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纪念文章】光辉的一生不朽的贡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纪念文章】光辉的一生不朽的贡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纪念文章】光辉的一生不朽的贡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纪念文章】光辉的一生不朽的贡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光辉的一生不朽的贡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我们最好的行动就是要认真研读马克思的著作,深刻地领会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社会实践和时代特征,总结历史经验,研究时代课题,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我们的工作。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今天,我们应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常新常青,造福于人类。

5月5日是一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200年前的这一天,无产阶级的伟大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诞生在德国西南部的古城特里尔。

马克思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律师,学识渊博,思想开明。马克思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受着进步思想的熏陶,闪烁着理想主义的煦煦光辉。他同情劳苦群众,立志为人类的福祉而献身。正如他在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时,马克思仅仅17

岁,已表达了他决心为全人类的幸福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远大抱负。

1841年,马克思大学毕业后投入社会生活,参加《莱茵报》的工作,并担任该报的主编。从《莱茵报》到在巴黎创办《德法年鉴》,这期间,马克思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马克思“成为马克思”,并立志为共产主义提供“理论论证”。1844年8月28日是一个非同凡响的日子。这一天,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巴黎会见,从此开始了他们终生的战斗友谊和共同的理论创作。他们发表在《德法年鉴》的文章和合著的《神圣家族》,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马克思从此被剥夺了德国国籍,先后流亡来到巴黎、布鲁塞尔。从1849年8月开始流亡伦敦,直到他1883年3月14日逝世。由于他的思想和活动违背有产者及其当权者的利益,当时的欧洲国家都拒绝给马克思国籍,马克思真正成为一个没有任何国籍的世界公民。这在历史上也是极罕见的。

在长期流亡期间,在贫病交加的状况下,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在新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写出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他与恩格斯创立了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参与建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并成为其领袖和灵魂。他亲自参加了1848年的革命,对革命经验作了深刻的理论总结。马克思积极支持巴黎公社,写作《法兰西内战——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用实践丰富了关于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马克思即使在晚年也没有停止科学研究,他继续研究世界历史,探讨东方社会和俄国农村

公社的历史与现状,甚至涉猎数学的多个领域,并在这些研究领域有独到见解。

马克思虽然逝世135年了,但是,他的学说依然响彻云霄,影响着当今世界和人类的未来。马克思的学说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正确,它是科学真理。马克思对人类思想作出的最大贡献,首先是揭示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奠定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变革。其核心思想是社会形态理论。它使人们正确地理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指明社会形态的历史暂时性,即都有一个形成、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从而得出非常革命的结论。其次是马克思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通过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货币、资本,以及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揭露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规律。他尖锐地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这两个伟大发现,使已存在数百年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马克思也最终完成了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的夙愿。关于剩余价值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正如恩格斯所说,它是“马克思著作的划时代的功绩。它使社会主义者早先像资产阶级经济学者一样在深沉的黑暗中摸索的经济领域,得到了明亮的阳光的照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从此开始,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毫无疑问,正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就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运

