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1、古典社会学有哪三大社会理论,代表人物是谁?

(1)实证主义孔德、迪尔凯姆强调社会学理论与自然科学方法的一致性,希望通过社会学理论研究找到认识和控制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做出“纠正”。

(2)人文主义齐美尔、韦伯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本质不同,反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自然科学倾向,关注社会行动者的主体和主观性。韦伯强调社会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行为的主观意义,使社会学研究关注人类及文化价值。

(3)批判主义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使社会学理论在本质上成为一门批判、革命的学说,对日后社会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社会互动:社会互动行为就是指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依赖性的感性活动。社会变迁:一切社会现象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

3、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城市社会演化:城市社会的产生、形成、发展规律及城市的过程。

(2)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经济结构、劳动结构、职业结构、家庭结构、阶级和阶层结构等以及影响城市社会结构的因素。

(3)城市社会组织:经济、政治、文化、社区、家庭及其他类型的组织,着重研究城市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4)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生活方式的构成要素、特点及影响城市生活方式变革的社会因素。(5)城市社会心理:城市社会心理的发展变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

(6)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建设、人口、住宅、交通、治安、环境保护等。根据城市问题制定对策,作为决策的依据与参考。

4、城市生活方式特点:1)生活丰富而复杂;

2)生活节奏快,精确性要求高;

3)交往上的表面化与事本主义—匿名性;

4)文化异质性(人口异质性,专业化特性,流动性带来的外来文化影响);

5)个人的自主性(非传统行为,而是理性行为);

6)越轨行为增多

5、城市规划的学科特性与学科构成。

城市规划一门涉及若干知识与技能层面的、拥有层次性结构的学科。

6、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

(1)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趋势

①世界城镇化进程,对城市规划学科提出空前挑战。

②基于对极速消耗的自然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刻理解而引发的对城市规划和设计中生态技术运用的关注。

③全球化背景下的历史城镇空间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规划。

④以信息数字技术为代表的学科科技平台的建构与创新。

⑤区域和城镇空间中对于社会人文因素和经济属性的关注。

⑥现代城市设计和城市公共空间环境优化。

(2)我国城市规划的研究方向

①城市化与城乡空间发展研究。②区域与城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③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应用研究。④城市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及方法研究。

⑤城乡居住空间与社区环境研究⑥信息技术的影响及应用研究。

⑦城市相关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

7、社会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领域。

①城市规划中的社会规划②社区规划与建设③规划的公众参与

④城市更新⑤作为公共政策的城市规划

8、为什么学习城市社会学?(答城市规划的社会属性等)?

城市规划工作的展开本身就是一个社会过程

(1)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必要的知识

(2)。。。交流语言

(3)城市发展的要求:城市化的趋势

(4)城市社会的复杂性:人口集聚,高密度,城市规模扩大;人员成分的多样性,人员结构复杂性;子文化形成;城市问题

第二章

1、城市社会学:作为城市规划工作展开的社会学基础,以城市的区位、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生活方式、社会心理、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社会学在城市系统的延伸和分支。

2、城市社会学的古典时期,欧洲出现了哪些有影响的社会学者及其理论?

(1)滕尼斯:通体社会与连组社会

(2)迪尔凯姆: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

(3)齐美尔:城市精神生活

(4)韦伯:城市的历史研究与比较研究

贡献:①坚持认为城市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对象②认识到城市与城市所创造的生活方式是不可等量齐观的,并对城市生活作出了各自的研究,这已成为该学科的重要论点③将他们的研究方向相结合,可以共同构成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3、在城市社会学发展的初期,美国出现了那些有影响的学者及其贡献?

当时美国城市社会学的领军人物首推芝加哥学派。

(1)帕克的城市概念

①积极倡导观察研究和实地调查的方法。②确立和发展了人类生态学的核心观点和理论③考察及踏勘美国及世界的众多城市,确立了城市的基本概念。

(2)沃思的城市理论

在一个名副其实的城市社会学理论框架下,将先前各派学者的观点和成果有机二系统地梳理和组织起来。将普遍反应城市特征的各类要素加以提炼分离,推导这些因素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决定性意义,最终抽离出三类阐释城市特征的要素:人口数量、居住密度、异质性。(3)伯吉斯的同心圆地域假说

(4)霍伊特的扇形假说

(5)哈里斯与厄尔曼的多核心理论。

(6)芝加哥学派贡献:①芝加哥学派所大力倡导的调查分析方法影响深远②沃思的城市理论有机结合了理论研究与观察研究。

4、现代生态学派的主要贡献及其观点。

(1)新正统生态学

①霍利:文化适应性

有意识引入社会变量和文化变量,拓展研究范围。相关变量的纳入:技术、文化、社会组织是人类三个主要的适应手段。社区概念的界定:社区是生态分析和环境定向组织的重要单位,是大社会的缩影,社区成员在相互适应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②邓肯:P(人口)、O(组织)、E(环境)、T(技术)变量

为组织的描述生态变量之间的关系提供一个概念工具。

③邓肯:居住分布与职业地位

进一步验证帕克的理论假设(拥有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在居住空间上也彼此隔离)。明确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与作用,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观点:不同职业群体的空间分离,很大程度是由社会经济地位差异造成的;居民的集中度与其社会经济地位相关;不同职业群体的空间距离与其社会距离相关。

(2)社会文化生态学

①范里:波斯顿的土地利用分析

范里研究发现某些地区能在经济压力之下长期保持稳定,其主要原因是居民对这一带传统风俗和熟识群体的感情依附。借此表明,文化变量原本就应该成为人类生态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

②乔纳森:纽约挪威人社区的流动分析

案例研究再次表明,文化因素与价值观念在土地利用中的重要影响。

5、马克思主义学派是怎样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

剩余价值:代表了工人产出和收取工资之间的差额

马克思主义学派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特性和社会制度的分析,把商品视作一种抽象化的力量,使一系列具体的社会关系转变为抽象的商品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据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特点是自由雇佣的劳动制度,工人出卖劳动力而获取报酬,与雇主之间是一种契约式关系。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天创造的价值同它每天的消耗不同。雇佣工人每天除了补偿自身劳动力价值外,还必须额外工作若干个小时,马克思称之为剩余劳动时间,而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被称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学说由于揭示了资本家的剥削秘密。

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和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导致以最少量的投入带来最大回报的要求,这使生产过程中标准化和量化分析占据了主导,这一趋势带来了高度精细的劳动分工,也相应地导致了劳动力价值受到市场价格的决定,即“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力商品化对社会关系造成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①非商品化关系的商品化;②社会中的个人价值依照商品价值的标准来衡量,商品价值较低的人被边缘化;③无市场回报的工作受到忽视,如义务性工作等;④个人主义占据主导地位,崇尚个人的流动而压制群体的流动;⑤家庭的作用削弱,工作单位和学校的重要性加强。

6、列菲夫尔对城市社会理论的主要贡献。

亨利?列斐伏尔是法国思想家和社会学家,区域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他对资本主义城市空间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涉及许多方面,包括工业化与城市化、城市革命、现代日常生活异化的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日常生活异化的批判和空间生产理论。(1)日常生活及其异化的批判

(2)空间生产理论

①空间生产概念:空间是一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的建构过程,空间生产不再是空间内部物质的生产,而是空间本身的生产。

②空间生产内容:1)物质性的自然空间正在消失。2)每一个社会、每一种生产模式都生产着自己特有的空间。3)由于空间是产品,那么空间的只是就是这种生产过程的揭示,人们感兴趣的对象就会从空间中的事物转变为空间本身的生产。4)既然每一种生产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空间,那么空间就在不同社会形态下获得了其历史命运,反过来,空间的变化又会对社会现实施加影响。

③空间的历史过程:

绝对空间:本质处于自然状态,一旦被人占用就会相对化并有历史性。

抽象空间: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空间,其中生产和再生产割裂,空间呈现工具性特征。

矛盾空间:旧有空间和新空间的分裂,表现为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与地方化意义对立。

