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生物学 考试复习题

微生物学 考试复习题

微生物学 考试复习题
微生物学 考试复习题

绪论

1、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在生物界的分类地位如何? 微生物是所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类群与分类地位于课本第一页

2、 微生物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1).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2). 种类多、分布广;

3). 代谢类型多,代谢能力强;

4). 繁殖快、易培养;

5). 变异易、适应能力强 。

3、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课本第3页)

4、 什么是微生物学?其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和应用的科学。

研究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鉴定、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及其在工业、农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生物工程等方面的应用。

任务是研究微生物及其生命活动的规律,研究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发掘微生物资源,充分利用微生物的有益作用,消除其有害影响,造福人类。

5、 试根据微生物的特点,谈谈为什么说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

更是人类的朋友。 (与第3题相通)

微生物是人类的朋友:

1)微生物是自然界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

2)体内的正常菌群是人及动物健康的基本保证

3) 微生物可以为人类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质

少数微生物也是人类的敌人:

1、引起各种疾病

2、引起工农业产品及生活用品的霉烂、腐蚀。

因此,微生物既是人类的敌人,更是人类的朋友!

第一章(这一章忘了做)(本章掌握要点即可)

1 细菌细胞有哪些主要结构?它们的功能是什么?

2.试图示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结构,并简要说明其特点及成分。

3.试述革兰氏染色机理及其重要意义

4.试就作用物质,作用机制,作用结果和作用对象比较溶菌酶与青霉素对细菌细胞壁的作用

溶菌酶(Lysozyme)是一种糖苷水解酶,可以溶解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对其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青霉素类的作用是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类的结构与细胞壁的成分粘肽结构中的D-丙氨酰-D-丙氨酸近似,可与后者竞争转肽酶,阻碍粘肽的形成,造成细胞壁的缺损,使细菌失去细胞壁的渗透屏障,对细菌起到杀灭作用。细胞壁的合成发生于细菌的繁殖期,故青霉素类只对繁殖期的细菌起作用,对处在静止期的细菌几乎无作用,所以常称这类药为繁殖期杀菌药。

5.什么是伴孢晶体?它在任何细菌中长生?有何时间意义?

6.试述放线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7.比较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的异同

第二章

1、 试述酵母菌的细胞结构及功能P44

2、 酵母菌是如何进行繁殖的?

1、无性繁殖

1)芽殖: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成熟细胞长出一个小芽,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体继续长成新个体。

2)裂殖:少数酵母菌可以象细菌一样借细胞横割分裂而繁殖,例如裂殖酵母。

2、有性繁殖

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孢子的形式进行有性繁殖:

1)两个性别不同的单倍体细胞靠近,相互接触;

2)接触处细胞壁消失,质配;

3)核配,形成二倍体核的接合子;

①以二倍体方式进行营养细胞生长繁殖,独立生活;

②进行减数分裂(下次有性繁殖前),形成4个或8个

子囊孢子,而原有的接合子就成为子囊。

子囊孢子萌发形成单倍体营养细胞。

3、 试述霉菌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4、 霉菌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各类孢子是怎样形成的?

霉菌的繁殖方式包括:无性孢子繁殖、有性孢子繁殖和菌丝断片繁殖1)无性孢子繁殖

不经两性细胞配合,只是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菌丝的分化(切割)而形成新个体的过程。

2)有性孢子繁殖

两个性细胞结合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a)质配:两个性细胞结合,细胞质融合,成为双核细胞,每个核均含单倍染色体(n+n)。

b)核配:两个核融合,成为二倍体接合子核,此时核的染色体数是二倍(2n)。

c)减数分裂:具有双倍体的细胞核经过减数分裂,核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单倍体状态。

特点:a)有性繁殖不如无性繁殖那么经常与普遍,多发生在特定条件下,往往在自然条件下较多,在一般培养基上不常见。

b)核配后一般立即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菌体染色体数目为单倍,双倍体只限于接合子。

c)有性孢子包括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等。

5、 毛霉和根霉、曲霉与青霉有哪些异同点?

6、 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菌落特征

7、 举例说明酵母菌和霉菌在工农业中的应用

8、 试述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的主要区别

9、 原核微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1)个体微小(测量单位为μm ,即10-6m)、结构简单(单细胞个体) ;

(2) 细胞壁含肽聚糖或假肽聚糖;

(3) 除核糖体(70S)外,无其它细胞器。

(4) 原始细胞核(无核膜包裹、无核仁、无固定形态)。

真核微生物的特征 1. 细胞核具有核膜、核仁;

2. 能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3. 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其它细胞器。核糖体为80S。

4. 出现有性繁殖。

第三章

1、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具有细胞结构,即均是细胞型微生物

2、名词解释

病毒: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

病毒粒子:成熟的具有侵染力的病毒个体称病毒粒子。

噬菌体:细菌和放线菌病毒成为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在细胞内正常复制并最终杀死细胞,形成裂解循环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胞后不能完成复制循环,噬菌体基因组长期存在于宿主细胞内,没有成熟噬菌体产生的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

溶源性细菌:整合上噬菌体DNA的细菌称溶源性细菌。

噬菌斑

亚病毒:是一类比一般病毒更小更简单的非细胞生物,与一般病毒有显著差别,是病毒学的一个新分支,突破原先以核衣壳未病毒体基本结构的

传统认识,有的是仅有核酸或仅有蛋白质的感染性活体。

3、什么是病毒?病毒与其他微生物有何区别?

病毒是超显微的、没有细胞结构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实体。

病毒的特点:1)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的特征。

2)一种病毒的内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

3)大部分病毒没有酶或酶系极不完全,不含催化能量代谢的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没有自身的核糖体,没有个体生长,也不进行二均分裂,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

代。

5)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6)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4、试述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与结构。病毒核酸有何特点?病毒蛋白质

有何功能?

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包括核酸、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表现

为核蛋白。

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衣壳构成。P66

核酸是病毒的遗传物质;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是RNA

病毒结构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

1)构成蛋白质外壳,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它理化 因子的破坏;

2)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易感细胞表面存在的

受体具特异性亲和力,促使病毒粒子的吸附和入侵;

3)决定病毒的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4)构成病毒的酶,或参与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入侵(如T4噬菌体的溶菌酶等),或参与病毒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病毒大分子的合成(如

逆转录酶等)。

一般来说,病毒是不具酶或酶系极不完全的,所以一旦离开宿主就不能独立进行代谢和繁殖。

5、病毒有哪几种对称类型?每种对称类型病毒的形态是什么?试各举一例

(1)螺旋对称:亚基有规律地沿着中心轴(核酸)呈螺旋排列,进而形成高度有序、对称的稳定结构。——烟草花叶病毒

(2)立方对称:如二十面体对称壳体——构成对称结构壳体的是蛋白质亚基围绕具立方对称的正多面体的角或边排列,进而形成一

个封闭的蛋白质的鞘。

(3)复合对称——大肠杆菌T4噬菌体,由二十面体的头与螺旋对称的尾复合构成,呈蝌蚪状。

(4)复杂对称——痘病毒科的病毒,病毒粒子通常呈卵圆形,干燥的病毒标本呈砖形。在病毒体表面有双层膜,在病毒中心为哑铃状

的核芯,核芯内含有蛋白质和核酸,核酸为双链DNA。在核芯两

侧为侧面小体。

6、什么是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它包括哪几个时期?每个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能在寄主细菌细胞内增值,产生大量子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

