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

北师大版教育学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

§1、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2、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其标志是近代(19世纪下半期)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3、中国近代第一个完备的学制是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实施的学制是1903年癸卯学制;1922年的新学制(北洋政府)是壬戌学制。

4、中国古代教育:

(1)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夏。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

(2)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对的依据和教学的基本教材。

5、古代外国教育: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的是雅典教育。

(3)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4)骑士教育的内容是效忠领主的品质,军事征战的本事,附庸风雅的素养。

(简答)6、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日益大众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体现了很多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5学以致用(学行结合)

(2)《礼记》中的《学记》(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着,其中有很多教学思想:

○1“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体现了教学相长;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显现了启发式教学;

○3“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教之”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想;

○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臧息相辅(课内与课外学习结合);

○5“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教育和政治关系。

3、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1)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法:○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苏格拉底主张启

发式教学。

(2)柏拉图:教育和政治有密切联系,教育以培养未来的统治者为宗旨。其代表作为《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最先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代表作《政治学》。

(4)古罗马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4、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632年),主张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教育应当远离社会影响,让儿童顺其自然的发展。其代表作《爱弥儿》。

(3)洛克:提倡绅士教育,其代表作《教育漫话》。

(4)独立教育学诞生(成为规范学科)的标志是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代表,强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5)“现代教育之父”是杜威,它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强调儿童中心主义。主要观点:

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

5、当代教育学发展

(1)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全面发展的途径是教育和劳动相结合,它是制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2)1939年,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目标。

(3)我国学者杨贤江编写的《新教育学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专着。第二章

教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功能。

教育的社会本位论:赫尔巴特,涂尔干;个人本位论:卢梭。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社会主义学校的教育目的是为

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填空或简答)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体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目的以及受教育的权利,但是教育有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体现在: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总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随着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重要,但是也不能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

§2、教育与生产力

1、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其核心是人力资本。

(填空或简答)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有决定作用,体现在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物质基础)和速度(需求程度);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的变化;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但是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因为教育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影响)。

(2)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体现在教育在生产劳动力,在生产科学知识;根据人力

资本理论,教育对生产起着重大作用。

§3&§4、教育与科学技术、文化

1、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

2、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它包含以下四个成分:认知成分、

理想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

3、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长期实践形成的。

4、学生文化的特点: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1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个体身心特点向

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称为个体身心发展。

2、个体发展的动因:

(1)身心发展的力量来自内在需要的是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性善论)、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

(2)身心发展靠外在力量是外铄论。代表人物:荀子(性恶论)、洛克(白板说)、华生(给我一个婴儿,不管他的祖先何如,我能把它打造成总统或小偷)。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作用,认为实践是推动人发展的直接现实力量。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1)顺序性:身心发展要遵循一定的顺序。(拔苗助长违反了这个规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道德发生论。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发展任务。

(3)不平衡性:由此心理学家提倡发展关键期。

(4)互补性:失明者嗅觉、触觉极强。

(5)个体差异性:教育需要因材施教。

§2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个体的身心发展主要受遗传物质、成熟、环境、个体的实践活动的影响。

2、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的差异对

个体发展有一定影响,但它的作用不能夸大。

3、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认为基因制约的过程的机制就是成熟,是个体生理和

心理机能都达到比较完备的状态。

4、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简答题)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1)学校教育按照社会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还有延时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特点。

6、个体在和环境相互作用中体现出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潜能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人区分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潜能。

2、人的力量是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

(简答)3、教育对人的作用?

教育促成人的价值的发现、是人的潜力得以挖掘、在人的力量发挥中起重要作用、还能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4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其少年发展的任务

1、初中阶段是少年期,又称危险期、心理断乳期。这一阶段的总体特征:

身体状态的巨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第四章

§1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于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怎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是现实教育活动的归宿。

3、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4、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者是普通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2 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1、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反映、是教育性质(历史性、阶级性、社会生产性)的体现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依据。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的唯一方法是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

§3 我国的教育目的

(简答)1、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

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简答)2、简述素质教育内涵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其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五章

§1 学生

(简答)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迅速时期的人,体现在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化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2、学生的权利:

(1)人身权。包括身心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等。(2)受教育权。

§2 教师

1、教师的使命: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

2、教师的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简答)3、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是论述其要点。

