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音乐教育领域的问题与对策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幼儿音乐教育的各种方法和内容。在座的都是幼儿园的园长和老师们,我们日常所面对的都是幼儿园里面3岁到6岁的孩子们。他们在幼儿园里度过的是自己一生中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该为孩子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那我们的教育任务就是向孩子们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他们入小学打好基础。那么,为造就一代新人,幼儿园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幼儿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它用唱歌、音乐欣赏、音乐游戏、打击乐、舞蹈、律动等内容引导孩子们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是显露孩子个性、爱好、能力的最佳途径。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必须要比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贯彻到教学的始终。幼儿园的小朋友们活泼好动,好奇心极强,自我控制能力又弱,如果只是采取简单刻板的教学模式,难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共鸣,所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应该让孩子们多听、多讲、多动、多做,以多种丰富的活动为载体,来充分调动孩子们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本次交流,我会结合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法的相关内容,结合日常教学内容跟大家交流,幼儿音乐教育的方法,以提高我们幼儿教师的音乐教学能力,首先呢?我们来谈一谈幼儿音乐教育的误区。

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很多幼儿教师包括有的园长,他们日常的教学中心,基本上放在科学、语言、数学等等科目上,而相对来说,对音乐的教育就非常的忽视,导致了很多老师在音乐教学活动当中,方法、内容过于单调。那么在我们的幼儿教育当中,有几个误区,在这呢?我想跟大家简单的谈一下。首先,是部分老师注重结果,忽视教学过程中的引导。音乐渗透于孩子的一日活动,对幼儿的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借音乐,它的特征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是幼儿喜闻乐见,而且乐于接受的。只是随着教学的开展,我们对幼儿音乐教育达标与否的评价标准变成了看一个活动是否达成了制定的目标,而对于孩子们,在活动过程当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问题置之不理。比如,有的孩子对音乐作品情感的领会,往往是停留在歌曲的表面。很多孩子对于歌唱的学习呢,他是在扯着嗓子吼歌,而根本不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而在音乐欣赏活动当中呢?也不能充分的、真正的去领会那种意境,违背了纲要的基本理念,重过程,轻结果,忽视了在音乐欣赏活动当中,不能真正的去领会那种意境,违背了纲要的精神,重过程,轻结果,忽视了在音乐活动当中的音乐享受,审美感受和表现力。

那么,第二个活动误区呢?是部分教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忽视了对重点内容的突破,我们所调查的音乐活动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法。开始部分,有的时候是复习上一节的内容,或者是随便的做一个律

动,或者唱一首歌,引入教学,而中间部分,就是教孩子们新的内容,比如唱一首歌,跳一段舞,或者是学习一个简单的律动。那么在结尾的部分呢?就会回顾或者复习一下,或者呢?是讲一讲下一次活动所要进行的内容。很多教师的导入部分,甚至是和活动的主要内容毫不相干的。结尾呢?也没有评价,所以使整个活动看起来比较松散,重点也不突出,至于音乐活动的知识线索和人文线索没有连续,教师的随机性很强,活动环节只停留在感知体验,而没有进一步深入的创造环节和评价与反思环节。那么,第三个误区呢?就是过于注重追求效果,而忽视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主体性。音乐教育活动,应该是偏重于知觉、想象,灵感顿悟等感性思维的发散。让孩子有机会感受、表现和创造,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但是,在我们所了解的情况却是高标准化的模仿和高控制化的指导。比如一个小班的音乐活动中,在孩子们初步熟悉了歌曲以后,教师并没有给孩子消化与磨合的时间,而是要求孩子们,马上进行歌曲的演唱,并且在音高上要准确,强弱等表情要做到,甚至动作也要求到位,当幼儿做不到的时候,教师就立刻着手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和孩子就成了训练者与被训练者的关系。教师呢,往往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强加到了孩子身上,看哪一个孩子唱的准,看哪一个孩子跳的跟老师一样,成了评价标准。另外无论年龄大小,教师都容易一味的要求孩子表现音乐要准确,而不管孩子是否能够胜任这种要求。比如小班的孩子,他的发声器官发育并不完全,他们只适合唱五度以内的音高,在音高上根本不能控制自己的嗓子,如果在音高方面占用很多的时间,一则是徒劳,二则容易引起孩子的声带疲劳甚至是损坏。而对于中班的孩子,他们的合作能力相对较差,那么如果在中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老师过于要求他们体现互相配合的演唱,或者用各种打击乐器进行伴奏的话,对中班的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难度非常高的活动,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合理的。对于表现音乐准确的追求,是教师在指导幼儿时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特点与能力,同时还要不得不采取高控制化的方法,但是教师的这种高控制化的指导,与幼儿的主体发展之间,形成了反差关系,那么教师干预的越多,控制度越高,孩子就越是被动,孩子的主动发展就越受到了限制。

教师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效果去训练孩子,也给孩子造成了心理上的紧张。我们了解到,在老师让孩子表现音乐的时候,孩子的状态是紧张的,表情是严肃的,生怕出错误,一旦出了错误,老师就马上来纠正,这样,他的注意力就放在了具体的音准和节奏上,从而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整体把握,忽略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而使孩子对音乐的创造力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第四个误区是歌舞表演活动为主,而忽视了其他的活动形式。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它们包括以下五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领域,那么就是歌唱、乐律活动、音乐游戏,打击乐器演奏和音乐欣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歌舞表演活动成为了音乐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那么在曲教的音乐活动中呢?孩子也

通常是随着音乐来进行表演舞蹈和歌曲,很少有其他方面的内容。老师在组织音乐活动时,也是以教一首歌,一个舞蹈和一个律动为主。甚至于打击乐器、音乐欣赏都很少很少。就算是在某些公开教学活动当中,有的老师偶尔的组织一次打击乐教学,也是简单的为孩子介绍几种打击乐器,那么这种打击乐器它能怎么样使用。通常是孩子们老老实实的坐在这儿,听老师讲大部分的时间,那么到了活动的最结束之前的几分钟,他们可能有机会去拿几个简单的乐器,跟着老师打几个固定的节奏,那么这样的一次音乐活动,对孩子来说,有何兴趣而言呢?另外我们观察到,音乐欣赏是用在音乐活动的开头和结尾,那么它其实只是起到了辅助歌舞活动,歌舞教学的一个作用,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欣赏。据一些老师们反映,歌舞表演活动好组织又容易出成果,而且呢,相关的资料也多,所以老师们在选择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呢?会歌舞活动多一些。而其他的活动呢,因为难易程度不好把握,组织起来也比较难,而且孩子们容易兴奋,难以一发不可收拾,相对呢?辅助的资料又少,所以教师们都尽量的能不组织就不组织了,而对我们的纲要呢?目前也并没有对幼儿音乐活动做出具体的规定,比如说什么内容,占有多大的比重。但是呢?纲要也明确的指出,要为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孩子们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这里强调的是多种的艺术形式,这里强调的也是幼儿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那么音乐活动就不应该只是按步就班的歌舞表现,而是应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只有这样呢,才能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自由表现,自由展示的机会。第五个误区呢?就是只进行音乐学科的教育活动,而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曾一度是学科教学的模式占主导地位。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进行主题式的教学活动,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整合,但是在当前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当中,特别是音乐的教育活动,依然存在着重学科教学,而轻视课程整合和教学方法整合的现象。音乐教学被认为是直接传授相关的音乐表达技能技巧和知识的活动。音乐教学活动与其他教学活动,被依照严格的学科界限分割开来。那么音乐的课程内容和音乐的教育方式的选择和组织,往往是按照音乐教育学科本身的逻辑体系进行的,并且在具体的操作过程当中,过于重视学科教学。有的有将儿童学习成人化的趋势,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方法变得非常的简单,教学手段单一刻板。注重的是儿童对体现成人逻辑思维特点的,音乐素材的机械化的模仿,难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教学活动的兴趣。以上呢?是在我们日常的音乐教育活动当中,教师们经常出现的几个误区,那接下来呢?我们来谈一谈在幼儿音乐教育的活动当中,它的几个特点。

