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动视野检查结果分析

自动视野检查结果分析

自动视野检查结果分析
自动视野检查结果分析

医学检验考习题库-临床检验基础病例分析题

精心整理 临床检验基础病例分析题一 病例:患者,男,45岁,上腹饱胀,厌食,体重减轻,消瘦和进行性贫血,胃痛呈持续性,进食后加重。 查体:上腹部有肿块,质坚硬,有压痛,可移动,腹腔内有积液。 12患者4常,体重无变化。既往体健,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T 39.5℃,P 98次/分,R 22次/分,BP 122/83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无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呼吸平稳,左上肺叩浊,语颤增强,有湿哕音,心界不大,心率10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

实验室检查:RBC:5.5×1012/L,Hb 145g/L,WBC:12.5×109/L;分类Nsg 75%,E 1.5%,L 22%,PLT 205×109/L,尿常规(-),粪便常规(-)。 1.根据以上资料,请做出初步诊断并简述其诊断依据。 答:根据以上资料,初步诊断为:左侧肺炎(肺炎球菌性可能性大)。 其诊断依据为: ① ② ③ 2 天/28 查体: 苍白,贫血貌,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舌乳头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Hb:64 g/L,RBC:3.6×1012/L,MCV:78fl,MCH:18pg,MCHC:299g/L,HCT 28%,RDW 18%,外周血涂片红细胞以小红细胞为主;WBC:5.6

×109/L,分类:Nsg 68%,L 25%,M 2%,PLT:240×109/L,Reti 2.0%。尿蛋白(-),镜检无异常,大便隐血(-),血清铁9.5 μrnol/L(9~27μrnol/L)。1.根据以上资料,请做出初步诊断并简述其诊断依据? 答: (1)根据以上资料,该患者初步诊断为:①缺铁性贫血? ②月经过多原因待查? (2) :299g/L 2 答: 急诊。 查体:急性病容,巩膜疑有黄染。右上腹有明显压痛伴肌紧张: 实验室检查:WBC 12.4×109/L,中性粒细胞80%,淋巴细胞20%:B超:胆囊明显增大,囊壁增厚,可见反射很强的胆石数个,最大约1.5cm,提示胆囊炎、胆石症。

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血常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白细胞数目(WBC)成人 4.0-10.0x109/L 儿童 5.0-12.0 x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新生儿15.0-20.0x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 50.0-70.0%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 20.0-40.0% 单核细胞百分比 (MONO%) 3.0-12.0%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 (EO%) 0.5-5.0%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BASO%) 0.0-1.0% 中性粒细胞数(NEUT#) 2.00-7.00 x109/L 淋巴细胞数目(LYMPH#) 0.80-4.00 x109/L 单核细胞数目(MONO#) 0.12-1.20 x109/L 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O#) 0.02-0.50 x109/L 嗜碱性粒细胞数目(BASO#) 0.00-0.10 x109/L 红细胞数目 (RBC) 男性 4.0-5.5x1012/L 女性 3.5-5.0x1012/L 新生儿 6.0-7.0x1012/L 血红蛋白浓度 (HGB)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平均红细胞体积(PCV) 80.0-10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V)27.0-34.0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320-360 g/L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MCHC)11.0-16.0%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 35.0-56.0 fL 血小板数目(PLT) 100-300 x109/L 平均血小析体积(MPV) 6.5-12.0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9.0-17.0 血小板压积(PCT)0.108-0.282%

