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集纪录片《国画大师 张大千》

3集纪录片《国画大师 张大千》

3集纪录片《国画大师 张大千》

3集纪录片《国画大师张大千》

3集纪录片《国画大师张大千》《圆梦百年》张大千第三集东张西毕

《圆梦百年》张大千第二集乱世面壁

《圆梦百年》张大千第一集南张北溥

内容简介:他的作品价值过亿,他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拍卖的奇迹,他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第一人,他被世界舆论称为东方的毕加索,他就是张大千。一袭长衫,一支画笔,一生漂泊就是张大千一生的写照。本期节目就为观众介绍这位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

《河西走廊》纪录片解说词

第1集:《使者》 主要讲述公元前138年,匈奴对汉朝的包围袭扰迫使汉武帝派遣张骞穿越河西走廊,去往西域寻求军事同盟的故事。张骞的凿空之举,带来的地理大发现使河西走廊正式进入了中原王朝的视野。 第2集:《通道》 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信息坚定了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的决心。本集主要讲述公元前121年,发生在河西走廊的河西之战。一年之内,年仅19岁的霍去病率领汉朝骑兵三次出击匈奴,全线打通了河西走廊并使它自此并入汉朝版图。 第3集:《驿站》 河西之战后,行政与邮驿系统遍布河西,汉朝的势力范围也沿着河西走廊延伸到了西域。本集主要透过敦煌悬泉置驿站及其出土汉简,再现长罗侯常惠建功西域的风云往事,展现河西走廊这一战略通道在汉朝经营西域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第4集:《根脉》 主要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讲述魏晋时期,中原大乱之际,河西走廊以其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庇佑了迁徙至此的儒家学者。儒家文化自此在河西走廊扎下根脉,并最终东渐反哺中原,成为隋唐文化和制度的重要来源。 第5集:《造像》 魏晋南北朝时期,来自恒河两岸的佛教文化开始沿着宽阔的河西走廊大规模进入中国。以昙无谶、鸠摩罗什为代表的佛教徒,以译经、造像等方式在这里弘扬佛法,开启了佛教中国化的历程,同时也为河西走廊留下了宝贵的佛教遗产。 第6集:《丝路》 魏晋南北朝,因中原动乱,河西割据,丝绸之路阻塞不通。西域商人止步于河西走廊,使这里在隋朝初年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征侵扰河西走廊的吐谷浑并在张掖举行了外交与商贸盟会。连接中原与西方世界的丝绸之路再度畅通。 第7集:《敦煌》 盛唐是丝路最繁荣的时期,也是敦煌艺术最辉煌的年代。从长安来到敦煌的工匠将长安艺术带到了这里,他们在当地世家大族的支持下继续开凿敦煌石窟并绘制敦煌壁画。本集以敦煌220号石窟的营建为例,讲述敦煌石窟如何见证了丝路的繁华并成为大唐盛世的缩影。第8集:《会盟》 河西走廊不仅连接了古代中原与西域,也连通着分处南北的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本集主要讲述在蒙古帝国的时代,来自蒙古和青藏两大高原的游牧部落首领在河西走廊举行了一次关于和平的会谈。随着元朝建立,西藏归入中国版图,凉州会盟深刻影响了此后数百年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格局。 第9集:《苍生》 随着明朝西北防线逐步收缩,河西走廊因闭关锁国渐趋沉寂。本集以古老的嘉峪关城为视角,讲述明清时期穿越河西走廊的东西方人士及其在河西走廊的经历与见闻。虽然这时的河西走廊已与整个国家一同进入沉寂时期,但在风雨飘摇的帝国晚期,新疆危机的爆发及振聋发聩的塞防论再次唤醒了中原统治者对河西走廊及广阔西部的重视。 第10集:《宝藏》 新中国成立后,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河西走廊复苏的动力,古老的走廊迎来了现代化的工业与机器生产,成为新中国建设蓝图的关键一环。从兰新铁路到兰新高铁,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河西走廊再度迎来崛起的契机。 河西走廊之一 使者

