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刑法学》单选

《刑法学》单选

《刑法学》单选
《刑法学》单选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领域之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按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况()不予追究。最低刑为5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刑为2年以下有期徒刑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刑为5年以下有期徒刑

C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地的标准采用的是()。行为说结果说行为与结果择一说行为与结果结论说

D 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取的是()。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通原则

以原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在一定范围内也兼采普遍原则

C 以保护本国为出发点,主张不问犯罪人属于哪国,也不问犯罪地点在国内外,只要侵害了本国国家和公民的利益,都适用本国刑法。这种原则称()。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

B 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社会危害性的轻重,主要决定于()。行为的手段、结果行为侵害的客体行为的时间、地点行为人的情况及主观因素

B 我国刑法中关于犯罪概念的基本特征是()。罪过性刑事违法性历史变化性阶级性

A 我国刑法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惩罚性罪刑法定性

C 放火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这一客体属于犯罪的( ) 。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D 下列罪中,属于复杂客体的犯罪是()。投放危险物质罪诈骗罪放火罪抢劫罪

B 下列()可以成为犯罪对象。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房屋生命权专利所有权

A 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关系物质关系思想关系阶级关系

B ()是我国刑法分则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对象犯罪的单一客体

B 在侵犯同类客体的犯罪中区分不同犯罪,一般根据犯罪的()。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体犯罪客体

D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这一客体属于( )。犯罪对象一般客体

直接客体同类客体

D 甲骑摩托车违章撞伤乙,造成乙腿部表皮破裂。甲送乙到医院治疗,护士未作皮试,即给乙注射破伤风针剂,乙因药物过敏而死。甲的行为属于()。过失重伤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交通肇事罪不构成犯罪

C 刑法把各种危害行为的客观形式归纳为以下两种基本形式()。无意识行为与有意识行为

主行为与从行为作为与不作为动态行为与静态行为

D 某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某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同是盗窃电缆线,罪名却不同,原因是()。犯罪对象数额大小不同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不同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同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

D 下列属于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的是()。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

B 下列()行为,不属于我国刑法上的危害行为。被胁迫而实施的危害行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实施的危害行为在被诱骗情况下实施的危害行为

C 我国刑法理论上将危害行为的表现形式概括为()。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作为和不作为

C 甲是商场保安,甲与朋友乙约好在其值班时盗窃该商场。一日晚甲在值班时装睡,乙进入商场盗窃,共盗得价值2万元的财物,事后二人分赃。甲的行为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不作为作为

B 甲(15岁)先后唆使乙(15岁)盗窃他人财物折价1万余元;唆使丙(19 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计2000余元;唆使丁(15岁)抢劫他人财物计1500元。甲的行为构成何罪?()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抢劫罪、绑架罪

D 下列犯罪,单位不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是:( )。走私罪逃税罪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叛逃罪

D 养花专业户赵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经查,赵某确实不知道电网的电压是高压电,能够致人死亡,他以为是安全电压,只能够把人击昏,不至于致人死伤。赵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属于()。间接故意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无罪过

C 司机张某开车时打了个喷嚏,使方向盘失去控制,于是车冲向路边,将电线杆撞倒,电线被拉断,供电中断30余小时,王某的行为是()。过失破坏电力设备罪毁坏公共财产罪意外事件交通肇事罪

B 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并写有一告示牌“有电,危险!”。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直接故意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

C 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同意外事件中造成他人死亡的情况,相区别的关键是()。犯罪的罪过形式犯罪的行为方式主观上有无罪过行为人的意志因素

C 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与间接故意犯罪是两种不同形式的犯罪,二者的主要区别是()。认识因素上有所不同意志因素有所不同认识因素上有所不同,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行为的动机与目的不一致

B 吴某家多次被盗,一天吴回家正遇程某在房内行窃。吴某上前抓住程某,程用拳猛击吴胸部。吴某拿起木棒打程某头部一下致其倒在地上,程正要起身,吴紧接着又猛打程腰部一下,致程三根肋骨骨折而残废。吴的行为应属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报复侵害事后防卫

A 甲某开着一辆偷来的汽油罐车向正在驶来的一列客车冲去,某丙见状用步枪将某甲击毙,油罐车翻下路边沟中爆炸烧毁。某丙的行为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防卫过当避险过当

A 一货轮在海上航行,突起大风,并收到强台风警报,当时靠岸避风已无可能,而气象台预报台风中心正要经过货轮航行的海轮,为使货轮和船员的生命免遭损害,船长下令抛去部分货物(价值3万元),以减轻货轮的负载。但当台风刚刚接近该货轮航线海域时,突改方向,并未殃及货轮安全。因此,该船长的行为可视为()。紧急避险假想避险疏忽大意的过失意外事件

A 甲、乙有仇,一日甲从乙门口路过,乙故意放出恶犬追咬甲,甲情急之下,捡起一块石头击中恶犬头部,犬倒地而死。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防卫过当避险过当

C 某甲系某酒店保安,一日,其妹在酒店门口遭某男调戏侮辱,其妹跑到酒店,向某甲哭诉。某甲顿时火冒三丈,手持木棍,奔到楼外,快步追上已逃离现场的某男,将其打成重伤。某甲的行为属于()。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

C 人口贩子张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女青年李某拐骗家中,并欲以5000元卖给一农民为妻。是夜李某得知被骗,遂用菜刀将借宿于该农民家的人口贩子张某砍死。李某的行为是()。紧急避险假想防卫防卫不适时正当防卫

D 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区别的界限在于()。防卫行为是否适时防卫对象是否合适是否造成严重损害结果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B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甲潜入乙家行窃,被乙当场抓住,将其捆绑后,乙又将甲打成重伤,乙的后行为属()。

正当防卫防卫过当故意伤害,应负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

C 对下列()实施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负刑事责任。盗窃罪妨害公务罪抢劫罪走私罪

D 甲某见自己的弟弟遭三个流氓毒打,前去制止,而遭流氓进攻,被迫自卫还击。正在这时,便衣民警丙某赶到,未及时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某以制止殴斗。甲某把丙某看作流氓同伙,随即捡起一块砖头将丙某砸成重伤。甲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过失伤害故意伤害"假想的防卫,

按意外事件处理"

B 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

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

B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紧急避险正当防卫防为过当对象错误

D 防卫过当是指()。使用了不相适应的手段不法侵害尚未开始不法侵害已经结束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

A 甲乙殴斗,甲身强力壮,且手持铁棍,乙恐怕吃亏,先自讨饶,并赶快离开,甲不依,手持铁棍紧追赶上乙,劈头打向乙的头部。乙侧身躲过,弯腰捡起一块砖头,向甲的铁棍挡去,因为用力过猛,砖角将甲的右眼触成重伤,医治无效失明,乙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防卫过当重伤害罪过失重伤罪

D 根据刑法规定,防卫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处罚。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可以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应当减轻或者免除

A 张某的次子乙,平时经常因琐事滋事生非,无端打骂张某。一日,乙与其妻发生争吵,张某过来劝说。乙转而辱骂张某并将其踢倒在地,并掏出身上的水果刀欲剌张某,张某起身逃跑,乙随后紧追。张某的长子甲见状,随手从门口拿起扁担朝乙的颈部打了一下,将乙打昏在地上。张某顺手拿起地上的石头转身回来朝乙的头部猛砸数下,致乙死亡。对本案中张某、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张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甲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张某和甲的行为均构成故意杀人罪

B 犯罪中止只在于()之中。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过失犯罪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C 甲投毒杀乙,乙中毒后,甲又后悔,急忙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经抢救乙脱离了危险。甲的行为属()。

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B 甲潜入乙宅盗窃,被乙回家发现,甲跪地求饶,并表示忏悔,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

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A 甲因婆媳关系不和产生毒害婆婆的念头。一天甲将一包老鼠药倒在家中的饭锅内,结果甲的婆婆、丈夫和儿子三人均中毒。甲害怕,立即将三人送往医院抢救,结果婆婆、丈夫被抢救过来,未留下任何后遗症,但因甲的儿子太小,没有抢救过来,中毒身亡。甲的行为属()。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过失致人死亡

D 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形?()。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未实行终了的犯罪未遂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

C 下列犯罪中,属于刑法理论上所称危险犯的是()。

抢劫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侮辱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C 甲将乙的一台彩电偷回家中,经家人规劝甲悔悟,在乙未发觉的情况下将彩电悄悄送回原处,甲的行为属()。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不构成犯罪

A 下列()是结果加重犯。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刑讯逼供罪(致人死亡)

A 甲欲杀乙,将乙打昏后,误认为乙已死亡,为毁灭罪证,将乙抛入河内,后经解剖证明乙是被水淹死的,甲认为乙是被自己打死的。甲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过失犯罪

