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格心理学导论重点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导论重点及答案

人格心理学重点目录

学校:武汉大学专业:临床医学五年

姓名:张贵学号:2008302180222

手机:159******** QQ:709047682

1.人格的定义P3

答: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存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外在行为模式+内存动力组织)

2.人格的基本特性(简答或者填空)P4

答: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四种基本特性。

人格的整体性是指人格的任何一个方面(如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都不是孤立的,都与其他方面密切联系。

(所人格的稳定性是指的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具有跨时间的连续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

谓的跨时间的连续性,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在不同的时间里是连续的、类似的。所谓跨情境性,是指人在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往往是相当一致的。

人格的复杂性是指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物种,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道不尽说不完的故事。

人格的独特性是指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3.人格心理学分析的层面(3个)P5

答:人格心理学家大体从三个层面分析一个人:第一,人类本性的层面,即一个人首先是人,与所有人相似(提示人的共同本性,即我们人类这一物种的所有成员所具有的典型的人格特征和机制);第二,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的层面,即一个人与部分他人是相似的,个体之间的差异仅仅是程度的差异,如外向的程度不同而已,并且一个人与其所在的群体其他成员是相似的,但与其他群体的成员明显不同(提示个体差异与群体差异);第三,个人唯一性的层面,即一个人不同于任何人的、独特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特征(提示个体的唯一性)。

4.人格心理学的任务(4项任务,填空)P7

答:人格心理学的任务或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专业研究,揭示人格的事实和规律,以帮助了解人,从而提升个人的生活品质。与一般科学的目的一样,人格心理学的目的可以分为四个层面,即描述、理解、预测和控制。

描述就是客观地陈述事实,不涉及价值判断,也不寻求原因,只是将研究问题的相关现象呈现出来。

理解或解释就是提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间的前因后果。

预测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将来发生的可能性。

控制就是采取措施,使事物朝人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避免消极事件的发生或将其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5.心理学3种不同的研究途径及优缺点P10

答: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在方法学上产生了三种不同的研究途径,即临床途径、实验途径和相关途径。

临床途径的研究或个案研究是指在自然情境中对个体进行系统深入地考察,包括行为观察、深度访谈和个人资料分析。临床研究的优点在于有机会观察多种多样的现象,将人的机

能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通过对每一个体进行深度研究,可以全面考察人与环境关系的复杂性,这种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观察还能避免实验室的人为控制。然而不加控制的观察难免会有许多的主观成分掺入其中,致使研究者无法验证彼此的观察结果,更无法形成可在实验条件下进行检验的具体假设。

相关途径的研究指通过统计测量的方法建立起不同人格变量间或人格变量与其他变量间的关系。相关研究可以同时研究多种变量,并发现各变量间的关系,这是它的优点。然而,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关系仅仅是联系性的,而不是因果性的。同时相关途径的研究材料一般源于自我报告信息,无法克服自我报告资料潜在的真实性问题,而且结构性问卷限制了被试作出回答的空间,这些都影响着自我报告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实验途径的研究在很多方面代表着科学理想,即通过操纵一个变量(通常称为自变量),测查其对另一变量(因变量)的效应。实验研究是通过科学观察和仪器获取客观数据,摒弃了被试的自我报告信息,将实验中可能的主观影响降至最低点。操作具体、资料客观并能建立起明确的因果关系等优点似乎使实验途径明显优于其他两种途径。其局限性在于,首先在操作过程中,无论主试还是被试都无法避免先入之见的影响,从而直接干扰实验的结果。其次,实验研究涉及变量有限,忽略了人格机能的整体性。除此之外,有许多人格现象不能在实验室中模拟研究,即使能够完成研究,人为情境也难免会限制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

6.阿尔伯特的贡献、人格结构学说P46

答:Gordon W.Allport不仅是特质流派的创始人,也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格心理学的开山鼻祖。他认为,人格具有复杂的结构,由反射、习惯、态度、特质、统我等按整合程度高低以金字塔层级形式构成。在人格结构中,物质是最基本的建构单元,但不是唯一的建构单元。

态度与特质区别:第一,态度有具体的参照对象,而特质由没有具体指向,影响范围更宽泛;第二,态度蕴涵有评价和判断的成分,有积极消极、喜好恶憎之分,而特质没有。

P47 特质学说(概念和类型)

答:特质是一个宽泛的、聚集的神经生理系统,它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能够激发和引导形成一致(等同)的适应性行为和表现性行为。Allport将特质区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倾向:共同特质是全人类或一群人(如某个文化所有成员)所共有的特质;个人倾向则是特定个体独有的特质,是与共同特质相对应的“个人特质“。根据特质对个体的相对重要性和影响力大小,“个人倾向”可以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种。首要特质代表着个体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的人格特质,最具普遍性,几乎影响着个体行为的所有方面。核心特质是能够代表个体主要特征的少数几个特质,如朋友对你的描述。不是每个人都有首要特质,但人人都有核心特质。次要特质则指那些普遍性和一致性较差、不够鲜明的特质。由于没有鲜明的表现,次要特质不易为人察觉,通常只有非常熟悉的人才会意识到它们的存在。

P48 人格动力系统(阿尔伯特认为人格动力是什么以及2个类型)

答:在Allport的动机理论中,机能版主是核心概念,充分体现着人格动力系统的前动性特点。Allport认为,当习得性动机的系统张力与系统形成之初的原始张力开始有所不同时,动机的机能自主就实现了。换句话说,曾经为了满足特定的目标而产生的行为,在一定时间后会自己发挥作用,这时,先前的动机会转化成新的自主的动机。当动机变成在机能上不同以往的新动机时,机能自主就发生了。机能自主可分为持续性机能自主和统合性机能自主。

持续性机能自主是原始、基本的动机系统,用于解释许多重复性行为模式以及对规律和

熟悉性的偏好,它在动物和人类(成瘾及习惯)身上都是存在的。统合性机能自主是与人格整合有关的主导动机系统,是与“统我“的维持有关的动机,与持续性机能自主相比,它代表更高的动机水平,不仅是联系外周动机和统合性动机的桥梁,而且决定着人对世界的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

7. 阿尔伯特词汇研究法的基本思想P49

答:根据词汇学假设,Allport及其同事从《韦伯斯特新国际词典》(1925)挑选出“能够将一个人的行为与他人行为区分开的所有词汇“。整个词表包括了17953个词语,占词典词汇量的4.5%;他们将上述描述词分成四大类:⑴人格特质;⑵暂时的状态、情绪和活动;

⑶对品行和声望的评价;⑷其他词汇如描述身体特征、能力天赋及其他与人格关系模糊的词语。除了自然语言,行为是可用于推断特质的另一重要线索。Allport将行为分为表现型行为和应对型行为两种。前者是自发出现的、近乎无目的的行为,往往下意识地表现出来,主要反映个体特有的风格和生活形态;而应对型行为则是由特定情境决定的,指向特殊目的的有意识行为,主要用于满足个体的需要和环境的要求,具有适应功能。个体的表现型行为是其人格的表现。

