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性评价初探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性评价初探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性评价初探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性评价初探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性评价初探

金阊区教研室吴彦若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是一种具有现实性、问题性、实践性、综合性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由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自身的特点,在这个学习领域中更有利于实现评价功能从甄别选拔向激励发展的转变。为此,我区尝试了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现就到目前为止我们在实践中产生的思考做如下整理。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性评价及其功能

1、什么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性评价?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完成实际的、与数学密切相关的实际任务的过程,来表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发展与成就的评价。所谓的实际任务是指以探索为主线、以真实生活为背景、综合应用包括数学知识在内的各科知识的解决问题活动。(‘综合’有两方面的含义①数学各部分知识与表达方式之间的综合;

②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但往往以数学学科知识为主)这种基于实际任务的评价,对学生表现的考察是多方面的,包括数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对实际问题的理解水平,在完成任务时所采取的策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与信心,合作精神与交流技能,以及广泛利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表现性评价可以提供学生能做什么和他们是怎么做的等多侧面的接近真实情况的信息。

2、为什么要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的教育价值在于其评价的整体性和深刻性。通常的测验和考试更多地是关注数学的某一个知识点,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知识技能的表现上,评价的范围和内容受到很大限制,容易忽视学生的整体发展,而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完成一个实际任务的过程的考查与评价。因此,通过表现性评价,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发展状况,评价出学生多方面的表现,评价出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这与新课程提倡的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理念是一致。

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性评价的特征

与传统的纸笔测验相比,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具有

以下几个特征:

★具有很强的任务感和真实性。

★体现以数学为主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

★考察学生多方面的表现。

★鼓励学生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方法和答案。

★反映学生发展上的差异。

如果从任务的真实性、复杂性等四个方面对纸笔测验和表现性评价进行比较可以有

如下发现:

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表现性评价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案例背景:数学综合实践活动——黄金比

在这个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围绕《黄金比》这个主题,通过检索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开展调查、访问有关学校、做统计数据多种手段,最后在分析、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做中学”的方式获取了与黄金比相关的数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发展了包括人际交往、合作研究、动手实践等诸多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各个学生的收获和发展是不同的,是富有个性的,为了能比较全面、真实的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状况,尤其是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发展、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合作精神、良好意识的发展状况做出恰当的评价。以下几项工作是

必不可少的:

1、学生预先知道别人将如何对他做出评价?

· 最终的评价将综合来自于四个方面的材料——自我评价、老师眼中的你(来自

老师的评价)、同学眼中的你(来自同学的评价)、家长眼中的你(来自家长的评

价)

· 无论是对来自哪方面的评价者,活动过程中资料积累特别重要,包括:采访记录、调查到的数据、随笔、心得、活动中产生的一个问题等。

· 老师、同学和家长将怎样评价他?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

活动态度(积极性、主动性)

各种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计划和组织、解决困难和问题、与人沟通和表达、合作

和团队精神、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对数学和其它主要涉及的学科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

你的研究结果

你的自我评价

2、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己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成功”和“失败”?

关键是:让学生明白,在活动中,有时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和唯一的评价指标,大家更看重的是自己是否积极参与,是否认真、投入地去做。

3、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即学会“问自己”

·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是什么?

·整个过程中哪个阶段进展顺利或困难?

·是否从一开始就对要解决的问题很清楚?

·是否因没有资料和太多资料而不知所措?

·是否经常做记录?

·能否坚持参加每一次活动?

·在活动中是否全身心投入?

·在活动中是否经常有好的创意?

·对自己承担的工作完成得怎样?

·能否尊重和欣赏你的同学?

·感到自己有哪些变化?

·感到自己有哪些收获?

4、让学生对一些在自我评价或对他人评价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所了解?

比如:不够实事求是,对自己所有的项目都估计过高,不会发现和欣赏其他同学的

优点等等。

5、提供一些评价表,为表现性评价的最终形成提供必要的支持。

如下面的《教师的观察、面谈记录》(片段)

另外还有诸如:学生的自我评价表、家长的评价表等。

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表现性评价实施过程的几个要素

1、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要精彩,即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又便于全面、整体地

评价学生学习活动。

2、评价的主体要多元,是一种开放式、多主体的评价体系。

3、评价的方式要多样。

4、评价的结果要能得到有效的运用。及时反馈,对结果的再分析和讨论,以期形成下一个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更适应学生差异、更富针对性的个性评价表提供支撑,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改进教学这一最终目标积累素材。