D 李某因赌博受到领导批评后,萌生报复之念,欲将单位仓库焚烧。一日拂晓,李某潜入库房,在其点着火后,即听到窗外似有人声,感到事已难成,遂将火踩灭。李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犯罪中止

B 故意杀人罪属于()。行为犯结果犯危险罪状态犯

B 甲投毒杀其父,见其父亲中毒后又于心不忍,甲后悔,急送其父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故意杀人未遂故意杀人既遂犯罪中止意外事件

C 放火罪应当以()为构成既遂的标准。行为人实施防火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放火行为的实施

被点燃物独立燃烧

C 甲和乙有仇,甲伺机报复。一日,甲来到乙家院中,用打火机将乙家柴堆点燃,火燃起后,甲忽然害怕,急忙将火扑灭,逃走。甲属于()。犯罪中止犯罪未遂犯罪既遂不构成犯罪

A 某乙因琐事与其妻争吵,被其妻抓伤面部,盛怒之下将毒鼠药偷偷投入其妻的饮食内,其妻食后中毒,痛苦万状。某乙追悔不已,速将其妻送往医院,经抢救脱离了危险。某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犯罪既遂防卫过当意外事件

A 一日晚九时许,某甲躲在胡同口的暗处,将一女孩打倒在地,夺去她的提包,拔腿逃走。突然听倒地的女孩叫他的名字,原来是其同事的女友,某甲便立即将女孩扶起,口称“开玩笑”,并将提包还给女孩。某甲的行为属于( )。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C 甲投毒杀害其妻乙,乙中毒后昏迷。甲急送乙去医院抢救,由于医生拖延时间,乙中毒身亡。甲的行为属于()形态。犯罪未遂犯罪既遂犯罪中止意外事件

B 对于中止犯()。应当比照既遂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应当从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免除刑事处罚

C 甲与丙有仇,意图杀丙。某日,甲携带杀人凶器,前往丙住处,准备杀丙。途中,甲忽觉肚子疼痛难忍,只得返家。甲的行为属于()。

甲的行为是犯罪未遂。理由是:甲有杀人的意图,且开始实施杀人的行为,只是由于其肚子疼痛难忍,才使其杀人行为被迫停止,这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使犯罪未能得遂,故甲的行为是犯罪未遂。

甲的行为是犯罪中止。理由是:甲准备杀人,但在去杀人途中因肚子疼而自动返回,他是由于自己的原因停止犯罪的,并不是被迫停止,因此,其犯罪属于犯罪中止。

甲的行为是犯罪预备。理由是:甲有杀人的故意,且开始了杀人的准备行为。思虑前往杀丙,这还是处于杀人行为的预备阶段,尚未达到着手实行的阶段;甲停止犯罪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自动停止的。故甲的行为只能是犯罪预备

B 甲和乙有仇,欲杀害某乙。一日甲知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来到乙家中给乙几刀,乙苦苦哀求,甲又心生怜悯,将乙送医院救治。经抢救未死亡,但乙被甲刺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不构成犯罪

B 李某来到邻居家附近,想盗窃邻居家最近新买的电脑。正在观察动静的时候,忽然听到附近有响动。

甲以为被人发现,急忙逃走。实际上是附近的一只猫将窗台上的花盆碰倒。李某行为属于()。

犯罪未遂犯罪预备犯罪中止不构成犯罪

D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从轻、减轻处罚免除处罚从轻、减

轻或者免除处罚

B 对于预备犯()。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以比照未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

者免除处罚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C 已经着手实施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行为。犯罪的预备为犯罪创造条件的

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接近犯罪对象的

B 甲给丙人民币2000元,让丙在三天时间把自己的仇人杀死。丙受命后于次日夜潜入丁家中,但适逢丁外出,丙见其家中无人,遂翻箱倒柜盗走丁家中金银首饰价值人民币3000元。在这一案件中,甲的行为()。

应当从重处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构成犯罪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B 犯罪未遂只能发生在()。犯罪着手之前犯罪着手之后犯罪预备之前犯罪中止之后

D 犯罪未得逞是指( )。未发生危害结果行为未实行终了目的未实现犯罪构成要件不完备

C 甲来到单位财务科盗窃,用尽各种方法也未能将保险柜的门打开。甲的行为属于()。犯罪

既遂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不构成犯罪

B 甲某蓄谋杀害乙某。有一天,甲某看见乙某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乙某熬药给牛治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甲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既遂负刑事责任犯罪未遂,负刑事责任犯罪预备负刑事责

任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B 张某从邻居男孩伟伟手中骗得房门钥匙一把,即压模仿制,后还了钥匙。一日张某拿着仿制的钥匙去

伟伟家企图开门行窃,因钥匙仿制不准,未能打开房门,此时被人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盗窃预备盗窃未遂盗窃中止意外事件

D 小偷打开了财务室的保险柜,但柜中空无分文。小偷的行为是()。盗窃既遂不构成犯

罪工具不能犯未遂对象不能犯未遂

A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行()。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构成某种犯罪的客观

要件的行为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准备犯罪工具窥测作案现场

C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继续进行下去,而行为人误认为不能,因而停止犯罪行为的,应当认定为()。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犯罪中止犯罪未遂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

D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主要区别是()。是否着手实行犯罪犯罪结果未发生的原因

距离实现犯罪意图的远近犯罪未完成的原因

A 我国刑法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应当从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 李某因私仇蓄意杀害杨某。一天,李某在杨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这时李某尚有子弹3颗,却怕罪行败露,遂停止射击。李某的行为()。犯罪预备犯罪中止犯罪未遂

B "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接受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在此案中, 王某、李某的行为( )。" 构成共同犯罪"李某无罪,王某单独负教唆抢劫罪的刑事责任" 均无罪王某无罪

C 我国刑法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处的地位及所起的作用不同,把共同犯罪中的犯罪分子分为()。主犯、胁从犯、预备犯、教唆犯主犯、实行犯、帮助犯、从犯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首犯、胁从犯、未遂犯、帮助犯

B 下列犯罪分子中,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初犯

C 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应对()负刑事责任自身的犯罪行为犯罪集团的部分犯罪活动犯罪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

C 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共同结伙

聚众团伙

B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集团的人数必须是()。2人以上3人以上4人以上5人以上

C 下列情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2人以上的人中有的行为是由于过失造成的

2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2人以上共同故意行为1人和不满14周岁的人同时实施某种故意犯罪

B 下列情况中构成共同犯罪的是()。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同时在同一现场实施同一种故意犯罪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

C 共同犯罪的行为()。必须表现共同作为的形式必须表现共同不作为的形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D 从共同犯罪人之间有无分工上划分,可以把共同犯罪分为()。事前通谋的和事前无通谋的共

同犯罪。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和犯罪集团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C 组织越狱罪从其是否能够任意形成上划分,属于()。任意共同犯罪一般共同犯罪必要共同犯罪复杂共同犯罪

B 甲、乙、丙、丁四人预谋去某仓库盗窃,甲提供了一辆三轮车。当天,甲因害怕未去,乙、丙、丁三个用甲提供的三轮车盗走仓库的大批物资。在这起盗窃案窃案中,甲的行为应定为()。盗窃预备盗窃既遂盗窃未遂不构成犯罪

D "甲和乙合谋盗窃一仓库,由乙先配制一把""万能钥匙"",数日后,乙将配制的钥匙交给甲,二人约定当晚12点在仓库门口见面后行窃。晚上,乙因害怕案发后受惩,未到现场。甲如约到现场后,因未等到乙,自己便用""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窃得手提电脑二部,价值人民币2万元,销赃后得赃款13000元。事后,甲分300元给乙,某推脱后分文未取。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个选项?()。" 不构成犯罪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中止构成盗窃罪,但属于犯罪未遂与某甲一起构成盗窃罪既遂

B 甲将与其有私仇的乙打成轻伤,乙昏在地后甲逃跑。这时丙路过此地,见乙倒在路边不省人事,遂将其所带手表、钱物等盗走。本案中()。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无罪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丙构成盗窃罪甲、丙构成共同抢劫罪甲不构成犯罪、丙构成盗窃罪

A 甲和乙是朋友,一日,甲告诉乙自己想偷些钱,然后去乙家躲避一阵子,希望到时候乙能够提供住所,乙一口答应。后甲犯盗窃罪逃至乙家,后被邻居告发。甲、乙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窝藏罪甲构成盗窃罪,乙不构成犯罪

C 甲、乙、丙三人经预谋确定某日杀害共同仇人丁。甲提供了匕首一把、猎枪一支,届时甲因腹部疼痛未去,由乙、丙用提供的凶器将丁杀害。在此杀人案件中,甲的行为应定为()。杀人预备杀人未遂杀人既遂不构成犯罪

B 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甲、丙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以共同过失犯罪论处甲单独构成犯罪

A 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丙听了,便于当天按照乙说的方法,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大量珠宝。乙的行为构成()。不构成犯罪从犯教唆犯主犯