解读动物医院血液生化检验单

解读动物医院血液生化检验单 兽医临床上常用的血液生物化学检验项目,包括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检查、肝功能检验、肾脏功能检验、心脏及肌肉疾病的检验、其他血清酶检验以及微量元素、维生素检测等。这些项目对动物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判断病情及预后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血清电解质(K、Na、Cl、P、Ca) 1、低钾血症的病理原因: (1)K+由细胞外液向细胞内液转移:①pH升高(H+减少),碱中毒;②血浆HCO3-升高;③快速大量输注碱性溶液;④血浆胰岛素浓度升高;⑤血浆葡萄糖浓度增加(非糖尿病性); ⑥使用利尿剂。 (2)K+摄入减少:①食物中K+缺乏(少见);②食欲缺乏;③输注缺K+的溶液。 (3)经胃肠道丢失:①呕吐;②腹泻;③过度使用灌肠剂、缓泻剂或交换树脂。 (4)经尿液丢失:①肾实质疾病,如肾小管酸中毒、范康尼氏综合征(先天性骨髓发育不全及其他缺陷)、慢性肾脏疾病(偶尔引起)、长期使用两性霉素-B或庆大霉素等。②利尿治疗;③低镁血症;④盐皮质激素作用增强(醛固酮功能亢进);⑤非渗透性离子作用(青霉素、羧苄青霉素)。 低钾血症的临床体征: (1)代谢方面--碳水化合物耐量受损,空腹血糖浓度升高,这是因为胰腺胰岛素分泌依赖钾的作用,缺钾时胰岛素分泌减少。 (2)神经肌肉症状--为常见体征,特别当K+低于2.5 m moL/L时,可见肌无力、痉挛、感觉异常、反射机能降低、精神沉郁、昏睡、精神混乱,少数发生昏迷和发狂;胃肠道平滑肌无力引起肠蠕动减弱和肠梗阻,有时还出现膀胱麻痹,引起尿潴留;可出现厌食、呕吐、便秘、胃排空缓慢及腹部痛性痉挛;严重低钾血症可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3)心血管症状--血清K+低于3.0 mmoL/L时可出现心电图变化,包括ST段降低、平坦或T波倒置,出现U波,P峰升高,PR间期延长以及QRS时期延长(在严重低血钾时)。可出现窦性心动徐缓,Ⅰ度或Ⅱ度传导阻滞,心房扑动,阵发性心房过速,房室分离以及心室纤维颤动。严重钾缺失时可见心肌坏死,但上述异常表现并不是心肌坏死引起的,而是低钾血症引起的。 (4)肾脏--人体低钾血症出现的最重要的泌尿系统表现为尿浓缩不足(低渗尿)。伴随钾缺失的加重,尿液浓缩能力进行性丧失,这可能是低钾血症时下丘脑饮欲中枢受精神刺激而产生的结果。K+缓慢丢失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2、高钾血症的原因: (1)假高钾血症:①血小板或白细胞增多--在血液凝固制备血清样本时便会释放K+,重测血浆样本K+为正常。②溶血--如采血至制备血清前放置时间过长,细胞内部分K+释放进入血清。静脉穿刺过程或血液贮存时间过长,引起红细胞损伤溶解,使血浆K+浓度升高。但在犬,这种情况引起的血浆K+升高的幅度较小。③止血带过紧或肢运动剧烈(如争斗时)可引起局部产生K+,从该肢所采静脉血中K+升高。 (2)肾脏排泄K+减少:①少尿性肾原性衰竭;②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犬阿狄森氏病); ③药物抑制K+分泌(保钾性利尿剂);④醛固酮不足症;⑤少尿性肾后衰竭;⑥肾脏分泌K+缺损(罕见)。 (3)细胞内K+转移或渗漏至细胞外液:①代谢性或呼吸性酸中毒;②组织损伤或分解导致细胞内K+急速释放;③胰岛素不足。 (4)K+进入增多:①口服补充钾过量;②静脉输注含钾溶液过快;③在软质塑料输液袋内添加钾,未充分混匀;④大剂量静脉注射青霉素钾(100万单位含1.7 m mol K+);⑤对心

血常规报告单分析

五常规报告单分析 一、相关项目 1. RBC、Hb、MCV(平均红细胞体积)、HCT(红细胞压积)、MCH(平均 RBC血红蛋白含量)、MCHC(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RDW(RBC体积分布宽度); 2. WBC、DC(LY、MO、GR)绝对值; 3. PLT、PCT(血小板比积)、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MPV(平均血小 板体积) 二、各主要参数的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 1.RBC及Hb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RBC数及Hb量高于参考值上限。 一般经多次检查成年男性RBC>6.0×1012/L,Hb>160g/L,女性RBC>5.5×1012/L,Hb>150g/L时认为增多。可分为相对增多和绝对增多。①相对增多,是因血浆容量减少,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RBC容量相对增多。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②绝对增多,临床上称为RBC增多症,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原者即真红。 2.RBC及Hb减少: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RBC数、Hb量及血细胞比容 (HCT)低于参考值,通常称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人男性Hb<120g/L,成人女性Hb<110g/L,皆可认为是贫血。临床上还根据Hb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轻度:Hb<90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0g/L; 极重度:Hb<30g/L。引起减少原因包括两类:①生理性减少:婴儿从出生3个月起-15岁以前的儿童;妊娠中、后期孕妇血浆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使造血功能减低,均可导致RBC、Hb减少,统称生理性贫血。②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医学检验考试题库-临床检验基础病例分析题

