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方气旋--蒙古气旋实习报告

北方气旋--蒙古气旋实习报告

北方气旋--蒙古气旋实习报告
北方气旋--蒙古气旋实习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习报告 2015 - 2016 学年 第 2 学期北方气旋过程实习报告 时间 2016.4.6

班级 长望实验班 学号 20141334027 姓名 杨显轲 得分

一、 概述(请在此部分简要概括总结此次气旋发生的大范围环流形势,并从其演变过程指出其属于那种发展类型气旋)

1) 环流形势:

当高空槽接近蒙古西部山地时,由于上升运动,空气柱垂直方向压缩,造成水平方向辐射,使得气旋性涡度迎风坡减弱,同理在背风坡加强,并且使得等高线成疏散形式。同时由于阿尔泰山脉的阻挡,使得来自于极地的冷空气在迎风面堆积,因而在500hpa 上的温压场上表现为比较明显的温度槽和温度脊(见图1

)。下垫面的非绝热加热作用使温度脊更见明显。并且在蒙古中部地面上出现热低压或倒槽(见图2),当高空疏散槽的正涡度平流叠加其上时,热低压即获得动力性发展,由于低压前后的高空暖,冷平流都很强,这样一方面促进暖锋锋生,另一方面推动山地西部的冷锋越过山地进入蒙古中部,形成蒙古气旋。在此过程中,高空低槽也获得发展。

图 1 4日20时500hpa 高空蒙古西部的温压场

图 2 4日20时地面蒙古中部的低压倒槽 2) 演变过程概要

这是一次随着西风槽的东移,地面冷锋进入新疆到蒙古西部的暖性低压后,发展成为蒙古气旋的天气过程, 按蒙古气旋的分类,这次的过程属于于冷锋进入倒槽型。这次气旋于2002 年4 月4日20时到4 月5 日08 时生成,并在4 月5日08 时到4月6日08时这段时间强烈发展达到锢囚阶段,也是地面气旋发展最强阶段,伴随的天气主要为大风、降温以及降水的天气。最后在4月6日08时之后进入消亡阶段,锋区发展和气旋发展都减弱,并于4月7日20时,气旋完全消失,本次过程结束。在本次过程中的天气变化,过程的形成到发展共3天时间。

二、 北方气旋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从高低空配置分析详细说明其发生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减弱消亡阶段演变过程,对应的天气及天气产生的原因,可附主要图形)

1、 生成阶段

(1)生成阶段发展概述

在4日20时高空就形成了明显的槽脊,地面形成了暖性低压和倒槽。在高空中等温线落后于等高线,并且可以看到槽后有冷平流使得高空槽不断发展。并且可以看到以36区和51区的之间位置,即大约天山山脉的位置为分界线。上部分是冷平流,下部分是暖平流(如图3)。接着随着高空槽前正相对涡度的不断输送,导致地面低压系统不断发展,并且由于冷锋前后的高空暖,冷平流都很强,冷平流使得地面产生正变高,暖平流使得地面产生负变高,从而导致冷锋南下转竖并进入倒槽(如图4),这些系统移动速度很快,均以每天10—15经距度移动,所以在5日08时形成了蒙古气旋。

图 3 4日20时500hpa天山山脉南北温压场图 4 4日20时地面天山山脉附近冷锋(2)5日8时气旋形成的高低空配置

主要从高空500hpa和地面图分析,如图5和6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几点信息

●地面气旋位于高空槽前,正涡度平流使得气旋发展,并且在高空产生负

变高,从而动力因子使得高空槽移动,使得气旋中心发展;

●500hpa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使得高空槽发展,热力因子使地面气旋前

部减压,后部加压,气旋移动,但确使槽发展;

●这个地方对应高空还没有出现闭合的等高线;

●温度平流零线(等高线与等温线的平行区)穿过气旋中心,气旋前部为

暖平流减压,后部为冷平流加压,使气旋沿变压梯度方向或者是沿着引

导气流方向移动

图 5 5日8时500hpa蒙古槽温压场图 6 5日8时地面图的气旋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高空槽会近一步发展,同时气旋中心也会得到很强的发展并且进一步东移。

(3)对应的天气现象

●在蒙古中部44区上方出现小范围的大风天气,主要是因为冷锋是冷

气团和暖气团的过渡带,在此处冷气团势力强,推动暖气团运动,由

于冷暖气团交汇,温度梯度大,热成风也大,因此冷锋上空风速加大

(图6所示)。

●在气旋左方出现小范围的降水天气,主要是受到气旋上部另一条冷锋

的影响,在冷锋上有冷暖气团交界,产生降水(图6所示)。

●在30区附件也产生了降水,在这里一方面是由于西南风和东北风相

遇造成该地区辐合上升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另一方面是位于冷锋

后,冷锋移动过程当中,造成该区域的暖空气被迫抬升造成降水(见

图7)。

●冷锋移动较慢,坡度也较小,处于空中700hpa槽前,为第一型冷锋。

图7 5日8时地面30区附件降水与冷锋分布图

2、发展阶段

(1)发展阶段发展概述

在5日8时到20时这段时刻发展过程中因为碰到高原,所以由于地形的爬坡作用,使得这个系统的高空槽略有减弱,但移速大大加快,并且冷锋继续深入暖性倒槽之中,由于地面暖式切变进一步增强,使得倒槽内暖式切变附件温度梯度不断加大,形成一条暖锋(见图8),12h内移动了10个经距以上。在5日20时到6日08时槽已经越过高原开始下坡,此时槽又得到加强,移速减小,槽前的正涡度平流增强,引起地面气旋和锋区不断发展。并且随着高空槽的配合,地面的锋区不断加强,气旋不断东移,其引导的冷锋逐渐侵袭我国,不断南压并且由之前的东北—西南走向转向偏西走向,对我国华北东北及华南地区产生的严重的影响。并且在6日08时由于冷空气不断南下,暖空气不断抬升,形成了锢囚锋(见图10)。

图8 5月20时地面图(虚线表示12h之前的锋区)

图9 6日8时500hpa(黄色为12h前高空槽)图10 6日8时地面图(虚线为12h前前锋区)

(2)6日8时高低空的配置

●高空槽有明显的移动,温度场仍然落后于高度场,500hpa高空首次出现

了闭合中心,气旋中心不在全部位于槽前了,此时涡度平流相应的减弱

(见图9)

