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区域经济一体化)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区域经济一体化)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区域经济一体化)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8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8.1 复习笔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是指一个地理区域内各国一致同意减少并最终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以便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

二、经济一体化的层次理论

一体化的层次由低到高来划分,可分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政治联盟。

1.自由贸易区

在一个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里,各成员国之间商品和服务贸易的所有壁垒都被取消。在一个理论上理想的自由贸易区里,不允许有任何扭曲成员国之间贸易的歧视性关税、配额、补贴或者行政干预。然而,各个国家可以自行决定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政策。自由贸易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普及形式。

2.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消除了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并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为了建立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就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器来监管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欧盟最初就是一个关税同盟,现在已经超越了这个阶段。世界上其他的关税同盟还包

括新的安第斯共同体等。

3.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即成员国之间没有任何的贸易壁垒,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劳动力和资本也可以自由流动,因为对居民的移入和移出,以及资本的跨国流动不存在任何限制。建立一个共同市场需要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就业政策方面高度协调与合作。欧盟在很长时间里是一个共同市场,尽管它现在已经超越了这一阶段。南方集团也希望最终能够建成一个共同市场。

4.经济联盟

与共同市场一样,一个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涉及成员国之间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采用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但它还需要一种统一的货币、成员国税率的协调,以及统一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种高度的一体化需要一个官方协调机构,各国要向这个机构作出巨大的主权方面的让步。欧盟是一个经济联盟,但还不完善。

5.政治联盟

政治联盟能够对各个成员国的公民负责。在政治联盟中,有一个中央政治机构来协调成员国的经济、社会和对外政策。欧盟至少正在走向某种程度的政治联盟。

三、区域一体化的依据

1.区域一体化的经济依据

国际贸易方面的经济理论认为,不受限制的自由贸易可使各国专门生产其最有生产效率的商品和劳务。与贸易受到限制的情形相比,自由贸易的结果是,整个世界能生产更多的产品。一国对自由贸易的开放能够刺激该国经济增长,原因是从贸易中取得了动态的收益。一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开放也可能促进经济增长。总而言之,经济理论证明自由贸易和投资是

一种正和博弈,所有的参与国都将获益。

据此,理论上的理想状况就是全部取消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的壁垒。然而,在一个有众多国家和众多政治理念的世界上,使所有的国家认同一套统一的准则相当困难。根据这种背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看作各国从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往来中取得额外利益的一种尝试,这种利益并不能通过诸如世界贸易组织这样的国际协定得到。在有限的几个相邻国家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和投资制度,要比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建立类似的制度更加容易。因此,试图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机就是从自由贸易和投资中获得收益。

2.区域一体化的政治依据

通过与邻国经济建立联系以及日益增进的相互依赖,相邻国家之间就会产生政治合作的动力,各国之间暴力冲突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减少。除此之外,通过形成经济上的国家集团,这些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实力也能得到增强。这些方面的考虑是1957年建立欧洲共同体(欧盟的前身)的基础。

四、区域一体化的障碍

尽管支持一体化的经济和政治依据十分有力,但绝不是可以轻易实现或维持的。这有两个主要的原因:①尽管经济一体化能使大多数人受益,但也须付出代价。虽然一个国家在整体上也许从区域自由贸易协定中获得巨大的利益,但某些特定的集团却可能受到损害。建立一种自由贸易制度需要作出某些痛苦的调整。②出于对国家主权的关注。国家主权之所以受到关注,是因为紧密的经济一体化要求各国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对一些关键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税收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控制。

五、反对区域一体化的依据

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区域一体化的收益是由贸易创造的程度而不是贸易转移决定的。当自由贸易区内低成本的生产商取代高成本的国内生产商时,就会产生贸易创造(trade creation)。当较高成本的外部生产商被自由贸易区内较低成本的外部生产商所取代时也会形成贸易创造。而当较高成本的外部供应商取代了自由贸易区内较低成本的外部供应商时,就会产生贸易转移(trade diversion)。只有当贸易创造的数额超过贸易转移的数额时,区域自由贸易协定才会使世界受益。

从理论上讲,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将保证自由贸易协定不会导致贸易转移。根据这些规则,只有在与以前的情况相比,各个成员国对非成员国征收的关税不是更高,或没有对贸易采取更严格的限制措施的条件下才能建立自由贸易区。然而,由于非关税壁垒的存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引起贸易转移的风险仍然存在。

六、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欧洲有两个贸易集团——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其中,欧盟是最重要的,不仅是在成员国方面(欧盟有27个成员国,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只有4个),而且表现在对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影响方面。

1.欧盟的演变

欧盟(European Union,EU)是两种政治因素的产物:

(1)两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的严重破坏和对永久和平的向往;