马克思生平事业研究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马克思生平事业研究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发表时间:2009-04-14T16:28:22.87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彭瑞玲牛德林袁晶明 [导读] 马克思生平事业研究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呈现在国内外广大读者面前的近60万字的《马克思传》,是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萧灼基教授花费50年艰辛劳动,精雕细刻撰著而成的卓有见地、风格独具、光彩夺目的精品。这部鸿篇巨著,为中国和世界知识文化宝库增添了一块瑰宝,为中国学术理论界增加了一份新荣誉,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史填补了一项空白,是马克思生平事业研究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能够如此全面系统准确深刻入微地再现革命家、科学家马克思伟大而光辉一生的传记,萧灼基教授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人。 全书章章有创新节节都精彩,展现给我们的若是赏心悦目的画卷的话,那么第八章和第九章就是作者浓墨重彩之处,是“皇冠上的明珠”,是对一个完整的艺术品——“工人阶级圣经”的精美诠释。 在这里,我们把初读这两章的感受和学习心得较为详细地谈谈,借以同读过《马克思传》这部分内容的读者进行交流。 作者在第八章以“塑造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一词,恰当地囊括在《资本论》的异常艰苦的创作历程,凭借作者雄厚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和大量相关资料,娓娓地廓清马克思塑造完整艺术品的全过程。经济科学和其他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一样,绝不会离开人类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因而在阐述马克思《资本论》写作过程时开宗明义地从“钻研经济和历史资料”启航,重点叙述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博览与摘录大量经济历史文献,记下拥有1 250多页的被称作《伦敦笔记》的24本笔记。《伦敦笔记》同马克思建筑经济科学大厦进程的关系,作者采用的前人未曾采用过的独特的阐述方式进行表述:《伦敦笔记》(简称笔记)摘录的统计资料和文献,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史和现实经济运动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依据;《笔记》所摘录的通货膨胀原理和银行理论论战材料,为马克思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源提供了参考;《笔记》使我们能够清楚看到马克思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笔记》为我们展现了马克思一系列重要经济理论观点形成的清晰图景(如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的源泉、工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和货币流通规律等);《笔记》中以《反思》为题的手稿,包含着再生产理论、危机理论、货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作用等深刻见解;《笔记》表明马克思已经掌握了丰富的经济学知识,为《资本论》的创作占有了充分的相关材料。 按照研究的时序和历史逻辑,有了充分的经济与历史资料这个前提条件,接下来就是“设计科学大厦的蓝图”。 照马克思看来,一部科学著作,就应在它的结构和体系上,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体现出来,特别是要把一切有关的篇章框架预先设计出来。马克思说过:“科学和其他建筑师不同,它不仅画出空中楼阁,而且在打下地基之前就造起大厦的各层住室。”马克思于1862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不久,决定把自己的著作改名为《资本论》。从1857年开始,他多次调整,进行《资本论》结构的设计,1866年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最终确立《资本论》的四卷结构。《马克思传》用较少的篇幅叙述了:“第一册资本生产的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册理论史。”继而萧灼基教授遵循马克思设计思路对“五篇结构”、“六册结构”和“四卷结构”几种不同结构方案分别作了明细的阐述,解析几种方案的区别及其结构也随之不断调整,如何由“六册结构”向“四卷结构”溶化。这是结构不断调整、不断完善的过程,“四卷结构”是“六册结构”总体方案的压缩,又是“六册结构”中第一分册第一篇“资本一般”的扩展。这样就把读者引领进马克思研究途程,而不是径直介绍“四卷结构”。已经把马克思对几种结构方案不断修改,使其逐步完备的具体过程交代给读者了,这时再用评析性语言指明了了解这一过程意义之所在:“马克思对自己经济学著作的写作计划和结构方案的不断修订,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是多么严肃认真;表明了在建筑《资本论》这座科学殿堂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多么艰苦的思想劳动;也表明了像任何伟大著作诞生一样,《资本论》体系的形成,也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作者不止一次用这种方式,提示读《马克思传》应该学习和领悟什么。 作者对每部手稿写作时间、理论内容以及科学价值,均作出了细致描述。我们只有从《马克思传》对马克思三部手稿的详尽考察和精辟概述中,才能真正领悟到萧灼基教授为什么对《资本论》科学大厦冠以“精心设计”四个大字的蕴意。 第一部《资本论》即《经济学手稿》完成于1857年7月至1858年6月,包括四个部分,有50印张的庞大篇幅。其中《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这部手稿的主要部分。在《草稿》中,马克思第一次较完整地论述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第一次把资本划分为C和V,进一步研究了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两种方法;第一次研究了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分析了利润和利润率,利润率平均化,初步确立了平均利润理论。马克思用历史唯物论的历史观,预言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等等。《资本论》第一稿基本上论述了《资本论》体系,在《资本论》创作史上具有特殊地位,闻名于世,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传记作者仍用评析式的文字画龙点睛地指出,《草稿》(1857—1858)“表明,马克思‘已经推翻了迄今存在的全部利润学说’,完成了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工作,独立地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这是马克思一生中建立唯物主义历史观以后的第二个伟大的发现。正是这一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总导言》写于1857年8月末,是《经济学手稿(1857—1858)》,是《资本一般》的导言,也是整个经济学体系的总的导言。就基本内容看,⑴《导言》第一次详尽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不是“生产一般”或“一般生产”,而是一定社会历史阶段生产方式。《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各个阶段或某一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必须研究人们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联系。社会生产过程是四个环节的辩证统一。 ⑵《导言》第一次精辟地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叙述方法有别于研究方法。科学的叙述方法,必须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的抽象范畴出发,逐步上升到复杂的具体的规定;研究方法“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简言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叙述方法是从抽象到具体。整个政治经济研究全过程是: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从抽象到具体的叙述方法,是逻辑发展与历史进程的统一。萧灼基教授进一步提出:“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指逻辑反映历史过程的趋势。由于历史的发展是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常常是曲折和跳跃式的,历史的发展规律往往是通过许多个别的偶然的历史事件表现出来,因此,逻辑的叙述不能处处追随历史的足迹。”《总导言》“精辟地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具有独立的科学价值” 。在处理马克思生平事业历史过程和重要历史文献关系上,恰到好处地兼顾了这两个方面。坚持逻辑发展与历史进程的一致性,但又不完全机械地依照时间顺序,有时把内容相关的事件、文献和马克思的活动,适当集结在一起,从而使重点突出,叙述更富有说服力、吸引力。 在《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第一次科学表述》一节中,《马克思传》写道,1859年马克思在德国柏林出版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表述了对社会关系具有重大意义的经济学观点。有重大意义的经济学观点是指:⑴包括货币理论在内的科学劳动价值论(商品二重性、劳动二重性及其二者的关系);⑵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的货币理论。货币不是物,是被物的外壳所掩盖的一定的社会关系;⑶阐述了唯物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指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在它的胚胎里发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犀利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维护人民权利。1843年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5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

