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鲁迅说青年

鲁迅说青年

鲁迅说青年
鲁迅说青年

鲁迅说青年

2014年5月4日10:06

近来很通行说青年;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大法,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但是我并非敢将这些人一切抹杀;和他们随便谈谈,是可以的。说话的也不过能说话,弄笔的也不过能弄笔;别人如果希望他打拳,则是自己错。他如果能打拳,早已打拳了,但那时,别人大概又要希望他翻筋斗。

有些青年似乎也觉悟了,我记得《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时,曾有一位发过牢骚,终于说:只有自己可靠!我现在还想斗胆转一句,虽然有些杀风景,就是:自己也未必可靠的。

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这也无怪,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但我们

究竟还有一点记忆,回想起来,怎样的“今是昨非”呵,怎样的“口是心非”呵,怎样的“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呵。我们还没有正在饿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饭,正在穷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钱,正在性欲旺盛时遇见异性,而且很美的。我想,大话不宜讲得太早,否则,倘有记性,将来想到时会脸红。

或者还是知道自己之不甚可靠者,倒较为可靠罢。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五月十一日。

中国名校为何无缘世界百强大学学术榜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今日正式发布了201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32所大学上榜,相比去年增加了4所,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6所学校进入世界前200名。(《中国经济网》08-17)

201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

据报载,2014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结果显示:美英大学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哈佛大学连续十二年蝉联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位列第二至第十名。欧洲大陆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排在世界第十九位,紧随其后的是排在第三十五位的巴黎六大。亚洲大学中表现最好的是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名次分别为第二十一名和第二十六名。澳洲大学中排名最高的是墨尔本大学,位列全球第四十四位。今年我国内地位列世界500强的大学共有32所,相比2013年增加了4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所学校进入世界前200名,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还首次跻身世界前150名;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6所学校排在第201~300名;吉林大学、东南大学等13所学校排在第301~400名;有7所学校排在第401~500名,这其中华东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都是首次入围世界500强。

学术水平是一间大学的灵魂,是一间大学科研实力的考评指标。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出炉,从相关的排名来看,中国名校学术的排名情况很值得思考。笔者在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中国大学的学术水平在进步,但进步缓慢,这是缺失崇尚学术精神的环境所致。据悉,今年我国内地位列世界500强的大学共有32所,相比2013年增加了4所。近年来,中国高校在发展,学术得到发展是一个方面。但是,中国大学的学术没有有被广泛重视,学术水平提高缓慢。当前的中国大学,铜臭味很浓,拜金成风,成浮躁的名利场,很少有人可以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学术,教授们热心于挂职公司的顾问、媒体的演说等,名望往往成为一种媒体炒作的泡沫,这种浮躁的学术环境,确实不利于学术水平的提高。

二、中国名校无缘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百强,反映中国大学的学术管理水平不成熟。当前中国大学的学术管理,还出现较多的管理漏洞,比如:任用不懂学术的人做学校科研官员,这些人管理学术的效果不会很理想。不懂学术的人当科研人员,在中国学校管理中很普遍。这样严重的后果是,学术管理阶层变成权力游戏阶层,造成人才错位,科研经费浪费,而学术研究成为虚假的摆设,沦为一种形式主义。

三、大学的学术弄虚作假现象严重,是造成中国大学学术滞后的重要原因。从当前媒体曝光的学术造假新闻来看,大学教授、校长论文造假的现象不少。大学的学术环境乌烟障气。当前中国大学的学术环境是“天下文章大家抄”的氛围,学术变成一种职场游戏,变成权谋游戏。哪怕是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只要善于表演,善于讨好权贵,也会在学术界混得风生水起,左右逢源,名利双收。但是,真正搞学术的人,由于专心于学术研究,不善于讨好人,没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官场游戏,同时又是一群不懂学术的人当领导,他们即使学术再突出,也被边缘化。

四、中国大学重视建大楼,而不重视培养大师的现象很普遍。中国大学有大楼,但大师缺失,这是中国大学面临的困境。其中,培养大师的前提条件是要重视学术研究,大师不是媒体炒作出来的,不是被官员吹棒出来的,而是潜心研究,甘于寂寞,是通过付出智慧与挥洒汗水得来的。大师是重视灵魂培养的工程。中国当前的大学,在建高楼,以建高楼为荣,但是,大师的培养却不重视。

中国名校无缘世界百强大学学术榜,可能在评价机制上存在过度使用西方标准和忽视中国独特发展所致,但是,中国大学学术不被广泛重视,学术的人事机制扭曲,确实是一个问题。中国大学的发展跟不上中国经济的发展,学术腐败的风气让学术贬值。笔者在此提出,学术美则中国大学美,学术强则中国大学强,学术精神崇高则中国大学精神崇高,学术高贵则中国大学高贵,学术让中国大学提升智慧,学术让中国大学拥有人文内蕴。

中国大学之殇

王福重发布于2014年8月13日06:37

只剩下大楼

一般认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387年在雅典附近的Academos建立的“Academy”,是欧洲大学的先驱。彼时正是中国的春秋时期,中华文明最灿烂的季节,百家争鸣,蔚为壮观,空前绝后,可惜当时的中国没有产生大学。1810年,德国著名学者和政治学家洪堡(Friedrich Wilhelm Christian Carl Ferdnant von Humboldt,1767-1835)创建的柏林大学,则是世界第一所现代大学,它的最大特点是把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并确立了大学精神:自治和学术自由。那一年在中国,是嘉庆作皇帝,言论禁锢,万马齐喑。知识分子们不过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继续从故纸堆中找寻“新发现”。更不可能有洪堡意义的大学出现。

大学的使命,是衣钵传承人类的文明,并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新方法。这也是人类赋予大学的崇高使命。所以,大学必须是独立的,必须不能成为任何势力或者权力的附庸,甚至必须蔑视权贵,否则就不足以或者不配担当大学的崇高功能。也因此,世界最杰出大学,哈佛大学的校训是“真理”(Veritas),大学只能与真理为伍。

上世纪四十年代前,是中国大学的“黄金时代”。北京大学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祥地。那个时候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1937年在抗战烽火中草草组成,偏居昆明郊区一隅的西南联合大学,大师云集,群星璀璨: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以上四位即清华国学院著名的“四大导师”)、陈独秀、鲁迅、胡适、蔡元培、金岳霖、闻一多、朱自清、费孝通、王力、陈岱孙、梁思成、华罗庚、吴有训、叶企孙、钱伟长… 。西南联大还培养了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钱钟书在内的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作家、艺术家等等。直到今天,人们听到的最美丽的学人传说,还是那个年代、那些人的“趣闻轶事”。

1952年,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的第一个大动作,是院校调整。核心是模仿前苏联的模式,大办专业性学院。连出了人文科学“四大导师”的清华大学,都转变成了一所专门培养工程师的工科大学,其文科大部分并到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工科院系,调整到清华大学。损失最大的应该是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这个曾经“亚洲第一”的大学,被完全肢解了。

经过此次调整,中国综合性大学从55所减至14所,工科院校由28所增至38所,师范院校从12所增至33所。总共323 个专业中。工科有183 种。1947 年文法商科在校学生占大学生总数中的47.6%,1952 年降到22.5%,1957 年又降为9.6%。被污为“耍耍嘴皮子”的大学文科教育,被严重压制。

更重要的变化是,原来的大学,基本是独立王国,校长可以不理会“总统”。但此后,大学被纳入了行政系统,实行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管理体制。大学被分成三个档次:全国性大学、中央部委主办的大学,地方性大学。大量部(含委属,下同)属学校的出现,是此次院校调整

的主要成果。比如北京,在重组北大、清华外(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取消,相关专业师生并入北大、清华等诸校,北大从城里的沙滩,整体迁入位于西郊的原燕京大学校园,即今日北京大学之燕园)就建设了“八大学院”,①全部是工科大学。虽然有点折腾,但是,那个时期的中国大学,还是很有学术活力的,这是过去的良好基因在发挥作用。文革之前的十七年,中国高等教育是有成就的,培养了一大批各行业的中坚。

后来就是文化大革命,大学基因彻底突变,工农兵推荐,替代了入学考试。学生大部分根本没有知识基础,大学做的是“无米之炊”,教学和学术功能尽皆丧失。按照前苏联的经验,文科大学更是几乎全部停办,只在综合性大学保留了某些文科院系。因为既然新中国已经成立,社会的前进方向已然明确,再探索那些人文社会科学的命题,不但没有意义,还可能搞乱人们的思想,大学的主要任务,知识分子的主要任务,是做点实在的事情,做好技术性的工作,做好各个行业的工程师。文科大学和文科教育,除了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说外,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不但如此,就连五十年代大办特办的工科大学,也不受待见了,比如农业、林业、矿业大学最有用,但是在城里办学,被认为是“活见鬼”,于是搬到农村、林区、矿区去,“与工农相结合”去了。留在城里的学校是政治斗争的中心,北大清华更是重灾区,文革最著名的写社论高手“梁效”,就是(北大和清华)“两校”中的几位大师级的人物。在这乱哄哄中,一代青年人的学习、成才被耽误了。

文革结束,一些被停办的学校,也复活了,大学渐渐有了些模样,但是学校建设,欠帐太多了,校园破破烂烂,实验室陈旧不堪,缺乏基本的科研和学术条件。

上世纪80年代末,专业学院流行改名,学院改大学。如北京航空学院改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钢铁学院改为“北京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改为“东南大学”等等。大学的本意是多学科的集合体,无所不包,这样改名,多少有些矛盾,既然是航空航天这么专门的学校,怎么好叫大学呢?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是世界一流学府,也没改名成大学。