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增值规律的实验曲线是一步生长曲线。

1、吸附期

游离的噬菌体吸附到宿主细胞。

2、潜伏期

从噬菌体吸附到细胞到释放出新噬菌体的最短时期。

3、裂解期(成熟期)

随着菌体不断破裂,新噬菌体数目增加,直到最高值。

4、平稳期(稳定期)

7、按寄主范围,病毒可分为哪几种?病毒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通常根据寄主范围将病毒分为脊椎动物病毒、无脊椎动病毒、植物病毒和微生物病毒。

病毒分类主要依据包括病毒的形态、结构、基因组、复制、化学组成在内的毒粒性质及病毒的抗原性、生物学性质。

8、简述病毒的一般增殖过程。

第四章

名词解释:

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获得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凡能满足微生物机体生长繁殖和完成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物质

碳源: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质

氮源: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

生长因素:是一类调节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所必需且需求量很小,但不能自行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有机物。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混合营养料)。

固体培养基:一般采用天然固体营养物质,如马铃薯块、麸皮等作为培养微生物的营养基质。亦有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凝固

剂(琼脂 1.5%~2.0%) 煮沸冷却后,使凝成固体状态。

液体培养基:把各种营养物质溶解于水中,混合制成水溶液,调节适宜的pH,成为液体状态的培养基质。(不加琼脂)

1、微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有哪六大类?它们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什么?

(1)碳源 (carbon source) P.88

①定义: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

质称为~。

②生理功能:提供碳元素,合成细胞物质(如糖类、脂类、蛋白质

等)和代谢产物;同时也提供氢原子、氧原子;提供能源(维持生

命活动所需的)。

③种类:有机碳源、无机碳源

④微生物对碳源物质的利用:具有选择性。

(2)氮源 (nitrogen source) P.88

①定义:凡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和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

质称为~。

②生理功能:提供氮素,合成细胞中的含氮物质(氨基酸、嘌呤、

嘧啶等)。

③ 种类: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分子态氮源等。

④微生物对氮源物质的利用:具有选择性。

(3)能源 (energy source)

①化学物质:有机物、无机物。

②辐射能(光能)

(4)无机盐 (mineral salts) 或矿质元素

①定义: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源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的营养物

质。

②生理功能 :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参与酶的组成;作为酶的激活

剂;调节细胞的渗透压、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作为某些自养微生物的能源和无氧呼吸时的氢受体。

③种类:KH2PO4 、K2HPO4 ;MgSO4 、(NH4)2SO4 ;CaCl2、

Ca(NO3)2 ;NaCl ;FeSO4等。

(5)生长因素 (growth factor):P.90-91

①定义:是一类调节微生物的正常代谢所必需且需求量很小,但不能

自行合成或合成量不足的有机物。

②生理功能:维生素主要作为酶的辅基或辅酶参与新陈代谢。氨基酸

用于蛋白质合成。嘌呤与嘧啶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及用于核甘、核甘酸、核酸合成。

③种类:维生素、氨基酸、嘌呤与嘧啶三大类。

(6)水

生理功能:①是细胞中生化反应的良好介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被吸收或排出体(细胞)外。

②水的比热和气化热高,能有效的吸收代谢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不致

使细胞的温度骤然上升。

③维持细胞的膨压(控制细胞形态)。

2、微生物利用的碳源、氮源有哪些种类?与动、植物相比有何不同? 碳源:有机碳源、无机碳源

氮源: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分子态氮源等。

微生物能利用的碳源、氮源物质的种类大大超过动物或植物所能利用的碳化合物。

3、根据能源、氢供体、碳源,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可划分为那几类?试列表比较说明各营养类型基本特点及代表微生物。

(1)根据所需碳源的性质,微生物可分为异养型和自养型

(2)根据氢供体的性质,微生物可分为无机营养型和有机营养型(3)根据所需能源的不同,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又都可以分化为华能营养型和光能营养型。

4、比较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主要方式的特点。(P98)

5、简述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5个)

1)、目的明确(明确培养对象等)

2)、营养协调(营养物的浓度及配比合适)

3)、理化条件适宜

4)、经济节约

5)、灭菌处理

6、培养不同种类微生物能否用同一种培养基,培养四大类微生物通常

采用何种培养基

7、有一种细菌,在黑暗条件下能在如下培养基上很好地生长繁殖:

蔗糖(或葡萄糖)10g , KH2PO40.2g ,MgSO4.7 H2O 0.2g , 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自然(或7.4)

请回答问题:(1)这种菌生长需要的碳源、氮源是什么?是什么菌?

这种菌是什么营养类型?(2)这种培养基按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特殊用途又分别属于什么培养基?

答:(1)碳源:蔗糖(或葡萄糖) 氮源:空气

是固氮菌,化能有机异养型

(2)按化学组成属于合成培养基

按物理状态属于固体培养基

按特殊用途属于选择培养基

第五章

1、 列表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的异同(P120)

呼吸与发酵的根本区别:(相同点: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释放)能量)

呼吸: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电子传递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最终电子受体

(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受体)。

发酵:氧化与有机物的还原偶联在一起的(无电子传递系统)。被还原的有机物来自于初始发酵的分解代谢,即不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受

体。

2、 异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有哪几种?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

3、 试述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

4、 微生物的代谢有哪些特点?

微生物的代谢具有代谢旺盛、代谢类型多和代谢的调节既严格又灵活3个特点

5、 什么是生物固氮作用?它对生物圈的繁荣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能固氮的微生物有哪几种?

微生物将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固氮酶的催化还原成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 。

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高等植物以及其他生物的关系,可将它们分为3个类群:自生固氮微生物、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联合固氮微生物。

6、 固氮酶作用的条件是什么?简述固氮作用的生化过程

固氮酶的两个组分对氧敏感,遇氧分子则发生不可逆的失活,固氮作用只能在厌氧条件下进行。(请参考课件)

7、 简述肽聚糖的生物合成过程(P132)

8、 什么叫次生代谢?次生代谢的产物对人类有何重要意义?

