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析王熙凤大奸大恶下的真善美

浅析王熙凤大奸大恶下的真善美

浅析王熙凤大奸大恶下的真善美
浅析王熙凤大奸大恶下的真善美

浅析王熙凤大奸大恶下的真善美

王琛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红楼人物众多,个性鲜明,使读者掩卷不忘,耐人寻味,王熙凤行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更是成为众人评说的对象。凤姐是《红楼梦》活的灵魂,曹雪芹“圆型人物”的塑造手法,则从生活的多个侧面赋予她饱满的性格,也使红学研究对凤姐的态度一直以来褒贬不一,更让读者又爱又恨。“恨”的是她大奸大恶下制造的悲剧,“爱”的是她的真性情。小说中许多著名的惨案或多或少的和她脱不了干系,但无论她曾制造过多少可称之为“恶”的事件,她身上始终体现着人性的美丽,真善美的光环。

关键词:王熙凤;封建伦理;恶;真性情

《红楼梦》经久不衰,时间于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它不仅属于当时,更属于现在和未来,它是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旋律。它所传达出的信息是健康的,美好的,“是关于人的生命如何保持它的质朴,人的尊严如何实现的普世信息,它超越时代,又充分时代。”[1]124曹雪芹用大量的人物架构起一个“真实”的红楼世界,并用一群性格鲜明,极富社会内蕴的人物形象,将社会百态展现在我们眼前,王熙凤就是其中之一。

凤姐是小说活的灵魂,是曹雪芹塑造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代表着趋于没落的封建阶级。在红楼中,作为典型形象的王熙凤,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更有男子不及的胆识和心机,并同社会风气同流合污,放债生息、行贿受贿。她用尽了权术,制造了许多罪恶,残忍且阴毒。尤二姐的死,贾瑞的死,金哥的死,张华的死,一宗宗命案,让这位“蛇蝎之人”变得名副其实。王朝闻先生的《论凤姐》则从各个角度对凤姐进行了批判,并把她归入典型的反面形象行列,使得“大奸大恶”成为凤姐的代名词,一度成为主流思想。然而读完红楼却有种“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情感体验。[2]147当她“反算了卿卿性命”之时,我们并没有因为坏人的罪有应得而拍手称快,更多的却是惋惜和难过,甚至感觉到这部巨著的生命被抽走了七魄。为何我们对这位“蛇蝎之人”而恋恋不舍?其原因则正如袁行霈所言,“在于曹雪芹对人物的如实描写,虽然不是实有,却都是‘真的人物’”。[3]307曹雪芹从不同侧面对凤姐进行了描写,美恶并举、美丑互渗,改变了从前小说人物性格塑造类型化、单一化的窠臼,使凤姐并非仅仅停留在恶的一面,而是用摇曳生花之笔,写出了特殊情况下她的真性情,让读者感受到了凤姐大奸大恶下的真善美。

一.凤姐其人

王熙凤是红楼群芳中最璀璨的一支,她并不是小说的女一号,但是每次出场

总能把读者的眼光聚焦于一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彩袖辉煌,恍若神仙妃子”,[4]17短短两句话已将一个活跃出群的人物留在我们的脑海里,使人物声势不凡,人皆屏息,她独放诞,更是彰显了她与其他女子的不同。

她有着“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4]24的家世背景,王家独揽外贸,富甲江南,家族华贵又当权。凤哥又“自幼假充男儿教养”[4]14可以走出闺阁,去见识大千世界。家庭环境与教育方式,造就了凤姐看人做事的交际能力,能说会道的口才。而“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4]24的贾家,更是为她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同时也让她看到了隐藏在贾家的巨大商机。在掌权的几年里,王熙凤用生命诠释着对权力和金钱的渴望,“极度的贪权和好利,必然和残酷的心机是分不开的”,[2]155也注定她少了点妇人的恻隐之心。在封建专制的社会里,女人是活在男人影子下的附属品,社会地位低下。三从四德的社会普遍认知,使那个时代的女性毫无反抗精神。在红楼塑造的众多女子中,上至太太小姐,下至丫鬟,都不得不顺从封建制度对她们命运的安排,而王熙凤具有现代女性意识,不甘于女子在封建社会的从属地位,以女子的身份冲击着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周瑞家的对刘姥姥说凤姐虽小,行事却大,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不过她。贾珍也曾说她如今出了阁,越发历练老成了。贾琏自从娶了凤姐后,上下无一人不称颂琏二奶奶的,贾琏也不得不退一射之地。她有企业家的野心,也有足够的条件去填补自己欲望的空缺。无论她多么好强、有才干,始终离不开她所生存的环境和土壤,男权社会中“夫为纲”的枷锁始终和她性格中的反抗精神在撕扯,也造就了她性格的多元化。

二.正邪两论王熙凤

王熙凤是红楼里的重要人物,不是才女,却胜似才女。她奸诈狠毒,做事不留余地,却八面玲珑,博得大家的喜悦。凤辣子是“恶”的,玩弄别人性命于手掌,为了钱权不择手段;可她却又是“善”的,尊老怜贫心存仁心。她时善时恶,时而温良时而狠毒,时而爽朗时而阴险,复杂得令读者难以简单地判断其美丑。

[3]308

1.多重矛盾统一体下的王熙凤

王熙凤是典型的矛盾统一体,她是封建大家庭的管理者,又不得不作为被管理的形象出现;她不服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但又因为小香袋恐惧地发抖;她不相信阴司地狱,但又供瘟神、求福祉。

(1)封建社会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贾母是荣国府最高权力的代表,凤姐深知得贾母心者得天下,于是千方百计巴结、迎合、讨好贾母,并因此成为了封建大家庭的实际管理者,支配着别人的命运。与此同时,在封建礼法道德网中,她的命运又握在别人手中。“尴尬人难

免尴尬事,鸳鸯女誓绝鸳鸯侣”一回中,邢夫人向凤姐讨计,帮贾赦讨鸳鸯,凤姐明知这事不可为,可迫于婆婆的压力,不得不为之。贾母知道后非常生气,凤姐的一句“谁叫老太太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似的,怎么怨得人要?我幸亏是孙子媳妇,我若是孙子,我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4]310顿时化解了众人的尴尬。在封建社会里,女性自我的实现受着种种限制与束缚,贾赦讨鸳鸯一事中,体现出更多的是凤姐作为管理者的无可奈何。凤姐管理着三四百人的大家庭,无论她在这些关系网中如何如鱼得水,如何争强好胜,也仍旧摆脱不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笼罩。

(2)封建制度的挑战者与妥协者

凤辣子在封建制度的土壤中生存,始终受着“夫纲”和“妇道”的礼教拘束。贾琏的奶妈给儿子求差事,通过王熙凤才办成;贾瑞谋差事得通过贾琏求凤姐,而凤姐却不买贾琏的帐;贾琏因为一绺青丝吓得脸都黄了,求平儿替他遮盖,这些仿佛与“夫为妻纲”的女性行为规范格格不入。可是当贾琏纳妾,凤姐虽心里不愿,但是为了构建“贤妻”的形象,不得不屈服,并容下平儿,拴住贾琏的心。贾赦赏秋桐给贾琏,由于是公公的意思,凤姐也不得不笑着接受。凤姐是见过大世面,走过大风浪的人,然而当王夫人拿着五彩绣香囊质问凤姐时,她却吓得紫涨了面皮。这种淫秽之物与当时的道德规范格格不入,连凤姐这样胆大妄为的人,也因这小小的香袋发抖,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屈服。

(3)封建迷信的反抗者与顺从者

“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4]91凤姐自称不信鬼神,可是大姐出疹子时,凤姐一面供奉蚕娘娘,一面传于家人忌煎炒,又信了鬼神。女儿起名字也是没什么文化的刘姥姥起得,只为借借这庄家人的福。并且因为贾瑞、尤二姐、金哥等人的死,请求刘姥姥求神祷告。

王熙凤是封建制度下的女强人,她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思想、有原则、有立场。但封建制度容不得个性的存在,所以她只能苟活于封建的牢笼中。无论她怎么坚强,她始终是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她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

2.“凤辣子”的“恶”

凤辣子做事的不留情面和对权力的玩弄,深深地烙在读者心中。使读者恨之,骂之,贾瑞之死,尤二之死,金哥之死,仿佛还历历在目。凤姐是贾府真正意义上的掌权者,又有男人万不及一的为人处事。有权才能弄权,有才才会用权,她的才能和地位注定了权力最终会被她玩弄于手。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一回中,静虚贿赂王熙凤,用激将法求她干预金哥和原任长安守备公子退婚官司。她倚仗权势,勾结官府,假借贾琏的名义,欺瞒长上,完成了这桩交易,从而使这对苦命鸳鸯双双殉情。张李两家只能落得人财两