●此时可以发现高空出现暖舌,700和850的高空图上特别明显,并且

500hpa可以发现等高线和等温线的夹角减小,温度平流变小

●地面气旋大致发展到最强阶段,此时气旋中心的等压线相对于之前增多

不少,地面冷锋逐渐追上暖锋,将地面暖空气抬升,气旋锢囚(见图10)。

●此时动力因子和热力因子作用的开始减小,地面摩擦影响增大,相对成

为主要的因子。

(3)对应天气现象

●地面风速加大,并且大风范围扩大,并且大风区域也随着冷锋东移了很

大距离,主要与这里的等压线的密集程度相关,导致该地区的气压梯度

力比较大,所以产生大风,当然也与冷空气的活动息息相关。

●气旋发展旺盛,风区进一步东移的过程中还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造成大

范围降水,同时青藏高原以东和黄河流域以南地区也产生了降水。露点

及温度都有明显下降。

●30区附近,即贝加尔湖右边产生了降水,这个降水的成因主要是第一,

偏西北的气流不断输送贝加尔湖的水汽,导致该区水汽丰富。第二是这

里有东西风的切变,会造成气流的辐合,引起很强的上升运动,造成降

水。

●同时发现在暖锋前也有降水,因为下方的暖空气在移动中遇到较冷的空

气会主动上升,就形成了降水的条件,所以在移动的前沿会有降水,同时也

因为沿海的偏北气流不断输送水汽造成大范围降水。

●在冷锋前开始出现沙尘暴天气,此时在这里因为有大风天气,为沙尘暴

的产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并且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靠近的过程,

在锋后强烈的对流活动会带来大风降水的天气,地表的沙尘很容易在这

样的天气条件下被大风扬起,形成沙尘暴。

●冷锋处于空中700hpa槽前,为第一型冷锋。

3、消亡阶段

(1)消亡阶段概述

从6日8时之后,从高空500hpa可以看到,温压场近乎重合,温度平流逐渐减小,到7日08时的时候,高空中发展成了一个冷性的涡旋系统(见图12),并且可以看到,此时在高空的冷性涡旋系统的北方,即鄂霍次克海的西边形成了一个阻塞高压(图11和图12),这个高压在未来的几天里,影响着高空冷性涡旋系统的东移,并且导致地面的气旋系统一直停留在东北平原附件,在东北平原这里产生了持续几天的降水。地面的锋区在这个阶段开始减弱,当锋区移动到东北平原附近时,由于受到阻高的影响,在这里停留,随着气旋逐渐与锋面开始脱离,首先导致暖锋消失,然后随着上升运动的消失,并且受到地面摩擦的影响,冷锋停留一天之后也消失,本次气旋过程结束。

图11 6日20时500hpa阻塞高压形成

图12 7日08时500hpa冷性涡旋形成

图13 6日20时地面锋区示意图

图14 7日8时地面锋区示意图

(2)7日8时的高低空配置

●此时高空中温压场近于重合,发展成一个深厚的冷性涡旋,并且该气旋

将在以后的时刻因为受到地面摩擦作用减弱慢慢消失(见图12)

●地面气旋变成冷低压,锋面移动到气旋外侧,暖锋首先消失。(见图14)

●此时变压场已经消失,动力因子迅速减弱甚至消失,温压场重合,热力

因子也迅速减弱甚至消失。

(3)对应天气现象

●在6日14时,大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不断推断冷锋的移动,之后

由于该气旋进入消亡阶段,风也逐渐减弱消失,在气旋移动到东北平原

附近,即阻高南方时,大风范围已经维持在小范围。

●在6日20时到7日8时,华北地区沙尘暴的范围进一步加大,主要原因

是盛行来自西北的冬季风,而在这个过程中该区域升降水却很少,随着干

燥的冬季风,不断带来内蒙古高原附沙地的沙尘,导致沙尘暴大范围爆

发,并且在以后一段时间内维持在华北地区附近。

●在6日20时气旋北方出现大范围降水,主要还是暖锋移动时造成冷暖空

气相遇,暖空气被抬升造成降水,并且西部不断有来自贝加尔湖的水汽

提供,还有贝加尔湖东边的两股风辐合也造成降水,所以最后引起该部

分有大范围降水

●7日8时,暖锋消失之后,降水区域开始减小,冷锋前有一定范围降水,

主要还是与冷暖空气相遇有关,在7日20时冷锋消失之后,该区域降水

消失,并且在贝加尔湖东部的降水区由于两股风相遇辐合仍然有小范围

降水,并且维持了很长时间,在8日8时消失。

三、预报着眼点(分不同阶段,给出预报思路)

●在初始阶段和发展阶段,对于高空系统的发展主要从高空形势方程出发,

结合地形等的作用。例如在此次过程中4月4日到4 月6 日槽上都有较

明显的冷平流,加上高低空有利的配置,都有利于槽的发展和气旋的发

展,暖平流与4 月6 日08 时已经较为明显,这是导致本次蒙古气旋锢

囚的关键点,结合地面上暖锋式的气旋性切变暖锋形成于冷锋相接,使

得暖锋进一步发展,并且冷风逐渐追上暖锋相遇形成锢囚

●在初始阶段和发展阶段,对地面气旋的发生发展要从地面形势方程出发,

而在此次过程中地面上的倒槽以及后面形成的气旋性环流中心、低压

中心,一直位于高空槽的前方,在槽前的减压作用下,倒槽得以发展成

为低压,低压得以加强,在加上冷暖锋的相接温带气旋得以生成。当然

在地面图上也要注意暖锋前方大片的负变压区。

●同时在初始和发展阶段,在预报过程中要注意天山、阿尔泰山脉以及萨

彦岭的地形作用及蒙古高原对槽上下坡的影响。例如在发展阶段槽上下

坡的时候就受到高原上下坡的影响

●在消亡阶段要结合北方的高空环流形式整体分析,例如在此次气旋过程

中,北部的阻塞高压对高空的抵压中心和地面气旋中心就产生了很大影

响。

四、小结

本次天气过程在分析中,主要是从天气图的地面图和500hap高空图中分析变化,预报地面天气,高度变化主要看涡度平流、热成风涡度平流、平均冷暖平流。根据高空槽前的正涡度平流(涡度因子)主要使低层系统发展,高层系统移动,冷暖平流(热力因子)主要使高层系统发展,底层系统移动来判断系统的发生发展及移动情况。并得出,此次蒙古气旋在发展过程中,

造成的天气现象除大范围降水外还伴随有大风沙尘及雾的出现,且降温比较剧烈。

《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doc

《北方大旱与体制型缺水》阅读答案及考点分析-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北方尤其如此。此次北方大旱虽然主要是由天灾引起,但也有人祸的原因。 在受灾严重的河南汝阳县内埠村的主要灌溉工程的陆浑水库干渠,多座提灌站和一段已经堆满垃圾的毁坏水渠是当年花巨资修建的灌溉设备,现在都废弃了。像这样花巨资修的灌溉工程,因年久失修、管理不善被废弃,关键时刻不能派上用场的情况,在这次北方大旱中,肯定不止一例。与此相关的是,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但我国农业仍大部分采用大排大灌的方式,实际上让大气将十分宝贵的水资源给蒸发了。 上述情况是造成北方大旱的重要因素。这是一种体制问题而引起的缺水。体制型缺水有别于因水本身很少而引起的资源型缺水和因水质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节水、治污、调水等水资源配置措施不仅带来水资源供需关系的调整,更带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由此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不仅仅在于

