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中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计划方案

一中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计划方案

一中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计划方案
一中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计划方案

溆浦一中高效课堂6+1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民规划纲要》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积极有效推进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根据相关文件,立足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上,要侧重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结果如何,教师如何指导。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留给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根本,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识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优化,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生活质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张扬学生的个性,奠定学生的自信,实现“6+1”有效教学方式和策略。

三、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只注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主要表现有教师独霸课堂,以“灌输”为主。

2、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情感激发。教师的教学目标没有体现三维性,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只注重习题训练,忽视能力培养。教师吃不透课标和教材,更把握不准高考命题的趋势和方向。

4、学科集体备课与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集体的智慧。即使教研活动搞得比较好的教研组,所研究的也仍然是浅层次的教什么。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组织机构

为保障“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其他行政人员为成员的“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以分管校长为组长,年级蹲点领导、教务处、教科室、政教处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年级、教研组、备课组负责人为组员的“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

具体名单如下:

1、“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肖祥燕。副组长:邹仲荣、侯勇、张英俭、周志华、罗平秋、张和平、黄泽桃。成员:黄生友、何中华、严明、陈安平、邓黎明、黄祖康、田春和。

3、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小组:

组长:侯勇。副组长:黄生友、杨华楚、欧阳海、何中华、黄强、孙明兴、陈安平、谢凤清、黄德旺。成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

4、课堂教学改革督课领导小组:

组长:肖祥燕。副组长:侯勇。

成员:黄生友、杨华楚、欧阳海、何中华、黄强、孙明兴。

校长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组员要积极示范,深入开展课堂调研,关注教学过程,为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提供组织保障。

五、构建课堂教学改革的“6+1”的策略。

1、探索实践“6+1”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新模式具有:

第一是导:即导入、导学,时间3~5分钟。导入就是老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者媒介图片,开门见山,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导学就是告诉学生这节课学习的目标是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课前给学生发导学案,简要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求及当堂检测等,内容涵盖6个过程。

第二是思,即自主学习,自读、深思。学生要认真看书,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在这个环节,老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觉性,确保每个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紧张、高效。时间10~15分钟。

第三是议:即议论、讨论。小组合作,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激活思维,互帮互助。时间5~10分钟。

第四是展:即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口头激情展示,要求迅速、清晰、规范、大声。通过问题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盲点,然后八仙过海,各述己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第五是评:即老师点评。这个过程是打扫战场,老师讲的是规律,讲的是思路,讲的是方法并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六是检:检就是当堂检测。检验本节课目标落实的怎么样,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等。

“6+1”模式中“1”的体现:定时练习,巩固所学。

这个环节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的过程。利用自习课进行限时练习,时间是40分钟或90分钟,老师全收全改,第二天老师不评或3~5分钟点评,学生若有疑问,课间问同学或老师,错题自己自觉订正,老师不定期检查。

2、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实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与途径,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支持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要为用而用。

六、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一靠转变观念,二靠自学实践,三靠示范引领,四靠活动推动,五靠机制保障。

1、转变观念。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转变观念是前提。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一方面要进行理论学习,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和《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高效课堂的培训,深入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高效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开展具体操作层面的讲座,采取“请进来”或“走出去”等方式,认真学习实践外校的先进课改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高新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高效课堂中具体的教学流程。使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转变,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自觉实践。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体是广大的一线教师,所以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条件下,自觉实践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为此,学校号召广大教师不等、不靠,自觉实践,以学科组为单位,对照名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认真反思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应怎样进行改进,制订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实施攻坚作战,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大的突破。

3、示范引领。

在自觉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示范引领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捷径。为此,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我校将在高一、二、三年级各个学科择选1——2人为“高效课堂改革”的示范人,确定英语组、语文组、生物组为“高效课堂改革”的示范组,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典型引路,名单如下:

语文:李永旺、刘萍。数学:朱良满、罗平强、胡满文。英语:刘军。物理:刘喜心、向斌。化学:;黄德奎、李永良。生物:田永贤、姜再兴。政治:吴阅华、文祖军。历史:包爱军、唐利明。地理:贺达迪、唐春霞。

4、活动推动。

活动推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器和催化剂。为此,我校将面对全体教师,分层次开展课堂教学展示系列活动,我校的高级教师、中级教师、青年教师分别要举行展示课活动。广泛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每次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学校组织各个层面的教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课堂点评,以此推动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

5、保障机制。

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落实到每个课堂并取得实效,实行以下保障措施:

(1)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每周一次集体教研,时间为2节/学科,备课组长负责,“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集体反思”等。集体备课核心是研究《新课标》和新教材,编写好导学案。每两周举行一次大教研,由教研组长负责,每学期各教研组要举行若干“示范课”、“公开课”。

(2)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在学校“6+1”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各教研组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3)经费保障。对“高效课堂”的示范班、示范组和示范人及导学案的编写进行适当的经费补助。并组织外出交流学习。

七、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A、课前准备:

一、加强教学设计为主,优化个人备课。

个人备课是对课堂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

1、交叉立体学习目标的设计。每堂课教要对课堂“三量”(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有总体的设计和落实措施,对班级每一层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行立体设计,要精心安排实现目标的过程控制及检查评价。

2、培训的设计。要有对课前预习的检查,学习小组长及学习小组培训方法的设计和培训目标的要求。

3、激情的设计。创设学习情境,以情感人,营造高效课堂的氛围,引导学生激情投入。

4、角色扮演的设计。依据小组、小组长、小组成员各自的目标,设计ABC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活动,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实现各自的学习目标。

5、课堂过程推进的设计。对讨论、展示、点评、总结等环节有紧凑高效的时间安排。

6、生成目标的设计。要对新生成目标的预测及答疑准备。

7、有效评价的设计。要有即时针对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设计,鼓励合作,以趣激人。

8、总结反刍的设计。要用当堂检测的精当设计和学习目标完成的预想。

二、集体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能使备课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能够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制定最佳教学方案,能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备课的安排

1、时间:每个备课组每星期一次集体备课。

2、参加人员:备课组全体任课教师。

3、组织:参加人员要按规定时间到规定地点参加集体备课,带好参考资料,中心发言人(上次集体备课定好的)。带已准备好的导学案、跟踪训练、单元检测初稿,复印给老师人手一份。集体备课由组长主持,并填写集体备课记录单,参加人员要在记录单上签到,在下一备课日前,组长要将导学案、跟踪训练、单元检测及相关课件以电子文档形式交教科室存档。

