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

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主观性

B 普遍性

C 基础性D能动性

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A 外铄论

B 内发论

C 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 我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D老子

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D老子

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

A特殊性 B 社会性 C 创造性D自觉性

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

9.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

10.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反映。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

11.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

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

12.心理学家提出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

13.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

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

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

14.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阶段性D互补性

1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 必然性 C 方向性D可能性

16.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 )。A教育万能论 B 环境决定论 C 多因素作用论D遗传决定论

17.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A社会本位论 B 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论D教育万能论

1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 B 互补性 C 阶段性D不平衡性性

19.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A学习 B 生殖 C 创造D思考

20.人的心理成熟以具有独立自主的( )为标志。

A自我意识 B 创造能力 C 预见能力D选择能力

21. 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 )。

A成熟B环境 C 遗传素质D教育

22.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是( )的观点。

A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D二因素论

23.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 )因素对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 教育 C 社会活动D环境

2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是( )。A环境 B 遗传 C 教育D主观努力

2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反映了( )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 环境 C 教育D社会活动

26.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因素 B 社会环境 C 教育活动D自然环境

27.儿童主题发展的源泉是( )。

A遗传 B 环境 C 教育D主体活动

28.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素质 B 个体主观能动性 C 环境D教育

29.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指( )。

A童年期 B 少年期 C 青年期D成年期

30.“未来”是( )最重要的概念。

A童年期 B 少年期 C 青年期D成年期

3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A霍尔 B 华生 C 彪勒D格塞尔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理论有( )。

A内发论 B 外铄论 C 成熟机制D教育 E 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2.“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孟子 B 华生 C 威尔逊D洛克 E 格塞尔

3.“外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费洛伊德 B 华生 C 孟子D荀子 E 洛克

4.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经历了( )阶段。

A感知运算水平 B 前运算水平 C 具体运算水平D形式运算水平

E 形象运算水平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A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 E 互补性

6.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A性别差异 B 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C 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

方面的差异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E 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7.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

A遗传素质 B 环境 C 学校教育D社会活动 E 生产劳动

8.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 )。

A高尔登 B 华生 C 霍尔D洛克 E 彪勒

9.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不同层次的内容构成,包括( )。

A生理活动 B 精神活动 C 心理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 E 思维活动

10.少年期所表现出的总体性阶段特征是( )。

A身心状态的剧变 B 内心世界的发现 C 自我意识的觉醒D独立精神的加强

E 身心逐步走向成熟

11.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表现在( )。

A帮助人发现自身价值 B 认识并发掘自身潜能 C 形成并发展人的个性

D发展人的精神力量 E 使人的身心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12.下列哪些观点属于遗传决定论( )。

A洛克的“白板说” B 高尔登的血统论 C 柏拉图的三等论D基督教的“原罪说”

E 中国的行善性恶论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

1.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内在需要的外铄论。( )

2.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都持

积极乐观态度的是内发论。( )

3.教学中可以将任何知识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 )

4.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

5.教育教学中只要强调统一要求就够了。( )

6.遗传素质可以决定人的发展。( )

7.生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

8.教育可以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而对人的发展发挥它的能动作用。( )

四、填空题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过程中实现的。

2.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__。

3.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的是__。

4.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者威尔逊把“__”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5.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__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6.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__。

7. __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

8.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是__。

9.英国哲学家洛克的“__”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

10.“外铄论”在美国的典型代表是__。

11.以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是__。

12.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用于动物的__。

13.个体身心发展的__,要求教育工作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影响。

14.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这是身心发展的__规律。

15.因材施教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__规律。

16.教育教学中提“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__规律。

1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__上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

18.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__,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__。

19.__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20.前苏联心理学家__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

21.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的机制就是__。

22. __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3.个体呈现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__和__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

动构成。

24.人的力量是人的__力量与__力量的综合。

25.人的根本力量,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__。

26.个性亦称__,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27. __是教育的理想,进行__教育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

28.心理学家把少年期成为“危险期”或“__”。

29.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以比喻为“__”。

30. 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31.“未来”是__最重要的概念。

32.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任务是要解决__问题和__问题。

五、名词解释

1.个体身心发展

2.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

4.成熟

5.人的价值

6.人的潜能

7.发展个性

六、简答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2.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什么影响?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那些方面?