水资源本身的稀缺性,更在于我们自身在水的利用与分配方式上存在一定缺陷。体制型缺水是造成我国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干旱地区缺水乃至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公地悲剧(在免费使用公共资源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使资源因被滥用而枯竭)特性的商品,当水变成一种稀缺资源后,在现行的水资源开发管理体制下,人们就会过度使用、侵占和浪费,导致河道断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后果。 对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我们可以采取加大投资兴修水利工程、开发更先进的节水设备、加强水污染治理等措施来解决,但是解决体制型缺水的问题,还得从水的分配和管理入手。像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型工程建设,如果在水的分配上没有作出一个公平合理的制度安排,引水后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很难说。 要解决水资源公地悲剧,有两种选择,一是政府管制,即计划方式,二是将公共资源变成私有资源,即市场方式。但就中国转型时期的实际来看,比较可行的是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形成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和微观定额体系。 甘肃张掖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农业生产区,但是通过水资源管理体制的重构,把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很低程度。关键在于确立了用水价值的概念和水权交易制度。农民有了水资源商品观念后,会考虑改进技术来提高灌溉效率,或者选择需水量更少的作

内蒙古的发展史

Nwei 内蒙古的发展史 --------------------------------------------------------------- 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逐渐统一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刺、蔑儿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诸部。13世纪初,蒙古部首领铁木真征服统一了蒙古地区的诸部后,逐渐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1206年铁木真称汗,号成吉思,建立了蒙古贵族政权——蒙古国。从此,中国北方第一次出现了统一各部落而强大、稳定和不断发展的民族——蒙古族。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建立政权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活动。1211—1260年先后灭西夏和金,版图扩展到中亚、南俄。忽必烈继汗位后,迁都至燕京(今北京市),并于1271年改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了全国,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版图,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1368年元朝灭亡。后来明朝在辽东西部、漠南南部、甘肃北部和哈密一带先后设置了蒙古卫所20多处,各卫所长官都是由蒙古封建领主担任。15世纪初,漠西蒙古瓦刺部和东部蒙古的鞑靼部先后向明朝称臣纳贡,建立了臣属关系。明未,女真建立后金政权。636年后金改为清,漠南蒙古各部封建主,也先后被清朝征服。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人关统一全国,直到1757年平定准噶尔部落。至此蒙古族完全置于清朝的统治之下。清朝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在重新调整蒙古原来的大小封建领主的基础上,参照满族的八旗制度,在蒙古族地区建立了盟旗制度。颁布了以盟旗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诏令,强化和发展了蒙古的封建制度。清朝对蒙古族统治的加强,有效地制止了封建割据和战争,使蒙古族社会获得了近200年的稳定,畜牧业经济得到了很大发展。元代以来,蒙古族在祖国许多科学文化领域做出了贡献。如13世纪中叶写成的蒙古族重要历史、文学名著《蒙古秘史》和清代的著名文学作品《一层楼》等。在医学、历算、数学等方面蒙古族也有重要贡献。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蒙古族人民积极投入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那时驻防在东南沿海蒙古八旗官兵与各族军民奋起抗敌。1841年10月蒙古族爱国将领裕谦指挥三镇将士在浙江定海奋战六昼夜,以身殉国。次年4月英军进犯乍浦,守军7000人英勇反击,其中有蒙古八旗官兵800余人参战,蒙古官兵牺牲200余人。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当英军入侵渤海湾时,内蒙古东三盟和察哈尔旗蒙古士兵5000人,奉调天津海口防守。蒙古各地捐献大量马匹、银两支援前线。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北京,僧格林沁亲王奉命从内蒙古各盟征调蒙古骑兵参战。在大沽口的三次保卫战和八里桥之战中英勇抗击侵略者,其中有4000余名蒙古骑兵参战的第二次大沽口保卫战中,打沉敌舰5艘,击伤6艘,打死打伤英法侵略军592人,获得胜利。在第三次大沽口保卫战中,蒙古族爱国将领乐善率千余官兵坚守炮台,拼死抵抗,全部为国捐躯。在保卫北京的八里桥之战中;从卓素图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和察哈尔调集4000蒙古骑兵穿插奋战,毙伤敌军1000余人。蒙古骑兵也有很大牺牲;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蒙古骑兵以弓箭、马刀抗击了敌方的洋枪洋炮,在中国近代史上写出了爱国爱民的悲壮诗篇。1900年前后与义和团运动相呼应的遍布东西部各盟旗的反教斗争,从1858年伊克昭盟的“独贵龙”运动起到辛亥革命前夕规模较大的反封建赋役、反垦、夺地的斗争共有10多次。

为什么我国北方冬季还发生干旱灾害

为什么我国北方冬季还发生干旱灾害 中新社北京2009年2月3日电(记者阮煜琳)由于入冬以来,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偏少,中国出现了大范围的气象干旱。河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湖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的气象干旱已达重度干旱或特旱。,二00八年十一月以来,中国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偏少程度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 自去年2010年10月以来,黄淮、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多地破同期最少纪录,气象干旱严重。监测显示,截至1月17日,北京连续85天无有效降水(降水量大于或等于0.1毫米),郑州连续76天无有效降水,济南连续35天无有效降水,天津和石家庄连续25天无有效降水。 关于为何我国北方9月——3月冬季还发生干旱的原因科学家们还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说法。 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国北方9月——3月冬季还发生干旱呢?地球膨裂说认为,根本原因是南回归线南移形成的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厄尔尼诺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地球膨裂说认为,南回归线南移是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的真正原因。根据当代天文观测,北回归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都会缓慢变动。 北回归线为什么会移动呢?地球膨裂说认为,根本原因是地震使地球自转轴逐渐倾斜使北回归线北移和南回归线南移。 我们知道,中生代时我们人类还未问世,当时地球上无明显的四季之分。中生代约始自2.5亿年前,结束于6500万年前。中生代时地球上无明显的四季之分,这说明中生代地球自转轴还没有发生倾斜,地球自转轴还垂直于黄道面。因为中生代结束于6500万年前,这说明地球自转轴目前已倾斜的23度26分是6500万年前以后倾斜的。因此23度26分/6500万年=84360角秒/6500万年=0.0013角秒/年。40000千米/3600 =30.8米/角秒。30.8米/角秒×0.0013角秒=0.04米。这也就是说地球自转轴6500万年前以来平均每年倾斜0.0013角秒,这也就是说现在地球自转轴每年倾斜0.0013角秒,每年倾斜0.04米。 地球自转轴每年倾斜0.0013角秒,使黄赤交角增加0.0013角秒,使北回归线每年北移0.0013角秒,南回归线每年南移0.0013角秒。为什么地球自转轴会每年倾斜呢?球膨裂说认为,地震是造成自转轴每年倾斜的真正原因。地震是地