《初中数学分层布置作业案例》

初中数学分层布置作业案例 案例1: 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广探索”题时,我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案例分析: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差生的得来,除了很少部分是智力因素外,大部分就是无效学习造成的。的确,我们在教学中没有承认学生中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学中教师总想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怕学生因为少做题而影响成绩,因此就喜欢用一个标准或一个尺码去衡量学生。然而,这样做的效果恰好适得其反。他们在学习中不仅没有尝到成功的快乐,反而还被一次次失败所打击。他们学习上失去了信心,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此可见,教学中的“吃大锅饭”和“一把尺子”量到底,使学生在学习上产生恶性循环。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的信心问题。教学中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课堂表现,更要关注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即作业完成的情况。作为教师应该从作业布置中承认他们的差异,努力减轻他们学习上的压力,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 给他们尝试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树立自信心,给他们学习上的快乐,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分层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的实际,把学生分成三个组。其中成绩好的为A组,成绩中等的为B组,成绩较差的为C组。在分组时便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让他们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在教学中我根据各组成绩情况布置相应的作业。每天的作业采用优化的弹性作业结构设计:分基本作业、提高性作业、探索性作业。凡完成本课时所必须完成的作业,视为基本作业,允许优生不做,中差生人人要完成。考虑到学生好、中、差的实际,将题目作些变化,视为提高性作业,供B组和A组完成。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视为探索性作业,便于A组同学完成,让他们在更大的空间展示自己的能力,尝试到学习的喜悦。 优等生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拓展,使自己的知识量和灵活性都有所提升;中等生可以在保证基础知识扎实的情况下有较大的进步,在灵活运用方面有所提高;而学困生则确保能掌握课标设定的教学底线。 教学中的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采用滚动式的方法。在一个月的作业中都能够达到高一级的要求,可以进入到高一组。B组中有学习特别困难的也可以退入到 C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学习有压力也有动力,在成功的尝试中来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可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的发展”的目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评价方案最新稿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评价方案 郑州市金水区凤凰双语小学 一、指导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与变化,不断以评价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为了更好的在常态教学中认真解决课程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激励每一个学生努力完成学业,实现课程育人的教——学——评一致性,我们紧紧围绕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科课程学习内容和认知水平评价参照”结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际,特制定我校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二、评价维度。 梳理二年级下学期课程学习内容和认知水平评价参照表,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的要求: 1、知识与技能: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平均分物与操作活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认识余数并探索除数和余数的关系。经历

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集合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掌握初步的测量的技能。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可以用时、分、秒描述一些生活现象。 2、数学思考: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3、问题解决: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尝试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情感态度: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三、具体措施及权重。 本次评价将采取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终结性评价三种方式来开展。 过程性评价权重80%,终结性评价20%。 (一)过程性评价,权重80% 1、平时教学评。权重50% (评价手段:教师依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平时表现进行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评价工具:定性)

(完整)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娄庄中学钱坤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对这句话最好测验证。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1、观察能力。如学习了“找规律”与“观察物体”后,学生们

