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武汉天虹TH-1000C型大流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

武汉天虹TH-1000C型大流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

武汉天虹TH-1000C型大流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
武汉天虹TH-1000C型大流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

大流量空气总悬浮微粒采样器

1. 用途

本设备主要用于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适用性检测中PM10手工比对测试,并包含PM10切割器和大流量校准器。

2. 技术参数

2.1 采样器技术参数

1)数量:3台;

2)流量范围:0.8~1.2m3/min;

3)流量稳定性:≤3%(电压在198~242V波动,阻力在3~6kPa变化);

4)流量准确度:±2.5%;

5)恒流响应速度:≤8s;

6)极限负压:40kPa;

7)计压测量范围:0~-40kPa, 准确度:±2.5%;

8)设置开机:0~23时59分;

9)采样定时:0~99小时可调;

10)预置采时:0~99小时可调;

11)计时精度:±1‰/24h;

12)滤膜面积:180×230(mm2);

13)噪声:≤65dB(A);

14)大气压测量范围:86~106kPa, 准确度:±2.5%;

15)温度测量范围:-30~50℃,准确度:±1℃;

16)采样间隔:0~99小时可调;

17)仪器总重量:约20kg;

18)供电电源:AC220V±10%,50Hz±1Hz;

19)整机功耗:<600W。

2.2PM10切割器技术参数

1)数量:3台;

2)切割特性:da50=10μm±1μm,δg≤1.5;

3)入口速度:0.3m/s;

4)采样流量及稳定度:1.05m3/min±3%;

5)有效滤膜直径:180×230mm;

6)安装尺寸(孔距):190×240mm。

2.3大流量校准器技术参数

1)数量:1台;

2)工作条件a.环境大气压:86~106kPa;b.环境温度:-20~45℃;c.相对

湿度:<85%;

3)压差测量范围:0~1.5kPa,准确度:±1.5%;

4)孔口流量测量范围:0.8~1.2m3/min,准确度:±1.5%

5)孔口流量重复性:±0.5%

6)工作电源:交流220V±10%,50Hz±1Hz。

3 其他要求

3.1采样器要求

1)具有环境保护部仪器质检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

2)掉电自动保护采样数据,来电继续采样,可随时查询采样过程中的平均温度、流量、累计(标况)体积、累计时间。

3.2 PM10切割器要求

1)冲击式切割器;

2)应具有切割效率检测报告。

3.3 大流量校准器要求

1)可手动输入(修改)现场大气压、现场温度等参数,具有操作提示功能;

2)仪器可在现场对大流量采样器的流量进行现场校准;

3)直接显示瞬时实际流量和设定时间内的平均实际流量,可显示平均流量

换算成的标准状态或参比状态下(大气压101.325kPa,温度273.15K、

293.15K、298.15K)的流量,并可显示设定时间内的累积实际流量。4. 技术服务要求

1)分析仪表应至少具有1年的保修期,保修期从双方正式签署验收合格证

书之日起开始算起;

2)投标方需提供能够承担完善售后服务的人员介绍,服务案例介绍及设备

运行方的认可;需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必要培训,以保证用户正确使用

及熟练操作;

3)投标方应保证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服务,应能够长期提供各种备件和

耗材,正常情况下应在2小时内对服务要求做出响应。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时,本方法不适用。 三、测定原理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四、仪器设备 1、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2、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孔径流量计; (1)大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 (2)中流量孔径流量计:量程70~160m3/min;流量分辨率1L/min;精度优于2%。 4、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5、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6、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7、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8、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u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9、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目栏。

10、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整不受折状态。 11、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12、天平: (1)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称量范围=10g;感量1mg;再现性(标准差)=2mg。 (2)分析天平:用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称量范围=10g;感量0.1mg;再现性(标准差)=0.2mg。 五、采样器的流量校准 1、新购置或维修后的采样器在启用前,需进行流量校正;正常使用的采样器每月需进行一次流量校准。 2、流量校准步骤: (1)计算采样器工作点的流量: 采样器应工作在规定的采气流量下,该流量称为采样器的工作点。在正式采样前,需调整采样器,使其工作在正确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1引言 环境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是一种常规的污染物,大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们对人体健康、植被生态和能见度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此,对这类污染物的浓度进行测定是大气环境污染研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实验在校园中各种不同环境进行采样分析.通过本实验,达到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并了解到校园不同环境大气中悬浮颗粒的浓度的大小.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1)、滤膜、镊子、恒温恒湿箱、精密电子电子称 2.2试验方法 2.2.1滤膜准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0.1mg)中称重,记下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2.2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于2015年5月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陶园附近原国防生宿舍旧址为样地,在样地中设置采样器1个.天气情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 2.2.3仪器准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2.2.4采样以100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2.2.5称量和计算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入恒温恒湿器箱中平衡24h,然后称重,30s内称完.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0.1mg),记下滤膜重量W1(g),按下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 2.3数据分析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mg m-3)=[(W1-W0)×1000]/V r 式中: W1—采样后滤膜重量(g); W0—采样前滤膜重量(g); V r—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 2.4结果分析 参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析测试地点的空气状况. 3结果与分析 3.1原国防生宿舍样地分析 结果如下表格所示. 表1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测定记录表 监测点原国防生宿舍旧址 日期2015年5月1日 时间7:20~17:20 采样标况流量(m3min-1)0.09020833 累积采样时间(min)480min 累积采样体积(m3)47.7

