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聚力人文沪东大民生共绘美好生活同心圆

聚力人文沪东大民生共绘美好生活同心圆

聚力人文沪东大民生 共绘美好生活同心圆 ——2018年1月18日在沪东新村街道社区代表会议上的报告

(审 议 稿)

陈 腾 澜

各位社区代表:

现在,我代表沪东新村街道办事处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街道办事处围绕新区“2+2+2+1”中心工作布局以及街道党工委“人文沪东、五大家园”建设目标,紧扣“十三五”发展契机,聚焦“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主责主业,全力推进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家门口”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环境综合整治任务超额完成,城市运行管理能级大幅提升,宜居家园建设成效初显,政府依法治理能力显著提高。坚持问需于民、共谋发展,依托社区代表会议平台收集问题、建议64条,已解决或有明显进展的55条,采纳合理建议4条。坚持让沪东百姓共享发展成果,全年民生投入在办事处部门预算支出占比稳步增长。成功创建上海市市容环境综合管理示范街道、民兵工作先进单位、司法行政工作先进集体,浦东新区消防工作先进单位。继续保持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街道等荣誉。

一、从环境整治到微更新建设,宜居家园建设更有力

围绕实现“更高水平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部署,坚持有力地拆、严格地管、科学地用。系统推进以老城区微更新为目标的美丽家园建设,为营造更加宜居怡人的社区久久为功、持续努力,有效缓解老城区“底子薄、资源缺、环境差”的痛点。

(一)打好环境综合整治组合拳。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攻克整治难题,为社区微更新释放空间。聚焦区级重点地块环境综合整治,统筹推进违法违规经营、中小河道整治、动迁地块清盘、部队“停偿”工作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房屋资产规范管理等系列重点工作,营造叠加发力的整治声势氛围。拆除违法建筑16220.67平方米,完成区下达任务的530%,位列全区街道第三名。灭失违法违规经营216家,完成全年任务量110.2%。整治中小河道周边违法建筑7760.59平方米。结合国家卫生城区复审、全国文明城区复评,对居民感受差的小区环境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开展建筑垃圾、大件垃圾、僵尸车、共享单车综合整治,完成14个市级“垃圾分类达标示范小区”创评和8个区级“绿色社区”复评,城管中队立案处置综合环境问题441个,工作显示度和群众满意度均获较大提升。

(二)打好美丽家园建设持久战。按照储备计划循序推进居民区实事工程项目建设,投入部门预算、争取区级预算逾1亿元进行73个项目建设,覆盖32个居民区,惠及9千余户居民,总改造面积达140万平方米。呼应百姓期盼,项目内容涉及房屋修缮、绿化改造、道路拓宽等,实现生活便

利度、环境优美度、小区宜居度的有效提升。既重局部治标也重整体治本。抓住“十三五”总体规划调整契机,研究编制街道单元控详规编制调整项目方案,囊括医疗、养老、文化、商业、绿地等功能设施设计构想,进一步推进社区规划布局更合理、更科学。

(三)打好补齐短板攻坚战。努力挖掘、盘活社区空间资源,公共服务设施匮乏的窘境获明显缓解。一是为老服务资源增能。建成启用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造集综合评估、日间照料、老人助餐及长者照护为一体的为老服务综合体,为社区老人提供一站式、立体化服务。二是医疗服务设施扩容。社区卫生中心迁建扩建、医养结合综合体项目完成用地规划调整项目立项、方案编制及公示工作。该项目落地后社区卫生中心服务空间将一举扩展至8000平方米,从而实现地区医疗服务能级的飞跃提升。三是文化服务阵地拓展。建成1000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分中心,群众文化活动设施和环境进一步改善,为更多文化项目和团队生根沪东提供支持和保障。绿波苑休闲绿地功能进一步辐射,依托社会组织公益基地积聚人气,加速推进社区共治共荣。

二、从网格中心到城运中心,精细管理机制更完善

社区精细化管理与时俱进。从信息中心到网格中心再到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办理事项从120项扩展至涵盖市容、安全、应急等内容的16大类201项。城运中心的设立预示着管理向治理的升级蜕变,不断促进管理问题精确发现、精细诊断、精准处置。

(一)以“治”为魂推动管理进网格。加强城运中心物理整合。对照“五个化”功能标准,构建街道城运中心-块区联勤工作站-居民区工作站三层架构的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体系。选取管理枢纽区域部署5个联勤工作站,在32个居民区设置联勤工作点,与街道城运中心形成三级联动网络,最大限度发挥城运中心平台优势。加强联勤队伍化学聚合。完成7支辅助队伍力量整合,选优落实公安、城管、市场监管人员入驻,对接嵌入市容、房管下沉职能,培训提升联勤队伍、居委AB角的业务技能,在文明创建及专项整治行动中锻炼塑造队伍,全面提升网格联勤和应急处突能力。加强制度机制系统耦合。根据社会管理新要求赋予城运中心的新职能,修订城运中心管理办法,健全平急融合、联席指挥、督查督办等标准化制度体系,以制度标准化推进处置规范化。加强资源信息全面汇合。依托城运中心网络架构,综合运用视频监控系统、手持终端、网格巡逻、居民随手拍等多种途径收集城市管理问题信息,加强与社区执法单位信息集享,提高问题发现处置及时率、研判分析准确率。

(二)以“效”为先推动服务进社区。寓管理于服务中,办好为民服务工单,努力让社区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净、更便捷。办理网格工单、市民服务热线工单、“浦东e家园”APP工单总计47157件,街道城运管理绩效跻身区“遥遥领先”第一梯队。问题导向提高先行发现率。扩大网格员巡逻范围,加强重点关键点位巡逻,用好视频实时动态监控,加强自主发现解决问题敏锐度。需求导向提高及时整改率。利

用信息大数据制作城运中心周报表,分析案件多发类型、特点、趋势,指导工作力量更科学合理布排,妥善解决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效果导向提高居民满意率。加大力度协调处置抽查监察不满意件,建立部门沟通会、工作讲评会、案例诊断会等机制,分析差距不足,完善答复口径,提升办件技巧,为追求“百姓满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责任导向提高实际解决率。层层压实工单办理责任,实行接单部门的首接责任、职能部门“无退单权”的指定责任、城运中心的托底责任。对处置不力的后进部门实行领导约谈,促进城市管理问题的实际解决。

(三)以“实”为要推动城市安全进万家。始终把安全作为不可突破和逾越的底线抓实抓好,组织安全检查1841次,查处安全隐患217处,实施安全生产行政处罚9件。明确守底线前提是判明大势。定期召开街道安委会例会,学习安全工作要求、解读安全形势报告,交流各条线工作,商研对策着力点,为全面做好辖区大安全工作奠定基础。明确守底线关键是关口前移。常态开展领导带队检查、专项检查等各个层面、条线的安全检查工作,督促整改隐患萌芽。夯实应急安全处置体系,严格规范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完善应急事项处置流程。开展贴近百姓、形式丰富的安全宣传和安全演练,促进防范自救意识入心入脑。明确守底线核心是严厉整治。消防方面,推进“消防安全社区”达标创建,开展高层住宅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清理“三合一”等六类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扎实做好今冬明春等季节性消防安全工作。

治安方面,有效遏制黄赌毒及偷盗类警情高发态势,群防群治机制日益健全,人口管理“三个实有”工作平稳开展,创成12个“无群租小区”。食品安全方面,全面推开小餐饮备案公示制,围绕“三小”、“四小”、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和对象加强安全检查频次,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做好防汛防台、地下空间清理、轨交车站大客流应急处置、市场秩序乱象整治等大安全工作。

