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备课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备课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备课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备课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备课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撰稿人:蔡晓东审核人:郑强周锦华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和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以及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和用坐标表示平移等内容。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点和坐标的对应关系,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和小组探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数轴知识,然后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位置,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有序实数对的应用,同时要采用多媒体等教学用具,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

(1)知识点上

①本章主要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及有关概念,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本章是今后学习函数图象、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的基础,也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

②本章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可以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平移等实际问题,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平面直角坐标系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⑵思想方法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而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更是从平移及实际应用的角度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⑶能力上

掌握点与有序整数对的关系,能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确定点的位置,为今后函数的学习打好基础。

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能实现几何问题与代数问题的转换建立起数形联系(应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有序数对,掌握平面直角系的概念

2.掌握平面内的点与有序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熟练地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3.了解象限的概念,能根据象限内和坐标轴的特征,熟练地由点的坐标判断点在的象限。

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用坐标表示平移和说出坐标变换的平移。

■过程方法

1.由生活事例引入,师生合作。先从实际中需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出发,引出有序数对的概念,指出有序数对可以确定物体的位置。

2.用有序数对确定平面内的位置,结合数轴上确定点的方法,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如:横轴、纵轴、原点、坐标、象限,建立点与坐标的关系。

3.采用动画和游戏课件,让学生在轻轻松松的环境中掌握重点和难点。

4.让学生观察地图上怎样利用坐标表示点的地理位置,使学生启发,建立坐标系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认识“说”“做”“找”中获得数学猜想,进而验证结论,感受“自己不试一试,怎知自己行不行?”

3.通过操作、探究、体验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与有序数对一一对应,感受数形结合思想。

4.通过研究平移与坐标的关系,能看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与形结合的桥梁,感受代数与几何问题的相互转化,理解数形结合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点与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在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到点,由点得

坐标,掌握各象限的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符号规律。

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能用

坐标表示平移变换。

■难点:

1. 能在坐标系中根据坐标找到点,由点得坐标,掌握各象限的和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符号规律。

2.点的平移引起坐标的变化,点的坐标的变化引起点的平移。

■教学突破

1.通过形象地比喻和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合

作和小组交流。

2.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通过合作小组交流解决重点和

难点。

四、教学时间

本章共分两大节

1.平面直角坐标系3课时(引入基础知识)

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3课(应用基本技能)

