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Jarqi大学精神

0Jarqi大学精神

0Jarqi大学精神
0Jarqi大学精神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

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临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

“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

创造精神

创造精神是“大学精神”的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文化的继承不能依赖遗传,只能通过传递方式继承并发展下去。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传递和保留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爱因斯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校的:“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下一代的最重要的手段。”与过去相比,这种情况更加适用于今天。

由于经济现代化的作用,作为传统的教育的传递者——家庭,已经削弱。因此,比起以前,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康,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大学教育通过确立教育内容,对人类文化进行选择;对人类文化进行整理。通过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人们的价值取向,改变思维方式,实现文化的再生。

从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看,科学研究成为大学的一个基本职能,现在大学的科研成果的多少也就是标志着大学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如果把大学为社会培养的创造性人才称为高素质的劳动者,那么,大学的科研成果则是对社会生产力的又一直接贡献,二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生产力与生命力的标志。“斯坦福精神”之所以被世人称道,关键在于她拥有众多的诺贝尔奖及全美科学奖的获得者,拥有把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硅谷效应。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曾任哈佛大学校长40年之久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爱因斯坦更直接地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

另一方面,大学也创造社会理想,并把这些理想传递给社会成员,通过人们的实践,使理想变成现实的文化实体。社会理想是社会需要的具体反映,这种需要是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并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的。由于在文化积累方面的特殊优势,知识分子,特别是集中在大学校园里的知识分子比其他社会成员更能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有了对社会规律的认识,就能够提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理想。

批判精神与社会其他结构相比,大学具有自身的优势。具体表现在:知识聚集的场所。大学是继承传统科技文化遗产,不断创造新科技文化的场所,聚集了古今中外各种知识,具有很强的知识容量。思想观念和学术思潮的交汇处。大学生产生新思想,包容新观念,在这里不同的学术观念可以并存,不同的思想可以通过学术交流相互影响,具有良好的争鸣传统。追求理想的永恒特性。

从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大学开始,就有了自治的传统,并以传播知识和研究学问为最高理想,相对超越于社会现实。大学的批判精神首先表现为大学教师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与现实,否定非科学的内容,破除迷信与保守主义,建立科学的知识体

系。可以这样说,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发展史就是科学史重要过程的展开史,是一个肯定与否定相结合的扬弃过程。

大学批判精神的另一方面是对社会现实的理性反思和价值构建。进入技术时代后,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结果,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出现了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现实社会改变这种“技术毒害”是无力的,而大学教育者,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却将其作为应有的内容。

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现行被一再呼吁的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无不是针对技术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结果。

批判精神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大学知识群体对政府决策的参谋和建议。科学决策是政府决策的关键,但是由于决策者自身素质的限制,做到科学决策并不容易,所以要倾听专家意见,请专家参与决策成为决策机制中的一环,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就是因为他们职业所特有的对问题的科学态度和客观的批判精神。

社会关怀精神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需要是第一推动力。在工业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大学已经被越来越深入地卷进社会机器的运转之中。关注现实、服务社会成为高校的第三职能,高等教育通过科学研究直接转化为社会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通过人才培养,为社会提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社会关怀精神还表现在大学对社会精神文明的参与和建设。除了在生产力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外,大学通过直接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研究、文学创作与批判、思想道德建设等。知识分子在提炼和批判社会生活的同时,又把各种精神产品投资到社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直接的内容。

大学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社区文明提供示范作用。担当示范角色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超前性,走在时代的前列;一是完美性,具有理想价值。大学的创造力为其走在时代前列提供了无限的动力源泉,而大学特有的思想兼容、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又保证了各种思想观念的撞击,有利于形成较为和谐的精神环境。如果说示范作用是综合的、显性的,那么价值引导则是深层的,久远的。

社会的现实价值存在总是多元的,而且具有短期性、易变性等特征,但大学的价值观念由于受到历史文化积淀的影响,具有摆脱短期功利狭隘性的特质,因此它可以借助于批判精神,制衡社会负价值的发展,担当起引领主流价值的形成和推广的作用。布鲁贝克认为,60年代以来的美国大学“不仅是美国的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美国生活的中心,它仅次于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主要工具。”它是新思想的源泉、倡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

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伟大事业,伟大事业必须有强大的力量支撑。那么,我们应该培育什么样的大学精神﹖笔者就此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大学精神育人第一

大学精神的核心是以育人为第一要旨,以全面人才教育为大学使命。育人的重点,首先是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培养有抱负、有政治远见、有广博知识、有责任心的人。要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继承前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报国之情,学习前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为民的品德。关心天下大事,使自己服从于社会,服从于国家,服务于人民。其次是理想、信念教育。理想和信念是精神世界深层次问题,它取

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人生理想、人生追求和科学的自然观、历史观、社会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三是培养爱心。要教育学生爱父母、爱生活、爱事业、爱祖国。第四是培养高尚的人格。坚持真理,胸怀坦荡,高风亮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第五是培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不但教育学生如何认知,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引导学生敢于奋斗,善于成才。总之,育人的目的就是实现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我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使我们的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尊重科学善于创新

科学技术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科技改变了人的观念,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经济发展模式,改变了社会发展进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科学精神、培养科学素养。科学精神是尊重规律、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证实干和独立的精神。科学素养是指参加国家文化事务,经济生产和个人决策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的知识水平和理解程度。具体地说,能认识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科学、数学和技术的作用和局限性;具有用科学方法思维的能力;能够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处理和解决社会及个人问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锻炼,鼓励冒尖,允许失败。通过科学研究的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

善于创新是大学精神的灵魂。要想在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培养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塑造自我,具有个性,没有创新是不行的。哈佛大学以师资雄厚,将近40名教授获诺贝尔奖而著称,学生以学术卓越、全面发展、自信能干而闻名。耶鲁则以教授治校、思想开放、人文一流、盛产总统而骄傲。而普林斯顿大学以重质量、重研究、重理论,并培养出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卓誉世界。哥伦比亚太学既是一所大学校,也是一所大企业,竟然也培养出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年轻的斯坦福大学以强烈的进取精神,提出不因袭任何传统,沿着自己的路标向前,以“学术顶尖”的构想建设大学,成为“硅谷”的强大后盾。总之,凡是有特色的大学,都因善于创新,坚持走自己的路而成名。

