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2020年辽宁省锦州市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中考生物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10.0分) 1.

能够发育成果实的部位是()

A.花蕊

B.子房

C.花药

D.受精卵

2.如果将粉色桃花的枝嫁接到白色桃花的茎上,那么嫁接上的粉色桃花枝成活之后开

花的颜色将是()

A. C.粉色

有粉色,有白色

B.

D.

白色

黄色

3.成语“作茧自缚”述说家蚕正处于的时期是()

A.卵期

B.幼虫期

C.蛹期

D.成虫期

4.下列鸟类的行为中属于繁殖行为的一组是()

a.母鸡下蛋b.公鸡报晓c.金丝鸟筑巢d.大雁南飞e.孔雀开屏f.雌雄鸟交配g.老鹰抓小鸡h.亲鸟衔着虫子来喂雏鸟

A.a、c、d、e、f

B.b、d、e、g、h

C.a、c、e、f、h

D.b、c、e、f、g

5.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C.狗的长毛和黑毛棉花

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B.

D.

人的身高和体重

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6.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

移入褐鼠的子宫内,该褐鼠产下的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

A.黑、雌

B.褐、雌

C.白、雌

D.黑、雄

7.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所含染色体数分别

是()

A.30对、30条

B.30条、30对

C.30条、30条

D.30对、30对

8.双眼皮是显性性状。某人是双眼皮,他的生殖细胞只有一种,那么他的基因组成是

()

A.AA

B.Aa

C.aa

D.aA

9.下面四种不同的基因组成中,能够显示隐性性状的是()

A.DD

B.Dd

C.AA

D.dd

10. 某男子将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

A.0

B.25%

C.50%

D.100%

11. 下面的几种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 B. C. D.人种的皮肤有黑、白、黄之分阳光充足处比树荫下小麦穗大黄种人在热带生活两年皮肤变黑笼中养大的老虎不善于抓捕活猎物

12.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氨基酸分子的生成和原始生命的诞生场所分别是()

A. C.原始海洋和高温干燥地区

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

B.

D.

原始大气和高温干燥地区

原始海洋和原始海洋

13. 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

A. C.环境变化的结果

人工选择的结果

B.

D.

自然选择的结果

过度繁殖的结果

14. 明明吃了不洁净的水果而患了蛔虫病,这里的不洁净的水果属于传染病的哪个基本

环节()

15. 在2003年“非典”期间,老师经常用“84”消毒液喷洒教室的做法是哪一预防措

施()

A.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

C.控制传染源

D.美化环境

16. 传染病的易感人群是指()

A. B. C. D.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的人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经常感染传染病的人群

未曾感染过某种传染病的人群

17. 抗体是一种特殊的()

A.维生素

B.脂肪

C.蛋白质

18.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

免疫反应和利用的蛇毒分别是()

A. C.特异性免疫、抗原

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

D.

特异性免疫、抗体非

特异性免疫、抗体

19. 安全用药是指()

A. B. C. D.根据病人病情需要选择恰当的药物品种

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以上都是

20. 人类的下列疾病中,不属于“现代文明病”的是()

A.恶性肿瘤

B.流行性感冒

C.心脑血管疾病

D.糖尿病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0分)

2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

是______.

22.分析回答有关急救常识的问题:

(1)静脉出血时,我们一般在伤口的______止血;动脉出血时,一般在伤口的______

止血.

(2)如果病人心跳和呼吸都停止,则不仅要做______人工呼吸,帮助病人恢复呼吸,还要做______,帮助病人恢复心跳.

23. 小玲家喂养的一头白色母猪一窝生了8头小猪,其中6头白色,2头黑色。请据此

回答

(1)猪的白色和黑色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2)若与母猪交配的公猪也是白色的,则可判断______是显性性状,______是隐

性性状。

(3)如果显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隐性性状由基因a控制,那么2头黑色小猪的

基因组成为______.

