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方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工程2016、2017年实施方案提纲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教师[2013]13号)文件精神及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为切实组织实施好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结合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机构

成立***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电教、人事、计财、普教、教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对此项工作进行宏观协调管理和指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电教中心。遴选信息技术专家、一线教学应用能手成立“提升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专家委员会”开展项目评审、检查监督、质量考评等工作。依托“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本研修实施等项目将“提升工程”列入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整体规划,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和教师绩效考核体系。整合师训、电教、教研等部门力量,指导全县中小学校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整合资源、创设环境,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二、近年来工作实施基本情况

2013-2015年,“国培计划”远程培训项目全县培训人次分别为1318人、1807人、3533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7%、39%、78%,培训人次呈逐

年上升趋势。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人数为15人、40人、150人。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送培下乡活动2次,培训骨干教师350余人。全面开展信息化应用能力校本研修活动,专任教师参与率达80%以上。

三、具体培训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精神及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精神及要求,通过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推动教师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实现教师终身学习。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按需施训。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按需施训,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科学、持续发展。

2.分级实施,分类管理。明确县级和镇、校工作机构职责,县级机构负责搭建平台,开发资源,重点对中小学校长、培训者和骨干教师进行提升培训,对高中教师实施培训引导;镇、校机构负责研制具体实施计划,加强校本研修规划和管理,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及测评,并监管和指导能力测评工作。

3.骨干先行,全面推进。骨干教师先行培训,经培训的优秀骨干教师要在全员培训、校本研修中发挥培训者或辅导者作用。进一步推动建设一批示范学校,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最大限度调动广大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主动性。

4.坚持标准,注重实效。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两标准一指南”(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积极探索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切实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力求“提升工程”效益最大化。

(三)工作目标

根据队伍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分层分类、逐步推进“提升工程”,确保全县中小学教师在2017年底前参加不少于50学时的“提升工程”专题培训,其中依托“国培计划”和其他专项计划开展不少于30学时的全员培训,依托“市培”、“县培”、“校培”等项目开展不少于20学时的先导性培训及持续性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建立开放式、多层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体系,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长效机制。

(四)具体任务

1.统筹项目

统筹、协调各部门力量,逐步实现“国培计划”、“英特尔未来教育”、“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等远程培训项目与“提升工程”的融合、衔接,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纳入“提升工程”进行统筹实施。

2.优化队伍

制定管理者、培训者专项培训计划,培训不少于50名骨干教师,发挥其在全员培训中示范、引领和辅导的作用,并从中遴选优秀者担任“提升工程”授课教师。适时成立***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与发展团队,汇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科研队伍,为“提升工程”持续发展提供技

术支持。

3.全员培训

以学校为基本单位,负责开展区域内教师不少于20学时的先导性培训或持续性全员培训,每年培训人数不少于单位专任教师的80% 。将普通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列入县级培训引导发展计划,采取多种形式,逐年分批完成全县高中教师的提升培训,推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的常态化。力争2017年底全面完成全员培训任务。

4.创新模式

根据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的特点,推行网上研修、校本研修和教师自主研修有机结合的混合培训模式,促使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建立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积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常态化培训机制。推行移动学习,为教师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便捷有效学习提供有力支持。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培训活动,重点通过现场诊断、观课磨课、教学竞赛等方式,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

5.开展测评

做好全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组织管理工作,明确诊断测评、培训测评和发展测评各环节的指标体系,采取教师网上自测方式,组织中小学教师分批、分步参加全员测评,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用的目的。注重理论测评和实践应用测评相结合,建立针对教师个人、中小学校不同主体的测评数据库,并根据测评数据及时调整实施计划,据制定完善培训方案,明确不足,查漏补缺,确保全体教师应用能力得到提升

6.建立机制

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教师积极参加能力培训和应用实践的激励机制。通过示范性研修社区评选、示范校建设和教学技能评赛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形成良好应用氛围。

四、相关制度建设

以教育部及省市相关文件要求为指导,以《***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为内容,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各类管理制度、实施制度、考核制度、评价制度、奖励制度,严格执行,扎实实施,确保“提升工程”持续、有效开展。

