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必修万有引力与航天优秀教案

必修万有引力与航天优秀教案

必修万有引力与航天优秀教案
必修万有引力与航天优秀教案

7.1行星的运动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澄清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

教学难点

1.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

教学过程:略

新课教学

引入:

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7.3万有引力定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 2.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2r Mm G F 3.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含义并会推导万有引力定律

4.理解地面上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天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即服从平方反比定律的万有引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体会推导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2.通过学习认识和借鉴科学的实验方法,充实自己的头脑,更好地去认识世界,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记住推导出的引力公式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质点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1.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推导过程

2.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教具

多媒体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开普勒定律发现之后,人们便开始更深入的思考:行星为什么这样运动?

这节课我们“追寻着牛顿的足迹”,用自己的手和脑,重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一. 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为了简化问题,行星的轨道按圆来处理,请猜想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与什么因数有关

研究的问题中,只有太阳、行星,那么他们之间的引力可能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他们之间的距离以及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媒介物有关,还可能与太阳与行星的形状、大小有关。太阳与行星的是否可以看作质点?太阳与行星之间是真空,对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有无影响?

讨论小结: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应该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有关。我们先研究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这样只研究引力与行星的质量以及太阳与行星之间的距离的关系。那么,F 与r 的定量关系是什么?

阅读教材:太阳对行星的引力部分。

让学生回答如何来进行理论分析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行星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1) 向心力等于F=r

mv 2

(2) 天文观测到行星周期T ,则v=22T

r π代入上式得F=224T mr π (3)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k T a =23代入上式得224r

m k F π= (4) 上式中k 24π对太阳系中任何行星都相同,因而F 与2r m 成正比,既F 2r

m ∝ 结论: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太阳与行星间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二. 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就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而言,行星是受力物体,引力与受力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也应该与太阳的质量成正比。

阅读教材行星对太阳的引力部分,学生回答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是什么关系?

结论:行星对太阳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M 成正比,与行星到太阳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

三.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综上推导过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质量、行星质量以及两者距离的关系式,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 2r

Mm F ∝ 结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r Mm G

F = 说明:

(1) G 是比例系数,与行星和太阳均有关

(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也适用于地球与卫星间的引力

(3) 该引力规律普遍适用于任何有质量的物体

四. 万有引力定律

知道了太阳与行星之间作用力的规律,可以完全解释行星的运动了,那么,是什么力使得地面的物体不能离开地球,总要落回地面呢?如苹果被抛出后总要落回地面,那么是什么力使得苹果不能离开地球呢?是否也是由于地球对苹果的引力造成的?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种力吗,若真是这样,物体离地面越远,其受地球的引力就应该越小,可是地面上的物体在距离地面很远时似乎重力没有明显的减弱,是不是不够远,我们想这样的高度比起天体之间的距离来说,真的不算远!再往远处设想如果物体远到地球那边,物体是否也会象月球那样绕地球运动?也许真的是同一种力,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1. 月——地检测

猜想:“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可能出于同一根源。

阅读教材月地检测,回答学生假定成立

在牛顿时代,重力加速度已能比较精确测定,当时也能比较精确地测定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月球的公转周期,从而能够算出月球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证明了猜想的正确性

例题:已知:月地r =3.8810?m ,月T =27.3 天,g=9.82/s m ,求?/=g a 月

结论:太阳与行星间、地球与月球间、地球与地面物体间的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2. 万有引力定律

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有这样的力存在吗?阅读教材万有引力部分。

学生回答:牛顿作了大胆的猜想,任意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着这样的力。于是这个结论被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之间。即: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的任何两物体都互相吸引没,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1和m2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即221r

m m G F = 式中质量的单位为kg ,距离的单位为m ,力的单位N ,G 叫引力常量。

注:公式的适用条件

(1) 适用于质点间引力大小的计算

(2) 对于可视为质点的物体间的引力求解也可以利用万有引力公式

(3) 当研究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时,可以把物体假想分割成无数质点,求分力,再求合力

说明:

(1) 万有引力的普遍性,一切物体间

(2) 万有引力的相互性,两物体间相互作用

(3) 万有引力的宏观性,只有在质量大星球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物理意义

(4) 万有引力的特殊性,两物体间只与本身有关,与周围其他物体无关

3. 引力常量

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G=2211/1067259.6kg m N ??-

意义:证明了万有引力的存在;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标志着力学实验精密程度的提高,开创了测量弱引力的新时代

五.小结,布置作业

7.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

2. 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

3.理解并运用万有引力定律处理天体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计算天体质量的公式。

2.了解天体中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推导,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使自己更好地了解天体中的物理。

2.体会万有引力定律在人类认识自然界奥秘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要掌握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天体密度的基本方法。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认识,更有利于我们在今后学习人造卫星。

教学难点

1.熟知并掌握计算天体质量的不同表达式,由于题目所给条各不相同,因此从多种表达式中挑选合适的形式较难,主要是对表达式的形式和含义不够熟悉,应理解并记住各种表达式。

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一、由地面可测量求地球的质量 1、思考: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是什么关系?