临床检验基础病例分析题一 病例:患者,男,45岁,上腹饱胀,厌食,体重减轻,消瘦和进行性贫血,胃痛呈持续性,进食后加重。 查体:上腹部有肿块,质坚硬,有压痛,可移动,腹腔内有积液。 实验室检查:穿刺抽取积液做细胞学检查发现有胞体较大的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单个或成团脱落,有些成团脱落的细胞围成腺腔样结构。胞质较丰富,略嗜碱性,染成暗红色;胞质内出现粘液空泡,呈透明空泡样,有时见印戒样细胞。核常偏位,呈圆形或卵圆形,略畸形,染色质丰富,略深染呈粗网状或粗块状,核边不规则增厚,常有1~2个显著的核仁。 1.根据以上资料,这类细胞应为何种细胞? 答:这类细胞为分化较好的腺癌细胞。 2.根据以上资料,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答:根据以上资料,初步考虑该患者为胃癌转移。 患者,男性,71岁,退休工人,发热、咳嗽4天就诊。 患者4天前受凉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39.8℃,伴咳嗽、咳痰,痰量不多,为白色粘痰。无胸痛,无痰中带血,无咽痛及关节痛。病后食欲不振,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既往体健,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检:T 39.5℃,P 98次/分,R 22次/分,BP 122/83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无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咽部无充血,扁桃体不大,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呼吸平稳,左上肺叩浊,语颤增强,有湿哕音,心界不大,心率105次/分,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未及。 实验室检查:RBC:5.5×1012/L,Hb 145g/L,WBC:12.5×109/L;分类Nsg 75%,E 1.5%,L 22%,PLT 205×109/L,尿常规(-),粪便常规(-)。 1.根据以上资料,请做出初步诊断并简述其诊断依据。 答:根据以上资料,初步诊断为:左侧肺炎(肺炎球菌性可能性大)。 其诊断依据为: ①发病急,寒战、高热、咳嗽、白色粘痰,无胸痛,无痰中带血,无咽痛及关节痛; ②左上肺叩浊,语颤增强,有湿哕音;

临床检验综合试题与答案 病例分析题

临床检验综合试题与答案 论述及病例分析题 病例分析题一 患者,男性,45岁,间断上腹痛6年,加重l周,昨日出现呕血、黑便而入院就诊。 6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间断上腹胀痛,餐后l小时尤为明显,持续1~2小时后自行缓解,1周来加重,食欲不振。昨日出现上腹胀、恶心、头晕,解柏油样便3次,并呕吐咖啡样液1次,约180ml,此后出现心悸、头晕。发病来体重略下降。既往无手术、外伤和药物过敏史,也无烟酒嗜好。 查体:T 36.6℃,P 109次/分,R 23次/分,BP 92/73mmHg,神清,面色苍白,四肢冷,无出血点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下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上腹有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全腹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腹水征(一)。肠鸣音10次/分,双下肢不肿。 实验室检查:RBC 2.8×1012/L,Hb 85g/L,WBC 6.3×109/L,分类N 73%,L 22%,M5%,PLT 280×109/L,大便隐血强阳性。 1.根据以上资料,请做出初步诊断并简述其诊断依据? 2.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参考答案: 1.根据以上资料,初步诊断为:①胃溃疡,合并出血: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呕血、黑便,大便隐血阳性;②失血性贫血,休克早期:查体上腹中压痛,四肢湿冷,脉压变小,Hb 85g/L。

2.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①急诊胃镜;②X线钡餐检查(出血停止后); ③肝肾功能。 病例分析题二 患者,男性,11岁,水肿、血尿9天,进行性少尿6天入院就诊。 患儿9天前晨起后发现双眼睑水肿,出现洗肉水样小便。6天前尿量进行性减少。患儿1月前曾发扁桃体炎,曾口服抗生素治疗。患病以来精神食欲稍差,大便正常,睡眠可。既往无肾病史。 查体:T 37℃,P 89次/分,R 25次/分,BP 144/81mmHg,发育正常,重病容,精神差,眼睑水肿,结膜稍苍白,巩膜无黄染。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见少量脓性分泌物,粘膜无出血点。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存在。双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Hb 85g/L,RBC 2.9×1012/L, WBC 12.5×109/L,N 82%,L 15%,M 3%。PLT 210×109/L,ESR 105 mm/h,尿蛋白(2+),红细胞12~15/HPF,白细胞2~3/HPF,比重1.010;BUN 37.5 mmol/L,Cr 560.5 μmmol/L,TP 59g/L,ALB 34g/L,胆固醇3.8mmol/L,补体C30.5g/L,ASO 750 IU/L。 1.根据以上资料,请做出初步诊断并简述其诊断依据? 2.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参考答案: 1.根据以上资料,初步诊断为:①急性肾小球肾炎:11岁儿童,先有咽部感染,临床表现为少尿,血尿。查体:血压高,眼睑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尿蛋白(++),尿红细胞明显增多,补体C3减低,ASO增高;②急性肾

