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集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

一、单选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 ) 正确答案: D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 ) 正确答案: D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 ) 正确答案: A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 正确答案: D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 正确答案: D

A.木

B.火

C.土

D.水

6.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 正确答案: B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 正确答案: D

A.润下

B.稼穑

C.炎上

D.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 正确答案: A

A.脾

B.三焦

C.肝

D.肾

11.藏神的是( ) 正确答案: A

A.心

B.肝

C.脾

D.肺

12.主统血的是( ) 正确答案: C

A.心

B.肝

C.脾

D.肺

13.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正确答案: C

A.喜

B.怒

C.思

D.忧

14.“在窍为目”的是( ) 正确答案: A

A.肝

B.心

C.脾

D.肺

15.“受盛之官”指( ) 正确答案: C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血府”指( ) 正确答案: D

A.脑

B.髓

C.骨

D.脉

17.朝百脉的是( ) 正确答案: D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正确答案: D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19.“先天之本”是指( ) 正确答案: D

A.心

B.肝

C.脾

D.肾

20.“后天之本”是指( ) 正确答案: C

A.心

B.肝

C.脾

D.肾

21.心在志为( ) 正确答案: B

A.怒

B.喜

C.思

D.忧

22.五脏有五华,则肺之华是( ) 正确答案: A

A.毛

B.发

C.爪

D.唇

23.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 正确答案: C

A.吸入清气

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

D.助心行血

24.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B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

D.肺主治节

25.脾统血的含义是( ) 正确答案: C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26.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的主要脏腑是( ) 正确答案: D

A.心

B.肺

C.脾

D.肝

27.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又称之为“中精之腑”的是( ) 正确答案: B

A.肝

B.胆

C.脑

D.髓

2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 正确答案: B

A.脉

B.筋

C.髓

D.骨

2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

A.心其华在舌

B.肺其华在毛

C.肝其华在爪

D.脾其华在唇

30.“天癸”是指:( ) 正确答案: B

A.来自父母的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B.促进生殖机能的基本物质,是由肾精产生

C.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D.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基本物质

31.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 正确答案: D

A.脾

B.大肠

C.小肠

D.胃

3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B

A.心在窍为舌

B.肺在窍为喉

C.脾在窍为口

D.肝在窍为目

33.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A.脑为髓之海

B.肺为气之海

C.冲脉为血海

D.胃为水谷之海

34.六腑包括( ) 正确答案: D

A.胆、胃、大肠、小肠、女子胞、膀胱

B.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女子胞

C.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心包、胆

D.小肠、胃、大肠、三焦、膀胱、胆

35.以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为( ) 正确答案: B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36.具有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气是( ) 正确答案: B

A.元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37.导致人体生命死亡的根本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

A.阴阳偏盛

B.阴阳偏衰

C.阴阳离决

D.阴阳失调

38.卫气是( ) 正确答案: D

A.藏于肾中之气

B.积于胸中之气

C.吸入肺中之气

D.行于脉外之气

39.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的特点,主要与其哪种性质相关( ) 正确答案: D

A.风为阳邪

B.风性轻扬

C.风性善行

D.风性数变

40.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 ) 正确答案: C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燥邪

41.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是( ) 正确答案: B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痰饮

42.干咳少痰,或痰液胶粘难咯,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 正确答案: D

A.风邪

B.寒邪

C.暑邪

D.燥邪

43.湿邪致病具有病程长的特点,往往缠绵难愈,是由于( ) 正确答案: C

A.湿为阴邪

B.湿性重浊

C.湿性粘滞

D.湿性趋下

44.最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 ) 正确答案: A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暑邪

45.六淫中最易致肿疡的是( ) 正确答案: C

A.风邪

B.湿邪

C.火邪

D.燥邪

46.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失调均可化火, 故称为( ) 正确答案: B

A.五气化火

B.五志化火

C.心火上炎

D.肝郁化火

47.哪种情志异常易使肝的疏泄功能失调( ) 正确答案: C

A.过喜

B.过思

C.过怒

D.过恐

48.情志为病,过喜则( ) 正确答案: C

A.气上

B.气下

C.气缓

D.气结

49.邪气亢盛,正气不衰的证候是( ) 正确答案: A

A.实证

B.虚证

C.虚实夹杂证

D.真虚假实证

50.正治的定义是( ) 正确答案: C

A.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B.正确的治疗法则

C.逆着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D.扶助正气

51.“热者寒之”属于( )正确答案: A

A.正治法

B.反治法

C.治标法

D.从治法

52.除哪项外,均能体现“因人制宜”治则( ) 正确答案: B

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

B.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

C.团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

D.因年龄长幼不同而用药各异

53.疠气最主要的致病特点是( ) 正确答案: D

A.发病急

B.病势重

C.症状相似

D.传染性强

54.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 其特点为( ) 正确答案: C

A.胀痛

B.掣痛

C.刺痛

D.灼痛

55.正气强弱主要取决于( ) 正确答案: D

A.气候因素

B.地域因素

C.饮食习惯

D.体质与精神状态

56.食复是指( ) 正确答案: A

A.疾病初愈, 因饮食因素而致复发

B.过食寒凉而发病

C.过食辛辣而发病

D.过食肥甘厚味而发病

57.根据七情分属五脏的理论,下列情志中属心所主的是( ) 正确答案: A

A.喜

B.怒

C.悲

D.惊

58.病的基本病理主要是指( ) 正确答案: A

A.阴阳失调

B.脏腑功能失调

C.经络功能失调

D.内生五邪病理变化

59.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是( ) 正确答案: B

A.调整阴阳

B.治病求本

C.扶正祛邪

D.标本缓急

60.下列除哪项外都是得神的表现( ) 正确答案: D

A.两目精彩

B.面色荣润

C.肌肉不削

D.面色潮红

61.下列除哪项外皆可面见青色( ) 正确答案: A

A.虚证

B.痛证

C.寒证

D.惊风

62.满面通红者多属于( ) 正确答案: C

A.戴阳证

B.虚热证

C.实热证

D.上热下寒证

63.小儿食指脉络色鲜红为( ) 正确答案: D

A.实热证

B.虚热证

C.惊风证

D.外感表证

64.望舌的顺序( ) 正确答案: A

A.先看舌体,再看舌苔

B.先看舌苔,再看舌体

C.舌体舌苔同时看

D.先看舌苔后看舌下络脉

65.下列那项可见于正常人( ) 正确答案: D

A.胖大舌

B.淡嫩舌

C.淡白舌

D.裂纹舌

66.舌质红,苔黄腻,多见于( ) 正确答案: B

A.里热炽盛

B.湿热内蕴

C.阴虚火旺

D.寒湿阻滞

67.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淡白舌主病( ) 正确答案: D

A.气血两虚

B.气虚

C.阳虚

D.阴虚

68.干咳无痰,咳声清脆多属于( ) 正确答案: B

A.风寒犯肺证

B.燥邪犯肺证

C.痰热壅肺证

D.风热犯肺证

69.病人感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觉寒冷不解者为( )正确答案: B

A.畏寒

B.恶寒

C.恶风

D.寒栗

70.日晡潮热可见于( ) 正确答案: B

A.阳明经证

B.阳明腑证

C.阴虚火旺

D.湿热内盛

71.诊断表证的主要依据是( ) 正确答案: D

A.咳嗽

B.喷嚏

C.咽痛

D.恶寒发热

72.自汗多因何引起( ) 正确答案: A

A.阳气不足

B.热邪过盛

C.阴虚火旺

D.阳气暴脱

73.前额连及眉棱骨痛者病在( ) 正确答案: B

A.太阳经

B.阳明经

C.太阴经

D.少阳经

74.滑数脉多见于( ) 正确答案: A

A.痰热内蕴证

B.肝阳上亢证

C.肝气郁结证

D.阴虚内热证

75.患者面赤身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宁,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此属( ) 正确答案: B

A.表热证

B.里实热证

C.里虚热证

D.戴阳证

二、多选题(每题1分,总分25分)

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 ) 正确答案: ABCD

A.阴阳对立制约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消长平衡

D.阴阳相互转化

E.阴阳偏盛偏衰

2.与血液运行关系密切的脏是( ) 正确答案: ABCD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3.以下何脏腑与水液代谢有关( ) 正确答案: ABCDE

A.肺

B.脾

C.肾

D.三焦

E.膀胱

4.五脏之中,与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关系密切的有( ) 正确答案: BC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5.“气为血之帅”,具体表现为( ) 正确答案: ABC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血能载气

