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章 磁场和磁路 练习题答案

第五章 磁场和磁路 练习题答案

第五章 磁场和磁路 练习题答案
第五章 磁场和磁路 练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五章磁场和磁路练习题

班别:高二()姓名:学号:成绩:

一、是非题

1、磁体上的两个极,一个称为N极,另一个称为S 极,若把磁体截成两段,则一段为N 极,另

一段为S极。

()

2、磁感应强度是矢量,但磁场强度是标量,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3、通电导体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只取决于电流的大小及导体的形状,而与媒介质的性质无关。

()4、在均匀介质中,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媒介质的性质无关。()]

5、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力为零,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6、两根靠得很近的平行直导线,若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则他们相互吸引。()

7、铁磁性物质的磁导率是一常数。

()

8、铁磁性物质在反复交变磁化过程中,H的变化总是滞后于B的变化,称为磁滞现象。()

9、电磁铁的铁心是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

10、同一磁性材料,长度相同,截面积大则磁阻小。()

二、选择题

1、判定通电导线或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方向用()。

A.右手定则

B.右手螺旋法则

C.左手定则

D.楞次定律

2、如5-21所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环形线圈相互垂直地放置,它们的圆

心位于共同点O点,当通以相同大小的电流时,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

与一个线圈单独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之比是( )。

:1 :1 :

3、下列与磁导率无关的物理量是()。

A.磁感应强度

B.磁通

C.磁场强度

D.磁阻

4、铁、钴、镍及其合金的相对磁导率是()。

A.略小于1

B.略大于1

C.等于1

D.远大于15、如5-22所示,直线电流与通电矩形线圈同在纸面内,线框所受磁场

力的方向为( )。

·

A.垂直向上

B.垂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6、在匀强磁场中,原来载流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F,若电流增加到原来

的两倍,而导线的长度减少一半,这时载流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 )。

F F F

7、如5-23所示,处在磁场中的载流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应为( )。

A.垂直向上

B.垂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8、空心线圈被插入铁心后( )。

A.磁性将大大增强

B.磁性将减弱

C.磁性基本不变

D.不能确定

{

9、为减小剩磁,电磁线圈的铁心应采用( )。

A.硬磁性材料

B.非磁性材料

C.软磁性材料

D.矩磁性材料

10、铁磁性物质的磁滞损耗与磁滞回线面积的关系是( )。

A.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越大,磁滞损耗也越大

B.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越小,磁滞损耗也越大

C.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大小与磁滞损耗无关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三、填充题

>

1、磁场与电场一样,是一种物质,具有力和能的性质。

2、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外部由N指向S;在磁体内部由S

指向N。

3、如果在磁场中每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这种磁场称为匀强磁场。

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是一组方向相同分布均匀的平行直线。

4、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磁感应强度、磁通、

磁导率和磁场强度;它们的符号分别是B、

Φ、μ和H;它们的国际单位

分别T、Wb、H/m和A/m。

5、图5-24中,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下面的磁针N极

转向读者,则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为 B →A 。

6、图5-25中,电源左端应为 负 极, 右端应为 正 极。

7、磁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 排斥 , 异名磁极相互 吸引 。

8、载流导线与磁场平行时,导线所受磁场力为 零 ; 载流导线与磁场垂直时,导线所受磁场力为 BIL 。 9、铁磁性物质在磁化过程中, B 和 H 的关系曲线称为磁化曲线。当反复改变励

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所得闭合的B 和H 的关系曲线称为 磁滞回线 。

10、所谓磁滞现象,就是 B 的变化总是落后于 H 的变化;而当H 为零时,B 却 !