C 某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交与朋友某乙帮助销售。某乙明知是盗窃的赃物,而将摩托车卖给了不知情的某丙。某乙的行为是()。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主犯不构成犯罪独立构成犯罪与某甲构成共犯,是从犯

C 王某与李某违反操作规程,使机器受到严重损坏,构成了重大责任事故罪。王、李二人的犯罪()。

是共同犯罪如果都是由于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损失,则是共同犯罪不是共同犯罪都是故意犯罪

A 甲、乙、丙3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负责入室拿赃物,丙提运赃物。甲、乙、丙3人的共同犯罪属于()。复杂共同犯罪简单共同犯罪必要共同犯罪犯罪集团

B 甲主动勾结乙预谋取抢劫邻居丁家的财物。甲因为与丁是邻居,很熟悉,不好出面,于是叫丙同乙去抢劫,丙同意。一天夜里,乙拿扎枪、丙拿木棍前去抢。到丁家后,乙用扎枪撬开门锁,并威胁丁交出现款,丁说无钱,乙动手把丁扎伤20余处,抢走贵重财物,然后乙、丙逃离丁家。丙构成()。

主犯从犯教唆犯

D 甲因生意上的纠纷与乙有宿怨,甲找到丙,先给付丙1万元钱,并答应事成后再给丙1万元,要丙去教训乙,并嘱咐丙要“到位”,结果,丙用铁棍对乙头部很砸两下,致乙当场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不构成犯罪从犯胁从犯教唆犯

B 我国刑法对于胁从犯的处罚原则是()。从轻、减轻处罚应当按照他的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

B 某甲在3日内分别以3万元、4万元、5万元向某建筑公司的营业员、科长、经理行贿,某甲的行为构成()。继续犯连续犯惯犯想象竞合犯

A 下列行为中属于继续犯的是()。非法拘禁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刑讯逼供罪报复陷害罪

B 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结合犯

吸收犯结果加重犯想象竞合犯

C 甲进入丙家住宅行窃,共窃得财物总价值为1000余元,后遇丙返家被发现,遂杀丙以灭口。甲的行为构成()。吸收犯牵连犯数罪想象竞合犯

C 出于一个故意或者过失,实施一个犯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这种行为在刑法上称为()。

吸收犯牵连犯想象竞合犯惯犯

C 我国刑法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是()。犯罪行为的个数犯罪目的的个数犯罪构成的个数犯罪结果的个数

D 我国刑法中的非法拘禁罪属于()。结合犯吸收犯连续犯继续犯

B 我国刑法规定的想象竞合犯的构成条件是()。出于数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出于一个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出于一个行为,触犯一个罪名出于数个行为,触犯一个罪名

B 数次贪污构成犯罪的是( )。继续犯连续犯想象竞合犯牵连犯

C 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 )。结果加重犯继续犯想象竞合犯? 吸收犯

C 被告人某甲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被A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分别判处死刑,决定执行死刑,在上诉期限内,某甲没有上诉,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对此案应当如何报请复核?()。报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即可故意杀人罪报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贪污罪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D 对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子一律应当适用()。死刑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

A 剥夺政治权利独立适用时,其刑期为()。1年以上5年以下1年以上3年以下3年

以上10年以下

C 判处管制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剥夺政治权利的最长期限为()。10年5年2年 1年

C 被告人某甲犯故意杀人罪、贪污罪,被A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分别判处死刑,决定执行死刑,在上诉期限内,某甲没有上诉,检察院也没有提出抗诉。对此案应当如何报请复核?()。报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即可故意杀人罪报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贪污罪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A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面()是主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死缓

没收财产

A 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都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监狱机关

B 管制由人民法院判处,执行机关是()。监狱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群众监督机构

C 犯罪分子判刑后,参加生产劳动的,酌情发给报酬,执行期间每月可以回家一、二天是下列哪种刑罚()。管制有期徒刑拘役无期徒刑

B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15日以上6个月以下3个月以上2年以下

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1年以下

A 在数罪并罚情况下,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6个月8个月3个月

D 刑法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计算()。从逮捕之日起从羁押之日起从司法机关立案之日起

从判决执行之日起

B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死刑从核准程序上加以限制,“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核准”。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中级以上人民法院高级以上人民法院

C 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在死缓执行期间有过失犯罪,对此处理方法为()。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随时执行死刑二年期满后,减为有期徒刑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二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C 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判决或者核准。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B 甲被判死缓,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两年期满后应()。减为有期徒刑减为无期徒刑

执行死刑减为15年以下有期徒刑

D 对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考验期满后减为有期徒刑的条件()。没有过失犯罪没有故意犯罪

确有立功表现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A 犯罪分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罚的()。1/2 1/3 1/4 1/5

B 甲被判有期徒刑14年,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应不能少于()。 10年7年 7年半6年

D 甲杀人后逃跑,属于情节严重,法定刑为“死刑、无期徒刑、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量刑幅度,甲该罪的追溯时效期限为()。5年 10年15年20年

B 甲1982年5月1日犯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追诉时效为5年,1987年2月1日,甲又犯故意伤害罪,甲的前罪的追诉时效到()止。1987年5月1日1992年2月1日1987年2月1日

C 甲某犯了情节严重的诈骗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对甲的行为的追诉时效期限应当是()。5年10年15年20年

A 甲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无期徒刑,附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年后甲被减刑为有期徒刑,其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应由终身减刑为()。3年以上10年以下1年以上5年以下3年以上5年以下1年以上10年以下

B 酌定情节即为人民法院在量刑时酌情考虑的情节,下列()属于酌定情节。罪犯是未成年人

犯罪的时间、目的、动机、方法等犯罪后自首犯罪未遂

A 刑法规定应当从重处罚的对象是()。累犯主犯教唆犯惯犯

D 法定情节中减轻处罚的情节是指()。在法定刑的中线以下判处刑罚判处最轻的法定刑在法定刑内适用最轻的刑种或较短的刑期判处低于法定最低刑的刑罚

D 普通累犯构成要件中,后罪的发生的时间为前罪所判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的( )。2年以内3年以内4年以内5年以内

C 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犯罪未被发觉积极退赃自动投案悔罪

C 甲因盗窃罪被捕,在侦查人员对其审讯期间,他又交待了自己与李某合伙诈骗4万元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李某可能隐匿的地点,根据这一线索,侦查机关顺利将李某追捕归案。对甲盗窃罪的处罚,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 王某因诈骗罪被拘捕后,又如实交待了不为司法机关掌握的盗窃罪,王某对盗窃罪的交待属于()。

坦白检举特别自首立功

B 甲前罪被判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后,又犯新罪应判有期徒刑8年,数罪并罚时,其刑罚的最低限度是()。 10年8年 6年 4年

B 某甲因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服刑2年后又故意伤害同监犯人,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数罪并罚,某甲应当执行的刑罚是( )。4年以上7年以下3年以上5年以下 2 年以上5年以下2年以上4年以下

C 某丁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服刑5年后被减为有期徒刑13年。某丁从减刑之日起还需服的刑期为()。13年10年8年 3年

C 某乙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2年后又将同监犯人打成重伤,应当判处有期徒刑7年。数罪并罚对其确定应当执行的刑罚为有期徒刑()。15年以上22年以下15年以上20年以下13年以上20年以下13年以上22年以下

B 张某因犯盗窃罪判有期徒刑5年,在刑罚执行3年后,又发现判决前还犯有放火罪应判有期徒刑7年,张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是()。7年 9年 10年12年

B 甲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执行7年后,又犯新罪,新罪应判有期徒刑10年,数罪并罚后,甲需执行有期徒刑最低期限为()。8年 10年15年18年

A 甲犯三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8年和7年。数罪并罚后甲的刑罚最低幅度为()。

10年8年 7年 5年

C 某甲是某纺织厂机修工,一贯工作努力,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因连续加班,非常困倦,他便点起香烟,猛然记起车间严禁烟火,便急忙将烟掐灭,丢在垃圾袋内。不料烟头复燃,蔓延开来,幸被及时发现,只烧坏一台机器,未酿成大火。某甲因失火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对某甲可以适用()。立功假释缓刑减刑

C 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的犯罪分子。拘役拘役,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B 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宣告缓刑,其缓刑考验期应是()。2年以下2年以上5年以下

5年以下至少1年

D 甲犯三罪,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10年和有期徒刑8年,数罪并罚后,甲应执行的刑期为()。18年10年10年以上18年以下无期徒刑

C 在缓刑考验期内,犯罪分子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其法律后果为()。视为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视为前罪刑罚的消灭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原判决无效

B 在战时,对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宣告缓刑的犯罪军人,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其法律后果为()。可以减刑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改判无罪可以改判管制

C 原判为无期徒刑的,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

1/2 5年 10年15年

D 李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死缓,缓期执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李某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10年15年20年25年