E.血能生气

6.气的生理功能有( ) 正确答案: ABCDE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7.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BCDE

A.外感性

B.季节性

C.地区性

D.相兼性

E.转化性

8.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正确答案: BCD

A.黏滞

B.凝滞

C.收引

D.趋下 E .重浊

9.引起疾病的常见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BCDE

A.六淫

B.七情

C.疠气

D.药邪

E.医过

10.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BCE

A.轻扬开泄

B.善行数变

C.主动

D.易耗气伤津

E.为百病之长

11.下列哪些是疠气的致病特点( ) 正确答案: ABC

A.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B.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C.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D.转化性

E.地区性

12.正气是指( ) 正确答案: ABCDE

A.人体的机能活动

B.抗邪能力

C.驱邪外出的能力

D.康复能力

E.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13.疾病复发的诱因是( ) 正确答案: ABCD

A.复感新邪

B.食复

C.劳复

D.药复

E.伏邪

14.虚证临床可见到( ) 正确答案: ACD

A.五心烦热

B.脉实有力

C.久病消耗精气

D.畏寒肢冷

E.食积不化

15.实证临床可见到( ) 正确答案: ABCE

A.二便不通

B.脉实有力

C.瘀血内阻

D.心悸气粗

E.水湿泛滥

16.“因人制宜”主要根据病人的什么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 )正确答案: BDE

A.饮食偏嗜

B.性别

C.劳逸损伤

D.年龄

E.体质

17.“因时制宜”原则是指( ) 正确答案: ABCE

A.夏季慎用温热

B.冬季慎用寒凉

C.暑邪致病应解暑化湿

D.秋季外感宜辛温发散

E.冬季宜食热性食物

18.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包括( ) 正确答案: CD

A.辨证求因

B.因时制宜

C.未病先防

D.既病防变

E.审因论治

19.下列哪些属于“治未病”的内容( ) 正确答案: CDE

A.治病求本

B.急则治其标

C.调摄精神

D.加强锻炼

E.先安未受邪之地

20.病重“失神”表现为( ) X 正确答案: ABCDE

A.饮食不入,泄泻不止

B.骨枯肉脱,形羸色败

C.卒然神昏,手撤遗尿

D.神昏谵语,循衣摸床

E.两目晦暗,瞳神呆滞

21.我国正常人的面色是( ) 正确答案: CD

A.五色鲜明

B.夏季稍黄

C.红黄隐隐

D.明润含蓄

E.秋季稍白

22.红绛舌,常见于( ) 正确答案: AB

A.里实热证

B.阴虚火旺证

C.气虚血瘀证

D.痰瘀内阻证

E.食滞气郁证

23.望舌时应注意( ) 正确答案: ABCDE

A.光线

B.染苔

C.伸舌姿势

D.年龄体质

E.禀赋

24.腻苔主病为( ) 正确答案: ABC

A.湿浊

B.痰饮

C.食积

D.胃气虚

E.邪热有余

25.痛证可见下列何脉( ) 正确答案: ABD

A.弦脉

B.紧脉

C.缓脉

D.代脉

E.迟脉

三、简答题

1.“辨证”、“症”、“证”、“病”的含义有何不同?“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症:症状,包括患者的主观感觉和医生检查所得的客观体征。

证: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病:疾病,指机体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总过程。

三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症是疾病的现象,是内在脏腑病变表现于外的征象;而证则是揭示了疾病的本质,是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症组成;病也是由症组成,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又有不同的证,它是一种病理过程。

2.五脏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 ? 六腑的功能和生理特点如何 ?

答:五脏:贮藏精气,满而不实。五脏:形态为实质性器官;功能上“藏精气”;生理特性上“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传化水谷,实而不满。六腑:形态为空腔性器官;功能上“传化物”传化水谷;生理特性上“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3.为什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答:所谓“后天”,即指人出生以后的整个生命过程,包括生、长、壮、老、已几个阶段。脾胃同居中焦,具有主运化的功能,是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的主要脏器。人在出生之后,人体的营养,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精气血津液的化生和充实,均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脾胃的功能健全才能不断地化生和输布营养物质,以保证生人体长发育的需要,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4.何谓六淫?简述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

答: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①风为阳邪,风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因风善动而不居,具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性,故为阳邪。人体的头面及肌表部位为阳位,也是风邪易侵之处,即易袭阳位。其性开泄是指风邪侵袭人体,易使腠理疏松、开泄,可见汗出、恶风等症状。②风性主动,善行而数变。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点,故风性善行。如风痹证。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骤变幻无常的特点,故风邪数变。如风疹病。③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邪气致病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气多依附于风邪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湿、风热等。临床上风邪犯人,为病范围广泛,病种繁多,是引起各种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5.“异病同治”与“同病异治”有何不同 ?

答:异病同治:一般情况下,异病异证需要不同的治法。但有些病常常有同一性质的病机和证候,可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如虚寒泄泻,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不同的病证,如病机“中气下陷”,可用“补中益气”的方法治疗。同病异治:一般情况下,同病同证需要同一的治法。但有些病因病人身体反应不同,而出现的证也不同,因而治法也不同。如感冒有风寒和风热的不同,治法就有“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的区别。

第二章中药学

一、单选题(每题1分,总分45分)

1.中国第一部药典专著是( ) 正确答案: B

A.《新修本草》

B.《神农本草经》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2.反映药物作用趋向的性能是( ) 正确答案: C

A.四气

B.五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3.对咽喉有刺激性的药物应( ) 正确答案: C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另煎

4.生地黄制成熟地黄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B

A.消除毒性

B.改变药性

C.便于贮藏

D.增强药效

5.具相须配伍关系的药对是( ) 正确答案: A

A.大黄与芒硝

B.巴豆与牵牛子

C.半夏与川乌

D.瓜蒌与川乌

6.某药主要用于益智,其相应的归经是( ) 正确答案: A

A.心

B.肝

C.肺

D.肾

7.宜文火久煎的药应除以下哪一类外( ) 正确答案: A

A.解表

B.补益药

C.贝壳类药

D.矿物类药

8.具有“呕家圣药”之称的药是( ) 正确答案: D

A.香薷

B.紫苏

C.桂枝

D.生姜

9.味辛性微温,治感冒风寒、发热恶寒,不论有汗、无汗都可应用的药是( ) 正确答案: B

A.麻黄

B.桂枝

C.荆芥

D.薄荷

10.素有发汗第一要药之称的是( ) 正确答案: A

A.麻黄

B.紫苏

C.桂枝

D.生姜

11.既可用于肺热咳嗽,又可用于阴虚燥咳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

A.石膏

B.知母

C.芦根

D.栀子

12.清热泻火药主要用于( ) 正确答案: D

A.里热实证

B.血分实热证

C.虚热证

D.气分实热证

13.治胃火牙痛应首选( ) 正确答案: D

A.生地

B.玄参

C.知母

D.石膏

14.治肺痈,咳吐脓血,首选( ) 正确答案: C

A.黄芩

B.知母

C.鱼腥草

D.地骨皮

15.长于清除下焦湿热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A.黄连

B.黄芩

C.黄柏

D.连翘

16.金银花不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A.疏风热

B.解暑热

C.清虚热

D.解热毒

17.泻下通便药多为( ) 正确答案: C

A.辛味

B.咸味

C.苦味

D.甘味

18.既能疏肝理气,又能调经止痛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A.青皮

B.香橼

C.佛手

D.香附

19.以下何药最常用治烧烫伤的治疗( ) 正确答案: D

A.番泻叶

B.芒硝

C.火麻仁

D.大黄

20.芒硝的用法是( ) 正确答案: D

A.先煎

B.后下

C.包煎

D.冲服

21.清利湿热、消褪黄疸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A.金钱草

B.黄柏

C.大黄

D.茵陈蒿

22.善于下气除胀,为消胀除满之要药( ) 正确答案: A

A.厚朴

B.苍术

C.藿香

D.佩兰

23.既能化湿行气又能安胎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A.厚朴

B.苍术

C.藿香

D.砂仁

24.用于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要药是( ) 正确答案: C

A.泽泻

B.猪苓

C.茯苓

D.车前子

25.善治下半身风湿痹痛的药物( ) 正确答案: A

A.独活

B.羌活

C.桂枝

D.威灵仙

26.木香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A

A.行气止痛

B.温中止呕

C.纳气平喘

D.调经止痛

27.长于治疗油腻肉食积滞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C

A.麦芽

B.莱菔子

C.山楂

D.鸡内金

28.下列哪项一般不宜使用川芎( ) 正确答案: D

A.风寒头痛

B.风热头痛

C.风湿头痛

D.阴虚阳亢头痛

29.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首选( ) 正确答案: A

A.丹参

B.郁金

C.延胡索

D.益母草

30.功能化瘀止血,尤长于止痛,用于治瘀滞疼痛的药物( ) 正确答案: C

A.槐花

B.地榆

C.三七

D.白芨

31.不宜与人参同用的药物( ) 正确答案: D

A.山楂

B.麦芽

C.神曲

D.莱服子

32.善治风痰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B

A.桔梗

B.天南星

C.瓜娄

D.竹茹

33.善于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为治湿痰之要药,并可治疗各种呕吐( ) 正确答案: A

