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2019全国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

(完整word版)2019全国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

(完整word版)2019全国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
(完整word版)2019全国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空间概念,它既是一个传统的居住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的概念。由于中国古村古镇的地域分布差异大,古村古镇的特点各异,文化内涵的程度不同,保护与传承价值不一,因此,古村古镇的保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古村古镇的保护可以根据具体规模的大小和相关政策的要求,选用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保护、历史街区保护、重点文物建筑和设施保护等;也可以根据呈现的环境,选择活态博物馆保护、静态博物馆保护、虚拟博物馆保护;也可以根据呈现的方式,选择实体环境保护、文字记录保护、数字化保护、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等。数字虚拟博物馆保护和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是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古村古镇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方向。

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所有专家学者、社会人士、政府管理者和参与企业,必须高度认识古村古镇保护的重要价值,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有效的协同保护就不可能有古村古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古村古镇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而是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古村古镇的活化不应局限于旅游和商业的目的。古村古镇文化资源的多方位永续利用是古村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③古村古镇协同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就是要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聚落的整体格局、街巷风貌、民居风格、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保护古村古镇的文化景观基因就是要保护和挖掘各个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就是为了确保其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④从长远来看,保护古村古镇必须依靠立法,我国目前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助于古村古镇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的推进,但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细节。要加强对有利于古村古镇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大执法保护的力度。

⑤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历史与现实相辉映且充满乡风乡情的人居环境。这种人居环境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思想,这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思想,不仅为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建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国未来充满人性关怀与和谐理想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信,关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理念与行动,将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期待和欢迎,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记得住乡愁”的具体行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概念,是一个包含传统的居住空间和文化空间的多维空间,是一个文化载体,也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

B.因为古村古镇存在地域分布的差异,所以它们的文化内涵、传承价值不一,这决定了古村古镇在保护的形式和途径上要多样化。

C.保护与发展古村古镇之间存在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实际问题,而所谓“保护”并不是指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

D.古村古镇的保护应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古村古镇的活化不是以旅游和商业为目的。

解析:选A B项,从原文“中国古村古镇的地域分布差异大,古村古镇的特点各异,文化内涵的程度不同,保护与传承价值不一”可以看出,古村古镇“地域分布的差异”与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传承价值不一”之间属于并列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因果不当。C 项,“所谓‘保护’并不是指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曲解文意,从原文“古村古镇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而是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可以看出,古村古镇的保护并没有否定“对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混淆是非。D项,原文说“古村古镇的活化不应局限于旅游和商业的目的”,没有排除“以旅游和商业为目的”,否定失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古村古镇的保护,文章多角度并列式地论证了多样化的保护形式和途径。

B.第①自然段列举数字虚拟博物馆保护和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的方式是为了论证古村古镇保护需要与信息化和“互联网+”紧密结合的观点。

C.文章将协同保护古村古镇分为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主要方面,并论证了保护和挖掘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

D.文章提出了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的标准,要特别注意保护聚落的整体格局、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其目的是确保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解析:选B 从原文来看,列举的目的是论证“古村古镇的保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护与发展古村古镇,要致力于打造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且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思想的人居环境。

B.历史与现实相辉映且充满乡风乡情的人居环境中蕴含的思想为中国未来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C.实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是我们保护古村古镇的长远之计。

D.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一定要关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人居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

解析:选 C 从原文来看,这两部法律只是“有助于古村古镇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的推进”,并且“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细节”,因而不能说实施这两部法律是“长远之计”,以偏概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斯人独憔悴

迟子建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独具个性的生命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尽可能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比较充分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我当然也未能免俗。

细细算来,从我开始小说创作至今所发表的三十万字作品,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写下层人的生活的。这一回顾连我自己也略为吃惊。

我出生在北极村漠河,在那里度过了我孤独寂寞的童年时光。那里有我的外婆和外祖父,他们曾经给我讲过许许多多的民间故事。我现在还常常回忆起当年讲故事的情景来。

晚饭过后,农人家里忙过了该忙的事情,就要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生活太单调,他们疲惫的呵欠声常常同日头一起落山。而且,那里一年难得看上一场电影,那么,晚饭之后的茶水和故事就是生活中最好的消遣了。每逢这个时刻,我就带着我心爱的狗(它叫傻子,后来我把它写入第一部中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和这条狗一起挤入听故事的人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

那便是我最早的启蒙文学。它不是唐诗宋词,而是来源于民间的那种质朴而又奇诡、光怪陆离的故事。

于是,我在十九岁那年坐在夕阳西下的窗前,看着天边飞涌的那一团团金色的晚霞的时候,我仿佛在绚丽的晚霞中又看到了童年生活的每一个片段,我的心难以平静,我开始断断续续地记载我的童年生活,二十岁那年把它整理成中篇小说,发表在一九八六年第二期的《人民文学》上。