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讨研究问题,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表达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广阔空间。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质疑思考能力。在开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学生结合身边一些物体指出角的存在。可有个别学生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角”的两条“边”不够直,顶点不尖,有点钝,并提出质疑:生活中的“角”并不像数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规范。经过大家激烈的探讨、验证与交流,总结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与数学课中严格意义规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5、创造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与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与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 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及应用的初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f15809980.html, 初中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及应用的初探 作者:郭顺丽郭贝贝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年第11期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是学生巩固与反馈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检验教学目标达成度的重要依据,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工具之一。然而,教师布置作业仅停留在巩固性作业上,学生完成作业处于被动状态,应付了之的不乏其人,数学作业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面对现状,我们一致认为,作业中应适时增加实践性作业。 一、增加实践性作业的必要性 我们曾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数学作业完成情况的调查和统计:完成作业质量较高的仅占23%,70.3%的学生存在抄袭作业的现象,长期不交作业的占6.7%。其中,抄袭作业的学生中,一部分是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上课听课效率低,使得完成作业的过程有困难,一部分却是成绩不错的学生,感觉作业枯燥无趣,因此态度懒散。 形成原因:(1)作业只求“量”,没有“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重视了作业能起到巩 固课堂内容的作用,持有熟能生巧的态度,重复性作业较多,使得程度好的学生感觉作业枯燥,潜能生面对大量的作业,望而生畏。(2)作业类别单一。教师布置作业的随意性强,课后练习或者参考书上,主要是计算题、应用题和证明题,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不能让学生的特长得到很好的施展。(3)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观点相悖,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中只需要用到简单的计算,学习数学没有用,这种思想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待作业更消极。 哈里斯?库珀认为作业的积极功能主要包括:(1)通过学业成绩;(2)增强学生对学科的重视程度;(3)提高或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4)巩固课堂学习内容;(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6)掌握学习方法;(7)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8)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9)调节师生关系;(10)加强同伴交流;(11)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 我们在平时布置作业时,只强调了作业是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作用,忽视了“保持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因此,我们决定,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设计实践性作业,发挥数学作业的积极功能。 二、实践性作业的应用与成效 1.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与应用 (1)动手操作型作业:七年级第一章《展开与折叠》中,探究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课前布置作业:用硬纸板做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试试有几种方法拼接可以折叠成正方体。学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2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1——2单元形成性评价试卷 我是聪明的一休,我能填得快又准!(20分) 1、如果把一个图形( ),两侧的图形(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2、619-(185+41)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3、根据每组第一个算式的得数,写出第二个算式的结果: ⑴ 276+100=376 ⑵ 538-200=338 276+98=( ) 538-198=( ) 4、正方形、长方形、都是( )图形,其中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5、估算298+403,把298看成( ),403看成( ),结果是( )。 6、根据294+132=606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 )。 7、198+200○189+200中,○里应填( )。 8这个图形有( )条对称轴。 9、把239+105=344和577-344=233写成一个算式是( )。 10、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要按照( )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小括号,要(二、我是公正的小法官。(每小题2分,共101 是轴对称图形。2〈 800。 ( ) 3、根据一个减法算式只可以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 ) 4、圆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 ) 5、398+263≈661。 ( )

三、快乐A、B、C。只填序号,太简单!(共5分) 1、车上原有125人,到某一站后,下车28人,上车17人,现在车上 有多少人?下面哪个算式是错误的。() A:125-28+17 B:125+28-17 C: 125-28=97人 97+17=114人 2、下面哪个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A 3、下面计算正确的是() A: 5 6 7 B: 2 5 3 C: 7 9 5 -3 7 9 +3 6 7 -2 5 6 2 9 8 6 1 0 5 4 1 4、●+125=■+120()。 A:● < ■ B:● > ■ C :● = ■ 5、下面哪个算式先计算加法()。 A:156+(598-258) B:625-(153+265) C:658-245+325 四、我是小小神算手,我要把题算准确。(共34分) 1、我是计算小能手。(4分) 390+460= 530-70= 398+201≈ 20+62-10= 280+300= 370-190= 798-503≈ 100-50+23 4、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12分) 635+182= 626-357= 406+195= 972-421= 260+525= 741-562= 5、看谁的方法最简便。(9分)

四年级数学评价方案

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综合评价方案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出发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通过形式多样的全面评价获得的多源反馈信息而深刻地积极地改进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评价结果的描述,应采用鼓励性语言,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三、评价的依据: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的依据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数学课程标准》。 四、评价的原则: 1.评价内容多维化。 对学生的学业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的内容更多地指向:“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任务和数学活动。数学任务更多地需要有意义的“做数学”过程,更多地暴露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2.评价主体多元化。 既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的评价,也要有学生间的相互评价。 3.评价方式多样化。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形式、手段和方法,可以是考试,动手操作,撰写数学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小组实践活动等等;自我评价、面谈、提问、日常观察、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书面考试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结合区教科中心规定的“四结合”评价方式,注意多种评价方式,既书面考试、口试、动手实践、平时表现的有机结合。 4、评价关注过程与能力 要注重对过程性知识形成与掌握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评价。注重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案例.doc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通过学生实践活动,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课 题学习,体验数学内在联系,探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发展学生 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不同学生获得各取所需的知识。 一、活动目的 (一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 义,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二)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 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三 )促进学 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促进学生的思维 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二、活动过程 :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实践兴趣。某科技小组的学生在 3 名老师带领下, 准备到仙女山公园考察,采集标本。当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其定价都 一样。但表示对师生都有优惠,甲旅行社表示带队老师免费,学生按8 折 收费 ;乙旅行社表示师生一律按 7 折收费。经核算,甲、乙两家旅行社的实际收 费正好相同。问科技小组一共有多少人师 :请一位已完成了的同学,把你的解 法在黑板上展示一下。生 :解设科技小组共有 X 名同学,两家旅行社 定价为“1。”80%X=70%(X+3)。解得 X=21。答 :科技小组共有21 名学生。师 : 正确,很好!如果上题中的科技小组增加学生人数,那么选哪家旅行社较 合算 2、鼓励自主交流,让位学生实践。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讨论气氛 非常热烈。生A:我们认为乙旅行社较合算。我们试算了当增加 1 人时,甲