A.半夏

B.天南星

C.枇杷叶

D.竹茹

34.治咳喘的要药是( ) 正确答案: D

A.白果

B.桑叶

C.紫苏子

D.苦杏仁

35.温里药都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B

A.温肾壮阳

B.温里散寒

C.温肝散寒

D.温胃止呕

36.治肾阳虚证,附子常与何药相须为用( ) 正确答案: B

A.细辛

B.肉桂

C.五味子

D.沉香

37.既能养心安神,又能敛汗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A.酸枣仁

B.柏子仁

C.龙骨

D.磁石

38.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煅的药物( ) 正确答案: B

A.牡蛎

B.朱砂

C.龙骨

D.磁石

39.具有燥湿利水作用的补气药是( ) 正确答案: D

A.人参

B.黄芪

C.山药

D.白术

40.治疗脾虚中气下陷,内脏下垂,首选( ) 正确答案: D

A.甘草

B.人参

C.白术

D.黄芪

41.肺肾两虚之喘咳,宜选用( ) 正确答案: A

A.五味子

B.乌梅

C.麻黄

D.山茱萸

42.主治阴血亏虚之心烦、失眠、惊悸的药是( ) 正确答案: B

A.丹参

B.酸枣

C.龙眼肉

D.大枣

43.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上行头目可治头风头痛,下达血海可治痛经闭经,中开郁结可治胸痹胁痛的药是( ) 正确答案: D

A.牛膝

B.丹参

C.三棱

D.川芎

44.丹参有“小四物”之称,其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A.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凉血止痛,利水消肿

B.活血化瘀,养血安神,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C.活血化瘀,养血安神,凉血止痛,清热消肿

D.活血化瘀,养血安神,润肠通便,清热消肿

45.南沙参与北沙参的不同点是( ) 正确答案: B

A.凉血活血与养血敛阴

B.兼能化痰与长于补阴

C.平降肝阳与清热平肝

D.行气之功与破血之力

二、多选题(每题1分,总分12分)

1.四气的临床意义( ) 正确答案: ABCDE

A.根据病证的寒热择药

B.根据病证寒热程度择药

C.寒热错杂者,寒热并用

D.真寒假热者,治以热药

E.真热假寒者,治以寒药

2.入心经清心火宜选( ) 正确答案: ABC

A.淡竹叶

B.黄连

C.栀子

D.黄芩

E.青蒿

3.既能平肝阳又能息肝风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BC

A.珍珠

B.钩藤

C.天麻

D.全蝎

E.蚯蚓

4.用药禁忌主要包括( ) 正确答案: ABCDE

A.配伍禁忌

B.病证用药禁忌

C.妊娠用药禁忌

D.饮食禁忌

E.十八反

5.长于清泄肺热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DE

A.黄芩

B.黄连

C.地骨皮

D.石膏

E.桑白皮

6.苦杏仁、桃仁的共同功效是( ) 正确答案: BCD

A.活血化瘀

B.止咳平喘

C.宣肺利水

D.润肠通便

E.消痈排脓

7.甘草功能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可用于解下列哪些毒( ) 正确答案: ACDE

A.痈肿疮毒

B.水火烫伤毒

C.农药中毒

D.食物中毒

E.药物中毒

8.下列哪些药物能治肠燥便秘( ) 正确答案: ABCD

A.火麻仁

B.郁李仁

C.桃仁

D.杏仁

E.芒硝

9.利水渗湿药适应的病证是( ) 正确答案: ABCDE

A.淋证

B.痰饮证

C.水肿证

D.小便不利

E.黄疸

10.下列哪些药物具有安胎作用( ) 正确答案: ABCDE

A.砂仁

B.黄芩

C.杜仲

D.菟丝子

E.桑寄生

11.平肝明目,治疗肝阳上亢眩晕宜选( ) 正确答案: CE

A.白芷

B.荆芥

C.桑叶

D.葛根

E.菊花

12.祛风湿,治疗风湿痹宜选( ) 正确答案: ACDE

A.木瓜

B.苍术

C.独活

D.威灵仙

E.桑寄生

三、简答题(每题1分,总分4分)

1.药物配伍后可出现哪些配伍关系?

答:配伍,就是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前人将单味药的应用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关系称为药物“七情”。单行一般认为,单行即用单味药治病。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味药为主,另一味药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疗效。相畏即一味药的毒副效应会被另一味药降低或消除。相杀即一味药能降低或消除另一味药的毒副效应。相恶即一味药的某种或某几种治疗效应会被另一味药削弱或消除。相反即两味药合用后,能增强原有毒副效应,或产生新的毒副效应。

2.简述中药的服药方法。

答:口服是临床使用中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口服给药的效果,除要受到剂型、制剂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服药的时间、多少及冷热等服药方法有关。服药时间,除消食药应于饭后及时服用外,一般药物,无论饭前服还是饭后服,服药与进食都应间隔1小时左右,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与食物的消化,至于饭前服还是饭后服,主要决定于病变部位、性质。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疾患,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宜饭后服用,补益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则不拘时服。服药多少,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临床用药时可根据病情增减,如急性病、热性病可1日2剂。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时左右服药一次,昼夜不停,以利顿挫病势。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不必拘泥于定时服药。一般以得汗或得下为度,不必尽剂,以免因汗、下太过,损伤正气。呕吐病人服药宜小量频服。小量,药物对胃的刺激小,不致于药入即吐;频服,才能保证一定的服药量。服药冷热,一般宜温服,解表药不仅药宜热服,服药后还要温覆取汗。寒证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真寒假热证或真热假寒证用从治法时,也有热药凉服或寒药热服者。此外,服用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者外,一般都宜用温开水送服。

3.比较柴胡与香附的功效及临床应用的异同点。

答:共同点:疏肝解郁调经,善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胁肋作痛、月经不调、痛经及乳房胀痛或结块等证。不同点:柴胡:苦辛微寒,肝郁兼热者用之为宜;又善和解退热,治邪客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或外感发热,高热不退,还能升举阳气,治气虚清阳下陷所致的脏器脱垂及短气乏力等症。香附:辛微苦微甘,性平而不寒不热,芳香走窜,药力平和,除善疏肝解郁外,又长于理气止痛,治肝胃或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及疝气疼痛等。

4.简述中药的性能有哪些?

答: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性质和特征的概括,是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出来的,以人体为观察对象。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归经,就是药物对于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升降浮沉,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第三章方剂学

一、单选题(每题1分,总分30分)

1.有关方剂组成原则中君药的含义,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B

A.治疗主病

B.治疗兼病兼证

C.在方剂中起主要治疗作用

D.任何方剂中必不可少

2.逍遥散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B

A.抑肝扶脾,理气止痛

B.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C.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D.疏肝健脾,活血调经

3.治疗表虚自汗,易感风邪者,宜选用( ) 正确答案: A

A.玉屏风散

B.牡蛎散

C.桂枝汤

D.补中益气汤

4.二陈汤的君药是( ) 正确答案: D

A.半夏

B.茯苓

C.桔红

D.半夏和桔红

5.治疗痰热内闭,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甚气粗,舌红,苔黄垢腻,脉滑数者,首选( ) 正确答案: C

