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史作业

科学史作业

科学史作业
科学史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基于化学史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科学思想史

姓名边露学号 2013101866 专业学科教学(化学)年级 2013级

院、所化学教育研究所年月日 2014-6-16

研究生课程论文评价标准

指标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分值)

得分A B C D

选题选题是否新颖;是否有意义;是

否与本门课程相关。

20-16 15-11 10-6 5-0

论证思路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

结构是否严谨;研究方法是否得

当;论证是否充分。

20-16 15-11 10-6 5-0

文献文献资料是否翔实;是否具有代

表性。

20-16 15-11 10-6 5-0

规范文字表达是否准确、流畅;体例

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学术道德规

范。

20-16 15-11 10-6 5-0

能力是否运用了本门课程的有关理论

知识;是否体现了科学研究能力。

20-16 15-11 10-6 5-0

评阅教师签名:

年月日

总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基于化学史的《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教

学设计

摘要:化学史是从历史角度揭示化学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内容丰富多彩。它不仅蕴含着许多重要的化学知识、过程和方法,也彰显了化学家敏捷的思维、坚强的毅力和为实现理想而甘于奉献的精神等人文内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史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化学史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设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化学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化学的历史实际上是一种化学方法和化学智慧的历史。但现实的中学化学教学尤其是高中化学教学以追求升学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大行其道,课程内容脱离生活。不注重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评价的统一性等等" 在实际教学中,化学史知识常常被轻描淡写,化学史知识好像是“味精”甚至被打入“冷宫”,致使其应有的价值与功能没能充分发挥。如何以化学知识为载体,去挖掘知识的内涵,体现化学知识价值的多元性,如何将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相整合,构建符合中学化学教育目的和任务的价值取向。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已成为教师面临的日益严重的挑战,鉴于此,本文试图对化学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如何开展化学史教育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化学史教学的必要性

将化学史引入化学教学的理论依据约从19世纪90年代下半叶起,我国课程与教学理论界关注点集中到以”后现代主义“为总称的诸多教学理论流派。后现代主义否定科学知识的绝对权威,反对以记忆强化为中心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只关注认知智力因素的学习理论。主张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看做是学生学习文本批判、质疑和重新发现的过程!是学生整个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也是身心多方面需要的实现和发展过程。[1]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明确提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入化学史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全面落实培养科学素养的课程目标",新课程改革理论也提出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作为主体的学生主动完成的特殊认识过程。同时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有些态度是由模仿他人的行为,在观察他人做出行为选择时,学习

者获得了关于榜样行为,行为情景以及行为结果的知识,从而影响自身的行为选择,所以引入化学史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从那些科学家身上学到刻苦扎实的学风,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化学本身就是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思维方法和科学文化的统一。化学不仅以其概念、原理和规律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变化的诸多真理,而且从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升华和发展了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必须从以往的只注重“双基教育”的框架中跳出,引用必要的化学史料,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建构科学教育目标体系

二、化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每堂课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化学史上的许多事例说明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科学研究的成败有重大的影响。舍勒和普里斯特利虽然都独立发现并制取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缺乏怀疑批判精神,真理碰到鼻子尖却没有发现,结果使这种本来可以推翻燃素说,并使化学发生革命的元素在他们的手中没有结出果实,而将果实拱手让给了拉瓦锡。[3]化学家活动的历史构成了化学发展的历史,化学家是科学态度和科学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者.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将化学史引入高中化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对化学事物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同时又能使中枢神经处于较强的兴奋状态,产生愉快、满足和欢喜等情感体验,推动他们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

3.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一种优化的特定的学习环境,利用素材创设学习情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由于脱离特定的学习情境与知识存在的实际背景,从而导致形式化、抽象化、简单化以及记忆表征单一化的弊病,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体验科学家科研活动的真实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丰富的化学史料则可以创设许多真实、生动、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情境引出学习探究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提出和明确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一方面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激发问题的学习情境,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科学怀疑精神。[4]

综上所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化学史教学不仅必要而且很重要,但要把握处理好课堂教学内容与化学史的有机联系。使化学史知识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调味剂,而且要让化学史知识恰到好处地成为学生掌握课本内容的桥梁和扶

手。并且使化学史知识成为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化学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化学史素材,将其渗透到教学中去"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使之成为真正优秀的化学人才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基于化学史教育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在以上基于化学史教育的化学教学设计理论分析后,本部分将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为案例,进行实践研究。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历史分析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在化学发展史上有着极大的作用,假如没有它们的发现,我们无法估计现代的化学研究会是什么水平,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回顾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理论发展漫长而曲折的历程可以让学生用历史的方法来认识、学习这两个重要的化学理论,在学会知识的基础上以史为鉴、以史明志、刻苦学习、奋发图强。

1.1 关于“原子结构”的历史分析

化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研究反应。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宏观性质。关于原子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古希腊哲学家猜测和推想中的原子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的意思。德谟克利特用这一概念来指称构成具体事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微粒。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即原子内部没有空隙,是坚固的、不可入的,因而是不可分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原子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原子的体积微小,是眼睛看不见的,,即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这种原子论学说基本上还是属于哲学家的猜测和推想,是一种哲学思辨,受历史的局限,也不可能有任何的实验依据,直到 19 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道尔顿创建了科学原子论,揭示了物质结构的一个新的基本层次——原子,才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真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2)近代原子之父——道尔顿的原子论

1808 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道尔顿在《化学哲学的新体系》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他的化学“原子论”。主要观点有:①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均保持它的不可分割性。②同一元素的所有原子在性质和质量上都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在性质和质量都不相同。③不同元素化合时,这些元素的原子均按简单整数比结合成化合物,化合物的原子又称复杂化合物。④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仅仅是重新排列,而不会被创造或消失。“近代

原子之父”道尔顿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具有不可分割性,那么原子内部到底有没有下一层结构?原子不可再分的神化能否被打破?

