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七年级(上)期末历

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共22.0分)

1.下列图片符合河姆渡人生活特征的是()

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

C. 干栏式建筑

D. 彩陶器

2.北京人遗址是研究远古人类的宝贵资料。图中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神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治

平了洪水,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4.西周时期形成金字塔似的森严等级: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

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这种等级制度的形成是因为()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分封制

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

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我国最早出现的文字是()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6.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

生产,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

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7.战国时期,社会风雷激荡,战火连天,出现了七个主要的诸侯国,其中位于最南端

的是()

A. 秦国

B. 魏国

C. 齐国

D. 楚国

8.“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

()

A. 都江堰

B. 长城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9.如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

A. 道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10.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电影《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

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A. 甲骨文

B. 小篆

C. 帛书

D. 金文

11.如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

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12.他和卫青在漠北战役中打败匈奴,汉武帝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的府第,他却以“匈

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由拒绝收下,这短短的八个字,因为出自他之口而震撼人心,永远刻在了历朝历代保家卫国将士们的心里,这里的“他”是指()

A. 蒙恬

B. 主父偃

C. 霍去病

D. 王昭君

13.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说:“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

们就是怀着友好交往的朴素愿望,开辟了古丝绸之路,开启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古丝绸之路”开通于()

A. 秦朝时期

B. 西汉时期

C. 东汉时期

D. 三国时期

14.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为其提供物质条件的是()

A. 甲骨文

B. 造纸术

C. 圆周率

D. 印刷术

15.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比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

面正确反映了229年“三国鼎立形势“的图示是()

A. B.

C. D.

16.从如图的“人口迁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

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C. 中原人民大量迁往江南

D. 北方民族大量迁住中原

1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

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

A. 东汉

B. 西晋

C. 东晋

D. 北魏

18.

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族交融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南北统一19.下面是我国古代不同领域著作的杰出代表,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论语》

②《齐民要术》

③《史记》

④《伤寒杂病论》

A. ③④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

D. ①③④②

20.“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水利

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

A. 手工业发展情况

B. 商业发展情况

C. 海外贸易发展情况

D. 农业发展情况

21.当时的人们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

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他是()

A. 贾思勰

B. 祖冲之

C. 王羲之

D. 顾恺之

22.“光武中兴”中的光武帝是()

A. 刘邦

B. 刘彻

C. 刘恒

D. 刘秀

二、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23.阅读下列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探究活动。

上述示意图体现的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有哪些?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组诗》材料二: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内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

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思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他扫平六合完成统一大业的时间是哪一年?写出在他任内修筑的一项著名工程名称。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废除的地方政治制度又是什么

材料三中的“武帝和“主父”分别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概括指出材料二、三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注释:是说统治者用道德进行统治,便会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所有的星星都围绕着它。

材料二: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

材料三:他认为: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

材料四: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做贱,诈不欺愚。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故符合河姆渡人生活特征的是C。

故选:C。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河姆渡的原始农耕,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北京人遗址位北京西南的周口店地区。由图中位置可以看出①是北京人遗址所在位置。

故选:A。

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北京人。

本题以北京人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3.【答案】D

【解析】

相传远古时期,洪水肆虐,禹带领人们治理洪水,历时十三年,终于消除了水患。大禹治水过程中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故选:D。

本题以《史记?夏本纪》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大禹治水的知识。

本题以《史记?夏本纪》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大禹治水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4.【答案】D

【解析】

为了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故其中等级最高的是天子,

天子为最高等级,下面依次为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属于统治阶级,压迫着广大平民和奴隶。

故选:D。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政权。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封给诸

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分封

制的相关知识。

5.【答案】A

【解析】

据所学知识,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已经具备了现在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文字来源于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国发现

最早比较成熟的文字。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文字演变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

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文

字演变的相关知识点.

6.【答案】B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是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这都是我国商朝时期青铜器的

精品,体现了我国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

故选:B。

本题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考查我国青铜器的相关知识.

注意对图片的解读,识记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相关知识.

7.【答案】D

【解析】

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央,位于最南端的是楚国。

故选:D。

本题考查战国七雄,掌握战国七雄的方位.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战国七雄的方位.

8.【答案】A

【解析】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故选:A。

本题以“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为切入点,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图片中有“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的字样,可知讲学者传授的是儒家思想。春秋晚期鲁国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故选:B。

本题考查了儒家思想.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10.【答案】B

【解析】

题干信息“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可知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命

李斯制定在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

全国的规范文字。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把握秦统一文字的措施是把小篆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

秦朝先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

11.【答案】B

【解析】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焚

书坑儒,独尊儒术有关。

故选:B。

本题考查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道秦始皇实行焚

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

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本题考查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查学生的识记和

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C

【解析】

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

击匈奴,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故这里的“他”是指霍去病。

故选:C。

本题考查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知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是霍去病的名言。

本题以漠北战役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汉与匈奴的和与战。

13.【答案】B

【解析】

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纷纷东来,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故选:B。

本题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讲话为依托,考查的是丝绸之路开辟的知识。

本题以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的讲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丝绸之路开辟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4.【答案】B

【解析】

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由此可知为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种艺术提供物质条件的是造纸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造纸术与书法艺术的关系.东汉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

掌握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时间、意义.

