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设计学基础知识

设计学基础知识

设计学基础知识
设计学基础知识

01.设计学既有(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专门科学。

02.设计学分三个分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03.设计史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

04.(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设计史从(装饰艺术史)或(应用美术史)中分离出来而形成一门新学科。

05.20世纪最有影响的西方设计史家两位代表人物是(佩夫斯纳)和(吉迪恩)。

06.设计史研究的先行者(佩夫斯纳),代表著作是《现代运动的先锋》。

07.设计史家吉迪恩名著《机械化的决定作用》对设计者的研究应当引入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方法。

08.在西方,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是荷加斯的《美的分析》,主要是对线条美丽的特征及其组合作出了精辟的分析。

09.19世纪教育理论研究最为重要的人物是(琼斯)和(德雷瑟)。琼斯给装饰设计理论界作出最重要的贡献是他的经典著作《装饰的基本原理》。

10.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是:(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适用性)、(传统的继承性)、(艺术性的意义)。

11.(沃尔夫林)在美术史研究上提出了“无名的风格史”从而开了形式主义的先河。

12.旧、新石器时代是以石器的制作方法来区分,(打制)石器为旧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为新石器时代。

13.陶器的分布和种类主要是,黄河中下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中心的(彩陶),黄河下游龙山文化为中心的(黑陶),以及长江以南东南广大地区的(几何印纹陶)。

14.我们祖先最早的居住方式只要有两种,一是(利用天然岩洞);一是(构巢而居)。

15.整个奴隶制时代,也是(青铜器)的设计制造最繁盛的时代,故又称(青铜)时代。

16.青铜器的制作方法最早是(浑铸)法,以后是(分铸)法,最好是(蜡模)法。

17.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铸鼎是商代的(司母戊方鼎)。

18.世界上最早的敞肩卷大石桥是隋唐工匠(李春)设计修建的赵州桥。

19.我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构架建筑是(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大殿。

20.我国现存最大的古建筑群是(北京故宫)。

21.中国古典设计在外观建设上由(屋顶)和(屋身)、(台基)组成。(屋顶)的特征最明显,主要有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卷棚)和单坡等多种类型。屋身部分是建筑的主体,正面一般很少做墙壁,多数为(花格木门窗)。

22.中国古典建筑在结构史上,以(木构架)为主要构成方式,常用的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23.中国古典建筑在装饰上,装饰主要集中在梁坊、(斗拱)和(檩椽)部分。综合运用了各种美术工艺及雕刻、绘画、书法等艺术加工手法。

24.唐宋时期斗拱主要作为(结构)构件,到清明时期演变为以(装饰)构件为主。

25.中国古典园林的装饰设计意境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

26.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特点是(注重自然美)、(十分强调曲折多变)和(崇尚

意境)。

16.明代家具的种类主要有椅凳、(几案)(橱柜)(床榻)(台桌)(屏座)六大类。

27.明式家具的设计特色是:一是注重(结构美);二是注重(材质美);三是注重(造型美);四是注重(装饰美)。

28.陶器与陶瓷主要区别:一是(胎质)不同;二是(用釉)不同;三是(火候)不同。

29.唐三彩主要采用(黄)、(绿)、(白)三色釉料,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造成淋漓变化,绚丽华滋的效果,深受人们的喜爱。

30.宋瓷的造型样式非常丰富,风格简洁优美,比例尺度恰到好处,达到完善的境地,其中以(梅瓶)的造型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31.中国古代(瓷器)设计以其精巧多姿的造型,绚丽多彩的纹饰和缤纷的色彩,在世界古代设计史上占据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32.明代纺织品是织棉,也称(明锦),品种主要有(库缎)、(织金银)和(状花)三类,图案设计有团花、折枝、缠枝、几何纹等,其中(缠枝)为明锦代表特色。