次级代谢是某些生物为了避免在初级代谢过程某种中间产物积累所造成的不利作用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可以认为是

某些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突变获得的一种适应生存的方式。名词解释:

呼吸:是指基质在氧化中释放出电子,通过呼吸链(电子传递链)交给最终电子受体(氧或其它无机物),并在传递电子过 程中产生ATP

的生物化学过程,称为~。这种产生ATP的方式称为氧化磷酸化作

用。

有氧呼吸:以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无氧呼吸:是指以无机氧化物或有机物代替分子氧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发酵:微生物在产能代谢中以有机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微生物固氮作用(生物固氮作用):微生物将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固氮酶

的催化还原成氨的过程称为生物固氮 。

初级代谢:微生物从外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通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生成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称为初级代

谢。

次级代谢:某些生物为了避免在初级代谢过程某种中间产物积累所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可以认为是某

些生物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突变获得的一种适应生存的方式。

第六章

1、 什么是生长曲线?指出细菌生长曲线各时期的形态和生理特点

及其实际应用

细菌接种到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测定细胞数量,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菌数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一条反映细菌在整个

培养期间菌数变化规律的曲线,称为细菌生长曲线。

一条典型的生长曲线至少可以分为延迟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等四个生长时期

延迟期(适应期):生长速度接近于零,菌数不立即增加,或增加很少

(代谢活跃、分裂迟缓)

对数期:以最大的速率生长和分裂,细菌数量呈对数增加,细菌内各成分按比例有规律地增加 。(细菌个体形态、化学组成和

生理特性等均较一致,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代时稳定。)

应用:常在生产上用作菌种,使微生物发酵的延迟期缩短,

提高经济效益。

稳定期:由于营养物质消耗,代谢产物积累和pH等环境变化,逐步不适应于细菌生长,导致生长速率降低直至零(即细菌分裂增

加的数量等于细菌死亡数)。

衰亡期:营养物质耗尽和有毒代谢产物的大量积累,细菌死亡速率超过新生速率,整个群体呈现出负增长。

2、 测定微生物群体生长的方法有哪些?试比较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P150)

(1)直接计数法 优:快速、简便 缺:所得结果是死菌和活菌的总数

(2)平板菌落计数法 优:不仅适用于多种材料,而且适用于含菌

量极少的样品。

缺:使用此法要掌握好菌液系列稀释技术并使样品中菌体充分分

散,以确保技术准确。

(3)薄膜过滤计数法 使用语测定量大、含菌浓度很低的流体样品

(4)比浊法 优:比较简便、快速

(5)称重法 适用于菌体浓度较高的样品,并要除尽杂物

(6)含氮量测定法 只是用于细胞浓度较高的样品,且操作麻烦

(7)DNA含量测定法

3、 什么叫防腐、消毒、灭菌和化疗?举例说明

防腐:防止或抑制霉腐微生物在食品等物质上的生长。

消毒:杀死或灭活所有病原微生物(营养体细胞)。

灭菌: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化疗:杀死或抑制宿主体内的病原微生物或病变细胞。

4、 影响高温蒸汽灭菌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在实践中如何处

理?(P160)

必须是密闭的系统中充满纯蒸汽。

5、 抗生素的抗菌机理是什么?举例说明(P165)

(1) 抑制细胞壁的形成

(2) 影响细胞膜的功能

(3) 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4) 阻碍核酸的复制

(5) 影响能量的利用

6、 名词解释:

巴斯德消毒法:采用温和加热处理牛奶和其他对热特别敏感的视频的方法,既可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又不损坏视频的营养和风味。

化学治疗剂:能直接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可用于治疗感染性

疾病的化学药物,按其作用和性质又可分为抗代谢物和抗生素。

抗代谢物:有些化合物在结构上与生物体所必需的代谢物很相似,以至可以和特定的酶结合,从而阻碍了酶的功能,干扰了代谢的正常进

行,这些物质称为抗代谢物

抗生素:是生物在新陈代谢仲产生的或人工衍生的,很低的浓度就能抑制他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杀死他种生物的化学物质。

高压蒸汽灭菌:利用密闭的高压蒸气锅加热灭菌。在密闭系统中,蒸汽压力增高,沸点也随着增高,杀菌效率提高。

7、微生物的抗药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为避免微生物出现抗药性,

使用抗生素应注意什么?

(1)细菌产生钝化或分解药物的酶

(2)改变细胞膜的透性

(3)改变对药物敏感的位点

(4)菌株发生变异

为避免微生物出现抗药性,使用抗生素应注意:

(1) 第一次使用的药物剂量要足;

(2) 避免在一个时期或长期多次使用同种抗生素;

(3) 不同的抗生素(或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4) 对现有抗生素进行改造;

(5) 筛选新的更有效的抗生素。

第七章

1、 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基础的经典实验有哪几个?举出其中之一

加以说明(P169)

(1) 转化实验

(2) 噬菌体感染实验

(3) 病毒的拆开和重建实验

2、 质粒有哪些特点?

(1) 可复制。

(2) 少数可在不同菌株间发生转移。如F因子、R因子。

(3) 受理化因素影响。

(4) 某些具有与染色体整合与脱离的功能。如F因子。

(5) 具有重组功能:可在质粒与质粒间、质粒与核染色体间发生基因重组。

3、 基因突变有何特点?使用变量试验说明其随机性(P173)

特点:(1)自发性

(2)不对应性*

(3)稀有性

(4)独立性

(5)可逆性(回复性)

(6)稳定性

(7)可诱变性

4、 F+、F- 、Hfr、F`菌株有什么区别?

a)F-菌株,雌性菌株:不含F因子,没有性菌毛,但可以通过接合作用接收F因子而变成雄性菌株(F+);

b)F+菌株: F因子独立存在,细胞表面有性菌毛。

c)Hfr菌株: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DNA上,细胞表面有性菌毛。

d)F′菌株:Hfr菌株内的F因子因不正常切割而脱离染色体时,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核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特称为F′因子。 细

胞表面同样有性菌毛。

5、 名词解释

自发突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DNA复制过程的偶然错误等而导致,一般频率较低

诱发突变:人为地用某些物理、化学因素对生物体的DNA进行直接作用,突变以较高的频率产生。(表型判断的标准: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转化: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将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从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转导:通过缺陷型噬菌体将供体菌的DNA片段携带到受体菌中,使后者获得牵着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接合:又称“细菌杂交”,是遗传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而进行的转移和重组。

野生型:

营养缺陷型:一种缺乏合成其生存所必须的营养物(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的突变型,只有从周围环境或培养基中获得这些营养物或其前

体物才能生长。

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回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其营养要求在表型上与野生型相同。

培养基:凡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求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

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要的最低组分的组合培养基,称为基本培养基。

基因突变:是指细胞内(或病毒粒内)遗传物质分子结构或数量发生可遗传的改变,简称突变,可自发或诱导产生。

质粒:一种独立于染色体外,能进行自主复制的细胞质遗传因子,主要存在于各种微生物细胞中。

6、 转化和转导有何区别?接合和转导又有何区别?

7、 简述常用的菌种保藏方法及其原理

保藏原理

(1)要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

(2)创造休眠的环境条件:低温、缺氧、干燥、缺营养等。

保藏方法的标准

(1)应保持菌种优良性状长期稳定。

(2)通用性、操作的简便性、设备的普及性。

在具体选择保藏方法时必须对被保藏菌株的特性、保藏物的使用特点及现有条件等进行综合考虑。

8、 如果两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 - b - c + d + 和 a + b + c - d

-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型重组菌

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9、 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

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差别?

10、 简述微生物微生物遗传物质存在的7个水平。

第八章

1. 试论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作用,你认为对此类污染该如何进行防治?