8.卡特尔数据资料类型P50

答:人格理论以精确的测量和客观的观察为基础,Cattell将观察和测量的资料分为三种:L数据、Q数据和T数据。L数据即生活记录资料,是与个人生活史有关的资料或者说对日常生活事件的记录,包括主观信息(如老师对学生的评语等)和客观信息(如学校成绩记录等)两大类。Q数据即问卷资料,是通过人格测验得到的人的自我评定结果。T数据即客观测验资料,是为了测定人格的某些特点而在给定情境下对被试的行为或反应进行观察所得的结果。Cattell认为,三种资料都可以提供有关人格基本结构的信息,数量最大且遍布于整个人格天体的是L数据。

9.卡特尔的特质心理学思想P52

答:Cattell认为,特质决定个体在给定情境下将做出何种反应,使个体行为具有跨时间的稳定性和跨情境的一致性。⑴首先,他将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独有特质。共同特质是指所有人一一定程度上都拥有的特质,如内外向等;而独有特质则为个体所特有,通过兴趣、习惯、态度等形式体现。⑵从来源上将特质区分为本体性特质和环境塑造特质。本体性特质是主要由生物因素决定的特质;环境塑造特质则是主要由环境因素决定的特质。⑶按内容将特质分为能力特质、气质特质和动力特质。能力特质是个体在应对复杂的问题情境时表现出的技能,决定其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气质特质则是个体普遍的反应倾向或行为风格,决定着所有的情感和行为风格;动力特质是个体行为的驱动力,定义了动机和兴趣等。另他将智力这种能力特质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⑷他还将特质分为根源特质和表面特质。表面特质是个体相对特质,一般是表面上有关的一系列特征或行为表现,如乐观、爱说话、好热闹、热衷于社交活动等;而根源特质则是深层的潜在特质,是彼此相关、共同变化的一系列特征或行为的表征。前者通过观察外显行为得到,后者由表面特质推断而来。表面特质由背后的根源特质决定,因此,只有根源特质才是人格的基本结构单元。

10.卡特尔的人格动力观P53

答:人格的动力系统由不同水平的动力特质构成,根据动力特质的来源,CAttell首先将其区分为能和外能两大类。能是反映先天的心理生理倾向,使个体对某些事物作强烈的反应,并产生特殊的情感,从而引发一系列行为来更好地实现某个目标。因此,能是本体性特质,

是稳定的动机单元,会增减变化但永远不会消失。与能相对应,外能是习得的动机特质,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属于环境塑造特质,包括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两类特质:情操和态度。情操是通过与环境中的人、事、物接触所形成的与生活中某些重要方面有关的动力特质;而态度则是对具体的人、事、物的兴趣、情感和行为。可以说,情操人格中更为持久、更深层的潜在动力结构,普遍性较高;态度普遍性较低。Cattell将三种动力特质间的复杂关系描述为附属。这就意味着,某些特质控制或引起了另一些特质出现,具体地说,某些态度的出现是由相应的情操引起的,而情操的出现又是由能引起的。能-情操-态度层次逐渐上升。

P56 卡特尔16人格因素问卷(那个表)

11.艾森克的层次特质观具体内容及与阿尔伯特理论的关系P57

答:Hans J.Eysenck将人格定义为人的性格、气质、智力和体质等持久稳定的组织,决定着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其人格层次模型为类型层次-特质层次-习惯反应层次-特定反应层次。类型处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由次级因素特质构成,特质又由习惯反应构成,而习惯反应又由处于最底层的特定反应组成。类型对个体所有的行为系统都有弥散性的影响,使个体的思想、兴趣、生活方式、社交行为、情绪反应乃至价值观都表现出了特有的风格。特质对行为系统也有广泛的影响,但往往只限于某些方面。

12.艾森克人格类型P58~59

答:Eysenc最终确定了彼此独立的三个基本维度或“类型”——外向性(extraversion)、神经质(neuroticism)和精神质(psychoticism)。外向性的一端为典型的外向特征群,另一端为典型的内向特征群。典型的外向者好交际、爱热闹、易冲动、自信、活跃、喜欢追求变化;而内向者则固执、刻板、主观、害羞、不易激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处于中间位置。神经质一端为情绪不稳定,另一端为情绪稳定。高神经质者可能会有过分担心某事或害怕某物的倾向,也可能在适应过程中表现不平衡的焦虑状态;低神经质者则往往是平静的、好脾气的、耐心的。精神质一端为精神质,一端为超我机能。前者表现出了高攻击、冷漠、自私、冲动、反社会、思维和行为迟缓等特点,但与些同时,也表现出高创造性、坚强等特点;而后者则显示出较高的超我机能,表现得仁慈、好心肠。Eysenck用首写字母E\N\P分别代表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外向性和神经质两个维度垂直相交得到的四个象限与古希腊Hippocrates体液说中提到的四种气质——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P60记住圆圈里的四个象限,并看出与古希腊气质学说的对应关系

P69 体型与气质的表4-1,记住体型与气质有什么关系

13.sheldon体型与气质怎样相关P70

答:内胚型-内脏型(舒畅、闲适、乐群),中胚型-肌肉型(好活动、竞争、果决),外胚型-脑髓型(压抑、约束、好孤独)。

14.艾森克对人格生理机制的解释——唤醒理论(简答)P71

答:艾森克受pavlov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启发,建立了唤醒理论,并进一步探讨了外向性、神经质、精神质三种人格特质的生理机制。Eysenck用唤醒概念来解释外向性特质的行为表现(原来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理论)。唤醒是指大脑皮层随时准备反应的警觉状态,它

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激活水平。Eysenck认为内向者的大脑皮质唤醒水平天生比外向者的高,因此,对于同样强度的刺激,内向者比外向者体验的强度更高,因而更敏感。Eysenck还认为极强或极弱水平的刺激都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只有中等强度的刺激才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体验,刺激强度水平与内向、外向者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呈倒U 形,而且内向和外向者倒U形峰点不同(最佳唤醒水平和基础唤醒水平是呈反比的,外向人最佳唤醒水平高,基础唤醒水平低);至于神经质,eysenck先后把自主神经系统和边缘系统视为其生理基础;而推测雄性激素是精神质的生理基础。

15.行为遗传学最常采用的四种研究方法是什么P76

答:行为是在遗传学、心理学、行为学和医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行为遗传学研究那些原本在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研究范围内的行为特征的遗传基础。它以解释人类复杂的行为现象的遗传机制为其研究的根本目标,探讨行为的起源、基因对人类行为发展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行为遗传学最常采用的四种研究方法:家族研究、双生子研究、收养研究和模型拟合。

