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认识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教学时间:2学时

课程导入:

1.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影响力

镜头一:马克思被西方媒体评为“千年风云人物”

英国广播公司网上民测: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思想家”,得票率高居榜首,第二、三、四分别为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

路透社千年风云人物评选:马克思一分之差名列第二,第一为爱因斯坦.路透社评选结果中说:“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是全球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镜头二:马克思被德国民众评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20XX年9月,德意志电视二台“最伟大的德国人”调查

东德地区:马克思第一

西德地区:西德战后总理阿登纳、第二、第三分别为马丁路德、马克思镜头三:马克思被英国媒体评为“全球最伟大的哲学家”

20XX年6月,BBC广播四频道“谁是现今英国人心中最伟大的哲学家”调查,马克思第一,第二、三为休姆、维特根斯坦

思考:

(1)人类过去1000年中,思想大师灿若群星,为什么马克思能够在历次评选中高居榜首?

(2)在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的情况下,西方媒体的评选结果说明了什么?

2、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及伟大生命力!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资本主义的内在本质及内在矛盾——科学社会主义

(起点)(中介)终点(2)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反思,开创了不同于资本主义同时又超越于资本主义的新的制度设计和新的现代化之路。

(3)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与社会发展道路所决定的

教学内容: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严密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广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

1、时代背景

15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获得长足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同时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引发人们去思考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

(1)15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

(2)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和生产力的大发展

(3)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反抗资本主义的斗争由经济斗争逐步走向政治斗争。

1831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3、自然科学基础

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三大重要成果: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进化论

4、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造

(1)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卓越的品格

卡尔·马克思

1818年5月5日诞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市一个犹太族律师家庭。

1835年秋在特利尔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接受了黑格尔哲学。

1841年夏,接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

1842年4月,马克思为《莱茵报》撰稿。次年3月退出,移居巴黎。

1844年8月底,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开始合作。

1848年2月中旬,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8月初,马克思被比利时政府驱逐出布鲁塞尔到达巴黎。

1849年6月初,马克思及其一家流亡到巴黎。8月,又被法国政府驱逐,迁居伦敦。

1850年,马克思写作《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后,马克思以一个实际参加者的身份全力以赴支援公社革命。

1871年5月30日,马克思在国际总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了题为《法兰西内战》

的宣言。

1875月,他写了《对德国工人党纲领草案的意见》(即《哥达纲领批判》)。

马克思在晚年以主要精力研究和写作《资本论》第二、三卷,同时与欧美工人运动保持密切的联系,指导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建设。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

3月17日,在海格特公墓举行的葬仪上,思格斯发表讲话。

马克思的伟大人格魅力

“他的伟大使他别无选择,他接受了摆在那里的前途:几乎长达40十年的流亡生活,40年的拼命工作,40年的贫困和牺牲;他成了一个求乞者,他接受朋友的馈赠。思想战胜了他的智慧,征服了他的信念,理智以思想锻造他的良心;这是一串链条,他无法挣脱它;这是不可抗拒的力量,只有征服了它,然后才能战而胜之。。。在西方的思想史上,为追求纯粹,不仅使自身,也使全家像受到诅咒一般蒙受匮乏和困苦,牺牲自己的儿女,也只有那么几个人物。。。

只有卡尔马克思对现实作出小小的让步,他们就会得到拯救。。。马克思也像他那个世纪的另外三个伟大的德国人——克莱斯特、赫尔德林和尼采一样,不知道什么叫妥协。克莱斯特开枪自裁,赫尔德林和尼采都发了疯。马克思是完全清醒地走向他生存的悲剧。(德国著名作家伯尔)

(2)思想理论创造: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批判、继承了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合理的成分。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发展

1、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

阶级革命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形成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

(1)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2)沙皇俄国成了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为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开辟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2、20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

合,并扎根开花结果,分别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相结合,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

四、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社会理想

革命性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和世界观、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3、运用唯物史观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指明了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革命性和党性所决定

2、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

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由马克思主义彻底的科学性和自觉地实践性所决定

2、马克思主义坚定的革命性所决定

3、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4、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

——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

五、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一)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课后作业:思考马克思主义对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

通过本整学习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打下理论基础。

教学重点:

1.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世界的物质性

3.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

4.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

教学时间:1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世界观与哲学

1、世界观

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

人通过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思考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从而形成人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人思考世界只不过是间接的思考自身。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2)世界观与方法论

方法论: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般方法的理论。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包含和体现世界观。