三、从基本公共服务到家门口服务,人民中心主线更凸显

秉持互联网+社会治理理念,培育家门口服务吸附力、夯实基层建设和基础服务维系力,从细微处彰显民生改善的温度,筑牢社区建设发展根基。

(一)基本公共服务聚焦民需。一是立足保基本。启用新建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改善接待环境,提升办事能级,落实188项全区通办个人事项办理服务。夯实公共就业服务,完成就业困难人员调查161人,推荐就业127人,协助创业36人。以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成为契机,增设老年助餐点,健全日间照护功能,探索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无缝衔接。完成老年活动室创建、适老房改造等老龄实事19件,289名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配送老人餐累计78214份。二是立足兜底线。开展助学、助残、优抚、帮困等活动累计56场、帮扶达60991人、3367万元。发动慈善公益联合捐,募得善款157万元投入民生公益事业。三是立足谋拓展。创新推进文化事业,文化分中心建成启用,群文阵地不断拓展。成功

举办第三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全年开展各类文艺展演、体育赛事等123场。依托绿波苑公益书吧延伸社区图书馆功能覆盖,围绕“书香社区”主题开展读书心得分享、朗诵沙龙、亲子阅读等活动30场,借阅书册70046册,发掘润物无声、涵养品格的人文力量。筹建沪东宣传报道中心,推广核心价值正能量。促进校社联动,推进学校资源设施免费开放,拓展国学、英文戏剧等学区化办学特色项目,培育沪东教育品牌。优化服务企业思路,以便利企业为出发提供力所能及服务。

(二)家门口服务聚焦精准。从“群众得实惠”出发,构建沪东“家门口”服务体系。借助自下而上提取需求和自上而下注入资源结合的手段,融聚党群、政务、生活、法律、健康、文化、社区管理七大类42项服务。调研梳理三张清单,挖掘需求101项、整合资源143项、形成项目410个,把服务精准速递至居民家门口。架构多层立体的服务载体,以最小化的办公空间换取最大化的服务空间。一是依托党建服务站,建设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点。建成首批14个居民区服务站,朱家门、莱阳新家园服务站荣获新区特色“家门口”服务站称号。二是以专业服务为特色,布排“家门口”服务块区服务站。已完成3处块区综合服务站选址设计,分别承载健康、文化和为老服务特色。三是研发“指尖上的家门口”——沪东家门口APP,实现服务人群全覆盖、时段全覆盖、区域全覆盖,为居民提供触手可及的服务资讯、触手可及的互动通道、触手可及的社区融入平台,为实现社会治

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大数据供给源。

(三)基层治理聚焦多元。治理主体能力提升。对标社区管理新要求做强“三驾马车”,圆满完成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三年行动任务。探索标准化业委会运作管理模式,指导12家业委会成功换届,完成5家居委会、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注重社区工作者队伍能力建设,组织开展新进社工培训、全员全岗通培训、主题个案工作方法培训等培训项目,全方位增强社工综合素质。治理平台不断拓展。居民自我服务项目持续丰富。32个“添福祝寿”项目不断深化,新增项目33个,举办515场服务活动、共32511人受益。开展自治团队培训22场。“兰馨绿阳台”项目获新区“自治金”项目优秀奖。持续加强社会力量培育和社会资本撬动。注册成立“沪东社区公益基金会”。2017年底基金会获捐来自沪东重机用于帮困助学的首笔善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枢纽孵化器作用,协助社会组织加强能力建设。“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和社区共治”经验被载入浦东社会治理创新试验基地建设成果汇编。

四、从行政主导到法治引领,政府治理能力更提升

2017年新区首次将“法治建设责任制”列为责任制考核内容,对基层法治建设的要求更具体、更聚焦。街道以法治基本方法论健全内部管理、指导各项工作,促使政府职能转变不断纵深推进。

(一)法治专业力量助力向依法决策升级转变。一是强化律师咨政作用。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在重大决策执行、重

大合同签订、重大项目推进中实行前置法制审核环节,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41份,确保政府一切决策、活动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律师深度参与“五违四必”、房产清理、政府购买服务等工作中所涉法律环节,并对防控法律风险、化解法律矛盾进行指导。2017年起诉、应诉民事案件3件,零败诉。二是强化基层法律服务。项目化推进基层治理和法律服务开展,发挥结对律师、法律志愿者等智囊作用,举办法治系列讲座7场,法治咨询5场,开展矛盾调处指导2次。三是注重法治前瞻研究。与法律顾问单位合作开展法治课题研究,引入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参与调研过程并开展专业论证,为依法深化基层治理、推进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建言献策。

(二)法治思维方式助力向规范管理升级转变。工作布排融入全局思维。结合区中心工作部署和地工委对街道考核指标细则,围绕街道党工委提出的目标要求,实行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实效化。科学编制部门预算,以预算执行为抓手,推进工作合理安排和有效执行,行政服务效率明显提升。工作执行紧绷底线思维。完善内部风险防控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开展财务收支审计及延伸审计26家,整改问题64条;开展项目审价68个、送审金额4489.27万元、平均核减率4.63%。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严守财经纪律、现金使用率有关规定,制定财政资金投入民生项目廉政风险防控“1+5”项制度,积极配合区财政局项目预算评审工作,倒逼民生项目提质增效。工作推进注

重规范思维。推动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协助区法制办开展606类政务和服务公开事项梳理,全年主动公开信息61条,扩大监督参与,为政务信息全域共享做好末端支撑。修订决策类、财务类、管理类内部规定43项,以制度为统领各项工作严谨规范展开。

(三)法治责任建设助力向现代治理升级转变。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为重点落实法治责任制。通过领导班子专题研究会、行政党组学习会制度及法治专题培训形式,加强规范执法、新法解读、法治案例的学习研讨,助推依法治理在执行中全面落实。开展专题研究6次,组织主题学习4次,召开行政党组学习会8次。以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为重点落实法治责任制。成立街道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制定法治建设计划、方案、清单,明确街道落实法治建设责任制8项重点任务、14项工作举措和35个细化项目。通过逐一落实任务举措,探索法治背景下政府管理机制完善,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健全法治保障。

各位社区代表,过去一年,是人文沪东美好家园建设持续推进、成效凸显、满结硕果的一年。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当我们肩负代表浦东的重任在强手如林的市级舞台上角逐

全国城市基层党建观摩点时,百舸争流之后我们收获的是赶超一流的魄力和争创标杆的能力;当我们砥砺推进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作时,斗智斗勇地解决盘根错节的历史遗留问题,完成一个个任务指标之后,我们收获的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攻坚勇气和同舟共济勇者胜的团队士气。当我们自我

加压、自我挑战地推进“两个自下而上”机制和“居民自我服务项目”“社区梦”,绞尽脑汁地自我革新时,我们收获的是社区治理的温度和居民参与的热度。这些成绩的取得要归功于区委、区政府和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同时也离不开在座各位代表以及全体社区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和无私付出,在此,我谨代表街道办事处,向大家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一方面对百姓美好生活需要认识不全面、不深刻。工作业绩未能充分转化为群众获得的实惠;工作的付出和努力程度未能与百姓满意度成正比。另一方面,社区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情况。公共服务层级不高、服务内容和百姓需求的精准对接不足、服务覆盖面拓展不够等,大民生格局建设中存在短板。我们必须以人民中心发展观指导一切工作、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尽心竭力为沪东百姓谋取更大的幸福。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我们要主动顺应发展质量、效率、动力变革大趋势,坚持以需求导向为切入点、以问题导向为着力点、以效果导向为落脚点,乐于进取、勇于创新、善于成事,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更好的精神状态圆满完成街道党工委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一中全会精神,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取得新成效。围绕“2+2+2+1”区委中心工作布局和街道党工委开启“人文沪东、五大家园”建设新征程工作部署,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发展思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改革精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当新时代排头兵、先行者”大调研,加速推进理念转换、方式转向,抢抓用好发展先机,奋力突破痛点堵点,比学赶超争做标杆,着力打造更高品质的美丽家园、更高精度的社会治理、更高质量的民生服务、更高标准的政府建设、更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用对群众的真感情和务实的行动兑现让百姓过上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承诺,用智慧的创造和辛勤的汗水谱写人文沪东大民生的精彩华章。

