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数学 平面解析几何

高三数学 平面解析几何

高三数学  平面解析几何
高三数学  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附高考预测)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1.直线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的的斜率为k ,倾斜角为α,它们的关系为:k =tan α; 若A(x 1,y 1),B(x 2,y 2),则1

212x x y y K AB --=

。 (2) .直线的方程

a.点斜式:)(11x x k y y -=-;

b.斜截式:b kx y +=;

c.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

d.截距式:1=+b

y a x ; e.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1l ,2l 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相交(有

且只有一个公共点);重合(有无数个公共点).在这三种位置关系中,我们重点研究平行与相交。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则

1l ∥2l ?1k =2k ,1l ⊥2l ?1k ·2k =-1。

(4)点、直线之间的距离

点A (x 0,y 0)到直线0=++C By Ax 的距离为:d=

2200||B A C By Ax +++。

两点之间的距离:|AB|=212212)()y y x x -+-(

2. 圆

(1)圆方程的三种形式 标准式:222)()(r b y a x =-+-,其中点(a ,b )为圆心,r>0,r 为半径,圆的标准方程中有三个待定系数,使用该方程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方便地看出圆的圆心坐标与半径的大小.

一般式:022=++++F Ey Dx y x ,其中??

? ??--22E D ,为圆心F E D 42

122-+为半径,,圆的一般方程中也有三个待定系数,即D 、E 、F .若已知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圆心的坐标(如题目为:已知一

个圆经过三个点,求圆的方程),则往往使用圆的一般方程求圆方程.

参数式:以原点为圆心、

r 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是???==θθsin ,cos r y r x (其中θ为参数).

以(a ,b )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为???+=+=θθsin ,

cos r b y r a x (θ

为参数),θ的几何意义是:以垂直于y 轴的直线与圆的右交点A 与圆心C 的连线为始边、以C 与动点P 的连线为终边的旋转角,如图所示.

三种形式的方程可以相互转化,其流程图为:

2.二元二次方程是圆方程的充要条件

“A=C ≠0且B=0”是一个一般的二元二次方程022=+++++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必要条件.

二元二次方程022=+++++F Ey Dx Cy Bxy Ax 表示圆的充要条件为“A=C ≠0、B=0且0422>-+AF E D ”,它可根据圆的一般方程推导而得.

3.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

我们现在所学的曲线方程有两大类,其一是普通方程,它直接给出了曲线上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参数方程,它是通过参数建立了曲线上的点的横、纵坐标之间的(间接)关系,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可以明显的物理、几何意义,也可以无明显意义.

要搞清楚参数方程与含有参数的方程的区别,前者是利用参数将横、纵坐标间接地连结起来,

3.圆锥曲线

(1).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椭圆2222x b y a +=1的参数方程为:???==?

?sin cos b y a x (?为参数)。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双曲线2222x b y a -=1的参数方程为:???==?

?tan sec b y a x (?为参数)。 (3).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性质

平面内,到一个定点F 和一条直线l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叫做抛物线。定点F 叫做抛物线的焦点,直线px y 22=叫做抛物线的准线。

四种标准方程的联系与区别:由于选取坐标系时,该坐标轴有四种不同的方向,因此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有四种不同的形式。抛物线标准方程的四种形式为:()022>±=p px y ,()022>±=p py x ,其中:

① 参数p 的几何意义:焦参数p 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所以p 恒为正值;p 值越大,张口越大;2

p 等于焦点到抛物线顶点的距离。

②标准方程的特点:方程的左边是某变量的平方项,右边是另一变量的一次项,方程右边一次项的变量与焦点所在坐标轴的名称相同,一次项系数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即对称轴为x 轴时,方程中的一次项变量就是x , 若x 的一次项前符号为正,则开口向右,若x 的一次项前符号为负,则开口向左;若对称轴为y 轴时,方程中的一次项变量就是y , 当y 的一次项前符号为正,则开口向上,若y 的一次项前符号为负,则开口向下。 方程

设抛物线()022>=p px y

抛物线px y 22=的参数方程为:???==pt

y pt x 222(t 为参数)。

(4).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圆锥曲线)的统一

定义

与一定点的距离和一条定直线的距离的比等于常数的点

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定点叫做焦点,定直线叫做准线、常

数叫做离心率,用e 表示,当0<e <1时,是椭圆,当e >1

时,是双曲线,当e =1时,是抛物线.

4.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在这里我们把圆包括进来)

(1).首先会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是相交、相切、还是相离的

a.直线与圆:一般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跟圆的半径相比(几何法),也可以利用方程实根的个数来判断(解析法).

b.直线与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一般联立方程,判断相交、相切、相离

c.直线与双曲线、抛物线有自己的特殊性

(2).a.求弦所在的直线方程;;b.根据其它条件求圆锥曲线方程

(3).已知一点A 坐标,一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P 、Q ,且中点为A ,求P 、Q 所在的直线方程

(4).已知一直线方程,某圆锥曲线上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称,求某个值的取值范围(或者是圆锥曲线上否存在两点关于直线对

称)

5.二次曲线在高考中的应用

二次曲线在高考数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高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通过以二次曲线为载体,与平面向量、导数、数列、不等式、平面几何等知识进行综合,结合数学思想方法,并与高等数学基础知识融为一体,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其设问形式新颖、有趣、综合性很强。本文关注近年部分省的高考二次曲线问题,给予较深入的剖析,这对形成高三复习的新的教学理念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重视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与平面向量的巧妙结合。

(2).重视二次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与导数的有机联系。

(3).重视二次曲线性质与数列的有机结合。

(4).重视解析几何与立体几何的有机结合。

三、考点剖析

考点一点、直线、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内容解读】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点在直线上、直线外两种位置关系,点在直线外时,经常考查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点在圆外、圆上、圆外三种;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三点,经常用圆心到直线之间的距离与圆的半径比较来确定位置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圆外离、外切、相交、内切、内含五种,一般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求两圆之间的距离,再与两圆的半径之和或差比较。

【命题规律】本节内容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为主,难度不大,属容易题。

例1、(2019全国Ⅱ卷文)原点到直线052=-+y x 的距离为

( )

A .1

B .3

C .2

D .5

解:原点为(0,0),由公式,得:5215

2=+-=d ,故选(D)

。 点评:本题直接应用点到直线的公式可求解,属容易题。

例2、(2007湖南理)圆心为(11),且与直线4x y +=相切的圆的方程是 .

解:圆与直线相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半径,所以,R=

1

1|4-11|++=2,所以,所求方程为:22(1)(1)2x y -+-=

点评: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对于相切问题,经常采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例3、 (2019重庆理)圆O 1:x 2+y 2-2x =0和圆O 2:x 2+y 2-4y =0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离 (B)相交 (C)外切 (D)内切

解:配方,得:圆O 1:(x -1)2+y 2=1和圆O 2:x 2+(y -2)2=4,

圆心为(1,0),(0,2),半径为r =1,R=2, 圆心之间距离为:222-00-1)

()(+=5,因为2-1<5<2+1, 所以,两圆相交.选(B).