家族研究是通过研究家族史,了解某种人格特征在家族成员中出现的频率高出普通人群中出现频率的程度来估计其遗传率的。家族研究的一个重要缺陷就在于难以将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区分开来。

双生子有两种类型: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前者由同一受精卵分裂而成,因而具有完全相同的遗传基因。后者则是不同卵结果,在遗传基因上的相似性与普通兄弟姐妹一致。双生子确定可以证明遗传因素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这是因为同卵双生子基因完全相同,他们之间的任何差异一定是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控制遗传,并将同卵双生子的差异归因为环境。异卵双生子在遗传上不同,但如果一起抚养,他们就享有许多相同的环境条件,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控制环境并将双生子之间的差异归因于遗传。

收养研究是通过比较儿童与其亲生父母和养父母在人格上的相似性来进行的。

模型拟合是检验多个变量间是否具有某种假定关系的数学过程。在行为遗传学中,就是建立一个反映各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对特质贡献大小的模型,并将其与观测到的相关进行比较。

P77 双生子研究的原理(记住双生子研究示意图即可)

16.buss的情绪理论P80

答:buss认为,情绪可分为两组:一组是唤醒性情绪,包括恐惧、愤怒和性唤醒。这三种情绪都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强烈反应有关,恐惧和愤怒是动物受到威胁准备去战斗的反应;由性唤醒引起的生理反应虽然比较复杂,但是在性反应的后期,它的身体反应与恐惧和愤怒几乎是相同的。另一组是关系性情绪,包括嫉妒、爱、愉快和悲伤。这组情绪在非社会性和中午程度社会性的哺乳动物中很少见或几乎没有。在关系性情绪中,很少或几乎没有自动的生理唤醒,如朋友之间的情感和母亲对孩子的爱,虽然这些感情都很强烈,但生理反应却是非常平静的。

唤醒性情绪发生在所有哺乳类动物身上,而关系性一贯则主要发生在更高级的社会性哺乳动物身上,二者都是物种适应性发展的结果。

17.腰臀比线索(小题)P 81

答:腰-臀比是一个女性高生殖潜能的外表特殊线索,腰围与臀围差异大,即低腰-臀比,差异小即高腰-臀比。当不考虑脂肪问题时,低腰-臀比的女生更具吸引力。从进化的观点来看,低的腰-臀比意味着健康、生殖力、没有怀孕,较高的腰-臀比则酷似怀孕。

18.弗洛伊德心理地形说和人格结构基本观点P87

答:在freud看来,人的心理可以分成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这一主张被称为心理地形说。潜意识中蕴藏着人的欲望、本能冲动及其替代物,大部分为人类社会、偷首先和宗教法律所不容。它是心理的深层基础,蕴含着强大的心理能力。潜意识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却是大部分言行、情感的动力所在。我们能轻易觉察外显行为,却很难洞悉这些行为背后的潜在过程。在大多数情况下,潜意识都包含有性和攻击的内容。在童年期,人的性行为会不断受到惩罚与压制,这会导致焦虑,进而迫使人把相关经验压抑到潜意识中。

潜意识中的经验并不是沉睡的,它总试图冲破防线。然而,在潜意识与意识之间,存在一道关口,负责阻止会引发焦虑的潜意识信息进入意识。因此潜意识经验必须伪装成毫无威胁性的经验,才能顺利进入意识。梦境、口误、神经症和各种类型的遗忘,都是潜意识内容经过伪装的表达。其中,梦是通往潜意识的捷径。潜意识经验通过凝缩和移置变成我们的梦境。凝缩是指潜意识内容出现在梦境中时,单一因素象征着清醒时的许多因素,比如,一只家养的狗象征着整个家庭。移置是指引起焦虑的事物在梦境中以相似的并且能被接受的形象出现,比如,梦境中的洞穴很可能是阴道的象征。

前意识是潜意识和意识的中介环节,担负着一定的稽察作用,其中的内容很容易进入意识。前意识内容有丙个来源:⑴人的知觉。人们所感知到的内容只能在意识中维持较短的时间,当意识的焦点转向其他对象时,它们马上转入前意识。这些观念更接近现实而非评头论足的欲望,因此不会引起焦虑,容易被意识接受。⑵潜意识。潜意识中的内容经过伪装可进入前意识,但并非所有的前意识内容都可进入意识,一部分伴有强烈焦虑情绪的内容又被压抑下去,而其他内容经过巧妙和伪装,会通过梦境、口误、防御机制等方式蒙混过关。

意识指心理的表面部分,是人们日常心理生活中唯一能直接触及的部分。意识内容也有两个来源。其一是人的知觉系统,将外部事件转为内部信息。其二是内部心理结构,来自潜意识中没有威胁的内容和有威胁但是经过伪装的内容。

1.非常重视无意识的作用和早期经验

2.人格结构理论

在《自我与本能》一书中,他将人格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称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由一些与生俱来的冲动、欲望或能量构成。本我受快乐原则的支配,它不知善恶、好坏,也不考虑应不应该、合不合适,只求立即得到满足。新生儿就是如此。自我是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儿童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外界的提供,有时能得到,但很多时候不能及时得到;在这种主客关系中,儿童形成了自我这种心理组织。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它依据现实条件调节、控制或延迟本我欲望的满足。同时,自我还要协调本我与超我的关系。超我由个体在父母的管教下将社会道德观念而成。它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自己行为的理想标准,良心是使自己免于犯错的限制。如果自己的行为符合自我理想,个体就感到骄傲;如果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自己的良心,个体就会感到焦虑。因此,超我遵循的是完美原则。

本我追求快乐,自我面对现实,超我则追求完美,三者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能使它们保持相对平衡的人是健康的;有人要么一味地放纵本我,要么超我过分严厉,都可能导致适应困难。

19.弗洛伊德的焦虑观点(道德焦虑有哪些)及防御机制P88

答:Freud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性本能和自我本能统称为生本能,生本能倾向于爱和建设,死本能使人倾向于恨和破坏。Freud最看重性本能,将本能的能量称为力比多,把它看成人类行为的基本动力。力比多寻找满足的过程往往会伴随着焦虑。只有自我才能产

生或者感知焦虑,但是本我、超我、现实世界都会牵涉其中。神经质焦虑是由自我害怕不能控制本我冲动导致不良结果而产生的焦虑。道德焦虑是由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导致的羞耻感和内疚感。现实焦虑也被称为客体焦虑,与恐惧相似。在一个陌生的交通繁忙的道路上驾车,往往会产生一种现实焦虑。与恐惧不同的是,这种焦虑不针对于任何一个具体客体。