(1)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该学科相关知识、了解学科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和方法论。(2)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要具备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具有良好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研究能力。

4、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

§3 师生关系

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简答)2、阐述对师生关系的理解:

(1)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构成授受关系。在教育内容角度上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对于学生的引导,目的是促成学生的自主发展。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关系。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似的友好帮助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智力上的,更是思想、人格上的。

第六章

§1 课程概述

1课程论研究“教什么”,教学论研究“怎么教”。最早将课程用于教育科学专门术语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2、在我国,课程体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3、课程的分类:

(1)按制订者和管理角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

(2)按课程任务角度,分为:

基础性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它是最基本的、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视野、发展各种特殊能力,一选修课形式出现。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与能力。

(3)按课程功能角度,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4)按课程组织核心角度,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4、制约课程发展的三大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2 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编制最为关键的准则,他有四方面规定:时限性、

具体性、预测性、可操作性。

2、课程目标制定的依据:对学生、社会、学科的分析。

§3 课程设计

1、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三个特点: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门一门课程的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的重要依据。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等。

(简答)4、教科书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系统获得知识和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作业。

(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评定成绩等提供了基本材料。

(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要求,分析本学科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

§4 课程实施

1、学生学习的特点包括: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简答)2、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

(1)基础因素: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智能结构和心理品质、个性特征等。(2)内部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学习经验、掌握的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学习的积极性等。

(3)外部因素:学习内容、教师教学风格、社会传统、时代要求和教育环境。

(简答)3、教师教学任务有哪些?

(1)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学生所要形成的智力、能力和体力。

(3)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简答)4、课程实施结构:

(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过程与结果。

§4 课程评价

1、评价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

2、CIPP评价模式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3、新课程关于评价的理念: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不能过分强调强调甄别与选拔。评价对象、方式要多元。(注意多元智能的配合使用)

第七章

§1、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在教学目的指导下,教师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的。

(简答)3、教学的作用: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要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简答)4、教学的一般任务:

(1)系统的传授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核心是思维)、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5、教学过程的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体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6、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赫尔巴特最先提出的。

(简答)7、教学过程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

(4)教师主导与学生能动性相统一。

(简答)8、教学过程的结构:

引起学生学习动机、领会知识(上课)(教学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2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中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巩固性、启发性、因材施教性、循序渐进性、理论联系实际性。

3、常见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第八章

§1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

2、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3、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4、课的类型以结构:

(1)按照教学任务,可分成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2)按照一节课完成任务,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3)按照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5、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6、(简答题)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再可结合新课程要求作补充。

7、(简答题)作业布置与批改的要求?

(1)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具有代表性,能帮助学生巩固和理解所学知识,形成相应能力。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度要适宜。

(3)作业布置提出明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于较难问题,教师可适当提示引导,但不可包办代替。

(4)教师要及时批阅并反馈学生作业。

8、测验的几个指标:

(1)效度:测验能测出它要测量的内容的属性与特点的程度。

(2)信度:又称可靠度,是指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对的一致性程度。

(3)难度:测验包含试题的难易程度。

(4)区分度:测验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的区分程度。

§2 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道尔顿制。

2、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取个别教学制。

3、班级授课制的理论基础是由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奠定的,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设定的京师大学堂。

4、(简答题)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有利于经济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就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2)缺点:过于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和统一,难以注意学生个性差异,不易因材施教。

5、分组教学制:按照学生的能力或者学习成绩将它们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它是集体教学的一种形式。

(1)外部分组:打乱传统按年龄分班的做法,按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有两种形式:学习能力分组和跨学科能力分组。

(2)内部分组:在传统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根据学生能力或学习成绩分组。

6、主张废除教科书和班级授课制,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的是道尔顿制。

§3 教学策略

1、教学策略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2、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有两条途径:○1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上,有直线式、分支平行式、螺旋式、综合式)○2问题化策略

(2)形式型策略:以教学组织形式为中心的策略。美国教学设计专家肯普提出三种形式: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小组教(学)形式。

(3)方法性教学策略:以教学方法和策略为中心的策略。、

(4)综合性策略:直接从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开展的教学策略。融合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的教师主导取向、体现人本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学生自学取向。