差异空间:重估差异性的与生活经验的未来空间,不同空间的叠加与拼贴。

④空间生产的重要方面: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再现的空间。

7、马克思主义的消费理论及其核心观点。

(1)集体消费

①集体消费的概念

消费过程就其性质和规模而言,其组织和管理只能集体供给。

②集体消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集体消费重要性的增加意味着政府对公共领域投资的加大,政府如何组织集体消费体现在各种城市规划中,也影响了城市形态。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布局,构成了城市结构的抽象表达,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集体消费对当代城市空间的结构性作用。

③集体消费与私人消费

集体消费:交通、医疗、住房等不能被分割的产品、服务,消费控制权在政府、生产者手中私人消费:日常吃穿用等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或自己提供的商品。

政府在集体消费领域的投入可以解决某些问题,但又引发新的问题。政府供给城市集体消费产生了“供给成本”社会化,“所得利益”私人化的矛盾,政府在私人资本和公共投入之间的摆动决定集体消费难以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因此一部分人脱离集体消费投入私人消费。(2)消费社会与拟像

①消费社会的消费概念

消费成为一种建立关系的主动模式,在消费社会,消费的是符号价值。因此,消费社会的消费行为不再是自然的物质享受过程,而是重新构建社会关系的过程。符号消费不是寻求同质化,而是寻求差异。符号消费的过程是社会分类和区分的过程。其中,大众传媒起到了推动商品符号价值社会认同的作用。

②拟像与空间的泛审美化

③博堡效应符号消费与过度表达

8、韦伯学派的主要观点。

(1)强调个人行为。韦伯学派不否认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存在,但认为个人行为在社会结构中是相对自主的,这些行为取决于个人选择,而不是由社会结构决定的。

(2)社会行为理论。人的行为可分为感性行为、传统行为、理性行为,现代社会是基于理性行为的,在科层体制下,所有决策都是理性的,不涉及个人感情。

(3)阶级理论。韦伯的社会分层可分为三类:阶级、社会地位、权利。拥有同等市场价值的人可认为有同等阶级地位。

9、什么叫城市经理人,科层制度?

科层制度:建立在韦伯的组织社会学基础上,体现德国式社会科学与美国式工业主义的结合。是指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具有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技术化的特征。

城市经理人理论:城市资源的分配并非由生态过程或经济结构决定,而是拥有权力的科层官僚决定的。城市经理人并非完全受制于社会结构,有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可能会强化或弱化城市资源分配中的不平等。

城市经理人:早期被视为稀缺资源分配者和控制者,后来帕尔认为自己早期夸大了地方官员的权力和影响力,忽视了国家精英、社会主要制度、市场因素、私人部门经理人的作用,而后者才是影响城市资源分配的决定性力量。

10、城市规划女性主义学派观点。

(1)女性主义空间理论

①激进的女性主义②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③社会性别理论

④人文主义的女性主义⑤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

(2)规划的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主义社会理论包括了权力关系、社会角色和差异三个基本方面,对当代城市规划的影响主要包括这几点:

1)对空间属性的重新审视

女性主义对空间属性的看法是“空间是男性的”,是男权制度下生产的,这反映了当前世界的基本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空间不是中性的,任何一个空间都具有阶级、民族、性别、文化等不同属性,蕴涵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层意义。其属性涉及三个问题:空间由谁设计与建造?被谁占有和使用?谁来管理和维护?城市规划必须明确这三个问题。

2)差异性原则的确立

女性主义对于公正的观点是:只有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平等才是真正公正。城市规划是对空间资源的配置过程。如何使用空间配置符合不同社群的利益、建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群的社会认同?需要将他们的性别、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考虑进去,而不是成为仅仅是追求效益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3)非结构性空间规划的价值

大多数城市规划都是结构性的,即使在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的理性分析基础上制定空间结构,但也正是由于规划的制度化特征,很多涉及女性日常生活的“非结构性“空间无法在规划中体现,或者作为结构的负面要素。这些非结构性空间是对城市的结构性空间的有效织补,对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社会结构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一方面需要城市规划中关注这些非结构空间的价值与作用,另一方面通过社区等手段,赋予市民自主生产与改善日常生活空间的权力。

第三章

1、社区的概念及基本要素。

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基本要素:地域要素、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文化要素)

2、城市社区的基本特征

1)地域特征:地域、功能、建筑景观

2)人口特征:人口规模、聚集程度、人口素质、年龄结构、职业结构、人口流动特征、人

口异质性特征

3)社群和组织特征:

城市中的人际关系:人口跨社区、匿名信、非个性化、业缘联系为主、人际间的疏远与戒备

城市社区内的人际关系:地域利益、相同兴趣爱好的社群种类、交往的感情纽带

4)文化特征:社区意识、社区心理、社区风尚、社区功德、社区教育、社区艺术活动、社

区生活方式等精神层面的要素

3、社区的静态系统包括哪些要素:自然环境、人口、组织、文化

4、社区内部的互动过程有哪些基本形式:合作、竞争、冲突、协调、同化

5、什么叫社区整合?什么叫社区分化?

社区整合:社区内所有的趋势都有一种共同的取向,人们有一种参与和认同感;而且社区中每一种互相依赖的关系都能顺利地突破障碍,而对整个社区有所贡献。

社区分化:一个社区单位在压力下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单位。

6、社区变迁的主要范畴是什么?

社区变迁:社区结构局部或全部地、因时间或相关因素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

(1)社区阶级结构的变迁:社区阶级结构的变迁包括社区内各个阶级自身的变化(如人数的增减、力量的消长及阶级特征的变化)和阶级之间关系的变化(一个阶级相对于另一个阶级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它是社区结构变迁中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变迁之一。

(2)社区职业结构的变迁:社区社区职业结构的变迁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模式的转换、科学技术进步和社区分工的发展实现的。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化和复杂化,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和大批从业人员的产生。

(3)社区组织的变迁:社区中的组织是社区成员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和适应一定的社区生活而建立的,每个组织都拥有自己的机构、章程、管理体系和特定的功能等。随着成员需求的转变和社区生活的发展,其组织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4)社区文化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变迁:社区文化价值观及行为规范作为社区成员活动的导向与标准体系,一般包括习俗、道德、宗教、礼仪、法律等基本内容。它的形成源于社区成员共同生活的需要、稳定的社会关系及由此带来的共同的文化心态,而它的变迁则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社区内部条件(如自然环境、经济模式、生产方式、文化生活等)的自我调适与特征转变;其二,社区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形势的变化与冲击。综上所述,影响社区变迁的因素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主要有自然环境、阶级革命、科学技术、劳动分工、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人口因素等。

7、社区的发展: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是社区资源和力量的整合过程。

8、社区治理:指政府、社区组织、居民及辖区单位、赢利组织、非赢利组织等基于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社区认同,协调合作,有效供给社区公共物品,满足社区需求,优化社区秩序的过程与机制。

9、我国目前社区治理面临哪些挑战?

(1)人口流动带来城市异质性与冲突的可能性提高,目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封闭性”状况,难以应对相关问题。

(2)城市改造的新型社区对传统整合的冲突

(3)城市福利制度改革导致城市居民关系变化

(4)转型时期城市贫困问题浮现

10、如何理解城市规划视角下的完整社区规划?

完整社区规划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根据社区实际情况采取一定的工作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工作路线和方案。

(2)弹性原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非量化方面内容的弹性,二是量化指标的弹性。

(3)持续滚动原则:一方面规划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一次规划中应包括社区的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与策略,另一方面社区规划应随社区发展而跟踪研究,根据社区结构的发展变化定期修编。

完整社区规划的内容:

(1)发展动力源:从促进社区发展的力量上看,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应该通过政府、公众和市场三方力量的均衡来推动社区的健康发展。考虑到公众力量在社区中刚刚萌芽的现实状况,社区规划尤其需要考虑社会资本的良性培育,这实际上也是对社区动态系统中均衡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映和体现。

(2)规划过程:从规划过程与关注的内容来看,完整意义上的社区规划过程应该是:规划师和社区工作者观察社区的物质环境设施、成员及其互动、社区组织运行等内容,然后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组织公众参与,听取和采集成员意见,在发现社区现存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继而通过改善社区环境设施,调整组织机构等途径,有效地提升社区成员的生活品质,切实保障社区有序健康地发展。

(3)人群需求特征:社区成员作为社区的基本构成和活动主体,往往是由不同年龄。职业、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的人群所组成。不同人群间的互动特征有着显著的差异,由此产生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社区规划必须对社区静态系统中的人口构成等有明确的概念和清晰的把握。

(4)社区类型:明确规划社区的现属类型,并研究预测社区向哪种类型方向发展。

规划师作为社区规划的编制主体,对社区规划的认识会直接影响规划的最终成效。考虑到社区规划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规划师需要以一个活动策划者与组织者的身份全程参与社区规划,不仅仅是在方案的确立和深化阶段,还需要在社区维护与改造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便需要规划师提高社会参与能力,真正担负起社会责任,凭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友好的工作态度来保障社区规划的具体实施。

11、什么叫第三部门?

