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不在其位

不在其位

不在其位
不在其位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出自《论语?泰伯》的话。意思是告诫人们如果不在那个位置,就不做与此位置有关的事。千百年来,人们对此话褒贬不一,赞称有之,反对的也有很多。反对者认为,这是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自私观念同出一辙,孔子是让人们持看客心态。也有人说孔子是肯定和鼓励“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行为。他们认为这是孔子思想消极的部分,应给予批判。但是不禁要问,讲求“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孔子怎么能让人这么消极被动和麻木不仁呢?这与他的入世思想不是有所背离吗?其实持这些反对意见的人,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孔子此言,本是孔子针对政事而言的,它是在讲权利与责任的关系,权利与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一个人不在其位,也就没有相对于其位拥有的权利。所以也根本承担不了相应的责任。也就不可能谋这个位置的事,即使谋也谋不好。大千社会、茫茫人海,每个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同,就是在同一行当,也有岗位和角色的不同,由于岗位和角色不同,人的观点与思维方式也就不同,其对应的权利与责任也就不尽相同。观察一个事物的出发点和对事物认知的高度就会不同。这就要求固定的角色与位置必须有相应的清晰的定位和明确的责任,这样每个个体才能准确恰当的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如果定位不正确,就会出现盲目的越位和替别人代劳的现象。从而造成管理的无序。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是告诉世人要给自己在社会和组织中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这样社会和组织才能有序发展。对于企业这个组织而言,处理好“位”与“政”的关系尤为重要。不同的员工有不同的岗位职责,只有不同岗位的员工认清自己的岗位责任,“在其位而谋好其政”,圆满的完成好本职工作,企业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一个企业,如果董事长干总经理的事情,总经理干部门经理的事,而员工却整天考虑公司的发展战略,那么这个公司怎么能发展。纵观成功的企业,都是岗位责任清晰、分工明确,管理无越界的管理典范。其实都是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实践者。

当然也要辨证的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是绝对的要求人们对别人管的事不闻不问。正确理解“不谋其政”的真实意义也很重要。“不谋其政”是不能超越于自身权利而履行职责,它并不是不讲求互帮互助,也并不是不讲求团队精神。相反,“不谋其政”恰恰是一个团队团结的必要保障。也是和谐工作的前提。只有不越界,才能更好的进行协作管理。只要把每个人的每个环节做好做精,由整个环节组成的管理自然就会实现精细化、科学化、有序化。

孔子这里讲的“位”也是相对的概念,它相对于群体时,它具有普遍性的特征。作为群体中的一员,既要保持个人的独立而又要有群体的相互协**维龙媒人认为,“位”相对于个体而言,它具有独特性、专业性特征,必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做精做专做好。

断章取义,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具有很深刻的哲学理念。它告诉人们一定要给自己作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每个人要立足本职,不做与自己权利不匹配的事情。要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扎实,不要本末倒置。我认为,如果一个组织每个本位上的“政”疏于打理,这个组织肯定会出现管理混乱、运行无序的状况。这个组织管理就会出现大问题。用辨证的眼光而分析理解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句话,无疑对我们的企业管理而言,是一个很有裨益的见解和论述。只有认真践行好这句话所描述的哲学实质内涵,对一个企业家管理好企业有着很好的启迪

小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2011-12-06 10:21:26 星期二文/刘勇孔子在2000多年以前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尽管有许多人对这句话颇有异议,但即

使是现在看来也是非常有智慧的一句话。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你在这个位子上,就要去谋政;你不在这个位子上,就不要去谋政。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位子”本身所赋予的职责和权力所决定的,你只有在其位才有最终的决断权,除非对方愿意接纳你的想法,否则讨论“谋”还是“不谋”没有任何的意义。用小布什总统曾经说过的一句名言来说就是:“我就是最后拿主意的人,我决定什么是最好的办法。”这就是职场的基本规则:如果你是处于下属或同事的地位,你就不要轻易地替他人谋政,不论你的主意在你看来有多好。可是,基于组织自身的目的和绩效来看,我们又要提倡“不在其位,也谋其政”。但这是有条件的。只有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而且你有能力谋的时候,才能谋。否则就是乱谋、瞎谋,没有任何意义,甚至是自讨没趣。所以,我们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职场的基本规则,为了更好地体现这一基本规则,在这里提出“三不谋”原则:第一不谋:不在其位不谋。不是自己负责的事,就不要轻易放言。特别是不要在公开的场合下放言,这是第一不谋原则。正如彼得·德鲁克谈到的:“高层管理人员最好明智地提醒自己,对于不是由自己主要负责的事务,不要公开地发表意见。”其实,对于基层管理人员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力座次”。实际上,你不在那个位子上,你看问题的立场和角度,以及承担的风险和压力就不一样,你和当事人的想法也就不一样。况且,组织中的“权力座次”是一个“谁说了算”的问题。不在其位却想要替他人“指点江山”,不仅容易说不到点上,而且容易遭到对方的反感和反击。如果对方要求我们公开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时,那么请遵守下面的第二不谋原则。