蒙古史

蒙古对外征服成功原因 一、蒙古骑兵,纵横天下的无敌军团 作为一个游牧民族,一个以战争为生产的民族,蒙古军队的核心是蒙古骑兵。随着蒙古帝国的扩张,需要征服的地区的差异,作战方式的多样化,步兵、工程兵、攻城炮兵和水(海)军也开始出现,但是多数由被征服地区征召的民族担任。蒙古骑兵依然保持着帝国军队中的中心地位。蒙古骑兵是世界历史上最优秀最著名的骑兵部队,整个蒙古骑兵部队都是骑射骑兵,分为轻骑兵和重骑兵两种。弓箭,简单的蒙古复合弓(使用动物角和木材制成)是蒙古骑兵的标准武器。蒙古复合弓的拉力要超过80磅,有效射程在180米左右。据说蒙古弓箭有一些配备有两种箭头,有些箭头轻巧尖锐,适合射击远距离目标,有些箭头后重宽平,适合射击近距离目标。蒙古骑兵进攻开始时候,就是首先以骑射骑兵的弓箭不断向敌军进行火力覆盖,通常仅仅是这样的箭雨就可以让敌军产生巨大伤亡并陷入混乱,然后再以重骑兵加以冲击和歼灭。正因为蒙古人的部队清一色由骑兵组成,因此具有相当大的战略优势。由于军队中没有步兵,所以蒙古骑兵可以毫无顾忌地自由行动。由于单一的骑兵部队没有掩护步兵的责任,所以可以纵横驰骋,随意选择要攻击的地点,而步兵则没有如此强大的机动能力,无法及时增援,也正因为骑兵所具有的机动能力,可以使骑兵迅速转移攻击方向,使敌人来不及判断蒙古人的动向,从而掩盖了自己的战略意图。而且蒙古人没有后勤辎重部队,这一点直到第三次蒙古西征才得以改变。蒙古人的军队中,每个蒙古骑兵都有很多匹马,至少有四、五匹,最多有十八匹,在长途奔袭的远程进攻中,马歇人不歇,蒙古骑兵随时换马继续作战。由于大部分蒙古战马都是母马,所以蒙古骑兵在奔袭中只取一些马奶冲击,也随身携带一部分肉干和乳酪,有时甚至只喝一些马血,一如欧洲人的记录,“蒙古人生吃各种肉类,喝浑浊不堪的泥水”,其他的补给全部由战争过程中的抢夺得来,蒙古骑兵进攻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地区都来不及进行坚壁清野。正因为蒙古草原的恶劣的自然环境,使长期缺乏资源的蒙古人形成了惊人的耐力和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而蒙古马也同样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不挑剔食草和水,比任何一种欧洲的战马都能持续不断地跑更远的路。这种闻所未闻的持续不断的机动作战能力是蒙古人的对手无法想象的,很多对手几乎是在一阵旋风和闪电般的攻势下被摧毁了!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也是最早的“闪电战”作战模式! 二.蒙古人还拥有一个庞大而严密的情报网 在每次大战之前都会有大量间谍进入即将进攻的地区刺探情报和散布谣言制造恐惧。蒙古的商队在为帝国赚取利润的同时也充当情报员的身份。蒙古军队在远征时候也会向被征服地区的周遍派遣大量骑兵进行侦察性进攻,为以后的远征进行准备。 三.蒙古人同样喜欢利用心理作战的方法。 蒙古人在攻占一个地区之后有可能将一部分战俘放走并驱赶很多难民涌向下一个他们要进攻的地方,让这些难民和战俘向所经过的地区散布恐怖的信息,造成即将被征服地区的恐惧心理和混乱,并消耗当地的粮食储备。在一系列的宣传战中瓦解敌人的抵抗心理。在攻城时候,蒙古人会驱赶被俘的当地人和士兵走在攻城的前列或者强迫他们操纵攻城武器,这样守城的士兵就不得不杀死自己的同胞或者亲人,有时候守军会因为无法忍受杀死自己人而放弃抵抗。这是成吉思汗在进攻中国中原地区之后想出的战术。 四、蒙古人的攻城武器 随着蒙古人逐渐统一草原进入农耕区,更多的城市也进入蒙古人的视野中。蒙古人以前生活的领域从来没有过城市,自然对于什么是城市、城市的作用、城市文化以及如何攻打城市都一无所知。骑兵长于野战但是却不适用于攻城,蒙古人在早期的攻城战中只能以骑兵的弓箭向城墙上的士兵进行打击,或者射出火箭点燃城内的建筑,然后骑兵下马云梯攻城。但是蒙古人的数量有限,在伤亡巨大的攻城战中往往得不偿失,如果总以骑兵下马强行攻城的方式进攻,可能中国还没有打下来,蒙古人就全军覆灭了。而且蒙古人还见识到了守城的金军士兵使用的火药武器的威力,那是女真人从汉族人那里学会的。很快,蒙古人从攻陷的中国城市中征召攻城技师,制造大量的攻城武器。它们包括可以发射巨石和各种燃烧弹的投石机,可以发射火箭的弩炮,用于攻破城门的攻城槌和可以打击城墙上的敌人的、可以活动的攻城塔楼。火药武器也被用于蒙古人的进攻中,“霹雳炮”(一种装有石灰的早期炸弹)、震天雷(装有火药和铁渣的炸弹,也称“铁火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 正文: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 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 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 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 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 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现在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

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 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 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了。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 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 (用 2.5 米长的柳条 交叉编结而成)架好, 再架上顶部的“乌尼” (长约3 . 2 米的柳条 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

河南干旱

汝河枯成“砂石场”

“卡脖旱” 八月十五定收成 ?古希腊伟大文化的中心——位于雅典西南100公里,历经几世纪繁荣文明的迈锡尼(Mycenae)古,于耶稣诞生前1200年前 后,因为旱灾及由旱灾引起的饥民暴动而变为废墟,迈锡尼文 化也随之彻底毁灭。 ?唐天宝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纪中期,连年大旱,以致瘟疫横行,出现过“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惨景象,全国人口 由原来的5000多万降为1700万左右。 ?明崇祯年间,华北、西北从1627年到1640年发生了连续14

年的大范围干旱,以致呈现出“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惨景象。这次特大旱灾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全世界上世纪发生的“十大灾害”中,洪灾榜上无名,地震有3次,台风和风暴潮各一次,而旱灾却高居首位,有5次,它们是: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1928—1929年,中国陕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逃者40余万人,被卖妇女竟达30多万人。?1943年,中国广东大旱。许多地方年初至谷雨没有下雨,造成严重粮荒,仅台山县饥民就死亡15万人。有些灾情严重的村子,人口损失过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无水浇灌庄稼,粮食歉收,造成严重饥荒,死亡350万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2500万人,逃荒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200万以上。仅撒哈拉地区死亡人数就超过150万。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旱灾,并被纳入近50年来我国“十大灾害”之列。