幼儿的音乐教育是通过音乐学科本身的情感性、感染性和愉悦性的特点,来引发孩子们的情感体验,从而获得审美感受。因为它的内容、手段和形式更贴近儿童的天性,所以呢,它呈现出来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形象性和感染性。学前期的孩子们,随着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感性经验的增加以及语言的逐步丰富,其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呢,思维主要是依赖于对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认识,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那比如说,在一个乐曲《动物狂欢节》中,那么它变换的旋律、音乐,构成了一个一个可爱的动物形象。快速跳跃的声音,表现了小兔子活泼伶俐可爱的音乐形象,而缓慢自重的旋律呢?又让孩子们想到了笨重的狗熊、大象,那么如此形象的音乐带给孩子们的是极具感染力的。又比如,有的音乐选择了一些幼儿生活当中,熟悉的模拟音乐声,比如说风声、雨声、钟声,小鸟的鸣叫声,那么,通过了这些节奏、力度、音色的变换透出了其生动的音乐形象,这种声像的形象,它作用于儿童的听觉,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在情绪上能够受到感染和陶冶。孩子们在接触音乐作品、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能使他们在情感上产生极大的共鸣,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作品及事物的是非、善恶、美丑,这些初步的鉴赏和判断能力,此外学前儿童正处于个人情感由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阶段,其情感体验也逐步处于丰富,富有情感性和感染性的音乐教育活动,对于儿童的情感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使儿童兴奋,又可以使他们镇静,轻松,消除紧张和不安,以获得情感上的平衡。

幼儿音乐活动的第二个特点是趣味性和游戏性。幼儿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最直接的体验是在音乐游戏上,音乐游戏是借助游戏的形式发展儿童音乐能力的一种音乐活动,它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无论是侧重于创造和表演的歌舞游戏,还是侧重于情节,角色扮演的表演游戏,或者是侧重于音乐要素分辨能力的听辨反应游戏,都能在听听唱唱、动动和玩儿玩儿中,这些趣味活动呢?来增强孩子的节奏感,促进孩子们动作的协调性,提高孩子们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同时又使他们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比如说,深受孩子们喜爱的《颠倒歌》、《拉拉钩》,它们幽默诙谐的歌词内容,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幼儿音乐的第三个特点是技能性和综合性。技能性的特点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的明显特征之一。在音乐教育中,体现技能性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首先是作为教师,教师需要运用一定的音乐技能技巧去启蒙幼儿,为他们示范、演示、引导并指导幼儿练习,教师的音乐素养、音乐技术是保证音乐教育活动卓有成效达成的基本前提。其次是儿童学习音乐、探索音乐、创造音乐,必须有一定的音乐技能技巧作为基础,有了这些基本的音乐表达词汇,孩子们才能在听听唱唱、跳跳打打中,将各种音乐教育活动中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表现,积极的进行创造,那么接下来呢?我们来谈一谈,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

内容的选择,活动设计以及如何组织。

首先呢?我们来谈一谈歌唱的教学。先来看一看,歌唱教学的简单知识和技能要求。幼儿的歌唱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形式。首先是独唱。独唱也就是说一个人独立的歌唱,或者是独自地进行表演唱。那么齐唱呢?是两个人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整齐地演唱同一首歌曲,它是幼儿集体教学过程当中的一种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接唱,是将一首歌曲分为几个乐句,由幼儿分组轮流一句一句的接唱。对唱,是指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之间,以问答的方式将各自歌曲当中的问句和答句进行演唱。比如说,在一首幼儿歌曲“小朋友想一想”中,就是这样的一种演唱形式。另一种演唱形式是领唱和齐唱,它指的是由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演唱歌曲中比较重要的部分。而其他的小朋友呢?集体演唱歌曲中需要配合的部分,轮唱是指两个声部按一定间隔,先后开始唱同一首歌曲。比如说人们非常熟悉的《欢乐颂》就可以用轮唱的形式来进行演唱。合唱是指两个不同声部相配合的,集体演唱形式。最后一种呢?就是我们通常所经常使用到的歌表演,就是孩子们边唱边进行表演动作的演唱形式。比如说“拉拉钩”就属于这种演唱。接下来呢?我结合一个案例跟大家交流一下,在幼儿的歌唱教育活动当中,他应该如何设计和几种主要的组织形式。那么,拿大班的音乐活动,“热热闹闹的大街上”来做例子。活动的目标是这样设置的,第一,感受歌曲欢庆的情绪,引导幼儿用轻松、愉快的声音进行演唱。第二,引导幼儿学会看歌词图谱,学会认歌词,能够理解歌词内容。第三,能自由的创编动作进行表演。那么,三个不同的目标分别对孩子进行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也体现了老师对本次教材和孩子们的非常到位的分析和对本次教材的一个总的目标。那么,在这个活动准备当中呢?老师需要为孩子提供的是热闹非凡的大街的照片,还有歌词图谱。第二呢?有的幼儿园是结合着我们的生活进行一些生活识字的,那么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相应的字卡。第三需要准备录音机、磁带、多媒体课件等相关的音响教学材料。那么,在活动的过程当中,是怎样进行组织和设计呢?首先老师带领孩子们听着郊游的音乐进入教室,为孩子们创设一个非常愉快、热闹的活动情境,然后呢?老师引导着孩子,今天我们要一起到大街上看一看,看一看大街上有什么,以这样一个问句来引导着孩子进入教师所设置到的情境当中去。第二呢?老师就开始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先出示大街上的热热闹闹的照片,然后老师可以用提问来引发孩子们积极的参与活动,同时呢?结合自己日常生活当中已有的这些生活经验来进行综合,进行梳理,进行提升,从而呢?达到提前为孩子们熟悉歌词的目的。比如老师可以这样问,这是什么地方,这都有什么,人们看起来怎样呢,街上的人很多,车也很多,看起来怎样,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以这些问题来激发孩子们积极的思考,积极的投入活动。然后老师可以进入学习歌曲的阶段,那么在这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当中呢?老师并没有像咱们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

一句一句地教孩子进行演唱歌曲,而是先进行了整首歌曲的欣赏,让孩子有初步的感受和初步的印象。然后在进行再次欣赏的时候呢,教师结合着一定的节奏行跟孩子们进行了再次的熟悉,最后结合着歌词图谱,让孩子们进行整体跟唱,在整体跟唱的过程当中,首先孩子们用较小的声音跟着一块来进行演唱,在相对熟悉歌词和旋律之后呢?孩子们可以用最好听最轻快的声音进行演唱了。那到了结束部分,老师就邀请和鼓励孩子们,根据歌词的内容大胆地进行创编,用不同的动作来进行表现,进行自己心中感受的这个表达。而在活动的延伸当中呢?教师们可以在音乐活动区布置大街的场景,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服装和道具,吸引着孩子们积极地来到音乐活动区参加活动,那么在音乐活动区当中,孩子们就可以结合道具、结合服装、结合场景,对本次活动的内容,也就是说对这首歌曲进行复习和巩固了。