原来中国高等教育实行重点大学制度,主要是一些综合大学和工科学校,不同时期,由中央政府确定,前后总数大约是100所。重点大学就是国家重点投入的大学。上世纪90年代之后,实行新的重点大学制度,名为“211工程”,也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大学或者学科。211工程学校,就是新的全国重点大学。除了教育部所属的全国性大学、各部委所属的大学外,地方高校,基本按照地域来分配,每个省级行政区至少有一所。

在本质上,211工程是提升学校硬件的投入工程,高校建设的大跃进开始了。省属学校最积极,各种公关手段用尽,因为进入211,就意味着不但能得到所在省的财力支持,也能得到中央政府的更大支持,但是,得益最多的还是那些老牌重点大学。一种说法是,全国211

工程一半的资金,给了北大和清华两所大学。

1998年5月4日,是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纪念大会讲话中提出,要面向21世纪,努力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这就是著名的“985工程”的由来。985第一期只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共9所大学,后来又有30所学校加入,最后39所大学进入985工程。985工程大学,是中国大学中的国家队,是重点中的重点。

跟在经济领域,政府搞重点工程、大项目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如出一辙,认为一流大学,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可以通过政府的规划、大规模投入,辅以引进高层次学术领军人才产生,是政府主导“211”和“985”工程的背后逻辑,也表现了中国在经济迅速增长,国力日益强盛背景下,渴望出现世界一流大学的迫切愿望。985工程学校,每年动辄得到几亿到十几亿的政府资金。

经过211和985工程的带动,中国的大学的硬件水平,包括校园建设、教学设施、实验室建设、后勤设施都与发达国家大学相媲美,有的校园已经美轮美奂。从表面上看,中国的大学似乎更像大学。

不但如此,中国的大学,学科齐全,教授众多,论文数量也排在世界前几名,国际交流频繁,还招收了国际学生,如果从数字和报表上看,已经是世界高等教育的强国。

梅贻琦(1889-1962)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梅先生是清华大学任期最长的校长,也被清华师生尊称为“永远的校长”。梅先生这句名言,传诵至今,因为道出了大学核心精神之一部分。

中国的大学,在大楼上,已经不输给任何国家的大学。但是,60多年来,中国的大学,没有培养出一位学术大师,无论是理科、工科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有人说,理科、工科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法本身是不科学的)。如果说以前有10多年文革的耽误,但是,改革以来的30多年,确是高等教育春天,天时地利人和齐聚,还是没什么收获,就值得反思体制问题了。

各有关部门,包括大学自己,也都觉得奇怪:我们该做的,都做了啊。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规划、计划十分认真,投入十分巨大,而且完全比照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建设的,各项指标都考虑到了,还是几无所获,真乃咄咄怪事。

其实,资金是重要的,大楼是重要的,但是,不是必要的。“四大导师”那时候,大楼还没有呢。计划、规划更是不值一提,有哪个世界一流大学,是计划、规划出来的呢?一流大学和大师的产生,需要深厚的土壤,这土壤不是资金,也不是大楼,而是学术自由的氛围。这是所有一流大学的唯一共同的特征。我们什么都做了,就是没做到这一点,什么都重视了,就是忽略,甚至漠视了这一点。而学术自由,才是一流大学最核心、最灵魂的东西。

表面上,中国大学也倡导和标榜学术自由,《高等教育法》第十条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障高等学校中的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但是,学校和老师们,理解政策的能力很高,实践上也并不身体力行这种提倡,而是心里有根弦,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研究什么不该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校和老师们。中国大学对学术自由,是有一点叶公好龙的。但是,在所有其他方面,都是实实在在地努力做的。只画龙而不点睛。

中国任何一所大学,在校友榜上,永远把那些高级官员排在最显著的位置,然后再是学术界的人士,即使你学术造诣再高,也只能屈尊。而外国大学,不敢这么排列,即使你当了总统,可能也不能那么显眼。比如牛津大学,出了几十个国王、首相,但是在学校网站看不到这些杰出校友的介绍。大学就是大学,学术大师,才是最尊贵的。

现在,在中国的大学,只剩下了大楼的外壳。

行政化

新中国之前,中国的大学私立的多,国立的少,即使是国立大学,政府也基本不干预,教授是学校真正的王,学校是独立的,校长也是有很大权力的,他可以不听命领导人,但是,却怕教授。新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是,高等教育全部由政府举办,这跟高校的新的目标,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有关。学校的行政化,在开始就定型了。改革之后,民办高校出现,但是重要性和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中国正规大学,仍然都是政府举办的。

《高等教育法》第39条规定,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具体列明了校长的职责。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上,校长却并没有那么多的权力。首先,校长是主管部门任命的,不是真正由学校民主过程选举出来的,也不见得懂得高等教育。985或者211大学的校长,基本是院士或者某行业的知名专家,但是,院士专家不见得就懂学校管理,可能根本是外行。而且,正由于是著名的专家,更可能一意孤行,排斥异见。自然校长要听命于主管部门的。不止是主管部门的领导,就是主管部门的一个处级干部,也能得到学校“充分的尊重”,因为手里握有学校所需要的重要资源。

985大学的书记和校长,享受副部长级待遇,是表示对学校的尊重。但是,也强化了学校的行政化色彩。社会有“某某大学是副部级大学”的说法。实际上,中国所有的本科大学,在行政上都是司局级,985大学的书记校长不过是享受副部长待遇而已。

政府管理高校的办法是审批,审批在计划经济时代,很普遍,改革后,审批迅速减少,改革、取消审批是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由之路。但是,有关高校的审批,不但没有减少,总量还在增加。

大学的经费,都掌握在教育行政部门等政府机构手里,它们是学校的“衣食父母”。需要的话,就得申请,经过审批才能得到。比如211工程和985工程,本质上是一个高校办学经费的分配问题。首先是,各学校,以及高校的主管部委和地方政府要向教育部报送各种材料,这

个工程,十分浩大。缺一项证明不行,缺一个数字不行,缺一个公章不行,缺一个签名也不行。然后,教育部组织各部门,如发改委、财政部的专家等进行评估,这些专家来自各个行当,并且也不一定懂高等教育。有些学校是当然的211和985工程学校,但是,有些在边缘(两可)之间的学校,就要看自己的主观努力了。评估就有主观成分,就有人情,于是,各种说情,各种较力,各种公关纷纷上演。211和985工程,掀起了浩大持久的审批运动。不但211和985 这些“最高层次”的事项要审批,学校招生计划、教师职务评审权、合作办学、国家重点学科、新增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过去还包括某个博士或者硕士学位、专业硕士学位点的授权)、长江学者、各种“国家级”科研课题、教学名师、教学成果奖、科研成果奖、各种支持计划(如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等等)、各种优秀和先进评选等等也要审批。学校每天此等事务迎接不暇,各种会议、学习、考察、交流没完没了,学校完全围绕着行政部门的意旨转,学校必须积极配合,否则,就得不到资金和资源。

历史学家黄仁宇曾说,中国古代政府最大的缺陷,是“缺乏数目字管理”。今天,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的管理看,数目字已经不再是问题。各种充满数字的表格,各种专门用于报送材料的“报送软件”,已经是寻常的技术。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已经“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一所大学究竟如何,就是比较那些数字,如多少SCI、SSCI论文,多少某某级课题、多少XX学者、多少某某级奖励等等。

这些数字指标看似完整和有理,实则弯曲了大学的正确方向。为了契合行政指标、获得办学资金等,学校不得不被动应付,虚与委蛇、削足适履,各种教学和科研评比、排行中的造假现象层出不穷,如2006年,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个别学校不得不修改过去的学生成绩。为达到有关部门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要求,大学毕业生“被就业”现象突出,社会对此颇有微词。但行政系统需要这样的统计数据,看起来还十分享受,因为这些数字证明他们很好地完成了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为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社会,做了几多贡献。

也许,按照我们这里的指标,给哈佛、牛津、MIT打分,它们还真不一定就高于中国的大学。这也是行政部门很引以为豪的。但是,原创的学术成果,哪里是行政部门靠统计手段就可以激励出来的呢?为了凑数,为了完成任务,各种造假,无所不用其极。花钱买学术刊物的版面,重复发表论文,剽窃他人科研成果,学生写的论文导师一个字不写就署名第一等等。于是,学术打假又成了主管部门的一大任务,须知,正是这种数目字的管理才造成造假的泛滥的。

全世界公认,美国的大学最有活力、创造力最强,没有美国大学的杰出学术,就没有美国的新技术革命的爆发和美国的强大。但是,美国1979年始有教育部,而且根本不管大学,美国没有教育部直属大学,教育部也没有任何审批大学事项的职能,美国最好的大学是私立的。虽然有州立大学,大学也从政府获得资金,但是,州政府并不会因此就可以对学校指手画脚。大学和政府的疏离,是美国大学成功的制度因素之一。

不但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管理,如同捆绑。学校内部的行政化倾向,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常情况下,学校必须有行政人员,但是行政人员必须是少量的,行政人员只是为教学科研人员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反过来,凌驾于老师头上。

行政系统具有自我强化的功能,中国高校的行政规模一直处于不断扩张的趋势。它们占用了原本可以用于教学、科研或学生学习的资源,比如在一所大学,也许教授们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但行政人员却有条件不错的办公室。机构多了,人员多了,没事也要找事做,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共同管理“老师”,就显得重要起来,相关的会议和决定不断。

在行政化的中国大学里,行政后勤规模庞大,不少学校,行政后勤人员多于教师。不止是人多,行政人员还成了学校的主角,教师们,不过是行政治下的配角。

学校的“数目字管理”跟政府部门一样细密,每年每学期,都要给老师打分,一篇论文多少分,一本著作多少分,每10,000元科研资金到帐多少分,一个国家级奖励多少分,校级奖励多少分,当院长可以顶多少分,系主任可以顶多少分,当班主任和辅导员可以顶多少分,都有具体的规定。

数目字管理下,很多东西已经变形走样。洪堡开创的研究型大学的传统,经由美国人的发扬光大,取得巨大的成就。终于被中国人发现,并被推到极致。教学变得不再重要,科研才是唯一重要的,教书可以一塌糊涂,只要能发表SCI、EI论文,就被奉为上宾。很多大学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都是国立为主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学的职能比较单一,就是培养人才,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单一,核心就是教书。科研主要是专门的研究院所的任务,如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都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完整系统。当然后来的情况有所变化。可是,教学和科研不能完全分开,而且教学是公共事务,科研严格说是私人事务。就是外国的研究型大学,也断无轻视教学的意思,每个教授,每个学期至少要讲授2门课。如果大学可以办成“研究型大学”,则中国科学院,是不是可以办成教学型的研究机构呢?