五、应用创新实验区建设

在前期启动实施“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试点学校”基础上,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实验学校建设,规划建设8-10个县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示范学校,辐射带动全县工作开展。实施***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发展计划,依托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5-10个县级教师网络研修示范社区。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技能竞赛、优秀课例征集、示范课等活动,打造20个左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网络名师课堂,促进学科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六、经费预算

2016、2017两年,县局计划筹措、安排专项经费不少于50万元,大力支持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管理平台建设,切实保障专项培训经费、资源开发经费、能力测评和成果推广等工作经费;各级各类学校要在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将有利资金向提升工程项目倾斜,要保障不少于公用经费的5%用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为本校教师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创造良好条件,推动培训的常态化。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拉蒂默

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信息技术要在教育中发挥作用离不开教师。再好的技术设备,没有教师的正确恰当的应用,也不会带来真正的效益。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这一似乎顺理成章的逻辑推论也就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要求教师具备使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根本理论依据。例如,在美国,自1995年美国国会前技术评估办公室发布《教师与技术》以来,己有约40个州将信息技术能力纳人教师资格认证或续证要求, 同时各州也制定了相关的教师信息技术标准。美国的国际教育技术学会也出台了所谓的《全国教师信息技术标准》。教师教育认证机构如全国教师教育认证理事 会也将信息技术纳人对教师教育机构的认证标准之中。由此而来,各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以及专门从事教师培训的营利或非营利机构也开始了各种形式的教师 信息技术培训和教学。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学校以及公司和一些基金会为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投人了大量的经费。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都通过全国教育技术标准对教师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全国教师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 然而,作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貌似顺理成章的推论仔细推敲起来却有很多 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这些问题也许会从根本上动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理论基石,影响培训的效果,让我们重新思考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时值中国即将大规模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之际,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总结起步较早的国家在教师技术培训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提出我们的看法和建议, 以期对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供一些借鉴。 一、什么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但什么是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它由哪些基本要素组成?这是我们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目前很多对教师所定的教育技术方面的标准似乎把教师使用技术的能力等同于技术操 作技能。在这些标准的影响下,许多在这一方面所做的职业培训就仅限于技术而已。然而,由于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以及教师工作本身的复杂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实际上是一个内涵十分广泛的概念。首先,从理论上来说,“技术”本身是一个含义很广的词,可以指任何运用人类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它不仅包括各种机械工具,也包括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实践。即使把技术仅仅理解为机械工具, 这个工具的范围也是难以穷尽的:从简单的工具比如铅笔和投影仪,到复杂的系统例如计算机和网络。即使进一步把“技术”的表义范围缩小为计算机,由于它 的功能的多样性、用途的广泛性、软件和硬件都林林种种,要列举出教师需要掌握的具体技术也很困难。其次,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技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1)-(1)

(2016——2017学年)乐第一小学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 1.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教师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结合我校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培训,拓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视野,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软硬件的使用习惯。 2.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培训,教师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学科的资源并下载并进行整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上一堂较好的多媒体课等,强化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与学的意识,提升融入能力。 3.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方法。 4.通过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模式的培训,能独自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电子表格进行公式运算,PPT课件修改和制作。 5.通过信息化环境下的开放式培训,帮助教师学会获取、利用和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此增强专业发展的底蕴;同时生成和积累一批高质量的教师应用成果。 三、培训对象 乐第一小学学科教师。 四、培训阶段 本次培训包括研修导航、研修与实践、资源建设、成果总结等四个阶段,各阶段的目

五、研修活动及容 (一)研修容 研修活动一:参加诊断测评,找准能力提升短板研修活动二:主动熟悉平台,明确研修任务要求研修活动三:更新教育理念,技术支持专业发展研修活动四: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研修活动五:参加培训测评,检验衡量参训成效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