血常规检查报告解读

2、什么是中性粒细胞? 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NEU)是抵抗感染最关键的细胞,所以计算它的绝对值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机体抗感染的情况。在化疗过程中,中性粒细胞数量需要维持在1000/ul左右,这样才能保持机体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又不能过高,否则化疗药物起不到杀伤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现在很多医院的化验单已经帮家长计算出了中性粒细胞数量,如果化验单上只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可已按下列方式计算: 中性粒细胞(NEU)=白细胞数 X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如果有S,也要一起加上) 例如:血常规化验单报告为:WBC 2.0X109/L,NEU 25%,S5%。 中性粒细胞(NEU)= 2.0 X 30% = 0.6X109/L(即600个/ul)即是我们口头语上说的:中性粒细胞是600个。 接下来有更全面的 1. 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HGB)红细胞比容/压积(HCT) 临床意义

增多: (1)相对增多:呕吐、腹泻、多汗、多尿、大面积烧伤等所致; (2)绝对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代偿性增多:缺氧。减少:常见于缺铁性、溶血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失血等。 2. 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失血、溶血、骨折、脾切除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3. 血沉正常值男性0~15 mm/h 女性0~20 mm/h 临床意义 增快:常见于各种炎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组织损伤、贫血和高蛋白血症、恶性肿瘤等; 减少:常见于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肝损害、脱水及使用抗炎药物。 4. 白细胞(WBC)正常值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 5.0~20.0)×109/L,6 月~2 岁(11.0~12.0)×109/L,4~14 岁约8.0×109/L 临床意义 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 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 5. 白细胞分类(DC)正常值 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0.75 儿童0.30~0.65 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 嗜碱性粒细胞(B):0~0.01 淋巴细胞(L):成人0.20~0.45 儿童0.3~0.56 单核细胞(M):成人0.02~0.06 儿童0.02~0.08 临床意义 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 嗜酸性粒细胞(E): (1)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

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分析

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分 析 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并总结 预防对策。方法: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体检者进行 研究,对其血液标本进行分析,检验血液标本中的各项生化指标值,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出现溶血后,K+(血清钾)、TBIL(总胆红素)、AST(谷草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CK(肌酸激酶)、TP(总蛋白)、GLU(葡萄糖)等生化检验指标与溶血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LB(白蛋白)、ALT(谷丙转氨酶)、BUN(尿素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中,血液 标本发生溶血现象会产生严重影响,使检验结果缺乏可靠性,因此应尽量避免溶 血现象出现,保证规范操作,严格控制各检验环节的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血液标本;溶血现象;生化检验;影响;预防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hemolysis in blood samples on biochemical test results and to summarize preventive measures. Methods:will pick in May 2016 to May 2017,45 cases of our hospital medical research,to analyze the blood specimen and blood test specimens of the biochemical index,analysis of test results. Results:after a hemolysis,K +,serum potassium,TBIL(total bilirubin),AST(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LDH(lactate dehydrogenase),CK(creatine kinase)and TP(total protein),GLU(glucose)biochemical test indexes such as compared with hemolysis befor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 0.05),propagated(albumin),ALT(alanine aminotransferase),BUN(urea nitrogen)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in the biochemical test,hemolysis occur blood specimen produces serious influence,make the lack of reliability test results,thus avoid hemolysis phenomenon appears,ensure standardized operation,strictly control the quality of each inspection link,ensure the accuracy of test results. [key words] blood samples;Hemolysis;Biochemical test;Influence;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在生化检验中,血液标本溶血指的是在标本采集、分离以及运送等操作期间,可能因操作不当或不规范等诸多因素而破坏了其中的红细胞,血清中进入胞内物质,进而呈现出红色血清的现象。在标本溶血事件中,多数为医院占主要责任, 因此如果出现此类事件则会引起医疗纠纷,这对院方来说非常不利,因此需要予 以重视[1]。本文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体检者进行研究,分析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并总结预防对策, 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5例体检者进行研究,所选体 检患者均知晓并同意本次研究,同时所选患者均无传染类疾病,且均无心脑血管 疾病,排除有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容易出现溶血现象疾病的患

血常规报告单分析

常规报告单分析 一、相关项目 1. RBC、Hb、MCV(平均红细胞体积)、HCT(红细胞压积)、MCH(平均RBC 血红蛋白含量)、MCHC(平均RBC血红蛋白浓度)、RDW(RBC体积分布宽度); 2. WBC、DC(LY、MO、GR)绝对值; 3. PLT、PCT(血小板比积)、PDW(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MPV(平均血小 板体积) 二、各主要参数的临床意义及参考范围 1.RBC及Hb增多:是指单位容积血液中RBC数及Hb量高于参考值上限。一 般经多次检查成年男性RBC>6.0×1012/L,Hb>160g/L,女性RBC>5.5×1012/L,Hb>150g/L时认为增多。可分为相对增多和绝对增多。①相对增多,是因血浆容量减少,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使RBC容量相对增多。 见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②绝对增多,临床上称为RBC增多症,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类,原者即真红。 2.RBC及Hb减少:是指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RBC数、Hb量及血细胞比容(HCT) 低于参考值,通常称贫血。以血红蛋白为标准,成人男性Hb<120g/L,成人女性Hb<110g/L,皆可认为是贫血。临床上还根据Hb减低的程度将贫血分为四级:轻度:Hb<90g/L;中度:Hb:90-60g/L;重度:Hb:60-30g/L; 极重度:Hb<30g/L。引起减少原因包括两类:①生理性减少:婴儿从出生3个月起-15岁以前的儿童;妊娠中、后期孕妇血浆容量增加,使血液稀释,;老年人骨髓造血容量逐渐减少,使造血功能减低,均可导致RBC、Hb减少,统称生理性贫血。②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血常规报告解读