从此,我真正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这实在不是一条坦途,这实在不是一个美差。

我需要读大量的书来丰富自己的心灵,我需要走南闯北去看世界,而时间的缺失和日常琐事又常常打乱我的计划。

因而我的创作有它不可否认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它还没有达到从一个宏观领域的高度去把握和观照生活的那种让人叹服的洞察力。

必须承认,我将来如果不超越自己,只是在我的童话世界里流连忘返,那么我的艺术生命也就终止了。而超越自己是多么艰难。它要养精蓄锐几时、苦苦求索几时,才能获得一个瞬

间的辉煌。

但我仍要孜孜以求那辉煌。不管它最终实现与否。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静峰寺山上,我看见了弘一法师的手书遗言“悲欣交集”四个字。据说,他的出家一直是个谜,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门外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他也不动一丝恻隐之情。我以为他伟大,而他临终的遗言却使我对他的伟大产生了怀疑。因为真正的出家人,无所谓悲,无所谓喜,而在他生命的终极,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见凡心难泯,他未能来一个彻底的超脱留与后人传说。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认为他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难以超拔的心态毫不保留地馈予人间,还给人间一个真实。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个故事,是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写作的故事。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大师,留给人间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闻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独喜欢咖啡。每逢写作之时,他总要把咖啡壶放在写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饮下去。他创作的欲望和情绪在膨胀,而他的身体却在一天天地垮下去。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一种自我销蚀的过程。

我们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销蚀。

(选自《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在偏远的地方长大,熟悉下层人民的生活,这为她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激发了她创作的灵感。

B.文中“直听得心儿不知飞到哪里,仿佛魂都丢了似的”一句,生动地写出了质朴的民间故事动人心弦的艺术感染力。

C.时间的缺失和日常琐事的干扰使作者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前的准备,无法超越自己,以致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

D.本文回顾了“我”文学创作的经历,认为文学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与销蚀的过程;行文看似闲散,实则紧凑有序。

解析:选C C项,理解错误,根据文章表述不能得出“作者对自己的创作感到失望”的观点。

5.文中写道:“丰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个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可渐渐衰竭的体力却把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5分) 答:

解析:回答本题,要注意分析语句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和句子的含意。分析可知,句中“波

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指巴尔扎克精神上的富足,而“血肉之躯……虎口”则指其生命力的逐渐衰竭。这句话的意思是巴尔扎克在获得精神上的极大丰足的同时也消耗了自己的血肉之躯。联系下文可知,作者是以此来证明创作是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

参考答案:作者以“波涛汹涌的极致的境界”表现巴尔扎克“精神生活”的富足与丰盈,以“一个血肉之躯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来表现其体力的“渐渐衰竭”,表明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获得精神富足的同时也失去了健康的身体;(3分)突出了创作是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销蚀的过程。(2分)

6.文章为什么以“斯人独憔悴”为题目?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6分)

答:

解析:作答本题,可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分析。内容上,可结合题目使用的手法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出其引申义、象征义或比喻义,如“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凸显了文章主旨。形式上,可联系全文分析题目的作用,如本文以杜甫的诗句为题,更能体现文章的文化意蕴等。

参考答案:①内容上:以此为题统领全文。“斯人”指文学创作者,“憔悴”是指文学创作的艰辛、自我超越的艰难,文学创作不只是自我完善,也是自我销蚀。标题凸显了文章主旨。(3分)②形式上:引杜甫诗句为题,更具文采,更有文化意蕴。(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4%,较2014年上升了0.4%。从阅读量来看,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0.02本,但对比2013年的4.77本还有微弱下降。人均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54.76期和4.91期,与2014年相比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人们提供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环境,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数字阅读已成为人们在碎片化时间重要的阅读方式。据林克艾普大数据,2012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分别为2.35本、2.48本、3.22本和3.26本,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5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14年的58.1%上升至64.0%,提升了5.9%。其中,手机阅读增速最快。据统计,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62.21分钟,比2014年的33.82分钟增加了28.39分钟。这是历次统计中首次出现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的情况。

数据监测发现,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形式。在数字化阅读用户中,90后成为绝对的主力军,占比达到53%;80后以22%的占比紧随其后;其他年龄层占比25%,可以预见的是,未来00后的数字阅读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选自《大数据来揭秘:国人究竟咋阅读?》,有删改)

材料二:

2014年,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的识字率较2007年增加了3.48%,基础教育进一步普及,人口识字率持续上升;2014年6岁及以上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较2007年上升4.97%,高等教育发展有效提高了国民综合文化素质。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每年组织实施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并发布《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对国民图书阅读量、阅读习惯、数字阅读发展趋势等进行统计研究。近5年来,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与年均图书阅读量均稳步上升,2014年人均图书阅读量4.56册、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0%,反映了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支撑图书市场稳步发展。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读书数量较低,发达国家不仅以经济手段支持图书产业发展,也通过多种途径营造社会读书氛围,如韩国颁布《读书文化振兴法》、美国颁布《卓越阅读法》,从立法层面鼓励读书。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民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中国图书市场有进一步的增长空间。

(有删改) 材料三:

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8本,这其中还包括教材和教辅。日本、法国、韩国的人均阅读量分别为40本、20本和11本。与日、韩等国相比,我国纸质图书平均阅读量较少。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大原因是,确实没时间读书,首份《中国国民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每天用于休闲的时间仅 3.156个小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8个国家平均值为5.736小时,而中国人工作的时间则达到9.249小时。有限的休闲

时间,国人又大把扔进了应酬、交际中。此外,网络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增多,快餐化、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也令人们很难静下心捧一本书细细品味。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小学到大学,被强迫学习,读死书,导致很多人对读书都很抵触,甚至害怕读书。

(选自天下趣事吧《2016年中国人读书数据》,有删改) 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根据材料一,虽然纸质出版物阅读仍是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但数字化阅读更受年轻人的喜爱,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

B.根据材料一,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相比2014年增长了近一倍,是历次统计中首次出现日均手机阅读时长超过1小时的情况。

C.材料二认为,阅读习惯的养成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国民不断增长的阅读消费需求将支撑图书市场进一步发展。

D.材料三认为,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比日、韩等国小的最直接原因是中国人的工作强度全世界最大。

解析:选B A项,“数字化阅读将会取代纸质化阅读”的说法无中生有;C项,原文有“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居民收入增加、受教育程度提高,国民逐渐养成阅读习惯”,可见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选项中说“取决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说法绝对;D 项,“最直接原因……全世界最大”的说法于文无据。

8.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合理的两项是(5分)( )

A.材料一显示,2013年至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人均电子书阅读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B.材料一显示,2015年手机阅读增速最快,这一趋势与人们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内容”的阅读的倾向一致。

C.材料二中发达国家通过经济手段、立法层面鼓励国民读书,营造良好的社会读书氛围来促进国民阅读,这种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D.材料三显示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这充分说明了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分析,都认为我国国民的阅读情况虽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差距,但会越来越好。

解析:选BC A项,由材料一中的数据可知,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高于2014年,因此“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表述错误。D项,“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中还包括对教材和教辅的阅读”并不能说明“我国广大中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抵触”,分析不恰当。E项,“都认为”错误,材料一并没有和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此外,材料三没有任何信息表明“越来越好”。

9.请你对如何提高我国国民阅读量提出两条合理建议,并结合材料简要阐述。(4分) 答:

解析:解答本题应该从材料出发,如材料中介绍受教育程度对国民的阅读习惯有很大影响,我们可以从发展教育方面入手来提高国民阅读量。另外,还可以借鉴文本中介绍的别国在促进阅读方面的经验,来为我国的阅读现状制定相应的策略。比如材料中介绍的有些国家通过立法和一些经济手段来鼓励阅读,因此可以提议制定我国的关于阅读的法律法规来提高国民阅读量。

参考答案:①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养成和深化国民的阅读习惯。从材料看,普及基础教育,提高国民识字率,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对国民的综合文化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且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还包括教材和教辅,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教材、教辅,会更有利于阅读的推广与深化。②制定我国的“阅读法”,从立法角度保障国民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权利,鼓励国民读书。从材料看,有些国家通过立法营造全社会读书氛围,如韩、美均颁布与读书相关的法律,这值得我们借鉴;而且从现实环境看,我国尚未就阅读立法,这方面的空白需要填补。

2019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析)

2019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 析)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美妙的结局 (俄)契诃夫 列车长斯特奇金有一天不当班,在他家里坐着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一个四十岁上下、相貌端庄、身体壮实的女人。她专事说媒。斯特奇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抽着雪茄,说:“认识您非常愉快。我吧,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已经五十二岁了,也就是说,在我这样的年龄,本该子女成群了。我的职业是稳定的。财产虽说不多,但要养活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完全不成问题。我私下里告诉您,除了薪水,我在银行里还有存款,这些钱是按我的生活方式节省下来的。我为人正派,滴酒不沾,过着严谨而合理的生活。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生活的伴侣,我像个到处漂泊的匈牙利人,居无定所,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人可以商量,一旦生病,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等等,等等。我这人受过教育,又有钱。因此,我十分希望徐门①能来牵线——也就是说,跟一位般配的女士缔结合法婚姻。” “这不成问题,”她又说,“那么您,尼古拉·尼古拉伊奇,想找个什么样的新娘呢?” “我吗?那就随缘吧。” “讲到缘分,当然也对。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人喜欢黑头发的,有人却喜欢金发女郎。” “您知道吗,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斯特奇金庄重地叹息道,“我为人正派,性格刚强。美貌以及一般的外表在我看来是次要的,因为,您也知道,脸蛋不能当水喝,娶个漂亮老婆要操心的