《旗帜》观后感12篇

《旗帜》观后感12篇 《旗帜》观后感内容简介;是突出了党史的主题主线。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反映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开展党史研究和宣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这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党史、客观准确地表达党史的必然要求。90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在坚定追求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崇高理想的过程中,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旗帜》充分展现了这个主题和主线,形成了排山倒海、一以贯之的恢弘气势,唱响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激越礼赞《旗帜》观后感由爱师范文整理详见范文 1篇 我观看了大型文献片《旗帜》,《旗帜》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各部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片。《旗帜》共有 10个篇章。看了这部记录片我很受教育。 90年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国家、人民是怎样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四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的了巨大的成就,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短短90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就使一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落后中国,变成世界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 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2篇 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纪录片中,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边远的山间乡村、在西方封锁科学攻坚的关键领域、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四篇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四篇【篇一】 纪录片《河西走廊》是在当前“一路一带”国家战略大背景下推出的国际制作的纪录片中的大片,看了张颐武、石述思等文化名人对这部纪录片的观后感和印象,更加觉得河西走廊战略地位在历史中的重要性。从雅丹开往敦煌的路上,我们穿越罗布泊耳垂的无人区和漫长的酷热。偶然回头,车后是一望无尽的戈壁,鲜红的落日和残颓的玉门关。颠簸不是来自唐诗中的战马,但是扬起的尘沙仿佛与古人有了一刻的心意相通。影片除去原汁原味的历史气息,其运用的艺术手法更是值得深究。 《河西走廊》这部纪录影片给我们展现了一场宏大的历史画卷,两千年前,张骞从刘彻帝手中接过符节,跨越历史长河将一条厚重的历史之路呈现在我们眼前。《河西走廊》最精彩的莫过于将历史情景以表演的形式在荧幕上呈现出来。 如今中国纪录片的美学主体依旧是戏剧美学:充满矛盾冲突的情节编排、紧张激烈的悬念设置,与摄影特技技术的迷恋交织,为中国纪录片描绘了美学品貌。薇乐大道戏剧化效果,情景再现手段是非常普及的一种表现方式,使得纪录片从枯燥无味中华丽转身,变得富于趣味性与可看性,吸引更多受众。 对于纪录片的创作者而言,由于讲述的事情时间上是不可逆

的,所以缺乏影像资料,于是情景再现手段在重构历史事件的需求之下诞生。但是情景再现使用的是搬演而非扮演,既与传统的纪录片相比有所创新,有不同于剧情片的虚构。 《河西走廊》以大规模的情景再现回溯历史,结合历史事实真实再现历史原貌,将影片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更加直接的传达给观众。利用蒙太奇将历史与现实交叉在一起,把古人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一带一路”精神和现代宣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美结合,使得整部影片的价值体现更佳。 《河西走廊》将历史场景搬演到屏幕上,给我们呈现一个优美宏大的历史画卷,细节生动,既不背叛历史事实,又重构了历史场景,继承了前人的智慧,同时又将其余现代审美与价值观融入其中,谱成了一幅荡气回肠的壮丽之歌。 【篇二】 最近看了一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河西走廊》,勾起了一些或近或远的记忆。自初中读到关于敦煌的故事起,就一直心向往之。曾经还向高中历史老师打听过某个闪现于志异小说的敦煌城主,以及书上寥寥几笔勾出的一场好仗。也亏得那位历史老师是个英雄不问出处的主,一心只盼着和学生分享正史野史中的奇闻异事,于历史长河中拾得些许真趣,管它教学大纲还是考试范围,向来有问必答,生冷不忌。他不清楚,还为此专程回家翻书,

《旗帜》观后感12篇

《旗帜》观后感12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旗帜》观后感内容简介;是突出了党史的主题主线。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反映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开展党史研究和宣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这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党史、客观准确地表达党史的必然要求。90年党史的主题和主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在坚定追求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社会最崇高理想的过程中,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旗帜》充分展现了这个主题和主线,形成了排山倒海、一以贯之的恢弘气势,唱响了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激越礼赞《旗帜》观后感由九象整理详见范文 1篇

我观看了大型文献片《旗帜》,《旗帜》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各部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献片。《旗帜》共有10个篇章。看了这部记录片我很受教育。 90年前,灾难深重的旧中国,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国家、人民是怎样被帝国主义列强欺辱,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经历许多艰难困苦和艰苦卓绝的斗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直至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改革开放后,四化建设突飞猛进,克服了许多困难,取的了巨大的成就,让中华民族在全世界扬眉吐气。短短90年,执政60年,改革开放30年就使一个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的落后中国,变成世界最强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 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