水体大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特别是磷酸盐和无机氮化合物

水的富营养化

藻类等过量生长,产生大量的有机物。

异养微生物氧化这些有机物,耗尽水中的氧,使厌氧菌开始大量生长和代谢。

分解含硫化合物,产生H2S,从而导致水有难闻的气味。

鱼和好氧微生物大量死亡,水体出现大量沉淀物和异常颜色。

上述过程又称富营养化作用,它是水体受到污染并使水体自身的正常生态失去平衡(即丧失自净作用)的结果。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除通过好氧微生物消耗水中的氧气危害养殖业外,很多藻类还能产生各种毒素,使动物得病或死亡。因此由于富营养化作用致死的鱼等水产品不能食用。

2. 举例说明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互生关系

两种可以单独生活的生物,当它们生活在一起时,通过各自的代谢活动而有利于对方,或偏利于一方的一种生活方式。(“可分可合,合比分好”)

(一)微生物间的互生关系(金黄色葡萄球菌与嗜血流感菌)

(二)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与人的互生关系

二、共生关系

两种生物共居在一起,相互分工协作、相依为命,甚至形成在生理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在组织和形态上产生了新的结构的特殊的共生体。

互惠共生:二者均得利。

偏利共生:一方得利,但另一方并不受害。

(一)微生物间的共生关系:地衣

(二)微生物和植物间的共生关系:根瘤菌与豆科植物间的共生

(三)微生物与动物的共生关系

1. 与昆虫的共生关系:

外共生:白蚁与其肠道内的微生物之间的共生

内共生:如蝉、蚜等与其细胞内的细菌共生

2. 与反刍动物的共生关系

3、深海火山口细菌与蠕虫的共生关系

三、寄生关系

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相对较大型生物的体内或体表,从中取得营养和进行生长繁殖,同时使后者蒙受损害甚至被杀死的现象。(一)微生物间的寄生关系:噬菌体—细菌

(二)微生物与植物间的寄生关系:真菌(白粉菌属、霜霉菌属)、植物病毒等

(三)微生物与动物间的寄生关系:细菌:苏云金杆菌等

四、拮抗关系

某种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可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将后者杀死。

微生物间的“化学战术”:抗生菌产生能抑制其它生物生长发育的抗生素。如青霉菌抑制金色葡萄球菌。

微生物间的生长抑制:因某种微生物的生长而引起的其它条件的改变,从而抑制它种生物的生长。如制作泡菜、青贮饲料:乳酸细菌抑制腐败菌。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细菌乙醇发酵与酵母菌乙醇发酵 酵母菌乙醇发酵,在厌氧和偏酸(pH3.5-4.5)的条件下,通过糖酵解(EMP)途径将葡萄糖降解为2分子丙酮酸,丙酮酸再在丙酮酸脱羧酶作用下生成乙醛,乙醛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还原成乙醇,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乙醇、2分子二氧化碳和净产生2分子ATP。 细菌乙醇发酵,细菌即可利用EMP途径也可利用ED途径进行乙醇发酵,经ED途径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与酵母菌通过EMP途径生产乙醇不同,故称细菌乙醇发酵。1分子葡萄糖经ED途径进行乙醇发酵,生成2分子乙醇和2分子二氧化碳,净产生1分子ATP。 2菌落与菌苔 菌落,生长在固体培养基上,通常来源于一个细胞、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细胞群体叫做菌落。菌苔,当菌体培养基表面密集生长时,多个菌落相互连接成一片,称菌苔。 3原生质体与原生质球 原生质体指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的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剩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细胞,一般由革兰氏阳性细菌形成。 原生质球指用同样的方法处理,仍有部分细胞壁物质未除去所剩下的部分,一般由革兰氏阴性细菌所形成。 4温和噬菌体与烈性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并不增殖,也不裂解细菌,这种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能在寄主细菌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噬菌体并引起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5选择性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 选择性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对某种化合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设计的一类培养基。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 鉴别培养基,是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加入某种试剂或化学药品,通过培养后的显色反应区别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 6连续培养与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在培养容器中不断补充新鲜营养物质,并不断地以同样速度排除培养物,使培养系统中细菌数量和营养状态保持恒定,这就是连续培养法 分批培养,将少量单细胞纯培养物接种到恒定容器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细菌数量。培养基一次加入,不补充,不更换。 7恒化培养法与恒浊培养法 恒化培养法,通过控制某种限制性营养物质的浓度调节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及其细胞密度,使装置内营养物质浓度恒定的培养方法 恒浊培养法,根据培养液细胞密度调节培养液流入的速度,使装置内细胞密度保持恒定的培养方法 8随机培养法与同步培养法 同步培养法,使被研究的微生物群体处于相同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 随机培养法,在一般培养中,微生物各个体细胞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 9碱基转换与颠换 碱基转换,DNA链中嘌呤被另外一个嘌呤,或嘧啶被另一个嘧啶所置换,叫做转换 颠换,DNA链中嘌呤被另外一个嘧啶,或者嘧啶被另外一个嘌呤所置换,叫做颠换。 10 转化与转导 转化,是受体菌直接吸收来自供体菌的DNA片段,通过交换将其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题库】经典题目判断题

2020届微生物学期末考试经典题目 题库整理 判断题 1.内毒素是G-菌的外壁物质。( √ ) 2.抗生素的抗微生物效果一般低于消毒剂和防腐剂。( × ) 3.血球计数板可以检测酵母培养液中所有酵母细胞个数,而平板倾注法只能测定活细胞个 数。( √ ) 4.在细菌生长曲线中,稳定期的细胞数目处于稳定,是因为此期细胞不再增殖。( × ) 5.做固体培养基常加2%琼脂作凝固剂,做半固体培养基时,琼脂加入量通常是1%。( × ) 6.稀释平板测数时,细菌、放线菌、真菌的计数标准是选择每皿中菌落数在10-100个的 稀释度进行计数。( × ) 7.细菌中紫外线引起的突变是由于相邻鸟嘌呤分子彼此结合而形成二聚体的突变。( × ) 8.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 物。( × ) 9.自发突变是指那些实验室中由于加入诱变剂所发生的突变。( × ) 10.内生菌根的真菌可进入根的皮层间隙和细胞内部,在根外较少,不形成菌套。( √ ) 11.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在观察标本中观察到了一段线状的细菌。( × ) 12.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利用氨态氮作为氮源。( × ) 13.发酵是微生物以无机物作为最终的电子受体的生物氧化过程。( × ) 14.蓝细菌是好氧细菌,通过糖酵解过程,利用光能产生它们的糖类。( × ) 15.固氮酶只有在严格厌氧条件下才有活性,所以固氮菌均为厌氧菌。( × ) 16.Hfr菌株与F-菌株接合后会使F-菌株转性变为F+菌株。( × ) 17.Parastism是指一种微生物生活在另一生物体表面或体内并对后者产生危害作用的现象。 ( × ) 18.大肠杆菌存在与否常作为判断水源是否被粪便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鉴定该菌时V.P (V oges Proskauer)实验和M.R (Methyl Red)实验结果应该是,前者为阳性,后者为阴性。 ( × ) 19.在培养根瘤菌时常加1/200000的结晶紫抑制G+细菌的生长。( √ ) 20.所有的原核微生物都具有鞭毛。( × ) 21.真菌中除环状质粒外还有线状质粒存在。( √ ) 22.在没有高压蒸汽灭菌设备情况下,不可能进行培养基质的彻底灭菌。( × ) 23.烟草花叶病毒的2130个壳粒反向缠绕成杆状病毒粒子。( × ) 24.促进扩散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机制,通过特异性载体蛋白可将营养物质进行逆 浓度梯度运行。( × )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附答案)汇总