(2016——2017学年)陶乐第一小学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方案 1.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增强教师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整合于学科教学的能力、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结合我校的特点及实际需要,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目标 1.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变革的培训,拓宽中小学教师的信息化视野,更新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教师对信息化软硬件的使用习惯。 2.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培训,教师能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学科的资源并下载并进行整合,多媒体教学设备上一堂较好的多媒体课等,强化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与学的意识,提升融入能力。 3.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的方法。 4.通过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整合模式的培训,能独自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电子表格进行公式运算,PPT课件修改和制作。 5.通过信息化环境下的开放式培训,帮助教师学会获取、利用和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以此增强专业发展的底蕴;同时生成和积累一批高质量的教师应用成果。 三、培训对象 陶乐第一小学学科教师。 四、培训阶段 本次培训包括研修导航、研修与实践、资源建设、成果总结等四个阶段,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和预期成果如下: 培训阶段主要目标任务预期成果

第一阶段(2周)研修 学员选学确定研修主题并选择相应 的课程 学员明确任务 第二阶段(8周) 研修与实践 选学课程 提升教师组织和参与校本 研修的能力;提升教师信息 技术应用能力,按研修主题 和活动计划完成相应任务。 网络校本混合研修 开展学用结合活动 第三阶段(2周)资源建设 整合资源生成性资源分类梳理后,作 为学校资源和区域资源建 设的补充。 建设资源 优化资源 第四阶段(2周)成果总结 社区研修汇集成果 1.总结交流能力提升过程与 成果;优秀成果作为区域教 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补充。 2.利用自主研修的常态化和 优质资源等共享机制,促进 区域教师专业成长提速。 校本研修机制建立 五、研修活动及内容 (一)研修内容 研修活动一:参加诊断测评,找准能力提升短板 研修活动二:主动熟悉平台,明确研修任务要求 研修活动三:更新教育理念,技术支持专业发展 研修活动四: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 研修活动五:参加培训测评,检验衡量参训成效 上表所列五项研修任务的具体活动安排见下表: 活动一:研修准备 任务方式时间预期成果 1.参加平台的诊断测评,完成测试题目 2.结合诊断测评报告,完成个人反思并制定个人研修计划 3.完成项目导学课程自主学习 工作坊研 讨 1周 1.形成完整的学员个 人信息 2.工作坊研修计划 活动二: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任务方式时间预期成果 1.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支撑专业发展”模块课程 2.参与“技术支持专业发展”案例分享,并自主学习 工作坊研 讨 2周 工作坊集体成果:“技 术 支持专业发展”案例故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规划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规划 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我必须选择专业成长,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教育的需要,同时也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寻找职业幸福感。所以,我非常乐于加入研修班,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堂堂正正地做人,不断发展自我,提升自我。现将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如下: 一、成长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而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战略的高度。在新教育实验中,也明确提出“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二、目标定位 1、自我认识 在学习中,我深入剖析自身的不足,正视弱点,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13年来,我的教学经验增长了一点,但在教学研究上缺少科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专业知识等。平时思想上有惰性,读书较少,对教育名家及名著的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借鉴、运用一些名家的教法及观点解释教育现象。写作水平较低,很少能抓住教学灵感等写出高质量的教育随笔。没有树立良好的教材观,对教材的把握、开发和利用不够,等等 2、总目标 ] 倾心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抓住平时的点滴时间读书不止,进行长期的有效的学习,增强理论底蕴,做个学习型教师。用心思考,

凡事多思多想,反思出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得失,找出成长的方向,做个反思型教师。专心写作,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实践,做个科研型教师。全心教育,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命,在创新中构建良好的教学策略,在发展中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做个专家型教师。 通过努力,力争三年后成为区学科带头人;八年内成为一个有教育思想、教学风格,有教育建树的专家型教师。 细化目标: (1)教学方面 认真学习和实践新课标理念,观摩名家光盘,汲取名家教学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得到县级教育领导认同。细而言之,认真备好每一课,备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善于请教,及时总结;三年内开设校级以上公开课20节以上,积极参加优课评比或基本功比赛,争取获市级奖或省级奖。 (2)教育科研方面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完成我校市“十一五”课题《农村小学生应付性学习心里探索与矫正的研究》的结题任务,并争取省级课题立项。开展教学研究,撰写有质量的教学论文10篇,获优质奖8篇。坚持写教学反思、随笔,争取在区级以上刊物发表10篇,核心期刊10篇。坚持写博客,努力成为优秀的博客写手。 (3)学习方面 >