空气检测

1 明确室内空气检测的项目及质量标准 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物检测依据主要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2002)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规范指出在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验收时,室内空气中的放射性氡、游离甲醛、氨、苯和TVOC都要符合限量规定,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验收不合格的民用工程不得投入使用。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项目为上述5项污染物。 室内环境空气的污染物质种类很多,而且性质复杂。《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对各空气污染物质的限量浓度作了明确规定,例如:TVOC(mg/m3)≤0.60(8h平均值)、氡(Bp/m3)≤400(年平均值)、苯(mg/m3)≤0.11(1h平均值)、游离甲醛(mg/m3)≤0.10(1h平均值)、氨(mg/m3)≤0.2(1h平均值)。 2 室内空气监测注意事项 2.1 布点原则及采样时间和频率 布点原则:(1)采样点的数量要根据所要监测室内的面积大小与现场情况来确定,才能够正确反映室内的空气污染物水平。一般小于50m2的房间要设(1-3)个点;50m2-100m2要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要设5个点。(2)采样点应设在对角线上或者呈梅花式分布,要避开通风口,离墙壁的距离需大于0.5m,采样点的高度应与人的呼吸带的高度相一致,在0.5m-1.5m之间。 2.2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1)气密性检查:在采样前检查动力采样器系统气密性,不得漏气。(2)流量校准:采样系统流量应保持恒定,采样前与采样后要用一级皂膜计来校准采样系统的进气流量,且误差不超过5%。(3)采样器流量校准:用一级皂膜计来校准采样器的流量计刻度,需校准5个点,并绘制流量标准曲线。需记录校准时的大气压力及温度。(4)空白检验:在同一批的现场采样中,要留下两个采样管不进行采样,要与其他样品管一样检测,作为采样过程中的空白检验,如果空白样检验超过控制的范围,那么这批样品作废。(5)仪器在使用前,要按照仪器的说明书来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标定。(6)在计算浓度时,应将采样体积换算成在标准状态时的体积:(7)对于平行样,测定之差和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20%。监测点的选择注意避开人流、通风道、通风口,距离墙壁至少0.5~1 m远,并注意避免受直接污染源的影响。室内监测时尽量避免引起就餐者的注意而干扰其行为.每天监测前对仪器进行零点校正,按要求对切割器进行擦拭和涂抹硅脂 3.自然通风室内颗粒物分布特征 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房间内颗粒物分布,综合考虑布朗扩散力(由分子不规则运动引起,一个小颗粒放在介质中在同一时间内各方向上受到的周围分子撞击次数不同,因而引起随机运动。当物体大了,由于受撞击次数很多基本上平衡而运动不明显。)、热泳力(1.热泳现象是指在温度梯度不为0的气体中,粒子向较冷区域运动的现象。在多原子理想气体中,对于粒径小于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球形粒子,热泳速度正比于温度梯度,而与粒径无关。对于较大的粒子,由于会在粒子内部建立温度梯度,计算较复杂。2.热泳法,是温度梯度对颗粒产生的效应,造成它们从一个热板移动至低温区。这种效应在行星分化中有重大的作用,在光纤的制造中更是功绩显赫。3.热泳效应,就是指小颗粒或气溶胶粒子在具有温度梯度的流体中运动时,由于冷热区分子与其碰撞时传递的动量不同,而在总体上表现为受到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使小颗粒产生与温度梯度相反的运动速度,并沉积于低温表面上的过程。)及Saffman升力(小颗粒推动)对颗粒物沉积的影响。 小粒径颗粒(如2.5μm)具有较强的气流跟随性,小粒径颗粒的穿透率大于粒径10μm、