空,而凤姐却坐享了三千两。人命不仅没让凤姐回头是岸,反而尝到了甜头,“自此王熙凤胆识愈壮,更加恣意作为起来”。[4](96)《红楼梦》中还用了大量笔墨描写凤辣子的逞威弄权、滥施刑罚。“垫着磁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不给”;琏二奶奶生日当天,她发现为贾琏望风的丫头时,喝令拿绳子鞭子,“把那眼睛没有主子的小蹄子打烂了”[4]297,并且吓她要用烧红的烙铁烙嘴,刀子割肉,当即拔下簪子戳小丫头的嘴,扬手一巴掌打得丫头立刻两腮紫胀;清虚观的小道士撞在凤姐身上,她扬手一巴掌打的小道士站不住;协理宁国府时,凤姐不顾情面惩罚迟到的王兴媳妇。兴儿曾评价王熙凤:“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4]463可见,在这些下人眼里,王熙凤的严厉使人不寒而颤。“大闹宁国府”一回中,凤姐还不忘对尤氏借端讹诈。弄权和谋私是相承的,小说里不止一次写到王熙凤利用手中的财权,放债生息,把月钱拿出来放高利贷。直到贾府抄家,几大箱放贷款的票据被没收,她的“谋私”才变成了水中月,镜中花,真是“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4]35。

3.重新审视王熙凤制造的悲剧

王国维认为“红楼的悲剧是超越意义上的,应把悲剧视为共同关系的结果”。

[2]246而许多人恨凤姐是因为她制造了红楼中大量的悲剧,最重要的是把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归结于凤姐的“设奇谋”,断然将她列入红楼的白脸行列。可归根究底,红楼悲剧岂是这一“蛇蝎之人”而能为之?

(1)贾瑞之死

瑞固不堪,也不至死,凤姐何至于下毒手往死里整?王蒙认为,贾瑞的死除了王熙凤的品质道德问题外,还有:一、王熙凤是变态、性压抑主义者,自己被压抑,为了发泄,以压抑和残害他人为乐;二、生理本能的饥饿,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三、尚谋主义,什么都讲究计谋。王熙凤拒绝贾瑞易如反掌,她却不断招手,以蹂躏和夺取贾瑞的性命为乐。[5]78

首先,我们知道贾琏的妻妾并不多,而且贾琏和王熙凤的夫妻生活很和谐。“送宫花贾琏戏熙凤”一回中,周瑞家的和大姐奶妈的对话,虽然是从侧面描写了贾琏和凤姐的夫妻生活,但让我们看到了即使已经有了女儿,二人仍然很亲密。巧姐出花,要供奉蚕娘娘,贾琏需回避几日。十二日送了蚕娘娘,贾琏搬回屋子,“是夜更是无限恩爱”,[4]138所以性压抑之说是无稽之谈。其次,文章中许多细节的描写都让我们看到了凤姐的仁慈之心,如司琪的死讯传到凤姐耳朵里时,她说“怪可怜见的”,并打发人料理;凤姐是一个才智多谋的人,操持着一大家子的事务,对待人和事都会权衡利弊,处事唯恐落人褒贬,对待初次见面的刘姥姥都是客客气气的,何况贾瑞?所以生理本能的饥饿,以蹂躏贾瑞性命为乐更是无从考证。

从贾瑞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来看:贾瑞和凤姐花园邂逅,贾瑞主动调戏凤姐,凤姐机智躲过;之后,贾瑞多次登门,行为不轨,凤姐设计警告;最后,贾瑞终不悔悟,正照风月宝鉴而死。究此过程,凤姐并没有置贾瑞于死地。相反,她的行为符合儒家文化下,人们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普遍认知。进一步说,如果贾瑞的目的得逞,那么王熙凤与鲍二家的又有何异?

贾瑞替贾代儒管学时,总是以公报私,勒索子弟,欺善怕恶,是个最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在儒家思想的教育下,他敢光天化日下调戏长嫂,足以看出他的品行有问题,平儿也说他是个“没人伦的混帐东西”[4]75。凤姐深知不治瑞,必为瑞所制。于是她设计,使贾瑞在腊月天里冻了一夜。凤姐只不过是想惩罚一下贾瑞,让他知错能改。可是贾瑞却执迷不悟,仍然纠缠。凤姐才找贾蓉和贾蔷,并设计惩治贾瑞。当他病危时,跛足道人送来风月宝鉴,以救贾瑞之命,他大可不必死,可惜他色欲攻心,最终失了小命。

凤姐是嫂,对于贾瑞来说就是长,贾瑞对嫂子图谋不轨,实质是对封建伦理道德中“礼”的触碰。贾瑞对封建社会“长尊有序”的挑战,必然被社会所不容。贾瑞是传统儒家道德教育下的典型代表,极度缺乏性教育。为了金榜题名,二十多岁还未娶妻,使其对性极度渴望,以致于形成扭曲的性心理。在红楼的那个时代“性压抑的结果必然同时带来性伪善、性残暴、性享乐、性放纵”,[5]78凤姐的出手是封建伦理道德对贾瑞的回击。

(2)尤二姐之死

贾琏偷娶尤二姐,被凤姐发现以后,凤姐进行了三次出击。使用“调虎离山”之计赚尤二姐入贾园;“树上开花”之计被尤二视为知己;“瞒天过海”之计使尤二名正言顺。[6]112接下来就是善姐和秋桐为了各自目的地尽情发挥,而凤姐对尤二地回击仅仅是挑唆和装病。尤二姐嫁贾琏之前与贾珍贾蓉父子不清不楚,连她自己也说自己是一个“无品行”[4]465的人。尤二姐嫁贾琏本来理亏,在贾府中又不得人心。面对善姐的欺负,秋桐的恃强凌弱,孩子的流产,“花为肠肚,雪作肌肤”[4]495的她,怎能经得起这般折腾。

凤姐本无杀人之意,精明的凤姐事事权衡利弊,尤二姐死在自己的地盘上只会落人褒贬。在纳妾被认为合法的时代,并不承认女人的欲望和权力,女人只能尽力维护自己的贤惠。“七出”中的嫉妒,是可以被男人当做休妻的条例。即使凤姐再生气,也不会干涉丈夫的婚姻。既然娶尤已成定局,那么赚尤入园是最两全其美的方法。赚尤入园一方面可以表现自己的淑德,并且拴住贾琏的人;另一方面可以把敌人置于自己的眼皮底下,有什么事可以及时出击。

尤二姐的死,凤姐固有责任,可是也不能把责任全部怪在凤姐头上,尤二姐的死还有以下原因:

一、主观原因:尤二姐性格的懦弱性;

二、直接原因:秋桐的嫉妒,胡庸医的心术不正;

三、间接原因:贾琏的喜新厌旧;

四、根本原因:封建礼教的残害。

男权社会中的三纲五常,实际上是在暴露整个社会风气,乃至礼教、制度的不合理。“尤二姐就是作者精雕细琢,被礼教之理荼毒和残害的典型”。[7]154如果没有凤姐的设计,没有秋桐等人的欺负,没有胡太医的粗心大意,尤二姐的命运仍然逃不掉悲剧的结局。在封建社会中,像尤二姐这样出身底层的人,想有家庭地位很难遂愿。更何况她本有婚约,行为不贞且众人皆知,而且又是贾琏在戴孝期间偷娶的,在贾府这样的“诗礼”大家中,如何立足?

(3)宝黛爱情的悲剧

对于宝黛的爱情,贾府上下一直都认为宝玉和黛玉会修成正果。就连贾府的小厮兴儿也说:“他已有了,只为露行。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所以还没办呢。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4]470凤姐也曾在众人面前对黛玉说:“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儿?”[4]161以玩笑的方式表露自己对宝黛爱情的支持。我们知道,凤姐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学家,对于一味迎合奉承贾母的凤姐来说,如果没有揣摩到贾母的立场,她是不会当众挑明二人的关系,尤其是在宝钗在场的情况下,“吃茶”事件实质是贾母对“金玉良缘”的一种否定。宝玉病重,贾府借宝玉的婚事冲喜。此时无论贾母多么看好宝玉和黛玉,为了达到冲喜的效果,也不得不借助“金玉良缘”的吉利,放弃病恹恹的黛玉。作为贾府的一员,王熙凤看着疯癫的宝玉,看着忧心忡忡的大家,也只能出谋划策。宝黛的爱情悲剧,不是贾家长辈们的过,更不是凤姐的错。

宝黛的爱情是自由的,可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制度下,她们的爱情与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背道而驰。封建社会传统的婚姻观念中八字的相合,也注定只有“金玉”才会“良缘”。在封建制度的枷锁下,在封建思想的束缚下,宝黛纯洁的、美好的爱情最终夭折。