不等于零,称为 剩磁 现象。

四、计算题(5X6)

1、在图5-26所示的匀强磁场中,穿过磁极极面的磁通Ф= – 2 Wb ,磁极边长分别是4cm 和8cm ,求磁极间的磁感应强度。

解: S = ab = * =

T X X S B 2.1102.31084.33

2

===--φ

2、在上题中,若已知磁感应强度B = ,铁心的横截面积是20cm 2,求通过铁心截面中的磁通。

解: Ф= BS = *20X10 – 4 =

– 3

Wb

%

3、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 = 3X10-2T ,介质为空气,计算该磁场的磁场强度。

解:m A B

H /X104.2X10

43X104

7

-2 -===πμ

4、已知硅钢片中,磁感应强度为,磁场强度为5A/cm ,求硅钢片相对磁导率

解: ∵H B r 0μμ=

∴228.205

.01044

.170===

-X X H B r πμμ

5、在匀强磁场中,垂直放置一横截面积为12cm 2的铁心,设其中的磁通为—3Wb ,铁心 的相对磁导率为5000,求磁场的磁场强度。

(

解: 59710450001012105.47

4

3

0==Φ==---X X X X S

B

H r πμμμ

A/m

6、把30cm 长的通电直导线放入匀强磁场中,导线中的电流是2A ,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是, 求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导线所受的磁场力

解: F = BIL = *2* =

7、在磁感应强度是的匀强磁场里,有一根和磁场方向相交成60°角、长8m 的通电直导

线,如图5-27所示。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是,方向和纸面垂直指向读者,求导线 里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解: ∵ F = BILsin θ

∴A BL F I 6.360sin *08.0*4.01

.0sin =?

==

θ

根据左手定则有,电流方向从b 到a

8、有一根金属导线,长,质量为,用两根柔软的细线悬在磁感应强度为的匀

强磁场中,如图5-28所示。问金属导线中的电流为多大,流向如何才能抵消悬线中的张力

解: 当电流大小和方向都恰好时,悬线处于静止状态,则有

F =

G = mg = = N A X BL F I 4.06

.04.01.0===

根据左手定则,有电流方向向右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页眉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一节常用物理量 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 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 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页

页眉 少? 第二节质量衡算 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 第三节能量衡算 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 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 第三章流体流动 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

最新《环工原理》部分课后作业及答案

第一篇 第二章 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2.1 某室内空气中O 3的浓度是0.08×10-6 (体积分数),求: (1)在1.013×105 Pa 、25℃下,用μg/m 3 表示该浓度; (2)在大气压力为0.83×105 Pa 和15℃下,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1)理想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值相等 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混合物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 ×298K/273K =24.45L 所以O 3浓度可以表示为 0.08×10-6 mol ×48g/mol ×(24.45L )-1 =157.05μg/m 3 (2)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 空气的体积为 V 1=V 0·P 0T 1/ P 1T 0 =22.4L ×1.013×105 Pa ×288K/(0.83×105 Pa ×273K )=28.82L 所以O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8×10-6 mol/28.82L =2.78×10-9mol/L 2.2 假设在25℃和1.013×105 Pa 的条件下,SO 2的平均测量浓度为400μg/m 3 ,若允许值0.14×10-6 ,问是否符合要求? 解:由题,在所给条件下,将测量的SO 2质量浓度换算成体积分数,即 3396 5 108.31429810400100.15101.0131064 A A RT pM ρ--???=??=??? 大于允许浓度,故不符合要求 2.6 某一段河流上游流量为36000m 3 /d ,河水中污染物的浓度为3.0mg/L 。有一支流流量为10000m 3 /d ,其中污染物浓度 为30mg/L 。假设完全混合。求: (1)求下游的污染物浓度; (2)求每天有多少kg 污染物质通过下游某一监测点。 解:(1)根据质量衡算方程,下游污染物浓度为 1122 12 3.0360003010000 /8.87/3600010000 V V m V V q q mg L mg L q q ρρρ+?+?= = =++ (2)每天通过下游测量点的污染物的质量为 312()8.87(3600010000)10/408.02/m V V q q kg d kg d ρ-?+=?+?= 2.7 某一湖泊容积10×106m 3 ,上游有一未被污染的河流流入该湖泊,流量为50m 3 /s 。一工厂以5 m 3 /s 的流量向湖泊排