医学微生物学考试试卷(A) (临床医学本科、影像医学本科、中医药学本科、实验技术本科、预防医学本科) 班级学号姓名 注意事项: 1.在试卷上写上姓名、班级。在答题卡上填上学号,将相应的数字涂黑,并写上班级、姓名和试卷类型(A卷/B卷)。交卷时必须将答题卡与试卷一起上交,否则以零分计算! 2.本份试卷由基础知识题和病例分析题组成,共150个选择题,请按题目要求,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做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时请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原则上不允许上厕所。 第一部分、A型选择题 (由一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共90个选择题) 1.哪种疾病的病原体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 A.疯牛病 B.梅毒 C.结核病 D.沙眼 E.体癣 2.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单细胞 B.二分裂方式繁殖 C.对抗生素敏感 D.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 E.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 A.肽聚糖含量少 B.缺乏五肽交联桥 C.对溶菌酶敏感 D.所含脂多糖与致病性有关 E.有蛋白糖脂外膜 4.青霉素杀菌机制是: A.干扰细胞壁的合成 B.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C.影响核酸复制 D.与核糖体30S亚基结合,干扰蛋白质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有关“细菌鞭毛”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与细菌的运动能力有关 B.许多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鞭毛 C.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直接观察到 D.可用于细菌的鉴定 E.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中有助于鉴别细菌有无鞭毛(半固体) 6.有关“芽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可产生(都是阳性) B.不直接引起疾病 C.对热有强大的抵抗力 D.代谢不活跃 E.通常在细菌处于不利环境下形成 7.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形态时,总放大倍数为: A.10倍 B.100倍 C.400倍 D.900~1000倍 E.10000倍 8.脑膜炎奈瑟菌和肺炎链球菌经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后,菌体分别呈: A.红色和紫色 B.紫色和紫色 C.紫色和无色 D.无色和无色 E.无色和紫色 9.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染色法,其实际意义不包括: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绪论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微生物学绪论》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他的最大贡献不在商界,而是利用自制的()发现了()。( ) 2、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法国的巴斯德,他对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学说、免疫学——预防接种和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而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国的(),他也对微生物学建立和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主要集中体现建立了()和()。( ) 3、微生物学发展史可分为5期,其分别为史前期、初创期、()、()和成熟期;我国人民在史前期期曾有过重大贡献,其为制曲酿酒技术。(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

4、微生物学与()、()、()、信息科学和技术科学进一步交叉、渗透和融合,至今已分化出一系列基础性学科和应用性学科,如化学微生物学、分析微生物学、生物生物工程学、微生物化学分类学和微生物信息学等。() 5、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指()、()、()、适应性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6、微生物(microorganism)() 7、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8、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 9、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 10、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

(完整word版)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完整word版)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试题A总22页第1页

微生物学教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 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 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 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 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 5.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基质。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6小题12分) 旋形 试题A总22页第2页

4.根据营养物质在机体中生理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它们分 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 产生假根是()的形态特征。 A.根霉 B.酵母菌 C.青霉 D.曲 霉 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 A.蛋白质 B.肽聚糖 C.脂多糖 D.磷壁酸 3.微生物从糖酵解途径获得()ATP分子。 总22页第3页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卷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2-2003年度上学期)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20×2=40) 1、对微生物的概念,以下最正确、最完整的叙述是。 A、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的生物。 B、微生物是一类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生物。 C、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 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生物。 D、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具有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结构或非细胞 结构,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清楚其结构的最低等的生物 2、生物五界分类系统包括。 A、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B、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C、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 D、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核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 3、以下微生物属于环境工程微生物范畴的是。 A、病毒、蓝细菌、真细菌、粘细菌。 B、原生动物、蓝细菌、真核藻类、放线菌、粘细菌。 C、微型后生动物、酵母菌、霉菌、真细菌。 D、病毒、螺旋体、细菌、放线菌、 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

4、关于细菌的形态和大小的描述,以下正确的是。 A、细菌的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丝状菌。 B、杆菌有长杆菌、短杆菌、弧杆菌、链杆菌和芽孢杆菌之分。 C、在任何情况下,细菌的形态都是稳定的。 D、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2.0μm。 5、以下物质属于细胞质内含物的是。 A、细胞膜 B、核糖体 C、荚膜 D、异染粒 E、气泡 6、荚膜具有的功能包括。 A、荚膜可以维持细菌的细胞形态。 B、荚膜为鞭毛提供支点,使鞭毛运动。 C、荚膜是细菌在其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它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 当营养缺乏时可以作为碳源和氮源被利用。 D、细菌的荚膜有生物吸附的作用,将废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及胶体吸附在细菌体表面上。 7、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描述菌落特征应包括。 A、菌落的形态 B、菌落的大小 C、菌落的光泽 D、菌落的颜色 E、菌落的质地及透明度 F、菌落的边缘特征 8、古菌具有的特点有。 A、古菌有精确的方角和垂直的边构成直角几何形态的细胞; B、古菌的细胞膜组分大多数是脂蛋白,蛋白质是酸性的;

微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99b 一.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错,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并予以改正,每小题1.5分,共15分) 01.真菌典型营养体呈现丝状或管状,叫做菌丝(√) 02.专性寄生菌并不局限利用有生命力的有机物作碳源。(×) 改正:专性寄生菌只利用有生命力的有机物作碳源 03.根据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通常把微生物分成高温性、中温性、低温性三 大类。(√) 04.放线菌、细菌生长适宜的pH范围:最宜以中性偏酸;(×) 改正:放线菌,细菌生长适宜中性或中性偏碱。 05.厌气性微生物只能在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0.1伏)生长,常在0.3-0.4V生长。(×) 改正:厌气性微生物只能在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0.1伏)才能生长,常在 0.1V生长; 06.波长200-300nm紫外光都有杀菌效能,一般以250-280nm杀菌力最强。(√) 07.碱性染料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08.设计培养能分解纤维素菌的培养基,可以采用合成培养基。(×) 改正:能分解纤维素菌的培养基,培养基中需加有机营养物:纤维素。

09.液体培养基稀释培养测数法,取定量稀释菌液,经培养找出临界级数,可以间接测定 样品活菌数。(√) 10.共生固氮微生物,二种微生物必须紧密地生长在一起才能固定氨态氮,由固氮的共生 菌进行分子态氮的还原作用。(√) 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的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放线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其细胞形态(A;B;C;) A.有细胞壁; B.由分支菌丝组成; C.无核仁; D.菌体无鞭毛; E.菌体中有芽孢。 12.支原体[Mycoplasma],介乎于细菌与立克次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其特点是:(A;B;)A.有细胞壁;B.能人工培养; C.有核仁; D.有鞭毛; E.非细胞型微生物。 13.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中,其硝化作用包括:(C;D;E;) A.硝酸还原成亚硝酸; B.硝酸还原成NH 3;C.NH 3转化成亚硝酸;D.铵盐转化成亚硝酸; E.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 14.单细胞微生物一次培养生长曲线中,其对数生长期的特点:(A;D; E;)

