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 B P GB 50***—201*

企业消防站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enterprise fire station

(征求意见稿)

201*-××-××发布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i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企业消防站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enterprise fire station

GB 50XXX -20XX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X年X X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X北京

i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189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规范、规程)。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企业消防站分类、消防站建筑规模、消防车辆配备、抢险救援器材配备、个人防护装备。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公安部负责日常管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地址:天津市南开区卫津南路110号,邮政编码:300381)。

本规范主编单位: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

××××××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 ××× ×××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 ××× ××× ×××

ii

目次

前言............................................................................................................................................. II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选址与布局 (3)

3.1消防站分类与设置要求 (3)

3.2消防站选址 (3)

3.3平面布局 (4)

4 建筑 (6)

5 建筑设施 (9)

6 装备配置 (11)

6.1一般规定 (11)

6.2石油化工企业 (13)

6.3石油库和石油储备库 (16)

6.4石油天然气企业 (16)

6.5发电厂 (19)

6.6港口与大型仓储企业 (19)

6.7民用机场 (19)

7 人员配备 (22)

附录A 企业消防站抢险救援器材配备品种与数量 (23)

附录B 企业消防站消防员基本防护和特种防护装备配备品种与数量 (32)

附录C 民用机场消防装备配备标准 (40)

本规范用词说明 (44)

引用标准名录 (45)

iii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inologies (2)

3 Site and layout (3)

3.1 General Requirement (3)

3.2 Site (3)

3.3 Layout (4)

4 Building (6)

5 Building facilities (9)

6 Fire equipment (11)

6.1 General Requirement (11)

6.2 Petrochemical enterprise (13)

6.3O i l d e p o t (16)

6.4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enterprise (16)

6.5 Power plant (19)

6.6 Harbour and large storhouse (19)

6.7 Airport (19)

7 Personal equipment (22)

Appendix A Fire extinguishing equipment (23)

Appendix B Personal equipment (32)

Appendix C Fire equipment for airport (40)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4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45)

iv

1 总则

1.0.1为使企业消防站的设置、建筑设计和装备配备适应火灾扑救和应急救援的需要,增强企业抗御火灾和处置灾害事故的能力,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企业消防站建设及其装备配备。

1.0.3 企业消防站的设置、建筑设计和装备配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4 企业消防站应根据责任区类别、保护对象和扑救火灾的需要,确定选址和类别,配备相应技术装备。

1.0.5 企业消防站的设置、建筑设计与装备配备,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

2.0.l 企业消防站Enterprise Fire Station

企业内供专职消防队员执勤备战和生活的场所,通常包括训练场地、业务用房和辅助用房,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

2.0.2 特勤消防站Special Mission Fire Station

主要承担特种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和特殊火灾扑救任务的企业消防站。

2.0.3 消防装备Fire Equipment

配备在企业消防站内用于战勤保障的车辆(船、艇、航空器)和各类灭火抢险救援设施与人员防护器材等。

2.0.4 机场消防保障等级Classification of Fire-fighting Station at Airport

机场所具备的与基础类别相对应的消防救援能力。

2.0.5 民用航空运输机场Civil Aviation Transportation Airport

为从事除了国防、警察和海关等国家航空活动以外的航空活动提供的场所,一般包括跑道、塔台、停机坪、加油栓、候机楼、货运站、廊桥维修厂等设施,并提供机场管制服务、空中交通管制等其他服务。

2

3 选址与布局

3.1 消防站分类与设置要求

3.1.1 企业消防站的类别应根据企业的规模、火灾危险性、固定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所处地理环境以及周围城市消防站设置情况和邻近单位消防协作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3.1.2 企业消防站根据其建设规模和作用,可分为特勤消防站、一级消防站、二级消防站和三级消防站。

3.1.3 设置二座以上消防站、消防员总人数不少于100人的企业,宜确定其中一座消防站为大队级消防指挥中心,且该站不应低于二级消防站。设置五座以上消防站、消防员总人数超过200人的企业,宜设置支队级消防指挥中心,且该站宜为一级消防站或特勤消防站。

3.1.4 下列企业应设置企业消防站:

1石油化工企业中的油田及炼化企业、LNG接收站;

2特级、一级、二级石油库和石油储备库;

3储备易燃、可燃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

4石油天然气工程;

5单台机组容量为300MW及以上的火电厂,总装机容量在1500MW以上的水力发电厂;

6国家主要港口、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港口企业,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大型港口企业;

73级及以上民用机场;

8其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大型企业。

3.1.5 位于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当有工业园区消防站可以依托,且消防站的等级和保护距离满足要求时,可不再单独设置专职消防站。

3.1.6 企业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应纳入本企业整体规划,与企业建设项目同步设计、建设、验收和使用。

3.2 消防站选址

3.2.1 企业消防站的辖区面积应与企业性质、规模和火灾危险性相适应。

3

3.2.2 企业消防站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临主要道路设置在辖区内便于车辆快速出动的地段,其用地应满足业务训练的需要;

2 消防站主体建筑距企业内、外部医院、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影剧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主要疏散出口不应小于50m;

3 当辖区内有生产、贮存危险化学品单位、爆炸危险源及高毒泄露源时,消防站应设置在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或侧风处,其边界距上述危险部位不宜小于200m。

3.2.3 企业消防站的建筑应为独立建筑物,确需设置其他建筑内时,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消防站应划分为独立的功能分区,并单独划分防火分区。

3.3 平面布局

3.3.1 企业消防站建设用地应根据建筑占地面积、车位用地和训练场地面积等确定。配备消防船(艇)或卸载式消防舟的消防站应具备可供消防船(艇、舟)靠泊的岸线或码头。

3.3.2 企业消防站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次性实施或分期实施的消防站应根据建设计划进行整体规划,并宜留有改建和扩建的余地;

2 应按消防员生活、训练和出动的要求以及装备器材配置需要等进行合理布局;