教师

曾经,中国人尊师重教。“天地君亲师”,老师被摆放到无比尊崇的地位。这是真实的历史。孔子当老师的时候(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中说,孔子是中国的第一位老师)。孔子坐着,学生们都站着,孔子对学生并不只是循循善诱,他是“温而厉”的,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害怕服从不亚于君父。到了理学大师朱熹(1130-1200)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朱熹还坐着,但是听讲的人也都取得了坐着听讲的地位,朱熹他们的崇高地位,还保持着。就是到了鲁迅那一拨人在北京大学当老师的时候,师道尊严,也没有些微的损害,学生还是那么怕老师。鲁迅在北大的每月薪水,可买2,000多斤猪肉,不但是大学老师,中小学老师的薪水也不低,养个把专职保姆没问题,电影《城南旧事》里就有这些情节。

文革后,给被错误批判的人平反,恢复工作,但是待遇已经大不如前,过去的大学教授们仗着有高收入,可以不用看人脸色,留有知识分子特有的清高,有“精神贵族”的风范。这些,都已成过去。也许是因为老师越来越多,物以稀为贵,不稀了就便宜了。尊重领导的风气,已经弥漫在全社会。知识分子的待遇总在改善中,但总是改善的不够似的,始终在社会的中等偏下水平徘徊。

借着211和985机会,乘着高校扩招的东风,高校占有资源的能力的逐渐强大,大学老师的收入也进入中等水平,拿着大把课题经费的,更成了千万富翁,也能购买豪车别墅。不过,他们不再像原来那样受人尊敬,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学校里,都是如此。

行政化除了对教师有腐蚀之效,对学生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和学术积极性,被各种行政活动冲击着。学生们,更尊重校长、院长、系主任,行政人员,最不在意的是老师。

这不奇怪!在学校已然成为行政机构附属单位的背景下,追求学术卓越,仅仅是少部分人的理想,大学里充斥着对学术研究没有兴趣,对教学和学生没有热爱的人。

过去的大学,老师受尊敬,还因为老师是有权威的,老师用什么教材,什么方式讲授,如何考试,如何给分,完全是自己说了算,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权,他是课堂的“王”。外国的大学教授们,今天也有这些“特权”,所以学生怕教授是常态,教授是得罪不得的,否则可能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当然也不用担心老师滥用这些特权,老师如果滥用,信誉会受损,代价极大,但是首先相信老师的权威则是必要的,这也是学术自由的基础。

在我们的大学里,一切都反过来了,行政部门对于教师的干预是“无微不至”的。在教学上,用什么课本,课件如何做,讲义如何准备,教学如何安排,考试题目如何拟定,成绩应该如何给。在科研上,学术刊物,被行政部门分为甲乙丙丁,ABCD等等级别,每种级别每年要发表多少篇,SCI一篇奖励若干,SSCI奖励若干,不发表又该如何等等。还有每周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的会议,团委、工会的活动,如运动会、歌唱比赛等等也要参加。这些会议和活动,并无任何实际价值,仅仅是为了开会而开会,为了活动而活动,但是谁也逃脱不了。老师们如同流水线上的打工仔,必须听工头的话。

在大学里,如果你不仅仅是个老师,还当了个院长、系主任什么的,那你的日子就滋润多了。行政主导的学校里,所有规定都是向“各级领导”们倾斜的。本来,大学只是一类人的天下,即对学术和教书有浓厚兴趣的人。但是,在行政化的大学里,人们的评价标准,不再是单一的学术,而是多元的。学校里的人,除了追求学术卓越或者教书之乐,还可以追求官位。而且追求官位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了。在大学稀缺资源的分配中,处于行政部门的人以及所谓“双肩挑”的人,往往左右逢源,处于最有利的位置。

学术追求与行政追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目标,后者在本质上恰恰与大学精神背反。科学研究是非常具有个人色彩的事业,需要独立的人格和批评精神,而在行政权力面前,这种独立和批判精神受到了压抑和挑战。老老实实做学术,可能不如争取个副处级干部来得惬意。

学生

2012年中国高考的升学率平均超过75%,上大学已经不再像30多年前、20年前那么难,但是,进入一流大学学习,还是不容易的。可以说,能进入中国正规本科学校学习的人,都是聪明人。但是,有这么好的生源和材料,中国的大学,包括中国的一流大学,三十多年来,并没有培养多少出色的人才。有人刻薄总结为,“吃的是奶,吐出来的是草”。

中国学生和西方国家的学生不同,中国是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最刻苦用功,西方人则轻松愉快,主要是游戏。当然立志要进入一流名校的,也不轻松。但是,西方大学生活是艰苦而紧张的,中国的大学生活则轻松愉快,很男女生们谈着恋爱、打着游戏就轻松毕业了。

大学培养的人,首先要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健全的人格、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不在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学校的专业设置,却越来越被要求去满足经济社会的需要。研究高级学问似乎落伍了。

大学生在一、二年级时,疲于学英语、基础课,大三才接触本学科的核心专业课,很多学生要考研和出国,大三就开始准备,而进入大四第一学期,就要抓紧找工作和准备考研,最后一学期,找工作进入白热化阶段,论文只能在找工作之余,对付一下,反正一切都是走过场,除非抄的太烂,否则不可能通不过,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当然,不同学校之间是有差异的,极少数同学做的研究工作也属出色,我本人就遇到过一些。不过,整体上,跟学生和学校、老师们耗费的时间和精力相比,本科生写论文的价值趋于零。

本科生的培养虽然有不少缺陷,但是,毕竟经过高考的严格选拔,学生素质还是过得去的,论文虽然可以凑合,但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却是严格,甚至苛刻的。这就是中国人特别在意一个人本科学校来源的原因。

但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的问题,严重多了,有的简直是闹笑话。

中国的硕士生的教学内容不规范,在内容和难度上,与本科生没有显著区分,而在课程学习上,要求更低,正规的课程考试就不多,特别是专业硕士(如工商管理硕士即MBA、公共管理硕士即MPA、工程硕士即ME等)。而博士生,教学环节,则多流于形式,有的学校干脆就没有教学这个环节。

鉴于论文的抄袭之风日炽,近几年实行“查同”制度,就是用电脑软件检查论文是否抄袭,和他人的论文有多少重复率。一般说,如果“抄袭率”在20%以上,不能进入最后的答辩阶段,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根据软件的检查结果和提示信息,只要把抄袭的部分,照着原文的意思重新改写一下,就能通过查同考核。机器是死的,人是活的,还能让机器“憋死”,中国人深谙此道。

普通硕士和博士生也允许招收在职人员,即不脱产,边学习边读硕士、博士学位。这方面的问题最严重。能有这个特权待遇的“学生”,一半是学校的主管部门的官员,所属行业的头头脑脑,国企的高层管理人员或者高级别的官员。如最近几年,有博士学位的市长、副省长、副部长们越来越多,美其名曰“高学历”、“知识化”,其实,官员哪里有时间和精力读书、写论文,不过是秘书代劳而已。这些官员与学校和导师之间不过是一种交易,学校和导师得到科研项目或者资金支持,官员得到文凭和学位,反正都是公款。这就是所谓的“假的真文凭”。③

如果美国的某个州长,在当州长之余,还在哈佛大学拿到一个博士学位,哈佛大学的声誉肯定受到极大损害,而州长势必要辞职。而在中国大学里,这不但不是耻辱,而是某种值得炫耀的“本事”,这也凸显了中国大学对于权利的依附和独立性的缺失。

国人对中国出现一流大学有热切的企望,国家创新能力的建设也倚赖未来一流大学的支撑,为此,即使触动一些部门的局部利益,甚至造成一定程度的无序和失败,也不能再把这个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往后推了。长痛不如短痛,高校的独立和学术自由,终究是不可绕过的。

毕业二十六年,我们电零班推选代表出席人民大会堂的百年校庆典礼,同学会再三斟酌,最后还是选定一名官员同学,因为要见国家最高领导人并合影。

为纪念清华百年,《中国周刊》做了期“清华与国运”,被我错看成清华与官运。百年清华起起伏伏,如今是权力秀场,美国总统访华必讲演之地。

我们班一半人去了美国,清华被讽为留美预备班。想来美国人做成了一笔划算的生意。1908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半数计1160余万美元,清政府于1911年开设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彼时即有此称谓),1924年更名“清华大学”。现在美国人开始收获了,收获这个国家的精英分子。

我的大学

能让你谈上一辈子的,也就大学了。

入校被告知第一条即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清华口号)。每天下午四点半,喇叭准时响起,同学们齐齐去锻炼。好身板不只是你需要的,也是国家需要的。