为了缓解焦虑,人会不自觉地采用一些减少焦虑的方式,即防卫机制。防卫机制有很多种,主要有:⑴压抑,指将力比多冲动排除到意识之外。真正通过两性活动得以盘旋的力比多能量仅仅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力比多能量是被压抑的,压抑可暂时减轻冲突,但能量还有,可能通过做梦、玩笑、变态行为等形式释放出来。神经症就是压抑的结果。一些症状就是性冲动通过伪装以看上去不具性色彩的方式来得到满足。⑵退行,就是以儿童的方式行动,从而避免成人角色所导致的焦虑。⑶合理化或文饰作用,就是以社会认可的好理由,取代个人内心的真理由,所谓“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⑷投射,就是将自己内心的不为社会认可的冲动加在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有这种冲动,如不承认自己对某人有非分之想,而说别人在引诱自己。⑸反向作用,就是以与真实欲望相反的方式行事。如本来很想接近异性,却表现出回避或疏远。⑹转移,就是将对某强烈感情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如受了丈夫的气,却冲着孩子发火。⑺升华,就是将本能欲望以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级形式表现出来,如艺术、科学等创造性活动就被freud视为性欲的升华。防卫机制往往是无意识、自动地形成的。它们能够暂时缓解焦虑,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焦虑。

20.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5个时期)为什么说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为早期决定发展观?神经症产生的原因P89

答: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人的本能,尤其是性本能。性概念是广义的,

不仅包括两性关系,也包括使身体产生快感的一切事情,比如吸吮、排泄、皮肤接触、和身体运动等。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被称为“力比多”(libido)。力比多集中的某些身体部位就是个体获得快感的重要区域,弗洛伊德称之为“性感带”。

Freud以性感区的变化来划分人格发展阶段。人生全程有五个发展阶段,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六岁)的发展对整个人格发展起关键作用,这种观点即早期经验决定论。在前三个阶段,如果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通常是后者),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这种现象叫固着,即人的生理年龄虽然在增加,人格却没有相应地成长,即使到了成年,心理上还停留于儿童水平。人生的五个阶段如下:

(1)口唇期(0~1岁):婴儿主要通过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动来满足欲望,其快感多来自口唇的活动。若人格的发展停滞在这一阶段,就形成“口唇性格”,这种人往往好吃,过于依赖,自恋,缺乏耐心,贪婪,多疑,悲观。。

(2)肛门期(1~3岁):力比多转移到肛门部位。这个阶段的快感主要来自排泄时肛门括约肌的伸缩。如果父母管制过严,导致人格发展的固着,就形成肛门性格,表现为过于守秩序,爱清洁,吝啬,固执,报复心强等。

(3)性器期(3~6岁):这时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甚至偷看异性同伴甚至异性父母的性器官,并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以获得快感(手淫),但这些冲动和行为都会受到压抑。他们会对异性父母产生爱恋,对同性父母产生嫉恨。这种感情,在男孩为恋母情结,在女孩则为恋父情结。男孩由于嫉恨父亲,于是产生阉割恐惧或阉割情结。为了克服这种恐惧,男孩就转而向父亲学习,这种现象叫做认同。女孩发现男孩有的器官而自己没有,于是产生自卑,并心怀嫉妒,这叫阳具妒羡。若这些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就会固着在潜意识,成为以后心理疾病的根源。人格发展停滞在这一阶段,就会形成性器性格。在男性,表现为好炫耀

自己的男子气概和能力,自夸、好胜、好表现;在女性,为了对抗恋父情结或出于阳具妒羡,可能会过分认同母亲或女性形象,一方面会引诱或或挑逗男性,另一方面又否认自己有性意图并表现出天真无邪的样子。试图超过男性,或通过欺骗、伤害男性而使他们苦恼。

(4)潜伏期(7岁至青春期):此时儿童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和对父母的感情转向外部环境,转向学习和游戏,更多地与同性同伴相处,因此性心理的发展处于潜伏期。

(5)生殖期(青春期以后):性需求朝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与其建立两性关系,性心理的发展走向成熟,人格也趋向成熟。

21.荣格人格观点与弗洛伊德不一样的地方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原型及其类型)P91

答:(一)心灵能量。与freud不同,jung认为力比多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生命能量,性驱力只是它的一个表现方面。他用心灵能量代替力比多来指代这种涵义更丰富的生命动力。心灵能力产生于心灵内部各种势力的对立冲突,冲突越激烈,能量就越大(对立律)。根据守恒律和熵律,心灵能量一经产生,则要么释放以产生行为,要么在心灵中四处游荡。

(二)人格的结构。Jung继承了freud有关意识和潜意识的划分,并进一步把潜意识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个体潜意识类似于freud的潜意识,而集体潜意识则是最难触及的意识层面,也是心灵中最为神秘的领域。它是整个人类进化史上所有人类经验的仓库。换言之,集体潜意识中埋藏着人类祖先的智慧,即远古人类在艰难的生存过程中获得的宝贵经验。人人都有这些经验,它们蕴含在神经系统中,使人生而具有对某些特定刺激产生特定反应的倾向。例如,惧怕黑暗,敬畏鬼神,依恋母亲,警惕陌生人等。

Jung认为心灵的各个意识层面存在许多功能各异并相互联系的单位,换手自我以及人格面具、阿尼玛和阿尼姆斯、阴影和真我等原型。正是这些功能单位构成了完整的人格。自我位于意识的中心,负责清醒时的活动。它的功能包括选择性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情感以及自我意识,因此它具有相当的统合力量,使人保持同一感和连续感。集体潜意识中的经验是以原型的形式存在的。这些经验在各个文化和各个历史阶段的人类生活中反复出现,与之相关的意象留在人的心灵中,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起来,就成为原型。有多少共同的人类经验,就有多少原型。一些重要原型包括:人格面具是人在公众面前的表现(扮演社会角色)。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分别是男人心灵中的女性原型和女人心灵中的男性原型。从生理上讲,男女两性都有雌雄两种荷尔蒙,只是在量的比例上有差异;从心理上讲,男人能表现出女性化的特征,女人也能表现出男性化的特征。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使男性和女性可以因爱而融为一体。但一个人若过分认同自己心灵中的某一个性别,都会出现适应困难。阴影是人性的阴暗面,是恶的源头。一切为人不齿的念头和冲动都藏在这里。人必须压制阴影中的冲动,否则会扰乱社会,受到惩罚。让人为难的是,阴影不单是恶的源头,也是活力、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源头;完全压制阴影会使心灵了无生气。而且即使阴影中的冲动被压制,其能量也并未消失。这种恐怖的力量蛰伏在心灵底层伺机而动,一旦自我的力量有所懈怠,它就会侵袭整个心灵。真我是人格进入成熟状态时的产物。它脱胎于自我,并远远超越自我。真我隐居心灵中心,像恒星一样平衡各种对立势力。它的出现意味着人格变得更加和谐统一,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心灵的各个要素中,真我出现最晚,而其完全实现则像一个神话,这种完美状态只能无限接近,永远无法达到。