无论贾瑞还是尤二,还是鲍二家的,亦或者是未成亲的金哥夫妇,他们的悲剧性并不是凤姐一人可以操控的。难道没有凤姐,贾瑞儒家教育下的扭曲心理会健康地发展?尤二姐和鲍二家的可以和贾琏白头到老?金哥夫妇会有情人终成眷属?结果不想而知。

4.凤姐的真性情

约瑟夫·普利策说:“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王熙凤则在曹雪芹的笔下将天使和魔鬼融合得天衣无缝,诠释了一个有血有肉、性格饱满的近现实主

义形象,将“性格真实”演绎得淋漓尽致。王熙凤只是末世中一只喜欢表现自我的“凡鸟”,本能地从旧巢飞出来,站在高枝上唱歌。冷子兴和兴儿对凤姐褒贬的不同评价,是相互补充和照应的。[8]125的确,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她表现得非常自私,甚至毒辣和残忍;但是在另外一些事情的处理上,又显示出她难能可贵的真性情。

(1)传统女性形象的裂变

从王熙凤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女性形象的裂变。她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她富有强烈的责任心,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为人处事的高超艺术,更使她成为“脂粉堆里的英雄”。她是一个在男权统治下取得成功的女人,她的一生是权与利的一生,是性格绽放的一生。

凤姐是贾府的大忙人,“府内三百余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乱麻一般”[4]37,忙到不能一日没她。在男主外的封建社会里,当小太监来贾府敲诈,贾琏直皱眉头,最后躲了起来,而凤姐睿智勇敢,堪当大任。

她是红楼的能人,不仅把贾府管理得上下有序,而且协理宁国府时,事事上心,不畏辛劳,以身作则,用责任心把秦可卿的丧事处理得妥善周全。“秦可卿死封龙禁尉”,主持家政的应该是贾敬,可“贾敬闻得长孙媳妇死了,因认为自己早晚就要飞升,如何肯又回家染了红尘,将前功尽弃呢?”[4]80只凭贾珍料理,贾珍主外,妻子又在病中,只能请求凤姐料理家务,凤姐临危受命。凤辣子深知宁国府管理中的五大弊病:人口混杂,易失东西;事无专责,临期推诿;需用过费,滥支冒领;事无大小,苦乐不均;家人豪纵,人杂难管。对此凤辣子一到宁府就充分运用自己的权力,大显身手。她的就职演说掷地有声,消除了外人的尴尬身份。有头有脸的王兴媳妇迟到,她没有徇私,当下便处罚,并撂下狠话,还在宁府实行岗位责任制。送殡日期将近,也预先逐细分派料理。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树立了自己的权威,使混乱的宁府秩序井然;而且她充分还用宁国府这个舞台,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能。从而展示给我们一个有思想,从容不迫,让人钦佩折服的优秀管理者。“弄权铁槛寺”、“协理宁国府”,曹雪芹一方面写凤姐的滥用权力,一方面又写凤姐的善于用权。写出了她的“恶”,写出了她的“好”。无论是名利场上的驰骋,还是生活中的算计,在残忍狠毒的背后,作者总会让我们找到人性的亮点,大奸大恶的事实背后,其实是一个在封建制度下敢于挑战男权,争取独立人格的女性。

(2)传统道德地诠释

王熙凤是在一片笑声中出场的,热闹的场合总会有她爽朗的笑声,“丹唇未启笑先闻”[4]17。这样爱笑之人,偶尔哭一下总是很耐人寻味。在红楼中,凤姐总是以女强人的形象出现,但坚强的面具下,流下的是真情的泪,无论对亲情、

爱情,还是友情。

小说中有许多镜头都是凤姐对长辈的奉承、迎合,我觉得凤姐这样做这并不单单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更多的是孝的表现。凤姐的孝顺在贾府是众所周知的,丫鬟也说:“满府都夸着我们奶奶聪明和气,温柔孝顺”[4]263。许多评论家把凤姐的孝顺判定为逢场作戏,“假孝顺”。如果凤姐真是“假孝顺”,那么贾家衰落后,凤姐就应该露出自己的本性。可事实并非如此,“强欢笑蘅芜庆生辰”一回中,贾母故意怄凤姐说话,凤姐拖着病重的身子,仍然竭力张罗。我们从许多小事上都能看出凤姐的“真孝顺”。贾母想吃野味,凤姐就特地吩咐厨房去做。又想到贾母年纪大了,牙口不好,要弄的嫩一点,千叮咛万嘱咐把筋膜都剃干净。这件事是从一向都不喜欢凤辣子的邢夫人嘴里说出来的,可想而知,凤姐这样做得目的并不是为了让贾母知道,而是发自内心对长辈的关心。她对同辈和晚辈也照顾有加:宁府送殡时,担心宝玉在郊外不服家人的话,纵性逞强,惟恐有个闪失,便命小厮唤宝玉与其同坐;因天气越来越冷,凤姐提议在大观园里设小灶,这样就免了姐妹寒冷天地奔波。凤姐提议时先提到了林妹妹,然后提到了宝玉,被认为是奉承贾母的心意,可也是对姐妹们的单纯关心。首先,在红楼里,黛玉的身子是最弱的,禁不起这样折腾;其次,宝玉是大观园里唯一的男性,男子的身体本来就比女孩强,宝玉都受不了,何况其他姑娘。

从冷子兴口中我们得知,“贾家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4]8贾琏也不例外,虽长得好皮囊,但是荒淫无度。在一夫多妻的封建社会里,男人的荒淫似乎像猫儿的偷腥一样正常。凤姐生日时,无意中发现贾琏与鲍二家的奸情,愤怒至极,跑到屋里去厮打鲍二家的,最后换来的竟然是丈夫的拿剑追赶,她只能“哭着往贾母那边跑”[4]299。这一哭,是她对贾琏爱的流露。“林如海捐馆扬州城”一回中,贾琏奉命陪同黛玉一起南下探望。她对丈夫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当小厮回来报信,她迫切地想知道丈夫的情况,但有因为家里事忙得不可开交,只能捱到夜里叫来昭儿,忙了一天的凤姐,一边细细追问贾琏近况,细细吩咐,一边亲自收拾贾琏东西,直到四更。在贾琏外出期间,每到夜晚,也只是和平儿说笑一回,就胡乱睡了,当平儿睡熟后,她还在算贾琏的行程。这一系列动作,把凤姐对贾琏的关爱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封建制度的统治下,“毒设相思局”、“借刀杀尤”是多么的不可理喻,可是在一夫一妻制的今天,体现的却是一个少妇对婚姻的忠诚和对爱情的追求,更是一场捍卫自己婚姻的保卫战。

有人说,凤姐心地狠毒,处人处事只为谋利,这样说有失公平。秦可卿家境贫寒,父亲宦囊羞涩,甚至没钱给弟弟上学,二人这辈分又不同,可却与凤姐成为闺蜜,经常诉衷肠,连薛姨妈送的宫花也不忘记给可儿送过去。凤姐探望病中

的可卿,“不觉又眼圈儿一红”[4]71;可卿去世后,凤姐“一见了棺材,眼泪恰似断线之珠,滚将下来”[4]87。一个“又”,体现了凤姐心里的涟漪;一个“断线之珠”,体现了凤姐对友情的真。平儿本是凤姐的陪嫁丫头,在封建等级的束缚下,凤姐却可以放下主子的身份与平儿同桌吃饭,可见二人实是主仆却胜似主仆。“变生不测凤姐泼醋”一回中,凤姐打了平儿,在封建制度下,主子打奴才天经地义。可是事后凤姐却愧悔无故给平儿没脸,“又是心酸,又是惭愧”[4]302,竟落下泪来。回屋后,忙给平儿赔不是:“我昨儿多喝了一口酒,你别埋怨,打了哪里,让我瞧瞧。”[4]302平儿是凤姐的知心,凤姐对平儿的好,也换来了平儿的忠心耿耿。

在红楼故事曲折迂回的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到凤姐的善举。凤姐是个尊老爱老之人。刘姥姥是曹雪芹笔下典型的农村老妇,她说话粗俗,没有文化,但心地善良,让人难忘。作者巧妙地用凤姐把刘姥姥与大观园联系起来,从而有了刘姥姥三进贾府。刘姥姥的女婿和王家有点渊源,原不是一家,偶尔与王家连了宗。为了生计,刘姥姥一进贾府。贾家人多事多,面对这位连影儿都没见过的穷“亲戚”,大可以找借口推了。可凤姐依然客客气气,不仅留刘姥姥吃饭,临走还送了姥姥二十两银子。刘姥姥二进贾府,凤姐更是多方打点,百般照顾,甚至让刘姥姥给自己的女儿起名字。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两次进贾府,刘姥姥得了不少好处,她是个心存感激之人,所以贾家没落后,姥姥三进贾府,从而使凤姐的女儿逃出了悲剧的命运。凤姐是个怜贫惜贫之人。邢岫烟丢绵衣事件中,凤姐看见邢岫烟的衣服多半新不旧,被窝多半单薄,有意帮扶。她知道邢姑娘是个烈性女子,老太太拿来的东西一件没动。所以包了几件旧衣服给刑姑娘送去,并说“如果嫌旧,再送新的来”[4]665,不仅顾全了邢姑娘的尊严,而且达到了帮扶的目的。凤姐对毫不相干的晴雯有同情,王夫人严厉训斥晴雯时,凤姐想救,但是慑于种种压力,她不敢救;当凤姐得知司棋为了争取自己的爱情而香消玉殒时,夸她是个烈性的孩子;凤姐对袭人更是关心有加,袭人因母亲病重要回家走走时,凤姐又是派随从,又是带东西;抄检大观园时,她更是帮毫无关系的入画求情。

