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第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课标要求】

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重难点解析】

1.为什么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四国的殖民扩张称为“早期殖民扩张”?

16-18C.上半期,西方各国基本上还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生产能力有限,对原料和市场的需求不大,所以这四国殖民扩张采取的主要手段是血腥的、赤裸裸的抢劫掠夺。在工业革命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之前的资本积累方式被称为资本原始积累,故这四国的殖民扩张是早期殖民扩张。

2.如何对殖民主义的历史作用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殖民主义造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后果:

(1)对殖民国家来说:它们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使欧洲发展和兴旺起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所以,早期殖民主义就其推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2)对殖民地人民来说: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3 资本原始积累概念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资本。它一方面使社会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另一方面又使大批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前提条件。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例证。

(2)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例如16世纪的奴隶贸易.

(3)资本积累不同于资本原始积累。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积累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是掠夺,资本积累的手段是剥削。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葡萄牙和西班牙进行殖民扩张活动的主要方向()

A.与这两国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同

B. 与这两国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

C.与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同,与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

D. 与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同,与葡萄牙开辟新航路的方向相反

2.在西欧国家殖民扩张过程中,葡萄牙、西班牙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荷、英、法的崛起,葡、西无力与之抗衡

B.掠夺来的巨额财富未能转化为资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

C.印第安人、黑人奴隶不断起义,削弱其力量

D.大量的贵金属流散到西欧各国

3 17世纪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是( )

A.海盗劫掠

B.组建商业公司

C.贩卖黑人

D.发展种植园

4 17世纪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欧洲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5.新航路开辟后,最早争夺殖民霸权的是

A.葡萄牙和西班牙

B.英国和西班牙

C.英国和荷兰

D.荷兰和西班牙

6.荷兰在17世纪上半叶取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国对农业国的胜利

B.先进制度对落后制度的胜利

C.地理位置的优越

D.造船技术的先进

7.奴隶贸易的影响不应包括

A.促使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B.使非洲得到开发

C.为美洲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D.破坏了非洲的社会经济

8.欧洲殖民帝国对殖民地血腥掠夺,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殖民者国家实力

B.满足殖民统治者奢侈生活

C.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

D.加强了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物质基础

9.16世纪以来,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表现为

①屠杀当地居民②掠夺财富、资源和劳动力③贩卖黑人奴隶④开拓商品市场

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

10."殖民制度大大地促进了贸易和航运的发展,‘垄断公司’是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手段,殖民地为迅速产生的工场手工业保证了销售市场,保证了通过市场的垄断而加速的积累。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夺得的财宝,源源流人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马克思这段话实质上揭示了

A.世界市场的的形成过程 B.殖民活动的进步意义C.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D.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血腥性质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贸易,传教士和殖民者的工作,南北美洲迅速被打上欧洲附庸的烙印。……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农业的发展是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是他们一切难以管理。这个问题16世纪是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

――《世界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几乎每一个利物浦的市民都成了商人。他们中拿不出一大捆货物者就拿出一小箱……几乎每个阶段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

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又是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就可达百分之三百。1837年,活跃号货船首次处女航,装载了价值132009英镑货物,运来了殖民的产品和总额为3080英镑的汇总支票,其中还未把随后提交的棉花和蔗糖计算在内。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和主要动力?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利物浦商人的贸易特点。

(3)从上述材料中,你认为奴隶贸易和欧洲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有何关系?

答案1-10ABBCABBCDD

11 (1)原因:美洲殖民地采矿业、种植业、农业发展的需要。

动力:获得高额利润。

(2)特点:三角贸易:装载货物的船只从利物浦出发,到非洲“换取”黑人奴隶;把黑人奴隶贩到美洲殖民地;再把殖民地的物产和贩卖黑奴所得的金钱运会利物浦。

(3)关系:奴隶贸易是欧洲资本主义殖民制度的组成部分,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手段,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8课百家争鸣

