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化学常用原电池方程式

高中化学常用原电池方程式

高中化学常用原电池方程式
高中化学常用原电池方程式

高中化学常用原电池方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常用原电池方程式

1.Cu─H2SO4─Zn原电池

正极:2H++2e-→H2↑

负极:Zn-2e-→Zn2+

总反应式:Zn+2H+==Zn2++H2↑

2.Cu─FeCl3─C原电池

正极:2Fe3++2e-→2Fe2+

负极:Cu-2e-→Cu2+

总反应式:2Fe3++Cu==2Fe2++Cu2+

3.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

正极:O2+2H2O+4e-→4OH-

负极:2Fe-4e-→2Fe2+

总反应式:2Fe+O2+2H2O==2Fe(OH)2

4.氢氧燃料电池(中性介质)

正极:O2+2H2O+4e-→4OH-

负极:2H2-4e-→4H+

总反应式:2H2+O2==2H2O

5.氢氧燃料电池(酸性介质)

正极:O2+4H++4e-→2H2O

负极:2H2-4e-→4H+

总反应式:2H2+O2==2H2O

6.氢氧燃料电池(碱性介质)

正极:O2+2H2O+4e-→4OH-

负极:2H2-4e-+4OH-→4H2O

总反应式:2H2+O2==2H2O

7.铅蓄电池(放电)

正极(PbO2):

PbO2+2e-+SO42-+4H+→PbSO4+2H2O

负极(Pb):Pb-2e-+(SO4)2-→PbSO4

总反应式:

Pb+PbO2+4H++2(SO4)2-==2PbSO4+2H2O

8.Al─NaOH─Mg原电池

正极:6H2O+6e-→3H2↑+6OH-

负极:2Al-6e-+8OH-→2AlO2-+4H2O

总反应式:2Al+2OH-+2H2O==2AlO2-+3H2↑

9.CH4燃料电池(碱性介质)

正极:2O2+4H2O+8e-→8OH-

负极:CH4-8e-+10OH-→(CO3)2-+7H2O

总反应式:CH4+2O2+2OH-==(CO3)2-+3H2O

10.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

(Li2CO3和Na2CO3熔融盐作电解液,CO作燃料):

正极:O2+2CO2+4e-→2(CO3)2-(持续补充CO2气体)

负极:2CO+2(CO3)2--4e-→4CO2

总反应式:2CO+O2==2CO2

11.银锌纽扣电池(碱性介质)

正极(Ag2O):Ag2O+H2O+2e-→2Ag+2OH-

负极(Zn):Zn+2OH--2e-→ZnO+H2O

总反应式:Zn+Ag2O==ZnO+2Ag

************************************************************************** ******************

高一化学必修二《原电池》

新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原电池》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苏教版高一年级必修二专题二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一种装置,也是化学与能源相联系的很关键的内容,这些知识不但能让学生大开眼界,而且还能为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内涵,所以这部分知识是应该以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从一个水果电池引入电池的内容,这样能激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好奇心,可以达到教学创设情境的需要。在上课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环境。本节课主体采用“搜集相关知识—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及构成条件。让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能源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过程与方法:利用实验探究方法学习原电池的原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学习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能源危机,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电极反应; 电子流向和电流方向。 五、教学手段 讲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准备实验 学生做好适当预习准备

1、实验探究,体现自主研究性学习 本节课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既符合化学的学科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的发展特点。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突破由认识,形成新认识,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牢固掌握。实验探究是让学生在具体实验事实的基础上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有利于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探索能力毕竟还处于初级阶段,尚不成熟,这就决定了他们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的探索主体,探索活动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和启发”,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当学生的思考和探索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启发,提示,点拨,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开展实验探索活动,既不是灌输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放手、放开。 2、精心准备,在磨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由于本节课采取讨论式和学生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尤为重要。要求教师对学生有较准确的了解和把握,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时调整课堂的节奏,这样才能得到好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准备,多方听取意见,不断磨合,这样才能上好一节课,同时也使我深刻体会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在积极思考和平时的积累。

高中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免费)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高中有機化學方程式匯總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OH 10. CH 2 = CH 2—CH 2Br 11. CH 2 = CH 2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 n 14. 2CH 2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 +H 2O H+H 2O

NaOH H 2 O 醇 △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催化剂 △ 24. + 3H 2 -NO 22O 26. 3CH ≡CH 27. CH 3CH 2Br + H 2O CH 3CH 2OH + HBr 28. 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 NaBr 29. CH 3CH 2Br+ NaOH CH 2 = CH 2 + NaBr +H 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2O 2O O 3O + 2O+CO 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2Ag ↓+3NH 3+H 2O 41CH 3O 42. 2CH 3COOH+2Na 2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高二化学原电池知识点总结