2、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与世界观

①联系:都是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

②区别:世界观是自发的、分散的、不系统的,哲学则是自觉的、系统的

理论形式;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掌握。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恩格斯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

1、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它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2)它是各哲学派别相互论争论的理论焦点

(3)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内容

2、哲学基本问题关系图:

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问题(世界是什么)

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问题辩证法哲学(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世界的状态问题(世界怎么样)

可知论形而上学

思维能否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

三、哲学形态的历史发展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①定义:凡是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物主义。

②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内涵:把“物质”理解为自然界中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

局限性:朴素直观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内涵:把“物质”理解为当时所发现的物质结构的最小层次——原子,把原子的某些物理属性(如质量不变性、广延性、不可入性和不可分性)

当成一切物质的共同属性。

局限性:不彻底性;机械片面性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内涵: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是精神的产物或表现。

分类: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用联系、运动、发

展的观点看问题。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新的水不断地流过你的身旁。”

“万物皆流,无物常驻。”

形而上学:主张世界静止不变和事物孤立存在的世界观方法论,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可知论。

凡以知,物之理也;可以知,人之性也。——荀子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物质和意识没有同一性,主张世界不可以认识或不可以完全认识的哲学观点,就是不可知论。

第二节世界的物质性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物质”和“运动”这样的词无非是简称,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

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恩格斯

物质定义的特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个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原子部分共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客观实在共性列宁的物质定义: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内涵:客观实在

意识——物质外延:自然物质形态

社会物质形态

注意:一是指出了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二是突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性。

(2)列宁物质定义的重大意义:

①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坚持了唯物主

义,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指出物质是能为人的意识所认识的,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

清了界限

③指出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把物质与物质形态区分

开来,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同旧唯物主义划清了界限。

④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使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思考问题:人脑属于物质还是意识?

场、真空是否也应属于物质?

信息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2、物质:运动、时间、空间

(1)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一切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①任何物质都是在运动着的;

②任何运动都离不开物质。

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

静止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所处的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

相对静止的意义:

第一,相对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才能坚持物质世界永恒运动的观点。

第二,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

第三,相对静止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可能。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里特

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

(2)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一方面,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也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运动,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时间的特性是一维性: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

时空相对性:

第一,时间空间随着物质运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第二,时间空间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认为,重力场的时间空间特性是依赖于物质的质量分布的,物质的质量愈大、分布愈密、重力场愈强,则空间的“曲率”就愈大、时

欧几里德几何学、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和黎曼几何学,它们分别反映了不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

现代自然科学有力地证明了世界是物质形态多样性的统一的世界。世界是“一”和“多”的统一。

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无机物

生命特性有机物

物质世界存在方式: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密态

共性特点:实体、场

物质结构的层次性

非生物世界:夸克、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地球上的实体物质、行星、恒星、星系、总星系

生物界:分子、胶体粒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生物群

人类社会:

社会有机体

社会生产方式

生产力生产关系

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的含义

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性;

(2)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物质生产实践;

(2)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1)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分化出自然的决定性因素。

(2)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3)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础领域;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结: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和本质,但不是世界的本质,因为实践是专属于人的,但世界并不仅指人类社会。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实践的社会本质地位?

(2)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地位是否否定了唯物主义世界观?

第二节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导入:

唯物主义

世界本原问题

世界观的基本问题:唯心主义

辩证法:用联系、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

世界状态问题争论焦点:是否承认事物的矛盾、是

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

本原因

形而上学:用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

看待世界

联系质量互变规律辩证法的基本实质、核心: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

特征发展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联系、发展的普遍性

1、事物的普遍联系

恩格斯:“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

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1)联系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2)联系的特点:

a、联系的客观性;

b、联系的普遍性;

c、联系的多样性;

方法论:善于分析事物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思考题:分析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在于调整人类各种关系模式?

2、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发展与运动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运动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既包括前进、上升的,也包括后退、下降的.

区别:发展只是运动中的一种前进、上升的变化。

承认运动即变化的观点并不一定是辩证法,如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某种变化,只有承认发展才是辩证法。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因:

①新事物比旧事物有更多的优越性和更大的生命力。

①社会历史领域中,新生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根本上符合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事物发展的原因、动力)

矛盾: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

同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矛盾的基本属性:共同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区别: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区别的,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联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同一性是包含斗争性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

供必要的前提。

第二,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

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有重要作用,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

思考:如何用对立统一规律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普遍性:矛盾无时不有、矛盾无处不在。共性、绝对性矛盾(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

特殊性:(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

各有不同特点;个性、相对性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

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思考: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必然性?