5.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有哪些?

七、论述题

1.试述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试述成熟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3.试述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C.职业型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D.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B.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B.培养能力 5.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6.中国高等学校实( C )。C.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A.大众化发展 8.(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C.培养专门人才 9.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A.教学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C.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四、简述题(每题8分,18选4。) 1.社会政治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政治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决定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3.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4.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通过发挥其政治功能为社会政治服务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2.培养专门政治、法律人才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2.社会经济制度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决定作用 1.经济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4.经济结构的变化制约着高等教育的结构 (二)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社会不利群体的社会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经济功能是通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再生产科学技术这两条基本途径而实现的。 3.社会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关系 答:(一)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着高等学校教育的内容2.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实施 3.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4.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对文化具有反作用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4.简述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及其相互关系 答: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包括: (一)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学职能)(二)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研究职能)(三)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针对社会) 现代大学三大社会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 成现代大学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发展科学是高校的重要职能,直接服务社会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职能的进一步延伸,使它们不脱离社会实际。 5.简述教育目的的性质 答:(一)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主观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 6.简述高校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径

教育学第三章教案

第周星期第节(课时)年月日 第1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课时2 第1节人的发展的含义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识记人的发展、遗传素质、社会环境、年龄特征的概念。 2.描述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阐述人的发展的规律及其教育意义。 应用本章所学原理,结合本校实际,探讨如何发挥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 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自由讨论、教案 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 法运用 第一节人的发展的含义 一、人的发展的一般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的 身心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具体指人作为生命个体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 长,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 加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生理方面,包括人 的各种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机能的成熟;心 理方面,它包括各种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等)的发展,也包括个性的形成。 二、人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发展的统一性 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 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的。身体的正常发展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特别 是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人 的心理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二)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 第二节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人的发展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 一、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又称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生物特点。它包括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结构与机能特征,运动器官、感觉器官、语言器官等方面的结构与机能,以及肌体结构、形态等方面的特征。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二)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阶段 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 达到的一般程度。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物和物质基础,它在人的一生中都会持续发挥作用。人之间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别的,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某些差异,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上的差别等。这些差别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二、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环境包括两种:一是社会环境;二是自然环境。 (一)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生活的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种。宏观环境如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精神文化等等。微观环境如家庭、邻里、亲友、娱乐场所、工作单位等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其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概述 概念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根本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教育规律(基本规律:教育与人(内部),教育与社会(外部)) 发展概述萌芽时期(只是思想,不是学科),创立时期,发展时期 萌芽时期:中国 儒家孔子 人性论性相近,习相远 人性三等:一等生而知之者:上智,二等学而知之者:中人,三等困而不学者:下愚 办学方针有教无类: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也 孔子的教育思想并未体现绝对的教育平等 教育功能国家发展的三个条件:庶(劳动力),富(生产力),教(政治伦理教育) 孔子的治国大纲,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子夏说: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君子的三方面培养: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教学方法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因材施教:“闻斯行诸”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人弃也 启发性教学:世界上最早使用启发性教学的教育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与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是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道德教育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孟子 人性论“性善论”: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内发论)教育的作用“明人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 理想人格“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品德内化) 内心修养方式: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 教学思想深造自得: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内发) 盈科后进: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教亦多术):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 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 专心致志: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社会分工与教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之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荀子 人性论“性恶论”:教育“化性起伪”(外铄) 培养目标培养大儒:儒分为:俗儒,雅儒,大儒 学习过程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只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教师地位师云亦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最早把道德连在一起)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 _____。 (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 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与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教育学基础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目的(重点章)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类型及其功能 一、教育目的及其质的规定性 (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书上的这段话最好全部记下来) 教育目的即教育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方面的要求。 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为所属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所确立的总体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对教育活动具有指向性作用的目的领域,含有不同层次预期实现的目标系列。它不仅标示着一定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要求,也标示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联系:在对教育社会性质的规定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含有“为谁培养人”的规定性,都是一定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在性质和方向上不可违背的根本指导原则。 区别:1、教育目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方针:除上面两个,还有“怎样培养人”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原则 2、教育目的在对人培养的质量规格方面要求较为明确; 教育方针在“办什么样的教育”“怎么样办教育”显得突出。