(二)备课纪律

1、严格遵守时间,备课时间一到,本组教师要准时到达地点。并在备课记录单上签到后(严禁未到代签),开始备课。

2、集体备课由组长负责组织调控,备课期间任何人不得做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

3、年级监督到位,教科室检查人员检查到位,统计结果以月为单位报主管领导。

(三)集体备课内容

1、研讨教学内容。

研讨下一周的教学内容,依据上次备课时的计划分工,由主备人对自己所负责的教学内容、选编的导学案初稿做中心发言;指出本部分内容的重点、难点、

考点、易错点,说明导学案设计、题目选编的意图;提出突破难点的方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法和“三维互动”的实施办法。其他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导学案定稿,跟踪训练,单元检测同样先由出题人做中心发言,指出每题考查的目的和整套题编排情况,其他老师做补充,提出修改意见,形成跟踪训练,单元检测定稿,最后交油印室印刷。

2、制定教学计划

制定下一周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课时数,将任务分配到人。领到任务的教师根据领到的课题迅速编写导学案,跟踪训练和单元检测,为下次集体备课中心发言做准备。

3、确定示范课

依据备课组计划通知下周示范课的课题、执教人、时间、地点。

二、编写导学案、跟踪训练、单元检测

导学案是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各个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导学案要根据学科特点设置,格式必须统一,导学案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打造立体课堂的有效载体。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学生拿到导学案,即开始了学习,实现了学习的前置,编制导学案,要求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一课一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和反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制定导学案。

(1)容量适度化。八开纸,正面导学,背后检测,课堂检测不是课后作业,而是课前预习和课中使用的,只能3——5题,课后作业是跟踪训练,学生做后交给老师,老师全部批改。

(2)知识问题化。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知识结构特点,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成问题,问题要求表意明确,坡度较小,学生解决了问题也就完成了学习。

(3)问题层次化。问题设计要有层次,真正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要。

2、导学案编写基本环节。

目标应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学习后需要了解、掌握、运用的概念、公式、要点等。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学生需要提升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仔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和个性发展因素。学习目标要求简洁、清晰、准确、全面。

(2)重点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背景、预测可能出现的难点,根据课程标准,确定重点。

(3)知识链接。

把本节课内容放在该学科高中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以往所学哪些知识为本节内容作了铺垫,本节课为以后的学习作了哪些准备。

(4)明确本节课知识中的关键词句、图片等;推荐学习方法,记忆方法;指

点理解角度,理论运用方式;提供疑难问题的索引、提示等,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

(5)注重逻辑。

导学案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感,有逻辑性,问题之间要有内在的关联,解决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有了基础,学生在解决一个个小的问题后,就可顺利解决重点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逐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6)学会反思。

每学习一个知识点,做一道题后都要反思,总结得失,必要时将反思写在导学案上,做好这项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7)课堂检测。

题目设置可分四个层次:A、B级(基础):结合本节课的内容,选编基础性较强的练习题,题目要体现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理解,要求学生独立完成。C级(中等):结合本节课内容,选编有一定综合性习题,题目要体现对本节课所学基础知识、基本规律的运用,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来完成。D级(拓展):结合本节内容,选编1——2道综合性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题目要体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要能运用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

(8)归纳小结。本项内容是对本课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课堂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由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完成。

(二)跟踪训练

跟踪训练是知识的检测,要覆盖本节课所有知识点和题型,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编排,跟踪训练是作业,学生做后交老师;老师要全批全改,学生普遍做错的题目老师要在课堂上讲解。

(三)单元检测

单元检测题是一个单元学完后学习情况的摸底,它要涵盖小单元的基础知识,重难点和易错点,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要认真批改和评讲。

B、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努力构建“6+1”高效课堂模式。

1、基本要求:

(1)目标定向:每一节课都要制定并展示恰当明确的三维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课前展示)。

(2)自主学习:创新教与学的方式,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利用最优化的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交流展示: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充分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点拔提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适时点拔,有效调控,根据学生的展示状况,师生共同释疑解惑,适当进行拓展或梳理,挖掘知识的内涵及外延,促进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

(5)训练反馈。

精心设计梯度性训练,及时反馈,当堂达标,实现“堂堂清”。

C、课后反思

没有总结就不可能进步,没有反思就可能事倍功半。教师对课堂进行回顾,写出课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能使教学经验得以理论化,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学生做好课后总结和反思有利于巩固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益。为此师生应按以下要求反思:

1、教师反思:

(1)反思的三个阶段:第一次在教学结束后对自身教学行为、学生反应、教学问题等进行及时的分析、研究、总结、提炼;第二次在下一节课课前,反思以往的教学经验、教训,反思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第三次在下一节课课堂,老师边教边反思,把反思视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及时调控教学过程。

(2)反思的内容:

①反思对教材处理的得失;②反思教学得失;③反思教育得失;④反思教学细节;⑤反思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⑥反思导学案的编写及使用;⑦反思导学评价案的设计。

(3)反思的形式:

反思基本形式有说课、课堂调控、评课、再备课等,反思的重要形式有写教后日记、写反思日记、形成评价案、档案、同课异构等。

(4)反思的方法:

①自我批判法;②同伴监督约束法;③学生协助法;④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法;⑤从同行的反馈中反思法;⑥集体讨论法。

2、学生反思:

(1)反思的内容:

①行为反思即学生对课堂学习活动进行回顾,回顾自己在课堂上参与了多少,展示的怎样,提出了几个问题,主动解决了几个问题,为学习小组的成功做了多少努力,今后应该怎么办;②问题反思即对学习的内容不透彻的、甚至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反思。

(2)反思的方法:

①回归课本;②阅读资料,导学案;③做检测题;④与同学、老师交流;⑤回顾思考等。

(3)反思之后:反思后要通过同学帮助、小组合作、请教老师等渠道把问题解决,不留“后遗症”,做好总结、积累、纠错工作;要将重要的知识点、易错点,重要的解题方法、规律性的东西,特别是通过同学的帮助、老师的点拔才理解的东西,自己的体会、感悟等用红色等记录在导学案上,把自己做错的题目更正在纠错本上,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犯错,导学案、纠错本是学生的“知识背囊”,是今后的复习资料,要好好使用和珍藏。

D、小组建设

打造高效课堂,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习小组的建设,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学习小组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

1、每个学习小组6人为宜,按成绩好中差搭配,设组长1人,组长可定期轮换。

2、重视小组活动任务的分配,对每一个学生安排不同任务,包括展示同学的任务,点评同学的任务,非展示、点评同学的任务,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小组学习进程,及时掌握学情,促进小组成员互帮互学,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

3、重视组长作用的发挥。

(1)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研讨解疑,分层次完成导学案学习,并及时收齐上交,确保小组每一个成员实现其学习目标。