是指在第一部门(或称为公部门)与第二部门(或称为私部门)之外,既非政府单位、又非一般民营企业的事业单位之总称。

第四章

1、什么叫社会分层、社会分化、空间分异、空间隔离、城市居住空间分异?

社会分层:一个社会中的社会阶级和社会地位的等级组织与划分

社会分化:社会各个部分在形态、特点、结构诸方面逐渐发生变异、不断系统化与专业化,从而具有不同功能和等级的过程。

空间分异:具有特定特征与文化的人群聚居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在整个城市中形成一种空间占有的分化甚至是隔离的状况。

空间隔离:又称空间区隔,是最为截然分明的城市空间分异形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空间上的隔断;群体间没有社会交往。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不同社会阶层因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差异和择居观念不同而产生的居住水平及空间区位上的差异。

2、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核心。

经济分层,财富------经济标准,指社会成员在经济市场中的生活机遇,即个人用经济收入来交换商品和劳务的能力。依据收入标准,产生阶级。

声望分层,威望------社会标准,指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的声誉和被尊重的程度,产生社会身份群体,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方式。依据消费原则。

权利分层,权利------政治标准,产生政党,权利不仅产生于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关系,还取决于个人或群体在科层制组织中的地位。

3、迪尔凯姆的功能主义分层的核心?

认为:人们的能力有所不同,社会分工是自然和合理的,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总有一些工作比其他工作重要,社会分层的原则在于使人们的能力与其担负的工作相符合。

该社会分层的关注点在于:职业分工与职业群体

4、举例说明所在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

武汉市空间分异特征:

(1)城市边缘区和市中心区成为市域内两个明显的分异反差区,尽管城市边缘区域如汤逊湖、后官湖等为高级住宅区聚集,但在邻近地块也有90 年代开发品质不高的楼盘交错其中, 新开的建筑工地上也聚居相当规模的农民工; 而在市中心区由于社会阶层分异和社会群体多样化, 居住社区的物质基础随着土地有偿使用制度的完善与规范化,居住区空间在圈层式级差分异的基础上出现了扩张、竞争、人侵、演替等现象,居住社区配套设施也呈现出多元梯度的格局。特别显著的是存在中高档住宅“人侵”原低收人居住区的现象。

(2)武汉居住空间分异与西方有明显不同。社会上层高级别墅区与西方郊区化结果有一定的相似,但社会上层和中上层群体所居住的市中心高级公寓区“入侵”现象与西方城市中产层化在时间、主体、客体、结果都不相同。中国旧城改造中由于土地有偿适用制度的作用,城市中心区土地的优质高价发挥了作用,使房地产价值升值,从而导致部分土地使用性质发生改变, 居住用地相对减少,使部分人口迁出市中心,而不是经过所谓向下过滤作用的结果。(3)高级居住区已经完成由点至片的布局,,,但离成块扎堆还需待时日。低等级居住区之间有较大的亲合现象。如在武昌花堤街、汉阳建港、七里庙、汉口玉带街一带,后三类居位区显示较强的空间聚合特征。

(4)城市社会地理分异的基本格局随着城市边缘区的扩张不断得到强化。大致内环线和中环线之间逐渐为低档住宅区占据, 而内环线则为高级区占有,基本形成圈层分化的空间格局一而目随着主城区的旧城改造,内环线以内特别是核心区以内的低级居住区会不断消失。5、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类型,不同社会的社会流动特征。

社会流动:一个自然人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转变

类型: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自由流动和结构性流动

特征:封闭社会:(1)身份是世代相传的(2)阶级内部通婚制度(3)职业依阶层而定(4)每阶层有其日常饮食起居的习惯(5)丧失阶级者会被社会排除

开放社会:(1)一般人均有相近、公平的经济机会来追求财富及改善生活水平(2)政治有一定的自由,可以通过公开竞争而获得(3)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思想、信仰得以解放(4)个人拥有创造、发明以及迁徙的自由(5)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

6、居住空间分异与隔离带来哪些问题?如何用城市规划手段解决?

(一)违背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人的和谐是值得考虑的。面临高速增长的房价, 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较低且增长缓慢的现实情况之间的巨大反差导致了中低收入群体在住房购买市场上的被动地位。中低收入人群居住的有效政策缺乏,财富的集中化和收入差距的增大使得中低收入阶层在居住的空间区位选择上处于被动地位。

由此形成各阶层在城市空间的聚集效应也越来越强, 形成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空间隔阂。这对于阶层之间的沟通与流动都将带来新的阻碍,特别是文化意识的不同,社区环境的不同人们自身的提高和改善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居住条件两极化趋势的明显, 由此产生的中低收入群体空间权的相对剥夺越来越强,长此以往会激发社会不满情绪,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影响建设社会和谐。

(二)社会公共资源的不公平使用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和落后,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的可达性大大降低,交通成本、时间成本上升带来的公共资源的使用成本上升,中低收入群体对于公共物品、公共设施的使用的频次相对高收入阶层有明显的减少, 还导致了诸如中低收入群体看病就医难、子女接受教育资源的机会降低等问题。也就是说公共资源、公共物品,正在远离中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正日益增强。引发了社会的潜在不公平。同时贫穷家庭的集中,不仅带来了高密度、拥挤、公共设施使用相对匮乏等城市环境方面的问题,也引发了诸如:犯罪率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外在的环境影响到人自身以及后代的发展, 形成一种较差的文化氛围。

(三)矛盾的产生和加剧

由于居住空间的隔离带来了包括有高收入住户和低收入住户之间的矛盾和本地居民与外来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 导致社会的矛盾多重化和尖锐化。

(四)土地资源的短缺与浪费并存

土地使用结构不合理, 住宅用地比例偏低。其中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所占比例过低,会导致住宅短缺和价格的上扬,另一方面圈地、炒地谋取暴利便利,别墅、高档公寓楼投资在全部住宅中的比例有所上升, 土地寻租存在造成了土地的闲置和浪费,宏观上没有有效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居住空间分异的规划对策:

(1)加强城市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投入,缩小不同社区外部环境的差别。

(2)通过多元化的公共空间建设来减少社会隔离,提供不同阶层居民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场所。

(3)探索分类混合居住模式将大规模的开发单元划分为小的组团,分散在其他社会阶层的邻里之中。

(4)建立城市规划社区参与的实施机制,通过社区自主营建的方式来激发不同阶层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强化社区认同感。

7、在中国,社会分异的基本状况和特征。

基本状况:中国分层结构的转变

身份制的变迁:区分社会阶层由以“社会身份指标”向“非社会身份指标”来区分方向转化。(身份指标包括政治身份,户籍身份,职业身份。)

中国当代的新社会分层:经济地位称为主导因素。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趋势:贫富分化现象越来越显著;中产阶层有所发展,但少数人且尚未成型;社会矛盾越来越多的表现为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

当代中国城市的分层:新富裕阶层、中产阶层、贫困阶层

中产阶层的特征:①收入水平处于社会中间位置,按照西方的标准来看,要达到类似的生活水准,家庭收入至少在20000-30000美元②社会地位在社会权利等级中也处于中间位置;③大部分受过高等教育。

贫困阶层的特征:①城市贫困群体和农村贫困群体相比较,生存能力更加脆弱,面临的社会压力也大得多;②传统城市贫困群体主要因个人原因致贫,而当代城市贫困群体有相当一部分是结构和制度性的,与社会结构变迁产业结构省级等密切相关;③文化程度一般较低;④住房来源中最大的特点是很大一部分家庭的住房是上代留下的房屋。