数学活动、小结1至2课时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9班专用) 一、填空题 1.已知点A (0,1)、B (2,0)、C (0,0)、D (-1,0)、E (-3,0),则在y 轴上的点有 个。 2.如果点A ()b a ,在x 轴上,且在原点右侧,那么a ,b 3.如果点()1,-a a M 在x 轴下侧,y 轴的右侧,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 4.已知两点A ()m ,3-,B ()4,-n ,若AB ∥y 轴,则n = , m 的取值范围是 . 5.?ABC 上有一点P (0,2),将?ABC 先沿x 轴负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沿y 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新三角形上与点P 相对应的点的坐标是 . 6,如图所示,象棋盘上,若“将”位于点 (3,-2),“车”位于点(-1,-2),则“马”位于 . 7,李明的座位在第5排第4列,简记为(5,4),张扬的座位在第3排第2列,简记为(3,2),若周伟的座位在李明的后面相距2排,同时在他的左边相距3列,则周伟的座位可简记为 . 8.将?ABC 绕坐标原点旋转180后,各顶点坐标变化特征是: . 二、选择题 9.下列语句:(1)点(3,2)与点(2,3)是同一点;(2)点(2,1)在第二象限;(3)点(2,0) 在第一象限;(4)点(0,2)在x 轴上,其中正确的是( ) A.(1)(2) B.(2)(3) C.(1)(2)(3)(4)D. 没有 10.如果点M ()y x ,的坐标满足 0=y x ,那么点M 的可能位置是( ) A.x 轴上的点的全体 B. 除去原点后x 轴上的点的全体 C.y 轴上的点的全体 D. 除去原点后y 轴上的点的全体 11.已知点P 的坐标为()63,-2+a a ,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标是( ) A.(3,3) B.(3,-3) C. (6,-6) D.(3,3)或(6,-6) 12.如果点()3,2+x x 在x 轴上方,y 轴右侧,且该点到x 轴和y 轴的距离相等,则x 的值为( ) A.1 B.-1 C.3 D.-3 13.将某图形的各顶点的横坐标减去2,纵坐标保持不变,可将该图形( ) A.横向右平移2个单位 B.横向向左平移2个单位 C.纵向向上平移2个单位 D.纵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 14.下面是小明家与小刚家的位置描述: 小明家:出校门向东走150m ,再向北走200m ; 马将车8题图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混合运算 分数混合运算(三)》优质课教案_2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解决简单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3.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比较,体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运用图表加深对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掌握解题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注重让学生总结学习技巧,掌握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并会计算;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活动方案】 1.通过迁移旧知的环节,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分数的算理和算法,进行正确计算,以评价目标1。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学生是否理解并掌握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较简单的分数计算题,以评价目标2。 3.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利用所学分数除法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评价目标3。 【学习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分数的世界,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过关斩将吗?通过打怪兽游戏过关导入本堂课的教学,提前告诉同学门过关有点难,问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激发同学们的争胜之心,进而开始今天的教学。 开始今天的闯关之前提示大家:给大家两把武器:一是“单位一”,二是数量关系。 第一波小怪兽来了: 1、五月份用水量是四月份的? 请同学们思考本题中的单位一和数量关系是什么? 单位一:四月份的用水量 数量关系:五月份用水量=四月份用水量x ? 2、现价比原价少了? 单位一:原价 数量关系:现价=原价-原价x? 3、五月份的用电量比四月份多了? 单位一:四月份的用电量 数量关系:五月份用电量=四月份+四月份x ? 师:同学们真厉害,第一波小题怪轻轻松松就创过关了;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0)表示A 点,(0,4)表示 B 点,那么 C 点的位置可表示为( ) A .(0,3) B .(2,3) C .(3,2) D .(3,0) 2.点B (0,3-)在( ) A .x 轴的正半轴上 B .x 轴的负半轴上 C .y 轴的正半轴上 D .y 轴的负半轴上 3.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 A .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 .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组成的 B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交的数轴组成的 C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是唯一确定的 D .在平面上的一点的坐标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相同 5.已知点P 1(-4,3)和P 2(-4,-3),则P 1和P 2(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关于x 轴对称 D .不存在对称关系 6.如果点P (5,y )在第四象限,则y 的取值范围是( ) A .y >0 B .y <0 C .y ≥0 D .y ≤0 7.一个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2,-3),(-2,1),(2,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 .(2,2); B .(3,2); C .(2,-3) D .(2,3)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 (-5,-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 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A .(-3,2); B .(-7,-6); C .(-7,2) D .(-3,-6) 9.已知P(0,a)在y 轴的负半轴上,则Q(21,1a a ---+)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A B C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数学测验卷 《平面直角坐标系》 班级: 姓名: 座号: 评分: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 A. (2,3) B. (2,-3) C. (-2,-3) D. (-2,3) 2. 将点A (-4,2)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B 的坐标是( ) A. (-1,2) B. (-1,5) C. (-4,-1) D. (-4,5) 3. 如果点M (a-1,a+1)在x 轴上,则a 的值为( ) A. a=1 B. a=-1 C. a>0 D. a 的值不能确定 4. 点P 的横坐标是-3,且到x 轴的距离为5,则P 点的坐标是( ) A. (5,-3)或(-5,-3) B. (-3,5)或(-3,-5) C. (-3,5) D. (-3,-5) 5. 若点P (a ,b )在第四象限,则点M (b-a ,a-b )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6. 已知正方形ABCD 的三个顶点坐标为A (2,1),B (5,1),D(2,4),现将该正方形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正方形A'B'C'D',则C ’点的坐标为( ) A. (5,4) B. (5,1) C. (1,1) D. (-1,-1) 7. 三角形ABC 中,A (-1,0),B (5,0),C (2,5),则三角形ABC 的面积为( ) A. 30 B. 15 C. 20 D. 10 8. 点M (a ,a-1)不可能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一图形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减3,那么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 A. 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 C. 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 D. 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长度 10. 到x 轴的距离等于2的点组成的图形是( ) A. 过点(0,2)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 B. 过点(2,0)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 C. 过点(0,-2)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 D. 分别过(0,2)和(0,-2)且与x 轴平行的两条直线 二. 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1. 直线a 平行于x 轴,且过点(-2,3)和(5,y ),则y= 。 12. 若点M (a-2,2a+3)是x 轴上的点,则a 的值是 。 13. 已知点P 的坐标(2-a ,3a+6),且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点P 的坐 标是 。 14. 已知点Q (-8,6),它到x 轴的距离是 ,它到y 轴的距离是 。 15. 将点P (-3,2)沿x 轴的负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Q 的坐标是 ,在将Q 沿y 轴正方向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R 的坐标是 。 16. 若P (x ,y )是第四象限内的点,且2,3x y ==,则点P 的坐标是 。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 学广角》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数学广角》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二、单元教学内容 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第六册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第九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例1)和等量代换(例2)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1.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本单元的例1就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有关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 2.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 例2就是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三、具体编排 1.例1。 本例首先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的学生名单,通过统计表可以看出:参加语文小组的有8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9人。但实际上参加这两个课外小组的总人数却不是17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时,教材利用直观图把这两个课外小组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图上可以很清楚地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坐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红星电影院2排 B、北京市四环路 C、北偏东30° D、东经118°,北纬40° 2、若点A(m,n)在第三象限,则点B(|m|,n)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 A、(3,3) B、(-3,3) C、(-3,-3) D、(3,-3) 4、点P(x,y),且xy<0,则点P在() A、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 B、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C、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 D、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5、如图1,与图1中的三角形相比,图2中的三角形发生 的变化是()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D、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帅位于点(1,-2)上,○相位 6、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 炮位于点() 于点(3,-2)上,则○ A、(1,-2) B、(-2,1) C、(-2,2) D、(2,-2) 7、若点M(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M位于() A、第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 C、第四象限 D、第二、四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 8、将△ABC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 A、将原图形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B、将原图形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C、将原图形向y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不同位置点的坐标的特征 2、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 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在奥运游泳馆“水魔方” 一侧的座位席上,5 排2 号记为(5,2),则3 排5 号记为. 2. 已知点M (m, 1)在第二象限,则m的值是 3. 已知:点P的坐标是(m, -1), 且点P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3, 2n), 则m= ,n= . 4. 点A 在第二象限,它到x 轴、y 轴的距离分别是3、2,则坐标是. 5 .点P在x轴上对应的实数是-3,则点P的坐标是,若点Q在y轴上对应 的实数是1.5,则点Q的坐标是,若点(m,n)在第二象限,则m 0, n 0(填“ >”或“ <”号). 6. 若M(3 , M)与N (n, m-1)关于原点对称,则m= ,n= . 7. 已知mn=0,则点(m, n)在 &已知正方形ABCD的三个顶点A (-4, 0) B ( 0, 0) C ( 0, 4),则第四个顶点D的坐标为.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点M (a+b, ab)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 (a, b)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象限. 10. 若点P到x轴的距离为2,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_, 11. 已知点P( a+3b, 3)与点Q(-5, a+2b)关于x轴对称,则a= , b= . 12. 已知点M (a+3,4-a)在y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 13. 已知点M (x, y)与点N (-2, -3)关于x轴对称,则x+y=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一、主备人:## 二、内容: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三、单元教材简析: 和前几册教材的思路相同,本册教材除了在有关单元渗透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外,还专门安排了“数学广角”这一单元来介绍一些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本单元主要是结合实际,使学生初步体会集合和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甚至可以说,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其实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四、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3、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集合,等量代换这两种数学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圈(韦恩图)表示事物(元素)。 六、课时安排:数学广角2课时 七、教学建议: 1、有层次推进,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1的教学时,可以先引入没有重叠的数学问题,求一共有几人?顺着学生的思路,求一共有几人就是把两个小组的人数合起来,引出直观图。再引入有重叠的数学问题,求一共有几人?引发认知冲突后,再让学生利用直观图解决问题,并解释直观图。例2也可采用逐步深入的方法展开教学。这样引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逐步推进。 2、提供丰富的生活中数学素材,体验数学思想方法。 在本单元中,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使学生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初步体会这两种思想方法,为后继学习时的抽象、概要可以打下必要的基础。这里的丰富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提供更多的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因为教材上例题和练习只有7题。我们还可以补充更多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素材让学生去体验,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如:一只小狗的重量等于2只小猫的重量,4只小猫的重量又等于2只小兔的重量,1只小狗的重量等于几只小兔的重量?又如:王老师出了两道题,在第一小组的12人中,做对第一题的有8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0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题,两题都做对的有几人?等等。第二是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多种形式的数学素材。有情境图的,有图片的,有文字描述的,有图片加文字描述的等。在这些具体的、丰富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情景变化了,但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没有变。 3、运用直观方式,理解数学思想方法 集合和等量代换的理论都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三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让学生抽象地想像、理解数学思想是有困难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具、多媒体软件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如用圆片代表西瓜,用小方块代表砝码,用三角形片代表苹果,通过摆学具,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而且直观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可以减少记忆量,使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晰,有序。