A.紫雪

B.安宫牛黄丸

C.至宝丹

D.苏合香丸

6.大承气汤的煎法是( ) 正确答案: D

A.先煎大黄,再入枳实,芒硝冲服

B.先煎枳实、厚朴,再大黄、芒硝

C.先煎枳实、厚朴、大黄,芒硝冲服

D.先煎枳实、厚朴,再入大黄、芒硝冲服

7.乌梅丸主治下列何证( ) 正确答案: B

A.咳喘

B.蛔厥

C.疳积

D.消渴

8.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剂学书是( ) 正确答案: A

A.《五十二病方》

B.《备急千金要方》

C.《肘后方》

D.《伤寒杂病论》

9.保和丸中配伍连翘的意义是( ) 正确答案: D

A.清热透表

B.清透邪热

C.清热解毒

D.清热散结

10.血府逐瘀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

A.瘀阻头面

B.瘀阻膈下

C.瘀阻胸中

D.瘀阻少腹

11.麻黄汤为发汗之( ) 正确答案: B

A.要剂

B.峻剂

C.缓剂

D.轻剂

12.桂枝汤中桂枝的作用是( ) 正确答案: A

A.解肌散寒

B.养阴和营

C.温阳益气

D.温肾散寒

13.桑菊饮与银翘散均为辛凉解表剂,其主治证的区别为( ) 正确答案: C

A.有无发热

B.有无恶寒

C.有无咳嗽

D.有无口渴

14.下列哪组药是“六一散”的组成( ) 正确答案: D

A.滑石、薄荷

B.滑石、藿香

C.藿香、佩兰

D.滑石、甘草

15.疏散外风剂常配养血活血药,其机理可用下列哪句话概括说明( ) 正确答案: D

A.风乘虚而入,正旺邪自除

B.治风先活血,血活则风散

C.风胜易伤血,血足风自熄

D.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16.通常治疗热证用寒药时应( ) 正确答案: C

A.热服

B.冷服

C.温服

D.顿服

17.大黄取其攻下作用,其煎法宜( ) 正确答案: D

A.先煎

B.包煎

C.另煎

D.后下

18.最能体现“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法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B

A.大黄附子汤

B.大承气汤

C.十枣汤

D.新加黄龙汤

19.十枣汤服用的最佳时间是( ) 正确答案: A

A.清晨空腹服

B.饭前服

C.睡前服

D.不拘时间

20.具有清营解毒,透热养阴功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B

A.犀角地黄汤

B.清营汤

C.竹叶石膏汤

D.紫雪丹

21.不宜饮用仙方活命饮的病证是( ) 正确答案: B

A.阳证疮疡肿毒初起

B.阴性疮疡肿毒

C.疮疡脓已成

D.疮疡红肿焮痛

22.白头翁汤除具有清热解毒功用外,还有( ) 正确答案: D

A.行气止痢

B.调和气血

C.养血滋阴

D.凉血止痢

23.青蒿鳖甲汤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D

A.滋阴清热

B.养阴生津

C.滋阴降火

D.养阴透热

24.下列症状除哪项外,均属当归四逆汤的主治证之范畴( ) 正确答案: B

A.手足厥冷

B.肢体痹痛

C.腹痛下利

D.脉象沉细

25.四君子汤的组成中无( ) 正确答案: B

A.人参

B.干姜

C.白术

D.茯苓

26.六味地黄丸中熟地、山萸肉、山药的用量是( ) 正确答案: B

A.熟地八钱、山萸肉八钱、山药八钱

B.熟地八钱、山萸肉四钱、山药四钱

C.山萸肉八钱、熟地四钱、山药四钱

D.山萸肉八钱、熟地八钱、山药四钱

27.越鞠丸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A

A.行气解郁

B.疏肝理气

C.行气活血

D.行气消食

28.安宫牛黄丸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A

A.清热开窍,豁痰解毒

B.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C.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D.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29.牡蛎散的功用是( ) 正确答案: C

A.平肝熄风

B.重镇安神

C.固表敛汗

D.制酸止痛

30.下列哪项不是滚痰丸的组成药物( ) 正确答案: D

A.礞石

B.大黄

C.黄芩

D.黄连

二、多选题(每题1分,总分17分)

1.方剂的变化是指( ) 正确答案: ABE

A.剂量的增减

B.药味的增减

C.产地的变化

D.方名的变化

E.剂型的变化

2.麻黄汤的药物组成有( ) 正确答案: BCDE

A.薄荷

B.麻黄

C.杏仁

D.桂枝

E.甘草

3.汤剂的特点( ) 正确答案: ABCE

A.吸收快

B.迅速发挥药效

C.便于加减使用

D.照顾到病人或病证的特殊性

E.药效持久

4.凡服用解表剂后宜( ) 正确答案: BDE

A.宜大汗

B.宜避风寒

C.宜无汗

D.宜微汗

E.宜增加衣被

5.大承气汤适用于( ) 正确答案: ABCE

A.阳明腑实证

B.热结旁流证

C.热厥属里热实证

D.下焦蓄血证

E.痉病或发狂属里热实证

6.麻子仁丸中各药的作用,下列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A.火麻仁润肠通便

B.大黄泻热通便

C.杏仁降气润肠

D.白芍养阴和里

E.枳实、厚朴行气宽中

7.逍遥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正确答案: ACE

A.肝郁

B.血瘀

C.血虚

D.血热

E.脾弱

8.白虎汤用于以下病证( ) 正确答案: ABCE

A.壮热而赤

B.烦渴引饮

C.汗出恶热

D.喘咳

E.脉洪大有力

9.以六一散以基础方加味组成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ABC

A.益元散

B.碧玉散

C.鸡苏散

D.鸡鸣散

E.清暑益气汤

10.阳和汤中用麻黄之目的在于( ) 正确答案: ABD

A.辛温达卫、宣通经络

B.引阳气、开寒结

C.宣肺平喘

D.发越阳气

E.利水消肿

11.四君子汤与理中丸共有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BD

A.人参

B.白术

C.茯苓

D.炙甘草

E.干姜

12.凉开三宝指的是( ) 正确答案: ABD

A.紫雪

B.安宫牛黄丸

C.朱砂安神丸

D.至宝丹

E.紫金锭

13.下列哪些是滚痰丸的组成药物( ) 正确答案: ACDE

A.大黄

B.半夏

C.黄芩

D.礞石

E.沉香

14.下面哪些属于“八法”内容( ) 正确答案: ABCE

A.消法

B.和法

C.吐法

D.散法

E.补法

15.保和丸的主治是( ) 正确答案: ABCDE

A.肉食之积

B.米食之积

C.酒食之积

D.面食之积

E.一切食积

16.白虎汤的组成( ) 正确答案: ABCE

A.石膏

B.知母

C.甘草

D.滑石

E.粳米

17.内服驱虫剂的注意事项( ) 正确答案: ABCD

A.空腹服药,忌食油腻

B.注意有毒药物的剂量

C.年老体弱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D.药后应注意调理脾胃

E.多用丸剂,不用煎剂

三、简答题(每题1分,总分3分)

1.方剂的组成原则是什么?君臣佐使的涵义各是什么?

答:组成原则:君、臣、佐、使。这也是方剂组成的基本结构,即区分方中药物在治病中的主次作用。各自涵义⑴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中不可缺少。⑵臣药: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或针对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⑶佐药: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⑷使药:①引经药;②调和药。

2.补血剂为什么常配伍补气药?试举例分析说明

答:血虚用补血药,宜加入补气之品,以助气化,或着重补气以生血。因大失血而致血虚者,尤其补气以固脱,使气旺则血生。如:四物汤中加入川芎以理血中之气,以达到补血而不滞血,补中有散,散中有收,构成治血要剂。

3.桂枝汤的用法及护理要点。

答:⑴首先,在煎煮上,要求文火慢煮,不是武火急煎。⑵适寒温服,药后啜热粥——助胃气,益津液,以利酿汗,从而使汗出表和,邪祛而正不伤。⑶温覆(保暖)——加盖衣被,避风寒,以助卫阳,使易于发汗。⑷微汗遍身——表明胃气已和,营卫和谐,病邪已解,且不伤正。(不宜大汗,汗出过多,则邪不去而正反伤,病必不除)⑸服后停药——避免产生副作用。

⑹不效、无效再服——病情无改善,应守原方继服。⑺药后忌口——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第四章针灸学

单选题(每题2分,总分60分)

1.十二经脉中凡属六脏及循环于肢体内侧的经脉为( ) 正确答案: A

A.阴经

B.阳经

C.足太阴经

D.任脉

2.十二经脉分布于头面、躯干、四肢,纵贯全身,呈()分布( ) 正确答案: B

A.上下

B.左右

C.前后

D.内外

3.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称为( ) 正确答案: A

A.孙络

B.支络

C.浮络

D.别络

4.主司关节运动,联系四肢百骸的是( ) 正确答案: D

A.十二正经

B.十二皮部

C.十二经别

D.十二经筋

5.足少阳胆经接交的经脉为( ) 正确答案: B

A.接肺经交大肠经

B.接三焦经交肝经

C.接胃经交脾经

D.接肝经交肺经

6.两眉头的中间是( ) 正确答案: B

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7.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与()相表里( ) 正确答案: D