旅行社 :80%×(21+1)=。乙旅行社 :70%×(24+1)=。>。所以选乙旅行社较合算。 生 B:我也选乙旅行社,我认为试增加 1 人不放心,我一共试了20 人,得 到这个结论。师 :以上两组讨论得很好。 3、感悟实践过程,体验实践乐趣。师:其它条件不变,选甲旅行社,学生 人数应有什么变化生:学生人数小于21 人时,选甲旅行社合算。师:老师人数变为 2 人时,打折情况不变,又如何呢 (同学们一起讨论,气氛顿时跃起 来。 )师 :请同学们谈谈你们的见解,好吗生1:我通过方程先算出两家旅行 社实际收费一样的情况,再讨论其余情况。生2:我利用第 1 题的结论。因 为,当甲旅行社乙旅行社价格一样,老师人数/ 学生人数 =3/21=1/7 时,得 到2/ 学生人数 =1/7 。所以当学生人数为 14 名时两家收费一样。剩下的两 个问题与前面同学的思路一样。 4、运用实践结果,发展创新意识。师:这位同学的发言很好!很新颖!是 否正确,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同学们还有其它想法吗生3:老师我还有 其它解法。解 :设学生人数为X 人,单价为“1。”如选甲旅行社,即 80%X<70%(X+2),则 X<14;如选甲、乙旅行社一样,即80%X=70%(X+2),则X=14;如乙旅行社。即80%X>70%(X+2),则 X>14; 三、活动小结 刚才这位同学是用不等式解的,方法完全是正确的。这是我们今后要学 习的内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探讨、实践 (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 的空间 )。 四、活动反思

初中数学优化作业设计方案

优化作业设计方案 一、课题背景 数学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 数学作业在不同学校、不同班级、不同阶段,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以下五个方面的质量问题: 一是目标不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作业设计存在着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体系不全,作业设计中知识、技能训练点的排布相当零散和重复,不少训练点的选择和时序安排缺乏科学性 三是渗透不广,将数学学科和其它学科割裂开来,放着无比丰富的语言矿藏不去采掘,就语文练语文,忽视了多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四是层级不高,在知识、技能、智力三个训练层次中,第一层次耗时过多,二、三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 五是对象不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着完全相同的作业,有的“吃不饱”,有的“受不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语文作业设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开展作业优化设计,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切实解决目前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题海战术,使“减负增效”真正落实到实处。探索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发展的作业模式,促进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通过对优化作业评价的研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使学生获得不同的成就感,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使作业评价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发挥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三、研究内容: 1.优化作业形式的研究 对于一成不变的事物,机械化的事情,人们往往容易厌倦,孩子更是如此。因此,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注重灵活多样,听说读写并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优化作业内容的研究 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既要注意数学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四个结合,突出数学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思想。 3、变换作业评价的研究

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单元形成性评价

七年级数学(下册)数学单元形成性评价(一) 第一章 整数运算(1-5)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单项式2312 mp r -的系数和次数分别是( ). A .-1,5 B .0,6 C .1,62 - D .0,5 2.多项式2112 x x ---的各项分别是( ). A. 11,,12--- B. 21,,12 x x --- C. 21,,12x x D. 21,,12x x -- 3.()2x x y --的运算结果是( ). A.x y - B.x y -- C.x y -+ D.3x y -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445333+= B.2510333?= C.5510353+= D.77783333++= 5.一块长方形草坪的长是1a x +米,宽是1b x -米,则此长方形草坪的面积是( ). A .2a b x -米 B .2a b x +米 C.12a b x +-米 D. 22a b x -+米 6.减去x -等于2431x x -+的多项式是( ). A.2421x x -+- B.2331x x -+- C.2441x x -+ D.2421x x -+