第九章德育

§1 德育的意义目标内容

1、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

3、德育包括家庭德育、社会德育和学校德育等方面。

4、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5、我国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6、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2 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两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2、德育过程有四个要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阩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简答题)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学生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矛盾。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3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1、德育原则是指根据教育目的、教育目标和德育过程中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简答题)我国德育的基本原则:

导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德育的基本途径是政治课及其他课的教学。

4、德育的方法有:说服法、榜样法、锻炼法、陶冶法、奖励表扬与批评惩罚。

§4 德育模式

1、当代较有影响力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

2、认知模式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由科尔伯格(道德发生论)进一步深化。道德两难问题属于认知模式。

3、社会模仿模式由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意义

1、班级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

2、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埃拉斯莫斯,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系统的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19世纪英国出现“导生制”。我国最早采用班级形式,是京师同文馆。

3、(简答题)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管理。

§2、班级管理几种模式

1、常规管理: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2、平行管理: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管理直接影响集体,从而把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方式。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来自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教育思想。

3、民主管理:班级成员服从班集体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方式。

4、目标管理: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推动班级管理。此目标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

§3、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偏重于专断型。

2、班级管理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程度较低。

3、(简答题)为何建立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

(1)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

(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

(3)训练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4、班集体的形成

1、班级体具有下列四个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间平等和心理相容的氛围。

2、(简答题)班级体的教育作用?

有利于形成学生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3、(简答题)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确定班级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班主任和班级管理

1、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的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班主任的领导影响力来自:班主任的权威、职权、地位和班主任个性条件。

4、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有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

5、班级中的交往有:

(1)学生间交往、师生间交往、教师间交往。

(2)个体与个体的交往、个体与群体的交往、群体与群体的交往。

6、(简答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中心工作)。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工作、

争取和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复习经验分享(凯程学员洪xn)

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复习经验分享 (凯程学员洪xn) 徐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凯程的学员老师,我们今天继续为大家介绍凯程的成功学员,今天介绍是考入北师大学前教育学的洪xn同学,首先请萧楠做一个自我介绍,让大家认识一下这位学姐。 洪xn:大家好,我是洪xn我今年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学的研究生,我的本科院校是浙江传媒学院学习的专业是双语播音。今年我考研初试总分是375分,专业课740是237分,英语是76分,政治是62分。 徐老师:好的,刚才在你的整个的考分当中,包括你讲到的专业当中,我想可能让正在听音频的很多同学吃惊,咱们从播音考到了学前教育,这个跨度还是挺大的,对吧? 洪xn:对。 徐老师:首先第一个问题,因为我知道播音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吃香的一个专业,为什么你会选择考这个教育学呢? 洪xn:其实我的本科专业学的是播音和教育不太相关,但是我们这个专业有很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有一次社会实践当中接触到了孩子,对这些孩子非常的感兴趣也就是对学前教育非常的感兴趣,之后我在课余时间读了相关的书籍。之后我就决定了想要在这个专业能够进一步的发展研究,所以就在考研的时候选择了学前教育。 徐老师:很好,可以看得到我们很多的同学考研的过程都是围绕着兴趣在考,我也跟大家说喜欢什么就去考什么,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研的过程如果你对它不感兴趣,还每天捧着这个专业的书你是读不进去的,所以希望大家把兴趣当做是考研的第一个引领方向。好这是一个,因为我们在凯程的最新的专业课的全程课程,初试是吗? 洪xn:对。 徐老师:复试也受到了复试相关的培训,可以说在凯程打交道的时间也比较长了,在整个的时间段里面不知道萧楠怎么评价凯程? 洪xn:首先凯程我是无意当中知道的,一开始我是接触了你们的宝典那本书,我看了之后,觉得里面的内容非常的详细,而且专业重点强就吸引了我。所以我就上网搜了凯程的机构,才发现它也还有一个配套的网课所以我就报名参加,我想说凯程它再教育这方面第一点是之前我说的是内容是非常的详细,重点性强,减少我们盲目的阅读书本的时间。第二是它的课程条例非常的清晰,一直跟着课程走的话是不慌不忙、非常有计划性,也能够提高我们学习的自信。最后就是我从凯程网课当中学习凯程不仅帮助我们复习考研,更多的是向我们介绍一种学习方法。并且也不是针对眼前的考研,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都非常的重要。所以这是我对凯程最深刻的印象。 徐老师:谢谢萧楠对凯程的认可,也会让凯程的老师更愿意咱们教学的课程再去做的更精细化一些为更多的考生来服务,我们接下来就把咱们自己的一些学习的感悟和经验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们首先说专业课,因为很多的同学对专业课尤其是跨专业的学生靠教育的很多,这一点和你是一样的,可能一开始学习都会有很多的迷盲,你可以和大家说一说学习专业课的感悟和经验。 洪xn:我考的专业课是北师大的740,它分为五门,就是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的教育研究其中我是先分析了一下教育学和中外史是占的比较是大的,所以我就把重点放在学习这三门当中。中外史是非常注重记忆,教育学原理是要整理出一个框架能够有发散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北师大教育学就业怎么样