2020年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平台等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国培计划”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教育者应不断地加强,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可以说我很好的完成这次学习任务。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我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的去把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每一专题的学习任务。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有限,但对我来说确是受益非浅。这次培训为全县乃至全国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等,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 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活动已经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克服了工作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合理安排时间,按时登录平台学习,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网上学习的重要和快捷。在培训学习中,我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确了厚实文化底蕴、提高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提高了思想认识、提升了学习理念、丰富了专业理论,现总结如下: 一、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通过此次培训,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以前往往只局限于一根粉笔、一本书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适用于今天的教学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网络研修,好处多多。可以说网页学习的即时性,有利于我自主安排学习,减少了工作与学习的矛盾。可以说网页学习的快捷性,有助于我提高学习和实践应用的效率。可以说网页学习的互动性,有助于我和众多教师及时学习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通过培训,提升了现代教育技能。 原来,我对于计算机方面的操作只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层面上,例如在文档中完成一些文稿的撰写。通过这次光顾我们的国培学习网页,如今,我已经能够熟练的利用计算机,进行各种方式的操作,编辑出自己较理想的电子稿件,发送给同事和学生。能利用自己的博客与同仁互动,时常发表自己的一些学术上和某些思想上的见解,对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培训中学习网页,填补了我计算机操作知识的空白. 三、通过培训,夯实了专业知识基础。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就应该是全面系统的学科本位知识。以往,我只是研读一些与思想政治有关的资料,习惯于积累一点一滴的知识素材。现在,有培训学习网页了。在这里所有的学习内容一目了然,科学系统,有标可依,有律可循,学习起来方便至极。这个学习页面的课程设置,突现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来,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直扮演着权威性的“教师中心”角色。现在,教育环境发生了变化教师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而角色变化又是教师核心职业素养转变和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专业发展要适应信息化环境,由传统的“单面手”转变为“多面手”。 1、从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资源的共享者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师生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从教学资源分布控制权角度说,师生间的信息资源由不对称走向对称。教师的权威被分散和削弱。所以,教师要从资源的垄断者转变为资源的共享者;同时也要成为信息资源的咨询者和提供者。 2、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会被打破。从教学模式角度说,教师要采取民主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要求。所以,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学习的指导者,从当教师转变为当教练。 3、从教学的“实践者”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从研究合作和反思提升的角度说,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要由传统教学的“实践者”、讲师转变为教学的研究者和设计者。这既要求教师具有一般文化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要求教师学会将传统的能力素养与信息素养、现代教育理念方法融合。所以,现在的教学实践、教学研究与传统的相比,已经有了十分明显的不同。 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被越来越普遍的应用。现在我们接触最多的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它们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对象,更应该成为我们可以运用的工具。利用这些新的技术,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更生动、让我们关于知识的讲解可以更形象,从而提高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利用好网络共同体可以促进教师学生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而且能提高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完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最终实现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网络共同体:专业发展;新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推进给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这一职业群体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信息时代的教师又是幸运的,因为其专业发展有信息技术的强大支持。本人是一名数学教师,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基础的学科,很多老师苦于没有什么素材,课堂上的讲解十分的枯燥乏味,学生自然没有兴趣听,那教学效果也就不会很理想。如今有了多媒体技术,有了网络技术,上面提到的问题很轻松的就解决了。 一、注重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运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课堂教学这个部分,所以这个是否得到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下面就以我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感受说说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所起的作用。 1.在新课导入处创设情境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很关键的一环。运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从内容安排和媒体形式上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学生就能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与思考,就会体验到创造的快乐,这样就诱发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教学“对称图形”这课时,在新课导入阶段,我用信息技术教学软件,演示春天美丽的景色:即蜻蜓、蝴蝶、蜜蜂从野草飞出来的情况。(电脑演示,边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观察生动的画面,遐想美丽的春天景色是怎样“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屏幕上这一生动形象的演示,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短短的几分钟看、思、议。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像火山一样即将喷涌而出。