纲领”。 1848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积极投入并指导这场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革命教训,力求通过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1867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晚年,马克思依然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工人运动新情况,努力从更宏大的视野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 ——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马克思曾经写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为创立科学理论体系,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最终达到了光辉的顶点。他博览群书、广泛涉猎,不仅深入了解和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知识,而且深入了解和研究各种自然科学知识,努力从人类创造的一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马克思生平简介及主要贡献 卡尔·马克思(1818.5.5-1883.3.14)出生于一个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一个犹太人律师家庭。马克思的父亲具有在当时来说是进步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在中学时期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有这样两段话:“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联系马克思一生的经历、奋斗和实践,这恰好是马克思一生的真实写照。1835年10月,马克思进入波恩大学攻读法学,一年后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在大学里,他除了研究法学外,还研究历史、哲学和艺术理论。1837年起,马克思开始认真钻研黑格尔哲学。1841年,马克思获得博士学位。 马克思大学毕业以后,先是在资产阶级报纸《莱茵报》中工作,向封建统治者展开了猛烈的斗争和批判。在这里,他第一次实际地接触社会。他以报纸为阵地,以政论文章为工具,为下层的苦无依靠的劳动人民辩护,揭露和批判封建专制的弊端和罪恶。批判中表现出来的智慧才华、渊博的学识和坚定的立场,令封建统治者害怕。封建统治者通过马克思父亲的朋友的关系,以高官厚禄引诱和收买马克思,遭到马克思的断然拒绝。社会舞台上的初试锋芒,使马克思进一步了解了社会,与此同时,对自己坚持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立场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发生了怀疑。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马克思感到,黑格尔在他的《法哲学原理》一书中认为,普鲁士国家是地上的神物,是理性的最终体现,或者说,普鲁士国家就是神性,就是理性。马克思见到的普鲁士国家现实,正好与此相反。它的僵化、愚昧、专横和不顾劳动人民的死活,令马克思愤怒,也令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正确性发生了怀疑。二是马克思当时第一次遇到地产分析的经济问题,他深感自己经济学知识贫乏,并立下志愿,要研究政治经济学。三是马克思也遇到了要对英法两国共产主义运动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自知,对这个事关重大的问题还缺乏研究。除了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之外,马克思在这里也有思想上的收获,这就是他认识到:研究问题,与其注意人们说什么,不如从客观的社会关系出发;人们在滔滔不绝地谈论道理和振振有词地争论问题时,在背后起核心作用的是利益,而不是空洞抽象的原则。这正是马克思摆脱黑格尔思想的束缚、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的起点。 1843年10月,马克思来到巴黎。1844年8月,马克思与恩格斯会面,两大伟人自此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合作。在巴黎,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加速了他

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心得

感受信仰的力量高扬伟大的旗帜 2018年5月5日,党中央召开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情缅怀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历史贡献,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带领人民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和丰硕成果,系统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纲挈领、立意高远,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篇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深入学习领会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增强理论自信、党性修养、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学习重要讲话,我们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 十九大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展现了新的气象,到2020年,深受13亿中华儿女期盼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全面小康终将实现;到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朝气蓬勃的党,将会永远做人民的领路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起磅礴力量。 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对于我们广大青年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自大一入学以来,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每个阶段都设立一个小目标,从大一大二连云港的益海之家支教到去年假期的宁夏固原支教,从自管会的一个干事到副主席,期间参加了许多证书考试,志愿活动,每个阶段我都有不同的收获,都在不断进步。在过去的三年里,我遇到了很多优秀的青年,他们爱国敬业,目标坚定,乐于奉献,让我由衷敬佩。在今后,我将以身作则,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做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