(2)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必须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3)针对小组每个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组长要定期总结,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4)组长经负责维持本组同学学习纪律,检查成长记录袋、学习档案等,切实地担当起组内学习领袖的角色。

E、班级布置:

每个班级前后两块黑板。墙可张贴班级誓言、班级目标、小组目标等,前面设班务专档,后面高宣传专栏。教室外墙上高学生园地,展示学生作品或优秀学案。学生座位按小组编排,具体要求如下:全班分成6——9个小组,组内成员围坐成长方形,成员分配合理、分工明确,力求每个小组的水平(智力基础、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保持相对均衡,每组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和男女生比例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各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关于关心和鼓励他人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小组的学习气氛,增强组员之间的合作意识。

八、课堂评价的基本要求

由评教师为主变为评学生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拔、点评、总结、释难。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

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

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

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问答)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

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

6、由评老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主。

九、实施步骤

1、全校动员会

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分析目前我校存在现状、目前教育改革大的背景等客观事实,对比传统课堂与高效课堂的利弊,认真学习、宣传“6+1教学模式”。

2、准备期

(1)召开年级全体师生动员会议。(教务处、办公室)

(2)召开教研组、备课组长会议。如何编制导学案,如何使用导学案等。(教科室)

(3)召开集体备课会议。做好分工安排,着手导学案的编写及教案的撰写。(备课组)

(4)召开班主任会议。班主任进行学生座位的编排,以及班级的建设工作。(政教处)

3、试点探索

(1)各备课组根据学校方案及35X模式,制订本备课特色的模式,并运用在课堂实践中。

(2)组内交流。(教研组、备课组长)

(3)形成模式。(教研组、备课组)

(4)推广汇报。(教科室)。

附:具体操作I 导学案使用流程(试行)

一、课前

1、前一节课下课要前或者提前一天下发导学案后学生;

2、布置学生完成前一节课导学案的作业;

3、布置学生完成下节课导学案自主预习部分内容;

4、检查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情况。

二、课中

第一是导:即导入、导学,时间3~5分钟。导入就是老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者媒介图片,开门见山,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导学就是告诉学生这节课学习的目标是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课前给学生发导学案,简要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求及当堂检测等,内容涵盖6个过程。

第二是思,即自主学习,自读、深思。学生要认真看书,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在这个环节,老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觉性,确保每个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紧张、高效。时间10~15分钟。

第三是议:即议论、讨论。小组合作,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激活思维,互帮互助。时间5~10分钟。

第四是展:即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口头激情展示,要求迅速、清晰、规范、大声。通过问题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盲点,然后八仙过海,各述己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第五是评:即老师点评。这个过程是打扫战场,老师讲的是规律,讲的是思路,讲的是方法并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六是检:检就是当堂检测。检验本节课目标落实的怎么样,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等。

“6+1”模式中“1”的体现:定时练习,巩固所学。

这个环节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的过程。利用自习课进行限时练习,时间是40分钟或90分钟,老师全收全改,第二天老师不评或3~5分钟点评,

学生若有疑问,课间问同学或老师,错题自己自觉订正,老师不定期检查。

三、课后

1指导学生复习巩固导学案内容。

2、课后检测内容批阅。

导学案编写要求

导学案使用主要有三种方法:统一(一个年级用一个导学案,个别问题供不同学生选做,分层(不同层次使用不同导学案),个性(教师根据自己班级特点自己编写个性化导学案),目前情况下不建议采用个性化导学案。

一、时间安排

1、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安排教师备课任务;集体活动讨论导学案内容和重点难点。

2、导学案油印前,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审核导学案并签名。

二、导学案格式

各学科导学案格式相对统一。导学案必备内容包括:

1、导学案课时序号、课题、编者、审校者、使用时间;

2、学习目标;

3、学生自主学习内容、方法和要求;

4、学生协作交流问题、时间要求、形式等;

5、学生展示要求(可在多媒体上体现);

6、问题之后的反思;

7、当堂检测内容(可在课后作业之前,也可在多媒体上呈现);

8、小结(由学生完成);

9、课后巩固训练(内容要精选,一般不要超过5个题目;具体时间分配:数学25分钟,语文、外语、物理、化学各20分钟,政史地各15分钟)。

具体操作II 班主任操作要求(试行)

一、指导思想

根据《溆浦一中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的精神,充分发挥各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的睿智,同时必须遵循《溆浦一中高效课堂实施方案》的关于的意见,特制订《溆浦一中高效课堂班主任工作规程》(试行)

(一)班级组织的建设

1、教室的布置

(1)课桌椅的摆放。

前黑板右(投影仪屏幕)。

前黑板左(班级常规组织及课程表等传统布告栏)。

后黑板左(学习小组成长记录)。

教室外准备:

2、学习小组的建立

推选组长,起好组名,合理分工(学科长),制度建设。

(1)学习小组的建立宗旨:

小组学习要很好地体现高效课堂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兵教兵、官教兵,从而达到兵强兵,专题提升的目的。同时,小组需要一定时间的稳定,便以激励小组的发展以及培养组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发挥“团队学习”的效能。

(2)学习小组的形式:

人数:每班6--9组,每组6位。

一位小组长:全面负责小组日常学习(10位人员的小组可设一位副组长)。

八位“学科长”(每两周轮换,组长、副组长也参加“学科长”轮换),汇总、展示等。

(3)小组长的培养

学科教师的课前培训主要是学科学习方面,而班主任主要是在形式及小组学员间的关系协调等方面进行培训。

(4)学习小组的文化

小组名片、组歌、优秀团队展示(附团队名片)等,小组要发挥自我特长,展示自我风格的小组名片。

3、学习小组的过程监控

班主任要作学习环境的创设者:班风、班歌、班级公约,做合作矛盾的协调者。

(二)导学案学习的指导

1、学生导学案的使用程序指导。

2、指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全力完成各学科的导学案。

3、关注学生导学案学习阶段性问题,并给予修正指导。

(三)协调各科均衡发展

1、高度关注各科作业完成情况,强调作业的完成率,对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要

坚决采取补做的手段。

2、关注高效课堂学生的反映,特别注意学科时间的差异,小组间的差异,小组内学生的差异。

3、关注阶段性测试的情况。

4、协调各科间生生、师生、师师间的关系,反馈信息,和谐沟通。

5、每周每月都要小结高效课堂各学习小组的成果,并做好“学习小组成长”的记录,鼓励、鞭策各学习小组,使学习小组能健康成长。

6、制定奖励措施,对优秀学生给予奖励,并在各类评比中有优先权。

(四)高效课堂学生学习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的指导

1、导学案完成过程中学生碰到困难后出现的思想问题的指导;

