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摘要:?历史学即史料学?是傅斯年的主要学术主张,最初见于《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文中详细表述了史语所研究工作的标准和宗旨,包括扩充研究材料与工具、反对国故、反对疏通等学术思想。而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傅斯年的领导下,不仅在档案整理和考古发掘上取得重大成果,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知名学者。虽然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尚有缺陷,学术界对其赞赏和批评皆多纷论,但其对于现代史学的贡献和影响无疑是重大且深远的。

关键词:傅斯年史料学学术思想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基础上,筹备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为史语所所长,并发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作为就职宣言,也是其治所大纲,在此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主张。史语所是纯粹的学术机关,在?整理国故?运动后成为史学界主流,在傅斯年的领导下成就辉煌,受到国际公认,开创了?集团研究?之先河,培养了一批知名学者。在史语所研究成就获得一定国际地位的同时,对于傅斯年?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史料派观点,各方学者众说纷纭,赞成与反对者都大有人在。总而言之,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及研究成就对现代史学影响重大且持续至今,而对时下学术风气也不乏借鉴意义。

一、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创刊号上发表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一文中提出?历史学即史料学?的观点,其原文是?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①值得注意的是原文所提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因此不可仅从?历史学即史料学?这一句话来断章取义的理解,而因全面把握傅斯年的整个史学思想体系。?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完整阐述主要是《史学方法导论》一书。?该书不仅是傅斯年系统阐述其史学观念的主要体现,也是其一生教学讲授的基本教材。据傅斯年所拟目录,这份讲义共分七讲,依次为:第一讲,论史学非求结论之学问;论史学在‘叙述科学’中之位臵;论历史的知识与艺术的手段。第二讲,中国及欧洲历代史学观念演变之纲领。第三讲,统计方法与史学。第四讲,史料略

①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

论。第五讲,古代史与近代史。第六讲,史学的逻辑。第七讲,所谓‘史观’。?②

傅斯年是史料派的代表,他认为史学研究的宗旨在史料,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历史学。?今者决意设臵,正以自然科学看待历史语言之学。?③他概括了史学进步的三个标准:?(一)凡能直接研究材料,便进步。凡间接地研究前人所研究或前人所创造之系统,而不繁丰细密地参照所包含的事实,便退步。(二)凡一种学问能扩张它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三)凡一种学问能扩充它作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史语所研究工作的宗旨,即?保持亭林百诗的遗训、扩张研究的材料和扩张研究的工具。?⑤

此外,傅斯年还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中强调?反对国故?、?反对疏通?。20世纪20年代国内学术界曾有过一场由北大发起的?整理国故?运动,最初胡适、傅斯年表明了与章太炎对?国故?的不同立场,后来王国维以其?两重证据法?获得众多学者的赞赏和推崇,并逐渐取代章太炎成为当时国学领域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而傅斯年也站入了王国维的阵营,开始反对章太炎。⑥他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中公开批评章太炎等人为?尸学问上的大权威?,?章氏在文字学以外是个文人,在文字学以内做了一部《文始》,一步倒退过孙诒让,再步倒退过吴大澂,三步倒退过阮元,不特自己不能用新材料,即是别人已经开头用了的新材料,他还抹杀着。?还指出?国故本来即是国粹,不过说来客气一点儿,而所谓国学院也恐怕是一个改良的存古学堂?,?还有些所谓整理国故的工作,不过每每因为所持住的一些题目不在关键中,换言之,无后世的题目,或者是自缚的题目,遂至于这些学问不见奔驰的发展,只表昏黄的残缺。?⑦傅斯年主张?反对疏通?,认为?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两件事实之间,隔着一大段,把我们联络起来的一切涉想,自然有些也是多多少少可以容许的,但推论是危险的事,以假设可能为当然是不诚信的事?,以?存而不补?为对待材

②桑兵 . 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 . 近代史研究,2007年05期

③何兹全 .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 . 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④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

⑤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

⑥欧阳哲生 . 傅斯年学术思想与史语所初期研究工作 . 文史哲,2005年03期

⑦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

料的态度,以?证而不疏?为处臵材料的手段。⑧他认为史学研究的工作就是整理史料,而通过史料做出推测和结论是很容易有违历史的真实性的,而这只是私人的事而不能用于研究。

二、傅斯年史观的形成

1916年傅斯年升入北京大学本科,这个时期章太炎是学术界深具权威的大师,而傅斯年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也十分崇信章太炎。而后受西方思想影响的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其实质是支持新的反对旧的,体现了胡适、陈独秀、李大钊等新派的思想。这时傅斯年抛弃章太炎派的旧学,开始接受新思想的教育。他在北大创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还参与了五四运动。北大毕业后,傅斯年又先后去英国伦敦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七年,所学学科涉及面广,但多为自然学科,没有历史学。⑨随后傅斯年在1926年回国,1928年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直至1950年去世。

从傅斯年的生平和事迹可以看出,其思想不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也为西方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所影响。这从其学术思想主张中可以寻迹,同时也是傅斯年学术史观形成的渊源和因素,可谓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果。在北大期间,傅斯年弃旧学接受新学,深受胡适的思想影响。胡适留美期间受业于杜威门下,深得实用主义要旨,而在新文化运动中他对当时的影响巨大。加上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实用主义在当时也以其务实进步的特点吸引了大批青年的注意。这都为傅斯年接受实用主义、接受新文化运动中各种新思想备下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⑩此外,对傅斯年影响最大的当是留学英美时接受的彻底的西方科学思想,尤其是德国兰克学派的客观主义史学。兰克派主张史家的任务是据事直书,不偏不倚,如实客观,对史料进行批判检验,去伪存真,重视历史的客观性,否认史家对史料及史著的渗入,借助科学方法整理和考订史料。而傅斯年便是主张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历史史料整理,追求客观的史学。?客观的历史学,是崇尚科学的傅斯年对史学的最高要求,也是他对现代史学的理解。?11

三、史语所研究工作及成果

⑧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

⑨何兹全 .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 . 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⑩栗彦卿 . 论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 . 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11刘俐娜 . 试析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现代性及其局限 . ?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8月1日

傅斯年对史语所的工作倾尽了一生心血,从筹备建立史语所担任所长直至去世,他用十分的热情和专注为建立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而奋斗着。而他的努力不仅得到了国人的赞赏,更获得国际史学界的认可。