宁国市河沥溪初中“五航远行”教学模式七年级历史学科导学案

航 课堂练习: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荀子 C.墨子 D.孟子 3、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 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 C.韩非子 D.孙子 4、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是 A.老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远航5、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 C.“无为而治” D.“法治”6、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所。 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A.《离骚》 B.《论语》 C.《道德经》 D.《孙子兵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学派时期代表人物著作思想主张 儒家 战 国 《孟子》提出“”,要求统治者用“ 还主张自然资源利用。 荀子主张按去办事墨家战国主张“”、“”,支持正道家战国要顺其自然,“”。 法家战国末期主张,反对,提 提出建立国 布置作业: 完成基础训练 护达标检测: 1、以下是小丽同学对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内容进行的整理,其中错误的是:A.夏朝出现甲骨文 B.西周实行分封制 C.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D.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 2、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古时候儿童入学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列举各学派的名称及代表人物。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阅读后,请回答: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争霸 1.东周的开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2.春秋争霸的背景: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3.齐桓公称霸 (1)条件 经济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政治管仲改革,国富兵强 外交“尊王攘夷”,扩充疆界 (2)标志: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 4.晋楚争霸 (1)晋文公称霸 ①条件: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②标志:城濮大战中晋军大败楚军,晋文公称霸中原。 (2)楚庄王称霸:晋楚争霸持续了百余年。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5.春秋争霸的影响 (1)积极: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促进了国家的统一。 (2)消极: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二、战国七雄 1.战国七雄的形成 (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2)“田氏代齐”: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 (3)战国七雄: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2.战国兼并战争 (1)桂陵之战。 (2)马陵之战。 (3)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长平之战,此战之后,东方六国再也不能抵御秦的进攻。

【问题1】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 探究:(1)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 (2)重用人才。 (3)重视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增强国力。 (4)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 【问题2】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和历史影响有什么不同? 探究:(1)特点:①春秋时代的争霸战争,军队数量较少,往往一天就能决定胜负,强者通过召集会盟确立霸主地位,政治意味强烈,齐桓公称霸就是典型代表。 ②战国兼并战争,动辄几十万大军上阵,有时攻守持续几个月,死伤几万、几十万人,战争的残酷性尽显。 (2)影响:①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②战国时期是兼并战争,如秦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一、选择题 1.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 A.齐桓公B.宋襄公C.楚庄王 D.晋文公 答案:A 2.在齐桓公称霸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物是()。 A.姜尚B.伍子胥C.孙武D.管仲 答案:D 3.在中原地区,持续了一百多年的争霸战争的双方是()。 A.秦、晋B.晋、楚C.齐、楚D.吴、越 答案:B 4.下图连环画中采用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城濮之战中大败楚军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吴王阖闾D.越王勾践 答案:B 5.战国初期,三家分晋的卿大夫是()。 ①韩②赵③楚④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B 6.战国末期,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强大攻势的战役是()。 A.城濮之战B.桂陵之战C.马陵之战D.长平之战 答案:D 二、配伍连线题 7.将下列战役或改革与其意义用线连起来。

四年级音乐_《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第五单元多彩的乡音之《太阳出来喜洋洋》教案 英德市第七小学黄雪霞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启发学生热爱民歌,并懂得热爱劳动、热爱生活,明白我们幸福的生活是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了解民歌的风格特点及演唱方法。 3、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高亢明快的歌声来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学习波音、连音的演唱方法,并了解常用的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及“波音”“连音线”这些乐理知识。 三、教学难点: 学唱歌曲,并能够运用波音”“连音线”的演唱方法结合山歌风格特点进行演唱。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鼓、双响筒 五、教学过程: 一、玩音乐游戏,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玩有趣的游戏。 1、玩音乐游戏,让学生听音乐,抢答歌名是什么?是哪里的民歌? ①茉莉花(江苏民歌) ②草原就是我的家(蒙古族) ③凤阳花鼓(安徽民歌) 2、师小结,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玩游戏,听了三首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好听的民歌。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走进多彩的乡音世界,去学习其他地区的民歌。 二、感受歌曲,了解歌曲 1、聆听歌曲,思考:这首歌表现了什么内容? 2、让学生说说歌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劳动情景?他们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劳动?你是怎么知道的?从哪里知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首描绘了劳动人民上山砍柴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3、再听歌曲,听听老师拍手的地方歌词有什么特点? 4、学习衬词: (1)刚才老师拍手的地方出现的这些词就是歌曲的衬词,为什么要加这