点评:两圆的位置关系有五种,通常是求两圆心之间的距离,再与两圆的半径之和或之差来比较,确定位置关系.

考点二 直线、圆的方程问题

【内容解读】直线方程的解析式有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截距式、一般式五种形式,各有特点,根据具体问题,选择不同的解

析式来方便求解。圆的方程有标准式一般式两种;直线与圆的方程问题,经常与其它知识相结合,如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直线平行、垂直等问题。

【命题规律】直线与圆的方程问题多以选择题与填空题形式出现,属容易题。

例4、(2019广东文)经过圆0222=++y x x 的圆心C ,且与直线x+y =0垂直的直线方程是( )

A .01=+-y x B. 01=--y x C. 01=-+y x D.

01=++y x

解:易知点C 为(1,0)-,而直线与0x y +=垂直,我们设待求的直线的方程为y x b =+,将点C 的坐标代入马上就能求出参数b 的值为

1b =,故待求的直线的方程为10x y -+=,因此,选(A.)

。 点评: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为-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方程,简单、方便。

例5、(2019山东文)若圆C 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430x y -=和x 轴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 )

A .22

7(3)13x y ??-+-= ??? B .22(2)(1)1x y -+-= C .22(1)(3)1x y -+-= D .223(1)12x y ??-+-= ??

? 解:设圆心为(,1),a 由已知得|43|11,2().52

a d a -==∴=-舍故选B. 点评:圆与x 轴相切,则圆心的纵坐标与半径的值相等,注意用数形结合,画出草图来帮助理解。

考点三 曲线(轨迹)方程的求法

【内容解读】轨迹问题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常见的求轨迹方程的方法:

(1)单动点的轨迹问题——直接法+ 待定系数法;

(2)双动点的轨迹问题——代入法;

(3)多动点的轨迹问题——参数法 + 交轨法。

【命题规律】轨迹问题在高考中多以解答题出现,属中档题。 例6、(2019深圳福田模拟)已知动圆过定点()1,0,且与直线1x =-相切.

(1) 求动圆的圆心轨迹C 的方程;

(2) 是否存在直线l ,使l 过点(0,1),并与轨迹C 交于,P Q 两点,

且满足0OP OQ ?=?若存在,求出直线l 的方程;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解:(1)如图,设M 为动圆圆心, F ()1,0,过点M 作直线1

x =-的垂线,垂足为N ,由题意知: MF MN =

即动点M 到定点F 与到定直线1x =-的距离相等, 由抛物线的定义知,点M 的轨迹为抛物线,其中()1,0F 为焦点, 1x =-为准线,

∴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为x y 42=

(2)由题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0)x k y k =-≠

由2(1)4x k y y x

=-??=?得2440y ky k -+=

△216160k k =->,01k k ∴<>或 设),(11y x P ,),(22y x Q ,则124y y k +=,124y y k =

由0OP OQ ?=,即 ()11,OP x y =,()22,OQ x y =,于是12120x x y y +=,

即()()21212110k y y y y --+=,2221212(1)()0k y y k y y k +-++=,

2224(1)40k k k k k +-?+=,解得4k =-或0k =(舍去),

又40k =-<, ∴ 直线l 存在,其方程为440x y +-=

点评:本题的轨迹问题采用抛物线的定义来求解,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轨迹问题是经常采用的方法,要求充分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灵活应用。

x =

例7、(2019广州模拟)已知曲线Γ上任意一点P

到两个定点()1F

和)

2F 的距离之和为4. (1)求曲线Γ的方程;

(2)设过()0,2-的直线l 与曲线Γ交于C 、D 两点,且0OC OD ?=(O 为坐标原点),求直线l 的方程.

解:(1)根据椭圆的定义,可知动点M 的轨迹为椭圆,

其中2a =

,c =

1b =. 所以动点M 的轨迹方程为2

214x y +=.

(2)当直线l 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满足题意.

当直线l 的斜率存在时,设直线l 的方程为2y kx =-,设11(,)C x y ,22(,)D x y ,

∵0OC OD ?=,∴12120x x y y +=. ∵112y kx =-,222y kx =-,

∴21212122()4y y k x x k x x =?-++. ∴ 21212(1)2()40k x x k x x +-++=.………… ① 由方程组2

21,4 2.x y y kx ?+=???=-?

得()221416120k x kx +-+=. 则1221614k x x k +=

+,122

1214x x k ?=+, 代入①,得()222121612401414k k k k k

+?-?+=++. 即24k =,解得,2k =或2k =-.所以,直线l 的方程是22y x =-或22y x =-- 点评: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椭圆与向量结合的综合题的解法。

例8、(2019广东吴川模拟)已知点(8,0)P -和圆C :0410222=++-+y x y x ,(1)求经过点P 被圆C 截得的线段最长的直线l 的方程;

(2)过P 点向圆C 引割线,求被此圆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

解:(1)化圆的方程为:()()225122=++-y x 圆心坐标:(1,5)C -

由题意可得直线l 经过圆C 的圆心,由两点式方程得:085018

y x -+=--+ 化简得:59400x y ++=直线l 的方程是:59400x y ++=

(2)解:设中点(), y M x

∵CM ⊥PM ∴PCM ?是

有:222PM MC PC +=

即: ()2228(1)x y x +++-+ 化简得:5722+++y y x x 故中点M 的轨迹是圆085722=-+++y y x x 在圆C 内部的一段弧。

点评:合理应用平面几何知识,这是快速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要求掌握好平面几何的知识,如勾股定理,垂径定理等初中学过的知识要能充分应用。

考点四 有关圆锥曲线的定义的问题

【内容解读】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是经常考查的内容,除了在大题中考查轨迹时用到外,经常在选择题、填空题中也有出现。

【命题规律】填空题、选择题中出现,属中等偏易题。

例9、(2019上海文)设p 是椭圆2212516

x y +=上的点.若12F F ,是椭圆的两个焦点,则12PF PF +等于( )

A .4

B .5

C .8

D .10

解:由椭圆的定义知:12210.PF PF a +==故选(D )。

点评:本题很简单,直接利用椭圆的定义即可求解,属容易

题。

例10、(2019北京理)若点P 到直线1x =-的距离比它到点(20),的距离小1,则点P 的轨迹为( )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解: 把P 到直线1x =-向左平移一个单位,两个距离就相等了,它就是抛物线的定义。故选(D )。

点评: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将点P 到x=-1的距离,转化为点P 到x =-2的距离,体现了数学上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

例12、(2019海南、宁夏理)已知点P 在抛物线

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 )

A. (41,-1)

B. (4

1,1) C. (1,2)

D. (1,-2)

解: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等于点P 到抛物线准线距离,如图 PF PQ PS PQ +=+,故最小值在,,S P Q 三点共线时取得, 此时,P Q 的纵坐标都是1-,点P 坐标为1(,1)4