15.【答案】D

【解析】

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地区,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进一步稳固,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位于我国北方;221年,刘备建立蜀,定都成都,位于我国西南;222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位于我国东南。因此

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三国鼎立形势“的图示为切入点,考查三国鼎立。

本题以三国鼎立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6.【答案】C

【解析】

如图的“人口迁徙示意图”,反应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北方各族迁往中原,中原汉族迁往江南,依据课本知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北方的战乱,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他们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所以C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核了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7.【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给出的“公元383年”可知评述的是淝水之战,这次战争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这里的“流亡政府”是东晋。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东晋。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权。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

18.【答案】B

【解析】

题干表格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汉化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

进程。故答案为B项。

故选:B。

本题以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表格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相关知识点。

19.【答案】D

【解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晚期的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由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齐民要术》是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著作,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

农业科学著作;《史记》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是东汉医

学家张仲景的著作。因此,其正确顺序为①③④②,D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BC不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考查昌盛的秦汉文化,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孔子的贡献及评价。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本题中《齐民要术》、《史记》、《伤寒杂病论》的作者。

20.【答案】D

【解析】

“随着江南的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北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修建了许多

水利工程,开垦出大量农田,水稻产量提高,麦、菽等北方作物在南方推广。”材料涉及农田、农作物等,可知它反映的是江南地区农业发展情况。

故选:D。

本题以材料表述切入考查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注意题干材料内容涉及的领

域。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观点。

21.【答案】C

【解析】

东晋的王羲之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当时的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序》,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王羲之由于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以当时的人们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

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书圣”为依托,考查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艺术。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王羲之艺术成就。

22.【答案】D

【解析】

公元25年,参加过农民起义的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为了使社会安定下来,光武帝多次下令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

惩处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

历史上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光武中兴。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光武中兴和汉

朝的建立。

23.【答案】

【小题1】(1)208年,赤壁之战以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不敢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进占四川.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北魏建立后,先后吞并了北方地区的几个割据政权.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北魏孝文帝时期,为了学习汉族地区的先进文化,孝文帝进行了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北朝贾思勰的写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是占有重要地位.西晋后期以来,许多北方人迁入江南地区,为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589年,隋朝统一南北,结束了我

国南北朝时期分裂对峙的局面.

(2)东汉以后,我国进入了三国鼎立时期;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被西晋统一;西晋的统一是短暂的,此后我国进入了政权并立的南北朝时期.589年,隋朝结束了南北朝政权并立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民族融合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因此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征是:由政权的分立逐步走向国家统一;江南地区逐步开发;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

故答案为:

(1)①赤壁之战.②魏.③黄河.④孝文帝.⑤齐民要术.⑥北方.⑦经济重心.⑧隋.

(2)政权分立到国家统一;江南逐步开发(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小题2】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发展趋势的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记忆能力.

24.【答案】【小题1】(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完成于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定都咸阳,创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修筑了著名的长城。

(2)由材料二“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可知,秦朝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秦以前地方上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秦朝推行郡县制之后,分封制被废除。

(3)据所材料三“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可知,材料中反映的是推恩令的相关内容。由此可知,“武帝”指的是汉武帝,“主父”指的是主父偃。材料中所反映的颁布推恩令,使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4)郡县制和推恩令的实行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地方势力。

故答案为:

(1)嬴政(答秦始皇也给分);公元前221年;长城或者灵渠。

(2)实行制度:郡县制;废除制度:分封制。

(3)“武帝”:汉武帝;“主父”:主父偃;事件:颁布推恩令;作用:削弱了诸侯王封

国势力,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4)作用:巩固统治(或:巩固了统一),加强了中央集权。(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2】

【小题3】

【小题4】

【解析】

本题以材料为依托,综合考查秦朝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25.【答案】根据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孔子的观点,孔子是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到汉武帝时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根据材料二“他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庄子的观点。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并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人格。根据材料三“法治比德治更适合于变化,因此具体措施也应改变当时社会,因为社会发展变化了,一切事物也随之。”这是韩非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他主张改革,反对儒家的仁政,提倡法治。认为历史是进步的,后代总要胜过前代,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来源),著有《韩非子》。根据材料四“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做贱,诈不欺愚。”这是墨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的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故答案为:

【解析】

本题以四则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了百家争鸣,重点是孔子、庄子、韩非

子、墨子的思想观点等知识点。

本题重点考查了孔子、庄子、韩非子、墨子的思想观点等知识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