7.14a 不可以写成( ). A.77a b + B.3452a a a a C.59a a D.()()()()238 a a a a ---- 8.一个立方体的表面涂满了颜色,按如图1所示将它切成 27个大小相等的小立方体,设其中仅有i 个面() 1,2,3i =涂有颜色的小立方块的个数为i x ,则123,,x x x 之间的关系 为( ) A .1231x x x -+= B .1231x x x +-= C .1232x x x +-= D .1232x x x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计算1 0183-??- ???结果等于 . 2.在代数式2111,,,1,2,,0,23x x xy x xy x x ---+π中,单项式共有 个. 3.如图2,要给这个长、宽、高分别为x y z 、、的箱 子打包,其打包方式如图2所示,则打包带的长至 少要 (单位:mm )。(用含x y z 、、的代数式表示) . 4.简化2005200622-的结果是 . 5.计算164m n ÷÷2结果等于 . 6.计算()3 22a --的结果等于 . 7.若34n x =,23n y =,则64n n x y = . 8.若5320x y --=,则531010x y ÷= .

初中数学拓展课的有效教学思考

初中数学拓展课的有效教学思考 发表时间:2015-08-19T15:50:17.47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4-2015学年第25期供稿作者:肖鸿斌 [导读] 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经历、智力、数学知识基础等不同,导致学生差异较大。 江西省宜春实验中学肖鸿斌 近几年来,由于一直号召均衡义务发展,强调“平均分”等因素而忽略了对“优等生”的培养,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的确出现了部分优秀学生“吃不饱”现象,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现了对数学有极大兴趣者,但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如何培养“优等生”,如何开展好初中数学拓展课教学是我们当前教学中的困惑之一。 拓展型课程是为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满足现代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体现不同基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数学拓展课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具有动脑、动手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优秀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激发和强化学生的自主、自我表现的愿望。由于智力、家庭环境、学生自身努力等各种因素,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十分显著!就在我班级,叶同学几乎每次数学考试都是满分;张同学酷爱数学,善于思考问题,认为老师平时课讲得太简单……这些学生显然满足不了现有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而拓展型数学教学可以为这类中上等、优秀学生提供学习更多更深奥知识的机会;领悟数学思维的奥妙,同样可以利用简单有趣味的数学游戏来提高数学成绩偏差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一、开展初中数学拓展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学生差异显著。由于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经历、智力、数学知识基础等不同,导致学生差异较大,这就需要不同类型的数学拓展项目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就为学校的财力、物力提出了要求,也为教师才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完全可以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基础等重新分班教学,每个礼拜安排1—2课时供学生选学。可以分:数学思维、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物理(化学)、数学故事、趣味数学、数学与做人等,然后统一组织教学。这和目前大学阶段开展的选修课程教学模式一样, 2.缺乏具有系统知识发展的教材。这个问题是目前数学拓展课程实施起来最困难的问题之一,因为几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都习惯基础型课程的教学与学习。在基础性课程中,老师可以借助教学参考,基本上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理解与掌握课堂知识,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看书或培训来补救。而拓展型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及教学参考。没有教材,许多老师就觉得上课没有内容;没有教参,就觉得上课没有目标。例如在数与代数一章中,可以设置“尾数常用的处理方法”、“计算工具的发展”、“几月几日是星期几的计算”、“用试探法、倒推法、代换法等解决实际问题”、“等量代换”、“比赛中的数学”等为课题,选好课题以后,根据目标,可以自己或和兴趣小组教师交流合作编写教案与习题,也可以从网上、图书馆等搜集资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作适当的修改或补充,并注意保存。实际上通过一两年的编写、收集、修改,就可以形成积累一些较好的数学拓展教学资料。 3.缺乏相配套的学生练习。首先拓展型作业有别于传统作业的,侧重于培养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练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特点,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参与到作业中来。拓展性作业,强调学生是作业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的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他们在能动的创造性的作业活动中获取生动、活泼、完满的发展。具体有如下几种设计方法:一题多变:对题中的条件、问题、情节作各种扩缩、顺逆、对比或叙述形式的变化,让学生在各种变化了的情境中,从各种不同角度认识数量关系。一题多问:引导学生观察同一事物时,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仔细地观察,认识事物,理解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一题多议:提供某种数学情境,调度学生多方面的旧知、技能或经验,组织议论,引起思维火花的撞击。一题多解:在条件和问题不变的情况下,让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分析思考,探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一题多解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通过纵横发散,达到举一反二。 4.缺乏评价学生和教师标准。没有好的学习评价,就会失去对学生的激励和调控。其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 二、几点思考与困惑 1、如何在师生考试压力普遍较大的情况下开展好拓展型教学?虽然“减负”政策相应出台,但由于落实不力、监督不严,加上现行教育体制与社会普遍重视学历的大环境,教师与学生仍对考试感觉压力甚重。面对“要分数还是要能力”的两难问题,一些教师便提出“考试难,时间紧,没空进行拓展教学”的理由,“坚守”教材,反复运用反复操练,务必人人都要将教材知识烂熟于胸!对于这些教师,我们又该如何让他们转变教材观、教学观,开展拓展型教学呢? 2、如何在尊重学生差异和学校财力、物力、人力之间找到平衡点?由于学生的差异显著,如果更多更好的照顾、尊重学生,就得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更多的数学拓展项目,这样就需要学校更大的物力、财力、人力的支出,增大了教育成本;如果开展的项目太少,就失去了开展数学拓展项目的意义或者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有没有一个较好的标准或方法来找这个平衡点,值得我们继续实践和探索。 3、如何去评价老师?在数学拓展项目中,教师也是该项目的参与者、指导者以及项目的推进着,为数学拓展的顺利实施与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谁来给教师一个评价?用什么标准来评价老师开展的数学拓展项目成功与否,合不合格?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索的。 总之,通过“初中数学拓展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不断的深入,广大教师提高了自身建设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真正一切为孩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做踏实,并达到一定效果,这对我们数学老师来说,还是任重而道远的!