C 王某,某地公安干警。2009年7月2日,下班途中,见路边有人下棋,便过去观看。随手将装有一支手枪的的皮包放在脚边。待天色已晚,王某回到家中才发现皮包丢失。王某心中害怕,遂将此事隐瞒,自己千方百计寻找,但始终未找到。后外地发生一起重大持枪杀人案件,经查用于作案的手枪为王某丢失的手枪。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丢失枪支不报罪玩忽职守罪

B 甲某将正在国有运输公司使用中的运货卡车的两个轮胎偷去,并为掩人耳目,换上自己的报废的旧轮胎。甲某的行为属于()。盗窃罪破坏交通工具罪侵占单位财物罪故意毁坏公共财物罪

B 某甲偷割正在使用中的电话线,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破坏电信设施罪破坏交通设施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B 甲为做家具盗走火车铁轨下的枕木4根(价值800元),幸被巡道工人发现,向及时驶来的列车发出信号,未酿成大祸,运输因此中断5小时,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破坏交通设备罪交通肇事罪扰乱公共秩序罪

C 甲驾车将行人乙撞成重伤,拖至无人处,开车逃跑。乙因得不到救助流血过多而死亡,甲的行为应当为()。交通肇事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并罚交通肇事逃逸罪

B 某甲与乙恋爱未成,甲怀恨在心,计划报复。一日,甲约乙来到小河边僻静处,送给乙一个小盒,甲走后,乙打开小盒,发生爆炸,将乙双手手指炸断,一眼失明。甲构成()。过失重伤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爆炸罪

B 张某在火车站候车室窃得某人一提包,到僻静处打开一看,里面没有钱财,却有手枪一支,子弹若干发,张某便将枪支、子弹放回包内,然后藏于家中。张某的行为构成何罪?()盗窃枪支、弹药罪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非法储存枪支、弹药罪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罪

A 刘某对没长工资不满,晚上其值班烧锅炉时,故意不向锅炉内加水,致使锅炉发生爆炸。刘某的行为属于( )。爆炸罪破坏生产经营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过失爆炸罪

B 某机修师,因对领导不满,利用工作之便,在进厂大修的飞机上,非法加装了两套控制电路,妄图使飞机在试飞时空中断电停机,造成机毁人亡的严重事故,因被及时发觉而没有造成飞机坠毁的严重后果。机修师的行为属于()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工具罪预备不构成犯罪

B 甲承包一处苹果园,因果实成熟季节经常被盗,甲便在果园周围私自拉了一圈电网用于防盗。某日夜晚,乙路过此处,想偷盗些苹果,不慎触电网被电身亡。经调查,甲认为设置的电网电压很低,不会电死人,不知道是高压电。对于甲的行为,()。不够成犯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故意(间接)杀人罪

A 爆炸罪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14周岁已满16周岁已满18周岁未满14周岁

C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常见的手段有()。放火爆炸破坏矿井通风设备破坏交通工具

C 某钢铁厂汽车司机任某,在厂区内因开车速度太快,撞死一女工。任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重大责任事故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间接)杀人罪

D 钱某与孙某有私仇。钱为了报复孙,在孙与邻居(3户)公用厨房里装上炸药和雷管,引起爆炸着火,烧毁炊事用具及一住户的全套家具,损失折款3千余元,并将孙的爱人炸成重伤。钱的行为构成()。

故意杀人罪故意破坏公共私财物罪放火罪爆炸罪

C 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甲的行为构成()。过失爆炸罪爆炸罪过失致人死亡罪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D 构成放火罪的客观要件是()。实施了放火行为,属于行为犯以不作为形式进行放火,属于危险犯以作为的形式进行放火,属于行为犯实施了危害公共安全的放火行为,属于危险犯

C 我国刑法中放火罪的既遂标准是() 引火物接触被燃烧财物着手点燃被烧财物引起被烧财物的独立燃烧财物是否已被烧毁

A 王某为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内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但火势蔓延无法控制,王某虽奋力扑救,但造成损失20余万元,自己也被烧伤。王某的行为是()。放火罪失火罪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C 司机王某在给汽车加油时,犯了烟瘾,便想偷偷吸烟,在刚划着火柴时就引起了加油站院内汽油气体燃烧,烧毁丰田牌轿车一辆。王某的行为应定为()。放火罪重大责任事故罪失火罪爆炸罪

B 李某发现其妻与邻居郭某乱搞两性关系,对郭怀恨在心,某日晚上将半瓶剧毒的农药洒进郭家附近的公用水井内。次日,郭家人饮用此井水后4人中毒,1人抢救无效死亡。李某的行为构成()。

故意杀人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D 姚某系北京交通公司司机,为发泄领导的不满,驾车在天安门广场横冲直撞,高速行驶,当场撞死5人,伤19人。姚某的行为构成( ) 故意杀人罪交通肇事罪寻衅滋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 李某因诈骗巨款,欲劫持飞机飞往台湾,以逃避法律制裁,结果劫机未遂被捕,李的行为构成()

背叛祖国罪叛逃罪劫持航空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

C 陈某与李某都在某食品街开面点店,由于李某经营有方生意兴隆,陈某心生嫉妒。2009年9月3日陈某潜入李某店中,将“毒鼠强”投放在面粉中,并加以搅拌。次日,李某用此面粉制作成烧饼麻团等出售,导致300余人食用后中毒,其中42人死亡。陈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破坏生产经营罪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C 某男在小区内拾到一信用卡,便用该卡在超市刷卡购物,消费5500元,后被超市发现报案。某男的行为构成()。构成伪造货币罪构成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不构成犯罪

B 盗窃他人信用卡并以持卡人的名义提取现金的,构成()构成伪造货币罪构成盗窃罪信用卡诈骗罪不构成犯罪

C 生产、销售假药罪是()。行为犯实害犯危险犯想象竞合犯

C 生产、销售假药是行为人违反国家药品管理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足以危害人体健康已经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结果。

D 某女为某单位复印员,在彩印一份资料时,误将资料内夹的伍元人民币也随机复印了100张。某女的行为()。构成伪造货币罪构成变造货币罪玩忽职守罪不构成犯罪

B 区别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关键是()。犯罪目的不同犯罪故意内容不同打击的部位不同使用的手段或者方法不同

A 甲、乙因为某化工厂工人,两人有仇。一日下夜班时,甲见四周无人,用力将毫无防备的乙推入硫酸池内,扬长而去,池深三米,且池壁光滑,乙无从自救,大声呼叫,被人发现送往医院急救幸免一死。但全身深Ⅱ度烧伤面积达总体表面积的70%以上。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故意伤害罪故意重伤罪报复陷害罪

C 甲患癌症,后期十分痛苦。在甲的一再请求下医生乙对甲实施“安乐死”,帮助其解脱了痛苦。医生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故意杀人罪构成医疗事故罪

A 甲与婆婆不和,经常受婆婆打骂,甲心中怀恨,欲报复。一日,甲将砒霜投于饭内,骗其婆婆吃下,又后悔,送婆婆去医院,经抢救脱离了危险。甲的行为()。故意杀人罪投放危险物质不构成犯罪报复陷害罪

D 沈某因无证驾驶机动车辆被民警赵某查处,沈某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某日,沈某见赵某独自在散步,即对赵进行殴打,致赵鼻子出血,面颊红肿。沈的行为()。构成过失重伤罪构成故意伤害罪构成报复陷害罪不构成犯罪

B 甲封建思想十分严重,已经有了三个女儿,一心想要个男孩儿。后妻子又怀孕,甲找算命的给算是男孩儿,结果生的还是女孩儿。甲气急,将妻子刚生下的女婴扔进河里淹死,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构成故意杀人罪构成遗弃罪不构成犯罪

B 故意伤害致死与间接故意杀人的区别关键是()。犯罪的目的不同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

使用的手段不同打击的部位不同

B 张某预谋杀害李某,为此,张某想方设法寻找、准备凶器。某晚,张在回家路上拾得手枪一支,即予了隐匿,准备用此枪来杀害李某,两天后案发被捕。张某的行为构成()。私藏枪支、弹药罪故意杀人罪(预备)私藏枪支、弹药罪和故意杀人罪不构成犯罪

C 甲因有婚外情想和妻子离婚,妻子不同意,甲产生了毒害妻子的念头。一日,甲在妻子吃的饭内下毒,然后离开。其妻吃后中毒。甲离家后一直不安,后来于心不忍紧忙返回家中,却发现妻子没在家。原来其妻被邻居及时送往医院抢救,获救。甲() 不构成犯罪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既遂

D 齐某很想出国,无奈手中缺钱,某日趁自己做生意的朋友吕某之子小东放学之机,骗其到自己事先租用的一所房子内,打电话要挟吕某用20万元换孩子。吕某报警,齐某发现后将小东杀死。对齐某的行为应当()。以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井罚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以绑架罪一重处罚