-,所以选A 。

点评:点P 到焦点的距离,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转化为点P 到准线之间的距离,体现数学上的转化与化归的思想,在数学问题中,经常考查这种数学思想方法。

考点五 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内容解读】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包括椭圆的对称性、顶点坐标、离心率,双曲线的对称性、顶点坐标、离心率和近近线,抛物线的对称性、顶点坐标、离心率和准线方程等内容,

离心率公式一样:e =a c

,范围不一样,椭圆的离心率在(0,1)

之间,双曲线的离心率在(1,+∞)之间,抛物线的离心率为1,

【命题规律】

例13、(2019海南、宁夏文)双曲线221102

x y -=的焦距为( ) 2 2 33

解:因为a =10,b =2,所以c =210+=23,2c =3,故选(D )。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中a 、b 、c 之间的关系,焦距的定义,属容易题。

例14、(2019福建文、理)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两个焦点为12,F F ,若P 为其上的一点,且12||2||PF PF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A.(1,3)

B.(1,3] C.(3,)+∞ D.[3,)+∞

解:如图,设2PF m =,12(0)F PF θθπ∠=<≤,当P

在右顶点处θπ=,

222(2)4cos 254cos 2m m m c e a θθ+-===- ∵1cos 1θ-<≤,∴(]1,3e ∈

点评:本题考查离心率的公式及其意义,另外也可用三角形的两边和大于第三边,及两边差小于第三边来求解,但要注意前者可以取到等号成立,因为可以三点一线.

例15、(2019辽宁文) 已知双曲线22291(0)y m x m -=>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15

,则m =( )

A .1

B .2

C .3

D .4

解:2221

191(0),,3y m x m a b m

-=>?==取顶点1(0,)3, 一条渐近线为30,mx y -=221|3|1925 4.5m m m -?=?+=∴=故选(D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问题。

考点六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

【内容解读】能用坐标法解决一些与圆锥曲线有关的简单几何问题和实际问题;能够把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问题转化为研究方程组的解的问题;会利用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消去一个变量后,将交点问题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问题,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判别式解决问题;能够利用数形结合法,迅速判断某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但要注意曲线上的点的纯粹性;涉及弦长问题时,利用弦长公式及韦达定理求解,涉及弦的中点及中点弦的问题,利用点差法较为简便。

【命题规律】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涉及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因此这部分经常作为高考试题的压轴题,命题主要意图是考查运算能力,逻辑揄能力。

例1

6、(2019年重庆)已知以1(20)F -,

,2(20)F ,为焦点的椭圆与直

线40x ++=

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则椭圆的长轴长为( )

(A

)(B

) (C )(D )解:设椭圆方程为221(0).mx ny m n +=≠>,联立方程组:

221,40

mx ny x ?+=??+=??消x

得:2(3)16m n y m +++-1=0, △=192m 2-4(16m -1)(3m +n)=0,整理,得:316,m n mn +=即: 3116.n m

+=,又c =2,由焦点在x 轴上信,所以, 11m n -=4,联立解得:171

3m n ?=????=??

,故长轴长为 点评:直线与圆锥曲线只有一个交点时,经常采用联立方程组,消去一个未知数后,变成一元二次方程,由判别式来求解,但要注意,有时要考虑二次项的系数为0的特殊情况。

例17、(2019年浙江)如图,直线y kx b =+与椭圆2214

x y +=交于A B ,两点,记AOB △的面积为S . (I )求在0k =,01b <<的条件下,S 的最大值;

(II )当2AB =,1S =时,求直线AB 的方程.

解:设点A 的坐标为1()x b ,,点B 的坐标为

2()x b ,. 由2214x b +=

,解得12x =±,,

所以221212112

S b x x b b b =-=+-=·,

当且仅当2b =时,S 取到最大值1. (Ⅱ)解:由2214

y kx b x y =+???+=??,,,得22212104k x kbx b ??+++-= ???, ?=22224(41)(1)k b k b -+-=224k b -+1,

图1

|AB |

=122

4x x k -=+=2 ②

设O 到AB 的距离为d ,则21S d AB ==

,又因为d = 所以221b k =+,代入②式并整理,得421

04k k -+=, 解得,212k =,232b =,代入①式检验,0?>.

故直线AB

的方程是22y x =

+

,或22y x =-,

或22y x =-+

,或22

y x =--. 点评:求圆锥曲线的弦长时,可利用弦长公式:|AB

|=

12x x -来求解。

例18、(2019上海卷)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的一个椭圆,

它的中心在原点,左焦点为(F ,右顶点为(2,0)D ,设点11,2A ?? ???

. (1)求该椭圆的标准方程;

(2)若P 是椭圆上的动点,求线段PA 中点M 的轨迹方程;

解:(1)由已知得椭圆的半长轴a=2,半焦距c=3,则半短轴b=1.

又椭圆的焦点在x 轴上,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4

22=+y x (2)设线段PA 的中点为M(x,y) ,点P 的坐标是(x 0,y 0),

由0012122

x x y y +?=???+?=??,得0021122x x y y =-???=-?? 由,点P 在椭圆上,得1)2

12(4)12(22=-+-y x , ∴线段PA 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1)4

1(4)21(22=-+-y x .

点评:涉及弦的中点问题,除用上述方法外,有时也联立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韦达定理,或运用平方差法求解,但必须是以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为前提。

四、方法总结与2019年高考预测

(一)方法总结

1.求曲线方程常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相应的a ,b ,p 等.要充分认识椭圆中参数a ,b ,c ,e 的意义及相互关系,在求标准方程时,已知条件常与这些参数有关.

2.涉及椭圆、双曲线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问题,常常要注意运用定义.

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法或将它们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判别式、韦达定理来求解或证明.

4.对于轨迹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轨迹方程,再由方程说明轨迹的位置、形状、大小等特征.求轨迹的常用方法有直接法、定义法、参数法、代入法、交轨法等.

5.与圆锥曲线有关的对称问题,利用中心对称以及轴对称的概念和

性质来求解或证明.