(三)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对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教育为谁培养人”“为谁服务” 2、对教育对象质的规定性:教育对象培养的社会倾向性;培养对象应有的基本素质。 二、教育目的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教育目的自身实践的特点看,分为价值性教育目的和操作性教育目的。 价值性教育目的:具有价值判断的意义 操作性教育目的:具有实践操作意义 前者是后者的依据,设定原则,价值基础。后者是前者的体现形式。 (二)从教育目的要求的特点看,分为终级性教育目的和发展性教育目的 终级性教育目的:具有终级结果的教育目的 发展性教育目的:具有连续性的教育目的 前者是后者的根本依据,后者是前者的具体体现。 (三)从被实际所重视的程度看,分为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和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 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被社会权力机构确定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必须遵守的教育目的。 非正式决策的教育目的:蕴涵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中的教育目的。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一)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4)

2011年教师资格证测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3) 来源:测试大【关注测试大,就是关注自己的未来】 2010年12月8日 典型真题分析 1.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会调适,二是_____。(2007年) 【评析】寻求发展,此题旨在考查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 2.如果某学生怕狗,你如何用“系统脱敏法”消除他对狗的惧怕反应? (2008年4月) 【评析】第一步可以先让他看各种狗的照片、谈论狗;第二步再让他远远观看拴起或关起的狗;第三步最后让他接近狗、摸狗、抱起狗。此题旨在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在实际心理辅导中的具体运用。 同步训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 A.没有疾病 B.身体状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2.下列选项中,对心理健康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从健康到不健康只是程度的不同,而无本质的区别 B.心理健康反映的是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C.心理健康标准是一个发展的文化的概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D.心理健康等于没有疾病或疾病仅限于躯体疾病

3.学校心理辅导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下列对学校心理辅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校心理辅导以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为服务对象 B.心理辅导把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和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上 C.学校心理辅导侧重于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矫治的心理治疗 D.心理辅导等同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4.心理辅导的途径有多种,下列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专门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讲授为主的有关课程,另一种是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B.心理辅导和班级、团队的日常活动没什么区别 C.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来实施 D.个别辅导最能体现心理辅导中因材施辅的原则 5.罗杰斯在其“以人为中心的治疗”中将“无条件积极关注”看做心理辅导的前提之一,这体现了学校心理辅导的( )。 A.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尊重和理解学生原则 D.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 6.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主要组成是( )。 A.心理障碍学生 B.正常学生 C.重度心理健康问题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问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社会现象是反映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现象,教育认识现象是反映教育与学生认知活动关系的现象。 教育问题是人们从大量教育现象中提炼出来,作为认识和研究对象的课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教育学就是通过研究这些现象、问题,揭示教育背后所存在的客观规律,以作为教育者进行教育的依据和指南。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教育之外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前者如教师、学生、教材、设备、教学、德育、管理等因素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后者如学校与社区、教育与人口、教育与经济发展、教育与政治改革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就是要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理念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二、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的发展,根据其研究方法、理论的成熟水平,可以分为萌芽阶段、创立阶段、发展阶段三大阶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教育学萌芽阶段的特点 萌芽阶段的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形成一门独立学科,只表现为许多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的总结。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1)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2)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3)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到的论述之中。 2.萌芽阶段中国的教育思想 (1)《学记》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末期。据郭沫若