第二条是这里是工程师的摇篮。中科院院士中“清华人”占去三分之一。陈丹青抱怨艺术生为何要考英语和数学,事实上,英语和数学是清华生的利器,托福和GRE比美国本土学生考得还高。

我当时不知,1925年清华增设过“国学研究院”,也不知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国学院导师与我何干。我更不知前任梅贻琦校长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我们只被告知要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和做一个好工程师。

当然校训是知道的。石头上刻着“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但后一半“思想自由,人格独立”却没了。从校训的变迁可以看出清华精神是如何被阉割的。

始终没变的是清华人的国家情结。真的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清华人绝不会说“关我屁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振兴中华”响彻神州,清华的口号落实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除国家情结外,就是团队精神。游行时一看就知道是清华的,男生整齐在外、女生保护于内。不只是清华女生稀缺,更是一种团队精神。国庆35周年,北大生物系那位突然打出“小平你好”,这个清华人是干不出来。后来不管哪学校的,游行时一律不再允许擅自打标语了。清华学生提问小布什,问题顺序都是严格筛选好的。职场或官场,长久以来有“重用清华的,提防北大的”之现象。

可是还有另一个清华,人文清华,被我们忽略了,只留有一些名字的残迹。比如新斋、工字厅、荷塘月色。新斋是女生宿舍。一个斋字就把女生宿舍变成了禁区。

文人清华源自工字厅,挂有咸丰御笔“清华园”的匾额。园内“曲廊迂回,树木扶疏,青竹成荫”。1914年秋,梁启超曾在工字厅著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便出自他当年一场题为《君子》的演讲。工字厅曾是文人雅聚和清谈的场所,但也有悲伤的记忆:1927年6月1日,王国维来此参加毕业宴会,席散,王与人一一作别。第二天,他便自沉于颐和园的昆明湖。用现在的话说,王国维跟他的那个时代拧巴了。拧巴固然不好,但首先你得有这个资格和勇气。

1948年7月23日,朱自清来此出席题为“知识分子今天的任务”的座谈会,朱的发言要点是,知识分子的道路有两条:一条是帮凶帮闲,向上爬的;另一条是向下的。不足20天后,朱自清便离开了这个世界。现在看来,朱自清早就预言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人以文传,他留下《菏塘月色》广为传颂:“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自清先生当年不吃老美的救济粮,这样的骨气恐怕今天没有了吧。

有道是,满清王朝北大荒啊。百年清华的人文传承几绝,变成工程师和官员的摇篮。北大称对思想偏激学生进行学业会商并非管制。格式化正在进行中。如果大学不容异类,哪里还能容?社会上,成功学是另一种格式化。满清王朝北大荒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百年清华,不再自豪于人文精神,而自豪于出过300多位部级以上干部,政治局常委中有过多少清华系。“工程师的摇篮”也回到了留美预备班。

有人会说,美国的耶鲁哈佛不也以出过多少美国总统为荣吗?是的,但他们更自豪于出过多少诺奖得主。更没让官场文化侵占校园。美国总统进校,要事先得到校长的许可。奥巴马就被挡了一次,说有政治宣传之嫌。

我们是否生活在精神最贫困的时代?

值此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撞人杀人案开庭,全社会开始检讨教育问题。几年前,清华生刘海洋虐熊事件,有评论也指责清华教育模式的“命门”。我在校时几乎每年都发生学生自杀事件,这不能不部分归因于那个冷冰冰的工程师文化。

有人说,清华北大是全国唯一文气压得住官气的地方。岂知学校也是官场,是强大的官场的一部分。于是大学不以大师为傲,却以政客为荣。大师们的遗迹荡然无存。据说李敖想捐一百多万新台币建一座胡适塑像,未果。随着五四一代逝去,大师远行,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快绝迹了。

就连武侠,也只能看港台。大陆导演的武侠不能看。因为侠与义的文化精神绝迹了。所以,江湖在港台,浆糊在大陆。繁体字中的爱字无了心,义字无了我,导师的导字无了道,志气的志字无了言。无心,无我,无道,无言,这正是当下中国。

清华曾是人文的,后来是工程师的,再后来是官员的。今日之母校离人文清华远矣,唯有留此存照:先有国学研究院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开创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境界,后有中文系朱自清、闻一多等,外文系吴宓、叶公超等,哲学系金岳霖、邓以蛰等,历史系吴晗等,社会学系潘光旦、费孝通等,发扬光大。——这些大师可都是民国范儿。网上展示过一张“史上最强的毕业证书”,导师栏里的人名是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

我不知人文与政治经济的确切关系。我只知道我们设计出冷冰冰的城市和毫无创意的产品。我们培养了一代代有知识、没文化大学生。我们是手机用户和产量全球双料第一,却只能去追逐郭台铭代工生产的乔布斯的机子。外媒评论中国是工程师治国,清华出官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我们电力系没出国的,除两位像我这样的不肖书生,都去了国家垄断的电力部门,与其他大型国企一样,都是官文化唱主角。清华成了混官场的金字招牌。

大学是一个社会的精神地标。百年前,西风东渐,东风凋零;百年后,金风席卷,歪风施虐。我怀疑,我们是否生活在精神最贫困、最没文化的时代。

按社会学的理解,文化就是一些软件,用来运转社会的,一旦软件丢失或出现BUG,社会肌体就易遭病毒侵害,甚至溃败。

大学人文精神的抽离,中国大学无论如何恢复人文学科,都是形同虚设。这不只是清华的问题,也是中国所有大学的问题,也是中国社会的问题。

看今日清华,居于中关村核心,好一个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却再也无法做出于泥而不染的一朵清莲。百年了,盛典了,可我心里明白得很,百年清华,失去了什么。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设计理念 真善美是文章追求的最高境界,本文是作者追求这种理想境界的一个具体表现。文章围绕鲁迅以《狂人日记》为开端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作品这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为中心,揭示了鲁迅在“《新青年》时代”从原来的不问世事、埋头抄碑,到后来创作《狂人日记》等白话小说、投身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变化及其历史意义。 本文所在单元的标题为“精魂动天”,意在通过文章的学习,让学生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学习本文首先要帮助学生对鲁迅形成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认识,养成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人和事的意识,并让学生体会史料在传记中的作用以及作者求真求实的精神。 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任何方面都不能忽略。传统的授课方式往往是从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入手设定目标,所以尽管一些目标看似明确,但由于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变成了生硬的任务,又加之没有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乐意接受,目标自然不能实现。根据高中学生对鲁迅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的情况,本设计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入手,渗透方法指导,推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发展。 预设目标 1.重新认识鲁迅,形成以发展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的意识;认识作者求真的态度。 2.掌握通过寻找文章的切入点理解文章的方法。 3.体会作者运用史料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手法。 切入点 本文节选自曹聚仁《鲁迅评传》第9节,《鲁迅评传》写于1956年,正值国内个人崇拜、英雄崇拜风气盛行。本文的关键在于一个“真”字:一是鲁迅的“真”,即鲁迅是怎样的一个“人”;二是作者的“真”,即作者的求真态度和方法。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言为心声,行为思表,鲁迅的所作所为体现了他的思想。我们可以围绕这一点来切入,设计问题,带动全篇的理解。问题设计: 鲁迅是怎样开始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的? 围绕这一问题可以衍生出以下子问题: 1.鲁迅开始为什么没有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这反映了他当时什么样的心态? 2.鲁迅后来为什么在《新青年》上发表小说了? 3.鲁迅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作者又是怎样看待的?作者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4.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这件事? 以上是从鲁迅的“真”入手的,我们也可以从作者的“真”入手,作者的“真”主要体现在作者对鲁迅的评价上。本文的中心事件是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文小说一事,作者对它的评价,实际就是作者求“真”的体现。在文中主要体现在这样一段话上:如许寿裳氏所说的,周树人开始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上写小说,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不过鲁迅自己,在当时只是一种助阵的意思。 抓住这句话,我们前后联系,就可以顺利理解文章。据此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在这之前鲁迅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2.他为什么这样生活?为什么又写起小说来了? 3.为什么说这是鲁迅生活的一个大发展? 4.为什么说这是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章?

创造社的“创造”

创造社的“创造” 翻开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创造社的大名如雷贯耳。成立于一九二一年的创造社是继文学研究会之后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新文学社团之一。但是,“文革”前十七年中,对创造社的研究,除了当事人的一些回忆和相关史料有所发掘外,研究专著大概只有一本探讨创造社代表作家郭沫若的《论郭沫若的诗》(楼栖著),其他几乎乏善可陈。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才开始把创造社作为一个文学社团或文学流派加以认真研究,创造社研究才逐步走上正轨。尤其是《创造社资料》(饶鸿竞、陈颂声等编)的问世,为创造社研究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础。 之所以把创造社视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 而又独特的新文学社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它的成立就与众不同,它诞生在国外(日本),这在新文学社团中绝无仅有。它的大部分成员,尤其是第一代和后期成员,除了极个别的,都有留学日本的背景。它的运作也有点与众不同,早期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元老主持,中期有周全平、叶灵凤、严良才等被称为“小伙计”的年轻一代参与;后期则以冯乃超、李初梨、彭康等为代表。它从一开始就具有明确的社团意识,也即“同人”意识,强调“我国新文艺为一二偶像所垄断”,因而“创造社同人奋然兴起打破社会因袭”,