8、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

(1)社会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布:当前我国城市住居空间可以划分为与居住者的社会阶层相对应的六类:①富豪阶层聚居的城郊高级别墅区,②富裕阶层居住的城市中心高级公寓,③中产阶级上层居住的市区或城市新区新商品住宅,④中产阶级中下层聚居的市区普通商品住宅、原单位大院、房改房,⑤贫困阶层聚居的旧城破旧住宅区、部分衰退工厂宿舍区,⑥城市边缘阶层租住于郊区民房、自建棚户的城市边缘区。

(2)不同城市区位的空间分异特征:①城市边缘区是贫富阶层居住空间差别最明显的地带,社会问题最多,居住空间隔离最明显。②由于城市中心新建住宅区的贵族化和中心周边地带贫困人口的存在,城市中心区居住空间分异也较为明显。③原来较为均质的单位大院正在逐渐异质化,但不同地区异质程度不一

(3)居住空间分异的形态特点:①从城市总体层面看,居住空间的分异域隔离带来了城市空间的碎片化,各社区基本都按照“防卫社区”的模式来组织空间,形成了一个个相互独立、只有内部而没有外部的“单子”。②空间隔离越强的社区,其边缘的公共空间越消极,社区的公共活动越来越来多地发生在内部。③这种内部性并不可持续,常常带来社区

衰败和服务设施的匮乏,严重时还会导致社区居民阶层的变化。

第五章

1.城市社会问题:指城市中存在的扰乱社区正常生活秩序的越轨行为倾向,以及由于城市

基本建设失衡而造成危及社区正常运作的问题。每个社会在不同的阶段都会出现特殊的社会问题,就我国来说,目前最严重、最基本、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人口问题,以及由此衍生的就业、住宅、贫困等一系列问题。

2.什么是贫困、贫困线、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我国城市贫困群体的特征。

贫困:一个全球性、长期性和迫切性的重大问题,是经济、社会、文化等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贫困既是一种物质生活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社会结构现象,以一种朴素而客观的方式存在着。贫困源于对未满足的需求的审视:没有需求,即无所谓贫困;

而没有审视,同样也不知道何谓贫困。

贫困线:贫困首先是一种社会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贫困相对于富足,有一个人为划定的标准,这就是贫困线。

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劳伦茨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是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贫困群体特征:(p152)城市贫困群体本身的特征随时间的变化发生的变化:

1贫困群体结构的多元化。1980年贫困群体多为三无人员——改革开放深入,城市贫困主体,三无人员减少,更多的是下岗、离岗及涌入城市的农民。

2、贫困空间分布的普遍化。改革开放初期,贫困群体集中在中西部——20世纪90年

代,贫困群体从中西部开始,蔓延到各个传统工业占主导的城市。

3、我国贫困群体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具有一种大分散,小集合的空间特征。

3.什么是老龄化社会?老龄化对城市社会的影响表现在哪里?我国老龄化社会特点。解

决老龄化问题的主要方向。

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反映的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若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是65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意味着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影响:1)影响到老年人个人的问题

2)人口老龄化有关的社会问题:1、老年抚养系数的上升2、医疗保障问题的凸显3、对传统养老模式的打击4、对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关注

特点:1、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世界老龄化速度。二,我国老龄化速度快于全国人口增长速度。

2、老年人口数量巨大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老年人数量巨大。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二,高龄人口的数量与比例较大。三,女性老年人口的数量多于男性。

3、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

4、经济发达地区率先老龄化

5、传统大家庭向核心家庭模式演变

主要方向:1、将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

健康老龄化策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等内容。这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主导思路。

2、通过老有所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

这首先要解决医疗费的报销问题,要迅速扭转退休人员医疗费下降的问题;其次是加快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三项改革,其核心是整顿药品市场秩序,打破垄断,切实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3、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

根据当前家庭小型化、空巢家庭和独居老人增加的趋势,一方面需要加快社区的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则要以社区为中心和单元,按一定的标准规划和适度发展公共养老的福利设施。

4、走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的养老道路

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发挥最佳效用。

5、健全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

以一种健全可持续的方式为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资金,进一步完善城镇离退休人=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相对独立的养老经办机构等等。

4.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政策。

原因:条件:从事社会劳动,有报酬或收入。要素:就业主体---劳动者,就业客体---劳动资料。当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引起劳动力需求与人口增长速度、劳动人口质量不相一致时,城市社会就出现就业问题。

相关政策: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牵涉面甚广的复杂的社会问题5.住房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关政策。

原因: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

供给——土地、房屋建设、建筑业、房价

需求——人、各层次需求、收入

居住环境——1、物质环境(拥挤水平、设施完整程度)2、区位条件(决定居民接近或获取城市资源的机会如教育、医疗、就业等)3、社会环境(弱势群体高度集中在环境破败的地方会导致他们与城市主流社会分离,阻碍他们获得城市公共资源。)

(百度文库:对住房和住房问题的特殊性认识不足

对人口流动导致的住房需求特征缺乏认识

市场本身尚不具备匹配住房供求结构的能力

未及时实现住房制度改革目标向住房政策目标转变

过分强调住房商品化忽视政府应承担的责任)

政策:1、面向中上收入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主要供应高档商品住宅,其投资与建设完全可以通过市场手段,而政府借助于税收等手段加以调控

2、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方式降低楼面地价,通过税费优惠等手段鼓励开发节约型、户型适中的中低端产品,既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国情,又可降低物业管理等使用成本。

3、构建健全的住宅租赁市场,鼓励部分居民以租代购地解决住宅问题,也可部分的解决住宅不可以定性与劳动力移动性、昂贵房价与有限收入之间的两大矛盾。

4、面向贫困群体和低收入阶层,由政府在有限的范围内供应保障型住宅。其中,低收入户、中下层收入户、中等收入户是住宅供给体系的主要对象,最低收入户则是城镇住房保障的重点对象。

第六章

6.城市化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基本特征: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4、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 5、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演变和传播。

7.我国建国后城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点、目前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发展历程:

按照城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

大致分为五大阶段:

1.城镇化发展的启动阶段(1949- 1957)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时, 全国仅有城市132个, 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0. 6%。1957年末, 城市已发展到176个, 比1949年增长了33. 3%; 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5. 4%,比1949年增加了4. 8个百分点。1949 -1957年, 除1955年城镇化率低于上年0. 2个百分点外,其余年份城镇化率均比上年有所增长。

2.城镇化发展的波动阶段(1958 -1965)

1958年,我国开展了大跃进运动以及人民公社化运动, 错误政策的实施带来城镇人口的盲目增长。1959年全国总人口比1958年增加了1213万, 而市镇人口却增加了1650万; 1959年比1958年猛增1650万人, 增长率达到15. 39%, 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高的一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与自然灾害的发生祸不单行,为缓解1959 1961年国民经济所遭遇的严重困难, 自1961年1月至1965年底,中央被迫对国民经济进行政策调整。

3.城镇化发展的下滑与停滞阶段(1966 1978)

1966 1976年,我国进入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动乱期间, 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全面重创, 城镇化发展举步维艰。由于对国际形势估计过于严峻, 全国开始了备战备荒的三线建设, 工业布局上提出了山、散、洞方针,城镇建设不考虑自然、交通等条件, 一味强调分散; 为保持高积累率, 再次提出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 大规模压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重, 大搞干打垒工程。这一阶段城镇建制工作基本陷于停顿, 新设市极少,建制镇也减少了, 加上数以千万计的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 城镇化水平长期徘徊不前。

1972年以后, 城镇化发展虽然有所提高, 但较为缓慢。

截至1978年底, 我国城镇化率才回升到1966年的水平( 17. 9%)。

4.城镇化的回复发展阶段(1979 1992)

自1978年底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我国城镇化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现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伴而生, 对城镇化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力; 与此对应, 商品经济发展,投资渠道多元化,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城镇就业渠道的拓宽吸引大量农民工进城, 对城镇化发展产生拉力。根据城镇化发展动力的不同, 这一阶段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 1)以农村改革为动力时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实施,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农业劳动生