(2)欧洲各国希望保持其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原有的地位。

欧盟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签订了《罗马条约》(Treaty of Rome)之后,欧洲共同体就成立了。1994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批准之后,名字再次更改,由欧洲共同体改为欧洲联盟。

2.欧盟的政治结构

欧盟的经济政策是由一个复杂的,而且仍然在不断演变的政治机构制定和实施的。其中,4个主要的机构是欧盟委员会、欧盟理事会、欧洲议会和欧洲法院。

(1)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负责提出和执行欧盟的法律,并监督各成员国服从欧盟的法律。欧盟委员会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它由各成员国任命的委员组成,任期5年,可以连任。每个国家只能任命一个委员。欧盟委员会递交提案,有关的提案递交到欧盟理事会,然后是欧洲议会。如果没有委员会事先的提案,欧盟理事会不能进行立法。欧盟委员会还负责实施欧盟法律涉及的各个方面。委员会的另一个职责是监督各成员国,确保这些国家遵守欧盟的法律。

近年来,欧盟委员会在涉及商业活动的竞争政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1990年以来,该委员会正式获得了制定竞争政策的权限,这使得欧盟负责企业竞争事务的委员作为主要的欧盟成员国的竞争政策的管理者,其影响稳步上升。竞争委员的作用犹如美国的反垄断机构,该机构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司法部,其职责是制止企业运用市场力量挤压竞争对手和垄断市场。竞争委员们还审核企业的并购申请,以免其形成具有强大市场力量的主导企业。

(2)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代表了各成员国的利益。由于欧盟委员会递交的提案只有得到欧盟理事会的同意之后才能形成欧盟法律,所以欧盟理事会显然拥有欧盟内部最终的控制权。欧盟理事会由每个成员国政府的一名代表组成。然而,理事会中的成员根据讨论议题的不同而变换。1993年之前,所有的理事会议题必须由各个成员国一致的意见决定,后也采用了多数票决定的原则。在理事会中,每个国家的投票权取决于其规模的大小。

(3)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是由各个成员国的公民直接选举出来的成员组成的,它主要是一个咨询机构而不是立法机构。它负责讨论欧盟委员会递交,并由欧盟理

事会转交的立法议案,并能够对这种议案提出修正意见,但欧盟委员会以及享有最终决策权力的欧盟理事会并不一定要接受这种修正意见。

(4)欧洲法院(Court of Justice)由来自每个国家的一名法官组成,是关于欧盟法规的最高上诉法院。

3.欧元带来的好处和问题

(1)促使欧洲人决定在欧盟中建立统一货币有许多原因:

①从处理多种货币到统一货币,企业和个人可以节省很多开支。这些节省来自货币汇兑和套期保值成本的下降。

②采用统一货币将使欧洲国家之间的价格更容易进行比较。这将提高市场竞争度,因为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在别国购物。

③降低的价格将使欧洲的制造商被迫寻找各种方法降低生产成本以维持利润。统一货币的建立将最终通过提高竞争水平使欧洲企业在长期内提高经济效率。

④采用统一货币将极大地促进具有高流动性的泛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这种资本市场的发展将会降低资金成本,并且能够提高投资水平以及投资资金的分配效率。这一点将对向来难以从本国银行获得融资的小企业特别有益。

⑤以欧元计价的泛欧洲资本市场的发展将给个人和机构提供范围更广的投资选择。

(2)使用欧元的代价是:

①一国的当局将失去货币政策的控制权。这样,对欧盟的货币政策的良好管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②欧元的另一个缺陷是欧盟并非经济学家所指的最优货币区。在最优货币区(optimal currency area)中,经济活动基本结构的相似性使得推行统一货币并使用单一汇率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可行的。然而,欧元区中的许多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异。

