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汇总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汇总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汇总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汇总

目录

内容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1引言---------------------------------------------------------------- 2第一章食品供应链的产生原因、特点及类型----------------------------- 3

1.1食品供应链的产生原因---------------------------------------- 3

1.2食品供应链的概念及特点-------------------------------------- 3

1.3食品供应链的类型-------------------------------------------- 4 第二章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6

2.1 源头农业存在问题------------------------------------------- 6

2.2食品加工工业和流通过程存在问题----------------------------- 6 第三章影响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瓶颈因素--------------------------------- 7

3.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7

3.2 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 7

3.3 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 8

3.4 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 8

3.5 食品供应链自身存在的内部瓶颈制约 --------------------------- 9 第四章我国食品供应链的风险识别------------------------------------- 9

4.1 质量风险 ------------------------------------------------------------------------------ 9

4.2 市场风险 --------------------------------------------------- 9

4.3物流风险 -------------------------------------------------- 10第五章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管理我国食品供应链------------------------ 11

5.1 抓住食品供应链的源头建设发展食品供应链 -------------------- 11

5.2 改变传统食品供应链物流配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食品“延迟”生产战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4 实施配送流通加工一体化 ------------------------------------ 13

5.5建立食品生产与流通的质量保证体系 -------------------------- 13第六章结论-------------------------------------------------------- 14第七章参考文献---------------------------------------------------- 14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1996年Zuurbier 等学者提出了“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并成功运用于法国、美国等农业较发达国家,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根据供应链中各环节人员力量分布可将供应链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哑铃形、T 形、对称形及混合型,每个国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侧重于供应链中不同的环节,形成不同的供应链类型。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基础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行业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满足人们对于食品消费品不断变换的需求同时,食品供应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包括作为食品生产原料的农产品供应商管理混乱、供应链物流由于涉及范围较广很难得到优化,食品生产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物流运输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冷链物流工具设施得不到保障、食品添加剂及防腐剂的乱用、滥用造成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大大小小频繁发生。本文分析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现状,采用现代供应链物流与技术并提出了一定改善对策。

关键词:食品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瓶颈因素冷链延迟

引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特别是供应链管理思想成功地应用于 IBM、P&G 等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后,食品和农产品行业也纷纷效仿并借助供应链管理这一工具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1996 年,Zuurbier 等学者在一般供应链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食品供应链(food supplychain)概念,并认为食品供应链管理是农产品和食品生产销售等组织,为了降低食品和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其质量安全和物流服务水平而进行的垂直一体化运作模式。如今,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的国家,这一管理模式已经广为应用并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

食品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它关系到日常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健康。所以对产品的保质期、卫生条件、存储条件等都有极高的要求。这使得食品供应链有其特殊性:需要复杂的储运、运输条件,对原材料、包装物、产成品的保存条件等要求都非常高。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接二连三发生,譬如在我国,众所周知的假酒中毒事件、猪肉“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人造蜂蜜事件、毒猪油事件、苏丹红鸭蛋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四川柑橘大实蝇疫情等。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一个与奶粉毫不相关的仅用于工业用途的三聚氰胺如何进入到宝宝的口中,对稚嫩的生命产生无法估量的伤害。这是值得从奶农到奶制品生产商再到销售商,乃至其整个食品供应链系统必须深思的问题。该事件在给我们沉重教训的时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启示,那就是要充分认识食品供应链的重要性。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揭露了我国目前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滞后性,要求食品企业必须构建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平台,通过变革从传统的分散的基础物流向供应链转变,用现代化的供应链技术打造更具有竞争力的食品供应链。确保消费者在满足其对食品品种、口味多样性的同时,更对食品质量安全放心。

本文将就食品供应链管理产生原因、特殊性、类别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下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分析近几年国内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现状及主要原因,联系造成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原因与供应链相关环节的关系,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一、食品供应链的产生原因、特点及类型

1.1 食品供应链的产生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已成为学术界及企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供应链管理成功地应用于诸如 IBM、DHL 等各种行业公司的经营管理之后,食品和农产品行业也纷纷效仿,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引入到该行业之中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国外学者以 Zuurbier 为代表于1996年在一般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食品供应链管理这一概念,此概念提出后,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农业发达国家先后引入并推广了这一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果。同时,这一管理模式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成为如今比较受关注的话题。

食品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人们对于消费领域的产品要求不断提高的结果,近几年来,在食品消费品领域发生了许多大大小小中毒事件,2003 年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2006 年红心鸭蛋事件等。总体而言,可以将原因归为以下几类:(1)消费者对食品及农产品的新鲜程度要求越来越高;(2)消费者对食品和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3)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安全越来越关注。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于新鲜多样化食品及农产品的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技术运用于食品领域,新科技新产品(激素、抗生素等)的过度使用在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人体产生了短期或长期潜在的危害,从而引起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人们要求享有知情权,知道食品及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一系列生产加工过程中质量检测检验结果;(4)外在法律法规的要求,本着保护公民人身健康、国家长远发展以及受到消费者保护组织以及其他研究学者的压力,各个国家都相应地制定了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法规。这要求食品企业不得不按照食品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来运作。

1.2 食品供应链的概念及特点

以食品为研究对象的食品供应链包括食品原料供应商、食品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由他们组成一个链状结构或网状结构,即食品供应链。在食品供应链中,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通过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合理流通,达到满足消费者要求与供应链整体运行成本最小化的平衡状态,最终实现保障供应链的整体利益,达到供应链有效高效运行的目的。

食品行业,特别是食品原材料的来源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加之食品又是人们生活中消费弹性小的必需品,其保质期短,易腐,消耗大,并且是快速消费品。这便使得食品供应链与其他行业的供应链差别迥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l)对环境的依赖性强,这既包括自然环境,如土壤成分,雨水,空气的湿度、温度,阳光等;也包括社会环境。

(2)物料周转时间短、环节多。由于食品的易腐性和保鲜性,食品供应链各环节都必须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可是从原材料的采购到最终消费,食品供应链包括了种植养殖、加工、储运保鲜、流通、销售等众多环节,每个环节都承担着不可预知的风险,不仅增加了成本开支而且影响了价值增值。

(3)对储运设备及管理要求高由于食品的易腐性和时限性,使得食品供应链对储运设备的温控技术依赖性较强,不仅对运输系统中的冷链技术要求高,而且还对储存场所的冷控技术要求高。

(4)市场不确定性大。农业生产有明显的季节性,食品的原材料来源受农产品生产季节性的制约,显然在某种农产品的成熟季节和非成熟季节,其对应的食品市场需求和市场价格波动较大。食品供应链的市场不确定性难以通过增加库存加以平衡,合理利用市场反馈的信息是做决策的有效手段,但由此引发的投机行为将会增加管理风险。

(5)质量要求严格,风险性高。“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们生存的根本。“食以安为先”,食品的质量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质量,影响到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食品的质量问题足以引起社会性灾难和恐慌,在环境的影响下,食品经营流程复杂多变、损耗大、成本高,且其供应链脆弱,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该生产商的产品将很难再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影响的不仅是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供应链。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关注密切度越来越高。因此,在食品供应链中,质量是占领市场的第一要素。

