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古诗文

古诗文

古诗文
古诗文

启蒙读古诗

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花明·张羽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题画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

出郊明·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山雨宋·契逊

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不知溪水涨,只觉钓船高。

鸟鸣涧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渡江清·陈珏青山如故人,江水似美酒。今日重相逢,把酒对良友。

早梅明·道源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咏春风南朝·何逊

可闻不可见,能重复能轻。镜前飘落粉,琴上响余声。

咏西湖清·毛先舒

杨柳千条绿,桃花万树红。船行明镜里,人醉画图中。

桃花谷清·张实居

小径穿深树,临涯四五家。泉声半天落,满涧溅桃花。

咏竹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寻胡隐君明·高启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客晓清·沈受宏

千里作远客,五更思故乡。

寒鸦数声起,窗外月如霜。

忆东山唐·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绝句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问刘十九唐·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芦花唐·雍裕之

夹岸复连沙,枝枝摇浪花。月明浑似雪,无处认渔家。江村夜归唐·项斯月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月夕唐·崔道融

月上随人意,人闲月更清。朱楼高百尺,不见到天明。

池上竹唐·张文姬

此君临此地,枝低水相近。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

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咏风唐·虞世南

逐舞飘轻袖,传歌共绕梁。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霞唐·王周

拂拂生残晖,层层如裂绯。天风剪成片,疑作仙人衣。京师得家书明·袁凯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燕子矶口占明·史可法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苏堤春晓明·张宁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杂曲梁·王筠

可怜洛城东,芳树摇春风。丹霞映红日,细雨带轻虹。莲藕花叶图元·吴师道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

远山宋·欧阳修

山色无远近,看山终日行。峰峦随处改,行客不知名。

草宋·真山民

草苦根不死,春到又敷荣。独有愁根在,非春亦自生。

晓雨清·王庭

独鸟鸣南园,晓来雨初歇。空庭生秋阴,莓苔长寒色。

晓起清·恽格

连夜春山雨,春光应未多。晓看洲上草,绿到洞庭波。

遗爱寺唐·白居易

弄石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登鹳鹊楼唐·畅当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隐者唐·李白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赠范晔南朝·陆凯

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送别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春山夜月唐·宁雍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社日唐·王驾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村夜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闲居初夏午睡起宋·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农家唐·颜仁郁

夜来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横溪堂春晓宋·虞似良

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

贞溪初夏明·邵亨贞楝花风起漾微波,野渡舟横客自过。沙上儿童临水立,戏将萍叶饲新鹅。

村居清·高鼎

草长茑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村晚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渔家明·孙承宗

呵冻提篙手未苏,满船惊月雪模糊。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安宁道中即事清·王文治

夜来春雨润垂杨,春水新生不满塘。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

天平山中元·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桑茶坑道中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小园宋·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

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村庄即事宋·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无闲人,才了蚕桑又插田。

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颜桥道中宋·范成大

村村篱落总新修,处处田畴总有秋。一段农家好风景,稻堆高出屋山头。

农家望晴宋·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小松明·解缙

小小青松未出栏,枝枝叶叶耐霜寒。如今正好低头看,他日参天仰面难。

画鸡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小松唐·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篷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早梅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虎唐·李峤

斑寅赢得号将军,月黑深山星目分。长啸一声风刮地,雄跳三励兽奔群。

咏蟹唐·皮日休

未游沧海早知名,有骨还从肉上生。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野鹊宋·欧阳修

鲜鲜羽毛耀朝晖,红粉墙头绿树枝。日暖风轻言语软,应将喜报主人知。

画眉鸟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春蚕明·刘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飞虫不畏人。

春雁明·王恭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新柳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红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云唐·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鹭鸶唐·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赋新月唐·缪氏子

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

未展芭蕉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涌金门见柳元·贡性之

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枝入城去,使人知道已春深。

春日唐·宁雍

轻花细叶满林端,昨夜春风晓色寒。黄鸟不堪愁里听,绿杨宜向雨中看。

春日杂诗清·袁枚

千枝红雨万重烟,画出诗人得意天。山上春云如我懒,日高犹宿翠微巅。

山亭夏日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映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夏日宋·戴复古

乳鸭池塘水深浅,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菊花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初秋行圃宋·杨万里