33.“(补子)”,明代的发明,即在官服中加缀图案,设计以示品级区别。文官绣(禽),武官绣(兽)。

平面设计基础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成绩 平面设计基础(理论)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点的特征是具有(),不计() 2、线的特征是:线有(),不计() 3、面具有()不计面积()。 4、黑色和深色具有()及()所以在生活中体胖 的人穿黑色或深色衣服显瘦。 5、白色和浅色具有()及、()所以在生活中 体瘦的人穿白色或浅色衣服显魁梧。 二、选择题(可多选)(每题4分共20分,) 1、重复构成通常可分为几种形式,即:( ABCD ) A基本形重复构成、B骨骼重复构成、C重复骨骼与重复基本 形的关系、D群化构成 2、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 的特征,以突破规律和单调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 感,增加趣味,即为( B )构成 A 重复、 B 特异、 C 密集、 D 近似 3、矛盾连接是指利用( A B C )在平面中空间方向的不定 性,使形体矛盾连接。 A 直线、 B 曲线、 C 折线、 D 短线和长线

4、曲面空间是指由于基本形的( B D )的变化,在人的视 觉中会产生一种空间旋转的效果,所以倾斜也会给人一种空间 深度感。 A 正立、 B 倾斜、 C 放倒、 D 排列 5、( B )是指利用人的眼睛在观察形体时,不可能在一 瞬间全部接受形体各个部分的刺激,需要一个过程转移的现 象,将形体的各个面逐步转变方向。 A 等腰三角形 B 连洛斯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锐角三角 形 三、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32分) 1、离心式: 指基本形由中心向外扩散,发射点一般在画面的中心,有向 外运动感,是运用较多的一种发射形式。 2、面: 是线的连续移动至终结而形成的,面有长度、宽度,没有厚度。 3、联合渐变: 将骨骼渐变的几种形式互相合并使用,成为较复杂的骨骼单位。 4、折线渐变: 将竖的或横的骨骼线弯曲或弯折。

工程设计几个基本概念

工程设计几个基本概念 工程设计几个基本概念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程懋坤) 有些工程,建成之后,可以认为是成功的。例如,某些新型的基础做法(桩,复合地基等等),在房屋建成后,沉降量不大,造价便宜,施工方便,等等,这种基础新做法,在房屋建成后,等于是进行了一次荷载试验,所以,可以认为是经过了考验,是成功的。 但是,对于抗震设防的工程,你所设计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究竟如何,在未经过

真正地震考验之前,是不能肯定下结论的。当然,现在有许多抗震试验方法,整体模型试验、振动台、构件试验……等等,但它们与真正接受地震考验,还是不一样的。有些构件,在试验室的试验效果不错,但真正遇到大地震,还是不能承受。例如日本七八十年代的格构SRC柱,在95年阪神地震时破坏较多,但试验室效果是不错的。因此,不经过真正地震考验,是不能算真正成功的。 (矩 简单说,规范是一些有经验的研究人员与工程师共同研究的成果,它是将实际工程经验与科研成果综合编制而成的。它不代表我国的最高技术水平,有时是各种因素折中的产物。 要想编出完全适应于各种工程情况的规范,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不能把任何工程情况都要由规范来解决,规范绝不是万能的。

规范是根据过去的工程成果编成的,它只能代表过去的成果,不能预见新事物的成长、新技术的诞生。所以,千万不能以“规范上没有”而不让新技术、新体系、新结构的产生。 一般情况下,都是先有工程实践和科学试验,然后再有规范,象现在这样的施工图审查,拿着规范一条条查,还能有新技术出现吗? 。在发 利用 带底板。这两种做法各有优缺点,总的说来,厚板耗费材料较多,造价较贵,但节省人工;后者则相反,材料消耗较少,造价较低,但人工较费。在发达国家,如前所述,人工价值高,故多做厚板;在我们,如条件合适,还是以梁板式筏基为宜。尤其新的地基规范,将核心筒周边影响系数,取为1.25,更增加了平筏板的厚度。因此,建议在可能情况下,设计成梁板式筏基。

基础工程学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学课程设 计

基础工程学课程设计 ( -09-13 20:18:31)转载▼ 标签:校园 生活 allan著 学校:贵州大学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姓名:卢应红 学号: 日期:年 9月 2 日 一 概述 (2) 二 基本地质情况 (8) 三 基础方案选择 (9) 四

基础设计 (11) 五 基本的施工要求 (16) 六 结论<建议和感想> (17) 一概述 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教学环节,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习《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完成基础设计的任务,目的是培养我们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 整个基础的基本要求是永承上部荷载的必然性。没有空中楼阁,建筑物的全部荷地载都是由地球表面的地层来承担,受荷载影响的哪一部分地层我们就是做地基。