唯才是用兼容并包

大学之道,在于育人,育人之道,在于大师。师强则学子成才,师惰则误人子弟。办好大学的奥秘在于名师如林、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宽容尊重。学术上需要有兼容并包的精神,要鼓励学术自由、民主竞争、思想碰撞、中外交流。学生既可读《诗经》,也可读《圣经》。要引导学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善辩之,笃行之。”使大学成为科学与艺术的实验室,成为青年学子崇拜的殿堂,成为博大精深的思想库,成为精英人才的聚集地。

崇尚民主从善如流

大学的民主精神主要体现在民主管理和民主施教上。实施民主管理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体制,鼓励多样化,建立公平竞争环境与机制,建立规范化、法制化管理模式。要求大学管理者的作风与品质,不是自信专横,而是从善如流;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善于进取;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富于想象;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深入群众;不是妄自尊大,而是对自己能力的局限性颇有自知之明。

民主施教的关键是视学生为朋友,教学相长。倾听学生的意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MIT的做法值得参考: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老师总是留出自由思考的时间:二是给本科学生提供研究机会,学生或者参加老师的研究课题,或者自己设计题目请老师做顾问;三是安排独立活动计划,由学生自己决定活动目标和实现日标的方法:四是提

供科学、技术,利用人文学科并进的“博通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这些都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民主教学的新方法,体现了大学的民主治学精神。

韬光养晦江河万里

大学为了一有大师,二有成果,必须以韬光养晦的精神,艰苦奋斗,长期积累,才能江河万里,蓬勃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纵观历史,国际上的一流大学都是经过长期的建设形成的。因此,要办成一流大学确实需要有一定的历史过程,要经过社会实践考验。对此,既要有雄心壮志,又必须脚踏实地。”因此,大学要作长期矢志不渝的奋斗,以便造就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建立出名的重点学科,培养品学兼优的学子,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形成大学自己的特色。

大学精神维系着大学未来的命运;教育的理念决定着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君子务本,其命维新。”只有高扬育人第一、独尊科学、善于创新、唯才是用、兼容并包、崇尚民主、韬光养晦的大学精神,才能不愧对21世纪的辉煌。

被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的大学应归功于她的精神,声震寰宇、名噪一时的大学也是缘于她的精神。今天的大学,要获得长足的发展,肩负起社会的重托,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也必须有自己的精神支柱。本文在诠释大学精神的内涵与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的作用,并对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发扬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何谓“大学精神”?

大学作为一个存在的实体,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寄存于这一实体中的精神却不能仅靠视觉就能观察到,必须深入其中才可体会。“精神”一词抽象却富有魅力,大学的魅力正在于她的精神。如何界定“大学精神”?大学精神的内涵是什么?这是本文不可回避而必须首先论及的问题。

大学精神既深藏于“大学”之中,又游离于“大学”之外。它,给大学注入了生命活力,使大学不仅仅是教学楼、图书馆、林荫道等冷冰冰的建筑群落,也不仅仅是人才的集散地,而是人、思想、价值观念、理性思考、创新、智慧与博大胸怀的代表。笔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在某种大学理念的支配下,经过所在大学人的努力。长时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它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是对大学的生存起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导向。大学精神之于大学正如土壤、空气、水、阳光之于植物的生命一样重要。大学精神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自觉的学术精神。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大学应有的品位是“真正培养出一些智慧的才具,培养出一些有骨头、有广博知识,同时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李敖语)的地方。自1816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开始,学术开始进入大学的殿堂,科研在大学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崇高的学术声望已成为知名大学的“通行证”。大学教师不仅仅教书育人,也必须是一个研究者,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成熟、独立和精神已有所追求的年轻人,大学生不应单纯地接受知识,更应以探索学问为己任。叶恭绰在做交通大学校长时的一次演讲中曾告诫师生:“诸君皆学问中人,请先言学问之事。……尝以为诸君修学当以三为难衡:第一,研究学术,当以学术本身为前提以达于学术独立境界。……夫学术之事,自有其精神与范围,非以外力逼迫而得善果者……。”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师,素以孜孜不倦地探究学问为特质,故而,大学之高深、大学之涵阔、大学的发展均在于有探究学术的精神。

第二,永恒的道德精神。大学是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与理性的凝聚之所,具有高雅的文化品位和卓而不凡的气质,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并孜孜以追求自己的理想。大学不仅以自身纯洁的德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更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改造社会、重塑德性的潮流中,成为社会德性的捍卫者与提升者,领导着社会德性的发展方向。尤其在时代的变迁中,大学的道德精神就更为彰显。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在战时西迁途中对学生说:“乱世道德堕落,历

史上均是,但大学犹如海上灯塔,吾人不能于此时降落道德标准。切记:异日逢有作弊机会是否能涅而不淄、度而不磷,此乃现代教育试金石也。”大学的道德精神源于大学人总体的道德精神,毋庸讳言,大学人是社会中应该最有德性和理性的一族。正由于他们的存在,才铸成了大学精神,才使大学成为海上的灯塔,指引着社会向着更美好的地方前进。

第三,敏锐的时代精神。“每个国家,当其变得具有影响力时,都趋向于所处的世界上发展居领导地位的智力机构?希腊、意大利的城市、法国、西班牙、英国、德国,以及现在的美国都是如此。伟大的大学是在历史上伟大政治实体的伟大时期发展起来的。今天,教育与一个国家的质量更加不可分割。”(Clark Kerr:《大学的作用》,陈学飞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3页)无论中西,伟大的大学必定是领时代先锋的,否则将不会有克拉克笔下的强国。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到现代大学的发展这一历史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大学无疑是时代的产物,并代表着最进步的时代精神,驱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弗莱克斯纳的话一针见血:“大学不是某个时代一般社会组织之外的东西,而是在社会组织之内的东西。……它不是与世隔绝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尽可能不屈服于某种新的压力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是……时代的表现,并对当时和将来都产生影响。”(Abraham Flexner:《大学:美国、英国、法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30,第3页)大学,作为时代的智者,能够预见并感应到社会潮流的前奏,而成为推动社会潮流的先行者,使社会潮流之声最终成为时代的最强者。大学正是紧紧扣住了时代的脉搏,才赢得了自身持续发展和地位的逐渐提高。

二、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与发展之作用

我国教育学者杨东平说,“人才辈出,大师云集,主要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不是急功近利的政策能够催化出来的。”在“五四”和民国时期,北大、清华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风采至今让人留恋,其气象恢弘、学术自出、欣欣向荣的面貌正是大学精神在追求宽松的文化与制度和谐共生的环境下孕育出的结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追求,而“大学精神和制度的建设比资金更重要”,所以,弄清楚大学精神对大学存在与发展的作用,无疑会加快我国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具体而言,大学精神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1、生命力的体现。