总悬浮颗粒物

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 一、填空题 1.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大流量采样法采样、进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样品称重时,如“标准滤膜”称出的重量在原始重量±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称量合格。① 答案:5 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方法的最小检出限是mg/m3。① 答案:0.001 3.重量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要经常检查采样头是否漏气。当滤膜安放正确,采样后滤膜上颗粒物与四周白边之间出现界线模糊时,应更换。① 答案:滤膜密封垫 二、判断题 1.飘尘是指空气动力学粒径为10μm以下的微粒。( )② 答案:正确 2.根据《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GB 6921-1989),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9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lμm。( )②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集大气飘尘是要求采样器所用切割器在收集效率为50%时的粒子空气动力学直径D50=10±1μm。 3.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为超细玻璃纤维滤膜或聚氯乙烯等有机滤膜。( )① 答案:正确 4.根据《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采集样品的滤膜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对0.3g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等。( )① 答案:正确 5.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不适用于TSP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5kPa的情况。( )① 答案:错误

13.实验十三.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采集与测试

实验十三. 大气中总悬浮物的采集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了解粉尘采样仪的基本组成,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物测试原理和方法,熟悉大气中总悬浮物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原理: 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一般分为大流量(1.1-1.7m3/min)和中流量(0.05-0.15m3/min)采样法。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法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 1.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直径8-10cm。 2.流量校准装置:经过罗茨流量计校准的孔口校准器。 3.气压计。 4.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或聚氯乙烯滤膜。 5.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 6.分析天平:感量0.1mg。 7.塑料无齿镊子。 四.实验步骤: 1.采样器的流量校准:采样器每月用孔口校准器进行流量校准。 2.采样

(1)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 (2)迅速称重在平衡室内已平衡24h的滤膜,读数准确至0.1m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重量,将其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纸袋内,然后贮存于盒内备用。天平放置在平衡室内,平衡室温度在20-25℃之间,温度变化小于±3℃,相对湿度小于50%,湿度变化小于5%; (3)将已恒重的滤膜用小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夹的网托上,拧紧采样夹,按照规定的流量采样; (4)采样5min后和采样结束前5min,各记录一次U型压力计压差值,读数准确至1mm。若有流量记录器,则可直接记录流量。测定日平均浓度一般从8:00开始采样至第二天8:00结束。若污染严重,可用几张滤膜分段采样,合并计算日平均浓度; (5)采样后,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毛”面朝内,以采样有效面积的长边为中线对叠好,放回表面光滑的纸袋并贮于盒内。 将有关参数及现场温度、大气压力等记录填写在数据表13-1。 3.样品测定:将采样后的滤膜在平衡室内平衡24h,迅速称重,结果及有关参数记录于数据表13-2。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滤膜称重时的质量控制: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平衡室内平衡24h,称重。每张滤膜称10次以上,则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此为“标准滤膜”。每次称清洁或样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称出的重量在原始重量±5mg范围内,则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

附件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 1.2.1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城市、城市群及区域开展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来源解析工作。 1.2.2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质量管理等方面。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4506.30-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0部分:44个元素量测定 GB/T 14506.28-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8部分:16个主次成分量测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的公告 HJ 618-2011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3-2007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颗粒物污染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固态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源统称颗粒物污染源。 环境受体:受到大气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空气统称环境受体,简称受体。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通过化学、物理学、数学等方法定性或定量识别环境受体中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用于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4—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教学内容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 B T15432-1995)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 221 更新时间:2008-3-24 GB/T15432-1995 1995-3-25 1995-8-1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1.2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合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本方法不适用。 2 原理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3仪器和材料 3.1 大流量或中流量采样器:应按HYQ 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 2 孔口流量计: 3.2.1 大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0.7~1.4m3/min;流量分辨率0.01m3/min;精度优于±2%。3.2.2 中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70~160L/min;流量分辨率1 L/min;精度优于±2%。 3.3 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0.1hPa。 3.4 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3.5 打号机: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3.6 镊子:用于夹取滤膜。 3.7 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 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0.012mg。 3.8 滤膜袋: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栏目。 3.9 滤膜保存盒: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 3.10 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3.11 天平: 3.11.1 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称量范围≥10g;感量1mg;再现性(标准差)≤2mg。 3.11.2 分析天平:用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称量范围≥10g;感量0.1 mg;再现性(标准 差)≤0.2mg。 4 采样器的流量校准 4.1 新购置或维修后的采样器在启用前,需进行流量校准;正常使用的采样器每月需进行一次流量校准。 4.2 流量校准步骤: 4.2.1 计算采样器工作点的流量: 采样器应工作在规定的采气流量下,该流量称为采样器的工作点。在正式采样前,需调整采样器,使其工作在正确的工作点上,按下述步骤进行: 采样器采样口的抽气速度W为0.3m/s。大流量采样器的工作点流量QH(m3/min)为 QH=1.05 (1) 中流量采样器的工作点流量QM(L/min)为 QM=60 000W ×A (2) 式中:A——采样器采样口截面积,m2。 将QH或QM计算值换算成标况下的流量QHN (m3/min)或QMN (L/min)