产率迅速提高, 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商品率得以提高, 有力地

支持了城镇化发展。

( 2)以城市改革为动力时期。1984年10月, 党中央在十二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同年11月,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制镇标准的报告, 1986年国务院又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市标准和市领导县条件的报告。随着市镇标准的降低, 全国城镇数量迅速增加, 城镇化水平如影随形, 随之得以提升

5.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1993 2009)

以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十四大的召开为标志, 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随着新一轮经济发展, 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时期。

基本特点:1、进程波动较大2、快速发展阶段3、第二三产业成为驱动中国程式化进程的主要因子4、多层次的城市体系正在形成5、城市群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方式

存在问题:1、城市化水平低(人口基数大、起步晚)2、质量低3、滞后于工业化4、地区差异性大5、环境约束大(水资源、土地、生态)。

8.新型城镇化的类型及战略导向。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

类型:(新型城镇化模式)

成都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其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另外再配以农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天津模式

典型的大城市带大郊区的发展模式。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天津的小城镇发展主要又分为四种子类型:整体推进型、都市扩散型、开发拓展型和“三集中”型。其主要做法为乡镇政府主导的“以宅基地换房”,先解决搬迁农民的安臵问题,然后通过土地集约增值的收益发展地区产业,解决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将农民的集中居住与城镇化、产业化有机结合。

广东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珠三角模式的主要做法是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

战略导向:

着力点一:土地流转试点

新型城镇化将启幕农村新一轮改革,土地流转乃大势所趋。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瓶颈”,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并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这项举措将使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保护。”经济学家顾海波说,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着力点二:户籍或成突破口

一些地方正在试图打破城乡户籍藩篱,户籍改革逐步推进正在成为城镇化改革的一大方向,正如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那样,因此城镇化决不是一哄而上。“打破户籍肯定是未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各省差异很大,只有逐步试点逐步推开。”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表示,2020年若要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

着力点三:实施“城市群”战略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未来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遵从“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要求,推动城镇化发展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

第七章

9.如何理解社会结构的概念。

结构最早是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的术语。是一种构造形式,是一种内部关系网络,是一种存在方式。结构一般包含了如下两层相互联系的意思:第一,任何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要素、成分组合而成的,因而是可以分析的。第二,组成事物的要素、成分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按照确定的方式、原则有序地结合起来的,彼此之间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在社会学中,关于社会结构的研究不仅形成了传统,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研究就是典型的代表——结构功能主义把社会看作是各个行动者相互作用的体系,主张对这一体系从静态的和过程的两个角度进行研究:静态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结构;过程的角度,即分析社会体系的功能等

首先,社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时光的流逝中,社会结构尽管会有一些局部的改动,而且促使它发生转变的一些压力也的确存在,但社会结构仍能够保持其相对的稳定性。

其次,社会结构的存在有其特定的功能——其一是它能够使人类群体和社会保持稳定性和延续性;其二是它能够使人们避免在行动前进行行为选择的麻烦,保证人们以适度的效率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绝大部分事务。

最后,社会结构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它也可能限制个人的自由。

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

文化(过于宽泛,既然人类创造的东西都叫文化,则社会结构也是;如果将文化纳入社

会结构,岂不有逻辑错误?)

社会阶级(与社会地位有重复,教材提出这一要素在于强调它的重要性)

10.什么是社会角色、个人社会化、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社会角色:人们所出的特定地位、身份决定的一套规范和行为模式。包括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个人社会化:个体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适应认识社会,以达到改造社会的过程。

社会群体: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一定社会活动的集体。

社会组织:人们为了合理有效的达到特定目标,建立起来的一种共同活动的群体。

11.什么是基本群体、次级群体?

基本群体:由经常面对面直接交往所形成的具有紧密的社会关系的群体。

次级群体: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和合作的特征,如家庭邻里儿童的游戏。不仅局限于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研究,也从社会组织结构角度使用。

第八章

12.城市空间结构的涵义。

是指城市各功能区的地理位置及分布特征的组合关系,是城市功能在空间地域上的投影。

13.简述城市空间结构的经典模式。

1)同心圆模式(伯吉斯,Bargess)

这是指一个城市的空间围绕单一核心有规则地向外扩展

并形成同心圆的空间形态。

该模式的核心是集中了大量商务机构和商务活动的

CBD 。

围绕 CBD 通常是第一环形居住区,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

是贫困人的居住场所;

环绕第一环形之外的是另一个供中等收人家庭居住的区

域;

再往外是豪华居住区。

(2)放射型模式(巴布科克,Babcock)

这是从同心圆模式演化过来的一种模式。

它的特点是城市空间沿交通主干道从市中心向外展开;

CBD 和每个连接的环形居住区以主干道为轴线延伸并形

成星形模式。

3)扇形模式(霍依特,Hoyt)

扇形模式城市是以 CBD 为中心的许多空间瓣所组成,每

个扇瓣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而存在,其载体就是特殊用

地。在这种空间结构模式中,由于企业集中在一起可以

获得聚集经济的好处,而高收人居民区又选定远离轻重

工业的地区,因此,扇形地区的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打破了原来环形的格局。

(4)多核模式(哈里斯Harris,乌尔曼Ullman)

多核模式又称多中心模式。这样的城市空间是由多个相互分离的核为支点构成的,不过,其中有一个核心不论在规模上还是在功能上都占主导地位,这个核心叫主中心,其他核心则称之谓次中心或副中心。

5)花园城模式

这是根据生态经济原理所建立的新型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其目的就是让城市更亲近自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空间布局上采用了跨跃的方式,从而在中心城和卫星城市之间形成了一个以乡村为主体的自然生态调节区域。

第九章

14.什么城市规划的公共参与?

市民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直接参与城市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各国公众参与的形式是不同的。公众参与:公民或单位不通过国家代表机关直接参与处理社会的公共事务

15.什么是城市管制?

是指在全球化的挑战下,政府在城市管理中如何通过角色定位的调整,从行政手段的“管理”转变为协商手段的“”管理,从而利用城市中各种社团的力量来提高城市和竞争力。

16.论述:你认为我国城市公众参与应重点发展哪些方面?

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于特征:

1.公众参与处于起步阶段

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一方面政府官员片面认为城市建设资金全是上级拨款和自筹的,政府官员如何建设政绩工程向上一级交待是第一位的,各级政府没有必要宣传规划,倡导公众参与。另一方面,在市民的眼里,城市规划与管理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既不参与也不想参与,再进一步即使参与也是枉然的思想,这种观念导致了相当一部分市民对参与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利益冲突使公众参与的热情逐步提高,与此同时,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公众参与开始在我国城市规划界中兴起。

2.规划工作过程中已有一定程度的公众参与

规划编制阶段:主要由规划设计机构通过调查表或走访的形式让公众参与,但这种参与是被动参与,范围仅限于被调查的几个问题,带有规划者的主观愿望,同时又缺乏广泛性。这些调查往往被一些规划设计机构所采用,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规划审批阶段:审批前的评审阶段,各城市普遍采用的是专家咨询的方式,专家由各行业推荐,或者由规划主管部门聘请。城市总体规划需由地方人大审议,由于人民代表大会是由市民选举产生的,从理论上讲他们对规划的审批代表公众利益,公众可以通过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对城市的发展、决策行使参与权力。

规划实施阶段:当城市某项建设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产生诸如日照、绿化、交通、噪声等问题,这时公众会借助市民热线、新闻媒体甚至行政诉讼等方式提出这些问题。

3.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宽度远远不够

我国的公众参与还处于谢莉·安斯汀的“市民参与的梯子”中段,即“象征性的参与”,不管是市民还是利益集团和规划人员只有参议权而没有决策权,随着规划项目的增加和级别的提高,公众参与的深度并没有随之加深。许多规划建设项目多是由政府领导召集政府各部门官员,在听取规划设计人员介绍后“拍板”决定的。参与的宽度是指公众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公众参与的比例。我国城市规划中市民参与的权力和范围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而市民参与的比例也很小。

4.公众参与的机制不够健全

根据欧美公众参与的经验,公众参与的顺利开展需要法定的程度,强有力的仲裁机构和干练的组织部门,而我国在这三方面都不健全。从我国城市规划的立法现状看,较注重的是对行政行为的授权,而对规划行政权力的监督和控制的方法却相当少。