大学精神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作用犹如人的精神对人的存在的意义一样,没有了精神,大学便失去了生气,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最终也将走入穷途末路。“精神”使大学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挑战强权,敢于捍卫正义,敢于领时代所先。正因为大学拥有了学术精神,大学才成为知识的源泉,学问的中心;正因为大学拥有了人文精神,大学就多了几分正义与正气,“一个社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尤其体现在大学的人文理性之中;一个人的胸襟和个性,来源于他所受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岭南文化时报》,1996年8月28日)只要大学拥有精神,她就不会唯唯诺诺,而像参天大树,在适其生存的环境中欣欣向荣、蓬勃发展;在逆其生存的条件下亦能坚韧不拔,站在时代的员前沿和员顶端。在新旧文化激烈冲突的年代,没有北大追求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北大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在抗日战争硝烟弥漫的岁月,如果没有西南联大的合作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就没有西南联大的存在,更没有出自西南联大的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朱利叶斯?A?斯特拉顿(Julius A Stratton)曾评论道:“真正的大学精神与有助于进行项目组织、项目规划和昂贵设备的利用等这些管理因素之间基本上是不相容的”。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的文化存在的确与朱氏所言的管理因素不相容.因为大学精神给予大学的是从学理和思想上关注、思考、讨论和批判社会现实问题的权利。“现代社会科学已无可置疑地证实: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并不是一切,它们的运作必须有另一种健全的文化精神与之配合。这种精神主要来自大学的高等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大学是精神堡垒,有发挥提高人的境界、丰富人的思想的重大功能。”“推倒大学围墙,实际上是大学精神的自我否定,它可能最终取消大学的存在权利。”(《岭南文化时报》1995年3

月28日)失去了精神的大学,意味着这所大学生命力的枯竭。因此,大学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

2、抵御腐蚀的盾牌。

大学同其他社会机构一样.植根于社会,受制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但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在受社会影响方面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大学具有独立的人格特质,有骨气,不随波逐流,既能够抵御金钱的诱惑,又能够抵抗来自政治的压力和干扰,大学的这种人格特质既是大学精神的体现,又是大学精神的内在成份之一。因此,大学精神是维护大学纯洁与独立、平等和民主的金色盾牌。据报载,牛津大学曾拒绝了一位沙特富翁1000多万英镑的捐款。原因在于这位沙特富翁在捐款时提出了附加条件,要求牛津大学办一所以他命名的商学院。牛津大学董事会经过讨论,认为不能够因为钱而放弃大学独立自主的传统,不能开大学受制于个人的先例,毅然拒绝了唾手可得的巨额钱财。牛津大学并不是不需要钱,而是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所以,当资金的获得需以自由研究和独立决策的丧失为代价时,牛津大学毅然地“望而却步”了。这一方面是对大学精神的守护,另一方面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精神对决策者影响的结果。蔡元培治校时期的北京大学,也充分体现出了强烈的自主精神。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聘请了不少新文化的代表人物担任教员,如陈独秀、李大别、鲁迅、胡适等。当社会反动势力攻击这些进步知识分子,要求解聘他们时,蔡元培总是顶住压力,挺身而出保护他们。在蔡元培等一代社会精英的精心培育下,北京大学形成浓厚的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氛围。这种精神氛围不仅影响了教师,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学生,“五四”运动的爆发正是这种精神氛围长期催化的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在不知不觉中使深居其中的教师和学生内化为个人品质,表现出与大学精神的内涵相一致的行为。因此.大学精神是大学抵御诱惑与腐蚀的盾牌。恰恰因为大学具有出淤泥而不染,超凡脱俗的品质,才为世人所敬仰,才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神圣的地位,也为自己的发展赢得了条件。

三、如何塑造、发扬大学精神

正因为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存在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每所大学都应塑造或发扬符合本身实际的、满足时代及未来需要的精神,从而保持大学的生命之树常青。虽然不同的大学有不同的大学精神,但在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方面,却有着许多共性的条件,表现为:

1、选择校长至关重要。

治校要有校训,校训乃一校精神风貌的体现,且与一校之长的治校理念关系甚密。校长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克拉克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认为大学校长必须具备三种品质:决断、勇敢、坚韧,校长是集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既是领导者、教育家、创新者、教导者、信息灵通人士;又是官员、管理人、继承人、寻求一致的人、劝说者、瓶颈口;但他主要是一个调解者,作为调解者的头等大事就是相安无事?如何使“七十二行不和谐的派别相调和”。校长是大学的灵魂人物和神经中枢,好的校长是带起一所好的大学的前提条件。北大没有蔡元培不可能成为新文化的中心,清华没有梅贻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声名鹊起,南开没有张伯苓也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而这些大学的声望之所以与日俱隆,关键在于拥有一批像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这样的校长,他们有共同的追求,有前承后继的使命感,能够维护并发扬已确立的大学精神。而之所以能拥有一批这样的校长,是因为这些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校长是向社会公开招聘的,他们多为学贯中西、思想开放、又有爱国热情的仁人志士。因此,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有好校长,而最重要的是要有选拔好校长的运行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大学校长多由本校内部产生或由上级委任,开拓意识不强,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缺乏持续性战略思考,对大学精神的内涵理解不深、重视不够。美国学者欧内斯特博耶说,“在确认大学校长的中心作用时,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校长是否为大

学提出了鼓舞人心的宏图大计和远景规划?”所以,重建良好的校长选拔机制很有必要,使大学并不因一个好校长的离去而放弃大学应有的追求和使命。

2、建设校园文化义不容辞。

大学是知识分子思想自由奔放的家园,大学精神就充分体现、弥漫于校园文化中。较之于社会的其他角落,大学校园显得更为纯净。身居其中的大学人也不知不觉地受校园文化的影响和熏陶,而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质。正如,人们总体认为北大人好动、灵活、争强好胜,而清华人好静、踏实、谦虚谨慎一样,特定的校园文化熏染出特定的群体个性,特定的群体个性中透露和折射出特定的大学精神。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塑造或发扬应与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步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校园文化不仅包括物质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而且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比物质文化(校园环境建设)更为重要。现在很多大学只重视校园环境-硬件方面建设,而相对忽视校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软件方面的建设。因为校园环境的改善是看得见的,而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建设却不能很快收到成效。这种短视行为,使大学校园文化中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成为“软肋”,带来了不少显而易见的不良现象。学生读书于校园,潜心做学问的少,意在出国深造谋好职业、浮于跟随社会潮流的多;校外投影厅、酒吧打折优惠的海报比校园学术讲座的海报更有气势;学年伊始各社团纷纷招兵买马一阵热乎过后,就偃旗息鼓……,校园内,除了树林中晨读的身影和图书馆埋头苦读的情景让人心动外,还有多少值得品味的“文化”,又怎能使学生对大学产生归宿感,怎能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呢?“校园文化是通过对大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培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质,把体现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等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精神、价值、作风和理想追求,美丽的校园环境只能给人留下表面印象,而校训、学风、教风、传统、讲座等价值层面的成分才真正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实实在在的影响。因此,塑造或发扬大学精神也必须不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尤其是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建设。