原电池知识点归纳小结 一、原电池 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反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电子转移 不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有效碰撞完成的,而是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外电 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电子的转移。两极 之间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构成了闭合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 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从化学反应角度看,原电池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导线传递给氧化剂,使氧化还 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三个: (1)电极材料由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与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组成。(2)两电极必须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 (3)两电极之间有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只要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就可构成原电池。而化学电源因为要求可以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电流,所以除了必须具备原电池的三个构成条件之外,还要求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化学电源必须是原电池, 但原电池不一定都能做化学电池。 (4)形成前提:总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的构成: a.活泼性不同的金属—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 b.金属和非金属(非金属必须能导电)—锌锰干电池,锌作负极,石墨作正极; c.金属与化合物—铅蓄电池,铅板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d.惰性电极—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均为铂。 ?电解液的选择:电解液一般要能与负极材料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2、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 (1)列出正、负电极上的反应物质,在等式的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2)标明电子的得失。(3)使质量守恒。 电极反应式书写时注意: ①负极反应生成物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若不共存,则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应该写入负极反应式; ②若正极上的反应物质是O2,且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则H2O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且生成物为OH-;若电解液为酸性,则H+必须写入反应式中,生成物为H2O。 ③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必须遵循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4)正负极反应式相加得到电池反应的总的化学方程式。若能写出总反应式,可以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应式,从而写出较难书写的电极方程式。注意相加减时电子得失数目要相等。 负极:活泼金属失电子,看阳离子能否在电解液中大量存在。如果金属阳离子不能与电解液中的离子共存,则进行进一步的反应。例:甲烷燃料电池中,电解液为KOH,负极甲烷失8个电子生成CO2和H2O,但CO2不能与OH-共存,要进一步反应生成碳酸根。

高二化学 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归纳

蛋白质: 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并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多肽,称为蛋白质。 组成:蛋白质是南C、H、O、N、S等元素组成的结构复杂的化合物。 蛋白质的性质: (1)两性 由于形成蛋白质的多肽是由多个氨基酸分子脱水形成的,在多肽链的两端必有一NH2和一COOH,因此蛋白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表现为两性。 (2)水解 反应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肽类化合物,最终逐步水解得到各种氨基酸。 (3)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巾加入某些无机盐(如硫酸铵、硫酸钠和氯化钠等)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称为盐析。 注意:盐析只改变蛋白质的溶解度,没有改变它的化学性质,析出的蛋白质还能溶于水,故盐析是可逆的过程。 (4)变性 在某些物理因素(如加热、加压、搅拌、紫外线照射和超声波等)或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甲醛、乙醇和丙酮

等)的影响下,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注意:蛋白质的变性是一个不可逆过程,变性后的蛋白质在水中不能重新溶解,同时也会失去原有的生理活性。 (5)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蛋白质可以与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如硝酸可以使含有苯环结构的蛋白质变黄,这是含苯环的蛋白质的特征反应,常用来鉴别部分蛋白质。在使用浓硝酸时,不慎将浓硝酸溅在皮肤上而使皮肤发黄,就是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的结果。 (6)蛋白质的灼烧 蛋白质在灼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据此鉴别真丝和人造丝。 简述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1、具有两性; 2、可发生水解反应; 3、溶水具有胶体的性质; 4、加入电解质可产生盐析作用; 5、蛋白质的变性; 6、颜色反应,蛋白质可以跟许多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7、气味反应。 两性 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在蛋白质分子中存在着氨基和羧基,因此跟氨基酸相似,蛋白质也是两性物质。 水解反应

高中化学 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原理 一.原电池 1.能量转化: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 2.原电池构成条件:(1)金属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电极、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3.结构:内电路——电解质溶液、电极 导电微粒:自由移动离子(阳离子往正极移动,阴离子往负极移动) 外电路——电极(与导线) 导电微粒:自由移动电子(电子由负极经过导线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极:根据活泼性的不同,分为负极(金属活泼性强) 正极(金属活泼性弱)。 正极:通常是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电子流____(填“出”或“入”)的一极,电极上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负极:通常是活泼性较强的金属,电子流_____(填“出”或“入”)的一极,电极被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发生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反应特点: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5.工作原理:负极失电子经导线流向正极形成电流,内电路自由移动的离子定向运动传递电荷 【例题】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练习题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要强, 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pH变大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流从a极到b极 D.a极上发生了氧化反应 【练习题2】人造地球卫星用到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它在放电时的电极反 应为:Zn + 2OH––2e–=ZnO + H2O Ag2O + H2O + 2e–=2Ag + 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A.负极,并被氧化B.正极,并被还原