些衬词呢?(更能表现出喜洋洋的心情,还能表现出他们劳动时有力量) (2)刚才老师介绍过这首歌曲是四川民歌,四川人民喜欢在歌曲里面加入自己的地方方言来表现歌曲。同学们再听一听,哪句衬词是用四川方言唱的? 学用四川方言学习衬词“朗朗扯光扯”(可先让学生试说) (3)听全曲,让学生跟着吆喝衬词。 三、学习歌曲 同学们吆喝得真好听,下面,我们就来完整地学习这首歌曲。 1、跟琴唱谱,认识和学习“连音线”和“波音”的演唱方法。 2、用“lu”哼唱。 3、学唱歌词: (1)、学唱第一段。 a.跟琴唱; b.师生接龙唱(指导学生用高亢明快的声音演唱)。 (2)、继续学习第二至五段歌词:聆听全曲,心里默唱。 (3)、听范唱跟唱全曲(提醒学生唱完第三段后有一段间奏)。 (4)、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太阳出来喜洋洋》(师在衬词处加入击鼓进行伴奏)。 四、表现歌曲 同学们唱得真好听,好多乐器都想加入你们的演唱中。大家同意吗? 1、师生合作依次为打击乐(鼓、双向筒)创编表现形式; 2、打击乐合奏; 3、把学生分成三组:打击乐组、演唱组、吆喝组; 3、集体合作,完整展示。 五、歌曲拓展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说山里的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辛苦吗?可他们还唱着豪迈、热情的山歌,我们可以看出樵夫们身上怎样的品质?(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歌词最后一句说:只要我们多勤快,不愁吃不愁穿,说明什么? (我们的幸福生活是要我们通过自己的说手来创造的,培养学生以音乐为伍,与音乐为伴的乐观主义精神。)

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1.重点掌握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及思想。 2.通过随堂讨论、分组活动等形式,发挥主动性,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联系起来,启发大家认识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提高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现象的能力。 3.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一: 孔子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方法指导二: 要求学生结合书本归纳梳理,识记第3题的知识点。第3题知识点相对较多难度较大,几位思想家和一位军事家,用表格的形式进行分类总结,对比记忆。要求学生学会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方法指导三: 知识模块一可以采用教育论坛。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二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

的内容。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老子 自主阅读课本P36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 代表作:《道德经》。 知识模块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自主阅读课本P36—38内容,完成第2题。 2.请你写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政治主张:核心思想“仁”,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成就: A.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教无类。 B.注意因材施教。 C.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E.编成《春秋》。 知识模块三百家争鸣 自主阅读课本P38—39内容,完成第3—4题。 3.阅读《百家争鸣》子目,完下成列表格。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七年级上册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扬州市竹西中学刘娟[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分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极其作用。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学重点] 齐、晋称霸。齐、晋称霸体现了大国争霸的政治、军事特点,对于理解改革与强国的关系,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的互动影响,把握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有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极其历史影响。 [导人新课]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犬戎真的来攻,结果没有诸侯再来救援,

幽王被杀,西周灭亡,平王被迫东迁洛邑,东周开始。自此,天子地位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引出本课课题。 [讲授新课] 先让学生明确: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共295年)东周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共255年)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纷纷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争霸称雄,战争不断。最终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预示着历史最终将走向统一的趋势。 一、春秋争霸 阅读材料:说说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周王室的衰微 ①西周时王畿有约千里,平王东迁后,只有约方六百里, 后来还剩一二百里。 ②王室军事力量曾有14师达14万人,诸侯国不超过三军, 且诸侯的军队周王都能调遣,现在王室却只能有三军、 二军甚至不足一军了。 ③西周盛时,周王对诸侯有很大权威。可东迁后,天子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优质教案