3 交通组织应合理、各类流线清晰,道路应依据人员流线、车辆流线的需要进行设计;

4 消防车库门应朝向企业内部人流较少的主干道路,至道路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5 车库前的场地应采用混凝土或沥青地面,并应有不小于2%的坡度坡向道路;

6 消防车库门在消防站院内时,消防站主出入口与企业内部主干道路的距离应满足大型消防车辆出动时的转弯半径要求;

7 消防站的出入口不应少于2个;

8 消防车出入口处的企业内部主干道路两侧应设置标志标线或隔离设施,30m 以内的路段应设置禁止停车标志。

3.3.3 企业消防站的备勤室不应设置在建筑的三层及三层以上。

3.3.4 企业消防站站内建筑之间及与站外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标准的规定。

3.3.5 企业消防站的绿地率应符合企业整体规划的要求。5

4 建筑

4.0.1 企业消防站建筑应根据企业消防站的类别和有利于执勤备战、方便生活、安全使用等原则合理确定。

4.0.2 企业消防站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0.3 企业消防站建筑的防火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4.0.4 位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企业消防站,其建筑应按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计,并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提高1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其中,8~9度地区的企业消防站建筑,应按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对消防车库的框架、门框、大门等影响消防车出动的重点部位进行验算,限制其地震位移。

4.0.5 企业消防站应设置必要的业务训练与体能训练设施和场地。

4.0.6 企业消防站的外部装修应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并应采用体现消防站特点和不易老化的装修材料。消防站的内部装修应适应消防员生活和业务训练的需要,并应采用明快和容易清洗的装修材料。

4.0.7 企业消防站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及当地相关法规的规定。

4.0.8 水上消防站、航空消防站等专业消防站,其场地、码头、停机坪、加油栓、房屋建筑等建设标准应执行国家有关规定,装备的配备应满足所承担任务的需要。

4.0.9 企业消防站的建筑应包括业务用房、业务附属用房和辅助用房。

4.0.10 业务用房应根据消防站的类别和使用人数及所需配备的装备等确定,宜包括消防车库(码头、停机坪)、通信室、体能训练室(馆)、训练塔、执勤器材库、训练器材库、被装营具库、清洗室、烘干室、呼吸器检测充气室、设备修理间、灭火剂储存库、灭火救援研讨和电教室。

4.0.11 企业消防站业务附属用房宜包括图书阅览室、会议室、多功能室、消防员备勤室等。

4.0.12 企业消防站的辅助用房宜包括餐厅、厨房、家属探亲用房、浴室、衣帽间、医务室、晾衣室(场)、贮藏室、盥洗室、理发室、设备用房、油料库、生活停车库(场)等。

4.0.13 辅助用房中功能相近的用房宜集中设置。体能训练室、执勤器材室、清洗室、

6

烘干室、器材修理间、呼吸器检测充气室、灭火剂储存库等的设置宜临近消防车库。

4.0.14 辅助用房中有噪音、异味、辐射和易燃易爆危险等的用房,应远离备勤室、探亲用房等居住人员的房间设置。

4.0.15 企业消防站业务用房、业务附属用房以及辅助用房的使用面积指标及建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 51054的规定。

4.0.16 企业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应符合表4.0.16的规定。

表4.0.16 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

注:消防站车库的车位数含1个备用车位。

4.0.17 企业消防站的消防车库应能保障车辆停放、出动、维护保养和执勤备战的需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设置修理间及检修地沟。修理间应用防火墙与其他部位隔开,并不宜与通信室毗邻;

2室内净高不应小于最大车高加0.6m;门楣的高度不应小于最大车高加0.3m;门的宽度不应小于最大车宽加1.0m。车库净长不应小于最大车长加3.5m。每组车库的大门上,应设置一个可供人员通行的小门;

3内外沟管盖板的承载能力,应按最大吨位消防车的满载轮压强度进行设计;

4地面和墙面应便于清洗;

5消防员进入消防车库的侧门宜双向开启,宽度不宜小于1.4m,门上应设置观察窗;通道口不宜设置台阶。

4.0.18 企业消防站建筑内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和安全疏散的要求。建筑内部供消防员出动用的通道的净宽度,单面布房时,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1.4m;双面布房时,走道的宽度不应小于2.0m;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1.4m。通道两侧的墙面应平整、无突出物。楼梯踏步应平缓,两侧应设置扶手,楼梯倾角不应大于30o。

4.0.19 企业消防站建筑中的办公室、阅览室、餐厅、宿舍等应具备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走廊、楼梯间、公共卫生间宜具备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自然采光房间的室内采光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的规定。

4.0.20 企业消防站建筑的隔声、减噪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7

规范》GB 50118的规定。备勤室室内的允许噪声级(A声级),昼间不宜大于50dB,夜间不宜大于40dB,房间隔墙与楼板的空气声的计权隔声量不宜大于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不宜大于75dB。

8

5 建筑设施

5.0.1 企业消防站应设置给水、排水系统。消防站的生活给排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消防给水和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及其他灭火设施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标准的规定。

5.0.2 位于采暖地区的消防站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供暖设施,并宜使用城市热网或集中供暖,消防车库在供暖期内,室内温度不应低于12℃。消防站的业务用房、备勤室、餐厅和通信室、体能训练室等应设置空调等降温设施。

5.0.3 企业消防站车库应配备下列设施:

1 应在便于操作的位置设置消防车加水用消火栓;

2 设置室内消火栓的消防车库应设置排水设施;

3 车库内应设置为车辆充气、充电和废气排除的设施;

4 车库内的停车位均应设置倒车定位装置;

5 车库门应按每个车位独立设置,并宜设置自动开启装置。车库门应设置应急手动功能,车库门的开启宜与火警出动信号的警灯、警铃联动;

6 车库门不应采用卷帘门,开启后应具有自动锁定功能。

5.0.4 消防车库内宜设置滑杆,滑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滑杆的直径应为0.08m~0.10m,数量宜按一个执勤战斗班设一根确定;