北方气旋过程总结

北方气旋过程总结 1.概述 这是一次随着西风槽的东移,地面冷锋进入暖性倒槽中,发展成为蒙古气旋的天气过程,属于冷锋进入倒槽型。这次气旋于1971 年4 月5 日08 时到4 月6 日08 时生成,4 月7日20 时达到最盛地面气旋伴随的天气主要为大风、降温以及降水的天气。 本次过程中的天气变化,本次过程形成供3天时间,5号08时起,由于高空小槽造成冷空气南下,天山山脉附近出现大风,其以北地区出现大范围的降水区,到6号08时大风区向东移动至蒙古高原地区,原天山以北雨区部分东移至天山山脉以东,冷风过境处产生降温。7号08时由于气旋发展旺盛,风区进一步东移的过程中还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造成大范围降水,同时青藏高原以东和黄河流域以南地区也产生了降水。露点及温度都有明显下降。 2.环流形势 当高空槽接近蒙古西部山地时,在迎风坡减弱,在背风坡加强,等高线成疏散形式。由于山脉的阻挡,冷空气在迎风面堆积,因而在温度场上表现为明显的温度槽和温度脊,下垫面的非绝热加热作用使温度脊更见明显。在蒙古中部地面上出现热低压或倒槽,当高空疏散槽的正涡度平流叠加其上时,热低压即获得动力性发展,由于低压前后的高空暖,冷平流都很强,一方面促进暖锋锋生,一方面推动山地西部的冷锋越过山地进入蒙古中部,形成蒙古气旋。在此过程中,高空低

槽也获得发展。 5号500hpa图中,西西伯利亚-巴湖-帕米尔高原西侧的低压槽处,呈现明显的冷平流,中高纬地区呈两槽一脊,以纬向风为主。6号槽脊加深,经向风加大7号进一步加深,形成三槽三脊。在这个环流形式中,5号地面生成倒槽,6号发展为温带气旋,7号气旋继续发展成为锢囚。 3.气旋发生发展过程 分析本次过程的高空环流形式可知, 在5号500hpa图中,西西伯利亚-巴湖-帕米尔高原西侧的低压槽处,呈现明显的冷平流,中高纬地区呈两槽一脊,以纬向风为主,6号槽脊加深,经向风加大,7号进一步加深,形成三槽三脊。在这个环流形式中,5号地面生成倒槽,6号发展为温带气旋,7号气旋继续发展成为锢囚。 分析700hpa高空图可知:5号蒙新高地西北侧出现阶梯槽,温度场稍稍落后于高度场,在其西侧出现较为明显的冷平流,加之以南有暖平流出现,共同促进小槽的发展。北支槽在西风带中会东移,南支槽在向东南方向移动过程遇到蒙新高地爬坡减弱,造成其移动速度加快。塔里木盆地上空有热低压。6号南支槽下坡减压,伴随着小槽的东移,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槽线上有很强的冷平流,乌拉尔山以西为疏散的槽脊,等高线和等压线均成疏散状,正涡度平流加强,槽脊发展旺盛。下游脊有暖平流也发展,同时与南部东移上坡的热低压合并使得槽的强度重新加强,造成移速减小,槽前正涡度平流明显增

干旱的原因

干旱的原因 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长江区多为伏旱,华北区旱灾频率最大以春旱最为严重,个别年有春、夏、秋连旱;西南地区四季都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地区多夏旱。它们分别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另外,东北地区到底是以春旱为主还是以夏旱为主?教材上是说盛夏季节常引起旱灾,可人教社星图社地理室合编的星图社出版的地图册上 p19“中国的干旱灾害和季节干旱地区分布”一图却又用春旱表示东北区。 干旱在我国是影响面最广,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 干旱的概念:指在农业技术水平不高的条件下,由于长期降水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引起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影响正常生物发育而减产失败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 干旱的类型: 1、按干旱发生的原因分类 (1)土壤干旱 土壤含水量少,土壤颗粒对水份的吸附力,植物的根系难以在土壤中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去补偿蒸腾的消耗,植物体内的水分收支便失去平衡,从而影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以至发生旱害。 (2)大气干旱 虽然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水分,但由于空气极度干燥、光照强、气温高,植株蒸腾加剧,终使水分入不敷出,植株体内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遭致旱害。 2、根据干旱发生的季节分类 (1)春旱 春旱主要发生在3-5月份,这时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的许多地方,春季温度回升很快,空气干燥,太阳辐射较强,风力大,蒸发力强,在这些地区冬季降水稀少,一量春季长时间无雨或雨量明显偏少,就易发生春旱。 (2)夏旱 日射强烈,气温很高,空气温度低,因而土壤蒸发及植物蒸腾都很强,如长期少雨或无雨极易造成干旱。 (3)秋旱 秋旱的特点与夏旱相类似,但强度稍弱。秋夏主要影响夏播作物和部分晚熟春播作物的灌浆成熟,影响越冬作物的播种和出苗。 (4)冬旱 由于冬季,大陆性干冷气团控制我国广大地区,降水稀少,且多西北大

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料

蒙古族传统文化资料 惟妙惟肖的蒙古族剪纸文化我国许多民族都有着剪纸这项民间艺术,而蒙古族的剪纸艺术却应用广泛,其历史却可以追寻到北魏时期,在这样代代相传的千古遗风中,使得剪纸艺术更加的贴近生活。 剪纸是蒙古族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学研究,其渊源可追溯到北魏时期,而学术界观点是远古时代。他们认为那时人类就已经发现和运用了以影像作为形象表记的艺术手法,并相继创造了在各种材料上镂刻、透空的艺术语言。这种完善的远古艺术手法在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红山文化的玉雕、匈奴与东胡铜器等都有所体现。今天的民间剪纸与之在造型方式和外部特征上极其明显的一致。这充分说明它们之间的传承和延续关系。民间艺人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将千古遗风代代相传,使剪纸艺术成为一种贴近生活、植根于大众的民间艺术。 蒙古族传统的游牧生活无论从信仰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到婚丧嫁娶等民俗活动,民间剪纸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空间象征和族群生命记忆的功能。 蒙古族剪皮艺术最常被用来装饰马鞍及鞍垫,多用皮剪成鸟、盘肠、回纹、交叉图案等纹样贴绣缝缀于马鞍上,既醒目大方又富有装饰感。剪皮贴花还多用于民间流行的盛乳