22.jung人格类型理论及其现代应用? P93~94

答:心灵能量可向外部世界投放,也可向内部世界投放,但具体到每个人,则必定有一种倾向占主导地位。JUNG根据这种能量投放倾向的差异将人分为两类:倾向于向外投放能

量者大方、热爱交际、更关注他人和外部世界;而倾向于向内投放能量者冷淡、容易害羞,更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情。前者属于外倾型,后者属于内倾型。JUNG还假设心灵有四种功能:感觉、直觉、思维和情感。感觉和直觉是对立的,感觉是指凭借感官了解内外世界的信息,而直觉不经由感官就能获得信息,是类似于预感之类的功能。它们都只接受信息,并不对这进行解释和判断,故被称为非理性的心理功能。思维和情感也是对立的。思维要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解释,并判断其真伪;而情感则要对信息进行评价,看该信息是否令人愉快,自己是否喜欢。它们都会运用逻辑推理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分类,故被称为理性的心理功能。在这四种心理功能中,只有一种或一对能占主导地位,且相对立的心理功能不能同时占主导地位。

荣格根据两种心理倾向和四种心理功能把人分为八类:外向思维型、外向情感型、外向感觉型、外向直觉型内向思维型、内向情感型、内向感觉型、内向直觉型。其现代应用为人格类型量表和神经症和精神病的治疗。

23.阿德勒的人格观点(人格动力是超越自卑,人格表现为生活风格),人格发展方向有社会兴趣和个人兴趣)P95

答: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其理论重点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身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Adler认为人类活动的动力既不是freud所讲的力比多,也不是jung所说的心灵能力。人类奋斗的动力来源于克服自身不足的强烈愿望。人生来就有种种不足,有不足就会感到自卑。为了消除这种窝心的感受,人会不断奋斗以弥补自己的弱点,这就是所谓的补偿。个体的人格就是在各种补偿活动中不断成型的。

自卑感人皆有之,它起始于婴儿期的无能感。自卑感还来源于个体真实的或想象的身体缺陷(器官自卑)。自卑感是个体对自身缺陷的觉知,正是基于这种觉知,个体才会诉诸种种补偿活动以抗争自己的不完美。可以说人格发展的过程就是个体对不完美的自我状态的抗争史,只要没有达到自己设定的完美状态,抗争就不会停止。Adler把人对最终完美状态的追求称为追求卓越。自卑是个体奋斗的起始原因,卓越是其追求的终极目的。人生的主题就是自卑及其超越。主观想象的完美状态叫做虚拟目标。梦想是虚幻的,但它对人的影响却是真实的。

Adler从人类进化的角度出发,把社会兴趣看成心理健康的标志性特征。社会兴趣是人类为了共同目标而友爱合作的内在天性。这个共同目标就是不断地完善我们的社会,使人类这一种族以不断升级的功能应对生存压力,适应严酷的外界环境。可见,不仅个人在努力追求卓越,整个人类社会也在向更完善的形态发展。补偿自卑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以个人的奋斗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迈向卓越,一是与人合作,通过互助弥补各自的不足。努力是个人超越自卑的必要条件,而合作是连接个人奋斗与社会进化的纽带。

24.4种生活风格类型P96

答:每个人在补偿自卑感的活动中形成的独特习惯或行为模式称为生活风格。在生活风格的形成过程中,早期的社会环境非常关键,尤其是亲子关系和出生顺序。

在adler看来,每个人的生活风格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提出了四种生活风格类型:控制型、索取型、回避型以及社会型。控制型的人缺乏社会兴趣和勇气。只有凌驾于他人之上,才会使他们感到安全和重要。这样的人专横、冷酷,常常有意无意地对他人造成伤害。如酒徒、吸毒者以及自杀者。索取型的生活风格比较常见。这样的人不能直面生活考验,总想依赖他人。回避型的生活风格很像鸵鸟的处世方式:遇到危险,就一头扎进沙里。这种人几乎与现实生活绝缘,他们企图通过回避生活问题来避免任何失败的可能性,同时也扼杀了任何

成功的机会,在现实中毫无建树。回避型的人往往耽于幻想,在白日梦中享受卓越感。社会型的生活风格的人成长于互相尊重和关爱的家庭中,养成了与人为善的品格,社会兴趣很高。于面对生活难题,愿意与人合作,也乐意把才能用于帮助他人和改善社会。

25.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观点P100

答:自我同一性是对自我的基本功能的描述。Erikson认为,在错综复杂的人类社会里,没有自我同一性就没有生存感。自我同一性的涵义比较复杂,包括我们的个体性、整体性和整合感、一致性和连续性以及社会团结性。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作为个体的独特性,并要将成长中的所有经验片段整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我们需要知道自己的生命,过去以及未来,正朝向一个确定的有价值的方向前进。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也在积极寻求社会和团体对我们的接纳和认可。同一性是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一种状态。当人缺乏同一性时会感到混乱和迷茫,陷入危机(青春期或社会快速变化或动荡不安)。

26.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P101

答:erikson不再强调个体对身体快感的追求,转而关注社会心理和人际关系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意义,并把人格的发展放在生命全程中考虑。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他们依先天的次序进行。在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一些“危机”,解决危机的方式将决定人格的发展方向。(信、自、主、勤、同、亲、生、完)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相当于freud的口唇期。在这一时期,母婴关系是决定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受到母亲良好照顾的婴儿能够发展起对外界产生信任感,而不良的亲子关系则不利于儿童形成对于他人和世界的信任感。

(2)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1~3岁)。相当于freud的肛门期。这个时期儿童的活动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他们会主动探索外部世界。若父母能够耐心和温和地鼓励孩子自由发展,就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主性和培养信心。若家长过于溺爱或者缺乏耐性,则会使孩子变得退缩,并怀疑自己的能力。

(3)主动性对内疚感(3~5岁)。相当于freud的性器期。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环境和他人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父母要正确对待儿童的想像力和探索。成功度过这一阶段能提高儿童的自主能力,形成目标感,若解决不好,则可能使他产生内疚感和依赖性。

(4)勤奋对自卑(5~12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大多是在校学习。在与同伴的竞争与合作中,通过成功地完成任务,儿童可以体验到勤奋带给自信和快乐。这时需要的是老师以及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避免自卑,积极健康地去生活和学习。

(5)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12~20岁)。此时,个体大都经历着一种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巨变。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他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于是他们将同伴、老师和父母对自己的评价,以及自我认识综合起来,理解、接受并欣赏自己。如果他们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就会出现角色混乱,影响以后的人格发展。

(6)亲密对孤独(20~24岁)。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和别人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如婚姻关系。如果在这个阶段,我们不能坦诚地面对自己并接纳他人,就无法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如果长期经历这种孤独,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方面的欠缺。