们责任使命,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2篇 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纪录片中,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边远的山间乡村、在西方封锁科学攻坚的关键领域、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 《旗帜》虽然只有短短十集,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烙印。我们要学习先辈的精神品质,以优秀的共产党员为榜样,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新丝绸之路》观后感:丝绸之路――永恒的记忆

[《新丝绸之路》观后感: 丝绸之路——永恒的记忆] 这篇是假期里写的,刚逛博客的时候看到其他人的博客里也有观后感,而且刚好也是假期里读的书,看着觉得帮助很大,《新丝绸之路》观后感: 丝绸之路——永恒的记忆。我就寻思着把这篇也放上来,虽然矫揉造作了一点,但也凑凑数。 丝绸之路对于我们来说,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它不仅仅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条甬道,还是历史长河中绚烂的一笔。那些经历了沧海桑田如今仍然赫赫有名的要塞,那些经历风霜雨雪如今仍然傲然伫立的物像,那些与丝绸之路息息相关如今仍然为津津乐道的人们,似乎都在诉说这一切从未走远。时间的车轮在此留下痕迹,而纪录片将这些痕迹一一还原,在百转千回且充满感染力的背景音乐中,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 (一)那些要塞 丝绸之路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出玉门关和敦煌的古阳关西去,进入新疆后分成北道、中道、南道三条路线西行。北道经吐鲁番、吉木萨尔、伊宁前往里海沿岸;中道经楼兰、焉耆、轮台、库车、温宿、喀什,越过帕米尔高原,到达地中海东岸地区;南道是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且末、民丰、和田、莎车,翻越世界屋脊,过阿姆河到伊朗,最终抵达伊斯坦布尔城,也就是昔日东罗马帝国的首府。它们如同散落的珍珠,而丝绸之路将其串成一线,每一颗都光芒四射,每一颗都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历史。 丝绸之路上的要塞常常是古代诗人的重要题材。这些要塞壮丽的塞外风光,恶劣的生活条件,独特的民俗民风都在诗句中得以体现。王之涣在《塞外》中吟诵道: “羌笛何须怨xx,春风不度xx。” xx《xxxx》中留下名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杜甫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将大雪纷飞的姿态描绘得生动形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xx开。” 羌笛声,胡旋舞使苍凉的塞外多了几分魅力。 xx。 纪录片最后一集名为《永远的长安》,作为十三个王朝古都的西安,如今仍为交通要道。“九宫格局,轴线突出” ,优良的城市格局自古以来广为诸多城市竞相模仿。历史的积淀,使如今的西安依然熠熠生辉。无数游客慕名而来,从那些历史遗存中遥想当年。这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地方。看着纪录片中时光交错,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这座城市承载了人们太多的记忆,它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开始,经历了朝代的更迭,更经受了战乱的洗礼。在这里生活过的人们来来去去,只有这座城永远伫立在此,任时光洗涤。 xx。 楼兰这座城如同它的名字一样神秘而又令人遐想。如今这座城在沙土之下沉睡千年,不复存在。人们只能从一点点遗存和历史资料中,凭吊它最初的模样。想象着曾经生机勃勃的繁忙景象,熙熙攘攘的城镇街市如今已被风沙所侵蚀。环境的恶化,楼兰人的迁徙……一幅幅画面在眼前流转,仿佛在向人类敲响警钟,想要永远拥有心爱的家园,就必须从身边的一点一滴保护起,才能使子孙后代不断地延续下去。 (二)那些物像 丝绸之路,是中西商贸交流的要道。而丝绸则成为了当时中国繁荣强盛的文明象征。高超的制作工艺使西方人叹为观止,人们纷纷争相购买。丝绸之路也因此愈加繁荣。纪录片中考古者发掘了大量的丝绸,依稀可见薄如蝉翼的丝绸上面的精美图案,使人感叹古人们的精巧做工。正是丝绸的传播使丝绸之路日久弥新,声名远扬。