那么,第二个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呢,主要内容是韵律活动。韵律活动分这几部分。第一是律动,它的特点是没有情节,在音乐的伴随下做的韵律动作,那么它包含着基本动作,比如说走、跑、跳、拍手、踏脚、叉腰、击掌等等动作,然后呢?还有模仿动作,模仿动作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模仿动作,可以是动物的动作,或者是自然界的现象,比如说花开、风吹、下雨等等,或者是游戏中的动作,比如说拍皮球、玩儿翘板,还可以模仿成人的劳动或者活动的动作。比如说,摘果子、骑马、打枪等等,这些都是孩子们非常喜欢做的模仿动作。第三呢,是舞蹈动作。那么,它主要有一些孩子们的像跳跃性的,或者是各种不同的步伐,比如说颠步、侧点步、踏点步等等。那么到了大班呢?孩子们一般就要掌握到进退步、交替步、跑跳步、秧歌十字步等。另外,孩子们还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手和臂的动作。比如中班幼儿,他需要学习到手腕转动的动作,而大班则要进行到提压腕等等。然后呢?是韵律动作的组合,有了上述的模仿动作、基本动作等等,我们就可以进行组合,那么组合呢?也可以分这以下几类,首先是身体节奏动作的组合,其次是律动模仿动作的组合,第三是舞蹈动作的组合,那么在这些动作组合当中,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对松散的,自娱自乐型的舞蹈动作组合,或者是进行一些舞伴间有交流的,舞蹈性的集体舞组合。那么刚才我们谈的是律动,那接下来谈一谈幼儿的舞蹈。

舞蹈呢?它们也分以下的几种不同的形式。首先呢?是集体舞。集体舞是有许多幼儿一起参加的,有一定的队形和动作规定,并可以交换舞伴的一种舞蹈形式。比如说找朋友就属于这样一种教学内容,而邀请舞呢?是集体舞的一种变形,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舞蹈形式。比如说,我们经常组织的猜拳游戏舞,就属于这样一种舞蹈,那么,这也是孩子们所非常喜闻乐见的。双人舞,是指两个人互相配合的一种舞蹈形式。当然也可以包括三个人,或者是三个人以上的不同的组合形式。比如说,“舞蹈小世界”就属于这样一种舞蹈组合,而表演舞呢?它是一种带有表演性质的舞蹈形

式,可以在一般的歌曲表演和舞蹈动作组合的基础上加工而成。通常呢?我们是用在节日活动或者是各种文艺演出当中,进行这种表演舞的教学和不同的形式的。在幼儿韵律活动当中呢?教师切忌不要一味地追求孩子们动作的统一性、完整性,而忽视了孩子们的感受和体验,将一次本该是很轻松、很开心、非常富有创造性的音乐组织活动,最后组织成了一次非常正规的训练,而是老师应该是在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动作基础,有了一定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积极性,在发展幼儿动作协调性和表演性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充分地感受创造和自由表现的乐趣。那么第三呢?是音乐游戏。幼儿的音乐游戏活动呢?是以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为主要的目的,它是在音乐的伴随下,按照某种的特定的音乐要求活动的游戏。从游戏的形式分,那么幼儿的音乐游戏可以分为歌舞类游戏、表演性游戏和听辨反应游戏。歌舞类游戏一般是在歌曲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就是说按照歌词、节奏、乐句和乐段的节奏做动作,并且呢,进行游戏。比如说《猫捉老鼠》就是孩子们在学会演唱歌曲以后,根据歌词的内容,自由地创编动作,从而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游戏。表演游戏是专门设计组织的不同音乐来进行情节角色表演的一种游戏。它有一定的情节,并且呢?带有一定的表演性。比如说《熊和木头人》,它的整个音乐是由三部分组合。也就是主题曲,熊走的音乐和小朋友跳舞的音乐,它有简单的情节,非常适合学龄前的孩子们理解和表现。而听辨反应游戏呢?它比较侧重于对音乐和声音的分辨、判断能力的要求,以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高低强弱快慢、音色、乐句等的分辨能力,是一种侧重于声音或声音的听辨结果进行快速反应的游戏。比如说,“奇怪的声音”就是要求孩子们分辨声音的强弱,并且用身体的动作,来进行恰到好处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来谈一谈打击乐演奏。首先我们来了解幼儿园几种常用的打击乐器。第一是碰铃。它的音色清脆、柔和,高而轻,在打击乐器中是高音乐器,它既可以表现音乐的强拍,也可以表现音乐的弱拍,是幼儿园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打击乐器。第二呢?是铃鼓。它兼有鼓和铃的两种音色特点。铃鼓有多种演奏方法,可以用手掌击鼓心,那么它的音色就相对的柔和,那么也可以用手掌击鼓边儿,它的音色呢?就相对的明朗、干脆。还可以用鼓面来击打身体的各个部位,则铃的音色比较明显。然后呢?我们还可以用手腕连续的颤动来使这个铃鼓发生颤音的效果。第三是三角铁,三角铁的音色呢?接近于碰铃,但是音量比碰铃大,延续音比碰铃长。它有两种演奏方法,一是左手提着悬挂三角铁的绳子,而右手呢?持着金属棒,敲打三角铁的底边。第二种演奏方法呢?是在三角铁内,用金属棒快速地敲击左右两边,或者是转圈敲击各边儿,那么它会产生激烈而特殊的音响效果。第四个打击乐器呢?是响板。响板的音色清脆而圆润。演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右手的中指套上松紧带,靠中指和拇指的捏合,使两板相击发出声音。另一种是将响板放在左手的手心中,用整个右手的手掌

来击打响板发出声音,那么后一种方法是比较适合小年龄段的孩子来使用的。然后是双响筒。双响筒的音色与响板相似,干脆而清凉,它没有延续音,通常呢?我们用双响筒来模仿马蹄的声音。第六种常用的打击乐器呢?是沙球。它的音色轻柔而干脆。演奏的时候呢?双手各持一个,可以双手同时进行,也可以交替轮换进行。接下来呢?我们简单来说一说,打击乐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首先呢?是导入。那么我们在导入部分呢?可以用语言提示法,探索发现法等方法来进行。那教师可以直接提供给孩子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激发孩子们进行探索、进行演奏的兴趣,也可以利用一定的故事情节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孩子的兴趣,来激发他们积极的参与活动,然后呢?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欣赏一定的打击乐曲,那么这里呢?就需要孩子们进行全身心的关注与倾听。接下来呢?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基本节奏型的练习。随着基本节奏型的熟悉呢?那么我们就可以结合着音乐来进行合奏了。另外呢?在打击乐的教育活动当中呢?教师还可以结合着情境来进行教学,赋予打击乐一定的情节,将各种打击乐器巧妙地融合其中。比如说,在《大象厨师与老鼠鞋匠》当中,孩子们是在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中充分地了解和感受到不同的打击乐器的音色的。同时呢?他们也能掌握几种常见的节奏类型,而这样的打击乐活动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

接下来呢?我们谈一谈音乐欣赏。音乐欣赏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倾听。倾听是孩子们必须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技能,它对儿童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开展音乐欣赏的前提和基础。孩子们对周围环境当中的各种声音特别的敏感,所以我们利用日常生活和周边环境对孩子们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是最自然和最直接的一条捷径。比如说我们平时可以让孩子听听什么呢?比如说听听人体的声音,听听活动室的声音,听听厨房中有哪些声音,再听一听不同的交通工具,它所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比如说公园,孩子们在游玩的时候,又有哪些声音呢?动物园里各种动物不同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吗?利用这些来培养孩子的倾听和模仿能力。其次呢?是引导孩子们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比如说优秀的中外少年儿童歌曲,由歌曲改编的器乐曲,或者是专门为孩子们创作的简单的器乐曲、儿童的音乐童话片段、中外著名的音乐作品和片段等等,都可以作为音乐欣赏的活动内容。那么音乐欣赏活动,它在具体的组织过程当中,可以分哪几个步骤呢?首先,我们要分析材料,要从内容、情绪情感不同的方面,根据孩子的基础水平和现有的生活经验来对教材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到位的基础上,为孩子们制定合适的发展目标,在进行了到位的材料投放以后呢?整个的活动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呢?我们可以初步欣赏,在这呢?我们可以采取引导性的谈话、直观性的教具和故事讲述,来引发孩子们欣赏音乐的兴趣和积极的投入的进行欣赏。其次呢?就是对乐曲歌曲的反复欣赏,那么在这一个过