第二不谋:不详其情不谋。即使要求我们公开地发表看法,除非对情况很熟悉,也不要轻易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正如毛泽东谈到的:“你对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实际上,你不在那个位子上,你就会有许多的情况不熟悉,而且还有许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政策等也不熟悉,特别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更是瞬息万变,你掌握的情况可能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你认为比对方了解更多的信息和事实,那么你可以向对方提供一些你所掌握的情况,以供对方参考。如果对方进一步要求对他的方案提出修改意见时,那么请遵守下面的第三不谋原则。

第三不谋,不知其方不谋。即使情况熟悉了,自己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也不要轻易对他人的方案做出评判或否定。尽管他人的方案看起来确实不算太好,有许多不足。但如果除此以外,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案了,这就是一个好的方案。实际上,达成目标的途径有许多,就像出行是坐“高铁”好呢?还是乘“飞机”好呢?这与每个人行事的风格、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你不能以自己的风格和习惯

来要求或评判他人。也许在你看来有许多“问题”的方案在他人看来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你认为你可以提出比对方更好的方案,那么,你可以提出你的方案以供对方参考。实际上,一个人要想“不在其位,也谋其政”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高自己“谋”的能力,你确实能够比对方掌握更多的情况,比对方提出更好的方案,而且有比较灵活的沟通方式,否则,就是给你机会,你也无法去谋。我们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经,是原则,这是不能变的。“不在其位,也谋其政”是权,是方法,要视情况而定。当你在这个位子上时,你要站在“谋”的位置上来“谋”;当你不在这个位置上时,你要站在“不谋”的位置上来“谋”。这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智慧所在。

孝弟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

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读《论语·学而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一直是中国历代统治者所标榜的,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整套专制纲常的基石。这一套专制纲常的理论基础,就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将仁等于孝,将孝等于仁,混淆和模糊仁与孝之间本与用的关系。

关键是有子讲的孝弟,到底应该如何理解?专制统治者,是把孝弟理解为服从、顺从。大多数人也没有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想当然地以为,孝弟就是服从。这就很有问题。父兄要谋反,你也跟着谋反吗?父兄盗窃,你也跟着盗窃吗?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一直不理解专制统治者为什么要搞株连,往往还是恐怖到极点的夷三族、灭九族。现在想来,除了心理恫吓外,还是有相当社会基础的。在孝悌就是顺从的专制伦理下,已经完全泯灭了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空间,每个人首先在精神上是属于父母与兄长,然后是属于所在的家族的。一个家族就是一个不可分的精神与利益共同体。一个人造反,那不是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个人造反,而是整个家族在造反。你看,专制伦理就是那么的无理,那么的恐怖,那么的蛮横。而这一切的背后,就是通过“孝弟”顺从化,将个人与家族硬生生地捆绑起来,然后个人消失了,只剩下家族。所以把孝悌理解为顺从、服从,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词意解读问题,而是涉及到个性解放、政治制度、社会伦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那么这个孝悌到底应该怎么理解呢?其实孔夫子那句“吾道一以贯之”,已经把答案告诉我们了。“一”,就是仁。孝,就是对父母仁;悌,就是对兄长仁;忠,就是对国家民族仁;慈,就是对部属和晚辈仁。一切的一切就是一个字,仁。仁是什么?仁就是发自内心的爱,就是最恰当的爱。这种爱,因为对象与场合不同,所以名称上有变化,但实质就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专制统治者,把孝弟理解为服从,或误导人们将其理解为服从,那就大错特错了。爱并不等于服从,服从也并不代表就是爱。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捧杀”,一个捧杀你的人,往往是最顺从你的人,但他的内心并不爱你。

那么“爱”与“顺从”有什么区别呢?那就太明显了。父兄造反,你爱你的父兄,看着他们大祸临头,一定是想方设法阻止他们,规劝他们,甚至可以借其他恰当的借口、制造意外事件让其计划无法实施。这是你对父兄的爱,也是对父兄的孝弟。这样你就与父兄不是一个整体了,你的自主性、独立性突显出来了,你有你独立的人格与社会空间了。而如果把孝弟只是理解为“顺从”,那就不一样了,父兄造反,你不想造反,也得造反,你至多只能规劝,规劝不从,就只能跟着走,明知错误,也要跟着错下去。这样,个人就没有独立性,我们只是父兄的一部分,是家族的一部分。一个没有个人主体性与独立性的人,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一个没有个体主体性与独立性的社会是一个缺乏生机和创造力的社会。