D 使用暴力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死亡的,应()。按照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按照非法拘禁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实行数罪并罚按照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B 甲为干涉乙的结婚自由,把乙打成重伤。对甲应以( )论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故意伤害罪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和故意伤害罪

C 根据刑法条文的规定,刑讯逼供致人伤残、死亡的,按()。刑讯逼供罪从重处罚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处罚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C 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对抢劫罪加重法定刑的情形是()。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在办公大楼抢劫的人户抢劫的

C 侵犯财产罪各犯罪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不同。犯罪客体犯罪主体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主观方面

C 抢劫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采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都可以直接故意,并且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故意并以实施暴力抢夺财物为目的

A 旅馆老板甲发现住店客人乙穿着极为华丽,猜想身上带有不少钱财,于是在半夜里将乙杀死在旅馆内,窃取乙所带款1万多元。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

B 某甲让某乙去偷摩托车,并答应代为销售,某乙偷了一辆八成新的车让某甲卖得赃款4000元,某甲的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构成盗窃罪共犯构成盗窃罪和窝赃罪应数罪并罚

A 盗窃既有既遂,又有未遂,分别达到不同量刑幅度的,依照()的规定处罚;达到同一量刑幅度的,以盗窃罪既遂处罚。处罚较重处罚较轻处罚最轻的未遂的标准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刑法总论专业法学年级2013 级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正确的是( c ): A.不明知所犯罪客观要件内容就不构成故意犯罪 B.错把乙当甲杀害是犯罪对象认识错误 C.错将100克面粉当毒品海洛因贩卖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D.非法拘禁他人两天后出于良心发现自动中止放出被害人构成犯罪中止 2.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B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 D )情况成立共同犯罪。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和共同行为的的同时犯 C.共同过失行为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5.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B )。 A.结合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D.想象竞合犯 6.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

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C ) A.刑事拘留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刑事拘留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7.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D ) 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C.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 D."先减后并"在一般情况下使犯罪人受到的实际处罚比"先并后减"轻 8.关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B ) 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 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期满六年后又犯故意杀人罪。甲成立累犯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9.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 D.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 10.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 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但判前先行关押时间不算在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悉乙家的丙为自己能盗窃成功标别墅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重视实科教育的教育家是()。 A.卢梭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B 【解析】斯宾塞著有《教育论》,他反对思辨,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认为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最有价值,其次是间接保全自己的知识,其他的知识价值次第下降。在教学方法方面,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 2.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C

【解析】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作用,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4)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5)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3.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是骑士教育和()。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学校 D.实科教育 3.C 【解析】在欧洲,自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进入封建时代。封建统治阶级有僧侣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两个阶层。为他们服务的教育是教会学校和骑士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而且还具有浓厚的宗教性。 4.“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

刑法学1案例分析.doc

五、案例分析(16分) 案情: 徐某某,男,1984年10月21日出生,聋哑人,学生。 徐某某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对学习没有兴趣,经常逃学旷课,甚至与校外一些“混混”建立了关系。2000年9月17日晚上,徐某某向母亲赵某提出自己明天不想去上学了,赵某见儿子又想逃学,顿时怒火冲天,抬手就打了儿子两个嘴巴。当晚,徐某某趁赵某熟睡之际,将一包鼠药(毒鼠强)放进了赵某每天必喝的中药里,并从赵某的钱包里找到160元钱后到一网吧上网玩游戏。次日早上,赵某喝下掺有鼠药的中药后中毒死亡。徐某某回家得知其母死亡,便向其父承认是自己所为,并在其父带领下到派出所投案,交代了事情的全部经过。 试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徐某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 评分要点: 1、徐某某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2分) 3、徐某某故意以鼠药毒杀其母,致其死亡,该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显然应当受刑罚处罚,且徐某某时已年满15周岁,已达到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因而其故意杀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4分) 4、徐某某犯罪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分) 5、徐某某属于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2分) 6、徐某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能适用死刑。(3分) 五、案例分析(16分) 案情: 王某,男,23岁,某厂工人。 王某于2004年在江某开办的厂子里找了份临时工作。2005年4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由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2至4月份的工资。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因双方各执一词不欢而散。4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双方扭打起来,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感觉吃了亏的王某遂起意报复。4月24日中午,王某提着一桶汽油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开门发现是王某,便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没你好果子吃!”王某一边说一边晃了晃手中的汽油桶。江某一闻到汽油味,马上返身进屋并锁上门,然后打电话给保安员。王某则在门外高声叫骂并将汽油泼在江某的门口。保安员赶到时,正好听见王某说:“你再不出来,我就烧死你!”便立即将王某扑到在地,并从其衣袋中搜出一只打火机。 请分析并说明理由:王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只答处理原则)? 评分要点: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3、本案中,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为实施犯罪而事先准备好汽油并且带到现场泼洒在地,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被保安员扑到制服而未能着手实施放火的实行行为,因此,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犯罪预备的规定,属于犯罪预备而非犯罪未遂。(7分) 4、根据刑法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对于王某的行为,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分) (视论述情况适当给分) 五、案例分析(16分) 王某,男,25岁。1995年5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1998年4月刑满释放。 王某于2002年12月在江某开办的工厂找了份临时工。2003年3月中旬,江某以王某偷拿单位东西为名开除了王某,并拒绝给其发放1至3月份的工资。王某不服,几次与江某交涉,均不欢而散。3月23日,王某再次找江某商谈,结果发生争执,人高马大的江某还打了王某一拳。3月24日中午,王某抱着不是鱼死就是网破的心理,揣着一把剔骨刀(刃长15cm)出现在江某家门前。江某出门时与王某碰个正着,,他问王某有什么事,王某说:“还是工资的事儿!今天你得给我个满意的答复,不然就别怪我对你不客气了!”听到江某很不客气地说出“没门”二个字后,王某一下子火了,大叫一声:“好,你有种!”从怀里掏出刀来就刺向江某的胸部。江某躲闪了一下,但还是被刺中腹部。江某随即与王某展开搏斗,并抓住王某的手将刀夺下。保安员闻讯赶来协同江某将王某制服。搏斗中,江某的胳膊和手指又被刀划伤。经鉴定,江某的伤情属于轻伤。 请运用刑法总论中的相关理论分析并说明理由:对于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罚? 评分要点: 1、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2分) (判断正确者得分。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 2、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3分) 3、王某出于报复心理,以刀刺杀他人,欲致其于死地,只是由于被害人的反抗这一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其犯罪行为,未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犯罪结果,其行为完全符合刑法关于犯罪未遂的规定,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7分) 4、王某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前罪刑满释放后5年以内又故意犯罪,且根据其犯罪情节,所犯新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完全符合累犯的构成条件,因而构成累犯,应当从重处罚。(4分)

(完整版)《护理教育学》选择题汇总

《护理教育学》试题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的答案,将题号写入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 教育学生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属于( ) A、理想教育 B、慎独品质教育 C、敬业品质教育 D、诚实守信教育 2. 构成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 A、教学媒体 B、教学评价 C、教学环境 D、教学方法 3. 编制护理教学目标时,确定教学目标在层次系统中的层次及类别,称为( ) A、目标定位 B、目标分解 C、目标反馈 D、目标表述 4. 认为学习是一种建立刺激-反应的连接过程,是下列哪位教育心理学家的观点( ) A、布鲁纳 B、斯金纳 C、桑代克D、罗杰斯 5.一次考核确能测量到的知识及能力的程度,称为()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6.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护理专业教师的角色:() A、护理知识的传递者 B、学生心理保健者 C、人际关系的协调者 D、学生生活的管理者 7.护理院校中每一个岗位的设置,必须以教书育人为中心,保证有效协作,称为:() A、系统化原则 B、动态性原则 C、整体效应原则 D、最低岗位数原则 8. 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的传授给学生的课程称为( ) A、核心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必修课程 9. 美国护理学家班娜发现的护理临床技能的学习模式称为:() A、经验教学法 B、带教制学习法

C、学习过程阶梯模式 D、“从生手到专家”模式 10. 下列哪个记忆过程具有运作性() A、感觉记忆 B、长期记忆 C、短期记忆 D、感觉登记 三、多项选择题(请在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2-5个正确答案,将题号写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2分) 1. 教育的要素包括:(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方法 D、教育内容 E、教育手段 2. 下列哪些是人类的操作条件作用与学习行为:( ) A、应答性行为 B、惩罚性行为 C、负性行为 D、消退性行为 E、操作性行为 3.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标准包括:() A、人道性 B、民主性 C、合作性 D、相容性 E、教育性 4. 美育的原则包括:( ) A、寓教于乐 B、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环境结合 E、内环境熏陶 5. 临床护理教学的具体方法包括:( ) A、临床带教 B、生产实习 C、护理查房 D、临床见习 E、专题报告 6. 课程编制的程序包括:( ) A、指导阶段 B、形成阶段 C、反馈阶段 D、评价阶段 E、功能阶段 1.B 2.D 3.A 4.C 5.B 6.D 7.C 8.B 9.D 10. C 1.ABDE 2..AE 3.ABCDE 4.ABC 5.ACE 6.ABDE