一、聚焦整合整新,谋发展策

抓住“无证建筑”清库、单元规划调整及缤纷社区建设等契机,对标居民需求,融入沪东人文根源,打造有温度、有底蕴、有幸福感的美丽社区。

(一)着力提升社区环境面貌。推进辖区333处近1.2万平方米存量无证建筑整治,确保2018年完成清库。全面开展“无五违”村居创建,重点整治小区内无证违法建筑、违法经营以及违法居住乱象,营造干净有序安全的居住环境。加速推进西小黄家宅(二期)动迁基地、上川旧改基地的清盘工作,彻底根治脏乱差顽症。利用绿化市容、房屋管

理职能下沉优势,借力中小河道整治、“非改居”整治、行政事业房产清理等专项治理,对违法经营、低端业态狠抓严惩、倒逼业态升级,促进街容街貌整体改善。

(二)着力优化服务设施布局。对标15分钟可及可达的服务半径要求,借力新区总规及专项规划调整,着力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品质层级。逐步打通助老、养老、护老、医老等全生命周期链条,让沪东百姓享受更高水准的服务体验。医疗服务设施方面,成立专项组筹备推进“沪东区域医疗卫生中心”项目立项落地,填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服务的空白点。继续推进社区卫生中心迁建扩建、功能拓展项目。精心选址、合理布局,逐步实现家庭医生诊所在沪东全覆盖。为老服务设施方面,合理增布医养结合、老人护理等场所。高标准完成社区为老综合服务中心适老性改造、上半年投入运营,完善日托、护理、助餐、助浴、阅览、活动等为老服务功能设计,凸显其办事综合化、设备智能化、服务差异化的特点。力争实现金桥地带整体商业配套开发,与周边业态实现联动,促进社区品位品质飞跃发展。

(三)着力增强宜居宜业程度。遵循不搞“强投入”要“大治理”,实施居住空间微改造。继续推进居民区实事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已立项的包括两级财力共8880万元用于7类43个项目建设。老旧小区雨污水分流、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等区级财力项目实现全覆盖,居民区休闲广场改造、活动室改造、居家安全系统升级、无障碍设施维护等居民期盼项目持续深入推进。用好“三会一代理”机制,根据项目建设

实际和百姓需求及时调整优化自下而上项目储备、征询、评议机制,运用自治共治手段,使居民成为实事项目的提议者、推动者和受益者。引入技术评估,提升项目建设质量,集中投入实施一批“解决实际问题、居民感受暖心”的项目,切实把实事落实,将好事做好。遵循不搞“大拆建”要“微更新”,实施开放空间微景观。围绕建设“安全、干净、整洁、智慧、便民”缤纷社区目标,兼顾统一性和多样性,改造提升城区空间。借助专业规划导师、设计导师力量,发挥辖区绿化市容部门能动性,开展沿河景观、街角空间、观赏围墙改造计划,综合运用色彩、雕塑、绿化等景观要素进行整体设计、美化提升,让社区发生精致变化、扮靓人心。深入挖潜沪东人文历史瑰宝,将船文化、大国重器、工匠精神等元素通过喜闻乐见的设计形态充分展现,讲好沪东故事,激发百姓的社区归属感和参与美好家园营造的行动自觉。

二、聚焦实用实效,谋治理策

做强城运中心管理枢纽和心脏功能,理顺机制、高效运营,实现从以人管事向运用体系机制推动问题综合解决的效率变革和根本转变。同时注重抓能力建设和坚强基础等工作匹配,以“绣花式”管理向精准治理目标不断迈进。

(一)健全平台建设,再造城市管理体系。咬定“一个目标”。即城运管理绩效达成在全市排名“进六”目标、向“争三”目标挺进。沪东作为“遥遥领先”方阵要对照标准找差距、自我加压争上游,推动形成各项指标超越性优势。抓好“两个方面”。着眼硬件优化,加强城运指挥中心、会

商平台、联勤工作站、居委工作站建设,根据管理需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完善设施,发挥各责任主体、各层级之间的联动效应。织密实时监测网络,推动监控系统多用途、综合化运用。着眼功能升级,以“五个化”功能标准为统领,在系统集成和信息集享上下功夫,强化城运中心“平台”功能。做实“三个环节”。提高问题定位精准性,制作城市管理巡逻地图,加大举手之劳问题的解决力度和隐蔽性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速度。着重开展案卷质量分析,对共性的难点问题、机制问题、管理问题等进行全面梳理,切实补好先行发现和主动发现的短板。提高工作机制科学性,建立与区管理体系无缝衔接的平急融合、督察督办、考核评价等制度,综合用好“手把手”精准指导、限时接单、无退单权、分级约谈、超期工单“月月清”等辅导、会诊、督促举措,以机制带动推进工作有序自转。提高问题处置时(实)效性,前移工作举措,落实工作保障,科学确定整治重点,从热线接听技巧、反馈态度等细处着力,提升案卷办理的及时联系率、先行发现率、群众满意率和实际解决率,增进居民对城市管理优化完善的可感度。

(二)着眼化学整合,锻造城市管理队伍。致力实现更畅通的责任传递。根据案卷难易程度、办理环节分别发挥街道分中心抓总负责、联勤联动站应急突击队和居委工作站前沿阵地作用,依托微信工作群、工作例会、移动终端等媒介,优化信息汇集、案卷分派、组织实施、跟踪督办等流程,科学制定考核标准说明和绩效评价规则,将首问责任、处置责

任、监督责任、管理责任落到实处,确保责任链条环环紧扣、责任传递拷贝不走样。致力实现更集聚的资源整合。统筹协调辖区内执法和管理资源,利用与公安、城管、市场监管联席办公以及绿化市容、房屋管理等职能下沉契机,推动部门、职能、资源、人员整合嵌入城运中心。打通公安视频监控、城建服务热线等工作平台端口,实现“多平台合一、多任务切换”,构建以块为主、条块联动、左右联通的社会治理体系新格局。致力实现更高效的合力集成。通过机制优化、激励助推、培训助力等手段,夯实一线发现处置队伍力量,全面加强专业执法队伍、网格监督队伍、联勤辅助队伍、居民自治队伍、物业服务队伍等各支城市管理工作力量协作、协同、协商能级,打造强有力的综合治理联勤工作队伍,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响应、联动和处置。

(三)强化安全为首,筑造城市管理基础。坚持安全制度与安全举措并重。组织学习安全法律法规、文件精神,吃透安全工作计划、方案、指导手册等业务指导内容,树立安全高于一切意识。强化守土有责职业操守,以对百姓高度负责的使命感将安全制度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举措和办法,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和复制推广,提高社区安全保障系数。坚持无情整治与有情帮扶并重。算长远账、民生账,果断坚决清除安全隐患。开展为期2个月的城市公共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整改工作,狠抓以人员密集场所整治和畅通小区生命通道为重点的消防安全,强化食品安全行政监管责任,扩大应急安全和安全演练教育覆盖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和人口管理服务,夯实综治中心和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和矛盾联调机制,全面提高社区防范风险灾害、化解矛盾能力。疏堵结合增强大安全工作实效,为相关当事人解决困难搭建平台、提供资源。坚持专业主导与各方参与并重。加强安全部门对社区安全工作的专业指导,做好辖区高危人群、安全隐患排查梳理和清单管理,科学制定安全防范预案。加强安全实事项目日常管理,促进微型消防站等项目发挥实际效用。注重让群众参与、监督安全工作,采用居民欢迎宣传手段赢得广泛支持,用平安祥和的社区氛围和对生命财产的深切安全感取信于民。

三、聚焦分层分类,谋民生策

践行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理念,精准对接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找准底线民生、基本民生、质量民生工作的发力点,找准办好民生大事和办成群众关切小事的结合点,找准用好行政资源和撬动社会资源的关键点,在构建覆盖沪东5.51平方公里、公平惠及10.8万居民的高品质大民生格局上下更大苦功,争取更大作为。