3.近三年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2008年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试卷 教育学(中学) 一、选择题: 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B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学者是(C ) A、孟禄 B、杜威 C、利托尔诺 D、斯宾塞 3、选择一部分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单位进行调查的方法,属于教育调查 中的( C ) A、全面调查 B、个案调查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4、提倡“从做中学”的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 ) A、杜威 B、巴班斯基 C、赞科夫 D、布鲁姆 5、对教育性质起决定作用的是(A ) A、生产力 B、意识形态 C、执政党 D、政治经济制度 6、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错误的选项是(C ) A、教育目的是社会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B、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C、教育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7、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应 该具备哪方面的素质( D ) A、忠于职守 B、团结协作精神 C、人际交往能力 D、良好的道德修养 8、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D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9、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 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C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都是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0、在古代的东西方,学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都是(A ) A、个别教学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设计教学法

教育学第三章

第三章班级管理 【名师视频讲解本节考点出题】 内容简介 本章主要考查管理班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考生具有小学班级管理、班队活动组织,以及与学生、家长、社区等沟通的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设计和组织班级管理活动。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组织小学班级活动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能够针对班级实际和小学生特点,分析班级日常管理中的现象和问题,能够整合各种教育资源,组织有效的班队活动,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高频考点提要 1.班集体的发展阶段;2.班集体的基本特征;3.班级管理的内容;4.班级管理的模式;5.班级管理的原则;6.班级管理的方法;7.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及应对;8.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高频考点速记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在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其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班集体从其初步形成到巩固成熟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一个优秀学生班集体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如下过程: 1.组建阶段 这一阶段学生初进学校,全体学生尽管在形式上同属一个班级,实际上都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班集体靠教师组织指挥,靠行政手段组织班级。班集体的目的任务都来自教师个体自身要求。 2.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同学之间开始相互了解,在班主任的引导培养下,涌现出了一批积极分子,班集体有了核心人物,开始协助班主任开展各项工作。但是,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的组织指挥,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班风也尚未形成。 3.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班集体已成为教育主体。不仅学生干部,多数学生也能互相严格要求。教育要求已转化为集体成员的自觉需要,也无需外在监督,已能自我管理和教育。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大家勤奋学习,各项活动表现良好。 4.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是班集体趋向成熟的时期,集体的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为集体成员所内化,全班已成为一个组织制度健全的有机整体,整个班级洋溢着一种平等、和谐、上进、合作的

教育学习题集3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 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 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 A 主观性 B 普遍性 C 基础性D能动性 2.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是( )。 A 外铄论 B 内发论 C 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3. 我国古代“内发论”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D老子 4.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的是( )。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5.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D老子 6.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 )的典型代表。 A外铄论 B 内发论 C 遗传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7.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不同于动物的( )。 A特殊性 B 社会性 C 创造性D自觉性 8.“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 9.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 10.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反映。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 11.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有两个生长高峰:在心理方面,感知成熟在先,思维成熟在后,情感 成熟更后。这些现象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 12.心理学家提出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的依据是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差异性 13.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 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 有( )。 A阶段性 B 顺序性 C 不平衡性D互补性 14.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阶段性D互补性 1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 必然性 C 方向性D可能性 16.无论“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 )。A教育万能论 B 环境决定论 C 多因素作用论D遗传决定论 17.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若单纯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就会导致( )。 A社会本位论 B 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论D教育万能论 18.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 A顺序性 B 互补性 C 阶段性D不平衡性性 19.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 )能力为标志。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 1.(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2.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 )的教学内容之一 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3.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4.幼儿的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把重点放在()的形式上。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5.下列不属于智育内容的是()。 A.发展智力 B.培养求职兴趣 C.良好的学习习惯 D.爱祖国的情感 6.( )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之一。 A.科学的幼儿体育活动 B.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C.教师的示范作用 D.开展和体育相关的游戏