正当他们纷纷举手、个个充满着强烈的学习愿望的时候,教师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去认识对称图形的意思,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合理运用情境导入,能引起学生对新知强烈的探究欲望,把学生带入广阔的数学天地[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可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2.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直观效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过程进行处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延伸拓宽了教学的时空度,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以达到最佳效果。从“教”的角度来看,使难的、繁杂的、深奥的教学内容变得浅易,扩大了教学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时效。从“学”的角度看,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时间和距离,使复杂的艰苦的认知活动变得轻松愉快,从而使学的效率大大提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三岔乡三岔中学曹建新 随着教改以及有效教学的深入,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出现了捉襟见肘的现象。下面我就如何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帮助各科教师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广大教师要学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要注重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学习教育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创造高质量、高效益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要以教师的知识结构更新和教学的基本素质提高为起点。教师只有努力适应时代的要求,具备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并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信息素质不断提高,推广信息技术,最终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二、拓展培训渠道,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专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首先,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让教师从观念上内更新,理解整合的内涵: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从思想上达成共识;其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师资现状,确定培训内容:即:计算机意识、知识、技能与态度;学科教育理论与学科最新发展;教育技术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最后,提供展示平台让教师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再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创设氛围,将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一)培训方式上 1、走出去,请进来。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培训,请周边学校优秀的信息技术教师到学校 进行讲课。 2、定时学习,以骨干带全体。做好校本培训 3、进行考核,严格把关。利用暑期对教师进行计算机考核,要求教师能熟练掌握教学 中常用的30个软件操作方法。 4、通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互相介绍经验、互相切磋等形式,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辅 助教学的创新能力。 (二)培训内容上 主要侧重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实施“硬考核”。培训内容分为四个阶段:基本技术阶段、开发技术阶段、整合技术阶段、技术熟练阶段。 1、基本技术阶段。主要培训内容是Windows的操作技能和Office的使用方法,搜集信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总结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总结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为一线教师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远程培训,有幸聆听各位专家讲座让我感慨颇深,受益匪浅。通过研修,我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对于个人今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在研修过程中,我收获颇多,特总结如下: 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让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 在这次远程培训中,我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也取得丰满的成果。从中汲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并以之来充实自己。坚持每天进行网上学习,认真观看各个专家的视频录象,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盛了教学经验。详尽做到了以下几点: 1、积极认真的观看视频学习,完成了必修课24学时,选修课28课时,撰写研修日志20篇,上传个人资源3个,每月发表了研修反思,积极提出自己的问题,课程、话题并发起了6条话题,回复了6个话题,参与了互助研讨及特色活动,按时完成教学进度。共享资源微课程被推荐为优异,圆满完成了研修学习任务。 2、认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设计和技能作品2篇,参与小组磨课和课例研析回帖6次。 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让我开阔了视野,扩展了见识 我勤劳地研修学习,不仅提高了自己基本素养和业务综合能力,通过课程视频聆听了专家的专题讲座;通过课程文本加深了对专题的理解;通过课程作业反思了以往和展望即将启动的教学改革;通过网上探讨寻找到了思想的沉淀和共鸣。没有震动就没有觉醒;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积极地发表文章和评论,上传的教学资源值得借用,方法行之有效、适合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评价体系,都使自己对数学教学与教研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及思考。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xx县第二中学信息技术组教师学习计划让自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潜心教研,又尽责做好学校各项工作,促进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工作,提升理念,改变观念,结合学校和本教研组的工作,安排本组信息技术组教师学习本专业,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制订信息技术小组学习计划: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现代信息意识,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水平,能对计算机进行必要的维护,会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素材加工,课件修改、制作,网络资源搜索等。 2、信息技术课程越来越趋向于工具型课程,随着课程整合越来越剧烈,信息技术必将更多的服务于其它课程,成为服务性的工具课程,要为其它课程服务必须了解这些课程的相关知识,因此,我组教师更适合成为“一专多能”、“一专多能”即拥有一门专业技术(计算机操作处理信息技术),能够了解理科各科目的基础知识,能够拥有独立进行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教学的能力 二、学习内容: (一)提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继续学习,如: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cooledit、影片剪辑等软件的学习。 (二)及时对每天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记录整理,并争取与同行们进行交流,通过集体备课、交流学习等形式、取长补短、共同切磋,共同进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水平。(三)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电脑作品制作的培训与指导工作,挖掘其内在的知识艺术潜力。 四、学习安排: 时间每天上午10:30-12:00(20131223--20130107) 讲课教师 xx日期内容备注熬xx