在史语所建立之初,傅斯年凭借个人努力揽集了一批名家学者为成员,积极有效开展研究工作。1929年5月史语所迁往北平,落住于北海静心斋,将成员改组为历史、语言、考古三组,分别请陈寅恪、赵元任、李济为三组主任。12他还尽揽了当时学界名流如陈垣、顾颉刚、徐中舒、岑仲勉、董作宾、罗常培、刘半农、李方桂等。对于青年人才他也着意发现和培养,如以后成为大家的陈乐素、张政烺、严耕望、陈述、劳干、全汉升、郭宝均、凌纯声、丁树声等,在当时都是傅斯年所赏识和提拔的?少年学者?。13在研究规划上,傅斯年既定史语所以求?直接材料?为目标,故其将研究规划的重心放在考古、搜集档案、田野调查、方言调查这一类的工作上,在很短时间内就?为第一组找到了内阁大库的档案,指定了汉简与敦煌材料的范围;为第三组划定了安阳与洛阳的调查?14在傅斯年的领导下,史语所作为一个科学研究团体,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仅刊印了大量学术刊物和论文,还搜集、整理了大量原始资料,领导和组织了对古文化遗址的发掘。15史语所的一些理念主张甚至已成为现代学术建设的规范和标准。

四、傅斯年的学术贡献及评价

傅斯年对中国古代史颇有研究,在先秦史、诸子百家、民族史和明清史等方面研究较深入,并在具体实践中提出一系列史学方法论。在此,他的论著有《性命古训辩证》《东北史纲》《周东封与殷遗民》《夷夏东西说》《姜原》《大东小东说》《论所谓五等爵》以及未完成的《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或为《古代中国与民族》)等名篇著作。相对同时代其他史学大师而言,傅斯年的学术著作是较少的,但他的文章著作都是具有开创性认识的精华之作。而单就他为之耗费毕生心力的史语所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足以巩固其学术地位。董作宾在总结史语所的学术成就时说:?现在结算一下史语所二十三年的总成绩,可以说有赢余也有外欠。这笔帐看去似乎是许多人的,事实上,是应

12欧阳哲生 . 傅斯年学术思想与史语所初期研究工作 . 文史哲,2005年03期13张书学 . 傅斯年在中国现代史学上的贡献 . 文史哲,1995年06期

14李济 . 傅孟真先生领导的历史语言研究所 . 傅所长纪念特刊 .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1

15张书学 . 傅斯年在中国现代史学上的贡献 . 文史哲,1995年06期

该全记在孟真先生的名下。?16

无可臵疑的是,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和史语所的研究成就不仅被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更为中国史学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学术思想,尤其是重视史料的主张,及其所属的史料派起到了?开风气、立规矩、定方法、辟路径的作用?。17史语所的成就也为建设现代史学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对于傅斯年其人,他在学术研究和领导组织史语所中体现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个人魄力受到了各方学者的赞赏和崇敬。他的品德中有?高度的责任心?、?极端的认真?。18胡适在为《傅孟真先生集》写的序中用14个?最?字准确而全面地评述了傅斯年的品性和才能,他说:?孟真是人间最希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最强,理解力也最强。他能作最细密的绣花针工夫,他又有最有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最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最能办事,最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同时他又是最温柔、最富于理智、最有条理的一个可爱可亲的人。这都是人世最难得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而我们的孟真确能一身兼有这些最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19

傅斯年的史料学说主张在受到众多学者的盛赞同时也得到了各方学者的质疑。?这种主张要求史家集中精力于史学的专题深入研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使史学完全脱离社会,则对史学发展便不利。因为一门科学一旦完全脱离社会,也就难有生命力了。?20傅斯年认为应把史学与自然科学同等对待,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对史学进行研究,也正如他对史料整理的重视,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傅斯年回避史学的客观性,只强调史料中的客观知识,即人类社会的比较意义上仿自然界进化的一面,因而,他的史学观是一种机械的进化论。?21。更有甚者,认为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及史语所的研究发展方向都是有问题的,是有点过时了的,走入?趋新反入旧?的?歧途?:?傅斯年等人误将西方传统史学的流风余韵当作现代新潮。他们殚精竭虑、煞费苦心迎头赶上的却只是批评者日众的西方传统史学的末流,而与新史学殊途异路?,?他们虽然扩大了史料的范围,但在史料的运用上却未能达完全科学化之境。他们仅了解旧籍真伪之辨与夫新材料之搜罗为

16董作宾 . 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学术上的贡献 . 台北:大陆杂志,1951年1月17许冠三 . 新史学九十年 . 香港中文大学,1986

18李济 . 值得青年们效法的傅孟真先生 . 王为松 . 傅斯年印象 . 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19傅斯年 . 傅孟真先生集 . 傅孟真先生遗著编辑委员会 .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1952年

20蒋大椿 . 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析论 . 史学理论研究,1996年04期

21栗彦卿 . 论傅斯年?史学即史料学? . 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无上的重要而不甚能通过先验的想象,以变无用的死材料为有用的活材料?,?傅斯年及史语所欲建立的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不过是追步已成明日黄花的欧洲传统汉学,投身衰退中的旧潮流,而与新兴的社会科学化的汉学南辕北辙,以致他们青出于蓝、后浪推前浪的竞胜赶超失去意义。22

傅斯年史料派主张是一种客观史学,他把史料整理认定为史学的唯一研究工作,确实尚有欠妥,因为史学不仅需要史料做基础,同时也需要史学理论来疏通架构史学,以更好的尽量还原接近史实。但尽管他的史料学思想并非大家普遍认同的主流思想,却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重视造成巨大影响,也可见他的思想和史语所的研究工作对促进史学的发展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而对傅斯年及史语所,学术界纷纭的批评中不乏中肯的意见,但也有过分苛求的言论,毕竟人的思想有限,环境时势也有局限,而真理之穷尽又在何处?况且欲想妄自评断大师的思想,必得在给予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做反思,对自身的水平和思想也要有足够把握,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2陈峰 . 趋新反入旧:傅斯年、史语所与西方史学潮流 . 文史哲,2008年03期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