7.学前阶段美的启蒙重在培养儿童( )。 A.美学的知识 B.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C.表现美的技能 D.审美动机 二、名词解释 1.幼儿体育 2.幼儿智育 3.幼儿德育 4.幼儿美育 5.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三、判断题 1.所谓智育就是要通过教学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2.美育的重要实施途径是通过平常的艺术活动。 3.在德育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自尊心。 4.幼儿园体育必须以全面、科学地增强幼儿体质为核心。 5.为了让幼儿在艺术方面有所特长,可以暂时放松智育方面发展的需要。 四、简答题 1.简要叙述在实施体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实施幼儿智育过程中可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3.幼儿德育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4.简要叙述幼儿美育的基本内容。 5.简述体、智、德、美的意义。 6.简述幼儿体育的内容。

教育学第三章学生

《教育学》第三章学生 识记: 三种主要的儿童发展观: 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辐和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节制的自我演变过程。儿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变的建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主体的活动是第一性的,是发展的根本原因,遗传与环境因素只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他的贡献,在于明确地提示了儿童主体协调机制在连接刺激与反应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突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 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作为发展的主体,儿童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和体验是影响其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他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尽量去除教育过程中各种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儿童兴趣的内容与形式,使学生的发展更适合儿童的个性需求,更贴近社会的现实生活。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他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论断。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就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围绕儿童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他则在肯定儿童主体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环境条件的特点对于儿童主体发展的意义,提出对环境,尤其是对教育这一特殊的儿童生活环境的改造与控制,使其能适应儿童发展的倾向,满足儿童发展的需求。 儿童个体发展的定义 儿童的个体发展是指儿童有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响,其生理和心理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 领会: 不同的儿童发展观对教育的影响 一、遗传决定论 在这一类思想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基督教的“原罪说”、柏拉图的人分三等论和中国古代的儿童观。 (一)基督教的“原罪说”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幼儿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A ?陈鹤琴 B .陶行知 c.黄炎培 D.张雪门 E.蔡元培 2.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 .柏拉图 B .赫尔巴特 c.福禄倍尔 D.杜威 E.陶行知 3.个人本位论儿童观认为()。 A .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B.儿童是小大人 C.儿童是父母财产 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 E.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 4.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最为直接、强烈和持久的是()

A ?家庭 B ?学校 C?社区 D?同伴 E?同学 5.()是我国学前教育中所特有的一条原则 A .独立自主性原则 B .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E.家园协调原则 6.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文化水平 D.环境因素 E.制度环境 7 .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 A .为儿童将来的职业做准备 B .培养儿童成为专家 C.培养特长儿童 D.培养完整儿童

E.培养超长儿童 8.智力是人认识事物的能力,其核心是() A .观察力 B .记忆力 C.思维力 D.创造力 E.想象力 9.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是()。 A .德育 B .体育 C.智育 D.美育 E.劳动教育 10.智力游戏、体育游戏和音乐游戏是()。 A .创造性游戏 B .有规则游戏 C.表演游戏 D.个人游戏 E.集体游戏 1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 .华生 B .格塞尔

现代教育学第三章练习(1)

《现代教育学》练习三: 第三章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满堂灌”、“题海战术”、“节假日补课加班”违背了现代教育的( A )。 A、人道性原则 B、个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2、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是( C )。 A、教育系统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B、教育的文化继承性与革新性的矛盾 C、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D、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 3、将“稳重”、“规矩”视为成熟懂事而倍加推崇,将“出格”“异想天开”视为不成熟、不懂事而加以排斥,忽视了教育的( B )。 A、人道性原则 B、个性原则 C、创造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4、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了( C ) A、人道性原则 B、创造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个性原则 5、教育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B ) A、情感性 B、双边性 C、创造性 D、审美性 6、( A )是创新的开端,是创新活动最原始、最有力、最持久的内驱力。 A、好奇心 B、求知欲 C、惯性 D、宽容的氛围 7、( D )是客观存在的教育必然性。 A、教育原则 B、教育艺术 C、教育目的 D、教育规律 8、下列属于教育的表层结构的是( C )