(7)生产对停滞(25~65岁)个人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人们通过照顾家庭、努力工作以获得生活的快乐和满足。倘若这时人们还无所事事,就可能会变得意念消沉,感到没有希望。

(8)完满对绝望(65岁至死亡)。到了老年期后,人们大多喜欢对自己一生的经历进行回顾,以满足的心情回忆往事的人,将获得一种完满的感觉;若是带着一种失望的心情回顾一生,就会给自己还来绝望之感。

27.霍妮的神经症倾向和神经症自我P103

答:horney区分了三咱神经症倾向,分别是顺从型、敌对型和退缩型。顺从型的行为方式是接近他人的,这种人强烈需要被接纳,强调无助感是他们应对焦虑的方式。他们认为自己渺小、无助,而别人比自己优越。为了得到爱和保护,他们往往表现得体贴、讨人喜欢,对他人总是很顺从;敌对型的行为方式是对抗他人的。在敌对型者的世界里,每个人敌意,不可依赖,与人建立关系不过是为了从中获利。主动出击是方式,他们相信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以他们渴望强大。他们会全力投入工作,以提升自己的声望和财富。退缩型的行为方式是回避人的。这种人与周围的人保持情感上的距离,没有爱也没有恨。离群索居是他们应对焦虑的方式。他们只信赖自己,压制对他人的情感,精心保护自己的隐私。

Horney还从自我的层面对神经症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她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具有内在固有的潜能,这是人的真实自我。只要有适宜的环境,人人都能实现潜能。但童年期父母的粗暴对待使儿童丧失了安全感,不得不使用防御机制;这样,儿童的真实自我不能自由表达,就无从发展自身潜能了。然而人毕竟是需要同一感和价值感的,所以理想自我便应运而生。正常的人理想自我是建立在对自己真实的能力的认识之上的。而对于神经症患者而言,它是一种无法达到的绝对完美的幻觉。在理想自我的左右下,他们觉得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圣人,“应该无私、有预见力、不依赖任何人、不知疲累、从不失败”。Horney称这类强迫性需要为“应该”的专横。神经症患者偏执地追求完美,却注定失败,因为他们此时此地现实自我在理想自我面前,永远想开见绌。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现实自我间的冲突使他们检验到更多的焦虑。

28.弗洛姆的存在的矛盾、人的需要和人格的形成与类型P105

答:存在的矛盾性有三重意义:一是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二是生与死的矛盾,了解自己早晚得死会让人感到不安和恐惧;三是自我实现与生命短暂的矛盾,人生苦短,人总会有充分自我实现前死去。

Fromm区分了五种需要:⑴关联的需要⑵超越的需要⑶寻根的需要⑷同一性需要⑸定向的需要。

Fromm从人与人和人与物的关系角度,划分了同化和社会化过程中的人格取向。同化是指人对物体的获取,描述人与物的关系;社会经指人与他人发生联系,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各形成五种人格,而且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同化过程中,接受取向者问题依赖他人,希望从外部获得自己需要的一切;剥削取向者会使用强迫或欺骗的手段去占有他人珍视的范本囤积取向者无意创造新东西,只是尽力保存已经拥有的东西,保护着他们的金钱、物质、感情和思想不被夺走;市场取向者觉得自己的内存品质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好的包装,以迎合他人的口味,从而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找到好买主;创造性取向是一种理想人格,是人类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状态。这种人只关心作为人的爱与理性潜能的充分实现。

在社会化过程中,受虐倾向者通过屈从他人或成为某种势力的一部分来逃避孤立无援的处境;施虐倾向者追求权力,通过使他人屈服和痛苦来显示自己的强大,克服自己的不安全感;破坏倾向者由于害怕自己营造的世界被侵犯而主动地非理性地去摧毁对象;迎合倾向放弃自己的个性,有意无意地同化于他人,根据社会的需要去塑造自己;自发性倾向者积极表现人的情感和理性潜能,既保持自我的独立和完整,又与自然、社会、他人融为一体。

29.弗罗姆——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P106

答:fromm分别用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的概念来说明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

本性格结构和被压抑的领域。社会性格和社会潜意识都是人们在一定的处境下,为了满足与世界建立联系的需要而形成的,是为了逃避孤立和排斥而形成的心理机能。

30.华生创立行为主义的标志是什么?P108

答:标志是华生发表《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

31.华生是怎么用经典条件反射解释人格形成的?P110

答:其实条件反射也就是对特定刺激作出特定反应的习惯。Watson认为人格不过是人的习惯系统而已。由于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因而有不同的经历、接受不同的刺激物的作用,形成不同的条件反射系统或习惯系统,也就是形成了不同的人格。例如一个在学校经常受某位老师批评的学生,可能会变得一见到学校就害怕,甚至一想到上学就害怕,心理学家称这种情形为学校恐惧教室恐惧症,这是因为学校与挨批评这两个刺激问题联系在一起,到后来即使不挨批评,学校这一单个刺激也会使他害怕,而这种情绪无疑会影响他的人格形成。

32.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和联系P111(表6-2)

答:之所以被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是因为有机体通过操作环境从而产生出特定的反应。操作条件反射改变的是一个反应的频率或是该反应再次发生的概率。强化物并不能产生行为,但是能增加行为被重复的概率。

33.强化与惩罚的关系是什么P112

答:强化是指跟随一个行为之后,并使该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的条件。正强化是指在一个行为之后呈现某种刺激,从而使这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如踩机关-食物(呈现阳性刺激)。负强化是指在一个行为之后消失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使某种行为出现的概率增加(去除阴性刺激)。惩罚是指跟随一个行为之后,并使该行为出现的概率降低的条件。正惩罚是呈现阴性刺激导致行为出现的概率降低,负惩罚是撤消阳性刺激导致行为出现的概率降低。

当严格控制强化的偶然性后,可以精确地塑造和预测行为。然而对于惩罚而言,这种精确性是不可能达到的。理由很简单,惩罚只是以一种特殊的方法强行阻止某种行为。惩罚成功后,人会停止做这件事,但是依旧要做其他的事,而这是无法准确预测的。因此惩罚的效果是抑制特定行为,这种效果可能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的建立而获得的,即被惩罚的行为与阴性刺激联结在一起而形成条件性恐惧(如学校恐惧症)

34. dollard 和miller提出的学习四要素P119

答:Dollard与miller理论的主要基础是学习的四要素,即驱力、线索、反应和强化。

驱力是指任何能够驱动有机体表现出一些活动的强刺激,它的消除或减弱的过程就是强化。一般而言驱力越强,机体活动的强度越高。但也有例外,有时驱力过强,反而会妨碍有机体的活动。比如飞行员的恐惧十分强烈,就会妨碍其活动的可能性。