希尔《国际商务》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全球资本市场 12.1 复习笔记 考点一:全球资本市场 1.一般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将希望投资的群体和希望借款的群体连接在了一起。 (1)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如图12-1) ①希望投资的群体包括拥有盈余现金的公司、个人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②希望借款的群体则包括个人、公司和政府; ③做市商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投资者和借款者的金融服务公司,包括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 图12-1 一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2)资本市场提供资金的方式 资本市场向公司提供资金的方式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 ①当一家公司向投资者出售股票时,就形成了股权融资。每一股股份实际上给予了持有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者对企业利润的一份要求权。公司通过向股东支付股息承认这种权利。 ②债权融资要求借款公司无论是否盈利都要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偿还事先确定的一部分贷款数额(本金加上规定的利息之和)。债权融资包括来自银行的现金贷款和向投资者出售公司债券筹集的资金。当一个投资者购买了一家公司的债券,他就得到了在规定的年份里从该公司按固定的数额获取收入的权利。 2.全球资本市场的吸引力 (1)借款者的视角:较低的资金成本 国内资本市场的流动性不足,而在全球市场中,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意味着借款者可以付出较低的代价来获得资金。资金成本是借入资金的价格,即借款者必须向投资者支付的收益率,也就是债权融资中的利率和股权融资中的股息收入与预期股票差价。 (2)投资者的视角:分散投资组合 投资者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分散投资组合,与纯粹的国内资本市场相比,可降低投资风险,因为各国之间股票市场价格的变动不是完全相关的。不同国家股票市场变动之间相对较低的相关性反映了两个基本的情况:①由于各国推行不同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面对不同的经济问题,因此它们的股票市场受不同的因素影响,并向不同的方向变动。②由于受到资本管制,即限制跨国资本流动(尽管这种限制正在迅速减少),不同的股票市场之间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分割现象,这有助于切断风险的传递。由此可得到的启示是,一个投资者通过分散化的国际投资组合,就能够使风险水平低于仅仅持有国内股票时的风险水平。 3.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

对外经贸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希尔《国际商务》练习题

对外经贸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希尔《国际 商务》练习题 国际商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A)是指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待、利益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对方。(1).最惠国待遇(2).国民待遇(3).市场经济地位(4).战略伙伴 2(B)是指缔约一方保证缔约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1).最惠国待遇(2).国民待遇(3).市场经济地位(4).战略伙伴 3在下列商业活动中,哪一笔属于国际商务活动(B)。 (1),美国花旗银行上海浦东分行向美国花旗银行总行贷款 (2),美国花旗银行上海浦东分行向中国建设银行浦东分行贷款 (3),美国花旗银行上海浦东分行向美国城市银行上海浦东分行贷款 (4),美国花旗银行上海浦东分行向美国第一国民银行总行贷款 4(B)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1).竞争力(2).核心竞争力(3).国际竞争力(4).表层竞争力 5.企业通过自身要素的优化及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在有限的市场资源配置中占有相对优势,进而处于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的能力(A) (1).竞争力(2).核心竞争力(3).国际竞争力(4).表层竞争力 6.(C)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力国际化过程的统一。 (1).竞争力(2).核心竞争力(3).国际竞争力(4).表层竞争力 7.企业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措施,使本企业成本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成本相比很低的战略叫(C) (1).差异化战略(2).集中战略(3).成本领先战略(4).低价倾销战略 8企业采取一种集中的、为一组特定用户服务的战略是(B) A. A.差异化战略(2).集中战略(3).成本领先战略(4).低价倾销战略 9.一些企业拥有或可以得到的那些外国企业不能获得的优势,如产品、技术、规模经济、市场等称之为(A)(1).所有权优势(2).区位优势(3).内部化优势(4).成本优势 10某中国小家电企业,总资产50亿元,年销售额20亿元,雇员总数4万人;其中,国外资产5亿元,国外销售额4亿元,国外雇员2千人,该企业跨国化指数为(D) (1).10%(2).20%(3).5%(4).11.7% 11.在其他国家境内的本国律师事务所、银行分支机构提供的服务属于服务贸易中的(D) (1).境外消费(2).跨境提供(3).自然人流动(4).商业存在 12.企业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口原料、材料或零件,利用本国的生产能力和技术,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从而获得以外汇体现的附加价值,这一国际化方式称(C) (1).一般贸易(2).技术贸易(3).加工贸易(4).国际特许经营 13某公司为东道国建造工厂或其他工程项目,一旦设计与建造工程完成,即将该工厂或项目所有权和管理权依合同完整地给对方,这一国际化方式称(D)。 (1).国际特许经方式(2).许可证方式(3).新建直接投资(4).交钥匙工程 14.麦当劳在中国开设连锁店属于(A) (1).国际特许经营方式(2).许可证方式(3).新建直接投资(4).交钥匙工程 15.根据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欲望、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差异,把整个国际市场划分为两个或更多的消费者群,从而确定国际目标市场的活动过程是(B) (1).国际市场定位(2).国际市场细分(3).国际目标市场选择(4).国际市场评估 16.宝洁公司将牙膏细分为价廉物美、防治牙病、洁齿美容、口味清爽四个市场,该细分市场的依据是(C)。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全球人力资源管理【圣才出品】

第19章全球人力资源管理 1.以一国为中心、以多国为中心和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各有哪些主要优缺点?它们各在何时适用? 答:(1)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是指所有关键的管理职位都是由母国的人员担任。它的优势有: ①克服东道国缺少称职的管理者的不足; ②统一的文化; ③有助于转移核心竞争力。 它的劣势有: ①在东道国产生不满; ②导致文化短视。 以一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用于国际战略。 (2)以多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要求在母国人员占据了公司总部的关键职位的同时,子公司管理层由东道国人员担任。它的优势有: ①避免文化短视; ②实施成本低。 它的劣势有: ①限制职业流动性; ②隔离总部与国外子公司。 以多国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用于本土化战略。 (3)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在整个组织内不考虑国籍因素为关键岗位寻找最佳