1.3食品供应链的类型

食品供应链的形成是与其物流系统的内容不断变化密切相关的,特别是食品和农产品生产物流系统的不断演变,为人们创建高效率的食品供应链管理模式提供了基础,根据食品及农产品物流发展的阶段,可以将食品供应链划分为以下四类:

(1)哑铃型食品供应链。其特点是供应链较短,连接位于两端的交易主体很多,而中间环节少且交易主体也很少,呈现为哑铃型。由于上游生产者拥有的技术条件较差,产量低,品种少,所以上游聚集了很多农产品生产者;同时,由于产品生产地离市场较近,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者也是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销售者,他们可以直接将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而不需要中间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靠近城镇地区的蔬菜供应,一般采用这种供应链结构。

(2)T型食品供应链。这种类型的供应链一般适用于食品和农产品的生产地与销售地相距很远的情况。供应链的上端聚集了许多农产品生产者,但由于对远距离的销售市场不了解,只能通过中间商来销售,而位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商,利用其自身对于上游生产者的了解以及对于下游销售渠道及市场需求的了解提供服务,获得利润。与哑铃型食品供应链相比,它的链条较长,在我国,目前比较普遍的即是这种供应链结构,由于农产品生产者与销售市场之间的远距离,一端连接生产者,一端连接销售市场、专门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中间商成为必要。正是由于中间商的缺乏与管理不善,使得这种类型的供应链很容易产生上游盲目生产下游销售困难的现象。

(3)对称型食品供应链。这种类型的供应链主要是指上游的农产品生产由少数种植者规模化经营,而下游的销售终端逐渐被一些仓储式超市所垄断。随着上游农产品供应商数目的锐减和超市连锁店的不断扩张,这种食品供应链的上游供应商与下游超市连锁店的数目呈现对称增长的趋势,这种供应链结构在发达国家或连锁店经营较为成熟的城市较为普遍。通过集中采购、统一物流配送等操作能明显节约成本。

(4)混合型食品供应链。大型超市为了适应消费需求的显著变化,将原先由独立企业从事的专业化生产的增值环节进行“内部化”,专门建立大型加工及配送中心,对农产品进行清洗、分类、深度加工、包装和配送等增值业务,同时通过在大型加工中心实施加工质量和卫生安全认证,来保证食品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个环节是上述三种供应链管理类型中所没有的,这种食品供应链是一种综合型、多品种、大批量的混合型供应链体系。它更关注消费者的满意程度,通过对农产品的深加工来对迅速变化的消费市场做出快速反应。

二、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

食品供应链是由农业、食品加工业和物流配送业等相关企业构成的食品生产和供应网络。由于我国食品供应链尚处在建设初期,故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2.1源头农业存在问题

食品源于农产品,究其根源,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食品供应链开始于农业,农户是食品供应链的源头。农户作为供应商,其数量巨大,并且分布广泛,增加了战略伙伴关系管理的难度。第二,食品供应链源头的物流工作复杂而繁琐。农业物流系统从理论上讲,覆盖了农村与城市、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加上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等因素,使得物流系统优化工作的难度增大。第三,农业企业问题。目前农业企业的供、产、销没有形成链,农业企业传统的采购没有对众多供应商进行分析、比较、考察,只是凭借采购人员的经验来进行采购,因而往往从短期效益出发,失去了供应商的信任与合作。对于销售商也没有认真选择,没有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市场形势好时对经销商态度傲慢,市场形势不好时又企图将损失转嫁给销售商。第四,农业企业的库存成本较高。农业企业的库存管理是静态的、单级的,库存控制决策没有与供应商和销售商联系起来,无法共享供应链上的资源。

2.2食品加工工业和流通过程存在问题

从食品加工工业和流通过程来看,食品供应链的主要问题是:第一,食品规模效应问题。过去几年是一个高速并购的年代,很多食品企业通过重组加大了规模,但并没有带来规模效应,在有些情况下反而是规模与效益成反比。问题在于并购没有与资源整合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没有考虑如何利用供应链上的资源,反而增加了重组前个体的负担。第二,食品安全问题。过去几年,不少国家均程度不同地相继发生过食品安全问题,其中有激素使用产生的问题,也有沙门氏菌污染、食品中残留有毒化学成分等问题,以及其他卫生和环境污染引发的问题。现在,人们又对疯牛病、口蹄疫产生恐惧,对转基因作物问题极为担扰和关切。由此,许多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 出现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在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农产品在种植、养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受到农药、化肥、工业“三废”的污染,乱用添加济和防腐剂也给人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如何能够保证食品的质量,以及如何对食品的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和检测是食品安全

的一个重要环节。供应链综合管理的思想可以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基本的框架。第三,运送损耗与冷链物流问题。由于我国冷链物流及设施建设相当落后,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总值750亿元人民币的食品在运送过程中腐坏,一些容易腐坏食品的售价中有七成是用来补贴在物流过程中的支出。易腐、冷鲜食品从产地收购、加工、储藏一直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并不能处在冷链环境,所以食品损耗高。第四,物流服务水平低。物流的高成本并没有对应着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相反物流却不能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物流在客户服务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订单的处理时间和货款的确认时间长,订单满足率低、交货不及时,订单供应比率低,货损率高等。这些都与供应链管理直接相关。

三、影响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瓶颈因素

3.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我国的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远洋运输航线建设速度和营运里程逐年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由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欠账,积重难返,目前全国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专门用于食品运输的公路、铁路、航空及水上常年性运输通道更是无从谈起。尤其是内地的一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陈旧落后,建设规划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落实,交通设施建设欠账较多。还有不少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长期不合理,建设速度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致使食品供应链物流阻塞时有发生,甚至使食品供应链频繁出现断链现象。

3.2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设施严重不足

作为特殊商品的食品对防腐、保鲜、安全等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食品供应链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冷冻冷藏链、保鲜链和食物安全链。但由于我国目前的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且发展滞后,无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冷冻冷藏食品供应链。现实中所谓的食品供应链,充其量不过是一般商品供应链的简单延伸而已,根本无法适应食品安全呼声日高及食品贸易国际化的要求。一位国际食品冷藏物流供应链发展商曾不无感慨地坦承,由于在中国港口难以找到合适的冷库和其它专用食品仓储设备,他的公司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不得不把冷冻食品中的85%运送到香港或一些东南亚港口,然后再把冷冻食品分期分批转运出口到中国大陆,只有15%的冷藏食品直接运到港口冷藏设备和冷藏仓储基础设

施条件相对较好的上海,大连等港口。由此可见,目前我国的食品冷冻冷藏供应链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亟待迅速提升和不断完善。