二年级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形成性评价测试卷2013

1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 __ ____ ____ ___ _________ ◆◆◆◆◆◆◆◆◆ ◆◆◆◆ ◆ ◆ 装◆ ◆ ◆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线◆ ◆◆◆ ◆ ◆ ◆◆◆◆◆◆◆◆◆ 二年级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形成性评价测试卷 半壁店育才学校 一、 填一填。(55分) 1、看口诀写算式。(4分) 七八五十六 2、小小神算手。(10分) 3×5= 48÷6= 6×8= 42÷7= 30÷6= 7×7= 6×9= 27÷3= 81÷9= 8×3 = 3、我也会画。(5分) 第一行: 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4、分一分。(8分) 表示把( )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 )。 = 5、÷4=( ) 括号里最大能填( )。(6分) 二、括号里最大能填几。(12分) ( )×9<82 ( )÷4<9 ( )÷8<8 50+( )<90 84-( )<20 ( )÷5<6 三、 找朋友,连一连。(10分) 2×9 18 20+61 7×9 81 50-32 6×7 72 39+3 9×9 63 48+24 9×8 42 19+44

2 四、生活中的数学。(45分) 1、看图填一填。 9元 3元 (1) 用27元钱可以买几辆玩具车? = (辆) (2 )用 27元钱可以买几枝玩具手枪? = (枝) (3)玩具车的价钱是玩具枪的几倍? = 2、有43只小鸡,每7只放到一个笼子里,放满几只笼子?还剩几只小鸡? 3、(1)学校组织春游,二(2)班有30人 参加,至少要租几辆车? 每辆车最多坐9人 每辆车每小时5元 (2)计划3小时到达,50元够吗? 表示几? + =16 + =21 =( ) =( )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指一种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课程模式。 一、在思想上提高认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实践活动是对这句话最好测验证。现在众多教师都认识到了它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但课本上每学期仅有的两个实践活动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教学实际的需要。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打开学生的眼界,增加学生的信息量,使他们看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设计了两个主题: 1、对各村种植农作物产值情况的调查。 2、调查本班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学校教育工作支持情况的调查。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实践活动,我们认为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和尝试,构建具有个人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为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再努力! 二、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1、观察能力。如学习了“找规律”与“观察物体”后,学生们经常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探讨研究问题,观察能力也随之得到提高。 2、动手操作能力。 3、交流表达能力。数学实践活动课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广阔空间。数学交流主要表现在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质疑思考能力。在开展“找找生活中的角”活动中,学生结合身边一些物体指出角的存在。可有个别学生观察得很细致,他们发现生活中许多“角”的两条“边”不够直,顶点不尖,有点钝,并提出质疑生活中的“角”并不像数学课本中描述的那样规范。经过大家激烈的探讨、验证与交流,总结出生活中物体表面的角与数学课中严格意义规定的角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5、创造能力。传统教学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单一与绝对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能从多角度、多层次与多侧面地分析问题,从而产生许多联想。 三、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作为促进者的关键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自己去感知体验、实验观察、探究研讨。教师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充满主动精神的探索的主体,一个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师生之间是合作的关系,共同投身于问题的研究过程,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四、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评价测试卷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___ __ ____ ____ ___ _________ ◆ ◆ ◆◆◆ ◆◆◆◆ ◆◆◆◆ ◆ ◆ 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形成性评价测试卷 半壁店育才学校 一、 填一填。(55分) 1、看口诀写算式。(4分) 七八五十六 2、小小神算手。(10分) 3×5= 48÷6= 6×8= 42÷7= 30÷6= 7×7= 6×9= 27÷3= 81÷9= 8×3 = 3、我也会画。(5分) 第一行: 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4、分一分。(8分) 表示把( )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 )。 = 5、 ÷4= ……( ) 括号里最大能填( )。(6分) 二、括号里最大能填几。(12分) ( )×9<82 ( )÷4<9 ( )÷8<8 50+( )<90 84-( )<20 ( )÷5<6 三、 找朋友,连一连。(10分) 2×9 18 20+61 7×9 81 50-32 6×7 72 39+3 9×9 63 48+24 9×8 42 19+44