旗帜4观后感

建党9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 ——第四集《艰辛探索》、第五集《历史转折》观后感 学院:医学院 班级:z1107 学号:0853110708 姓名:谭星 这几天,我特别关注了央视的大型纪录片《旗帜》,看了之后非常的振奋人心。正如宣传 里说的那样,史诗品格,国际视野!这绝对是一部精品力作,是一部鸿篇巨制,10集跨越90 年,平均每集50分钟要跨越9年,尤其是前面几集,每一集都是几十年的跨度,这么短的时 间要包含如此庞大丰富的内容,其难度可想而知。记忆被一次次被拉回了那些艰苦奋斗的火 红年代,让人无法不感慨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在《旗帜》第四集《艰辛探索》中,讲述了从1956年,进入新中国了第七个年头。全国 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始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其中,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 作关于如何将我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深入人心。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指标均大幅度超额完成。在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 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起与群众并肩参加义务劳动,更是成为许多人永生难忘的记忆。 到了1971年春,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著名的“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由此开始了。 4月10日至17日,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中美隔绝了22年的大门就这样打开了。以 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 在世界东方。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历史功勋,将永远记载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上。 1976年10月6日,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 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挽救了党、挽救了社会主义事业。十年“文化 大革命”结束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旗帜》第五集《历史转折》中,讲述了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和1978年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这两次会议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产生了极其 深远的影响,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在极 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 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从此,中国共产党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领导下, 克服重重困难,一步步地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到访美国,这一天正好是中国的大年初一。这也是新中国领 导人对美国的第一次访问。当年4月,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到北京参加中央工作会议。 他在发言中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紧靠港澳,华侨众多的特点,给予特殊政策,在深圳、珠海、 汕头建立出口加工区。这一设想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支持。邓小平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 就叫做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 路来”。1982年2月,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这一年,有3万多名老 干部办理了离职休养手续。告别过去、开辟未来的一个关键,就是如何正确处理既要纠正毛 泽东的晚年错误,又要维护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的问题。1979年11月起,中央 决定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11次召集起 草小组负责人谈话,对决议的起草和修改提出重要指示。他最强调的是确立毛泽东和毛泽东 思想的历史地位。 在过去的90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我们从当家作主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跨越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_心得体会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 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纪录片旗帜观后感,感谢您的阅读!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一) 央视一套黄金时间近期热播的十集大型纪录片《旗帜》终于结束了。看后我心灵震撼,深受教育,感慨万千。每晚它是我必看的电视节目,《旗帜》帮我一起回忆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对以前模糊的历史人物和重大事件重新得到了了解,也和我一起重温了走过的历史路程。中国共产党正是一面鲜红的旗帜。正是这面伟大的旗帜引领着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这部影片运用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镜头资料,是一部我们重新认识历史的宝贵教科书,是我们党克服重重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缩影。 这部片子表现手法新颖,场面宏大,解说富有感染力。在建党90周年之际,观看这部纪录片,对热爱我们的党,了解党的发展史,推动各项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优秀教材。 是啊!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历经90年的风雨沧桑,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一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让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二是1956年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走向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社会;三是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从半封闭半开放走上全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文主义道路。正是这三次伟大的历史性转变,使中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一步步走向了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正是中国共产党这面伟大的旗帜,引领着中国摆脱了一个个困境,战胜了一次次灾难,创造了一个个奇迹:中国人民战胜了雪灾地震泥石流,汶川玉树盘曲建设得更美了! 正是中国共产党这面鲜红的旗帜,照耀着中国开创了一次又一次辉煌:神州5号到神州7号上天;嫦娥1号到嫦娥2号探月;2008的北京奥运会,2010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完全说明中国已经强大了! 中国共产党是一面伟大的鲜红的旗帜,这面旗帜是用无数中国共产党英烈们的鲜血染红的。 鲜红的旗帜映红了伟大的祖国!鲜红的旗帜辉煌着英雄的九州! 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您用90年的心血铸就了伟大的党魂!您用鲜红的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最近,在公司组织的集中学习上,看了一部制作精良的记录片《河西走廊》。正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赋予了历史鲜活的灵魂。它的出现让写在史书里、刻在壁画上、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变得有血有肉。 《河西走廊》以大规模的情景再现回溯历史,两千年前,张骞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符节,跨越历史长河将一条厚重的历史之路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一年,刘彻19岁,张骞27岁。而同样是二三十岁的年纪,我们却习惯了循规蹈矩,习惯了安于现状,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愿去改变,不愿去突破桎梏,打破固有的“安稳”的生活。 张骞是一位勇者,明知踏上西行的道路异常艰辛,但他依然勇于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鸠摩罗什被囚禁整整十六年,仍不忘弘扬佛法,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能无法表述史人开拓的步伐了,反倒觉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来的更为准确。 通过对纪录片的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追求自己的目标、路途是充满艰辛的;学习知识,亦或是枯燥的、乏味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有各自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一路走来,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忘却了自己的目标,停下追逐的脚步。没有超世之才,就要有坚忍不拔之志。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竞争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即使面对逆境,也要有面对的勇气,在生活中要敢于拼搏,勇于改变,这样才能距成功更进一步。