3.3食品冷藏运输专用车辆投运率极其低下

从目前我国易腐保鲜食品的装卸搬运上看,无论是装船卸船,还是装车卸车,大多都是在露天作业,而不是按照ISO9001:2000质量标准或安全食品供应链标准ISO22000:2005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要求,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也无法达到HACCP的食品安全危害控制要求。此外,在我国现有的公路食品运输总量中,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大约只有20%左右,其余80%左右的果蔬、禽蛋、肉食、水产品大多是用普通箱式货车运输,甚至直接用普通卡车运输。由于我国食品运输采用公路冷藏运输的比例较低,因此食品损耗高、效率低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整个物流费用占食品零售价格的70%多,远远高于“食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能超过食品总成本的50%”的国际标准,极大地削弱了我国食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3.4食品供应链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尚未形成

尽管我国食品行业近年来在制造过程机械化、仓储管理自动化以及产品品牌推广、物流配送和食品安全控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时至今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和设施在食品供应链物流中的应用仍很不充分,信息化水平较低,尤其是能反映物流现代化水平的物流信息技术和装备设施,如BC、FM、RFID、GPS、GIS、EDI、CRM、VMI、QR、ECR、JMI、CPFR、SCOR技术,以及农产品食品保鲜技术、低温制冷技术、冷链设计技术、智能化仓储和配送技术与装备等在食品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普及程度比较低,从而严重影响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总体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延缓了我国食品供应链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和速度。由于食品供应链的信息化水平低,致使食品供应链上的信息阻塞,不够透明和畅通,供应链各环节时常脱钩,从而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无谓耽搁,大大增加了食品的安全风险。国外的实践业已证明,食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供应链上各成员单位的精诚合作,因此食品流通领域的核心竞争早已从产品、资金、网点布局、品牌宣传的竞争,发展到自动化技术、科学物流配送、人性化服务的供应链竞争,即以现代化、信息化为手段的提高周转率、加快市场响应速度、降低安全风险和严格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大战。但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在针对食品流通行业特点,

如品种繁多,单据格式复杂并日趋规范,客户结算烦琐,保质期管理严格,多单位结算、多币种换算,操作要求简单快速等特点,引进或开发科学实用的食品供应链信息管理软件,以便为食品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诊断分析提供解决方案方面还非常薄弱,无法为决策者监控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危害和关健控制点,及时解决供应链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供强有力的信息保障。

3.5食品供应链自身存在的内部瓶颈制约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少自身问题。如忽视市场预测或预测不准、计划调整和生产要么过剩要么不足、食品批号老化、对客户要求反应迟钝、渠道渗透及产品铺货率低、产品推广不理想、安全责任难以划分、横向协调较难、配送作业主动性差等,可以说都属于供应链运作的问题或与供应链密切相关。从供应链集成整合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不是孤立的点,而是相互联系的链,是供应链策略及流程运作系统的问题。如物流成本高和物流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久拖不决,原因就在于食品供应网络布局、需求预测、库存控制和分销政策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供应网络的不合理布局必然产生订货提前期延长、长距离不合理运输、中转配送量增加等弊端,并引发计划和预测的提前期延长,进而使预测的准确性、计划的灵活性下降。此外,订货提前期延长还意味着要应付更大的市场需求变动,使得其中的所有后勤环节都变得复杂和不可控,导致客户服务价值大为降低。

四、我国食品供应链的风险识别

4.1质量风险

这类风险可以视为安全风险,是食品行业中发生频率最高,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的一类风险。食品是直接入口的商品,和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品质安全是产品的生命、产品需求的核心。食品的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品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问题。由于食品供应链较长、食品的保质期短、储存环境要求严格等特殊性,食品质量问题可能随时出现在原料采购、加工、包装、运输、批发、零售等生产流通环节中,食品安全难以保证。

4.2市场风险

企业是应市场的需求而存活的,也就是说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都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市场风险可分扩张风险、创新风险、营销风险等。

(1)扩张风险

企业发展的显著特点就是做大企业集团,走资本扩张之路。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并购重组将企业做大做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潮流。然而企业之间并购,从事多元化经营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行为。实践证明,企业的发展壮大若不量力而行,因市场需求而变,而是盲目追求规模和产品的扩张,必然导致企业经营管理陷入混乱,引起企业资产结构比例失调,引发财务危机。一旦遭遇突发事故,由于脆弱的抵抗力而最终招致失败。

(2)创新风险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创新是赢得市场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食品行业是个完全自由竞争的行业,是不断随着消费者的需求改变而变化的。现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的食品消费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促使食品行业做出快速反应,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类风险的产生在于创新脱离市场需求,主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忽视新产品的市场开发,一味相信市场调查,导致产品老化,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盲目创新,新产品虽然先进,但不是市场所需。

(3)营销风险

该风险根源在于企业自身营销管理不善。由于错误的市场营销观念,使得企业的营销决策失误,市场细分不准,营销措施不当,营销网络建设落后导致企业新产品的推广受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下降,企业销售额持续萎缩的情形。

4.3物流风险

食品行业目前的物流风险主要表现为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和不合理的物流服务水平。这里将物流风险分为第三方物流风险和冷链风险。

(1)第三方物流风险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的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社会化的过渡阶段,第三方物流相对发达国家来说还很落后:现有的物流服务内容多数停留在货物集运、货物代理、海关代理、仓储、干线运输等单一的职能活动,综合性、集成化的一站式全程物流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总体需求。满意度低的物流服务水平主要表现在:订单处理时间长、满足率低,交货不及时,货损率高,服务态度差,对特殊事件的预见性差,无法提高完整的物流保障方案等。另外,物流业务外包有许多优点,但同

时也存在着风险,主要是外包可靠性风险和外部依赖性风险。现在整个食品行业的重心向下游转移,物流企业在食品加工企业与经销商以及捉摸不定的消费者之间的连接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一旦第三方物流出现异常,如订单响应缓慢,运输、配送能力不足,交货期延迟,保管养护措施不当等此类无法控制的情况,就会影响到食品加工企业核心业务的发展,还可能会导致企业全盘业务的瘫痪,对整个供应链产生影响。

(2)冷链风险

由于食品的特性,食品行业的物流成本风险还表现在冷链风险。

食品冷链是指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和奶制品等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分销、零售、直到转入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投资大,要求更高、更复杂,因而其组织协调难度大,风险程度高。

从整体来看,我国冷链发展滞后,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食品冷链设施和冷链物流装备陈旧,因而损耗率很高,容易造成食物中毒。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用的多是普通卡车,保温材料多是上面帆布、塑料布或棉被。由于大量的初级农产品多是以原始状态投放市场,因而损耗率很高,如我国果蔬的损耗在25%~30%。

五、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管理我国食品供应链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链中供应链成员对抗多于合作,各自为政,整体效益不高。而供应链管理思想倡导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改造和集成业务流程、与供应商以及客户建立协同的业务伙伴联盟,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对产业链中所涉及的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活动进行系统的集成和管理,以提高整体效益。

5.1抓住食品供应链的源头建设发展食品供应链

首先是组织引导小农户联合进入市场,实现千家万户与大市场的对接,形成食品供应链的源头企业。在龙头企业等有效载体的带动下, 通过“龙头企业+ 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行业协会+农户”等形式,依托农业一体化经营方式,用现代工业提供的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

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管理农业,将农产品加工业和部分种养业集中化、企业化、规模化,实施全程标准化运营,创造较高的综合生产力,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形成食品供应链的源头。