分析: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指向地心,一部分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

向心力,另一部分为物体的重力。只有在赤道和两极处物体的重力方

向才指向地心,且赤道处物体的重力最小,两极处物体的重力最大;

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很小,在计算时可近似认为物体的重力就等

于地球对它的引力。

2、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等于地球对它的引力。

mg =G 2Mm R g =G 2M R M =2gR G ρ=M V =34g RG

例1、离地面某一高度h 处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则高度h 是地球半径的 倍。

例2、假设火星和地球都是球体,火星的质量M 火和地球的质量M 地之比M 火/M 地=p ,火星的半径R 火和地球的半径R 地之比R 火/R 地=q ,那么火星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g 火和地球表面处的重力的加速度g 地之比等于[ ]

A.p/q 2

B.pq 2

C.p/q

D.pq

二、由行星或卫星运动量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14

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它的引力提供,由此可列出方程。例3、某行星表面附近有一颗卫星,其轨道半径可认为近似等于该行星的球体半径。已测出此卫星运行的周期为T,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据此求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______。例4、登月飞行器关闭发动机后在离月球表面h的空中沿圆形轨道绕月球飞行,周期是T,已知月球半径是R,引力常量为G,根据这些数据计算月球的平均密度。

三、发现未知天体

1781年发现天王星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王星的轨道与观察到的结果总有偏差。年轻的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法国青年天文爱好者勒维相信有新星的存在,各自独立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这颗新星的轨道。1846年9月23日由德国的伽勒发现了海王星。用同样的方法发现了冥王星。

四、小结:

作业:P74T1

、3

7.5宇宙航行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

2.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

3.理解卫星的运行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感知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促使学生树立献身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

教学难点

1.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一、宇宙速度

课件展示:牛顿在思考万有引力定律时就曾想过,从高山上水平抛出物体,速度一次比一次大,落地点也就一次比一次远,所在区域也就不能再看成平面,而是圆弧形。当速度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就会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成为一颗卫星,不再落回地面。

我们能否来推导出这一速度是多少?

方法一:设地球的质量为M,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质量为m,速度为v,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

由向心力由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所以

2

2 mv Mm

G

r r

=

由此解出v=

近地卫星在100Km左右的高度飞行,与地球半径6400Km相比小得多,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可以忽略不计,则把地球质量和半径代入可计算出v=7.9Km/s。

方法二、在地面附近,重力等于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能否推导出这一速度?

2

v mg m

R

=

v=7.9Km/s

讨论:1、当卫星距地心的距离越远,由v=7.9Km/s是

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最大运动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也叫环绕速度。

2、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运行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叫发射速度。发射过程中能量如何变化?

克服地球引力做功,卫星离地面越高,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小的发射

速度。

例1、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飞行的最小速度

B.它是人造地球卫星在近地圆形轨道上的运行速度

C.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

D .从人造卫星环绕地球的速度V

可知,把卫星发射到越远的地方越容易

例2、有两个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之比为m

1∶m2=1∶2,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它们

的轨道半径之比r

1∶r2=4∶1,则这两个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角速度之比为;运动周期之比为;向心加速度之比为;向心力之比为.

例3、人造地球卫星运行中由于受大气阻力,轨道半径逐渐减小,则线速度和周期变化情况是[ ]

A.速度减小,周期增大

B.速度减小,周期减小

C.速度增大,周期增大

D.速度增大,周期减小

若发射速度大于7.9Km/s卫星将在椭圆轨道上运动,根据不同的需要可以用不同的发射速度让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介绍卫星通讯卫星

例4、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二、若发射速度增大,则轨道半径将增大,引力减小,最终将脱离地球的引力。