2、高效课堂学习中学生出现种种原因(性格、能力、喜好等)而产生的思想问题的指导;

3、掌握高效课堂所需要的纪律,使课堂活而不乱、论而不聊。

具体操作III 学科教师操作办法

一、课堂基本结构

经过认真研究,学校推出具有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40分钟明确分配成六个阶段:

第一是导:即导入、导学,时间3~5分钟。导入就是老师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者媒介图片,开门见山,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导学就是告诉学生这节课学习的目标是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课前给学生发导学案,简要说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求及当堂检测等,内容涵盖6个过程。

第二是思,即自主学习,自读、深思。学生要认真看书,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在这个环节,老师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自觉性,确保每个学生精力高度集中、紧张、高效。时间10~15分钟。

第三是议:即议论、讨论。小组合作,学生通过相互交流,激活思维,互帮互助。时间5~10分钟。

第四是展:即展示。学生在课堂上口头激情展示,要求迅速、清晰、规范、大声。通过问题展示,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盲点,然后八仙过海,各述己见,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第五是评:即老师点评。这个过程是打扫战场,老师讲的是规律,讲的是思路,讲的是方法并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六是检:检就是当堂检测。检验本节课目标落实的怎么样,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和技能等。

“6+1”模式中“1”的体现:定时练习,巩固所学。

这个环节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的过程。利用自习课进行限时练习,时间是40分钟或90分钟,老师全收全改,第二天老师不评或3~5分钟点评,学生若有疑问,课间问同学或老师,错题自己自觉订正,老师不定期检查。

具体操作IV 学生学习要求

一、整体要求:

态度端正,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地投入课堂学习,思维高速运转,保持专注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记录所得的良好学习状态。

二、具体要求

1、课前2分钟及时到位。准备好上课用的课本。双色笔的用品,更要准备好良好的学习状态。

2、导环节要求:认真听老师的导语,要抓住老师介绍本课知识脉络的字字真言。结合学习提纲中的学习目标听老师的解读。并做必要勾画标注。明确重难点、易考易误易混点,赢在本课的起跑线上。

3、思环节要求:(1)、全神贯注快速阅览学习提纲中自学深思部分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快速阅读课本,动笔勾画圈点,同时深入思考提纲中的提示问题,做到学习提纲为导线,专注快速研究文本为灵魂发现自己的疑惑点记录在案为根本。即:看书必动笔。(2)、必须统筹好学习时间,防止前松后紧,就如考试战场上一样,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掉,不要在一个思考问题上恋战,对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圈起来,或求助老师给以思考方法的点拨,或带入小组学习时提出求解。

4、议环节要求:(1)、先快速浏览一下议题,明确要研究的题目,听从组长的安排,或是先对学然后群学,或是一起研讨,会者发言,(2)、思维高度集中,积极参与,倾听别人的观点,同时与自己观点比对,注意用红笔记录从别人那学来的知识或方法、思路。(3)、组长发挥组织作用,安排好讨论的进度,防止前松后紧完不成任务,要及时发现并记录本组共性问题,或请求老师或别组的及时帮助,或带入展环节时提出问题求解。(4)、A层次同学要主动出击,总结理清答案要点以及解题思路。(4)、不能及时思考出问题答案的同学,不可能游离于活动之外,要认真听别人的讲解同时做好要点记录,清理发言思路。

5、展环节要求:(1)、听到老师发出指令,迅速坐回原位,浏览要展示的题目,清理思路做好发言准备。(2)、积极发言,勇于暴露问题,发言要声音洪亮、吐词清晰、语速适中,前排同学要侧身面向大家,保证发言全班同学都听得见,发言完毕自行坐下。(3)、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并与自己的观点比对,大胆纠错、质疑、补充。(4)、黑板展示书写规范认真、速度快,不连笔写字,讲解时侧身面向全体同学,声音洪亮、落落大方。

6、评环节要求:要认真听,及时记录要点,特别是对知识的梳理,解题方法、规律的讲解,要用我们自己能懂的文字或符号快速记录下来。对自己还未弄清的遗留问题记录在案,课后解决,不再课堂询问,打断老师精讲。

7、检环节要求:先要对当堂所学知识做个梳理、反刍内化,争取问题“堂堂清”,如果出现遗留问题要用红笔再次记录,课后及时求解,争取问题“日日清”。

8、练习巩固要求:(1)、要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当日作业,不抄袭他人成果。(2)、把练习当作高考案解,思维集中。解题规范,争取做到“速度+规范+一次成功”。(3)、练习课上前2分钟下发发试题,练习课结束2分钟内组长把本级作业收齐上交科代表,科代表检查完毕上交老师。

9、公共自习要有科学的学习计划,主要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整理笔记,

解决遗留问题,对做过的练习进行纠错、反思。

总之,要想赢在课堂,收获高考,我们必须克服种种来自学习习惯或思维习惯等方方面面的困难。从学习细节入手,规范学习行为,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学习精神,相信每天每周的小进步,最终会让我们创造奇迹;实现高考的蜕变。

小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郭振峰).

《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成果概述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研究 批准立项时间:2010年 5月 30日 课题类别:立项课题 课题编号:1024039 课题负责人:郭振峰 负责人所在单位:清河县城关中心校区 二、课题研究及成果汇报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在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势下, 建设为素质教育服务的、现代化的、功能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系统, 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 已成为小学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条中,对“师生互动”问题有这样的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动、富有个性地学习。” 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一方面,进入 21世纪以来,教学改革的呼声席卷教学界,小学教学改革也风起云涌。“师生互动” 一词被频繁运用, 在各教学学科与活动中处处可见。师生互动是教改的一面旗帜,成为针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革命。 (2但另一方面,目前国内尚未见小学课堂教学中系统地研究师生互动的具体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研究报导。本地区尚未师生互动方式及其可行性、有效性的系统研究和成果,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缺乏可供借鉴的程式化的、理性整理的师生互动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研究报复。 3.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 (1 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推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2 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3 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 (4师生互动教学符合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大趋势。 实践价值: 在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将努力建构起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 充实和发展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和操作模式。本课题的实施将为成功实现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提供成功的案例。 我们选择了这一课题,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 可以给广大的校长和教师研究出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模式, 使大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少走些弯路, 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提供保障, 同时对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也一定能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高效课堂十大模式