事大多。我这么认为:一个女人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里,也就是说,她要心地善良,各方面的品性都好。……不用说,如果老婆长得富态,看着当然舒服,不过,这对双方的幸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可是老实说吧,其实女人也用不着智慧,因为有了智慧她就会自命不凡,就会想入非非。最主要的是,她得敬重我,她得明白,是我给了她幸福。” “那当然。” “好吧,现在来谈谈名词②问题……富贵人家的千金我不要。我不能作践自己,居然为了金钱去结婚,我希望我不至于吃女人的面包,而是要她吃我的面包,还要让她心里明白这一点。可是穷苦人家的姑娘我也不能要。我这人虽说有点钱财,虽说我结婚不是出于贪财,而是出于爱情,但是,我也不能娶个穷女人,因为,您也知道,现在物价昂贵,再说日后还要生儿育女。” “可以找个有陪嫁的。”媒婆说。 列车长考虑一下,说: “不,谢谢您。承您好心关照,我心领了。现在容我问一下:您给人张罗一个新娘要收多少钱?” “要得不多。您按老规矩给个二十五卢布外加一件衣料,我就多谢了……至于找有陪嫁的女人,那就是另一个价码了。” 斯特奇金在胸前交叉抱着胳膊,开始沉思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叹口气说: “这价太贵了……” “一点儿也不算贵,尼古拉·尼古拉伊奇!从前吧,做成的婚事多,收费也就便宜些,如今这年头,我们能挣几个钱呀?要是在不持斋的月份③,能挣上两张二十五卢布,那就得谢天谢地了,老实告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精排)

一单元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教材梳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第一单元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 (一)成语梳理 [理解下列成语] 1 .《沁园春长沙》 峥嵘岁月:不平凡、不寻常的日子。 风华正茂:风华,“风”,指风采、才华; “华”,时光,时间段;“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挥斥方遒:挥斥,奔放;遒,强劲有力。热情奔放,劲头十足。 2?《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 天伦叙乐:天伦,指父子、兄弟、夫妻、 亲戚之间的关系。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注意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 忸怩不安:形容不大方、羞惭、不好意 思的样子,心里慌乱。 剑拔弩张:形容书法笔力遒劲,有气势; 也形容形势紧张,有一触即发之势。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胜之不武:指不以正当的方式获胜,赢 了也不光彩;比喻以大欺小。 4 .《荆轲刺秦王》 图穷匕见:图,地图;穷,尽;见,同“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切齿拊心:切齿,牙齿切磨;拊心,捶胸。形容痛恨到极点。 5?《鸿门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 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6.《记念刘和珍君》 黯然神伤:形容由于心情沮丧而面带感 伤的神色。 殒身不恤:殒,死亡;恤,顾虑;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长歌当哭: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百折不回: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7.《小狗包弟》 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做反抗。 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像地上铺的褥 3.《烛之武退秦师》 逆来顺受:逆:不顺;顺:顺从;受:

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2卷含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其不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

2019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新课标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2019高考语文阅读理解

樱桃 黄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集中在这里。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有的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列、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这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客”。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色。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堥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好像比堥剧稍高一些。此外,桐庐越剧团在山演《啼笑因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讲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千名游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落的多,不过我觉的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度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修整修。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雀替①”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②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楷书。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药,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旁晚时分了。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夫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一杆小称。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很难得看见的,它的产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项训练题【附答案】

科目:31 古代文化知识 1.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在宋代是指参加科举考试通过了由皇帝主持的“殿试”的人;明清时期,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三名分别称为探花、榜眼。 B.入对,指古代臣子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质问;在官员任职、国家有重大事件、皇帝有疑难问题等时候,臣子可能会被要求入对。 C.男、伯,都是中国古代的爵位;爵位是对宗室及功臣的封赐,据记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位制度则因朝代而异。 D.致仕,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有时也指官员提前辞职归家;一般致仕的年龄为70岁,有疾患则提前;亦称为致事、致政、休致等。 2.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B.“称制”指君主制时代在嗣君年幼、无法亲自听政的时候,由朝中权臣或辅政大臣代理皇帝执掌国政。 C.“仗节”是手执符节的意思,古代在大臣出使或者大将出师的时候,皇帝授予他们符节,以此作为凭证和权力的象征。 D.“屯田”是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通过这种形式朝廷可以取得一些军饷和税粮。 3.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时称大夫的妻子为“孺人”,明清时“孺人”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 B.“庠序”指古代地方办的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后泛指学校。 C.举人是古代参加县、府的科举考试(乡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亦称作孝廉。 D.龉龀是指儿童换牙,也代指童年或儿童。 4.下列关于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占书,占卜的书。占卜,常指一种用龟壳、蓍草、铜钱、竹签或根据星象等来推断未来的吉凶祸福的活动,含有见微知著的原理,带有迷信色彩。 B.元日,正月十五元宵节,也叫上元节,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等习俗。宋代欧阳修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描绘的就是元宵节的情景。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选练编题(2)(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选练编题(2) 李仕才 一、古诗词欣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云门诸山 宗臣 山头月白云英英,千峰倒插千江明。 手把芙蓉步石壁,苍翠乱射猿鸟惊。 谁知云外吹紫笙,欲来不来空复情。 天风吹我佩萧飒,恍疑身在昆仑行。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写山顶之景,山峰、明月、云雾融汇成一个幽静而朦胧的境界。 B.颔联照应诗题“登”字,写在遍野芙蓉、满目苍翠之中登山的悠闲。 C.诗人身在山中,以萦绕耳边的乐声,渲染出高山之巅空灵而神秘的趣意。 D.诗人登上山顶,感受到山风萧瑟强劲,由此联想到八面生风的昆仑山。 E.全诗以实笔写山之实景,以虚笔写风之虚致,意在表达登山的畅快情致。 2.后人评价此诗最能“以主观情趣折射客体之美”,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登山的情趣。答: 【参考答案】 1.BC [B项颔联写攀高登险,并没有表现“登山的悠闲”。C项“紫笙”本指仙乐,此处并非真实的乐声。] 2.①诗人登山所见千峰倒插江中,满目芙蓉、苍翠,攀登险峰的过程有观赏美景的乐趣; ②诗人耳闻风声,如云外笙乐,若有若无,有仿佛聆听仙乐的情致;③诗人登上山顶,迎风而立,恍惚身处昆仑之境,有飘飘欲仙之感。 二、文言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少与从弟劭俱知名,并有人伦臧否之称,而私情不协。劭为郡功曹,排摈靖不得齿叙,以马磨自给。颍川刘翊为汝南太守,乃举靖计吏,察孝廉,除尚书郎,典选举。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陈留孔估为豫州刺史,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馥等到官,各举兵还向京都,欲以诛卓。卓怒毖曰:“诸君言当拔用善士卓从诸君计不欲违天下人心而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还来相图卓何用查负!”叱毖令出,于外斩之。靖惧诛,奔仙。仙卒,依扬州刺史陈林。秭死,会稽太守王朗素与靖有旧,故往保焉。靖收