三.结语

《红楼梦》被认为是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它真实地再现了末世下整个社会生活的巨大断面。王熙凤则是断面中,泼辣狠毒与聪明能干的高度结晶体。她的“恶”,是畸形社会下,女性争取独立发展的必然;而她的“善”却不是偶然的结果。《红楼梦》的永恒来自人性,“曹雪芹写作的根基是人性,立于生命才能永久。所以人性难以用善恶,是非去裁判,只能通过无概念的性格,命运去呈现。《红楼梦》充分人性,充满性格,无是无非,无善无恶”。[1]114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赤足”,一桩桩命案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无法不指责她,但她又用自己

的行动与文儒面具下的伪风气作斗争,我们很难用善恶的尺度去衡量她。

王熙凤颠覆了那个时代所定义的传统女性形象,无论善恶是非,她身上始终有人性地闪烁。她的真性情让我们看到了伦理道德中真善美地存在,展示着任何时代都需要的文明支柱。从红楼的梦到今天的现实,从封建的压迫到今天的法制社会,从男权到平等,社会在向文明迈进,文明却在拷问人性。凤姐身上传递出来的人性美,不正是今天亟需的正能量?她站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用人性的光辉牵引着伦理和道德地回归。

指导老师(李娜)参考文献:

[1]刘再复.《红楼梦悟》[M].北京:三联书店,2006.

[2]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

[3]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湖南:岳麓书社,2005.

[5]王蒙.《王蒙的红楼梦》[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0.

[6]传薪.《王熙凤与三十六计》[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3.

[7]凌解放.凤凰巢和凤还巢[J].《红楼梦学刊》,1983,(4)151-172.

[8]王朝闻.《论凤姐》[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

The Positive Energy on Wang Xifeng

WANG Chen

(Department of Chinese, College of Humanities,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Shaanxi 714000,China)

Abstract:Cao Xueqin,who is the author of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records the social life of that time with distinct characters.Wang Xifeng is a typical.Cao Xueqin"round characters"shaping technique,gives her a mixed character.No matter how many bad things she makes,the beauty of human nature always shines on her.

Key word:Wangxifeng;feudal ethics;evil;nature temper

校园真善美

校园真善美 校园的天空流转着多彩的祥云,校园的大海飘扬着远行航船扬起的风帆,真善美一直是我们大家所追求的,而这些恰恰在校园是随处可见的。 校园中真善美虽然无处不在,但却隐藏在校园的一个个角落中,隐藏在被我们时常忽略的笑容里,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耳朵去聆听,用眼睛去发现。 我亲爱的同学们,每天的朝夕相处,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比旁人来的更加亲密。虽然有时候我们之间会产生误会,产生隔阂,和因为小事而闹别扭,但当彼此遇到困难,都会伸出援手,挺身而出。那些小的不愉快的插曲,最终被我们心底那真善美所取代。 校园里操场上,也有许多真善美,老师拿东西一不小心掉在地上会有同学上前帮忙,同学们在操场上不小心摔倒会有人上前扶她,看到别人有困难会生出自己的手去帮助别人。 比如在篮球场上,我班一位同学在运动

时不慎扭伤了脚,无法走路,几名不相识的同学轮流背着把他送到了医院,并且为他垫付了医药费。事后,我班的同学表示要答谢那几位同学,但他们却推辞到:“一点小事,不用客气。” 有时操场干净了许多。只见地上纸屑少了,尘土少了,那些打扫的值日生们脸上趟满了汗水。同学为了减轻老师的压力和工作量,帮老师。 有时一夜的大雪后,我们的校园银装束裹,格外清新宜人。但大雪后校园内主要道路上,厚厚的积雪也给师生的出行带来了不便那是我们会一起冒着严寒及时清扫了主要道路上的积雪。为此,保证了校园安全。 老师说过人之一生,俯仰一世,无不以友情、亲情、爱情为真。此三者,人间真情也:友情为真,亲情为善,爱情为美。 校园里友情,亲情无处不在,虽然没有爱情却也觉得充满真善美的校园很美丽。 希望大家可以让真善美充满校园,不要让假恶丑代替他们。

第2课 弘扬真善美 教学设计 (1)

第2课弘扬真善美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2学情分析 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太差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弘扬真善美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对比以下两幅中外作品,说说你所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王文彬《夯歌》 委拉斯贵支《纺织女》 图片展示《夯歌》和《纺织女》的图片。 活动2【讲授】弘扬真善美 分析: 请同学们用美术语言,说说画面中的人物造型,结构和特点。 同学们通过这两幅画面的构图和内容,能够联想到什么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你能分析作者的意图吗? 教师总结: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最求的永恒主题,是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通过以上两幅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质朴,勤劳的美。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 潘荣本《铁肩担道义》和《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的图片。 和《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的图片。 1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么特点?

2就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语言与作品的深层意蕴的内在联系在组内发表看法。教师总结: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此,美术作品就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笞假恶丑。 欣赏下面中外美术作品: 1东汉《铜奔马》 戈雅《1808年5月3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展示《铜奔马》《和平鸽》的图片。 结合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尝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2《和平鸽》的图片。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 我们再欣赏任何一幅作品时候,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语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师总结: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艺术语言和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体现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 活动3【讲授】小结 优秀的美术作品,它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之中,大都有着一些更为内在和深远的意蕴,只有感受和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才能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活动4【讲授】拓展 1、扩大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关注生活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形象。运用所掌握的欣赏方法进行判断和评价。 2、选择自己最有欣赏心得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短文的写作练习。

浅谈王熙凤

浅谈王熙凤 王熙凤——《红楼梦》中的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她身上概括了各种各样的矛盾,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我们甚至可以从她身上看到封建帝王“家天下”里的权势消长、朋党倾轧、派系争斗的雏形。王熙凤可以说是《红楼梦》中的一个焦点,或者说王熙凤这个焦点辐射出的种种矛盾,就是给人一种纵深感,不能就事论事的看成是一种家族的矛盾。 红学前辈王昆仑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为什么这个人物会令我们有如此之深的感受呢?这是因为历来融化在中国女性人格中深入骨髓的从属意识,在王熙凤身上居然相对弱化。不仅可以与男性争驰,甚至还能居高临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最终也逃不过“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王熙凤美丽的外貌,出众的口才,极深的心机,干练的作风,毒辣的手段使得这个人物极具独特性、丰富性和复杂性。更加耐读,研读深究。 (一)美丽动人,恍若神妃。 曹雪芹在第三回王熙凤出场的时候就这样写道:“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簪,绾着朝阳五风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官绦,双衡比目玫瑰珮;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稍眉,身量苗条,体格

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王熙凤的容貌在那无数妯娌姐妹、姨娘、婢妾,甚至奴婢丫环中,几乎算得上独树一帜、艳压群芳的了。可以说,曹雪芹不仅对于王熙凤这个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的描写,花费了大量的笔墨,而且对王熙凤的美貌以及神态也是进行了极其细致的描写。以至于王熙凤在最开始一出场的时候,就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伶牙俐齿,巧言善辩。 这是王熙凤这个人物的形象的一大特征。按说王熙凤在整个贾府中,她的辈份是很低的,她是孙子媳妇。那么为什么像王熙凤这样的一个人物能够当家呢?因为她有娘家“金陵王”的背景,有贾母的靠山,有邢王、二夫人矛盾的牵制,还有她本人才干欲望的主观条件。更重要的是伶牙俐齿,巧言善辩,善于处事,城府颇深可以说是王熙凤的一大有利武器。王熙凤这个人物在贾府中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她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如若她不是巧舌如簧,那么她是无法在贾母这个大家族当家的。 (三)心思缜密,攻于心计。 这是王熙凤这个人物的有一大特征。《红楼梦》中,李纨曾这样打趣凤姐:“天下人都被你算计去了!”李纨这句话虽是带着些玩笑的性质,但却对王熙凤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语。她除了索取贿赂外,还