落日无情最有情,偏催万树暮蝉鸣。听来咫尺无寻处,寻到傍边却不声。

冬景唐·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寒夜宋·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除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夜坐清·易顺鼎

人间不过隔关山,天上楼台远莫攀。今夜举头未见月,才知最远是人间。

暑夜明·宗泐

此夜炎蒸不可当,开门高树月苍苍。天河只在南楼上,不借人间一滴凉。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洞庭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印,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咏梅花山清·丘逢甲

梅花十八洞中天,间有桑麻未垦田。洞口云封无人至,空中楼阁住神仙。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游武夷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各不同。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毕竟小家容。

江宿明·汤显祖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春日胜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咏柳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稚子清·左锡嘉

青门瓜下绿茸茸,稚子寻声捕草虫。忽转砌坳无觅处,惊飞蝴蝶过墙东。

过梅岭冈留题元·伯颜

马首经从庾岭回,王师到处悉平夷。担头不带江南物,只插梅花一两枝。

白梅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再游玄都观唐·刘禹锡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七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杨柳枝词唐·刘禹锡

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夜洛阳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君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旅怀宋·闻天祥

昨夜分明梦到家,飘摇依旧客天涯。故园门掩东风老,无限杜娟啼落花。

春残宋·李清照

春残何事苦思乡,病里梳头恨最长。梁燕语多终日在,蔷薇风细一帘香。

秋思唐·张藉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江楼感旧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劝学诗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苦练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空悔读书迟。

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泊秦淮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春愁清·丘逢甲

春愁难遣强看山,住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地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马上作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狱中题壁清·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对酒清·秋谨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

赏析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归纳总结如下: 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 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 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三、积累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 1、写景诗:写景抒情,寄情于景,常用白描、衬托的写法描绘山川美景,抒写热爱祖国河山之情,或抒闲适情调,表达自

(完整版)诗歌鉴赏选择题练习(含答案)

要逐项将选项与相关诗句对照,聚焦比较,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误点。 一、西塞山①下作 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C.颈联化实为虚,把西塞山一带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使得描绘的景物更加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 D.尾联,表现了诗人对西塞山的爱恋,他把芦花化作宁静恬适的生活伴侣,期望有一天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 E.这首诗写诗人舟行至西塞山下时所见所感,前两联暗示诗人的行迹,第三联写出对此地烹紫薇、摘黄柑的乡间生活的赞美。 2.首联“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写景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6分) 二、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首联由景人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E.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6分) 三、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写作范文与指导:公文书写格式

公文书写格式 公文书写格式 标题:小标宋体,二号字 正文:仿宋,三号字 行间距:一般设置“固定值” 28磅 字间距:一般不作要求 政府公文格式及公文字体字号标准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 准A4型,供张贴的公文用纸幅度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一般惯例,政府文件用A4纸,党委文件用16K。保 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 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 套色(一般为红)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 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 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公文写作]公文格式排版中的字体要求[公文写作]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以上为政府公文规定。且主标题以外的部份的标题和正文可采用小三号字体,但以三号为最正规。 1、密级用三号黑体字 2、紧急程度,“特急”、“加急”用三号黑体字 3、文号用四号仿宋体字加黑 4、签发人用三号楷体字 5、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加黑 6、大小标题号“一、二、三??”用三号黑体;“(一)(二)(三)??”用三号仿宋体字

公文写作之经典爱国名言诗句

公文写作之经典爱国名言诗句 1.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明·于谦 2.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 4.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辛弃疾《鹧鸪 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6.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7.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苏曼殊 8.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 歌/ 渡易水歌》 9.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 壁怀古》 10.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屈原《国殇》 11.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 歌》 12.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 13.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 君》 14.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李白《登高 丘而望远》

15.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陆游《诉衷情·当 年万里觅封侯》 16.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 红·送李御带珙》 17.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 日塞垣路》 18.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赵孟頫《岳 鄂王墓》 19.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20.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 怀古》 2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 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 李伯纪丞相》 23.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4.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25.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完颜璹《朝中措·襄 阳古道灞陵桥》 26.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27.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高适《登百丈峰二首》

唐诗(解析版)

1、作品原文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诗歌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3、诗歌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4、诗歌赏析 $ 《春晓》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 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人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同一股清泉流入人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春晓》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