2滑杆的底部应设置直径不小于0.8m的弹性垫;

3滑杆入口处应设置能自动启闭的防烟隔栅;

4滑杆入口直径宜为0.9m~1.0m,其周围应设置安全护栏;

5滑杆应位于使滑降消防员到达车辆时间最短的地方;

6滑杆应安装在消防车库墙壁的附近或嵌入凹室;

7滑杆上方及降落处应设置照明设施;

8在滑杆整个长度范围内,滑杆中心与最近的障碍物(墙壁、管道、停车隔间门通道)的距离不应小于0.75m。

5.0.5 企业消防站应设置消防水带、战斗服清洗和晾干(烘干)设施。

5.0.6 消防站的供电负荷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设置配电室和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应满足企业消防站正常工作所需重要设备的用电需求。

9

5.0.7 企业消防站内应设置正常照明和应急照明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主要用房及场地的照度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的规定;

2备勤室、车库、通信室、体能训练室、会议室、图书阅览室、餐厅及公共通道等,应设置应急照明;

3公共通道、楼梯间应设置疏散指示灯或出口指示灯;

4通向车库通道的所有照明灯在消防警报响起时应能同时开启;

5室外训练场地、车库门前应设置室外照明系统,照度不应小于75lx。

5.0.8 企业消防站内应设置通信、电视、广播、视频监控、电脑和网络系统。

5.0.9 企业消防站内应设置警铃。消防车库门一侧应安装车辆出动的警灯和警铃。

5.0.10 企业消防站室外训练场地和训练塔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消防站设计规范》GB 51054的规定。

5.0.11 灭火剂储存库的环境温度应符合灭火剂使用温度的要求,并应配置快速灌装设备。

10

6 装备配置

6.1 一般规定

6.1.1 企业消防站的装备应包括消防车辆(船、艇、航空器)、灭火器材、抢险救援器材、个人防护器材、通信器材、训练器材以及营具等。

6.1.2 企业消防站车辆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企业的规模、主要保护对象的火灾危险性、消防站的类别及其独立作战能力等情况配置。

6.1.3 企业消防站通信装备的配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B 50313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支队级消防指挥中心,可按Ⅰ类标准配置;

2 大队级消防指挥中心,可按Ⅱ类标准配置;

3 其他消防站,可参照Ⅲ类标准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配置。

6.1.4 通信装备应能确保指挥信息准确迅速地传达到前沿阵地的每一个指战员。6.1.5 企业消防站消防车辆的配备数量应符合表6.1.5的规定。

表6.1.5 企业消防站配备车辆数量(辆)

6.1.6 企业消防站的常用消防车辆配备标准宜符合表6.1.6的规定。

表6.1.6 常用消防车辆配备标准

11

注:1 表中带“△”车种由各地区根据实际需要选配;

2 各地区在配备规定消防车数量的基础上,可根据需要选配消防摩托车。

6.1.7 企业消防站主要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表6.1.7的规定。

表6.1.7-1 企业消防站主要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

表6.1.7-2 其他消防车辆的技术性能

12

6.1.8 企业消防站灭火器材应根据企业的性质和企业消防站类别配备,且不应低于表6.1.8的规定。

表6.1.8 企业消防站灭火器材配备标准

注:1 分水器和接口等相关附件的公称压力应与水带相匹配。

2 泡沫钩管用于石油和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站。

6.1.9 企业消防站抢险救援器材的配备品种与数量不应低于本规范附表A.0.1~A.0.10的规定。企业消防站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的配备品种及数量不应低于本规范附表B.0.1的规定,消防员特种防护装备的配备品种及数量不应低于附表B.0.2的规定。抢险救援器材和防护装备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6.1.10 企业消防站应设置单双杠、独木桥、板障、软梯及室内综合训练器等技能、体能训练器材。

6.1.11 企业消防站的消防水带、灭火剂等易损耗装备,应按照不低于车载灭火剂总量1:1的比例保持库存备用量,若邻近消防协作力量不能在30min内到达时,储备量应增加1倍。

6.2 石油化工企业

6.2.1 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中型石化企业至少应设置一个一级消防站。石13

油化工企业消防站的保护范围,应以接到火灾报警后5min内到达责任区边缘或最大行程距离不超过2.5km为原则确定;当超出此范围时,应增设二级或三级企业消防站。对于丁、戊类火灾危险性场所,消防站的服务范围可增加至4km。

6.2.2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站的消防车辆配备,应根据被保护对象,选择以大型泡沫消防车为主,且应配备干粉或干粉-泡沫联用车;大型石化企业应配备举高喷射消防车、通讯指挥车和泡沫液运输车。消防车辆的配备宜符合表6.2.2的规定。

表6.2.2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站消防车辆配备表

注:表中带“△”车型根据企业火灾危险性的特点选配;保护对象火灾危险性较大且距离其他消防队较远的企业消防站应高于以上消防车配备标准。

6.2.3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站中主要消防车的技术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重型消防车应为大功率、远射程炮车,且应带自保系统;

2 车载泵流量不应小于80L/s,消防车载炮应为两用炮,射程不应低于70m;

3 泡沫液罐容量不应低于6000kg,泡沫-干粉联用车干粉容量不应低于3000kg;

14

4 泡沫比例混合器宜为3%、6%两档,或无级可调。

6.2.4 泡沫灭火剂的储量不应低于消防车载泡沫灭火剂总量的100%。

6.2.5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站配备的个人防护装备、器材应根据本单位工作环境和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且应满足现场灭火、有毒有害气体防护、侦检、破拆、堵漏、供气、医疗救护、环境监测等的实际需求。

6.2.6 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站中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的配备要求应符合本规范附表