驱力可能是内在的,如饥饿或口渴;也可能是外部的,如嘈杂的噪音或高温。直接与生存有关的驱力叫初级驱力,如饥饿、疼痛、性等;习得的叫做次级驱力,如恐惧、焦虑、成功的需要等。在dollard与miller的理论中,驱力是一个动机性的概念。驱力是人格的能量。显然,刺激越强,则驱力越强,动机也就越强。

线索是行为发生时个体可辨别到的刺激。驱力为行为提供动力,而线索指导行为。线索决定有机体何时反应,何地反应,以及该做出怎样的反应。线索可能是外界的现象或刺激,也可能是有机体内在的善或刺激。许多时候驱力也同时具有线索的作用,一方面推动机体表

现活动,同时也构成某种性质的线索。比如饥饿的驱力使有机体进食,同时内在的感觉也在决定究竟是饱餐一顿还是只需要稍微吃一点。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刺激,只要使有机体将其和其他刺激区分开来,都具有线索的功能,都会引起有机体对它的注意。

反应由当前的驱力与线索引发,反应的目标在于消除或降低驱力。举例说,一个饥饿(驱力)的人看见一家饭馆(线索),在饥饿驱力降低之前会走进那家饭馆(反应)。反应可以是外显的,直接帮助驱力的降低,也可以是内在的,通过思考、计划和推理最终降低驱力。Dollard与miller将内在的反应称为线索产生的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有些其他反应更易出现。列出在某一情境下所有可能出现的反应,并且按照发生的可能性从高至低排序,就是反应的层级。层级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叫做优势反应。通过学习,反应可以改变在层级中所处的位置。

根据dollard与miller的观点,强化等同于驱力降低。任何能够降低驱力的刺激就叫做强化物。如果线索导致一个反应,反应又导致强化,那么线索与反应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加强。如果这个过程不断重复,最终有机体将会产生习惯。这就是学习的过程。

35.4种主要的趋避冲突P112~113

答:dollard 和miller提出了四种趋避冲突:

(1)趋避冲突是指同样的行为会导致奖励与惩罚两种结果,个体对同一目标同时存在趋近与回避两种互相竞争的趋势。当个体远离目标时会朝着目标靠近部分距离然后停止不动;而当接近目标时,就会退缩部分距离然后停止不动。最后停留在二者交叉的某个区域内。

(2)双避冲突是指个体必须在两个不喜欢的目标之间选择一个。进退两难,腹背受敌。如果有可能的话,两个都避免当然最好。但在无法逃避时,个体会停在两条回避梯度交叉的中间位置不动,因为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增加焦虑感。

(3)双趋冲突是指需要在两个同等喜爱的目标之间选择其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以说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冲突最小,因为两边的趋势平衡。但是朝向任一目标哪怕是最小的运动,也会打破这种平衡,使得朝向该目标的趋势增加。所幸这种冲突比较容易解决,正如dollard 和Miller所说“驴子不会在两堆都爱吃的干草前挨饿”。

(4)双重趋避冲突是指两个目标同时既有喜欢,又有令人不喜欢的方面。当个体需要从中择一时,就会产生双重趋避冲突。当个体接近目标时,两个回避趋势的增加与两个走近趋势相比而言更快。因此当个体远离目标时,很少体验到冲突,这时走近的愿望会占上风。一旦作出了选择,个体朝着某一目标运动时,回避趋势就会增加。如果回避趋势足够强,使趋近与回避梯度相交,个体就停止运动,犹豫,焦虑,不再朝目标运动。

3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基本观点P129

答:maslow认为,人有若干种基本需要,各种需要是“以一种层次的和发展的方式,以及一种强度和先后的次序来彼此关联的”。他将各种需要排成一个按层次发展的系统,就形成了需要层次论。

在需要层次结构图中,最基本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生理需要与个体的生存息息相关,它主要包括对食物、水、性的需要。在人的所有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强有力的。

如果生理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个体接着就会出现另一种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最初的涵义是避免危险,但在现代社会中,安全涉及稳定的职业、无疾病、社会环境的安定等。当安全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它就会成为起支配性作用的老板娘,这时个体大部分行为都是为了得到安全。

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得到基本满足后,归属与爱的需要就会产生,并且成为占优势的需要。牌这一需要层次的人把爱看得极其重要,希望拥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渴望得到一定

社会与团体的认同,并与周围的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果归属与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异化感、疏离感。

在上述三种需要均得到基本满足后,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并支配人的生活。尊重的需要涉及自尊、自信等。我们可以把追求成就视为尊重需要的表现,因为达到一定的成就就会获得社会的尊敬。

Maslow把各种需要分为缺失性动机和成长性动机,前述四种需要均为缺失性动机,更高的水平是属于成长性动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Maslow 后来把自我实现看作是状态与过程的统一。

37.高峰体验(人的最本质需要)及实现方式P132

答:maslow认为高峰体验有以下三个共同特点:第一,高峰体验是个人生命中最快乐、最心醉神迷的时刻。第二,在高峰体验中,个人的认知能力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挣脱了功利主义的羁绊,超越了缺失性认知的偏狭,进入到存在认知的境界,领悟到了存在价值。自我的特性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一时刻,人们往往有“他们最高程度的同一性,最接近于他们真正的自我,最有特异性”。第三高峰体验的持续时间往往是短暂的。

高峰体验完全是自然产生的,意志的力量无法帮助我们产生高峰体验。

38.Rogers自我概念及自我不协调的原因P133

答:自我概念的内涵包括对象与作用两个方面。它既是个体现象场中与个体自身有关的内容,是个体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看待自身的方式,同时它还对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控制着个体对环境的知觉,而且决定着个体对环境的行为反应。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自我不协调的原因是个体自我概念中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之间不一致。理想自我是个人最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或应该是什么样的人,真实自我是自我概念中对自己真实情况的觉知。实际上理想自我往往来自他人的评价,真实自我则来自自己的直接经验,二者之间的不协调往往会使个体用理想自我歪曲或否认真实自我,从而使真实自我受到遮蔽。

39.心理治疗最重要3个原则P135

答:rogers于1957年发表的《治疗性人格改变的充分必要条件》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地位。其最重要的三个原则为:

(1)无条件积极关注:rogers认为“当治疗者发觉自己怀着一股温情,接纳当事人的任何感受,认它为当事人的一部分,这时候他就在经验着对当事人的无条件积极关注。”

(2)真诚一致:即要求治疗者对自己不加任何矫饰,不加任何隐瞒和作假,表现真实的自我,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治疗者要让自己的任何经验、任何感受、任何冲动毫无保留地进入自己的意识。

(3)同理心:同理心的作用是进入他人的内部参考系(涉及个体主观世界的一些经验:感知觉、记忆、思维方式、爱好等)。治疗者阒当事人的角度去理解当事人,深入到当事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当事人的愤怒、绝望、迷惘和恐惧,就像那是治疗者的愤怒、绝望、迷惘和恐惧,然而并无治疗者自己产生的愤怒、绝望、迷惘和恐惧卷入其中,这就是rogers所要描述的同理心。