人选。 这种政策有许多优点: ①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②有助于建立浓厚的企业文化和非正式的管理网络。 但也有不足: ①国家移民政策可能会限制该政策的实施; ②成本高。 以全球为中心的人员配备政策适用于全球标准化战略和跨国战略。 2.研究显示,许多外派人员遇到了既会影响他们在国外任职的有效性,也会限制在他们回国时对公司贡献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后果如何?企业如何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 答:(1)配偶难以适应、经理人员本人难以适应新环境、其他家庭问题、经理人员私人和情感的成熟度和难以担当起国外重任是外派失败率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 (2)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外派人员不能在国外很好地发展,结果导致提前回国和高离职率两个后果的发生。 (3)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挑选程序、培训和管理发展规划来减少外派失败的发生率。 最易在国外任职成功的外派经理人员通常具备以下素质:拥有自尊、自信和良好的心态;能与东道国人员相互交往;愿意使用东道国的语言;能够理解他国人员行为的原因等。 外派经理的培训项目通常包括文化培训、语言培训和实践培训。文化培训有助于经理人员移情于东道国文化,从而提高与东道国人员交往的有效性。语言培训有助于提高外派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使他们更加容易融入外国文化,从而有助于与他人进行交往。实践培训旨在

希尔国际商务复习资料

Chapter1 1、What Is Globalization? Globalization - the shift toward a more integrated and interdependent world economy The world is moving away from self-contained national economies toward an interdependent, integrated global economic system 2、What Is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Historically distinct and separate national markets are merging It no longer makes sense to talk about the “German market” or the “American market”Instead, there is the “global market” falling trade barriers make it easier to sell globally consumers’ tastes and preferences are converging on some global norm firms promote the trend by offering the same basic products worldwide Firms of all sizes benefit and contribute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97% of all U.S. exporters have less than 500 employees 98% of all small and mid-sized German companies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3、What Is The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Firms source goods and services from locations around the globe to capitalize on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cost and quality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like land, labor, energy, and capital Companies can lower their overall cost structure improve the quality or functionality of their product offering 4、What Is Driving Globalization Declining barriers to the free flow of goods, services, and capital average tariffs are now at just 4% more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FDI global stock of FDI was $15.5 trillion in 2009 facilitates global production Technological change microprocesso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the Internet and World Wide Web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5、Lower barriers to trade and investment mean firms can view the world, rather than a single country, as their market base production in the optimal location for that activity But, firms may also find their home markets under attack by foreign firms 6、Technological change means lower transportation costs help create global markets and allow firms to disperse production to economical, geographically separate locations low cos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communication firms can create and manage globally dispersed production low cost global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help create an electronic global marketplace glob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global media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国际企业的战略【圣才出品】

第13章国际企业的战略 1.在一个不计运输成本,没有贸易壁垒,以及各国有关的要素条件不存在任何差异的世界上,企业如要求得生存,就必须进行国际扩张。试讨论之。 答:假设各国要素禀赋有差异,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不同的活动应该在能够最好地运用要素的国家发生。如果没有贸易壁垒和运输成本,许多工业企业很可能把基地建到国外要素禀赋最丰富的地方。对于一个建立在次优化地方的公司,它可以向国外扩张,也可以转向一个要素禀赋最有利的行业。然而,对于已经拥有最佳要素禀赋的公司,可能没有向国外扩张的必要。首先,公司可能只愿意关注国内市场。但如果公司的确想扩张到国外,可以通过许可经营或者出口的方式,而不需要采用国际直接投资。 2.请把下列企业在图中作出定位:宝洁、IBM、诺基亚、可口可乐、陶氏化学公司、美国钢铁公司、麦当劳。试论证你的答案。 答:(1)宝洁位于右侧中间,有高的地区调试压力和中等的成本压力。宝洁卖个人和家