试论历史学的科学性与真实性问题宋月华 内容担曼文本分三部分,总结近年不断谈论历史学科学性问题的王个原因;分析了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理解为真实性的诸种因量及科学和认识论发展的甘景;指出科学性的根本内容不在于事实本身,而在于该事实昭示的意义以及对它的客观解释。也就是说,历史学的科学性首先指历史认识的科学性。 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却长期困扰着史学界,成为史学家不断谈论的新话题。近年来,不断有文章,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在于它有马克思主义和唯物史观作指导;有人认为历史学的科学性主要是就其能发现阐明过去、说明现在、指导未来的规律而言;有人则把历史学的科学性完全等同于历史事实本身的真实性。比如,发表于(华南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的。试论历史研究的科学性”一文(以下简称扬文),即是如此。该文认为:“历史研究科学性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即对历史真实的揭示。历史学家所做的工作,实际上都是了解和说明历史真相的工作,对于史料和史实的研究如此,探讨历史规律亦如此。”把历史学的科学性等同于真实性。笔者不敢苟同。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以就正于史学界诸位同仁。 近年来。始终有人不断地谈论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我认为有三个原因:首先,“文革”时期,“四人帮”以嫉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始作桶,暗放毒箭,大搞影射史学。他们用主观杜撰的儒法斗争史来构筑蟹个中国思想史;借“批孔”大批“宰相儒”影射周总理;俗所谓“儒法斗争继续到现在”以“揪现代大儒”,企图打田一大批老干部,炮制所谓。中央法家领导集团”以阴谋组阁;借“风庆轮事件”批所谓“投降卖国”的“儒”;借所谓评(水济)以宋江架空员盏,恶毒政击邓小平同志。江育更借吹捧吕后、武则天妄想实现其现代女皇的梦想等等。以历史影射现实,企团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枚。o把史学践踏得不成样子,严重损害了历史学的声誉,使一门严肃的科学变成了他们搞阴谋的工具,沦为他们役使的婶女,窒息了历史学的发展。粉碎“四人帮”后,人们为了肃清其流毒,为了解放思想、澄清是非,开始了对他们的深入批判,对这仲订尊革命旗号的极“左”思想开始了清算。为了历史学的严肃性和独立性,历史学的科学性问题置又受到大家的普遍雹视。关于这一点,杨文已经注意到了。,因为过去强调党性或阶级性,招它们凌架子科学性之上,甚至认为越革命就越科学,破坏了两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歪曲、篡改甚至伪造历史,珐污了历史科学的声誉。其次,近几年来,由于过于强调史学要为现实服务,出现了不尊重历史事实,将古人现代化、以历史比附现实托古改制,甚至因现实需要改铸历史的倾向,使历史沦为现实的注脚。比如,一些热衷于全盘西化的人,用西方的发展道

谈谈你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

谈谈你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 历史的“客观性”应该是指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的客观性,即客观的历史的客观性,不过在我看来记载的历史也有部分客观性。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则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客观的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发生和经历过的事情与过程,是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历史客观性概念是19世纪西方历史主义的产物。梅尼克在《历史主义的兴起》一书中指出,历史主义是与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然法体系相对立的思潮,它在近代德国以兰克为代表的历史主义史学中得到最典型的体现。历史客观性概念是历史主义史学的核心概念,它的主要含义是:历史是客观的过去,它独立于历史学家之外,是历史认识的对象。“过去”由事实构成,历史事实决定着历史真实。历史真理存在于历史事实中,有待于历史学家将其发现出来,历史认识是否是历史真理,就看历史认识是否和历史事实相符合。和历史事实相符合的历史认识,就是具有客观性和历史真理性的历史认识。在这一说法中,客观性是和事实、科学性、真理性相联系的概念,并且处于它们之间的核心。没有客观性就无法把握事实的本质,历史认识的科学性、真理性也都无法判定。 历史的客观性这一理解,是来源于自然科学,是十九世纪的历史学家力图使历史学科学化的一个结果。尽管历史学科学化的进程对于历史学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必须明确指出,历史学的客观性与自然科学的客观性是绝对不同的。因为历史学的对象与自然科学的对象是截然不同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自然存在,其发展变化具有内在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重复、多次发生的,对它的研究可以借助人工的环境再现其变化的进程。历史事件作为人类活动的表现,是个别的,不具有重复性和(自然的)客观规律性,人们也不可能通过自身的活动在现实中重复这一进程。对于历史的研究,人们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考察,在思想中再现历史进程。而这种历史进程的再现,是艺术的再现,而不是回到生活本身。而“‘艺术’和‘生活’之间的真正差别并非出于井然有序与混乱之间的对峙,而是在生活中缺少那种通过讲述将事件转变成故事的观点。讲述不只是一种言辞行为,也不只是复述事件,而是一种以某种更高的认识形成的行为。”因此,历史学的研究中,就不可能具有自然科学那样的客观性,它所追求的真实,