5.2改变传统食品供应链物流配送

物流配送在供应链中处于企业与客户的临界面上,企业内部的任何业务问题都会影响到物流配送,具体表现在:配送成本高,物流难度大,交货时间长,送货不准时,经常出现突发性送货要求,运输费用的责任难以区分,销售部门投诉不断。从供应链整合的角度看,这些问题只是表症,而不是根源所在。目前企业间的竞争已不再纯粹是产品与产品、单个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所以统一、稳定、顺畅的供应链能够成为企业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仿制性的资源,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能力。

基于我国食品行业的现状,要解决与食品物流密切相关的食品多样化、快捷化要求和食品安全控制、食品规模效益等问题,就要引进先进的物流供应链管理思想,将生产链的上下源头有机联合起来,使供应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形成新兴的“双赢”关系。建立我国食品企业物流先进的供应链体系,提高企业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企业多数甚至全部的资金、人力、物力放在利用率高的产品上,由于不同产品利用率的不同,配送最小批量的不同,配送批量的指定应按照价值密度来权衡,不能单纯按照重量和体积来制定,否则容易造成高值产品的销售损失。

要对客户进行价值分类。可在集团分销策略的推进过程中,将客户按照价值的大小依次分为 A、B、C3类,应重点培养 A类客户,通过市场信息共享,货源优先供应,配送深度支持,加强沟通和感情联系,达到增强关键价值链的规模和凝聚力的目的,抵抗市场扩展中的竞争风险,对于一些小客户可以借助于大经销商为其服务,食品企业本身不直接提供服务。

要根据需求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通过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益减少自己的物流成本,使自身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打造。

5.3食品“延迟”生产战略

采用食品“延迟”生产战略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显现个性化、方便化趋势。

不同消费者对同一食品的要求有很大差异,很难预测到消费需求的准确数据。等收到零售商的食品订货单再进行食品全过程生产则延长了前置期。这与顾客对食品快速变化的偏好是不相符的。利用“延迟”生产技术可有效的利用总体预测的信息,缩短交货期和有效降低食品生产、销售成本。这些技术包括通过设计食品和生产工艺,可以把制造何种产品和差异化的决策延迟到开始进行生产时,使一类或一系列产品延迟区分为专门的产成品,这称为延迟产品的差异。

5.4实施配送流通加工一体化

流通加工指在流通过程中继续对流通中商品进行生产性加工,以使其成为更加适合消费者需求的最终产品。食品行业可通过流通加工来保持并提高食品保存机能,使提供给消费者时保持新鲜。食品的流通加工主要包括:冷冻食品、分选农副产品、分装产品,重新包装、精制食品。为提高食品配送效益和效率,我们提出配送流通加工一体化,即在实施食品集约化共同配送时,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对食品进行在途加工和配送中心加工。

5.5配备低温冷链系统

食品物流中农副产品的流通量很大,现在80%以上的生鲜食品是在常温下保存、流通和初加工。据统计,常温流通中的损失率,蔬菜和水果为20%~30%、粮油15%、蛋类15%,损失非常严重。发展农业供应链必须建立食品的冷藏链,将易腐、生鲜等食品有选择、有重点、分阶段地纳入冷链之中,以保证食品的质量,减少损耗、防止变质和污染。我国目前正致力于食品冷链的建设,并已纳入“十五”规划,将食品冷链系统合理地纳入食品供应系统中,将对食品供应链的完善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目前国际上比较成形的食品冷链有两种模式: 一是以企业为主体的食品冷链体系,这种模式在美国、日本和西欧比较普遍,日本是其中的代表; 二是以保证大量食品的一般质量、降低在途损耗的价格与品质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为发展中国家采用。根据中国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应该推进多种冷链模式的发展,一方面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食品企业,发展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串联供应链上下游,逐步形成覆盖分类食品产业的冷链保障体系; 另一方面在建设农产品绿色大通道的基础上,建设连接农产品主产区和消费地的食品冷链物流主干网络,提高大批量食品物流的安全保障水平。

5.6建立食品生产与流通的质量保证体系

如前所述,食品供应链包括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而食品能否安全地从生产的源头到达消费者手中,则与这个链条上所有行为主体有关,这种系统性的问题可以通过供应链综合管理来实现。为了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和获得竞争优势,首先要建立食品生产、营销企业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供应链系统协调、监督和跟踪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

我国的食品供应链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还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遵循, 也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因此,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现阶段可以加工企业牵头、生产大户与销售商参与的方式成立。相应的供应链组织为使信息有效地在供应链中起到沟通协调的作用, 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沟通与信息管理体制, 如将POS系统、EDI等集成起来,并且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在供应链中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将供应链各个层次的战略目标与实际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供应链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实体。

六、结论

在现阶段基础比较薄弱、运作环境不良和管理理念落后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提升我国食品供应链的整体运作质量和效率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但食品供应链作为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其运作质量和效率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下大力气构筑和完善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平台、改进食品供应链的内部运作机制外,还应该多管齐下,在加快食品供应链标准化体系、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和促进食品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综合化、专业化、系列化与网络化上做足做好文章,只有这样才能最终降低食品供应链的运作成本、保障食品供应链的运作安全,进而从整体上促使我国食品供应链运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包文娟.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与食品安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2.肖静.基于供应链的食品安全保障研究.吉林大学.2009

3.杨波.浅论我国食品行业供应链风险识别与控制.2008

4.李旭.我国食品供应链的现状及管理对策.中国物流与管理期刊.2004

5.张丽.我国食品供应链中的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2011年第四届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2011

6.赵飞.我国食品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7

7.聂雪生.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成本优化研究.经营管理者.2014

我国食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的目的主要是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而服务,实现银行、企业以及物流公司的合作共赢。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高需求,供应链金融未来市场规模巨大,目前国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会在供应链金融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供应链金融的国发展现状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最早产生于发展银行。1999年,发展银行在华南地区以“票据贴现”业务最先介入供应链金融领域。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已经在我国迅速的发展,已成为银行和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也为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由于融资依据的资产主要为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这些资产的规模大小也将影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从2006年的31692.2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7246.31亿元,增幅超过了3倍;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存货复合增长率为12.0%,2015年达到102804亿元,相比2006年的36999.26亿元,十年里增长了1.8倍。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资产的不断增长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相关数据预测,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98万亿元左右。

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近年来,河南省食品工业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抓住国家加快农业产业化、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食品行业被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重点扶持的政策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努力实现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的重大转变,食品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 一、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2003年以来,河南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扩大, 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到2007年底,河南省2238家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952.45亿元,占全省总计的13.8%,年均增长22.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35.92亿元,占全省总计的13.9%,年均增长26.5%,占全国食品工业总计的8.3%,居全国第2位;实现利润总额281.51亿元,占全省总计的14.5%,年均增长55.6%,占全国食品工业总计的12.0%,居全国第2位。 进入2008年,河南省食品工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趋势,企业个数增加至2636家;完成增加值1043.28亿元,增长23.8%,增幅较全省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前11个月,食品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34.4%和35.9%,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2个和15.4个百分点,均居全国第2位。目前,河南省的食品工业在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广东、江苏、四川、辽