(二)2019年高考预测

1.求曲线(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动点转移法、参数法等)。

2.掌握综合运用直线的基础知识和圆的性质,解答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思想方法。

3.直线与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的重要内容,因而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综观近几年的全国和部分省高考数学试题,本专题列出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有:

(1)直线方程、圆方程;

(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

(3)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

(4)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5)求曲线(轨迹)方程。特别是求曲线(轨迹)方程和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是高考解析几何问题的热中之热。

五、复习建议

1.加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有关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由于直线与圆锥曲线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选择、填空题灵活多变,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解答题背景新颖、综合性强,代数推理能力要求高,因此有必要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重点内容、高考的热点问题作深入的研究。

3.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再通过纵向深入,横向联系,进一步掌握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理)届高三数学总复习平面解析几何练习题目汇总

第8章 第1节 一、选择题 1.(2010·崇文区)“m =-2”是“直线(m +1)x +y -2=0与直线mx +(2m +2)y +1=0相互垂直”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m =-2时,两直线-x +y -2=0、-2x -2y +1=0相互垂直;两直线相互垂直时,m(m +1)+2m +2=0,∴m =-1或-2,故选A. 2.(文)(2010·安徽文)过点(1,0)且与直线x -2y -2=0平行的直线方程是( ) A .x -2y -1=0 B .x -2y +1=0 C .2x +y -2=0 D .x +2y -1=0 [答案] A [解析] 解法1:所求直线斜率为12,过点(1,0),由点斜式得,y =12(x -1),即x -2y -1=0. 解法2:设所求直线方程为x -2y +b =0, ∵过点(1,0),∴b =-1,故选A. (理)设曲线y =ax2在点(1,a)处的切线与直线2x -y -6=0平行,则a =( ) A .1 B.12 C .-12 D .-1 [答案] A [解析] y′=2ax ,在(1,a)处切线的斜率为k =2a , 因为与直线2x -y -6=0平行,所以2a =2,解得a =1. 3.点(-1,1)关于直线x -y -1=0的对称点是( ) A .(-1,1) B .(1,-1) C .(-2,2) D .(2,-2) [答案] D [解析] 一般解法:设对称点为(x ,y),则

????? x -12-y +12-1=0 y -1x +1=-1,解之得????? x =2y =-2, 特殊解法:当直线l :Ax +By +C =0的系数满足|A|=|B|=1时,点A(x0,y0)关于l 的对称 点B(x ,y)的坐标,x =-By0-C A ,y =-Ax0-C B . 4.(2010·惠州市模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O(0,0),A(2,0),C(0,1),将矩形折叠,使O 点落在线段BC 上,设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则k 的取值范围为( ) A .[0,1] B .[0,2] C .[-1,0] D .[-2,0] [答案] D [解析] 如图,要想使折叠后点O 落在线段BC 上,可取BC 上任一点D 作线段OD 的垂直平分线l ,以l 为折痕可使O 与D 重合,故问题转化为在线段CB 上任取一点D ,求直线OD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问题, ∵kOD≥kOB =12,∴k =-1kOD ≥-2,且k<0, 又当折叠后O 与C 重合时,k =0,∴-2≤k≤0. 5.(文)已知点(3,1)和点(1,3)在直线3x -ay +1=0的两侧,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0) B .(10,+∞) C.??? ?-∞,43∪(10,+∞) D.??? ?43,10 [答案] D [解析] 将点的坐标分别代入直线方程左边,所得两值异号,∴(9-a +1)(3-3a +1)<0,∴43

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平面解析几何 一、直线与圆 1.斜率公式 2121 y y k x x -=-(111(,)P x y 、222(,)P x y ). 2.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 (2)斜截式 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112121 y y x x y y x x --=--(12y y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 < (4)截距式 1x y a b +=(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 (5)一般式 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3.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①121212||,l l k k b b ?=≠; ②12121l l k k ⊥?=-.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 ①11112222 ||A B C l l A B C ? =≠; < ②1212120l l A A B B ⊥?+=; 4.点到直线的距离 d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 5.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222()()x a y b r -+-=. (2)圆的一般方程 220x y Dx Ey F ++++=(224D E F +->0).圆心??? ??--2,2E D ,半径r=2 422F E D -+. 6.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00(,)P x y 与圆2 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 若d =d r >?点P 在圆外;d r =?点P 在圆上;d r 相离r d ; 0=???=相切r d ; 0>???<相交r d . 其中22B A C Bb Aa d +++=. 8.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d O O =21 条公切线外离421??+>r r d ; 条公切线外切321??+=r r d ;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一.直线部分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倾斜角)180,0[?∈α,?=90α斜率不存在. (2)直线的斜率: αtan ),(21121 2=≠--= k x x x x y y k .两点坐标为111(,)P x y 、222(,)P x y .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11x x k y y -=- (直线l 过点),(111y x P ,且斜率为k ). 注: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0x x =. (2)斜截式:b kx y +=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 -- (12y y ≠,12x x ≠). 注:① 不能表示与x 轴和y 轴垂直的直线; ② 方程形式为:0))(())((112112=-----x x y y y y x x 时,方程可以表示任意直线. (4)截距式:1 =+b y a x (b a ,分别为x 轴y 轴上的截距,且0,0≠≠b a ). 注:不能表示与x 轴垂直的直线,也不能表示与y 轴垂直的直线,特别是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 (5)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一般式化为斜截式: B C x B A y - - =,即,直线的斜率: B A k -=. 注:(1)已知直线纵截距b ,常设其方程为y kx b =+或0x =. 已知直线横截距0x ,常设其方程为0x my x =+(直线斜率k 存在时,m 为k 的倒数)或0y =. 已知直线过点00(,)x y ,常设其方程为00()y k x x y =-+或0x x =. (2)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时,两条直线有可能重合;立体几何中两条直 线一般不重合.

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知识点梳理

平面解析几何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如果把x 轴绕着交点按逆时针 方向旋转到和直线重合时所转的最小正角记为α叫做直线的倾斜角. 倾斜角)180,0[?∈α,?=90α斜率不存在. (2)直线的斜率:αtan ),(211 212=≠--=k x x x x y y k .(111(,)P x y 、222(,)P x y ).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1)点斜式:)(11x x k y y -=- (直线l 过点),(111y x P ,且斜率为k ). 注:当直线斜率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表示,此时方程为0x x =. (2)斜截式:b kx y +=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1 21121x x x x y y y y --=-- (12y y ≠,12x x ≠). 注:① 不能表示与x 轴和y 轴垂直的直线; ② 方程形式为:0))(())((112112=-----x x y y y y x x 时,方程可以表示任意直线. (4)截距式:1=+b y a x (b a ,分别为x 轴y 轴上的截距,且0,0≠≠b a ). 注:不能表示与x 轴垂直的直线,也不能表示与y 轴垂直的直线,特别是不能表示过原点的直线. (5)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一般式化为斜截式:B C x B A y -- =,即,直线的斜率:B A k -=. 注:(1)已知直线纵截距b ,常设其方程为y kx b =+或0x =. 已知直线横截距0x ,常设其方程为0x my x =+(直线斜率k 存在时,m 为k 的倒数)或0y =. 已知直线过点00(,)x y ,常设其方程为00()y k x x y =-+或0x x =. (2)解析几何中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时,两条直线有可能重合;立体几何中两条直线一般不重合. 3.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矩可正,可负,也可为0. (1)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2)直线两截距互为相反数.......?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3)直线两截距绝对值相等.......?直线的斜率为1±或直线过原点. 4.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① 212121,//b b k k l l ≠=?; ② 12121l l k k ⊥?=-. (2)若0:1111=++C y B x A l ,0:2222=++C y B x A l ,有 ① 1221122121//C A C A B A B A l l ≠=?且.② 0212121=+?⊥B B A A l l . 5.平面两点距离公式: (111(,)P x y 、222(,)P x y ),22122121)()(y y x x P P -+-=.x 轴上两点间距离:A B x x AB -=. 线段21P P 的中点是),(00y x M ,则??? ????+=+=2221 0210y y y x x x .