(3)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原子模型

1897 年,在关于研究阴极射线性质的实验中,物理学家约瑟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否定了长期以来广受认同的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汤姆生形象的描述出电子均匀的分布在由正电子核形成的蛋糕胚上,它们的负电荷与正电荷相互抵消。这种原子模型就被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枣核模型)。电子的发现具有伟大的意义,它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还有比原子更小的粒子,这个观念的改变促进了以后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

(4)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

1909 年,汤姆生的学生物理学家卢瑟福指导汉斯·盖革和恩斯特·马斯登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他们用准直的α射线轰击厚度为微米的金箔,发现绝大多数的α粒子都照直穿过薄金箔,偏转很小,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角度比汤姆生模型所预言的大得多的偏转,大约有 1/8000 的α粒子偏转角大于90°,甚至观察到偏转角等于 150°射,称大角散射,这更无法用汤姆生模型说明。卢瑟福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原子的“行星模型”,主要观点有: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体积很小、密度极大的原子核;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高速的绕核运动。卢瑟福的“行星模型”存在严重缺陷:绕核运动的电子既然在作变速运动,必将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能量,于是整个原子系统的能量就会不断减少,最终电子会落在原子核上,原子很快会毁灭。随着电子不断辐射能量,辐射电磁波的频率也将逐渐变化,所发光谱应是连续的。这与原子线状光谱是不连续的实验事实不符。因此,按经典力学理论,卢瑟福的模型就不可能是稳定的系统。这样看来,经典力学理论在处理原子内电子的运动时遇到了不可克服的困难。

(5)玻尔的原子量化轨道模型

1913 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卢瑟福的学生玻尔接受了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子概念,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量化轨道结构模型。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也不吸收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且能量是量子化的;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玻尔的原子量化轨道模型将量子化的概念引入,开辟了原子结构研究的新纪元。他很好的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但却无法合理解释更加复杂的光谱现象。他没有舍弃经典力学,因此他的理论只能说是“半经典半量子的”模型,要合理解释复杂光谱必须舍弃经典轨道

理论。

(6)现代量子力学模型——电子云模型

电子云是近代用统计的方法对电子在核外空间分布方式的形象描绘,将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几率用点的疏密来表示。点比较稀疏的地方说明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小,点比较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大。看上去就好像一片云笼罩在原子核周围,因此被形象的称为原子结构的电子云模型。概括的来说近代原子结构模型的研究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的历程: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模型→卢瑟福的“行星模型”→

玻尔的量化轨道模型→电子云模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人类探索真理的历程永不止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物理学家盖尔曼和茨威格各自独立提出了中子、质子这一类强子是由更基本的单元——夸克(quark)组成的理论。1967 年——1973 年期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杰罗姆·弗里德曼、享利·肯德尔和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的理查德·泰勒,在斯坦福利用当时最先进的两公里电子直线加速器就电子对质子和中子的深度非弹性散射做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实验工作,最终证明了夸克的存在。他们也因此荣获 1990 年诺贝尔物理奖。由此可见,科学没有终极的真理,科学探索永无止境。

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的生活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特别是那些错误的生活概念在学生头脑中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会对学生理解科学概念起到阻碍、消极的作用。教师必须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经知道了什么,特别是要找出学生头脑中存在的错误生活概念,在此基础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学生澄清头脑中的错误概念,建立起科学的概念。即实现学生头脑中的"概念转变"。

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教学目标确定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关系到课程革理念的真正落实。教学目标制约着教学设计的方向,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发挥指导作用;同时教学目标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在课程标准中,既有对本章教学目标总的规定,又在内容标准中对每一节课程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求,可以说,课程标准为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了实际操作上的依据。

4.“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教学策略选择

在本章教学中,教师不能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教得过死或过于绝对,而应当结合化学史的发展,在充分论证知识的正确性和绝对意义的同时,适当说明它的发展性和相对意义,使学生能够从发展的高度去把握知识,培养科学的钻研精神和创新能力。如对于原子结构内容的教学,教师从变动和发展的角度去阐述,会使学生自然地认识到,每一种模型的提出,在当时看来尽管比较合理、甚至得到过公认,但随着科学实践的发展,有的需要补充或修正,有的则可能被推翻。

1.在第一节原子结构的教学中,采用“还原化学史,展示问题争论,掌握知识的演变”的化学史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在课题引入部分,由学生表演情景剧“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史”。教师提前安排5名学生分别扮演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薛定谔,请他们事先查阅相关资料,上讲台投影并讲解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葡萄干蛋糕”模型,卢瑟福的“行星模型”,玻尔的量化轨道模型以及电子云模型。要求他们不能只是复述自己的主要观点,还要展开争论,指出他人观点存在的局限性,还要对自己的观点在促进原子结构理论发展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和历史意义进行客观评价。

(2)在讲授原子核结构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的动画,形象地展示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组,组织学生讨论。

【问题组 1】

①绝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了什么?

②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前进方向,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被弹了回来又能

说明什么?(α粒子是一种带正电荷且比电子的质量大的多的粒子)

③描述你心目中原子内部是什么样的?

④你对原子的结构还想知道什么?

经过讨论,学生自然而然可以推出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电性、体积、质量等知识点。教师可以继续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思考化学实验在假说、模型方法中的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假说需要得到实验上的验证才能转化为理论;模型建构在对实验结果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以反映出其特征和本质。

5.教学实践的反思评价

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有如下两点反思:

第一,教师观念的更新时不我待。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都把学科知识的传授放到了第一位,对于学生品质、毅力、思维方法、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等的培养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缺失。学生被训练成了“做题的机器”,“得高分”变成了学习唯一的目的,这与教育的初衷出现了严重的背离。虽然老师们也都知道化学史教学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一想到会比别人少讲了几道题,到嘴边的化学史就可能变成习题讲解了。因此想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史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达到育人的效果,教师观念的更新是先决条件。

第二,仅有观念的更新是不够的,想要在教学中较好的开展化学史教育,教师需要有大量化学史知识的积累。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化学史的使用过于简单或不用,教师对化学史的积累严重不足。脑子里有的就是那几个典型的、熟知的例

子,如果出现对化学史感兴趣的学生多问几句,教师很可能会被问住,非常尴尬。因此建议化学教师在课余时间能多读几本有关化学史的书籍,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掌握丰富的化学史素材,在教学中争取做到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当然这也是笔者一直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荆黎田.谈化学史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科技纵横,2007 ( 5 )

[2]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1

[3]聂晓燕.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贵州教育,2001(7)

[4]李远蓉,卢一卉.论化学史的教育功能「J].大学化学,1997(4)