用护理产品,面对很大的地区调适压力。尽管这些产品并非都是价值很大的,但是与宝洁同行的竞争对手很多,所以也面临中等的降低成本的压力。 (2)IBM位于上方中间,有高的降低成本压力和适中的地区调适压力。有适中的地区调适压力是因为语言不同,电子产品的电压不同。IBM处于高速竞争的行业,所以降低成本的压力很大。 (3)诺基亚生产无线设备和开关这样的基础设施。它必须通过技术上的领先优势使产品商品化。应该位于下方右侧,即面临较高的地区调适压力和较低的降低成本压力。 (4)可口可乐是商品类产品,它位于上方左侧,面对较低的地区调适压力和较高的降低成本压力。 (5)陶氏化学公司、美国钢铁公司都位于上方左侧。它们都销售商品类产品,所以面对较低的地区调适压力和较高的降低成本压力。 (6)麦当劳位于左侧中部。地区调试压力低,降低成本压力适中。麦当劳卖半商品化的产品,程度不如陶氏化学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 3.在什么样的行业中本土化战略是有意义的?全球标准化战略适合什么样的情况? 答:本土化战略强调的是通过改变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来增加利润,所以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提供与其消费者兴趣与偏好相适应的产品。当各国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差异较大,而且降低成本的压力不太高时,本土化是最合适的战略。因此,对诸如文化教育、影视娱乐等地区消费者偏好差异较大的产业,应根据消费者群体的不同需求,推行本土化战略。 采取全球标准化战略的企业强调的是增加盈利能力,通过规模经济、学习效应及区位经济以实现成本的降低。运用全球标准化战略的企业,其生产、营销和研发活动都集中于若干个有利的区位,往往不随地区条件而改变其供应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因为这样会提高成本;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全球资本市场【圣才出品】

第12章全球资本市场 1.在最近几十年中,为什么全球资本市场发展如此迅速?你认为在未来的十年这一发展能否持续?为什么? 答:(1)全球资本市场在近几十年中蓬勃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 金融服务业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它吸收了关于市场、风险、汇率、利率、资信等大量的信息。正是由于这种信息密集度,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金融服务业受到的影响程度要超过其他任何行业。国际通信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世界上任何两个地方之间的即时联系。同时,数据处理能力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做市商能吸收和处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信息。这种发展促进了一体化的国际资本市场的形成。现在对于金融服务公司来说,从事一天24小时交易在技术上已经是可行的,无论是股票、债券、外汇,还是任何其他金融资产。由于通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国际资本市场已经无眠。 ②放松管制 世界各国的金融服务业都曾经是所有行业中受到最严格管制的行业。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许多限制被取消。部分原因是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该市场从一开始就处于国家管制之外。另一部分原因来自金融服务公司的压力,这些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希望在一个管制较松的环境下经营。社会日益接受与个人主义政治哲学相关的自由市场理念,这也有利于全球金融市场放松管制的趋势。除了对金融服务业放松管制,许多国家在70年代初开始解除资本管制,放宽了外国投资者对国内投资的限制和本国居民及公司对外投资的限制。 (2)全球资本市场给借款者提供了更低成本的借款平台,给投资者提供了更能分散风险的融资平台。鉴于资本全球化能带来利益,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有望

持续。 2.2008~2009年间,世界经济在全球危机的冲击下出现收缩。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是否强化了危机?如果是这样,未来如何做才能遏制金融危机在全球的蔓延? 答:资本市场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强化了危机。资本市场的全球化,由于其较低的资本成本与分散化的投资渠道,从而比一般的国内资本市场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然而,这种全球化和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国际资本市场的监管不足和资本产品的不断创新。当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种监管不足和过度创新则会强化风险,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监管宽松。由于对跨国资本流动管制的放松,单个国家面对投机性的资本流动的冲击变得更加脆弱。当经济危机发生,一国基本面承受巨大打击,内部经济失衡,这时往往需要加大投资来刺激经济,此时国际游资出于避险需要也大量撤离,无疑会进一步冲击该国的外部经济,使其面临外汇储备短缺,国内经济萧条的巨大冲击; (2)道德风险。在危机传播的过程中,有些投机资本会铤而走险,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承受更大的风险来进行投机活动,甚至发起对经济危机国家的恶意投机攻击。这种过激的甚至是恶意的投机活动会加剧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使国际资本市场的不稳定性大大增加,进而强化危机的负面影响; (3)过度创新。国际资本市场将世界范围内的借款者与投资者联系起来,通过不断创新的金融工具与不断虚拟的金融产品,形成了复杂的投资关系网络。由于金融产品的层层虚拟,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债务关系也越发复杂。因此,一旦危机发生,从最初波及的资本市场开始,通过债务关系的复杂网络,这种影响会通过金融产品网络得以迅速扩大。事实上,2008-2009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层层虚拟化的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文化差异【圣才出品】