为了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和正常使用,对于支承载整个建筑荷载的地基,应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首行是作用于基础上的建筑荷载,不超地地基的承载力。其次是沉降量不超过沉降容许值,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为了保证基础的安全和可靠并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基础一般要埋于地珍下的某个深度,这一深度为地基的埋置深度。而用于支承基础的地基,视其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是否满足结构物和构筑物的受力要求来决定其是否需要人工改造。不需要人工加固处理就可直接修筑建筑物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要加工处理的为人工地基。 基础工程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1 基础性状的理论研究不断的深入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而使基础性状的分析中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特征线法得到了应用。 2 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 为了改娈取样试验质量或者进行现场施工监测,原位测试技术和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3高层建筑深基础继续受到重视 随着高层建筑物修建数量的增多,各类高层建筑深基础的大量修建,深基础继续受到重视 4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2020北京印刷学院《艺术基础理论》-艺术设计-考试大纲及推荐书目

《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与推荐书目 一、考试要点与相关能力要求 1.考查考生运用设计理论、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史等基本理论分析艺术设计作品、艺术设计现象、艺术设计本质和艺术设计与社会关系的能力。 2.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知识信息综合运用水平及相应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考试题型 本门课程考试包括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等题型。 三、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设计理论 第1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二、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概述 第2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一、设计与艺术 设计的艺术渊源、设计的艺术指向、设计中的艺术手法、艺术对设计 的影响 二、设计与科学技术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科学理论与设计、作为科技商品化载体的设 计 三、设计与经济

设计与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作为产品附加值的设计、作为经济体管 理手段的设计、生产和消费中的设计。 第3章中国设计溯源 一、史前时期 石器、陶器、玉器、建筑、服饰、工具 二、夏、商、周和战国时期 青铜器、玉器、建筑、服饰 三、从秦代到晚清 瓷器、建筑、园林、家具、纺织品与服饰、工具、兵器 第4章西方设计概观 一、“前设计”时期 史前、古典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 二、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的开端 工业革命的意义、印刷业的发展与视觉传达设计、现代意义的设计师 三、西方19世纪设计 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 四、现代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运动、二战后的设计、“波普”审美观 五、当代设计的现状 后现代主义理论与设计、新时代的设计方向 第5章设计的现代分类 一、视觉传达设计 概念、构成要素、领域 二、产品设计 概念、基本要素、基本要求、分类 三、环境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西南交通大学岩土工程教研室

目录 1 前言 (1) 1.1 地基基础设计的目的与任务 (1) 1.2 地基基础的设计内容 (2) 1.3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 2 设计题目之一——某单层厂房柱下基础设计 (4) 2.1 设计任务 (4) 2.2 设计资料 (4) 2.2.1 工程概况 (4) 2.2.2 地勘资料 (6) 2.2.3 设计荷载 (11) 3 设计题目之二——某铁路桥梁桥墩基础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设计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 设计荷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指南 (17) 4.1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17) 4.2 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章节划分和内容组织 (17) 4.3 设计和计算方法 (18) 4.3.1 概述部分 (18) 4.3.2 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 (19) 4.3.3 技术设计(或详细设计) (21) 4.3.4 施工方案 (24) 规范及参考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完整版)湖南大学《基础工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描述 中文: 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对土木工程的常用基础有所掌握,对相关的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方法以及区域性地基有一般了解。教学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天然地基上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浅基础的设计方法,掌握深基础中竖向荷载下桩基(单、群桩基)的计算理论、设计方法和测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区域性掌握深基坑工程的降水与支护基本方法;试及检测原理;以及各种地对沉井基础的原理及设计、地基的特点;水平荷载下桩的常用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基处理方法的详细设计和较深入探讨区域性地基等。 英文: civil in the This course to aims common give students a broad understanding of foundations engineering as well as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foundattion excavation enineering, ground treatment and regional foundation. After completing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masterthe following contents: (a) design method of non-reinforced spread foundation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shallow foundation in natural foundation; (b) computing theory, design method and testing/detecting principle of pile foundation unde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loads; (c) dewatering and supportting methods of the deep foundation excavation engnieering; (d)fundamental principlesof the caisson foundation and various ground treatment methods as well as those detailed design approaches; and (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foundations. 三、课程内容 课程教学目标(一)