影响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的因素

影响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的因素 【关键词】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因素 在空气质量监测中,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中流量空气采样器,以恒定速率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 μ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在实际操作中,监测结果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大气采样和分析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各种条件,避免其它方面的影响,消除误差,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1 样品采集 1.1 监测点位布设的影响 监测点位的布设对测定结果影响很大。监测点的周围应开阔,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高度的夹角应不大于30°,测点周围无局部污染源并避开树木及吸附能力较强的建筑物,因这些屏障物的存在能起挡板作用而产生涡流,以至在相当小的半径范围内,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变化较大,有时甚至可呈数量级变化。距装置5~15 m范围内不应有炉灶、烟囱等,远离公路以消除局部污染源对监测结果代表性的影响。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270°以上自由空间。 1.2 采样高度的影响 大气采样高度基本与植物高度相同,采样口与基础面的高度应在1.5 m以上,以减少扬尘的影响。 1.3 采样流量的影响 采样时,空气采样器的准确度取决于采样流量保持恒定的程度。油状颗粒物、光化学烟雾等均可阻塞滤漠并造成空气流速不匀,使流量迅速下降。在此监测点位应采用分段采样,集中累加,以降低因流量变化对总悬浮颗粒物测量的影响。浓雾或高湿度空气使滤膜变得太潮,也会使流量明显下降,因此在能见度低或高湿度天气,应避免采样。 1.4 大气压力与气温的影响 在采样体积与标况体积的换算中,影响体积的因素是气压与气温。采样器应具有自动统计平均温度的功能。气压是个可变因素,一般气温下,气压每变化0.1 kPa,标况体积变化2.5~3.0 L。因此,气压需要准确观测,以提高监测值的准确度。 1.5 采样密闭和滤膜安放的影响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刘璐学号20082501055 专业年级、班级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实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2011年 3 月12 日 实验指导老师实验评分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 一、目的意义 大气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保护人类自身健康十分重要。 二、采样测定方法 1、仪器和材料 中流量采样器(流量80-120 L/min),分析天平(精度0.1mg),滤膜(聚氯乙烯滤膜),镊子 2、测定方法 (1)滤膜准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0.1mg)中称重,记下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选取华南师范大学正门为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11年3月12日上午8点至晚上20点,天气情况良好,多云,微风,早晚气温变化不大。(3)仪器准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对正,拧紧,使不漏气。(4)采样:以100 L/min流量采样,每4小时,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5)称量和计算:采样滤膜用分析天平称量(精度0.1mg),记下滤膜重量W1(g),按下

式计算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 TSP含量(mg/m3)= (W1 - W0)× 1000 Vr 其中,W1—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W0—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 Vr—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 三、结果与分析 表1 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华师正门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 大气压(kPa)平均温 (℃) 采样前滤 膜的重量 W0(g) 采样后滤 膜的重量 W1(g) 样品重量 (g) 累计采 样体积 Vr(m3) 总悬浮颗粒物 (TSP)含量 (mg/m3) 8:00-12:00 102.5 22.9 0.3488 0.3574 0.0086 23.8 0.3613 12:00-16:00 102.2 24.7 0.3495 0.3573 0.0078 22.9 0.3406 16:00-20:00 101.8 23.5 0.3453 0.3564 0.0111 22.0 0.5045 郭二果等的研究表明,交通车辆是城市空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城市交通量越大,空气颗粒物浓度越高[1]。由于我们采样的地点选在华师正门,紧挨广州的交通主干道——中山大道,而且正门口便是公交车站,因此不同时间段内的车流量是决定该时间内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含量的主要因素。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出,同一天内从8:00-20:00的12个小时里,16:00-20:00这个时间段内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最多;8:00-12:00内次之;12:00-16:00这个时间段内最少。也就是说,在16:00-20:00内车流量最大;8:00-12:00内次之;12:00-16:00内最少。 根据郭二果等的研究,城市空气悬浮颗粒物水平在一天内一般呈现双峰双谷型,在早晚各出现一次高峰值[1]。而我们的数据显示,早上(8:00-12:00)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含量远少于晚上(16:00-20:00),却和中午(12:00-16:00)接近。原因可能是我们采样的时间为星期六,是休息日。早上,虽然会有少部分家庭出门,但那些工作日里上班外出的人很多却选择了在家休息,出行的时间推到了中午或下午,另外中午有一些外出回来的车辆,故早上车流量要比平时少,TSP含量也会相对减少;而中午虽相对于平时工作日大部分人在午睡而不出门,其车流量有所增加,但仍是一天车流量的低谷时段,TSP含量最低。至于晚上,那些白天外出的车辆回来,还有,在周末的夜晚有不少人会出外与朋友相聚狂欢,所以晚上的车流量最大,TSP含量最高。 当然,温度和气压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温度升高,气压升高时,TSP 浓度值会增大[1],但由于我们实验的一天内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值不大,因此在这里就不做考虑了。 四、讨论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来源复杂,影响因素也很多,它既来自固定排放源又来自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 佚名文章 网络点击数:221更新时间:2008-3-24GB/T15432-1995 1995-3-25 1995-8-1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总悬浮颗粒物的重量法。 1.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合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简称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 0.001mg/m3。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 10kPa,本方法不适用。 2原理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性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um的悬浮颗粒物,被截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 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3仪器和材料 3.1大流量或xx流量采样器: 应按HYQ 1.1—89《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暂行)》的规定。 3. 2xx流量计:

3.2.1大流量xx流量计: 量程 0.7~ 1.4m3/min;流量分辨率 0.01m3/min;精度优于±2%。 3.2.2xx流量xx流量计: 量程70~160L/min;流量分辨率1 L/min;精度优于±2%。3.3 U型管压差计: 最小刻度 0.1hPa。 3.4 X光看片机: 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3.5打号机: 用于在滤膜及滤膜袋上打号。 3.6镊子: 用于夹取滤膜。 3.7滤膜: 超细玻璃纤维滤膜,对 0.3μm标准粒子的截留效率不低于99%,在气流速度为0.45m/s时,单张滤膜阻力不大于

3.5kPa,在同样气流速度下,抽取经高效过滤器净化的空气5h,1cm2滤膜失重不大于 0.012mg。 3.8滤膜袋: 用于存放采样后对折的采尘滤膜。袋面印有编号、采样日期、采样地点、采样人等项栏目。 3.9滤膜保存盒: 用于保存、运送滤膜,保证滤膜在采样前处于平展不受折状态。 3.10恒温恒湿箱: 箱内空气温度要求在15~30℃范围内连续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5)%。恒温恒湿箱可连续工作。 3.11天平: 3.11.1总悬浮颗粒物大盘天平: 用于大流量采样滤膜称量。称量范围≥10g;感量1mg;再现性(标准 差)≤2mg。 3.11.2分析天平: 用于中流量采样滤膜称量。称量范围≥10g;感量 0.1mg;再现性(标准差)≤ 0.2mg。 4采样器的流量校准 4.1新购置或维修后的采样器在启用前,需进行流量校准;正常使用的采样器每月需进行一次流量校准。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

附件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 (试 行) 第一章 总 则 1.1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进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进程,增强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文件,编制《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 1.2.1本指南适用于指导城市、城市群及区域开展大气颗粒物(PM10和PM2.5)来源解析工作。 1.2.2本指南内容包括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工作的主要技术方法、技术流程、工作内容、技术要求、质量管理等方面。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14506.30-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30部分:44个元素量测定 GB/T 14506.28-201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28部分:16个主次成分量测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号 关于发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的公告 HJ 618-2011 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重量法 HJ/T 194-2005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T 393-2007 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规范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颗粒物污染源:向大气环境中排放固态颗粒污染物的排放源统称颗粒物污染源。 环境受体:受到大气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空气统称环境受体,简称受体。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通过化学、物理学、数学等方法定性或定量识别环境受体中大气颗粒物污染的来源。 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方法:用于开展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 —4—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20120006005徐铭京 一.前言 本次实验旨在熟悉空气采样器的使用及大气取样方法,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大气悬浮颗粒物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的固体和液体小滴的混合物,是雾、烟和空气尘埃的主要成分,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人体产生一系列疾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测定分析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对我们治理大气污染和保护人类自身健康十分重要。 二.材料与方法 1.实验仪器:中流量空气采样器(流量50~150L min-1),分析天平(精度0.1mg),滤膜(聚氯乙烯滤膜),镊子 2.测定方法 2.1 滤膜准备:对光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将选好的滤膜放在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取出滤膜,然后放入分析天平(精度0.1mg)中称重,30s内称完,记下滤膜重量W0(g),将其平放在滤膜袋内。 2.2 采样点和采样时间确定:选取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门为采样点,采样时间为2015年5月19日上午9点至晚上18点,天气情况良好,多云,微风,中午有一场雷阵雨,早晚气温变化不大。 2.3仪器准备:安装好空气采样器,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擦去灰尘,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对正,拧紧,使不漏气。 2.4采样:以50 L/min流量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样品采完后,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2.5样品测定:将采样后的滤膜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平衡24h,然后称重,30s内称完,记下滤膜重量W1(g)。 2.6结果计算:总悬浮颗粒物含量(TSP,mg/m3)=[(W1 - W0)× 1000]/Vr 其中,W1——采样后滤膜的重量(g); W0——采样前滤膜的重量(g); Vr——换算为参比状态下的累计采样体积(m3)。 三.结果与分析