北师大教育学就业怎么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就业前景良好,就业渠道广阔,师资力量雄厚,人脉资源广,就业机会多。随着国家对教育的越来越重视和教师待遇的不断提高,教育学专业正在逐渐成为一门热门专业。 就业方向:高等师范院校师资、高等院校辅导员、中小学校教育科研人员、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杂志社编辑、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本文系统介绍北师大教育学考研难度,北师大教育学就业,北师大教育学专业方向,北师大教育学考研参考书,北师大教育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师大教育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学考研机构! 一、北师大教育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北师大教育学考研难度不大,专业招生量大,考试题目难度不高。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其中专业课认真复习后,及格很容易。 自2013年起北师大教育学实行自主命题,考试难度降低,试题灵活。据凯程从北师大教育学部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北师大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里,教育学基础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北师大教育学各细分专业介绍 北师大教育学各专业方向如下: 1.教育学原理 2.课程与教学论 3.教育史 4.比较教育学 5.学前教育学 6.高等教育学 7.成人教育学 8.职业技术教育学 9.特殊教育学 10.教师教育 11.远程教育 12.教育经济与管理 13.教育技术学 以上专业方向每一项还包括具体研究方向划分,由于篇幅限制就不一一列举。在凯程的教育学栏目有专门介绍教育学各个专业的情况。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知识整理

教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广义的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侠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4.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也就是指有层次结构的、按年级分级的教育制度,即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其典型代表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5.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6.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7.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8.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9.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的《大教学论》,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并提出“泛智教育” 10.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教学上,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11.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主张“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杜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1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科学的教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13.康德首先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知识讲授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决定着教育目的

(完整版)第三版《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 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 作为一种过程 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 (二)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 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1906年,学部奏请颁布“教育宗旨”。民国之后,正式改“学部”为“教育部”。此后,“教育”一词就取代传统的“教”与“学”成为我国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这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传统教育学范式现代转换的一个标志。 (三)教育的定义(★★★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 有三个层次: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 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 出发点和基础是“学习”和“学习者”。 该定义侧重于教育过程中个体各种心理需要的满足及心理品质的发展。 3、二者的缺陷 社会角度:把教育看成一种外在强制过程,忽视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定义过于宽泛,失去了规定性(广义的);循环定义(狭义的)。 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因素和社会要求在教育活动中的巨大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教育者 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二)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 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三)教育影响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作业标准答案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和:(B) A、确定教学策略 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选择教学媒体 D、确定评价方法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B 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D) A、小学教育思想 B、初中教育思想 C、高中教育思想 D、大学教育思想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A ) A、组织结构 B、组织目标 C、参与者 D、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D)