高效课堂十大模式 一、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 昌乐二中模式,是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概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简称“271课堂法则”。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法则”的一切核心是课堂教学。 “271法则”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271法则”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轻起来。 “271法则”三大模块:预习、互动、测评。 ●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体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热点问题,现根据学科的特点谈一谈音乐学科基本类型课教学模式。 一、音乐课堂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可分为单一课型和综合课型。 单一课型指在一节课中,只进行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完成一个主要任务,其内容集中、单纯、突出中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唱歌课、欣赏课、乐理课、视唱练耳课、节奏训练课等。 综合课型是指在一节课中,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丰富,有讲、有唱、有听,有艺术实际,有层次变化,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如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与唱歌的综合课等。 二、以歌曲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本教学模式充满快乐、全员参与、给学生创设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增进友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态度。基本模式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游戏、音乐故事、律动、肢体表演、媒体播放或谈话等方式导入新课。 第二步:感悟体验,提升思想(展示歌曲背景,激发学生高尚的思想) 本环节根据歌曲表现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不同季节风情,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该地域该民族的民俗习惯、风光或民

小学生态化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案

小学生态化课堂教学模 式研究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生态课堂考查与评估 一、生态化课堂教学背景 1.现实依据 课程改革深层次推进遭遇困难,基础教育面临新的发展要求,推进统筹城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担负着更为艰巨和复杂的历史使命。中小学教学的实际状况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高要求不相适应。中小学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益不高的现象;依然存在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生课业负担重,压力大,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依然存在围绕单纯的分数提高,满堂灌、满堂练、课后补,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从而产生学生的辍学、失学现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师生的生命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优化学校的教学环境等,仍然是中小学教学研究的疑难问题。在新的形势下,中小学教学研究需要找到新视角、新思路;提高教学效益需要探索新策略,新方法。因此,“中小学生态化教学实践研究”适应深度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可以另辟蹊径,找到新的生长点。 2.理论依据 (1)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本课题研究遵循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以人为本,把关注教学生态,关注师生的生命生长作为重点,以期通过对中小学生态化教学的实践探索,促进中小学教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2)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中国教学史中曾经有发达的“自然之教”的传统,这个传统缘自老子的“道法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尔后由孟子、柳宗元、陆九渊、王阳明、龚自珍等发扬光大。孟子以“揠苗助长”影射“人为之教”的弊病,柳宗元主张教育要“顺天致性”;龚自珍则对“病梅”之举大加挞伐。“自然之教”的传统使教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

煤山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及过程性评价办法 八环节 ?(一)课前预习 ? 1、任务布置:布置学生预习的目标要求、预习内容以及预习作业,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 2、检查评价: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全程助学);并打出评价分.要求□+□,其中前面这个□针对全程助学上交及时 打分,总分4分;后面这个□针对完成全程助学课前预习作业的 质量,总分6分,共计10分。 ?(二)互助学习1 ?要求学生订正、交流课前预习作业,要求组内学生互帮互学,切忌对答案。老师巡视课堂,了解学情,指导学习,并对每个小 组参与情况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三)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的重点是归纳知识点,典型题目的思路分析,思想方法、解题策略的参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老师讲解,没有听懂可向老师提 出质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四)巩固练习 ?当堂训练或思考问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控制在7分钟左右。 ?(五)互助学习2 ?每个小组完成之后,针对刚才做的题目或问题,组内开展互助交流,要求A生教B生或C生,或B生教C生,可一起互教互学,可让组内某生进行板书。老师巡视课堂,对每个小组参与情况进 行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六)成果展示: ?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其它同学认真倾听,C生展示正确的,该小组分为6分,B生展示正确的,该小组分为 4分,A生展示正确了,该小组分为2分。不正确的酌情给分,教 师随时作点评,灵活机动给回答学生加分,关键在于激励学生, 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七)检测反馈: ?精选题目若干,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然后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4分钟左右。若当堂反 馈时间紧,可收卷后在课后批改,并评价打分。 ?(八)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反思,并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概括、提炼,布置作业,酌情加分。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

营造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营造五环节高效课堂 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就五环节教学模式课堂实践心得,与大家探讨交流,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彻底改革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创建学生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为此,我镇中心校提出、推广实施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即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练习检测、总结拓展)坚持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宗旨,坚持以教师的引导为主线,坚持以使用鼓励性语言为原则,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回想近年来的实施情况,我感到很欣慰。走近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他们的变化很大:胆子大了,信心足了,有礼貌了,脸上有笑容了……特别是课堂上思维更活跃,发言更积极,自学更认真,展示更充分,探究更深入,争论起来有理有据,不卑不亢,俨然一个个小法官,这就是五环节教学的魅力!下面就如何营造五环节高效课堂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自主预习 本环节包括读(读课本、读资料等),看(看例题、看插图等),做(做练习、做游戏等)。这一环节是学生独立完成的环节,其基本要: 1、必须围绕教师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防止无目的的“学”,

关键要建立预习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巡视,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和个别指导; 2、教学目标必须具体化、问题化(习题化),力戒出现无思考价值的问题; 3、授课前,教师通过提问抽查,检查预习情况,巩固预习成果. 二、合作探究 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能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的过程,促进知识的主动建构,这对教师优化设计教学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现在合作学习上,有以下几种情况:1、合作目标与任务呈现;2、小组预习与合作讨论;3、组交流与集体讲授。而合作学习中的评价要注意:①评价要贯穿合作学习的全过程;②评价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③评价多用正强化,慎用负强化(即评价要有针对性)。而在合作学习前必须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提炼知识点大胆尝试练习题,在学生想把自己理解的容,所学的知识告诉别人时,提前整理出最简炼的讲稿——这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这一环节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参与为辅的共同研究环节,其基本要: 1、在“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集体来解决,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2、要特别注意学生在“学”中出现错误的分析; 3、鼓励大胆表述和学会倾听;

最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9页)

最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课改的主要阵地。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学科。科学地设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会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已从孤立、封闭的教学手段逐步变为综合、开放的教学手段。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一是要注意面向全体,注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二是要注意对教材内容与知识的整体理解与掌握,不能将优美的语言文字搞得支离破碎;三是注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的形象美,赏析课文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学词、学句,促进儿童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 2.基础性原则。儿童从“呱呱”落地起,语言就和他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入学前,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口头语言基础。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在此基础上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儿童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

