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23: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23: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

(1)背景: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2)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2.电的应用:

表现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电动机和发电机。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

2.新的交通工具:

(1)汽车:

①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

②1913年,美国企业家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大下降,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2)其他: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应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它为动力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陆续出现。

(3)影响: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一)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1.人口增长: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19世纪前50年,英国人口从900万増加到1800万。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增长更为惊人,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

亿。

2.劳动力结构:

(1)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以英国为例,19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仍多于工业劳动力人数,但到20世纪初,农业劳动力人数已

经不足工业劳动力人数的1/5了。

(2)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她们的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3.大众教育:

(1)兴起时间、原因: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2)发展概况:

①法国和德国最早建立起国家教育体系。

②1802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

③从1870年开始,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④1910年,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

(3)影响: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二)城市化

1.城市规模:

(1)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里。

(2)到19世纪后期,大部分英国人已经生活在城市之中了。

2.城市发展:

(1)开始时,城市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城市的卫生、居住等状况很差。

(2)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卫生条件开始得到改善。城市供排水设施建设起来,街头照明日益完善,还出现了马拉的轨道公共客车和有轨电车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三)环境污染和贫富分化加剧

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1.环境污染: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流,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社会贫富分化加剧:资本家攫取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他们日益富裕,而广大工人每天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从事高强度的劳动,获得的收入却难以糊口,他们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工业革命开始后不久,就有工人破坏机器以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强烈。

三、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

(二)文学巨匠

(三)音乐美术大师

作品第三交响曲《英

雄交响曲》是他

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交响曲完成于1804年,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英雄交响曲》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

梵高国籍荷兰

地位近代杰出画家

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向日葵》中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

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考向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明治政府大力兴建铁路、工厂,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还积极扶持私人企业,向西方选派留学生,高薪聘请西方专家和技师到日本工作。这里的“铁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电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鲜明特点是

A.自然科学开始同工业生产相结合

B.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规模更大、范围更广

C.垄断组织产生

D.在一些后起的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

【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明治政府大力兴建铁路、工厂,发展邮政和电讯事业”可知,“铁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电讯”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题干反映了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两次工业革命同时进行,D项符合题意。A、B、C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此题选D。

1.19世纪70年代进入生产生活领域的新能源是

A.煤炭B.蒸汽机C.电力D.内燃机

2.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以下人类的发明成果中,最符合“绿色理念”(环保理念)的是

A.汽车B.蒸汽机车C.改良蒸汽机D.耐用白炽灯泡

3.在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②汽车③飞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4.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

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

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5.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

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资产阶级之手

B.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适应其发展的垄断组织

C.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

D.形成跨国组织的国际垄断集团

6.下图所示,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在1870年后发生显著变化。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C.开始使用大机器生产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7.“1870年以后的三十年间,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非工业国家的粮食和原料源源不断地运往工业化国家,工业化国家生产的工业品则销往全世界,国际分工日益明显。“上述情况的出现是在哪一事件发生后

A.新航路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三角贸易”

8.1777年英国国民收入中农业占45%,工业占24%,1850年工业上升到34.3%,农业下降为20.3%,而且工业收入是农业的5倍。这表明工业革命

A.使英国阶级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

B.导致农业生产荒芜,工业、农业发展比例失调

C.使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D.使英国由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变为工业为主体的国家

9.19世纪中期,诗人查尔斯·波德莱尔和沃尔特·惠特曼为各自的城市发出了吟唱,两段诗歌表明

A.工业化给城市带来的只有痛苦

B.工业化污染城市环境成共识

C.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

D.工业化城市受到普遍欢迎

10.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下面成就与牛顿无关的是

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光学分析D.微积分学

11.2018年是达尔文诞生200周年。下面对达尔文的叙述有一项不正确,请你指出

A.提出进化论的观点

B.1859年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

C.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D.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2.小明学习了近代思想文化后,写道:“我拿起了‘俄国革命的镜子’,看到了《向日葵》,听到了《英雄交响曲》,想到了伟大的进化论。”其中没有涉及的人物是

A.贝多芬B.梵高C.巴尔扎克D.达尔文

13.哪部作品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交响乐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的成熟?A.《英雄交响曲》B.《命运交响曲》

C.《合唱交响曲》D.《月光奏鸣曲》

14.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但丁—《蒙娜丽莎》

B.达·芬奇——《神曲》

C.贝多芬——《英雄交响曲》

D.莎士比亚——《物种起源》

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加快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

发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比原来的蒸汽机少用大量的煤,而且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它推动着早已领先的英国继续前行,让这个小小的岛屿在后来的几百年中进一步地超越了其他各国。变革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一种能大大提高效率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出现了……从18世纪末开始,英国的各个行业相继实行了工厂化,短短几十年时间,古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变化,整个英国仿佛形成了一个被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着高速运转的链条。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19世纪的德国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站在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电气时代的一批重要发明在德国诞生。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习近平《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设科技强国》(1)蒸汽机的出现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19世纪70年代,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的标志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二,列举两次工业革命中的一项科技成果并说明它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3)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迪?