浅谈科学史及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思考

浅谈科学史及对中国科学发展的思考 一、科学史简介 狭义来讲,科学观是指人类对科学基本的、总体的看法。把科学作为探究和反思的对象,并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形成对科学的认识观。而广义的科学观是指人类将实践规律或方法提升到科学的境界,去除客观对环境表面的错误认识,以理性的态度对待自然界。 我们从小就进行科学的教育,学习语言和科学,通过动手做实验跟着老师一起探索自然的奥秘,了解了自己、他人和这个神秘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慢慢有了自己对科学的认识,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 1、古代科学 从久远的远古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利用自然、学习改造自然,形成古代科学技术萌芽。璀璨的四大文明古国。 在公元五世纪之前,以古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文化可以说各领风骚,古希腊的文化包括数学、哲学承受于埃及、巴比伦、波斯这些远古文明。他们最早的哲人泰勒斯和毕达哥拉斯相传到过埃及和巴比伦学习。古希腊哲学追求公平、理性和抽象思维。同时哲学家又是很好的科学家,欧氏几何、勾股定理、地心说等一系列科学成就。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也是百家争鸣、群星荟萃的时代,涌出了一批杰出的哲学家和实干家。墨家的墨子就是一个汇集了中国文明的实干家、发明家和哲学家,道家的炼丹开启了化学的发展等。 公元五世纪到十五世纪,西方进入科技史和文化史上的千年黑暗(欧洲中世纪),很多学者指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科学与宗教的冲突。尤其是保守教士对于哲学和科学的攻击,不断在间接、微妙而广泛得多的层面发生作用,其后果是自然哲学始终受到压制,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而中世纪的中国,一枝独秀。在这千年里,中国文化收获了璀璨的成就,对自然的认识上形成了独特而有价值的东西,如四大发明、中医学、农学、炼丹术为代表的化学、瓷器制造、数学、天文学等一系列重大创造。 2、近代科学 严格意义上来说,科学史的开端是在公元十五世纪左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明清朝代)。而从这个年代开始,创造了千年灿烂文化的东方文化一蹶不

尔雅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课后习题汇总

【尔雅】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综合性科学史出现于()。 A、16世纪末17世纪初B、17世纪初18世纪末C、18世纪末19世纪初D、19世纪末20世纪初答案:D 促使独立的科学史学科形成的是()。 A、亚伯拉罕·派斯B、安德斯·哈尔德C、奥托·纽格伯尔D、乔治·萨顿答案:D 中国古代大量的历史资料不仅仅对与历史学有巨大的贡献,也可以对科学的研究提供一定的资料。()答案:√ 科学史是理科理学二级学科。()答案:× 在科学发展过程中,过去的历史称为科学史。答案:√ 萨顿在()的帮助下,留在哈佛大学,开始了科学史的相关工作。 A、福斯特B、埃弗里特 C、科南特 D、萨默斯答案:C 乔治·萨顿出版的关于科学史的著作是()。 A、Dynamis B、Isis C、Centaurus D、Lychnos答案:B 乔治·萨顿的《科学史导论》从古代写到了()。 A、1300年B、1400年C、1500年D、1600年答案: B 萨顿倡导人文主义,强调把科学和人文适当结合。()答案:× 萨顿最重要的业绩在于他奠定了科学史学科的基础。()答案:√ 科学史的作用不包括()。 A、帮助我们理解科学是什么B、历史材料的基础背景C、一般的普及性教育D、对现世发明产生直接影响答案:D ISIS创刊于()。 A、1909年B、1910年C、1911年D、1912年答案:D 萨顿的女儿梅·萨顿写的关于她父亲的回忆录是()。 A、《我认识一只凤凰》B、《我所知道的萨顿》C、《我的父亲》D、《我所知道的科学史》答案:A 萨顿本人就是萨顿奖的第一位获奖者。()答案:√ 目前科学史界最高奖励是“萨顿奖”。答案:√

浙江省历年自考真题鲁迅研究

浙江省2014年4月自学考试鲁迅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081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是鲁迅以下哪部小说中的人物? A.《祝福》 B.《示众》 C.《兔和猫》 D.《鸭的喜剧》 2.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 ...《华盖集续编》? A.《无花的蔷薇之二》 B.《死地》 C.《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D.《纪念刘和珍君》 3.鲁迅在______的演讲里,有过一个重要的概括:“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的戏剧的看客。” A.《娜拉走后怎样》 B.《伤逝》 C.《社戏》 D.《死地》 4.鲁迅在杂文______中称中国的看客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 A.《我之节烈观》 B.《文化偏至论》 C.《颓败线的颤动》 D.《破恶声论》 5.鲁迅说,《故事新编》是“______”。 A.故事传说 B.神话传说 C.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 D.叙事小品 6.以下哪个人物形象既体现魏晋文人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鲁迅本人的一些精神本质? A.孔乙己 B.涓生 C.魏连殳 D.吕纬甫

7.《影的告别》是鲁迅哪部作品集中的作品? A.《呐喊》 B.《野草》 C.《彷徨》 D.《朝花夕拾》 8.下面哪部作品体现出鲁迅讨论“文化”问题的内容,也就是新世纪“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基本战略问题的内容? A.《科学史教篇》 B.《摩罗诗力说》 C.《墓碣文》 D.《文化偏至论》 9.鲁迅将缺乏精神信仰的“假知识分子”称之为 A.伪士 B.瘪三 C.暴发户 D.恶少 10.在鲁迅看来,杂文应该“是匕首,是______,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A.花环 B.炸弹 C.投枪 D.尖刀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鲁迅在《论睁了眼看》中提出了一个衡量人(知识分子、国民)和文艺的基本价值标准,即是“敢于正视人生”,还是“______和______”。 A.诚 B.爱 C.瞒 D.骗 E.礼 12.在艺术上,鲁迅的两部散文集各呈特色:______深沉含蓄,具有诗的凝练;______流畅清新,表现了散文的通脱与舒展。 A.《故事新编》 B.《野草》 C.《朝花夕拾》 D.《热风》 E.《坟》 13.下列哪些作品不属于 ...《故事新编》? A.《补天》 B.《采薇》 C.《复仇》 D.《怀旧》 E.《非攻》 14.鲁迅作品的基本母题:“爱”——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关爱;“______”——生命无辜的毁灭;以及“______”——对来自一切方面的对生命的奴役、残害的绝望的抗争。 A.情 B.理 C.恨 D.死