实验十二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采集与测试

实验十二. 大气中总悬浮物的采集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了解粉尘采样仪的基本组成,掌握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物测试原理和方法,熟悉大气中总悬浮物的基本概念。 二.实验原理: 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方法一般分为大流量(1.1-1.7m3/min)和中流量(0.05-0.15m3/min)采样法。其原理基于: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悬浮微粒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即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 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法测定。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 1.中流量采样器:流量50-150L/min,滤膜直径8-10cm。 2.流量校准装置:经过罗茨流量计校准的孔口校准器。 3.气压计。 4.滤膜:超细玻璃纤维或聚氯乙烯滤膜。 5.滤膜贮存袋及贮存盒。 6.分析天平:感量0.1mg。 7.塑料无齿镊子。 四.实验步骤: 1.采样器的流量校准:采样器每月用孔口校准器进行流量校准。 2.采样

(1)每张滤膜使用前均需用光照检查,不得使用有针孔或有任何缺陷的滤膜采样; (2)迅速称重在平衡室内已平衡24h的滤膜,读数准确至0.1mg,记下滤膜的编号和重量,将其平展地放在光滑洁净的纸袋内,然后贮存于盒内备用。天平放置在平衡室内,平衡室温度在20-25℃之间,温度变化小于±3℃,相对湿度小于50%,湿度变化小于5%; (3)将已恒重的滤膜用小镊子取出,“毛”面向上,平放在采样夹的网托上,拧紧采样夹,按照规定的流量采样; (4)采样5min后和采样结束前5min,各记录一次U型压力计压差值,读数准确至1mm。若有流量记录器,则可直接记录流量。测定日平均浓度一般从8:00开始采样至第二天8:00结束。若污染严重,可用几张滤膜分段采样,合并计算日平均浓度; (5)采样后,用镊子小心取下滤膜,使采样“毛”面朝内,以采样有效面积的长边为中线对叠好,放回表面光滑的纸袋并贮于盒内。 将有关参数及现场温度、大气压力等记录填写在数据表13-1。3.样品测定:将采样后的滤膜在平衡室内平衡24h,迅速称重,结果及有关参数记录于数据表13-2。 五.实验注意事项: 1.滤膜称重时的质量控制: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平衡室内平衡24h,称重。每张滤膜称10次以上,则每张滤膜的平均值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此为“标准滤膜”。每次称清洁或样品滤膜的同时,称量两张“标准滤膜”,若称出的重量在原始重量±5mg范围内,则认为该批样品滤膜

正大环保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工作原理、适用范围及特点介绍

ZDA-ZXFCY01型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 ZDA-ZXFCY01型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是针对大气颗粒物来源解析项目研究推出的一款新型特制产品,该产品由ZDA正大环保联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以计算流体力学(CFD)作为计算分析工具,并利用专业的FULENT 6.3颗粒沉积分析软件,通过历时10个月的反复数值模拟试验、结构优化开发研制而成。ZDA-ZXFCY01型采样系统包括送样系统、再悬浮箱、切割器以及采样气路,设备采用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精准控制。该采样系统可模拟污染源样品进入环境中的过程,完成对开放源样品的采样,便于进行相关化学分析,同时可以对粉末样品进行PM10和PM2.5等不同粒径的切割采样,采样模块满足源谱分析要求,设备符合《环境空气颗粒物源解析监测方法指南(试行)》中要求,并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 2 0201188.1)。该颗粒物再悬浮装置具有良好的采样平行性和稳定性,能够对各排放源特征进行有效区分,具有较高的采样效率,且操作简便经济,对无组织排放源谱分析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工作原理: 依零气为载气,通过送样系统将干燥、筛分好的颗粒物进行悬浮并送至再悬浮腔体,经充分混合均匀后,再通过4通道模块向采样器提供洁净空气,由切割器完成对PM10、PM2.5的采样。同时,系统采集计前压力信号和温度信号,以便将工况体积转化为标况体积,采样结束后,根据重量法计算出颗粒物的浓度。 图1. 采样器速度场模拟示意图图2. 采样器浓度场模拟示意图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土壤风沙尘、道路扬尘、建筑扬尘、工业粉尘等源尘,可直接采集到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粒径相匹配的真实代表性的源样品,所获得的样品均为全粒径,同时也能模拟颗粒物进入环境空气中的真实过程,表征无组织排放源对大气中PM10和PM2. 5的贡献,同时还能够说明尘源的化学特征对大气PM10和PM2. 5的源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研究报告