公众参与的发展方向:

1.成立多种参与机构

由于市民参与更多的是身边的、日常性的城市规划问题,也由于女性相对男性而言更难走出去参与。因此,可与居委会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参与机构,可以是18周岁以上的全体居民,也可以由每户派代表参加或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3人参加。这样,可以大大拓宽居民参与的广度,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的积极性,最广泛地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

由于居民的参与受年龄、职业等条件的限制,他们对规划理解也不同,可鼓励居民形成某一方面的参与组织、学术机构。这种组织虽然独立于行政组织层次,但应受到法律保护与支持。2.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规划宣传

规划部门可采取咨询或召开情况通报会及通过电视节目、电子邮箱定期向市民通报规划管理的内容、范围、技术指标要求等,给市民提供一个了解规划的机会。同时还可邀请市民参加城市规划的展示会、论证座谈会或听证会;聘请市民为城市规划监督员;在报刊上开辟“我心目中的城市”、“怎样建设花园城市”专栏。

针对高校大学生参与比例很少的情况,可邀请专业人士、学者到各大学讲学,讲授基本的规划理论及城市的地理环境、历史延革、风土人情,开展类似“城市的昨天、今天、明天”专题讲座,发动广大青年学生,应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参与城市规划。只有青年参与,这项工作才富有朝气和希望。

3.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引导公众参与

既然国外的公众参与经历了物质形态规划、数学模型规划和社区规划几个阶段,“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又几乎成了每个规划阶段的指导思想,而目前我们的公众仍然着眼于物质形态规划,我们有必要引导公众参与朝着环境保护、生态和社区的角度,使公众参与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件做起,逐步增强公众的参与愿望和意识。

17.城市规划的社会体系是怎么构成的

以城市规划为导向的社会学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城市规划领域中的延伸和应用,是在具体目标和特定条件下,社会学方法同城市规划编制及研究工作的实际结合。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方法体系可以由高到低划分为方法论、具体手段和研究技术三个层次,并呈现出科学化、系统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特点。

“方法论”代表着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它从属于一般科学方法,规定者学科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的理论与逻辑基础。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一中工具理论,一种针对研究方式和方法的一般原理性的系统探讨和全面评价,但不涉及具体的事实现象。社会学发展演化至今,先后形成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三大方法论传统。

“具体手段”居于社会学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它往往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需要根据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和确定相应的研究程序、研究方案记忆研究的实施方式。对于城市规划的研究和编制而言,这集中体现和应用在了资料采集和研究分析二大环节上。

“研究技术”位于社会学方法体系的最低层次,是保障方法论得以贯彻和具体手段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它对于技术和工具的选择,需要统一订的具体手段相匹配。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笔记]《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 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是指社会通过各种因素,运用各种方式,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促使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能有效的遵从社会规范,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实现社会运行目标的目的。 9(社会保障:

《发展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稿

《发展社会学》复习资料整理稿 1,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P24 2,迟发展效应: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因其现代化的起步较晚而与早发内生型社会发展在发展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因而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具有不同与早发内生型社会发展的发展优势与劣势,这就是所谓的“迟发展效应”。P13 3,现代化:在发展社会学中,现代化是指近现代科学和技术革命推动下,人类社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全面社会变革过程,或者说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 4,二元经济:是这样一种经济结构,即整个经济体系分为“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工业部门两大经济部门。(其原因在于工业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的压力)P90 5,逆城市化:是指在城市发展演变过程中,由于城市中心地带生存空间日益狭小,交通条件日益拥挤以及地价日益上涨等原因,中心城区居民向城市边缘、郊区及乡村地带迁移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人口空心化和产业空心化。P114 6, 世俗化主要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在科学与理性精神日益成为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念的过程中,与前现代的宗教处世观相比,民众日益关注世俗社会现实切身利益,越来越重视对社会事物参与的过程。P130 世俗化是与宗教化相对应的概念,一般是指人们关注现实生活的取向。 附:世俗化的基本特征是:现实性(注重现实的日常生活,注重现实生活质量等) 、理性化、个人主义倾向、社会参与性。 7,社会植被:主要是指凝聚社会个体并维护社会良性运行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P248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一,强调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环境相和谐,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地球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第二、强调当代人在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代际公平问题,当代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同时不应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第三、强调代内平等的观念,即要实现当代人在发展机会、享受发展成果上的平等权利。 二、迟发外生型的社会发展特点: ①发展条件的劣质性。(这些国家开始现代化发展时,其内部现代化因素或远未成熟,或根本缺失。这些国家大都遭受过长期的殖民统治,在进行现代化时,往往有资金严重匮乏的许多问题和困扰。) ②发展动力的外缘性。(现代化的最初动因和最初的现代化因素是来自于外部的刺激与压力、挑战。) ③发展进程的跳跃性。(在社会内部缺乏现代性因素的积累的情况下,强行启

(完整word版)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学科地位?概念: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与地位: 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团体力量对教育的影响甚巨(教育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教育必須呼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的需求(适合社会目的、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着重于公共议题的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个人化,而是属于公共的议题。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事实判断、解释功能) 1)质的研究: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景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的一种活动。 2)量的研究: 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分别代表着教育研究方法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质的研究代表着研究者以整体、深入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量的研究代表着以客观、精确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 4、孔德的相关理论⑴社会学之父:孔德 ⑵孔德的重要理念: 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论 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必须历经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②社会有机体论: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 5、韦伯科层体制 科层制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将成员的职位按等级制原则依次排列,并明文规定每个人的岗位权限与职责;将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等;运用技术知识,以法令、条例、民主参与等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这样的现代科层制组织就像地球绕着 太阳运转那样,既要围绕外部环境运转(外适应),又要自身不停地自转(内适应,或内协调)。宇宙,社会,同样都是一个系统科学。现代科层制组织就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小动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

《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发展社会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题:试述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教材P12-13) 迟发外生型社会发展一般与早发内生型发展相对应,其主要特点如下: (1)发展条件的劣质性:迟发外生型国家多历经殖民与奴役,这一过程使其人民饱受灾难,经济和资源遭受巨大损失,恶劣的发展条件成为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障碍。 (2)发展动力的外缘性:该型发展国家的发展动力一般来自于其社会外部的刺激与压力,其现代化进程的实质是国家应对外部挑战与压力的一种被迫回应,而不是内部现代化因素的主动要求。 (3)发展进程的跳跃性:由于迟发外生型发展是在其内部条件不成熟的前提下强行启动的,并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目标,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兼顾许多问题,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跳跃性赶超(或称跨越式发展)的特征。 第二题:如何评价现代化理论(P35-37) 现代化理论的实质是一种以“传统-现代”为核心概念的发展理论。它既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又有明显的不足之处: (1)现代化理论的可取之处主要有: ?强调发展的整体性:即社会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人格等多方面共同进步的总体进程。 ?强调发展的渐进性:即由传统到现代的过渡需要逐步进行。 ?重视发展的内因分析:认为社会是否能实现现代化,在于其内部是否具有体现现代性的因素。 ?重视发展主体: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社会现代化是为了人的现代化,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水平。 (2)现代化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较为单一和片面,主要有: ?持“西方文化中心论”,忽视文化的相对性和多样性。 ?持“发展道路同一论”,忽视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持“克服传统束缚论”,片面强调传统与现代的对立。 ?忽视了先发展国家给落后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三题:世界体系论与依附理论的区别(P53) 世界体系论和依附理论都属于以“核心-边陲”为核心概念的社会发展理论,但两者仍有一定区别: (1)两者的创始者不同:世界体系论主要是华勒斯坦的个人成果,而依附理论则是一批拉美学者的集体成果。 (2)两者的分析单位不同:世界体系论的分析单位是整个世界体系,而依附理论的单位则是国家。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复习资料 社会学: 社会学就是对人类的社会生活、群体和社会的科学研究。 个体是依据自己生活中熟悉的特征来看待世界;社会学则需要更广阔的视角。 1.社会学的视角 社会学想象力: “想象自己脱离了”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从全新的角度看待他们。社会学家能够自如地跳出。 学习社会学: 以社会学视角看待离婚、失业问题。 ●个人困扰 ●社会大趋势 社会背景 ●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为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 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社会学思维的发展 1.理论与理论思路 ●事实性研究揭示了事物是如何发生的 ●理论建构抽象的揭示,说明广泛的经验 ●理论思路就是通过事实性研究来验证理论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法国(1798—1857)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寻求建立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说明社会世界的法则,所有学科都共享一种揭示普遍法 则的逻辑。 3.实证主义 社会学应该采用类似于物理学或化学的严格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 4.三阶段法则 ●神学阶段:宗教观念 ●形而上学阶段: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角度看待社会 ●实证阶段:哥白尼、伽利略和牛顿时期的科学技术作用 5.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法国(1858—1917) ●社会学可以通过经验的方式检验传统哲学的问题,从而阐明这些问题 ●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做物来研究 6.社会事实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 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个体的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知识点。

