,而且联系了一批学生和学者,在很短时间内,形成了以编辑部为核心的迪尔凯姆学派(又叫法兰西社会学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几乎所有著名的社会学家都属于迪尔凯姆学派。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1906年被任命为巴黎大学教育学讲座教授,这个讲座于1913年改称“社会学讲座”。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中断了这位反战学者的学术研究,并且,他的唯一的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思想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事实” 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在他看来,应当把社会事实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1)社会事实的含义:一切行为方式,无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个人以约束的,都叫社会事实。他认为,社会事实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制约性:即社会事实不仅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而且还具有一种必须认同、服从的、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力量。这种强制性力量会强加于个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它; 二是客观性。也就是说它是实际存在的一种对象,而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另一方面,迪尔凯姆认为客观性不等于可见性或者可触性。例如,法律、道德、宗教信仰甚至包括语言以及货币制度等都独立存在于个人的意识之外; 三是普遍性。这是由于它具有集体性。迪尔凯姆利用19世纪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成果,证明了聚合在一起的个人行为不同于其独处时的行为。在他看来,人从来都没有生活在孤立的状态之中,所以,精神风尚一定会凝聚成社会集体观念。 (2)社会事实的类型 在《社会学方法论的准则》一书中,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主要包括:①社会;②政党;③教会;④组织等; 二是非物质形态的社会事实。它主要有:①道德;②集体表象(价值规范);③社会潮流; 2、社会学方法的准则 在1895年的《社会学方法论准则》中,迪尔凯姆认为,作为一门科学的学问,一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社会学应当有自己的方法与准则。他于是提出了如下“准则”: (1)把社会事实当作社会学研究的起点: 一是要摆脱一切预断,尊重事实,排除一切在头脑中已经存在的观点,像笛卡尔那样,做到“我思故我在”; 二是要从感性材料出发去开展研究,达到对社会事实的本质认识; 三是要剔除感性材料中的主观成分,寻求价值中立。 (2)要能区分正常的社会现象与病态的社会现象 正常的社会现象是指“规则的现象”,即“应当这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现象”; 迪尔凯姆 一、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社会事实 二、社会转型理论:原因、社会团结、社会分工 三、社会失范理论(失范、自杀论) 四、宗教社会学:宗教社会的基本形式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著作

迪尔凯姆的社会学著作。1897年在巴黎出版。作者在书中批判了以个体心理学解释自杀现象的传统理论,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阐述了社会与个人的关系,认为当个体同社会团体或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发生障碍或产生离异时,便会发生自杀现象。(自杀有利己型自杀、利他型自杀、失范型自杀和宿命型自杀4种类型。)迪尔凯姆在书中运用了社会统计的方法,特别是以统计交互表格的形式,展现了大量的经验资料,用以说明自杀现象受到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事实的影响,从而建立了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这一大胆尝试,结束了西方社会学中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长期脱节的状况。该书成为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经典著作。迪尔凯姆对自杀类别的区分及解释,还为西方社会学的异常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两个词汇够有吸引力了———博士+自杀。近年来,硕士、博士经常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同居、酗酒,这都已经不算有新闻价值的东西了,因为还有更多新闻冲击来源于各大高校接二连三的博士研究生自杀事件。似乎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下,纷繁复杂的人与事常常处在无人能解其中原委的混乱状态中。按照涂尔干(另译迪尔凯姆)在《自杀论》中的判断,价值观一旦发生混乱,就会引发自我定位的偏差....

2006-05-21 | 6个人觉得此评论好 一个麻木不仁的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不愿自找麻烦去关心自己的健康,并由于疏忽而使健康受到损害。然而,这些不同的行动方式和严格意义上的自杀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它们都是类似的精神状态引起的,因为它们都导致生命的危险,而采取这种行动的人并不是不知道这种危险,但这种危险的前景并没有阻止他采取这种行动;唯一的区别是死的可能性比较小。因为人们常说,由于熬夜而弄得筋疲力尽的学者是在自杀,这不是毫无道理的。所有这些情况都是萌芽状态的自杀,而且,尽管把它们和完全的、成熟的自杀混为一谈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但也不应该看不到它们与后者之间的同源关系。因为,一旦人们意识到自杀一方面与表现勇气和献身精神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另一方面又与表现冒失和单纯粗心大意的行为有密切的关系。 比死亡率高得多的自杀率是每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可以被看成一种特有的标志。自杀率甚至和每个民族气质中最深沉的气质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以致不同的社会在这方面的排列顺序在非常不同的时期也几乎完全不变。