大气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研究报告

1.研究方法选择 针对颗粒物沉积的研究方法目前主要有风洞试验、网络法及数值计算CFD方法。 风洞试验是通过制作实际采样器的缩尺模型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进行,通过必要的手段产生类似于采样器内的风场,然后通过布置在模型表面及其周围的试验仪器测量风速、风压等相关数据,当前研究内容已经涵盖了采样器在不同风速下的沉积效果。但是风洞试验也存在着诸如模型制作费时费力,试验周期较长,难以同时研究不同的采样器方案等缺点,而且缩小尺寸的试验模型并不总是能反映全比例结构的各方面特征。另外,在测点布置、同步测压等一系列问题上也有很多不足有待解决。 网络法是从宏观角度对自然通风进行分析,主要用于采样器设计初期的风量预测。它利用质量、能量守恒等方程计算风压和沉积量。但由于网络法不考虑房间采样器的空气流动形态对沉积的影响,所以无法给出采样器内部的空气详细流动情况分析。 CFD模拟是从微观角度,针对采样器,利用质量、能量及动量守恒等基本方程对流场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其空气流动状况。采用CFD 对沉积效果模拟,主要用于沉积效果模拟及流场优化,进而对采样器的结构尺寸进行优化设计,通过CFD提供的直观详细的信息,便于设计者对采样器进行通风策略调整,使之更有效的进行采样。于此同时,CFD是现有技术中唯一能够模拟采样器内部颗粒分布浓度场的手段。其他方法均不能进行此类研究。

所以综上所述,本项目采用CFD 数值模拟进行。 2.研究软件选择及控制方程 计算流体力学(CFD )作为一种有效的计算分析工具,具备速度快、成本低、资料完备且能够模拟真实条件等优点,广泛应用到流体流场的预测与分析。本报告利用FULENT 6.3作为数值模拟的计算工具,FULENT 系列的6.3版本作为专业的颗粒沉积分析软件,可以精确地研究流体的流动、传热和污染等物理现象,准确地模拟采样器内的空气流动、空气品质、传热等问题,从而为减少设计成本,降低设计风险,缩短设计周期贡献力量。FULENT 6.3软件能实现快速的建模、网格自动划分功能,具备强大的求解功能,拥有显示浓度场、温度场、湿度场、速度场、空气龄场、PMV 场、PPD 场等数据的数值报告。 根据对采样器内风环境流场湍流特性的初步分析,建立描述其气流运动特性的方程为基于Boussinesq 假设基础上的Reynolds 时均的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能量方程、状态方程的控制方程组。为使方程的封闭,湍流模型采用标准的εκ-双方程模型。其控制方程组如下: φφφφρρφS grad div div t +Γ=+??)()U ()((1-1) 式中:ρ为密度;Γ为广义扩散系数;φS 为广义源项;U 为速度 矢量;φ为通用因变量,代表(速度u ,运动粘性系数v ,湍流粘度w ,温度t ,湍流动能k ,湍流动能耗散率ε,特征尺寸l )。其控制方程

实验五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精)

实验五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目前测定空气中TSP含量广泛采用重量法,其原理基于: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采样器中已衡重的滤膜,则TSP被截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计算TSP的浓度。该方法分为大流量采样器法和中流量采样器法。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器法。 一、仪器和材料 (1中流量采集器。 (2中流量孔口流量计:量程70~160L/min。 (3U型管压差计:最小刻度10Pa。 (4X光看片机:用于检查滤膜有无缺损。 (5分析天平:称量范围≥10g,感量0.1mg。 (6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15~30℃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7玻璃纤维滤膜。 (8镊子、滤膜袋(或盒。 二、测定步骤 (1用孔口流量计校正采样器的流量。 (2滤膜准备:首先用X光看片机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在恒温箱中于15~30℃任一点平衡24h,并在此平衡条件下称重(精确到0.1mg,记下平衡温度和滤膜重量,将其平放在滤膜袋或盒内。