八上 平面直角坐标系 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卷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如图,P 1,P 2,P 3这三个点在第二象限内的有 ( ) A .P 1,P 2 ,P 3 B .P 1, P 2 C .P 1, P 3 D .P 1 2.若将点A(2,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 A .(2,3) B .(2,-1) C .(4,1) D .(0,1) 3.若点P(a +1,2a -3)关于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A .a<-1 B .-132 4.甲、乙两位同学用围棋子做游戏,如图,现轮到黑棋下子,黑棋下子后白棋再下一子,使黑棋的5个旗子组成轴对称图形,白棋的5个旗子也成轴对称图形.[说明:棋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如A 点在(6,3)]则下列下子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黑(3,7),白(5,3) B .黑(4,7),白-(6,2) C .黑(2,7),白(5,3) D .黑(3,7),白(2,6) 5.定义:平面内的直线l 1与l 2相交于点O ,若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M ,点M 到直线l 1,l 2的距离分别为a ,b ,则称有序非负实数对(a ,b )是点M 的“距离坐标”.根据上述定义,距离坐标为(2,3)的点的个数是 ( ) A .2 B .1 C .4 D .3 6.一辆汽车行驶的路程与行驶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前3h 中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快 B .3h 后汽车静止不动 C .3h 后汽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 D .前3h 汽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 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第一象限,点P 在x 轴上,若以P ,O ,A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的个数是 ( ) A .2 B .3 C .4 D .5 8.图中反映的过程是:小刚从家去菜地浇水,又去青稞地除草,然后回家,如果菜地和青稞地的距离为akm ,小刚在青稞地除草比在菜地浇水多用了bmin ,那么a ,b 的值分别为 ( ) A .1,8 B .0.5,12 C .1,12 D .0.5,8