最新医学微生物期末考试

登陆QQ邮箱,对比重点是否有出路 1、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中毒症状。 2、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3、潜伏感染:宿主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致病菌大量繁殖,即可使疾病复发。 4、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5、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6、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体的操作方法。 7、条件致病微生物: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正常菌群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 8、显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致病菌数 量较多、毒力较强,以致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也发生改变,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症。 9、菌落:单个细菌经培养后分裂繁殖成的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0、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 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11、半数感染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感染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1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13、微生物:自然界中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 的微小生物。 14、CPE:即致细胞病变效应,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受感染组织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15、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与细菌的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16、肥达试验:系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的含量和动态变化以辅助临床诊断伤寒、副伤寒的一种血清学试验。 17、菌群失调症: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18、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19、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或致病因子感染后,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有的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直至死亡。如HIV的艾滋病和麻疹病毒的亚急性脑。。 20、溶原性转换:是指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1、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治原则。 感染条件: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感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细菌特殊构造包括、、、等。(本题2分) 2.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 -5 细胞会发生现象,这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的变成了的缘故。(本题分) 3.营养物质可以通过、、和四种方式进入细胞。(本题2分) 4.控制有害微生物措施中杀灭的方法有和,常用和方法,抑制的方法有和。(本题3分) 5.证明遗传物质的基础是核酸的三个著名的实验为、、。(本题分) 6.微生物基因重组的方式包括、_____、_____和。(本题2分) 1.纯培养是其中()的培养物。 A.只有一种微生物 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没有代谢废物 2.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 $ A. 马铃薯培养基 B.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3.己糖单磷酸支路和ED途径是进行()替换的一个机制。 A.微生物中DNA合成 B.光合生物中的光合作用 C.某些种类微生物中的能量代谢 D.化学渗透作用 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是在()。 A.无酶时 B.无ATP时 C. 有细胞色素时 D. 无氧时 5.由于控制微生物的目的,灭菌一词指的是()。 A.除去病原微生物 B.降低微生物的数量 ? C.消灭所有的生物 D.只消灭体表的微生物 6.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 A. 核酸 B.酶类 C. 糖类 D.细胞壁 7.青霉素族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A.病毒 B.真菌 C.革兰氏阴性菌 D.革兰氏阳性菌 8.所有下述特征皆适合质粒,除了()之外。 A.它们是自我复制的DNA环 B.它们有10~50个基因 C.它们是细菌存活所必需的成分 D.它们是接合所必需的成分 9.接合时F因子进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 A.经历裂解 B.快速繁殖 C.变成供体细胞 D.发育出线粒体 — 10.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 A.微生物进化 B.微生物生态学 C.微生物生理学 D.微生物生物化学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三版-期末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三版-期末复习资料

1.曲颈瓶实验巴斯德否认了自然发生学说 2.微生物发展的五个时期:史前期(朦胧阶段);初创期(形态描述阶段),列文虎克---微生物的先驱者;奠基期(生理水平研究阶段),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显微镜的发现),科赫--细菌学奠基人;发展期(生化水平研究阶段)布赫纳---生物化学奠基人;成熟期(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3.巴斯德的成果:①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②证实发酵由微生物引起③发明了狂犬病毒减毒疫④苗制备方法⑤发明巴氏消毒法 4.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 4 个共性 5.细菌的三个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6.细菌的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微荚膜,荚膜),芽孢 7.细菌的细胞壁的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酶蛋白或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有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如内毒素),并与细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8.肽聚糖由肽和聚糖,肽聚糖单体构成,①、四肽尾,由四个氨基酸分子按L 型与D型交替方式连接而成,接在N-乙酰胞壁酸上。②、双糖单位: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溶菌酶水解此键。③、肽桥:甘氨酸五肽,肽桥变化甚多,由此形成了“肽聚糖的多样性”) 9.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菌的特有成分,(主要成分是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是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10.外膜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特有结构(位于壁的最外层,成分:脂多糖LPS(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是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核心多糖;O-特异侧链);磷脂和若干外膜蛋 11.假肽聚糖的β-1,3-糖苷键被水解。 12.缺壁细胞:实验室中形成: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 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原生质体) 部分去除(球状体) 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支原体 13.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程序染液 G+ G- 初染结晶紫紫色紫色 媒染碘液蓝紫色蓝紫色 脱色乙醇95% 蓝紫色无色 水洗 H2O 蓝紫色无色 复染番红蓝紫色红色 14.PHB:聚羟基丁酸酯,细胞内含物之一,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及降低细胞内渗透压作用。 15.鞭毛分为L环,P环,S-M环,C环。 16.何谓“拴菌”试验?他的创新思维在何处?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要点.doc

微生物学教程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5小题20分) 1.无菌技术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自身也不污染操作环境的技术称为无菌技术。 2.菌落固体培养基中,单个或少数细菌细胞生长繁殖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是菌落 3.平板是被用于获得微生物纯培养的最常用的固体培养基形式,是冷却凝固后固体培养基在无菌培养皿中形成的培养基固体平面称作平板。 4.发酵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 5.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基质。 1. 产生假根是()的形态特征。 A.根霉 B.酵母菌 C.青霉 D.曲霉 2.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 A.蛋白质 B.肽聚糖 C.脂多糖 D.磷壁酸 3.微生物从糖酵解途径获得()ATP分子。 A.2个 B.4个 C.36个 D.38个 4.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菌其特点是()。 A.生长缓慢 B.生长迅速 C.大多数死亡 D.繁殖代时长

5.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半固体培养基中()。 A.可以观察细菌是否能运动 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 C.增加氧气 D.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 6.加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参数是()。 A.100℃,30min B. 180℃,10min C. 121℃,20~30min D. 160℃,60min 7.霉菌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 A.<4.0 B.4.0-6.0 C.6.5-8.0 D.8.0 8.str R是()的一种菌株。 A.丙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B. 抗链霉素突变株 C.异亮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D. 抗庆大霉素突变株 9.微生物是生产以下食品时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之外。 A.酸菜 B. 朝鲜泡菜 C.纯牛奶 D.酸奶 10.苏云金孢杆菌作为()广泛用于现代生物学中。 A.乳酸菌 B.干酪和干酪产品的生产者 C.水系统的净化者 D. 生物杀虫剂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溶菌酶抑菌机理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合成。(×) 2.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一般为2%。(√) 3.ED途径是微生物所特有的底物脱氢途径。(√) 4.对于化能异样微生物来说,碳源可作为能源。(√) 5.高压蒸汽灭菌方法适用于一切物品和培养基的灭菌。(×) 6.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是一切生理过程中的最适温度。(×) 7.组成微生物细胞的化学元素来自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8.原核生物只存在有性繁殖过程。(×) 9.自发突变具有不对应性和稀有性的特点。(√) 10.在可见光照下可以对微生物进行紫外线诱变而达到育种目的。(×) 五、简答题(共4小题28分) 1.革兰氏染色原理是什么? (本题10分) 答: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2.简答嗜盐菌产能方式及过程? (本题6分)