革囊等生活用品上,或摔跤服等服饰上。 在丰富多彩的蒙古族民间刺绣中,有靴花、枕花、鞋花、肚兜花、荷包花等不同类型的剪纸图案,还有毡绣和服饰贴花都是先剪后绣、剪绣结合的。蒙古族剪纸风格单纯质朴富有草原的乡土情趣,多以盘肠、卷草、花鸟、卷云,石榴、西瓜、葫芦等作为刺绣图案,有些花边和角隅纹样采用规则对称或重复的二方连续图案。 在草原牧区的剪皮与剪纸中,多采用造型奇异的形象,具有粗壮、热烈、奔放、丰满和简洁的特色,多数作品以半侧身的形象出现,以程式化的方式表现物象的各种结构,充满生命的活力。如在剪纸中点可以表示头饰中的珍珠、动物的腿、树的叶、锯齿纹可以代表鸟兽的毛以及衣服的皱褶等。剪纸布局也采用了透明透视的方法即大小套叠,如大动物身上刻小动物,大动物一般都被视为是小生命的母体,小动物可以是腹中的胎儿,具有强烈的的装饰效果,这种装饰风格在北方原始岩画中也可以看到。

内蒙古近代史料

内蒙古近现代档案史料 (一)、通志 内蒙古十通 刊野、王新民:《旅蒙商通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刊野:《内蒙古文化大革命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刊野:《内蒙古轶闻旧事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刊野:《内蒙古民俗风情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刊野:《绥远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刊野:《内蒙古知识青年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刊野:《内蒙古旅游资源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刊野、宿梓枢:《呼和浩特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刊野:《内蒙古国土资源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刊野:《内蒙古自然灾害通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二)、地方志 哲里木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哲里木盟志》方志出版社2000 呼伦贝尔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呼伦贝尔盟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 呼和浩特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呼和浩特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兴安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兴安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包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包头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巴彦淖尔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巴彦淖尔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 乌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乌海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锡林郭勒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锡林郭勒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赤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赤峰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阿拉善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阿拉善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伊克昭盟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伊克昭盟志》现代出版社1994 (三)、档案史料 牧人《内蒙古自治区盐业史料》内蒙古盐学会1997 林明《内蒙古的新生》内蒙古平明出版社1952 以下来自于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 《兰台印记》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2009 《内蒙古统战史档案资料》档案出版社1987 《内蒙古自治区运联合会》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 《内蒙古文史竺书》档案出版社1986 《内蒙古民族团结革命史料》档案出版社1983 《绥远九一九起义<史料专辑>》内蒙古档案馆1986 《内蒙古农垦研究》内蒙古档案馆1986 《内蒙古水利档案史料》内蒙古档案馆1987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史料》内蒙古档案馆 《准格尔萨克衙门档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四)、论文 曹永年:《内蒙古历史渊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 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指的是蒙古族历史上传承下来并对古今蒙古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伦理道德观点、理论和学说的总称。蒙古族是以“蒙古”为族名,9世纪前后走上了蒙古高原的历史舞台,13世纪初期开始崛起,建立了民族共同体的国家,创制了通用文字,继承并发扬了蒙古高原连续几千年的游牧文明的主要成果,至今它已成为中国北方古代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人的历史活动,可以说从一开始就与祖国内地的历史进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蒙古族成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已有可靠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已达千年之久。虽然说蒙古族及其《圣主成吉思汗》(蒙古民间有《圣主成吉思汗》歌曲,元代有《圣武亲征录》一书。一般说,成吉思汗去世后的几百年间,通过历代蒙古统治者的有意识的宣扬以及蒙古民间的神化促成,成吉思汗已经成为了蒙古族民族英雄和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符号,逐渐被神化,被捧为圣人)主要以他们的领土扩张及征服战争而闻名于世,但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调节和规范族群内的各种利益关系及临近族群(包括临近各民族和国家)的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与其他民族一样创造了灿烂而独具特色的伦理道德及其思想文化。蒙古族传统伦理道德文化是整个蒙古族精神文化中的精华和核心部分,它在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受到了中国境内其他各民族及其他国家和民族伦理道德及思想文化的影响,并且在相互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其他民族和地区的伦理道德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根据蒙古社会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以往蒙古族历史、文学史以及哲学思想史研究的成功经验,同时参照中国历史和思想史研究以及其他民族思想史研究的方法,我们认为蒙古族传统伦理思想(远古时代到近代)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远古时期伦理道德意识(?——1205年);第二、中古时期伦理思想[上](1206 -1368年);第三、中古时期伦理思想[中](1369-1636年);第四、中古时期伦理思想[下](1637-1839年);第五、近代伦理思想(1840-1918年)等五个历史发展时期。下面就简要阐明上述分期的理由和各阶段的主要文献材料及其基本的伦理道德思想内容。 第一阶段,本阶段之所以称之为“远古时期”,是因为它是我们现在还无法断定确切年代的史前时期。以“1205年”来分界远古和中古时期,是因为以蒙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干旱》优秀教案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干旱》优秀教案 截至1月19日,河北、山西、安徽、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7省冬麦区受旱面积总计达1.04亿亩,其中重旱2428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96万人、大牲畜67万头。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 1、干旱干旱通常指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因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 2、旱灾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 3、北方此次干旱表现了哪些特点: 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 4、北方此次干旱产生的原因

一是今年空中气流以西北气流为主,也就是大气环流在中纬度地区盛行西北环流,西北气流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雨雪天气。 二是暖湿气流偏弱能给北方带来降水的西南暖湿气流几乎不存在 三是处于周期性的干旱期 四是气温显著偏高 五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5、干旱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危害: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尤其是对冬小麦越冬极为不利。干旱易引发森林火情,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而且直接影响 __发展 措施:要合理调配水源,加大灌溉力度。野外用火需加倍小心。实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业,利用秸秆覆盖等措施进行保墒抗旱。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发展节水灌溉,修建引水蓄水工程、选择耐旱作物等 6、沙尘暴: 沙尘暴(黑风暴)是大风扬起沙尘,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属于沙尘天气(浮尘、扬沙、沙尘暴)中最强的一种。沙尘暴易发生于降水少而多大风的季节,多发生于沙漠及邻近的地区,中亚、北美、中非及澳大利亚是世界四大沙尘暴区,中国北方是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我国北方冬春季节,特别是春季,空气不稳定,多大风(冷锋活动),气温回暖解冻,干旱少雨而蒸发加剧,地表干燥裸露疏松,容易起沙。人类不当活动破坏植被和地表,增加了沙尘,是导致沙尘暴日益频繁的重要原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尘源区,沙尘向东南输送,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地区是沙尘暴的主要影响区。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强风、风蚀土壤,沙埋,严重的大气污染,影响交通等。通过气象卫星对沙尘暴的监测,目前已能作出准确预报。减缓沙尘暴灾害频率与强度,关键在于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如建设防护林,从沙源区防治沙漠化入手,制止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对不适宜耕种的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推广免耕法,加强国际合作等。