当发射速度等于或大于11.2Km/s时,它就会克服地球引力成为绕太阳运转的人造行星或飞到其他行星上去。把11.2Km/s叫第二宇宙速度也叫脱离速度。

三、若发射速度再增大到16.7Km/s时,它就可以脱离太阳的引力范围,飞到太阳系以外的宇宙空间。把16.7Km/s叫第三宇宙速度也叫逃逸速度。

黑洞的介绍(学生看书)。

四、小结

作业:P

78T 1、3

高一物理新教材新习题专题六: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高一物理复习专题六: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 【行星的运动】 1. 地球公转轨道的半径在天文学上常用来作为长度单位,叫作天文单位,用来量度太阳系内天体与太阳的距离。(这只是个粗略的说法。在天文学中,“天文单位”有严格的定义,用符号AU表示。)已知火星公转的轨道半径是1.5 AU,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火星公转的周期是多少个地球日? 2.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如果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动,它在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近地点)和最远的位置(远地点),哪点的速度比较大? 3. 在力学中,有的问题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探究它受的力,有的问题则是根据物体所受的力推测它的运动。这一节的讨论属于哪一种情况?你能从过去学过的内容或做过的练习中各找出一个例子吗? 4. 对于这三个等式来说,有的可以在实验室中验证,有的则不能,这个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规律是怎么得到的? 【万有引力定律】 1.既然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着引力,为什么当两个人接近时他们不会吸在一起?我们通常分析物体的受力时是否需要考虑物体间的万有引力?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合理的数据,通过计算说明以上两个问题。 2. 你在读书时,与课桌之间有万有引力吗?如果有,试估算一下这个力的大小,它的方向如何? 3.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是银河系外离地球最近的星系(很遗憾,在北半球看不见)。大麦哲伦云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010倍,即2.0×1040 kg,小麦哲伦云的质量为太阳质量的109倍,两者相距5×104光年,求它们之间的引力。 4.太阳质量大约是月球质量的2.7×107倍,太阳到地球的距离大约是月球到地球距离的3.9×102倍,试比较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5. 木星有4颗卫星是伽利略发现的,称为伽利略卫星,其中三颗卫星的周期之比为1∶2∶4。小华同学打算根据万有引力的知识计算木卫二绕木星运动的周期,她收集到了如下一些数据。木卫二的数据:质量4.8×1022 kg、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6.7×108 m。 木星的数据:质量1.9×1027 kg、半径7.1×107 m、自转周期9.8 h。 但她不知道应该怎样做,请你帮助她完成木卫二运动周期的计算。

(完整版)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知识归纳及经典例题练习

第五讲 万有引力定律重点归纳讲练 知识梳理 考点一、万有引力定律 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 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 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 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 k T a =23 。其中k 值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4) 推广: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运转,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运转。当卫星绕行星旋转时,k T a =2 3 ,但k 值不同,k 与行星有关,与卫星无关。 (5) 中学阶段对天体运动的处理办法: ①把椭圆近似为园,太阳在圆心;②认为v 与ω不变,行星或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③k T R =2 3 ,R ——轨道半径。 2. 万有引力定律 (1) 内容:万有引力F 与m 1m 2成正比,与r 2成反比。 (2) 公式:2 21r m m G F =,G 叫万有引力常量,2211 /10 67.6kg m N G ??=-。 (3) 适用条件:①严格条件为两个质点;②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r 指两球心间的距离;③一个均匀球体和球外一个质点,r 指质点到球心间的距离。 (4)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3. 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1) 万有引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mg ,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 ,如图所示。 ①在赤道上,F=F 向+mg ,即R m R Mm G mg 22 ω-=; ②在两极F=mg ,即mg R Mm G =2 ;故纬度越大,重力加速度越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重力和重力加速度都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2) 物体受到的重力随地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地面上,2 2 R GM g mg R Mm G =?=;在地球表面高度为h 处: 22)()(h R GM g mg h R Mm G h h +=?=+,所以g h R R g h 2 2 ) (+=,随高度的增加,重力加速度减小。 考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求天体质量及密度 1.T 、r 法:2 3 2224)2(GT r M T mr r Mm G ππ=?=,再根据3 23 33,34R GT r V M R V πρρπ=?== ,当r=R 时,2 3GT πρ= 2.g 、R 法:G g R M mg R Mm G 22 = ?=,再根据GR g V M R V πρρπ43,3 43=?== 3.v 、r 法:G rv M r v m r Mm G 2 22 =?=

万有引力与航天试题附答案

万有引力与航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接受的原因是( ) A.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B.若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C.若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对行星的描述也变得简单 D.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 2.有关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B.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圆,太阳处在圆心上 C.所有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D.不同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 3.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物体 B.只适用于球形物体,不适用于其他形状的物体 C.只适用于质点,不适用于实际物体D.适用于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之间 4.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要计算地球的质量还需要知道某些数据,现在给出下列各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公转的周期及半径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运行的半径 C.人造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速率D.地球半径和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5.人造地球卫星由于受大气阻力,轨道半径逐渐变小,则线速度和周期变化情况是( ) A.速度减小,周期增大,动能减小B.速度减小,周期减小,动能减小 C.速度增大,周期增大,动能增大D.速度增大,周期减小,动能增大 6.一个行星,其半径比地球的半径大2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则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 A.6倍B.4倍C.25/9倍D.12倍 7.假如一个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到原来的2倍仍做圆周运动,则( )

最新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最新高考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与航天 1.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 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 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 落到斜坡上另一点Q ,斜面的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该星球的质量。 【答案】(1)02tan v g t θ= (2)202tan v R Gt θ 【解析】 【分析】 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星球的质量; 【详解】 (1)根据平抛运动知识可得 2 00 122gt y gt tan x v t v α=== 解得02v tan g t α = (2)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则有 2 GMm mg R = 解得2202v R tan gR M G Gt α == 2.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质量也相同.现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做囿周运动,如图甲所示;另一种是三颗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囿形轨道运行,如图乙所示.设这三个 星体的质量均为 m ,且两种系统中各星间的距离已在图甲、图乙中标出,引力常量为 G , 则: (1)直线三星系统中星体做囿周运动的周期为多少? (2)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每颗星做囿周运动的角速度为多少?