B.0.2和B.0.3的规定,消防员特种防护装备的配备要求应符合附表B.0.3的规定。

6.2.7 气防站宜与石油化工企业消防站合建。

6.2.8 气防站的车辆、器材配备应符合表6.2.8的规定,且应配备必要的维修器具,建立气瓶充气室(站)和空气呼吸器维修室。

表6.2.8 气防站车辆及器材配备要求

15

石油化工技术标准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专业代码)】 石油化工技术(570203) 【学制及招生对象】 三年/普通高中毕业生 【就业面向】 主要就业领域:石化类或与石化类密切联系的其它化工企业、有机化工中间产品的合成企业、其它与本专业相关的企业与部门。 初始就业岗位群:石油化工工艺运行控制岗位、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操作与维护岗位等。 发展岗位群:经过3-5年的努力,可以从事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及质量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生产方法,能从事石化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相关岗位一线工作的,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职业岗位核心能力

(1)综合素质 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并具有终身学习和发展能力;具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职业能力 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研究行业产业链中生产流程和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五个目标就业岗位及十四个典型工作岗位。 石油化工产业链包括新产品的研发,产品的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系统维修维护、产品的销售等环节,每一环节均有相应的职业岗位,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每一岗位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低职位。 即具有熟练的石化新产品开发能力、石化产品生产能力、石化产品检验能力、技术型销售能力等。

石化产业链产品研发 产品生产产品销售 新产品研发生产加工质量检测品控管理市场营销 就业岗位群工作岗位初 级中 级高 级 企 业 高 级 管 理 人 员 红色代表可零距离就业岗位 产品检验产品品控实习生试验员工艺员技术员工程师研发主管研发主任 实习生操作工设备员工艺员技术员生产主管车间主任 实习生操作工技术员工程师施工队长技术部长项目经理 实习生质检员品控员品管员工程师维修主管 实习生售货员销售员营销员销售主管营销主管营销经理 工段长 (3)职业拓展能力 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善于交流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确切汉语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和熟练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开发和实际工作能力。 【职业证书】 本专业学生需取得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之一 【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一、 课程体系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对专业岗位描述及职业能力的分析,开发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设定本专业课程体系为:以典型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五层次训练,四情景升级”。即从岗位概念性能力、岗位性相关能力、岗位功能性能力、岗位系统化能力、岗位指导性能力五个层次确定情景课程结构和课程大纲,通过岗位概念性能力训练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xx国家标准 L-TSA汽轮机油 Turbine oils L-TSAGB11120-1989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 GB/T260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4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1884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1885石油计量换算表 GB/T1995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B/T3141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GB/T35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3536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GB/T4945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GB/T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7305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 GB/T12579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 GB/T12581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SH/T0124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64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 SH/T0308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技术内容 3.1产品质量等级 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3.2技术要求 运动粘度,(40℃)mm2/S 粘度指数1 倾点2,℃不高于 闪点(开口),℃不低于 密度(20℃),kg/m3 酸值,mgKOH/g不大于 中和值,mgKOH/g不大于 机械杂质,%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L-TSA汽轮机油 Turbine oils L-TSA GB11120-1989 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 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1885 石油计量换算表 GB/T1995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B/T3141 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GB/T3535 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GB/T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GB/T4945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7305 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 GB/T12579 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 GB/T12581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SH/T0124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 SH/T0308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技术内容 3.1 产品质量等级 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3.2 技术要求

L 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L T S 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L-TSA汽轮机油 Turbine oils L-TSA GB11120-1989 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 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1885 石油计量换算表 GB/T1995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B/T3141 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GB/T3535 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GB/T4945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 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7305 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 GB/T12579 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 GB/T12581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SH/T0124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 SH/T0308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技术内容 3.1 产品质量等级 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 3.2 技术要求

【石油行业标准】石油液化气标准

目前,我国液化石油气质量标准GB11174-1997的具体内容为: 实际应用中,密度和蒸气压是最便于检测的参数,由于该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密度值,我单位依据多年液化石油气入库检测经验及北方各大炼厂的油品质量状况,规定了液化石油气的入库检测密度标准。低于这一标准时,C5以上组份含量及蒸发残留物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直接入库;高于这一标准时,则须按照SH/T0230 方法进行色谱分析。 2007年6月,我单位接收了两批液化石油气,检测合格入库。该油品分装后实际使用时,火苗却只有原来的1/2~1/3,用户反映强烈并退货。当时的密度检测值为0.62kg/m3,色谱分析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为: 表1 两批遭用户退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

与标准进行对照,就会发现这两批油品虽然密度较大,但组份含量却是符合要求的。符合国标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问题出在哪里呢? 二、原因分析 为找出符合国标的液化石油气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原因,我们查找了一些资料,如几种主要成份的化学性质、燃烧特性等。但因资料来源和笔者学识所限,未能找到影响用户使用的确切原因,只能从几种主要成份已掌握的物化性质进行一些表面分析。 首先是饱和蒸气压,当液态液化石油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时,只要容器上部还留有空间,这部分空间就会被气态液化石油气充满。当容器上部气液两相处于动态平衡时,所测出的气相空间的压力,就是当时条件下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众所周知,液化石油气的饱和蒸气压与容器的大小及液量无关,仅取决于成份及温度。几种液化石油气主要组份的饱和