第4章文化差异 1.概述一国文化可能影响在该国从事商务活动的成本的理由,并举例说明。 答:文化是一群人所共同拥有的、为生存而设计构建的一种价值观和准则的体系。一国的价值观体系和道德准则会影响在该国从事商务活动的成本,而价值观体系和道德准则的决定因素有社会结构、宗教和教育等。 (1)社会结构对商务活动成本的影响 在英国,阶级之间的差异和阶级之间相对缺乏流动性,导致了阶级意识的产生。这种阶级意识表现为中上层管理人员与劳工之间传统的敌意。长期以来的相互对抗和缺乏尊重,使得许多英国公司管理层与工人之间很难形成合作,并产生较多的产业纠纷。这些往往会导致在英国从事商务活动的成本提高。 (2)宗教对商务活动成本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受儒教伦理熏陶的国家,日本汽车公司与它们的部件供应商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信任和相互负责的结合促成的,这些紧密联系使得汽车公司和它们的供应商在一系列问题上能相互合作,包括存货减少、质量控制和汽车设计等,这些都能降低从事商务活动的成本。 (3)教育对商务活动成本的影响 近年来,大量信息技术的工作岗位流向印度,部分原因就是印度涌现了足够数量的训练有素的工程师,而这恰恰是印度教育制度的一个产物。如果选择一个教育制度差、无法提供熟练劳动力的国家则会增加培训的成本。 2.你认为在一个伊斯兰国家从事商务活动与在美国从事商务活动是否有所不同。如果不同的话,请问有何不同? 答:伊斯兰国家和美国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导致在这两个国家从事商务活动有所不同。

(1)在这两个国家之间,妇女的作用、正确的礼仪(例如,不用左手递东西这种小事情)、节日、饮酒、用餐的方式都不同,例如,在与穆斯林进行商务会议时,对他们为做每日祷告而导致会议中断的行为应理解。 (2)根本的哲学观和商务原则也不同。在伊斯兰国家,穆斯林是上帝财富的管家,而不是所有者,他们更能仔细地利用资源,从而很少放弃或把东西卖给一个不履行同样管家义务的人,各方关系中对于公平的重视意味着过于追求自身利益可能不被认可。打破协议,即使在技术上和法律上是允许的,也是不合适的。 (3)最后,在有些伊斯兰国家,利息不仅关乎宗教原则,而且已被纳入法律禁止范围。所以在与伊斯兰国家签协议时,协议的用字一定要仔细,利润的分成不要被当成是“支付利息”。 3.一个国家的主流宗教或伦理体系的差异对国际商务活动有何影响? 答:宗教可以定义为具有神圣意义的共同信仰和仪式。伦理体系是指一整套道德准则或价值观,借以引导和规范行为。宗教对商务活动最重要的影响主要在于:一是不同的宗教所蕴涵的对工作和企业家精神的看法;二是宗教伦理对一国商务活动成本的影响程度。 (1)信仰新教的西方国家强调人应该努力工作并不断积累财富,同时不要沉溺于世俗享乐去消耗财富,而应该把财富用于投资和扩大再生产,这对国际商务活动有促进作用;而信仰印度教的教徒认为个人价值不应该按其所拥有的物质来判断,因此并不鼓励追求财富的创业活动,这会限制国际商务活动。 (2)在信仰儒教的国家中从事商务活动,将会极大地降低商务活动成本,因为在儒教文化中,忠、信、义是三条核心价值观,这会减少违反合同的概率。而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提供金融服务,则要遵从伊斯兰教禁止支付或收受利息的经济原则,从而增加国际商务活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圣才出品】

第16章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 1.华盛顿州的一家企业欲出口一批木材制成品到菲律宾。想要进口的商家却不能在国内获得足够的资金支付货款,但确信货物在菲律宾可以马上出售并且盈利。简述出口商为了实现出口应采取的步骤。 答:出口商应当建议进口商向进出口银行借款。进出口银行能为购买美国货物的外国商人进行直接贷款的运作,使得外国借款人能用这些款项支付给美国的出口商并偿付进出口银行的贷款本息。 2.你是一家小型纺织品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助理,该公司生产物美价廉的流行服装。首席执行官想了解一下出口机会如何,并就公司应采取的步骤向你征询意见,你有何建议? 答:首先可以尝试获取政府免费的信息资源,看看公司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有立足之地。网络上也有一些资源可以帮助公司发现新的市场机遇。第二是寻求出口管理公司帮助。尽管这种方法会花费一些资金,但这可能是能够最快地“跑起来”的出口方式,可以避免出口过程中出现太多的失误。 3.替代信用证的一种方式是出口信贷保险。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利用出口信贷保险而不采用信用证的利弊如何?(1)加利福尼亚州向加拿大出口豪华快艇;(2)纽约州向乌克兰 答:出口商明显偏好进口商用信用证方式支付货款。但有时坚持要求信用证支付的出口商会失去不愿用信用证的进口商的订单,当进口商处于非常有利的谈判地位,出口商互相竞价时更是如此。所以,有时出口商可能不得不放弃要求信用证支付。没有信用证的保证将会使出口商面临进口商付款违约的风险。