3.发展性原则。儿童一旦独立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便会逐渐将课文的知识融入自己的知识结构。如何使儿童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知识,教师的引导是至关紧要的。现行的“举一反三”、“导引发现”、“推演尝试”、“生疑求异”、“虚拟设置”等教学方法,对发展儿童思维、促进儿童能力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4.层次性原则。重视儿童的个性发展,提高每一个儿童的素质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受教育者因先天的影响而形成了个性差异。小学语文教学应重视这一客观事实,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针对儿童的个性差异,多层次教学,让每一个受教育的儿童都能获得成功的愉悦。 二、小学语文主体性学习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不能根据需要主动地发展自我;在主动性上,缺乏主动参与、大胆竞争、勇于表现的意识和能力;在创造性上,不善于独立思考,办事不灵活,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实施语文主体性教学。那什么是主体性教学呢?所谓主体性教学,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为前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能力为主要目的,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新型教学方式,其核心是调动、发掘、激发学生个性需要与参与乐趣。那么语文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将如何具体实施呢?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辛店小学刘晓杰 一、本课题研究概况及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爆炸的信息化今天,素质教育应运而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语文课堂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新一轮的课改实验中,语文课堂出现诸多的变化。如师生观念的变化,由原来的重教学轻学发展到重视学生的体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和师生地位的转变,老师是主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语文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教学资源的改变,由原来单一的文本教学到网络资源的注入再到校本资源的研发。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体验了自我,课程的标准被语文教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演绎出头,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成为导演。这样,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成了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育的地域差异也受到重视,针对农村学校教育的课堂改革和研究。结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其他一切实可行值得借鉴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有选择地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这样农村学校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可行性的。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索一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成的有效的教学样式。

河北省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 河北省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李金池校长(衡水中学原校长,精英中学现任校长)到由(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到(河北省石家庄市)精英中学后,借鉴衡水中学体现自主创新的“三转五让”教学模式,构建实施了精英中学的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 1、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形态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第一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6”,是指课堂教学中依次进行的六个环节,包括“导”、“思”、“议”、“展”、“评”、“检”6个教学环节;第二部分是高效“6+1”模式中的“1”,谓之“练”,这是在课后自习中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是为迁移运用。 2、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各个环节的设计。 ⑴导—课堂起点(2-3分钟):“导”包括“导入”和“导学”两个方面。 ⑵思—自读深思(20分钟左右):这个环节好像洋思模式中的“先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看学案自主学习。 ⑶议—小组合作学习(8-9分钟):合作学生时学生全部站起来。 ⑷展--激情展示(6-7分钟):小组讨论之后,要进入展示环节,或口头表述,或到黑板上板演。 ⑸评—点评精讲(4-5分钟):“评”是精讲,“评”是拓展,“评”是点睛,“评”是结论。在“评的环节”教师主要是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讲线索、讲框架 ⑹检—检测反馈(4分钟左右):这个环节,主要是检验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目标落实如何。 ⑺练—巩固迁移、学以致用。这个环节是在课外(自习课)进行的,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习题巩固训练,还有写随笔、小制作之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它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 --

五步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试行稿) 立足以学定教,打造高效课堂,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教学主体位置,教师成为学生的“帮促者”,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借鉴优秀学校的课改实践经验,积极构建有辽核希望小学特色的“五步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引导为前提,以学生自学、合作、交流、应用、反思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思路。教师为学生构建学习的平台(知识、环境和程序等),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创新、共同提高,实现将知识、能力和情感内化升华的目的。 “五步”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反思升华。需要明确的是,五个环节并不是将课堂简单区划为五个时段,既可以将一堂课整体分成五个环节,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将内容分割后,对每个任务根据“五步”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实际,积极创设有利于新知识学习的教学情景,具体包括知识的铺垫、新知识的引入激疑、学习热情的激发等。“五步优质高效课堂”流程要求 一、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预设的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教师必须预先制定合理的学习提纲,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教材进行预习,引导学生根据提纲阅读

教材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一定要边看边想,反复推敲,顺着导学提纲的思路开拓思维,展开联想,弄清知识的提出、发展和形成过程,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来回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对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让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从教学目的上看,此环节的设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猎取、掌握知识,理解、运用知识。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二、合作探究。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首先、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强化角色意识。 教师要了解学生,将学生按隐性动态分出不同层次。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分组要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学生分组以4—6人为宜,小圆桌式座位安排。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各类课型基本模式 “口语交际”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导入新课 教师应该谈话的形式,归纳引入新课。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书中提示,师生共同归纳要求。 三、依据要求,表达交流(体现训练的层次) 1、会说基本句子。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2、能按顺序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集体交流,互动评价。 3、完整具体地说。 ①自己练习说。②互动交流,评价补充。 4、创设场景,模拟生活。 教师要根据训练内容,把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仿中培养与他人的交际能力。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语文园地”教学的大致步骤 一、自主尝试,独立完成 教学中,无论是“我的发现”还是“日积月累”等内容,教师都要大胆放给学生,鼓励他们动脑、动口、动手,自主完成。教师重点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二、讨论交流,评价订正 学生自主尝试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把自己的学习收获同大家一起分享,及时修正错误答案。 三、引导发现,扩展延伸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自己发现的特点或规律,然后运用这一发现进行扩展训练。 “习作”教学的大致步骤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课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本周的习作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有提前习作欲望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愿意写的内容先试写下来。 教师准备:准备好本次习作的下水文,也可提前调查好学生的准备情况及提前写草稿的数量等。 二、谈话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导入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 三、习作指导 此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指导的过程。 1、汇报交流。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准备的内容,或写出关键词语等。 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 (2)围绕习作重点,确定所写内容,与同伴交流。 3、学生思考并交流。(可以自己练习说、与同座互相说、也可以小组内说。) 4、集体交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0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0篇第一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分析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校建构了数学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环节六步骤为核心的“361”模式。下面谈一谈我们在课堂上的实际做法。 一、完善与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361”表示的意义:“3”是课堂预案,指的是“学习内容分配、学习形式选择、学习时间安排”;“6”是教学过程,指的是“三环节6个步骤”;“1”是教学效果,指的是“上1节高效课”。在整体教学中要注重三个阶段:即“课前”周密计划,“课中”灵活运用,在“课后”有效反思。具体表现在:第一方面体现在学习形式的时间分配上。课堂40分钟按照3:6:1的比例,划

分为“12+24+4”。要求小组合作占到3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60%,剩余的10%用于师生互动拓展延伸。第二方面体现在小组建设上:即30%是优秀生,60%是中等生,10%是学困生。好中差这样有机搭配,体现均衡性。第三方面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3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己学会的,6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具体的六步骤模块为“导入设计—出示目标—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课堂小结” 二、优化学习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流程 上好一节精讲探究课,重点把握好以下六个步骤教学:第一,在“导入”设计中,要创设情境启动“自主探究”活动。导入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共鸣。如:二年级上册《乘法的认识》这一课,先以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再以出示游乐园主题图创设情境,就会自然地进入新知环节的学习。第二,在“目标”出示中,要向学生明确本节课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参考模板

