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年)》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年修改)方案公示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按照省城乡规划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对《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进行局部修改。为增强城乡规划的公众参与度,促进广大市民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将《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修改)》方案进行公示。

一、规划公示时间

年月日—月日

二、意见和建议反馈方式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年修改)

方案简介

一、修改背景

《滁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自年月由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以来,已经实施了年时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九大相继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和新发展理念。我市正在加快实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与南京、合肥都市圈协同发展,同时也面临着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新城市管理的新任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政策背景、社会环境和发展机遇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亟需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

二、修改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

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生态融城,以城乡生态网络为本底,优化用地布局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创建生态文明城市。

(二)坚持局部修改、动态维护的原则

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省政府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局部修改。保持规划期限不改变、城市发展方向不改变、城市性质不改变、城市生态绿地不减少、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的延续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修改主要内容

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涉及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区规划、中心城区规划三个层次。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改重点主要是完善综合交通规划,城市规划区规划修改重点主要是局部调整城市开发边界,中心城区规划修改重点主要是优化用地布局规划等内容。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改

.深化市域铁路交通规划

依据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衔接区域性重大建设工程及相关专项规划,增补合青高铁、滁宁快轨、三洋铁路。

合青高铁。合肥与青岛两个“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快速铁路网,在滁州市域范围内途经定远、明光,设定远站和明光高铁站。

滁宁快轨。即南京都市圈轨道线,经南京北站与南京市轨道交通系统衔接,自南京北站向西,由汊河南部、水口镇、苏滁现代产业园、政务中心、科教园接入滁州高铁站。

三洋铁路。三洋铁路西起三门峡东至如东洋口港,途经河南、安徽、江苏省,在滁州市域范围内经过凤阳县、明光市、来安县和天长市,为客货运铁路线。

.优化市域高速公路布局

加快融入长三角,淮扬高速公路(来安至六合段)、马滁高速公路(滁州至天长段)、滁州市西环高速、徐明巢高速(明光至全椒段)公路。

淮扬高速。起点为淮南,经定远、滁州、来安、六合至扬州,加强了滁州与南京的交通联系。

徐明巢高速。起点为徐州,经明光、定远、全椒至巢湖,加强了滁州与合肥、徐州、芜湖的交通联系。

(二)城市规划区修改

落实安徽省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按照《滁州市空间规划》和《滁州市城市生态网络规划》的要求,增补市本级城镇开发边界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区开发边界范围平方公里。

(三)中心城区修改

在坚持“年限不变、目标不变、战略不变、规模不变、绿量不变”的原则下,共调出(减少)近期不使用的规划建设用地平方公里,调入(增加)规划建设用地平方公里。

.用地布局调整优化

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的实施意见》(皖发〔〕号)要求,落实省域空间规划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上位规划,结合城市转型发展需求,衔接空间规划、生态网络规划及其他相关专项规划。通过“减、增、调”对用地性质进行优化调整。

2.中心城区道路优化

按照原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本次规划修改道路线形衔接道路设计进行了细化,增加了公共交通和停车设施建设,适当增加支路网密度,构建快捷通畅的城市综合交通路网。

3.生态绿地布局优化

结合空间规划对于生态红线的管控要求,在保障绿量不减少,水域面积不减少的情况下对公共绿地水系进行微调,优化明湖生态湿地,清流河景观公园三期、四期,北湖公园、琅琊新区湿地公园等生态用地布局,整合自然山水资源,加速推进“城市双修”,建设生态滁州。

.基础设施配套用地优化

规划修改优先保障城市各类配套设施用地,增加了市康复中心、明湖中学、奥体中心、城东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垃圾转运站、公交换乘中心、清流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第三污水处理厂、城市公共停车场等市政基础设施用地,以及消防培训基地等公共安全设施用地。用地构成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配套进一步完善,城市居住和生活环境将显著改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