3、师生关系有待改造。

教师和学生是大学校园永恒的主人,正由于他们的共同努力,才建设了大学精神,发扬了大学精神,改造了大学精神。由此可见,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形成,而且有利于大学精神的延续。虽然大学生在生理上已成熟,独立性和自主性所增强,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教育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教师的传统地位有一定冲击,但教师的形象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传道、授业、解惑”本应成为教师的光荣职责,每一个学生也都应具有尊师重道的基本品质,教师与学生理应在多边交流中建立亲密的、互助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万物的真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冲击,以及腐朽、落后思想的传播,大学围墙里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上完课后,教师夹起讲义就走,平时几乎不和学生交流,上了一学期的课,认不得几个学生的现象司空见惯,教师成为一个地道的“教书匠”。师生之间缺乏基本的沟通,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深厚的师生情谊自然就无从谈起;不少教师放弃了两袖清风的知识分子形象,业余兼职,下海经商,锱铢必较,言必称利,遮掩了教师头顶的神圣光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敬重;有的教师对学生亲疏有别,甚至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如不及格的学生给任课教师送点礼,就可以顺利过关,这必然会有损教师的形象;更有甚者,个别教师师德败坏,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动摇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地位,严重破坏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生很难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教师也失去了来自学生的敬重,师生关系渐趋冷漠。大学教师与学生感情的淡漠,既制约了大学精神之花的盛开,又加速了大学精神之花的枯萎、凋谢。所以,在当前条件下,改造师生关系不仅非常必要,而且还十分迫切。雅斯贝尔斯说得好,“大学的理想要靠每一位学生和教师来实

践,至于大学组织的各种形式是次要的。如果这种为实现大学理想的活动被消解,那么单凭组织形式是不能挽救大学生命的,而大学的生命全在于教师传授给学生新颖的、合乎自身境遇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1991)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广大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大学精神的发扬,也需要广大师生共同维护。作为大学主人的教师和学生,应当建立自由、平等、和谐、互助、充满人情味而又不违背原则的亲密关系,成为追求真理道路上的合作伙伴。这种师生关系的确立、巩固与代代相传,不仅是大学精神酝酿与产生的基本条件,也是大学精神长盛不衰的根本保证。

大学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对大学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知名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大学精神,这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大学魅力之所在,更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在大学之间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大学精神的塑造是必不可少且尚需加强的一个重要环节。

严谨扎实刻苦钻研质感生命

大学期间应更注重人文精神一辩稿

大学期间应更注重人文精神 贺钰涵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我方认为大学期间应更注重人文精神。开宗明义,概念先行:科学精神: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体现为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人文精神:指人类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体现社会责任感,实现个人社会价值。此外,我们要认识到,在大学期间的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易于接受,易于改变的。我方的判断标尺是如今大学教育阶段对二者谁的培养缺失,就应该更注重培养。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一:思想层面同等重视,但实践操作中更却体现人文精神缺失。 众所周知,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组成部分,二者融通互动,辩证统一。可在思想层面对二者同等重视,然在实践操作中,客观导致了对两者的接受程度的偏差。从大学教育的专业设置来看,我国大学按学科分类设置院校,对专业精细划分,无可厚非,有利于大学知识专门化的学习,使大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掌握科学精神。可对于抽象且难以具体实践的人文精神来说状况就显得不那么乐观。据调查大学生虽然普遍具有较为浓厚的兴趣和较为自觉的追求意识,但在在行为方式上呈现出与思想认识的偏差。文明礼仪表现不能和身份相适应,追逐时尚,渴望刺激。相反,古典音乐,高雅艺术,经典名著遭到冷落,甚至有部分学生盲目追求个人近期利益,讲实惠,混文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都能在他们身上找到市场。思想上都能认识到要将二者同等重视,可在实践操作中的偏差却越来越大,人文精神正在缺失。 第二,人文精神缺失与科学精神呈现出来的偏差将会阻碍大学生长远发展。 复旦投毒案大家都有所耳闻,就是这个利用实验材料投毒的大学生林浩森,曾发表过8篇学术论文,在国际知名论坛上刊登过文章。这样来看在科研方面他与多数大学生相比算得上

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教育 关键词:学风建设;人文精神;创新能力 一、学风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内涵 学风是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风气,是学生的思想、道德、兴趣、素质等内在品质在学习上的外部表现。其内在的本质是一所学校特有的育人文化环境,是无形的精神力量;其外在的表现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治学与科研上的风气和学生在学习、实践上的风气。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人世的探索和对人世活动价值和理想的追求,这种探索和追求以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说:“中国的人文精神就是爱国主义和有骨气。”具体分析,人文精神应包含六个层面:一是道德层面,即对道德行为、道德修养、道德信念和道德人格的看重与追求;二是价值观的层面,人应该确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取向;三是知识层面,增加人文修养的训练,扩宽自己的知识面;四是社会关怀层面,即人对社会应具有道德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礼仪层面,要求人待人接物、谈吐举止有一套符合和谐社会的礼仪规范;六是态度层面,即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变革中保持开拓创新的精神。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缺失的原因 1传统教育束缚下,学生的个体发展出现偏差 上世纪50年代建立的中国高等教育模式是当时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翻版,存在文、理、工分立,重理轻文,专业划分过细等弊端,没有真正确定人文价值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结果不仅理工学生缺乏人文知识,文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掌握也不够扎实。这种教育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与个人独特的生活价值,抑制了学生的自由、自主及选择的能力。1977以来,高考“指挥棒”又使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具体表现是:在教育体制上,在教育内容上,在教育活动上,无视学生主体的精神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学生成为任意塑造的“软体人”。凡此种种,都表现为人文精神的缺乏。 2.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学生的道德理想逐渐淡化 自古至今,中国人特别推崇理念和德治的力量。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和商品意识的泛化,经济利益不断占据人心,大学生中道德失范的现象屡见不鲜,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侵蚀了不少学生的灵魂。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良心不值钱,根本没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北京大学法学院巩献田教授曾主持过一项调查研究,在近千名被调查对象中,对“发现有人偷窃时,自己该如何做”的回答,竟然有22.2%的学生回答是——不管,有44.4%的学生回答是——自己不会见义勇为;在回答“如何看待见义勇为”这个问题时,27.6%