宁和河北等人们印象中的传统食品工业大省,仅低于山东,竞争优势凸现。 2007年部分食品工业大省食品工业主要指标 (二)主要产品产量快速增长,主导产品稳居全国前列。近年来,通过充分发挥“大粮仓”优势,积极向“大厨房”转变,河南省基本告别了卖原粮的历史,走上了卖产品的历史新阶段,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速冻米面食品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方便面、饼干、小麦粉、味精产量均占全国的20%以上,已形成较强的产业竞争优势。 河南省部分食品产量情况

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中国食品企业产品研究与开发的现状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食品工业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民收入的增加,人们不再满足于维持生存所需的初级食品,过去人们只要求吃得饱而现在要求吃得好,要求通过工业加工提供品质优良、卫生安全、营养合理、方便实惠的食品,以满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劳动强度、不同健康状况人的需要,这是人类进步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进步和食品工业的发展,一个要求食品“返本求真”的热潮正在形成。 中国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食品工业获得了有目共睹的光辉业绩。2002年中国食品工业突破1万亿元的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值的10%左右,连续8年位居工业部门之首。2000年比上年增长10.1%,2001年增长12.7%,2002年为16.6%,2003年年增长率达到17%,中国食品工业进入高速成长期。2003年从产品来看,同比增长名列前五位的是:液体乳,增长63.27%;乳制品,增长30.87%;发酵酒精,增长26.08%;机制糖,增长25.81%;鲜冻畜禽肉,增长23.48%;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等食品工业的四大行业中,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发展态势最好。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发展,全国食品添加剂产值约300亿元,约占世界食品添加剂销售额200亿美元的15%,而且保持了多年连续增长的好势头,某些产品已在国外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际上一些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添加剂市场,纷纷进入中国,独资建立食品添加剂厂,或寻找国内基础较好的企业合资控股生产食品添加剂。因此,今后我国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竞争将更加激烈。 我国饮料生产2003年总产量为2374.4万吨,其中碳酸饮料666万吨,果汁及果汁饮料310.8万吨,瓶(罐)装饮用水955.9万吨。总产值813.9亿元,销售收入774.4亿元,利税总额103.6亿元,利润总额64.3亿元。我国饮料生产总产量20世纪80年代平均年增长率接近30%,10年增长了10倍,90年代则在22%以上。从我国饮料工业发展的历程来看,这种增长率的变化是合理的。可以说,我国饮料工业的总产量在20多年来一直保持了快速的增长,近年的增长略有放慢,但仍然处于高速发展期。2003年我国经济受到了非典侵袭的影响,即使在这种不利因素的严重干扰下,我国饮料工业仍然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这充分反映了我国饮

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说课讲解

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的 发展

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一、国外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中买卖双方合作关系的变化,国际贸易供应链渐趋成熟和稳定,伴随着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在国际市场上呈现出突破性的产品概念创新和运作模式创新的发展趋势。来自供应链金融电子平台提供商Demica公司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11月,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46家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剩下的4家也在积极筹划开办该项业务,金融危机之后,供应链金融迅速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市场和技术的力量推动着这项业务的发展方向。主要特点如下: 1、结算方式的改变 供应链的形成和深化使买卖双方结成了日益紧密的合作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卖方和买方不复存在。这种紧密的贸易合作关系决定了结算方式的必然改变。费用高、时效性差、以管理不付款(Non一Payment)风险为主要目的的融资工具如信用证等市场份额逐年下降,而赊销的付款方式日益增长。由于产业链竞争加剧及核心企业的强势,赊销在供应链结算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09年4月8日,国际信用保险及信用管理服务机构科法斯集团(Coface)在上海等多地针对中国内地“企业微观付款行为”发布了《2008中国企业信用风险状况调查报告》。据该报告显示,企业通过赊账销售已经成为最广泛的支付付款条件,其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54.1%上升至2008年的64.9%,与之相对应“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货到付款的比例已经从2007年的25.8%滑落至2008年的12.9%。而赊账销售额占企业的国内销售额的比重更是攀升至了51.3%。 2、产品和服务创新层出不穷

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食品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0%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继续保持位列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前列的地位,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支柱产业的重要作用。 1、全国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总量持续快速增长 2000—2005年,每年完成总产值分别为:8368.87亿元、9318.09亿元、10759.30亿元、16163.86亿元、20000亿元,5年增长约140%。 2、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2000—2005年食品工业产品产量普遍增长,其中增幅较大的主要产品有小麦粉、液体奶、食用油、乳及乳制品、罐头、水产加工品、方便主副食品、礼品食品等。有的产品产量已居世界前列,如食用植物油、味精、柠檬酸、制盐、啤酒、食糖等。 3、全国食品工业经济效益增幅较大 2000年完成利税总额1129.79亿元,其中利润229.49亿元,2001年完成利税总额1673.62亿元,其中利润444.83亿元,2002年完成利税总额1925.90亿元,其中利润524.85亿元,至2004年完成利税