1.(2019年云南卷)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生产的高涨,被称为近代历史上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下列发明成果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是A.珍妮机

B.蒸汽机车

C.汽车

D.电子计算机

2.(2019年江苏苏州卷)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

C.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

D.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3.(2019年陕西卷)19世纪末,欧洲的实业家、政治家、经济学家和记者罕见一致地对美国进行谴责,“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并提出“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整,以最大化产出优势”。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美国崛起威胁到欧洲的地位

B.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领导权

C.美日欧间政治矛盾日趋激化

D.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

4.(2019年四川自贡卷)历史学家使用“城市化的浪潮”“教育的大众化”“人口数量的激增”等来描述19世纪后期

A.西欧封建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欧洲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D.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

5.(2019年安徽卷)下图是英国约翰?莱齐的漫画。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这幅漫画讽刺的是

A.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城市化带来出行拥堵

C.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全球化导致贫富分化

6.(2019年云南卷)以下选项关联正确的是

A.达尔文——《物种起源》

B.巴尔扎克——飞机

C.牛顿——《欧也妮?葛朗台》

D.贝多芬——万有引力定律

考点冲关

1.【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极大地改变了整个工业领域的生产面貌,C符合题意。煤炭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能源;B、D属于动力机械,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大成果的知识。A、B、C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都使用的是煤炭作为能源,煤炭会带来环境污染;D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用的是电力这一清洁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小。故选D。

3.【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处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19世纪80年代,本茨发明了汽车。①②符合题意。飞机虽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但其发明于1903年,与题意不符。因此,1895年,从英国伦敦到曼彻斯特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有火车、汽车,选A。4.【答案】C

【解析】有材料分析可知,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C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A、B、D本身说法就是错误的,排除。故选C。5.【答案】B

【解析】题目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因此第二次工业革命引起资本主义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故选B。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社会财富就日益集中在资产阶级之手,排除A;题干要求选出的是“生产关系”上的变化,C论述的是生产力,不符合题意,排除;D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才开始出现。故选B。

6.【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D符合题意。A、B、C均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故选D。

7.【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16世纪,A项与题意不符;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B项与题意不符;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在其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度,随之而来的是对亚非拉地区的进一步掠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项与题意相符;“三角贸易”从15世纪末开始,持续了近三百年,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金,”与题意不符。故选C。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时间可知,1777—1850年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说明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由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变为工业为主体的国家,这不能体现阶级关系变

化和农业生产荒芜,也不是英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的直接证据。故选D。

9.【答案】C

【解析】由题干材料“清晨的烟霾”“高楼沐浴在雾海”可知,诗人査尔斯·波德莱尔的《巴黎景象》反映的是工业化导致了城市环境污染;由题干材料“人行道上挤满了车辆,宽广的大道上,充斥着妇女、商店及展览”“一百万人口,自由和极好的礼仪”可知,沃尔特·惠特曼的《曼纳哈塔》反映了工业化促使城市繁荣。所以两段诗歌表明诗人们对城市工业化的看法不同,故选C。A、B、D都太片面。

10.【答案】A

【解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依据课本所学,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天文学、数学、力学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进化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A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出版,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A、B、C均正确。1687年,牛顿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D与达尔文无关,符合题意。故选D。

1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革命的镜子”指的是托尔斯泰,《向日葵》的作者是梵高,《英雄交响曲》的作者是贝多芬,进化论是达尔文提出的。材料内容中没有涉及巴尔扎克,故选C。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英雄交响曲》的创作背景。《英雄交响曲》创作于1804年,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是贝多芬第一部明确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上和艺术上的成熟。故选A。14.【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主要历史人物及其重大贡献。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A、B错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创作了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C正确。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大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而《物种起源》是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科学巨著,D错误。故此题答案为C。

15.【答案】(1)“蒸汽时代”。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或电力的广泛使用)。

(2)【示例一】汽车、飞机。汽车、飞机的问世,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使出行更加便捷。

【示例二】电灯。电灯的发明,给世界带来了光明。

【示例三】电话、无线电报。电话、无线电报的发明,加强了世界的联系等。(其他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亦可)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我国应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等。(答出一点即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发明,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电气时代”。

(2)结合两次工业革命成果回答即可。

(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品质;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我国应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生产力等。

直通中考

1.【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珍妮机和蒸汽机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电子计算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故选C。

2.【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法国的工业产量高于美、德;20世纪初美、德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一、二,超过了老牌帝国英国、法国,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不再是一支独秀,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进行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其中美国和德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一些主要的发明都是由美国和德国的科学家完成的,故A符合题意;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表述错误,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3.【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19世纪末”“认为美国正在侵蚀欧洲国家的经济主导地位”,反映了19世纪末美国经济崛起挑战了欧洲国家经济主导地位。结合课本所学可知,19世纪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美国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美国经济的崛起对西欧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威胁到欧洲的经济主导地位。A项符合题意;“正在”说明欧洲感受到美国的冲击,但19世纪末依然掌握世界经济领导权,排除B项;材料“欧洲国家应该将它们的经济领土进行重整,以最大化产出优势”不能体现欧洲一体化进程已正式启动,排除D;材料中只涉及到美国和欧洲国家,且19世纪末美欧政治矛盾并未日趋激化,排除C项。

故选A。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关键词“19世纪后期”可知,题干的词用来描述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巨变。D符合题意。A项是15、16世纪出现的现象,故排除A项。17、18世纪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故排除B项。14、15世纪欧洲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故排除C项。故选D。

5.【答案】A

【解析】根据“科学家法拉第递给:‘泰晤士河老爹’一张白纸,用来检测河水的不透明度”以及漫画人物捏着鼻子的动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的是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泰晤士河被污染,A符合题意,B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6.【答案】A

【解析】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思想。书中提出了自然界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即生物进化论的观点;《物种起源》的问世,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选项BCD 关联不正确,选项A关联正确,符合题意。故选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