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是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文件综述 《21世纪议程》是一份没有法律约束力、800页的旨在鼓励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的全球可持续发展计划的行动蓝图,它于1992年6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地球首脑会议的组织者说,这项计划若实施,每年将耗资1250亿美元。文件包括有关妇女、儿童、贫困和其他通常与环境无关联的发展不充分等方面问题的章节。《21世纪议程》是将环境、经济和社会关注事项纳入一个单一政策框架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就。《21世纪议程》载有2500余项各种各样的行动建议,包括如何减少浪费和消费型态、扶贫、保护大气、海洋和生活多样化、以及促进可持续农业的详细提议。《21世纪议程》内的提议仍然是适当的,后来联合国关于人口、社会发展、妇女、城市和粮食安全的各次重要会议又予以扩充并加强。 制定过程 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

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该文件着重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之间应作出的选择和行动方案,提供了21世纪的行动蓝图,涉及与地球持续发展有关的所有领域。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它应是从目前至21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联合国组织、发展机构、非政府组织和独立团体在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的行动蓝图。 基本内容 《21世纪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万余字。大体可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由若干章组成。每章均有导言和方案领域两节。导言重点阐明该章的目的、意义、工作基础及存在的主要难点;方案领域则 《议21世纪议程》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应如何采取的行动。 文本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由序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或持续发展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共六章组成,有18个方案领域。这一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对策等,提出了到2000年各主要产业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上述目标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实质、意义和环境 ■袁伟时 ■2003年11月23日在广东人文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会员朋友: 前面讲的都很精彩,我都赞成。我现在简单讲三点意见。 第一.人文精神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人的价值至上,公民的权利至上。这不是我发明的。我们所讲的人文精神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之间有什么差别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一些朋友认为可以成为人文精神的一个养料、一个成分,可以吸收到里面来的。但是从世界文明的发展看,所谓人文精神,就是文艺复兴以来形成的现代文明的核心精神。这是东西方,主要是西方文明的结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刚才所讲的两个至上。这两个至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即使有也是零碎的思想闪光。假如我这个理解没错的话,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个基本或核心的东西。在我看来,作为人文学会会员,不能满足于做个自认为有人文精神的公民,而且相应地要考虑这个人文精神,这个公民权利怎样才能得到保障。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辛亥革命胜利以后不久颁布了一个《临时约法》。这个《临时约法》有很多好的地方,也有很多错误或不足的地方。但是,无论如何它在中国历史上破天荒规定了一系列关于公民的权利,一共列举了“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等等12项“自由权”;体现了刚才所讲的人文精神。这个《约法》一公布,当时就有一个名叫章士钊的革命家、思想家,立即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他说《临时约法》规定了许多公民权利,公民有什么什么自由,但是假如有人蓄意侵犯这些公民权利,究竟怎么办?《临时约法》不但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且在这些权利后面加了一条尾巴:“本章所载人民之权利,有认为增进公益、维持治安或非常紧急必要时,得依法律可以限制之。”这个问题就大了,它为统治者肆意限制或取消公民的自由提供了藉口!在“增进公益、维持治安”等所谓“国家、社会利益”掩盖下,炮制出这个那个法律,“依法”取消公民应有的权利,实行專製统治。这是中国后来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及国民党反动统治赖以建立的重要基础。这里面包含着大陆法系跟英美普通法系的一个差别。中国移植的大陆法系在公民权利保障上是比较差的。例如,美国宪法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版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政府请愿的权利。”它强调“不得制定”限制公民基本自由的法律,而大陆法系的宪法则着意规定公民的自由“依法得限制之”,反差巨大。章士钊认为应该引进普通法系关于人身权利保护方面的东西,实行“人身保护令”制度,从法治着手保护公民应有的权利。香港实行的是英美法系,如果一个公民被逮捕,他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他或他的亲友可以马上向法院申请人身保护令,任何拘押这个公

优秀论文 浅谈当代大学精神

浅谈当代大学精神 摘要:大学精神是推动大学发展壮大前行的力量,是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文章从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揭示当代大学应拥有科学与人文精神、独立与自由精神、包容与批判精神、创新时代精神、“和合”精神。这些是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之所在。 关键词: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发展;价值灵魂 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面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塑造“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大学产生敬意,就在于其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大学精神。本文从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重塑当代大学发展的价值灵魂。 一、大学精神的涵义及作用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隐性文化,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学人所认同的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1]它的形成反映了大学特色并能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大学活力的群体意识。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动力,是全体师生的一种崇高精神存在,是自觉养成的特殊意志和信念,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人们在谈论大学精神的时候,主要是指大学这样一类社会机构,经过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共同品质,如独立的精神、求真的精神、批判的精神、自由的精神,还有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精神,等等;而

大学理念的载体所指主要是“人”,特别是那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办学者。人们在谈论大学理念的时候,总是离不开那些为我们留下了理念遗产的先辈们,例如,蔡元培的“兼容并包”、梅贻琦的“大师与大楼”,等等。大学所肩负的“精神”使命,是通过大学精神的塑造而实现的。大学精神体现在大学校园里一种奔涌着的、富有生命力的、令人感动、激扬、升腾的力量。“具有强烈精神的大学,培养的可能不仅是具有这种精神的学生,还可能是具有这种精神的民族”[2]。大学精神滋养着人格、理想,对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产生积极的影响,从根本上引导着社会进步。无论任何时代,每一个大学都应该有其精神,尤其在当今高等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升,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形下,大学人更应该明晰当代大学精神。有学者把“学术自由、文化创新、真理至上”作为“大学精神”,认为“大学精神的造就,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真正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3]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既是前进的动力,也是大学发展所积淀的精髓与灵魂。……从普遍的意义来看,大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4] 总之,大学精神是一种追求人文、追求科学、追求创新的精神,是一种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精神。蔡元培先生认为,大学是人格养成之所,是人文精神的摇篮,是理性和良知的支撑。大学有物质的因素,但大学更应有精神的激励与超脱;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地方,也展示着伟大的精神力量,影响、纯化人们的境界、人格和气质。大学精神具有驱动、凝聚、熏陶和规范的作用。优良而健康的大学精神一经形成,便会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振奋情绪、激励意志、调整心态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具有驱动力、内聚力、感染力、号召力和生命力。 二、当代大学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导致大学精神的缺失