而后期创造社在“革命文学”论争中的激进姿态,乃至把鲁迅判定为“二重性的反革命的人物”,在整个新文学进程中 颇为少见。与此同时,后期创造社与一九三○年代左翼文学运动的接轨又是最为紧密的。 更重要的是,创造社作家的创作令人刮目相看,他们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许多第一或准第一,像郭沫若的《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张资平的《冲积期化石》等,创造社作家的创作又涵盖了新文学的几乎所有门类,包括小说、新诗、散文、剧本、评论和翻译等等,创造社出版的刊物和丛书也是多种多样,创造社出版部更有发行股票的创举。而实际上创造社成员人数并不多,远不及比它成立更早的文学研究会。正因为影响广而深,编纂《中国新文学大系》时,小说共有三集,创造社作家一集(郑伯奇编),文学研究会 作家一集(茅盾编),其他社团流派作家一集(鲁迅编),可见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平起平坐,其地位举足轻重了。 这些年来,创造社研究渐趋活跃。不仅各种形式的“创造社论”已出版了好几部,研究创造社的“青年文化”,研 究创造社的社团流派意识,研究创造社受日本文学的影响,研究创造社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研究创造社与浪漫主义的关系,研究创造社与泰东图书局合作到自办出版部的出版策略,研究创造社的期刊、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等等,都不乏颇具启发的学术成果。对如何评估创造社小说,也提出了

易卜生与《玩偶之家》教案新部编本1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玩偶之家》教案 【教材分析】 《玩偶之家》又译作《傀儡之家》或《娜拉》,是使易卜生闻名全世界的剧本,它通过女主人公娜拉与丈夫海尔茂之间由相亲相爱转为决裂的过程,探讨了资产阶级的婚姻问题,暴露男权社会与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而向资产阶级社会的宗教、法律、道德提出挑战,激励人们尤其是妇女为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为争取自由平等而斗争。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易卜生与《玩偶之家》的了解,引导同学正视现代社会中家庭及女性问题的重要性,强化尊重人、尊重女性的社会意识,倡导女性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2.了解“戏剧事件”对推动人物性格的冲突和发展的意义。 3.以该戏的结尾为例,认识近代戏剧和社会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戏剧形式和表现手法上的革新。 【教学重难点】 理解金钱观、爱情观等因素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影响。 2.同学能感受分析《玩偶之家》中人物的个性化台词,把握人物的心理和个性,理解戏剧冲突的层次、原因。 【教学过程】(鉴赏过程) 一、导入课题,初步感知 1.PPT出示课题。 2.简单了解作者易卜生生平及写作背景。 3.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及故事矛盾冲突的导火线。(娜拉和海尔茂的冲突是由什么事件直接引发的?) 二、初读作品,理解内容 1.女主人公—娜拉 (1)娜拉性格分析,并阐述娜拉不断觉醒的过程: (2)理解娜拉是个觉醒中的资产阶级妇女形象,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虚伪和不合理。 男主人公—海尔茂 海尔茂性格分析,了解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的形象。 林丹太太 (1)林丹太太性格分析,了解林丹太太也是一个资产阶级新女性的代表; (2)从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爱情悲剧中,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中爱情受金钱支配的现

通信行业演讲稿《建功新时代争当新青年》

通信行业演讲稿《建功新时代争当新青 年》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同事: 上午好!我是来自长江通信的xx,今天我带来的演讲是《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一个热词席卷了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大地,你我肯定都听说过,那就是“新时代”。新时代是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基于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和十八大以来5年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方位上作出的科学判断。时光不断,长江水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淌着,长江岸边的长海人,也伴着滔滔江水,迎来了属于长江海事的新时代。 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是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年内多次实地考察调研。我们面临的新时代,是长江海事局经过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在安全监管、绿色发展、服务能力、改革攻坚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在“一流强局”战略和深化作风建设的指引下,履职能力、精神面貌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长江海事已经成为了长江沿线重要的执法力量,成为长江黄金水道的守护者,在服

务长江经济发展和助力长江经济带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辉煌属于昨天,前路任重道远。如今长江海事的内 外部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历史性的变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阮瑞文局长曾寄语:“青年一代有理想、有 本领、有担当,长江海事才有梦想、有前途、有希望。”放眼长江海事,青年职工已近半成,青年的工作作风和 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一流强局”的的发展进度,青年的 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直接影响长江海事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得其大者兼其小,长海青年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理想 融入到与长海事业共进退的步伐中,才能让青春在奋斗 中闪光。黄石通信的年轻人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 做的。 长江通信作为长江海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保障 通信畅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长江通信 有光传输网络、甚高频通信网络、数据网络、电话交换 网络和视频网络等数十种系统,承接着办公、安全、遇险、特殊通信保障和通信信息服务的职能,黄石通信, 则承担着黄石辖区近140公里的线路维护工作,包括5处、10队、3办事处、16个机房、6个雷达站、7个ais 基站、13个cctv移动点、18个cctv固定点、19个政风视频点的海事用户、4个点的航道用户和4个点的公安用

论当代青年如何读鲁迅

论当代青年如何读鲁迅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坛的领军人,鲁迅及其作品早已为社会所熟知,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进步,鲁迅那“匕首”“投枪”式的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性在许多当代青年人看来已经过时了,和现代青年人的理想追求已经脱节。从鲁迅思想及其作品多样性和现代意义出发,分析鲁迅遇冷的原因,说明其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并积极引导当代青年人认识鲁迅,学习鲁迅。 关键词:当代;青年;学习鲁迅 1 鲁迅作品的接受现状 鲁迅先生的作品一直以来都是青年学生语文教育中的重点。早在20世纪20年代,鲁迅刚刚蜚声文坛,国内一些著名的学校就开始选用鲁迅作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语文教材里鲁迅作品的选录经历了一个稳定、更替和逐步发展的过程。五六十年代,中学语文教材所选鲁迅作品一般都在十几篇左右,1978年以来,则增至二十篇以上。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居古今中外作家之首。 在所选录的课文当中,有相当部分是代表鲁迅语言和思想风格的杂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新环境、新体制,人们的思想需要一种信念来引导,鲁迅及其杂文作品就成了最好的“榜样”。然而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跟进,鲁迅作品在教科书中数量上的优势并未能使鲁迅成为最受青年人欢迎的作家。相反,对于鲁迅的作品在一些学校里存在着老师怕教、学生怕学的现象。“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这则由来已久、流

传甚广的校园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惧怕与疏离。 2 鲁迅“遇冷”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一直被教育主流关注的鲁迅作品在现代青年当中会变得吃不开了?首先,中国语文教育长期把鲁迅当做思想教育的工具,导致其作品在校园遭遇死胡同。长期以来,鲁迅作品在中国语文教育中长期被当做思想教育的范本来解读,鲁迅以其“斗士”形象存活于人们心中,连头发都“根根直竖”,念之者谓之“战士”,结果是不仅是使得鲁迅的优秀作品变得干瘪无趣,而且使语文教育失去了陶冶人们美好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文化传承能力的最基本功能。 其次,在我国现行的语文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语文教师,他们思想上对鲁迅作品的认识大都被深深印下了主流观念的烙印,使他们不能正确阅读和理解鲁迅作品中最优秀的东西,导致学生的阅读素质普遍下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理解不了,怎么能教学生理解,从而正确看待鲁迅及其作品在文化方面的地位呢?可以说老师对鲁迅的不懂和隔阂,进而不能正确认识鲁迅、讲解鲁迅,是造成学生产生厌烦心态,不喜欢鲁迅的最直接原因。 3 当代青年怎样读鲁迅 阅读鲁迅作品确实是对阅读经验的一次极大挑战。鲁迅的时代毕竟离我们太远了,此外,他深刻的思想,半文半白的独特语言,都

试析果戈里对鲁迅的影响

试析果戈里对鲁迅的影响 ——以《狂人日记》为例 摘要:鲁迅曾说他的小说创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作家的影响,其中《狂人日记》就受到了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影响。鲁迅推崇果戈里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果戈里的讽刺艺术对鲁迅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狂人日记》在体式、构思上同样受到了果戈里的同名小说的启发。 关键词:鲁迅,果戈里,《狂人日记》,影响。 《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对于这部作品,鲁迅承认受到俄国作家果戈里的同名小说的影响。对于果戈里的《狂人日记》中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鲁迅极为推崇,鲁迅在他的译著——果戈里的短篇小说《鼻子》的译者附记中就称赞果戈里是“俄国写实派的开山祖师。”而果戈里的这种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经过鲁迅的借鉴与描述,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更是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其中对于封建制度的批判也更加地深刻。也因为果戈里的描写平常事而不加粉饰以体现社会生活黑暗的现实主义文风对鲁迅的文学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对封建制度迫害下的社会现状描写地自然而深入人心,才得以达到批判封建制度的“忧愤深广”。 鲁迅从果戈里的作品中所反映的俄国社会生活的黑暗的缩影中看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生活的黑暗,从果戈里塑造的贪赃枉法的官僚统治者形象中看到了中国上层阶级的腐朽,正因为所处的社会背景极为相似,果戈里的作品对鲁迅早期的世界观和文学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并且,果戈里在其中所展现的讽刺艺术手法是鲁迅极为认同并借鉴的艺术技巧,这也是鲁迅取法果戈里的精髓所在。而且,这种讽刺手法直接指向了周围的恶世象。鲁迅和果戈里的《狂人日记》都描写了路上的行人和家人,以“狂人”眼中所看到的一个个真实的丑陋凶恶的形象揭开世人道貌盎然面具下的虚伪与冷漠,以达到揭露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所造成的社会黑暗现实。不仅如此,鲁迅的《狂人日记》在体式、构思上也受到了果戈里同名小说的影响。其中以“狗”喻人便是鲁迅借鉴果戈里的构思之一,通过以“狗”隐喻那些仗势欺人的地主恶奴,讽刺地主阶级的封建与腐朽,且小说同样借鉴了果戈里同名小说的第一人称的日记体格式,使读者更能体会其中的讽刺内涵和批判现实主义精神。 鲁迅更是从果戈里善于其笔下人物起诨号看到他人物塑造的传神。鲁迅的“狂人形象”便是在借鉴果戈里的“狂人形象”的基础上塑造的,但是鲁迅的借鉴并不是全部照搬,而是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升华。鲁迅的“狂人”形象虽然借鉴了果戈里的“狂人”形象而塑造的,但鲁迅将“狂人”从一个卑微的个人主义者升华成了一个兼具发狂与清醒的反封建战士,并以这样一个世人眼里是一个“疯子”却是最清醒地认识到社会本质的形象讽刺那些自诩清醒实为糊涂与软弱的“正常人”,以此批判封建制度对人的迫害,从而使小说塑造的世界观更加积极乐观。这是鲁迅在对果戈里借鉴的基础上实现的突破。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2012级1班42号魏明娟 现代文学作业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鲁迅先生与郭沫若先生都是一代伟人,在文学方面都做出过重要贡献。我们不能绝对的说一个人是对是错,更不能绝对的说两个人一定是谁比谁更好,我们应当从全面客观的角度,以及历史发展辩证的眼光对两位伟人进行研究,我谨从下面几点阐述我的观点。一.鲁迅与郭沫若的相同点 (一)出身 鲁迅与郭沫若同出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处于封建王朝日趋没落的满清末代。他们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在童年时都处于家道衰落的境地。鲁迅的爷爷周福林出身翰林,并在京城做官,家中发生两次变故,封建大家庭逐渐破落,家庭政治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受世态炎凉,认识到上层社会的丑态和冷酷;而郭沫若也是出生在四川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地主家庭,都有相同的经历。 (二)早期的悲剧婚姻相似