王熙凤人物性格分析

王熙凤,是《红楼梦》宝黛钗凤四大主角中唯一的一位少奶奶。她精明,狠毒,泼辣……有人说,她太看不开了,何苦每件事都抓那么紧?她的曲子《聪明误》上也写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可是,我认为她是很值得同情的一个人,她的性格大部分都是形势所迫。 王熙凤生在王家,是个大家族。王夫人,薛姨妈都是她的姑妈。可是书中却说她“无父无母,只有王仁一个亲哥哥。”宝钗的哥哥薛蟠再怎么坏也顾着妹妹,但是王仁这个哥哥不仅顾不了,帮不上王熙凤,还总是到处要她照顾。大家族里无父无母的生活,该是怎样的一种凄凉?同样在大家族里过着无父无母生活的还有史湘云。她是“事事要看人脸色,一点也做不了主”的。也许是这,养成了王熙凤什么都要控制,什么都要拥有的性格——她太缺乏安全感了。 后来,她嫁到了贾家,嫁给了贾琏。贾琏是荣国府的长孙,她又是大家族的原配,自然要管着事情。房子的打扫修补,宝玉在书房里的零花钱,丫头们的月钱,土地房屋的租子,夫人小姐们的衣服首饰脂粉,在院子里游玩的一项项设施,还有许多突发事件……哪一件不得她筹划处理,哪一件不得操着许多心?王夫人,她的亲姑妈,在与贾母的斗争中选择放手不管事向贾母表明她的态度;邢夫人,作者给她的评价是“嫌隙人”,到处找茬,还在凤姐最艰难的时候出手伤她;李纨不管事,实际上还给她添事……还能有谁可以帮她呢?下面的一个个婆子媳妇都是难缠的,都在盯着她,等着抱怨,等着看笑话儿。只有平儿,能帮帮她了。 黛玉的身体不好,咳血,有不治之症——但是凤姐的身体能好的了多少?连贾琏都说凤姐“这病是好不了的”。黛玉可以不去请安问候,可是凤姐呢?她是最要强,最好强的,她不能让别人嘲笑她…… 悲呼哉,凤姐!她看不开,放不下,也无法看开,也无法放下——最后,只能随着这个破败的大家族一起消亡,却得不到一点应有的叹息。 在《红楼梦》中, 作者用了极浓笔调写了王熙凤的出场,她满身锦绣,珠光宝气,”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恍若神妃仙子”但是她是面艳心狠.正如兴儿形容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第65回). 贾瑞垂涎她的美色,她给予诱饵,设下圈套,让他上钩,最后使其害相思病致死. 铁槛寺老尼净虚为了要帮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抢亲,许她三千两银子;她便通过关节暗地使长安节度云光逼婚,结果迫使一对青年男女双双自尽.贾琏偷娶尤二姐让她得知便又”大闹宁国府”,后来也导致尤二姐无地自容,饮恨含金自杀. 王熙凤虽然是如此的劣迹昭着,罪恶累累, 但是人们都无可否认她的聪明才智.在这个几百口人的大家庭里,只有她能八面玲珑,四出周旋.处理极其复杂的人事关系,也只有她能东借西挪,应付入不敷出的浩繁开支.她对付贾府的种种弊端及危机心明眼亮,处处表现出办大事的魄力和本领. 所以在第五回的判词就写她”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说明了她的归宿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处于”末世”者,最有才干的人逃脱不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运.------“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个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的王熙凤恰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于罂粟花就再恰当不过了. 画: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注释] 这一首写王熙凤。 1.凡鸟——合起来是“凤”字,点其名。《世说新语·简傲》说:晋代,吕安有一次访问嵇康,嵇康不在家,他哥哥请客人到屋里坐,吕安不入,在门上写了一个“凤”字去了。嵇康的哥哥很高兴,以为客人说他是神鸟。其实吕安嘲笑他是凡鸟。这里反过来就“凡鸟”说“凤”,目的只是为了隐曲一些。

真善美教学反思

《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反思《真善美的小世界》这一课题是人教版艺术课程五年级上册中的一唱歌课,本节课我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和标准,以音乐为切入点,主要是教唱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这是一首赞颂“迪斯尼乐园”的美国歌曲,歌曲表达了儿童们对真善美小世界的向往。整堂课教学环节清晰,节奏紧凑,音乐性较强,并进行了德育的关注和渗透,学习落实比较细化,教学手段有针对性,每个环节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在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上均很注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基本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深挖教材,拓宽思路。 要想上好一堂艺术课,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深挖教材,抓住着眼点,然后拓宽思路。在教学设计方面,我根据儿童的心理进行设计,使教学充满了童趣,激活了儿童对学习艺术的兴趣。例如,刚上课时,老师头带米老鼠头饰进入课堂,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拉近了距离,创设了情境,学生学习的兴趣瞬间就提高了。在课中始终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基本理念,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注重给予每一位学生平等的艺术教育机会,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让他们都能尝到艺术学习的快乐。 2、以人文为主线,以个性为主导。 在艺术教学中,我们要转变“教师教,学生学”的观念,以人文精神为主线,以知识技能为隐线,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艺术知识、

了解艺术,形成艺术经验和艺术能力。艺术教育要给学生个性展示的空间,不要以统一的规格、统一的要求去约束他们,为他们创造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形成个性化的审美趣味。在创作表演中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活动,培养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本课时的亮点在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载歌载舞的举办一个以“迪斯尼乐园欢乐大巡游”为主题的艺术活动,表达了孩子们对迪斯尼的喜爱之情。学生非常踊跃、乐于参与,他们兴高采烈地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气氛热烈,使本课时在此达到了高潮,可孩子们还未尽兴,都想有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你争我抢的上台表现一番,让我感动得不得了,心想孩子们天生就是可爱的“表演家”。我想我们应该为他们创造潜能的发挥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成功,促进他们多种艺术能力的形成。 3、找出不足,总结经验 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也是过程的体现,学生们已经不在满足于“棒、棒、棒、你真棒”,翘个大拇指、鼓掌等单纯的评价方式。而我,恰恰在整堂课中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课后细细回想起来,总感觉有不足之处,例如,我应该多抓住学生的精彩点适时的进行评价,也可以生生互评,课堂上应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鼓励别人,表达自己的分析、评价。当同学们表演得非常棒时,我可以说:你们真是个表演天才!等等。 整堂课最遗憾的地方是我的范唱。由于受嗓音的影响,我的范唱

浅论王熙凤的语言特色

浅论王熙凤的语言特色 摘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浓墨重彩的人物,“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红楼梦”的曲子对她是这样概括的:“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作者叹息她的命运,却也掩饰不住对她才能的赞美。她是大观园群芳苑中的一朵奇葩,虽然最终也没能摆脱命运的泥沼,但在她盛放之时却是那么的妖娆而绚烂,尤其是她那丰富多彩且极具生活韵味的语言,既显示出她聪明绝顶、变幻莫测的机心,又使凤姐这一人物形象散发出独特的个人魅力。 关键词:王熙凤语言生活 王熙凤的语言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她的语言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不仅使读者眼界大开,看到种种生活态和社会相;而且心智大开,体会聪明绝顶、变幻莫测的机心。王熙凤的语言辛辣、鲜活、俗气却也十分讨喜,她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娴熟的驾驭能力,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听觉盛筵,一场不折不扣的生活秀!王熙凤是《红楼梦》的主角,“对话中所涉及的人物虽多,重点却只有两个:一是宝玉,一是凤姐”。《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凤姐的研究及各种评语是非常多的。无论在《红楼梦》书里,或是书外,评论最多的一个,遭人褒贬,亦赞亦咒。 王熙凤的语言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俗语、修辞语言的锦上添花 在书里头,上自老祖宗,下至小厮头儿及所熟知她的,莫不对她都有评语。在第三回中贾母在王熙凤一出场的时候,就像我们介绍了凤姐,她说:“他是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收他‘凤辣子’就是”。“凤辣子”是贾母对凤姐的一种昵称,这足见凤姐在这位老祖宗眼中的地位了。秦可卿这位素与凤姐交好的少奶奶也对凤姐有评语,即在第十三回中凤姐在梦中听到的:“婶婶你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脂粉队里的英雄”凤姐称得起。在长辈及平辈人的心中对凤姐是这样一种评语,那么在低下人及外人的眼中凤姐又是怎样的呢?这里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一个是大家所非常熟悉的就是兴儿的评语:“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有一大段,可以代表贾府里面那些下人的民意。都总管来升的评语更是精辟:“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从这两个例子我们便看出凤姐在低下人心中的位置。还有陪房周瑞家的,她对凤姐也有一些评语,她说:“这位凤姑娘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她不过……。就只一件,待下人未免太严些个。”另外对于外人对凤姐的评语,我们可以举第二回中冷子兴的话:“说模样又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还有一此在心里头以凤姐也有一些评议。如,黛玉进贾府,凤姐出场“未写其形,先使闻声。”黛玉不禁纳罕“这引起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她虽没有说出口,她就觉得有点纳罕,有点奇怪。这些无论就说出来的还是不说出来的,都说明凤姐这个人物在《红楼梦》里面都议论很多的。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doc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doc 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她“模样极其标致”,心计口齿都在众人之上,有出色的管理才能和协调能力,可谓才貌双全。然而,“凡鸟偏从末世出”,精明强干的的王熙凤寄生在日趋腐败的封建府邸内,她又具有一切没落贵族所共有的罪恶特性,最终走向了毁灭。 关键词:王熙凤容貌美丽能言善辩心狠手辣 《红楼梦》中塑造了许多个性异常鲜明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多情又有才,或多愁善感又哀怨,或雍容华贵而又多心计,或外表美艳而内心狠毒,或虽传统保守但讨人爱。在这些人物形象中,外表美艳而内心狠毒的王熙凤给读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美貌娇艳,性子刚硬,好强而不留情面的多重性格特征使这一形象跃然纸上,成为一个独特而又丰满的艺术形象。 一、容貌美丽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是颇具戏剧性的:她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来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是一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即使后来再不与她相见,这种第一印象也不会让人忘记。我们来看一下《红楼梦》第三回中的王熙凤出场:“一语未了,只听见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