国际大专辩论赛.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还是人文精神

辩题:(正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科学精神 (反方)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培养人文精神 正方/四川大学 一辩:张博 新闻专业2000级 二辩:张 数学专业'98级 三辩:常怀颖 考古学专业'98级 四辩:孙甜甜 皮革专业2000级 领队:林红 教练:徐开来 反方/重庆大学 一辩:薛宇 金融学2002级研究生 二辩:姜倩 广电新闻系'99级本科生 三辩:王韧 产业经济学2002级研究生 四辩:彭波 国际经济2000级 领队:居 教练:张邦辉 评委:孙东东北京大学法学教授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教授 赵林武汉大学哲学教授 朱清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兼点评) 余潇枫浙江大学文化学教授 李琦厦门大学法学教授 将昌健复旦大学政治学副教授 [一辩对垒] 正方一辩:主席、评委,大家好!要讨论今天的辩题首先就该明确两个基本概念,那就是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又是人文精神。我方认为科学精神不同于科学知识、科学主义。它是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过来知道科学探究与人生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其中求真是目标,创新是灵魂。而人文精神强调的则是对人生意义及其价值的关怀,它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来说,大学教育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都很重要。但是并行不悖并不意味着等量齐观、无所偏重。考虑到大学这一特殊教育机构的目标定位,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状况以及当今时代对于人才需求的客观要求,我方认为大学教育更应当侧重培养科学精神。 首先,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来看。由于人文精神总是要表现为一些具体的人文规范,因而它就必然要受到一个时代和地区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社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显得复杂而多元。那么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只有坚持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之下,本着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去探求人文精神的真正内涵,才可能在纷繁芜杂的人文思潮中选择正确的方向,指引我们投身社会的建设。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坚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 一、论文摘要 从辛亥革命开始我们大学生就一直为全民族中最为活跃的一分子,五四运动更是让大学生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为中华崛起、民族复兴老一辈大学生立下了很好的榜样,而的我们这代的大学生更是处在中华民族腾飞的关键时期,任重而道远。大学是人们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时期,我们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方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关键字 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什么是科学精神呢?简单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具体说来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求实与创新。不求实就不是科学,不创新科学就不会发展。它的主要特征有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求真精神,实证精神,严格精确的分析精,协作精神,民主精神,开放精神,功利精神,实践精神。 科学精神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一个民族进步兴盛必不可少的精神。大学生则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的主要寄托者之一。“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科学精神……”胡锦涛主席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并参加分组讨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时,说了这一番话。总书记的话意味深长、发人深思。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

大学人文精神

大学人文精神 《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定义人文精神的: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和行为。 1993年以来,中国学术界开展了关于“人文精神”问题的热烈讨论。其中我比较欣赏许苏民在其著作《人文精神论》中所说的:人类历史是一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历史,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这种追求表现着人类对于自己所从来的外在自然和自己的内在自然(动物式情欲)的自觉超越,使人的感性生活具有日益丰富而高级的文化品位,从而把人与自然界区分开来开来。其本质是一种自由的精神、自觉的精神和超越的精神。这样我认为大学人文精神也应该是这样的。 大学不是职业学校,不是主要学一门糊口谋生的手艺,而是要训练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思维方法,让人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为人和处世。《尚书大传》中讲:十有三年,始入小学,见小节焉,践小义焉;年二十入大学,见大节焉,践大义焉。《大学》中更有“八条目”: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但其某些方面仍然值得当代大学借鉴。“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篇: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而暨南人恪守“忠信笃敬”的校训更是出自朱熹为庐山白鹿书院所订立的校规中的修身篇: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后德载物”也是出自古语。大学校训是最体现大学人文精神的,而很多大学都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是使人的内在获得自由,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一个人要活得有尊严,不仅需要外在的自由,而且需要内在的自由,成为自己的真正主人。正如人的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和心灵的健康。修身是对内在美的一种追求,修身可以说是大学人文精神的核心。 要修身首先要格物至知。苏格拉底说过:“慧是唯一的善,无知是唯一的恶。真,乃是判定善恶的重要前提,它高于一切人的权威;没有认知之真,也就没有价值之善。”可见知识对修身的作用。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知识和智慧是修身之基础。大学人文精神是对知识、智慧的无限渴求,是对真与善,爱与美的智慧的永远追求。 其次,修身得诚意正心。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这便决定了一个人学坏容易学好难。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我们都知道当今市场经济使人们的行为呈现短期化和消费主义价值观的特点。受这种浮躁的风气影响,大学很难独善其身,使得大学的教育也开始变得急功近利,造成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大学生的心灵就无从安顿,从而出现大学生堕落,无聊,不知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更有甚者认为人生无意义。确实,立足于个体的“一向年光有限身”,目睹或身受人生的种种痛苦,一旦撒手万事空,又怎能不产生人生无意义的观念呢?从而造成近些年来频频出现大学生因小事而自杀等丑闻。要挽救失落的大学人文精神,诚意和正心是必要的。古语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至远。但在这种社会环境能做到诚意和正心是有一定困难的。一个大学生能战胜自己人性中的懒惰、专制、狡伪、残忍、嫉妒、任性和侵略等,其离高尚也不远了。 大学人文精神重在修身,因为这是未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人文精神论》许苏民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版

中国大学的希望在于回归大学精神

中国大学的希望在于回归大学精神 文/肖雪慧 围绕“21世纪的大学”这个话题,我国涌流出无数豪言壮语,最响亮的自然是“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很好,若脚踏实地朝它努力,于国于民于正在或将要进大学学习的学子都是一大幸事。然而,如果看看当下大学行状,看看还在继续采取的种种不智举措,漂亮言辞好似黑色幽默。 如果说当下中国大学病入膏肓,这个判断不为过。它的衙门化、高耗低质,早就为人诟病。尽管说起大话气壮如牛,在有公信力的世界大学排名中,却无一所能进入前200名,而且差距还在拉大。腐败方面倒急起直追,各行业中后来居上成为重灾区。腐败招数无奇不有——滥评职称、滥发文凭乃至卖文凭,教学科研质量评估中大规模造假,金钱打点、疏通关系之类学术外功夫在硕士博士授予权等纯学术事务上大派用场,为赚昧心钱收取高额教材回扣甚至与不法书商勾结用盗版教材糊弄学生,如此等等。而如今没人认账但依然实施的所谓“教育产业化”①,使高等教育越来越排斥社会底层,越来越拉大城乡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但这些显见的、直接触动社会公众神经的问题不过是由我国大学的根本问题衍生的,这个根本问题就是我国大学无所坚守,在损害大学品质的力量面前无原则无抵抗,随波逐流,从根本上背离了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寓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之中。这些传统使大学在拥有朝向未来的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又得以在发展过程中保持稳定流向而能始终作为向社会提供最具独创性贡献的智力权威机构立身于世。我国大学要想回到健康发展轨道,需要重新认识久违了的大学传统精神,了解由这种精神所规导的发展走向,以此为据彻底反省。 一.使大学之为大学的独立、自治、学术自由 大学在欧洲中世纪是作为师生行会诞生的。与其他行会相同的是,成立目的在于维护自身利益;不同的是,不论学生或教师,都是为着知识探究的共同兴趣聚在一起的学者,他们要维护的最重要共同利益,是不受任何干预