高中化学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中化学所有化学反应方程式 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H) 1、氧化性: F2+H2===2HF (阴暗处爆炸)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XeF4是强氧化剂,能将Mn2+氧化为MnO4–) nF2+2M===2MFn(M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水是还原剂)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7F2(过量)+I2===2IF7 F2+Cl2(等体积)===2ClF (ClF属于类卤素:ClF+H2O==HF+HClO ) 3F2(过量)+Cl2===2ClF3 (ClF3+3H2O==3HF+HClO3 ) Cl2+H22HCl (将H2在Cl2点燃;混合点燃、加热、光照发生爆炸) 3Cl2+2P2PCl3Cl2+PCl3PCl5Cl2+2Na2NaCl 3Cl2+2Fe2FeCl3Cl2+Cu CuCl2 Cl2+2FeCl2===2FeCl3(在水溶液中:Cl2+2Fe2+===2Fe3++3Cl-) Cl2+2NaBr===2NaCl+Br2Cl2+2Br-=2Cl-+Br2 Cl2+2KI===2KCl+I2Cl2+2I-=2Cl-+I2 3Cl2(过量)+2KI+3H2O===6H Cl+KIO3 3Cl2+I–+3H2O=6H++6Cl–+IO3– 5Cl2+I2+6H2O===2HIO3+10HCl 5Cl2+I2+6H2O=10Cl–+IO3–+12H+ Cl2+Na2S===2NaCl+S↓Cl2+S2–=2Cl–+S↓ Cl2+H2S===2HCl+S↓(水溶液中:Cl2+H2S=2H++2Cl–+S↓ Cl2+SO2+2H2O===H2SO4+2HCl Cl2+SO2+2H2O=4H++SO42–+2Cl– Cl2+H2O2===2HCl+O2Cl2+H2O2=2H++Cl–+O2 2O2+3Fe Fe3O4O2+K===KO2 S+H2H2S 2S+C CS2S+Zn ZnS S+Fe FeS (既能由单质制取,又能由离子制取) S+2Cu Cu2S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3S+2Al Al2S3 (只能由单质制取,不能由离子制取)

高中常见的原电池

原电池(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训练中学化学中关于原电池及化学电源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有关判断,一直是全国各省市高考命题的热点,由于这部分知识可非常好的以当今各种化学电源为切入点,有很好的命题情景和知识情景,因此此类题目成为命题专家的热门题材,现将中学化学中涉及到的常见的跟中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汇总成练习的形式呈现出来。 【书写过程归纳】: 列物质,标得失(列出电极上的物质变化,根据价态变化标明电子得失)。 选离子,配电荷(根据介质选择合适的离子,配平电荷,使符合电荷守)。 巧用水,配个数(通常介质为水溶液,可选用水配平质量守恒) 一次电池 1、伏打电池:(负极—Zn、正极—Cu、电解液—H2SO4) 负极:正极: 总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Zn + 2H+ == H2↑+ Zn2+ 2、铁碳电池:(负极—Fe、正极—C、电解液H2CO3 弱酸性) 负极:正极: 总反应方程式(离子方程式)Fe+2H+==H2↑+Fe2+ (析氢腐蚀) 3、铁碳电池:(负极—Fe、正极—C、电解液中性或碱性) 负极:正极: 化学方程式2Fe+O2+2H2O==2Fe(OH)2 (吸氧腐蚀)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 +3 H2O (铁锈的生成过程) 5、普通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C 、电解液NH4Cl、MnO2的糊状物) 负极:正极: 6、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Zn、正极—C、电解液KOH 、MnO2的糊状物) 负极:正极: 化学方程式Zn +MnO2 +H2O == ZnO + Mn(OH)2 7、银锌电池:(负极—Zn、正极--Ag2O、电解液NaOH ) 负极:正极: 化学方程式Zn + Ag2O + H2O == Zn(OH)2 + 2Ag 8、铝–空气–海水(负极--铝、正极--石墨、铂网等能导电的惰性材料、电解液--海水) 负极:正极: 总反应式为:4Al+3O2+6H2O===4Al(OH)3(铂网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 9、镁---铝电池(负极--Al、正极--Mg 电解液KOH) 负极(Al):正极(Mg): 化学方程式:2Al + 2OH–+ 6H2O =2〔Al(OH)4〕—+ 3H2