在理解了孝悌的真正意义之后,我们也就不难看出,仁与孝悌的关系。仁为体,孝悌为用。一个内心仁爱的人,事父自然流出孝、事兄自然流出悌、事上级自然流出忠,处朋友自然流出义……。仁之用是无限的,但在无限的外用之中,孝悌处于基础地位。一个人如果连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还会去爱其他人吗?恐怕连门都没有了。正是因为孝悌在仁的无限外用中处于基础地位,故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其实应该在仁之后加上一个用字,即“孝悌也者,其为仁用之本与!”

为什么说一定要在“仁”字后加上一个“用”字呢?因为孝悌再重要,也是外在于人的,是因特定的对象而产生的,而只有仁才是内在于人,不因特定对象而存在的。如果没有内在之仁,事父何来孝?事兄何来悌?所以仁与孝之间的体用关系不可颠倒,一颠倒,孝悌就失了根本,就被悬在了空中,就必然被误读为服从、顺从,从而落入专制统治者编织的窠臼,那就错上天了。

有子的这句话是二千多年前讲的,当时的逻辑思辨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细微之处被忽略了,作为现代人,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失之毫厘,缪以千里”,这一小小的疏忽,恰恰给后来的专制统治者钻了空子。这是孔子、有子所想不到的事。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事父母以仁便是孝,事兄长以仁便是弟。孝弟,只是一个仁字。那么仁又是什么呢?仁,孔子说:“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仁,没有什么固定的程式,也不是非要如何,非不要如何,而是讲求一个恰到好处。“义者,宜也”,义就是恰到好处。一个人思想言行,处处恰到好处,那就是仁。你如果爱父母爱过头了,就难免会指责父母不是,常常惹父母不高兴。这就不恰当,就不仁,不能称之为孝。相反,如果你在父母面前“巧言佞色”,处处讨父母的欢心,明明父母做错了事,你也说他做得对。这也不恰当,也是不仁,不能称之为孝。所以,真正要做到孝是很难的,是要非常高的智慧。光有小爱,没有智慧,不可能是孝子;光有小聪明,没有大爱,也不可能是孝子。一个人真能做到孝,那么天下事,对他来说,就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了。所以,千万别小看了家庭,能把一家人搞得和和气气,各项事情有条有理,那可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

理解了仁与孝悌之间的体用关系,我们就解开了孔子有关孝道的所有论述。

比如: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的这句话长期以来也是被严重误读的。表面上看来,好象是说,父亲生前定下的规矩,子女不能改动,改动了就是不孝。这就是所谓的“祖宗之法不能变”。这就很荒唐嘛!

社会形势在不断变化,一国一家的规矩当然也要适应形势的变化。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矣”。你看,孔子也承认作为外在形式化的礼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但是礼背后的精神内核——仁,却是永远不变的,所以他说:“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矣”。孔孟是赞扬汤武革命的,认为汤、武革命顺天应人,是仁义之举。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尚书》里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可见孔子,并不反对变更成法,而是要看符不符合内在的“仁”。成法符合仁的,就不要变革,不符合仁的,就要适时变革,勇于变革。这才是孔子对祖制、成法的真实态度。

孔子这句话是针对贵族世家而言的。世家贵族,人口多、事务杂,没有规矩难成方圆,长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规范和家族作风。孟子说的“故家遗俗,流风善政”,指的就是这种有良好传承的世家大族。西周封建之所能维持八百年之久,也是得益于这种以家族为载体的贵族精神和家族传统的传承。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生活在有良好家风传承的贵族世家,父亲在世时,摄于父亲的权威,轮不到儿子表现,此时要从细微处看他的志趣,是否有志于仁;父亲去世后,儿子当家了,我们就要看他做了些什么,是不是带头遵守家族的良好规范,传承父辈的优良作风,光大父辈仁爱的品德,如果三年内都没有改变父亲传下来的良好传统和规范,那就称得上是孝子了。

对于父辈的好作风、好传统,当然要继承,不仅要继承,还要发扬光大。孔子的本意并不是要我们墨守成规。

我想,对于父亲在世时做错了的事,来不及更改的,儿子本着仁爱的精神,适时合理地予以变更,这不仅不是不孝,反而是大孝的表现。“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否则,把父辈的错误坚持到底,还有什么孝道可言。我相信,孔子一定不会反对我们的意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