必修科学史整理

必修科学史整理 一、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必修一第10页) 1、维萨里:比利时人,从人体解剖入手研究,发表了巨著《人体构造》,揭示了人体在器官水平的结构。 2、比夏:法国人,他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并把组织分为21种。 3、虎克:英国人,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由许多规则的小室组成,并把“小室”成为cell——细胞。 4、列文虎克:荷兰著名磨镜技师,他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对红细胞和动物精子等活细胞进行了精确的描述。 5、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19世纪30年代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论证生物界的统一性(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1838 年施莱登提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施旺发现研究报道《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6、耐格里:德国人,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植物生长点上新细胞的形成,发现新细胞的产生原来是细胞分裂的结果。 7、魏尔肖:德国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858 年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二、蛋白质的探索历程 1、英国科学家桑格经过10 年努力,终于在1953 年测得牛胰岛素全部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2、1965 年我国科学家完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 三、细胞结构的探索历程 1、美国细胞生物家克劳德摸索出采用不同转速对破碎的细胞进行离心的方法,将细胞内的不同组分分开。——定性定量分离细胞组分的经典方法 2、比利时的德迪夫发现了溶酶体 3、罗马尼亚的帕拉德,改进了电子显微镜,发现了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1960 年,帕拉德向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细胞“超微活动图”。形象地揭示出分泌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四、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必修一第65页) 1、欧文顿:1895年他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地上万次的试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质组成的假说。 2、20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并分析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3、1925年,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细胞膜中提取脂质,铺成单层分子,发现面积是细胞膜的2倍。提出假说:细胞膜中的脂质是双层的。 4、罗伯特森:1959年他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静态模型)。 5、1970年,科学家通过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单位膜”模型基础上提出“流动镶嵌模型”。强调膜的流动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为多数人所接受。(★) 7、1988 年美国科学家阿格雷成功地将构成水通道的蛋白质分离出来。 8、1998 年美国科学家麦金农测出了钾离子通道的立体结构。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

中国近百年科学技术史的分期及其划时代事件 内容提要本文讨论了科学技术史分期的一般规律和标准,进而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史划分为8个时期,并分析了其中每一个时期的划时代事件。 (一) 任何一部科学技术史,都应是科学技术发展曲线连续和间断、平滑和曲折、仰或缓慢渐进和急速推进依次呈现或交替呈现的历史。但是,历史轨迹的这些对立状态,又无不统一于一定的历史坐标上。 在众多的历史坐标中,重大历史事件占据重要历史地位,它相当于坐标原点,起着划时代的作用。世界科技史上,如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的酝酿和发表就属这类事件。事件发生过程中,科学技术以间断、曲折、急速推进的形式发展着;事件发生前或后,则以相对连续、平滑和缓慢渐进的形式增长着,并且发生前和发生后又有所不一样,表现在科学技术的性质上,在此之前可能属古代科学,之后则是近代科学了。 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可以是内在的,也即是以改变科技发展轨迹的科技思想的产生或科技成果的建立。这种事件由于表现为科学技术本身,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比较直观,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以此作为分期的依据或标准的作法,往往用T?内史体系中。科学技术史上的划时代事件,也可以是完全外在的,也即在事件的科技性质不显著,或者不考虑科技成果的情况下,把足以结束科技运动的己有轨迹或可能导致科技发展的新趋势的环境性事件,如政治、经济、思想等,作为分期标准或依据。这种事件由于表面上看来与科技无关,所以其划时代的作用和性质是隐蔽的,有时甚至不易被科技人员接受。然而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对科技史深层次的分期。这种作法往往在典型的科技外史中使用。由于上两类事件,在科技史的分期中,各具有特殊的有利之处,也各具有局限性,这就导致了以科技成果和环境性事件的合作用作为划时代的事件。这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一科技史的每一时期的划分中,始终贯彻重大科技成果的产生与环境性事件统一的原则;一是各个时期不同,两方面的判据间或运用,如第一、二阶段间,以科技成果划界,二、三阶段间则以环境性事件分期。一般情况下,以前者为主,因为环境性事件毕竟是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环境方面的事件,环境对科技的影响不仅存在,而且或迟或早会表现出来,也即一定的环境对应于科技的一定运动。人为地隔离或间或使用两方面判据,由于二者的不同步,会导致分期失准,进而不科学。这种两重标准统一使用的作法,常出现在内、外结合史中。 统一运用科技成果性和环境性的事件作为划时代的标准,比单纯使用某一方面,对于描述科技史,要有利些。科技成果的产出与环境性事件的发生,在不同的时候,互为因果关系。这样,就要求既陈述科技成果的产出情况;又交待与之相应的环境材料;还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于是全分位、立体式地展示了科技的发展。 环境因素方而的重大事件对科技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最本质的影响还是科技体制的变更。科技体制不仅决定对科技人员的政策、反映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还决定对科研的投入、国际科技交流、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因此,对

(完整版)现代文学史

现代中国文学史·绪论 一现代中国文学的源流 广义:中国文学史整体认同为现代中国文学的源流 狭义:指与现代中国文学相对关系紧密的此前文学史 (一)中国现代文学直接源于元明清文学: 1、元代文学 汤显祖“尊情说” :以情反理《牡丹亭》 2、明代中叶:王阳明的心学;李贽“童心说” 。 3、晚明公安派主将袁宏道“性灵说”: 4、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部颇具现代思想意识的小说。 《红楼梦》中现代思想意识举例: 1、以“情”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精神 2、现代情爱观、婚恋观: (二)白话的倡导溯源 注意:古典白话与现代白话的不同。 鲁迅《狂人日记》的发表拉开了新旧文学的距离,划分出一种语言的分界。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与历史发展 (一)发生:近代中国救亡运动及文学思潮演变 1、中华民族面临的三重危机: 民族生存危机 封建政治危机 传统文化危机 2、近代中国救亡运动及文学思潮演变 (1)鸦片战争及洋务运动时期(1840--1894) 经世致用文学思潮,“师夷长技以治夷”,中体西用。 (2)维新变法时期(1895――1905): ①维新文学思潮两大观念深入人心: A进化观念:维新派是进化观点主要阐释者和应用者。 B民主自由观深入人心 ②清末维新派的文学改良是文学现代化的最早尝试 1898年开始,维新派先后提出来“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一系列口号。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格,必新小说;欲新文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 ③西方作品的译介:林纾与“林译小说” 1898年夏,林纾尝试着与王寿昌合作翻译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逸事》即《茶花女》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3)辛亥革命时期(1906――1916) 文学出现多元化取向,革命的趋势,并成为启蒙的主要手段,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