高中有机化学发生水解反应

典型类型: 高中有机化学发生水解反应 1、卤化物的水解;通常用氢氧化钠水溶液作水解剂, 反应通式如下:R—X+H2O-─→R—OH+HX Ar—X+2H2O─→Ar—OH+HX+H2O 式中R、Ar、X分别表示烷基、芳基、卤素。 2、脂链上的卤素一般比较活泼,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水解,如从氯苄制苯甲醇;芳环上的卤素被邻位或对位硝基活化时,水解较易进行,如从对硝基氯苯制对硝基酚钠。 3、酯的水解;油脂在酸或碱催化条件下可以水解. ①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丙三醇)高级脂 酸.C17H35COO-CH2CH2-OHC17H35COO-CH+3H2O====CH-OH+3C17H3 5COOHC17H35COO-CH2CH2-OH ②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C17H35COO-CH2CH2OHC17H35COO-CH+3NaOH====CH2OH+3C17H 35COONaC17H35COO-CH2CH2OH两种水解都会产生甘油. 4、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工业上就是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制取肥皂.低碳烯烃与浓硫酸作用所得烷基硫酸酯,经加酸水解可得低碳醇。 5、淀粉/纤维素水解(C6H10O5)n(淀粉/纤维素)+nH2O→nC6H12O6(葡萄糖) 6、蔗糖水解C12H22O11(蔗糖)+H2O→C6H12O6(果糖)+C6H12O6(葡萄糖) 7、麦芽糖水解C12H22O11(麦芽糖)+H2O→2C6H12O6(葡萄糖) 8、芳磺酸盐的水解通常不易进行,须先经碱熔,即以熔融的氢氧化钠在高温下与芳磺酸钠作用生成酚钠,后者可通过加酸水解生成酚。如萘-2-磺酸钠在300~340℃常压碱熔后水解而得2-萘酚。某些芳磺酸盐还需用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混合碱作为碱熔的反应剂。芳磺酸盐较活泼时可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碱熔。 9、胺的水解脂胺和芳胺一般不易水解。芳伯胺通常要先在稀硫酸中重氮化生成重氮盐,再加热使重氮盐水解。反应通式如下:Ar—NH2+NaNO2+2H2SO4─→Ar—N+2HSO-4+NaHSO4+2H2OAr—N+2HSO4+H2O─→ArOH+H2SO4+N2如从邻氨基苯甲醚制邻羟基苯甲

高中常用化学方程式

无机化学 一、碱金属 ( Li 、 Na、 K、 Rb、 Cs ) 1. 钠放在空气中: 4Na+O2===2Na2O(金属钠表面很快变暗) 2. 钠在空气中燃烧:(淡黄色固体) 3. 钠与水反应: 2Na+2HO===2NaOH+H↑(浮、熔、游、响) 4. 钠与硫酸铜盐溶液反应: 2Na+CuSO4+2H2O===Na2SO4+Cu(OH)2↓+H2↑ 5. 氧化钠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6. 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O+CO2===Na2CO3 7.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Na2O2+2H2O===4NaOH+O2↑ (过氧化钠即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8.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2Na2O2+2CO===2Na2CO3+O2 (常用于呼吸面具、潜水艇作供氧剂) 9. 过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 2Na2O2+2H2SO4===2NaSO4+2H2O+O2↑ 10. 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2HCl===2NaCl+HO+CO2↑ 11. 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Na2CO3+HCl===NaHCO3+NaCl 12. 碳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Na2CO3+CO2+H2O===2NaHCO3 13. 小苏打固体受热分解: 14. 小苏打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NaHCO3+ NaOH===Na2CO3+ H2O 15. 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O 2===2Li 2O(仅生成氧化锂) 16. 小苏打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NaHCO3+HCl===NaCl+H2O+CO2↑ 17. 金属钠与硫粉混合爆炸: 2Na+S===NaS(不需要任何条件) 二、镁.铝.铁 1. 氧气作用: 2. 镁与氮气作用: 3. 金属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CO2不能用扑灭由Mg,Ca,Ba,Na,K等燃烧的火灾) 4. 镁与稀硫酸的反应: Mg+H2SO4===MgSO4+H2↑ 5. 镁能与与沸水反应: 6. 氧化镁的反应: MgO+SO3===MgSO4 MgO+H2SO4===MgSO4+H2O 7. 氢氧化镁与氯化铵反应: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8. 铝箔在空气中燃烧: 9. 铝箔在氯气中燃烧: 10. 铝与稀盐酸反应: 2Al+6HCl===2AlCl 3+3H2↑ 11. 铝与稀硫酸反应: 2Al+3H2SO4===Al 2(SO4) 3+3H2↑ 12.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Al+2NaOH+2HO===2NaAlO+3H2↑ 13. 铝热反应: 14. 氧化铝的两性:Al 2O3+3H2SO4===Al 2(SO4) 3+3H2O Al2O3+2NaOH===2NaAlO+H2O 15 氯化铝与过量的氨水:AlCl 3+3NH· H2O===Al(OH)3↓ +3NH4Cl 16 氢氧化铝的两性:Al(OH) 3+NaOH===NaAlO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17 氢氧化铝的不稳定性: 3+ 18.Al与强碱的反应:AlCl 3+3NaOH===Al(OH)↓+3NaCl(碱不足) 19. 偏铝酸盐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 20. 铁与水蒸汽的高温反应: 21. 铁与稀盐酸的反应: Fe+2HCl===FeCl2+H2↑ 22. 铁与氯化铜的反应: Fe+CuCl2===FeCl2+Cu 23. 铁与氯化铁的反应: 2FeCl 3+Fe===3FeCl2 24. 铁的氧化物与稀盐酸的反应: FeO+2HCl===FeCl2+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 3O4+8HCl===FeCl 2+2FeCl 3+4H2O