平面解析几何 经典题(含答案)

平面解析几何 一、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1)倾斜角α的范围0 0180α≤< (2 )经过两点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是 (3)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并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两条直线平行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12,l l ,其斜率分别为12,k k ,则有1212//l l k k ?=。特别地,当直线 12,l l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12l l 与的关系为平行。 (2)两条直线垂直 如果两条直线12,l l 斜率存在,设为12,k k ,则12121l l k k ⊥?=- 注:两条直线12,l l 垂直的充要条件是斜率之积为-1,这句话不正确;由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可以得出两直线垂直,反过来,两直线垂直,斜率之积不一定为-1。如果12,l l 中有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12l l 与互相垂直。 二、直线的方程 1、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名称 方程的形式 已知条件 局限性 点斜式 为直线上一定点,k 为斜率 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斜截式 k 为斜率,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 不包括垂直于x 轴的直线 两点式 是直线上两定点 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y 轴的直线 截距式 a 是直线在x 轴上的非零截距, b 是直线在y 轴上的非零截距 不包括垂直于x 轴和y 轴或过原点的直线

一般式 A , B , C 为系数 无限制,可表示任何位置的直线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三、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1.两条直线的交点 设两条直线的方程是 ,两条直线的 交点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 就是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反之,亦成立。 2.几种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 (2)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到直线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两条平行线 间的距离 注:(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 (2)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必须将两直线方程化为系数相同的一般形式后,才能套用公式计算 (二)直线的斜率及应用 利用斜率证明三点共线的方法: 已知112233(,),(,),(,),A x y B x y C x y 若123AB AC x x x k k ===或,则有A 、B 、C 三点共线。 注:斜率变化分成两段,0 90是分界线,遇到斜率要谨记,存在与否需讨论。 直线的参数方程 〖例1〗已知直线的斜率k=-cos α (α∈R ).求直线的倾斜角β的取值范围。 思路解析:cos α的范围→斜率k 的范围→tan β的范围→倾斜角β的取值范围。

高三数学《平面解析几何》

高三数学《平面解析几何》 单元练习七 (考试时间120分 分值16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抛物线y 2=ax (a ≠0)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______. 2.过点A (4,a )与B (5,b )的直线与直线y =x +m 平行,则AB =________. 3.已知双曲线x 24-y 2 12=1的离心率为e ,抛物线x =2py 2的焦点为(e,0),则 p 的值为________. 4.若直线ax +2by -2=0(a >0,b >0)始终平分圆x 2+y 2-4x -2y -8=0的周长,则1a +2 b 的最小值为______. 5.若双曲线x 2a 2-y 2 =1的一个焦点为(2,0),则它的离心率为________. 6.已知曲线上的每一点到点A (0,2)的距离减去它到x 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则曲线的方程为________. 7.(2010·淮安质检)抛物线y =-4x 2上的一点M 到焦点的距离为1,则点M 的纵坐标是________. 8.已知点A 、B 是双曲线 x 2- y 2 2 =1上的两点,O 为坐OA 标原点,且满足OA · OB =0,则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等于________.

9.(2009·全国Ⅱ改编)双曲线x 26-y 2 3=1的渐近线与圆(x -3)2+y 2=r 2(r >0) 相切,则r =________. 10.(2009·四川高考改编)已知双曲线x 22-y 2 b 2=1(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 1、F 2,其一条渐近线方程为y =x ,点P (3,y 0)在该双曲线上,则12PF PF ?=________. 11.(2009·天津高考改编)设抛物线y 2=2x 的焦点为F ,过点M (3,0)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 、B 两点,与抛物线的准线相交于点C ,BF =2,则△BCF 与△ACF 的面积之比S △BCF S △ACF =________. 12.(2010·南京模拟)已知点(x 0,y 0)在直线ax +by =0(a ,b 为常数)上,则 (x 0-a )2+(y 0-b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3.直线l 的方程为y =x +3,在l 上任取一点P ,若过点P 且以双曲线12x 2 -4y 2 =3的焦点为椭圆的焦点作椭圆,那么具有最短长轴的椭圆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过抛物线y 2=2px (p >0)的焦点F 的直线l 与抛物线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为A ,与抛物线准线的交点为B ,点A 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为C ,若 AF FB =,,AF FB BA BC =?=48,则抛物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测试题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直线l 过(1,2),(1,3),则直线l 的斜率() A. 等于0 B . 等于1 C . 等于21 D. 不存在 2. 若)0,(),4,9(),2,3(x C B A --三点共线,则x 的值是( ) A.1 B .-1 C .0 D.7 3. 已知A (x 1,y 1)、B(x2,y 2)两点的连线平行y 轴,则|AB |=( ) A、|x 1-x 2|B 、|y 1-y 2|C、 x 2-x1D 、 y 2-y 1 4. 若0ac >,且0bc <,直线0ax by c ++=不通过( ) A.第三象限B.第一象限 C.第四象限D.第二象限 5. 经过两点(3,9)、(-1,1)的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 A.23- B .32- C .32 D .2 6.直线2x -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 ) A (3,-1) B (-1,3) C (-3,-1) D (3,1) 7.满足下列条件的1l 与2l ,其中12l l //的是( ) (1)1l 的斜率为2,2l 过点(12)A ,,(48)B ,; (2)1l 经过点(33)P ,,(53)Q -,,2l 平行于x 轴,但不经过P ,Q 两点; (3)1l 经过点(10)M -,,(52)N --,,2l 经过点(43)R -,,(05)S ,. A.(1)(2)B .(2)(3) C.(1)(3)D.(1)(2)(3) 8.已知直线01:1=++ay x l 与直线22 1:2+=x y l 垂直,则a 的值是( ) A 2 B -2 C.21 D .2 1- 9. 下列直线中,与直线10x y +-=的相交的是 A 、226x y += B 、0x y += C 、3y x =-- D 、1y x =-

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复习方法总结

2019年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的复习方法 总结 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平面解析几何是其中很大的一块,涉及到直线及其方程、线性规划、圆及其方程、椭圆及其方程、抛物线及其方程、双曲线及其方程以及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及其图像等具体的知识点。在高考的考查中,又可以将上述的7个知识点进行综合考查,更是增加了考查的难度。要想学好这部分知识,在高考总不丢分,以下几点是很关键的。 突破第一点,夯实基础知识。 对于基础知识,不仅一个知识点都要熟稔于心,还要有能力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才能更从容的应对考试。 (一)对于直线及其方程部分,首先我们要从总体上把握住两突破点:①明确基本的概念。在直线部分,最主要的概念就是直线的斜率、倾斜角以及斜率和倾斜角之间的关系。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突破[0,π),当倾斜角不等于90°的时候,斜率k=tanα;当倾斜角=90°的时候,斜率不存在。②直线的方程有不同的形式,同学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归类总结。角度一:以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进行归类,可以将直线的方程分为两类。角度二:从倾斜角α分别在[0,π/2)、α=π/2和(π/2,π)的范围内,认识直线的特点。以此为基础突破,将直线方程的五种不同的形式套入其中。直线方程的不同形式突破需要满足的条件以及局限性是不同的,我们也要加以总结。