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一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科学史上,首次研究了科学认识的“归纳—演绎”程序及所遵循的方法,并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 了科学方法论的哲学家、思想家是( ) A.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毕达哥拉斯 2.题录、索引、题要、文摘等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 A.一次文献 B. 二次文献 C. 三次文献 D. 四次文献 3.历史研究法中属于第二层次的研究是( ) A.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研究 B. 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C. 搜集、整理和分析处理史料 D. 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过程的研究 4.对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鉴别是否善本、“精本”或作者本人的稿本,需要采用( ) A.辨伪考证法 B. 校勘法 C. 年代考证法 D. 作者考证法 5.根据观察的方式,教育观察研究可以分为( )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B. 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 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 D. 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6.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 ) A.访谈调查 B. 问卷调查 C. 测量调查 D. 调查表法 7.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 A.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 B. 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 C.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 D. 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 8.按实验控制程度,教育实验可以分为( ) A.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B. 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 C. 因素型实验、反应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 D. 单组实验、等组实验和轮组实验 9.使用取样记录法,要求观察者在开始之前就确定( ) A.观察范围 B. 观察目的 C. 观察时间 D. 观察类型 10.理论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 ) A. 调查报告 B. 实验报告 C. 经验总结 D. 学术论文 11. 在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中,考察教育现象的起源、形成、变化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常用的方法是( ) A. 教育观察法 B. 发生学方法 C. 教育调查法 D. 教育实验法 12.判定定性研究内在信度的主要指标是( ) A. 研究的差异性 B. 研究的一致性 C. 研究的多样性 D. 研究的特殊性 13.定量分析中数据的归类整理主要是( )

科学技术发展史论文

成都理大学 科学技术史论文题目: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彭静 201206020228 核自学院 指导老师:周世祥

世界科技发展史回顾与未来科技发展展望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之时,大家是否会感受到,人类经历了一个多么漫长而伟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一.古代科技发展概况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人类由石器时代跨入青铜器时代,并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文字。在于自然界的长期斗争中,人类不断推动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不断丰富,科学技术的萌芽不断成长起来。 世界文明发端于中国,埃及,印度和巴比伦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十分辉煌,但主要在技术领域。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产生巨大影响。古代中国科技文明的主要支桂有天文学、数学、医药学、农学四大学科和陶瓷、丝织、建筑三大技术,及世界闻名的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四大发明。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生活在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的古埃及和巴比伦人在天文学,数学等方面创造了杰出的成就,埃及金字塔名垂史册,印度数学为世界数学发展史大侠光辉的一页。 古希腊是科学精神的发源地,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夺目的科学奇迹,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的理性自然观,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毕达哥拉斯,希波克拉底,以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都是那一时期的解除代表人物。公元前3世纪,进入希腊化时期的古希腊获得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和托勒密三位杰出的科学家,使得古代科学攀上三座高峰。 公元最初的500多年中,欧洲的科学技术持续衰落,5世纪后进入黑暗的年代,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科学一度成为宗教的婢女。但是科学精神在14世纪发出自己的呐喊,近代实验科学的始祖逻辑尔-培根像一颗新星,点亮了欧洲的天空。 在整个古代,技术发展的水平不高,科学也没有达到系统的程度,不同地域的人民之间还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经济、文化联系, 但许多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 如阳历和阴历, 节气、月、星期和其它时间单位的划分, 恒星天区的划分和名称,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十进制记数法、印度——阿拉伯数字、轮车技术、杠杆技术、造纸术、印刷术等等,都已深深镶入了整个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 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还停留在描述现象,总结经验的阶段,个学科的分野并不明确,因而具有实用性,经验性和双重性,但它给近代科学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2.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整理)高中生物科学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高中生物科学史 P11必修1 1665年,英国虎克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他即使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P10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 。内 内容 容自 自己 己背 背 P11 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以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P65 19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P65 20世纪,两位荷兰科学家实验材料:红细胞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66 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结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P67 1970年,科学家方法;荧光标记法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P62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P81 美国萨姆纳从富含脲酶的刀豆提取脲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P8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和奥特曼发现结论: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P101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P101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结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P101 1845年,德国梅耶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P102 1864年,德国植物萨克斯实验:叶片一半照光,一半遮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P102 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实验:一组标记H218O,另一组标C18O2, 证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来自于水。 P102 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4CO2) 证明: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C的途径:14CO214C314C6(卡尔文循环)P100 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实验:水绵和好氧细菌暗反应过程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10 1865年,孟德尔澳国人实验:豌豆杂交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P书无摩尔根实验:果蝇杂交实验提出:遗传的第三大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P12 1909年,丹麦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基因型的概念P27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方法:类比推理法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P28 美国摩尔根方法:假说—演绎法实验:白眼雄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摩尔根第一个把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眼色基因)和一条特定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 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后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P42 1928年,英国格里菲斯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方法:对照 结论:杀死的S菌具有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使R菌转化为有毒的S菌。 P43 1944年美国艾弗里及其同事方法:把DNA蛋白质多糖等分开单独地直接的观察各自的作用。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等不是遗传物质。 P44 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P47 1953年,美国生物学家沃森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P 33 18世纪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和物理学家道尔顿 第1个发现了色盲症,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P110 法国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遗传 P111 19世纪英国达尔文《物种起源》为划时代的著作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P8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P8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 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P9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机制。 高中生物科学史 高中生物科学史 P11必修1 1665年,英国虎克显微镜观察木栓组织他即使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 P10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建立了细胞学说。 。内 内容 容自 自己 己背 背 P11 1858年,德国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所以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P65 19世纪末欧文顿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P65 20世纪,两位荷兰科学家实验材料:红细胞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P66 1959年,罗伯特森电镜下结论: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P67 1970年,科学家方法;荧光标记法结论: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P62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 P81 美国萨姆纳从富含脲酶的刀豆提取脲酶证明:脲酶是蛋白质。 P82 20世纪80年代,美国切赫和奥特曼发现结论:少数RNA也有生物催化功能。 P101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P101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结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 P101 1845年,德国梅耶结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P102 1864年,德国植物萨克斯实验:叶片一半照光,一半遮光。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淀粉。P102 1939年,美国鲁宾和卡门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实验:一组标记H218O,另一组标C18O2, 证明: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来自于水。 P102 20世纪40年代,美国卡尔文方法:同位素标记法(标记14CO2) 证明:CO2中的C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C的途径:14CO214C314C6(卡尔文循环)P100 1880年,美国恩格尔曼实验:水绵和好氧细菌暗反应过程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P10 1865年,孟德尔澳国人实验:豌豆杂交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P书无摩尔根实验:果蝇杂交实验提出:遗传的第三大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P12 1909年,丹麦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名“基因”。并提出表现型基因型的概念P27 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方法:类比推理法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P28 美国摩尔根方法:假说—演绎法实验:白眼雄果蝇和红眼果蝇杂交实验 摩尔根第一个把一个特定的基因(控制眼色基因)和一条特定染色体(X染色体)联系起来, 从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后又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科学史教篇