A.冲脉

B.任脉

C.阳跷脉

D.手太阴肺经

8.十二经脉循行交接中,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交接( ) 正确答案: A

A.胸中

B.头面

C.食指

D.足小趾端下

9.阴经是指( ) 正确答案: A

A.六脏的经脉

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

D.循行胸腹经脉

10.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 ) 正确答案: C

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带脉

11.髓海位于( ) 正确答案: C

A.项部

B.胸部

C.头

D.背部

12.奇经八脉中除()横向循行外,均为纵向循行,纵横交错循行分布于十二经脉之间( ) 正确答案: C

A.督脉

B.任脉

C.带脉

D.交会穴

13.经络系统中没有表里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B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二经别

D.十二皮部

14.督脉可调节全身阳经脉气,故称( ) 正确答案: B

A.阴脉之海

B.阳脉之海

C.血海

D.髓海

中医护理学试卷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人体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生理方面是以() A、五脏中心 B、六腑为中心 C、经络为中心 D、精气血津液为中心 2、“热极生寒”“寒极生热”属阴阳的() A、相互对立 B、相互消长 C、相互转化 D、相互累及 3、临床症见呼吸少,吸气困难,动则气喘属() A、肺气虚 B、心气虚 C、宗气虚 D、肾不纳气 4、能转化成血液又是血液组成部分的是() A、原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5、内风的产生是由于() A、肝脏功能失调 B、心脏功能失调 C、情志失调 D、邪气偏盛 6、膀胱贮藏排泄尿液的功能是依靠() A、膀胱的气化 B、肾的气化 C、肾与膀胀的气化 D、三焦的气化 7、麻疹的隔离时间一般为() A、疹退 B、透疹后 C、透疹后6天 D、透疹后2周 8、风热证感冒汗多湿衣时防止受凉复感护理应() A、随时擦汗衣 B、汗止后更衣 C、擦汗后盖上被子 D、温水擦浴 9、暴盲肝阳上亢证饮食禁忌() A、酒及辛辣之品 B、生冷瓜果 C、多饮水 D、荤腥 10、水痘隔离时间从发病开始到() A、水痘透布 B、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二周 C、水痘完全干燥结痂后一周 D、水痘完全干燥结痂 11、芒刺舌主() A、热盛 B、阴虚 C、食滞 D、气滞 12、语音低微或断续不相接的多属() A、虚证 B、实证 C、寒证 D、热证 13、便有腥味为() A、消化不良 B、胃热证 C、虚证 D、实热证 14、疼痛喜按多属() A、虚证 B、实证 C、气滞证 D、瘀血证 15、迟脉主() A、表证 B、里证 C、寒证 D、热证

中医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中医护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简述你对中医护理的学习体会 中医药学这一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护理精华,作为中医医学教育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护理同样具有中医学的两个基本特点。 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中医学十分重视人体自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它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互相协调、互相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 同时也认识到人体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体的生理和病理上是变化不断受到自然界的影响,人类在能动地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为整体观念。这一思想贯穿到生理、病理、辩证和护理等各个方面。 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器、器管和组织所组成、各脏器、器官和组织都有着不同的功能。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器管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的。另方面人体局部和整体也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反映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因此,我们在护理病员过程中,必须从整体出发,通过观察病人的外在变化,了解机体内脏病变,从而提出护理问题和采用护理措施,使疾病早愈 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

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相应地产生生理性反应,若超越生理范围,则产生病理变化。辩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 中医学认为,证和症有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失眠等。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如感冒所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及邪正关系,因而比症状状更全面、更深刻,从而也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 ()在临床上有时可见到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在护理时可以在辩证施护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方法处理之。 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所谓导病同护,就时指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护理. 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护法,就是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 篇二:中医护理骨干培训学心得 参加20XX年浙江昝中医中医院全国护理骨干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实用中医护理学》单选(复习题库)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D)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钢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3. 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 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D) 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 5. 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D) A木B火C 土 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B) A曲直B 炎上C润下D从革 7. 五行中,木的特性是(D) A润下B稼穡C炎上D曲直 8. 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C)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D传化物而不能藏,满而不能实 9. 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A)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能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1藏神的是(A) A心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C) A心B肝C脾 D肺 14. “在窍为目”的是(A) A肝B心C脾D肺 15?“受盛之官”指(C) A胆B胃C小肠D大肠 19. “先天之本”是指(D) A心B肝C脾D肾 20. “后天之本”是指(C) A心B肝C脾 D肾 26.具有主疏泄、条畅气机功能主要脏腑是(D) A心B肺C脾D肝 27?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被称之为“中精之腑”(B) A肝B M C脑D髓 29.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A心其华在舌B肺其华在毛C肝其华在爪D脾其华在唇 3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心在窍为舌B肺在窍为喉C脾在窍为口 D肝在窍为目 40. 最易导致“着痹”的邪气是(C) 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 41. 常引起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易伤阳气的致病因素是(B) A风邪B寒邪C湿邪D痰饮

护理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

护理中医护理学基础考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周礼?天官》所记载医事制度中,除医师外还兼有护理职能的专职人员是() A .士 B .府 C .史 D .徒 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著是() A .《皇帝内经》 B .《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 D .《伤寒杂病论》 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 A .《皇帝内经》 B .《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 D .《伤寒杂病论》 4.创造“五禽戏”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孙思邈 D .葛洪 5.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外科专著是() A .《肘后备急方》 B .《刘涓子鬼遗方》C.《千金方》 D .《外台秘要》 6.关于古代医家说法错误的是() A .“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两篇文章的作者是孙思邈。 B .扁鹊首创了用细葱管进行 导尿,这一方法比1860年法国人发明的橡皮管导尿术要早1200多年。C.唐代王焘所著《外台秘要》,是一部综合性的巨著,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传染病的论述。 D .李杲的《脾胃论》,提出了“安养心神,调治脾胃”的学术见解。 7.《瘟病条辨》的作者是() A .吴又可 B .吴鞠通C.叶天士 D .陈耕道 8.中华护理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委员会成立于() A . 1979 年 B . 1984 年 C . 1993 年 D . 1995 年 9.首次举行全国范围内的护士职业考试是在() A .1994 年 B .1995 年 C .1996 年 D .1997 年 10.“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 出自() A .《黄帝内经》 B .《伤寒杂病论》C.《养生延命录》 D .《饮膳正要》 11.情绪刺激或情致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过喜”会出现() A .气上 B .气缓 C .气消 D .气乱 12.首创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的医家是() A .张仲景 B .华佗 C .孙思邈 D .葛洪 13.阐述病源学的专著是() A .《皇帝内经》 B .《肘后备急方》 C .《诸病源候论》 D .《伤寒杂病论》 14 《皇帝内经》成书于() A 夏至春秋时期 B 战国至东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隋唐五代时期 15 《诸病源候论》成书于() A 夏至春秋时期 B 战国至东汉时期 C 魏晋南北朝时期 D 隋唐五代时期 16 关于《脾胃论》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A 患者当保持清静,精神愉快 B 宜常服淡渗利尿之方药 C 不宜吃酸、咸、苦、辛 等食物 D 切忌大喜大悲等情志剧烈变化 17 《瘟疫论》的作者是() A 吴又可 B 吴鞠通 C 叶天士 D 陈耕道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 入题干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是( ) 来源: A.心血盛衰 B.脾气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 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中医护理学重点

中医护理学 考试题型: 单选:30*1 多选:10*1 判断:10*1 填空:11*1 名词:5*3 简答:3*5 论述:(三个穴位所属的经络、定位、主治作用及意义)3*3 重点章节——涉及名词解释、简答、穴位及整个卷面的分值最多。 阴阳——概念、特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应用 五行——基本特性、相生相克规律、五行的归类推演P20 脏腑——各自的别称,生理功能、与体窍神、液的关系 病因——六淫的概念,每一种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经络腧穴——生理功能,分类、概念、十四正经 穴位——归属经络、定位、主治功能及意义“一源三歧” 太渊、列缺、曲池、合谷、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神门、后溪、少泽、委中、至阴、涌泉、劳宫、内关、外关、翳风、环跳、风池、太冲 四诊——正常人的面色,舌象,脉象望闻问切的注意事项 辩证——理解和应用,八钢,气血津液,脏腑 针灸操作注意事项及出现意外的处理。(操作的内容选择、判断及小部分答题) 重要方剂——性能,作用趋势、分类、剂型,煎煮服用