A、人本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结构主义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A) A、法国 B、芬兰 C、英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B.C.D) A、修道院学校 B、人文主义学校 C、新教学校 D、天主教学校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A.C.D.) A、国家课程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A.D) A、合作式综合中学 B、探究式综合中学 C、协作式综合中学 D、一体化综合中学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 A、目标本位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1. 我国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有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类型,它们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一起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形态。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学体制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封建社会的中央官学产生于汉代,随后在各个朝代有所发展。封建地方官学始于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创办郡学,招收“下县子弟”入学。自汉代到明清,都分别按地方行政单位设立地方官学,如府学、县(州)学。明清还在乡村设立社学。 私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秦朝被禁绝,汉代得以复苏和发展。汉代私学教育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蒙学教育性质,主要形式是书馆或家馆,主要学习内容是识字、习字;第二种类型,是初读一般经书的私学,通称为乡塾;第三种类型,是专经研习性质的私学,这种机构多称为“精舍”或“精庐”,讲学者都是精通一经或数经的名师巨儒,多以研讨学问和治术为办学目的。魏晋南北朝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私学在历朝历代都一直存在,并且在绝大部分时期都非常兴盛。 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诞生于唐末五代,宋代时期书院发展成为一种制度化的教学形式,并产生了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等六大书院,明清时期有著名的东林书院、漳南书院、诂经精舍、学海堂等。 我国封建政府不仅重视官学,并且对私学、书院等非官学教育给予支持,从而使官学、私学、书院等三种学校教育形式并存与相互配合,在社会动荡时期,每当官学衰微的情况下,私学、书院的发展与繁荣,很好地弥补了官学教育的缺失,并且促进了非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为中华固有文化的绵延不绝提供了重要的教育基础。 2.当前各国学校结构发生变革体现出哪些共同特征 答:1、促使学校由权威结构向专业结构转变 学校的科层化与教师的日益专业化之间可能会有持续不断的冲突。在科层取向与专业取向之间找到平衡,使学校走向专业科层制结构。专业科层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结构,也是当今学校结构变革的目标之一。而专业科层制的组织结构是扁平化的。 2、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促使学校走向准专业科层制或专业科层制则是可能的,也正是改革者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即通过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促使校长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我国现行的校长负责制还需进一步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向学校放权,使学校在人事权、办学权、财产权和课程设置权等方面,真正具有相应的权力;另一方面要对校长的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校长权力膨胀和扩大。 3、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 学校结构的另一个变化就是赋予家长和社会人士的参与权,促进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家庭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体现。在国外,为了保证家长和社会的参与,法律、政策和相应的制度是家长参与的重要保障和支持。其主要精神是藉由下而上的社会运动,重建学校的结构,以加强学校的自主性,提升教师与校长的专业素质,促进学校决策民主化,推动学校发展。 4、重视非正式结构的功能 首先,非正式结构有助于员工对政策的理解和传播。其次,除了形成非正式的社会结构,还会出现非正式的共享价值与信念——规范取向。第三,非正式结构对正式结构是有益的补充,非正式组织有助于提高凝聚力。第四,与正式的等级制度、非人格化以及正式权威不同,在非正式组织中,这些不起主导作用,因为个性化的需要是非正式组织的动因,这有助于维

北师大教育学部各专业

040102课程 与教学论 26 01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2课程论同上 03小学教育同上 04数学课程 与教学 同上 05脑认知与教学同上 含:脑与学习科学、脑与语 言学习、脑与数学学习、脑 与科学教育等 06科学与环 境教育 同上 040104比较教育学17 01教育领导与管理比较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 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2基础教育比较同上 03高等教育比较同上 04国际教育与国际交流同上 05教育理论与思潮同上 040121★教师 教育 11 01教师教育政策研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 综合 优先录取有学科背景的考生 02教师教育理 论与历史研究 同上 03教师教育课 程与学科教学研究 同上 04教师专业发 展与人力资源管理 同上 05教师培训项 目开发与评价 同上

(2)教育硕士的初试考试科目如下:

第四单元的考试参考书目如下: 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及参考书目

单位代码:10027 地址:英东楼242 邮政编码:100875 联系部门:教育学部电话:58802069 联系人:陈林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 方向招生人 数 考试科目备注 004教育学部209 接收推免生比例 或人数:30%左右 040101教育学原 理 17 01教育基本理论与教育哲学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 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 础综合 含教育文化学 02教育政治学与教 育法学 同上 03教育社会学与教育人类学同上含性别教育与多元 文化教育 04德育原理同上含公民教育、道德 教育等 05家庭教育同上 040102课程与教学 论 26 01教学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2课程论同上 03小学教育同上 04数学课程与教学同上 05脑认知与教学同上含:脑与学习科学、脑与语言学习、脑与数学学习、脑与科学教育等 06科学与环境教育同上 040103教育史13 01中国教育史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2外国教育史同上 03中外教育交流史同上