蒸气压如下: 表2 几种液化石油气组份的饱和蒸气压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不仅C3组份饱和蒸气压与C4相差较大,同一类物质的同分异构体间蒸气压也有较大差异。如正丁烷与异丁烷、顺丁烯-2、反丁烯-2与正异丁烯,均相差30%以上。饱和蒸气压的大小,直接反映了该种物质自然气化能力的大小。因此,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必然感到效果明显不同。 其次是化学活性,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份应该是丙烷、丁烷。烷烃是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因为C-H键和C-C单键相对稳定,所以烷烃的性质很稳定,难以断裂。除了氧化、卤化、裂化反应外,烷烃几乎不能进行其他反应。因此,很多发达国家的液化石油气是丙烷气、丁烷气或丙丁烷混和气。而烯烃是指含有C=C键 (碳-碳双键)的碳氢化合物,属于不饱和烃。双键基团是烯烃分子中的功能基团,具有反应活性,可发生氢化、卤化、水合、卤氢化、次卤酸化、硫酸酯化、环氧化、聚合等加成反应,还可氧化发生双键的断裂,生成醛、羧酸等。因此,烯烃虽然也是易燃易爆气体,但由于其晶间结构排列的不同,相同温度下密度高于烷烃,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L T S A汽轮机油国家标 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L-TSA汽轮机油 Turbine oils L-TSA GB11120-1989 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ISO-L-TGA)-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 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1885 石油计量换算表 GB/T1995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B/T3141 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GB/T3535 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GB/T4945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 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7305 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 GB/T12579 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 GB/T12581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SH/T0124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 SH/T0308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技术内容 3.1 产品质量等级 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 3.2 技术要求

第七章 石油产品分析教案教学文案

第七章石油产品分析 教学目标: 掌握石油的组成,油品的基本理化特性;了解油品的理化特性测定基本方法;熟悉油品质量、安定性、腐蚀性等主要指标的表示方法和测定方法。教学重点: 油品基本理化特性、低温流动性、燃烧性能、安定性及腐蚀性的表示及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苯胺点、辛烷值、品度值等系列概念的理解和区分。 §7.1概述 一、石油产品分析测定的目的和意义 1、油品分析的概念:用统一规定的或公认的标准试验方法,分析检验油品的理化性质、使用性能和化学组成的分析测试方法。 2、油品分析的目的: (1)对石油加工的原料油和原材料进行检测,制定生产方案,为建厂设计提供依据。 (2)对各炼油装置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控制,系统检验各馏出口的中间产品和产品的质量,从而对各生产工序及操作进行及时调整,以防止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 (3)对出厂油品进行全分析,为提高产品质量,改进生产工艺、增加品种,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依据。 (4)对油品使用性能进行评定。 (5)对油品质量进行仲裁。 3、油品分析的意义:油品分析是进行生产装置设计,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产量、增加品种、改进质量、完成生产计划的基础和依据,也是储运和使用部门制定合理的储运方案、正确使用油品、充分发挥油品最大效益的依据。 二、石油的组成 1、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和H,其中C含量一般为84.0%~87.0%,H含量为12.0%~14.0%,C、H质量比为6.1~7.1。 2、石油的化合物组成 (1)烃类有机物 (2)非烃类有机物 (3)无机物 三、主要石油产品的组成和特性 我国石油产品按特征分为6类:燃料F、溶剂和化工原料S、润滑剂和有关

石油焦标准

石油产品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010~0037-90) 附录A 石油焦试样制备法 A1.从作业线、车箱、堆放场地或其它运输工具上采样,一次样经13mm筛,筛后不应小于4000g。 A2.将4000g样品分成四份,每份1000g,一份弃之不要,第二份作为检查分析用,第三份再分为四份,每份250g,其中二份弃之不用,二份留实验室供作测定水分用。 A3.研磨质量不小于1000g的第四份试样,直至微粒尺寸小于3mm,并缩分至250g,在180~190℃烘箱的烤盘上烘烤15min,再研磨到微粒尺寸小于0.25mm,这时留在0.25mm筛上的试样应不超过3%。A4.将通过0.25mm筛的试样分为四份,每份质量约60g,作为分析试样。第一份供实验室技术分析用,第二份按用户要求作分析用试样;第三份作留样;第四份弃之不要。 A5.试验和检查用的分析试样,置于用防蚀材料制成的有密封盖的瓶里,瓶里放入和瓶外贴上填有产品类别、试样名称、批号、采样时间和地点的标签。 A6.试样保管期:供测水分的试样为3d;供作技术分析的试样为20d;分析试样邮寄时,用瓶装外加木箱包装。 附录B 石油焦水分的测定方法

B1.用本标准附录A制备的试样进行试验。 B2.烘箱加热温度稳定在130~140℃。 B3.称量瓶有密合的盖,其大小应使称取2g试样时,每1cm2的试样质量不大于0.15g。 B4.从试样中不同的深度的两、三处取出约2g试样(天平称量误差不大于0.0001g),置于预先烘干并称量过的称量瓶里称量,并使符合B3的要求。 B5.将装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到预先加热到135~140℃的烘箱里,保持45min,然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5min,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后放回到干燥器中,20min后再从干燥器中取出称量,如果两次称量差数不超过0.001g,则认为已恒重。 B6.所有称量误差不得大于0.0002g。 B7.计算 试样中水分W[%(m/m)]按下式计算: W=(m5-m6)/(m5-m4)×100 式中:m4-带盖称量瓶的质量,g; m5-带盖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前的质量,g; m6-带盖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g; 8.精密度 重复性:重复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应大于0.2%。 石油焦灰分测定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中国国家标准分类目录之石油产品综合

GB510-1983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法 GB/T511-1988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1884-2000原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实验室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995-1998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B/T2540-1981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比重瓶法) GB/T2541-1981石油产品粘度指数算表 GB/T3141-1994工业液体润滑剂ISO粘度分类 GB/T3536-1983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3555-1992石油产品赛波特颜色测定法(赛波特比色计法) GB4016-1983石油产品名词术语 GB/T4756-1998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 GB/T4929-1985润滑脂滴点测定法 GB/T4945-2002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和碱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GB5096-1985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5487-1995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 GB/T5816-1995催化剂和吸附剂表面积测定法 GB6950-2001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GB/T6536-1997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GB/T6540-1986石油产品颜色测定法 GB/T6541-1986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张力测定法(圆环法) GB/T6683-1997石油产品试验方法精密度数据确定法 GB/T6986-1986石油浊点测定法 GB/T7304-2000石油产品和润滑剂酸值测定法(电位滴定法) GB/T7305-2003石油和合成液水分离性测定法 GB/T7631.2-2003润滑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2部分:H组(液压系统) GB/T7631.16-1999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6部分:P组(气动工具) GB/T7631.17-2003润滑剂、工业用油和相关产品(L类)的分类第17部分:E组(内燃机油) GB/T8021-2003石油产品皂化值测定法 SH/T0733-2004闪点测定法(泰克闭口杯法) SH/T0251-1993石油产品碱值测定法(高氯酸电位滴定法) SH/T0121-1992石油产品馏程测定装置技术条件 SH/T0234-1992轻质石油产品碘值和不饱和烃含量测定法(碘—乙醇法)SH/T0229-1992固体和半固体石油产品取样法 SH/T0236-1992石油产品碘值测定法 SH/T0252-1992轻质石油馏分中微量硫测定法(镍还原法) SH/T0606-2005中间馏分烃类组成测定法(质谱法) SH/T0704-2001石油及石油产品中氮含量测定法(舟进样化学发光法)