[展现藏XX真善美的眩目彩练]关于真善美的教育理念

[展现藏XX真善美的眩目彩练]关于真善美的教育理念编者按: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西藏民间艺术丛书》图册一套八本,分别是《脱模泥塑》、《面具艺术》、《服装配饰》、《绘画唐卡》、《器具纺织》、《建筑装饰》、《玛尼石刻》、《工艺雕刻》,由张鹰、韩书力、余有心、边多等主编,共刊出图片2000多张,集西藏民间艺术之大成。为隆重推出这套丛书,本刊特选发丛书总序,以飨读者。 如果说世界上没有不爱美的民族的话,那么我以为藏民族应算是最懂美又最会美的民族之一。 亿万年前,天公之伟力在地球这片高耸的大地上塑造出近乎平行的喜马拉雅山、雅鲁藏布江和羌塘草原那寥远苍茫的自然景观。这片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地的世界屋脊最显著的生态特征便是高寒缺氧 与关山阻隔。然而,千百年来向以骁勇、智慧、隐忍、善良著称的藏民族(也包括生活在西藏的其他兄弟民族)不仅极好地顺应了艰苦的 生存环境,并且能世代连绵,不屈不挠地在这片无垠的生命禁区里创造与传承着独属于雪域高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令世人钦羡与瞩目。 前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现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为这套书题辞,译文为:“高天厚土,浑金璞玉,打开山门,走向世界。”

毫无疑问,藏民族正是得益于险恶的生存环境,才锤炼与锻造了自己强健的体魄与坚忍的性格,同时又激发培养出人们那超乎寻常的宗教感与想象力。人们在获取了物质上的温饱之后,自然而然地生出改善与提升其生活品质的念头。对于藏民族来说,羊皮袍是必需的,是形而下的;而袍上缝缀出的五色护边,后背部位勾挑出的吉祥图案连同胸前的松石佩饰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是形而上的,是信仰与理想的体现与物化。而一件未经加工装饰的羊皮袍,藏族人是难以接受的,就如同他们不能接受酥油茶里没有盐,劳作时没有歌一样。又如我们在西藏的农村与牧场会常常见到脸颊上对称贴满白胶布和涂 抹着厚厚的牛羊鲜血的妇女,其本意是美化容颜。而追根溯源遥想当初恐怕仅仅是为了吓跑与驱赶魔鬼。斗转星移,这种观念的潜移默化是否可以归解为藏民族的生活文化、习惯文化或是经验文化的动态表现。 在西藏城乡各地稍作细心观察,便会发现称得上民间艺术的物品车载斗量,称得上艺术家的工匠比比皆是。由于信仰与民俗使然,自古以来,西藏的社会分工较内地要粗疏许多,一个膀大腰圆的壮汉回到家里可能是飞针走线的好手, __家庭主妇同时会是厨房糌粑画和院墙牛粪饼的创作者。即使是技艺要求甚高的雕刻与绘画艺人也是农忙务农,农闲从艺的自如地变换着角色。

浅谈教师之真善美

浅谈教师之“真善美” 教务科高一曦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是道德卓越的优秀人物。”法国教育家卢梭也说过: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早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崇拜的模范。教师的职业要求每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高尚的人,真正成为一个为人师表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蕴含着真善美,中国现代漫画大师、教育家丰子恺曾经说过:圆满的人格就像一只鼎,真、善、美好比鼎的三足。为人师表作为一种教师职业德性的基本内涵,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道德内容,最突出的就是体现了教师对真善美理想人格的追求。 教师的“真”就是表现为诚实守信、公平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就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之真。就是教师需要用真诚面对学生,用真心关爱学生,用真行感化学生。平时我们对学生的说教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时候都是一个长期而不间断的过程,我们需要有耐心,在学生的成长的道路上做一名正确的引导者,让“危险”及时得到排除,为学生的成长扫清障碍。在帮助学生斧正的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让学生记忆深刻的,这需要润物无声的浸染,慢慢的学生就会在心灵深处滋生感恩,滋长健康的种子。 教师的“善”就是把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当作自我职业人生的目的,并为之无私无悔的奉献,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帮

助每一个学生,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善的内涵。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且有时是经常性的,反复性的。这就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有宽容之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不懈中公平、公正的处理问题并解决问题。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具有宽容之心,执着之心,忍耐之心,凝聚成善良之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师德风范感召学生。 教师的“美”就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除了要具有美的仪容服饰外,还要有美的举止。教师是学生的教育者,教师在教书育人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让自己的举止体现出良好的道德文化修养,让美德表现在外部行为上,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之美。教师心灵也要美,只有心灵美了,才能以心育心,育出德才兼备的学生,才能让大家满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真的火种,善的信使,美的旗帜,用思想与知识的骅犁,在学生的心田里垦出一片开阔土地,播种真、善、美。

#红楼梦人物分析之王熙凤

红楼梦人物分析--王熙凤 王熙凤 《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分析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分析经过几个星期对《红楼梦》的学习,也通过《红楼梦》电视剧的赏析,我觉得《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红楼梦》问世以来,在红学史上,对王熙凤的各种评语也是非常多的,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王熙凤叫做“女曹操”,称之为“胭脂虎”,即母老虎。在许多评论中,就是“恨王熙凤,骂王熙凤,不见王熙凤想王熙凤”,这恐怕是每一个《红楼梦》偏爱者都会有的一种感受。但我却认为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当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可以说这个形象具有独特性。她有一种支柱作用,一种艺术结构上的、艺术机体意义上的一种聚焦的作用,或者说是一种辐射的作用。因为《红楼梦》不仅是写薛宝钗和林黛玉的爱情婚姻,作者还写了这个大家族中四百多个人物。如果没有了王熙凤,那么《红楼梦》的结果会如何。可以说,如果把贾府中长幼、尊卑、亲疏、嫡庶、主奴等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比作一张网的话,那么王熙凤这个人物就处在一个相对中心的位置上。从而突出了这一人物形象的独特性,她要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交道,所谓上有三层公婆,中有无数叔嫂妯娌兄弟姐妹以至姨娘婢妾,下层有一大群管家陪房奴仆丫环小厮等等。王熙凤同其中任何一个人物或者联结、或者矛盾、或者又联结又矛盾的这样的关系,都是某一种社会关系的反映。其次,王熙凤是集美丽聪明和奸诈狡猾心狠手辣于一身,可谓“才貌双全”,堪称脂粉队里的枭雄。在贾府里的地位可是除了贾母无人可匹敌的,她是贾府(宁荣二府)里的三媳妇,荣府里的二媳妇,贾赦和刑氏的长媳妇,还是贾政的夫人王氏的内侄女,因此她在贾府里的地位是很特殊的,让她当家刑王夫人不会反对了,再加上她很能见风使舵,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语言得体又不失风趣,取得了贾母的信任和欢欣,她在贾府独揽大权也因此变为顺理成章的事。王熙凤可谓是把好人当尽,坏事做绝。记得在第三回,荣国府收养林黛玉,她的一哭一笑,把至仁至善至孝表演得淋漓尽致,深得贾母的欢心。第十二回,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把她治家理事的才能也发挥到了及至,奠定了她在贾家宁荣二府中的地位。第十三回,王