(二)对于线性规划部分,首先我们要看得懂线性规划方程组所表示的区域。在这里我们可以采用原点法,如果满足条件,那么区域包含原点;如果原点带入不满足条件,那么代表的区域不包含原点。 (三)对于圆及其方程,我们要熟记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分别代表的含义。对于圆部分的学习,我们要拓展初中学过的一切与圆有关的知识,包括三角形的内切圆、外切圆、圆周角、圆心角等概念以及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的内切正多边形的特征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完整的掌握与圆有关的所有的知识。 (四)对于椭圆、抛物线、双曲线,我们要分别从其两个定义出发,明白焦点的来源、准线方程以及相关的焦距、顶点、突破离心率、通径的概念。每种圆锥曲线存在焦点在X轴和Y轴上的情况,要分别进行掌握。 突破第二点,学习基本解题思想。 对于平面几何部分的学习,最基本的解题思想就是数形结合,还包括函数思想、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等。要想掌握数形结合这种思想方法,首先同学们心中要有坐标轴,要掌握好学过的各种平面几何的概念。其次,要掌握解决不同问题的方法。对于不同的题型,同学们要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并将这种解题方法及其例题记录在笔记本上。对于向量方法,最长用的地方就解决与斜率有关的问题;对于“设而不求”的方法,最常用到的地方就是两种不同的平面几何图形相交的情况下求弦长的问题;设点法,最长用到的地方就是两种曲线相切以及求最值得问题等。同学们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总结,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总结 直线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一条与x 轴相交的直线l ,把x 轴(正方向)按逆时针方向绕着交点旋转到和直线l 重合所成的角,叫作直线l 的倾斜角.当直线l 和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2)倾斜角的范围为[0°,180°). 2.直线的斜率 (1)定义:当直线l 的倾斜角α≠π 2时,其倾斜角α的正切值tan α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 通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即k =tan α. (2)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经过两点P 1(x 1,y 1),P 2(x 2,y 2) (x 1≠x 2)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k =y 2-y 1x 2-x 1 . (3) 直线的倾斜角α和斜率k 之间的对应关系 每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每条直线都有斜率,倾斜角是90°的直线斜率不存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3.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4.

说明:k 1=k 2,且b 1≠b 2,则两直线平行;若斜率都不存在,还要判定是否重合. 5.利用一般式方程系数判断平行与垂直 设直线l 1:A 1x +B 1y +C 1=0,l 2:A 2x +B 2y +C 2=0, l 1∥l 2?A 1B 2-A 2B 1=0,且B 1C 2-B 2C 1≠0. l 1⊥l 2?A 1A 2+B 1B 2=0. 6.三种距离公式 (1)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A (x 1,y 1),B (x 2,y 2)间的距离:|AB |= (x 2-x 1)2+(y 2-y 1)2. (2)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P (x 0,y 0)到直线l :Ax +By +C =0的距离:d = |Ax 0+By 0+C | A 2+ B 2 . 说明:求解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 (3)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 两平行直线l 1:Ax +By +C 1=0与l 2:Ax +By +C 2=0 (C 1≠C 2)间的距离为d =|C 2-C 1|A 2+B 2 . 说明:求解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时,两直线x ,y 前系数要化为相同. 圆的方程 1.圆的定义 在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做圆.确定一个圆最基本的要素是圆心和半径. 2. 圆的标准方程 (1) 以(a ,b )为圆心,r (r >0)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 -a )2+(y -b )2=r 2. (2) 特殊的,以(0,0)为圆心,r (r >0)为半径的圆的标准方程为x 2+y 2=r 2. 3. 圆的一般方程 方程 x 2+y 2+Dx +Ey +F =0可变形为????x +D 22 +????y +E 22 =D 2+E 2 -4F 4 . (1) 当 D 2+ E 2-4 F >0 时,方程表示以????-D 2,-E 2为圆心,D 2+E 2-4F 2 为半径的圆; (2) 当D 2+E 2-4F =0时,该方程表示一个点????-D 2 ,-E 2;

平面解析几何直线练习题含答案

直线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 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经过定点P 0(x 0,y 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y 0=k (x -x 0)表示; B.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 1(x 1,y 1)、P 2(x 2,y 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y -y 1)·(x 2-x 1)=(x -x 1)(y 2-y 1)表示; C.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 1=+b y a x 表示; D.经过定点A (0, b )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 =kx +b 表示。 【答案】B 【解析】A 中过点P 0(x 0,y 0)与x 轴垂直的直线x =x 0不能用y -y 0=k (x -x 0)表示,因为其斜率k 不存在;C 中不过原点但在x 轴或y 轴无截距的直线y =b (b ≠0)或x =a (a ≠0)不能用方程b y a x +=1表示;D 中过A (0, b )的直线x =0不能用方程y =kx +b 表示. 评述:本题考查直线方程的知识,应熟练掌握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的适用范围. 2. 图1中的直线l 1、l 2、l 3的斜率分别为k 1、k 2、k 3,则( ) A.k 1<k 2<k 3 B.k 3<k 1<k 2 C.k 3<k 2<k 1 D.k 1<k 3<k 2 【答案】D 【解析】直线l 1的倾斜角α1是钝角,故k 1<0,直线l 2与l 3的倾斜角α2、α3 均为锐角, 且α2>α3,所以k 2>k 3>0,因此k 2>k 3>k 1,故应选D. 3. 两条直线A 1x +B 1y +C 1=0,A 2x +B 2y +C 2=0垂直的充要条件是( ) A. A 1A 2+B 1B 2=0 B.A 1A 2-B 1B 2=0 C.12121-=B B A A D.2 121A A B B =1 【答案】A 【解析】法一:当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时,- 11B A ·(2 2B A -)=-1,A 1A 2+B 1B 2=0. 当一直线的斜率不存在,一直线的斜率为0时,???==???==0 001221B A B A 或,

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

高考数学: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 1.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知识点的知识】 我们知道向量是有方向的,也知道向量是可以平行的或者共线的,那么,当两条向量与不平行时,那么它们就会有一个夹角θ,并且还有这样的公式:cosθ=.通过这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两向量之间的夹角了. 【典型例题分析】 例:复数z=+i与它的共轭复数对应的两个向量的夹角为60°. 解:=====cos60°+i sin60°. ∴复数z=+i与它的共轭复数对应的两个向量的夹角为60°. 故答案为:60°. 点评:这是个向量与复数相结合的题,本题其实可以换成是用向量(,1)与向量(,﹣1)的夹角. 【考点点评】 这是向量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也是一个常考点,出题方式一般喜欢与其他的考点结合起来,比方说复数、三角函数等,希望大家认真掌握. 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性质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直线方程表示的是只有一个自变量,自变量的次数为一次,且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直线的一般方程的表达式是ay+bx+c=0. 【知识点的知识】 1、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其斜率分别为k1、k2,有: (1)l1∥l2?k1=k2;(2)l1⊥l2?k1?k2=﹣1. 2、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1)一般式:Ax+By+C=0,注意A、B不同时为0.直线一般式方程Ax+By+C=0(B≠0)