GB 13348 标准名称: 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

标准名称: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GB 13348-92 标准编号:GB 13348-92 标准正文: Safety rules of static electricity with relation to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01-12批准, 1992-10-01实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液体石油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过程中防止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液体石油产品。 2引用标准 GB 4385防静电胶底鞋、导电胶底鞋安全技术要求 GB 6539轻质石油产品电导率测定法 GB 6950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 GB 12014防静电工作服 GB 12158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3静电引燃起因 液体石油产品在流动、过滤、混合、喷雾、喷射、冲洗、加注、晃动等情况下,由于静电荷的产生速度高于静电荷的泄漏速度,从而积聚静电荷。当积聚的静电荷,其放电的能量大于可燃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并且在放电间隙中油品蒸气和空气混合物处于爆炸极限范围时,将引起静电危害。 4预防静电危害的基本方法 4.1静电接地 4.1.1油品生产和贮运设施、管道及加油辅助工具等应采取静电接地。当它们与防雷、电气保护接地系统可以共用时,不再采用单独静电接地措施。 4.1.2静电导体与大地间的总泄漏电阻值在通常情况下均不大于1MΩ。专设的 静电接地体的接地电阻值一般不应大于100Ω,在山区等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其接地电阻值也不应大于1000Ω。 4.2改善工艺操作条件 4.2.1在生产工艺的操作上,应控制油品处于安全流速范围内。减少油品的飞溅,同时防止油品中夹入水分和气体(参见GB 12158)。 4.2.2尽量采用金属管道或部件,当采用非导体材料时,应采取相应措施。 4.2.3液体石油产品通过精细过滤器会产生大量静电荷,从过滤器出口到贮器应留有30s的缓和时间。 4.3采用静电消除器 4.3.1为减少液体石油产品的静电,应采用液体静电消除器。 4.3.2静电消除器应装设在尽量靠近管道出口处。 4.4采用抗静电添加剂 4.4.1在液体石油产品中可加入微量的油溶性的抗静电添加剂,使其电导率达到5 0pS/m以上。轻质油品安全静止电导率及其测定法见GB 6950和GB 6539。 4.5采用缓和器

GB11133液体石油产品水分卡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1133-89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测定法 (卡尔·费休法)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water-Karl fischer reagent method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卡尔·费休试剂进行容量滴定来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含量50~1000ppm的液体石油产品。 游离碱、金属氧化物、氧化剂、还原剂、无机含氧弱酸盐、硫醇、某些简单含氮化合物以及与碘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对该测定有干扰,l ppm的硫(如硫醇)所引起的滴定误差大约相当于O.2ppm的水。 2引用标准 GB/T 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 1885石油计量换算表 GB/T 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方法概要 本标准基于在含有吡啶、甲醇等有机溶剂中,试样中的水与卡氏试剂发生如下反应:H2O+SO2+I2+3C5H5N→2C5H5N·HI+C5H5N·SO3 C5H5N·SO3+CH3OH→C5H5N·HSO4CH3 本标准利用双铂电极作指示电极,用按照“死停点”法原理装配的终点显示器指示反应的终点。根据消耗的卡氏试剂体积,计算试样的水含量。 4仪器与材料 4.1仪器 a.终点显示器:其电路原理见附录A。 b.自动滴定管:10mL,最小分度值O.05mL,具储液瓶、十燥管、双联打气球。 c.电动磁力搅拌器:220V、50Hz。 d.滴定瓶:250或500mL平底三颈瓶。 e.双铂指示电极:制作方法参见附录B。 f.注射器:5,50μL,lO,20,50和100mL。 g.三角烧瓶:100mL,具磨口塞。 4.2材料 a. 变色硅胶。

《国家标准》石油用国家标准汇总

石油天然气SY 00/09石油综合 00标准化、质量管理 01技术管理 02经济管理 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07计算机应用 0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10/19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 10石油勘探、开发与集输工程综合 11石油地质勘探 12石油开发 13石油钻井 14石油开采 15海洋石油作业 16油、气集输[HT] 20/29石油、天然气 20石油、天然气综合 21原油 22人造石油 24天然气 30/49石油产品 30石油产品综合 31燃料油 33溶剂油 34润滑油 36润滑脂 38绝缘油 39液压油液 40合成油脂 41真空油脂、防锈油脂 42石油蜡 43石油沥青 44石油焦 45工艺用油 46炼厂气体 49其他石油产品 60/69石油产品添加剂 60石油产品添加剂综合 61添加剂 90/99石油勘探、开发、集输设备 90石油勘探、开发、集输设备综合 91石油物探测井设备与仪器 92石油钻采设备与仪器 94海洋石油作业用设备 97油、气处理设备 98油、气集输设备 SY0031—1995石油工业用加热炉安全规程