《百家争鸣》 第一课时 中国两千多年以前出现的以儒、墨、道、法等四派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相互辩难中形成的“百家争鸣”,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中国人的心理、观念、习惯、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汉民族独具的文化传统。但是,教材在这方面的结构安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几乎只是在介绍各派学说的观点,而没有能够很好体现地“争鸣”这一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如何体现“争鸣”这一重要的内容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另外,关于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教材中并没有涉及到这一块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深入地挖掘这方面的内容;进而体现整节课的深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诸子百家的具体内容(代表人物、时期、主张)、百家争鸣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收集资料、角色扮演等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老子的思想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课前让学生分工合作,分组收集资料,并作一定分析,并能结合学生实际、社会实际进行联系和简单运用。同时将有关资料制作成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 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课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历史上的大圣人孔子,同学们还记得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吗?——(众答:儒家) 对,那同学们想一想除了儒家这一学派,还有其他派别吗?——(众答:有)对,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句话“春秋战国乱纷纷,诸子百家闹哄哄”,大家可以从这一句话中,可以看到春秋战国的哪两种局面?——(学生:乱,闹)那在这样一个乱纷纷的时代里,诸子百家们到底在闹什么?诸子是谁?百家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在今天的新课《百家争鸣》中找到答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6页。 二、进入新课: 知识模块一可以采用教育论坛。专家访谈的形式进行展示。知识模块二可以用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老师讲述“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提出问题:孔子是反对苛政的,在他的思想中,就有仁政的内容。那么,孔子在其他领域还有哪些成就呢? (一)老子 自主阅读课本P36内容,完成第1题。 1.简述老子的主要思想并说出其代表作。 主要思想: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善于从正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中学2012年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 争》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 1、识读《春秋列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2、分析春秋五霸的共同特点。 3、分析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学习重点】 重点:齐桓公称霸及他首先称霸的原因。 难点: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二、合作探究 (1)观察,哪一幅图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幅图是战国形势图? (2)比较两幅图,看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春 秋 战 国 的 纷 争 春 秋 争 霸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 著名战役:、等 图 二 图 一

(3)你能说说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吗?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的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混战局面,主要是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一制度是什么? 2、阅读材料 材料一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晋文公在践上会盟诸侯,与会的有鲁、齐、蔡、郑、卫等国,周天子应召参加,并册封晋文公为侯伯,晋文公成了中原的霸主。 (1)材料一中的“霸诸侯”是指哪一件事?桓公得以实现“霸诸侯”的因素有哪些? (2)材料二中晋文公称霸中原是与哪一诸侯国争霸的结果?促成其成为霸主的决定性战役是什么? (3)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不断的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这些战争是否有积极作用?为什么? 三、巩固训练 1、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国11次,朝晋国20次。这说明()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交好 C.周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2、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尊王攘夷”的实质是() A.尊崇周天子,击败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攻 B.保卫周王室,与周边少数民族建交 C.帮助周天子解除周边民族的威胁 D.利用周天子的影响来号令诸侯,发展自己的力量 3、小明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在日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要学卧薪尝胆,不学 纸上谈兵。”横线上的两位人物分别是() A.夫差、白起 B.勾践、白起 C.勾践、赵括 D.夫差、赵括 4、我国古代的很多成语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下列成语与古代事件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 B.纸上谈兵——桂陵之战 C.卧薪尝胆——长平之战 D.围魏救赵——吴越争霸 巧记忆 齐楚秦燕居四方,东西南北各逞强; 赵魏韩国在里面,由北向南串一线; 齐魏马陵魏旗落,秦赵长平赵削弱。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也是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各国通过变法使国力强大,社会进步,统一的趋势加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春秋和战国的历史时期,了解春秋大国争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的情况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春秋和战国时期大国争霸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大国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是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实力的较量,革故鼎新,才能富国强兵。通过比较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所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在比较中认识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春秋时期齐、晋争霸(改革与强国的关系) 2、难点: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其历史影响 四、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提供材料图片等资料创设情境,通过层层引导提问,合作讨论法来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知识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司母戊鼎。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代表,是国家和权利的象征,在过去被视为立国重器。传说大禹治水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他将从各地收集到的青铜铸成九鼎。从此,九鼎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把它作为世代相传的国宝。到了周朝时,我们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候” ,西周灭亡,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诸侯纷争的局面。周平王迁都洛,东周开始,历史进入了另一个时期:东周,也就是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时期。 2、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从课题内容开始,寻找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8我的早年生活