纪录片虽然只有短短十集内容,但其内容贯穿了从汉代到新中国河西走廊的演变,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使命,从汉到新中国,从出使、战争、文化、交流、经贸,到工业化浪潮,再到如今的和平、富饶、“一带一路”,我想河西走廊贯穿的,不仅仅是这一段历史,更是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经济贸易的促进和进步。毫无疑问,河西走廊早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理概念。它意味着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使命,它是丝绸之路的象征和缩影。

观看纪录片旗帜有感

观看纪录片《旗帜》心得体会 政治组:周连波 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央各部联合摄制了一部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旗帜》围绕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两大历史任务,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基本路线,共分为十集:《开天辟地》《浴血奋斗》《建国创业》《艰辛探索》《历史转折》《滚滚春潮》《扬帆沧海》《世纪跨越》《发展新篇》《阔步前行》。 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我怀着一颗崇敬的心看完了《旗帜》,通过该片讲述的真实历史事件帮助我从历史时代和时势环境中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了解,更加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加理解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观看这部文献纪录片,对热爱我们的党,了解党的成长和发展,推动党的各项工作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该知道“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以来,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旗帜》中每一幅珍贵的画面和振奋人心的话语,还有先辈们那豪迈的英雄气概,实在令人心灵震撼、感慨万千。先辈们为我们的祖

国、我们的党和各族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生,这种使命感和奉献精神,鞭策、激励着我们,我们将铭记于心。 在与敌人斗争的危情时刻,是党领导的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才取得了各个战役的胜利和起义的成功。是党的力量支撑着中国工农红军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也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军民取得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的胜利。 现在,我国已有八千万共产党员。虽然他们的容貌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称号—共产党员。他们既平凡而又不平凡,平凡的是他们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不平凡的是他们的心中铭刻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使命。在祖国的每一个地方,在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中国共产党员的身影,他们总是走在前、冲在前、奉献在前。 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旗帜》给我烙下了一个深深的党印,永远无法抹去。我们应该向先辈们看齐,学习他们的爱国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讲,那些曾经的战争时期已过往,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科技发达、经济繁华的新社会。固然我们不会忘记那些为了我们现在和平的生活而付出性命的人,我们也不会忘记无数我党人为了今天的新生活而做出的牺牲和努力,我们会始终用他们来警省着自己往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固然,现在的社会虽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但是经济发展的脚步正在加快。作为党员干部的我们,既是时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1000字5篇-最新范文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1000字5篇 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以史诗品格,融入民族叙述。国际视野,穿透历史时空。倾心打造,高新科技制作。文献纪录,弘扬时代精神。展现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谋求伟大复兴的探索历程,记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足迹。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纪录片旗帜观后感1000字5篇,供大家参考。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1000字(1) 大型纪录片《旗帜》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新。 六十二年前,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呼声终结了以往被奴役的历史。东方巨狮再次挺起她那巍峨的身躯,发出她那震撼世界的咆哮。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留下我们壮丽无悔的步伐。 三十三年前,时代有孕育着新的`期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那春天的故事也写下我们对时代无尽的探索,写下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祝福,写下我们对明天的完美向往。

从烟片战火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百年的奋斗,从共产党诞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近百年的探索,再从伟人的呐喊到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同样将用近百年的岁月实现民族的复兴。 时移境迁,沧海桑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职责使命,我们迎着曙光将春晖洒向长江黄河,洒向昆仑雪域,洒向复兴之路。 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完美的明天。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1000字(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全党全社会构成了学习党的历史、迫寻奋斗足迹、感悟崇高精神、抒发完美憧憬的热潮。公司党委也组织广大党员,连续十日观看令人激动的文献纪录片《旗帜》。《旗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生动阐释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鲜明昭示了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这部10集时长约500分钟的纪录片,是运用电视艺术表现党90年全部历史的首次尝试,堪称鸿篇巨制。经过观看《旗帜》,本人大概能总结出以下四方面资料: 一是突出了党史的主题主线。把 握党的历史的主题和主线,反映党的历史的主流和本质,是开展党史研究和宣传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这是实事求是地认识党