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

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 教师信息化培训心得一: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我参加了小学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培训。这次培训,我感触很深。我深深地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走到了我们身边,认识到课堂上要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教学之中,充分发挥计算机工具性能,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处理信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我体会到教育对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入21世纪,知识总量呈几何数增长,俗称“知识暴炸”,专业知识更新之快,使得一些专家昨天还是专业知识的权威,今天就可能落伍。所以说我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努力实现在专业方面发展,将跟不上不断变化的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教育专业发展不仅要帮助教师更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帮助教师理解学习者的言行,掌握关于学习的知识,了解可用的课程资源和最新教育教学技能技术,并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习惯和技能。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教学气氛。它使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和多媒体、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组合成了一个合理、协调、有创造性和发展性的学习整体,从而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了无生趣。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通过现代教育媒体,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和游戏的内在感染力,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最终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自主学习、冲学习和高效学习。在现行教学中恰当、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对优化数学教学起着显著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学科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具体。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语言、声音、图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心得体会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修心得体会 教师:马婷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作为一名教师更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应该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

质。如果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素质就不能完成或很好地完成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的教育和教学任务。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应用现代教育媒体和开发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要适应工作需要首先应掌握现代媒体技术。教师掌握了现代技术,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仅使我在原有的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有所改善,增强我对新时期现代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应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我们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的这种巨大的作用,我们要提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为目的、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教学技术应用观。要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在教学中都有用武之地。当然,每种教学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必须掌握新的技能,学习新的技术,也是小学教师这一专业的特征。比如,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与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新课程的特点与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尤其是信息技术,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直通车。因此,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新教材,新课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之一。目前,通过计算机操作能力

(完整版)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个人研修计划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个 人 研 修 计 划 单位:铁渠完小 姓名:张慧霞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个人研修计划 今年我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学习,这无疑将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提升和改善。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真才实学,我制定了如下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二、研修目标 1、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2、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3、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英语教学不断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三、研修方式及内容 1、积极学习 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 2、聆听请教 对讲解中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

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3、反思提升 每天结合自己在培训学习中的感受写出学习心得、研修日志,发表在班级培训平台上,与各位学员共同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能力。 4、学以致用 争取通过学习,在研修结束后写出研修学习的体会和收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使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互相渗透,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有老师说,好学才能博学,博学才能让教学生动有意义。一个教师的认知背景是怎样的,他的学生的能力就是怎样的。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认知背景,才能得到学生的喜欢。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一名新型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师。希望能得到导师的指导,助我成长!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个人成长计划 篇一: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信息技术 某某某 20XX年9月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20XX—20XX)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本人一贯严格要求自己,重视学习,精心钻研业务,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潜心教研,又尽责做好学校各项工作,在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我将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用计划来鞭策自己,重视培养自己的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进一步促进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工作,提升理念,改变观念,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结合学校和本教研组的工作,现制定我的三年个人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一、专业发展状况自我分析 1、优势 1、有较强的事业心,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2、有一定的业务能力。能独立分析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善于激情引趣,教学方法灵活,能结合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案,能运用多媒体上课,并能用多种软件自制的课件辅助教学。 3、具备必要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个人素养。在教学工作方面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课,教学过程思路清晰,重视让学生体验知识的探索和发现过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课堂教学,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注重信息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 4、平时主动学习各类教育科研理论书籍,能经常反思自己在教育教学 方面的问题,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不足 1、教学上,对新课改新教材的认识还要加强。 2、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上还要多下功夫。 3、要增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时间,加强教学反思。