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1、作品原文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诗歌注释 (1)春日:春季来临的日子。(2)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3)寻芳:春游赏花。(4)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5)滨:水边;河边。(6)光景:风光景物(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8)东风:春风 3 、诗歌译文 "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 、作品原文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诗歌注释 ⑴《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吟:吟诵。⑵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⑶临:将要。⑷意恐迟迟归:恐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⑸言:说。寸草:小草;萱草。这里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图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图书 篇一:党政机关公文写作能力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能力基础知识 第一章公文概述 一、公文的概念--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公文的基本含义,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 (1)公文形成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 (2)公文形成的条件是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 (3)公文是具有法定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这是公文区别于其他文章和图书资料的主要特点。 (4)公文是办理公务的重要工具之一。 二、公文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历代政权的性质,也反映了统治者的需要及其对公文在行使政治权力中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公文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文书工作具有明的阶级性,它从属于一定的政治集团并为其服务。 三、“文书”、“文件”、“公文”这三个概念,在机关的日常活动中是基本一致的。

四、公文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1)公文有法定的作者。 (2)公文有法定的权威。(3)公文有特定的效用。(4)公文有规范的体式。(5)公文有规定的处理程序。 五、公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领导和指导作用。 (2)行为规范作用。 (3)传递信息作用。 (4)公文联系作用。 (5)凭证记载作用。 六、公文的分类: (1)从公文的来源来划分:对外文件、收来文件、内部文件, (2)从公文的行文关系上来划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3)从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来划分: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公布文件。 (4)从公文的制发机关的性质和公文作用来划分:法规文件、行政文件、党的文件。法规文件又可分为法律文件、法令文件、行政法规文件。 (5)从公文内容的性质和特点来划分:指挥性公文、规范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记录性公文。 常见的公文分类还有: (1)从文件的缓急程度上划分,

描写节日的经典古诗词集锦(1)

公文写作 描写节日的经典古诗词集锦(1) 1.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4.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 浓云愁永昼》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 郎中》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8.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0.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11.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 菊》 12.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3.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 夜》 1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5.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

五日夜桂子》 16.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17.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8.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九日 登高》 19.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0.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 云何处去》 21.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 山旅眺》 2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23.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24.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 放夜时》 25.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6.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 省墓》 27.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8.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9.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30.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 送范倅》

古诗词赏析

2008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 古诗文赏析 【指点迷津】 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中考中不少地区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复习指要 (一)鉴赏字词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二)品鉴思想情感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 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 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 (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诗词鉴赏选择题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诗歌前两句生动描写了西湖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致。 B..末句中的“淡妆浓抹”与前两句中的“晴、雨”照应,比喻奇妙而贴切。C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是因为她们都具有上天赋予的自然之美。 D诗人通过描绘西湖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2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首句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潋滟”突出水波荡漾、波光粼粼的状态。 B.次句描写雨天中的山色,“空蒙”勾勒出西湖周围群山朦胧的景色。C最后两句将西湖比作西子,特别强调了西湖晴天的景色尤其优美。D诗人在诗中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之情。 3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B一二句写西湖水光山色无论晴雨天都是美好奇妙的。 C.三四句通过比喻赞美了西子的美丽。 D “总相宜”与“晴方好”、“雨亦奇”相照应。 4理解正确的是( C ) A首句写了雨中西湖水波荡漾,但是没有晴天美好。 B.第二句说雨中的山云雾迷茫似有若无,非常奇怪。 C.第三句在西湖与西施之间建立了比喻的关系。 D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是描写西施的,不是描写西湖的。 5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A “潋滟”描写了西湖晴天波光闪闪的水光。

B. “空蒙”描写了西湖雨后迷迷茫茫的山色。 C “西湖”和“西子”都有婀娜多姿的神韵。 D “淡妆”和“浓抹”指西湖的晴姿和雨态。 6理解不正确的是( B ) A诗人边饮边赏西湖的两种风光。 B..诗中描绘了西湖的具体景物。 C诗人给西湖赋予了生命之美。 D.诗人非常热爱西湖的美景。 7.“淡妆“和”浓抹“是指西湖的水光潋滟和山色空蒙。[2013奉贤一模]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2013奉贤一模] A.首句描写了西湖晴天的水光。 B.次句描写了雨后的山色。 C.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写出了西湖的神韵。 D.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三.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1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A “强说愁”写出了年轻人的志高远大、好胜纯真。 B. “欲说还休”写出了词人的矛盾心理,孤独压抑。 C词的末句形似轻松洒脱,实则无法排遣沉重抑郁。 D.通篇言“愁”,表达了遭到排挤、报国无门的哀愁。 2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本词写出了作者内心无处倾诉的苦闷。