中国地质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中国地质大学 基础工程课程方法与原 理课程设计 题目:桩基础设计 姓名:闫由之 学号:20111003901 院系:工程学院 2014年6月17日

目录 1.桩基础设计要求 2.确定持力层,计算q 3.定中心距以及承台尺寸 4.验算基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并验算 5.确定单桩配筋量 6.设计验算 7.基桩结构图 8.感想

1.桩基础设计题 高层框架结构(二级建筑)的某柱截面尺寸为1200×900mm ,该柱传递至基础顶面的荷载为:F=8900kN ,M=380kN?m ,H=320kN ,采用6-8根φ600-φ800的水下钻孔灌注桩组成柱下独立桩基础,设地面标高为±0.00m,承台底标高控制在-1.70m ,地面以下各土层分布及设计参数见附表,试设计该柱下独立桩基础。 设计计算内容: ; 1.确定桩端持力层,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2.确定桩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及各桩顶荷载设计值N,验算基桩竖向 3.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 承载力;计算基桩水平承载力R 并验算; Ha 4.确定单桩配筋量; 5.承台设计计算; 6.绘制桩基结构图。

设计内容 一、确定桩端持力层,桩的截面尺寸及桩长,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 uk。 1、根据设计要求初定桩的直径d=750mm,考虑施工工艺对桩的影响,初定长径比为45,即桩长h=33.75m:由于承台底标高为-1.7m,桩底标高为 -35.45m=-1.7-33.75 ,经过算此时桩端处厚4.5m的层⑧粉质粘土,该敁适合做持

力层,且下部无软弱下卧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规定,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于粘性土、粉土不易小于2d,因此初步确定桩端进如持力层的深度为1.5m从新确记桩长L: L=4.3+3.8+2.8+2.3+4.4+3.0+2.5+2.9+5.7+0.8+1.5-1.7=32.3m 桩径仍取d=750mm,此时长径比l/d=43采用水下钻孔灌注桩, 2、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计算,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的经验公式Q uk=Q sk+Q pk= uΣq sik+Q pk A p 其中桩的周长u=π×D=2.356m:桩端面枳0.441m2 桩端土的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 pk=700KPa Q uk=2.356 × [23 × (4.3-1.7)+20 × 3.8+28 × 2.84+40 × 2.3+28× 4.4+48× 3.0+66 × 2.5+58× 2.9+60 × 5.7+52 × 0.8+60 ×1. 5] +700 × 0.441 =3583KN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二、确定桩数、桩的中心间距及承台平面尺寸 初选桩数6根。 根椐《建筑粧基技术规范》规定,选取灌注桩的桩的最小中心间距为3d 取 S a=3d=2.25m.边桩中心距承台边缘的距离取为0. 7m 则承台的长L c=2×(2.25+0.7)=5.9m ,宽B=2×0.7+2.25=3.65m 承台高取h=l.5m M与长边方向一致a 承台平面图

《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及推荐书目

《艺术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备注:划横线处为知识重点 第一部分设计理论 第1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现状 一、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二、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对当代西方设计思潮的一般看法、中国古代设计思想概述 第2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一、设计与艺术 设计的艺术渊源、设计的艺术指向、设计中的艺术手法、艺术对设计 的影响 二、设计与科学技术 科技进步对设计的影响、科学理论与设计、作为科技商品化载体的设 计 三、设计与经济 设计与经济发展规划的关系、作为产品附加值的设计、作为经济体管 理手段的设计、生产和消费中的设计。 第3章中国设计溯源 一、史前时期 石器、陶器、玉器、建筑、服饰、工具 二、夏、商、周和战国时期 青铜器、玉器、建筑、服饰 三、从秦代到晚清 瓷器、建筑、园林、家具、纺织品与服饰、工具、兵器 第4章西方设计概观 一、“前设计”时期 史前、古典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罗可可 二、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的开端 工业革命的意义、印刷业的发展与视觉传达设计、现代意义的设计师 三、西方19世纪设计 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 四、现代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运动、二战后的设计、“波普”审美观 五、当代设计的现状