1.社会结构:我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不只是事件或行动的随机分类,而是以各具特色的方式被赋予结构或模式。 社会结构每时每刻都在被个体重新构造。 2.早期理论家----奥古斯特-孔德 创造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3.早期理论家----埃米尔-涂尔干 (1)社会事实:社会学第一原则:把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用社会方法来研究社会的对象。 社会学家采用社会学方法不是用来研究个体而是用来考察社会事实即社会中塑造个体的行动的诸多方面。 社会事实是外在于个体行事方式、思考方式和感觉方式,有其自身的实在,外在于个体的人的生活和感知。 社会事实对个体施加强制性力量。社会事实难以研究,不能被直接观察。 (2)社会团结和道德团结: 机械团结:分工程度低的传统文化以机械团结为特征。机械团结是基于共识,基于信念的相似性。 有机团结:发达社会中工作的专门化合社会分化的加剧,导致以有机团结的特征的新型秩序。有机团结以人们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以及认识到他人的贡献重要性为基础。4.早期理论家----马克思-韦伯 不相信结构外在于或独立于个体而存在,认为社会中的结构式由行动之间的复杂的相互影响塑造的。 理念型:是用来理解世界的概念模型或分析模型。理念型并不存在于真实世界中,但真实世界中的任何情形都能通过与理念型的对比来完成。理念型并不是值得向往的完美目标,是指一种特定现象的纯粹形式。 理性化:科学、现代技术和科层制的发展被描述为理性化。 理性化是指依据效率原则,以技术性知识为基础来组织社会和经济生活。 韦伯认为支配资本主义的不是阶级冲突,而是科学和大规模组织即科层制的兴起。 现代理论思路功能主义: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协同工作,产生了稳定和团结。 有机体类比:把社会的运行比作一个有机体的运转,社会组成部分像人体的各个部分一样,是为了社会的整体利益而系统工作。 道德共识对于维持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5.显功能:指特定社会活动类型中参与者知道的并意欲的功能。 潜功能:指参与者未曾意识到的那些活动后果。 功能与反功能:反功能是指对事物既存秩序构成挑战的特征。 6.现代理论思路冲突视角 冲突视角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重要性,但拒绝功能主义对于共识的强调,突出社会中分化的重要性。把社会看作是追求各自利益的不同群体组成的。 7.现代理论思路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源自对语言和意义的关注。符号,用来代表另一种东西的某种东西。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8.社会运行的控制机制(社会控制: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劳动社会学复习资料 (老师划的重点在练习册上,如果有漏掉的各位补充一下!) 第一章P6 名词解释: 劳动:是指人类围绕各种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和提供非物质形态的服务活动。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方法。 简答: 简要指出职业和行业之间的异同:职业作为人的一种标志,是劳动专门代和劳动分工的结果。行业是社会劳动者在从事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分工的集团概念。职业与行业都是劳动者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要件;不同点是,职业是从个人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行业是从社会经济活动出发产生的概念。 第二章P18 名词解释: 劳动社会化: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 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简答:1.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过程? 答: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导致生产资料使用方面的节约。(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工业阶段,机器和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2. 为什么说劳动力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答: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持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性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再次,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 简述年龄结构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1)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的下降而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劳动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人口老龄化会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3)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社会学复习资料

导论 一、最早提出社会学的是---孔德 二、社会学的定义 定义:社会学是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深入揭示社会运行和发展规律的社会科学。 代表人物(严复) 1.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此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 三、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1、整体性特点 2、综合性特点 3、科学性特点 4、应用性 四、社会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1、社会的转型与巨变。 2、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帝国主义的出现。 3、资本主义建立后的社会问题、矛盾。 4、民众对正常社会秩序的渴望。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传统 1、英国功利主义传统 (1)一种个人主义的理论。 (2)经济人观点。 (3)社会学功能理论、理性选择理沦和交换理论的理论基础。 2、法国大革命后的实证主义传统

(1)法国的实证主义传统。 (2)实证主义的意涵。 (3)反对迷信,提倡科学。目的是发现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自然法则。 (4)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最重要的传统之一。 3、德国的历史主义传统 (1)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 (2)人类世界是被有意识选择的世界,不受自然法则的支配。(3)研究行为者的主观意图。 (4)研究社会内部的文化特征,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5)各个社会文化传统的独特性。 4、美国的实用主义传统 (1)美国人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实用。 (2)美国人的第二个特征是鼓吹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价值。五、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特点 1.坚持实践原则 2.坚持科学分析视角 3.坚持辩证思维方式 4.坚持研究方式的批判性 5.坚持理论视野的开放性

六、韦伯 韦伯和新教伦理(1)反对马克思经济是社会变迁动力学说,提出宗教是社会变迁动力。(2)提出社会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七、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 城市社会学与定性研究方法的拓展 1、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城市研究 2、芝加哥社会学派与中国社会人类学的渊源 八、社会学冲突 (1)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 (2)人类社会的主要冲突源自人类所需资源的稀缺 (3)社会通常是在利益冲突之中整合在一起 九、符号互动论、 1)理论主要来源于马克思的思想。 (2)人类社会的主要冲突源自人类所需资源的稀缺 (3)社会通常是在利益冲突之中整合在一起 十、冲突论代表 (1)代表人物乔治·米德、库利、托马斯。 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的双重性。 重视对社会微观层次的研究,强调个人的特殊性。 重视经验世界的考察,主张从生活经验中归纳出理论。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概念汇总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 1.社会学定义: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2.社会指标、社会指标体系: 社会指标,是衡量社会运行和发展过程的综合的质量和数量的标准。 社会指标体系,是指为综合反映和说明社会或某一方面社会状况而设计的一组具有内在联系的社会指标。 3.当前中国社会要实现良性运行,应注意创造哪些条件,研究哪些问题? 1)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的说,数量适度、质量合格、结构合理的人口是社会良性运行的必要条件。 2)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人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样是社会良性运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保护生态环境与控制人口一样,是我国基本国策。 3)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要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必须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4)社会运行的政治条件。就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来说,政治状况如何,对社会运行有直接的影响。 5)社会运行的文化与心理条件。如果我们把人口、环境、经济等条件视为社会运行的物质条件,那么文化心理条件则可视为一种精神条件。 6)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 7)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果。 4.社会运行机制: 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5.科塞:“社会安全阀”机制: 社会安全阀机制:让冲突在一个社会中制度化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化解或减弱冲突的力量,使之不至于发展到对社会造成严重震荡的程度,从而保证必要的社会整合。 6.社会整合之:“认同性整合”、“互补性整合”: 认同性整合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当人们将某一种利益与自己的个人利益紧密相连、产生一致性认同时,就会努力去维护这种利益,甚至不惜牺牲个人利益。在共同利益的引导之下,社会成员将会凝聚为一个联系十分紧密的社会整体,这就是认同性整合。 互补性整合是建立在特殊利益基础之上的,是由于社会成员、社会群体之间的异质性和相互需要而产生的相互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促使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凝聚为社会整体。 7.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 社会运行的激励机制是指社会有机系统为引导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按设定的标准和程序将社会资源分配给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以实现其认同的社会目标的作用原理和作用过程。简言之,激励机制就是社会引导其成员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过程。