公文写作诗词引用

来源:老笔头遴选、秘书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诗词引用 转眼间,2018年已到了年中,这时候,大家都该回顾这半年,总结经验教训了。如果年中总结中使用古诗词,你能想象出来吗? 一、感叹时光飞逝类 1、人生几回仿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志》 2、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3、数人世相逢,百年欢笑,能得几回又。——何梦桂《摸鱼儿》 4、时光流转雁飞边,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元好问《临江仙》 5、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庄子·知北游》 7、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8、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9、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10、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11、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 12、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于谦《立春日感怀》光阴易逝,岂容我待。不要为已消逝之年华叹息,须正视欲匆匆溜走的时光。 二、回首工作业绩类 1、功绩精妍世少伦,图时应倍用心神。——伍乔《观山水障子》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联》 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东风吹尽去年愁,解放丁香结。——刘翰《好事近》 5、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6、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7、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8、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9、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不足恨,但夙心往志,不闻于没世矣。——《魏书·列女传》 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绝对没有回报。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真要想改变自己,什么时候都不晚。 三、感恩父母辛苦付出类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诗经·蓼莪》 3、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 4、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5、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6、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王安石《十五》 7、风裘雪帽别家林,紫燕黄鹂已夏深。三釜古人干禄意,一年慈母望归心。——黄庭坚《初望淮山》 父亲是座山,母亲像条河,山拥抱着河,河滋润着山。而我正是这山上、这河边幸福的种子,生长在山上,享受着甘冽河水的哺育,于是我健康地茁壮成长。 四、表达爱情的甜蜜 1、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 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击鼓》 3、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近试上张籍水部》

古诗欣赏

古诗欣赏

————————————————————————————————作者: ————————————————————————————————日期:

(一)描写春景: 村居清朝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诗意:农历二月,地面青草生长,空中莺儿飞翔,堤岸上杨柳飘拂,人们陶醉在大好春光里。孩子们放学回来还早,赶忙趁着东风放起了风筝。 这首古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诗以探出墙外的红杏来渲染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不愧是千古绝句。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这首诗描绘了幽静安逸的田园春光和儿童在菜花地边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儿童的活动。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田园景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绝句宋代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杏花雨沾在衣服上却不湿衣,杨柳风吹在脸上却不寒冷。这句诗中的“沾衣欲湿”和“吹面不寒”形象地写出了春雨的“细”和春风的“暖”,表现了作者对春天和风细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渔歌子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ruòlì),绿蓑(suō)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词意: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自在地飞翔,桃花盛开,河里的水缓缓地流淌,鳜鱼也正肥美。一位渔翁,头戴青箬笠,身披绿蓑衣,正坐在一条小船上钓鱼。春风轻轻地吹着,蒙蒙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但渔翁却不一定要回去。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的生活情趣,透露出词人淡薄的情怀,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首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前两句赞美“好雨”下得及时,好像知道什么季节最需要水,春天一到就下起来了。后两句写春雨的特点:往往在夜间趁人们不注意的时候,随着春风轻轻地洒落,无声地滋润万物。诗人用精炼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形象而又准确地描绘了春雨的作用和特点,抒发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后两句现在也用来形容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如春风化雨,在不经意间滋润孩子的心田。