(3采样: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采样器采样头内的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以100L/min流量采样1h,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4称量和计算:将采样滤膜在与空白滤膜相同的平衡条件下平衡24h 后,用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到0.1mg记下重量(增量不应小于10mg,按下式计算TSP含量: TSP含量(μg/ m3=[(W1-W0×109]/(Q×t 式中:W1-----采样后的滤膜重量,g; W0-----空白滤膜的重量,g; Q-------采样器平均采样流量,L/min; t-------采样时间,min。 三、结果处理 (1根据TSP的实测浓度、确定校园空气质量状况。 (2分析布点、采样和污染物测定过程中可能影响监测结果代表性和准确性的因素。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测定 目前测定空气中TSP含量广泛采用重量法,其原理基于: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使之通过采样器中已衡重的滤膜,则TSP被截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气体积计算TSP的浓度。该方法分为大流量采样器法和中流量采样器法。本实验采用中流量采样器法。 一、仪器和材料 (1)中流量采集器。 (2)分析天平:称量范围≥10g,感量0.1mg。 (3)恒温恒湿箱:箱内空气温度15~30℃可调,控温精度±1℃;箱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5)%。 (4)玻璃纤维滤膜。 (5)镊子、滤膜袋(或盒)。 二、测定步骤 (1)滤膜准备:首先检查滤膜是否有针孔或其他缺陷,然后放在恒温箱中于15~30℃任一点平衡24h,并在此平衡条件下称重(精确到0.1mg),记下平衡温度和滤膜重量,将其平放在滤膜袋或盒内。 (2)采样:取出称过的滤膜平放在采样器采样头内的滤膜支持网上(绒面向上),用滤膜夹夹紧。以100L/min流量采样2.5h,记录采样流量和现场的温度及大气压。用镊子轻轻取出滤膜,绒面向里对折,放入滤膜袋内。 (3)称量和计算:将采样滤膜在与空白滤膜相同的平衡条件下平衡24h 后,用分析天平称量(精确到0.1mg)记下重量(增量不应小于10mg),按下式计算TSP含量: TSP含量(mg/ m3)=[(W 1-W ) × 106]/(Q× t) 式中:W 1 -----采样后的滤膜重量,g; W -----空白滤膜的重量,g; Q-------采样器平均采样流量,L/min; t-------采样时间,min。 三、结果处理 (1)根据TSP的实测浓度、确定校园空气质量状况。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研制与应用

监测与评价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研制与应用 陈 魁 (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300191) 白志鹏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1) 摘要 研制了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阐述了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结构。对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的PM 10和PM 2 5捕集效率以及采样时间进行了研究分析,选取了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合适的采样时间。关键词 开放源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 捕集效率 采样时间 0 引言 我国从70年代初期开始重视对颗粒物污染的研究与控制,许多城市都相继开展了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研究 [1 3] 。近年来研究表明,无组织、无规则排放的开 放源对于环境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很大的贡献[4 6] 。由 于开放源自身排放规律的特殊性,所以开放源的排放率难以测量和评估。同时,由于开放源排放属于无组织排放,所以开放源的原地采样也是十分困难的。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国外学者已开展了相关研究[7,8] 。 为解决开放源采样的难题。本研究研制并开发了颗 粒物再悬浮采样器。1 工作原理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包括送样系统、再悬浮箱、切割器以及采样气路,其中送样系统是将已干燥、筛分好的颗粒物进行悬浮并送至再悬浮箱中和洁净空气混合,为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提供采集样品。再悬浮箱是悬浮颗粒物的容纳场所,通过顶部4个均匀分布的开口向采样器提供160L min 的洁净空气。切割器是进行分级采样的执行元件,由不同切割头来完成对PM 10和PM 2 5的采样。采样气路则是采样器的动力来源,通过一系列气动元件,保证切割器的流量满足准确计量20L min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的结构见图1。 2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应用2 1 捕集效率研究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通过切割器的不同尺寸设计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的工作性能集中表现在切割器的捕集效率曲线上,捕集效率曲线与颗粒物直径是一种函数关系,捕集效率曲线描述了冲击板捕集的任一尺寸颗粒物 的百分比。 1 采样泵; 2 总流量计; 3 过滤器; 4 采样气路; 5 支架; 6 分支流量计; 7 真空表; 8 采样平台; 9 切割器; 10 再悬浮箱;11 送样气路;12 平板; 13 送样瓶;14 送样泵。图1 颗粒物再悬浮采样器结构示意图 2 1 1 PM 10切割器捕集效率研究 用美国生产的3050型振动孔单分散相粒子发生器产生标准球形颗粒物,粒径分别为:5、7、9、13、15、17 m 。将标准球形颗粒物送入捕集室,经PM 10切割器进行采样,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分析得到PM 10切割器的捕集效率实验数据见表1。 表1 PM 10切割器平均捕集效率实验数据 空气动力学直径 m 捕集效率 %空气动力学直径 m 捕集效率 %5 3.401378.90720.001588.50939.6017 93.40 10 51.40 对上述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PM 10切割 67 环 境 工 程 2006年10月第24卷第5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