A、教育目标 B、教学 C、教育体制D教育思想 9、( D )是教育民主性原则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体现,也是激励教师的教育民主观念的重要途径。 A、因材施教 B、长善救失 C、抓住关键期 D、启发式教育 10、( B )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和人的发展的基本前提。 A、民主 B、活动 C、创新 D、幸福 二、多项选择 1、自主性包括(ABC )三个方面。 A、独立思考 B、自主选择 C、承担责任 D、自由 2、在教育上,所谓尊重个性,是指(AB ) A、一是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性和独特性 B、二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C、个人有做自己愿意做事情权利 D、发展个人特长 3、运用系统的方法,可以把教育规律系统划分为(ABC ) A、教育结构规律 B、教育功能规律 C、教育发展规律 D、教育活动规律 4、教育的深层结构包括(ACD ) A、教育目标 B、教育形式 C、教育思想 D、教学 5、教育的民主性原则提出的主要依据有(ABCD ) A、受教育权是每一个公民法定的基本权利 B、培养民主精神的需要 C、师生关系民主化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D、教育民主化已成为世界潮流

师范生教育学基础 第三章 教育与人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一)人的身心发展的内涵 1.教育面对的是人的个体,每个个体人都是共同性与个体性的统一。共同性体现在个体性上,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2.人的发展,就个体而言,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 A.身体的发展指向个体身体素质的发展和生理机能的完善 B.心理的发展指向个体认识、情感、意志、个性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3.教育学视域中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身心各自内部及其整体性结构所发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尤其指学校教育阶段,个体身心成长发育成熟的过程。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特征 1.顺序性:个体生命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拔苗助长。 2.阶段性:个体在身心发展某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的、一般的特征。阶段性要求教育合适不同年龄阶段,不可“凌节而施”。 3.差异性:每个个体因独特而不同,表现出差异性。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因材施教,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4.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速度不平衡。教育必须抓住关键期、敏感期,及时而教。 5.互补性:身心发展的机能之间互补,协同发挥作用。 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是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不确定的。但不管有多少因素,这些因素都是相互联系,共同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所以,单一因素的决定论是错误的。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大致有三类: 1.个体自身的因素 2.外部的环境因素和实践活动。 3.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都是错误的。 (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个体因素 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3.后天获得性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4.自我意识和自觉能动性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二)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 环境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大环境和小环境之分。 1.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影响方式有自发和自觉,影响的性质有积极和消极。 3.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个体差异性,也与个体的发展水平有关。 (三)实践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现实力量,是个体发展从可能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决定因素。 1.人通过实践活动得以发展

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教育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 分) 1.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的创办者是--------- ,其办园思想是“中国化”、“ ----- 一”。 2.幼儿园教育应该以_____ 作为基本活动。 3.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发展美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力------------ 和___ 。 4.从学前儿童教育特点的维度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运动环境、劳动环境和。5.社区教育最初是一形式的社区教育。 6.一 --- 、充足的睡眠、------ 以及定期的身体检查有助于减少疾病等影响学前 儿童今后学习的因素。 二、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1.推动各囡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是( A .欧文 B .杜威 C .福禄培尔 D .蒙台梭利2.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是()。 A .《大教案论》 B .《世界图解》 c .《理想国》 D .《林哈德与葛笃德》3.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是指()。 A .保育和教育 B .体育和智育 C .德育和智育 D .保育、教育幼儿及为家长服务4.根据班级人数安排桌椅,是指活动室空间设计中的 ()。 A .开放式 B .区隔式 C .秧田式 D .封闭式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 .课堂 B .游戏 C .环境 D .教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1.育人效益2.游戏3.教历研究4.反思日记 四、筒答题(每小题8 分,共32分)1.教育本质、教育功能和教育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2.简述我国幼儿园教案活动的基本原则。3.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4.简述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原则。 五、论述题(13 分)你如何理解“宝宝的健康成长一家庭教育十幼儿园教育”?