(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的状态)质质变:

事物量量变:

质变与量变的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两边的必然结果;

3、两边和质变是相互渗透。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的趋势)肯定:

事物

否定:

1、辩证的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2、事物的辩证发展: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一个周期)

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哲学内涵: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1、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1、规律的涵义

规律就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和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制造规律、消灭规律。

(二)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种不同规律。自然规律的产生与作用的发挥同人的活动无关。社会规律则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依存的不是人的意志,而是在人的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在人的活动中,人的行为并不总是和规律相吻合的。规律是人的行为中形成的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必然性。不管人们的动机如何,规律总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东西。社会规律总是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最终的必然性,它决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含义:指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

表现在: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的活动中预定的目标、蓝图、活动方式和步骤等,都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世界的反映是一个主动地创造性地过程。第三,意识能控制人体的生理活动。科学发展的大量事实证明,人的意识活动既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能积极地反作用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对人的生理和病理具有很大的影响。第四,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因为意识的能动性不仅在于人们从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思想,更重要的则是以这些正确的思想为指导,通过实践把思想的东西变成现实,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1)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

(3)要认识客观规律和按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础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社会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

课外作业:观看《复兴之路》,思考历史发展规律性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提高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6、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教学时间:6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和认识的可能。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旧唯物主义: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表现:影像说、流射说、蜡块说、白板说、感觉论

根本缺陷:一是脱离实践,二是不懂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论;

特点: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全面地分析和说明了人反映世界的社会性、主体性和能动性。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指出人对世界的能动反映是充满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

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基本形式。

特点:生动、直观、具体性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式。

特点:抽象性、间接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感性认识中包含着理性认识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也包含着感性认识的因素。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这不仅表现在感性认识和

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而且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

注意: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两种错误:

唯理论: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

经验论: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的重要性和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的作用

3、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途径:

首先,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生动的现象,尽可能地占有丰富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

其次,在掌握了大量现象的基础上,要对现象、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和分析,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它比第一次能动飞跃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反复性:人们对于一个复杂问题的认识,往往不是经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两次飞跃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等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第一,主体对客体事物的认识要受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过程及其表现程度的限制

第二,主体的认识要受到各种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第三,主体认识还要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

无限性:即使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认识,经过“实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得到了正确的认识,但是客观事物及实践过程本身的推移发展是没有止境的。

第二节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和绝对性、相对性

1、真理: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

(1)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2)检验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

2、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绝对性:真理的内容和发展趋势

真理

相对性:真理的发展过程和条件性

真理的绝对性:

第一,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的符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否则就不成其为真理,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第二,人类的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客观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性:

第一,从整个客观世界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只是对某一部分或片段的正确反映,人类已经实际达到的认识总是有限的。

第二,从特定事物或现象来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只是对该对象一定方面、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

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

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对立的,它们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相互区别,不能混淆。

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相对真理中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总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

第三,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相互转化的。真理是一个过程,人类认识是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接近绝对真理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注意:割裂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会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二、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人类的实践活动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它有三个特点:第一,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第二,一般说来,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

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第三,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认识性认识。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是作用。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

课后思考:为什么马克思主义需要不断的中国化,随着中国社会实践的展开和发展,需要不断的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点: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4、社会矛盾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5、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教学时间: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会影响并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重点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复杂多元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现实的影响?

二、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生产关系人与人物质资料的生产

生产力人与自然

1、生产力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实体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手段

生产力非实体要素:科技、管理、信息

(生产力诸要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的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会发生改变。)

2、生产关系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具有基础地位和决定、

支配作用)

狭义:生产关系 b、产品的分配关系

C、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广义: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1)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

(2)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和阻碍作用

思考:如何理解资本主义二战后生产的发展状况?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政治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者不适应自己的发展;

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积极或者消极的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观察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因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三、革命和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革命是社会根本制度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

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社会改革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革命性的改革;另一种是改良性的改革,也称社会改良。

社会革命和改革的根源:社会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和途径,两者相互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思考:如何理解“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具体地来说:第一,科技改革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第三,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意味着增强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全球问题”。

但“全球问题”决不能单纯归结为科学技术的原因。全球问题是社会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的产生同人们长期以来片面看待科技的作用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直接相关。而造成全球问题更为主要的根源是各种社会因素。

全球问题的最终解决,不仅要依赖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变革,依赖国际社会的通力合作,也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合理利用。

第二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

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坚持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坚持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现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广泛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2)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2、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杰出历史人物与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

3、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

课后作业:研读十七大报告,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哲学内涵?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