40.罗特期望——价值模型P152

答:社会学习理论有四个主要概念:行为发生的可能性(behavior potential BP)、行为期望(expectancy E)、强化物的价值(即强化值,reinforcement value,RV)和心理情

境(psychological situation)。Rotter认为:“一种行为在某种情境下发生可能性,是由

个体对该行为的期望和强化值共同决定的”。这就是著名的期望——价值模型,用公式表示:BP=f(E*RV)

41.控制点观点P154

答:社会学理论的另一个关键概念是控制点或内外控制。对于强化作用能否由自己的行

为控制,人会形成泛化期望。有人相信生活中的一般强化作用大都可以由自己控制,这就是“内控”。有的人则认为生活中的一般强化作用都由外力或他人所左右,这就是外控。Rotter

编制了内外控制点量表(I-E scale)来测量人的“内外控”的信念倾向。据调查,控制点

产生的根源与家庭尤其是家庭有关,内控者在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较外控者

更好。

42.观察学习的基本思想及四个具体过程P157~158

答:bandura认为亲历学习并非学习的打短工,强化也不是学习的必要条件。人类更重要、更普遍、更有效的学习方式是观察学习。人不仅可以通过观察自然现象,也可以通过观

察别人的行为来学习。学习通过观察便可发生,但学习是否转化为应用则取决于观察者对行

为结果的预期。

观察学习的核心是示范作用。通过观察,观察者对榜样行为进行取舍、抽象和概括。观

察学习有四个具体过程:⑴注意过程:指观察时将心理资源如感觉通道、感知注意及认知加

工等开通的过程。这些过程决定了观察者选择什么样的榜样和什么样的示范行为。⑵表象\

保持过程:指将观察结果以符号形式储存在记忆里以便产生新行为模式的过程。表象的记忆

储存以意象和语言两种形式进行。意象虽然鲜明,但局限性也较大;而语言符号可以更好地

概括抽象和更灵活地聚会观察学习的结果,也更有利于认知演练,以备日后使用。⑶行为重

现过程:是观察学习的操作方面,是把符号形式编码的示范信息转化成适当的行为。在将示

范行为表征化、储存和不断演练后,观察者将学习的结果外化为实际操作。⑷动机过程:是

指在诱因驱动下表现出对观察结果的内在愿望。对示范行为的注意和表象可以导致观察学习,但应用行为的发生必须以内在愿望为前提。通过前三个过程,观察者已经掌握了示范行为,但却并不一定有愿望去付诸实施。没有动机,注意、表象和动作重现过程都不会发生,观察学习就无从说起。观察学习只有在四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43.自我效能概念及分类(在P263是结果期望和自我效能期望)P159

答:行为是由互动的环境和认知因素决定的,但后者往往起着主导作用,自我效能就是

一种关键的认知因素。其实际上是以自身为对象的思维,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前对自己能

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持的信念。

Bandura认为,在目标或问题情境中,有两种期望影响着人的行为,分别是结果期望和

自我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是指对某一种行为在多大可能上于导致某一种结果的信念;而自我

效能期望则指对自己能否完成某一行为的信念。

44.witkin场依存—场独立的基本观点及如何演化成心理分化理论、心理分化理论的基本观点P168

答:棒框测验使witkin等人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觉风格,他们以内存线索为主进

行垂直判断的人称为独立于场的人,把以外在线索为主进行垂直判断的人称为依存于场的人。 Witkin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在场依存—场独立的认知风格上越来越向场独立

一端靠拢。他意识到这种变化可能与心理发展的一般原则有关,于是提出了分化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身心都在逐渐分化,变得日益复杂和完善。这处分化表现在三个方面:自我与非我的分化,心理机能的分化,神经生理机能的分化。

在这一模式中,每个方面在分化程度上都各有表现。具体而言,自我与非我分化较好的人表现为场独立,他们的思维与行动主要以自我为参照,不依赖于外物,这样的人发展出较好的认知重构技能,但其在人际交往技能方面的发展往往不够完善。自我与非我的分化程度越高,个体在认知母亲是条河就越倾向于场独立一端。

心理机能分化较好的人表现为有组织的控制和特异化的防御。有组织的控制是指对自己的情绪和冲动的有效管理。而特异化的防御是指对引起焦虑的经验进行的有效防御。特异化的防御机制包括孤立、理智化和投射等。这些防御机制的特点是它们只消除经验中引起焦虑的成分,对无害的成分则留下利用。个体的心理机能分化程度越高,其对自己情绪和冲动的控制及对焦虑的防御就越有效。

神经生理机能的分化具体表现为大脑半球机能特殊化趋势。左右大脑半球各具有独特的不同的加工信息的方式。对于右利手者,主要直接由右视野和右耳服务的左关于,长于加工有关语言-概念的信息,并负责执行的动作活动;而主要直接由左视野和左卫服务的右半球,则偏重于对完形做整体的加工,并与情绪的产生有关。大脑的这种功能分化是心理分化的生理基础。大脑左右半球的功能差异越大,说明分化程度越高。

Witkin分化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在个体的发展中,各领域的分化程度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自我-非我分化的程度比较高,那么他的心理机能的分化程度和神经生理机能的分化程度也比较高。

45.归因风格P174

答:人人都会对事件进行归因,每个人在归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独特的一贯的模式,称为归因风格。⑴归因不确定性维度用来区分相信自己归因能力的人与不相信自己归因能力的人。⑵归因复杂性维度用来区分强意愿的人和弱意愿的人。⑶归因内容是指归因者所认为的导致事件发生的因素。其有四个维度:控制点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和普遍性维度。

46.解释风格P176

答:解释风格这一概念最早用来解释习得性无助感的形成。要知道一个人会不会体验到无助感和抑郁,得看他对失控事件做出怎样的归因。若用内部的、稳定的、普遍适用的因素对失控事件作出解释的人更容易滑向抑郁的滨海而用外部的、不稳定的、只适用于具体情形的因素来解释失控事件的人则会远离抑郁和无助感。

在解释风格上的个体差异不仅仅可以用来解释抑郁和无助感,还可以用来区分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

47.归因风格与成就动机的关系P178

答:weiner认为归因风格这一认知变量会影响人们面对成败结果时的感受,进而影响他们的成就动机。他确定了影响成败的六个因素:个人能力、个人的努力程度、运气、任务难度、身心状态以及他人的影响。

不同的归因风格会导致不同的成就动机。具体来说,对于失败,用内存的稳定归罪(如能力)会消弱一个人的成就动机,而用内在的不稳定归因(如努力程度)则会增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对于成功则有所不同,作内在的稳定归因会增强一个人的成就动机,作外在的不稳定归罪(如运气)则不会影响成就动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