磁场和磁路练习题答案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第五章磁场和磁路练习题 班别:高二()姓名:学号:成绩: 一、是非题(1.5X20) 1、磁体上的两个极,一个称为N极,另一个称为S极,若把磁体截成两段,则一段为N极,另 一段为S极。() 2、磁感应强度是矢量,但磁场强度是标量,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3、通电导体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只取决于电流的大小及导体的形状,而与媒介质的性质无关。 () 4、在均匀介质中,磁场强度的大小与媒介质的性质无关。() 5、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力为零,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6、两根靠得很近的平行直导线,若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则他们相互吸引。() 7、铁磁性物质的磁导率是一常数。() 8、铁磁性物质在反复交变磁化过程中,H的变化总是滞后于B的变化,称为磁滞现象。() 9、电磁铁的铁心是由软磁性材料制成的。() 10、同一磁性材料,长度相同,截面积大则磁阻小。() 二、选择题 1、判定通电导线或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方向用()。 A.右手定则 B.右手螺旋法则 C.左手定则 D.楞次定律 2、如5-21所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环形线圈相互垂直地放置,它们的圆 心位于共同点O点,当通以相同大小的电流时,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 与一个线圈单独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之比是( )。 A.2:1 B.1:1 C.1.414:1 D.1:1.414 3、下列与磁导率无关的物理量是()。 A.磁感应强度 B.磁通 C.磁场强度 D.磁阻 4、铁、钴、镍及其合金的相对磁导率是()。 A.略小于1 B.略大于1 C.等于1 D.远大于1 5、如5-22所示,直线电流与通电矩形线圈同在纸面内,线框所受磁场 力的方向为( )。 A.垂直向上 B.垂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6、在匀强磁场中,原来载流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F,若电流增加到原来 的两倍,而导线的长度减少一半,这时载流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 ( )。 A.F B.0.5 F C.2 F D.4 F 7、如5-23所示,处在磁场中的载流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应为( )。 A.垂直向上 B.垂直向下 C.水平向左 D.水平向右 8、空心线圈被插入铁心后( )。 A.磁性将大大增强 B.磁性将减弱 C.磁性基本不变 D.不能确定 9、为减小剩磁,电磁线圈的铁心应采用( )。 A.硬磁性材料 B.非磁性材料 C.软磁性材料 D.矩磁性材料 10、铁磁性物质的磁滞损耗与磁滞回线面积的关系是( )。 A.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越大,磁滞损耗也越大 B.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越小,磁滞损耗也越大 C.磁滞回线包围的面积大小与磁滞损耗无关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三、填充题 1、磁场与电场一样,是一种物质,具有力和能的性质。 2、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外部由N指向S;在磁体内部由S 指向N。 3、如果在磁场中每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这种磁场称为匀强磁场。 在匀强磁场中,磁感线是一组方向相同分布均匀的平行直线。 4、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磁感应强度、磁通、 磁导率和磁场强度;它们的符号分别是B、 Φ、μ和H;它们的国际单位 分别T、Wb、H/m和A/m。 5、图5-24中,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下面的磁针N极 转向读者,则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为 B→A 。 6、图5-25中,电源左端应为负极, 右端应为正极。 7、磁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8、载流导线与磁场平行时,导线所受磁场力为零; 载流导线与磁场垂直时,导线所受磁场力为BIL。 9、铁磁性物质在磁化过程中,B和H的关系曲线 称为磁化曲线。当反复改变励 磁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所得闭合的B和H的关系曲线称为磁滞回线。

最新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章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1.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后一 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 物料的进与出。 (2)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处理。 (4)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不便自动控制。 2.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2)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3)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 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4)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3.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 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5)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 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 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 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完全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 (8)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它通常用到哪几类基本方程? 基本内容: 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计算达到规定的目标所需要

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I 篇 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 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第5章磁场与磁路单元检测题