高中化学有关原电池知识点的总结

高中化学有关原电池知识点的总结 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 (1)电极材料。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其它导电性(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2)两电极必须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 (3)两电极之间要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说明: ①一般来说,能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氧化反应的是原电池的负极。②很活泼的金属单质一般不作做原电池的负极,如K、Na、Ca等。 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说,较活泼的或能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但具体情况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铝电极在稀硫酸在中构成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但镁、铝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时,由于是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失去电子,因此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2)根据外电路电流的方向或电子的流向判断:在原电池的外电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3)根据内电路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

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总化学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 (5)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原电池工作后,若某一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得电子,该电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说明该电极溶解,电极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6)根据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判断:原电池工作后,如果一电极上产生气体,通常是因为该电极发生了析出氢的反应,说明该电极为正极,活动性较弱。 (7)根据某电极附近pH的变化判断 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因而原电池工作后,该电极附近的pH增大了,说明该电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较弱。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1)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书写电极反应的关键 如果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失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定错误。上述判断正负极的方法是一般方法,但不是绝对的,例如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溶液中,由于铝片表明的钝化,这时铜失去电子,是负极,其电极反应为:负极:Cu-2e-=Cu2+正极:NO3- 4H+ 2e-=2H2O 2NO2↑再如镁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虽然镁比铝活泼,但由于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而铝却反应,失去电子,

高中化学——常见水解反应总结

常见水解反应 一.简单水解反应 # 二.双水解 (一)不是彻底水解,比单一离子水解要强,用 表示,例: 1.(NH 4)2CO 3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NH 4++CO 3 2- +H 2O HCO 3-+ 2.CH 3COONH 4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H 3COO -+NH 4++H 2O CH 3COOH+ 3.NH 4HCO 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NH 4++HCO 3 - +H 2O H 2CO 3+ (二)彻底水解, 用“=”,例: 1.泡沫灭火器原理:(药品为Al 2(SO 4)3和NaHCO 3) 水解化学方程式为:Al 2(SO 4)3+6NaHCO 3=2Al(OH)3↓+3Na 2SO 4+6CO 2↑ 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 3++3HCO 3-=Al(OH)3↓+3CO 2↑ 2.Al 3+与S 2-[如AlCl 3、Al 2(SO 4)3、Al (NO 3)3与Na 2S 、K 2S 溶液混合。] 水解物质 水解化学方程式 水解离子方程式 1.硫化钠水解 Na 2S+H 2O NaHS+NaOH S 2-+H 2O HS -+OH -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Na 2CO 3+H 2O NaHCO 3+NaOH … CO 32- +H 2O HCO 3-+OH - 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AlCl 3+3H 2O Al(OH)3+3HCl Al 3++ 3H 2O Al(OH)3+3H + 溶液中发生水解 NaHS+H 2O H 2S+NaOH HS -+H 2O H 2S+OH - NH 4Cl+H 2O +HCl NH 4++H 2O +H + ( CH 3COONa+H 2O CH 3COOH+NaOH CH 3COO -+H 2O CH 3COOH+OH - (SO 4)3 Fe 2(SO 4)3+6H 2O 2Fe(OH)3+3H 2SO 4 Fe 3++3H 2O Fe(OH)3+3H + NaF+H 2O HF+NaOH F -+H 2O HF+OH - · NaCN+H 2O HCN+NaOH CN -+H 2O HCN+OH - NaClO+H 2O HClO+NaOH ClO -+H 2O HClO+OH - CuSO 4+2H 2O Cu(OH)2+H 2SO 4 Cu 2++2H 2O Cu(OH)2+2H + * ZnCl 2+2H 2O Zn(OH)2+2HCl Zn 2++2H 2O Zn(OH)2+2H + NaHCO 3+H 2O H 2CO 3+NaOH HCO 3-+H 2O H 2CO 3+OH - Na 3PO 4+H 2O Na 2HPO 4+NaOH PO 43-+H 2O HPO 4-+OH - Na 2SO 3+H 2O NaHSO 3+NaOH ' SO 32-+H 2O HSO 3-+OH - HCOONa+H 2O HCOOH+NaOH HCOO -+H 2O HCOOH+OH - Na 2SiO 3+2H 2O H 2SiO 3+2NaOH SiO 32-+2H 2O H 2SiO 3+2OH - MgCl 2+2H 2O Mg(OH)2+2HCl Mg 2++2H 2O Mg(OH)2+2H +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实用版)