化为斜截式方程y=﹣x﹣,表示斜率为﹣,y轴上截距为﹣的直线. (2)与直线l:Ax+By+C=0平行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Ax+By+C1=0;与直线Ax+By+C =0垂直的直线,可设所求方程为Bx﹣Ay+C1=0. (3)已知直线l1,l2的方程分别是:l1:A1x+B1y+C1=0(A1,B1不同时为0),l2:A2x+B2y+C2=0(A2,B2不同时为0),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如下判别: ①l1⊥l2?A1A2+B1B2=0; ②l1∥l2?A1B2﹣A2B1=0,A1C2﹣A2B1≠0; ③l1与l2重合?A1B2﹣A2B1=0,A1C2﹣A2B1=0; ④l1与l2相交?A1B2﹣A2B1≠0. 如果A2B2C2≠0时,则l1∥l2?;l1与l2重合?;l1与l2相交?. 3.圆的标准方程 【知识点的认识】 1.圆的定义:平面内与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轨迹)叫做圆.定点叫做圆心,定长就是半径. 2.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r>0), 其中圆心C(a,b),半径为r. 特别地,当圆心为坐标原点时,半径为r的圆的方程为: x2+y2=r2. 其中,圆心(a,b)是圆的定位条件,半径r是圆的定形条件. 【解题思路点拨】 已知圆心坐标和半径,可以直接带入方程写出,在所给条件不是特别直接的情况下,关键是求出a,b,r的值再代入.一般求圆的标准方程主要使用待定系数法.步骤如下: (1)根据题意设出圆的标准方程为(x﹣a)2+(y﹣b)2=r2;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关于a,b,r的方程组; (3)求出a,b,r的值,代入所设方程中即可.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 全一册

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全一册 第二章圆锥曲线 第二单元圆 一、教法建议 【抛砖引玉】 本单元共有两小节,主要研究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 在初中平面几何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定义和性质,在这里我们根据圆是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的点的轨迹,建立了圆的标准方程:(x-a)2 + (y-b)2 = r2,它是由在直角坐标第中圆心的坐标(a、b)和半径r所确定的方程,又根据平面几何中所学圆的切线的定义和性质,由圆的标准方程研究了圆的切线方程,并由圆的标准方程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由于圆的标准方程实际上是一个二元二次方程,我们又研究了一般的二元二次方程与圆的方程的关系,得到了圆的一般方程,最后又研究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方程。 【指点迷津】 这一单元的重点是圆的标准方程和圆的一般方程,要求学生能由圆心坐标和半径长熟练地写出圆的标准方程,并能由圆的标准方程准确地写出它的圆心坐标和半径长。对于圆的一般方程,要求学生掌握它的特点,会用配方法把一般方程化为标准方程。 由于圆是平面几何中重点学习的图形,学习了圆的很多性质,特别是和圆有关的直线和线段(直线的一部分)的性质,如圆的切线,割线,弦等的性质在这一单元都会用到,教师可概括学习内容适当地复习有关性质,并启发学生在解题中运用性质,可以顺利解决有关问题。 圆的切线也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内容,它主要研究了过圆上一点的圆的切线,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已知斜率的圆的切线,要求学生掌握求各种条件下切线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也可以总结出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适当记忆,加快解题速度,特别是解选择题和填空题,如: 过圆x2 + y2 = r2上一点(x1,y1)的切线方程是x1x + y1y = r2 过圆(x-a)2 + (y-b)2 = r2上一点(x1、y1)的切线方程是(x1-a)(x-a) + (y1-b)(y -b) = r2 圆x2 + y2 = r2的斜率为k的切线的方程是y kx r k 12 =±+ 对于圆的一般方程应要求学生明确掌握,二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 x2 + B xy + C y2 + D x + D y + F = 0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 (1)x2和y2项的系数相同,且不等于零,即A=C≠0 (2)不含xy项,即B = 0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测试题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直线l 过(1,2),(1,3),则直线l 的斜率( ) A. 等于0 B. 等于1 C. 等于21 D. 不存在 2. 若)0,(),4,9(),2,3(x C B A --三点共线,则x 的值是( ) A .1 B .-1 C .0 D .7 3. 已知A (x 1,y 1)、B (x 2,y 2)两点的连线平行y 轴,则|AB|=( ) A 、|x 1-x 2| B 、|y 1-y 2| C 、 x 2-x 1 D 、 y 2-y 1 4. 若0ac >,且0bc <,直线0ax by c ++=不通过( ) A.第三象限 B.第一象限 C.第四象限 D.第二象限 5. 经过两点(3,9)、(-1,1)的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为( ) A .23 - B .32- C .32 D .2 6.直线2x-y=7与直线3x+2y-7=0的交点是( ) A (3,-1) B (-1,3) C (-3,-1) D (3,1) 7.满足下列条件的1l 与2l ,其中12l l //的是( ) (1)1l 的斜率为2,2l 过点(12)A ,,(48)B ,; (2)1l 经过点(33)P ,,(53)Q -,,2l 平行于x 轴,但不经过P ,Q 两点; (3)1l 经过点(10)M -,,(52)N --,,2l 经过点(43)R -,,(05)S ,. A.(1)(2) B.(2)(3) C.(1)(3) D.(1)(2)(3) 8.已知直线01:1=++ay x l 与直线221 :2+=x y l 垂直,则a 的值是( ) A 2 B -2 C .21 D .21 - 9. 下列直线中,与直线10x y +-=的相交的是 A 、226x y += B 、0x y += C 、3y x =-- D 、1 y x =-

高三数学 平面解析几何

平面解析几何(附高考预测) 一、本章知识结构: 二、重点知识回顾 1.直线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直线的的斜率为k ,倾斜角为α,它们的关系为:k =tan α; 若A(x 1,y 1),B(x 2,y 2),则1 212x x y y K AB --= 。 (2) .直线的方程

a.点斜式:)(11x x k y y -=-; b.斜截式:b kx y +=; c.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 d.截距式:1=+b y a x ; e.一般式:0=++C By Ax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3).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1l ,2l 有三种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相交(有 且只有一个公共点);重合(有无数个公共点).在这三种位置关系中,我们重点研究平行与相交。 若直线1l 、2l 的斜率分别为1k 、2k ,则 1l ∥2l ?1k =2k ,1l ⊥2l ?1k ·2k =-1。 (4)点、直线之间的距离 点A (x 0,y 0)到直线0=++C By Ax 的距离为:d= 2200||B A C By Ax +++。 两点之间的距离:|AB|=212212)()y y x x -+-( 2. 圆 (1)圆方程的三种形式 标准式:222)()(r b y a x =-+-,其中点(a ,b )为圆心,r>0,r 为半径,圆的标准方程中有三个待定系数,使用该方程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方便地看出圆的圆心坐标与半径的大小. 一般式:022=++++F Ey Dx y x ,其中?? ? ??--22E D ,为圆心F E D 42 122-+为半径,,圆的一般方程中也有三个待定系数,即D 、E 、F .若已知条件中没有直接给出圆心的坐标(如题目为:已知一 个圆经过三个点,求圆的方程),则往往使用圆的一般方程求圆方程. 参数式:以原点为圆心、 r 为半径的圆的参数方程是???==θθsin ,cos r y r x (其中θ为参数).