宗教社会学小论文

回归自我的精神家园 ——浅谈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摘要:在这个富于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客观世界上,人们常常被惊扰,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特别渺小,加上现代社会的快速运转和高度竞争给人带来的精神压力,使人们变得更加紧张。原始人有原始人的烦恼,古代人有古代人的忧虑,现代人有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而宗教借助于超人间的力量,作为一种心理调适机制,为社会成员提供心理上的慰藉和安全感,在从原始社会至现代社会的若干种社会形态中,始终执行着它的心理调适功能。 关键词:宗教学,心理学,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 在原始社会,由于主体生存危机,人们对自然以及自然之外的一切事物感到畏惧,他们开始寻找一种足以抗拒这种神秘力量的精神寄托。他们开始了自然崇拜,他们心理宇宙中的缺陷是对自然和人自身行为的迷惑以及对其肉体自然需求的忧虑,原始宗教就是心灵危机感的平衡物。在现代社会,不再是缺吃少穿,社会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人们衣食无忧,但却仍然感到精神空虚,孤独感和失落感压抑着自我,我们学会有意的逃避,一直在寻找自己精神的家园,这是情感与科学的抗争,时刻都在进行着,这也是一场无声的革命,在理性和感性之外开展着。 宗教对于人们来说,绝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教条教训和繁琐宗教仪式的组织,宗教的魅力在于:它已经深深扎根在人的内心。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就像是大海最深处的平静的底部,无论在表面上发生什么样的惊涛骇浪,在大海的底部,仍然是一个平静的状态。宗教就是用其内在的力量去抚慰和支撑人,在宗教社会学中,我们把宗教的这一功能称作是“宗教的心理调适功能”,即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把人们的心态从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功能,并由此使人们在心理、精神和行为上达到和谐的状态。 人,作为一种生物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有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都会有我们的喜怒哀乐,我想大多数人都逃离不开这个世俗的社会所带来的种种,尤其是在这个物欲横流,充满着利益追求的社会中,想要做到心安理得,清心寡欲,是很难做到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利益和追求,无论你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即使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层,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群体都会有不同的需要和追求。当人的需求超越了现实的范围或者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时候,我

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

社会2007?1S ociety 第27卷研究中国宗教的社会学 范式 杨庆堃眼中的中国社会宗教3 金耀基 范丽珠金耀基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范丽珠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博士 3Yang,C .K .1961.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 2ti ons of Religi on and Some of Their H ist orical Fact or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 ornia Press . 摘 要:本文通过杨庆堃教授对中国宗教极其卓越和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来审视中国宗教的社会学范式。杨氏的《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一部堪称现代经典的华丽巨著,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之作,是社会学学者研究中国宗教的重要参考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创新意义。相对于西方宗教的制度性,杨氏提出发散性宗教的概念,指出散开宗教的信仰和仪式有机会发展为有组织的社会体系,同时它是作为社会组织模式整体的一部分,在散开的形式中,宗教发挥着多样的功能,以组织的方式出现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杨氏是第一个从宽阔的社会学角度来证明中国宗教存在形式、合理性以及历史传统的华裔学者,对于其后学者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关键词:杨庆堃 中国宗教 宗教社会学 杨庆堃教授对社会学研究领域的贡献决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宗教的研究,他的研究涉猎于中国家庭和农村社区以及儒家传统等,而尤以杨氏对中国宗教的研究,极其卓越且具有开创性。《中国社会中的宗教》是一部堪称现代经典的华丽巨著,是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之作,被著名中国宗教研究大师欧大年(Daniel Over myer )赞誉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是不少社会学学者研究中国宗教的重要参考书。此书于1961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即使在40年后的今天重读此书,我们仍然发现这本书充满着新意和启发性,并有极高的