第五章《磁场与磁路》检测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磁体或载流导体周围存在着,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磁体对载流导 体的作用都是通过完成的。 2、磁场具有和的性质。 3、磁感应强度B表示磁场中的磁场强度和方向的物理量,它与磁场中 的介质。 4、磁场强度是量,方向与的方向一致。 5、磁化曲线反应了铁磁性物质被磁化时,随变化的规律。 6、描述磁场的四个主要物理量是,其单位分别是。 7、磁导率μ是衡量物质的物理量,铁磁性物质的磁导率。 8、根据铁磁性物质不同的磁滞回线形状,可将其分为、和物 质三类。 9、磁场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异名磁极。 10、由铁磁性材料组成能让磁通集中通过的回路称为,集中通过铁磁 性材料磁路的磁通称为,散发在其它物质中的磁通称为。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磁感线的方向规定为() A、由S极到N极 B、由N极到S极 C、在磁体内部由N极指向S极,在磁体外部则由S极指向N极。 D、在磁体内部由S极指向N极,在磁体外部则由N极指向S极。 2、两根相距不远且相互平行的直导线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则它们将互相() A、相互排斥 B、不排斥也不吸引 C、吸引 D、先排斥后吸引 3、如图1所示,6根导体互相绝缘,所通电流均为I,A、B、C、D均为相等正方形,那么指向纸内的磁通量最大的区域为() A、A区域 B、B区域 C、C区域 D、D区域 4、磁感应强度B与磁通ф的关系是() A、磁感应强度B大,磁通ф就小 B、磁通ф大,磁感应强度B就大 C、磁通ф和磁感应强度B成正比关系 D、磁感应强度B等于磁通ф与它在垂直方向所通过的面积S的比值 5、一铁芯线圈,接在直流电压不变的电源上,当铁芯的横截面积变大而磁路的平均长度不变时,磁路中的磁通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0XX环工原理思考题!答案

十^一早 第一节 (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 要特点? 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 反应程度后一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 (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物料的进与出。 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 处理。 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 不便自动控制。

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 特点: (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1 / 12 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 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6)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 (7)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环工原理思考题

4热量传递 1)什么是热传导? (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 (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 (1)简述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2)简述对流传热的机理、传热阻力的分布及强化传热的措施。 (3)为什么流体层流流动时其传热过程较静止时增强? (4) 传热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5)试分析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6) 分析圆直管内湍流流动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量和管径的关系,若要提高对流传热系数,采取哪种措施最有效? (7)流体由直管流入短管和弯管,其对流传热系数将如何变化?为什么? (8)什么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增加反而会使热损失加大?保温层的临界直径由什么决定? (9)间壁传热热阻包括哪几部分?若冷热流体分别为气体和液体,要强化换热过程,需在哪一侧采取措施? (10)什么是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 1)分析热辐射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作用特点。 (2)比较黑体和灰体的特性及其辐射能力的差异。 (3) 温度对热辐射和辐射传热的影响。 (4)分析物体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关系。 (5)简述气体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特征,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机理。 1)简述换热器的类型。 (2)什么是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 (3)列管式换热器式最常用的换热器,说明什么是管程、壳程,并分析当气体和液体换热时,气体宜通入哪一侧? (4)简述增加传热面积的方法。 (5)试分析提高间壁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途径。 5质量传递 (1)什么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 (2)简述费克定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3)简述温度、压力对气体和液体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4)对于双组分气体物系,当总压和温度提高1倍时,分子扩散系数将如何变化? (5)分析湍流流动中组分的传质机理。 (1)什么是总体流动?分析总体流动和分子扩散的关系。 (2)在双组分混合气体的单向分子扩散中,组分A的宏观运动速度和扩散速度的关系? (3)单向扩散中扩散组分总扩散通量的构成及表达式。

第五章 磁场和磁路复习.