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

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现状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应该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全的人格,否则科学文化水平再高也很难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新时代大学生尤为重要。 【摘要】文章叙述了陕西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与陕西高校个别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关系;应试教育与陕西高校个别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关系;网络游戏、智能手机过度使用与陕西高校个别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关系,进而提出:高校大学生要确认自己的精神存在和精神本质,叩问自己的生命意义;高扬自己的主体意识,恢复青年人自己的创造性品格。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阐释人的生存意义,追求人的尊严和独立,实现人的发展和自由的文化精神。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应该具有独立的生活能力,和谐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全的人格,否则科学文化水平再高也很难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人文精神的培养对新时代大学生尤为重要。 一、新时代陕西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

性时代在变,社会实践在发展,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思想,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中国高等教育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陕西高校众多,结合笔者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提升当代陕西大学生的人文精神非常必要,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新时代陕西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文化工程,具有十分明显的重要性。首先,当前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表现在立德树人的需要。立德树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是高等教育的努力方向。其次,当前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表现在这也是大学生提升自我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再次,就业是民生之本,陕西的众多高校必须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当前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也是大学生服务社会和解决个人就业的需要。从大学生个人长远职业发展规划来看,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是大学生提高服务社会和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构成内容,不可轻视。最后,当前提升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还表现在这也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陕西追赶超越提供人力资源的需要。因此,在当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加倍重视陕西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问题。 二、新时代陕西高校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陕西自古以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培育中国特色大学精神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813245000.html, 培育中国特色大学精神 作者:薛进文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3年第05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我们要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我感到,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大学精神”的培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得到弘扬。 实际上,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本身就具有与社会主义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基因。如果说,对传承知识、探索科学奥秘的崇尚,对思想个性的尊重,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照等已成为大学所共同追求的价值,那么,中国的大学精神还具有自己的特质——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摆脱奴役压迫,在党的领导下从革命走向发展的历程,也正是我们的大学探求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的历程。这就使得中国大学在自身精神文化传承中,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许多特质:一是拥有强烈的爱国意识和报国情操,自觉担当社会责任;二是格外珍惜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把学习、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作为本职;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度认同。 与历史积淀、人文脉络、地域熏陶相关联,每一所高校的大学精神都各具特色,这表现在教学、科研、管理以及校风、学风等各个方面,体现为独特的品格、追求和魅力。对于南开大学来说,百余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这样一种品格:心系国家、服务社会的爱国道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公能品格,充满朝气、面向未来的青春精神,“文以治国、商以富国、理以强国”的价值追求,“文质彬彬、智勇真纯”的理想人格。这是南开大学长期办学实践经验的升华,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南开表达”。 南开大学结合自身的历史传统与风格特色,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近十年来,学校每年投入5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建设,设立理论创新专项基金,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使大学生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我们每年派出近百支学生实践服务团队,深入基层、农村和厂矿,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科技创新、支教挂职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改革发展实践中亲身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从而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自觉性。

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

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探析 郑英伟 (黑龙江科技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摘要]人文精神是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精华所在,是高校教育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内在要求。学校应明 确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科学转变教学理念, 搞好人文精神教育;加强高校教师的修养,提高人文精神境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精神的环境等路径,着力提高人文素质和追求人文精神,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精神;理念;教育探析[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04-28 [作者简介]郑英伟(1974-),黑龙江依安人,黑龙江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法、法律文化。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规定性 人文精神反映的是人类的思想文化精神。人文精神以真善美的价值理念为核心,它是人类精神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是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同时人文精神也是人类解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和追求解放和自由的精神支柱。理性精神追求知识和技术,强调理性万能和理性至上的价值目标。而人文精神强调良知、责任感和人的终极关怀。它所关注的是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说到底就是关注人的自身。 对于人文精神教育,它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仅仅限于人文学科的教育,而是融会贯通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特别发掘科学与人文教育价值,使大学生能够正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在把握科学的同时做到正确地对待科学,所以人文精神的教育本质是一种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于一体的教育。那么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自然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倾向,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交往,它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超越人的自然素质,构建个体主义精神。通过科学的路径,充分发掘人的自然禀赋,着力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并使其得到全面、科学而和谐的发展。 二、大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 1.科学精神呼唤人文精神 人们长久以来一直用 “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来形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科学思维的发展历程证明人文精神一直在关注和哺育着科学思维的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因此,人文精神主导科学思维和科学各学科。“怎么做”是科学精神的目标,“为谁做”是人文精神的方向。人文精神决定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基本性质。一个国 家、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要想得到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注重塑造和培养健全和完整的人,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该在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提高人文素质和追求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沉淀和精神品格,人文精神一方面汇聚为民族精神之中,另一方面又体现为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当中。比如,追求崇高的理想、向往和塑造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养成和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严谨和求实的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深刻含义。 2.现代化进程呼唤人文精神 现代化的进程始于对人的关怀,但是这个进程也导致了人文精神的失落,这种失落并不是简单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滑坡。这种失落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目的与手段的倒置,人们关注的是生存的发展手段而不是生存发展的目的和意义;其次,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们更加注重的是物质方面的东西而非精神层面的东西,即出现了片面的发展。在这种片面化的发展中,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至高无上的目标就是经济的增长、金钱的积累和物质财富的占有。一些人在拥有财富的同时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人的发展前景缺乏关注,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物质生活需要的满足是现代化经济活动的中心,而在此过程中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完全失落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同样应该在追求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到人文精神对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性和人类生存的深远意义。正如“人必须探究他们自己———他们的目标和价值———就像他们力求改变这个世界一样。生存是人类的关键,而问题是人类能否避免陷入毫无价值的生存状态中。” 3.以人为本的理念呼唤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的人类生存理念是人文精神中“人文”的一 第2012年第6期(总第399期) 商业经济 SHANGYE JINGJI No.6,2012Total No.399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06-0100-02100--