北京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北京市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一年级 语文试卷 时长:100 钟,分值:100 分 一、基础·运用(每小题 2 分,共 14 分)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②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③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④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A.èdǒu zhuósuì B. èdòu zhuóhuì C.wùdòu zhuōsuì D.wùdǒu zhuōhuì 2.下面各句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有一天傍晚,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辟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 B.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C.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 D.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作。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他常常会打断别人的报告,走上讲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 B.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浅尝辄止、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 D.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微.不.足.道.,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 4.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 B.《木兰诗》——《乐府诗集》——郭茂倩——唐代 C.《望岳》——《杜诗详注》——杜甫——唐代 D.《卖油翁》——《归田录》——欧阳修——北宋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使我了解到河西走廊这条要道对中华大地产生的巨大影响。 B.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入校检测,进一步落实新冠疫情防控。 C.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是否能严格执法。 D.这次“健步走”活动,不但有助于磨炼孩子们的意志,而且能增强孩子们的体质。 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以凝练的诗文、 精湛的书法、深远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右边的这幅 “浩然之气”匾额,悬挂于东城区府学胡同63 号的文天祥祠。 请你欣赏匾额,完成下列问题。

《旗帜》观后感 第六集

《旗帜》绚丽绽放了党90年奋斗的光荣和梦想,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党的伟大,更好地触摸历史的律动,更加激发奋勇前行的壮志豪情,更为自觉地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滚滚洪流中去。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党建党90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时间定格于90年前那灾难深重的旧中国:90年前,华夏大地千疮百孔,贫穷落后;90年前,整个国家常年战乱,四分五裂;90年前,整个民族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在列强和异族的侵略盘剥下失去了夺目的光芒!一部屈辱的近代史成为我们炎黄子孙永远无法挥去的痛,永远无法抚慰的伤!,1921年,是一条中国历史发展变迁划时代的分界线。因为,就在这一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她领导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艰苦的革命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她作为执政党,义无反顾地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领土完整,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初步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古老的大地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古老的民族在沉睡了多年后渐渐苏醒。在时间的长河中,有太多的灾难与辉煌并行,有太多的辛酸与甜美同在。但是,我却无法一一进行列举细化,我只能截取近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的片断:近三十年来,我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中心,于1978年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进而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心上来;摆脱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暴侵袭;抗击了1998年百年一遇的洪水;战胜2003年肆虐全球的sars“非典”,安定了民心;成功举办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领导了汶川地震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积极应对南方冰冻灾害造成的严重损失,使国民经济继续高速稳定发展;顶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压力;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 这些,仅仅是我党创造峥嵘历史的小小缩影而已。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的一切,便没有中国人民的一切,更没有这个古老文明国度的一切!《旗帜》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疾风暴雨。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随后,扑面而来的,是一阵改革的春风。1979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的概念。” 党的十二大决定将实现小康作为本世纪的奋斗目标。翻两番,奔小康”“各地乡镇企业讯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在农村……”“1984年,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在耳畔欣欣向荣的声音中,看着中国几十年沧海桑田的巨变浓缩在这一小小的画面中滚滚而来,是多么让人振奋啊!任何一个少年,若面对这宏伟的场面,置身于这激动人心的声音中而不感到热血奔涌,他就不能算一个爱国的少年! 我看到在整洁明亮的车间,工人们面带笑容地忙于手头的工作;在雨后新霁的田野上,崭新的钢铁的“大块头”欢快地驶过绿色的田地,热气腾腾的工厂里,火红的钢铁“框啷啷”地从生产线上落下来……一切是那么有希望! 那是中国发生遽变的时代。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范文分享