SY0043—1996油气田地面管线和设备涂色标准 SY0322—2000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油田集输管道工程 SY0401—1998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0402—2000石油天然气站内工艺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4067—1993SY0453—1998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油田集输管道工程 SY0466—1997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SY0470—2000石油天然气管道跨越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4008—1993抽油机安装施工及验收规范 SY4024—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则 SY4025—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设工程 SY4026—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储罐工程 SY4027—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站内钢质工艺管道安装工程 SY4028—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备安装工程 SY4029—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长输管道线路工程 SY4030.1—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气工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 SY4030.2—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气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SY4031—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 SY4032.1—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长途通信明线线路工程) SY4032.2—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市内电话线路工程) SY4032.3—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通信管道工程) SY4032.4—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长途通信明线载波电话安装工程) SY4032.5—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长途通信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 SY4032.6—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市内电话交换设备安装工程) SY4032.7—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市内电话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 SY4032.8—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SY4032.9—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数字微波通信工程) SY4032.10—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信工程(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 SY4033—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道路工程 SY4034—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桥梁工程 SY4035—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采暖、通风、给排水安装工程 SY4037—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炼油厂建设工程 SY4038—1993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气田建设工程 SY4052—1992油气管道焊接工艺评定方法 SY4056—199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焊缝射线照相及质量分级 SY4063—1993电气设施抗震鉴定技术标准 SY4064—1993常压立式储罐抗震鉴定技术标准 SY4065—199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对接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 SY4081—1995钢制球型储罐抗震鉴定技术标准 SY4104—1995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管道穿跨越工程 SY5131—1998石油放射性测井辐射防护安全规程 SY5225—1994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SY5317—1988原油管线自动取样法 SY5669—199[HJ*5/9]3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立式金属罐交接计量规程 SY5670—1993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铁路罐车交接计量规程 SY5671—1993石油及液体石油产品流量计交接计量规程 SY5719—1995天然气凝液安全管理规定 SY5720—1995司钻安全技术考核规则 SY5726—1995石油测井作业安全规程

石油产品销售系统的储存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4428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石油产品销售系统的储存安全技术要求标准版 本

石油产品销售系统的储存安全技术 要求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石油产品销售系统的产品储存,除了大型储罐之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桶装油品库房,特别是中、小城市、一些厂矿企业单位、各类大、中、小油库中普遍存在,采取桶装储存方式小品种产品大量存在,给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难度。采取简易桶装储存的储存方式的可靠性比较差,失于防范,就会酿成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在油桶搬运及码垛过程中叉车插坏油桶,介质渗漏流淌在空间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明火或流淌到不防爆的叉车电路或排气管上都可能酿成火灾爆炸

事故;桶垛倒塌、真空吸盘漏气脱落等,也可能造成事故。油桶堆放场内的介质泄漏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接近火源会引起燃烧爆炸。夏天高温曝晒胀破油桶等事故也频繁发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重点部位安全技术要点叙述如下。 一、库房安全设施 (1)用于储存桶装油品的库房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石油库设计规范》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不得设地下或半地下式储存间。 (2)库房应设不少于两个的向外开启的门,且门宽应不小于2m。斜坡式门槛应高出室内地坪0.15m,且用非燃烧材料制造。 (3)库房可依靠自然通风,但屋顶应设拔风筒或风帽。寒冷区的拔风管应加防寒挡板。库房内的油气浓度应控制在300mg/m3以下。

L-TSA汽轮机油国家标准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L-TSA汽轮机油 Turbine oils L-TSA GB11120-1989 本标准的一级品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8068-87《石油产品和润滑剂-石油基汽轮机油(ISO-L-TSA和 ISO-L-TGA)-技术条件》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深度精制基础油并加抗氧剂和防锈剂等调制而成的L-TSA汽轮机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中所属产品适用于电力、工业、船舶及其他工业汽轮机组、水汽轮机组的润滑和密封。 40℃按运动粘度中心值分为32,46,68和100等四个牌号。 2引用标准 GB/T260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264 石油产品酸值测定法 GB/T265 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法和动力粘度计算法 GB/T511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1885 石油计量换算表 GB/T1995 石油产品粘度指数计算法 GB/T3141 工业用润滑油粘度分类 GB/T3535 石油倾点测定法 GB/T3536 石油产品闪点和燃点测定法(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4756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GB/T4945 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示剂法) 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GB/T7305 石油和合成液抗乳化性能测定法 GB/T11143加抑制剂矿物油在水存在下防锈性能测定法 GB/T12579 润滑油泡沫性测定法 GB/T12581 加抑制剂矿物油的氧化特性测定法 SH/T0124 含抗氧剂的汽轮机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 SH/T0164 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规则 SH/T0308 润滑油空气释放值测定法 3技术内容 3.1 产品质量等级 本产品质量分为优级品、一级品和合格品等三个等级。 3.2 技术要求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管理标准

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管理标准 QG/SYXT-286-2005 版本/修订状态:3/3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管理。 2.1 技术部负责制(修)订《化工原材料管理标准》;下达各装置馏出口分析项目、频次、 指标、原料指标、原料及中间产品分析管理标准,负责不合格品的评审。2.2 技术部负责产品标准的管理,负责生产装置馏出口、中间原料、半成品、成品、化 工原材料及公用工程系统的分析检验,负责装运产品容器的检查,负责产品的判定放行, 负责质量管理统计与考核。 2.3 经营部负责制定《日生产作业计划》,负责产品销售的预报工作,负责内外贸船期的 排定,负责通报进出口原油(原料油)及成品油的船期和所装油品品种、数量,提供原油 及成品油的进出口合同指标,负责出口产品报验工作,并做好相关用户的服务和用户意见 的收集工作。 2.4 各区、场负责按《日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及时对工艺进行调整,使生产处于受 控状态,确保馏出口产品质量合格。 2.5 储运场负责按《日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安排油品收付。 3.1 原油管理