教育学笔记(表格式整理版)精华

教育学 一、教育与教育学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四、中学教育(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五、学生与教师(师生关系) 六、中学课程 七、中学教学 八、中学德育 九、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活动中的三结合——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教育三大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起源论:生物起源说(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米丁斯基、凯洛夫 4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时一门以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二、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生产力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 2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形成新的劳动力,提高劳 动效率)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使原本由少数人掌握的科学知识为更多人掌握) (二)教育与科学技术 1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三)教育与文化 1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文化对教育——影响教育目的、内容、教学方法的确立 教育对文化——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传播、交流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 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文化——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的手段、构成文化本体3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4学校文化的特点为:(一种组织文化、)(整合型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5学校文化既能给学校预订教育目的带来积极影响也能带来消极影响,这是由学校文中蕴含的(丰富多样性)和(歧义性)决定的 6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性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7校园文化可分为(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 8(学校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9学校精神文化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良好的校风对学生个性和品德有陶冶与导向作用 1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 2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 四、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一)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学原理》学习心得体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认为要想真正得提高国家得综合实力,兵战不如商战。于就是各个国家大力发展恢复自己得经济建设,开始彼此间无硝烟得商业战,直到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世人震惊,伴随着这场“卫星震撼”而来得就是各个国家教育界得大反思,人们又普遍认为商战不如人才战。于就是作为冷战得另一方美国颁布了《国防教育法》率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旨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得教育改革运动,我们就单从“国防”二字就可以瞧出美国得用心及这场教育改革得重要性与迫切性。教育一直在促进经济得强盛、政治得民主、文化得繁荣、科技得发达等方面有无可替代得作用。时至今日,知识经济得全球化、政治文化得多元化以及终身学习得观念已成为人们得共识,人们更加得重视教育,对教育提出了更高得要求。我国家也不例外,从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再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得颁布,足以瞧出来“国之大计在于教育”,进而把我国巨大得人口资源转化为强大得人力资源。那么,在国家新一轮得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重新给教师定位,怎样树立良好得教师形象,这都值得我们深思。 ㈠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得角色与地位 ㈠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得角色与地位 教师就是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得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得角色就是比较单一得,处于中心地位,以文化知识得权威出现在学生面前,过分得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得关系也就就是简单得茶壶与茶杯得关系。然而随着科技得发展与社会得变革、教育内容与方法得巨大变化、受教育者又就是一个个富有思想与独特人格得生命体、加之教育教学活动本身得复杂性等等,就必然注定教师角色得多样性。 虽然教师角色多样性已成为不争得事实,那么我们应如何把握与清楚地认识教师得这种职业角色得多样性,而不至于又一次得陷入教师角色“单一性”得泥淖中。 ⒈知识得传递者,更就是知识得引导者。在知识信息方面,教师知之甚多,而学生知之甚少,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就是重要得,也就是必须得,可就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包办学生得知识。教师更多时候要作为知识得引导者得身份出现,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就是这个道理。根据建构主义得观点,学习不就是简单得知识由外到内得转移与传递,而就是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得知识经验得过程,学生也不就是被动得接受信息,而

北师大版教育学大纲

北师大版教育学考试大纲整理 第一章 §1、教育的发展 1、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 2、正规教育,又称制度化教育,其标志是近代(19世纪下半期)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3、中国近代第一个完备的学制是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实施的学制是1903年癸卯学制;1922年的新学制(北洋政府)是壬戌学制。 4、中国古代教育: (1)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夏。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 (2)汉代的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对的依据和教学的基本教材。 5、古代外国教育: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注重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的是雅典教育。 (3)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4)骑士教育的内容是效忠领主的品质,军事征战的本事,附庸风雅的素养。 (简答)6、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日益大众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1)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体现了很多教育思想 ○1有教无类○2因材施教○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5学以致用(学行结合) (2)《礼记》中的《学记》(战国后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着,其中有很多教学思想: ○1“教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困”体现了教学相长; ○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显现了启发式教学; ○3“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教之”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思想; ○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体现了臧息相辅(课内与课外学习结合); ○5“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体现了教育重要性;“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教育和政治关系。 3、西方古代教育思想: (1)古希腊苏格拉底的问答法:○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苏格拉底主张启