纪录片《旗帜》观后感范文分享 《旗帜》通过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光辉历程,引导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历史 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 开放,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引导人们进一步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坚定性。下面 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旗帜》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1957年11月2日,毛泽东第二次访问苏联,在莫斯科看望留学生时,道出了这句 深情的嘱托。每次读这句话,我的心都会为之一振,多么激情澎湃,多么振奋人心!在没 有观看《旗帜》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并不了解这句话的时代背景,今天,通过该片讲述的 真实历史事件,帮助我从历史时代和时势环境认识和理解这句话,并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中 国共产党的认知和了解,更加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更加理解如今的幸福生活 来之不易。 观看《旗帜》是一次学习党史的契机,是一次对信念的洗礼,是一次激起昂扬斗志的 疾风暴雨。片中的每一幅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激情的话语,如此震撼心灵,先辈们豪迈的英 雄气概、务实的模范作风和高昂的工作态度,一代代薪火相传,他们为祖国、为党、为人 民奉献终身的使命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口上,鞭策和激励着我。 纪录片中,在与敌人斗争困难重重的危情时刻、在建设初期贫困边远的山间乡村、在 西方封锁科学攻坚的关键领域、在百废待兴建设祖国的每时每刻,都有共产党员走在前、 冲在前、奉献在前。 虽然在客运岗位工作不到一年,可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在他们身上,时时刻刻都体现着一位共产党员作为榜样的力量与感召力。 记得2010年5月23日凌晨2点,上海南开往桂林的K859次列车因山体滑坡导致 列车脱轨,危难险境,方显英雄本色;烈火赤焰,始见黄金本真。粟韦乐,南宁客运段一名普通列车员,一个共产党员,对面突如其来的灾难,他沉着冷静,砸窗疏导旅客,不顾血 染着双手,忍着剧痛毅然站在救援一线,这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粟韦乐与同事用双手, 救出数10名旅客,救援队伍到来后,已经是精疲力竭、浑身发软的粟韦乐又坚持和他们 一道抢救旅客。他用忘我救人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诠释了 一名铁路职工的高尚风节。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心中一面鲜明的旗帜。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简介

十集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 首播时间:2011年6月20日20:03 首播频道:CCTV-1综合 所属栏目:《旗帜》 所属分类:时政 第一集《开天辟地》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一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成立过程及重大意义。近代中国历经屈辱,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士进行着不懈地探索和抗争,但始终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救国道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性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肩上。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CCTV-1特别节目2011-06-19) 第二集《浴血奋战》 关键字:旗帜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土地革命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二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新民主主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找到了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推翻了三座大山,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开启了历史新纪元。(CCTV-1特别节目2011-06-20) 第三集《建国创业》 关键字: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三大改造 本期节目为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的第三集,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历史性胜利。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CCTV-1特别节目2011-06-21)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最近,在公司组织的集中学习上,看了一部制作精良的记录片《河西走廊》。正是这样一部纪录片,赋予了历史鲜活的灵魂。它的出现让写在史书里、刻在壁画上、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名字变得有血有肉。 《河西走廊》以大规模的情景再现回溯历史,两千年前,张骞从汉武帝刘彻手中接过符节,跨越历史长河将一条厚重的历史之路呈现在我们眼前,那一年,刘彻 19岁,张骞 27 岁。而同样是二三十岁的年纪,我们却习惯了循规蹈矩,习惯了安于现状,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愿去改变,不愿去突破桎梏,打破固有的“安稳”的生活。 张骞是一位勇者,明知踏上西行的道路异常艰辛,但他依然勇于担负开拓西域的使命。鸠摩罗什被囚禁整整十六年,仍不忘弘扬佛法,对我国文化的影响深远至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能无法表述史人开拓的步伐了,反倒觉得“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来的更为准确。 通过对纪录片的学习,让我深刻领悟到追求自己的目标、路途是充满艰辛的;学习知识,亦或是枯燥的、乏味的。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有各自努力奋斗的目标,但一路走来,可能会因各种原因忘却了自己的目标,停下追逐的脚步。没有超世之才,就要有坚忍不拔之志。明确自己的目标,努力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竞争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即使面对逆境,也要有面对的勇气,在生活

中要敢于拼搏,勇于改变,这样才能距成功更进一步。 纪录片虽然只有短短十集内容,但其内容贯穿了从汉代到新中国河西走廊的演变,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使命,从汉到新中国,从出使、战争、文化、交流、经贸,到工业化浪潮,再到如今的和平、富饶、“一带一路”,我想河西走廊贯穿的,不仅仅是这一段历史,更是对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对经济贸易的促进和进步。毫无疑问,河西走廊早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地理概念。它意味着一种历史、一种文化和一种使命,它是丝绸之路的象征和缩影。