(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提质发展,探索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有机衔接。在保障基本服务均衡化、全覆盖上下功夫,更好满足生存型需求。落实重点人群托底帮困,综合运用分类施策、精准帮扶、个案追踪方法,确保困难人员“一个不掉队”。打造普惠公共服务,借力家门口线上服务把互联网+政务服务引向深入,推动事务受理中心从“一口受理”向“一口办理”转型,让居民“少跑腿、办成事”。做深做透“就

业是最大民生”文章,开展老年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支持“菜篮子”保供稳价,建设双拥(优抚)之家,一如既往推进救助、就业、为老、医疗、双拥等基本民生全覆盖。在探索基本服务项目化、个性化上下功夫,积极回应发展型需求。关注更高层次需求,加强特殊群体除基本需求外的精神心理需求和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调研排摸,结合实际尽所能给予满足。注重借助专业优势,积极挖掘具备社会工作、心理学、为老服务经验等专业知识的人才,开展特殊人群个案帮扶、心理干预,配合不同服务对象订制个性化服务。引进第三方补充社区养老服务力量,给予专业运营保障。倡导项目运作形式,依托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阳基地、慈善超市等成熟阵地,发动志愿者和服务对象自身的参与热情和聪明智慧,实施一批兼具前瞻引领和本土特质的服务项目,提高团队培育、服务输出、品牌辐射水平。通过深挖成功经验、共建联建等丰富形式,包装添福祝寿升级版、高管创业课堂、青少年科技小发明等覆盖全人群的创新服务项目,激发社区潜在活力。

(二)推进居民自我服务提质发展,探索夯实政权和创新治理有效链接。依托基层政权建设,夯实“四个自我”之基。强化组织管理,以居民委员会工作条例颁布、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换届为契机,纵深推进居委会实现更高水平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完善“三会”制度,让决策前的听证会、推进中的协调会、完成后的评议会成为发动群众找茬、鼓励自治参与的日常遵循和重要抓手。

提升业委会、物业企业的规范性与能动性,拓展实务指导性强的培训形式,建立资质优口碑好的物业企业资源库、推行解渴治本的物业考核激励方式,摸索新型物业纠纷调解模式,构建“三驾马车”制衡促进机制,拉动基层自治实践不断深化。依托社会治理创新,疏浚“高度自治”之源。探索两个“自下而上”多样化基层表现形式,继续深化其在工程项目、居民自我服务项目、小区公共议题的协商、形成、实施、评价等民主环节中发挥作用,汇万家之智,集众人之力,真正体现“我的地盘我做主”。创新开展居民自我服务项目,认真推进第二期助力计划,建立项目星级测评筛选机制,鼓励居民领袖、优秀自组织脱颖而出,放大专业社工和居民区社工互补优势,不断强化项目导向,扩展服务内涵,促进成熟自我服务向专业服务转型深化、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层次。

(三)推进家门口服务提质发展,探索服务供给和服务需求精准对接。构建共商共治平台,破题服务需求和服务供给“对不上号”。做好需求提取再深化,开展问卷调查、意见征询、发起投票、志愿招募、连线家门口、自治议苑等灵活丰富的共商共治活动,多渠道收集需求,多层面分析需求,多角度提炼需求,奠定践行初心的逻辑起点。做好服务对象再拓展,选好、选精、选准服务项目,有效驱动参与-采纳-认同-高水平参与的正向循环和吸附过程。做好供需对接再精准,为服务需求方和资源持有方架设桥梁,在信息推送、资源匹配、项目设计、服务提供等方面落实精准性要求,实

现成果共享。构建质量民生平台,破题传统服务和创新服务“比例失调”。着眼大民生视野,实质运营满足普适需求的居民区服务站、侧重精品专业引领的块区服务站、支撑服务导引和社区共治全覆盖的家门口APP等三个层面的沪东“家门口”服务体系,推动服务需求错层满足。着眼美好生活需要,因地制宜做好“家门口”服务站建设全覆盖达标验收、实施区11项建设任务等规定动作。结合缤纷社区微更新,深度打造组团式旗舰“家门口”服务站,形成特色集聚、资源共享、百花齐放“家门口”精品模板。整合资源开展名医在线预约、教育专家谈、演艺活动直播、积分兑换紧俏资源等自选动作,推动服务内容创新升级,满足百姓对优质民生供给的新期待。构建互联网+服务平台,破题线上服务和线下服务“两张皮”。确保线上服务全天候,运用互联网+思维、用户视角、大数据手段,推动家门口和党建APP并轨运行,打通与办事中心、志愿服务中心、调解中心等多平台连接,深化拓展民情日志、服务快捷入口等功能,开通无时空局限的政民互动直通车。确保线下服务全岗通,精心安排块区服务阵地、家门口APP运营管理,开展全岗通培训,严格落实错时延时制、基层约请制等工作要求,延续实现线上服务内容,把群众家门口的事办得更好。

四、聚焦尽责尽心,谋人才策

事业成就离不开有“担当宽肩膀”和“成事真本领”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当务之急是要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本领,培养一批既能仰望星空明大势、又能脚踏实地埋头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郑州市高新区综合交通规划

目录 一、概述 1.1 区域概况 1.2 规划背景 1.3规划依据 1.4规划理念 1.5规划范围与规划年限 二、规划目标 2.1区域发展现状 2.2交通愿景 2.3远期发展目标 2.4近期发展目标 三、交通发展战略 四、高新区交通发展现状 4.1.高新区道路一览表 4.2高新区主要道路路段的交通调查 4.3高新区主要道路交叉口的交通调查 4.4高新区主要路段高峰期路况 五、交通发展趋势 六、综合交通规划 6.1 对外交通规划

6.2 干路网规划 6.3 公共交通规划 6.4 停车规划 6.5 交通管理规划 6.6客货运系统 6.7近期建设重点 6.8近期管理举措附录图

一、概述 1.1 区域概况 郑州市高新新城”为郑州高新城五大功能组团之一,位于高新区西北部,是郑州高新城“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区域。“高新新城”的范围为东至西四环路、西至绕城高速公路、北至连霍高速公路、南至科学大道用地,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由西南向东北贯通三条水系:须水河、须水河西支流和索河,须水河西支流在区域内汇入须水河,是高新区生态绿化带的主要组成部分。“高新新城”规划范围内已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等项目,其余为村庄、农田、河道等。 宏观区位1.2 规划背景 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9月份开始高新区管委会委托上海同济规划设计研究院修编高新城整体规划(高新区总体规划修编方案)编制完成了《郑州高新城空间战略研究》。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国家、中原经济区、郑州市域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提出了作为郑州市"两翼齐飞"的战略西翼对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产城融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品位提升"的发展要求按照新兴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的发展定位并结合高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提升、空间提升、功能提升、环境提升、形象提升等五大规划发展策略努力打造产城一体的郑州高新城。 中观区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发展状况及改进对策 2011-07-07 15:54:30作者:胡建兰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浏览次数:4 网友评论0 条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使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大为丰富,极大推动了我国民生改善的步伐,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医疗、社会关系、个性自由等几乎所有人类发展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经济、社会、资源及实践中的偏差等多方面的制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问题。 一、中国民生现状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生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根据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统计,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从1975年的0.530上升到2008年的0.793,排名从1999年的全球第105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81位,成为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指数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1.生产力迅速发展、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1979—2008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8%,比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发展水平高6.8个百分点;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财力的增加对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和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切实改善民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自然灾害的冲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大幅提高,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水平也大幅提升。据世界银行统计,1978年,我国人均GNI只有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1%;改革开放后,人均GNI水平大幅提升,2008年达到277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2.3%。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在1979—2007年间平均每年增长7.1%。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贫困标准),城镇家庭为57.5%;1996年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到50%以下,中国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论文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现状趋势 论文摘要:当今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追求平民化、故事化和娱乐化,平民化手法更是各大电视媒体争相采用的一种方法。取材平民生活,再现平民生活,应该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形式的主要途径之一。“人情味”,贴近百姓、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是电视民生新闻报道风格的基本特点。本文就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电视民生新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民生新闻是在多重标准下划分的新闻类型。它注重实用价值、情感价值,又带有娱乐性,是随着人文关怀和人本思想的广泛普及,电视媒体的话语语境中慢慢展现出一种大众情怀的产物。 民生新闻,是关心市民生活,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他首先是一种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关注的是老百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 民生新闻在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通过信件、互联网、电话、手机短信等平台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电视与观众的距离,增加观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度;在指导思想上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生命;在新闻选材上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在叙述手法上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通过向观众提供实用的关心自身利益的新闻资讯从而不断提升观众的媒体素养,担负起了社会赋予的舆论导向责任。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简介: 民生新闻的雏形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晚报、都市报上的都市社会新闻、市井新闻已经逐渐开始风靡,但是在新兴媒体——电视上,新闻却一直以政治新闻为主,关注的都是大事件。 1、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建设历程: 在电视荧屏上,1995年北京电视台的《点点工作室》(1998年改名为《元元说话》,1999年至今改名为《第七日》),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品质。1997年北京电视台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时至2002年,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推出了《南京零距离》,被认为是开创了大时段城市民生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直播南京》、《绝对现场》、《法治现场》、《标点》、《服务到家》、《1860新闻眼》等民生新闻栏目。由此引发了本地区以大时段直播或“准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城市新闻“大战”。2001年,沈阳电视台推出的《直播生活》,就带有明显的民生新闻特质。2004年10月,辽宁电视台开办的《新北方》,第一次在辽沈地区公开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2004年以来,河北卫视频道以大量人力物力全力打造了卫视龙头栏目—以新闻的速度、民生的视角,讲述、报道新近发生的硬性新闻以外的生活新闻、生活故事的《直播生活》。2004