浅析王熙凤人物形象

浅析王熙凤人物形象 摘要:王熙凤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高峰<<红楼梦>> 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她美丽奢华、能言善辩、精明能干,又不失狠毒。在女性世界当中,是一只俊秀杰出的“凤凰”。然而,“凡鸟偏从未世来”,才貌双全的王熙凤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一切地疯狂劫掠钱财,最终走向毁灭。对王熙凤的描写从侧面映射出了封建贵族的罪恶本质,以及封建家庭 必然会走向灭亡的命运。[1]本文将简单阐述王熙凤的形象特征,主要从美丽的外貌、出众的口才、极深的心机、干练的作风、毒辣的手段以及对没有利益关系之人的恻隐之心进行简单的分析,让读者更深层次认识《红楼梦》中王熙凤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 关键字:红楼梦王熙凤人物形象 引言 《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不仅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王熙凤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王熙凤是《红楼梦》里最活跃、个性特征最鲜明的艺术形象,王昆仑同志写的《王熙凤论》,也是《红楼梦人物论》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他这样写道:“王熙凤是作者笔下第一个生动活跃的人物,是一个生命力非常充沛的角色,是封建时代大家庭中精明强干泼辣狠毒的主妇性格的高度结晶品。从她一出场就生龙活虎,如火如茶。”几句话就把王 熙凤在《红楼梦》中所处的地位和作者写这个人物所下的功夫描摹出来了。[2]因此,关于 王熙凤人物特征特别是性格特征的研究是《红楼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王熙凤到底具有哪些性格特质,这些性格特征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却历来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一、王熙凤的美丽奢华(白富美) 《红楼梦》中,还在王熙凤未出场之前,从冷子兴和周瑞家对王熙凤的评价中,可以知道王熙风的漂亮。而接下来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时,作者对王熙凤的描写更是让人拍案叫绝。对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作者通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精彩绝伦的出场来表现,通过黛玉的眼睛作出了细致的描写,说她:“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替珠髻,给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璃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梢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给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3]作者从她的服饰和容貌来表现王熙凤的 美丽和奢华大气。此后,又从不同的角度对王熙凤的容貌进行过多次描写,其中,通过尤二姐的眼睛描写道:“眉挽柳叶,高吊两梢,目横丹凤,神凝三角。俏丽若三春之桃,清丽若九秋之菊。”通过很多对话,都可以呈现出王熙凤美人的模样儿,这样的容貌读者只有通过想象诠释她的美丽,其容貌之美丽,绝不亚于当代任何美女。 除了直接描述之外,作者还从侧而烘托王熙凤的美貌。在《红楼梦》第十一、十二“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俩回中,作者一方而展现了王熙凤的心计和手段,

浅析王熙凤大奸大恶下的真善美

浅析王熙凤大奸大恶下的真善美 王琛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中文系,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红楼人物众多,个性鲜明,使读者掩卷不忘,耐人寻味,王熙凤行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更是成为众人评说的对象。凤姐是《红楼梦》活的灵魂,曹雪芹“圆型人物”的塑造手法,则从生活的多个侧面赋予她饱满的性格,也使红学研究对凤姐的态度一直以来褒贬不一,更让读者又爱又恨。“恨”的是她大奸大恶下制造的悲剧,“爱”的是她的真性情。小说中许多著名的惨案或多或少的和她脱不了干系,但无论她曾制造过多少可称之为“恶”的事件,她身上始终体现着人性的美丽,真善美的光环。 关键词:王熙凤;封建伦理;恶;真性情 《红楼梦》经久不衰,时间于它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它不仅属于当时,更属于现在和未来,它是文学史上一个永恒的旋律。它所传达出的信息是健康的,美好的,“是关于人的生命如何保持它的质朴,人的尊严如何实现的普世信息,它超越时代,又充分时代。”[1]124曹雪芹用大量的人物架构起一个“真实”的红楼世界,并用一群性格鲜明,极富社会内蕴的人物形象,将社会百态展现在我们眼前,王熙凤就是其中之一。 凤姐是小说活的灵魂,是曹雪芹塑造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代表着趋于没落的封建阶级。在红楼中,作为典型形象的王熙凤,不仅有着美丽的外表,更有男子不及的胆识和心机,并同社会风气同流合污,放债生息、行贿受贿。她用尽了权术,制造了许多罪恶,残忍且阴毒。尤二姐的死,贾瑞的死,金哥的死,张华的死,一宗宗命案,让这位“蛇蝎之人”变得名副其实。王朝闻先生的《论凤姐》则从各个角度对凤姐进行了批判,并把她归入典型的反面形象行列,使得“大奸大恶”成为凤姐的代名词,一度成为主流思想。然而读完红楼却有种“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情感体验。[2]147当她“反算了卿卿性命”之时,我们并没有因为坏人的罪有应得而拍手称快,更多的却是惋惜和难过,甚至感觉到这部巨著的生命被抽走了七魄。为何我们对这位“蛇蝎之人”而恋恋不舍?其原因则正如袁行霈所言,“在于曹雪芹对人物的如实描写,虽然不是实有,却都是‘真的人物’”。[3]307曹雪芹从不同侧面对凤姐进行了描写,美恶并举、美丑互渗,改变了从前小说人物性格塑造类型化、单一化的窠臼,使凤姐并非仅仅停留在恶的一面,而是用摇曳生花之笔,写出了特殊情况下她的真性情,让读者感受到了凤姐大奸大恶下的真善美。 一.凤姐其人 王熙凤是红楼群芳中最璀璨的一支,她并不是小说的女一号,但是每次出场

真善美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批判吸收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真善美的辩证关系。从内容方面说,美既不是单纯的自然,也不是纯粹的主观意识,美是显现在感性形式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是真善的统一体,即人在实践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体。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求真向善的活动。求真,即合规律性的活动;向善,即合目的性的活动。所以,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美与真、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内容看,美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从形式看,美也是真和善的辩证统一。 1、美与真 什么是真呢?真不是客观精神,也不是主观意识(真理),而是真实存在着的客观物质及其运动,是不依人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外部现实世界。真也不单指外部现实世界的本质规律,应指由本质与现象、规律和结构、形式统一组成的客观物质世界。当外部现实世界作为真实的存在,并且按照自身的规律永不停息地运动时,它只是真,还不成其为美。美与真的关系表现为: ①美以真为基础,真是美的前提。 真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意识的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它是美的基础和前提。这是因为: 其一、美必须把自然界作为自己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 所谓历史,就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过程。美虽然是历史的产物,但必须以自然界的现实存在为基础和前提。没有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就失去了对象,也就无法展开。人虽是大自然的骄子,人也从自然中来。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实践、创造、审美的对象。离开自然界,人既不能生活,也不能创造。作为人类第一历史活动的物质生产,是以自然界为对象的。狩猎,是对自然界自然物的直接获取。劳动工具的制造,首先是利用自然界的天然石块。即使现代的大工业生产,也同样离不开自然界。它是人类在更高层次上,利用现代化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对自然的加工和创造。钢铁的冶炼,煤炭的开采,水电站的兴修,其活动对象都要依赖于自然界。现实美的创造如此,艺术美的创造也不例外。人类童年的神话艺术,就是借助想象和幻想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结果。所以,无论是现实美的创造,还是艺术美的创造,都不是纯粹主观意志的活动,而是依赖于自然界,根据自然的客观规律以改造自然的物质

浅谈文学的真善美

浅谈文学的真善美

浅谈文学的真善美 【内容摘要】文学的真善美是作家进行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在这篇论文中,我以理论结合作品,阐述了对于文学的真善美的理解:文学的“真”,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文学的“善”,来自作家进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有批判意味的“善”,是具有启蒙教育的社会意义的“善”;文学的“美”,是形式上的“美”,从语言和结构两方面分析。 【关键词】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启蒙形式 文学的真善美,是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将思想与情感融入,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真善美作为他们的一种向往和追求,也在其中有所体现。以下我将结合我所了解的一些文学作品,谈谈我对文学的“真善美”的一些理解。 一、文学的“真”,是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统一。 俄国著名作家冈察洛夫说:“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这就是说,他所观察到的真实在他想象中反映出来,他又把这些反映转移到自己的作品里。这就是艺术的真实。”①这就说明,艺术形象具有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相统一的特征。文学创作中所讲的真实性,就是这两者的辩证统一。 所谓生活真实,应该是指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以及它所体现的现实关系、生活的情理。而所谓艺术真实就是对实际生活的概括、集中和提炼、加工,比生活真实更强烈、更集中、更有普遍性,表现了作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所以,艺术的真实,一方面是真实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一方面又是作家创作个性的充分发挥,它是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因此,可以得出,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艺术真实来源于生活真实,它们之间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 艺术真实的基础是生活真实。艺术真实虽然比生活真实更高更集中,但它必须源于生活的真实,不能以反映“生活本质”或表现作者理想世界为理由,随意地描写生活,歪曲生活的情理。如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堂?吉诃德》中那个荒诞可笑的堂?吉诃德,一心想成为一名勇猛的骑士,而且把这一愿望付诸行动,几度离家冒险。可是时代变了,骑士制度早已成为历史,他自然当不成骑士了,于是他只得以幻觉来实现当骑士的向往,干出许多愚蠢、荒唐甚至疯狂的事:如他把风车当作恶魔的脑袋,毫不顾及自己的安危冲上去与之大战一场。结果,给别人造成损失,自己也吃了苦头。堂?吉诃德的可笑行径虽然会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他希望成为一名骑士,说明他是有正义感的人,他所有滑稽可笑的举动也是因为正义感使然,他所遭受到的灾难,也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而我们也会为他“生错了时代”的悲剧命运不禁发出一声感叹。因此,我认为在当时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作为作者用来抨击“骑士文学”的武器,其笔下荒诞不经的堂?吉诃德的存在确有其真实性可言。 艺术真实可以高于生活真实,跟随甚至超越时代的步伐。高尔基曾经说:“我不是自然主义者,我主张文学高于现实,能够稍稍居高临下地去看现实。因为文学的任务不仅在于反映现实,光描写现实存在的事物还不够,还必须记住我们所希望的和可能产生的事物。”②在高尔基创作的长篇小说《母亲》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点。在高尔基之前,不少俄国作家和西欧