(完整版)诗歌鉴赏选择题及答案

诗歌鉴赏选择题答案 一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理解正确的是(C) A“齐鲁青未了”是指齐鲁大地虽不是一片绿色,山色却是无边无际的。 B“阴阳割昏晓”描写了山中黄昏明暗交替的景色。 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了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登临山巅所产生的无往不胜的傲气。 2理解不正确的是(A) 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乍一望见泰山时对自然造化神奇的疑惑之情。 B“造化钟神秀”句,“钟”是“聚集”的意思,“钟”字将大自然写得十分有情。 C“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给人泰山如刀的感觉,突出了泰山险峻崎岖的形象。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黄昏时山中云气层出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3理解不正确的是(D) A首联写远望之景。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表现了诗人初见泰山时激动喜悦、 惊叹不已的心情。 B颔联写近望之势。“钟”字,写大自然格外倾情,把奇景凝聚在泰山;“割”字, 写挺拔的山峰使得山南山北一明一暗。 C颈联写细望之景。山中层云缭绕,使心灵受到涤荡。极目远眺,飞鸟还巢, 可知诗人瞩望之专注。 D尾联写诗人登上了泰山极顶,以脚下群山的渺小反衬泰山的雄伟,蕴含深刻的哲理。4理解不正确的是(C) A.第一句表达了诗人高山仰止的感叹。 B.第二句诗人以距离远衬托山势高峻。 C第三句是说泰山非常有运气和福气。 D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和气概。 5理解不正确的是(B) A首联一问一答,表达诗人敬慕之情。 B..颔联写远观泰山神秀巍峨的形象。 C颈联写黄昏时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表达诗人睥睨天下的豪情壮志。 6这是一首五言古诗,表现了泰山高大险峻、神奇秀丽的特点。[2013松江一模] 7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 C)[2013松江一模] A.泰山别名“岱”,因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 B.首句以设问的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似的惊叹。 C.末句描写是诗人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象,极富哲理。 D.全诗由远望到近望、细望,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 二.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理解不正确的是(A) A诗歌前两句生动描写了西湖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致。 B..末句中的“淡妆浓抹”与前两句中的“晴、雨”照应,比喻奇妙而贴切。

公文写作培训提纲.doc

公文写作培训讲座提纲 熊华山 第一部分公文基础知识 一、公文定义 从广义角度说,为了工作需要而写作的各种文体都可以被称作公文。我国现行公文,主要取狭义角度,大致分为两大块:中国共产党的公文,中国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及国家各部委机关的公文。国务院办公厅2001年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行政机关公文的定义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中央办公厅对党的公文的定义与国务院办公厅对公文的定义表述基本一致, 二、学校机关常用公文种类及适用范围 我校常用较多的公文文种有8种:决定、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函、会议纪要。 1、决定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意见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3、通知 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4、通报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5、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议案。 6、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7、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8、会议纪要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三、行文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 2、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 3、学校内设机构除办公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4、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 5、机关各部门行文,应由部门领导签署明确意见后,报校办呈校领导审批。 6、“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部门,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部门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下级。 7、“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8、公文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9、公文复印件作为正式公文使用时,应当加盖复印机关证明章。

古诗词赏析

备战2012年中考系列资料—— 古诗词赏析 【考点解说】 考标要求:“能初步欣赏古代文学作品(诗词曲)中的形象、语言和表现手法。”2010年郴州市语文中考的诗词赏析为4分,共有一道非选择题。 【题型分析及解题策略】 诗词赏析题的常见考点及题型有: 1、诗意理解。 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诗意理解,得树立全局观念,要在整体把握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来完成这类题目。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诵读,反复诵读整首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再深入作品之中,具体体会相关词句的内涵。 2、意境分析(主旨把握)。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造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题的一般步骤是:(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3、名句赏析。 古诗词中的名句,有的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有的抒情真挚,感人肺腑;有的写景自然,怡人耳目。赏析名句,主要着眼于诗句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有时也可以分析其语言技巧。有的诗句,作者当时用意未必如此,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理解中给它赋予了新意,有了引申义,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 4、技巧分析。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联想、想象、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对比、衬托(侧面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欲扬先抑等。 这种题型用来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答题的一般步骤为:(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3)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品味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各种题型的专项练习】 一、品味炼字,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

八年级古诗词赏析选择题

八年级古诗词赏析选择题 1.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题中的“乐天”是大诗人白居易的字。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酒宴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对刘禹锡被 贬遭遇表示了深切同情与关怀,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答谢。 B、首联两句尽写自已被贬遭遇之情,但诗人并不直率倾诉自已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自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来表达,使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C、"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战友王叔文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故 贴切、感情深沉。 D、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颔联,意思是: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比现在好。它一洗伤感低沉情调,尽显慷慨激昂气概。 3.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分析错误的—项是( ) A. 首联写自己被弃臵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 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4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指晋代向秀的《思旧赋》。这篇赋是向秀为悼念被司马昭杀害的朋友嵇康等而写的。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比喻诗人自己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眼看着别人纷纷志得意满。这两句诗也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D.本诗既表现了诗人被贬宫之后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惰,也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和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的胸襟。 4、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理解错误的一组是 A.首联叙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与朋友一来一往之间显示出推心置腹的亲 切关系。 B.颔联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唐。正像他在另外的诗里所写的:“莫道桑榆晚,为霞犹满天。”他这棵病树仍然要重添精神,迎上春光。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 常被人引用,并赋予它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的题意。意思是说,今天听了你的诗歌不胜感慨,姑且借酒浇愁吧。 4.选出对《赤壁》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古诗词鉴赏之选择题