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评《中国近代史史料学》 苏全有邹宝刚 (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摘要:《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一书于2011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具有推陈出新、内容翔实、辨伪求真、旁征博引、津逮后学等特点,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然而瑕不掩瑜,总体来看,该书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上乘佳作。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严昌洪 作者简介:苏全有(1966—),男,河南省辉县人,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图书馆馆长,博士后,省级骨干教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邹宝刚(1987—),男,陕西宝鸡人,河南师范大学2010级研究生 近数十年来伴随着近代史料不断发掘与整理,水平卓绝的相关近代史专著相继问世,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然近代史史料学著作却寥寥无几,犹如凤毛麟角。此之现状与我国历来注重史料的传统难成正比,特别是对于年轻近代史学者而言,迫切需要一部全面系统的具有指导性的近代史史料学论著。有鉴于此,华中师范大学严昌洪教授集大成之作《中国近代史史料学》[1]应运而生,并于2011年4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中国近代史史料学的专著,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其一、厚积薄发,推陈出新。 对于成书之来龙去脉,作者在《前言》中如是指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单位就安排我们给研究生开设‘中国近代史史料学’这门课,以便使研究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能了解近现代史的基本史料,初步熟悉搜集、运用史料的门径。每讲一次,就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增加一些新的体会。日积月累,形成了这本讲义。”可见,此著成书长达20余年,经过不断斟酌,反复修改,并非一蹴而就。因之,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可谓厚积薄发之作,亦是作者多年来孜孜不倦、日雕月琢的结晶。 至于史料学方面的相关观点,亦有不泥于前人的独到见解,推陈出新。例如对近代史史料的分类方法,作者首先举例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2]、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资料概述》[3]、荣孟源的《史料与史料学》[4]、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工作人员编的《中国近代史文献必备书目》[5]等四种,并指出以上分类中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根据前人分类情况,加上自己的体会,将近代史料分为10类:档案类史料;奏议政书类史料;书札和日记类史料;传记类史料;结集类史料;志书和典制类史料;报刊类史料;史实记载和笔记、野史类史料;口碑和文物类史料;丛书和史料选集类史料。 口述历史近年来颇为流行,作者认为口述历史是“通过当事人口头回忆,由采访者记录下来,这样的回忆录西方历史学家称为‘口述历史’”,因之在作者看来口述历史是传记类史料中回忆录的一种类型。从而把口述历史与口碑史料进行严格区分,口碑史料与实物类史料列为一类,认为“口碑是没有形成文字的史料和经过口传为后人记录下来的史料,它包括口传、民间传说、民谣、历史调查资料。”荣维木认为口碑史料包括口传史料、录音史料、回忆录史料、访问记史料、专用口语史料。[6]赵兴彬则认为口碑史料包括口述回忆、口头传说、专用口语。[7]总之,对此概念学界莫衷一是,见仁见智,作者的观点别出心裁,有理有据,可谓一家之言。 其二、内容翔实,例证充分。 该书洋洋洒洒34余万言,包含十三讲内容。其中第一讲:史料与史学;第二讲:近代史料的鉴别;第三讲:查阅史料的工具(文史工具书);第四至第十二讲:对不同九类史料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历史文献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古代“文献”概念中,“文”指文章典籍,“献”指贤人贤才。(第一章) 2、请阅读下面给出的材料,然后根据提问回答问题。 1)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淫者也。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乃纪于近,为民师而命以民事,则不能故也。”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左传·昭公十七年》 (1)请你根据历史文献学知识,说出古代“文献”的概念。 (2)请你用所掌握文献学知识,评评郯子在这个对话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3)郯子所说的凤鸟等各种鸟,包括“五鸠”、“五雉”、“九扈”,都是不同的鸟名。你根据郯子所作的阐释,你可以知道郯子是一个么样的人。 2)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有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评论,以及名流之燕谈,稗官之纪录,一话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 (1)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是什么意思? (2)马端临在这里给“文献”作出的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文献”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这里的“献”还有没有古代文献中的“献”的含义? 3)“夫经籍也者,机神之妙旨,圣哲之能事。所以经天地,纬阴阳,正纪纲,弘道德,显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独善。学之者将殖焉,不学者将落焉。大业崇之,则成钦明之德;匹夫克念,则有王公之重。其王者之所以树风声,流显号,美教化,移风俗,何莫由乎斯道。

历史正剧的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

历史正剧的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 [摘要]历史剧因其取材方面不同于一般影视剧的特殊性而往往引发争议,依违于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历史剧从本质上来讲是以历史为题材而生发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对历史进行艺术化讲述意味着允许虚构。历史剧面临的困扰不在于正说与戏说两种样式之间的比例是否失衡的问题,关键在于历史剧整体创作理念的厘清,正说、戏说各自承担起题中应有之义才是历史剧的出路之所在。 [关键词]历史剧正说戏说创作理念 历史剧是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电视剧。顾名思义,历史剧所叙述的主要事件、描写的主要人物要求历史上有其人其事。这就意味着历史剧不等同于古装戏,历史剧是古装戏之一种,与一般古装戏不同的是它的讲述不可任意为之。而应以历史为取材来源。同时历史剧又是以剧为本体,这决定了历史剧不是严谨的教科书。而是一种艺术形式,是基于某种视角的对于历史某一片段的审视、渲染、发挥,应该凸显它的戏剧本色。 时下的历史剧研究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研究着笔墨于历史剧分类的精细化上:不论是将历史剧两分的历史纪实剧、历史故事剧:还是将其三分的历史正说剧、历史亚正说剧、历史戏说剧,或是正说剧、改编剧、戏说剧:此类研究往往

是将已有剧目进行归类,分别列举其区别于其他种类的特点之所在。种种类别划分自有其可取之处,但由于止步于类别划分与特点罗列,此类研究对于历史剧的再创作并无多大的指导意义。 第二种研究致力于析解历史剧与历史记载之间的差异,以历史记载为准绳指摘历史剧的失误,探讨历史剧的真实性问题。这种做法仍有欠妥之处。 首先,探讨历史真实问题以历史记载为准绳难以立足。历史真实问题即历史剧对于人物事件的叙述是否与事实相符,而历史记载不等于历史事实。历史记载是主观化之后的产物,因此,以史书为准则证明历史剧的内容不符合历史真实就等于以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事物为标尺度量另一种思想产物的主观化程度,这本身就是难以立足的。当然,历史记载的主观色彩并不能成为否定史书文献在研究历史方面所具备的价值的依据,更不能成为某些荒唐的戏说剧以“历史不可追寻”为理由进行自我辩解的挡箭牌。确定的一点是。纠缠于历史剧与史书记载之间的偏差、要求历史剧“为史学买单”,这种做法有失允当。 第二,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分属于不同的层面,二者之间并无必然的依存关系。历史真实是实有层面的,发生过的、存在过的就是真实的,反之就是虚假的、伪造的:艺术真实则是在假定性情境中展现的内蕴的真实。是抽象层面的,具备历史的可能性、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就是真实的。历史真实固然重要,但艺术真实才是历史剧的关键之所在。倘若拘泥于历史真实的严正,失去了趣味性与丰富的想象力,历史剧只能沦为生硬刻板的教科书。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注洪 【英文标题】A Review and a Prospect of the Historiography of Modern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作者简介】张注洪(1926-),男,山西万荣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北京100871 【内容提要】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学科。作为史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同史料研究的具体实践,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整个学科研究经历了建国前的萌生、建国初的初创、改革开放以来的活跃和迅速发展,开始形成初步的学科体系。当前应该重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拓宽研究范围,完善学科结构,吸收中国传统史学和国外史学方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研究和业务人员,使这一学科不断创新,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史学史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史料的搜集、考证、整理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其萌生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那时尽管中国近现代史阶段并未结束(当时习惯上把1840~1919年叫近代,把1919~1949年称现代,后来学界又将1840~1949年总称为近代,1949年以后称为现代)[1],学者们就着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和传统史学方法研究中国1840年以后的历史;有了对这段历史的研究,也就产生了这段历史史料的研究。但真正把中国近现代史(即就以1840~1949年被称为中国近现代史范畴而言)作为一门学科完整地来研究,也只能在1949年以后,对于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的研究同样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观以往,如果将1949年以后的历史也视作现代阶段(一些大学的现代史教学仍如此划分),那么从1949年开始的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研究,在时段上又显得不完备了。因此,相对来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有了涵盖时段更长的中国近现代史和史料学的研究。今拟对这一学科的