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③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2、辨证施护:从整体观出发,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集患者的有关资料病发生、 发展),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辨明病因、病机和病位,判断为何种性质的 证,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与护理措施的过程。 3、防护结合:采取一定措施,防治疾病发生与发展。(较重要) 包括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发生之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①养生以固护正气②防止病邪毒气侵入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既然发生,应力求早诊断,早治疗,以防疾病的发展 和传变。①早期诊治②控制传变 中医基本理论 阴阳(概念、特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应用)P15 1、概念:阴阳,是相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它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特性: ①普遍性:如:天与地、热和冷、男与女、动与静 ②相关性:如:上为阳,下为阴;男为阳,女为阴。 ③相对性:如我国中原十月份的气候较七月份的炎夏,属阴;但较之十二月份的严冬,又属 阳。 ④可分性: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 中之阴;黑夜的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 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 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

中医护理学基础 试题及答案

中医护理学基础 试卷名称:2014年1月中医护理学基础正考满分:100 一、单选题 1.下列哪项不是内伤七情的致病特点 (分值:1分) A.直接伤及内脏 B.影响脏腑气机 C.容易损伤脾胃 D.影响病情 2.“寒因寒用”的治疗法则是 (分值:1分) A.虚寒证用寒药 B.实寒证用寒药 C.假热证用寒药 D.假寒证用寒药 3.哪项不是寒凉药所具有的作用 (分值:1分) A.清热 B.泻火 C.助阳 D.凉血 4.脾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分值:1分) A.血液生成与运行方面 B.调节全身气机方面

C.气的生成和津液代谢方面 D.调畅情志活动方面 5.施灸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分值:1分) A.先灸头面部后灸四肢部 B.先灸胸腹部后灸腰背部 C.壮数先多后少 D.艾柱先大后小 6.下面哪一种手法不属于推拿手法(分值:1分) A.摆动类手法 B.振动类手法 C.挤压类手法 D.端提接骨 7.具有清热、泄火、燥湿作用的是 (分值:1分) A.辛味食物 B.甘味食物 C.酸味食物 D.苦味食物 8.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属于 (分值:1分) A.佐助药 B.佐制药 C.反佐药 D.使药

9.中脘穴位于 (分值:1分) A.脐中直上1寸 B.脐中直上2寸 C.脐中直上3寸 D.脐中直上4寸 10.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 (分值:1分) A.心的功能 B.脾的功能 C.肝的功能 D.肺的功能 11.下列各项,属于相克关系的是 (分值:1分) A.木和土 B.木和火 C.火和土 D.土和金 12.肝开窍于 (分值:1分) A.目 B.耳 C.舌 D.爪 13.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秽者,多属 (分值:1分) A.大肠湿热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中医护理学发展史及基本特点 时间:2015年5月6日地点:六楼会议室主讲人:姜艳华 主讲内容:中医护理学发展史 一、古代中医护理学得形成与发展 1、早在远古时代期,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以植物和野兽为食,用兽皮或树叶遮体,是过着“巢穴而居”的生活。在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偶然受伤便设法涂裹包,身体疼痛不适便揉捏按压,天气变化则趋避寒温,并通过对动物、植物的长期观察和尝试,逐渐熟悉和认识了动、植物的营养、毒性和药用价值。原始人类这些本能的保护自身、减轻痛苦的自疗和互动活动,即是医护的开始。当人们发现一些本能的方法具有预防疾病和康复的作用,从而有目的地去实施时,即形成了护理学的萌芽。 2、战国至东汉时期,随着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为中医护理学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奠定了基础。初步建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皇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也为中医护理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3、杰出医家华佗是我国后汉时期外科和医疗体育的奠基人,他不仅创造性地使用酒服麻沸散作为外科手术的麻醉剂,还吸取前人“引导”的精华,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姿态,创造了五禽戏,使头、身、腰等各个关节都得到运动,认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把体育和医疗护理结合起来。 这是最早的康复护理的方法,也对体育保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晋隋唐时期是中医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医学理论和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出现了众多名医著作,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 5、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救卒方》集中医急救、传染病、内、外、妇、五官、精神、骨伤各科之大成,书中对各科护理均有详细的阐述 6、唐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翼方》和《备急千金要方》是两本以记载处方和其他各种治病手段为主的方书 《备急千金要方》一书载方5300首,较系统地总结和反应了自《皇帝内经》以后至唐代初期的医学成就,并详细论述了临床各科的临证护理、投药、食疗及养生、婴幼儿保健、护理等内容,对妇女怀孕、养胎、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理作了详细的叙述,同时还记载了许多小儿喂养和护理方法 7、宋金元时期是中医学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期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 8、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编撰的《饮膳正要》是这一时期饮食营养学得代表作 9、明清时期是中国医药学深化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诸多医家在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哲学研究成果,经过反复探讨,提出了许多创见,

护理专业《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专业 《中医护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 1.1 课程定位 《中医护理学》是护理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课程,同时也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程。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护理理论和护理技术为主的一门学科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在理解中医学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中医护理奠定基础;同时为培养有中医护理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高端技能型护理人才奠定基础。 表1.1 -1 课程定位表 本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必修课课程,考试课课程。 2.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高职办学特色;使学生全面掌握或理解藏象、辨证、诊法、经络、腧穴等内容,能适应县级以上、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及康复护理的高素质、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本课程贯穿着职业素质教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解释中医的名词术语。 2.能解释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3.能区分中西医脏器的异同,熟悉理解中医各脏腑的功能,正常与异常的表现。 4.能解释理解人体的必需物质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关系。 5.能解释经络的概念、组成、十二经的分布规律;腧穴的含义、分类、作用。 6.能解释中药的四气五味概念和作用。 7.能用八纲进行辨证 2.2 能力目标 1.能正确的使用舌诊、脉诊诊病的方法。按照中医的问诊内容进行问诊。 2.学会中药的煎服方法 3.能熟练的用针灸、推拿、刮痧、火罐等中医方法护理疾病。 4.能正确运用各种取穴方法。在身上准确地找出常用的骨度折量寸。 5.能在身上找准40个以上的常用穴位,并能对常见病组方治疗。 2.3素质目标 1.培养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能用互联网、参考书收集信息。 3.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 4.注重实践能力的锻炼。 3.参考学时及学分 3.1参考学时 总学时36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训课12学时。 3.2课程学分 课程修完,考试合格给予课程学分分。 4.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中医护理学基础综合测试题(五)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2.肾精以养肝属五行的( ) A.相侮关系 B.相乘关系 C.相生关系 D.相克关系 3.以下不属肺生理功能的是( ) A.肺主气、司呼吸 B.肺主升清 C.通调水道 D.主宣发,肃降 4.与爪甲荣枯变化有关的是( ) 来源: A.心血的盛衰 B.脾气的运化 C.肝血盛衰 D.肾精的盛衰 5.老人骨脆易折,小儿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多因( ) A.肾阴不足 B.肾阳不足 C.髓海空虚 D.肾精不足 6.两目干涩多因( ) A.肝血不足 B.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7.血液的组成包括( ) A.原气 B.营气 C.宗气 D.卫气 8.元气根源于肾,通达全身须通过( ) A.经络 B.血脉 C.肺 D.三焦 9.寒邪的性质和特点之一是( ) A.其性开泄 B.其性重浊 C.其性收引 D.易伤肺 10.崩漏小腹疼痛拒按者,可给予腹部热敷的是( ) A.血热妄行证 B.气不摄血证 C.瘀血阻滞证 D.肾虚证 11.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的表现。 A.有神 B.失神 C.假神 D.少神 12.望诊患者形体消瘦、手足心发热者一般多( ) A.痰湿 B.虚火 C.气滞 D.气虚 13.舌体肿胀满口,色深红多属( ) A.脾肾阳虚 B.气血两虚 C.阴虚火旺 D.心脾热盛 14.苔灰黑、舌质谈白润泽的主( )证 A.大热 B.大寒 C.食积 D.气滞 1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 A.胃热 B.龋齿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16.瘀血引起的疼痛以( )为主。 A.刺痛 B.胀痛 C.隐痛 D.重痛 17.黎明时腹泻多属( )证。 A.湿热证 B.虚寒证 C.肾阳虚 D.伤食证 18.脉形细小如线属( )脉。 A.浮脉 B.数脉 C.弦脉 D.细脉 19.患者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咳痰带血,口干咽燥,声音嘶哑,午后潮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按脏腑辨证属( )证。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考试《中 医护理学基础》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阴阳这对纲领是用来辨别() A. 病位的深浅 B. 邪正的盛衰 C. 疾病的类别 D. 疾病的性质 正确答案:C 2. 口渴而不多饮,兼见身热不扬,属() A. 阴虚 B. 湿热 C. 痰饮 D. 瘀血 正确答案:B 3. 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 胃经 B. 三焦经 C. 胆经 D. 膀胱经 正确答案:A 4. 与酸味药作用相似的药味是() A. 咸味 B. 辛味 C. 苦味 D. 涩味 正确答案:D 5. 下列哪项不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 善行而数变 B. 耗气伤津 C. 易袭阳位 D. 为百病之长 正确答案:B 6. 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A. 气 B. 血