人教版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列各点中,在第二象限的点是() A、(2,3) B、(2,-3) C、(-2,3) D、(-2,-3) 2、已知点P(x,y)在第四象限,且│x│=3,│y│=5,则点P的坐标是() A.(-3,5)B.(5,-3)C.(3,-5)D.(-5,3) 3、已知坐标平面内点M(a,b)在第三象限,那么点N(b,-a)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A、(3,0) B、(0,3) C、(3,0)或(-3,0) D、(0,3)或(0,-3) 5、点P位于x轴下方y轴左侧,距离x轴4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2个单位长度,那么点P 的坐标是() A、(4,2) B、(-2,-4) C、(-4,-2) D、(2,4) 6、点P(m+3,m+1)在直角坐标系得x轴上,则点P坐标为() A、(0,-2) B、(2,0) C、(4,0) D、(0,-4) 7、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A’(1,-1),则点B(1,1)的对应点B’、点C(-1,4)的对应点C’的坐标分别为() A、(2,2)(3,4) B、(3,4)(1,7) C、(-2,2)(1,7) D、(3,4)(2,-2) 8、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4)、(1,1)、(-4,-1),现将这三个点先向右平 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A、(-2,2),(3,4),(1,7)B、(-2,2),(4,3),(1,7) C、(2,2),(3,4),(1,7) D、(2,-2),(3,3),(1,7) 9、若x轴上的点P到y轴的距离为3,则点P的坐标为() A、(3,0) B、(3,0)或(–3,0) C、(0,3) D、(0,3)或(0,–3) 10、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 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2,2) B、(3,2) C、(3,3) D、(2,3)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第九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本课题包含三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通过学生的探究,使学生在客观上认识溶液的特征,从微观上认识溶液是溶质粒子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体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建立一个有关溶液的较为科学的概念,进而认识溶质、溶剂及其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通过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第三部分通过实验简单介绍了乳化现象,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本课题内容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的形成有一定的难度,理解乳化现象也有一定难度,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探究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对乳化现象有较直观的了解。 第1课时溶液的概念、特征和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教具准备】 NaCl溶液、CnS0 4溶液、CuC1 2 溶液、KMnO 4 溶液、FeCl 3 溶液、NaCl固体、糖、 CuS0 4 晶体、水、玻璃棒、100mL烧杯(若干)、药匙、碘、汽油、高锰酸钾固体、酒精、试管(若干)等。 【导入新课】 展示已配制好的五种溶液:NaC1、CuS0 4、CnCl 2 、KMn0 4 、FeCl 3 。让学生观察,并 设疑:这些漂亮的液体让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活动】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分析小结】 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我们今天就要来学习第一课题──溶液的形成,学了本课题后同学们的猜想与假设自然有了答案。 【活动与探究1】 几种固体物质溶于水(请同学依据实验填写下表)。 药品:NaCl、糖、CuS0 4 晶体、水 仪器:玻璃棒、100mL烧杯三个、药匙 【交流现象】 请一组同学解释实验过程及现象:食盐、糖、硫酸铜晶体都溶于水中且硫酸铜晶体溶解后的液体是蓝色的。 【得出结论】 三种物质都溶于水,得到混合物颜色有差异。 【提出问题】 为什么物质会消失在水中?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猜想?小组讨论一下看是否能形成共识。 【分析小结】 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水中,形成一种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就是溶液。 【引导观察】 溶液的颜色是否均一?溶液中是否有固体析出?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二、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准备 PPT 课件、黑板纸 五、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复习导入 T :老师听说你们班有不少计算达人,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算出结果呢? (PPT 出示分数除法复习题,共6题,指名回答。) T :看来老师听说的却是事实。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 S :除以一个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T :这个方法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可要牢牢的握住它 的手哦。 (二) 探究新知 1、 主题图探究 (1)理解主题图 T :有一个小学的同学们进行兴趣小组的的活动,他们是这样分组的。(出 示出题图PPT )请同学们仔细默读分组情况,思考出现了哪几种量?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S :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 。 T :说的很好!你们如何理解“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和“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人数的 ”这两句话的呢? S1:把气象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将它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摄影小组的人数。 S2:把摄影小组的人数看做单位“1”,将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就 是航模小组的人数。 31433143