北师大教育学各细分专业介绍

北师大教育学各细分专业介绍 北师大教育学各专业方向如下: 1.教育学原理 2.课程与教学论 3.教育史 4.比较教育学 5.学前教育学 6.高等教育学 7.成人教育学 8.职业技术教育学 9.特殊教育学 10.教师教育 11.远程教育 12.教育经济与管理 13.教育技术学 以上专业方向每一项还包括具体研究方向划分,由于篇幅限制就不一一列举。在凯程的教育学栏目有专门介绍教育学各个专业的情况。 以上各专业方向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如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740教育学基础综合 其中教育技术学初试科目如下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94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 本文系统介绍北师大教育学考研难度,北师大教育学就业,北师大教育学专业方向,北师大教育学考研参考书,北师大教育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师大教育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教育学考研机构! 一、北师大教育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北师大教育学考研难度不大,专业招生量大,考试题目难度不高。据统计,录取的人基本都是跨专业的学生,其中专业课认真复习后,及格很容易。 自2013年起北师大教育学实行自主命题,考试难度降低,试题灵活。据凯程从北师大教育学部内部统计数据得知,每年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北师大教育学考研考试科目里,教育学基础综合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师范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跨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北师大教育学就业怎么样?

教育学读书笔记

《当代教育学》读书笔记 摘抄: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类特有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在有较完善的文字形态时,就出现了学校。教育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提供保证,同时,社会和人的发展又不断向教育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等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功能是古代教育的基 本特征;文艺复兴运动对欧洲教育的人文化、世俗化和增加新学科教育内容,以及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二战后的教育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大众 化和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用于国际交流。这些变化既是生产力发展、政治力量变化、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也是人类的社会理想、人生态度更新的结果。 3、教育学的思想来源 (1)、孔子的教育思想。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B,孔子的最高的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礼”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C,教育内容上孔子主张“六艺”。D,孔子倡导启发试的教育 方法。(2)、《学记》的教育思想。《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A,《学记》高度重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B,《学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C,《学记》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D,《学记》同样重视启发性教学。 4、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从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来说,通常以赫尔巴特及他的《普 通教育学》、杜威及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作为代表人们和作品。赫尔巴特与他的《普通教育学》: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赫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的基础。 《普通教育学》共分三篇:第一篇阐述“教育的一般目的”,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教学应以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为目的。第二篇论述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的过程等,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借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间,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认为学生应该学习的应该是统一体的,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形式阶段。第三篇讨论道理性格的形成及其通过教育形成儿童性格的理论。强调儿童的兴趣是教育的出发点,强调教师、教授、教材的主导作用,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良好的国家公民,强调道德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赫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 教育思想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心得: 最近通过阅读《当代教育学》后,让我受到了一些启发,下面我就总结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认为老师要想把认真准备的课在讲课中得到完全的实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有几个方面要满足:一是要目标明确。就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让学生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

北师大教育学名词解释及部分试题答案

<<教育学>>名词解释1.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2. 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3.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4.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硬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5.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7.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8. 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9.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尾部、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所长,获得最佳的发展。 10. 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11. 教学方式:是构成教学方法的细节,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个别短暂活动或操作活动。12. 教学方法组合: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定特点的教学活动的模式。13.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14. 谈话法:亦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15.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16.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17.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老龄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18. 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19.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20.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21. 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真题详解附答案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真题详解附答案 二、辨析题:完整试卷及答案 1.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活动。 答:此观点存在一些偏差。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之下,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的个性。凯程考研提供此题干中只说明了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学并没有明确说明,因此,此观点是片面的。我们所强调的教学是在教师教的基础上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活动,而绝非教师填鸭式的传授方式。 凯程教育学2014年在北师大方面保录班7多金花全部录取,专业课押题全部命中,其中张海y同学是来自某三本院校国经贸专业,,考取了北师大学校咨询状元,7名学员的经验视频均在凯程网站有展示,有志于考教育学的同学,可以去查看, 凯程的教育学由徐影团队负责教研,在集训营和远程进行全方面授课指导,加上凯程教育学资源,教育学考研十拿九稳. 特别提醒的是考教育学的学生,99%都是跨专业考生,且难度没有那么大,所以想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教育学是首选. 择校择专业就找凯程老师 2.课程是学校全部教学活动的总和。答:对于课程的概念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要给课程下定义需要说明是广义和狭义的课程,在题干中课程是从一个狭义的角度来理解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和氛围的影响。而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因此,本题干中没有说明课程的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区分,另外,题干中也存在将课程和教学概念相混淆的问题。题干中有明显的大课程小教学的倾向,这是存在争议的。 3.智力是创造力的必要条件。 答:该说法明确错误。智力和创造力之间永远不出现充要的关系。一般情况