四、生活中的数学。(45分) 1、看图填一填。 9元3元 (1)用27元钱可以买几辆玩具车? = (辆) (2)用27元钱可以买几枝玩具手枪? = (枝) (3)玩具车的价钱是玩具枪的几倍? = 2、有43只小鸡,每7只放到一个笼子里,放满几只笼子?还剩几只小鸡? 3、(1)学校组织春游,二(2)班有30人 参加,至少要租几辆车?每辆车最多坐9人 每辆车每小时5元(2)计划3小时到达,50元够吗? 探索园地。 、表示几? + =16 + =21 =()=()

小学数学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

数学学科过程性评价方案 对于小学高效课堂,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来说,如何更好地把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呢?在《新课程标准》对评价建议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的手段和形式要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 对此,我认为可以确立“关注学生生命历程”的数学教育理念(它不仅可以从关注学生的认知领域转变到生命领域,将数学学习的发展目标由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它意味着在关注每个学生潜能优势发展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方法、习惯和信念;也意味着数学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机械的、程式化的、严密的组织形式,而是一个洋溢着生命活力的、动态的、生命的流动和交触的过程,意味着数学对人的智慧生命和超越生命的高度重视),引导数学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改革的深入。 一、明确数学学习质量评估的内容和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中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提出的要求,在知识技能方面,要求“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在小学数学思考方面,要求“经历运用数字、字母、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在解决问题方面,要求“逐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在情感与态度方面,要求“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近年来,以“注重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发展性,强调知识形成的综合性,应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为客观标准借鉴。受到普遍关注的质性评价方法—“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的形式,建立一种简单易行的表格式评价法。结合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家长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减少教师的工作量,避免形式化,清晰的反映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选择评估方法,设计评价工具。 (一)检测袋 1、目的要求:以学段的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目标为标准。通过检测,恰当的评估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淡化检测的甄别、选拔、排名的功能,把检测作为查缺补漏和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2、方法:(1)卷面测试与口头测试相结合。(2) 结合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的多主体评价方式。(3) 采用“推迟判断”,给予学生多次的考试机会。(4)在呈现评估结果时,采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量评价主要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的方式,不根据分数排名次;定性评价主要采用评语的形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整理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整理人 尼克 初中数学综合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植树的学问 熊颖慧

植树的学问 【活动内容】植树的学问 【活动目的】 1、利用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观察、分析等探究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协作探索,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活动准备】 学生:剪刀、塑料管、活动卡。教师: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新情境,激趣导入 媒体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比赛谁赢了?小兔可不服气呢,于是它们决定再比一次。在第二次比赛中,小兔可认真了。瞧,它正往目的地跑。来,我们给它加油!呀!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媒体画面河里有几个石墩)你们猜猜看,小兔要跳几次,才能跳过河。谁能说一说?继续播放——同学们仔细看看,小兔究竟跳了几次。 师:我们再看画面,每两个小石墩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成是一个间隔。小石墩的个数与间隔数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有没有规律可循? 二、自主探究,动手实践