论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可能

论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可能——以《社会分工论》为例 谢丽丽 (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学系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 涂尔干乐此不疲地致力于社会整合,也即社会秩序问题,主要是为了解决西方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期中遭遇的各种社会问题,建立社会秩序。文章以《社会分工论》为例,系统梳理了涂尔干的社会整合思想,分析了社会整合思想及其可能。 [关键词]涂尔干;社会整合;社会分工;社会失范 社会整合一直是社会学家最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早在社会学概念形成初期,孔德就针对当时社会现实提出如何重建社会秩序问题,即用何种理论工具最大程度地解决当时的社会混乱问题,并提出了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理论;此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有机体理论,其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社会发展不畅问题;而涂尔干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更为全面,因而其贡献也更为显著。涂尔干在其《社会分工论》中围绕社会团结——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深入研究了劳动分工的发展及其所引发的社会转型过程的各种社会失范问题,探讨了社会整合和重建社会秩序这一主题。 一、问题:社会整合的社会原因 涂尔干毕生关心和探索的研究领域是社会的整合,也即秩序问题。涂尔干一生的秩序情结让他乐此不疲地致力于社会整合机制的研究,而这是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涂尔干生活于19世纪后期,这是西方发达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转型时期。由于社会急剧转型,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导致社会危机。涂尔干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关怀,致力于研究各种危机现象产生的原因,探讨能够有效消除这些危机现象的办法。 《社会分工论》一书是涂尔干(Emile Durkeim)的博士论文,也是他的第一部理论巨著。该书创作于19世纪末期,当时西方国家正经历着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危机(经济危机、精神危机、社会危机)。由于维系传统社会整合的纽带已经瓦解,而新的整合机制又没有建立起来,所以,欧洲社会曾经陷入了极端混乱的状态。由于社会急剧转型,不可避免地出现种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导致社会的危机,在涂尔干看来,这就是社会失范造成的。涂尔干认为社会失范(social anomie),是指当社会变迁剧烈时,旧的规范不适用了,新的规范又未建立起来,或者是某种规范功能发挥受到阻碍,或者是几种规范体系相互冲突,从而使人们失去了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不知所措。 涂尔干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讨论了欧洲社会出现失范的原因,他

社会学基本理论--各流派观点

1、社会学:是一种试图用科学的思维逻辑来讨论人类社会行动和社会结构的科学. 2、社会学理论:默顿: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家精神活动的产品,是从社会研究中得出的一般性原理,是一个总体概念,并不特指某一流派的理论观念。乔治瑞泽尔:社会学理论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观念,能够对社会世界的知识加以系统化,能够解释社会世界,并预测社会世界的未来。 3、社会学的功能:描述、解释、预测。 4、社会学的理论视角 结构功能主义:帕森斯、默顿;社会冲突论:科赛、达伦多夫;社会交换论:霍曼斯--行为主义,布劳--结构主义,爱莫森;符号互动论:米德--心灵、自我、社会,布鲁默---定性研究,戈夫曼---戏剧理论。 1、功能主义或者结构功能主义 孔德、史宾赛、涂尔干、马林诺夫斯基、帕森斯、莫顿 正功能:有利于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发展。潜功能:未曾预料到得客观后果。 功能主义的相关特点: 第一、社会每一要素都会对社会发展期作用,因此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即'"存在的及是合理的“。 第二、关注系统稳定,协调及最大有效性条件。 第三、社会系统基本上处于动态均衡中。