血常规报告怎么看 (1)红细胞(RBC) 正常情况:男性: (4-5) *1012/L; 女性: (3。5-4。5) *1012/L检查 增高表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表示:贫血,出血 (2)血红蛋白(Hb) 正常情况:男性: (120-150) g/L; 女性: (105-135) g/L 增高表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严重脱水,肺原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山地区的居民,严重烧伤,休克等。 降低表示:贫血,出血 (3)白细胞(WBC) 正常情况:(4-10)*109 升高表示:各种细胞感染,炎症,严重烧伤。明显升高时应除外白血病。 降低表示:白细胞减少症,脾功能亢进,造血功能障碍,放射线,药物,化学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疟疾,伤寒,病毒感染,副伤寒 (4)中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50-70)% 增高表示:细菌感染,炎症; 降低表示:病毒性感染 (5)嗜酸性粒细胞 正常情况:(0-00。75)% 增高表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慢性溶血性贫血。

(6)淋巴细胞 正常情况:(20-30)% 增高表示: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感染,急性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降低表示:免疫缺陷 (7)单核细胞 正常情况:(3-8)% 增高表示:结核,伤寒,疟疾,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8)血小板(PLT) 正常情况:(100-300)% 升高表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慢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状性血小板增多症,感染,炎症,恶性肿05l26,缺铁性贫血,外伤,手术,出血,脾切除后的脾静脉血栓形成,运动后。 降低表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播散性,药物过敏性血小板减少症,弥漫性血管凝血,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生成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机能障碍,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脾功能亢进。 (9)血沉 正常情况:男性: (0-15) mm/h; 女性: (0-20) mm/h 增快表示:急性炎症,结缔组织病,严重贫血,恶性肿05l26,结核病。 减慢表示:红细胞增多症,脱水。 (10)网织红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00。5-1。5)% 增高表示:溶血性贫血,大量出血,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应用维生素B12时。 降低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血常规病例分析

从几个例子浅谈血常规的误差分析 例1.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看片要点):患某,呼吸内科,男,发热待查,今日查血常规,PLT 9×109/L,查看仪器见提示血小板聚集,再查昨日血常规,PLT 8.5×109/L,历次医嘱显示昨日已输血小板,并骨穿行细胞学检查。联系临床发现患者并无出血倾向,疑似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所致的假性血小板减低,遂告知临床更换枸橼酸钠(PT管)复查,得PLT 185×109/L。看片要点是重点关注片尾,可见血片的缝隙之间血小板聚集。 例2.冷凝集(严重水浴难以纠正的处理办法,如何判断已经纠正):患某,科别?,诊断?,RBC 1.76×1012/L,HGB 109.8g/L,HCT 0.159,MCV 125fl,水浴后重测,RBC 3.621×1012/L,HGB 112.5g/L,HCT 0.34,MCV 105fl。但遇到严重者水浴半小时以上亦无效,如何处理? 例3.寒冷病(区别于冷凝集):患某,男,27岁,血液内科,白血病?患者初诊在急诊科,抽血后立即送检并马上上机发结果,当时WBC 1.46×109/L,PLT 330.6×109/L,次日入院后重抽复查,WBC 335.20×109/L,PLT 1107×109/L,推片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少见,应为减低。考虑到初诊是急诊送检,标本温度尚可,因此将标本经水浴30min后立即上机,结果WBC 1.79×109/L,PLT 10.2×109/L。此结果较为可靠。如何解释此病例? 例4.HCT与HGB不一致(如何向临床解释):患某,男,血液内科,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血常规WBC 423.5×109/L,RBC 1.9×1012/L,HGB 49g/L,HCT 0.31,MCV 159fl。临床来电,疑问HGB与HCT为何不一致,血色素那么低,而压积仅稍低?解释这个问题,要理解这几个指标中哪些是实测,哪些是换算。 写在前面:请抱着怀疑的精神,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以下内容,鉴于水平有限,个中说法如有不妥请自行查阅相关文献、论著,同时亦欢迎与本人展开交流。文中述及的主要是误差分析,即假性增高或减低,实际工作中,应注重联系病人的临床特点,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力争发一份准确的报告。 我们先从一张血常规化验单的各项指标说起,谈谈各项指标之间的影响因素。WBC、RBC、PLT的计数是基于库尔特原理进行的,细胞通过计数池时因存在电阻而产生电压,电压高低表现为脉冲大小,反映了细胞大小,其脉冲数则反映细胞数。 (1)在WBC通道发生了什么?在进行血细胞测定前,全血标本必须用稀释液在仪器的外部或内部进行一定比例的稀释,一般用1:251的稀释倍数来测量白细胞。在白细胞通道,为了使红细胞全部破裂,再加入一定量的溶血剂(lyse)使红细胞膜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仅留下红细胞膜微小的残余部分。体积>35fl颗粒产生的脉冲归为白细胞计数。此时该通道中存在有白细胞、血小板,因血小板体积比白细胞小得多,故而可以区分。因此,红细胞、血小板在某些情况下能影响WBC。①如严重贫血的病人,骨髓造血系统活跃,一些未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即有核红,溶血剂破坏后仍存在核,因而使WBC偏高,严格来说应予以修正。若镜检100个WBC,见10个有核红,则WBC修正值应为(100/110)×WBC 计数值。②又如红细胞对溶血剂抵抗,见于肝功能受损者(肝硬化、肝癌等)、异常血红蛋白病(地贫等)。③血小板聚集,大型血小板。我们知道,红细胞碎片能影响PLT,使之假性增高,那反过来血小板聚集,巨血小板是否亦影响RBC呢?其实,主要是影响WBC,后面会阐述原因。④寒冷蛋白的沉淀,即例3出现的WBC假性增高的原因,亦在后面阐述。 ⑤前面都是使WBC增高的影响因素,同时亦存在假性减低的因素,如白细胞聚集,可发生于寒冷凝集,抗凝剂相关聚集。较少见,我们在工作中尚未遇到,或因水平有限而忽视。