高中化学反应方程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F2 ,Cl2 、O2 、S、N2 、P 、 C 、Si) 1.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 2NaCl === 2NaF + Cl2 F2 + 2NaBr === 2NaF + Br2 F2 + 2NaI === 2NaF + I2 Cl2 + H2 === 2HCl Cl2 + 2FeCl2 === 2FeCl3 2Cl2 + 2NaBr === 2NaCl + Br2 Cl2 + 2NaI === 2NaCl + I2 Cl2 + Na2S === 2NaCl + S Cl2 + H2S === 2HCl + S S + H2 === H2S N2 + 3H2 === 2NH3 P2 + 6H2 === 4PH3 2.还原性 S + O2 === SO2 N2 + O2 === 2NO 4P + 5O2 === 2P2O5 C + 2Cl2 === CCl4 2C + O2(少量) === 2CO C + O2(足量) === CO2 C + CO2 === 2CO C + H2O === CO + H2(生成水煤气) 2C + SiO2 === Si + 2CO(制得粗硅) 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 Si(纯) + 4HCl) Si + C === SiC(金刚砂)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

3(碱中)歧化 Cl2 + H2O === HCl + 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C + CaO === CaC2 + CO 3C + SiO2 === SiC + 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 + H2 === 2NaH 4Na + O2 === 2Na2O 2Na2O + O2 === 2Na2O2 2Na + O2 === Na2O2 2Na + S === Na2S(爆炸) 2Na + 2H2O === 2NaOH + H2 Mg + Cl2 === MgCl2 Mg + Br2 === MgBr2 2Mg + O2 === 2MgO Mg + S === MgS Mg + 2H2O === Mg(OH)2 + H2 2Mg + CO2 === 2MgO + C Mg + H2SO4 === MgSO4 + H2 2Al + 3Cl2 === 2AlCl3 4Al + 3O2 === 2Al2O3(钝化) 2Al + Fe2O3 === Al2O3 + 2Fe 2Al + 3FeO === Al2O3 + 3Fe 2Al +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Al + 6H2SO4(浓) === Al2(SO4)3 + 3SO2 + 6H2O (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最新高中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中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最新高中化学原电池和电解池知识点总结 一原电池;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反应属于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但区别于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电子转移不是通过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有效碰撞完成的,而是还原剂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通过外电路输送到正极上,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完成还原剂和氧化剂之间电子的转移。两极之间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和外部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构成了闭合回路,使两个电极反应不断进行,发生有序的电子转移过程,产生电流,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从能量转化角度看,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从化学反应角度看,原电池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经导线传递给氧化剂,使氧化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电极上进行。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三个:

(1)电极材料由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由金属与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组成。 (2)两电极必须浸泡在电解质溶液中。 (3)两电极之间有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只要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就可构成原电池。而化学电源因为要求可以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电流,所以除了必须具备原电池的三个构成条件之外,还要求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化学电源必须是原电池,但原电池不一定都能做化学电池。形成前提:总反应为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电极的构成: a.活泼性不同的金属—锌铜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 b.金属和非金属(非金属必须能导电)—锌锰干电池,锌作负极,石墨作正极; c.金属与化合物—铅蓄电池,铅板作负极,二氧化铅作正极; d.惰性电极—氢氧燃料电池,电极均为铂。电解液的选择:电解液一般要能与负极材料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