北方气旋--蒙古气旋实习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习报告 2015 - 2016 学年 第 2 学期北方气旋过程实习报告 时间 2016.4.6 班级 长望实验班 学号 20141334027 姓名 杨显轲 得分 一、 概述(请在此部分简要概括总结此次气旋发生的大范围环流形势,并从其演变过程指出其属于那种发展类型气旋) 1) 环流形势: 当高空槽接近蒙古西部山地时,由于上升运动,空气柱垂直方向压缩,造成水平方向辐射,使得气旋性涡度迎风坡减弱,同理在背风坡加强,并且使得等高线成疏散形式。同时由于阿尔泰山脉的阻挡,使得来自于极地的冷空气在迎风面堆积,因而在500hpa 上的温压场上表现为比较明显的温度槽和温度脊(见图1 )。下垫面的非绝热加热作用使温度脊更见明显。并且在蒙古中部地面上出现热低压或倒槽(见图2),当高空疏散槽的正涡度平流叠加其上时,热低压即获得动力性发展,由于低压前后的高空暖,冷平流都很强,这样一方面促进暖锋锋生,另一方面推动山地西部的冷锋越过山地进入蒙古中部,形成蒙古气旋。在此过程中,高空低槽也获得发展。 图 1 4日20时500hpa 高空蒙古西部的温压场 图 2 4日20时地面蒙古中部的低压倒槽 2) 演变过程概要 这是一次随着西风槽的东移,地面冷锋进入新疆到蒙古西部的暖性低压后,发展成为蒙古气旋的天气过程, 按蒙古气旋的分类,这次的过程属于于冷锋进入倒槽型。这次气旋于2002 年4 月4日20时到4 月5 日08 时生成,并在4 月5日08 时到4月6日08时这段时间强烈发展达到锢囚阶段,也是地面气旋发展最强阶段,伴随的天气主要为大风、降温以及降水的天气。最后在4月6日08时之后进入消亡阶段,锋区发展和气旋发展都减弱,并于4月7日20时,气旋完全消失,本次过程结束。在本次过程中的天气变化,过程的形成到发展共3天时间。 二、 北方气旋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从高低空配置分析详细说明其发生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减弱消亡阶段演变过程,对应的天气及天气产生的原因,可附主要图形) 1、 生成阶段 (1)生成阶段发展概述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蒙古族传统图案产生与发展及象征寓意 从象征性文化角度研究蒙古族家具图案蕴含的思想文化因素,是研究蒙古族家具本质及其内在的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 不同的地域造就出了不同的文化,正是广袤的北方草原孕育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传统。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极其重视装饰,并且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除了鲜明的游牧特色,还因为其特殊的发展历程,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多元、开放的特点,同时又自成体系,具有蒙古族文化独有的魅力和品格。换句话说,蒙古族将思想、情感的外化形式集中体现在了装饰艺术中,图案和花纹就是展现这种精神诉求的无声语言。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直观地体现出了蒙古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点,蒙古族的图案与花纹有着悠久的历史,吉祥的,对称正是平衡、圆满的形象化再现。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和情感,在蒙古族图案花纹中都很注重连续而忌讳中断、注重案也经常是合成的,形成了各式各样的适合纹样。这些都是蒙古人在二元价值观的基础上,渴求平衡、协调、秩序以及长久、完整和圆满的象征性表述。再有就是,蒙古族的图案花纹不仅是在形式上体现着吉祥的寓意,而且许多图案本疾病、痛苦和自身命运的无法把持和由此生都会有许多的吉祥图案,甚至有字符、宗教类物相匹敌。所以,游牧文化将动物作为装饰的恒定题材,除了动物对于游牧人的重要性以外,也包含着对于动物能力的崇拜。

蒙古族对于犄形纹样的大量使用,绝不仅仅是出于美观的需要,还因为这些犄形纹样所蕴涵的吉祥和祈求牲畜增产的意义。因此,在蒙古族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各式各样的犄形纹样来装饰家居。民族性的象征在蒙古族文化中,对于一切日常用品都词,充分体现了蒙古族文化尊重生命的本质。事实上,蒙古族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赋予日常生活以非常意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和载体表达着对自然万物的尊敬与感谢,具有视一切事物为平等的健康心态。这从其文化中都可见到。蒙古族的文明深深根植于养育它的广袤无垠的大草原,在如此起伏骤变环境中生长起来的蒙古人同这里的一切生物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超乎常人的抵抗力和忍耐力,草原培育了蒙古人勇敢顽强的性格和对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这种在所能见到的,可以进行装饰的一切事物上进行装饰,其实就是一种给一切事物赋予尊严,视一切生命为平等的行为,是对生命在最广泛意义上的一种尊重,体现综观蒙古族的图案花纹,它以其流畅的程式化语言,富有想象力的造型和典雅古朴的配色共同创造了健康、大气、而又充满了感性秩序的装饰艺术。在蒙古族的装饰艺术中,每一类的图案花纹都在用自身生动的表现方式揭示着蒙古人思想、情感的信息,讲述着蒙古族文化对于世界的见解与态度。以蒙古族的装饰艺术而言,在想象的真实与真实的想象之间自由穿梭和转换着,蒙古族艺术中这种自由而感性的特质,一直以来在一代代的蒙古人身上从未消失过,这是蒙古人独特的民族性为其艺术打上的印记。

中国旱灾史

中国自古经常饱受天灾、旱灾、水灾、瘟疫袭扰。邓拓编著的《中国救荒史》中介绍:“中国历史上水、旱、蝗、雹、风、疫、地震、霜、雪等灾害,自商汤十八年(前1766年)至纪元后1937年止,计3703年间,共达5258次,平均约每6个月强便有灾荒一次。”李约瑟统计,在过去的2100多年间,中国共有1600多次大水灾和1300多次大旱灾。陈达在《人口问题》中统计,自汉初到1936年的2142年间,水灾年份达1031年,旱灾年份达1060年[1]。旱灾(drought)其实即是缺乏水,农产品因此而枯萎,导致饥荒。干旱大部分发生在中国北方地区。水灾则多在江南地区。 商朝 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前1766-1760年间),曾有连续七年的大旱,《管子·轻重篇》曰:“汤七年旱,民有无子者。”管仲还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其五害。”[2] 周朝 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前858-853年),连续六年大旱[3]。 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史载“三川竭,岐山崩”。伯阳父认为“山崩川竭,亡之征也”[4]。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 汉朝 《盐铁论·水旱》:“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 《史记·孝景本纪》载后元二年“大旱。衡山国、河东、云中郡民疫”。 《前汉书·武帝本纪》载,(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 [5]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发生大旱灾。 东汉安帝初,“连年水旱灾异,郡国多被饥困……时饥荒之余,人庶流迸,家户且尽”[6]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青、徐炎旱,五谷损伤,民物流迁”[7]