《我的早年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明确自传文体的阅读要点,了解丘吉尔早年经历。 2?体悟丘吉尔对人生的心态和看法,感受人物魅力。 3?欣赏丘吉尔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教学设计: 一、导语:今天我们要去拜访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就是温斯顿丘吉尔。他的头上戴着很多流 光溢彩的桂冠。通过大家的课前预习,他的众多桂冠中你觉得最了比起的是什么?他是著作 等身的作家,是辩才无碍的演说家,是经邦治国的政治家,是战争中的传奇英雄。我们不仅产生疑问,丘吉尔为什么能有如此众多的殊荣?他有什么过人之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我的早年生活》这篇课文,去逐一解密,一探究竟。 二、解密一填写履历,了解经历。 本文的作者是谁?也就是说本文是一篇自传。阅读传记,最能满足我们探究伟人奥秘 的解密心理。请自由大声朗读课文,为丘吉尔填写履历。朗读时请大家注意划出与履历表相关的内容要点。(从何而知依据是什么) 学业成绩:倒数第一委婉的形式 最擅长的学科:历史诗歌写作英语 最无奈的事是什么?(从他的情感受伤程度上,还不是最无奈的事哪些词表达出他 的无奈毫无例外总是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最走运的事录取他觉得自己有没有资格被录取?在他认为最走运的事是什么?征 兵考试抽签命中的形式他的感受是“出人意料碰巧” 最大的爱好仅仅是收集吗?文中那个词能说明他们玩的阵仗不一般?制定条约整装待发 最大的志向考入军事学院 三、解密二:丘吉尔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 大家了解了丘吉尔的早年经历,看这张履历表,你觉得丘吉尔的经历如何?充满意外 与矛盾。那么丘吉尔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经历的呢?请同学跳读文章,圈划出能表达丘吉尔心 态或是看法的词语或语句。 (1)每个人都是昆虫,但我确信,我是一个萤火虫。” 运用比喻的修辞,体现了他的自信心。你认为这句话为什么放在最开头,而且注意字 体都不一样?引言,放在正文之前,作为文章的感想,统领下文。大家划分段落序号时,不要把这句话划进去。齐读引言。 (2 )几年以后,当我的那些因创作优美的拉丁文诗歌和辛辣的希腊讽刺诗而获奖成 名的同学,不得不靠普通的英语来谋生或者开拓事业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比他们差。 板书自信积极 (2)“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 要全面感受他对于考试的心态,我们齐读第一段。他如何看待屡次考试屡次失败的情 况?挫败厌恶放弃?无所谓?如果是考历史、写作这类他擅长的科目会不会厌恶?文中哪 两个词语能说明他厌恶的不是考试,而是他不擅长的考试内容?显露揭露 (3)“校长威尔登博士对我的拉丁文作文宽宏大量,证明他独具慧眼,能判断我全面 的能力。”

《太阳出来喜洋洋》点评

《太阳出来喜洋洋》点评 本课从设计到执教,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一、课堂结构紧密协调。从发声练习到创造性处理歌曲体现了整─ 分─整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其中,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活动目的清晰明确,环环都能落实。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许多个教学活动组织起来的,各活动之间一般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本课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循序渐进,尽量使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有收获,并且不断地逼近本课的全面目标。如歌曲处理,先进行思想性挖掘,然后用这种思想情感来指导对歌曲的艺术性处理,最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处理。在这样一个歌曲的处理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不断增强,学生的认知趋于和谐的发展。三、学法指导及时到位。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为了学生的学而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而教,因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本课中,谭老师的善导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如:手势指挥到位;活动前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突破难点有好的措施;学生每次活动后有恰如其份的评价和点拔,都体现了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可以说,点在学生困难时,导在学生需要处,就是教学中的一种艺术。 本课从设计到执教,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一、课堂结构紧密协调。从发声练习到创造性处理歌曲体现了整─ 分─整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其中,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活动目的清晰明确,环环都能落实。二、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实质上是由许多个教学活动组织起来的,各活动之间一般是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本课教学设计十分注重循序渐进,尽量使学生在每个活动中都有收获,并且不断地逼近本课的全面目标。如歌曲处理,先进行思想性挖掘,然后用这种思想情感来指导对歌曲的艺术性处理,最后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创造性处理。在这样一个歌曲的处理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不断增强,学生的认知趋于和谐的发展。三、学法指导及时到位。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为了学生的学而教,最终是为了不教而教,因而,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本课中,谭老师的善导给我们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如:手势指挥到位;活动前都有明确、具体的