全国通用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1诗歌(10雨霖铃)试题

专题1:诗歌(10雨霖铃) 李仕才 1.古今异义 (1)都门帐饮无绪..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没有头绪。 (2)便纵有千种风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多含贬义)或风土人情。 答案 (1)没有心情。(2)情意。 2.一词多义 (1)处????? 留恋处.、兰舟催发: 山长水阔知何处.: (2)去????? 念去去..、千里烟波: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答案 (1)时刻/地方,处所 (2)重复“去”字,表示行程遥远/离开,离去 3.词类活用 (1)都门帐. 饮无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情自古伤. 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寒蝉凄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词用作动词,设幕帐 (2)为动用法,为……而伤感 (3)形容词用作动词,凄切地鸣叫 4.翻译句子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一去年复一年,就算遇到美好的日子、美好的景物,也如同虚设。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跟谁诉说!

全国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1

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2分) 材料一: “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 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 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 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 当然,“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失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在1月3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90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却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 如今,“读书无用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 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 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你”读不读书才重要。

【AAA】2019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两篇及详细答案.doc

狼杀 (一) 刘老汉除了种地,还在西山埋了不少捕兽夹子。村里很多人都把这当作副业。只是这两年已很难在西山捕到野猪和狼了,它们差不多都快绝迹了。 这天,刘老汉在山顶意外发现了一只被兽夹困住的小狼。刘老汉见狼皮已受损,且又是一只幼狼,便一脚踩住小狼的脑袋,抽出随身的匕首,冲小狼的脖子上一抹。 血流尽,刘老汉便蹲下身,三下两下剥了小狼的皮,割断它的两条后腿,清理出两副狼骨。听说用小狼的腿骨泡烧酒,可疗治经年不愈的风湿性关节炎。 那天晚上,西山上有只母狼整整哀号了一夜。 (二) 刘老汉翻身起床,隔壁竹床上的儿子,睡得正香。他想了想,决定不喊他。 日未出,天未醒,林子里的老鸹子还在叫。东边山头只有一丝麻麻亮。刘老汉提着镰刀,踩着露水,深一步,浅一步,径直赶往西山脚的那块油麦地。他想趁天亮前把地里熟透的麦子收割掉。 山风沁凉,刘老汉站在田埂上紧了紧黑布褂,心想,等把这茬麦子卖了,娃儿明年娶媳妇的钱就不用愁了。 忽然,刘老汉觉得身后有动静,扭头一看,扑面来的竟是一张龇着獠牙的血盆大口!…… 刘小山起床时,满屋子都是毛茸茸的太阳光了。昨晚的梦好美咧,他梦见自己跟陆家庄的李晓燕成亲了。 隔壁床是空的,爹已经下地干活了。起得这么迟,爹肯定要骂我咧!刘小山一骨碌从床上跳下来,飞也似的奔向西山脚的油麦地。 然而,油麦地里没有爹。刘小山只在田埂边看到爹的镰刀。地上有斑斑的血迹。刘小山的头皮噌的一下就麻了。最后,在山顶的一块苔痕斑驳的石头上,刘小山看到了一个面目全非的头颅。 刘小山抱着头颅号啕大哭,从早上一直哭到晚上,哭到眼泪都干了时,他对头颅说,爹,孩儿一定替你报仇! (三) 雾起。日隐。天地笼着一抹浑浊的灰白。 一阵腥风扫过,他知道,它来了。 追了它三天三夜。他已精疲力竭。本打算找个草窝随便躺一下,但就在这时,它出现了,像幽灵一样无声无息,从峡谷的纵深处,它是一头灰色的母狼,额角一块疤痕,壮硕如小牛。踩着碎石,朝这边一步步紧逼过来。 但雾掩藏不住它嗜血的死神的气息。正如雾也掩饰不了他熊熊的仇恨的火焰。 它知道这将是一场无可避免的血战。眼前这个人身形消瘦,看起来疲弱不堪,但他的眼神却和他手中的刀一样,杀气腾腾。 