【答案】(1)3 45L Gm 23 3Gm L 【解析】 【分析】 (1)两侧的星由另外两个星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周期; (2)对于任意一个星体,由另外两个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角速度; 【详解】 (1)对两侧的任一颗星,其它两个星对它的万有引力的合力等于向心力,则: 222 222()(2)Gm Gm m L L L T π+= 3 45L T Gm ∴=(2)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星体受另外两个星体的引力作用,万有引力做向心力,对任一颗 星,满足:2 222cos30()cos30L Gm m L ω?=? 解得:3 3Gm L ω 3.一宇航员在某未知星球的表面上做平抛运动实验:在离地面h 高处让小球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他测出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x 和落地时间t ,又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己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 (1)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 o (2)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3)该星球的质量M (4)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最后结果必须用题中己知物理量表示) 【答案】(1) v 0=x/t (2) g=2h/t 2 (3) 2hR 2/(Gt 2) (4) 2hR t 【解析】 (1)小球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x=vt , 解得从抛出到落地时间为:v 0=x/t (2)小球做平抛运动时在竖直方向上有:h= 12 gt 2 ,

2017-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习题课2变轨问题双星问题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习题课2 变轨问题双星问题 [学习目标] 1.理解赤道物体、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区别.2.会分析卫星(或飞船)的变轨问题.3.掌握双星的运动特点及其问题的分析方法. 一、“赤道上物体”“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的比较 例1如图1所示,A为地面上的待发射卫星,B为近地圆轨道卫星,C为地球同步卫星.三颗卫星质量相同,三颗卫星的线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角速度大小分别为ωA、ωB、ωC,周期分别为T A、T B、T C,向心加速度分别为a A、a B、a C,则( ) 图1 A.ωA=ωC<ωB B.T A=T Ca B 答案 A 解析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同步,故T A=T C,ωA=ωC,由v=ωr及a=ω2r得 v C>v A,a C>a A 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根据GMm r2 =m v2 r =mω2r=m 4π2 T2 r=ma,知v B>v C,ωB>ωC,T Ba C. 故可知v B>v C>v A,ωB>ωC=ωA,T B

a B >a C >a A .选项A 正确,B 、C 、D 错误. 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物体的比较 1.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 相同点:都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即都满足GMm r 2=m v 2r =mω2 r =m 4π2 T 2r =ma n . 由上式比较各运动量的大小关系,即r 越大,v 、ω、a n 越小,T 越大. 2.同步卫星和赤道上物体 相同点:周期和角速度相同 不同点:向心力来源不同 对于同步卫星,有 GMm r 2=ma n =mω2 r 对于赤道上物体,有 GMm r 2=mg +mω2 r , 因此要通过v =ωr ,a n =ω2 r 比较两者的线速度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针对训练1 (多选)关于近地卫星、同步卫星、赤道上的物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 B.赤道上的物体和同步卫星的周期、线速度、角速度都相等 C.赤道上的物体和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周期不同 D.同步卫星的周期大于近地卫星的周期 答案 CD 解析 赤道上的物体是由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提供向心力,A 项错误;赤道上的物体和同步卫星有相同周期和角速度,但线速度不同,B 项错误;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有相同的中心天 体,根据GMm r 2=m v 2r =m 4π2 T 2r 得v = GM r ,T =2π r 3 GM ,由于r 同>r 近,故v 同T 近,D 项正确;赤道上物体、近地卫星、同步卫星三者间的周期关系为T 赤=T 同>T 近,根据v =ωr 可知v 赤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练习题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练习题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章节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火星和地球都在围绕太阳旋转,其运行轨道是椭圆,根据开普 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 ) A. 火星绕太阳运动过程中,速率不变 B. 火星绕太阳运行一周的时间比地球的长 C. 地球靠近太阳的过程中,运行速率将减小 D. 火星远离太阳的过程中,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逐渐增大 2.经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的“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的轨道均处在 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行,其轨道参数如下表。 注:AU 是天文学中的长度单位,1AU=149 597 870 700m (大约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神舟星”和“杨利伟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分别为T 1和T 2,它们在近日点的加速度分别为a 1和a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212,T T a a >< B. 1212,T T a a << C. 1212,T T a a >> D. 1212,T T a a 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31peg b” 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31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 动,周期大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1 20,该中心恒星 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 A. 1 10 B. 1 C. 5 D. 10 4.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成功实施手控交会对接,下列关于“神舟十号”与“天空一号”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天空一号”的发射速度应介于第一宇宙速度与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带答案