《马克思的伟大一生》画展

《马克思的伟大一生》画展 童 年 与 学 生 时 代 (1818-1841)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 ——马克思 童 年 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犹太人,律师。母亲罕丽达·普雷斯堡,荷兰人,家庭妇女。马克思共有兄弟姊妹九人,图为马克思正在给姊妹们讲故事。 (中国画)高莽作 “博士俱乐部”里的年轻人 马克思在柏林上学时,参加了青年黑格尔派组成的博士俱乐部,很快成为其最年轻的精神领袖。但不久便与青年黑格尔派发生分歧。 (水粉画)杨克山作 波恩大学的一座教学楼,马克思常在这里听课。 马克思的故乡——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摩塞尔河畔的德国古城特里尔,位于当时德国政治、经济最发达的莱茵省。

挂在马克思在柏林上学期间居住过的路易森街 60号墙上的纪念牌。上面写着: 卡尔·马克思 1818,5,5——1883,3,14 德国人民的伟大儿子,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1838-1839年在这里居住。 刻苦学习 在柏林大学,马克思学习勤奋,博览群书。 (素描)顾盼作 马克思 (大学时期) 马克思故居 特里尔市布吕肯巷664 号,1818年5月5日马克 思在此诞生。 燕妮( 青年时期) 走向生活 (1841-1843)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马克思

忠贞的爱情 1841年春,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回 到特里尔,与深深相爱的燕妮在一起。 (水粉画)张文新作 《莱茵报》是 带有自由主 义的日报自 马克思主持 该报后,报纸 具有鲜明的 民主主义倾 向,图为1842 年10月16日 出版的《莱茵 报》,载有马 克思写的《共 产主义和奥 格斯堡〈总汇 报〉》一文。 24岁的《莱茵报》主编 马克思常在《莱茵报》上发表文章, 揭露普鲁士社会欺压劳动人民的反动 实质。公开为劳苦大众辩护。(中国画) 邵飞作 今日科隆 摩塞尔酿酒农民在酿酒的情形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砍柴妇女

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如何看待马克思光辉的一生

2018·6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理论经纬 编者按 5月8日,省委宣传部、青海日报社、省社科 联、青海《党的生活》杂志社,联合召开“省垣社 科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 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省委党校、省 委党史研究室、省社科院、青海大学、青海师大、 青海民大的专家学者及学生代表参加会议,11位同志作了交流发言,现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 历史和全局的高度,以“三个一生”的视角和维度,对马克思 伟大而光辉的一生,进行了深情缅怀,作出了新的诠释。 不忘初心,成就了马克思的崇高理想。自青年时代起,马 克思就树立起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此后,无论生活的艰 辛,还是身体的疾病,都未能改变他的志向。初心不改、矢志 不渝,最终成就了他为人类解放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理想。作为 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更加应当不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牢 记时代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自觉担当、勇于作为,为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兼收并蓄,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早年求学时, 马克思便广泛涉猎多种学科著作;在侨居英国期间,他查阅卷 帙浩繁的资料,从事艰难的理论研究;50多岁时,开始学习 俄语,深入研究俄国问题。正是由于孜孜以求的学习思考,马 克思写出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伟大的著作,最终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当前,社会上的不良思潮,特别是历史虚无主义,对党员干部的思想依然带来不小的冲击,这就要求我们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以此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息斗争,推动了人类解放事业的发展。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不仅通过著书立说同青年黑格尔派、空想共产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等等,进行理论斗争,而且投身于工人运动,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将毕生的精力倾注于人类的解放事业。面对新时代“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面对按照“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推进“四个转变”的新任务,作为共产党员,就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扎扎实实的作风,老老实实的品格,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为新时代青海发展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如何看待马克思光辉的一生 省委党史研究室干部、博士 滕馗 Editor /崔雅丽32

2018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两篇合集范文稿

2018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两篇合 集范文稿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1818 年 5 月 5 日,马克思诞生在德国特里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树立了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大学时代,马克思广泛钻研哲学、历史学、法学等知识,探寻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在《莱茵报》工作期间,马克思犀利抨击普鲁士政府的专制统治,维护人民权利。1843 年居巴黎后,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5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848 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一经问世就震

动了世界。恩格斯说,《共产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1848 年,席卷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马克思积极投入并指导这场革命斗争。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深刻总结革命教训,力求通过系统研究政治经济学,揭示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规律。1867 年问世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厚重、最丰富的著作,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晚年,马克思依然密切关注世界发展新趋势和工人运动新情况,努力从更宏大的视野思考人类社会发展问题。 ——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1835 年,17 岁的马克思在他的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这样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 ——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