第八课《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区级获奖教案)

第八课《百家争鸣》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是每一位学生应尽的义务和应有的美德。但平时在校园内,我们也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花木被折断、桌椅被破坏,门窗玻璃被打破等不文明行为。针对校园内破坏公物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如何应对这种社会问题,2500多年的中国先贤也有他们的独到见解,就让我们今天进入第八课百家争鸣,看看先贤的智慧。 (板书)第八课百家争鸣 二、【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36页到39页的内容,掌握以下知识: 1.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其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掌握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完成导学案学习内容(在6分钟内完成) 请学生自己举手发言,分享导学案学习成果,老师展示标准答案归纳总结。 自学完成后,这里将学生按小组分成几大学派制作诸子名片,分学派上台介绍本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思想、著作,梳理本课的基本知识内容,最后由老师汇总,以表格方式展示。具体流程: 1、儒家:孔子(展示孔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孔子的基本资料,孔子:春秋末年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代表作《论语》。展示《论语》的句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现“仁”;《礼记》中: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体现“以德治国”。《论语》:子曰:“有教无类。”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孟子(展示孟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孟子的基本资料,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代表作《孟子》。展示《孟子》内容:孟子曰:“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体现“仁政”;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民贵君轻”。 2、道家:老子(展示老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老子的基本资料,老子: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代表作《道德经》。 然后展示《道德经》的内容,分析老子的思想观点:“无为而无不为。”——体现无为而治;“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展示庄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庄子的基本资料,庄子: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道法自然”,代表作《庄子》。展示《庄子》中的句子:“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翻译:无为,能利用天下,而闲暇有余;有为,被天下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 3、墨家:墨子(展示墨子头像,学生上台讲解) 首先用名片的方式介绍墨子的基本资料,墨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作《墨子》。展示《墨子》内容:“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墨子》,翻译: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反对不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 岳麓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案岳麓版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 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 .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 a政治上:号令诸侯 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小结,强化训练: 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 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 5学生补充成语: 围魏救赵、增灶减灶、 介绍: 孙膑与庞涓; 廉颇蔺相如; 赵括与白起。 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 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课文中的成语 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 要点:归纳 a自然条件 b雄厚实力 c高明手段 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 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 6小结: 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第8课--《我的早年生活》教学设计

《我的早年生活》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了解文章基本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2.感受“我”在叙事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学习作者的优秀品质。 3.品味重点语句的含义,学习本文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点】 1、2、3 【学习方法】默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建议】2课时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和重要词语,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 2.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的背景资料。 课堂学习 一、预习反馈 3.将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齐读三遍,把握其读音和意义。 4.交流课前预习第2题,了解作者生平及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明确:温斯顿?邱吉尔,英国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作品《不需要的战争》),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据传为历史上掌握英语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万多)。被美国杂志《展示》列为近百年来世界最有说服力的八大演说家之一。2002年,BBC 举行了一个名为“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的调查,结果丘吉尔获选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本文节选自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我的早年生活》是丘吉尔依靠自己的记忆,根据以往的记录并仔细核对了事实真相之后写成的自传,讲述了他从婴儿、学童、军校学员成长为一名少尉军官、战地记者和年轻政治家的经历,书中还再现了丘吉尔各年龄阶段相应的观点和看法。 二、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5.默读成课文,说说文章主要写了“我”早年生活的哪几件事? 明确:入学考试;学习英语;征兵考试;军旅生涯。 6.再读课文,完成下面表格,进一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的情感与态度。