科学史教篇 观于今之世,不瞿然者几何人哉?自然之力,既听命于人间,发纵指挥,如使其马,束以器械而用之;交通贸迁,利于前时,虽高山大川,无足沮核〔2〕;饥疠之害减;教育之功全;较以百祀〔3〕前之社会,改革盖无烈于是也。孰先驱是,孰偕行是?察其外状,虽不易于犁然,而实则多缘科学之进步。盖科学者,以其知识,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久而得效,改革遂及于社会,继复流衍,来溅远东,浸及震旦〔4〕,而洪流所向,则尚浩荡而未有止也。观其所发之强,斯足测所蕴之厚,知科学盛大,决不缘于一朝。索其真源,盖远在夫希腊,既而中止,几一千年,递十七世纪中叶,乃复决为大川,状益汪洋,流益曼衍,无有断绝,以至今兹。实益骈生,人间生活之幸福,悉以增进。第相科学历来发达之绳迹,则勤劬艰苦之影在焉,谓之教训。 希腊罗马科学之盛,殊不逊于艺文。尔时巨制,有毕撒哥拉〔5〕之生理音阶,亚里士多德〔6〕之解剖气象二学,柏拉图〔7〕之《谛妙斯篇》暨《邦国篇》,迪穆克黎多〔8〕之“质点论”,至流质力学则癙于亚勒密提士〔9〕,几何则建于宥克立〔10〕,械具学则成于希伦〔11〕,此他学者,犹难列举。其亚利山德大学〔12〕,特称学者渊薮,藏书至十万余卷,较以近时,盖无愧色。而思想之伟妙,亦至足以铄今。

盖尔时智者,实不仅启上举诸学之端而已,且运其思理,至于精微,冀直解宇宙之元质〔13〕,德黎谓水,亚那克希美纳〔14〕谓气,希拉克黎多〔15〕谓火。其说无当,固不俟言。华惠尔〔16〕尝言其故曰,探自然必赖夫玄念〔17〕,而希腊学者无有是,即有亦极微,盖缘定此念之意义,非名学〔18〕之助不为功也。而尔时诸士,直欲以今日吾曹滥用之文字,解宇宙之玄纽〔19〕而去之。然其精神,则毅然起叩古人所未知,研索天然,不肯止于肤廓,方诸近世,直无优劣之可言。盖世之评一时代历史者,褒贬所加,辄不一致,以当时人文所现,合之近今,得其差池,因生不满。若自设为古之一人,返其旧心,不思近世,平意求索,与之批评,则所论始云不妄,略有思理之士,无不然矣。若据此立言,则希腊学术之隆,为至可褒而不可黜;其他亦然。世有哂神话为迷信,斥古教为谫陋者,胥自迷之徒耳,足悯谏也。盖凡论往古人文,加之轩轾,必取他种人与是相当之时劫,相度其所能至而较量之,决论之出,斯近正耳。惟张皇近世学说,无不本之古人,一切新声,胥为绍述,则意之所执,与蔑古亦相同。盖神思〔20〕一端,虽古之胜今,非无前例,而学则构思验实,必与时代之进而俱升,古所未知,后无可愧,且亦无庸讳也。昔英人设水道〔21〕于天竺〔22〕,其国人恶而拒之,有谓水道本创自天竺古贤,久而术失,白人不过窃取而更新之者,水道始大行。旧国笃古之余,每至不