王熙凤人物分析

王熙凤人物分析 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虽然她不像宝玉、黛玉那样是很主要的人物,但她的个性分明,在性格上也十分复杂。当我看到电视剧版的《红楼梦》时,我的第一感觉不是在黛玉多愁伤感的柔情,而是王熙凤她那种明媚的泼辣。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她的外貌美丽、华贵、俊俏,她的神态狡黠刁钻,她的言行伶牙俐齿、机敏善变。她善于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见风使舵。她在贾府的地位很高,精明能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是荣府的实际施政者,她高踞在荣府几百口人的总理宝座上,有着八面玲珑之威,思维敏捷,口才了得,却又有些心狠手辣、笑里藏刀,就像兴儿所说:“是一位有计谋的女人。但后来她和贾链的矛盾越来越深,并且薛宝钗渐渐取代了她的地位,最终却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以她的能力,不适合生活在那个封建时代,如果摆在现实社会,她应该是个出色的女强人。所以对于这个人物,我很喜欢但更多是同情。 对于王熙凤的判词,实在让人觉得可怜,可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她的心狠手辣最终得到了惩罚。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这首判词揭示了凤姐的悲惨命运,王熙凤是王夫人侄女,后来嫁给贾琏为妻,她应该算是一个灵魂人物,作者在她身上花费了大量笔墨,使她的形象更加栩栩如生。她深谙权术之道,处事圆滑,泼辣狠毒。她主持荣国府、协理宁国府,与官府,世家之间来往交际,都游刃有余。在她理家期间,贾府正逐渐走向末路,所以判词中说她“偏从末世来”。虽然凤姐巾帼不让须眉,但在贾家破败之时,她却是第一个受牵连的。 论其才智,她竟是一个极“能”的女人。她有着不同于与她同时代文弱女子的独特个性,她精明能干,把一个大家庭操持得井井有条。也许她腹内空空,既吟不成诗,也做不得对,既不及宝钗的停机之德,更不及黛玉的咏絮之才,可她正像第二回冷子兴所云“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的确,在整个红楼梦中没有一个男人能超过王熙凤的才干及处事的魄力。王熙凤自信、刚强、作风男派,堪比男人。她出身于“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的王家,“自幼假充男儿教养”。这样的家庭背景,在她女儿身上铸就了男儿的性格——自信、大胆、刚毅,这是大观园中其它的裙钗也远不及的。且看第十三回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一事,在宁国府理事,王熙凤又只是“挂职”,权力可不是那么好集中的。但她却理得有头有绪,针对宁国府五大“疑难杂症”(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她可是能一一对症下“药”。首先是分班管事,职责分明;其次精细考核,不容混冒;第三赏罚严明,树立威信。于是头绪清楚,成绩立见:“宁府中人才知凤姐利害,自此各人兢兢业业,不敢偷安”。一个身处封建世家的女子,竟能担起持家重任,并且干起事来能得心应手,怪不得秦可卿早就给了王熙凤定论:“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也怪不得当今许多“红迷”纷纷称赞王熙凤是个卓越的领导!这样八面玲珑叱咤风云也绝非一般男子所及!所以,王熙凤----这位绝世佳人,这朵红楼奇葩,遗世而立,撼人心魄啊!

浅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形象及现实意义

浅谈《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形象及现实意义 郭金宝 摘要: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是一位聪明干练、精明果断、工于心计、善于交际、有胆有识的实权大管家。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有女性解放、反对男权主义的思想。我们要学习她保护和推销自己的积极乐观态度,以她得意忘形,终毁前程的悲剧为诫……透过王熙凤来了解封建社会,了解封建专制及怎样为人处世的方法,吸取她失败的教训,做一位生活的强者,有着巨大的意义。 关键词:王熙凤; 贾府; 实权大管家; 现实意义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其思想意义、人物阵容、社会价值等深刻问题不是我辈之流所能说长道短的。作为一个《红楼梦》的读者和学习爱好者,我只能以自己浅薄的见解来发表自己对书中“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看法,谈谈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感受。 一、王熙凤形象分析。 在整个清代,对《红楼梦》的看法分歧最大,什么古怪的意见都有,鲁迅曾对它们进行了概括指出:“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⑴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却对书中的各种人物情有独钟。《红楼梦》作为一部文学巨著,其在人物塑造上也是空前的。里面人物众多,但却互不雷同,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不论哪一种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而在众多人物中,又数贾母、贾政、贾琏、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刘姥姥等人让人记忆深刻。其中,我最喜欢和欣赏的人是王熙凤。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用李希凡的话说就是“在《红楼梦》生活全景的形象世界里创造得最为成功的不朽的艺术典型。”⑵的确,从王熙凤身上,我们不仅看到她是一个小说中的艺术形象,而且给人一种活生生的真人感觉,仿佛她就在我们身边。 在大多数人的眼光里,王熙凤是一个阴险、狡诈、贪婪、恶毒的“母夜叉”形象。而我认为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不可能天生阴险、恶毒,而且我们也不能主观臆断,单凭些表面现象就对别人妄加指责。王熙凤是个美丽、聪明、精明、干练的人。她出生于金陵四大家族的王府,从小就被父母当作“小子”来养。由于父母溺爱,她识字不多,但却具有卓越的管理才能,又善于为人处世,因此,进入贾府后,成了贾府的实权总管家。一个人能力太强,又有点自负,是很惹人厌的。王熙凤在贾府位高权重,自然会引起别人的嫉妒,成为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这是无法避免的。 事实上,我们静坐下来仔细想一想,王熙凤是很不容易的。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家庭——贾府的管家婆,如果不具备精明、干练、心狠手辣的管理才能是很难使整个家庭井井有条,正常运行的。贾府人多手杂,生活极端奢侈腐化,上至贾母、王夫人、刑夫人等老太太、太太,下到每个丫头、仆人的月钱、口粮、生活起居日常用度都靠王熙凤一人来管理分派,尤其是贾母等人的饮食起居,稍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学生姓名李琳 院系名称文学院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 班级 2008级1班 学号 200810025116 指导教师张海(副教授) 答辩时间 2011年月日

《红楼梦》之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 学生姓名:李琳指导老师:张海(副教授) 内容提要: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著作,代表古代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红楼梦》为人们演绎了一场以宝黛恋情为主旋律的封建家族婚姻悲剧,而且作者以极其酣畅淋漓的手法描写了一群风姿独具、形态各异的女性形象,而王熙凤是被公认为刻画得最成功的形象之一,并且她也是最生动、最具生活气息和现实性的形象之一。王熙凤的形象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王熙凤有出色的治家之才,但偏偏爱财如命;她没有多少文化知识,但是幽默机智、善于奉承;她年轻貌美、背景显赫,可是心狠手辣。她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读者心中。对于王熙凤,大多数读者是又爱又恨。本文将对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辩证、客观、公正的认识与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形象机智泼辣 《Hong Lou Meng》About Wang Xifeng’s character image analysis Abstract: 《Hong Lou Meng》is one of China’s four great literary classics and it is a highly intellectual and artistic great works.It is the great books of the realism and represent the highest achievements in the arts of ancient novels .《Hong Lou Meng》deduced the theme of the feudal marriage tragedy of Jia Baoyu and Lin Daiyu’s love f or people and the author written with a extremely thoroughly deserved gimmick to describes a group of unique grace and different patterns of female.Wang Xifeng is recognized as the most successful image of female. She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vivid, most breath of life and a realistic image.The image of the Wang Xifeng possess richness and complexity.Wang Xifeng well in family manage,but she is a money-grubber;She had not much cultural knowledge, but humor tactful and good at flattery;She was young and beautiful, her background is outstanding, but she is ruthless.Her image left a deep impression in the reader’s mind.The majority of readers are love or hate Wang XiFeng.This paper will dialectical, objective and fair understanding an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