高中化学常见的水解反应

高中化学常见的水解反应 一.简单水解反应 水解物质水解化学方程式水解离子方程式 1.硫化钠水解 Na 2 S+H 2 O NaHS+NaOH S2-+H 2 O HS-+OH- 2.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Na 2 CO 3 +H 2 O NaHCO 3 +NaOH CO 3 2-+H 2 O HCO 3 -+OH- 3.AlCl 3 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AlCl 3 +3H 2 O Al(OH) 3 +3HCl Al3++ 3H2O Al(OH) 3 +3H+ 4.NaHS溶液中发生水解 NaHS+H 2 O H 2 S+NaOH HS-+H 2 O H 2 S+OH- 5.NH 4Cl NH 4 Cl+H 2 O NH 3 .H 2 O+HCl NH 4 ++H 2 O NH 3 .H 2 O+H+ 6.CH 3COONa CH 3 COONa+H 2 O CH 3 COOH+NaOH CH 3 COO-+H2O CH 3 COOH+OH- 7.Fe 2(SO 4 ) 3 Fe 2 (SO 4 ) 3 +6H 2 O 2Fe(OH) 3 +3H 2 SO 4 Fe3++3H 2 O Fe(OH) 3 +3H+ 8.NaF NaF+H 2 O HF+NaOH F-+H 2 O HF+OH- 9.NaCN NaCN+H 2 O HCN+NaOH CN-+H 2 O HCN+OH- 10.NaClO NaClO+H 2 O HClO+NaOH ClO-+H 2 O HClO+OH- 11.CuSO 4 CuSO 4 +2H 2 O Cu(OH) 2 +H 2 SO 4 Cu2++2H 2 O Cu(OH) 2 +2H+ 12.ZnCl 2 ZnCl 2 +2H 2 O Zn(OH) 2 +2HCl Zn2++2H 2 O Zn(OH) 2 +2H+

史上最全最有用的高中化学方程式合集

被完这些方程式你化学就不用学了 化学 第二册 第二章 镁 铝 第二节 镁和铝的性质 169、MgO 2O Mg 22??→?+点燃 170、322O Al 2O 3Al 4?→?+? 171、↑+→++222H 3NaAlO 2O H 2NaOH 2Al 2 172、22MgCl Cl Mg ??→?+点燃 173、32AlCl 2Cl 3Al 2??→?+点燃 174、232N Mg N Mg 3??→?+点燃 175、32S Al S 3Al 2??→?+点燃 176、Cu MgSO CuSO Mg 44+→+ 177、Hg 3NO Al 2NO Hg 3Al 23323+→+)()( 178、↑+??→?+222H OH Mg O H 2Mg )(沸水 179、↑+??→?+? 232H 3OH Al 2O H 6Al 2)(沸水 180、C MgO 2CO Mg 22+??→?+点燃 181、Fe 2O Al O Fe Al 23232+??→?+高温 182、V 6O Al 5O V 3Al 103252+??→?+高温 183、W O Al WO Al 2323+??→?+高温 184、Cr 2O Al O Cr Al 23232+??→?+高温 第三节 镁和铝的重要化合物 185、↑+??→?23CO MgO MgCO 煅烧 186、O H MgO OH Mg 22+?→? ? )(

187、22OH Mg O H MgO )(缓慢??→?+ 188、32MgS iO S iO MgO ??→?+高温 189、↓+→+2222OH Mg CaCl OH Ca MgCl )()( 190、↑+??→?22Cl Mg MgCl 熔融电解 191、↑+??→?232O 3Al 4O Al 电解 冰晶石 192、O H 3AlCl 2HCl 6O Al 2332+→+ 193、O H 3S O Al S O H 3O Al 23424232+→+)( 194、O H NaAlO 2NaOH 2O Al 2232+→+ 195、424323342S O NH 3OH Al 2O H NH 6S O Al )()()(+↓→?+ 196、O H 3O Al OH Al 22323+?→?? )( 197、O H 3AlCl HCl 3OH Al 233+→+)( 198、O H 6S O Al S O H 3OH Al 22342423+→+)()( 199、O H 2NaAlO NaOH OH Al 223+→+)( 第四节 硬水及其软化 200、23223HCO Ca O H CO CaCO )(→++ 201、O H CO CaCO HCO Ca 22323+↑+↓?→??)( 202、O H CO MgCO HCO Mg 22323+↑+↓?→??)( 203、O H 2CaCO 2OH Ca HCO Ca 23223+↓→+)()( 204、O H 2OH Mg CaCO 2OH Ca 2HCO Mg 223223+↓+↓→+)()()( 205、4224CaS O OH Mg OH Ca MgS O +↓→+)()( 206、423324S O Na CaCO CO Na CaS O +↓→+ 第四章 烃 第二节 甲烷