从_地方性知识_的视角看中国科学史

·史学与哲学·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00) 一、“地方性知识”的提出“地方性知识”对应的英文是local knowledge ,也可叫作 “本土知识”等。这个概念首先是由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吉尔兹教授(Clifford Geertz ,1926-2006)提出的。 在吉尔兹那里,地方性知识概念是与民间性模式(folk model )有关的知识概念。按照译者关于吉尔兹及其《地方性知识》的导读解释,它是一种具有本体地位的知识,即来自当地文化的自然而然的东西,固有的东西。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概念源于民族(ethno-)有关的知识考察,人类学中民族 概念所包含的意义,就是 “基于当地意识的基础构成的文化整体观”,吉尔兹将其精神实质总结为“地方性知识”[1] 。人类学研究中强调对地方性知识的承认和重视。地方性知识是 一种区别于惯常所谓普遍知识的新的知识形态,是指 “有意义之世界以及赋予有意义之世界以生命的当地人的观念”[2] 。可以看出,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是和当地的地域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是一种与地域和民族的民间性知识和认知模式相关的知识,主要强调人类学研究中要按照地方历史的模式来研究地方性知识。 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出现之后,被热烈关注。其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地方性知识无法普遍化,无法具有普遍性知识所具有的地位。在人类学研究中,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之后,科学实践哲学的提倡者劳斯提出的“地方性知识” 概念解决了这个矛盾。他的方案是彻底解构普遍性。他在所有知识的本性的阐释上,使得所有的人类知识都具有 了地方性知识的特性。[3] 这里的地方性主要是指在知识生成和辩护中所形成的特定情境诸如特定文化、价值观、利益和由此造成的立场和视域,等等。地方性知识与普遍性知识并非对应关系,而是根本不存在普遍性知识。 至此,我们大致可以看出,所谓“地方性知识”,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具有地方特征的知识,而是一种新型的知识观念,是一种批判性和阐释性的哲学观点,是反对普遍主义、绝对主义的哲学观。而且“地方性”(local )或者说“局域性”也不仅是在特定的地域意义上说的,它还涉及到在知识的 生成与辩护中所形成的特定的情境(context ),包括由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形成的文化与亚文化群体的价值观,由特定 的利益关系所决定的立场和视域等。 “地方性知识”的意思是,正是由于知识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生成并得到辩护的,因此我们对知识的考察与其关注普遍的准则,不如着眼于如何形成知识的具体的情境条件。[4] 二、科学史中“地方性知识”的引入“地方性知识”提出之后,在科学史领域被广泛关注,尤 其是科学主义者强烈质疑其可能性。 在人类历史上,自然科学所确立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原则长久以来被视为科学的 本质精神。因此,对于这种科学主义理念来讲, “地方性知识” 的确认显然具有颠覆意义。此外,科学史领域内,由于不同的观念,导致科学史的研究和写作角度不同,包括研究范围、内容和方式等。那么地方性知识的引入给科学史带了什么变化呢? 关于这一点,国内学者刘兵、卢卫红在其2006年发表的 《科学史研究中的“地方性知识”与文化相对主义》中进行了专门探讨。笔者在文中提出地方性知识的引入给科学史研究带来了几个变化。第一、采用地方性知识的观念,可以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其实也只是地方性科学的一种。第二、任何科学事件的发生,均是在特定的时间内,特定的空间之中。第三、地方性知识的关注,强调从当地人的视角来 看问题。为了更具体、 形象地说明在科学史中引入“地方性知识”的研究,刘兵、卢卫红接下来详细分析了两个案例,一是A.I 萨巴拉(A.I Sabra )对于阿拉伯科学的研究,二是安东尼奥.拉富恩特(Antonio Lafuente )对于“十八世纪晚期西班牙世界中的地方科学”所作的研究。前者向我们展示了采用地方性观念的有用性,以及通过把阿拉伯科学传统放置到两个语境中进行研究的优势,一方面研究了阿拉伯科学传统,在特定的时间中阿拉伯科学发展的情况;另一方面也和其它科学传统相联系,比较伊斯兰文明和欧洲的不同,对那种很少注意科学知识的跨文化传递的编史学进行修 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看中国科学史 娄瑞雪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从“地方性知识”的背景出发,讨论该知识观对科学史的影响以及在科学史中的应用,结合具体案例提出科学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观。最后,简单以地方性知识观分析了中国科学史问题。笔者认为,地方性知识观为我们研究科学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是对各个民族科学史之合法性的认同和尊重,更有益于科学史研究的未来。【关键词】 地方性知识观科学史中国科学史社科纵横 新理论版 SOCIAL SCIENCES REVIEW 2010年2月总第25卷170

科学技术史资料(1)汇总

第 1 章原始时代技术的起源和科学的萌芽 第一节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 一、石器制造和弓箭发明石器制造标志着人类掌握了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因此,它可以作为古代技 术创造的第一个标志。历史上把早期人类社会统称为石器时代,更细的又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 二、人工取火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注意到了火的用途。人工取火说明人类已经在实践中懂得了机械能可以 转化为热能的经验知识 三、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的特有标志,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这里说的“野蛮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人类完成了从狩猎捕食动物到驯养繁殖家畜和从采集野生植物到有意识地种 植植物的重大转折,开始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践。 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在新石器时代,除了石器的制造技术有很大发展外,还发明了陶器顺序青铜、铁 第二节原始时代科学的萌芽 一、天文学知识的萌芽 二、数学知识的萌芽 三、力学知识 第三节原始时代的宗教自然观 原始宗教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 第 2 章奴隶时代的科学技术 第一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科学技术 一、河流文明即城市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 祥地,在这些地区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对奴隶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古希腊 的科学技术有直接影响。 二、文字的发明埃及在早期王朝时期就有了以表形符号、表意符号和标声字母相结合的象形文字,其中有单辅音符号24 个,这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标声字母,书写在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上。巴比伦:字形呈楔形,所 以被称为楔形文字 三、天文学和数学埃及人此时已经认识到行星和恒星的区别,并且已经能用图画来表示星体在天空的位置。 古巴比伦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阴历,把一个月定为29 或30 日,大小相间,一年12 个月共354 日。这与一回归年相差11 日左右,所以他们采用置闰办法,每隔几年加一个闰月。把7 天作为一星期;把一周天 定为360 度;一度定为60 分;一分定为60 秒,这种测时和度量单位直到现在仍在使用。巴比伦人绘成了世界 上最早的星图。他们把黄道附近的一些恒星划分为若干星座,即黄道十二宫。古印度把一年分为12 个月,每月30 天,每 5 年置一闰月。据记载,他们把黄道附近恒星划分为27 宿(月宫),以此来表明月亮每天在天穹上 所处的位置。古埃及采用以10 为基数的记号组合计数方式。古巴比伦记数系统的特点,是以60 为基数并采用了进位记号。巴比伦的数制是10 进制和60 进制的混合数制。能解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巴比伦人已掌握了分 数表示法,倒数表的制定可以简化除法运算为乘法运算。巴比伦人研究几何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已经懂得 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古印度约在公元前 3 世纪初,已经有10 进位计数法,当时还没有零和进位记法,公元前 3 世纪以后,印度出现了零的符号。 四、医学古埃及在数学和天文学上落后于巴比伦,但在医学方面却遥遥领先。古埃及遗留的医学纸草书完整的共7 部,最著名的是公元前 1 600 年左右的埃伯斯纸草书卷。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医生叫伊姆荷特普(Imhotep )他被后人奉为医神,传说他是埃及医学的奠基人。世界上最早的医疗立法条文载于《汉谟拉比法典》中,表明巴比伦医 学也深受原始宗教自然观的影响。妙闻(生平年代不详)和闍罗迦(120 年?~162 年?)是古印度最著名的医生。他们的集著《妙闻集》和《闍罗迦本集》都是集古印度医学之大成,后者被誉为古印度医学百科全书。 五、建筑和其他工艺技术新巴比伦城的三道城墙与其上的300 多座塔楼相互衬托,城内的建筑物及其装饰被称 之为“空中花园”。 第二节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 摘要:中国科技发展史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一无二的相对连续性呈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孕育了无数灿烂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成果,成为古代世界许多重要发明和发现的故乡。 关键词:古代;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特点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的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当人们在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功能而叹为观止的时候,你是否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贡献与影响呢? 它的发展从远古时代原始积累,春秋战国奠定基础,两汉、宋元两次高潮,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提高和隋唐五代的持续发展,至明万历以后虽比诸同时期的西方已经大为落后,但仍有缓慢进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集大成的著作,传统科学思想从高峰走向总结。综观整个发展历程,16世纪以前的中国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传统科学思想和科学技术的突出成就正是我国古代的科技先驱辛勤耕耘、善于观察、长于思索、勇于探究,注重整合、联系实际的产物,闪耀着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辉,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马克思就曾经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杠杆。” (一)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我国古代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稳缓地前进”。他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还指出:“我常喜欢用一种相对来说缓缓上升的曲线来说明中国的演变,显然这曲线比欧洲同一时期,譬如说公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演变过程的曲线上升得高,有时高得多。” (二)经验性、描述性、实用性与本土化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特点是在封建社会初创的秦汉时期形成的,从建立与巩固新的封建秩序出发,要求科学技术直接为发展生产服务就成为必然的事,因此它更多地具有实用性的色彩。秦统一我国后,出现了“焚书坑儒”事件,“所不去者,医药、卜巫、种树之类”,意思是那些有实用价值的书要保留,也就是说科技的实用性还是受到重视的。汉承秦制,这部分科技遗产当然会被继承。科技的实用性被固定下来了,但有所不同的是,与此同时,把秦始皇打击的儒家树立为统治思想,西汉作为整理已有科技知识的重视时期,像医药、天文历