总额2757.42亿元,其中利润915.90亿元,2005年预计完成利税总额3200亿元,其中利润1140亿元。5年利税总额增长180%,其中利润增长4.1倍。 4、全国食品工业出口创汇平稳发展,出口额逐年增加 全国食品工业出口贸易额2000年为107.50亿美元,2002年为155.12亿美元,2003年为187.59亿美元,2004年为203.26亿美元,2000年至2004年出口贸易额4年内平均年增长率为17.26%,共增长了89%。 5、食品工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首先是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更符合市场的需求,其中与人民群众一日三餐密切相关的小康型膳食结构的新产品增幅在20%以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成为食品消费的主旋律;其次是企业的装备结构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和优化,使食品产品在“质”中有了新的突破,满足了市场向科技含量高的优质产品高度集中的需求;再次是企业的组织结构得到调整,近年来食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总体平均水平增长一倍。 6、高新技术得到较好应用,技术装备有了较大提高。 食品工业高新技术得到较好的应用,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如生物工程技术、超高温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膜分离、分子蒸馏等一大批高新技术在食品行业得到了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啤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供应链金融的目的主要是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而服务,实现银行、企业以及物流公司的合作共赢。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高需求,供应链金融未来市场规模巨大,目前国内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将会在供应链金融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都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供应链金融是指将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以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看做一个整体,以核心企业为依托,以真实贸易为前提,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方式,通过应收账款质押、货权质押等手段封闭资金流或者控制物权,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的综合性金融产品和服务。 一、供应链金融的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最早产生于深圳发展银行。1999年,深圳发展银行在华南地区以“票据贴现”业务最先介入供应链金融领域。近年来,供应链金融已经在我国迅速的发展,已成为银行和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领域,也为融资困难的中小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 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中,由于融资依据的资产主要为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这些资产的规模大小也将影响我国供应链金融的整体市场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6%,从2006年的31692.21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7246.31亿元,增幅超过了3倍;我国2006~2015年工业企业存货复合增长率为12.0%,2015年达到102804亿元,相比2006年的36999.26亿元,十年里增长了 1.8倍。应收账款和存货等资产的不断增长为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相关数据预测,2020年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4.98万亿元左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趋势 (一)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 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由于受到资金实力、牌照等门槛,主要以商业银行提供为主。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市场主体将可以利用自身的信息或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直接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电商、物流企业或综合实力强的实体企业。 比如实体企业。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里,实体企业往往只是作为核心企业存在,银行以其提供的上下游企业数据为依据,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但随着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开始利用自身资金或通过外部融资资金,直接对上下游企业进行授信。核心企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更加凸显出自己的作用。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及预测 “民以食为天”,食品和食品工业与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社会已迈入新千年,现代食品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日新月异,产品琳琅满目,工艺技术日趋完善。透过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分析、探讨和把握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趋势,对于促进我国食品工业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使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立于不败之地和加快其发展速度等方面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食品安全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客观地说,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差是我国食品最普遍和最严重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自身生命健康的日趋关注和食品销售与消费的国际化、理性化,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企业注重提高食品生产的安全性。 近年来西方国家的疯牛病事件,我国的有毒食用油、致癌大米、有毒奶粉和有毒香肠、金华火腿、乡巴佬违规生产等等事件,均造成恶劣影响,祸害无穷,触目惊心,已敲响了提高食品卫生安全性的警钟。要提高食品的卫生安全性,食品工业企业必须注意:①优质原料的选择。控制有毒有害原料的购入和保持原料的新鲜状态,尽可能选用非疫区、无公害、绿色食物原料;②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加工工艺流程,制定并执行相关的生产标准,保持环境卫生,杜绝食品交叉污染,严防有毒有害成份的混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③强化销售过程的管理。注重对食品运输、贮存条件的完善及跟踪配套管理的控制,防止变质、过期食品流入市场。我国质检、卫生执法部门正在加强和完善食品的安全生产监测工作,随着国家对食品市场准入制实施的不断推进,生产条件差的作坊式食品企业将会很快淘汰出局。 重点强调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与使用。说到食品添加剂,人们往往谈虎色变,嗤之以鼻,这其实是种误解。事实上,几乎所有的食品生产都不同程度地使用食品添加剂。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能促进食品加工过程缩短与产品保存,能改善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化学或天然添加物。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只要按规定的种类、剂量和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国家食品卫生要求所允许的。但置食品卫生法于不顾,超剂量、超范围和超种类地滥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见利忘义地盲目投放工业用的化学品,这样生产出来的食品无异于毒品,既害了消费者,又害了自己。 食品营养化是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根本趋势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过分注重食品的“色香味形”,讲究“吃饱喝足”。从营养学的观点看,这是一种不良的饮食文化,事实上色香味形只是表象、形式和外因,营养价值是实质、内容和内因,是食品的根本所在。生产营养成份丰富和各营养成份比例合理的营养平衡食品是食品工业企业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消费者“吃好”,才能增强国民体质,保持健康状态。要实现此目标,首先要求食品加工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合理的工艺流程,程度地保持食物原料应有的营养成份不被流失、破坏和分解;其次,要求食品加工企业的工艺技术人员掌握现代营养学知识,根据不同食物的营养特点,通过不同食物原料的有机组合,研制出营养基本平衡的组合食品。 食品方便化是现代食品消费的发展趋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期望从繁杂、琐碎的家庭厨房劳作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休闲、娱乐和工作、学习。 为提高生活质量,这就要求食物具有方便烹调和便于享用的特性。因此,食品方便化趋势将进一步明朗,半成品食品、调理食品和方便食品的产量将会大幅度提高。 对于肉制品生产,要在传统散装熟食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现代保鲜技术,重点开发方便卫生有特色的袋装、罐装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例如地方特产:扬州风鹅、高邮咸鸭蛋、南京盐水鸭、风鸡等畜禽熟食品,这些产品通过真空包装、灭菌保鲜,便于储藏流通,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9852021.html,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作者:吴琼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02期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供应链金融顺应时代潮流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突破口。本文主要从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述、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2.103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2-0-02 1 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述 1.1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背景 当前中国中小企业一直面临着贷款难的窘境,特别是在近几年银行紧缩银根的情况下,这种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现象,在世界范围内,中小企业都存在可抵押固定资产缺乏、信用风险大、诚信评级缺乏、银行评估成本高的问题,因此中小企业要获得低成本的银行贷款十分困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资金一直都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前景良好,但银行在给其贷款时也会面临窘境:假如给予放贷,可能会产生部分坏账;假如不给予放贷,银行就有可能因此失去一个很大的业务增长点。解决中小企业、银行双方的这种困境关键是:在平衡授信风险的基础上,探究出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控制风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息不对称,因此,建立一个银行、中小企业信息共享的平台十分必要。这个平台不仅能加强对融资客户的信用管理,健全企业的准退机制,还可促成银行、中小企业相互支持、协助,保证共同发展。而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出现正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 1.2 供应链金融的基本介绍 1.2.1 供应链金融的定义 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从银行层面上看,它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而从企业层面它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渠道。具体指的是银行向核心企业提供融资以及其他结算、理财的服务,同时向这些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提供贷款及时收达的便利,或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服务。简单来说,供应链金融就是通过结构化运作的方式加快供应链中各个企业现金流的流转速度,让企业在合理控制财务成本的基础上能更好更快地发展业务。不过供应链金融的定义与传统的保理业务、货押业务非常的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现状及发展前1

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对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的现状及品种作了介绍,指出了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并通过对我国食品添加剂工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今后的发展要求和建议。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现状发展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持性产业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工农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的稳定。食品工业的状况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食品添加剂是构成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因素,它对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食品品质,改善加工条件,防止食品变质,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食品添加剂工业,在食品工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工业就不可能有现代食品工业。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总数已达14 000多种,其中直接使用的约有4 000多种。常用的添加剂有681种。美国食品添加剂品种有3 450种,其中直接使用有1 200种;日本合成食品添加剂品种有389种,其中香料95种,天然食品添加剂有800种,其他国家如西德食品添加剂有420种,加拿大426种,瑞士343种。在一些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美国1990年销售额达50亿美元,几乎所有食品都含添加剂;日本每年用量约500 kt/a。 我国食品添加剂是近一、二十多年开发和发展起来的,1986年颁布的GB2700-86国家标准允许使用品种为16个品类618种,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22个品类1 500多种,其中食用香料为700多种。 1 我国食品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1.1 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很快,从1978年至今20多年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从471亿元增长到5 900亿元,增加了12.5倍。从1993-199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从3 428亿元增长到5 900亿元,年均增长11.6%。全国已形成食用植物油加工、制糖业、屠宰及肉类加工、食品、乳品、水产加工、加工罐头食品、糕点行业、糖果蜜饯业、饮料、调味品等24个行业,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食品工业体系。 食品行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有了初步调整,新产品的开发,新门类的发展有了一些新的进展,方便食品、儿童食品、营养保健食品、软饮料的行业概念逐步得到确立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食品专用油脂、等级面粉,植物蛋白、变性淀粉等食品基础原料工业得到了开发,软饮料打破了单纯生产碳酸饮料的格局。 尽管过去食品工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从发展速度上低于整个工业的增长速度,食品工业的加工深度低,食品工业产值和农业比仅为0.38∶1,而发达国家两者比例一般为3~4∶1。食品工业的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仍然不合理,半成品多,制成品少,烟酒等产品比重过大。从行业总体看,技术水平、装备水平仍然偏低,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偏低,氨基酸组成不平衡,新品种少,保鲜能力低,货架期也短。 1.2 食品工业发展趋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加入世贸组织日益临近,未来的食品工业将发生巨大影响; (1)食物的营养结构得到一定的改善; (2)食品工业的加工深度及制成品率将有一定的提高。加工食品将占食品总消费的60%~70%; (3)食品的总消费将有一定的增加,食品工业生产率年均递增率将达12%~13%; (4)在提高食品的营养卫生水平的同时,食品的色香味及包装装璜将进一步改进。 1.3 重点发展方向 (1)大力开发进入一日三餐的组合营养的方便食品; (2)大力发展具有免疫功能的第二代婴幼儿食品; (3)开发具有防病、抗病、抗衰老的老年食品; (4)开发适合我国消费习惯的各种植物蛋白食品; (5)利用我国特种资源开发各种活性物质的特殊营养食品。