古诗词鉴赏之选择题 (一)关雎(诗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写河洲滩头雎鸠和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诗意描写,也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B.“流之”“采之”“笔之”写出了女子左右采摘荇菜时勤劳灵巧的姿态 C.“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对君子和淑女相处的真实场景和结婚时热闹场面的描写。表现了窈窕淑女超凡的才艺、脱俗的追求和优雅的品格。 D.全诗情感率真、淳朴,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二)蒹葭(《诗经》) 2.(2016·河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时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诗歌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主人公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地表现内心的情感。 (三)观沧海(东汉·曹操)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海洋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海洋包容万物、波澜壮阔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 在一起。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 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 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观 海所见。 (四)饮酒(其五)(东晋·陶渊明)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前四句表达了诗人悠困自得、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 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诗人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 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 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 得之“情”。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是诗人归隐田园后写的一首抒情小诗,其中“心远”二字指 诗人心中远离草庐。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 情怀。 C.“山气日夕佳”一句在诗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紧承上句, 点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飞鸟结伴归林 D.此诗融情于景,情景浑然一体,表现出一种平淡而质朴 的美 (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阀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 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B“与君离别意,同是底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 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面生。 C.“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中”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 虽相隔万里但恰如近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D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 友人的深情慰勉。 (六)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9.(2017·南充)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 固山中伸出,又端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 去了。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 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 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的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 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身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 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10.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 诗的地点。 B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 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C.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正是通过这一小景表现 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D.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七)使至塞上(唐·王维) 11.(2017·泰安)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 B颔联运用了对偶,以实景写诗人行踪。 C.颈联写景很能代表盛唐边塞诗的特有气象。 D尾联揭示了诗人此行路途艰辛,言有尽而意无穷。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 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 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大雁掠过北 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 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 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 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前线打探敌军的军情, 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13.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 人心悦目。 C.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寄托了诗人对 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行政公文书面格式(整理版)-推荐下载

行政公文的书面格式 一、眉首(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字号、签发人) 1、公文份数序号(版心左上角顶格第1行) 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目的是准确掌握公文 的印制份数和分发范围、对象。密级公文必须标志公文份数序号,普通公文可不标志。 ?格式 公文的份数序号一般是7位数,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份数不足规定位数时前面用“0”补齐,标志在版心左上角顶格第1行。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版心右上角第1行) 秘密等级(简称密级)是标识公文保密程度的一种标志。公文的保密程度分为绝密、 机密、秘密三级。绝密级事项保密时间不超过30年;机密级事项保密时间不超过20年; 秘密级事项保密时间不超过10年。 ?格式 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的位置,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密级和保密期限,密级和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密级的两字间则 不应空1字距离。 3、紧急程度(版心右上角第1行或第2行) 紧急程度是对公文送达和办理时间的要求。分“急件”和“特急”的字样。其中电报 分为平急、加急、特急、特提。 ?格式 标识紧急程度,使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的位置,两字之间空 1字。但如果第一行标志有标识密级或保密期限,则下移至版心右上角第2行的位置。 4、发文机关标志 发文机关标识指制发公文的机关,是公文责任者名称的标注,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红头”。它是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的。 联合行文时应使主办机关名称在前,“文件”二字置于发文机关名称右侧上下居中排布。联合行文机关过多也必须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联合行文按照党、政、军、群的顺序排列,原则上使用排列在前机关的发文字号,也可协商确定。一份文件只能标注一个机关的 发文字号。 ?格式 推荐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以醒目美观为原则酌定,但最大不能等于或大于 22mm×15mm。 发文机关标识的位置,有两种规定: 第一种用于平行文或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25mm; 第二种限于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