1.鲁迅:父母之命而成婚的有名无实的妻子朱安,像许多中国女人一样,朱安具备了懂规矩和性情好的传统美德,1906鲁迅和朱安结为夫妻,但婚后第四天,鲁迅就回了日本。1923年,鲁迅的学生许广平走进了他得生活,陪伴他走完了人生之路;而朱安用自己的一生侍奉着公婆。 2.郭沫若:父母之命而成婚的有名无实的妻子张琼华,郭沫若发现新娘是个并不漂亮的、会抽水烟的小脚村姑时,转身而去,张琼华空守了一夜洞房。几天后,郭沫若不顾家里阻挠去了日本,遇到了佐藤富子即安娜,并和自己生活21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决定回国参加抗日战争,而富子是日本人,他不辞而别离开日本回国了。郭沫若回国后与比他小24岁的于立群又走到了一起,走完他最后的40年人生历程。 (三)求学经历相同 鲁迅与郭沫若都受到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都留学日本,最初立志学医,走医学救国之路。但后来都经历了“弃医从文”的转折。鲁迅认识到:医生至多不过是医治患者肉体上的疾病,要使祖国早日觉醒站起来斗争,必须创立新文学。其实郭沫若一直对文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不过当时人们普遍怀有实业救国、科学救国的

争做优秀青年的演讲稿:《争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把握着没有方向的笔尖,驾驭着青春的风帆,驶向天涯海角,始终没有停泊。踏着时代的碧浪,舞着岁月的节拍,荡漾着平凡的青春,劈波斩浪,跟随党的脚步争做新时代的榜样! 我们说,一个人为人处世,总要受一定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它就好象是行动的指南针,不可或缺。同样,我们国家和社会,也需要有一种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来维系和支撑,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体现在社会成员的具体行为中,体现在现实生活里,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它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涵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理念,是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联系的,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也可以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

会主义核心。 我国的发展道路,历来都是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的,将全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接轨,与全球接轨,最终目的就是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宏伟中国梦付诸于实践中,落实在行动上。我党成立的出发点便是实现人民的利益,党和政府的一切行动和政策都是为了群众,让老百姓享有自由、民主和平等,享有法律和政策的保护,享有应该享有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我们的思想,不断形成精神共识。 我们是当代有思想、有活力、有青春的大学生,学习中的优秀人,生活中的佼佼者。我们渐渐长起了坚硬而丰满的翅膀;父母的青春活力,爱的心血,爱的纯情,都毫无保留地倾注在我们身体的每个细胞中,终究要明白,我们该代表着的是一种责任,一种国家的理想,民族的希望!而理想带我们腾飞!展望明天,灿烂辉煌,任重道远!我们要增强了解自身理论素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我们在新的时代下继续牢记宗旨,高举旗帜,争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鲁迅与成仿吾

文化分类:扒着门缝看历史 申公申明:本人崇敬鲁迅,本人也崇敬成仿吾。重提此事,只是偶然想起成仿吾而已。他应该被人记住才是。而不像某些文章中所提及的,似乎成仿吾像坏人一般。诸如投机取巧,目中无人,眼高手低等等。鲁迅当年,只是不喜欢他的批评风格,并不厌恶其人。据说,当年成仿吾回国,重新找到党组织,鲁迅曾帮过忙。1931年,鲁迅日记中,就曾有接到成仿吾信等语。估计就是这件事。 1922年,上海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文学团体“创造社”。郭沫若的诗歌、郁达夫的小说、成仿吾的评论,成为“创造社”的重要品牌。关于“创造社”,中国现代文学史自有评价。不说。创造社的“三巨头”,郭沫若飞黄腾达,郁达夫客死他乡,唯有成仿吾,其后半生不得志,且深受迫害。这也是让人疑惑不解的事情。 对成仿吾其人,我是十分尊敬的。原因之一,我读大学的时候,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校长,我曾目睹风采、亲聆教诲。宋任穷同志曾评价成仿吾说,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的典型之一。其一生阅历丰富,建树非凡。1936年,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描绘成仿吾说,他是一个“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士、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 成仿吾(1897-1984),原名灏,笔名石厚生、芳坞、澄实。今湖南新化县人。1910年,成仿吾随兄赴日本留学,曾就读名古屋第五中学等学校。1916年,就读东京帝国大学造兵科。1921年回国,任湖南兵工厂技正。次年赴上海,与郭沫若、郁达夫等组织“创造社”。1925年,赴广州并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国立广东大学理学院教授兼黄埔军校教官、军校兵器处技正及代理处长。1928年,大革命失败后被迫出国,由日本往莫斯科,最终到达法国,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共产党宣言》的译者之一。1931年9月,成仿吾回国,同年到达鄂豫皖根据地,历任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及省苏维埃文化委员会主席、教育委员会主任。1934年1月,成仿吾到瑞金,被选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后留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党校工作。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参加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陕北公学校长、华北联合大学校长、华北大学副校长等。1949年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校长、党委书记、名誉校长,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校长和党委书记,中央党校顾问等职。他是鲜有的参加过万里长征的革命文化人之一。当年曾与他同在“创造社”为革命文学呐喊的郭沫若先生,则跑到日本研究甲骨文去了。 以成仿吾革命资历之深,何以建国后仅仅官至大学校长呢?是他老实巴交?还是另有什么原因?当年读书之时,曾因为读鲁迅作品而知道“石厚生”的名字。石厚生,就是成仿吾的主要笔名之一。“创造社”与鲁迅的笔仗,尽管被定位于“革命文学阵营内部的争论”,但是,鲁迅当年对成仿吾之深切不满,也是众所周知的。鲁迅的诸多文章之中,曾多次提及成仿吾。鲁迅之不喜欢成仿吾,跃然纸上。 1935年,鲁迅先生在《故事新编》的序中说:“我们的批评家成仿吾先生在创造社门口的…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他以…庸俗?的罪名,几斧砍杀了《呐喊》,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坦白的说罢,这就是使我不但不能心服,而轻视了这位勇士的原因。我是不薄…庸俗?,也自甘…庸俗?的;对于历史小说,则以为博考文献,言必有据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鲁迅与郭沫若的比较 一、 1.鲁迅:A、受古典文学熏陶,受中国民间艺术熏陶;B、幼年未产生从文思想,准备以“从医”为职业。C、弃医从文,要改变他们的精神——推文艺。 郭沫若:A、从小受古典文学熏陶,对人物传记相当喜欢;B、从小就有“文学倾向”;C、“弃医从文”,富国强兵的意识,选医,五四运动波及日本留学引发压抑的文学兴趣。 G&L:虽都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但是鲁迅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比郭沫若有更痛苦的思想斗争,又在更深层、更复杂的思想内涵过渡中各方面的准备也更充分,几乎同时崛起的新文化运动中,领域不同,采用的斗争形式不同,所信奉的文艺观点不同,思想转变的情况不同。接受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思想的侧重点不同 鲁迅:1、对东欧弱小民族的作家作品,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较重视。2、文艺思想上,对日文艺批判家厨川白材等人的文艺观点较欣赏。3、进化论对他曾产生过长远的影响。 郭沫若:1、偏爱泰戈尔的作品,歌德、海子的诗歌和小说,俄屠格涅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剧作,美诗人惠特曼的诗歌等也给他深刻的影响。2、文艺思想上,受尼采学说:论神论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 2、思想转变的情况不同 鲁迅:经过较长时间阵痛的渐变后而发生质的飞跃,最后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接受马列之一之后才逐渐成为无产阶级文化战士 3、创造化倾向创作方法不同 鲁迅:小说描写了“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更多的是破坏性的呐喊,贯穿着批判现实主义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 郭沫若:《女神》等憧憬着革命思想和强烈激情,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从而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基础。 二、两人最初的误解和隔阂 1、“处女媒婆”说 编排时鲁迅创作置于翻译之后,郭沫若提出质疑,处女应当尊重,媒婆应当精加遏制。鲁迅重视翻译,认为应先翻译,才能促进中国文学创作,郭沫若尊重创作,相对看轻翻译,对于中国文学发展途径不同 2、《呐喊》的评论 成仿吾全面批判《呐喊》,创作社与之矛盾产生,郭沫若在创作社。 3、半途而废的联合行动 A、同居广州,仍未曾见面。 B、鲁迅在创作社成仿吾起草的宣言上签字,政治场一致。 C、鲁迅长去创作社购书谈天。 D、鲁迅创作社从误解,对立到隔阂逐步消除 4、“革命文学”论争中笔墨相机 A、成仿吾在日本接受极“左”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影响,他认为《创造周