浅谈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浅谈食品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民群众生活刚性需求产品,食品工业也是临沂市 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占临沂市工业总量的20%左右。大力发展食品工业, 对于促进当前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出口创汇,提高人 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社会提供有效供给和生活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品工业;现状;趋势 1.临沂市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1.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一五”以来,临沂市食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 术结构、组织结构和区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15 年末,临沂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达到700余家,主营业务收入2100多亿元。临沂市食品工业形成了门类齐全、产业链条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现有粮食加工、肉类制品、果蔬罐头、焙烤食品(饼干、膨化制品)多功能生物糖、黄原胶、谷 氨酸、大豆分离蛋白、大豆低聚糖、大豆肽及制品、酶制剂等行业,其中淀粉糖 及制品产量名列全国同行业前列;果蔬罐头产量位居全国前列;黄原胶、味精产量 名列全国同行业前列。 1.2技术装备水平和研发能力提高 近几年临沂市食品工业加大产业投入,企业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了产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了产品质量和 档次。目前,临沂市肉类加工、淀粉糖及功能糖、大豆制品、黄原胶等行业的重 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1.3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优化,现已基本形成初具规模的多个产业集群。即:“生物 糖产业集群”、“果蔬罐头产业集群”、“焙烤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肉类制品产业 集群”“果仁制品产业集群”、“蔬菜加工生产基地”、“饮料产品生产基地”。 1.4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逐步提高 临沂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制订完善食品相关法规、标准,建 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管理体系,食品企业开展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体系 等认证,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大食品质量监管力度,食品质量安全意识进 一步提高。目前,临沂市大、中型食品企业基本上建立了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2.食品工业存在的问题 2.1产业结构依然不合理 经过近些年发展,临沂市食品工业虽然初具规模,但产业层次多处于价值链 的中低端,与食品工业发达地区相比,食品工业链延伸不够,食品企业生产产品 多为初级加工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的少,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档次不高,更新换代速度不快。 2.2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少 虽然临沂市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焙烤食品等在全省有较强影响力,但粮食 加工、禽畜加工、方便食品等产业却存在品牌影响力较弱、名优产品较少等问题。在高端产品上没有品牌优势,在中低端产品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大。 2.3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食品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岗位人才短缺,部分发展较快的果蔬加工、畜禽加工等行业的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重要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缺乏人才的矛盾

食品厂发展现状分析

食品厂发展现状分析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一章Array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食品 行业发展 概述 一、食品 行业定义 与分类 食品 行业是对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的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取得食品的生产 部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 它包括门类非常广泛,通常大致分为十类,即制糖工业、发酵工业、粮油加工、罐头食品加工、烟草工业、饮料工业、调味品工业、屠 宰加工、食品冷藏工业及食品加工废料利用工业。 而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分类方法,食品行业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五个部分。 表1-1 我国食品行业分类 源:中国食品工业年鉴1997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该报告所研究范围侧重于食品加工及制造业,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食品行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和采盐业将不进行重点论述。 二、中国食品行业发展概述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食品工业的总产值 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 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求生存,并且有了很大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11家,2001年完成产品销售收入约9000亿元,同比增长 13%左右,2001年食品工业生产和销售持续以11%—13%的增长速度高 位运行,2002年中国食品行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10000万亿元的 产值大关。

从1980年到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13.1%。200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26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12.12%,连续八年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首位。食品工业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工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吸纳城乡劳动就业人员最多、与农业依存度最大、与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门类。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生的“朝阳产业”;加速了产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到1997年,食品工业中非国有经济产值所占的比重平均为62.87%,而且近二三年,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前后,其进程仍在加速。这一变化,适应了食品工业的发展规律,使中国食品工业在过去20年中,年平均增速始终高于全国工业的年均增加值。 食品工业在连续十余年保持上扬势头的同时,在今后5~10年内仍将持续发展。这是因为: 1、世界食品工业以约27000亿美元的营业额居世界工业之前列,中国仅占其不到5%的份额,潜力巨大。 2、到“十五”末期,城镇将进入富裕生活的初等水平,恩格尔系数虽下降,但绝对值上升。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营养、安全、多样和方便型的转化。中国的加工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差距即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以年均递增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 1、主要成就与问题 (1)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2001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食品工业企业达19316个,其固定资产原值已由1980年的154亿元增加到亿元。“九五”期间,食品工业总产值最低年增长率为9%,最高达%。2000年,食用植物油产量万吨,味精产量万吨,柠檬酸产量37万吨,均居世界第一位;制盐产量万吨,啤酒产量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食糖产量700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表1—2 1998年和2001年食品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00001)