教育学原理笔记-第一章丨教育学考研

教育学原理笔记 参考教材《教育学基础(第三版)》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关键词:教育、学习、教育要素、教育形态、教育学、教育学的价值 学习目标 1.识记“教育”的概念,辨析“教育”与“学习”“灌输”“养育”等概念之间的异同。 2.理解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特别要理解这三个要素在当代的新特征。 3.比较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特征。 4.识记20世纪五种主要的教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阅读一篇/部他的代表作,理解他的主要学 术观点,并能够结合实际进行独到的评论。 5.理解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找一找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或课程在整个教育学科体系中的地位。 6.访问一些校长和中小学教师,了解教育理论在日常教育生活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 学习评价 一、结合从事教育工作或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理解)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首先,这个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教育”必然有其明确的目的,因为人类的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即使是儿童的游戏也不例外。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双向耦合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体的社会化,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个

体会。 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情感、知识、技能和信仰结构的人; 社会的个体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模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因此,日常家庭生活中的“抚养”“养育”行为严格来说就不能被称为教育,因为这类行为大都是在自然或无意识的状态下发生的,在个体与社会的双向建构方面起不到一种明确的“引导”“促进”和“加速”作用。 最后,这个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二、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时代内涵的认识。(结合实际) 作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三种基本要素。 教育者:简言之就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不仅是对从事教育职业的人的“总称”,更是对他们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学习者:传统上人们将“受教育者”或“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相对“教育者”或“教师”而言的。但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知识社会和终身教育时代的来临,教育对象的范围已经扩大到了全社会公民,“学习者”是一个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类型的词汇。 学习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活动,不同的学习者有学同的学习目的、学习背景或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所遭遇的问题与困难不同,对于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也不同。

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2

北师大网络教育《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2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北师大《教育学原理》在线作业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从课程设计的活动阶段来看,包括两个基本阶段:确定课程目标和:(B) A、确定教学策略 B、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C、选择教学媒体 D、确定评价方法 2、强调内部动机和有意义学习的学习理论是:(C) A、行为主义 B、建构主义 C、认知主义 D、人本主义 3、两种比较有影响的教育定位理论,分别把学生定位在教育活动的边缘和中心位置的是:B A、“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B、“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 论” C、“家长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D、“学校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 4、蔡元培最有价值和最有影响的教育思想是关于:(D) A、小学教育思想 B、初中教育思想 C、高中教育思想 D、大学教育思想 5、学校的简单要素不包括:( A ) A、组织结构 B、组织目标 C、参与者D、技术 6、一种典型的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理论是:(D) A、人本主义 B、概念重建主义 C、后现代主义 D、结构主义 7、欧洲大陆上最早开展中等教育综合化的国家是:(A) A、法国 B、芬兰 C、英国 D、德国 二、多选题 1、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有哪些类型的学校:(B.C.D) A、修道院学校 B、人文主义学校 C、新教学校 D、天主教学校 2、从课程管理和开发主体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划分为:(A.C.D.) A、国家课程 B、综合课程 C、地方课程 D、校本课程 3、德国综合中学的形式包括:(A.D) A、合作式综合中学 B、探究式综合中 学 C、协作式综合中学 D、一体化综合中学 4、课程评价按照评价进行的时间可分为:(B.D) A、目标本位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目标游离评价D、总结性评价 5、一般来说,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哪些问题:(A.B.C) A、学习障碍 B、学习困难 C、学业不良 D、学业倦怠 三、判断题 1、学校的个体价值中的“个体”主要指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错误) 2、学校体系的形成始于17世纪晚期的产业革命。(错误) 3、西周的学校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正确) 4、契约学校是美国公办民营学校中的又一学校类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正确) 5、家庭学校的兴起,就是公众对公立学校不信任而产生的一种学校类型。(正确) 四、简答题 1、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文化氛围是指一所学校所追求和实践的学校精神、学校理念以及师生员工对知识价值的认识、态度及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体现在校长的领导和教师与管理者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酝酿。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