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卷二

医学微生物学考模拟考试试卷二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 Sterilization: 2. Lysogenic phage / Temperate phage: 3. Weil-Felix reaction: 4. Envelope: 5. Interferon(IFN): 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 1. 细菌的生长方式是繁殖,繁殖速度为每代,繁殖过程包括、、、,的细菌最典型。 2. 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生物学性状的主要区别点为:①,②, ③,④,⑤,⑥。 3. 幽门螺杆菌呈或,营养要求较高,需在微需氧条件下才能生长,即、 和,形成菌落。幽门螺杆菌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分解,但、、。幽门螺杆菌的致病与、毒素有关,在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粘膜检出率较高。 4. 大肠杆菌有O、H、K三种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最外层的,刺激机体后主要产生类抗体;H抗原位于细菌的上,刺激机体后主要产生类抗体;K抗原位于O抗原外层,与细菌的有关。 三、最佳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描述中,不属于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点是:() A:体积微小;B:结构简单;C:种类繁多;D:可无致病性;E:严格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的遗传物质是:() A:普通菌毛;B:性菌毛;C:细菌染色体;D:质粒;E:毒性噬菌体。 3、条件致病菌的条件是:() A:正常菌群耐药性改变;B:正常菌群遗传性状改变;C:肠蠕动减慢使细菌增多; D: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E:各种原因造成的免疫功能亢进。 4、下列生物制品,何种易引起Ⅰ型超敏反应:() A:丙种球蛋白;B:胎盘球蛋白;C:抗毒素;D:白细胞介素;E:干扰素。 5、下列各组中均属专性厌氧菌的是:() A: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结核杆菌;B:产气荚膜杆菌、乳酸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C:产气荚膜杆菌、肉毒杆菌、脆弱类杆菌;D: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变形杆菌; E:肉毒杆菌、破伤风杆菌、白喉杆菌。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1、细菌特殊构造包括、、、等。(本题2分) 2、溶源性细胞在正常情况下有大约10 -5 细胞会发生现象,这就是由于少数溶源细胞中得变成了得缘故。(本题1、5分) 3、营养物质可以通过、、与四种方式进入细胞.(本题2分) 4、控制有害微生物措施中杀灭得方法有与,常用与方法,抑制得方法有与。(本题3分) 5、证明遗传物质得基础就是核酸得三个著名得实验为、、.(本题1、5分) 6、微生物基因重组得方式包括、_____、_____与。(本题2分) 1、纯培养就是其中()得培养物。 A、只有一种微生物 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得一种营养物 C、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D、没有代谢废物 2、实验室常用得培养细菌得培养基就是()。 A、马铃薯培养基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高氏一号培养基 D、麦芽汁培养基 3、己糖单磷酸支路与ED途径就是进行( )替换得一个机制。 A、微生物中DNA合成B、光合生物中得光合作用 C、某些种类微生物中得能量代谢 D、化学渗透作用 4、微生物代谢中,硝酸盐与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就是在()。 A、无酶时B、无ATP时C、有细胞色素时D、无氧时 5、由于控制微生物得目得,灭菌一词指得就是()。 A、除去病原微生物 B、降低微生物得数量 C、消灭所有得生物 D、只消灭体表得微生物 6、紫外线辐射主要作用于微生物得( )。 A、核酸 B、酶类 C、糖类D、细胞壁 7、青霉素族得抗生素主要用于抗( ). A、病毒 B、真菌C、革兰氏阴性菌D、革兰氏阳性菌 8、所有下述特征皆适合质粒,除了( )之外. A、它们就是自我复制得DNA环 B、它们有10~50个基因 C、它们就是细菌存活所必需得成分 D、它们就是接合所必需得成分 9、接合时F因子进入受体细胞,受体细胞(). A、经历裂解 B、快速繁殖C、变成供体细胞 D、发育出线粒体 10、研究不同微生物群落及其环境之间得关系得就是( )。 A、微生物进化B、微生物生态学 C、微生物生理学 D、微生物生物化学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巴斯德得曲颈瓶试验否定了有关微生物得"自生说”。( ) 2、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含有肽聚糖。() 3、八孢裂殖酵母就是酵母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这类生活史得代表.( ) 4、链霉菌与毛霉都呈丝状生长,但就是它们不都属于霉菌.( )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

医学微生物学模拟试题(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A、 B、 C、 D、 E 5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方框涂黑。 1.用来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A. cm B.mm C. um D.nm E.Pm 2.细菌缺乏下列哪一种结构仍可存活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质 E.以上均可

3.下列有鉴别意义的细菌代谢产物是:A.靛基质 B. 色素 C.H2S D.酸性气体 E.以上均是 4.H—O变异属于 A.毒力变异 B.菌落变异 C.鞭毛变异 D.形态变异 E.耐药性变异 5. 是已知毒物中毒性最强者 A.肉毒毒素 B.破伤风痉挛毒素 C.白喉外毒素 D.霍乱肠毒素 E.金葡萄肠毒素 6.抗毒素 A.为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获得 B.可中和游离外毒素的毒性作用。

C.可中和与易感细胞结合的外毒素的毒性作用D.由细菌内毒素刺激机体产生 E.B十C 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A.高压蒸气灭菌法 B.流通蒸气法 C.间歇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煮沸法 8.哪种实验不属于细菌的生化反应 A.糖发酵试验 B.外斐试验 C.VP试验 D. 靛基质生化试验 E. 甲基红试验 9.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A.产褥热 B. 风疹 C.风湿热 D.波状热 E.以上均不是

10.关于淋球菌 A.女性感染者比男性更严重 B.G+肾形双球菌 C.空气传播 D.无垂直传染 E.人是惟一宿主 11.关于痢疾杆菌 A.易入血引起败血症 B.菌毛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C.不能引起休克 D.福氏痢疾杆菌因能产生外毒素,故引起的痢疾比较严重E.我国以志贺氏痢疾感菌感染多见。 12.肠道致病菌特征 A.抗原结构复杂,均有H、 O抗原 B.在SS琼脂上为无色不透明菌落 C.多数分解乳糖 D.可用免疫血清鉴定分型 E.革兰阴性杆菌 13.霍乱弧菌 A.有周鞭毛,运动十分活泼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复习

微生物学教程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一、名词解释:微生物:微生物是形体微小、单细胞或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甚或无细胞结构,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低等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 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 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 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原核生物:即广义的细菌,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的裸露DNA的原始 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在活细胞外具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烈性噬菌体:凡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吸附、侵入、增殖、成熟、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 C/N比:所谓C/N是指在微生物培养基中所含的碳源中碳原子的摩尔数与氮源中氮原子的摩尔数之比。 生长因子: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又不能从简单的碳、氮源自行合成的所需极微量的有机物。

培养基:是一种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养料,它具备微生物所需的六大营养元素,且其间比例合适。 基因:是生物体内一切具有复制能力的最小遗传功能单位,其物质基础是一条以直线排列、具有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核酸片段。 纯培养: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条件下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次生代谢产物:指某些微生物的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化学物。 发酵: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不经呼吸链而直接传递给某一中间代谢物的低效产能反应。 抗生素:微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在很低浓度下就能抑制或杀死其它微生物的生长。 最小抑制浓度:表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单位是g/ml。 抗菌谱: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有一定范围,这种作用范围称该抗生素的抗菌谱。广谱:对多种微生物有作用(如:土霉素、四环素); 窄谱:仅对某一类微生物有作用(如:多粘菌素) 生态学(ecology):是一门研究生命系统结构,及其与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规律。