(4)控制猪毛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______分子中.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4.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时利用绵羊进行一项著名的实验,实验方法和

过程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处理10天后第二次处理

甲组绵羊乙组绵羊

方法注

射脱毒病菌不

注射脱毒病菌

结果没

有患炭疽

没有患炭疽

方法注

射强毒病菌

注射强毒病菌

结果

没有患炭疽

患炭疽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甲组绵羊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是因为______。

(3)为防止炭疽在人群中流行,美国卫生部门加强了对邮件等物品的检疫,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分析,采取这一措施属于______。

(4)为防止该病传播,采用把病畜尸体烧毁或深埋的做法,这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____。

(5)经注射疫苗后的家畜获得免疫,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免疫。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

25.决定人的性别的染色体称为______,男性能够产生______种生殖细胞,分别含有

______或______染色体。

26.如图,为嫁接过程示意图,

(1)结构A的名称是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在嫁接时要用麻

绳或塑料条捆紧扎好,目的是使A和B的______紧密结合.

(2)嫁接是营养生殖的一种方式,此方法的优点是______.

27.据调查,患有流感的人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

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而周围的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以引起流行性感冒。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______,传染源是______,传播途径是______,易感人群是______.

(2)在教室中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

28.图中表示人的生殖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根据图回答:

(1)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它们的染色体数均为______。

(2)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叫______和______。

它们的染色体均为______。

(3)B过程为______。形成的e细胞叫______它的染色体数为______。

(4)f细胞是女儿的______细胞,其染色体数为______。

(5)由上述可以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_____的。生物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______,一条来自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子房经过传粉受精后的发育情况为:

可见,发育成果实的部位是子房。

故选:B。

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花萼、花瓣、雄蕊、柱头等结构逐渐凋落,只有子房逐渐膨大,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解题的关键要明确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等。

2.【答案】A

【解析】解: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粉色桃花的枝条是接穗,因此嫁接后的枝条结出的果实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粉色桃花的特征,即开的花是粉色。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A。

此题考查的嫁接的知识,嫁接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接穗性状的稳定,据此作答.熟

练掌握嫁接技术的应用以及优点,,能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生产生活.

3.【答案】C

【解析】解:蚕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幼虫→蛹→成虫,春蚕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要想让蚕多吐丝,会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给蚕食用可适当的增加幼虫期内营养物质的积累,“作茧自缚”是指春蚕化为不食不动的蛹.

故选:C

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昆虫的发育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4.

【答案】C

【解析】解: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而生殖行为是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所有行为。如求偶、交配、筑巢、孵卵和亲代抚育等。

所以

a.母鸡下蛋c.金丝鸟筑巢e.孔雀开屏f.雌雄鸟交配h.亲鸟衔着虫子来喂雏鸟。b.公鸡报晓是节律性行为d.大雁南飞是节律性行为g.老鹰抓小鸡是取食行为。故选:C。

本题考查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

明确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六个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C

【解析】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称为生物的性状,生物的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如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而狗的长毛和黑毛、人的身高和体重不是同一性状的表现形式,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不是同一种生物的性状。

故选:C。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据此答题。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以及性状的概念是初中生物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应结合实例进行掌握。

6.【答案】A

【解析】解: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D NA上,DNA在染色体上,染色体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小鼠体内的遗传物质来源于雌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因此小鼠的体色与性别是黑色、雌性。

故选:A。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遗传控制中心。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

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 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

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

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

7.【答案】B

【解析】解: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在形成受精卵时,精子与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汇合在一起,有恢复到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如图所示:因此牛的体细胞内含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生殖细胞和受精卵中所含染色体数分别是30条和30对。

故选:B。

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叫染色体;由蛋白

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染色体在体细胞内成

对存在,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此题考查了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8.【答案】A

【解析】解: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双眼皮是显性性状。某人是双眼皮,其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AA或Aa,但他只能产生一种生殖细胞,说明他的基因组成是AA.假若他的基因组成是Aa,则他会产生两种生殖细胞A或a。故选:A。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发育的基因,

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来。此题考察了

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9.【答案】D

【解析】解:AB、DD、Dd,都显示显性基因D控制的显性性状;

C、AA显示显性基因A控制的显性性状;

D、dd显示隐性基因d控制的隐性性状.