郑州西部规划常西湖新区 未来建一座3层地下城

郑州西部规划常西湖新区未来建一座3层地下城 郑州西部规划常西湖新区未来建一座3层地下城民生大河网-河南商报李雅静2015-05-06 07:12我要分享271[导读]郑州西三环和西四环之间规划常西湖新区。将建3层“地下城”,以公共停车场、单位停车场以及商业设施为主,同时设地下交通环廊贯穿停车场,形成完整的地下系统。制图/郑萌河南商报记者李雅静近日,郑州市城乡规划局一口气公布了郑州市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8条道路的选址意见书。郑州市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究竟位于何处?属于哪个片区?未来将建成什么样?发展前景常西湖新区常 西湖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称,要把新区建成郑州西区现代公共服务中心、高端商务中心、生态宜居中心、休闲旅游度假中心、新型文化展示中心、创意产业孵化中心、优质品牌教育中心及现代传媒集聚中心。最终形成集公共服务、商务、研发、居住、教育、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省会领先的核心都市区域,打造成国际大型企业集团、国内先进行业领军企业集聚的国家级大型商务总部集聚区。目前,新区的路网、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拟在此选址的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有:郑州市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郑州市民健身中心、郑州科技馆新馆、郑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郑州新广电中心、郑州大剧院、郑州市教育中心、

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场馆等。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常西湖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介绍,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未来将立足公共文化惠民,切实加强公共文化场馆的规划编制,以此来满足城市发展中市民对文化场所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核心区按照规划,未来,将建一座3层“地下城”,地下空间规划以公共停车场、单位停车场以及商业设施为主,同时设置地下交通环廊贯穿各停车场,形成一个完整的地下系统。预计建成停车位2.6万个,地面上则会形成“无车区”。届时,机动车全部通过地下交通系统运行。而为减少该区域与过境车辆的交织问题,还会在郑上路、中原路建双向6车道隧道,供过境机动车通行。概念区分常西湖新区是中原新区吗?没听说过常西湖新区,但不少人听说过中原新区,这两个新区是一个地方吗?常西湖新区管委会相关人士解释,作为中原区三大发展“主战场”中的两个,它们分属不同区域。从空间结构上看,常西湖新区位于西三环和西四环之间,中原新区位于西四环以西区域,规划面积则相差无几。从时间顺序上说,中原新区晚于常西湖新区一年左右。而中原新区东至西四环,西至荥阳,北至高新区,南至二七区马寨镇,总规划面积约33平方公里。另外,中原新区的定位是对现有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全力打造郑州市中心城区西部核心区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努力建成环境优美、宜居宜商、时尚智慧的现代化新城区。(河南商报)相关

采购师案例分析四题

(一) 美好生活俱乐部 要点l:三家健身中心经理“联合”起来拒绝接受新的采购体系的原因。 萨莉进入美好生活俱乐部之前,每一家健身中心负责自己的采购事项,绝大多数的中心不保持库存而是随需随买。即萨莉进入美好生活俱乐部之前,该俱乐部实行的是分散采购,分散采购就是对物资、服务等进行非集中采购,与集中采购相对应,分散采购是由企业下属各单位(如子公司、分厂、车间或分店)实施的满足自身生产经营需要的采购。萨莉设计的集中化采购体系基本上将所有的采购集中到了总部。健身中心的经理们不能再像原来那样购买各自中心所需的物品。如果有需求,他们要填一份请购单然后传真到总部。这一工作的最后期限是每星期一的下午5点钟。在下个星期一,各中心所请购的物品将被送达。萨莉发现各中心所请购的物品不合适时,有权力对之加以否定或是减少采购量。不过,每个中心有100美元的现金用于应付可能发生的紧急需求。即实行的是集中采购,集中采购是相对于分散采购而言的,它是指企业在核心管理层建立专门的采购机构,统一组织企业所需物品的采购进货业务。实行新的采购体系后,①权利受限:采取集中采购,分公司采购经理权利受限,原先采购申请和采购执行自己可以敲定,而现在需要通过总部,甚至请购数量等还要削减;②到货时间可能变长:最短每周五收取请购单,周一到,这种策略意味分公司若没周二下单需要等6天的时间才能到货,而如果分公司自己在当地采购过自己联系供应商,可能一天就可以;出现紧急采购的情况,100美元可能不够用;③如果总部要绝大多数物品都集中采购,可能在他们看来有的根本体现不出规模效益,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集中采购的;④分公司采购经理自身知识层面或经验未接触过集中采购,故心里排斥,不肯接受新的管理方式。 要点2:以萨莉的角度来设计及实施方案。 如果我是萨利,首先应细心调查适合集中采购的物品,并不是每一种物品都适合集中式的;并以此做出具体分析,得出整个集团采取集中采购后可以得到的规模化效应,得出数据,得到总经理支持,为变革提供组织保证,并开会或组织培训,使他们接受新的采购方式;同时对分公司进行分片,每个片区设立一个集中采购点,建立有力采购团队—设专门的采购机构和专职采购人员统一负责企业的商品采购工作,保证采购质量,尽量采用同一供应商减少运费开支,缩短采购时间,加强总部与分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允许两种采购方式相结合,对于不合适集中采购的物品,可以采用JIT采购方式,选择较近的,固定的供应商进货,这样价格会便宜些。集中采购的优势就是分散采购的劣势,分散采购的优点也正是集中采购的不足。在实际采购中要趋利避害、扬长弊短,根据企业的自身条件、资源状况、市场需要,灵活地做出制度安排,并积极创新采购方式和内容,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①由分散采购转变为集中采购时,应该对于适合集中采购的物品和项目进行统计(而这个度,以及价格都是动态的,需要不断更新,期货除外),并进行效益的分析;②总部和领导、分公司领导、下面部门的沟通的重要性;③并不是每一个分公司都适合加入集中采购管理体系,离总部远的,金额小的,也许并不适合。 (二) 美的公司的VMI 要点:试述采购战略联盟方案设计的大致步骤。 不同的企业由于自身条件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开发与供应商的合作与联盟关系的目的也不尽相同。但是总体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提高质量、保证供应、降低库存以及取得技术支持等。采购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与联盟关系都是由供应商驱动的。美的公司为了降低零部件库存和成品库存,提高库存周转率,实现业务链条前移策略,实现“供应商管理库存”即VMI,与300多家供应商建立了战略联盟关系。采购战略联盟方案设计的步骤: 1、确定采购战略联盟的合作内容、层次和水平。按照采购商与供应商战略联盟关系的紧密度和水平划分为初级、中级与高级战略联盟关系。初级层次联盟强调降低风险和成本,中级层次关系强调改进质量,把握时间,高级层次关系强敌新市场和新产品的开发。把战略联盟关系分为初级、中级与高级三种,并不意味着这一种比另一种更好,建立一种适当层次的采购战略联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2、确定采购联盟的基本组织5原则。(1)按照采购额确定职责权利的原则,这是由采购联盟的组建目的决定的,需要按采购额承担联盟必要的费用和交纳必要的保证金。同时按采购额确定权力和利益分配。(2)实行法人盟员制,采购联盟是零售企业的联盟,责、权、利都要落实在企业,是企业行为,不是个人行为,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社会局势稳定的关系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与社会局势稳定的关系 xx能否保持社会稳定,是关系到小康xx、平安xx、和谐xx建设全局的大事。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的目标难以实现,人民的生活难以保障,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稳定,是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是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这是民主改革以来xx现代化建设一条极其重要的历史经验。 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中央第五次xx工作座谈会立足我国国情和xx区情明确提出,当前xx的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xx还存在着各族人民同以达赖集团为代表的分裂势力之间的特殊矛盾。xx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xx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第一,xx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由我区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区情和阶段性特征决定的,这个主要矛盾决定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二,xx社会的特殊矛盾是由我们与达赖集团和支持他们的