第4章曲线运动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 1.一个物体受到恒定的合力作用而做曲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率可能不变 B.物体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且速率一定增大 C.物体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D.物体受到的合力与速度的夹角一定越来越小,但总不可能为零 2.一物体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在相互垂直的x方向和y方向上的分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物体做曲线运动 B.物体做直线运动 C.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50 m/s D.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大小是10 m/s 3.小船过河时,船头偏向上游与水流方向成α角,船相对静水的速度为v,其航线恰好垂直于河岸.现水流速度稍有增大,为保持航线不变,且准时到达对岸,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增大α角,增大船速v B.减小α角,增大船速v C.减小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D.增大α角,保持船速v不变 4.(2011·上海市闸北调研)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 .质点的初速度为5 m/s B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 C .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 .2 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m/s 5.如图3所示,甲、乙、丙三个轮子依靠摩擦转动,相互之间不打滑,其半径分别为r 1、r 2、r 3.若甲轮的角速度为ω1,则丙轮的角速度为 图3 A.r 1ω1r 3 B.r 3ω1 r 1 C. r 3ω1r 2 D.r 1ω1 r 2 6.如图4所示,轻杆的一端有一个小球,另一端有光滑的固定轴O.现给球一初速度,使球和杆一起绕O 轴在竖直面内转动,不计空气阻力,用F 表示球到达最高点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则F 图4 A .一定是拉力 B .一定是推力 C .一定等于0 D .可能是拉力,可能是推力,也可能等于0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练习题及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物理精讲专题测试万有引力与航天 1.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利用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的运动特征可推算出它们的总质量.已知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均为T ,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 ,试推算这个双星系统的总质量.(引力常量为G ) 【答案】 【解析】 设两颗恒星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分别为r 1、r 2,角速度分别为w 1,w 2.根据题意有 w 1=w 2 ① (1分) r 1+r 2=r ② (1分)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有 G ③ (3分) G ④ (3分)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⑤ (2分) 根据解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知 ⑥ (2分) 联立③⑤⑥式解得 (3分) 本题考查天体运动中的双星问题,两星球间的相互作用力提供向心力,周期和角速度相同,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 2.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时,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片羽毛和一个铁锤从同一个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二者几乎同时落地.若羽毛和铁锤是从高度为h 处下落,经时间t 落到月球表面.已知引力常量为G ,月球的半径为R . (1)求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g 月; (2)若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求月球的质量M 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v . 【答案】(1)22h g t =月 (2)2 2 2hR M Gt =;2hR v = 【解析】

【分析】 (1)根据自由落体的位移时间规律可以直接求出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根据月球表面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利用求出的重力加速度和月球半径可以求出月球的质量M ; 飞行器近月飞行时,飞行器所受月球万有引力提供月球的向心力,从而求出“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详解】 (1)月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h =1 2 g 月t 2 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 g 月=2 2h t (2)若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 G 2 Mm R =mg 月 月球的质量 2 2 2hR M Gt = 质量为m'的飞行器在月球表面附近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m ′g 月=m ′2 v R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大小 v 【点睛】 结合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万有引力与重力相等和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求解中心天体质量和近月飞行的速度v . 3.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且物体只受该星球的引力作用.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2)从这个星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答案】(1)202v h (2) v 【解析】 本题考查竖直上抛运动和星球第一宇宙速度的计算. (1) 设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则2 02v g h =' 解得,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0 2v g h '= (2) 卫星贴近星球表面运行,则2 v mg m R '= 解得:星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v v = =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学案)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 §6.1 行星的运动 [要点导学] 1.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轨道定律,它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远日点是指__________,近日点是指_________。不同行星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太阳处在这些椭圆的一个公共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所以行星在离太阳比较近时,运动速度________。行星在离太阳较远时,运动速度_________。 3.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内容是: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该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___。4.对于多数大行星来说,它们的运动轨道很接近圆,因此在中学阶段,可以把开普勒定律简化,认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行星的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这样做使处理问题的方法大为简化,而得到的结果与行星的实际运动情况相差并不大。 5.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其它卫星的运动。研究行星运动时,开普勒第三定律中的常量k与________有关,研究月球、人造地球卫星运动时,k与____________有关。 6.地心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心说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现在的目光来看地心说与日心说不过是参考系的改变,但这是一次真正的科学革命,日心说的产生不仅仅是人们追求描绘自然的简洁美,更是使得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曾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两种观点的斗争反映了科学与反科学意识形态及宗教神学的角逐。也能反映科学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基础巩固 1.揭示行星运动规律的天文学家是( ) A.第谷B.哥白尼C.牛顿D.开普勒 2.关于天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体的运动与地面上的运动所遵循的规律是不同的 B.天体的运动是最完美、最和谐的匀速圆周运动 C.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太阳绕地球运动 D.太阳系的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 3.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 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长 D.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4.关于开普勒行星运动的公式 3 2 R k T ,理解正确的是( ) A.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B.R是代表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C.T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D.T代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

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含详细解答)