高中有机化学常见官能团

烷烃——无官能团: 1.一般C4及以下是气态,C5以上为液态。 2.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等褪色。 3.可以和卤素(氯气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光照。 4.烷烃在高温下可以发生裂解,例如甲烷在高温下裂解为碳和氢气。烯烃——官能团:碳碳双键 1.性质活泼,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可使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邻二溴代烷,例如乙烯和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 3.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醇,如乙烯在浓硫酸催化下和水加成生成乙醇。 4.烯烃加成符合马氏规则,即氢一般加在氢多的那个C上。 5.乙烯在银或铜等催化下可以被空气氧化为环氧乙烷。 6.烯烃可以在镍等催化剂存在下和氢气加成生成烷烃 7.烯烃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等。 实验室制乙烯通过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脱水生成,条件170℃。 炔烃——官能团:碳碳三键 1.性质与烯烃相似,主要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让高锰酸钾,溴水等褪色。 2.炔烃加水生成的产物为烯醇,烯醇不稳定,会重排成醛或酮。如乙

炔加水生成乙烯醇,乙烯醇不稳定会重拍生成乙醛。 3.乙炔和氯化氢加成的产物为氯乙烯,加聚反应后得到聚氯乙烯。 4.炔烃加成同样符合马氏规则 5.实验室制乙炔主要通过电石水解制的(用饱和食盐水)。 芳香烃——含有苯环的烃。 1.苯的性质很稳定,类似烷烃,不与酸性高锰酸钾,溴的四氯化碳反应,与溴水发生萃取(物理变化)。 2.苯可以发生一系列取代反应,主要有: 和氯,溴等卤素取代,生成氯苯或溴苯和相应的卤化氢(条件:液溴,铁或三溴化铁催化,不可用溴水。) 和浓硝酸,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条件加热。 和浓硫酸反应生成苯磺酸,条件加热。 3.苯可以加氢生成环己烷。 4.苯的同系物的性质不同,取代基性质活泼,只要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有氢,就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苯甲酸。如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被氧化为苯甲酸。无论取代基有多长,氧化产物都为苯甲酸。 5.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6.苯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六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特殊的大π键。

(完整word)高中化学原电池习题

原电池2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1993?全国)如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极板b极板X电极电解质溶液A锌石墨负极CuSO4 B石墨石墨负极NaOH C银铁正极AgNO3 D铜石墨负极CuCl2 A.A B.B C.C D.D 【解答】解: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所以金属阳离子在a极上得电子,a 极是阴极,溶液中金属元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处于氢元素后边;b极是阳极,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即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电极材料必须是不活泼的非金属,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必须是氢氧根离子或含氧酸根离子. A、该选项符合条件,故A正确. B、电解质溶液中金属阳离子在氢元素前边,故B错误. C、铁是活泼金属,作阳极失电子,所以在B极上得不到氧气,故C错误. D、电解质溶液中氯离子失电子,在B极上得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故选A. 2.(2000?上海)在外界提供相同电量的条件下,Cu2+或Ag+分别按Cu2++2e﹣→Cu,Ag++e﹣→Ag在电极上放电,若析出铜的质量为1.92g,则析出银的质量为()

A.1.62g B.6.48g C.3.24g D.12.96g 【解答】解:由Cu2++2e﹣→Cu,Ag++e﹣→Ag知,当得电子数相等时,析出铜和银的关系式为:Cu﹣﹣Ag.设析出银的质量为x. Cu﹣﹣2Ag 64g (108×2)g 1.92g x 所以x==6.48g 故选B. 3.(2011?福建)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既是氧化剂又是溶剂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氢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 【解答】解:A、金属锂和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该反应中,水是氧化剂,在电池中还可以担当溶剂,故A正确; B、放电时正极上是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所以会有氢气生成,故B正确; C、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原电池的负极,即放电时OH﹣向负极移动,故C错误; D、锂水电池中,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是金属锂和水之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即总反应为:2Li+2H2O=2LiOH+H2↑,故D正确. 故选C. 4.(2009?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B.充电电池放电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应速率的影响有关 D.所有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不需吸收能量就可以进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