程当中呢?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内容去为孩子们提出不同的要求,也可以结合已有的经验,让孩子们进行表现,进行不同的这个体验和表征。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对这些不同的音乐类型进行对比和归类等等,总之要引导孩子们利用多种感官参与到我们的活动当中。最后,可以进行复习巩固,那么在复习巩固的过程当中呢?可以引导孩子们欣赏听过的作品,来观察孩子的反应,也可以通过欣赏熟悉的作品,引导孩子们说出它的名称,赋予它不同的内容理解等等。在音乐欣赏活动中,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引导,但是不要将一段音乐简单的赋予一个固定的故事情节而强加给孩子,而是应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将一段音乐赋予更多的内容和理解,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根据这段音乐创编出不同的,既符合音乐特点又富于童趣的故事情节,或者是为这段音乐创设出富有诗意的画面等等。我认为这才是音乐欣赏活动的最高境界,以上是我对幼儿音乐活动的一点认识,希望能对各位同行有一点启发,那么不当之处也敬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谢谢!(结束)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读书笔记 黄一芯

《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读书笔记 新湖学校黄一芯 近期,我阅读了《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一书, 本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由杨立梅编著的从事学校艺术教育研究的书籍,柯达伊·左尔坦(1882~1967)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从1905年开始,他一直致力于推动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柯达伊创作的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练习教材和有关音乐教育的文章、评论、讲话,以及同众多优秀作曲家、教育家共同努力创造的教学方法,被国际教育界统称为“柯达伊音乐教学法”。这是当今世界上影响最深远、最有名的四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新课改背景下,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的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借鉴。 一、重视音乐教育:从幼儿开始 柯达伊认为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就开始。这是因为对儿童而言,音乐最符合他们的天性,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也最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所以柯达伊说:“音乐必定是学校课程中唯一最自然的部分。” 要为幼儿提供正确的早期训练,唤起其对音乐的兴趣,使其获得音乐的体验,形成好的音乐品质和趣味。当孩子们对音乐形成了好的趣味,将一生都不会被轻易地改变。同样的道理,那些没有接受过正确的早期训练的人,就不会获得实际体验音乐的机会,渐渐地,对音乐的感觉就会变得麻木。正如柯达伊所说:“对成人采取任何行动几乎是不可能,成人坏的品味是无法被改进提高的,而另一方面一个从早期就被发展出的好品味,也是不可能轻易地被破坏的。” 二、关注音乐教材选择:通过民歌培养民族情感 柯达伊认为儿童的接受能力很强,对一切事物都容易产生兴趣,但儿童的判断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对教材的选择就要谨慎,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儿童音乐趣味的形成。只有那些能够经得住考验的好的作品,才能用来教育儿童。而民歌正是这种最适合于学校教学的音乐教材。 “一首好的民歌本身就是一部完美的杰作。”柯达伊这样说道。因为民间歌曲凝聚了多少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人们通过口口相传流传下来的,在流传的过程中,那些不好的,不易被人们接受的就逐渐消失,而流传下来的,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同时,民歌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歌曲朴实、有趣,易于孩子接受,通过民间歌曲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孩子对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找到民族的根基,唤醒儿童“我是谁”的民族情感。 当然,仅仅学习本民族的民歌是不够的,对其他民族民间音乐的学习也十分重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熟悉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是熟悉其他民族的最好方法”。另一方面可以教会学生进行比较,知道什么样的音乐是好音乐,“如果我们不教会孩子什么是好的音乐,那么说再多的反对坏音乐的话都是徒劳无功的”。 三、改进教学方法:重视实践,加强听觉和节奏训练 1.实践。柯达伊教学法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实践是获得真切体验的重要途径。正如柯达伊所说:“只有实践能够让人真正的理解和欣赏音乐。仅仅靠听音乐是不够的。”儿童只有积极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音乐的体验。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_0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 心灵天然的好奇心。音乐教育引导幼儿在愉快活泼的、富有艺术特点的教育活动中受教育,把教育寓于欢乐的音乐活动中,以“乐”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有效手段,以促进幼儿性格开朗,身心健康,精神饱满,、获得发展,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 1多方位创造演奏乐器,让幼儿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乐器是幼儿表达节奏的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演奏乐器也是令孩子感到快乐的活动。在各种乐器中,打击乐器是孩子最容易掌握的乐器之一,因此,幼儿园也为幼儿提供了各种不同的打击乐器,有碰铃、大鼓、三角铁、沙球等等。这些乐器演奏方法简单,音响效果好,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往往选择几种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打击乐器进行教学。 这些乐器固然对孩子的节奏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我们也不能丢弃生活中的“乐器”。其实,孩子对所有能发出声音的东西都充满着强烈的兴趣,穆希德、桑德威克和威特所说:“当给幼儿一个简单的乐器时,他们使用它就像玩积木和画笔那样自然......孩子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用身边的东西创造出来的声响成为他们音乐经历的一部分。”这个“简单的乐器”,可以是铃鼓,当然也可以是锅、

碗、瓢、盆,甚至是身体的一部分。教师和孩子共同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锅,并用它们拼搭组合来代替爵士鼓,把许多不同的盆子吊起来组成云锣,用大小不一的小瓶子做成编钟,旁边还有许多装满水的玻璃瓶等等,这样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音乐区域谁都会想要进去尽情地敲打一番。 尽管这些自制乐器的音色并不如专门乐器来的动听,但是这种来源与生活的创意一定能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事实也证明了一点,每一次开展区域活动时,这个小小的音乐天地的人气也总是最旺的。生活总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成人也许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忽视掉,但是天真的孩子们一定能发现生活的秘密并热情地投入其中。那么我们就不该局限于一般意义上的乐器演奏了,和孩子一起共同寻找生活中美妙的声音,你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节奏天堂。 2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音乐创造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该去表现美,更应该去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幼儿的创造意识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幼儿音乐教育不同于成人音乐教育,这是由幼儿的个性特点所决定的。大家知道,幼儿的基本个性特点就是好奇,爱听、爱看、爱动是这一个性特点的基本特征。幼儿认识了解事物与成人不同,他们往往是在随意中通过听、看、触摸等动作认识了解新事物、增强兴趣感、想象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但是,如何掌握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地开展幼儿音乐教育,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几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我深深感到发挥音乐教育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的关键问题。 一、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方法力求生动、新颖。例如:教《春天》一歌时,事先在黑板上画好一棵大树,然后随着口唱”春天天气真正好”,画出”太阳”,地上长出小青草,画出一些”小草”,树上小鸟吱吱叫,画出在树上唱歌的”小鸟”,”花儿 都开了”,在地上画出正在开放的花朵。这些简单生动的画面不仅揭示了歌词的内容,也能引起幼儿对自己所感受的春天景象的联想。 在学习歌曲《小鸡出壳》时,我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小鸡出壳”的故事,帮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然后在第一遍清唱歌曲时,运用“小鸡出壳”的玩具进行生动形象的演示,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当歌曲唱到“圆圆的蛋壳里钻出一个小脑袋”时,我突然将裂缝的“蛋壳”打开,里面立即钻出了一只可爱的、毛茸茸的“小鸡”的脑袋。丰富有趣的道具演示,立即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孩子马上进入了学习歌曲的情景,睁大眼睛,一边认真地听一边入神地看,欣赏着老师的表演。 对一些童话故事般的歌曲,如:”小兔乖乖”、”数鸭子”等歌词形象、口语化强的,可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边唱边游戏,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的情趣。为此,在音乐教育中,应采用愉快活泼的音乐游戏活