大学生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大学生如何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09级计算机信息管理 (成都东软学院信管系学号xxxx) 【摘要】:当今新形势下,中国大学生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现状令人担忧,目前,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分析出现这种现状的种种原因,寻找解决的方法,让大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以和为贵等等,并让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文化传承和谐集体利益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将天人相应的世界观、君民相维的政治观、上下相依的伦理观融为一体,倡导人们取大义,以集体利益为重,强调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其具体表现

在以下方面,一、刚健有为;二、和与中; 三、崇德利用;四、天人协调 当代思想家任继愈先生认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国家兴亡之学,民族盛衰之学”,必须重视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工作,发挥其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加强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大众化教育是提高全民历史意识,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化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不是很多。虽然大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很多,如课堂教育、课外阅读、媒体、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等。但最主要的途径还是课堂教育,获选率高达98.1%。我们认为,这与中学教育有很大关系。在中学时代,作为承载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教育的语文课和历史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因此许多学生通过学校的课堂教育获得了大量的此类知识。调查同时显示,课外阅读、媒体等选项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体制改革

21世纪的中国国防

21世纪的中国国防 中国追求的发展是社会的全面进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中国21世纪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的持续发展,才能给国防提供强大而长远的战略资源及潜力,同时,只有树立新的国防发展观,才能维护和支撑社会的持续发展。 一、21世纪中国国防战略资源及潜力面临的挑战 邓小平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所遇到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在我国工业化初期就已出现了。我们面临着既要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和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又要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实现国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因此,开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同时也维系着国防和军队的发展。21世纪中国国防战略资源及潜力面临的主要挑战有: (一)人口因素对国防的影响 国防人力资源是国防潜力的主体部分,是直接关系到国防实力的决定因素。影响国防人力资源的主要因素是:1.人口规模和增长速度。国防人力资源的规模和增长速度,首先取决于国家总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两者成正比例

关系。中国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1500万人左右,从21世纪国防人口资源的总量上说是不缺兵源的。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人口数量的压力给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国防资源和潜力是一个综合体系,国防人力资源丰富是国防实力的一大要素。但由于人口多,也必然给其它资源带来负载,新增国民收入的必将被新增人口消费掉,这实际上也给发展国防带来了经济上的负担和压力,使国防建设难以在短期内有很大的改观。 2.人口老龄化的压力。随着人民生活安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随之出现。到200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1.6至1.7亿,到2040年,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7%。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经济尚不发达的中国来说,不能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由于老年人的增加和家庭的“四二一”结构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也必然会给部队官兵带来服役期间的一些实际问题. 3.人口素质偏低的制约,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贫穷、落后,在农村依然存在着早婚、早育、近亲结婚的现象,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农民的婚配范围绝大多数没有超过25公里。在农村新生人口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遗传生理素质低下的问题,征兵体检时视力不合格和有慢性疾病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另外,1990年统计,全国文盲、半文盲人数仍达1.8亿以上,农村青年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6%。在战士入伍登记表中虽然填写的是初中生、高中生,但有些实际并未达到应有的学历。

大学生如何培养人文精神

试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若干方法和途径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一词,《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人文,是指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确定为三个层次:一,人性,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理性,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超越性,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二、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历史与现实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早在1995年,原国家教委就开始倡导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并将之视为进一步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1995年12月28日,原国家教委高教司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时任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周远清大声疾呼:应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并认为“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应当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问题。”1998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加强高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举措,即在北京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随后,又在一些普通高校设立了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同时,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如季羡林教授、杨叔子教授、周之良教授等也都积极地呼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社会舆论,都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三、关于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些想法 1、学校首先要确保教师的人文素养过关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确保教师人文素养能够过关,只有教师的人文素养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能够起到教育的作用。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精神面貌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

关于高校图书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讨

关于高校图书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探讨 摘要:当今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体现在大学生身上,而人文精神并不仅仅属于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的范畴,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情报中心,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同样起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失表现及原因分析,以及图书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作用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Discuss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the absence of the human spirit is a common problem, particularl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who, while humanism is not merely a contex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isciplin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university libraries, as the School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rvices at the same time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humanistic spiri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ack of human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lost performance and cause analysis, and library training students to the role of the human spirit and Approaches. 大学阶段是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良好时期,但我国当前的教育对这一点有所忽视,加上教学过程中以教学内容传授为主,而内在熏陶

丁东: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在一所大学的演讲0204192236

丁东:中国大学精神的演变——在一所大学的演讲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谈谈大学精神的演变。 中国产生现代大学已经100多年了。清末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出现了第一批新式学堂,新政中废除科举,建立现代学制,中国兴办了更多的大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大 学精神发生过怎样的变化?也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 这一个世纪,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民国,到1949年为止,后一部分是共和国,从50年代到现在。 前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小段,北洋时期是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草创期,大学精神的形 成期,大学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起点很高。当时的基本格局是公立、私立、教会三足 鼎立。把中国大学带到高起点上第一个教育家,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时间不到三年,但一直影响到今天。他主张的兼容并包,网 罗百家,大学独立,学术自由,教授治校,学生自治,到现在还是我们的愿景。他对大学 的定位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 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学者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今天也不过时。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不但网罗了陈独秀、胡适这样的新文化 运动的领袖,也网罗了辜鸿铭这样的文化保守主义的高人。梁漱溟没有大学学历,只有中 学学历,但他发表了一篇论文《究元决疑论》显示了学术水平,蔡校长就请北大教印度哲学。 蔡先生为什么能够站得高,成为开中国大学风气之先的人物?他有四个条件,第一, 他是清末进士,是深通传统文化的学者。第二,他是革命元勋,光复会创始人,同盟会上 海分会负责人。第三,他是先当教育总长,后当北大校长。第四,他留学德国法国。留学 德国很重要。当时世界高等教育最先进的不是美国,而是德国。19世纪,德国不但产生洪堡这样伟大的教育家,同时也出现威廉三世这样的君主,他提出了这样的理念:“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帝政时代的德给大学充分的财政经费,保证教授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绝不干预大学的自我管理和学术自由。直到希特勒上台以前,德国的大学水平是最高的,诺贝尔获奖者是最多的。希特勒上台以后,迫害犹太人,犹太知识精英大批流亡,流亡到七十多个国家,美国的民间社会很发达,收留其中的四分之一,美国给他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天地,使他们有机会成为原子弹之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