国际敌对势力斗争的客观现实决定的,这一特殊矛盾是对反分裂斗争规律性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完全符合xx实际。第三,xx存在的社会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决定了xx工作的主题必须是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没有发展,解决不了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社会条件。要充分认识发展是解决xx所有问题的关键,不断推进xx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深入持久地开展反分裂斗争。 应当看到,稳定和发展是一对矛盾。既然是矛盾,就应该是既对立又统一、既联系又斗争的关系。 稳定和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基础,互相依赖。一方面,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是基础,惟有社会稳定,人们才能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发展只能是一种良好的愿望。另一方面,发展是稳定的保障,解决存在的矛盾问题,要靠发展;没有发展,稳定只是暂时的,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支撑和维护。从长远看,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当然,经济发展并不意味着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但经济落后则是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已被无数的事实所证实。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的发展成果,才能为群众创造更好更优的生产生活环境。xx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说明,我们还处于打基础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 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2010年12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通过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审批,批复文号豫发改工业〔2010〕2087号。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于2011年2月取得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审查意见(豫环审〔2011〕47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五年以上的产业园区,应组织开展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现对该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 一、规划概况 规划名称: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2010-2020年)规划范围: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于郑州市城区西北部,规划范围东至郁香路、南至站北路、西至郑州市西环绕城高速东1000米、北至新龙路,规划面积。 规划期限:规划的时间段为2010-202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开发建设阶段。其中,近期为2010年-2012年,中期为2013年-2015年,远期为2016年-2020年。 主导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以超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产业。 发展定位:国家级重点开发区,河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体制创新改革的综合试验区,郑州市科技创新城。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群效应,着力培育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等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超

硬材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形成集聚区的特色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规划期末基本建成新型产业之城、自主创新之城、生态和人文之城。 二、发展规划及原规划环评执行情况 截至2018年,集聚区规划用地布局与原规划布局基本一致,入区企业符合园区规划要求,规划环评报告及批复中所提到的环保要求大部分已得到落实,规划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对比原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集聚区环境管理机构及管理体系实施仍需加强。 三、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通过收集郑州市及高新区例行监测结果及开展评价区域补充监测,区域环境空气主要超标因子为PM10、。在大力开展大气攻坚的基础上,区域环境质量呈向好趋势,本次规划实施未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地表水环境:集聚区主要纳污水体贾鲁河出境断面常规监测主要水质指标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园区内地表水须水河水质现状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标准。 地下水环境:本次评价收集了集聚区内石佛水井厂常规监测数据,同时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补充监测,由监测结果来看,主要指标可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II类标准要求,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 声环境:本次评价监测点位声环境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美好生活俱乐部(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讲解

思考问题: 1.三家健身中心经理“联合”起来拒绝接受新的采购体系原因是什么? 2.你是萨莉,如何设计及实施方案?萨莉现在应如何做? 3.本案例你有什么体会 答、1.①权利受限:采取集中采购,分公司采购经理权利受限,原先采购申请和采购执行自己可以敲定,而现在需要通过总部,甚至请购数量等还要削减; ②到货时间可能变短会变长:最短:每周五收取请购单,周一到,这种策略意味分公司若没周二下单需要等6天的时间才能到货,而如果分公司自己在当地采购过自己联系供应商,可能一天就可以;出现紧急采购的情况,100美元可能不够用; ③如果总部要绝大多数物品都集中采购,可能在他们看来有的根本体现不出规模效益,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适合集中采购的; ④分公司采购经理自身知识层面或经验未接触过集中采购,故心里排斥,不肯接受新的管理方式。 2. 细心调查适合集中采购的物品,并不是每一种物品都适合集中式的;并以此做出具体分析,得出整个集团采取集中采购后可以得到的规模化效应,得出数据,对分公司进行分片,每个片区设立一个集中采购点,尽量采用同一供应商—减少运费开支,缩短采购时间。另外,可以两种采购方式相结合,对于不合适集中采购的物品,可以采用JIT采购方式,选择较近的,固定的供应商进货,这样价格会便宜些。 萨利现在应这样做: ①先得到总经理支持,为变革提供组织保证,并开会或组织培训,使他们接受新的采购方式;建立有力采购团队—设专门的采购机构和专职采购人员统一负责企业的商品采购工作,保证采购质量;加强总部与分公司之间的信息沟通—资源共享。

3.本案例体会:①由分散采购转变为集中采购时,应该对于适合集中采购的物品和项目进行统计(而这个度,以及价格都是动态的,需要不断更新,期货除外,并进行效益的分析; ②总部和领导、分公司领导、下面部门的沟通的重要性; ③并不是每一个分公司都适合加入集中采购管理体系,离总部远的,金额小的,也许并不适合。