《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全对得4分,部分对的得2分,有错的得0分,共48分。) 1.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 伽利略 C .胡克 D . 卡文迪许 2.如图1所示a 、b 、c 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形轨道上运动的3颗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线速度; B .b 、c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 的向心加速度; C .c 加速可追上同一轨道上的b ,b 减速可等候同一轨道上的c ; D .a 卫星由于某种原因,轨道半径变小,其线速度将变大 3.宇宙飞船为了要与“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对接,应该:( ) A.在离地球较低的轨道上加速 B.在离地球较高的轨道上加速 C.在与空间站同一高度轨道上加速 D.不论什么轨道,只要加速就行 4、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 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 点,轨道2、3相切于P 点,如图2所示。则在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大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 B .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小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 C .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 上经过Q 点时的速度。 D .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 b a c 地球 图1

上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 5、 宇航员在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空间站中会处于完全失重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宇航员仍受重力的作用 B.宇航员受力平衡 C.宇航员受的重力正好充当向心力 D.宇航员不受任何作用力 6.某星球质量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在该星球表面从某一高度以10 m/s 的初 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从抛出到落回原地需要的时间为(g 地=10 m/s 2 )( ) A .1s B . 91s C .18 1 s D . 36 1 s 7.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增大,关于物体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在赤道地面上的万有引力不变 B 放在两极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不变 C 放在赤道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减小 D 放在两极地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增加 8、设想把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地球的中心,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是( ) A.零 B.无穷大 C.2 GMm R D.无法确定 9.对于质量m 1和质量为m 2的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表达式12 2m m F G 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和m 2所受引力总是大小相等的 B 当两物体间的距离r 趋于零时,万有引力无穷大 C.当有第三个物体m 3放入之间时,m 1和m 2间的万有引力将增大 D.所受的引力性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10地球赤道上的重力加速度为g ,物体在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 ,要使赤道上物 体“飘” 起来,则地球的转速应为原来转速的( )

高考(2015-2019)物理真题分项B4版——专题(五)万有引力与航天(试题版)

专题五 万有引力与航天 1、(2019全国Ⅰ卷)在星球M上将一轻弹簧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物体P轻放在弹簧上端,P 由静止向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a与弹簧的压缩量x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在另一星球N上用完全相同的弹簧,改用物体Q完成同样的过程,其a–x关系如图中虚线所示,假设两星球均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星球M的半径是星球N的3倍,则() A.M与N的密度相等 B.Q的质量是P的3倍 C.Q下落过程中的最大动能是P的4倍 D.Q下落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是P的4倍 2、(2019全国Ⅱ卷)2019年1月,我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在探测器“奔向”月球的过程中,用h表示探测器与地球表面的距离,F表示它所受的地球引力,能够描述F随h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3.(2019全国Ⅲ卷)金星、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它们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金、a地、a火,它们沿轨道运行的速率分别为v金、v地、v火。已知它们的轨道半径R金a地>a火B.a火>a地>a金C.v地>v火>v金D.v火>v地>v金 4、(2019北京卷)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该卫星() A.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B.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D.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少 5、(2019天津卷)2018年12月8日,肩负着亿万中华儿女探月飞天梦想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实现人类航天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视探测,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国足迹”。已知月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探测器的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嫦娥四号探测器围绕月球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时,探测器的() A.周期为 23 4πr GM B.动能为 2 GMm R C.角速度为 3 Gm r D.向心加速度为 2 GM R 6、(2019 江苏卷)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 A. r GM v v v= > 1 2 1 ,B. r GM v v v> > 1 2 1 , C. r GM v v v= < 1 2 1 , D. r GM v v v> > 1 2 1 , 7、(2018全国Ⅰ卷)2017年,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根据科学家们复原的过程,在两颗中子星合并前约100 s时,它们相距约400 km,绕二者连线上的某点每秒转动12圈,将两颗中子星都看作是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由这些数据、万有引力常量并利用牛顿力学知识,可以估算出这一时刻两颗中子星() A. 质量之积 B. 质量之和 C. 速率之和 D. 各自的自转角速度 1

2020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7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物体的异同点分析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2020

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物体的异同点分析 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分值 万有引力 和航天 会分析同步卫星、近地卫星、赤道上的物体 的动力学和运行上的区别和联系 选择题6分 一、区别和联系 相同点运行轨道半径相同。 不同点 ①受力情况不同,近地卫星只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地球引力等于卫星做圆 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受到地球引力和地面支持力 的作用,其合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②运行情况不同,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等均不同。如近地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为g,而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为 2 2 2 4 0.034/ a r m s T π =≈。 相同点都是地球的卫星,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 不同点 由于近地卫星轨道半径较小,由人造卫星的运行规律可知,近地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均比同步卫星大。 相同点角速度都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 不同点 ①轨道半径不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比赤道物体的轨道半径大得多。 ②受力情况不同:赤道上物体受万有引力和支持力的共同作用,同步卫星 只受地球引力作用。 ③运动情况不同:由2 v r a r ωω == 、可知,同步卫星的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均比赤道物体大。 二、求解此类题的关键 1. 在求解“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的向心加速度的比例关系时应依据二者角速 度相同的特点,运用公式a=ω2r而不能运用公式a= 2 r GM 。 2. 在求解“同步卫星”与“赤道上的物体”的线速度比例关系时,仍要依据二者角速度