第五章磁场和磁路 1. 理解主要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单位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掌握右手螺旋定则,左右定则以及磁场对电流作用力的计算。 3. 了解磁材料的磁性能。 4. 掌握磁路欧姆定律,全电流定律的物理意义及简单直流磁路的分析和计算。 一、磁场 (1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磁场。 (2 磁场力: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磁场力。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 磁场的性质:磁场具有力的性质和能量性质。 (4 磁场的方向:我们规定在磁场中小磁针静止时 N 极所指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5 匀强磁场:在磁场中某一区域, 若磁场的大小、方向都相同, 这部分磁场, 称为匀强磁场。 二、磁感应线 (1 定义:磁场中画出一些曲线, 在这些曲线上, 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同。 (2 特点: a . 磁感应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其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b . 磁感应线是闭合曲线;在磁体外部,磁感应线由 N 极出来绕到 S 极;在磁体内部,磁感应线的方向由 S 极指向 N 极。 c . 任意两条磁感应线不相交。 说明:磁感应线是为研究问题方便人为引入的假象曲线实际上并不存在。 (3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线:匀强磁场的磁感应线是一系列疏密均匀相互平行的直线。 第 1页 (共 7页 三、电流的磁场 1.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方向可用安培定则来判定。 (a 直线电流:用右手握住导线, 让拇指指向电流方向, 四指所指的电流方向就是磁感应线的环绕方向,即磁场的方向。 (b 环形电流:让右手弯曲的四指和环形电流方向一致, 伸直的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导线环中心轴线上的磁感应线方向。 (c 通电螺线管:用右手握住螺线管, 四指指向电流方向, 拇指所指的就是螺线管内部的磁感应线方向。 (右手螺旋法则 例 1 标出各图中的磁感应线方向。

《电工基础》练习及答案( 5.磁场和磁路)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复习题 5.磁场和磁路 一、选择题: 1.判断通电导线或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方向用( ) A .左手定则 B .右手定则 C .右手螺旋定则 D .楞次定律 2.判断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的方向用( ) A .左手定则 B .右手定则 C .右手螺旋定则 D .安培定则 3.如图所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环形线圈相互垂直放置,它们的圆心位于共同点O ,当通以相同大小的电流时,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与一个线圈单独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之比是( ) A .2:1 B .1:1 C .2:1 D .1:2 4.铁、钴、镍及其合金的相对磁导率是( ) A .略小于1 B .略大于1 C .等于1 D .远大于1 5.如图所示,直线电流与通电矩形线圈同在纸面内,线框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为( ) A .垂直向上 B .垂直向下 C .水平向左 D .水平向右 6.如图所示,处在磁场中的载流导线,受到的磁场力的方向应为( ) A .垂直向上 B .垂直向下 C .水平向左 D .水平向右 选择题3题 选择题5题 选择题6题 7.在匀强磁场中,原来载流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F ,若电流增加到原来的两倍,而导线的长度减少一半,这时载流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 ) A .F B .2 F C .F 2 D .F 4 8.如果线圈的形状、匝数和流过它的电流不变,只改变线圈中的媒质,则线圈内( ) A .磁场强度不变,而磁感应强度变化; B .磁场强度变化,而磁感应强度不变; C .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不变化; D .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要改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段通电导线,在磁场某处受的磁场力大,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就大; B .磁感线越密处,磁感应强度越大; C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为零,则该处磁感应强度为零; D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放入一面积为S 的线圈,则通过该线圈的磁通 一定为Φ=BS 10.两条导线互相垂直,但相隔一个小的距离,其中一条AB 是固定的,另一条CD 可以自由活动,如右图所示,当按图所示方向给两条导线通入电 流,则导线CD 将( ) A .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 B B .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C .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 D .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 11.若一通电直导线在匀强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为最大,这时 通电直导线与磁感线的夹角为( )。 A .0° B .90° C .30° D .30° 二、填空题: 1.磁场和电场一样,是一种 ,具有 和 的性质。 2.磁感线的方向:在磁体外部由 指向 ;在磁体内部由 指向 。 3.如果在磁场中每一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方向 ,这种磁场叫做匀强磁场。 4.描述磁场的四个物理量是 、 、 、 ;它们的符号分别为 、 、 、 ;它们的国际单位分别是: 、 、 、 。 5.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 6.载流导线与磁场平行时,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 ;载流导线与磁场垂直时,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 。 7.如果环形线圈的匝数和流过它的电流不变,只改变线圈中的媒质,则线圈内磁场强度将 ,而磁感应强度将 。 8.两根相互平行的直导线中通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它们 ;若通以相同方向的电流,则 。 三、是非题: 1.磁体上的两个极,一个称为N 极,另一个称为S 极,若把磁体截成两段,则一段为N 极,另一段为S 极。( ) 2.磁感应强度是矢量,但磁场强度是标量,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 3.通电导体周围的磁感应强度只决定于电流的大小和导体的形状,而与媒介质的性质无关。( )