第四、社会变迁是以渐进、适应的方式进行,而不需要贸然的革命方式进行。 第五、强调价值共识在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中的作用。 孔德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静力学与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指在揭示人类社会的基本规秩序,从横断面静态的考察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制度,寻找确立和维护人类社会共存的秩序与原则。特征:社会的协调、和谐、秩序是主题。构成社会的各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有不同的功能。研究对象有明显的共识性。 社会动力学:从社会纵向研究社会的变迁与进化。 特征:人类社会的变迁就是人类社会秩序从无序向有序转变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是人类智力或人性发展的必然规律。以实验观察为基础获得的知识与秩序的实证阶段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阶段。观点: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有三个阶段,认为智力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发展的历史。 斯宾塞社会学思想的主要内容---社会有机体论和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体论:生物与社会在结构,功能上的相似,依据生物有机体推论社会有机体,从而说明社会性质,整个世界是又无机领域、有机领域和超机领域构成,生物有机体是部分为整体而存在,社会有机体是整体存在与部分之中。 社会进化论:进化是由同质结构向异质结构进化。 涂尔干的社会学研究对象及方法论: 社会是一个整体,不能还原为个体。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一)、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范围 宗教社会学(Sociology of Religion)作为宗教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既是宗教学的分支学科,又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但更侧重于宗教学。它是立足于宗教和社会的关系,把宗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用社会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析、研究的。宗教社会学关注以下一些问题: (1)宗教的起源及其原因。这是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基础; (2)作为宗教活动主体的人及其行为。涉及到目前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信教、确定信教者的标准是什么、影响人信教的因素有哪些、信教者的活动包括哪些类型等问题; (3)宗教组织及其制度。用社会组织结构的理论来分析宗教组织,则宗教组织应该具有一定的结构、类型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先后性、层次性及原因,宗教组织制度化对信徒、宗教自身和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4)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必然和它发生相互关系,只不过社会决定着宗教的结构、性质、内容、形式及其变化。但宗教通过自身功能又影响着社会,包括对社会的正功能和负面功能; (5)宗教与社会发展变迁,尤其是现代社会发展变迁的关系。宗教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因此有必要考察宗教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6)当今宗教发展的总趋势。包括对当今世界形势的正确认识和宗教现状的准确把握; (7)宗教与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的关系。如宗教与经济、政治和阶级等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 (8)我国宗教现状、特征及趋势等。在研究宗教的一般发展规律后,还应研究我国宗教发展的现状、特征及趋势等,以利于采取正确的宗教政策。 (二)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宏观的理论研究和微观的应用研究。 宏观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进化论。最早使用此理论的是孔德和斯宾塞。该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宗

试论涂尔干和马克斯_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_刘荣

第21卷 总第92期科学·经济·社会Vol.21,Sum No.92 2003年 第3期SCIENCE·ECONOMY·SOCIETY No.3,2003 试论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的 宗教社会学思想 刘荣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系,甘肃兰州 730070) 摘 要:涂尔干和马克斯·韦伯作为宗教社会学研究的开山鼻祖,对后来的宗教社会学及整个 社会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二者的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思想渊源、方法和主要观点 是很不相同的。对他们的宗教社会学思想作一比较分析,试图理清两位大师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关键词:宗教社会学;思想;比较 中图分类号:B920;C9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815(2003)03-0069-04 宗教社会学是从宗教社团、教规、教义和宗教伦理等方面研究宗教的社会地位和功能与其他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系统本身发挥功能和发展的规律性。它的全部问题,实质上是通过宗教呈现出来的关于社会的问题。在西方学术史上,首先开创宗教社会学研究的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和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但两位思想家的宗教社会学理论和方法是不一样的。本文拟对两位思想家的宗教社会学思想加以比较,从而使我们能比较清晰地了解他们的宗教社会学思想脉络。 一、涂尔干的宗教社会学思想 1、思想渊源 涂尔干对宗教问题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他的这一兴趣一是源于近代法国的思想传统,二是受到其“社会学主义”方法倾向的加强和鼓舞。 涂尔干之前的法国社会思想家圣西门和孔德等人对其影响相当大。圣西门的新基督教,孔德的人性宗教(人道教),法国非宗教思想家一直研究的是:在现代没有宗教信仰约束的条件下,如何保持公共道德和个人道德的问题。①他说,过去宗教将社会结合起来,它使人们摆脱繁琐的日常事务,共同去为神圣的事业而献身,这样宗教便成为突出地反个人主义的力量。但是,如果现在宗教的统治结束了,用什么可以取代呢?传统宗教的完结是否就意味着所有精神团体的全面崩溃呢?这类问题深入了他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 涂尔干的“社会学主义”是从属于实证主义传统的一个流派。它代表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社会学必须以解释社会事实为宗旨,而社会事实是各种社会因素的结果,它坚持明确地划分个人事实和社会事实,社会学的对象既不是非历史的抽象的个人,也不是