历史文献

编年体 一.概述 1. 编年体:按年月日时间顺序编排记载史实的史书体裁。它可以给人以完整的时间概念并有利于考察各事件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因果关系。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先秦时各国的编年体史书都叫“春秋”,孔子写的《春秋》是据鲁国的改编而来。 2. 编年体史书的起源:1)编年体是先秦时期的主要的史书体裁2)编年体史书是上古记载史事所普遍使用的一种体裁3)《春秋》之后,出现“春秋三传”,特别是其中的《左传》,对《春秋》的编年体裁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4)至战国时期,出现了《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到战国魏国的史事,此书今有辑本 3. 编年体史书的发展: 汉魏南北朝时期编年体取得长足发展 1)出现大量编年体史书前所未有,如:荀悦《汉纪》袁宏《后汉记》今仍存世;今以亡佚的有:张番《后汉纪》干宝《晋纪》裴子野《宋略》等2)体例的新突破荀悦《汉纪》在编年体例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首先,预先确立编书的凡例(编写时所要遵循的规则方法)《序言》集中明确阐述写作原则和条例,不同于《春秋》《左传》意例散见书中;其次,改纪传为编年创立断代编年史书。《汉纪》约编《汉书》将史事归于十二帝纪中,仅相当于原本四分之一,开缎带编年史书之先河,影响深远后继者很多(汉纪创作原因:给皇帝编一本简明历史教科书,汉献帝命荀悦给他编一本简编教材,是根据《汉书》改编;再次,《汉纪》以前的史论,多随文而发文辞简略,《汉纪》有许多长篇大论,评人评事议论得失,表现作者历史哲学思想,把史论推向一个新高度。司马光《资治通鉴》的史论实源于此。3)编年体类型日趋增多出现了起居注和实录等新的编年体史书,起居注是以时间为顺序的帝王言行录;实录是一代帝王的编年大事记。二者都是修国史的重要材料 隋唐时期编年体进入一个低谷 1)数量少隋唐开始禁止个人修史,魏晋以来的私家修史的风气骤然衰落,官修史书以纪传体为主,因此这个时期所产生的编年体史书数量较少2)质量差未出现卓越的编年体史家和具有特色的编年体史书,所产生的几部编年体史书也没有流传下来 两宋至清明复兴繁荣时期 1)数量空前丰富各朝都有以编年体形式编纂的史书,卷浩繁数量庞大,以往无法比拟2)出现具有典范意义的巨著,北宋时期出现了第一步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从编纂体例、叙事方法、编修凡例、工作程序等多方面都为后世树立了榜样,继承之作丰富,该书起到振兴编年体的作用3)使编年体足以与纪传体相提并论如:刘赎《通鉴外论》司马光《资治通鉴》毕远《续资治通鉴》夏燮《明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历史学业水平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意的一项,并将答案涂入答题卡。 1.周初实行分封的目的是为了:() 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在唐朝的中央机构中,负责审核政令的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政事堂 3.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的事件是()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定都天京D.《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4.明确提出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从中国割让出去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到19世纪80年代,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俄国D.法国 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7.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会议是() A.中共二大B.国民党一大C.中共三大D.国民党三大 8.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B.五四运动 C.中共一大D.中共二大 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 A.外国的侵略B.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洋务运动的诱导D.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10.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是() A.中共七大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1.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国民经济显著发展 B.缓和了社会矛盾,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法西斯势力 C.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程度,加速了生产力的恢复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以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是

真实性和原真性

87 讲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有 “真实性”和“原真性”两种说法,英文对应的词是“authenticity”。这涉及到英文的翻译,也涉及到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正确表述。 先说翻译,英文“authenticity”这个词有“真正”、“真实” 的意思,也有“确实”、“可信”的意思,还有“原初”、“最初”的意思。一个生活中的词汇用到专业的学术文章中,往往有其特定的意义,或是用了原词的某一部分意思,或是在原词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强调的是一层新的意思。在《威尼斯宪章》中用了它,取的是什么意思?强调的哪一层意思呢? 《威尼斯宪章》中讲了文物保护修复的原则,一是规定要保存历史的原物,修复要以历史真实和可靠文献为依据,反对一切形式的伪造;二是要保存全历史信息,要保护古迹在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如同让人读出历史长卷的各个章节;三是修补时要和整体和谐,但又要和原来的部分有明显区别,让人可以区分真假;还有对遗址要保护其完整性,用正确的方式清理开放而不应重建,古迹的保护包含着它们处的环境,一般不得迁移……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件所强调的真实性包括了遗产存在的历史长河中各个阶段的真实,即由最初刚刚建成的时候的真实,也包括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叠加物,并非只是要求原初的真实。 再看看中国在法规政策方面的说法,我国的《文物保护法》文物的保护维修应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何为“原状”?由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公布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说:必须原址保护,易地保护要经批准;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修复工程应当尽量多保存各个时期有价值的的痕迹,恢复的部分应以现存实 物为依据。由此可以认为,“原状”包括了刚建成时的原状,也包括现存实物状况,还包括各个时期的痕迹。这和《威尼斯宪章》中讲的原则是一致的。 知道了这些专业背景,再来看看“authenticity” 这个词该怎么翻译?外国的词汇要想在中文中找到完全一致的对应词是很难的,不是包含的意思的范围不一致,就是在包含的多项意思中所要突出强调的重点不同。“authenticity”翻译成中文,就得考虑中国人是怎么从中文的字面上来理解它的意思的。中文的“真实”和“原真”差别在哪?“真实”是并列的词组,“真”和“实”的意思相似,只不过,现代的文章喜欢用两个字组成词,读起来上口,其实在古文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原真”是复合词组,“原”是指最早的和本初的状态,用“原”来修饰和限制“真”,是个特地造出的词。这两个词哪个更接近“authenticity”的原意呢?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原真”让人一眼就看出有“原初的真实可信”的意思,与“authenticity”字典上的意义更接近一些。但从专业用语上看“authenticity”所要表达的不只是“原初的真实可信”,还要表达历史全过程的真实可信,所以用“原真”倒是显得不全面了。而用“真实”,它即没有强调原初,也没有强调全过程,但却是哪项也没丢,所以它更接近专业上的含义。 以上是讲的翻译,若直接用中文讲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在国家的正式法规文件中用的都是“真实性”,要求保护历史过程的全部真实,不赞成恢复到原初的状态,不要整旧如新。此时若用“原真性”会让人以为是强调原初,有可能引起误解。所以笔者认为,不管是翻译国外的文章,还是写中文的文章,都是用“真实性”为好。 “真实性”和“原真性” 王景慧 【作者简介】 王景慧(1940-),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博士生导师。 【修改日期】2009-06-29 【文章编号】1002-1329(2009)11-0087-01【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B