后现代主义理论与设计、新时代的设计方向 第5章设计的现代分类 一、视觉传达设计 概念、构成要素、领域 二、产品设计 概念、基本要素、基本要求、分类 三、环境设计 概念、类型 第6章设计师 一、设计师的历史演变 工匠、美术家兼设计师、专业设计师 二、设计师的知识技能要求 艺术与设计知识技能、自然与社会学科知识技能 三、设计师的类型 横向分类、纵向分类 四、设计师的社会职责 服务意识、伦理道德意识 第7章设计批评 一、设计批评的对象及其主体 两者的范围与特征、批评主体的多元身份 二、设计批评的标准 设计评价体系的参照标准、设计批评标准的历时性 三、设计批评的特殊方式 博览会模式、集团批评 四、设计批评的理论 设计批评理论的出现与发展、设计批评理论的多元化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1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院别: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土木工程 班级及学号: 指导教师: 年月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基础工程的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对基础工程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现行规范对基础设计的构造和计算要求,同时通过施工图的绘制,培养学生对一般工程基础设计的能力,为毕业设计中基础设计部分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1)阅读工程资料,收集课程设计相关书籍; 2)选择桩基础的类型、截面尺寸和桩长,初步选择承台埋深; 3)确定单桩承载力; 4)确定桩的根数,间距以及平面上的布置; 5)桩基承载力(与变形验算); 6)桩基中各桩受力与结构设计,包括各桩桩顶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桩身结构构造等;7)桩承台设计,包含承台抗弯,抗剪,抗冲切以及满足构造要求等; 8)绘制施工图,包含桩基础布置图和桩基础桩身配筋大样图、承台大样图。 三、课程设计的要求 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12)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的条文要求进行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桩型进行设计计算。计算书要求步骤清晰,内容完整,字迹工整,施工图绘制符合要求,图面布置合理,整洁,要求A2图纸。 四、课程设计的成绩 成绩构成: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占10%,计算书占50%,施工图占40% 五、工程概况 某工程为处于软土地区,拟采用桩基础,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上部结构柱网布置如图一所示。工程地质勘察查明地基土层分布如下: 表层为人工填土,松散,厚度为1.6m; 第二层为软塑态灰色粘土,厚度9m; 第三层为深厚可塑态粉质粘土,未钻穿。 地下水位位于地面下2m,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结果如表一所示。 现场进行了三根混凝土预制桩(桩为方形325*325mm,桩长15m)单桩静载实验,其p-s 曲线明显陡降点的起始点所对应的荷载分别为1315kN、1300kN、1285kN。 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情况如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值) 中柱(Z1):竖向荷载N=2900kN,弯矩M y=190kN.m,弯矩M x=300kN.m,水平力V=100kN(水平力方向与弯矩M x方向相同); 边柱和角柱(Z2):竖向荷载N=1000kN,弯矩M y=80kN.m,弯矩M x=150kN.m,水平力V=50kN(水平力方向与弯矩M x方向相同)。 表一地基土试验指标表 图一柱网布置图 六、参考文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基础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福建工程学院-基础工程课程设计-参考

一、设计资料 1.1 建筑物资料 某高校学生公寓楼,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3级。室内外高差为400mm,柱底受竖向荷载为6340KN,受弯矩为475.5m KN?。 1.2 岩土工程勘察资料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各钻孔混合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 1.2m,根据已有资料,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有腐蚀性。 建筑地基的土层分布情况及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二、选择桩型、桩长和截面尺寸 2.1 选择桩型 因柱底荷载大,不宜采用浅基础,本设计用桩基础。在对以上收集资料 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土层分布情况,考虑施工条件、设备和技术等因素,决定采用摩擦桩以及挤土桩。 2.2 选择承台埋深及桩的几何尺寸 本设计选择强风化花岗岩(9)作为桩端持力层。 桩型选用PHC 管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80,截面尺寸为直径400mm 。 由于地下水埋深为1.2m,选择承台埋深为1.40m 。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本设计取1m 。则工程桩入土深度为m h 2.3413543.35.574.23=++++++++= 桩基的有效桩长即为34.2-2.0=32.2m 。 三、 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确定桩数并进行桩的布置 3.1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p pk i sik p UK A q l q u Q +=∑=3.14×0.4×(46×1.6+22×2.4+52×7+24×5.5 +52×3.3+56×4+26×5+86×3+70×1)+8500×3.14×22.0=2910 KN KN R a 14552/2910== 3.2确定水平承载力特征值