(根据学生的回答用PPT 出示线段图,表示3个小组人数之间的关系) T :你真像个小老师,说的头头是道!还有谁来说说吗? S3:摄影小组的人数=气象小组人数× 。 S4:航模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人数× 。 (PPT 出示数量关系式) T :你分析的也非常好! (2)提出问题 T :真不错,同学们说的不仅完整,而且思路清晰!那么,根据题中的已知 条件,你们能提出哪些问题? S1:摄影小组有多少人? S2: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老师板书) S3:这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T : 你的问题正是老师想到了,我们想到一块了呢!发明创造就是从发现 问题开始的,同学们今天已经迈出了创造的步伐了。真不错!老师从同学们的问题库中挑了一个,在这节课先解决。航模小组有多少人?你们能自己解决吗? S :可以。 T :那同学们就试一试吧!(全班尝试列式计算) 2、 运算顺序探究 T :哪位同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你是如何列式的?(指名回答,将 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板书在黑板上) T :(针对综合算式)你是怎样想的?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是什么? S :要算航模小组的人数就要知道摄影小组的人数,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 ,12× ,就是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等于4人。再乘 ,就是航模小组的人数,等于3人。 T :说的太棒了!(竖起大拇指)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再算出航模小组 的人数。那么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 S :知道。是从左往右的。 T :那你们觉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吗? S :是一样的。 T :那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呢? S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不同级,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要先 算括号里面的。(PPT 出示运算顺序) T :老师们一定为你们感到骄傲! 3、 运算方法研究 31 43313143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含答案资料全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学校:姓名:班级: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课间操时,小华、小军、小刚的位置如图,小华对小刚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军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A.(5,4) B.(4,5) C.(3,4) D.(4,3) 第1题第4题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坐标P(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2,5)表示这个点在平面内的位置 B、点P的纵坐标是5 C、点P到x轴的距离是5 D、它与点(5,2)表示同一个坐标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1,2m+1)一定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与D的横坐标相同B.C与D的横坐标相同 C.B与C的纵坐标相同D.B与D的纵坐标相同 5.一个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2,-3),(-2,1),(2,1),