(整理)医学微生物学期末考试之名词解释答案.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L型细菌:亦称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是由于细菌胞壁的肽聚糖结 构受理化因素或生物因素的破坏或合成被抑制所致。此种细菌在普通环境下会死亡,但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 2、中介体:为细菌部分细胞膜内陷、折叠、卷曲形成的囊状结构, 多见与革蓝染色阳性菌。其功能类似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故又称为“拟线粒体”。 3、质粒:是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 环状的双链DNA,它控制细菌的某些特定的遗传性状(如耐药、毒力等)。 4、芽胞:是细菌体在特定的情况下脱水形成的一个空泡,具有多层 致密的结构,抵抗力特别强。杀灭芽孢最有效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 5、热原质:又称为致热原,将它注入动物或人的机体可引起发热, 它的成分是革蓝染色阴性菌的LPS。热原质耐热,但不易挥发,可用蒸馏的方法祛除。 6、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7、溶原性转换:细菌从温和噬菌体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8、转导: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 中去,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可分为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

9、正常菌群:指定居于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微生物群, 在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有益无害。 10、败血症:是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 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 11、人工自动免疫: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机体输入抗原性物质(如 疫苗、类毒素等),使机体免疫系统因受抗原刺激而产生体液和/或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 12、SPA:存在于9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可与人及多种哺乳动 物IgG分子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SPA的这一特点可增强葡萄球菌的抗吞噬能力。 13、肥达试验:利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的O、H抗原和甲、乙型副 伤寒沙门菌的H抗原,分别与不同稀释度的患者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含量的多少和早期及恢复期抗体的动态变化,辅助临床诊断肠热症。 14、霍乱肠毒素:是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为不耐热外毒素。 它是由一个A亚单位和五个相同的B亚单位组成的一个热不稳定性多聚体蛋白。A亚单位是毒性亚单位,分为A1和A2两个部分。 其中,A1具有酶的活性,为毒性部分。B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 15、汹涌发酵:产气荚膜杆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时,分解乳糖产 酸,使牛乳中的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冲碎凝固的酪蛋白,并使液面上的凡士林上移,甚至冲开管口棉塞,此现象称为汹涌发酵,是产气荚膜杆菌的特点之一。

2015-2016学年微生物学期末考试A卷-答案-(1)(1)

2015-2016学年微生物学期末考试A卷-答案-(1)(1)

华中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课程名称 微生物学 课程编号 21310014 任课教师 杨继红 刘金林 许敏 蒋金辉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二元培养物 只含有二种微生物,而且是有意识的保持二者之间的特定关系的培养物即二元培养物。 2. LPS LPS (脂多糖)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 、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 3 部分组成。 3. 生长因子 生长因子是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且需要量很少,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4. 同步生长 是通过获得同步培养物的手段。使微生物细胞群体内的各个个体都处于同一细胞分裂周期的特殊生长状态。 5. 氧化磷酸化 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形成NADH 和FADH 2可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或细菌质膜上的 专业: 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序号

电子传递系统传递给氧气或其他氧化型物质,在这个过程中偶联着A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的方式成为氧化磷酸化。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并提出生命来自于生命的胚种学说的科学家是(B)。 A. 列文虎克 B. 巴斯德 C. 科赫 D. 伊万诺夫斯基 2. 列文虎克自制的显微镜与当前常用的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主要差异在于 ( A )。 A. 镜头 B. 光源 C. 聚光器 D. 样品制备 3.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为(A)。 A. 磷壁酸 B. 肽聚糖 C. 脂多糖 D. 周质空间 4. 赋予芽孢皮层高渗透压特性的物质是(A)。 A. DPA-Ca B. 小酸溶性芽孢蛋白 C. DAP D. 疏水性角蛋白 5. 下列物质中不是构成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亚单位的组分是(D)。 A. N-乙酰胞壁酸 B. 氨基酸短肽 C. N-乙酰葡萄糖胺 D. 磷壁酸 6. 下列属于“能量寄生型”的微生物是( B )。 A. 支原体 B. 衣原体 C. 立克次氏体 D. L-型细菌 7. 下列微生物中能产生“帚状体”样分生孢子的是(A)。 A. 青霉 B. 曲霉 C. 根霉 D. 毛霉 8. Staphylococcus aureus、Bacillus subtilis经革兰氏染色后,菌体分别呈(D)。 A. 红色、红色 B. 红色、蓝紫色 C. 蓝紫色、红色 D. 蓝紫色、蓝紫色 9. 酵母菌进行有性繁殖时可形成(D)。 A. 接合孢子 B. 孢囊孢子 C. 分生孢子 D. 子囊孢子 10. 不符合支原体特征的是( D )。 A. 无细胞壁 B. 一般以二等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期末考试题

1.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成分不应答,称为:免疫耐受 2.机体的中枢免疫器官是:以上A+B 3.与载体蛋白耦联后可获得免疫原性的物质是:半抗原 4.超抗原: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T细胞 5.血清中能形成五聚体,相对分之质量最大达19S的Ig是:IgM 6.血清中半衰期最长的Ig 是IgG 7.SIGA的J链合成细胞是黏膜下浆细胞 8.灭活B3B的补体调节因子是:I因子 9.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的补体激活途径是:经典激活途径 10.经典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C142356789 11.下列不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C4 12.细胞因子的作用表现为:以上均是 13.被FDA批准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细胞因子是:IFN—a 14.识别抗原肽、提成抗原的表面功能分子是:MHC分子 15.参与包细胞与内皮细胞喝血小板粘附的黏附分子是:P选择素 16.MHC分子中不构成AG结合槽的结构域是:I类分子的a3 17.与HLA-B27阳性关联的是:强直性脊柱炎 18.NK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CD3-、cd56+cd16+ 19.下列淋巴细胞中,不属固有免疫细胞的是:abT细胞 20.胞质区含有ITAM基序的CD分子是:CD3 21.能与MHCI类分子结合的CD分子是:CD8 22.与mig共同组成BCR复合物的是:CD79a和CD79b 23.在阴性选择中,被删除的细胞是:与MHCI或Ⅱ类分子/自身肽高亲和力结合的SP细胞 24.固有免疫细胞所不具备的应答特点是:经克隆扩增喝分化后,迅速产生免疫效应 25.能显著刺激初始型T细胞的APC是:DC 26.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是:FDC 27.naiveTcell是:未接触过Ag的成熟T细胞 28.向T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的重要共刺激分子是:CD28、B7 29.能启动抑制性信号的配对作用分子是:LFA-1/ICAM-2 30.对脂筏描述错误的是:静息B细胞脂筏中有大量BCR复合物 31.高浓度时能多克隆激活B细胞的是:TI-1抗原 32.关于ITAM描述错误的是:基本结构为I/VxYxxL 33.对抗原至免疫耐受描述错误的是:静脉注射单体抗原不易至免疫耐受 34.那些细胞表达高亲和力的FceRI: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35.能使胎儿Th+红细胞发生溶解破坏的抗体是:双价免疫IgG 36.下列那一项属于Ⅳ型超敏反应: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 37.刺激机体产生类风湿因子的抗原是:变性IgG 38.以下哪类疾病是由于MHCⅡ类分子表达缺陷引起的:裸淋巴细胞综合征 39.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甲胎蛋白的固相包被物是:AFP抗体 40.可利用抗CD20靶向治疗的是:B细胞淋巴瘤 1.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称为:免疫监视 2.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脾、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3.异嗜性抗原的本质是:共同抗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