社会学复习资料

1.社会化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于人的始终的过程,是指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2. 代沟 代沟是指子女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背弃父母原有的观点,有了新的见解而造成的 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的差异。代沟往往的因为年龄或时代的较大差异而形成的。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一昧蛮管,就大碍孩子的发展,年龄不等的人,生活圈子不同,接触的事物、人物各异,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有差别。如果这种差别不加以改善而让它扩大,两代人之间便会形成一堵无形的墙,误会便容易产生。 3. 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4. 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RoleConflict)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适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角色冲突大体可以分为两类: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5.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当相关双方相互采取社会行动时就形成了社会互动。社会互动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即我们不断地意识到我们的行动对别人的效果,反过来,别人的期望影响着我们自己的大多数行为。 6. 顺从 顺从,基本解释为服从;不违抗。心理学上,是指个人由于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行为或信念的现象 7.核心家庭 指两代人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的成员是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 8.垂直分化 垂直分化是指社会成员之间所产生的,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方面具有等级意义的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为社会不平等 9.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泛指对一切社会行为的控制;狭义的社会控制,特指对偏离行为或越轨行为的控制。它可以协调社会运行的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修正他们的运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0.01)

《社会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2010.01)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1分,共20分) 1、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或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这是:() A. 角色冲突 B. 角色不清 C. 角色中断 D. 角色失败 2、第一次使用“社会学”一词是在哪一本书中?() A.《实证哲学教程》 B.《社会学原理》 C.《社会学方法论》 D.《经济与社会》 3、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 迪尔凯姆和韦伯 B. 帕森斯和默顿 C. 科赛和达伦多夫 D. 库利和米德 4、社会组织最重要的特征是:() A. 一定数量的成员 B. 特定的活动目标 C. 明确的规章制度 D. 正式的组织结构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的本质是:() A. 个人的集合,只是个空名 B. 客观存在的实体 C. 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聚集到一起 6、当一个人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并按照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时就是:() A. 社会角色的确定 B. 社会角色的表现 C. 社会角色的扮演 D. 社会角色的失调 7、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于:() A. 1840年 B. 19世纪60年代 C.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D. 1949年 8、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之为:() A. 核心家庭 B. 主干家庭 C. 联合家庭 D. 丁克家庭 9、价值冲突论的现实基础是:() A. 美国社会中的种族冲突 B. 冲突理论 C. 亚文化理论 D. 战争 10、最早提出社会控制概念的是:() A. 滕尼斯 B. 罗斯 C. 孔德 D. 韦伯 11、霍桑实验提出了:()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社会学概论新修重点难点集中营 一、名词解释 1. 主文化: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2. 亚文化:亚文化指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3. 反文化:反文化是对现存秩序的背离和否定,是对现存主文化的抵制和对抗。 4. 社会化:它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 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5. 社会群体:(广义上)泛指一切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狭义上)指由持续的直接的交往联系起来的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6. 初级群体:所谓初级群体,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 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 7. 次级群体:又叫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 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 8. 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 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所谓角色集。 9. 角色冲突:所谓角色冲突,指在社会角色的扮演中,在角色之间或角色内部发生了矛 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 10. 社会分层:社会分层指的是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 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11. 社会流动:所谓社会流动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 动。 12. 社会越轨:亦称越轨行为、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揩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 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 13. 社会控制:(广义上)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 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 (狭义上)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14. 社会问题:(广义上)泛指一切与社会生活相关的问题(狭义上)特指社会的病态或失调现象。在社会运行过程中,由于存在某些使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失调的障碍因素,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共同生活,对社会正常秩序甚至社会运行安全构成一定威胁,需要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干预的社会现象。 15. 集合行为:集合行为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它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 为。 二、简答题 1. 集合行为的主要类型?恐慌:指人们在面临某种直接威胁时,所出现的紧张心态及违反常 规的行为。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 流行:是指一个时期内在社会上流传很广、盛行一时的外表和行为的风格,是一段 时间内为人们广为崇尚的生活模式。 2. 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 角色中断 角色失败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社会学原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 C )第四卷中正式提出的。 A.《实证政治体系》 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 D.《实证主义手册》 2.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 )。 A.社会整合功能 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 D.社会导进功能 3.教育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其潜功能体现在( A ) A.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 B.传授知识与科学技术的功能 C.实现社会化的功能 D.文凭功能 4.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 A )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 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5.成人教育这种过程属于( D ) A.再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反社会化 D.发展社会化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 D )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 B.家庭 C.阶级 D.伙伴群体 7.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 B )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 B.生物人 C.动物人 D.非社会人 8.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C ) A.未成年人 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 D.老年人 9.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B ) A.正向社会化 B.反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 D.特殊社会化 10.( D )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A.理解角色 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 D.角色 11.社会学上把子女离家只有老两口的家庭称为( B )。 A.主干家庭 B.空巢家庭 C.核心家庭 D.断代家庭 12.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C ) A.合作 B.交换 C.竞争 D.冲突 13.( C )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 B.战争 C.冲突 D.调适 14. 家庭成员、邻里、朋友属于( B )。 A.次级群体 B.初级群体 C.正式群体 D.外群体 15.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D ) A.制度化控制 B.非制度化控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6. 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 C ),该国的人口便属“老年型”人口。 A.5% B.6% C.7% D.8% 17.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 )。 A.工业化 B.经济发展 C.农业发展 D.服务性发展 18.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A )。 A.自然环境 B.组织结构 C.生活方式 D.社会基本结构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E)

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材料

《社会学概论》(本科)复习范围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的方式。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3.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 4.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期末重点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民主在美国》的作者是()。 A.孟德斯鸠B.孔德C.托克维尔D.马克思 2.一人身兼数职、顾此失彼、疲惫不堪的处境是()的表现。 A.角色失败 B.角色冲突 C.角色不清 D.角色中断 3.从()角度出发可以将社会关系划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A.关系的密切程度 B.关系的规范化程度

C.关系建立的基础 D.关系的协调程度 4.把社会群体分为内群体与外群体,是根据()的标准。 A.结构特征 B.互动关系 C.归属感 D.从属关系 5.如果某种社会制度无法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带来社会冲突的制度后果,我们称其为社会制度的()。 A.显功能B.潜功能C.正功能D.反功能 6.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被称为()。 A.城乡融合B.城市贫民化C.逆城市化D.城乡二元结构 7.经过社会革命或其他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49年之后中国的分层结构发生的变化就是这样的。这种变动称为()。 A.开放性社会结构 B.结构性流动 C.非结构性流动 D.社会变迁 8.()认为,社会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价值和利益冲突。 A.社会解组论 B.偏差行为理论 C.社会建构论 D.冲突论 9.云南傣族泼水节时,载歌载舞的人群是()。 A.偶合人群B.常规人群C.表意人群D.行动人群 10.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A.错位 B.脱节 C.畸变 D.失衡 11.科塞是()的代表人物。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作者: ————————————————————————————————日期: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 1.明确指出:“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学科,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的学者是?(韦伯) 2.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的哪个国家?(法国) 3.社会学研究功能中的解释性功能所要回答的问题是?(社会“为什么”) 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1982年)5.不同群体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为?(冲突) 6.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称为?(正向社会化) 7.在美国社会学发展史上,对世界社会学发展最具影响力的,首推?(芝加哥学派) 8.随着人类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关系是什么关 系?(地缘关系) 9.社会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实证性特征) 10.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被称为?(文化交流) 11.各种文化集丛不是散漫的、孤立的,它们在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依存而构成一个特殊的文化整体,这个文化整体就是?(文化模式) 12.作为社会互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前提是?(合作) 13.职业学校教育属于?(基本社会化) 14.最早提出“角色”概念的美国心理学家是?(G·H·米德) 15.把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是?(反模仿) 16.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17.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是?(0—20人) 18.组织和初级群体相区别的最显著的特征是?(正式而比较明确的规定) 19.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机制的社会组织是什么?(政府) 20.进化论的社会分层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谁?(伦斯基) 21.拒绝社会提供的目标,但仍然以符合社会规范的手段行事,这种偏差行为是? (形式主义) 22.对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社会学家有不同的回答。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什么?(社会事实) 23.“后工业社会论”提出,处于主导地位的是?(专业与技术人员) 24.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持这种观点的社会学者是? (斯宾塞) 25.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非营利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