教育学第三章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内容提要 本章节介绍了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和特殊性。内发论和外烁论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二、考点指南 识记: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及其相关概念 领会: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应用:运用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的基本原理,分析普通中学教育在促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知识点梳理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概述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和特殊性 1、概念: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个体在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身心不断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生理: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骨骼、肌肉……)的发展 心理:认知(感知、记忆、思维等)和意向(兴趣、情感、意志)的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原因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 孟子-----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弗洛伊德-----性本能 威尔逊-----基因复制 格赛尔-----成熟机制 2、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代表人物: 我国古代的荀子 英国洛克(“白板说”) 美国毕生 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他们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体差异性)

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第三套) 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_____》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约写于中国的战国末年,比欧州昆体良所著的《_______》约早___年。 2、美育是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学生_____、______和______的教育。 3、对年轻一代教育影响,全面地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三方面构成的,教育成效往往是这三方面合力的结果。 4、教育是人类社会______、普遍的现象。 5、构成综合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 ____、____等五部分。 6、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等三种。 7、请列举三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 8、教师应具备基本职业道德包括_____、_____、_____和严谨治学,为人师表。 9、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_____教育、______教育、 _______教育。 10、备课的细节各科教学尽管有所不同,但备课必须都要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 1、组织教学是( )。 A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之一 B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 C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 2、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属于( )。 A 学前教育学 B 普通教育学 C 高等教育学 D 职业教育学 3、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 )。 A 教学为主 B 教育为主 C 学习为主 D 开发智力为主 4、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有( )。 A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 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C 遗传素质决 定了人的发展 D遗传素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随增龄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 5、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 A 斯宾塞的《教育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6、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势是( )。 A 现场教学 B 复式教学 C 个别教学 D 分组教学 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 )。 A 主体 B 客体 C 即是主体又是客体 D 即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 9、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为了普及( )。 A 初中教育 B 小学教育 C 初等教育 D 中等教育 10、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 )。 A 教师 B 学生 C 学校 D 社会

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2017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 )。 A.夸美纽斯 B.洛克 C.福禄培尔 D.卢梭 2.我国现代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 B.活动 C.兴趣 D.创造力 3.( )是第一个明确要使儿童的各种能力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家。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福禄培尔 4.贯穿杜威教学领域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 )。 A.社会即学校 B.生活即教育 C.从做中学 D.教、学、做合一 5.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的创办人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黄炎培 D.梁漱溟 6.1903年中国第一个幼儿社会教育机构在( )创立。 A.武昌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7.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何时( )。 A.福禄培尔创设幼儿园后 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8.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何时开始实行( )。 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7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3年7月1日 9.( )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 D.1998年 10.皮亚杰把儿童智力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它们依次是( )。 A.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B.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C.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答案: 1.C 2.D 3.B 4.C 5.A 6.A 7.C 8.C 9.B 10.B

教育学第三章

一、单选题: 1.教育现象广泛存在于动物界,这是()的基本观点。 A.劳动起源论B,模仿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答案:C 2.我国最早将“教”和“育”两个字连起来使用的人是()。 A.荀子B.许慎C.孔子D.孟子 答案:D 3.“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出自()。 A.《四书集注》B.《说文解字》C.《论语》D.《中庸》 答案:B 4.教育是生活的准备,如何经营完美的生活是教育应教导的一件大事,这是()的观点。 A.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B.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C.英国教育家斯宾塞D.美国教育家杜威 答案:C 5.教育是()。 A.生理现象B.社会想象、生物现象 C. 社会现象D.生物现象 答案:C 6.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 A.人类固有的B.教育本身固有的C.生物固有的D.社会固有的 答案:B 7.教育内容是()。 A.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客体B.主客体的统一C.受教育者的客体D.教育者的客体

答案:A 8.教师是()。 A.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B.教育内容的主体C.教育过程的主体D.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答案:D 二、多选题: 1.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D.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E.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答案:ADE 2.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A.复杂性B.意识性C.目的性D.社会性E.规律性 答案:BD 3.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有() A.教育形式B.教育者C.教育环境D.教育内容E.受教育者 答案:BDE 4.在教育构成要素中,() A.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B.受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C.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复合主体 E.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答案:ABCD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