浅论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策略的运用

浅论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策略的 运用 倩 在幼儿园教育中, 音乐是一门充满灵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艺术学科, 也是向幼 儿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幼儿学习音乐的动机并非为主动完成教师预定的教育目 标,而是服从于自身兴趣和需要。因为音乐本身的特点 ---它的节奏和动感旋律会让幼儿感受到最强烈的审美享受,使他们对音乐活动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是带有明显情绪色彩的浅层兴趣,极易转移和波动,如果教师的教育策略偏离了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规律,无视幼儿的兴趣需要,一旦幼儿的兴趣点不再集中于音乐活动中,教师便很难控制幼儿的行为,致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或过于兴奋、不听指挥,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或制造出与音乐活动无关的新的兴奋中心,招致同伴争相模仿;或反应冷漠、表情麻木,被动应付教师要求。无论那种情况发生,都会让教师失望、沮丧、烦躁甚至恼怒,进而丧失继续组织教学活动的热情而草草收场。 长此以往,不但会使幼儿厌恶、惧怕音乐学习,还会使教师在心灵深处逐渐积累起对音乐教学活动甚至对幼儿的消极情绪,严重阻碍师生的成长。如果教师在音乐活动中,准确把握幼儿学习音乐的特点和规律,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幼儿原有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导向化,将浅层的兴趣和热情转化为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的驱力,并逐步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 延展到对新的音乐活动需求和期待上,才会使幼儿真正成为音乐

活动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以下是笔者在自我实践的研究和反思中体悟到的幼儿园 音乐教学活动中有效策略的运用之浅见。 一、自我调控,使教师情绪情感表达同时与音乐和幼儿发生共鸣。 音乐是一种善于描绘情感的艺术, 幼儿要真正从音乐中获得美感,就必须准确而深刻地体验作品中蕴含的情感涵。由于幼儿是人群中情绪情感易感性最强 的群体,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绪情感是影响幼儿情绪情感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可自我调控的教育因素之一。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切不能有毫无顾忌、任其发展的绝对自然主义的情绪渲泄,而应该以教育目标为出发点,有意识、有目的地随时将自己的情绪情感调控在与教育目标和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相匹配的状态上。如果作品是较宁静、安详的,教师的情绪情感就不能太夸;如果作品是欢快、热烈的,教师自然也要情绪高涨, 为教学活动创设一种与作品相协调的带有整体审美情境的教学情绪场。在这点上,教师不仅要学会靠自己的个人魅力渲染气氛,更重要的是要使自己的表情、动作、嗓音等和作品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和谐统一。如小班音乐欣赏活动《摇篮曲》,在教学开始环节,教师可用十分柔美的声音唱,轻柔的动作哄“娃娃”睡觉,营造一种温馨、恬静、优美且具梦幻色彩的氛围。 当幼儿接收到教师传递给他们的这种情绪信息时,也会很自然地轻轻抱起自己的“宝宝”,俨然自己就是作品中周身散发着深情和浓浓爱意的“妈妈”,情不自禁地沉浸在这种充满温暖的音乐情境中感受、体验并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所以,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理智

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

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及建议 幼儿园音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多彩的形式吸引着幼儿的热情参与,孩子们在唱唱跳跳中愉悦身心,在敲敲打打中发展个性,在拍拍奏奏中提高能力。然而多年来形成的对技能技巧的过分关注,以及相对单一的活动方式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发展。因此,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标准审视当今的幼儿园音乐教育,正视不足,努力改进是当务之急。 本文拟对目前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特别是教师对幼儿音乐教育认识上的偏颇及教育行为上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表明幼儿园音乐教育应努力的方向。 一、对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理解的不深入,使得老师们偏重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工作规程》将美育表述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为:“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二者的核心都是“感受和表现”,它们旨在引导老师在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幼儿对美的感受,为幼儿感受美提供机会,在此基础上为幼儿表现美提供必要的技能上的帮助。而在实践中,许多老师过分强调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幼儿内心的感受,她们更重视幼儿唱歌的音调是否准确、舞蹈动作是否标准、节奏乐敲击得是否整齐,因而形成了音乐活动突出技巧训练的局面。孩子们在反复、枯燥的练习中慢慢失去了感受音乐的机会,只能被老师安排着、按老师的意愿表现着音乐,实际是在表达着成人对音乐的理解,而艺术活动的根髓——感受,特别是幼儿自己的对音乐的感受被老师们“挤压”得几乎没有了。 这种现象表明我们对幼儿音乐教育目标的理解还没有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塑造幼儿的个性、才能和创造性,促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深层面上,而还停留在“传授音乐的简单知识与技能”的浅显认识上。原因可能与一个困扰大家的问题有关,即“如何认识和处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技巧练习的关系”。许多老师感觉“技能的传授”看得见,摸得着,效果是立杆见影的,而“审美教育”不好操作,即使做了也不能立影立现。更有老师认为:幼儿的审美能力会在反复的技能训练中自然形成。这些偏颇的理解是造成“音乐活动重技巧练习”的原因之一。 那么应如何正确认识“审美能力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技巧练习的关系”呢?我认为: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不能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应重视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点是无须质疑的。教师不是简单地教歌与动作,应重视调动幼儿的情感与生活的积累,引导其主动、愉悦地体验音乐艺术的美,并鼓励幼儿把自己内心的体验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审美能力及情趣的培养,是通过具体的音乐教育活动实现的,只有掌握了粗浅的音乐知识技能、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与能力,幼儿才能在具体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学过的音乐技能表现自己的感受。因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和音乐艺术表现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并不是相互对立和排斥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那么如何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知识技能呢?这是我们目前音乐教育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老师们必须改变现在单纯的我教你学的现状,要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操作艺术材料,并在主动参与听辨、唱歌、韵律、敲击、欣赏等的活动中去体验、去实践,从而获得有关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d17140921.html,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作者:刘梓玉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15期 【摘要】音乐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幼儿音乐教育逐渐重视起来。孩子从出生那天开始,就对这个世界上的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这一时期对幼儿教育,效果是最显著的,所以也体现了音乐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音乐教育不仅能使孩子基本了解一些简单的音乐技巧,还能使孩子得到全方面的身心发展,通过音乐的教育发掘出幼儿内心的潜能。著名的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评价一个人聪明伶俐的表现有三个:一个是数学,一个是字母,一个则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慢慢被人们所重视起来,通过音乐教育,培育幼儿的大脑发育和学习能力,有助于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记忆力,这一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与支持。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们国家的科技、经济、文化都在日益上升,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也开始对幼儿音乐教育普遍注重起来。总之,幼儿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素养,增强大脑记忆力,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还能开发右脑的发育,使左右脑平衡发展,从而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音乐教育不仅能使孩子基本掌握一些简单的音乐技巧,还能使孩子得到全方面的身心发展。要想通过音乐的教育发掘出幼儿的潜能,首先要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幼儿学习的开始,就是培养兴趣,幼儿对一件事物有了兴趣了,就会愿意学习。身边的环境会影响到幼儿的兴趣,只要抓住幼儿的心理,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兴趣。气氛活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幼儿时期是对孩子前期教育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对这个世界产生好奇心,想要去了解与探索世界,并且会毫无保留地接受外界传来的信息,幼儿大多数活泼好动,好奇心比较强,如果教育方法不够灵活,幼儿是很难接受教学的内容。应该采用趣味较强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或让幼儿随着音乐律动,让幼儿体在音乐中的快乐,通过肢体表现出来,培养幼儿开创新鲜事物的能力。 在设计教学活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看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不是强硬地让幼儿接受知识,时间长了,会使幼儿失去对音乐的兴趣,渐渐地幼儿的学习会变得消极,幼儿通过模仿学习知识和技能,鼓励幼儿通过自己的空间进行充分想象与创造,激发幼儿的自主能力。要想幼儿更好地对音乐有所认识,第一步就是要让幼儿练习“听”,音乐作为声音艺术,它把美妙动听的音符联系起来,表现出音乐的生命力,想要欣赏美妙的音乐,就需要想象音乐和对音乐的理解,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必须培养幼儿具有敏锐的听觉能力,学习聆听音乐,可以帮助幼儿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的有效运用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功效。幼儿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即使参与也较被动。图谱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本文试从不同图谱在不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方法等阐述音乐教学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一、图谱教学在音乐活动中的意义 (一)、传统的音乐教学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你教我唱,形式简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不足;二是教师说教成分多,乐曲带给幼儿的体验不够充分,感受抽象,致使幼儿对乐曲的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理解乐曲。三是一些较难的节奏幼儿总是无法正确地掌握。 (二)、图谱的开发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和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在音乐教学中图谱的开发与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1、未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 2、所有音乐素材无区别。 3、图谱的运用形式也相对简单。 (三)、图谱运用的有效性 1、运用图谱教学拓宽幼儿思维 在创设情境的环节运用图谱教学能拓宽幼儿对音乐的想象空间,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和音乐表现方式。情境创设不仅只是在组织教学