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要因课型、文体的不同而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结构设计,但都应该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应包含四个基本要素:诵读、品析、积累、运用。语文教学设计要体现语文教育家余映潮倡导的“教学设计30字诀”: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结合我校语文教学实际,语文教研组特制定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如下: 一、目标导学(2分钟左右) (1)导入新课: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情景导入、问题导入、复习导入,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板书课题。 (2)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4)出示自学提纲:自学提纲设计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要将三维目标细化为具体问题。要体现基础性和渐进性,体现本节重难点,要有梯度,语言简洁明了。 要对自学时间、内容、方法、标准、检测提出明确要求。 二、自主学习(15分钟左右) 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环节可采用板块式结构、主问题设计的教学思路,分步进行自学--展示--反馈。 自学指导(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采用多种形式读课文:学生自读、教师范读、接力朗读、全班齐读等) 1、解题,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3、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自学指导(二):再读课文,理清结构。(根据不同文体,教给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1、标出段序,明确文章顺序(或把握文章线索)。 2、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3、总结出结构特点。 自学指导(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根据单元训练重点,课文内容,课后习题设计品读要点。品析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及特色。应该读品结合,读是手段,品是目的。程序是先读后品,品后再读。学生就会读出感情,受到情感陶冶。品的内容可以是一个词、一个句子或一个重点段落。品的方法可以有增、删、换、调字词等多种形式。通过品读理解人物性格特征、体会思想感情、把握文章主旨等。) 1、品读词语的精妙处。 2、品读重点语句(修辞、句式、含义及作用)。 3、品读重点段(总领段、过渡段、主旨段等) 学生要求: (1)按自学提纲自学。 (2)自学完后,要合上教材和其他辅助资料进行自测,对不会的问题要做好批注或随笔,做为合作探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要求: (1)对个别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学生,要有个别提示。 (2)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教师巡回时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以利于学生全身心地自学,及时发现并记住存在的问题。 (3)适度调整自学时间:要给学生适度的自学时间,并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对自学时间进行灵活地增加或减少。 三、合作探究(10分钟左右)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自主、高效、快乐”的“六步教学”课堂 一个理念: 构建自主、高效、快乐的课堂 一、为什么要构建自主高效快乐的课堂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谁也代替不了;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高效率,没有自主学习就没有学习的快乐。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素质教育的要求(轻负担高质量)。 二、什么是自主高效快乐的课堂 1、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自主学习的特征 独立性:摆脱依赖,自己作出选择和控制。 能动性:自觉从事学习活动、自我调控学习。 有效性: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化学习过程。 三、透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的有效性。 主要课堂教学流程(约35分钟) 激趣导入拓展探究收获分享 激趣导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研究兴趣。 目标导航:即出本节课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合作探究: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自主、快乐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中,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进行自主学习,然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接着让学生交流展示自己学习的收获,再让学生谈谈自已学习中的困惑,教师进行汇总后再进行第二次引领,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再次进行自主学习。形成一个循环,也就是带着学生到文本中走个来回。 质疑解惑: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对学生提出课后探索的要求。

达标检测:通过相关测试题,来检查一下学生当节课的目标达成情况。 拓展探究:当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课后去进一步地探究,增强学生的探索能力。 四项认识: 1、求知是孩子的天性; 2、表现是孩子的需要; 3、好动是孩子的特点; 4、犯错是孩子的权利。 五个提倡: 1、让学生多一点活动的空间; 2、让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3、让学生多一点表现的机会; 4、让学生多一点成功的体验; 5、让学生多一点参与的广度。 六大误区: 1、实行问答式教学 2、走形式,无实效 3、目标模糊,方向偏离 4、无引导、引导不力, 5、放散牛、无政府主义 6、部分代替整体,观众+演员 总之,我们要把握每一个学生特点、爱好、特长、不足等,明确学生的动机,服务和满足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一方面要真正实施民主化教学,做引领者、合作者,在关键时给予点播与指导;另一方面要敢于放手,敢于向自我和传统挑战,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最主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小学道德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道德课堂校本特色 教学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研究概况及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知识爆炸的信息化今天,素质教育应运而生,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语文课堂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新一轮的课改实验中,语文课堂出现诸多的变化。如师生观念的变化,由原来的重教学轻学发展到重视学生的体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师生关系和师生地位的转变,老师是主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使语文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教学资源的改变,由原来单一的文本教学到网络资源的注入再到校本资源的研发。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体验了自我,课程的标准被语文教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演绎出头,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中,教师成为导演。这样,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成了新课改中的一个亮点。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育的地域差异也受到重视,针对农村学校教育的课堂改革和研究。结合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其他一切实可行值得借鉴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我有选择地借鉴已有的研究经验,这样农村学校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可行性的。 二、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及新教材的使用,已经全面涉及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思想的更新,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的改变。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教师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改变后,学生的兴趣、学习水平都达到了质的变化。学生也逐步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由“我学会”向“我会学”的方向转变。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生活的综合素养,我提出“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1、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探索一条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形成的有效的教学样式。

1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学案引导,主动探究”1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一、模式内涵 “学案引导,主动探究”1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产生高质量的学案为载体,教师有效导学为主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主动学习为主体,实现主动、和谐、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地说,就是“三个一”: 一个载体——学案,它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剧本”,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有效方案,是学生巩固双基、提升能力、反思矫正的有效途径,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是沟通教与学的桥梁。 一个主导——教师,教师作为高效课堂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激情,激励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展示合作评价,发展能力,对学生答疑释惑,点拨提升。 一个主体——学生,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有效引导下,主动通过独学、对学、群学、创学和展示等环节,思考探究问题、掌握探究方法、交流探究思路,总结探究结果。 “学案引导,主动探究”1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立足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从而实现主动、和谐、高效课堂,大面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二、模式解读 1.一个基本理念:以人为本,主动和谐发展。 2.三条主线和六个基本环节: 教师主线:创设情境→学案引导→聚焦主题→点拨升华→整合提高→反馈矫正 学生主线:激情投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总结梳理→达标检测 达标主线:明确目标→指向目标→初达目标→达成目标→内化目标→反思目标 3.模式流程