鲁迅说青年

鲁迅说青年 2014年5月4日10:06 近来很通行说青年;开口青年,闭口也是青年。但青年又何能一概而论?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此外还多。但是,自然也有要前进的。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说佛法的和尚,卖仙药的道士,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貉”,人们现在却向他听生西的大法,求上升的真传,岂不可笑! 但是我并非敢将这些人一切抹杀;和他们随便谈谈,是可以的。说话的也不过能说话,弄笔的也不过能弄笔;别人如果希望他打拳,则是自己错。他如果能打拳,早已打拳了,但那时,别人大概又要希望他翻筋斗。 有些青年似乎也觉悟了,我记得《京报副刊》征求青年必读书时,曾有一位发过牢骚,终于说:只有自己可靠!我现在还想斗胆转一句,虽然有些杀风景,就是:自己也未必可靠的。 我们都不大有记性。这也无怪,人生苦痛的事太多了,尤其是在中国。记性好的,大概都被厚重的苦痛压死了;只有记性坏的,适者生存,还能欣然活着。但我们

究竟还有一点记忆,回想起来,怎样的“今是昨非”呵,怎样的“口是心非”呵,怎样的“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呵。我们还没有正在饿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饭,正在穷得要死时于无人处见别人的钱,正在性欲旺盛时遇见异性,而且很美的。我想,大话不宜讲得太早,否则,倘有记性,将来想到时会脸红。 或者还是知道自己之不甚可靠者,倒较为可靠罢。 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不如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五月十一日。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青年》时代”的相关背景二、了解曹聚仁及其与周氏兄弟的关系三、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四、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重点] 一、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二、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前准备] 一、把“《新青年》时代”鲁迅的资料、曹聚仁的资料以及他们交往的相关资料放在网上与大家3456 2019-08-23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青年》时代”的相关背景二、了解曹聚仁及其与周氏兄弟的关系三、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四、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重点] 一、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二、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前准备] 一、把“《新青年》时代”鲁迅的资料、曹聚仁的资料以及他们交往的相关资料放在网上与大家3456 2019-08-23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青年》时代”的相关背景二、了解曹聚仁及其与周氏兄弟的关系三、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四、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重点] 一、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二、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前准备] 一、把“《新青年》时代”鲁迅的资料、曹聚仁的资料以及他们交往的相关资料放在网上与大家3456 2019-08-23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青年》时代”的相关背景二、了解曹聚仁及其与周氏兄弟的关系三、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四、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重点] 一、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二、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前准备] 一、把“《新青年》时代”鲁迅的资料、曹聚仁的资料以及他们交往的相关资料放在网上与大家3456 2019-08-23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青年》时代”的相关背景二、了解曹聚仁及其与周氏兄弟的关系三、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四、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重点] 一、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二、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前准备] 一、把“《新青年》时代”鲁迅的资料、曹聚仁的资料以及他们交往的相关资料放在网上与大家3456 2019-08-23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青年》时代”的相关背景二、了解曹聚仁及其与周氏兄弟的关系三、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四、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重点] 一、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二、梳理文章结构[教学难点] 梳理文章结构[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前准备] 一、把“《新青年》时代”鲁迅的资料、曹聚仁的资料以及他们交往的相关资料放在网上与大家3456 2019-08-23 《》[教学目标] 一、了解“《新青年》时代”的相关背景二、了解曹聚仁及其与周氏兄弟的关系三、了解传记文学的特征四、梳理文章结构[教

往事如烟过,一笑泯恩仇_成仿吾与鲁迅:相逢一笑泯恩仇

成仿吾是著名的革命文学团体创造社发起人之一,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教育家,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成仿吾和鲁迅之间,曾经有过一段历史恩怨。成仿吾曾对鲁迅提出过激烈的批评,鲁迅也给予反击,两人之间发生过笔战。最后,在共同的革命目标之下,两人消除了误会,成为革命的战友。 鲁迅与“黑旋风” 成仿吾曾经的论战 成仿吾和鲁迅的最初分歧,是由于成仿吾对鲁迅的《呐喊》的批评而引起。鲁迅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呐喊》出版后不久,成仿吾在1924年1月的《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上,发表了《的评论》一文。成仿吾认为,《呐喊》中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阿Q正传》等等,都是“自然主义”的、“浅薄”的、“庸俗”的作品,只有《不周山》(即《补天》),“虽然也还有不能令人满足的地方”,却是表示作者“要进而入纯文艺的宫廷”的“杰作”。 在创造社的“大将”中,郭沫若以诗歌见长,郁达夫以小说著称,成仿吾是文学评论的主将。郭沫若曾说成仿吾是“黑旋风”李逵。成仿吾曾在评论中挖苦鲁迅说“这位胡子先生倒是我们中国的堂·吉诃德——堂鲁迅!”“我们中国的堂·吉诃德,不仅害了神经错乱与夸大妄想诸症,而且同时还在‘醉眼陶然’;不仅见了风车要疑为神鬼,而且同时自己跌坐在虚构的神殿之上,在装作鬼神而沉入了恍

惚的境地。”成仿吾甚至还呼应所谓“绍兴师爷”的说法,称鲁迅“词锋诚然刁滑得很,因为这是他们师爷派的最后的武器”。成仿吾甚至还称鲁迅是“有闲,有闲,有闲”的小资产阶级,说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是一种“以趣味为中心的文艺”,“这种以趣味为中心的生活基调,它所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 鲁迅是一位斗士,他的文章是对敌斗争的“投枪”、“匕首”。对于革命文学阵营中某些显然是错误的见解,鲁迅也不大留情面。1935年12月26日,鲁迅在《故事新编·序言》中谈及《不周山》的创作时写道“这时我们的批评家成仿吾先生正在创造社门口的‘灵魂的冒险’的旗子底下抡板斧。他以‘庸俗’的罪名,几乎砍杀了《呐喊》,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对成仿吾的批评,鲁迅并不认同,他认为自己的《不周山》后半部分草率,难称佳作,而成仿吾却对《不周山》评价很高。因此当《呐喊》印第二版时,鲁迅特意将《不周山》删除,“向这位‘魂灵’回敬了当头一棒”。 对成仿吾这种不问青红皂白“抡板斧‘排头砍去’的李逵”作风,鲁迅一直是“憎恶”的。他在《“题未定”草》(五)中描写成仿吾说“……批评家成仿吾先生手抡板斧,从《创造》的大旗下,一跃而出。”又在1928年撰写的《译者附记二》中指成仿吾说这位“‘革命文学’的司令官”曾几何时尚是“把守‘艺术之宫’”的“黑旋风”。在《按语》中,鲁迅批评成仿吾企图“打发”《语丝》,与国民党浙江省党务指导委员会“禁止”《语丝》的做法,乃异曲同工之妙。对于“成仿吾刚大叫到劳动大众间去安慰指导他们”却又跑到日本温泉浴场的言行不一的

鲁迅_青年必读书_再释

鲁 迅 研 究 鲁迅青年必读书!再释 杨华丽 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在鲁迅的杂文大厦中,实属不起眼的砖块,但由于其关乎着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态度,故而成了所有试图全面解读鲁迅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结&。如若仔细考究那些赞同与反对的意见,我们会发现:有些反对的理由并没有越出鲁迅当年批驳过的范畴,而有些赞同的理由却建基于误读鲁迅的基础上。前此,笔者已对赞同鲁迅及其青年必读书!一文者的诸多缺失进行过论析,?现对当年以及后来的%骂者&们的观点进行观照,并将鲁迅的主张置于当时其他学者的反应之中,置于鲁迅这一时期思想、文化观点的系统之中来进行读解,以期更清楚地理解它。 一 回应%青年必读书十部&征求的,另有77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尽管孙伏园开设该栏目的本意是想让刚创刊的京报副刊!%更多样化一些&,(但事实上,这个栏目不仅加强了学术界人士和青年之间的联系,而且引发了以鲁迅与遗老遗少们为中心的一场文化论争。 在正式发布学者们开列的书单之前,京报副刊!已发表了汪震等人讨论%二大征求&的七封书信,对这一活动的正负面意义以及对%青年&%必读&%书&等关键词提出了自己的思考。2月11日至鲁迅的答卷发表,京报副刊!依次发表了梁任公、徐志摩、潘家洵、马幼渔、江绍原、朱我农等九人所选的书目,期间就出现了李霁初)、田瑞璐?、朱大枏+对胡适之、梁任公、周作人等所开书目的批评与不满,也有喜旺木从自己的角度提出增加近世史知识的建议,等。 1925年2月21日,京报副刊!刊出了鲁迅的%青年必读书&答卷。对比读其他学者与鲁迅这份%惊世骇俗&的答卷可以发现:形式上,鲁迅将%青年必读书十部&栏名称里的%十部&字样删掉了,内容栏里只填入了寥寥14个字,而在他人经常忽略不计的%附注&栏里,他却慎重地写下了他的%经验&。内容上,鲁迅未如胡适之、梁任公等那样在%青年必读书&栏里开列来自古今中外的十部书名,而是填入了%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此其一;其次,在附注栏里,鲁迅%趁这机会&,立足于%实人生&的建设,立足于对更能%行&而不是更能%言&的青年的培养要求,%略说&了他对中国书、外国书的观感,并提出了%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这一%匪夷所思&并自此遭受误解的观点。鲁迅答卷发表次日,署名%平平&的读者就在其致记者的信中,认为鲁迅和江绍原回答%不曾想到&或者%w anted&都是%太便宜的方法&,和另外一批 100 鲁迅青年必读书!再释