的环节,应该说课堂中处处都有情境的创设:比如在新课的导入、在学习歌曲、在音乐处理等方面,教师都可以有精心的处理,巧妙的设置。 2、运用图谱教学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它抽象难以捉摸。学唱歌曲过程中,幼儿在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断连等演唱方面,经常难以达到歌曲的要求,有时做到了,一会又会忘记,需要老师的不时提醒。面对这样的困境,图谱教学可是帮了大忙。在清晰可视的图谱教学之下,幼儿记住了简单、容易记忆的形象的图谱,同时也记住了歌曲声音的表现方法,再也不用老师一再提醒了。 3、运用图谱教学进行教材二度创作 歌曲、音乐欣赏的创编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结合图谱,整合幼儿现阶段的学习需求和音乐基础,对教材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活用教材,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音乐。 三、图谱在不同音乐教学类型中的运用 (一)、不同图谱运用的适宜类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研究经验中,总结出幼儿图谱有词图谱、句图谱和段图谱,不同的图谱适合什么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中注意的特点。 1、词图谱:以词为一个单位,分解歌曲内容,制作图谱,做成图标。这种图谱运用灵活,帮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句图谱:以一个乐句为一个单位,分解作品内容。这种图谱制作时要注意一个连续性和流动性。 3、段图谱:以一段乐曲为一个单位,分解作品内容,制作图谱。这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音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功效。幼儿受到年龄、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他们在音乐活动中往往注意力不集中,即使参与也较被动。图谱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本文试从不同图谱在不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和方法等阐述音乐教学中图谱的有效运用。 一、图谱教学在音乐活动中的意义 (一)、传统的音乐教学 传统的幼儿音乐教学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一是你教我唱,形式简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不足;二是教师说教成分多,乐曲带给幼儿的体验不够充分,感受抽象,致使幼儿对乐曲的认识不够,不能很好地理解乐曲。三是一些较难的节奏幼儿总是无法正确地掌握。 (二)、图谱的开发与运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文献和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在音乐教学中图谱的开发与应用存在以下问题: 1、未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 2、所有音乐素材无区别。 3、图谱的运用形式也相对简单。 (三)、图谱运用的有效性 1、运用图谱教学拓宽幼儿思维 在创设情境的环节运用图谱教学能拓宽幼儿对音乐的想象空间,帮助

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和音乐表现方式。情境创设不仅只是在组织教学的环节,应该说课堂中处处都有情境的创设:比如在新课的导入、在学习歌曲、在音乐处理等方面,教师都可以有精心的处理,巧妙的设置。 2、运用图谱教学更深入地理解音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它抽象难以捉摸。学唱歌曲过程中,幼儿在音的高低、强弱、长短、断连等演唱方面,经常难以达到歌曲的要求,有时做到了,一会又会忘记,需要老师的不时提醒。面对这样的困境,图谱教学可是帮了大忙。在清晰可视的图谱教学之下,幼儿记住了简单、容易记忆的形象的图谱,同时也记住了歌曲声音的表现方法,再也不用老师一再提醒了。 3、运用图谱教学进行教材二度创作 歌曲、音乐欣赏的创编往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结合图谱,整合幼儿现阶段的学习需求和音乐基础,对教材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能对教材进行新的处理,活用教材,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表现音乐。 三、图谱在不同音乐教学类型中的运用 (一)、不同图谱运用的适宜类型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研究经验中,总结出幼儿图谱有词图谱、句图谱和段图谱,不同的图谱适合什么教学方法以及在教学中注意的特点。 1、词图谱:以词为一个单位,分解歌曲内容,制作图谱,做成图标。这种图谱运用灵活,帮幼儿理解记忆歌词。 2、句图谱:以一个乐句为一个单位,分解作品内容。这种图谱制作时要注意一个连续性和流动性。

如何进行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教学提纲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以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具有高情商,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强健的体魄。音乐活动对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其他活动所无法替代的功效。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有三:其一,正如叶圣陶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为人类所共同理解,能产生共鸣。其二,音乐艺术能陶冶情操,为古今中外有识之士所认可。其三,喜爱音乐是孩子们的天性。音乐对于幼儿的健康心理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过一句名言:“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孩子们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悦的心情。 那么幼儿园艺术领域的目标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目标为: 1. 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 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为: 1. 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2. 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对有艺术天赋的幼儿要注意发展他们的艺术潜

能。 3.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4. 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6. 为幼儿创设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 音乐教学活动是艺术领域里主要的活动,幼儿园唱歌教学活动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选材恰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首先要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学唱的兴趣和欲望。在幼教杂志及教材上,有好多幼儿歌曲。但并不一定都适合孩子们学唱。如表现为:歌词陈旧复杂、幼儿难于理解,还有的歌曲内容孩子很陌生,这样就影响孩子学唱歌曲的兴趣。因此歌曲的选择,对孩子的学唱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有的放矢的选择歌曲。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歌唱。如、《小兔乖乖》(欢快的)、《玩具进行曲》《粗心的小画家》(诙谐的)…… 二、动作引导,富有情趣。