4.关键词及观点 导学案:高效课堂的路线图。 学习目标: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自主学习:课堂高效的前提。文本让学生自己去读,思路让学生自己去想,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找,技巧让学生自己去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寻。 合作探究:追求有价值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提升能力,享受快乐,实现价值,增强合作意识。 展示: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动力。 点评: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整合提高:动静结合才是落实,点面结合才有效果。 达标检测:学习是不断纠错、反复巩固的过程。 小组评价:驱动学习的动车组。 激励: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和成长的快乐 5.关键环节及其解读 “学案导学,主动探究”13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本环节借鉴情境教学作法,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这样的问题背景应该有吸引力,是现实的有趣的;当然作为课堂教学一个具体素材,这样的问题背景,同样应该引发学生对某一个学科知识的学习,或者说应该指向具体的学科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应该具有学科一致性。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集中思维,明确目标,对新的学习课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以一个极佳的开放状态,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题学习之中。 (2)学案引导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学生处于中心的地位。”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功能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主体

全国九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全国九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全国九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的内容,具体内容:在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中,各地都纷纷推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杜朗口中学的"非常模式0+45、常态模式10+35"、充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即"三步六段... 在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中,各地都纷纷推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杜朗口中学的"非常模式0+45、常态模式10+35"、充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即"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等等。这些模式虽各有特色,但都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教学"为目标的。 □"课改"代名词 一所偏居乡间,曾经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却因为课改,每天前来考察、取经者络绎不绝。尤其是今年春节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暴增到2000人每天,校园热闹非凡。这所学校就叫杜郎口,炙手可热的杜郎口因"改"而名扬天下,引发热议、刮起"旋风"。 杜郎口旋风的重要推手是《中国教师报》。自2006年3月22日,《中国教师报》以"八版联动"这种特殊的报道形式予以报道之后,杜郎口就吸引了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目光,随后,《中国教师报》又连续以大篇幅二访、三访杜郎口中学,并开辟专版在读者中展开"杜郎口大讨论",从此杜郎口经验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了世界。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中国教师报》关于杜郎口的报道达32个整版篇幅文字。

除此外,《中国教师报》还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服务包括三项:第一,开办"课堂驾校"研修班;第二,走出去,提供"课堂诊断"上门服务;第三,"以课为媒",组建中国名校共同体,旨在催生一批能够真正引领新课改驶向纵深的"新名校",以此破局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课堂瓶颈和与之形成的发展制约。 "课改聚义、搂抱发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长",目前,中国名校共同体已发展成横跨22个省市,由40家核心校、400家成员校组成的、较具影响力的一道亮丽的课改风景。他们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实施,与其说作出了较大贡献,不如说提供了一种行动姿势、一个方法思路、一种教育人原本应有的良知和责任。现在,40所核心校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其所在区域被省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定、被广大教育界同仁所认可的课改示范校,他们各自在发挥着课改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同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校"。一批如崔其升、赵丰平、杜金山、崔振喜这样的名校长伴随着所在学校的崛起,成为深受一线教育欢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名家。名校、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生,《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经历,正是在践行着本报多年来的媒体价值观,展现着媒体与众不同的行走方式:为中国名校长的出现摇旗呐喊,为中国名师的成长鸣锣开道,为中国教育家的诞生斩荆披棘。这实在不是媒体姿态、格局高低的问题,而是媒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要】: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节40分钟的课如何实现高效,有效呢?这当然离不开对教学目标的分析与把握,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谁重谁轻?我认为要偏重于能力与情感。老子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人人都懂,可是为什么很多教师侧重于传授知识而放弃培养学生的能力呢?因为40分钟内教师可以讲授很多内容,教师很容易把握这节课的进度,完成自己拟定的教学计划,这看上去是“高效”的。如果这节课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呢,可能进度就要慢了许多,可能还要出些岔子,一些自己意料不到的问题,课堂上有点乱,担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这看上去是“低效”的。我们宁愿牺牲点进度,我们宁愿浪费点时间,我们还是应当让学生自主地学,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完善他们的学习方法,这是他们终生受益的。夸美纽斯提出了教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求知的欲望是人的天然倾向,是人的自然本性。因此,在传授知识之前,父母、教师、学校和国家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自觉自愿地学习。比如,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揄扬学问与具有学问的人们,或是许给他们美丽的书本和衣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第103页),鼓励他们去用功;教师可用温和的、循循善诱的语言,仁慈的感情去吸引学生,用时时表扬用功的学生的方法,去激发他们向往学习;学校则应当用光亮清洁的课室,饰以伟人照片、历史图表以及图画的墙壁,可供游戏和散步的空地,赏心悦目的花园等快意、幽美的环境,去激励孩子们爱好知识的心思。培养学生热爱知识,积极进取的良好情感态度,是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它应当融入我们的课堂,存在于教师对学生点点滴滴的鼓励、赞许、欣赏。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认为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知识是教学过程的一个载体,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副产品,是水到渠成的结果。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一般模式:目标导学——自主探究——点拨升华——变式训练——应用创新。 一、目标导学 目标导学的目的就是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明白本节课学习的目标。做好目标导学也并非易事。首先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去全伪存真。有的教师的目标导学设计得华丽,情景创设很生动,但过于追求形式的完美,反而使真正的问题不突出,学生被导向了其他的方向,不明白这节课是要做什么。其次是简明扼要,直奔主题,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有的教师导入新课就用去了10分钟,显然这节课的效率不会高。最重要的是目标导学的问题要设计得精妙,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感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矛盾和冲突,急于解决这一问题,又正好是这节课探究的问题。比如在教小数的认识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下图是王叔叔车上的汽油表,通过观察你知道王叔叔车上的油箱里还有多少升汽油吗?学生可能会说4升多,比5升少,用什么数能较准确地表达呢?这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天性是好奇的,他们一定会想很多办法,他们说不定有奇思妙想。总之目标

关于《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报告

关于《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报告 合山市东矿小学2011年7月,东矿小学在市教研室的指导下,成功地申报了《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两年半(2011年5月---2013年12月),分启动、研究、总结三个阶段进行。由蒋永武副校长校长担任课题负责人,黄英彬、吴彬、江育群、李秀琳、兰晓芸等25位老师共同参与研究。 至今以历时两年,现将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主要针对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分析影响、制约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原因,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并建构适合小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达到提高小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有效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构建适合小学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3.通过研究寻找到建立新模式的切入点和发展点。 (二)、课题研究目标 1.构建适合小学生实际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课堂有效教学形式,探究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形成学校课堂教学特色。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科研能力和勇于创新的新型教师队伍。 4.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5.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新模式实施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从小学各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2.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过程中,通过理论——实践——探索——检验——完善——再实践,把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探索出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 3.文献分析法。学习理论,收集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找到新的发展点。 4.调查研究法。结合我校实际、调查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的跟踪调查,为研究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二、课题研究过程 为了搞好此项课题研究,我们学校进行了认真规划,成立了课题工作领导小组及课题研究小组。从课题研究目标出发,按照课题研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