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同时环境问题也左右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最早的人类社会应当是原始社会。当时的人们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以母系社会为前提,通过简单的分工方式联系在一起。由于生产力的底下,对环境的影响并不突出,也并没有产生所谓的环境问题。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原始社会开始解体,产生了奴隶制社会。在奴隶制社会开始出现了城市,而城市人口中产生的生活垃圾变成了最早的环境问题。因此孔子规定“随地扬灰者,斩手”的苛刻政策;商鞅在变法时也同样规定“扬灰于道者斩手”。这反应了环境问题对统治者政策的影响,进而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封建社会由此开始。大一统的国家和集权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生产力,人们开荒种田、伐树种田,使得当时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最典型的当属黄河中下游。黄土高原早先也是绿野遍地,由于过度的人类活动使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因为泥沙沉积,黄河下游海拔比两岸地面高出数米乃至数十米。“地上河”多次决堤,有历史记载的2千多年中,黄河下游发生决口泛滥1500多次,重要改道26次,每次决堤改道都意味着无数人失去生命,无数人失去家园。 十八世纪,能够用于工业生产的工业蒸汽机出现,这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社会阶段。在工业社会,人们大量使用蒸汽机,工业得以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史无前例的过快发展也造就了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这时候的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活动而直接引起的,所以,环境问题对人们的影响也是十分直接的,出现了许多前所未闻的疾病。 与此同时,人们也终于注意到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尽管还不是十分重视,但还是涌现了许多推动改善环境问题的改革。 当今社会环境问题依旧严重,这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我们也完全意识到了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致命影响。我国还在向工业化社会迈进,正处于迅速发展的时刻,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全国各地都不断有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案例上演,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严峻挑战。这也说明了我国还有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对未来发展的消极影响,对环境的保护应当落到实处,西方国家过去几百年中遇到的问题不能在我们国家再度重演。我认为先污染再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都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应当将污染扼杀在摇篮里。再多的GDP也无法解决严峻的环境问题,而环境问题最终却会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发展。 总体评价: 1、行文中的遣词造句,我只给你修改了前两段,后边的就不逐字逐句的改了,这需要你自己平常的积累和经常练习。所有黄色标识的语句均有问题。 2、第三、四自然段的历史考证,这个思路不错,值得肯定。但是关键问题是要言之有据,所有的引文或数据都没有标注出处,显得过于随意,说服力不强。这是学术规范问题,今后注意。 3、最后一句应该是你的结论,是你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这类语句应当单独成段,以明确传递你所要表达的思想。 第一次作业,写成这样也不错了,继续努力吧。 2014.10.6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试论民生新闻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 发表时间:2009-04-02T11:56:45.670Z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芸[导读] 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摘要:民生新闻的出现为中国电视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甚至有人提出民生新闻的出现是中国电视发展的第三次革命。但是在这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关键词:民生新闻现状发展 一、民生新闻概述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从吉林电视台《守望都市》的扩版到海南电视台《直播海南》的筹办,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有则改之、无则效仿”,推出全新的直播类新闻栏目,几乎形成了一股热潮。作为开山鼻祖的《南京零距离》更是率先提出了“民生新闻”的理念,并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作为栏目的价值取向,取得了不俗的收视率和广告收入。 在报道内容方面,“民生新闻”注重报道贴近受众的动态新闻,在题材内容上为普通民众着想,体现了新闻价值取向的变化;从传播模式来看,民生新闻颠覆了传统的“传者——受者”传播模式,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理念,更加注重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观众,给了公众发表真实言论的勇气与机会,彰显民生新闻的亲民倾向;从传播方式来看,民生新闻借助现代电子科技的手段,不断增强丰富性、开放性、参与性和互动性;从报道语言上看,新闻节目主持人尽显个性风采,在节目中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新闻内容本身所含的新奇、欣喜、伤痛、愤慨都可以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但是,在民生新闻繁荣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清醒的看到,民生新闻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民生新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题材狭窄,信息负面。许多新闻只是停留于孤立地报道单个事件,不对题材进行筛选,对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也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评判,更缺乏对现象规律性的把握和核心化的剖析,让人觉得所谓民生新闻不仅琐碎而且肤浅,不能带给人们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此外,许多民生新闻节目为了提升收视率,故意增加负面新闻的数量,但却无意中忽视了媒体对受众舆论引导的职责。我国60%的受众文化层次较低,他们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是有限的,容易受表面现象的误导。如果新闻媒体不在舆论上进行客观引导,较多的负面信息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一些学者曾经对此境况十分担忧,即如果把观众的简单注意力和由此带来的短期经济利益作为民生新闻惟一的价值追求,那么民生新闻则会走上和“民生”的精神品质相悖的道路。(二)形式雷同,竞争同质。有人将民生新闻比做一块又香又大的蛋糕,大家都来抢,结果蛋糕迅速被摊薄,陷入了无序竞争的状态中。从报道效果看,同样一个现场,同样一条新闻,由于记者角度不同,有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声音,结果报道的效果有可能会是南辕北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有一家省级单位将员工缴纳的一万元善款,捐给一所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当时有两家民生新闻栏目的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结果是一方说单位员工很有善心;一方却说单位搞硬性摊派。经过这样一番效果截然相反的报道,媒体的公信度可想而知。 (三)方言包装,自我认同。为了在国内外强势媒体的夹击下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迎合本地观众的收视心理,在摸索新闻本土化的过程中,一些地方电视台已经大胆地直接使用本地方言土语进行新闻报道。然而,新闻“本土化”决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本地话”,我们也不能将方言新闻单纯视作是对本地信息的深度挖掘。有专家认为,方言新闻的走红,其实反映的不是观众对新闻本身的认同,而是当地人对自我的一种认同,一种对本地文化与方言的呼应。三、民生新闻未来的发展 (一)拓宽民生新闻的内容。事实上,民生一词所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民生”一词涉及到的方面同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个阶段有着本质的契合。它说明,百姓对信息的需求是具有层次性,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也决定了民生新闻的内容也应该是有层次的,不断发展的,而不是只停留于浅层次的报道。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拓宽思路,挖掘同民生关系紧密的各种政策法规、时政新闻等等,从而扩大民生新闻的容量,增加民生一词的厚度。 (二)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的新闻,但它又不同于日常衣食住行的简单报道。这就要看选题是否具有深层意义的信息,是否有话语空间。车祸、火灾、家庭矛盾、水管爆裂、公物受损和打黑揭丑等这类选题每天充斥民生新闻并形成一种模式,尽管吸引眼球,但对提高市民的知识修养和能力素质并无多大帮助。提升民生新闻的品格,并不是一概排斥社会新闻,而是要对社会新闻进行有选择的报道。这就要求在追求新闻可看性、贴近性、服务性的同时,更注重新闻的价值。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优化民生新闻报道结构,应力求在前瞻性、贴近性、服务性上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解读和更多、更广、更深的资讯视野,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真正满足市民对信息的需求和对知情权、话语权的渴求。(三)建立民生新闻的品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要想发展壮大,应该加快品牌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惟有如此,电视民生新闻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步入理性的发展轨道。要使民生新闻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经常给观众以新鲜感,就必须按照科学的发展观来审视定位,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不断在节目内涵和表现手法上有新的突破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栏目品牌。参考文献: [1]吴文虎.传播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2]周纪宣.追寻新闻美学价值[M].新华出版社,2002.

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规划主要内容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把郑州建设成为彰显中华文化传统和中原城市特色、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 1.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强化金融、物流、商贸、信息、旅游等区域功能,建设国家重要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2.现代化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社会事业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 3.国际化城市:发挥交通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强化产业支撑,逐步形成国际性贸易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的基本框架。 4.信息化城市: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建成高度完善的城市信息化体系。 5.生态型城市:保护生态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加强绿化建设;集约、节约利用资源、能源,优化产业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与绿色消费,构筑完善的城乡生态格局;优化绿地与其他城市建设用地的空间结构;向外围疏解老城区人口,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创建宜人的城市环境。 6.创新型城市:大力发展教育、科研事业,积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强科技、文化、管理等多方位、多层次创新。 (二)城市规划区范围 城市规划区范围为郑州市行政辖区,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郑州市行政辖区。 中心城区范围:郑州市区行政辖区内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面积990平方千米。 (三)城市性质 河南省省会,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四)城市规模与人口素质 1.城市规模 人口规模: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1100万人,城镇人口880万人,城镇化水平80%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0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至2020年,市域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836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95平方米以内;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00平方千米以内,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 2.人口素质与人文指标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科教、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完善人文指标,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1)人文指标(至2020年) 教育科技方面:全市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3%,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0%,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25人;市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600所,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人均教育设施用地面积4.8~5.5平方米。 医疗卫生方面:市区每万人拥有医生数≥70人,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张,人均医疗设施用地面积≥0.8平方米,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5岁。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000元;人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分析 学生:人文学院网络传播07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近年来,电视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关注人民生计 , 关心市民生活的电视民生新闻风行全国 " 从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安徽电视台的《第一时间》到湖南经视的《都市一时间》、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 , 从河南电视台的《民生大参考》、杭州电视台的《阿六头说新闻》到吉林电视台的《守望都市》、海南电视台的《直播海南》等 , 全国各地电视台纷纷推出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民生新闻放弃了传统说教新闻的生硬、呆板,以鲜明的地方性和生动的趣味性吸引着当今受众的眼球。民生新闻坚持平民观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将话语权更多的交给平民百姓,符合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但是,民生新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为了迎合受众,过多报道生活中既无积极意义又无新闻价值的一些琐事,甚至还有一些低俗的、不健康的内容充斥到此类新闻中。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 民生新闻传播误区发展趋势 目录 绪论 (1)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1)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形成背景 (2) 三、民生新闻的优势 (4) 四、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 (5) 五、消费文化视野中的电视民生新闻 (6) 小结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民生新闻从广义上来说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却是以民生的视野、民生的态度、民生的情感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从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河南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的《民生大参考》到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的《民生直通车》、成都电视台的《成都全接触》,民生类新闻节目可谓是“遍地开花”,在电视新闻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被学者称为“电视新闻的第三次革命”。何谓“民生新闻”,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定义,综合业界和学界对民生新闻的几种观点,可以将“民生新闻”理解为: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城市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注重新闻的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