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A.(2,2)B.(3,2)C.(2,-3)D.(2,3) 6.下列坐标所表示的点中,距离坐标系的原点最近的是() A.(-1,1) B.(2,1) C.(0,2) D.(0,-2)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以点A(0,-3)为圆心,5为半径画一个圆,则这个圆与y 轴的负半轴相交的点坐标是() A.(8,0) B.(0,-8) C.(0,8) D.(-8,0)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A、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 B、向左平移了3个单位 C、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 D、向下平移了3个单位 9.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4)、(1,1)、(-4,-1),现将这三个点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A.(-2,2),(3,4),(1,7) B.(-2,2),(4,3),(1,7) C.(2,2),(3,4),(1,7) D.(2,-2),(3,3),(1,7) 10.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008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16,16) B.(44,44) C.(44,16) D.(16,44)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题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如图是在方格纸上画出的小旗图案,若用(0, 0)表示A 点,(0, 4)表示 B 点,那么C 点的位置可表示为() A. (0,3) B . (2,3) C . (3,2) D . (3,0) 2 ?点 B (— 3,0 )在( ) A . x 轴的正半轴上 B . x 轴的负半轴上 C . y 轴的正半轴上 D . y 轴的负半轴上 3.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是( A.横坐标相等 B .纵坐标相等 C.横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D .纵坐标的绝对值相等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组成的 B. 平面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相交的数轴组成的 C.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坐标是唯一确定的 D. 在平面上的一点的坐标在不同的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相同 5. 已知点 P i (-4,3)和 R (-4,-3),则 P i 和 R () A.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关于x 轴对称 D .不存在对称关系 6. 如果点P (5, y )在第四象限,贝U y 的取值范围是( ) A. y>0 B . y v 0 C . y> 0 D . y< 0 7. 一个正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一 2,— 3 ),(-2, 1), (2,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A. (2, 2); B . (3, 2); C . (2,— 3) D . (2, 3)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 (— 5,— 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 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 A. (-3 , 2); B . (-7 , -6 ); C . (-7, 2) D . (-3 , -6) 9. 已知P (0, a )在y 轴的负半轴上,则 Q (-a 2-1,-a 1)在() ■— y : . -r" -.* C -: ... r * 1 …_L j, ■ ■■ A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____个数据. 问题2:在平面内,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叫_______或_______,竖直的数轴叫________或_______,______和______统称坐标轴. 问题3:如图,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________,垂足在x轴、y 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叫做点P的坐标.问题4: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分成了_____个象限,第一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第二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__________,第三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__________,第四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是_________;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问题5:x轴上的点____坐标等于零,y轴上的点_____坐标等于零. 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2道,每道8分) 1.下列描述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 A.五栋四楼 B.1单元6楼8号 C.和平路125号 D.东经110°,北纬80°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位置的确定 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的坐标是( )