C. 津 D. 液 正确答案:C 7. 针刺头顶和项背部腧穴最宜选择() A. 侧俯卧位 B. 仰卧位 C. 仰靠坐位 D. 俯伏坐位 E. 正确答案:D 8. 主治肺、胸、喉病的经脉是() A. 大肠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肺经 正确答案:D 9. 刮痧的常用介质有() A. 粉剂 B. 膏剂 C. 丸剂 D. 水剂 正确答案:D 10. 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 A. 药味的增减 B. 药量的加减 C. 剂型的更换 D. 药味、药量均变化 正确答案:A 11. 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穴是() A. 小海 B. 少海 C. 天井 D. 曲池 正确答案:A 12. 善于治疗崩漏的腧穴是() A. 厉兑 B. 隐白 C. 至阴 D. 少商 正确答案:B 13. 下列哪项不是寒邪的致病特点()

中医护理学 阴阳学说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第一节阴阳学说 (一)A1型题 1.阴阳的最初涵义是指() A.日月 B.动静 C.天地 D.昼夜 E.寒热 2.“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体现了阴阳的什么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3.《内经》认为“阴中有阴,阳中有阳”,体现阴阳下列的哪一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4.“阴阳互藏”关系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5.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 A.相关性 B.普遍性 C.可分性 D.转化性 E.规定性 6.属于阴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7.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 8.属于阳中之阳的 A.下午 B.后半夜 C.前半夜 D.上午 E.以上都不是 9.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段是() A.上午 B.前半夜 C.下午 D.后半夜 E.以上都不是10.“寒者热之”的治病方法是阴阳哪一关系的具体应用()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11.“阳不胜其阴,阴不胜其阳”的病机体现了阴阳的什么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相互交感 12.“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交感 E.相互转化 13.下列哪一项不能体现阴阳互根的关系()A.阳在外,阴之使也 B.独阴不胜,孤阳不长 C.阴在内,阳之守也 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14.阳损及阴,阴损及阳,是阴阳哪一关系在病理方面的体现()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互相转化 D.消长平衡 E.阴阳自和 15.“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阴阳交感 1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体现了阴阳的哪一关系() A.相互交感 B.对立制约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消长平衡 17.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肾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18.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肝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至阴 E.阴中之阴 19.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肺为()

什么是中医护理学

什么是中医护理学 一)以中医整体观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1.人体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整体,人和自然界一切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阴阳失调、邪正斗争的过程,其中内因是起主要作用的。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主意局部病变,同时要主意相关脏腑的变化。体表的变化可影响有关脏腑的功能,而相关脏腑的疾病也可在体表反映出来。因此,可从机体局部的变化来推断整体的反应状态,测知内脏病变。根据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病人的体质情况及外界环境对病人的影响等,进行全面观察了解,正确认识疾病,施以妥善护理。在疾病的护理上,中医十分重视良好的生活环境、稳定而舒畅的情志、合理的饮食调养和必要的功能锻炼。关于这些方面的论述,历代医书均有记载。2.人和自然界也是相互制约、统一的整体:中医将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称为"六气",当气候急剧变化或六气侵犯人体成为致病因素时称为“六淫”。六淫致病多与季节气候、居住环境有关,故要求护理上主动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做好防范工作,并提倡“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动静结合”的养生方法。护理工作要求做到"因人、因时、因地"制宜,针对病人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和发病的不同季节以及所处的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因此,中医关于整体观护理论特点与现代护理所提倡的对病人作系统、整体、全身心的护理是完全一致的。(二)“辨证”是护理的主要依据:中医辨证是用望、闻、问、切的方法,采集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临床表现来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中医护理的原则是以中医辨证治则指导护理工作的,针对不同病情,应用“扶正祛邪”、“标本缓急”、“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反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预防为主”等护理原则来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1.扶正祛邪:是指通过各种护理手段达到扶助正气、祛除病邪的目的,根据不同病情采用扶正为主或祛邪为主等护理措施。2:“标”与“本”是相对而言,根据病情的主次轻重,护理上遵循“急则护其标,缓则护其本”的原则,在标本并重的情况下,可采用“标本同护”的方法。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同一种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证候时所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为同病异护;而不同疾病在病程某一阶段出现相同证候时,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为异病同护。 4.正护与反护:正护与反护是根据临床治则(正治与反治)为依据所采取的护理措施。5.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时令、气候、地理环境及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6.预防为主:护理中以“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为原则,掌握疾病传变途径,防止并发症,在疾病康复期防止病情反复。突出了中医在病因、观察病情、诊断、治疗、护理、预防中的整体观和现代、社会、生物、心理的医学模式特点。(三)中医传统技术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针灸、拨罐、按摩、刮痧、耳针、梅花针、中药熏洗等二十余种常用中医传统技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丰富了中医护理内容。

2014年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2014年中医护理学基础试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中医护理学: 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等健康及亚健康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及促进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 二、填空题 1、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1华佗)。 2、《伤寒杂病论》开创了(1辨证施护)先河。 3、头有疮则(1沐),身有疡则(2浴)。 4、首创“麻沸散”的是(1华佗)。 5、我国第一部医学典籍是(1《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基本观点有整体观、(阴阳平衡观)、(邪正斗争观)、重视预防观。 6、张仲景开创了(辨证施护)的先河,首创(药物灌肠)法。 7、中医护理是以(调养)为特色,它包涵(调理)和(护理)两种医护手段。 8、元代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是一部营养学专著。 三、选择题 1.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个中医护理系创建(1983年天津中医学院)。 2、开创了辨证施护先河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3.最早记载了细葱管导尿术的医学巨著为(《千金方》)。 4、医疗体育的奠基人是(华佗)。 5、首创猪胆汗灌肠法的医家是(张仲景)。 6、在对自溢提出急救护理与现代人工呼吸法相似的医学巨著为(《伤寒杂病论》)。 7、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巨著是(《神农本草经》)。 8、首创汤剂的是(伊尹 9、首创中药灌肠法解决便秘的著作是(《伤寒论》)。

10、首创细葱管导尿术的著名医家是(孙思邈)。 11、(张仲景)创建辨证施护的理论。 A、孙思邈 B、张仲景 C、华佗 D、叶天士 四、简答题 1、简述孙思邈对中医护理的贡献。①妇、幼儿护理:孙思邈从妇人怀孕养胎,到分娩乃至产褥期的护 理,都做了详细的叙述;②重视食疗③生活起居④饮食护理⑤精神调养⑥老年人的护理⑦投药护理 ⑧护理操作技术:首创细葱管进行导尿。 2、《黄帝内经》这本医著主要从哪几方面描述了护理观点? (1)对饮食宜忌做了详细的说明,对中医临床饮食调护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做好生活起居护理,顺应四时气候,避免疾病的发生。 (3)重视情志护理,认为情志过极可导致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或加重疾病。同时强调医护人员与患者交谈时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第二章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和原则 第三章整体护理 一、名词解释 1、通因通用:用通利的药物,通利的护法,治护通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通泄症的病因本质是实证, 如因积滞伤食所致腹泻,因瘀血内滞所致崩漏,但取攻下治护法,就是“通因通用”法。 2、寒因寒用:用补塞药,补塞护法,治护闭塞不通的症状的方法。但其实质塞证为其假象,又称假塞, 故治疗护宜取补塞。 3、辨证施护:就是运用中医的理论,对四诊所收集的有关病史、症状、体征加以分析、综合、概括、判 断,对疾病进行证候定性,从而找出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或护理诊断。并在辨证的基础上,即从疾病的证候定性中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并按其实施,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4、热因热用:用热药、热护法,治护热的症状表现的方法。但其实质热症为其假象,又称假热,故治疗 护宜取温热。 5、同病异护:所谓“同病异护”是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病员机体反应性不同,或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施护的方法亦各异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2