浅析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风格特征

浅析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风格特征 【摘要】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把声音作为媒介继而创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以及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国古代音乐论著《乐记》中提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马克思也曾经说过:“只有音乐才能激发起人的音乐感。”欣赏者的感受、情感理解等等都是由作品本身引起,并且沿着它所牵涉的范围、方向、路线深化。音乐可以调剂人们的生活,传递情感,鼓舞斗志,陶冶情操。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艺术形式。因巴山蜀水的灵秀增彩,让四川民歌成为中国民族音乐百花园中的出类拔萃,更加因为这里的人民而充满生命力。《太阳出来喜洋洋》便是四川民歌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关键词】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风格特征艺术发展地方特色衬词 一、民歌的历史渊源 中国是一个地域宽广,民族众多的文化古国。随着历史时期的时代变迁,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各族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的发展就起源于民歌,也奠定为民族音乐的基石。 每个民族都有很多代表自己民族特色歌曲,所以,民歌就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并且成为了民间歌曲的总称。是一种通过听觉记忆和口头流传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之一。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日常的劳动生活中,就已经有了他们的原始歌唱创作,特别是在田耕,祭祀、狩猎等活动的时候。因为当时还没形成系统的歌曲创作理论,所以大多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的即兴创作,并且一代一代不断的加工修改,流传至今。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入老百姓的生活劳作中,在老百姓的民间文化歌曲中独放异彩,也成为民间文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民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与人民的生活也息息相关,紧密联系,民歌表达着人们的情感,意志和理想,也记录着他们的历史。民歌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即兴编创的,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发展,是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李娟编写的《音乐赏析——民歌赏析》中指出,“民歌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为:民歌的节奏律动很强,在劳动中可以为起到动作一致的作用,可以在枯燥的劳动中增加劳动乐趣,提高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在社会活动中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在风俗性的活动中作为仪式程序的一个环节,为节日助兴或表达某种感情;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合作为人们交流思想和感情的纽带。”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歌的收集整理记录工作。早在公元前6世纪就有了“采风”(收集民歌)的制度,到了1984年又开展了编辑《中国歌谣集成》工作。通过这些大规模的收集整理活动,才能使得这些流传于民间的歌谣完整保存,为弘扬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艺术特征

岳麓版七上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word教案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 能力目标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 教育目标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重点、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策略和方法学科渗透语文(成语)教学媒体投影 教学程序教学内容 板书春秋战国的纷争 . 强调; 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年——前476 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 分析: 1诸侯争霸的实质(目的) a政治上:号令诸侯 b经济上:迫使各国向霸主贡赋 2著名霸主: a齐桓公首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 b晋文公称霸 c楚庄王称霸 d吴越称霸 c宋襄公和秦穆公 二战国七雄(前475年——前221年) 分析: 前475——前221年是历史上的战国时期。 1三家分晋(韩、赵、魏)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主要战役: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小结,强化训练: 1本课内容 2巩固练习1教师活动 2课前导学:学生预习,熟悉课文有关的成语: 退避三舍 卧薪尝胆、 纸上谈兵 老马识途 朝秦暮楚等 3指导讨论 你认为那个成语给你的感受最深? 补充课外知识管鲍之交和一箭之仇等 4提问:晋国争霸战争著名的战役是什么?(分析) 5学生补充成语: 围魏救赵、增灶减灶

介绍: 孙膑与庞涓; 廉颇蔺相如; 赵括与白起。 6组织讨论 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趋势又是怎样? 学生活动 阅读课文及补充成语 回忆:西周灭亡和东周开始(前771---前770) 思考: 回答: 1课文中的成语 2齐桓公为什么先称霸 要点:归纳 a自然条件 b雄厚实力 c高明手段 3学生讲:成语故事 成濮之战,退避三舍 4想一想: 什么时件事魏国的原气大伤? 5可考虑表演“纸上谈兵”小话剧 6小结: 要求学生回答本课你学到那些知识

音乐教学案例《太阳出来喜洋洋》

《太阳出来喜洋洋》案例分析 唐山市迁西县上营学校刘志慧 一、案例背景:这节课是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主要教学内容学唱男高音独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即兴律动和拓展。《太阳出来喜洋洋》是流行在四川省川东一带的山歌。歌曲大多一字一音,旋律质朴高亢、节奏明快,流畅亲切。歌中运用了模拟锣鼓音调的形声衬词“郎郎啋光啋”,表现了歌者悠然自得的喜悦心情,更增添了民歌的欢乐气氛,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案例实景: 一、导入 (一)观看描写四川美丽风景的课件,听老师介绍四川的美丽风光。(二)交流了解四川的风土人情。 说明: 通过谈话和观赏,使学生了解四川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感受四川人民纯朴的民风以及了解山民爽朗的性格特点,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 二、欣赏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一)初听 1.仔细聆听乐曲,结合了解到的四川民风描述一下你听到的歌曲所表达的景象。 2.交流欣赏时感受到的歌曲情绪。 (二)复听 要求:感知男高音的音色特点,并根据歌曲旋律起伏的特点画一画旋律线。