血常规化验单简单分析(参考)

血常规化验单简单分析: 注意:只能作为参考用,简单的弄了一下 1.看血常规检查单的各项结果与正常值的比较,异常的常会标出 2.结果分析: 1)白细胞升高,主要为细菌感染 2)白细胞下降,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造血系统异常。3)血脂升高,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 4)血糖:空腹血糖>=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11.1mmol/L 提示极有可能为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IGT): 空腹血糖<7.0mmol/L且>=6.1mmol/L 或 口服75g葡萄糖液后,血糖>=7.8mmol/L且<=11.1mmol/L 5)血液各种酶和蛋白:异常常需综分析且需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来分析,常与肝功能异常有关,且某些及其严重。 常见正常值: 血红蛋白(Hb) 正常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血小板(PLT) (100-300)% 红细胞(RBC)

男性:(4-5)*1012/L; 女性:(3.5-4.5)*1012/L 白细胞(WBC):成人(4.0~10.0)×10*9/L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白细胞数目(WBC)成人 儿童 x109/L 6个月至2岁新生儿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 淋巴细胞百分 比(LYMPH%) 单核细胞百分比 (MONO%)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 比 (EO%) 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 (BASO%) 中性粒细胞数(NEUT#) x109/L 淋巴细胞数目(LYMPH#) x109/L 单核细胞数目(MONO#) x109/L 嗜酸性粒细胞数目(EO#) x109/L 嗜碱性粒细胞数目(BASO#) x109/L 红细胞数目 (RBC) 男性女性新生儿血红蛋白浓度 (HGB) 男性 120-160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平均红细胞体积(P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V)平均红 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 320-360 g/L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MCHC)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 fL 血小板数目(PLT) 100-300 x109/L 平均血小析体积(MPV) fL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全血细 胞图

白细胞计数(WBC)临床意义: 增多: (1)某些病毒性疾病(如乙脑、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2)急性细菌性感染(如脓肿、疖肿、扁桃体炎、中耳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脓胸、阑尾炎、肾孟肾炎、输卵管炎、猩红热、急性风湿热、白喉、百日咳、败血症等)以及由感染引起类白血病反应等。 (3)螺旋体病(如钩端螺旋体、回归热、小螺菌性鼠咬热等)。 (4)恶性肿瘤及急、慢性白血病。 (5)组织破坏,如急性大出血(尤其是内出血)、严重烧伤、大手术后、血管栓塞或急性心肌梗死。 (6)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砷中毒、汞中毒、铅中毒等 (7)肾移植后发生排异反应时。 注意:白细胞生理波动较大,如新生儿、婴儿、妊娠分娩、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感情冲动、冷浴、饮酒或饭后等亦见白细胞增多。 减少:

血液生化检查详解

血液生化检查 肝功检查 1、谷丙转氨酶(GPT)正常值0—40u/L 2、谷草转氨酶(GOT) 正常值0—37u/L 3、r—转肽酶(r—GT) 正常值11—50u/L 4、总蛋白正常值66—87g/L 5、白蛋白正常值35—55g/L 6、球蛋白正常值20—36g/L 7、白/球正常值(1.1—1.8):1 8、总胆红素正常值6—20vmol/L 临床意义 1、谷丙转氨酶: 增高:Ⅰ、明显增高:各种肝炎的急性期,药物中毒性肝细胞坏死。 Ⅱ、中度增高: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心肌梗塞。 Ⅲ、轻度增高:阻塞性黄疸、胆管炎。 2、谷草转氨酶: 增高: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肌肉损伤、心肌炎。 3、r—转肽酶: 增高:Ⅰ、明显增高:原发或继发性肝癌、阻塞性黄疸、胆汁性肝硬化、胰头癌、肝外胆管癌。 Ⅱ、轻度或中度增高:传染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嗜酒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4、总蛋白: 增高:Ⅰ、严重腹泻、呕吐、高热、休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 Ⅱ、主要球蛋白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 减低:Ⅰ、注射过多低渗液及各种原因水、盐潴留。 Ⅱ、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慢性肠胃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使体内缺乏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或因长期患肺结核、甲亢、恶性肿瘤, 使蛋白质大量消耗。 Ⅲ、合成障碍,主要肝脏疾患。 Ⅳ、蛋白质缺失增加:如大量失血,严重灼伤时血浆渗出,肾病综合症时大量蛋白尿。 5、白蛋白: 增高:临床少见,仅在血液浓缩时随总蛋白浓度升高而同时增加。

减低:主要肝肾疾病所致,如肝硬化,严重肝炎引起肝功能衰竭使合成障碍。肾病时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白蛋白低于20g/L,引起水肿。 6、球蛋白: 增高:血液浓缩可增高,但临床上主要是炎症,免疫系统疾病引起r—球蛋白增高: 1)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增强,如结核病、麻风、疟疾、黑热病、血 吸虫病。 2)自身免疫性疾病时机体免疫机能亢进,如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 3)多发性骨髓瘤。 减低:主要合成减少,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免疫机能缺陷。 征之一。 8、总胆红素: 增高:见于各种黄疸(溶血性、肝细胞性、阻塞性黄疸)。 减低: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癌或慢性肾炎所致的继发性贫血。 肾功检查 1、尿素氮正常值 2.14—7.85 mmol/L 2、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22—30 mmol/L 3、肌酐正常值44—97 vmol/L 4、尿酸正常值202—416 vmol/L 临床意义 1、尿素氮: 增高:Ⅰ、生成过量,高蛋白饮食,蛋白质分解代谢过度,如发热、甲亢等。 Ⅱ、排泄缺陷,主要是神功衰弱,如充血性心力衰竭、肾炎、肾盂肾炎 泌尿道梗塞。 减低:静注低渗葡萄糖液后,体液稀释或严重肝脏疾患 2、二氧化碳结合力: 增高:Ⅰ代谢性碱中毒,如严重呕吐,柯兴氏综合征,低血钾,使用碱性药物过量。 Ⅱ、呼吸性酸中毒,肺气肿气胸,支气管扩张 减低:Ⅰ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腹泻,阿狄森氏病,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肠道瘘,使用酸性药物过多。 Ⅱ、呼吸性碱中毒,呼吸过快,换气过度 3、肌酐: 增高:同尿素氮,大于442vmol/L表示肾功能衰竭,预后不良,肾病晚期可达1326—892.5vmol/L,但有些肾炎晚期病人,由于消瘦全身肌肉体积减少,肌酐轻度增 高,肌肉萎缩,肌酐可减少。 4、尿酸: 增高:Ⅰ、肾脏疾病,急慢性肾炎、肾结核等 Ⅱ、痛风,发作时高达、375—892.5vmol/L Ⅲ、子痫,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妊娠反应,慢性铅中毒。 减低:偶见乳糜泻及恶性贫血时,应用某些药物如皮质素、阿司匹林等药物时。

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 白细胞3.8(正常4.0~10.0) 中性粒细胞数1.5(正常2.0-7.0) 淋巴细胞百分比48.3(正常20-40) 中间细胞百分比12.5(正常3-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9.2(正常50-70) 白细胞总数偏低,白细胞分类大致正常。 白细胞数值减少的常见原因是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脾功能亢进、身体受到急性或慢性有害放射性物质的照射等等。 血液流变指标检测 全血比粘度(低切) 正常情况:低于男:7.5~10.0女:5.8~8.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全血比粘度(高切) 正常情况:高于男:5.6~6.7女:4.7~6.01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病、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等。 减少:常见于贫血疾病。 血浆比粘度 正常情况:1.64~1.78 增加: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脑血栓等。 红细胞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5~17.4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减少: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血小板电泳时间(S) 正常情况:19~22.6s 增加: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塞、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降低: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眼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 纤维蛋白原(Fb)正常情况:2.4~3.7(g/L) 增高:感染,炎症,风湿、经期,手术后,DIC代偿期等。 减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胎盘早期剥离,分娩时羊水渗入血管形成栓塞等。