出口商可以购买出口信贷保险来对这种情况投保,如果买方违约,保险公司将弥补这种损失的主要部分。 在向加拿大出口豪华快艇与在向乌克兰共和国出口机械工具的情况下相比,若进口商违约不付款,加拿大完善清楚的法律条文可以使出口商更容易地追逐进口商,因此,信用证支付对豪华快艇出口商来说没那么重要。另一方面,机械工具行业比豪华游艇行业的竞争程度更激烈些,因此机械工具的出口商如果坚持要求信用证支付的话,可能会失去进口商的订单。 4.你怎样解释对等贸易的流行?至2010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等贸易会更流行?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等贸易会下滑? 答:(1)对等贸易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那时由于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货币通常是不可兑换的,作为它们购买进口品的办法之一,对等贸易随之产生。20世纪80年代,在那些缺乏外汇购买进口必需品的发展中国家,这种贸易方式流行起来。 (2)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继续增长,对等贸易在这样的情况下会更流行。 (3)当前苏联和东欧共产主义集团的国家要么成为欧盟成员采用完全可兑换的欧元作为他们的货币,要么开发自己的完全可兑换的货币,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等贸易会下滑。 5.企业如何策略性地利用对等贸易手段,把它作为获得出口收入的营销武器?同时产生的风险有哪些? 答:(1)对等贸易的主要优点在于,在没有其他方式可选择时,它可为出口交易提供一种融资方式,愿意采用对等贸易融资的公司比只愿意采用传统方式融资的公司更具有优势。当发展中国家筹措进口所必需的外汇存在困难时,对等贸易也许是这些国家进行对外贸易唯一可行的选择。因此,一个不愿采用对等贸易的公司的出口机会有可能被愿意采用对等贸易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详解

希尔《国际商务》(第7版)课后习题 详解 第1章全球化 1描述在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各意味着什么? Describe the shifts in the world economy over the last 30 years.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shift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based in Great Britain? North America? Hong Kong? 答:(1)在过去30年中,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可用四个事实来描述:第一是美国主宰了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第二是美国支配了当时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是在国际商务舞台上,美国的大型多国企业占统治地位;第四是地球上大约一半的计划经济国家对西方国际企业的排斥。在过去30年中,这四个事实都已发生了变化或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 ①美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但在相对规模上较20世纪60年代下降了许多。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它们的世界产出份额显著增加。 ②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所占的份额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在稳步增长,而发达国家在稳步下降。 ③多国企业的性质也在变化。多国企业的统计构成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非美国的多国公司增多了,尤其是日本;二是小型

多国公司的增长。 ④许多东欧国家和拉美国家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和实行自由市场经济。对国际企业而言,这种情形无疑提供了巨大的机会。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这些国家和西方的国际企业实质上已有所接触,现在则提供了极多的出口与投资机会。 (2)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的影响对英国和北美企业的影响:美国和英国曾经主导世界,很少遭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威胁,但现在却受到一定的威胁。如今,美国和英国的制造商必须与全世界的竞争者竞争订单,但发展中国家对其高新产品和技术的需要也能促进它们的出口份额。此外,出于成本的考虑,英国和北美的公司可能会在成本相对低的地方设立分公司。 对中国: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由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香港地理位置优越,接近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其他亚洲市场,这为出口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此外,香港有充满活力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可以与英国和北美企业竞争。但是,英国和北美国家先进的技术也可能对香港的新兴产业带来冲击。 2“假如你准备在大的多国企业中工作,研究国际商务很有必要,但对准备进入小企业工作的个人而言则毫不相干。”试评价这一说法。“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s fine if you are going to work in a larg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but it has no relevance for individuals who are going to work in smaller firms.”Evaluate this statement. 答:这一说法不正确。国际商务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中型和小型多