20XX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一节常用物理量 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 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 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专

业资料 .. 少? 第二节质量衡算 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 第三节能量衡算 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 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 第三章流体流动 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

1.2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1.3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1.5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1.6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 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1.7《环境工程原理》课程的任务是什么? 解: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深入地阐述环境污染控制工程,即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包括室内空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管理和资源化工程、物理性污染(热污染、辐射污染、噪声、振动)控制工程、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工程、生态修复与构建工程以及其它污染控制工程中涉及到的具有共性的工程学基础、基本过程和现象以及污染控制装置的基本原理,为相关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2.1某室内空气中O3的浓度是0.08×10-6(体积分数),求: (1)在1.013×105Pa、25℃下,用μg/m3表示该浓度; (2)在大气压力为0.83×105Pa和15℃下,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解:理想气体的体积分数与摩尔分数值相等 由题,在所给条件下,1mol空气混合物的体积为V1=V0·P0T1/P1T0=22.4L×298K/273K=24.45L

[工学]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全部课后答案

第I篇习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1.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图1-1 环境学科体系 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环境工程学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 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 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 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 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 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 废物资源化技术 环境学科体系 环境科学 环境工程学 环境生态学 环境规划与管理

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 1.5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 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 1.6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原理是什么? 解:从技术原理上看,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隔离技术”、“分离技术”和“转化技术”三大类。隔离技术是将污染物或者污染介质隔离从而切断污染物向周围环境的扩散,防止污染近一步扩大。分离技术是利用污染物与污染介质或其它污染物在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使其与介质分离,从而达到污染物去除或回收利用的目的。转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生物反应,使污染物转化成无害物质或易于分离的物质,从而使污染介质得到净化与处理。

环工原理思考题1

十一章 第一节 (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 反应器内反应物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浓度与温度分布、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 (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后一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物料的进与出。 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半间歇操作/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加入或取出的操作称为半间歇操作或半连续操作。主要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5) 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 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 )与物料体积流量(q v)之比值。 空间时间 τ=30s 表示了什么?每30s 处理与反应器有效体积相等的流体 空间速度(空速):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 空间速度 表示单位时间内能处理几倍于反应器体积的物料,反映了一个反应器的强度。(SV =2 h-1表示1h 处理2倍于反应器体积的流体。) (7) 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完全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 (8)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它通常用到哪几类基本方程? 1、选择合适的反应器型式; 2、确定最佳的操作条件; 3、计算达到规定的目标所需要的反应体积,确定反应器的主要尺寸。 反应器设计用到的基本方程: 反应动力学方程、物料/能量/动量衡算式。 第二节 (1) 什么是膨胀因子?膨胀因子为1的反应体系,反应后系统的物质的量将如何变化?若是膨胀因子为0.5的反应体系,则如何变化? 膨胀因子:每消耗1mol 的某反应物所引起的反应系统总物质的量的变化量(δ)称为该反应物的膨胀因子。 膨胀因子为1时,系统增加1mol ;膨胀因子为0.5时系统增加0.5mol 。(膨胀因子可正可负) (2) 什么是简单反应和复杂反应?可逆反应属于哪一类反应?为什么? ? 简单反应(单一反应) 包括:可逆反应 ,因为可逆反应可以写出正反应和 负反应的两个计量方程,但两者并不独立,用其中一个计量方程即可表达反 应组分间的定量关系,因此亦可视为一种简单反应。 ? 复杂反应(复合反应)包括:平行反应,串联反应, 平行-串联反应 (4) 对于连续反应器,某一关键组分的转化率的一般定义是什么? x A=(q nA0-q nA)/q nA0=1-q nA/q nA0 式中q nA0和q nA 分别为流入和排出反应器的A 组分的量。 第三节 V /V q τ=V SV /q V =