它低吼着,压低前肢,龇出尖利的獠牙,趁对方眼神稍一游离,纵身一跃,瞅准喉管,闪电般直扑过去。 他深知狼的奸猾,故意拿眼瞟了下别处。他知道它一定会发起攻击。只是,他没想到它的速度会那么快,快到像一阵风,快到像一道电,他差点被扑了个措手不及。 一道青白的光倏地划过。 它落地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左后腿火辣辣的,被刀切开一道深已见骨的伤口,血汩汩地流。 他捂着肚腹,血水顺着指缝漫溢而出,滴滴答答,溅落在被雾打湿的碎石和青草上。 他喘息着,忍着剧痛,举起镰刀冲上去,决计给受伤的狼最后一击。 刀锋直奔狼首。 它拖着沉重的后腿,躲过了呼啸而来的刀锋。瞅准机会,反身跳到他的后背上,两只前爪死死地插进他的双肩。 牙死死地咬着他的脖子,刀深深地扎在它的肚腹上。 (四) 刘小山七岁那年,在西山脚放牛时发现一只额角有道疤痕的“小狗”。小东西瘦骨嶙峋,好像有很多天没吃东西了,看起来很可怜。刘小山便丢了几颗油炒花生给它。 吃完了花生,“小狗”走过来舔了舔刘小山的手,像是表示感激。刘小山想抱下它,它却跳开了,并冲刘小山龇出了两颗小獠牙。刘小山冲它摆手,示意它不要怕,那“小狗”却头也不回地窜进了山林。它的尾巴一直是拖着的。此时,刘小山才反应过来,那是一只狼。 但刘小山并没感到害怕,而是冲小狼逃去的方向笑出了声。心想,那只狼以后说不定会怀念油炒花生米咧。[. 太阳落山时,刘小山骑在牛背上,跟同村的小伙伴们炫耀着他与一只小狼的神奇邂逅。夕阳很美。那时的西山安静得就像一幅画。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刘老汉杀死了小狼是因为自己的风湿性关节炎经年不愈,听说要用小狼的腿骨泡烧酒来治疗,而且现在在西山已经很难捕捉到狼了。

2019高考语文全国卷3word版本试题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

2019--2019年高考语文试题详解分类汇编·小说阅读

2019--2019高考语文试题分类集锦 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主观题部分 小说类 刘海燕 【2019·天津】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曾浩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会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莒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的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尓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短暂,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树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那是七十年代末的一个暮冬,我到崂山顶峰的驻军观察所采访。大雪后的崂山,峰若玉雕,石似晶铸。我与哨长扶石踏雪,拽枝腾挪,来到一向阳处的山坳。这时,我猛然发现,向阳的竹林边,竟有柔草如茵,毛茸茸,青翠翠,密匝匝,在这银色的世界里,织出了一小片绿毯。 哨长在这绿毯边沿旁的一巨石前,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扒开雪层,并唤我过去观看。当我走至巨石下,呈现在我面前的竟是一片美妍的小花。小花一株株、一簇簇,攒攒挤挤,比肩争头。这些小花仅比米粒儿稍大,白的、紫的、蓝的、红的、黄的,五颜六色,星星点点。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我惊异地看着这些小生命,它们也仿佛睁着深情的眼睛凝望着我……这些米粒般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冀、渴望、追恋、向往,是一切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

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doc

2019届高考语文第一轮总复习教案 XX年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之十二修辞手法及运用XX年春季高考试题给近年的语文高考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题型,那就是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这就要求考生要对修辞这一考点有一个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修辞的应用性较强,在仿写语句、扩展语句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难点磁场[试题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试题2](★★★★★)依照下面句子,用“不是”和“如同”各造一个句子。①承诺不是蓝天上的一片白云,逍遥、飘逸。承诺不是 ②承诺如同珍珠,它是莹润的蚌痛苦的代价,也是蚌的荣耀。承诺如同 ●案例探究[案例1](★★★★)(XX年春季高考试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