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国际食品行业现状分析 一、国际食品行业发展特点 发达国家食品行业的一个显著发展特点是高加工率、高附加值。 发达国家的食品原料加工率一般都在70%以上,有的高达92%,而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仅为20%-30%。由此可见,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基本是以吃“原料”为主, 而发达国家的人民是以吃“成品”为主,发达国家把这么多原料加工成即食方便、品种齐全、 质量优良和数量充足的食品,是靠科技优势,靠先进的加工工艺和优良的机械设备武装的强 大的食品工业。 发达国家有很高的食品工业产值,食品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很高,一般在10%以上,最高的接近18%。食品工业是发达国家的主要工业支柱产业之一。这些发 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很高,一般是 1.6:1-2.4:1,这说明他们把农业 产值翻了一番到二番。 食品机械产品品种齐全,多达3000多种。食品工业加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产值相当可观,由于不断运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促进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可靠、稳定、规范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都较高。 在发达国家,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食品机械行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品机械产品品种齐全,多达3000多种。食品工业加 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产值相当可观,由于不断运用新原理、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促进了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产品质量可靠、稳定、规范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 都较高。 发达国家生产的食品机械,一般具有动力、燃料及水消耗少的优点,如生产1吨奶粉耗煤、耗电及耗水分别为0.8吨、400-800kWH、1.5吨,燃料及动力消耗的费用为乳品整个 加工费用的7.5%。 发达国家生产的食品机械原料利用率高、得率高。例如,美国生产的淀粉糖制造设备用于淀粉糖生产,能做到无废渣、废水或废气排出,即无环境污染。发达国家的食品机械工业 全员劳动生产率高,食品机械出口比例都比较大。例如,法国食品机械的进出口额各为其国 内产值的一半左右,日本出口额占其生产总值的50%,进口额占出口额的72%。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摘要:供应链融资模式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目前供应链融资存在明显结构性和制度性制约因素,企业供应链管理意识薄弱、供应链整体潜在风险大、企业信息技术滞后。拓展供应链融资服务,重要的是银企共建规范化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创新供应链融资主体,构建数据信息共享的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管理体系;服务平台 一、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供应链指的是商品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等成员通过与上下游成员的连接组成的网络结构。其中规模较大、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因其强势地位成为核心企业,而上下游相对弱势的配套企业大多是难以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的中小企业。供应链金融即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中小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变把握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通过立体获取各类信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金融服务。在中国现阶段,供应链金融的现实意义有: 1.实现银行审贷风险评估的突破,扩大了中小企业融资机会。供应链融资审贷标准强调核心企业的规模实力、融资的封闭运作及自偿性、交易的连续性与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一方面,银行通过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掌控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用风险,把资金投放到过去不愿意贸然介入的中小企业,扩大了经营范围,提高了业务收益,并且改变了过于依赖大客户的格局。另一方面,由于解决了供应链上资金不平衡的问题,促进了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具有较强的规模和范围经济作用。 2.突破传统融资担保物限制.实现了担保方式的创新。由于在在供应链背景下, 中小企业变成与大企业风险水平相当而收益水平更高的客户群体,银行不再强求中小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而是增加了应收账款及动产质押作为授信条件.打破了传统融资的思维,灵活性与流动性更高,而对中小企业的的风险程度可能降低到和核心企业贷款接近的水平。 3.实现了融资效率和成本方面的突破。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除了发展业务外,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也同样重要。供应链融资发挥了供应链各节点的衔接功能和服务职能,通过银行与物流企业、专业市场、大的买方企业等的协作关系,通过相同的标准化模式,形成批量融资和管理,有效简化融资流程,并通过生产经营紧密联系,形成长期稳定的资金链关系,降低放贷成本,提高业务效率。 二、国内供应链金融实践发展现状 供应链金融近年来已成为“银行交易性业务中最热门的话题”,是国际性银行

对我市食品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对我市食品产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 一、全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与及发展趋势 我国食品产业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食品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值上,发达国家为,我国为:1;目前我国居民一日三餐的食品基本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 就目前食品产业发展看,表现出了以下突出的发展趋势: 1、市场对强化营养食品需求加大,强化营养产品开发成为新的竞争焦点,安全性、营养健康性食品蓬勃发展。当前,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是居民营养面临的双重挑战。因此,营养强化食品体现了食品营养成分重组和组合的概念。 2、各类健康食品及具有预防或有助于病后康复等调节身体功能的各种功能性食品,将得到较快发展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3、方便快捷的休闲食品日益走俏,全球化的民族食品深入人心,专用化食品原料品种日益繁多。 4、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且将向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5、中国已进入消费转型、内需拉动的新时期,饮食消费更加多元化、差异化,产品开发也必须走向品种多样化、档次差异化、规格系列化,推进西式产品中式化,中式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大生产,满足消费需求。 6、生产规模化、经营国际化、加工自动化、食品品牌化是全球食品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7、冷冻食品以及调理食品逐步成为城镇居民动植物产品消费的主要形式。冷却肉的生产供应、低温肉制品是未来的突破方向。 8、全球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的发展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世界食品需求的增长动力部分大多数来自于发展中国家。 9、食品产业的附加值的高低,一部分来源于企业规模,更取决于产品品牌。 二、全国食品产业布局与产业转移情况 食品产业是一个是个永恒不衰的行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食品生产,他绝不是一个某一地区绝对垄断的行业,因此,它是广泛分布的。但是,也不同地区间表现出一些突出的区域特点。尤其是随着食品的大工业生产,地区比较优势更是显着显现。 食品产业其实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比如粮食加工、肉品加工、蛋制品加工、奶制品加工、蔬菜加工、果品加工、饮料生产等。概括地讲,粮食加工总规模仍然要数河南、河北以及东北地区为先,比如河南饼干的全国市场占有率21%,方便面的全国市场占有率30%,速冻水饺、汤圆等速冻食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而在蔬菜规模化生产加工方面,山东则远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以潍坊寿光市为代表的规模化四季蔬菜更是全国的标杆。奶源生产几本上都在长江以北,内蒙、河南、东北地区,但奶品加工基本上被几家屈指可数的龙头企业掌控,如伊利集团、蒙牛集团、光明集团、雀巢、三鹿等企业。再就是近年消费市场逐年扩大的休闲食品,休闲食品相关生产企业更多的在闽南和粤东地区,比如福建晋江、广东潮安等地市。

食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667683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309852021.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667683 ←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73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uangHeFaZhan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食品工业是一个最古老而又永恒不衰的常青产业。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世界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食品购买能力及支出逐年提高,中国食品市场的需求量实现了快速增长,食品制造工业生产水平得到快速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品种档次也更加丰富。 我国食品工业在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有力推动下,已发展成为门类比较齐全,既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又具有一定出口竞争能力的产业,并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2013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139.9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7531.0亿元,税金总额8649.76亿元。2013年进出口食品总额达到1531.6亿美元,同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现状及发展前景解析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方向分析 中文摘要 本论文以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为研究对象,最后得出今后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论文首先以供应链金融成因和模式为切入点,对国内外供应链融资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目前大多数学者赞成的供应链融资模式进行介绍。为了使论文更接近国内实情,本论文特意对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业务进行了总结,并以建设银行为例相近分析了各种供应链金融的操作模式。之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现状提出存在的主要风险点和制约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最终在结合目前主要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即完善风险评级制度和建设供应链融资信息技术平台。有关供应链融资信息技术平台的发展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归纳出合作式和自建式两种发展模式并分别就其优缺点进行了探讨,这将对今后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供应链融资信息技术平台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China's commercial banks supply chain and finance busines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supply is to develop chain finance business. Firstly, causes and patterns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are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research and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 most scholars agree on the point that current supply chain financing models are divided in 3 patterns. In order to make the paper closer to the domestic situation,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upply chain financial services in major domestic commercial banks and analyz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supply chain finance service as a example,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various operating modes of other banks. After that,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main risks and constraints of chain finance services existing in commercial banks .Eventually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jor commercial banks ,we suppose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 namely to improve the risk rating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supply chain finance IT platform. This article ,from reality, induce two development models ,cooperative and premise ,and then compare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 which will have a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service of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future.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