关于鲁迅知识的整理

中国现代文学 第一讲 五四“文学革命” ?二、新文化运动的爆发: ?《新青年》与北大:一校一刊的联袂 ? 1.上海《青年杂志》试图扩大声势 ? 2.蔡元培执掌北大,四处招兵买马、改革北大,力邀陈独秀北上,物色了一批新旧派的知识分子(胡适、李大钊、辜鸿铭,北大“浙籍”人士势力壮大,如马裕藻、钱玄同、周氏兄弟、沈兼士等) ?马幼渔(1878-1945),名裕藻,字幼渔,浙江鄞县人,音韵学家、文字学家。马氏兄弟之一,排行老二,马衡之兄。1903-1910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帝国大学,曾师从章太炎学习文字音韵学。1911年任浙江教育司视学,1913-1937任北京大学教授,国文系主任。1913年与许寿裳、鲁迅、钱稻孙、陈睿共同具名朱希祖起草的“注音字母方案”。1919年11月朱希祖、马幼渔、胡适、周作人、刘复、钱玄同六人上书教育部,提出“请颁布新式标点符号议案”,议案于次年二月通过并实施。 ?钱玄同(1887一1939) 浙江吴兴人。又号疑古、逸谷,笔名浑然。常效古法将号缀于名字之前,称为疑古玄同,五四”运动以前改名玄同。 ?1906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习师范,与章太炎、秋瑾等人交往。次年入同盟会。 1908年,始与鲁迅、黄侃等人师从章太炎学国学,研究音韵、训诂及《说文解字》。 1910年回国后曾任中学教员、浙江省教育总署教育司视学、北京高等师范附中教员、高等师范国文系教授、北京大学教授、《新青年》编辑、北平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和系主任等。 ?刘半农,江苏江阴人,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我国语言及摄影理论奠基人,《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是我国第一个获此国际大奖的语言学家。 1917年到北京大学任法科预科教授,并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积极投身文学革命。1920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大学院学习实验语音学,1921年夏转入法国巴黎大学学习。1925年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学位,所著《汉语字声实验录》,荣获法国康士坦丁·伏尔内语言学专奖。1925年秋回国,任北大国文系教授,讲授语音学。 ?《新青年》标榜“人权、平等、自由”,提出请进“德先生”、“赛先生”,掀起“头脑风暴”。 ?激烈反传统,批判文化专制和旧式伦理道德,“打倒孔家店”,反对传统伦理纲常,重新认识宗教、劳工、妇女、教育、文学、贞操等。 ?(鲁迅《坚壁清野主义》,提及北京禁止男女学生逛公园,另有许多文章记载四川等地对女性裙裾长度的限制。) ? 2.主动拥抱和迎接世界,广泛引进和运用西方文化,如进化论、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实验主义、无政府主义。 ?三、“文学革命”三虎将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八事”

争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演讲稿

争做新时代的优秀青年演讲稿李帆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相信在座的年轻人中,有许多和我一样,曾在远方求学,拥有过在大都市择业的机会。但是却义无反顾的选择回到家乡,回到韩城,回到这个在地图上看起来很小很小的城市!对于年轻人来说,远离家乡,漂泊江湖,那是一个多么绮丽的梦啊!为什么要回来呢?是呀!为什么要回来呢?当下定决心回来时,最早迎接我们的不是希望和美好,而是质疑和不解的声音。熟人问"为什么不去北上广?"朋友问"怎么就甘心回来了呢?"亲戚说"好不容易把你供出去,又跑回来,值得吗!" "值得吗?"是呀,值得吗?曾经的我、反复的问自己,犹豫着自己的犹豫,质疑着自己的质疑。辗转反侧、反侧辗转。最终,我下定了决心"我,就是要留下来,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家乡,这里有生我养我的热土。作为年轻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建设她,回报她。回到家乡,有幸的,我来到了高新区。在这里,像我一样的年轻人很多很多。他们,是我的同事,也是我奋斗的伙伴。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成为创造风景的人!2017年的高新区,刚刚创建,除了一片地、一层楼、几个领导和一群刚出校门的生瓜蛋子外,一无所有。面对发展高新产业,推进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上到领导,下到同志,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绷的紧紧的、紧紧的。面对着眼前的黄土地,我们知道,这,就是我们的战场,是我们可以大喊"值得"的地方!初创之年,为了找出一条适合高新区的高、精、尖发展之路。领

导和同志们,从河北到深圳,从山东到北京,南下北上,东走西奔,调研、取经、招商、洽谈,经常一天五六家、七八家企业的跑,为了节省时间,大家随时把行李带在车上。饿了,趁着赶路的空隙胡乱嚼一口,困了,就趁赶路的当口眯会儿。为了确保重点项目进度,无论酷暑、也无论严寒,我们的同志总是风雨无阻的盯在工地现场。夏天,毒辣的日头下,帅气的小伙变成了"黑脸包公",冬天,凌冽的寒风中,漂亮的姑娘包成了粽子。特别是赶上水泥浇筑24小时不停,小伙子们干脆不回家了,直接跟工人们住到了一起。我们打趣说,你还找不找媳妇了,他咧嘴一笑说,工作就是我媳妇!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有的同志家在外地,因为常常加班,好几个月不能回家看望家人;有的没时间接送孩子上下学,早早把孩子送到托管班;有的生病了也坚持不请假,随便吃点药马上就赶到工作岗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无尽的汗水与心血,换来了一个个项目的落地建设,换来了一家家企业的入驻园区。如果这个时候,你还问我,回到韩城后悔吗?值得吗?我会大声的回答能用青春见证和参与家乡的建设,是我这一生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是习总书记对新时代的青年寄予的厚望。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将会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教导,立足本职,不忘初心,挑战自我,勇往直前,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助推家乡的发展建设,让美丽韩城的精彩成就自己人生的精彩!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练习题

《新青年》时代的鲁迅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刍.议(chú)谬.论(miù)旌.表(jīng)殒身不恤.(xù) B.诨.名(hùn)不惮.(dàn)慰藉.(jí)橐.橐行走(tuó) C.模.型(mó)客栈.(zhàn)抵.罪(dǐ)差.强人意(chā) D.龛.子(kān)作.坊(zuō)鳜.鱼(guì)负隅.顽抗(yú)答案:B 提示:“藉”应读“jiè”。 2.下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玷辱酒馔喝采交头接耳 B.髭须提防盘缠天理昭然 C.抄写缘故巧妙逼上梁山 D.椽子谬误鸟喙屏人间语 答案: A 提示:“采”应为“彩”。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青年》创刊于一九一五年,这是现代中国文化运动的纪程碑。 B.胡适翻译的小说,如都德的“柏林之围”,也是文言体的,连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也还是用文言体写的。 C.我们从文章风格的发展上看,他是比其他作家更跨远了一步,一开头便采取写实主义的笔触了。 D.小说里用姓“孔”来影射“孟”字,本来也是平常,又因孔字联想到描红纸上的名子,拿来做他的诨名,妙在半懂不懂,比勉强生造两个字要好得多了。 答案:B 提示:引号应改为书名号。 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 ....,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 B.鲁迅是直截的从书本上和社会上看了来的,野史正史里食人的记载,食肉寝皮 ....

的卫道论。 C.鲁迅在本家中间也见过类似的人物,不过只是一鳞一爪 ....,没有像他那么整个那么突出的,所以就描写了他 D.他遥想了意气奋发的少年时代和朝气蓬勃 ....的青年时代。 答案:A 提示:“小心翼翼”形容小心谨慎。此处形容惊恐不安,应改为“战战兢兢”。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那时,偶或来谈的是一个老朋友金心异,破桌上放了一个手提的大皮夹,脱下长衫,对面坐下了,因为怕狗,似乎心房还在怦怦地跳动。 B.这是他从想办《新生》那时代起所有的愿望,现在经钱君来旧事重提,好像是在埋着的火药线上点了火,便立即爆发起来了。 C.午前带他去看医生,车上看见背枪站岗的巡警,突然失惊,面无人色,据说他那眼神非常可怕,充满了恐怖,阴森森的,显出狂人的特色,就是常人将近临死也所没有的。 D.这篇文章,虽然说是狂人的日记,其实思路清澈,有一贯的条理,不是精神病患者所能写得出来的。 答案:B 提示:A项,应将“破桌上放了一个手提的大皮夹”改为“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上”,与前面主语保持一致。C项,“将近”多余。D项,用词不当,“清澈”应改为“清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另外几篇小说:《孔乙己》《药》《一件小事》《风波》……我们从文章风格的发展上看,他是比其他作家更跨远了一步,一开头便采取写实主义的笔触了。《孔乙己》,乃是鲁迅所自以为最称心的作品。《孔乙己》,这名字定得很巧妙,对于小说里这主人公是十分合适的。他本来姓孟,大家叫他作孟夫子,他的本名因此失传。这本来也是一个绰号,但只是挖苦读书人而已,没有多大意思。小说里用姓“孔”来影射“孟”字,本来也是平常,又因“孔”字联想到描红纸上的名子,拿来做他的诨名,妙在半懂不懂,比勉强生造两个字要好得多了。他是一个破落大人家的子弟和穷读书人的代表,著者用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