环境工程原理《吸附》习题及答案

环境工程原理《吸附》习题及答案 1 、 25℃,101.3kPa 下,甲醛气体被活性炭吸附的平衡数据如下: q/[ g(气体)?g(活性炭)-1] 0 0.1 0. 2 0. 3 0.35 气体的平衡分压 /Pa 267 1600 5600 12266 试判断吸附类型,并求吸附常数。 如果25℃,101.3kPa 下,在1L 的容器中含有空气和甲醛的混合物,甲醛的分压为12kPa ,向容器中放入2g 活性炭,密闭。忽略空气的吸附,求达到吸附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 解:由数据可得吸附的平衡曲线如下 图1 由上述的平衡曲线,可以判断吸附可能是Langmuir 或Freundlich 型。 由 11111 m m q q k p q =+,整理数据如下 1/q 10 5 3.3 2.86 1/p 0.00374 0.00062 0.00018 0.00008 作1/q 和1/p 的直线

图2 由ln 1/ln ln q n p k =+,整理数据如下: ln p 5.59 7.38 8.63 9.41 ln q -2.30 -1.61 -1.20 -1.05 作ln q 和ln p 的直线 图3 由以上计算可知,用Freundlich 等温方程拟合更好一些。同时计算参数如下: 1/n=0.3336,n=3,lnk=-4.1266,k=0.016,所以等温线方程为1/30.016q p = 题设条件下,甲醛的物质的量为120000.001 0.00488.314298 pV n RT ?===?mol 质量为0.0048300.144m =?=g 假设达到吸附平衡时吸附量为 q ,则此时的压力为 ()0.14428.314298/30 0.001 q p -??=

环工原理思考题集

绪论 (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各种方法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3)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 (5) 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一、二章 第一节常用物理量 (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与量纲的区别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 第二节 (1)简述质量衡算的分析步骤。 (2)质量衡算的基本方程是什么? (3)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 第三节 (1)简述能量衡算的分析步骤。 (2)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 (3)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第三章 第1、2节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6)如何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系统所需要的输送机械的功率? 第三节 (1)简述层流和湍流的流态特征。 (2)什么是“内摩擦力”?简述不同流态流体中“内摩擦力”的产生机理。 第四节 (1) 什么是流动边界层?边界层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3) 边界层厚度是如何定义的?简述影响平壁边界层厚度的因素。

(5) 简述边界层分离的条件和过程。流体沿平壁面的流动和理想流体绕过圆柱体流动时是否会发生边界层分离? 第五节 (1)简述运动中的物体受到阻力的原因。 (2)简述流态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5)试分析圆管湍流流动的雷诺数和管道相对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第四章 第二节 (1) 简述傅立叶定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 (4) 当平壁面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时,若分别按变量和平均导热系数计算,导热热通量和平壁内的温度分布有何差异。 (5) 若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为管道保温,试分析应如何布置效果最好。 第三节 (7) 提高对流传热系数的途径 (9) 间壁传热热阻包括哪几部分?若冷热流体分别为气体和液体,要强化换热过程,需在哪一侧采取措施? (10) 什么是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 第五节(4)简述强化换热器传递过程的途径。 第五章 第二节(1) 什么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 (2) 简述费克定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第三节分子传质 (1)什么是总体流动?分析总体流动和分子扩散的关系。 第四节 (1) 简述对流传质的机理和传质阻力的分布。 (2) 传质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质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4) 虚拟膜层的涵义是什么?试比较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和费克定律的异同。 第六章 第三节离心沉降 (4) 简要说明旋风分离器的主要分离性能指标。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 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 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 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 第一节常用物理量 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 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 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 第二节质量衡算 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

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 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 第三节能量衡算 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 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 第三章流体流动 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 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 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 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4.在管流系统中,机械能的损耗转变为什么形式的能量?其宏观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5.对于实际流体,流动过程中若无外功加入,则流体将向哪个方向流动?6.如何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系统所需要的输送机械的功率? 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 1.简述层流和湍流的流态特征。 2.什么是“内摩擦力”?简述不同流态流体中“内摩擦力”的产生机理。 3.流体流动时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什么情况下可用牛顿黏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牛顿型流体有哪些? 5.简述温度和压力对液体和气体黏度的影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