刑法学案例

1. 辛某为原某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涉嫌犯罪,于1998年12月经某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查明:1997年10月,省海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海药公司)为了解决因包括名额在内的种种因素而迟迟未能解决的上市问题,委托其下属的房地产公司经理林某为该公司股票上市打通关系。通过熟人介绍,林某将5万元以李五成名字登记的海药公司内部职工股股金收据,连同李五成的身份证在10月下旬的一天晚上送到辛某家中,辛当即收下,未付股金款。11月27日辛某在省证券委送审的海药公司申报国家证监会的报告上,签署了同意的意见。后经查明,海药公司本身是符合上市公司的法定条件的,1998年6月辛某指使某子辛某某委托海南发展银行证券部陆续卖出股金收据,得款193192.04元,尚有73股留在账户上。 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辛革被逮捕在程序上是否合法? (2)辛某是否构成犯罪?如果构成犯罪则某罪名是什么? (3)如何处理辛某的违法所得? (4)海药公司及林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 答案: (1) 逮捕辛某在程序上是不合法的。因为根据宪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辛某应经过该省人大主席团或者常委会许可后,方受逮捕与审判,未经此程序,则属违法。 (2)构成受贿罪。辛某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海药公司谋取利益,并收受贿赂,数额巨大,已构成受贿罪。 (3)辛某违法所得193192.04元及73股股票应当追缴,并一律上缴国库。 (4)不构成犯罪,因为海药公司行为虽有不当,但并非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属单位行贿罪。同时,林某因属于代表其单位行为,也不构成犯罪。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了贿赂犯罪的一些问题,同时也涉及了刑事诉讼的有关问题。判断辛某的受贿罪是比较好判断的,关键是要弄清行贿与受贿之间的关系问题,虽然说有受贿常有对应的行贿,但受贿罪与行贿罪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行贿人谋取的并非不正当利益,或者虽然是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但是是被索贿的而又没有实际获得正当利益,则不构成行贿罪(《刑法》第389条第3款),但对方即受贿人的受贿罪仍是成立的,单位受贿与单位行贿也是如此。 法理详解 关于逮捕辛某的程序,检察机关由于没有考虑到其担任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职,依《宪法》第74条以及人大代表组织法的相关规定,人大代表非经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在人大闭会期间非经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许可,不逮捕或者刑事审判。《人民检查刑事诉讼规则》第93条对此也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对于辛某本人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第385条的规定,辛某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海药公司谋取利益,并收受请托人的财物(股票),数额巨大,应构成受贿罪。应注意的是,这里的谋取利益,并没有限制所谋取"利益"的性质,即非法与合法、正当与不正当的利益均可构成,所以,虽然对于行贿人海药公司而言,如果其构成犯罪,那么就应当是单位行贿罪,但由于其完全符合上市的法定条件,其行贿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因包括名额在内的种种因素而迟迟未能解决的上市问题,这表明行贿人并不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根据《刑法》第393条的规定,单位行贿罪的必须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所以,海药公司的行为虽然不当,但尚不构成犯罪,而林某的行为仅仅是代表单位的利益、以单位的名义,受单位领导指派而实施的,所以也不

《刑法学》第01-06章在线测试

《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5:34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处罚. A 、可以定罪 B 、不得定罪 C 、根据情形 D 、由法官裁定 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 )相适应 A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 B 、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 C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 D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对社会危害程度 3、我国刑法根据各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规定了( )处罚原则 A 、轻重有别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人民代表裁定 D 、法官 4、关于刑法溯及力的下面说法正确的. A 、当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新刑法认为是 犯罪的,适用新刑法. B 、当时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 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当 时刑法. C 、当时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新刑法应当追诉的,适用新刑法 D 、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 继续有效. 5、我国刑法的社会主义本质已经弱化甚至不再强调 A 、阶级性 B 、法律性 C 、道德性 D 、文化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广义刑法是指一切(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 、规定犯罪 B 、刑事责任 C 、刑罚

D、其它 2、制定刑法的根据包括( ).ABDX A、法律根据 B、实践根据 C、经济根据 D、道德根据 3、刑法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阶级性原则 4、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A、定罪上一律平等 B、量刑上一律平等 C、行刑上一律平等 5、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依照我国刑法执行,但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如 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B、民族自制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规定的,制定由全国人大批准变通或者补充规定 C、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和国家解释. 正确错误 2、无论我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在我国犯罪,都受我国刑事管辖. 正确错误

高等教育学单项选择题

高等教育学 单选题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就是( )。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与保持阶段; C、练习与强化阶段; D、记录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就是( )。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 D、注重实践教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就是为了( )。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 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就是( )。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 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就是( )。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 D、政治统帅论 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这就是我国的( )。A A、教育方针; B、教育目的; 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与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就是一种( )。B A、显性课程; 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 D、活动课程 8、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就是( )。D A、教学目的; B、重点难点; C、导入新课; 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就是( )。C A、郝钦斯; B、阿德勒; C、布鲁纳; 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就是( )。B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就是( )。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就是( )。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就是( )。C A、蒋梦麟; B、竺可桢; C、蔡元培; 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就是( )。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刑法学练习题集

刑法学练习题集 ◆◆刑法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的刑法包括。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 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 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 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A、各级人民法院 B、各级人民检察院 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判断题 1.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2.我国刑法的整体框架分为总则、分则、附则三个部分。 3.1997年3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所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说明》作为刑法的修订说明,属于宪法解释。 4.文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对刑法条文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6.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该条关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7.扩张解释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 1.D;2.D; 二、判断题 1.对;2.对;3.错;4.错;5.错;6.对;7.对; ◆◆刑法的基本原则 一、单项选择题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 承担的刑事责任 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 2.甲某在打电话时无意中发现电话机旁市检察院的举报箱中露出一封信,随手取出。发现该信举报该市某局长乙某有受贿4万多元的犯罪事实。甲某与乙某熟识,便将举报

高等教育学 单选选择题1

0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C),对把高等教育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要求。 A.社会发展规律 B.高等教育方针 C.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D.高校培养目标 02高等教育从性质来看是一种(A)。 A.专业教育 B.通才教育 C.人文教育 D.科学教育 03西欧最早的学术研究机构是(C)。 A.吕克昂 B.君士坦丁堡大学 C.学园 D.哈佛学院 04历史上第一所正规的高等学校是(A)。 A.学园 B.吕克昂 C.君士坦丁堡大学 D.哈佛学院 05学园的创办者是(B)。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昆体良 06世界第一所大学是(B)。 A.中世纪大学 B.博洛尼亚大学 C.萨莱诺大学 D.巴黎大学 07博洛尼亚大学创办于(D)。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意大利 08欧洲最早医科大学是(C)。 A.中世纪大学 B.博洛尼亚大学 C.萨莱诺大学 D.巴黎大学 09以研究神学著称的大学是(D)。 A.中世纪大学 B.博洛尼亚大学 C.萨莱诺大学 D.巴黎大学 10美国最早的大学是(B)。 A.康奈尔大学 B.哈佛学院 C.威斯康星大学 D.哥伦比亚大学11美国哈佛学院创建于(C)年。 A.1618 B 1626 C 1636 D 1646 12被誉为欧洲“大学之母”的是(C)。 A.牛津大学 B.哈佛学院大学 C.萨莱诺大学 D.柏林大学 13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基础学科是(A)。 A 文科B法科 C 神科 D 医科 14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B)。 A 美洲 B 欧洲 C 非洲 D 亚洲 15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A)。 A.柏林大学 B.巴黎大学 C.博洛尼亚大学 D.剑桥大学 16柏林大学的创办于(C)年。 A.1610 B 1710 C 1810 D 1910 17柏林大学的创办者是(A)。 A.威廉?冯?洪堡 B.马丁?路德 C.格雷夫桑德 D.冯?闵希豪森 18柏林大学的办学方针是学术自由和(B )。 A.文化创新 B.教学与科研相统一 C.培养专门人才 D.服务社会 19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是(D )。 A.右学 B.鸿都门学 C.京师同文馆 D.稷下学宫 20稷下学宫创办于战国时期的(D)。 A.楚国 B.赵国 C.魏国 D.齐国 21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是(B)。 A.右学 B.鸿都门学 C.京师同文馆 D.稷下学宫 22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设立于中国(B)。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3位于湖南长沙的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是(B)。 A.白鹿洞书院