基础工程学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学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学课程设计 (2007-09-13 20:18:31)转载▼ 标签:校园 生活 allan著 学校:贵州大学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 姓名:卢应红 学号:0401021106 日期:2007 年 9月 2 日 一 概述 (2) 二 基本地质情况 (8)

三 基础方案选择 (9) 四 基础设计 (11) 五 基本的施工要求 (16) 六 结论<建议和感想>…………………………………………………. 17

一概述 课程设计是高等教育中一直强调和重视的教学环节,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在学习《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完成基础设计的任务,目的是培养我们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我们独立分析和解决基础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整个基础的基本要求是永承上部荷载的必然性。没有空中楼阁,建筑物的全部荷地载都是由地球表面的地层来承担,受荷载影响的哪一部分地层我们就是做地基。 为了保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和正常使用,对于支承载整个建筑荷载的地基,应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首行是作用于基础上的建筑荷载,不超地地基的承载力。其次是沉降量不超过沉降容许值,以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为了保证基础的安全和可靠并满足使用功能的

要求,基础一般要埋于地珍下的某个深度,这一深度为地基的埋置深度。而用于支承基础的地基,视其实际工程地质条件是否满足结构物和构筑物的受力要求来决定其是否需要人工改造。不需要人工加固处理就可直接修筑建筑物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要加工处理的为人工地基。 基础工程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1 基础性状的理论研究不断的深入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而使基础性状的分析中如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特征线法得到了应用。 2 现场原位测试技术和基础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 为了改娈取样试验质量或者进行现场施工监测,原位测试技术和方法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3高层建筑深基础继续受到重视 随着高层建筑物修建数量的增多,各类高层建筑深基础的大量修建,深基础继续受到重视 4软弱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为了保证变形,稳定和抗震的要求,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基处理新技术因需要而发生和发展,成为岩土工程一个重要的专题。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工程设计任务书

土木工程专业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交通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土木工程教研室 2008年5月