第八讲 “立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读《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及其他

“立人”:鲁迅思想的一个中心——读《文化偏至论》、《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及其他 《文化偏至论》:文章一开始,即指出,在中国现代文化建设问题上,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抱残守缺,仍然坚守“中国中心”主义;另一是“翻然思变”,却“言非同西方之理弗道,事非合西方之术弗行”,又陷入了西方崇拜。这两种倾向都涉及“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两大问题,这是建设“中国现代文化”所不能回避的。在鲁迅看来,当务之急就是要打破“中华中心主义”,它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至高,至上,至善,至美”的神圣灵光,从而由盲目的民族自大,导致“抱守残缺”而不思变革,鲁迅认为这才是真正民族文化危机之所在。鲁迅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同样强调自觉性,而反对盲目性。提出了四条明确的线:一、学习必须是独立的主体经过自己的“考索”、“思虑”所做出的发自内心的选择,而不能盲从于“众志”;二、学习不是盲目崇拜,绝不能以西方文明为世界文明的顶峰,将其神圣化与终极化;三、学习必须建立在对西方文化的实情与实质(根柢)的认真考察、真正了解的基础上;四、学习必须以认识中国的国情为前提,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与归宿。在鲁迅看来,包括东、西方文化在内的一切文化的现实形态,都是“偏至”的,也即是不完美,不完善,有缺陷的。正视人类文化的现实形态的这种偏至性,就可以使人们不会陷入将任何一种文化神圣化、绝对化的神话,进而承认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有缺陷的,同时又是各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的,它们在相互“比较”中既互相吸取、补充,又互相竞争;既互相融合,又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接着提出的首先是一个如何看待西方工业文明,以及与之相应的“物质”、“民主”、“平等”这样一系列的理念的问题。西方新思想所要解决的是西方社会所面临的所谓“工业文明病”的问题;而鲁迅却赋予这样的新思想以双重的批判性:它首先是指向中国传统文明中的专制主义的——这是中国思想文化界面临的问题(引入了“个人”的观念)。,它同时也是针对中国主流派知识分子对西方工业文明的盲目崇拜的——在鲁迅看来,这也是必须面对的思想文化问题。 这里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是把中国置于全球背景下,从对整个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的洞察中来探寻中国自身的发展道路:这确实是一个全新的眼光。其次是强调中国现代文化的建设,可以看做是后来在20世纪很有影响的“拿来”与“继承”思想的最初表述,但鲁迅更强调的是都要有分析,而不能陷入全盘拿来或全盘继承的盲目性。这就是说,鲁迅在20世纪一开始,就给中国的思想文化界确立了一个战略性的目标:要为20世纪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全新的价值,一个终极性的理想。这就意味着整个现代文化建设都要立足于“创造”。 其次是“要什么样的‘近世文明’”,也即“要确立怎样的现代化目标”?鲁迅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他看来,根柢还在人,所要建立的现代民族国家首先应是一个“人国”;如果国家的统一、独立、富强与民主要以牺牲人的个体精神自由为代价,那就绝不是我们所需要的现代化。鲁迅旗帜鲜明地提出,“首在立人”,而立人之道即在“尊个性而张精神”。由此而形成了他的“立人”而“立国”的思路:首先着力于建设和张扬少数先驱者强大而独立的个体精神自由;再通过对民众的启蒙,达到“国人之自觉”;而伴随着每一个个体的个性的张扬,自由与自觉,也就产生了作为集合体的国家、民族的自由与自觉,建立起真正的“人国”。 《科学史教篇》:讨论的是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历史。鲁迅依次讨论了五个问题。一科学的本质是什么?在鲁迅看来,科学的本质就在于“探索未知”,并有自己的“发现”。二“科学与美艺(文学与艺术)”、“知识与道德”的关系。鲁迅从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发现了“科学”与“非科学(道德、人格精神的力量)”,“理性”与“非理性(圣觉灵感)之间的相通,而且在他看来,要探讨科学发现的“深因”,是不能不考虑后者对前者的渗透与促进的。三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问题。在鲁迅看来,归纳法与演绎法是人的两种思维方式,是探讨自然现象的两种方法。四关于科学的作用与价值。鲁迅是从两个视角来讨论这一问题的。首先仍然是民族的角度,即讨论“科学与爱国”的问题。其次,从人性的角度看,科学是人类的精神现象。五关于科学的危机的思考。最后,鲁迅就把他对科学的理解最后归结为人的精神问题,把全文一再强调的科学与文学艺术、宗教道德,理性与非理性的互补、交融也归结为“人性之全”。 《摩罗诗力说》:概括了精神界战士的三大精神特征:①“立意在反抗”,所谓“摩罗诗人”中的“摩罗”,无论是佛教中的天魔,还是《圣经》中的撒但,与正统秩序有一种天然的对立,“撒但”一词希伯来文原意就是“仇敌”。要“争天拒俗”,反抗“众数(众庶)”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压制。精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