刑法学教学案例《刑法分论》

《刑法分论》教学辅导案例 编者:张明楷※ 一、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案例 1.2002年2月2日晚9时,犯罪嫌疑人费某、刘某等4人酒后由费驾驶面包车在某村公路上行驶,骑自行车的贾某被他们的面包车迎面撞倒后当场昏迷,4人将贾某抬到面包车上准备送往医院。费、刘二人在开车去往医院的途中,因发现没带钱,就把昏迷中的贾放到一间废弃的小屋中,并往贾上衣内放了10块钱,尔后二人开车离去。当晚,刘回家后怕贾在小屋内冻死,又从家里拿了旧被子和旧褥子,送到小屋并盖在贾的身上。2月3日上午,满身灰尘和血迹的贾某苏醒后,自己回到家。事后,经法医鉴定,贾某受了轻伤。费、刘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2.甲因家庭琐事与丈夫争吵,随后甲跑到楼顶,想跳楼自杀但又没有下定决定。丈夫报警救助后,民警迅速到场。后来出现许多围观人员。A与B在楼下大声喊:“跳啊!快跳啊!我没有时间等,我还要上班!快跳啊!……”最后,甲跳楼身亡。A与B的行为是否构成杀人罪? 3.王某为民警,某日晨3时许在歌舞厅唱歌时与老板发生争吵;王从歌舞厅出来后,发现自己所骑的摩托车的高压火花塞被人拔掉,便怀疑是老板干的,遂产生报复心理。王回到单位后,从自己管理的枪柜中取出一支56式冲锋枪,返回歌舞厅,在歌舞厅外面向该歌厅二楼(黑灯)射击五枪,但未造成人员伤亡。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还是故意杀人罪? 4.2003年10月的一天晚上,李某酒后驾驶一辆货车在某县由北向南行驶途中在超越其同方向行驶的一辆公交车后,又向右打方向盘,当两辆车行至一十字路口遇红灯停车时,公交车司机王某下车到李某的汽车驾驶室左侧,抓住车门欲与李某理论,李某见状即发动汽车,王某便抓住李某汽车的左侧门,李某不顾王某的安全,闯红灯加大油门向前驶出200多米时,从右超越同方向行驶的一辆货车,王某被该车车箱伸出的钢筋挂下来,李某驾车逃逸。王某因伤势过重,于次日8时死亡。经法医鉴定,王某系头部受到强大外力的撞击致颅脑损伤而死亡。李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5.谢某(15)岁,伙同张、米、孙(均未成年)于某日12时许,在某大街附过预谋对沙某(19)进行殴打,谢在预谋时曾说“今天要活埋了他”。谢指使孙将沙骗到孙家门口,谢、张、米等候并拦截沙,沙见状跑到某路口时,被张抓住,谢与张对沙进行拳打脚踢,后又将沙带到一楼房四层平台上,谢持木棍继续对沙进行殴打,沙两次向谢求饶,并一次骑坐在平台上,表示如果继续被打将跳楼,谢仍不住手,并说:“你跳,我不信你会跳,你今天不跳都不行了。”沙被迫从四层楼跳下,当场死亡。沙跳楼后,谢不仅未救,反而表示:“自己跳下去的,省得埋了。”伤害、伤害致死?抑或故意杀人? 6.周某与宋某有仇。因宋某人高马大,周某估计自己不是对手,就邀黄某同去寻仇,同黄某商量好“别打出人命来,不能用刀。弄个轻点儿的,吓唬吓唬他就行”。次日傍晚,周某同黄某找到宋某后,周某即冲上前去,死死抱住宋某,并示意黄某上前打宋某。黄某即拿出事先准备的匕首,连续朝宋某胸部猛刺3刀。宋某当即倒地死亡。如何认定本案? 7.X为了与又朋友A分手,便对A说:“周围的人都不同意我们结婚,我们分手吧。”A说:“与其分手,不如一起死算了。”X假装同意一起自杀而决意杀害A。X提出将车开到海里溺死,A同意。A开着车,X坐在副驾驶位上。在A加速冲入大海一瞬间,X从车里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

2.以下系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 )。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有人认为 D 项不属于,故不选 D 项不算错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外汇犯 罪决定 立法解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以下不 是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的是( A .罪刑法定原则 B C.罪责自负不株连无辜原则 D 2.我国刑法溯及力的原则采用的是( A. 从新原则 B. C. 从旧原则 D. )。 .罪刑相适应原则 .适用 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 从新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 3 某甲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下列行为事实中,属于犯罪构成要件事实是( A .发生在荒野 C.发生在“严打”期间 4 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A .罪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适用平等原则 .用枪将被害人打死 D .被害人是盲人 在本质上违反了( B .罪刑法定原则 D .罪责自负原则 ) 。 5 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罪刑法定的表述,下列哪一理解是不准确的 A.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罪刑法定是依法治国在刑法领域的集中体现 B. 权力制约是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罪刑法定充分体现了权力制约 C. 人民民主是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罪刑法定同样以此为思想基础 D.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网民对根据《刑法》规定作出的判决持异议时,应 当根据民意判决 6.某孤儿院为谋取单位福利,分两次将 38 名孤儿交给国外从事孤儿收养的中介组织,共收取 余万美元的“中介费” 、“劳务费”。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符合依法治国的要求 ( ) ? A. 因《刑法》未将此行为规定为犯罪,便不能由于本案社会影响重大,就以刑事案件查处 B. 本案可追究孤儿院及其主管人员、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C. 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核准后,本案可作为单位拐卖儿童犯罪处理,以利于进一步发挥法律 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D. 可追究主管人员与其他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以利于促进法律效果、政治效果与社会效 果的统一 7 外国人A 乘坐我国民航客机,在飞机飞行于公海上空时在飞机里对我国公民 造成重伤。对此案件,应适用 ( ) 。 A 属地管辖原则 B 属人管辖原则 C 保护管辖原则 D 普遍管辖原则 8\1983 年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决定》规定:本决定颁布后 审判的案件适用本决定,其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A 从新原则他 B 从新兼从轻原则 C 从旧原则 ( )? 30 B 实施伤害行为, 9 当开往A 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 B 国境内时, 怒之下用刀将乙某捅死。 对甲某的犯罪行为( )。 A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B 、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 、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 、酌情考虑适用我国刑法 10 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方面采取( )原则。 A 、普遍管辖原则 、保护原则 ( )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A 国公民甲某与 C 国公民乙发生殴斗,甲愤 C 、属地原则 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以下属于广义刑法( A 刑法典 B c 刑法修正案 D

刑法学案例分析45题及答案

刑法学案例分析45题及答案 案例1: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范围 卞某,23岁,外国人,系某国在医科大学的留学生。某年5月13日,卞某某遭到医科大学另一外国留学生安某拳打后,蓄意报复。6月10日晚7时许,卞某得知安某在留学生l楼104会客室会客,便手持木棒,到会客室敲门。安某将门打开后,卞某用木捧击打安某。安挣脱后,会同在该校的本国留学生翁某、风某、莫某等7人,手持木棒、手杖等器械,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西端。卞某也和某国留学生朱某、穆某、白某等5人手持木棒和尖型菜刀等,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中部208房间门前,双方形成对峙状态。后双方发生殴斗。在厮打中,卞某手持的木棒被打掉,随手用尖型菜刀乱刺,刺中对方留学生翁某的上腹部,创伤透入胸腔,将肝脏切成局部破损,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下午死亡。 [问题]卞某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可否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答案: 卞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且应当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卞某某为报复他人,聚众斗殴,并在斗殴的过程中,使用菜刀乱刺,将被害人刺死。依照刑法第293条的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应根据情况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卞某在用菜刀刺人时,主观故意不明确,对他人的死、伤均持放任态度,因此,对被害人死亡他应负(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6条和第11条的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外,均应适用我国刑法。卞某是一普通外国留学生,不属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自应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2:刑法的效力范围 李学沛,男,26岁,工人。王义勇,男,24岁,工人。李、王二被告均系我国公民。某年10月,该二人受雇在美国轮船上工作。同月24日,轮船停泊于巴西某港口后,二人在轮船上饮酒闹事,不仅不听从船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劝阻,反而公然杀死制止他们的中国公民张世良。杀人后又抢劫了一些其他船员的财物,然后逃到巴西某市藏身,并策划逃到第三国。由于在隐藏期间二人的财物被盗,王义勇被迫回到船上,并报告了李学沛隐身之处。其后,巴西警察将李、王二犯逮捕。 [问题]李、王的犯罪行为可否适用我国刑法?为什么? 答案: 我国刑法对李学沛、王义勇应当适用。李学沛、王义勇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构成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均适用我国刑法。李学沛、王义勇受雇于美国轮船,在轮船停泊巴西时杀人,应当依照刑法第7条的规定适用我国刑法。 案例3:刑法的效力范围 ]温源和,泰国籍。戴文,广东省广州市人。余锡宽,广东省台山县人。上述三人在泰国曾策划进行跨国贩毒活动。约定戴文负责接运毒品,经我国昆明、广州至深圳市出境。某年4月18日,戴文与余锡宽进入昆明市与从泰国到达的温源和会面后,共同约见了潜入昆明市的国外贩毒分子,商定在昆明市交接毒品的时间和地点。8月16日下午6时许,戴文和余