设计题目——某公路桥梁桥双柱式墩基础设计 1.1 设计任务 本设计对象为某公路桥梁,该桥梁的上部结构设计已经完成,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桥墩基础与地基的设计与检算。要求同学按给定的条件完成相关的设计和计算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综合分析设计资料,对三种常用的桥梁基础类型(刚性扩大基础、桩基础和沉井基础)的技术合理性进行比较(限于课时,本次课程设计不考虑造价因素),选择较为合理的基础方案。 2.对选定的基础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3.初步决定修筑基础的施工方案。 4.将以上全部成果整理成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施工图。 设计计算说明书应制作成Word 文档。整个说明书应满足计算过程完整、计算步骤清楚、文字简明、符号规范和版面美观的要求,图纸应用AutoCAD 制作而且应该表达正确、布局合理和尺寸齐全。 说明书用A4纸打印,和图纸一起装订成册,并要求交上手写计算书,交任课老师评阅。 1.2 设计资料 1.2.1工程概况 该桥梁系某I 级公路干线上的中桥(单线),线路位于直线平坡地段。该地区地震烈度较低,不考虑地震设防问题。 桥梁及桥墩部分的设计已经完成,桥跨由4孔30m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组成。 1.2.2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 河床标高为78.32,桩顶与河床平齐,一般冲刷线标高为75.94 m ,局部冲刷线标高为73.62 m 。 地基土为中密砂砾土,地基土比例系数m =10 000 kN/m4;地基土极限摩阻力 60τ= kPa ;地基容许承载力ao [f ]=430 kPa,内摩擦角Φ=20o ,土的密度r' = 11. 80 kN/m 2(已考虑浮力)。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哪些内容 (1)系统理论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对教学设计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任何系统都包括五个要素:人、物、过程、外部限制因素和可用资源,这五个要素间有三种联系形式:①过程的时间顺序;②各因素间数据或信息流程;③从一个系统中输入或输出的原材料(人或物)。 (2)传播理论 信息传播是由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渠道与信息接受者为主要成分的系统。进行信息传播,必须对信息进行编码,考虑信息的结构与顺序是否符合信息接受者的思维与心理顺序。信息不能“超载”,过于密集的信息直接影响传递效果,增加负担。而且不同信息的注意获得特性不同。有些材料宜于以视觉方式呈现,有些则宜于用听觉方式呈现。还可以运用多种暗示技巧来增强这种注意获得特性,更重要的是考虑信息接受者的特性(年龄、性别、偏好等),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等。 (3)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与教学设计。概括地说,行为主义观点在教学设计中最基本应用是把可观察行为作为教学基础,提出用可观察行为动词界定各类教学目标(包括价值观与态度教学)并依此进行教学传递与评价。 认知理论与教学设计。认知理论探讨学习者内部的认知活动,其中主要是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认知建构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由一系列信息加工的转换过程,例如,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与记忆的8个阶段的学习模型。认知建构学习理论是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认知建构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指导意义是:建构过程要引导学生发现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不协调性,然后主动去改变它。学习的认知建构发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在具体的情景中,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意义。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意义大都是在观念上,如何发挥人的潜能问题等。 (4)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 教学理论的概念模式是教学设计的基础理论,教学的概念模式分为三类:时间中心模式、学习者中心模式与任务中心模式。 时间中心模式的代表性是卡罗尔模式,用理解教学的能力、能力倾向、教学的质量决定所需时间,用毅力与学习机会决定学生实用时间,与学习程度一起组成一个公式:任务中心模式关注于如何促进学习的过程,例如,布鲁纳模式与加涅模式。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与储存取决于知识的结构方式,提倡编制学科中心的结构化教材,通过学生自我的探究来把握、理解学科结构。加涅模式源于他对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观点。他把学习结果(学习领域)分为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与态度五类,形成系统的教学任务分析观和九个事件的教学过程等。 学习者中心模式把有效教学建立在对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分析上。它的目的不在于要求每个学生接受所有学科规定的内容,而在于强调每个学习者都能得到个体的充分自由发展。依据一般都是采用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理论。

中南大学《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基础工程》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班级:交建1305班 姓名:王俊杰 学号:0403130526

一、设计资料 1、地质及水文 (1)河床土质:从地面(河床)至标高32.5m为软塑粘土,以下为密实粗砂,深度达30米。 (2)水文:地面(河床)标高为40.5m,一般冲刷线标高为38.5m,最大冲刷线为35.2m,常水位42.5m。 2、土质指标 表1 土质指标 规范规定:钻(挖)孔灌注的摩擦桩中心距不得小于2.5倍成孔直径, 所以取: 承台尺寸:7.0m×5.0m×2.0m。 (1)拟定采用四根桩,设计直径为1.0m。 (2)桩身及承台混凝土用20号,其受压弹性模量E h =2.6×104Mpa。 (3)平面布置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平面布置图 4、荷载情况 (1)上部为等跨25m的预应力梁桥,混凝土桥墩,承台顶面上纵桥向荷载为: 恒载及一孔活载时: ∑N=6103.4KN ∑H=310.25KN(制动力及风力) ∑M=4123.6KN(竖直力偏心、制动力、风力等引起的弯矩)