相同的特点,运用公式v =ωr 而不能运用公式GM v r =。 3. 在求解“同步卫星”运行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的比例关系时,因都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向心力,故要运用公式GM v r =,而不能运用公式v =ωr 或v =gr 。 例题1 (广东高考)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232 4GMT π B. 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2 Mm G R 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思路分析: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为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地球的引力使卫星绕地球做匀 速圆周运动,即F 引=F 向=m 2224T mr r v π=。当卫星在地表运行时,F 引=2R GMm =mg (此时R 为地球半径),设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为h ,则F 引=2 )(h R GMm +=F 向=ma 向

必修二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知识点总结 一. 万有引力定律: ①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1m 和2m 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 之间的距离r 的二次方成反比。即: 其中G =6. 67×10 -11N ·m 2/kg 2 ②适用条件 (Ⅰ)可看成质点的两物体间,r 为两个物体质心间的距离。 (Ⅱ)质量分布均匀的两球体间,r 为两个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③运用 (1)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 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一般情况下,可认为重力和万有引力相等。 忽略地球自转可得: 二. 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 1. 地球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产生两个效果: (1)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 F 向=m ·R ·(2π/T 0)2,很小。 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断变化,因而表面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2)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 在赤道处:mg F F +=向,所以R m R GMm F F mg 22自向ω-=-=,因地球自转角速度很小,R m R GMm 22自ω>>,所以2R GM g =。 地球表面的物体所受到的向心力f 的大小不超过重力的0. 35%,因此在计算中可以认为万有引力和重 力大小相等。如果有些星球的自转角速度非常大,那么万有引力的向心力分力就会很大,重力就相应减小, 就不能再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了。如果星球自转速度相当大,使得在它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恰 好等于该物体随星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那么这个星球就处于自行崩溃的临界状态了。 在地球的同一纬度处,g 随物体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即21)('h R Gm g += 。 强调:g =G ·M /R 2不仅适用于地球表面,还适用于其它星球表面。 2. 绕地球运动的物体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充当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万有引力、向心力、重力三力合一。 即:G ·M ·m /R 2=m ·a 向=mg ∴g =a 向=G ·M /R 2 122 m m F G r =2 R Mm G mg =

2018高中物理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4万有引力定律的拓展应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万有引力定律的拓展应用 知识点考纲要求题型分值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定律的拓展,并会证明 会利用割补法的思想计算空腔中的万有引力问题 选择题6分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会用割补法转换研究对象解决疑难问题。 难点:匀质球层对球内任意位置的物体的引力为0。 应用万有引力定律 2 Mm F G R =求物体间的引力时,因注意其适用条件,只有当两物体可视为质点时,才能认为R为两物体间的距离。对于球壳类则不能视为质点,则必须采取其他的解决办法。 这里我们给出结论:一质点在均匀球壳空腔内任意一点受到球壳的万有引力为零。 如图所示,一个匀质球层可以等效为由许多厚度足够小的匀质球壳组成,任取一个球壳,设球壳内有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某时刻质点在P位置(任意位置)处,以质点(m)所在位置P为顶点,作两个底面面积足够小的对顶圆锥,这时,两个圆锥底面不仅可以视为平面,还可以视为质点。 设空腔内质点m到两圆锥底面中心的距离分别为 12 r r 、,两圆锥底面的半径为 12 R R 、,底面面密度为ρ。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圆锥点面对质点的引力可以表示为: 2 11 122 11 m m R m F G G r r πρ ? ?==, 2 22 222 22 m m R m F G G r r πρ ?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有12 12 R R r r =, 则两个万有引力之比 2 1 2 11 2 2 2 2 2 1 R F r R F r ? == ? ,因为两万有引力方向相反,所以引力的合力 1 F ? 2 F ? 1 r 2 r P m 2 11 m R πρ ?= 22

120F F ?+ ?=。依此类推,球壳上其他任意两对应部分对质点的合引力为零,整个球壳对 质点的合力为零,故由多个球壳组成的球层对质点的合引力为零,即 0F =∑ 例题1 证明:在匀质实心球体内部距离球心r 处,质点受到该球体的万有引力就等于半径为r 的球体对其的引力,即2M m F G r ''=,其中M '表示同样材质、半径为r 的匀质球体的质量。 O R r M' M 思路分析:如图所示,设匀质球体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其内部半径为r 的匀质球体的质量为M ',与球心相距r 处的质点m 受到的万有引力,可以视为厚度为(R -r )的匀质球层和半径为r 的匀质球体的引力的合力,根据匀质球层对质点的引力为零,所以质点受到 的万有引力就等于半径为r 的匀质球体的引力,即2M m F G r ''=。 若已知匀质球体的总质量为M ,则33M r M R '=,3 3r M M R '=, 故23M m Mm F G G r r R ''== 当r =0时,有0M '=,0F '=;当r =R 时,有2Mm F G R '=。 答案:见思路分析。 点拨:本题得到的结论为万有引力定律拓展的推论,可作为结论使用。 例题2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1d R - B. 1d R + C. 2()R d R - D. 2 ()R R d - 思路分析:令地球的密度为ρ,则在地球表面,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 有2 M g G R = 由于地球的质量为:M=ρ?3 3 4R π,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 g=2 3 234R R G R GM πρ?==34πGρR。