浅谈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认识

浅谈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认识 [摘要]正如叶圣陶所说:“音乐是世界的语言。”音乐为人类所共同理解,能产生共鸣。音乐是一门艺术,是构成人类灿烂文明的重要部分。音乐能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还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而在未来社会中要求的人才是高智商、高情商、文化知识水平高和身心健康的人,那音乐一定会有利的推动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从而带动各方面的进步,提升总体的水平。 [关键词]幼儿音乐教育 法国文豪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音乐存在与我们的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那么在幼儿园里对幼儿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谈一下对音乐教育的如认识。 一、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的一把钥匙这是不容置疑的,从前苏联先于美国的卫星上天就证实了这一点,前苏联之所以在科技水平、经济水平均落后与美国的情况下却领先美国的航天事业是因为前苏联的科研人员个个爱好音乐、能歌善舞,他们有浓厚的音乐氛围。那音乐对于幼儿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一)音乐会有利的推动幼儿健康心理的发展 音乐是人的情感宣泄的方式,高兴时的手舞足蹈、放声歌唱,伤心时的心灰意冷、低低吟唱无一不是通过音乐来表现,合理的宣泄体定会有利于心理的健康。而幼儿天生就喜欢音乐,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产生愉悦的心情,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在音乐中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塑造一颗感受美的童心。 (二)音乐可以培养幼儿的情感 一个人的情商和智商同样重要,对幼儿情感的培养不容忽视。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在教育中产生的情感会让幼儿逐步的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音乐教育也是如此,一个音乐作品的真正吸引人的地方也许正是这种情令人陶醉。 幼儿在《我爱我的幼儿园》中认识幼儿园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体会到和伙伴一起玩耍的乐趣,从而喜欢上幼儿园的生活。在《我的好妈妈》中,明白了妈妈的辛苦,知道要去疼爱妈妈、帮妈妈做事。在《老猫和小猫》中体会自己与老师像宝宝和妈妈的关系一样,培养幼儿对老师的信赖感和亲切感。真是这一点一滴的体会一点一滴的积累使幼儿的情感更加丰富,在感受作品的同时学会适时恰当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也是推动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打击乐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打击乐 打击乐是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同时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打击乐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还可以培养幼儿的控制能力、集体意识及多方面的协调能力。但是,组织打击乐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现在的幼儿教育提倡研究幼儿、研究学科、研究教育策略,具体到打击乐应该研究些什么呢?我认为,打击乐的重点应该突出节奏的特点、乐器的特点以及乐器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乐曲。 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塑造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其基本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而打击乐是根据乐曲来打击乐器,通过各种乐器给音乐配伴奏以使乐曲更动听。同时也能使幼儿通过乐器敲击来表达和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刚开始练习打击乐时最好选择节奏鲜明的乐曲,因为节奏特点明显的乐曲容易敲击出效果,如进行曲,这样便于幼儿掌握节奏特点。待幼儿有了一定的积累后再选择一些节奏较复杂的乐曲。小班、中班可以2/4、3/4拍乐曲为主,大班幼儿在此基础上可选择4/4拍的乐曲。如《郊游》这首乐曲很适合小班或中班幼儿作为打击乐的乐曲。这是一首2/4的乐曲,节奏特点非常明显,前八小节与后八小节旋律完全相同,中间八小

节有所变化。在配器时可以根据乐曲中间八小节是高潮的特点,多选用一些乐器,同时节奏可与前后有所不同。前、后两段可以节奏相同,这样既便于幼儿掌握,同时也会使敲击出的效果悦耳、动听。另外,许多有民族风格的乐曲,如,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乐曲,节奏型都比较明显,易于幼儿理解把握,同时也可以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情。 另外还可以结合孩子们所喜爱的乐曲。教师可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们平时爱唱的歌曲,从中选择适合打击配乐的乐曲。因为关注幼儿的兴趣,更能引发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打击乐的积极性。 其次,要认真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 教师在组织打击乐活动之前要熟悉乐曲并分析音乐作品的特点。比如,选取的音乐作品有什么风格特点,是进行曲、抒情曲还是圆舞曲;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几拍子的,因为拍子不同节奏特点会有所不同,2/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3/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弱,4/4拍的节奏特点是强、弱、次强、弱;在此基础之上确定音乐作品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如有位老师在组织大班幼儿进行打击乐《拔根芦柴花》时,是这样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的:《拔根芦柴花》是一首江苏民歌,乐曲分为三个乐段,第一段与第三段多以八分音符为主,而第二段运用了十六分音符给人以跳跃的感觉。整首乐曲明朗,具有活泼欢快的情绪色彩。教学重点是熟练掌握2/4拍节奏特

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音乐论文 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张应林 (大冶市金牛镇胜桥中心小学,湖北大冶435119) 摘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音乐主要是培养人的闲暇之性情,而决不是给人以娱乐或憩息。因为闲暇是人的最高善业与最大幸福,这是自由人教育之目的。而娱乐或憩息是一种实用性的教育,会使人沉迷而失去人生最高的目的。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以适用与商业为目的的教育理念具有警醒作用。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闲暇;德性;娱乐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4)01-0062-03 1从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精神引入论题 古典的教育与现代教育不同,总是内生的,即通过感化人之生命精神而滋生智慧,而不是传授概念以增加知识。教育中古典精神的失落正是现代教育不及古典教育之处。怀特海说: 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而在今天的大学里,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教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1]52。 因为古典教育着眼于神圣的智能而不是知识,故特别重视音乐教育。所以,中国传统的教育是礼乐之教而以乐教为主,故《礼记·乐记》云:“生民之道,乐为大焉。”为什么乐教如此之重要呢?固然乐教可以助人之德,但这尚不是中

国古人对于乐教的根本认识。在中国古人看来,之所以要重视乐教,乃因为“乐”是一种宇宙秩序。《礼记·乐记》云:“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这是把“礼”与“乐”作一形而上学的说明。所谓人之德行,不过是这种宇宙秩序的体现,故《礼记·乐记》又云:“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乐兴焉。春作夏长,仁也。秋敛冬藏,义也。仁近于乐,义近于礼。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礼乐明备,天地官矣。”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礼乐之所以能翼教成德,乃是基于一种宇宙存在论,而不是一种所谓伦理学的选择。这也是一种天人合一之教,真正的智慧一定来自于天人合一之教,非此,则是知识。 2亚里士多德音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无独有偶,在古希腊,亦非常重视音乐教育。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就多次谈到音乐教育。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在最后一章即第八章专门谈论音乐之教。尽管古希腊这些哲学家对音乐在教育上的价值与意义之看法不及中国传统上的论述那么具有形而上学之内涵,然而仍然不失为一种古典的教育情怀。从这里我们或许可以看出现代音乐教育或艺术之问题与失败何在。 在古希腊,对于儿童的教育一般有四门功课:一曰读写;二曰绘画;三曰体操;四曰音乐。前两者为人生之实用之学,第三者养成勇德,第四者则在于操持闲暇。一般人可能把闲暇等同于娱乐,实则决非如此简单。亚里士多德之重视音乐教育,有大义存焉。闲暇在亚氏的哲学中具有特别的意义,它标志着人的最高善业与最大幸福。在亚氏看来,人之德行可分为行德与知德。行德使人成为一个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和熟悉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的主要内容。 2.在熟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的基础上,尝试为各年龄段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选择内容。 教学重难点: 熟悉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歌唱活动内容、韵律活动内容、打击乐演奏活动内容、音乐欣赏活动内容) 教学时间:30 分钟 课后作业: 1.结合年龄特点和年龄阶段目标为小、中、大班幼儿分别选择一首歌曲学 唱,并说明理由。 2.请你结合中班年龄阶段目标为乐曲《小老鼠和泡泡糖》创编动作(可以 包含队形),并说明理由。 3.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材料,列出适合幼儿演奏的打击乐器。 4.为各年龄段的幼儿选择一首适合他们欣赏的歌曲或乐曲,并创编故事进 行表演。 教学反思: 同学们对歌唱活动、韵律活动的内容熟悉程度还不错,因为该课的课前学习课程“音乐与儿童音乐”主要引导学生学习这部分,但是对于打击乐演奏活动和音乐欣赏的内容太不熟悉,因为主要是乐曲,建议学生课外每周熟悉和欣赏两首乐曲。