历史文献学复习资料

历史文献学 题型:填空题20、名词解释40、简答题20、论述题20 王应麟《玉海》;版本学有叶德辉《书林清话》,是第一部版本学专著,辑译之书的鼻祖清末大官僚王懿荣-- 1899年刘鹗,第一部甲骨著录著作《铁云藏龟》 --孙诒让《契文举例》 ---整理和研究甲骨文最有成就的是:甲骨四堂是指中国近代四位著名地研究甲骨文的学者: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罗振玉(号雪堂)和王国维(号观堂)。 宋四大类书《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是宋太宗时编写完成《册府元龟》宋真宗时完成,都是北宋时编写的,故后世合称此四书为宋朝四大部书,或宋四大书。 目录学开端人物(六分法)成果:六分法即创始于刘歆的《七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目录书籍 史记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敦煌三大家:姜亮文、向达、王崇明 正史:指官修的以纪传体为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纪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的史书叫正史。如,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 双璧: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目解题》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有解题的书目,在学术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名词解释 文献、辨伪、辑译、刘向、三通、校勘、郑玄、四分法、六分法、 底本:是校勘时选用的本子。 善本最早是指校勘严密、无文字讹误,刻印精美的古籍,后含义渐广,包括刻印较早、流传较少的各类古籍。 版本:是相对于以前的抄本,专指雕版印刷复制的书籍。最初指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随着时代的发展,版本也开始应用于影视、软件等事物上。 尤氏《遂初堂书目》第一部著录版本的书目。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历史学即史料学再论 摘要:?历史学即史料学?是傅斯年的主要学术主张,最初见于《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文中详细表述了史语所研究工作的标准和宗旨,包括扩充研究材料与工具、反对国故、反对疏通等学术思想。而历史语言研究所在傅斯年的领导下,不仅在档案整理和考古发掘上取得重大成果,更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际知名学者。虽然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尚有缺陷,学术界对其赞赏和批评皆多纷论,但其对于现代史学的贡献和影响无疑是重大且深远的。 关键词:傅斯年史料学学术思想历史语言研究所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基础上,筹备建立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为史语所所长,并发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作为就职宣言,也是其治所大纲,在此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主张。史语所是纯粹的学术机关,在?整理国故?运动后成为史学界主流,在傅斯年的领导下成就辉煌,受到国际公认,开创了?集团研究?之先河,培养了一批知名学者。在史语所研究成就获得一定国际地位的同时,对于傅斯年?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史料派观点,各方学者众说纷纭,赞成与反对者都大有人在。总而言之,傅斯年的学术思想及研究成就对现代史学影响重大且持续至今,而对时下学术风气也不乏借鉴意义。 一、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 1928年10月傅斯年在《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创刊号上发表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一文中提出?历史学即史料学?的观点,其原文是?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①值得注意的是原文所提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因此不可仅从?历史学即史料学?这一句话来断章取义的理解,而因全面把握傅斯年的整个史学思想体系。?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完整阐述主要是《史学方法导论》一书。?该书不仅是傅斯年系统阐述其史学观念的主要体现,也是其一生教学讲授的基本教材。据傅斯年所拟目录,这份讲义共分七讲,依次为:第一讲,论史学非求结论之学问;论史学在‘叙述科学’中之位臵;论历史的知识与艺术的手段。第二讲,中国及欧洲历代史学观念演变之纲领。第三讲,统计方法与史学。第四讲,史料略 ①傅斯年 .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北平: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28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结合的典范

谈《三国演义》对史实的艺术处理 摘要:《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一个效果历史的真实性问题。《三国演义》的史实既包括历史事件的实在,也包括历史理解的实在,这既体现在小说叙事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小说评点过程中,还体现在出版商修改的过程中,当然更体现在读者的阅读过程中,即《三国演义》的真实性总是与其存在方式同在,它具有此在性、历史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三国演义》叙事中的史实,在本质上是小说作者现实生活的实在对历史事件理解过程中的筹划、反映和表现,即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视域融合。所有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真实性都是作者或读者生活时代的精神真实,即文学作品的此在的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国演义》的史实问题是"古"与"今"时代性精神的真实之契合的结果,它既包括三国历史事件的真实,也包括对历史事件理解的时代性精神的真实,它是二者的统一体。 关键词:三国演义、史实、虚实、艺术处理 谈《三国演义》历史的虚实,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近几十年来,出版了很多关于《三国演义》文本虚实的著作,其实很多笔锋直指《三国演义》叙事内容的史实与虚构问题,都力图从文献学的角度将这一问题梳理得趋于系统化,取得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 一般来说,所谓“实”,即史实;所谓“虚”,即虚构。对《三国演义》虚实问题的探讨,首先是把眼光投向文本叙事材料的来源,及史实与虚构的辨析上。对此纷纭杂沓的评说自古有之,而真正埋头典章的梳理,却了无几人。对于《三国演义》史实虚实真假问题的讨论需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知。 谈《三国演义》对历史的艺术处理,就必须研究《三国演义》所依据的史实。因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对照是虚实之争的重心,《三国演义》史实部分取自其他史书的要远远少于《三国志》,《三国演义》全称《三国通俗演义》,旧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意思是把陈寿的《三国志》这部历史著作加以通俗的演述,可见其创作意向和所依据的史实。 西晋初年陈寿著《三国志》,记载了魏文帝黄初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公元169年)起,到三国归晋(公元280年)止,描写了近百年的历史,形象地表现了三国时期历史变化、推移、转换的客观进程。1-9回写宦官外戚争权夺势,董卓进京,军阀混战;10-33回写曹操起家,逐鹿中原,扫荡群雄,统一北方;34-50回写赤壁之战,天下三分;51-85回写刘备一举夺得荆、襄二州,发展西川,奠定蜀汉;86-115回写七擒孟获,北伐中原;116-120回写司马篡位,三国归晋。它基本上是按照《三国志》所依据的历史框架演义而成的,小说全部故事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线索,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大体上同历史相去不远,是那一特定的历史时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活动的艺术反映。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总体上,即基本框架和整个进程忠实于历史。 《三国演义》取材于三国历史,这是没有疑问的。但历史在这里只不过是一个故事框架,一个时空断限。历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历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它不再像历史典籍那样去真实地记录历史、叙述历史,而是根据作者的创作意图去塑造历史、虚构历史,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爱憎、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对历史精神的阐释全都融合到一起,将三国历史加以演义、虚构、渲染,或者改头换面。由于小说艺术本身的局限,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只是选取了三国历史上最具艺术效果的方面枣军事斗争,而对同样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措施则没有涉及。 具体而论《三国演义》的历史真实性,有人开了个七分真三分假的单子。我个人倾向于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_真理性与合理性_林璧属