所以,能够显示隐性性状的是dd.

故选:D.

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10.【答案】A

【解析】解:人的性别遗传如图:从图中可

以看出儿子的染色体中Y一定来源于父亲,

X一定来源于母亲。男子把X染色体上的

某一突变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

子。因此某男子将X染色体上的某一突变

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O。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性别的遗传,解答

时可以从人的性别遗传图解方面来切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的性别遗

传过程。

11.【答案】A

【解析】解: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阳光充足处比树荫下小麦穗大、黄种人在热带生活两年皮肤变黑、笼中养大的老虎不善于抓捕活猎物,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人种的皮肤有黑、白、黄之分,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A。

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还是遗传物

质.12.【答案】C

【解析】解: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原始大气在高温、雷电以及紫外线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该学说认为,原始生命起源的后三个个阶段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

故选:C。

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

13.【答案】B

【解析】解:按照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桦尺娥的后代个体中,体色存在着深色和浅色的变异,其天敌小鸟对桦尺娥的体色起着选择作用;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一致时,不易被天敌发现,能够生存下来并产生后代,当桦尺娥的体色与环境颜色不一致时,容易被天敌发现而被吃掉,失去了产生后代的机会,因此后代个体与环境颜色不一样的个体就会越来越少.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在英国曼彻斯特地区,100年间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选:B.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据此答题.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14.【答案】C

【解析】解:A、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不洁净的

水果不属于病原体,A错误。

B、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B错误。

C、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播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病人的排泄物,分泌

物和传播疾病的生物或非生物媒介等;不洁净的水果属于传染病的传播途径,C正确。D、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些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D错误。

故选:C。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15.【答案】B

【解析】解:“非典”是一种因感染S ARS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传染性,预防传染病

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教室内喷洒“84”消毒液是

为了杀死空气中的致病菌、切断SARS冠状病毒到达健康人的途径,因此其属于切断传

播途径的预防措施。

故选:B。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此题考查了传染病预防的一般措施.

16.【答案】A

【解析】解:A、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故A正确;

B、C、D的描述不符合易感人群的概念.

故选:A.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传染源和易感人群的特点

17.【答案】C

【解析】解: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

特殊蛋白质。因此抗体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故选:C。

(1)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2)抗体是指抗原物质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抗原物质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抗体、抗原肥肉概念。

18.【答案】A

【解析】解:从获得途径来看,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生来就有的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由分析可知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则这种蛇毒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只对蛇毒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后天获得的,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因此是特异性免疫。

故选:A。

疫苗是由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据此作答。

了解疫苗的相关知识,掌握接种疫苗产生免疫力的原理,结合题意,即可正确答题。

19.【答案】D

【解析】解: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人的病情、体质和药物的作用,适当的选择药物的品种,以适当的方法、剂量和时间准确用药,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减小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非处方药要严格按说明书服用;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

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不必医生嘱咐下使用,根据病情需要,恰当选择药物,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的不良作用,才是安全用药的根本。故选:D。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或危害。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安全用药的内涵。

20.【答案】B

【解析】解:现在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为140.47/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3.89%;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127.18/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21.63%;心脏病的死亡率为98.92/1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6.82%,是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可见传染病不属于“现代文明病”。

故选:B。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并了解其病因。

21.【答案】生存斗争;自然选择

【解析】解: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故答案为:生存斗争;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此题考查了自然选择的概念,较为基础。

22.【答案】远心端近心端口对口吹气法胸外心脏挤压

【解析】解: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

施一定的急救措施.

(1)、发生不明原因的腹痛,怀疑为腹内出血,这时应采取的急救措施是及时去医院求治.外伤出血,包括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其中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血液呈鲜红色,从伤口喷出或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出血时应该在近心端止血.