平面解析几何测试题带答案

1.(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C:x2+y2-8y+12=0,直线l:ax+y+2a=0. (1)当a为何值时,直线l与圆C相切; (2)当直线l与圆C相交于A、B两点,且AB=22时,求直线l的方程. 2.设椭圆ax2+by2=1与直线x+y-1=0相交于A、B两点,点C是AB的中点,若|AB|=22,OC的斜 率为 2 2 ,求椭圆的方程. 3.(本小题满分12分)(2010·南通模拟)已知动圆过定点F(0,2),且与定直线l:y=-2相切.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的方程; (2)若AB是轨迹C的动弦,且AB过F(0,2),分别以A、B为切点作轨迹C的切线,设两切线交点为Q, 证明:AQ⊥BQ . 4.已知圆(x-2)2+(y-1)2=20 3 ,椭圆b2x2+a2y2=a2b2(a>b>0)的离心率为 2 2 ,若圆与椭圆相交于A、B, 且线段AB是圆的直径,求椭圆的方程.

5.已知m 是非零实数,抛物线)0(2:2 >=p px y C 的焦点F 在直线2 :02 m l x my --=上. (I )若m=2,求抛物线C 的方程 (II )设直线l 与抛物线C 交于A 、B 两点,F AA 1?,F BB 1?的重心分别为G,H. 求证:对任意非零实数m,抛物线C 的准线与x 轴的焦点在以线段GH 为直径的圆外。 6. (本小题满分14分)(2010·东北四市模拟)已知O 为坐标原点,点A 、B 分别在x 轴,y 轴上运动,且|AB | =8,动点P 满足AP u u u r =35 PB u u u r ,设点P 的轨迹为曲线C ,定点为M (4,0),直线PM 交曲线C 于另外一 点Q . (1)求曲线C 的方程; (2)求△OPQ 面积的最大值. 7.(文)有一个装有进出水管的容器,每单位时间进出的水量各自都是一定的,设从某时刻开始10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30分钟内既进水又出水,得到时间x(分)与水量y(升)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若40分钟后只放水不进水,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

平面解析几何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规定: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它的倾斜角为0 范围:直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0[π 2.斜率:)2 (tan π α≠=a k ,R k ∈ 斜率公式:经过两点),(111y x P ,),(222y x P )(21x x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为1 21 22 1x x y y k P P --= 3.直线方程的几种形式

能力提升 斜率应用 例1.已知函数)1(log )(2+=x x f 且0>>>c b a ,则 c c f b b f a a f ) (, )(,)(的大小关系 例2.已知实数y x ,满足)11(222≤≤-+-=x x x y ,试求2 3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两直线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设两直线的方程分别为: 222111::b x k y l b x k y l +=+=或0 :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当21k k ≠或1221B A B A ≠时它 们相交,交点坐标为方程组???+=+=2211b x k y b x k y 或???=++=++0 222111C y B x A C y B x A 直线间的夹角: ①若θ为1l 到2l 的角,12121tan k k k k +-= θ或2 1211 221tan B B A A B A B A +-=θ; ②若θ为1l 和2l 的夹角,则12121tan k k k k +-= θ或2 1211 221tan B B A A B A B A +-=θ; ③当0121=+k k 或02121=+B B A A 时o 直线1l 到2l 的角θ与1l 和2l 的夹角α:

高中数学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经典例题(供参考)

直线和圆的方程 一、知识导学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不论A(x 1,y 1),B(x 2,y 2)在坐标平面上什么位置,都有d=|AB|=221221)()(y y x x -+-,特别地,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的长|AB|=|x 2-x 1|或|AB|=|y 2-y 1|. 2.定比分点公式:定比分点公式是解决共线三点A(x 1,y 1),B(x 2,y 2),P(x ,y )之间数量关系的一个公式,其中λ的值是起点到分点与分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的数量之比.这里起点、分点、终点的位置是可以任意选择的,一旦选定后λ的值也就随之确定了.若以 A 为起点, B 为终点,P 为分点,则定比分点公式是???? ?? ?++=++=λ λλλ11212 1y y y x x x .当P 点为AB 的中点时,λ=1,此时中点坐标公式是??? ???? +=+=222121y y y x x x . 3.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1)每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一定有斜率. (2)斜率存在的直线,其斜率k 与倾斜角α之间的关系是k =tan α. 4.确定直线方程需要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条件。直线方程的形式很多,但必须注意各种 5.两条直线的夹角。当两直线的斜率1k ,2k 都存在且1k ·2k ≠ -1时,tan θ= 2 11 21k k k k +-, 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可结合图形判断.另外还应注意到:“到角”公式与“夹角”公式的

区别. 6.怎么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时,若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可以用斜率的关系来判断;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必须用一般式的平行垂直条件来判断. (1)斜率存在且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 1∶11b x k y +=, l 2∶22b x k y +=,有以下结论: ①l 1∥l 2?1k =2k ,且b1=b2 ②l 1⊥l 2?1k ·2k = -1 (2)对于直线l 1∶0111=++C y B x A ,l 2 ∶0222=++C y B x A ,当A 1,A 2,B 1, B 2都不为零时,有以下结论: ①l 1∥l 2? 21A A =21B B ≠2 1C C ②l 1⊥l 2?A 1A 2+B 1B 2 = 0 ③l 1与l 2相交? 21A A ≠21B B ④l 1与l 2重合? 21A A =21B B =2 1 C C 7.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已知一点P (00,y x )及一条直线l :0=++C By Ax ,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 d = 2 2 00| |B A C By Ax +++; (2)两平行直线l 1: 01=++C By Ax , l 2: 02=++C By Ax 之间的距离 d= 2 2 21||B A C C +-. 8.确定圆方程需要有三个互相独立的条件。圆的方程有两种形式,要知道两种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及相互联系 (1)圆的标准方程:222)()(r b y a x =-+-,其中(a ,b )是圆心坐标,r 是圆的半径; (2)圆的一般方程:022=++++F Ey Dx y x (F E D 42 2-+>0),圆心坐标 为(-2D ,-2 E ),半径为r =2422 F E D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