蒙古族通史

清朝对蒙政策对蒙古后期发展的影响 满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得以统一全国并统治中国长达二百余年,这里虽然原因很多,但其中它妥善处理了与蒙古民族的关系,和蒙古封建主广泛建立联盟,使之成为其政权的可靠支柱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清王朝初期,统治阶级的为了扩充自己的势力首先拉拢周围的蒙古族贵族,采取一些联姻等手段并且恩威并施将漠南的蒙古族臣服于旗下,在利用这些力来对付其他蒙古族各部。因为蒙古族分别有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系。蒙古族三大部系在祖国的边疆过着游牧的生活。清朝入关之前,为了防止蒙古族各部时期成为边疆势力,采取了一系列镇压与怀柔并举的政策, 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终于使蒙古族各部成为了大清王朝的臣属。如何联合和治理蒙古,历史的经验教训是深刻的。与匈奴的“和亲政策”,也不同于北宋与契丹的“城下之盟”,如果采取明朝修长城的办法,想用一条军事上的防御工事做为分界线,扼守蒙古人南侵,结果徒劳无益。明朝时,蒙古瓦刺部打到北京德胜门,清初,皇太极突破长城直袭山东充州等地,都说明,只靠一条军事设施,来解决中央王朝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不会得到圆满结果。所以,清王朝主张,“以蒙古部落为之屏藩,而较长城更为坚固”的方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整套管理措施。但是这些政策也给后来的蒙古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联姻是清帝笼络蒙古的重要措施,长期的满蒙联姻,使蒙古很多部的领主贵族世代与清皇家保持姻亲关系,皇家格格、公主与她们的蒙古额驸,又繁衍大量的子孙后裔王公台吉,他们都与清帝有甥舅或外孙外祖父等关系,不少人又被清帝指婚,招为额驸,每年,他们还要轮班到北京或承德觐见皇帝,接受宴赏。累世联姻,扯不断的血脉亲情,进一步增进了蒙古王公贵族与皇家的情感。这些皇家姻亲领主贵族,是蒙古稳固隶属清中央的重要向心势力。作为与清室联姻较多的喀喇沁部,更是如此。据《清朝公主下嫁赤峰实录》中的史料记载,有清一代,清王朝与喀喇沁部蒙古的联姻次数达到一百多次。这种联姻行为的频繁,使得喀喇沁与清廷的联系更加密切起来。满蒙联姻在喀喇沁蒙古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清朝满蒙联姻规定,公主和贵族女子嫁往蒙古时,有一定数量的陪伴人员,凡公主下嫁,必具媵送。大量的陪送人员在蒙古草原安家落户,他们将内地的比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带到了当地,推广农耕技术,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到18 世纪后半叶,在长城沿线的归化、热河、察哈尔一带,形成了相当数量的农业区,改变了当地单一的游牧经济格局,促进了半农业化的进程,很多蒙古牧民开始转向务农。如卓索图盟土默特旗、喀喇沁三旗,到1749 年有耕地二千五百五十六顷,主要种植作物有小麦、大麦、青稞等作物。公主、格格的下嫁,她们带来的陪嫁户开始在喀喇沁这一传统的游牧区种地、种菜、开荒务农,使当地蒙古人逐渐意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它不仅增加了当地的税收,也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原来喀喇沁地区蒙古人粗放型耕种。受汉族移民潜移默化的影响,喀喇沁地区的蒙古人“渐染汉俗,操作亦如汉人”。这些外来人口,对于喀喇沁地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移民的迁入,解决了喀喇沁地区人少地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荒地的大量开垦,加速了喀喇沁地区的农业得到开发和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工商业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清朝时期,蒙古地区形成了诸如归化、恰克图、绥远等著名的商业城镇。凡出嫁蒙古的皇家公主、格格等,都要媵送奴仆人户及人口,以供服侍,使她们在异乡的草原游牧地区,仍能保持在京时的贵族生活方式。此外,公主、格格的下嫁也带来

北方大旱警示我们需要偿还欠账

北方大旱警示我们需要偿还欠账 一场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受旱面积大的冬旱正肆虐北方冬麦区,一些省市遭遇数十年一遇的旱灾,其中陕西遭遇20年一遇的旱灾。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此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抗旱。一场波及半个中国的抗旱大战已经拉开帷幕。由于这场旱灾波及地带多为冬小麦主产地,因而对今年全国粮食生产构成极大威胁,“民以食为天”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而“无粮不稳”也是中国的历史经验,因而,这场旱灾的威胁程度不亚于去年的雨雪冰冻灾害。 从权威气象和农业部门的分析看,此轮北方大范围干旱的直接原因是降水大幅偏少,可是如果以历史的眼光观察,旱灾的间隔缩短、灾情的来而复往,仍然可见环境恶化后的自然报复规律。大自然的规律人力难抗,多年的环境掠夺和生态破坏,冰冻三尺非一日所能融,在环境保护日益关注与强化的当下,也亟需从更多的领域探寻遏制天灾的对策,尤其是人类自身的抗灾能力。 历史常常是今天的一面镜子,经常以镜为鉴,往往能从历史深处找到弥足珍贵的经验。 纵观我国经济史,会发现一部经济史就是一部农业史,一部农业史就是一部农田水利史。秦朝之所以一强独大,兼并六国,离不开雄厚的关中经济,而经济的强势离不开大兴农田水利,司马迁评价当时关中郑国渠时这样说:“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蜀守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惠及当地两千年,天府之国的富庶一度与此息息相关;新疆地区的坎儿井对当地农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至于历朝历代各种河渠水利的建设,更是扼住了防洪抗旱的咽喉,成为沃野千里、走出靠天吃饭模式的关键措施。如此,建国后,共和国投入巨资兴修水利,一为提升抗灾能力,二为驯服灾害、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央追加的1000亿元投资中,高达200亿投入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 可是,在很长的时间里,GDP成为重中之重,立竿见影的效益成为投资首选,因为很多地方政府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投资偏少、融资乏力、欠债很多,所以,一旦发生旱情,很多地方的水利设施不是病险危重蓄水不足、抗旱乏力,就是临时救急、事倍功半。针对此次旱情,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就指出,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耕地没有水利设施,主要是靠天吃饭。江西省几年前在遭遇一次大旱后,当地一受灾城市副市长就深刻反思:“大旱灾暴露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欠账太多”,而当地一位副县长更坦承:“如果水库状况良好,汛期蓄足水,干旱时农民生产生活就容易多了。” 技术实测,有1、4万标准亩。”杨柳井乡政府办公室主任李俊说,“老乡的热情难却。我们为安康补充规划了3000亩面积,准备年底实施。” “我的嘴巴都说酸了!”陈育良比喻。他的话中之义是,农民的积极性并非“油然而生”。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曾有不少教训,伤了农民的心。”陈说,“再让他们干这个,他们首先会问,是不是又是栽了砍、砍了栽,白费力气?” 当地政府为此开展了宣传动员,向农民反复解释。和以往由政府一手包办不同,这次完全是公司化操作,农民不拿一分钱,技术由金光集团负责专业化指导,种苗也由其无偿提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