教学过程: 一、教师总体讲述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 主要是指幼儿从音乐教育活动中学会的主要经验的总和。它一般包括音乐舞蹈语汇及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运用音乐、舞蹈、乐器进行表达的知识和技能等。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实现幼儿园音乐教育目标的媒介,是目标转化为儿童发展的中间环节,也是教育活动设计与具体实施的主要依据。 (二)《指南》中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 选择应关注学科内容与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契合;选择那些既具有文化内涵,又符合幼儿自身特定的生活经验、愿望与情趣的作品,尤其让幼儿关注周围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并特别强调尊重幼儿自发的个性化的表现与创造,通过对艺术活动的参与形成对艺术活动的热爱的态度。 ?衔接语: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从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活动、音乐欣赏活动这四个方面来介绍。 二、分类讲述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内容 1.教师讲述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概念及价值 歌唱,是人类音乐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也是人类表达、交流情感的最自然的手段之一。歌唱活动是指学习运用自然的嗓音对歌曲进行艺术表现的活动。 歌唱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一方面它是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活跃思想、完善品格、锻炼身心的美育内容;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了多种音乐知识和歌唱技能,是培养幼儿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2.幼儿歌唱活动的教育内容 ?教师提问:这几项的具体内容有谁知道? 歌曲(儿童歌曲) 歌唱的表演形式(独唱、齐唱、对唱、轮唱、合唱等) 歌唱的简单知识技能(咬字和吐字、呼吸、音准、节奏、协调一致) 嗓音保护的知识技能(不能大声喊叫、轻声唱歌、不能迎风唱歌、喉咙发言时尽量不要唱歌) 3.演唱、分析和判断幼儿歌曲所适合的年龄段

浅析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浅析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教育学部09级学前教育专业姓名:赵玉婷222009305210065 摘要:在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部分.我国《幼儿教育纲要》指出:教育者根据学前教育的任务、内容,通过一些手段和方法,在受教育的儿童和教育者的共同活动中,对儿童施加各种有益的影响, 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儿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主动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幼儿;全面发展 一、幼儿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幼儿音乐教育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规律 幼儿音乐教育必须以幼儿发展的生理、心理特点,幼儿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基本理论为指导进行教育工作,违反这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教育工作或事倍功半,或收效甚微,甚至给幼儿带来心理、生理上的损伤。譬如:同样一首歌曲,一位音乐技能技巧纯熟,熟悉幼儿年龄特点,按照正确的教育原则、方法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老师,会教得又快又好;反之一位不具备上述条件的老师,就教不到点子上,自己干着急,幼儿学不会。 (二)、通过对音乐艺术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向幼儿进行教育是音 乐教育的主要特点 音乐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音乐作品给人以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这样一条音乐艺术途径,来完成它的教育。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包括旋律美、节奏美、和声美和演唱演奏中的音色美。儿童音乐作品以反映儿童生活中富有情趣的、积极向上的、健康活泼的思想情绪为主,同时表现出这些思想情绪背后所隐藏的称颂、赞扬、关心、同情、鼓舞、帮助等鲜明的态度。音乐艺术不是靠直接的说理,而是以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人的感情,给人以启示,发挥其感染教育作用,使人领悟其教育内涵。譬如:教儿童学唱《一分钱》,歌曲的教育意义是进行拾金不昧的品德教育,但是歌曲中没有直接说出拾金不昧的词句,而是以富有天真纯朴的儿童语气、音调的旋律、愉快的情绪,唱出了小朋友把拾到的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警察叔叔拿着钱对他点头赞扬的具体情节,塑造了这样一个生动感人的节术形象,给儿童以启示,使他们领悟到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要,把拾到的东西,即使是最少的钱--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是对的,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好事。这样的激励情感的教育作用,往往比直接说教更能深入人心。在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进行思想意识、情绪体验、品德行为等方面的教育,还是进行知识技能、认识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过审美感受的途径来进行。 (三)、寓教于乐是幼儿音乐艺术教育的又一特点 音乐艺术有娱乐性特点,这是吸引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利用音乐的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

浅谈幼儿园音乐教育 摘要: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培养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但是,如何掌握幼儿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有效的开展音乐教育,是摆在幼儿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多年的音乐教育实践,我深深感到发挥音乐教育特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幼儿音乐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问题。 一、培养音乐情趣是关键 (一)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音乐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积极的作用毋庸置疑。 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开拓人之间的交流,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心与心的沟通。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合奏中声部的安排,律动、舞蹈中动作的编排,音乐游戏规则等等,都会使幼儿在一种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养成自律、自我激励的良好习惯。也正是在这些活动中,幼儿体验到集体创造的快乐,学习与他人非词语的交流、默契合作,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 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那么,在幼教活动中,如何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灵活、多样的教学法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体验: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的全历程。 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声音,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打电话"这一活动中,可运用扮演角色的形式,来引发幼儿学习齐唱、分组唱的歌唱方法,让部分幼儿当打电话的娃娃,另一部分幼儿当接电话的娃娃,配上道具"电话",幼儿很容易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此种歌唱方法。 选择不同的音乐素材提高幼儿分辨音乐的能力。 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 幼儿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幼儿的可接受性、可接纳性。不同的音乐会带给幼儿不同的感受。 如在音乐活动中,我让幼儿欣赏《小燕子》这首曲子,幼儿都说很好听,是小鸟飞来了,而且立刻做出了鸟飞的动作,而且动作优美,当幼儿男孩子在乱蹦乱跳时,有的女孩就会说:"不能这样,小燕子要飞的还漂亮的,要轻轻的";当我放到热情奔放的音乐时,幼儿个个扭头扭腰,跳起了欢快的动作,而且还在大声说笑,尽情发泄,就连平时不怎么言语的章婧尧、刘超等小朋友也在活动室中间蹦跳起来……。当幼儿听到《共产儿童团》的音乐时,立刻做出了解放军的动作,敬着军礼,很神气的走着。嘴里还不时的说着:"我是解放军"。虽然他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是在他们的动作、表情中完全能感受到他们对音乐性质的理解和表

浅谈韵律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韵律活动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颍上县古城镇樊马小学:绳娟 “动作”是婴幼儿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工具之一。在音乐活动中,要感受音乐的节奏,提高辨别音乐性质的能力,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更是离不开动作韵律活动,也就是各种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这正是幼儿感受、认识、表达音乐的重要工具。它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一、增强节奏感 要培养、发展、增强幼儿的节奏感离不开身体动作。韵律活动是增强节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讲到音乐中的节奏,也就是自然含有流动、起伏的意思。音乐中的节奏总是和节拍并存、密不可分的。音乐中正因为有节拍,声音才有强弱之分,正由于有节奏,声音才有长短之分。因此,一般讲到音乐的节奏也就是指音乐的声音是在强弱轮流交替中平稳而又有起伏地向前流动。讲到音乐的节奏感,也就不是指一般的感觉,正如有人总结出的,这就是指对音乐中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等抑扬缓急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 节奏是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人类最原始的一些音乐活动就是从节奏活动开始的。人们拍手、踏脚或用棍子打击木头弄出一些有规律的声音使跳舞的人动作协调、情绪更高。以后棍子与木头由打击乐器所代替。随着旋律的不断发展、复杂,才逐渐出现了管乐器、弦乐器,以及和声的理论。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有人说“如果旋律是音乐的血液,节奏则是心脏的跳动或是脉搏,它推动着血液的运转。”可见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它是音乐的核心,没有节奏也就不可能有音乐。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节奏感的培养应放在重要地位。节奏感强的幼儿无论学唱歌、舞蹈、打击乐或倾听音乐都会更为有利。 如何比较有效地培养与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呢?通过身体动作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音乐会上,无论是听众或是演唱者,都会有一些外部动作,如点头、摇动身体、轻叩手指、脚打拍子等,显示出他正在感受着音乐的节奏,即使在一些极其安静严肃的场合中欣赏音乐,不宜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