(《哲学研究》2000年第11期)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与合理性 林 璧 属 历史认识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是决定历史学科性质的根本问题。西方学术界一百多年来形成了实证主义与相对主义史学两大对立派别,国内关于此也久讼不决。其焦点在于: (1)历史研究少不了历史学家的积极参与和认识主体的介入,能否实现认识过程的客观性; (2)在不可避免认识主体介入的前提下,历史认识结果能否达到客观真理性,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客观真理性。 对于前一个问题,关键在于如何看待主体的介入。相对主义者强调主体介入后已无客观性可言,实证主义者则力图消除主体认识过程中的主观性。笔者认为,历史认识不可避免认识主体的介入,认识主体介入同样可以达到认识过程的客观真实性(参阅拙文《历史认识的主体性与客观真理性》,载《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只有遵循历史研究的科学规则,并承认主体的能动作用,才有可能深入地进行历史研究,探讨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真理性问题。 对于后一问题,以往的历史研究都是用认识了的历史事实与客观实在的历史事实之间是否一致来衡量其客观与否。而实际上,历史认识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具有不同的客观真理性。在实际的历史研究中,并不是人类历史的所有内容都要研究,而是有所选择。综观之,历史研究可划分为历史事实的确定、历史意义的判断、历史本质的抽象和历史人物的评价等层次,亦即在认识层次上可区分为考实性认识、抽象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此三类认识具有不同层次的客观性要求:在考实性的历史认识层次上实现客观性,在探究具有抽象性、规律性的抽象性认识层次上追求真理性,在历史评价与价值判断的评价性认识上寻求科学合理性。 一、历史事实的确定:考实性认识的客观性 考实性认识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存在形态,是历史认识的第一层次,可以归纳为人们时常所说的“历史事实”的确定。历史认识客观性问题最基础的层面也就是历史事实是否具有客观的性质,以及对它是否能够作出客观的认识。按历史事实这一概念论,包括: (1)由一系列曾经发生或存在过的客观的历史事实组成,指的是事实的本体;(2)为认识主体所指向的、纳入主体认识活动的成为认识客体的历史事实;(3)通过史料可以获得的有关历史事实的信息,即已经形成认识的历史事实。不论历史事实的定义如何界定,本文所研究的是:已经认识的历史事实能否与客观实在的事件事实具有同一性,或能否真实地反映客观的历史实际。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当代口述史料简介 周育民(旧稿) 一、什么是口述史料? 1、口述史料是通过人类口头相传的史料。 早期人类的历史都是通过口头相传而为后人所知的。中国的“古”字,上面一个“十”,下面一个“口”,有十口相传之意。英文history一词可追溯到希腊语词Historia,该词的词义是调查、访问和询问一位目击者,也带有对上述活动的结果的记录之意。由此可见,历史与口述史料的关系。 中国人很早就运用口述史料撰写历史了。大家所熟悉的司马迁,他撰写《史记》时,就运用了大量的口述史料,并且进行实地考证。比如,他写《淮阴侯(韩信)传》,就曾到韩信家乡去调查,“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为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观其母冢,良然。”他写鸿门宴,人物栩栩如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没有口述史料作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2、口述史料是人们叙述自己个人经历、家庭和社区变迁的史料。 中国用文献记载历史的传统十分悠久。军国大事,往往都有文献史料记载;大臣将军如果有幸宣付国史馆,他们的生平也可为后人所知。中国人家庭、家族观念很重,族谱就是家庭、家族的历史,地方则有地方志。西方国家缺乏这样的传统,因此,很少保留有系统的家庭、家族乃至地方性的历史记录。近几十年来盛行的口述史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这样的需要。 朱迪斯·莫叶在《口述历史初步》(Judith Moyer Step-by-Step Guide to Oral History)中指出:“口述历史是对在世人们关于自身经历回忆的系统搜集。历史学家们终于承认了平常人的日常生活,虽然他们不像富豪名人那样在历史上重要。但我们如果不把这些回忆搜集并保存下来,那么,他们的故事终有一天会永远消逝的。”(Oral history is the systemat ic collection of living people?s testimony about their own experiences. Historians have finally recognized that the everyday memories of everyday people, not just the rich and famous, have historical importance. If we do not collect and preserve those memories, those stories, then one day they will disappear forever.)人民的历史恰恰就保存在平常人的记忆中。