万有引力与航天公式总结

万有引力与航天重点规律方法总结 一.三种模型 1.匀速圆周运动模型: 无论是自然天体(如地球、月亮)还是人造天体(如宇宙飞船、人造卫星)都可看成质点,围绕中心天体(视为静止)做匀速圆周运动 2.双星模型: 将两颗彼此距离较近的恒星称为双星,它们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各自转动的向心力。 3.“天体相遇”模型: 两天体相遇,实际上是指两天体相距最近。 二. 1.2/三.1. 2.1687⑴.⑵.⑶.a. b.当0→r 时,物体不可以处理为质点,不能直接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 c.认为当0→r 时,引力∞→F 的说法是错误的 ⑷.对定律的理解 a.普遍性:任何客观存在的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这种相互作用力 b.相互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而不是平衡力关系。 c.宏观性:在通常情况下万有引力非常小,只有在质量巨大的星球间或天体与天体附近的物 体间,它的存在才有实际意义. d.特殊性: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与所在空间的 性质无关,与周期及有无其它物体无关. (5)引力常数G :

①大小:kg m N G 2 2 11 /67.610??=-,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测出 ②意义: 表示两个质量均为1kg 的物体,相距为1米时相互作用力为:N 1011 67.6-? 四.两条思路:即解决天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1.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 F 向万=即:22 2224n Mm v F G ma m mr mr r r T πω=====万 2.天体对其表面物体的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 即2gR GM =(又叫黄金代换式) 注意: 五.1.a.c. 2.3.方法一:根据转动天体运动周期T 、转动半径r 和中心天体半径R 计算: R T r G 3 2 33πρ= (适合于有行星、卫星转动的中心天体) 方法二:根据中心天体半径R 和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计算: GR g πρ43=(适合于没有行星、卫星转动的天体) 4.计算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 简单说就是卫星或行星贴近中心天体表面的飞行速度,这时卫星或行星高度忽略r ≈R 方法一。根据中心天体质量M 和半径R 计算: 由→=R m Mm G v R 2 2 R GM v =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与航天(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万有引力与航天》高三复习教学设计 ( 一) 设计思想 本讲主要内容就是《万有引力》部分一轮复习。通过教学,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和模型,使学生在面对高考试题时能高效入题,高效做题,高效得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 并能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其次就是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激发学 生对航空、航天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爱好。 ( 二 ) 教材分析 《万有引力与航天》在高考试题中是一个必出的内容。几乎每年都以选择题的形式出 现。 本专题的知识是以所学物理规律解决“天地”问题的典范。所以深刻理解万有引力定 律及应用的条件、范围和思路,是这个单元教学的中心。 在万有引力的应用上,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地表面附近的应用, G Mm =mg, R 2 和 G Mm =Fn+mg (矢量相加),前者是在不考虑自转影响时用(因为在地面上的物 R 2 体随,后者是在考虑地球自转影响时用。二是在天上的应用(以圆周运动为主),依据 是 G Mm =F n。三是卫星的发射与变轨的问题。 r 2 ( 三) 学情分析 经过高二的学习之后,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由于时间较 长,学生不仅在知识上有所遗忘,更重要的是规律的生疏和方法经验的缺失、遗忘,致使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又成陌路。所以在一轮复习时,回顾知识,用一些做过的问题作为引子,唤醒学生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经验、方法、模型的小结(针对考试),可更有效地提升做题的效率。 (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复习回顾《万有引力》。

(2))小结回顾归纳万有引力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及典型模型,指出各类问题解决的 方法思路。提高学生做题的技巧和能力。 (3))通过适量练习,小结方法经验,指出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高解题技巧和估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解决简单的引力计算问题。 (2))掌握计算天体质量与密度方法。 (3))掌握天体运动规律与宇宙速度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航空与航天,是多少优秀中华儿女的梦想,通过学习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促使学生热爱航空航天事业,激发学生的深厚兴趣,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贡献力量。(2))通过本单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唯 物史观和探索宇宙兴趣和爱好。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教 学难点:万有引力与重力的关系应用 (六)教学方法 1、小结归纳、难点透析; 2、例题归类、方法点拨; 3、联系实际、激发兴趣。 (七)教学手段 1、多媒体呈现主要内容和主要过程; 2、板书内容要点和演练过程。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基本知识 【知识储备】 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一定律:. 第二定律:. 第三定律:. 2 、有两个质量均匀分布的小球,质量分别为M 和m,半径为r,两球间距离也为 r,则两球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3、向心力计算公式F = F = F=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