教育学试题

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这是从() A.教育作用对象上的分类 B.教育功能层次上的分类 C.教育功能性质与方向上的分类 D.教育作用的客观性能上的分类 2.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阶级性 B.生产性 C.文化性 D.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3.芳芳近段时间因父母离异,情绪十分低落,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班主任张老师发现之后,时常找芳芳交谈,疏导、鼓励她从家庭阴影中走出来。在此案例中,张老师扮演的角色是() A.班级领导者 B.行为示范者 C.学习指导者 D.心理辅导者 4.启发之说源自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一思想是由()提出的。 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5.最先提出教育学这个概念的是() A.弗兰西斯·培根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6.美国行为主义代表人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保证能够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类人,或者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这是()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家庭决定论 D.儿童决定论 7.在教学理论着作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着是() A.《普通教育学》 B.《大教学论》 C.《教育过程》 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 A.专门职业 B.独立的社会职业 C.非独立的社会职业 D.非专门职业 9.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A.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的水平 D.教育的规模 10.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主张课程的组织应从儿童经验出发,这种观点是() A.教师中心课程 B.学生中心课程 C.个别指导课程 D.师生互动课程 11.规定了学科的教育目的与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教育进度以及有关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文件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课程 D.教材 12.“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五子皆不患衣食焉。”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直观性原则 13.干部轮换制是哪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14.学校派工作两年多的王老师参加了一次“国培计划”,回校后他说:“参加这样的集中学习,收获较大,解决了我的许多困惑。”这里有效促进王老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A.职业培养B.岗前培训C.在职培训D.资格培训

刑法学案例分析45题

案例1: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范围 卞某,23岁,外国人,系某国在医科大学的留学生。某年5月13日,卞某某遭到医科大学另一外国留学生安某拳打后,蓄意报复。6月10日晚7时许,卞某得知安某在留学生l楼104会客室会客,便手持木棒,到会客室敲门。安某将门打开后,卞某用木捧击打安某。安挣脱后,会同在该校的本国留学生翁某、风某、莫某等7人,手持木棒、手杖等器械,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西端。卞某也和某国留学生朱某、穆某、白某等5人手持木棒和尖型菜刀等,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中部208房间门前,双方形成对峙状态。后双方发生殴斗。在厮打中,卞某手持的木棒被打掉,随手用尖型菜刀乱刺,刺中对方留学生翁某的上腹部,创伤透入胸腔,将肝脏切成局部破损,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下午死亡。 [问题]卞某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可否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2:刑法的效力范围 李学沛,男,26岁,工人。王义勇,男,24岁,工人。李、王二被告均系我国公民。某年10月,该二人受雇在美国轮船上工作。同月24日,轮船停泊于巴西某港口后,二人在轮船上饮酒闹事,不仅不听从船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劝阻,反而公然杀死制止他们的中国公民张世良。杀人后又抢劫了一些其他船员的财物,然后逃到巴西某市藏身,并策划逃到第三国。由于在隐藏期间二人的财物被盗,王义勇被迫回到船上,并报告了李学沛隐身之处。其后,巴西警察将李、王二犯逮捕。 [问题]李、王的犯罪行为可否适用我国刑法?为什么? 案例3:刑法的效力范围 ]温源和,泰国籍。戴文,广东省广州市人。余锡宽,广东省台山县人。上述三人在泰国曾策划进行跨国贩毒活动。约定戴文负责接运毒品,经我国昆明、广州至深圳市出境。某年4月18日,戴文与余锡宽进入昆明市与从泰国到达的温源和会面后,共同约见了潜入昆明市

刑法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刑法学》第1章至第12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15题,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规定,在()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A.制定刑法B.解释刑法 C.执行刑罚D.适用刑法 2.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A.犯罪地B.外国人的本国 C.外国人的居住地D.外国人的经常住所 3.在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上,采取的原则是() A.从旧兼从轻B.从新兼从重 C.从旧兼从重D.从新兼从轻 4.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物或具体人,是() A.社会关系B.犯罪客体 C.危害结果D.犯罪对象 5.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发病B.住院治疗 C.精神正常D.视具体情节而定 6.醉酒的人犯罪,依我国刑法规定,()负刑事责任. A.可以B.应当 C.不一定D.视具体情节而定 7.犯罪最基本的特征是() A.刑事违法性B.应受刑罚惩罚性 C.社会危害性D.阶级性 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承担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 A.12周岁B.14周岁 C.16周岁D.18周岁 9.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A.可以从重处罚B.应当从重处罚 C.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0.下列可行使特殊防卫权的情形是() A.正在实施赌博罪B.正在实施抢夺罪 C.正在盗窃巨额财产D.正在进行暴力绑架 11.我国刑法的目的是()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B.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D.惩罚犯罪

刑法案例

刑法学经典案例及答案 案例1: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范围 卞某,23岁,外国人,系某国在医科大学的留学生。某年5月13日,卞某某遭到医科大学另一外国留学生安某拳打后,蓄意报复。6月10日晚7时许,卞某得知安某在留学生l楼104会客室会客,便手持木棒,到会客室敲门。安某将门打开后,卞某用木捧击打安某。安挣脱后,会同在该校的本国留学生翁某、风某、莫某等7人,手持木棒、手杖等器械,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西端。卞某也和某国留学生朱某、穆某、白某等5人手持木棒和尖型菜刀等,聚集在留学生宿舍2楼走廊中部208房间门前,双方形成对峙状态。后双方发生殴斗。在厮打中,卞某手持的木棒被打掉,随手用尖型菜刀乱刺,刺中对方留学生翁某的上腹部,创伤透入胸腔,将肝脏切成局部破损,经抢救无效,于次日下午死亡。 [问题]卞某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可否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卞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且应当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卞某某为报复他人,聚众斗殴,并在斗殴的过程中,使用菜刀乱刺,将被害人刺死。依照刑法第293条的规定,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死亡的,应根据情况分别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卞某在用菜刀刺人时,主观故意不明确,对他人的死、伤均持放任态度,因此,对被害人死亡他应负(间接)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第6条和第11条的规定,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外,均应适用我国刑法。卞某是一普通外国留学生,不属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自应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例2:刑法的效力范围 李学沛,男,26岁,工人。王义勇,男,24岁,工人。李、王二被告均系我国公民。某年10月,该二人受雇在美国轮船上工作。同月24日,轮船停泊于巴西某港口后,二人在轮船上饮酒闹事,不仅不听从船长及其他工作人员的劝阻,反而公然杀死制止他们的中国公民张世良。杀人后又抢劫了一些其他船员的财物,然后逃到巴西某市藏身,并策划逃到第三国。由于在隐藏期间二人的财物被盗,王义勇被迫回到船上,并报告了李学沛隐身之处。其后,巴西警察将李、王二犯逮捕。 [问题]李、王的犯罪行为可否适用我国刑法?为什么? 我国刑法对李学沛、王义勇应当适用。李学沛、王义勇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第7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构成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犯罪的,均适用我国刑法。李学沛、王义勇受雇于美国轮船,在轮船停泊巴西时杀人,应当依照刑法第7条的规定适用我国刑法。 案例3:刑法的效力范围 温源和,泰国籍。戴文,广东省广州市人。余锡宽,广东省台山县人。上述三人在泰国曾策划进行跨国贩毒活动。约定戴文负责接运毒品,经我国昆明、广州至深圳市出境。某年4月18日,戴文与余锡宽进入昆明市与从泰国到达的温源和会面后,共同约见了潜入昆明市的国外贩毒分子,商定在昆明市交接毒品的时间和地点。8月16日下午6时许,戴文和余锡宽在昆明市火车站外水果摊接收毒品时,被当场抓获,缴获海洛因22768克。温源和于当晚亦被抓获归案。 [问题]对本案行为人能否适用我国刑法?为什么? 对本案三名行为人应当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理由是:三行为人的贩毒行为有一部分是在我国领域内实施的。根据我国刑法第6条的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行为,除法律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均适用我国刑法;犯罪行为或者犯罪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均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本案三名行为人预谋贩毒虽在国外,但实施贩毒的行为在我国领域内,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应当适用我国刑法。温源和虽是外国人,但不属于刑法第11条规定的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亦应适用我国刑法。 案例4:诉时效中断 刘某某,男,32岁,工人。刘某某于1997年3月12日,以欺骗手段强奸了一名患有精神病的女青年。于1999年7月4日被捕后,刘又交待了其于1993年3月3日盗伐集体林木200株。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