(2)、当你遇到某人因意外事故而突然停止呼吸和心跳时,应首先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心脏停止的病人也伴随着呼吸停止,因此在做心脏挤压时要同时进行人工呼吸,以恢复病人肺的通气,达到通过肺换气来改善全身缺氧,促进呼吸中枢功能的恢复,从而产生自主呼吸.对该病人实施人工胸外挤压时,救护者应站在病人的左侧,双手叠放在一起,有节奏地、带有冲击性的用力向下按压病人胸骨下端,使其下陷3-4厘米,然后放松.当病人出现自主呼吸、颈动脉有搏动、脸色逐渐转为红润,则证明抢救有效.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有效的表现是病人的胸廓能够随着每次吹气而略有隆起,并且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

故答案为:(1)远心端近心端

(2)口对口吹气法胸外心脏挤压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急救的内容,分析解答.

掌握常用的急救措施,既解决题目,又会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于救助他人.

23.【答案】相对性状白色黑色aa DNA

【解析】解:(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猪的白色和黑色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若后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中没有的性状,那么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如果与母猪交配的公猪也是白色的,则在猪的白色和黑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白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

(3)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即2头黑色小猪的基因组成为aa.

(4)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即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 NA片段;因此控制猪毛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

(2)白色;黑色

(3)aa

(4)DNA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此题考查了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的概念。24.【答案】第一次处理时产生了抗体,获得了免疫对照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特异性

【解析】解:(1)(2)题干中甲组绵羊在第一次注射脱毒病毒,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抗原的抗体,当第二次注射强度病毒后,由于体内具有了抵抗该病原体的抗体,可以抵抗该病菌,所以表现为无症状。本实验的变量为是否注射脱毒病毒,甲组注射了脱毒病毒为实验组,乙组未注射,起到对照作用,因此为对照组。

(3)(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炭疽病可能通过邮件等物品传播,美国卫生部门加强了对邮件等物品的检疫,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为防止该病传播,采用把病畜尸体烧毁或深埋的做法,属于控制传染源。(5)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制剂。疫苗失去了致病性,但保留了病原菌的抗原性,人体注射疫苗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使人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这种免疫力是后

天获得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是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第一次处理时产生了抗体,获得了免疫

(2)对照

(3)切断传播途径

(4)控制传染源

(5)特异性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蛋白质叫做抗体,起到消灭病原体的作用。

关键知道注射死的或毒性弱的病毒可以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25.【答案】性染色体两X Y

【解析】解:“1902年美国科学家发现,男性的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是不一样的”,与性别决定有关,这种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 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

故答案为:性染色体;两;X;Y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

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性染色体的概念和组成。

26.【答案】接穗砧木形成层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

【解析】解:(1)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如图,接上去的A叫接穗,被接的植物B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

(2)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使果树提早结果,增强抵抗力,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因此嫁接过程中,应选择接穗的性状是人们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故答案为:(1)接穗;砧木;形成层;

(2)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

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据此作答.

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27.【答案】流感病毒患有流感的人空气、飞沫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开窗通风消

【解析】解:(1)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流感病毒。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流感就可以通过空气和飞沫进行传播。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周围的抵抗能力不强的人属于易感人群。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教室中预

防该病的主要措施是开窗通风,消毒。

故答案为:(1)流感病毒;流感患者;空气、飞沫;抵抗能力不强的人;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

明确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即能正确答题。28.【答案】23对精子卵细胞23条受精受精卵23对体23对相同父方母方

【解析】解:(1)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a和b 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

(2)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生殖细胞c精子、d卵细胞中染色

体的数目是23条,比a、b减少一半。

(3)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

受精,图示中B过程是受精,e细胞是受精卵,受

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

数目即23对。如图所示:

(4)由单细胞受精卵到成体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

的发展变化过程叫做发育,图示中C过程是由受精

卵到成体的发育。F细胞为女儿的体细胞,其染色

体为23对。

(5)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

半来自母方,包含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并且又恢复到父母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这说明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

故答案为:(1)23对;

(2)精子;卵细胞;23条;

(3)受精;受精卵;23对;

(4)体;23对;

(5)相同;父方;母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