中医护理学试题及答案(一)

1.《诸病源候论》的作者是()。 A巢元方 B孙思邈 C王叔和 D吴甫谧 E陈无择 2.首倡病因学“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张仲景B秦越人C巢元方D陈无择 E王清任3.属“金元四大家”中的“攻下派”医家是()。 A张仲景B张景岳 C张从正 D张锡纯 E张完素 4.属“金元四大家”中的“寒凉派”医家是()。 A朱震亨 B张从正 C 李杲 D刘完素 E 李中梓 5.“金元四大家”中,被称“脾胃学派”的医家是()。 A 李杲 B 李中梓 C 张从正 D 刘完素 E 朱震亨 6. “金元四大家”中,被称“养阴学派”的医家是()。 A 朱震亨 B 李杲 C 刘完素 D 张从正 E 张景岳 7.认为“阳常有余”的医家是()。 A 刘完素 B 朱丹溪 C 张子和 C 张子和 E李东恒 8.认为“邪去正安”的医家是:()。 A张仲景 B张景岳 C张锡纯 D张从正 E刘完素 9.《瘟疫论》的作者是()。 A吴又可 B吴鞠通 C李中梓 D李杲 E叶天士 10.《医林改错》的著者是()。 A王清任 B吴又可 C吴鞠通 D张从正 E张景岳 11.区别事物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A日与月 B天与地 C水与火 D升与降 E左与右12.不宜区分其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 脏与腑 B气与血 C上与下 D左与右 E标与本 13.在下列相反事物中,不宜划分阴阳属性的是()。 A反与正 B上与下 C动与静 D明与晦 E左与右 14.下列各项不宜区分阴阳属性的一对事物是()。 A寒与热 B邪与正 C上与下 D左与右 E动与静 15.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16动极镇之以静”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相互转化 B阴阳互根互用 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相互对立 E阴阳相互为用 17.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水 B火 C木 D金 E土 18分别清浊是何脏的功能?()。 A胃 B胆 C小肠 D大肠 E膀胱 19.鼻为何脏之窍()。 A心 B脾 C肺 D肝 E肾 20.五脏不包括()。 A心 B脾 C胃 D肝 E肾 21.分布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等部位,起着滋润作用的称() A水液 B津 C液 D汗 E泪 22.血之余为()。 A齿 B筋 C发 D毛 E爪 23.能生化营气、卫气的是()。 A元气 B宗气 C中气 D清气 E胃气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实用中医护理学习题

第一章中医学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 4.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B.上与下C.动与静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 A.木B.火C.土D.水 6.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B.炎上C.润下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润下B.稼穑C.炎上D.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A.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实而不能满 C.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10.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脾B.三焦C.肝D.肾 11.藏神的是() A.心B.肝C.脾D.肺 12.主统血的是() A.心B.肝C.脾D.肺 13.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A.喜B.怒C.思D.忧 14.“在窍为目”的是() A.肝B.心C.脾D.肺 15.“受盛之官”指()

A.胆B.胃C.小肠D.大肠 16.“血府”指() A.脑B.髓C.骨D.脉 17.朝百脉的是() A.心B.肝C.脾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A.心肺关系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D.肝肾关系 19.“先天之本”是指() A.心B.肝C.脾D.肾 20.“后天之本”是指() A.心B.肝C.脾D.肾 21.心在志为() A.怒B.喜C.思D.忧 22.五脏有五华,则肺之华是() A.毛B.发C.爪D.唇 23.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A.吸入清气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D.助心行血 2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肺主气,司呼吸B.肺主升清 C.肺主通调水道D.肺主治节 25.脾统血的含义是() A.脾有推动血液在经脉中流行的作用 B.脾有调节经脉中血流量的作用, C.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运行的作用 D.脾有贮藏血液的作用 26.具有主疏泄、调畅气机功能的主要脏腑是() A.心B.肺C.脾D.肝 27.既属六腑,又属奇恒之腑,被称之为“中精之腑”的是()A.肝B.胆C.脑D.髓 28.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脉B.筋C.髓D.骨 2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心其华在舌B.肺其华在毛 C.肝其华在D.脾其华在唇 30.“天癸”是指() A.来自父母的形成胚胎的原始物质 B.促进生殖机能的基本物质,由肾精产生 C.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 D.决定人体生长壮老已的基本物质

中医护理学考试试卷

中医护理学考试试卷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中医护理学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科室:姓名:监考员:考试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石斛(枫斗)属( ) A.滋阴药 B.温阳药 C.益气药 D.补血药 2.阴阳的基本概念是() A.代表事物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 B.表示事物存在状态和运动变化的两种属性 C.宇宙间任何事物的两个类别 D.以上都是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着是()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景岳全书 D.外台秘要 4.紫暗舌常见主病下列哪项最不恰当?( ) A.阴虚证 B.气虚证 C.血虚证 D.血瘀证

5.下列哪一种情况不属于针刺异常情况?()。 A.留针 B.断针 C.滞针 D.晕针 6.阴阳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是() A.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 B.—种病理状态的表现 C.一种阴阳转化的表现 D.一种明阳消长的表现 7.表寒证的中医护理宜( ) A.久煎解表方药,以利其有效成分的充分吸收 B.汗出热退的患者应继续服用发汗药,以利祛邪外出 C.对于高热头痛无汗者,应用酒精擦浴等方法以降温 D.服用汤药后,应加盖衣被,以助汗出 8.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 A.木与土 B.火与金 C.水与土 D.水与金 9. 被称作“血海”的经脉是:() A.足阳明经 B.任脉 C.督脉 D.冲脉

10.大便有腥味为() A.消化不良 B.胃热证 C.虚证 D.实热证 11.虚证病人,形寒肢冷,神疲乏力,面白自汗,气短懒言,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溏烂,舌淡,苔白,脉沉迟,证属() A.阳虚证 B.阴虚证 C.气虚证 D.血虚证 12.泪与何脏关系密切() A.心 B.肝 C.脾 D.肾 13.以白天分阴阳,上午为( ) A.阴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阳中之阳 D.阴中之阴 14.灼痛多为() C A.气滞 B.血瘀 C.火热亢盛或阴虚火旺

中医护理学 简答

《中医护理学》简答、论述 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有三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恒动观念 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关系密切。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环境有密切联系: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关系密切 2.辨证论治:辨证是根据病史、四诊所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通过比较、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病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最后概括判断为何证;论证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3.恒动观念:健康与疾病都是运动着的,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着的,要摒弃一切一成不变、静止、僵化的观点,建立动态观察,用不断变化的眼光审视生命活动中的一切现象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他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相互对立的双方,一方总是通过斗争对另一方起着制约作用。在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阴阳两个对立面,不是平静和互不相观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是在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过程中完成着人的生长壮老已 2.阴阳的相互依存:阴阳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己方存在的前提。称为阴阳的互根。“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3.阴阳的相互消长:阴阳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状态,而是始终处于“阳消阴长”和“阴消阳长” 的运动变化中的。只有不断地消长和不断地平衡,才能推动事物的正常发展。对人体来说,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这种“消长”超过一定的限度,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就会出现阴阳的偏盛偏衰,人体呈现病理状态 4.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因可以转化为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阳的转化时当阴阳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使该事物属性发生了转化,所以说阴阳转化是阴阳消长出现质变的结果。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上下、内外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每一组织结构本身,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2.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功能属于阳,物质属于阴。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是阴阳双方保持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 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阴阳是互根、互用、互相制约消长的、阴阳失调则导致疾病的发生,人体的正气与病邪皆可分为阴阳两个方面 4.用于疾病的诊断:因疾病的发生机理在于阴阳失调,所以正确的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执简驭繁。抓住本质 5.用于疾病的治疗:治疗的原则是调整阴阳,促使阴阳恢复平衡 6.指导疾病的预防 四.五行的各自特性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木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指火具有温热、升腾、明亮、化物的作用,引申为具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为火 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性质或作用的事物,都 属于土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引申为具有收敛、肃杀、下降、清洁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都属于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