(三)再听 要求: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自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哼唱歌词 1.边听边轻声哼唱 2.学一学衬词的演唱,并说说衬词在歌曲中的作用 说明:通过学唱衬词,感受到衬词在这首歌曲中的重要作用,由于衬词的生动幽默使得歌曲带上了悠然自得的情绪特色,在高亢嘹亮中频添了一份轻松和自由,更加深刻地表现出了山民热情奔放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五)分组根据歌词内容创作表演《太阳出来喜洋洋》。 1.以小组形式由组长组织活动,理解歌词内容,根据歌词内容创编表演动作。 2.小组分别表演,相互评述表演效果。 3.合着高亢嘹亮的唢呐曲《太阳出来喜洋洋》一起用自己创编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描述的情景。 说明:最后在学生基本了解歌曲情绪的基础上进行创作表演,并且在互评时了解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从听觉视觉等不同角度感知歌曲情绪。 三、拓展 1.交流各地方特色的民歌信息。 2.民歌表演:选择自己喜欢的民族特色的歌曲唱一唱、演一演。四、创编歌词 《我给老师拜迟年》

第8课:百家争鸣

第8课:百家争鸣 1、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有哪些思想主张?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著作中? (1)创始人:老子 (2)思想主张:顺应自然;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无为而治。 (3)著作:《老子》(《道德经》) 2、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作为大思想家,他的政治思想有哪些?作为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成就有哪些?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学生整理成什么著作? (1)创始人:孔子 (2)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实行德政。 (3)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在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出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⑷著作:《论语》 3、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有哪些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百家争鸣有何历史意义? ⑴原因:战国时期,铁质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诸子百家”。各家学派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由于思想上、政治上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有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形成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史称“百家争鸣”。 ⑵学派、代表人物、思想主张: (3)历史意义: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

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示例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四十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他在教育上有什么突出贡献? (2)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谁?他是哪一学派的代表人物? (3)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材料一中的人物与材料二中的人物有何不同?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2、某校七年级学生开展题为“先秦诸子百家”的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 【图说历史】墨子孟子庄子韩非 (1)图中以这几个人物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思想界掀起了一次解放风潮,它是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理解学习】 (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括号内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 A.“民贵君轻,仁政于民”( ) B.“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 C.“爱人如己,崇尚和平”( )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学以致用】 (3)在你们班上,有同学乱丢垃圾,造成班级卫生状况糟糕。面对这种情况,你会运用“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思想来教育他,帮助他改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请说说你的具体做法。(儒家的思想教化:先制定一套班级卫生的礼仪规范,加强对该同学的思想教育。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应顺应自然,让环境改变该同学的行为。法家的“用刑罚加强统治”的思想:用适当的手段对该同学进行惩罚,如罚款等方式,并督促其改正错误。墨家的“兼爱”思想:自己把纸屑捡入垃圾桶中,尽力维持教室的整洁。(任意一种即可)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标要求】: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周概念的内涵及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列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知道齐桓公争霸、晋楚争霸及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比较、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发挥重塑历史特色人物的想象能力。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到改革是诸侯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②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建立霸业的过程,使学生懂得国强要革新,国立靠治业,国兴靠人才的道理。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旺追求更高目标,增强毅力,发奋学习。 ③认识到分解时期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教学重点】: (1)齐桓公称霸。 (2)城濮之战,长平之战。 【教学难点】: 正确看待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对于初一新生来说不易自己领会。 【教学方法】: 重点的突破方面:齐桓公称霸可根据问题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谈话、组织讨论,并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齐国和晋国迅速强大的共同原因。两个战役启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讲述故事演故事的活动中去,用文艺形式深化本课知识,加强学生对成语故事重新思考,使学生的情感认识不断升华。 难点突破方面: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的对比和辩论,由浅入深地使学生了解这一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是战争,并以战争为主线,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始终,了解战争既有残酷的一面,同时又具有现实作用的另一方面,突破难点。同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老师方面:根据教学实际,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二幅地图进行多媒体处理;指导学生编排“纸上谈兵”的历史小话剧。设计好几组问题的讨论方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