最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反思日志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研修反思日志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平台等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国培计划”为提高教师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惬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每个教育者应不断地加强, 不断地给自己“充电” , 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发展,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利用网上的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 促进学生的发展。2015年“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远程培训,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可以说我很好的完成这次学习任务。对于计算机我可以说既熟悉又陌生,虽说经常使用,但其中好多东西都还不懂,但我对计算机特别感兴趣,经过老师的讲解,使我在制作课件、Word 及Excel 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帮助,也使我对网络世界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可以说让我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学习中,我学会了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是辛苦的,但我认真的去把所有内容学好,认真完成每一专题的学习任务。本次培训时间虽然有限,但对我来说确是受益非浅。这次培训为全区乃至全国教师搭建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我们在相互交流和合作中不断提高和成长。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福音。 在这次培训中,我不仅明白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且清

楚地认识到随着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 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和微机网络等,开展教学。所以这种教学必然要打破传统的传授式的教学模式,而构建出适应信息社会的新型教学模式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密切联系,信息技术今后将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未来教育应溶入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最新的信息技术,致力于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冲击着传统教学模式。 通过这次短期培训, 我深深体会到: 1、信息技术对教师的重要作用。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只停在原有知识的认识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现在的学生更是聪明,他们不仅能在学校里学习知识,还能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学到更多的知识。因而,教师必须有一种超前意识。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师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当今社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 精品文档 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信息技术教师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凡事要有所计划。我参加工作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如何走向成熟,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能让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成为让领导放心、家长承认、学生喜欢的教师,现制定我个人的三年发展规划,以作鞭策。 一、现状分析 不知不觉,从大学毕业进入银川市兴庆区第四小学已经有几年时间了,在这几年里,我从各方面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从一个对课堂教学只有理论知识的大学毕业生渐渐地磨练成了一个能够比较好的掌控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这几年中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责任心一学期比一学期强,但我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进步来自于学校给我的压力,这是一种被动的进步,在主动性上我没有给自己压力。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的现状,特别是不足之处,罗列如下: 1、对于教科研方面缺乏探讨研究的积极性,教科研能力较差; 2、课堂教学能力尚可,但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教学方法手段上缺乏新意; 3、在教育方面,方法和手段略显稚嫩。 二、个人发展目标 1、争取每学期写一篇论文或教学案例(质量较高)。 2、努力实践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的整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 3、成为校级骨干教师。 4、努力培养特长生,在电脑作品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三、目标达成

1、对于"信息技术"学科,除了同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之外,还需专门到校外进行培训,可以是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急需培训相关的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变化迅速,对于专业知识的培训,建议定时不间断培训。 2、听取各种教育、教科研方面的讲座,并撰写心得体会。 我将在今后的三年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师德修养,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中,不断探求、感悟、反思,通过认真研读、设计、反馈等环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明晰自己的教学风格,每学期上一堂校级公开课。并且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养。努力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四、具体实施措施: 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本人为自己拟定以下措施: 1、每学期阅读2本教育教学专著,完成一定量字数的读书笔记。 2、每学期完成2篇教育教学案例或高质量的教案。 3、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参与各类评优课、公开课的活动,努力展示自己的才华。 4、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积极完成各项任务,完成一定量的论文。 分阶段实施步骤 第一年: 1、明确界定自己的发展方向,认真思索、评价自身的弱势,适当的制定自身发展规划。 2、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使自己形成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师德风尚。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一、总则 (一)《能力标准》是规范与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准则,是各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培训和测评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参照执行。 (二)《能力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具备的能力;II.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为发展性要求,主要针对教师在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环境或相应设备的条件下,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所应具有的能力。本标准根据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与专业发展主线,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区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

与发展五个维度。 二、基本内容

三、实施要求 (一)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能力标准》作为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能力标准》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建立并完善推动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机制,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深化课程改革,实现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有关高等学校和教师培训机构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教师培养培训工作的重要依据,加强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完善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培养培训课程,创新培养培训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课程资源建设,开展相关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中小学校要将《能力标准》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订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规划,整合利用校内外培训资源,做好校本研修,为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效支持。要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 (四)中小学教师要将《能力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据。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充分利用各种学习机会,更新观念、补充知识、提升技能,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养成良好的应用习惯,积极反思,勇于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