恒载及二孔活载时 ∑N=6503.24KN (2)桩(直径 1.0m )自重每延米为 78.11154 )0.1(2 =??= πq KN/m (已扣除浮力) (3) 故,作用在承台底面中心的荷载力为: ∑N=6103.4+(7.0×5.0×2.0×25)=7853.4 KN ∑H=310.25KN ∑M=4123.6+310.25×2.0=4744.1KN ?M 恒载及二孔活载时: ∑N=6503.24+(7.0×5.0×2.0×25)=8253.24KN (4)则拟定桩基础采用冲抓钻孔灌注桩基础,为摩擦桩。 二、 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确定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中确定单桩容许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初步反算桩的长度,设该桩埋入最大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一般冲刷线以下深度为h 3,则: N h =[P]=2 1U ∑i i l τ +λm 0 A{[σ0]+K 2γ2(h 3-3)} 当两跨活载时: N h = 4 24.8253 + (38.5-35.2) ×11.78 +21 ×11.78h (kN) =2102.18 + 5.89h (kN) 计算[P]时取以下数据: 桩的设计桩径为1.0m ,冲抓锥成孔直径为1.15m , U=π×1.15=3.61m ,A=π×1.02/4=0.785㎡ , λ=0.70 , m 0=0.8 , K 2=6.0 ,[σ0]=550kpa Υ2= 7 .2812)]5.322.35([12)5.325.40(-+?--+?-h h =h h ++3.5126.63 (kN/㎡) (已扣除浮力) τ1=30kpa , τ2=110kpa [P]= 2 1 ×3.61×[2.7×30 + (h-2.7)×110] + 0.7×0.8×0.785×{550 + 6.0×h h ++3.5126.63(h+3.3-3)} = N h = 2102.18 + 5.89h 所以,则解一元二次方程得:h=9.99m

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综述

艺术设计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综述在阐述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之前,必须弄懂艺术设计人员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必备的行业素质,本文将艺术设计专业的从业人员所必备的技能与理论素养阐述如下。 一、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 绘画基础与造型能力是艺术设计师的基本技能之一。通过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和培训,可以迅速提高本科生的基础绘画造型能力、色彩感知与表现能力以及立体造型能力;一个设计工作者如果不能很好地用绘画方式表达设计理念的话,那将为自己将来的设计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能力与造型能力,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以下课程:“素描与速写、”“设计素描(一)”、“设计素描(二)”、“色彩构成”,该类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造型理解和造型能力,培养学生通过素描或者色彩语言进行基本型塑造和造型设计的能力。 二、丰富的想象力与扎实的设计创意思维能力 独创性和想象力是艺术设计师的翅膀,没有丰富想象力的设计师技能再好也只能称为工匠,而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设计师。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涉及本身就包含了创新、独特之意。自然界中的花鸟树木、我们身边的装饰器物、丰富的民族和民俗题材,音乐、舞蹈、诗歌、文学甚至现代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迪和设计灵感。千百年来,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正是由于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独创的精神才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宝贵财富。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扩大学生的想象空间,艺术设计专业开设了“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心理学”课程,该类课程从理论的层面对学生的创意思维方法、创意表达能力以及基本的创意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与提高,为后期学生在其他设计类核心课程中进行创意思维的表达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对艺术设计理论及历史的了解 艺术设计的初级阶段是对一些基础技法和技能的掌握,而成功的艺术设计师更重要的是应具备设计的头脑和敏锐的创作思维,只掌握

[625]设计学基础理论-2017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设计学基础理论考试科目代码:[625] (A卷:数字媒体基础 B卷:工业设计史及设计概论) 本科目分为A卷(数字媒体基础)和B卷(工业设计史及设计概论)两部分,每一部分均独立构成一套150分试题。考试时间180分钟。 A卷:数字媒体基础 一、考试要求: 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数字媒体设计与传统设计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分析和把握数字媒体的特性,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方式和文化意义;了解数字媒体设计的发展历史及发展趋势,掌握数字媒体设计艺术的类型、特征,理解数字媒体时代信息社会对人类生存模式的影响,理解数字技术的人文精神。 二、考试内容: 二、考试内容: I、数字影视理论(50分) 1)数字时代的影视艺术制作 2)影像技术与电影剪辑 3)电视技术的发明与影视剪辑 4)蒙太奇的概念与分类 5)剧本、导演、表演与蒙太奇 6)剪辑艺术中的蒙太奇 7)电影的结构与节奏 8)电影创作中的时空艺术 9)镜头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10)数字化剪辑的革命 11)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 12)电影的分段、分句法与蒙太奇技巧 II、设计学概论(50分) 1)设计与艺术、科学技术、经济的多重关系 2)中国设计史与设计思想 3)西方设计史与设计思想 4)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 5)设计的现代分类 6)设计师与设计批评 7)当代西方设计思潮 III、数字媒体理论(50分) 1)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构成/分类/特征 2)数字媒体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3)数字媒体艺术(图像、新媒体、数字电影、网络媒体、电子游戏、交互艺术)美学 4)科学、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