旗帜观后感精选5篇

旗帜观后感精选5篇 今天看了《旗帜》纪录片。感触很深。这部纪录片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特意拍摄的。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旗帜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旗帜观后感1 我最近在看“党史”方面的资料,刚看完了央视的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感触颇多。深受那种在艰苦环境下卓绝奋斗的精神所鼓舞! 感叹:人的一生如果能干出一番丰功伟绩而青史留名,那才是无上光荣! 历史启示我们,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掌握了自己命运、团结起来的人民,必将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历史伟业。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无限美好,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继续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继续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党从建立之初到如今九十年历史的发展过程,是实现救国兴邦、民族复兴的一个可歌可泣的伟大历程!发展的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都是过程中的问题,联想到我们创业也是一样,做事、更是做事业,首先目标是伟大的,对社会对个人是有贡献的,价值自然就会体现!成功也就不远! 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 纵使千锤百炼,也要奋勇向前! 旗帜观后感2 在建党90周年之际,观看了大型纪实性连续纪录片《旗帜》第一集后,让我很受教育。虽然只有短短的40多分钟,但是这凝聚了旧中国人民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所付出的艰辛和血泪。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中国人民深受帝、官、封三座大山的压迫。尽管一些有识之士积极探索救国之路,尽管经过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以及孙中山先生带领发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没能实现救国家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他是中国一大批有为青年深刻剖析当代中国具体国情,不断探索与尝试,积极借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经验的最终结论,他必将承担起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论纪录片中虚构手法的应用

论纪录片中虚构手法的应用 摘要纪录片是指描写、记录或者研究实际世界的电影,强调真实环境、真实时间、真人、真事,四个特点,在拍摄技法上强调“挑,等,抢”等特点,但是随着实践的逐步延展,为了更好的记录完整的历史过程,展现整个记录事件的风貌,虚构手法开始被大量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字纪录片虚构手法真实再现 一,首先我们应该区分记录与虚构的概念,纪录片以真实性为特点,记录现实生活,重大历史事件。而在记录整个事件的时候,由于当时摄影器材的缺乏,或者当时根本就没有现在的摄影设备,为了更好的展现整个事件,并在保证其真实性的条件下,虚构手法又被称之为真实再现,开始被大量运用,在完整展现故事,增强观赏性,真实性,趣味性上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二,虚构的常见应用 1.情景再现 a.搬演 搬演是一种介于现场纪录和虚构之间的电影方法,也可以叫做重演。它在特定的场景中创造出纪录片需要展现的场景,达到一种艺术的美感,凸显影片所要展现精神风貌和人文内涵。在搬演的运用上,较为出名的是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该纪录片记录了北美爱斯基摩人的生活状态,其中拍摄了大量衣食住行,猎杀动物的场面,还原了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是人类学的经典教材。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其中一个努纳克猎杀海豹的长镜头就是运用了搬演的虚构手法完成的,其中的爱斯基摩人所住的冰屋就是纯粹为了拍摄搭建而成的。该纪录片在播出后引起了不少学者的争议,搬演过后的纪录片还算是纪录片么?但是经过搬演这用虚构手法的加工,使纪录片的内涵得到更好的展现,也没有损坏纪录片的真实性,实际上是可取的。 b.扮演 在众多历史记录片中,都很好的运用了扮演这种虚构手法,我们不可能真正知道历史人物的样子,但为了让纪录片更加真实,更加具有观赏性,我们在绝大多数的历史记录片中都运用了扮演这一手法。中国的历史类纪录片如《敦煌》,《河西走廊》,《楚国八百年》等每一个都运用了扮演的虚构手法,如屈原在汨罗江边投河,外国纪录片中同样不少,如英国纪录篇失落的文明中,最后一集《美索不达米亚回到伊甸园》讲到死海文卷的发现时,运用扮演手法展示了1947年,两个牧羊人在一个狭小山洞发现一堆陶瓷碎片,羊皮卷的场景,《金字塔》中大群奴隶搭建金字塔的场景,给与我们对古代文明的全面,具现化的认识。 C.现代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图形技术简称CG技术,以主观表述为目的大多数纪录片都运用了这一手法,采用二维三维图像,来表达远古,宇宙,空间等等内容,完成导演对于整个表现的追求。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播出了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该片正是运用了大量的CG技术,才得以让历史瞬间复活,地理大发现的海上探险,荷兰的商船,法国大革命,大量的历史瞬间被重现,习惯了现在影视的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接受,相对于专家解说要好太多。 c.运用相关镜头,达到再现目的 借用相关镜头的含义是指在纪录片中借用电影故事片,电视连续剧以及电视戏剧,艺术片的镜头和带有一定意义的空镜头。在纪录片《无声的较量》中运用了大量相关镜头回顾了几次人类大规模疾病爆发的相关镜头,给人以震撼。在《终结麻风病》中,导演借用了电影中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