生活,让我懂得了自信_优秀作文

生活,让我懂得了自信_优秀作文 生活,让我懂得了自信 记得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我还在读一年级。我的头发剪得像男孩子一样短。常常被亲朋好友误认为我和弟弟是双胞胎,都是男孩子。 本来我不是很在乎这些大人的看法。直到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酒店吃饭。中途,当我准备上卫生间时,一个和我年纪相仿、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子用手指着我大喊着:“你是男生!干嘛来女厕所?!”我的心好像被万箭刺穿一样,很疼很疼。我在心里默念说:“你不能哭!不能哭!你哭了,就输给了你自己!”可是,我那不争气的眼泪就是止不住地往下掉。 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两天后的一个下午,我去舞蹈班训练。一个女生好像心情不好,拿我来出气。她对着我大骂:“你这么丑,干嘛还上舞蹈课!男不男女不女的!”这句话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我跑回教室向老师哭诉。 老师微笑着安慰我:“你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吧?皇后虽然长得漂亮,但心灵丑恶,白雪公主心地善良。陈慧,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听了老师的这一番话,我的心里踏实多了,也自信了很多。 前一段时间,我上食堂吃早餐。一个男生嘲笑我说:”哼!头发那么长还扎起来,难看死了!”想起刘老师说的话,我一点也不难过了。 生活,让我懂得了自信。自我介绍作文600字:我——-小猪 杨同学“哈哈,真好吃……”听,远处传来了一阵声音,朋友们一听就知道,我这个贪吃鬼来了,因为我有许多像猪的“优点”,所以,朋友们就叫我小猪了。 小猪我的第一大“优点”要出场了,那就是贪睡。身为女孩子,早睡早起是应该的,可惜啊!早睡常有的事,早起吗,嘿嘿,我在家的时候,每天小闹钟响个不停也叫不醒我这个猪宝宝,现在在宿舍,就是全宿舍的人都叫我起床,我也不一定起不起床呢?不过,我可从来没有迟到过哦! 看,贪吃又来了,这也是我的朋友,因为这个朋友啊,我的肚子可是享尽清福了,什么好吃的也吃过,数都数不过来,不过因为这个朋友,我的口袋和存钱盒可是越来越轻了,看来,我得管管个朋友了。 马虎也是小猪我的一大“优点”,因为它,我不知被老师说了多少次,也不知多少次与百分擦肩而过,那是小学时,要上课了,教室里突然传来了一声惊叫,当然是我喽,原来,我把书忘在家里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像箭似的飞出教室,回到家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我猛地一拍脑门,说:“想起来了,我把书放在书包的小口袋里了。”于是,我又冲回学

经济发展民生福利

经济发展民生福利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或民生福利得到极大改善。回 顾30年的发展历程,民生福利是在什么条件下得到注重的,改善民生 的指导思想是如何演变的,当前存有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这 些问题需要实行梳理。 一、注重民生与改革政策的启动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经济社会 资源都由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以行政管理的方式控制。本来,我国实 行的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制度运行的宗旨是为全 体人民谋福利。不过,因为我国当时所处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 因为我国决策层和理论界对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理解不足,不恰 当地采取了所谓“赶超型”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样的战略,我国动 员和使用政权的力量,集中社会上的主要资源,优先发展作为国民经 济基础的重工业。执行这种战略的结果是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但也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居民的生活水平长期不能提升,特别是农村 居民的生活水平低下,有很大比例的人口不能保证温饱等基本生活需要。 因为经济结构严重失衡及对经济工作和民生福利的长期忽视,到改革 开放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1978年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注重 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注重民生福利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大幕开启。 导致开启新政策的思想原因,是整个社会对长期思想禁锢的冲破。承 认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认同人民群 众的合理需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抓住时代主旋律、 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路线和执政理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路线和执 政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和政策立刻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 拥护。中国开始走上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方向的准确道路。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改造项目

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一三年四月

第一章总论 项目由来 郑州市北里村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核心部位,靠近郑州西大学城,区域位置重要。随着郑州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北里村通过土地租赁、房屋租赁、粮油加工、仓储物流等粗放型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但也造成了集体土地的浪费,建筑形象不佳等问题。目前北里村用地功能混乱,村民住宅密布,市政公共设施缺乏,居住环境恶劣,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影响城市整体景观现象。 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善村民居住生活条件,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将该区域建设成为土地空间资源配置合理、配套设施完善、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城市街区,郑州朗悦置业有限公司拟投资约万元建设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 本项目位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雪松路以西,翠竹街以北,石楠路以东,金菊街以南。项目资金全部由企业自筹。项目总用地面积为,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安置区总用地面积为,总建筑面积为;商品房开发区总占地面积为,总建筑面积为。主要建设住宅、商业建筑、学校、幼儿园及其他服务用房。项目建设周期为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的有关规定,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郑州朗悦置业有限公司委托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接受委托后,我单位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多次进行现场踏勘、调查,结合项目特点、性质、建设规模和环境状况,以技术导则为依据,完成报告书的编制,报郑州市环境保护局审批,审批后的报告书将作为拟建工程环境管理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评价对象 本次评价对象为郑州市高新区城中村(北里村)改造项目。

郑州市高新区规划

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分布规划 摘要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要求对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区建设等多方面的社会公共设施的服务能力快速提高。城市中学作为一种公共服务设施是体现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保障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保障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社会服务的载体,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的规划与建设不仅仅体现着她的公益性与服务性,同时更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与发展目标的集中表现。城市中小学资源是城市公共资源的一部分,适时调整城市中小学布局,制定规划管制策略,可以帮助城市政府用好、管好教育资源,切实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中小学布局的本质是对城市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其核心是实施对基础教育资源管制,城市中小学布局的合理性,关系到对城市公共资源的利用是否科学合理。 本文是以郑州市高新区中学布局规划为例,通过对城市中学选址规划相关因素的分析,主要考虑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即学校规模、服务面积、服务人数、服务半径四个指标,进而对郑州市高新区现有的中学情况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学校以及高新区的现实情况,通过空间分析给出综合的评价,用逼近理想点法得出郑州市第三十七中学是四所学校中最逼近理想点的学校,详细分析郑州市第三十七中学的现有概况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建立合理化模型分型规划高新区中学的布局。 关键词逼近理想点法标准差方法中学规划布局

问题重述 随着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该区域新的开发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假设你们是高新区建设规划负责人,根据高新区建设的现行状况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你们模型的结果,给出整体规划。你的数学模型可以通过如下步骤进行: 1、搜集(调查)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有关中学的情况,对当前中学规划的 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 2、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上,设计中学规划,并根据设计布局和数据进行模拟; 问题分析 现状分析 就郑州市高新区而言,虽然近几年来对中学建设的重视程度及资金的投入不断加大,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中学规划布局不均衡,有些地区用地不足,有些地区则出现了学位过剩的现象。学校选址不合理,部分地区学生就学不便,随意占用教学用地的现象仍有出现等等。现将郑州市高新区基本情况陈述如下,高新区总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现有中学4所,在校学生总数量4900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