关于血常规检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关于血常规检测指标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液检验以前是指血常规检查,是手工操作、显微镜下计数的,它包括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共有10来个项目。做一个病人的血常规检验最熟练、最快速也要10来分钟。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检验仪器自动化.目前大部分医院都使用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目前称血液学分析)。每次检查只需用0.1毫升(约两大滴血)的抗凝血,只要用30秒或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检测并打印出20多项结果。不过,这些结果大多是用英文的缩写名称报告的,而其中的一部分结果只有检验医学的专业书籍才有介绍,所以患者很难理解其中的意义。 行检测与分析。这三个系统与血浆组成了血液,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中,参与机体的代谢及每一项功能活动,因此血液对保证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调节以及人体的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血液中的任何有形成分发生病理变化,都会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反之,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因而血液学分析及其结果对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帮助。 用自动化分析仪能够检测并报告红细胞系统的8项参数及红细胞直方图。有关项目名称及其参考值为: 1.红细胞(RBC) 2.血红蛋白(HGB或 Hb) 3.红细胞压积(HCT.Hct,又称红细胞比积,PCV) 4.红细胞平均压积体积(MCV)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 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C) 7.红细胞平均直径(MCD) 8.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注:上述单位有时用英文符号表示,如L(升〕、fL(飞升)、g(克)、pg(皮克)、um (微米)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的主要成分,病态下的 RBC和 Hb可出现分离。多种原因可使RBC的生成与衰亡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RBC与Hb的数量减少或增多,或质量发生变化。 例如,连续剧烈的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等可使血浆中水分丢失,血液浓缩,从而使RBC及Hb增多。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尿崩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亦可致使RBC、Hb含量相对增多。 上面介绍了红细胞(RBC)及血红蛋白(Hb)增多的意义,而临床上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更常见,且病情严重、复杂。 一般情况下,血液中RBC与Hb的含量是一致的,而Hb的测定方法比较直接、精确,因此常以Hb作为优先的参考指标。临床根据Hb减少的程度将贫血分为4级:轻度,Hb小于正常值但大于90克/升;中度,Hb小于90克/升但大于60克/升;重度,Hb小于60克/升但大于30克/升;极度,Hb小于30克/升。 贫血又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3个月以后的婴儿至15岁以前的儿童,可因生长发育迅速而致造血原料供应相对不足,RBC与Hb较正常成人低 10%-20%;妊娠中、后期的孕妇由于造血原料不足及血容量相对增加,可出现轻度贫血;老年人可因骨髓造血功能逐渐减弱导致 RBC 与 Hb 含量下降,这些属于生理性贫血,在临床上一般不造成严重危害,给予

教你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教你血常规化验单怎么看 血常规化验单包括如下化验项目,每一个血常规化验项目都会反应身体某一或多个机能的健康状况。对于肾病患者而言,学会自己查看血常规化验单,对于自己病情的发展,治疗效果都会起到积极的监测作用。 血常规中最主要、较常用的有4项,即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及血小板计数。 红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在血红蛋白的协助下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中,因此红细胞数量的增减与血红蛋白的增减往往相一致。肺气肿、一氧化碳中毒以及肺原性心脏病等病,都会引起红细胞与血红蛋白增多。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减少主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浓度等则是在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时,提示可能有哪类疾病。 白细胞的多少则反映了身体抵御、杀灭致病微生物能力的强弱。白细胞的减少,通常源于病毒引起的流感、麻疹、肝炎或伤寒等疾病,营养不良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也会造成白细胞减少。而白细胞增多则常见于各种化脓性球菌或杆菌的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和白血病等。 正常状态下,白细胞可分为5种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等,其组成有一定比例,有时白细胞计数正常,但比例发生变化,也可能 预兆某些疾病。比如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是传染病或化脓性疾病的征兆。 血小板若低于正常值,必须加以重视,因为它可能提示很多疾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和凝血障碍等;若高于正常值,则可能预示了化脓性感染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应该注意的是,有时指标与正常值稍有偏离属于正常现象,比如白细胞易受 情绪、环境的影响;剧烈运动、饱餐,或服用某些药物,会导致血小板升高。 只要复查后指标恢复正常即可,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有问题必须复查,医生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