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

一、什么是社会学 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问题,其实也就是社会学是什么的问题。齐美尔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其反面来加以回答,也就是说只要回答“社会学不是什么”,然后就可以得到社会学是什么这个答案了。 1、社会学定义: 第一,社会学不是研究其他社会学科的“剩余对象”。在当时,很多学者认为,社会学既然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应当是哲学无法研究或者不能研究的对象,即“哲学的剩余学科”。同样,由于有了经济学等学科,社会学也不能直接研究这些学科所研究的对象,只能研究剩余的领域。 在齐美尔看来,不能这样看。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的。而社会就是“历史事件”的体现者。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应当为其他学科所关注。反之,其它学科的对象也应当为社会学所用、所吸纳。 第二,社会学研究社会,但是它不是关于社会的科学。因为,如果社会是一切事物的综合,那么,如果同意“社会是关于社会的科学”的论断的话,这就意味着,社会学要穷尽一切事物的“原理与原因”,也就意味着社会学必须承担一切社会科学的任务,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齐美认为,“社会”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发生于社会中的一切事物的总和,这是各门分支科学的任务;二是各种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这才是社会学的任务。所以,他称自己的社会学为形式社会学。即研究“社会交往形式”的,如社会的结构、功能、社会化以及社会互动等等。 第三,社会学也同样不是个体心理的堆积。社会学不是心理主义的还原论,社会现象不能完全归纳为个体的性质与感受。因此,社会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社会学就应当研究人们的社会交往。 2、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齐美尔 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二、形式社会学

宗教社会学论文

在“儒家”与“儒教”之间 ——读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引发的二三感想杨庆堃教授的这本《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写作于50年前,但其在宗教研究 方面,特别是对于中国宗教的研究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甚至被著名中国宗教研究大师欧大年(Daniel Overmyer)称为研究中国宗教的“圣经”。我并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先前对宗教的探究甚少,有幸在“宗教社会学”课上获知了这本书的名字并得以了解其内容及意义。以下我就这本书中对于“儒家学说及其仪式中的宗教面向”的问题谈一谈我自己的感受。 一、儒家思想可以称之为“儒教”吗? 事实上,我在接触“宗教社会学”这门课程之前就一直对中国人的宗教信仰问题迷惑不已。从古至今,全体的中国人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宗教吗?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在中国,被公认为宗教,并且有极多信众的莫过于佛教和伊斯兰教了,其次还有基督教、天主教等等。截至2008年底,中国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教职人员约36万人。在英国,居民多信奉基督教新教,主要教派有英格兰教会和苏格兰教会。英格兰教会亦称英国国教圣公会,成员占英成人的60%。苏格兰教会亦称长老会,成年教徒79万。另有天主教徒570万,伊斯兰教徒150万,犹太教徒40万。在美国所有的宗教派别中,新教教徒最多,约有7200万,几乎占基督教会员的58%。加拿大全国主要宗教派别达30多个。居民中信奉天主教的占47.3%,信奉基督教新教的占41.2%。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一亿的绝对信教人数并非小数字,但对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个比例还是很小的。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找到一种属于大多数中国人的宗教呢? 作为中国人,似乎时常忽略在我们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从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影响来看——其宗教性影响不仅发生在读书人中间,也包括了普通的老百姓[1],将儒家称为“儒教”,将其视为中国的传统宗教似乎不无道理。我也赞成将儒家思想叫做“儒教”,称其为中国的“国教”。“宗教”这类观念, 则大多被划入了负面的和批评的行列。职是之故, 当时的传统学问均乐意于贴近“科学”, 有了“科学”的色彩或者标签, 便被“验收”和“放行”, 进入到现代知识的行列, 甚或身价腾起、获名百倍。反之, 如果被认定是属于“宗教”, 则多半就栖止艰难、无望翻身。在这种情况下, 远离宗教便成了传统文化自我救赎的最好方式, 越是和“宗教”没有关系的, 便越可能获得“科学”的接纳, 也就越有望确立其适合于时代要求的合法性身份。[2]恐怕正是因此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宗教包涵了许多迷信、落后的因素,而儒家思想中又有许多的理性要素,因此,否儒家能否被称为儒教确确实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正如书中所说——儒教是否是宗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对宗教的定义。[3]杨氏对于宗教的定义是:从一个宽泛的视角看,宗教会被看成一个连续统一体,从类似于终极性、有强烈情感特质的无神论信仰,到有终极价值、完全由实体的象征和崇拜与组织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