3.1.1 技术部要对每船(每一个品种)原油按规定的检验项目进行分析检验。 3.1.2 切换原油时,安全运行部要及时通知常减压装置,以便装置及时调整操作。技术 部要对常减压装置各侧线加强质量监测,以确保产品质量。 3.1.3 生产3号喷气燃料时,原油管理必须按《3号喷气燃料管理规定》的规定执行。 3.2 化工原材料管理按照《化工原材料管理标准》执行。 3.3装置馏出口质量管理 3.3.1 各生产装置必须按《日生产作业计划》中的馏出口质量指标控制产品质量。 3.3.2 技术部质量分析处必须严格执行《馏出口分析项目、频次汇编》和《化验分析管 理标准》,保证分析数据及时、准确,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处必须严格执行《在线质量仪表 管理标准》中有关在线质量仪表检定、标定的有关规定,保证在线质量仪表的准确率。 3.3.3 当装置因生产波动、原料更改、工艺调整或其他原因需要加样时,由生产车间向 1 2005年5月10日发布 2007年1月24日实施 QG/SYXT-286-2005 版本/修订状态:3/3 生产调度提出请求后由生产调度统一安排,其他情况按照《装置馏出口分析项目、频次汇 编》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3.3.4 装置因波动无法保证馏出口产品质量时,要及时联系生产调度和质量检查员,生 产调度必须依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半成品及中间原料罐不被污染,质量检查员应密切

GB-T 8017-87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

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 (雷德法) Petroleum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vapour pressure-Reid method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汽油、易挥发性原油及其他易挥发性石油产品的蒸气压;本方法不适用于测定液化石油气的蒸气压。 试样在37.8℃下用雷德式饱和蒸气压测定器所测出的蒸气最大压力。称为雷德饱和蒸气压。 1 方法概要 将经冷却的试样充入蒸气压测定器的汽油室,并将汽油室与37.8℃的空气室相连接。将该测定器浸入恒温浴(37.8±0.1℃),并定期地振荡,直至安装在测定器上的压力表的压力恒定,压力表读数经修正后即为雷德蒸气压。 2 仪器 蒸气压测定器的详细结构见附录A。 3试样 试样的蒸发损失和组成的微小变化对雷德蒸气压的影响是极其灵敏的,因此在取样及试样的转移过程中需要及其小心和谨慎。 3.1 取样 按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进行。 3.1.1测定蒸气压的试样容器的容量应为1升,器壁要求具有足够强度,能承受器内的最高压力,并附有倒油装置,它是装有注油管和透气管的软木塞(或盖子),能严封试样容器的口部,注油管的一端是与软木塞(或盖子)的下表面相平,另一端应能插到距离汽油室底部6~7毫米处(图1d)。透气管的底部应能插到试样容器的底部。 3.1.2从油罐车或油罐中取样时,将空的开口式试样容器吊着并沉进罐内燃料中,使试样容器中充满燃料。将试样容器提出,倒掉所装的然。这次装油的目的是利用燃料洗涤试样容器。然后将试样容器重新沉进罐内燃料中,应一次放到接近罐底就立即提出,要求将燃料装至样容器的顶端。提出试样容器,立即倒掉一部分燃料,使试样容器所装的试样体积不少于容器内容量的70%,但不多于80%(图1a),此时,立即用塞子(或盖子)封闭试样容器的器口。 3.2试样转移的温度 在所有情况下,在打开容器之前,盛试样的容器和在容器中的试样均应冷却到0-1℃。这温度可按下述方法测定,即直接测定放在同一冷却浴中的另一个相同容器内相似液体的温度。该容器冷却的时间应与试样容器的冷却时间相等。 3.3 试样的管理 取样后,试样应置于冷的地方,直至试验全部完成。渗透容器中的试样不能用于试验,应予舍弃并重新取样。雷德蒸气压的测定应是被分析试样的第一个试验。 4 准备工作 4.1 容器中试样的空气饱和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1987-05-12批准 1988-05-01实施

GB液体石油产品水分卡费法

G B液体石油产品水分 卡费法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测定法 GB/T 11133-89 (卡尔·费休法) Liquid petroleum products-Determination of water-Karl fischer reagent method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卡尔·费休试剂进行容量滴定来测定液体石油产品水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水含量50~1000ppm的液体石油产品。 游离碱、金属氧化物、氧化剂、还原剂、无机含氧弱酸盐、硫醇、某些简单含氮化合物以及与碘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对该测定有干扰,l ppm的硫(如硫醇)所引起的滴定误差大约相当于的水。 2引用标准 GB/T 1884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 GB/T 1885石油计量换算表 GB/T 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样法(手工法) GB/T 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方法概要 本标准基于在含有吡啶、甲醇等有机溶剂中,试样中的水与卡氏试剂发生如下反应: H2O+SO2+I2+3C5H5N→2C5H5N·HI+C5H5N·SO3 C5H5N·SO3+CH3OH→C5H5N·HSO4CH3 本标准利用双铂电极作指示电极,用按照“死停点”法原理装配的终点显示器指示反应的终点。根据消耗的卡氏试剂体积,计算试样的水含量。

4仪器与材料 仪器 a.终点显示器:其电路原理见附录A。 b.自动滴定管:10mL,最小分度值,具储液瓶、十燥管、双联打气球。 c.电动磁力搅拌器:220V、50Hz。 d.滴定瓶:250或500mL平底三颈瓶。 e.双铂指示电极:制作方法参见附录B。 f.注射器:5,50μL,lO,20,50和100mL。 g.三角烧瓶:100mL,具磨口塞。 材料 a. 变色硅胶。 b. 分子筛:3 A或5 A,球型。 5试剂 碘:分析纯。 无水甲醇:分析纯。 吡啶:分析纯。 三氯甲烷:分析纯。 无水乙醇:分析纯。 二氧化硫:纯度99%以上,钢瓶装或自制。 注:二氧化硫制备方法——将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240g加入到2 L圆底烧瓶申,横加硫酸制取二氧化硫气体。使用时需经硫酸干燥。 蒸馏水:符合GB/T 66 82中三级水要求。 硫酸:化学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