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话语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棉球”这个比喻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345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教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文阅读教案 【考纲说明】 《考试大纲》对这一考点的要求是: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具体分解 为: 1理解。能力层级为B。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③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⑤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3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为E。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提示】 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目的在于检验考生的阅读能力,因为阅读能力对于一个即将升人大学学习的学生 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目前.高考考查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材料包括“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 学作品”,这里将着重探讨对一般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查要求。 在高考试卷中,一般社会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选材,往往是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 章,也就是说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考生来说是比较新的或是比较陌生的。我们把这样的文章内容称为“新 知识”。新知识包含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是人们在学习深入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接 触到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能力测验是为了检验人的学习的潜在能力,选这样材料的目的是为了 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这些内容在升学考试中具有 较高的效度和区分度。 【应试对策一】 一、科技文阅读步骤 科技类文章以传递信息为主,其结构一般为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成果,并从来源、形 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变_发展、评价诸方面加以阐释j根据这一文体特点,遵循以下思路阅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1读——通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将难以理解的语句.用笔勾画下来,然后结合上F文,认真揣摩,以图达到把握基本内容之目的。 2筛——筛选信息。关键词主要包括文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 对新科技知识的形成、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修饰和限制语;有指代意义的诸如“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词语。关键句主要包括文章、文段的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以及表示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 句子。 3代——代人原文。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择肢的基础上.将所涉及到的信息代人原文,找出原文中与 题干和选择肢相对应的句子,并仔细辨别、筛选、整台。弄清句与文、点与面的关系.做到“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文不离人”。 4比——比较鉴别。仔细审查题干、选择肢所涉及的信息是否与原文内容相符。注意范围的扩大、缩 小,程度的加深、减轻,数量的增加、减少;注意先后顺序、因果条件、主次关系的颠倒;注意或然、可 能性是否变成了必然性,预见性是否变成了现实性,将来时是否变成了完成时。另外,还要对比选择肢之 间的异同,找出和题干准确对应的选择肢。 5排——排除干扰。确定、选择的过程,就是排除其他三项的过程。每道题虽然都设有若干干扰项, 但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选择项有的表述不够科学或不够准确,很多同学在排除时,往往不依据原文 而凭借自己的“想当然”,最后导致失分。故强调排除干扰项,必须忠实于原文。 6验——验证答案。检验是最后一道关口,一定注意“回头望”,要从意图、体裁、题材、内容、特色 诸方面加以全面权衡、检验、审验,最后确定,真正做到审题清晰,解题准确,答题规范。 二、社科文阅读解题四技巧

-2020年高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2019-2020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导读:在高考的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是必不可少的题目,如何让这道简答题得到高分呢? 现代文阅读的简答题之所以让人感觉有些困惑,原因之一是往往问题的背后隐含着哲学思维方法的要求。抓住这个要求进行阅读,可以事半功倍。这决不是牵强附会,是阅读实践的客观存在。众所周知,哲学方法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从事一切科学研究、进行各项实际工作的最根本方法。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专门的科学方法和一般的科学方法都是哲学方法的具体体现,都离不开哲学方法的指导,阅读当然也要接受哲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具体说,阅读中的哲学思想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一、形象与抽象的转换 如xx年上海卷的阅读文本最后一段“东方的画师呀!麒麟死了,狮子睡了,你还不应该拿起那支当时伏羲画八卦的笔来,在朝阳的丹凤声中,点了睛,让困在壁间的龙腾越上苍天吗?”纯粹是形象表达,考题是要写出文章的主题,学生要看出形象表述的意思是:我们原有的优秀的东西或已丢失或快要丢失,我们必须模仿优秀的东西,复活我们原有的优秀的东西。这就是形象与抽象的转换。进而概括一下就是文本的主题。 二、整体与局部的转换 xx年江苏卷《一幅烟雨牛鹭图》第16题:阅读“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一切都在两难之中”(局部)这句话,结合全文,简要说明作者对古老农耕文明的态度是什么。抓住这句话本身“渴望改变”、“期待延续”、“两难之中”(局部)等三处,联系全文“在朦胧的诗意氛围中,抒写农耕生活的自然和谐之美,抒发作者迷茫的感情”的主题(整体),找到答案“眷恋古老的农耕文明,为其终将消失而惆怅”(局部所表现出的整体)应该不会太困难。这道题表面考句意的理解,实际上考查由个别场面把握文本主题的能力。 三、概括与具体的转换 xx年全国卷Ⅱ第17题是“文中所说的‘光与影的对比’具体指什么?”阅读第10段,可知“光与影的对比”是指新旧时代马缨花的对比;再看作者对“藏在我心中的这一个光与影的对比”的“爱”,可以归纳出由上文1至9段组成的两个大层次的内容,写出答案的另一层意思:“光”中的马缨花长在阳光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影”中的马缨花长在阴森凄苦的深院里,给苦闷寂寞的作者以心灵的慰藉。由文本到答案是具体向概括的转换;由问题到答案,是概括向具体的转换。 哲学思维方法还要求在现代文阅读答案表述时,讲究把握好“度”。所谓“度”,就是要求概括回答,只要比文本表述概括一点即可;所谓“具体”,只要比文本表述具体一点就行。如果概括或展开力度太大,也会与命题的标准答案不一致,遇到机械阅卷的老师,也会因水平太高而枉送分数。 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捞分12技巧 诗词鉴赏是历年中高考的考试必考内容之一,也是中高考语文考试的难点之一,怎样进行诗词鉴赏才能得满分?京翰教育高三语文年级组组长汪梅表示,可以依据诗歌内容,按照题干要求,经过联想、分析、判断,采用最恰当的词语,做出主观的评价(答案)。具体来说,在以下方面要多加注意。 技巧一、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创造和联缀构成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技巧二、掌握诗词的意象。意象:就是借景物曲折达意,这景这物对诗人的情感意念和诗歌形象二者融为一体。 技巧三、研究题干。要鉴赏诗,回答题干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本身为我们分析诗词,提