A.(2,1) B.(1,2) C.(-2,-1) D.(-1,-2) 答案:C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点的坐标 3.如果在y轴上,那么点P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B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4.如果点P(m,n)是第三象限内的点,那么点Q(-n,0)在( ) A.x轴正半轴上 B.x轴负半轴上 C.y轴正半轴上 D.y轴负半轴上 答案:A 解题思路: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坐标确定位置 5.若点P(8-3a,a)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点P一定在( )

(完整版)《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及答案

图3 相 帅 炮 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 30 分) 1、根据下列表述,能确定位置的是() A、红星电影院2排 B、北京市四环路 C、北偏东30° D、东经118°,北纬40° 2、若点A(m,n)在第三象限,则点B(|m|,n)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若点P在x轴的下方,y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的坐标为() A、(3,3) B、(-3,3) C、(-3,-3) D、(3,-3) 4、点P(x,y),且xy<0,则点P在() A、第一象限或第二象限 B、第一象限或第三象限 C、第一象限或第四象限 D、第二象限或第四象限 5、如图1,与图1中的三角形相比,图2中的三角形发生的变化是()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D、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6、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相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 A、(1,-2) B、(-2,1) C、(-2,2) D、(2,-2) 7、若点M(x,y)的坐标满足x+y=0,则点M位于() A、第二象限 B、第一、三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 C、第四象限 D、第二、四象限的夹角平分线上 8、将△ABC的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上-1,纵坐标不变,则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是() A、将原图形向x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B、将原图形向x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C、将原图形向y轴的正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D、将原图形向y轴的负方向平移了1个单位 9、在坐标系中,已知A(2,0),B(-3,-4),C(0,0),则△ABC的面积为() A、4 B、6 C、8 D、3 10、点P(x-1,x+1)不可能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分数混合运算(一)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数学思维过程是人脑对外部的数学信息的接受、分析、选择、加工和整合的过程,是一个外部感知到内化的交点作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数学思维是主体将外部材料转化为内部材料的过程,另一方面,内部材料在经常得到恰当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使主体的认识结构得到完善和发展。《新课标》在第二学段对“数的运算”提出了:“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而运算概念的建立,需要时间充分和情景丰富的过程。在学生获得丰富经验后,抽象的运算式才对他们有意义。因此,我始终坚持从意义引出计算,构建意义。本课力求通过电教手段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教师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数学问题的方法,并且能解答,从而总结出解题思路、解题关键和解题方法,归纳出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材简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和混合运算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