希尔《国际商务》(第九版)课后习题详解-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圣才出品】

第17章全球生产、外包与物流 1.某电子公司正考虑如何最有效地向世界市场提供用作消费品和工业电子产品的微处理器。建造一座制造厂约需5亿美元,并且要求劳动力的熟练程度很高。据估计未来10年这种产品的总市值为100亿美元~150亿美元。本行业现行关税一般较低。该公司应采用集中生产还是分散生产战略?为有利于生产,公司应将生产地点定在何处? 答:(1)该公司应该集中生产,因为:①本行业的现行关税较低;②建造一座微处理器的制造厂成本很高;③微处理器的价值重量比很高。所有的这些因素都使集中生产优于分散生产。 (2)至于考虑将生产地点定在何处,这个公司应该考虑三个因素: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和产品因素。首先,考虑国家因素,公司应该将生产地点放在存在有熟练的高技能劳动力的国家。这条标准可能就将地点限制在了发达国家。第二,考虑技术因素,企业在从事特定制造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对于生产选址的作用可能是关键性的。建造一座制造厂约需5亿美元,成本很高,则以一个最理想的地点的一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服务于世界市场就很有意义了。最后,考虑产品因素,由于较高的价值重量比和存在对产品的普遍需求,这家公司可以集中在一个地点进行生产。 2.某化工企业正计划如何最好地向世界市场供应硫酸。建造一个工厂花费约2000万美元,需中等熟练程度的劳动力。未来10年,这种产品的总市值估计为200亿美元~300亿美元。该产品现行关税水平中等。问该公司应采取集中生产还是分散生产战略?该公司应为其工厂寻找什么样的生产地点? 答:(1)该公司应该采用有限的分散生产战略(意味着公司不需要在每一个销售产品的国家都建造一个工厂,只需在世界的几个区域建造工厂)。这一战略有意义是因为:①该产

希尔国际商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英文版

Chapter 1: Globalization 1. Describe the shifts in the world economy over the last 30 years. 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shift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based in Great Britain? North America? Hong Kong? Answer: The world economy has shifted dramaticall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As late as the 1960s, four stylized facts described the demographics of the global economy. The first was U.S. dominance in the world economy and world trade. The second was U.S. dominance in the worl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icture. Related to this, the third fact was the dominance of large, multinational U.S. firms 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ene. The fourth was that roughly half of the globe - the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ies of the Communist world - was off-limits to Western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All of these demographic facts have changed. Although the U.S. remains the world's dominant economic power, its share of world output and world exports have declined significantly since the 1960s. This trend does not reflect trouble in the U.S. economy, but rather reflects the growing industrialization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India, Indonesia, and South Korea. This trend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worl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picture. As depicted in Figure 1.2 in the textbook, the share of world output (or the stock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generated by 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been on a steady increase since the 1960s, while the share of world output generated by rich industrial countries has been on a steady decline. Shifts in the world economy can also be seen through the shifting power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Since the 1960s, there have been two notable trends in the demographics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The first has been the rise of non-U.S. multinationals, particularly Japanese multinationals. The second has been the emergence of a growing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multinationals, called mini-multinationals. The fall of Communism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republic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have brought about the final shift in the world economy. Many of the former Communist nations of Europe and Asia seem to share a commitment to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 market economies. Similar developments are being observed in Latin America. If these trends continue, the opportunities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y be enormou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shifts are similar for North America and Brita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Britain once had the luxury of being the dominant players in the world arena, with little substantive competition from the developing nations of the world. That has changed. Today, U.S. and British manufacturers must compete with competitors from across the world to win orders.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s of the world economy favor a city like Hong Kong. Hong Kong (which is now under Chinese rule) is well located with easy access to markets in Japan, South Korea, Indonesia, and other Asian markets. Hong Kong has a vibrant labor force that can compete on par with the industrialized nations of the world. The decline in the influence of the U.S. and Britain on the global economy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companies in Hong Kong to aggressively pursue export markets. 2.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s fine if you are going to work in a larg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but it has no relevance for individuals who are going to work in smaller firms." Evaluate this statement. Answer: People who believe in this view, and the firms that they work for, may find that they do not achieve their full potential (at best) and may ultimately fail because of their myopia. As barriers to trade decrease and state of the ar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take place throughout the world, new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 exist on a worldwide basis. The rise of the mini-multinationals suggests there are global opportunities even for small firms. But staying attuned to international markets is not only importa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eking profitable opportunities for small firms; it can also be critical for long-term competitive survival. Firms from other countries may be developing products that, if sold internationally, may wipe out small domestic competitors. Scanning international markets for the best suppliers is also important for small firms, for if a domestic competitor is able to tap into a superior supplier from a foreign country, it may be able to seriously erode a small firm's competitive position before the small firm understands the source of its competitor's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an take appropriate counter actions. 3. How have changes in technology contributed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and of production? Would the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s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these technological changes? Answer: Changes in technology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globalization of markets and of production in a very substantive manner. For instance, improvements in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have paved the way for companies like Coca-Cola, Levi Strauss, Sony and McDonalds to make their products available worldwide. Similarly, improvements i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have had a major impact. The ability to negotiate across continents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ly decreasing cost of communications has lowered the expense of coordinating and controlling a global corporation. Finally,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far reaching. Companies can now gain worldwide exposure simply by setting up a homepage on the Internet. This technology was not available just a few short years ago. The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markets may have been possible without improvements in technology, but the pace of globalization would have been much slower. The falling cost of technology has made it affordable for many developing nations, which has been instrumental in helping these nations improve their share of world output and world exports. The inclusion of these nations, such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