2019高考语文一轮优练题10含解析新人教版2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0)含答案 李仕才 一、语言文字运用 1.(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视频网站付费会员模式将在2017年迎来井喷期,用户规模破亿倚马可待 ....,可又有几家意识到内容才是最重要的! ②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首当其冲 ....,在2月7日晚的总决赛中一举夺冠。 ③秋季房产交易博览会在会展中心开幕,此次参展的房企数量与春季房交会相比有所减少, 与上半年的春季房交会的热闹相比,秋季房交会显得不温不火 ....。 ④我区一男子洗澡时把黄金项链、手镯、手链等首饰放在卫生间里,结果洗完澡后发现这些 价值2万余元的首饰不胫而走 ....。 ⑤在杭州女子弯弯于北京和颐酒店遇袭事件后,有人提出疑问,假如你目睹此类恶性事件, 你会像事件里的酒店保安和旁观者那样冷漠或者明哲保身 ....吗? ⑥本来应该是客观准确、唯一答案的,却常常大相迥异,各说各话;本来应该百花齐放、百 家争鸣的,却总是陈陈相因 ....,千篇一律。 A.①②④B.①③⑤ C.②④⑥D.③⑤⑥ 答案 A 解析①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不合语境。②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合语境。③不温不火: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使用正确。④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形容传布迅速。不合语境,此处应为“不翼而飞”,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⑤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使用正确。⑥陈陈相因:指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使用正确。 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矿难发生后,大批子弟兵在前往救援时,许多专业心理救助人员也赶赴救援现场,第一时间对获救矿工及遇难矿工家属进行心理治疗。 B.大数据在给各领域、各行业带来巨变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提升了我们改造世界的能力,成为促进国家治理变革的基础性力量。 C.演员是文化作品的重要承载者,演员的职业和道德情操直接影响精神产品的质量,而一个民族欣赏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整个民族高雅的文化气质。 D.大连海关将进一步加大对上海等自贸试验区先进经验的复制推广,提高通关效率,与口岸相关单位携手打造新型口岸监管体系,全面促进贸易便利化。 答案 B

(完整word版)2019全国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

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①古村古镇是一个综合的多维空间概念,它既是一个传统的居住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载体和文化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经济生产复合体的概念。由于中国古村古镇的地域分布差异大,古村古镇的特点各异,文化内涵的程度不同,保护与传承价值不一,因此,古村古镇的保护必须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古村古镇的保护可以根据具体规模的大小和相关政策的要求,选用整体性保护、重点区域保护、历史街区保护、重点文物建筑和设施保护等;也可以根据呈现的环境,选择活态博物馆保护、静态博物馆保护、虚拟博物馆保护;也可以根据呈现的方式,选择实体环境保护、文字记录保护、数字化保护、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等。数字虚拟博物馆保护和空间技术实时监测保护是信息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古村古镇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方向。 ②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是长期困扰古村古镇永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所有专家学者、社会人士、政府管理者和参与企业,必须高度认识古村古镇保护的重要价值,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没有有效的协同保护就不可能有古村古镇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古村古镇的保护不是简单的建筑和文物的静态保护,而是包含原住居民生活的相对活化的协同保护。古村古镇的活化不应局限于旅游和商业的目的。古村古镇文化资源的多方位永续利用是古村古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③古村古镇协同保护的核心是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保护古村古镇的原真性就是要保护传统村镇中有代表性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聚落的整体格局、街巷风貌、民居风格、特殊民俗及原生环境等。保护古村古镇的文化景观基因就是要保护和挖掘各个古村古镇所独有的历史文脉和乡土记忆。保护乡土文化的原真性及其文化景观基因就是为了确保其地域文化传承的独特性和地方感。 ④从长远来看,保护古村古镇必须依靠立法,我国目前出台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助于古村古镇保护在法律层面上的推进,但还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细节。要加强对有利于古村古镇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有法可依,同时加大执法保护的力度。 ⑤古村古镇保护与发展的目标是打造历史与现实相辉映且充满乡风乡情的人居环境。这种人居环境始终贯穿着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思想,这种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思想,不仅为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的建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中国未来充满人性关怀与和谐理想的人居环境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应该坚信,关注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人居环境建设有机结合的理念与行动,将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大众的期待和欢迎,这既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确保“记得住乡愁”的具体行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