活动一:探究“在一条线上,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塑料管,你想将这些塑料管分别剪成几段?先猜一猜要剪几次?再动手试一试,看一看,剪的次数与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 师:下面请小组长将活动卡发给小伙伴,每人一张。 师:每一位同学的手中都有塑料管。先想想自己准备将塑料管剪成几段?再猜一猜要剪几次?然后动手试一试,将你们操作情况填写在活动卡中。认真观察卡中的数字与小伙伴说一说,剪的次数与段数有什么关系?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活动开始。 师:你发现剪的次数与段数有什么样的关系? 让学生们充分发言交流,重点让学生说出剪的段数、次数以及段数与次数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同学们在剪塑料管的活动中探究得非常认真,发现了剪的次数与段数的关系。好,现在请大家把小剪刀、塑料管和活动卡收到抽屉里。看谁的速度快。 活动二:探究植树问题中棵树与段数间的关系 师:其实生活中,类似于小兔跳石墩和剪塑料管的现象还有很多。比如在路的两侧植树,树与树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1.播放课件:这是新盖的两座楼,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00米,如果每隔5米栽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形成性评价

第一学期 四年级数学期末形成性评价 一、填空: 1、20193000600读作(),最高位是(),其中“4”表示()个()。 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有关系。 3、计算42375 时可以先把42看作()试商,商(),余数是()。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叫做梯形。 5、272里面含有()个68,37的()倍是444。 6、在○填上“<”、“>”或“=”。 235618902456189450÷945÷9 1080000108万20×3050 6、5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一个()角。 7、一列火车有29节车厢,每节车厢可以装82吨货物,这列火车大约可载货物()吨。 8、□72÷58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能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那么□里最小能填()。 二、判断题(在括号里写“√”或“╳”) 1、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 2、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不可能是三位数。() 4、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5、比最大的八位数多1的数是一千万。()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1、在8和9中间添()个0,这个数才能成为八亿零九万。 A.6 B.7 C.8 2、捏住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对角,向相反方向拉,它的周长是()。 A.变长 B.不变 C.变短 3、数一数,右图中一共有()个梯形。 A.三 B.四 C.五 4、640×50的积等于()。 A.320×10 B.800×40 C.640×5 5、王老师有72元钱,他买24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本。 A.5 B.4 C.3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130×5=2×380=540÷3=240÷40= 7+3×6=90×9×0=77÷11=50×6= 2、用竖式计算。 118÷16=393÷25= 460×25=308×52=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1]

??初中数学综合实践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1、了解数学建模的含义;探究数学建模的基本规律。 2、挖掘教材,探索教材知识内容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点。 (2)、隐性目标 1、初步学会用建模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 3、学会以教材为本编拟数学应用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1、材料:黄瓜、FLASH软件、小刀、多媒体各项设备。 2、知识:初中数学八年级部分几何、代数相关知识;环保、城建等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挖掘教材中的应用问题的素材。 教学难点: 现实问题到数学模型之间的信息加工、分析处理过程。 教学原则: “三主”原则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启发发现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即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现数模化(抽象)的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引言 今天的课是一堂 数学活动的研究课。 学生认真伶听。 为创设教学 情境做伏 笔。 问题同学们有没有信心上 好这堂研究课? 你们怎样用所学的知 识确定我们班的陈雪 琴同学现在的位置? 讲述两类方法:坐标 确定和方向角确定。 多媒体演示。 学生以学习合 作小组进行讨 论并确定方案。 学生回答 学生看 鼓动学生 激活学生 带学生进入 教学情境 了解数学文 化的价值 课题初中数学应用问题探究

实验材料准备:黄瓜三根、 刀三把、一个有地砖 或墙砖的场地、 一个七人的学习 小组。 实验要求:每小组将 黄瓜分成七份。(一组 在教室内,另二组就 在教室外) 媒体演示:点击 三个小组实际 操作,并先代表 陈述分配方案; 其它学生在堂 内设计分配方 案。 学生看、想 激发兴趣; 培养实践能 力、语言表 答能力、学 生之间的协 作能力。 了解身边的 数学。 讲授数学建模:对一个现实问题从数学的视角经过信息分析、加工、抽象处理,用数学语言描述其中的关系、规律或空间形式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 分析、加工、抽象 例题:C岛在A岛北偏东50度方向,B岛在A岛北偏东80度方向,C岛在B岛北偏西40度方向,求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角∠ACB的度数 答疑: 小结: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