难点。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该班学生学生思维敏捷、较为活跃,但思考问题有时欠缺深入全面,语言组织能力比较差,表达不够清楚明白。加上学困生对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意义掌握地不太好,学生凭感觉知道用乘法列式计算,却不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这样对学习分数混合运算〈一〉应用题分析就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教学坡度降底,引导学生分析应用题,根据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来画出线段图。(这一册才出现画线段图的内容)来达到破教学难点的这一目的,在学生理解应用题的基础上来,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 【教学目标】 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4、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新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2 3,2P x -+所在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下列各点中,位于第四象限的点是( ) A .(3,-4) B .(3,4) C .(-3,4) D .(-3,-4) 3.已知点P(-4,3),则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 ) A .4 B .-4 C .3 D .-3 4.已知m 为任意实数,则点( ) 2 ,1A m m +不在(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5.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并且到x 轴的距离为1,到y 轴的距离为2.则点P 的坐标是( ) A .(1、2) B .(-1,2) C .(2,1) D .(-2,1) 6.如图,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 轴、y 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0,0)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即(0,0)→(0,1)→(1,1)→(1,0)→…,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80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 A .(0,9) B .(9,0) C .(0,8) D .( 8,0) 7.已知点A(-3,0),则A 点在( ) A .x 轴的正半轴上 B .x 轴的负半轴上 C .y 轴的正半轴上 D .y 轴的负半轴上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2)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到的点坐标为( ) A .(1,0) B .(1,2) C .(5,4) D .(5,0) 9.将以A(-2,7),B(-2,2)为端点的线段AB 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线段11,A B 以下点在线段11A B 上的是( ) A .(0,3) B .(-2,1) C .(0,8) D .(-2,0) 10.课间操时,小明、小丽、小亮的位置如图所示,小明对小亮说:如果我的位置用(0,0)表示,小丽的位置用(2,1)表示,那么你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 .(5,4) B .(4,5) C .(3,4) D .(4,3)

《平面直角坐标系》测试题

图3 相 帅炮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在( ) 2、若4,5==b a ,且点M (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M 的坐标是( ) 3、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 A ’(1,-1),则点 B (1,1)的对应点B ’、点 C (-1,4)的对应点C ’的坐标分别为( ) 4、过A (4,-2)和B (-2,-2)两点的直线一定( ) 5、已知点A (4,-3)到y 轴的距离为( ) 6、如图3所示的象棋盘上,若○帅位于点(1,-2)上, ○相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 7、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为(-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为( ) 8、若x 轴上的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3,则点P 的坐标为( ) 9、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1,4),(1,1),(-4,-1),现将这三个点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三个顶点的坐标是( )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三角形各点的纵坐标都减去3,横坐标保持不变,所得图形与原图形相比( ) 11、原点O 的坐标是 ,点M (a ,0)在 轴上 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A (-2,3)的横坐标是 ,纵坐标 是 ,所在象限是 13、点A (-1,2)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点A 关于原点的对 称点的坐标是 。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4、已知点M (x ,y )与点N (-2,-3)关于x 轴对称,则______=+y x 15、线段CD 是由线段AB 平移得到的。点A (–1,4)的对应点为C (4,7),则点B (-4,-1)的对应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把点P (-5,-2)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17、将点P (-3,2)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 (x ,y ),则xy =___________ 18、已知AB 在x 轴上,A 点的坐标为(3,0),并且AB =5,则B 的坐标为 19、A (-3,-2)、B (2,-2)、C (-2,1)、D (3,1)是坐标平面内的四个点,则线段AB 与CD 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20、点A 在x 轴上,位于原点左侧,距离坐标原点7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 为 21、在y 轴上且到点A (0,-3)的线段长度是4的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 22、在坐标系内,点P (2,-2)和点Q (2,4)之间的距离等于 个单位长度 23、已知点P 在第二象限,试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点P 24、已知点A (a ,0)和点B (0,5)两点,且直线AB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 积等于10,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 25、已知0=mn ,则点(m ,n )在 26、如果点M (1-x ,1-y ) 在第二象限,那么点N (1-x ,y-1)在第 象限,点Q (x-1,1-y )在第 象限。 27、已知点P (x, x ),则点P 一定 ( ) 2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0,0),(5,0),(2,3)则顶点C 的坐标为( ) 2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A (n,1-n )一定不在 ( ) 30、M 的坐标为(3k-2,2k-3)在第四象限,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31、已知点A (-3,2)AB ∥ox.AB =7,那么B 点的坐标为 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 (1,0),点A 第一次跳动至点 A 1(-1,1),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 4(3,2),…,依此规律跳 动下去,点A 第100次跳动至点A 100的坐标是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