历史文献史源学

历史文献史源学/解题 史源学是以考察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始出处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献学的一个分支。通过考察历史文献记载的原始出处,可判定某记载的根据是否可靠,引证是否充分,叙述有无错误,从而正确地徵引史料。 文献史源学/功用 1有助于鉴别史料的真伪及其可靠程度 《史记·屈原列传》 2有助于纠正前人著述中的谬误 秦蜀守冰 《汉纪》 3有助于正确地剪裁取舍史料 原始史料 撰述史料 4有助于确切地理解史料 战少利 5有助于树立严谨的治史学风 冯胜 冯国用 历史文献史源学/分析讨论 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的类书《锦绣万花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影印明嘉靖刻本)、成书于南宋嘉定十四年(1221)的王象之《舆地纪胜》、成书于宋末元初的阴时夫《韵府群玉》(四库全书本)等都明确记载:《陋室铭》,刘禹锡作。 刘禹锡《上杜司徒书》(《刘宾客集》卷十) 小人祖先,壤树在京、索间,瘠田可耕,陋室未毁。 刘禹锡于开成元年(836)"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后一直住在洛阳。分司官,除御史外皆为闲官,这与《陋室铭》"无案牍之劳形"正相吻合;刘禹锡分司东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谈笑有鸿儒"正相吻合;据《全唐诗》和《刘宾客集》,刘禹锡还喜音乐,通佛学,这与"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相吻合。 欧阳修、李德裕、刘禹锡都曾作《秋声赋》 古今文集,后人发现佚诗佚文者,并不罕见。 厉鄂《樊榭山房全集》 大前提:《参同契》的本质内容是假借《周易》爻象以 论作丹。 小前提:葛洪《抱朴子》所论作丹的真正含义是外丹。 结论:《参同契》是外丹著作。 《抱朴子》中经常将“金丹”与“大药”连称。“金丹”与“大药”乃同义语。《抱朴子·释滞》:“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于宝精行炁,服一大药便足,亦不用多也。”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葛洪所论金丹大药除了指外丹外,亦可指“宝精行炁”的内丹 大前提:葛洪之前养性之书,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 小前提:《参同契》在葛洪前。 结论:《参同契》以"还丹金液"为大要。 抱朴子内篇·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 葛洪曾经披阅了已见于世的差不多所有的炼丹著作和养性之书,其基本内容莫不皆是还丹金液。 葛洪披阅群书,发现养生长寿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却以"还丹金液"为最重要。 《灵宝毕法》:"所谓金液者,肾气合心气而不上升,熏蒸于肺,肺为华盖,下罩二气,即日而取肺液。在下田自尾闾穴升上,乃曰飞金晶人肺中,以补泥丸之官。自上复下降而入下田,乃曰金液还丹。"据此,"还丹金液"除指外丹外,亦可指内丹。 养性神仙之术包括:以恬静寡欲为主的养神之道;行呼吸行气之术,以求长生益寿;爱养精气,使无漏泄,以求髓满骨坚;除情去欲,炼养神明等项。

历史学的社会功能

历史学的社会功用 世界史倪兆坤 历史学是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识。客观的历史狭义上说就是人自身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是人在已失去维度里的活动轨迹。它具有一维性,客观性等特征,而对历史本身的认识与再认识就构成了后来的历史学。历史学是一种主观认识,它的认识主体是认识者自己本身,它可以是一个个体,一个阶级,也可是一个国家或者是整个人类社会。它认识的对象就是历史本身,包括人类自产生以来所取得的一切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它认识的结果是一种主观感知,这种主观感知建立在客观历史的基础之上,但同时又建立在思想意识的高度上,并远远的超过了它。它是人们有选择,有目的,有意识,有步骤的再创造。历史学就是一门对历史进行认识与再认识的学问。 历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历史痕迹的掌握、分析、复原来认识已经发生过的事物,并作出评价。可以说对历史信息的掌握只是历史研究的一个方面,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对历史信息充分认识的条件下建立一个对于人生社会的评价认识,这就是我们从事于历史研究工作的终极目的,同时也是历史学存在的价值所在。 我以为历史学的社会功用归结起来就是四个字: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由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等人提出,主张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反对不切务实务的空洞之学。历史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学问,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求真务实,专注于社会的现实问题的探索与解决是历史学研究不可退推卸的责任所在。 所谓经世在于贯通古今,兼修中外。经世二字即可为经纬二字,经纬相织,方可通古今之变,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历史的社会功用正是基于对丰富充实资料之上做出的正确判断,并对社会有所指导与促进作用。 具体来说历史学的社会功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社会文化本身的传承与发展。现代力学的创建者牛顿曾说过,我之所以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完全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社会文化的传承更是如此,没有先代文化的积淀与发展,断然是不会出现现代文化的繁荣与昌盛的。一切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很重视历史学,他们曾经有一句名言: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万花筒,历史与文化从来都不

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

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 维度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ICCROM)资助项目 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中的非物质维度 --兼论整体性保护策略的可能性 郭璇 摘要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的文化要素间的相互依存是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的重要特征。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对建成遗产中非物质文化要素的重视不足,以及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整体性保护策略的缺乏,许多历史建成遗产正面临着整体的真实性的破坏。探讨了中国历史建成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要素的特征及其重要作用,结合当前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体性的保护策略。 关键词中国历史建成遗产真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一"真实性"概念的拓展 "真实性"(authenticity)是20世纪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真实性"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是"原创的,特定而非其他的"。该词在13世纪被引入法语,14世纪被引入英语,16世纪时曾经被莎士比亚用作形容"非伪装、非造假"。在艺术品市场中"真实性"用以指

真品和赝品的区别。"真实性"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其引入和18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并进而影响到现代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1964年,"真实性"的概念出现在《威尼斯宪章》的序言中,这是它第一次出现在国际性的文化遗产保护文件中。但在当时对"真实性"含义的理解并没有引起异议,这是由于《威尼斯宪章》是在以西欧为主导的文化背景下制定的,真实性的含义多少被认为是想当然的,文化遗产保护在国际化趋势中日益呈现出来的复杂性还没有被充分认识。1977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做出规定:凡被提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地必须通过"真实性的检验",检验包括"设计、材料、工艺和环境"的真实性四个方面。但由于"真实性"的概念界定模糊性以及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下对"真实性"的理解不同,"真实性的检验"在之后十几年的实施中被证明存在很多问题。 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92年提议对"真实性的检验"做出批判性的评价。1994年,在挪威的卑尔根召开的关于"真实性"问题的预备工作会议上,参会者一致认为原"真实性检验"中规定的四个指标:即"设计、材料、工艺和环境",不足以涵盖文化遗产"真实性"的全部含义,文化遗产的"真实性"至少应该与五组有形和无形的因素有关,即:设计与形式,材料与物质,技术与传统,目的与功能,以及背景环境与精神[1]。真实性被认为不仅存在于文化遗产的物质形态中,也表现在相关的非物质文化要素中。检验文物古迹真实性不仅仅决定于历史材料的真实,而且还决定于现存文物古迹的传统功能的保存程度或现有功能与其传统功能的联系,以及文物古迹与其有形和无形的背景环境和精神意义的关联等等层面上。由于真实性概念的延展,建成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要素与物质要素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被揭示出来。 卑尔根会议对真实性含义的拓展在1994年日本奈良召开的关于真实性的奈良会议中得以在"关于真实性的奈良文件"中确定下来:"所有的文化和社会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