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

1、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学校管理学的界定的原因,两条活动主线:学校教育活动、学校管理

活动。

2、学校管理学的研究范围:将教育管理划分为以国家行政部门为管理主体的宏

观上教育管理与以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为管理主体的微观上的教育管理。宏观

--教育行政;微观--学校管理。

3、教育行政的特征/性:强制性、政策性、统一性、政治性。

学校管理的特征/性:弹性、具体性、个性化、学术性。

4、学校管理学---性质: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特点:应用型、理

论性、综合性。

5、古代西方的学校管理以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最为典型。

6、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年龄分期、班级教学制度、

普及教育等学校管理制度和思想。

7、近代社会这一时期,各国加强了教育立法,以法管理学校也是当时的一大特

点。

8、我国西周时期,“官师合一”是当时教师的资格特点。

9、我国出现了古代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

10、隋唐时期教育行政体制建立,在中央一级有专门的教育行政机构国子监。

11、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并入,与礼部并存。

12、西方管理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一)古典管理理论及其学校管理的影响

1、代表人物:泰勒(美、科学管理之父)、法约尔(法)、韦伯(德)。强调提高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2、代表人物特别强调管理需要理论与原则:

①等级原则②统一指挥原则③例外原则④控制幅度原则⑤责权相符原则

(二)行为科学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1、人际关系理论以霍桑试验为基础,由梅奥等人提出。

2、管理方格理论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和穆顿提出。他们认为,领导方式存在着“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种因素的不同结合,领导者应避免只关心一个方面的极端倾向。----典型:

1.1---贫乏型管理。9.1---任务型管理。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9.9---团队型管理。5.5---中庸之道型管理。(三)当代管理理论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1、西方当代管理理论对学校管理影响较深的主要有社会系统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和权变理论学派。

(四)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

1、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福雷斯特是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p25)

2、彼得·圣吉使学习型组织理论更加系统---《第五项修炼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

3、学校管理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1)调查研究法:是指通过谈话、问卷、开调查会、深入实际等方式获得第一手口头的或书面的感性材料,进而对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获得某些规律性、结论性知识的方法。

(2)文献研究法:是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总结学校管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比较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学校管理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研究,辨别其异同之处,从而得出科学结论的方法。

(4)案例研究法:是指通过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等途径,对于已经发生的、典型的学校管理事件,撰写成描述性的文字材料,然后用公正的态度对其评析或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5)实验研究法:是指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以揭示学校管理活动中某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方法。

人种志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通过参加学校管理活动,对其活动中的原始事件进行记录,并分析记录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第二章

1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管理思想的变革

首先,在对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上,由“主——被动”关系向“双主动”关系转变。其次,在对学校领导者行为的认识上,由绝对权威向相对权威转变。再次,在对学校管理对象潜能的认识上,由量的挖掘向质的发展转变。最后,在对学校管理职能的认识上,由维系学校组织权力向创建学习型组织转变。学校管理思想变革的历史轨迹表明,学校管理正向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任何人都无法阻止这种变革的必然趋势。

2目标管理理论主要倡导者是经验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杜拉克。

3目标管理的含义:就是一个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人员一起制定共同的目标,同每一个人的应有成果相联系,规定其主要职责范围,并用这些措施作为指导来管理组织和评价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的管理过程。

4学校目标管理的含义是指学校成员共同确定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体目标,形成目标体系,并以此推进学校管理活动,实现学校预期目的的管理过程

5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的意义:(1)有利于明确学校的办学方向(2)有利于调动学校成员的工作积极性(3)有利于有效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

第三章学校领导体制

领导体制:是指政党、国家、企事业单位等社会组织,以领导权限划分为基础所设置的机构和各种领导制度的体系,可以说领导体制就是领导关系的制度化、体系化。‘

1、学校领导体制的含义:就是关于学校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和组织制度等方面的总称。

2、确立学校领导体制的意义:(老师没勾)

(1)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正确贯彻执行

(2)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到能否切实提高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3)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学校组织机构能否正常运转

(4)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到能否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

(5)学校领导体制关系到能否制定并切实实施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

1、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以前,曾实行过六种领导体制:校务委员会制、校长责任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当地党委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革命委员会”制、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没勾)

2、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以前,曾实行过六种领导体制,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即:委员会制、一长制和党委领导制。

3、委员会制和一长制的优缺点、适用范围:

委员会制优缺点:强调集体领导,强调发扬民主,效率不高,相互推诿扯皮。试用范围:学校重大事件。一长制优缺点:强调发挥行政作用,强调责任制,工作效率高,但一人决策不利于民主。试用范围:程序化的工作。(老师上课说的)

4、一党制:优点:高效、责权明确缺点:缺乏监督、独断专行、缺乏民主、一个人影响整个学校适合行政事务方面;委员会制:优点:民主、监督性强、集思广益缺点:效率低、当断不断适合学术研讨方面(学姐总结的)

5、1985年5月29日,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93年2月13日,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指出要实行校长负责制。

6、校长负责制是学校内部的一种领导体制。现行的校长负责制是指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部分有机组成的相互联系和统一的管理体制。

7、校长应负的责任有:政治责任、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

8、校长具有的四大职权: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经权

9、校长负责制的实质:校长负责制实际是集体研究、个人决策的制度

10、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的审议监督机构。主要职权有建议权、监督评议权、审议权、决定权、检查权。

11、为什么实行校长负责制

(1)历史经验的总结(2)学校管理特点的要求(3)学校管理内在规律的需要(4)民主决策、民主管理的需要(5)有利于加强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12、校长负责制的实施要求

(1)必须正确处理几种关系:①正确处理党政关系a合作关系 b支持和尊重的关系 c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②正确处理校长负责与民主管理的关系③正确处理校长与学校其他行政干部的关系.(2)不断提高人员素质(3)依法保障校长负责制的实施

13、学校组织机构建立的基本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2)精干高效原则(3)分工协作原则(4)责权一致原则(5)权力制衡原则(6)因校制宜原则

14、学校组织机构分为行政性组织机构和非行政性组织机构。

行政性组织机构有: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教研组、年级组

非行政组织机构有:中国共产党在学校的基层组织、各种群众团体组织、各种研究性的群众组织

学校组织机构改革的作用(没勾):(1)确立了校长办学治校的中心地位(2)建立健全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3)强化了学校内部的中层与基层组织管理职能(4)促进了校内各组织机构工作的制度化(5)密切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

15、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为了实现整体目标,以条文的形式,对要求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系行为准则做出的规定,是学校管理部门实施行政管理的客观依据,也是学校按照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和强制性。

16、制定规章制度的原则(没勾)(1)合目的性原则(2)合法性原则(3)合程序性原则(4)从实际出发原则(5)相对稳定原则(6)完整简约原则

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

1、、“戴明环”学说:

美国统计学家、工程师戴明环认为,一切有过程的活动都是由计划、实行、检查和总结四个环节组成的。他把这个管理过程,用一个不断转动的圆环来表示,把管理过程中的这四个环节:计划,实行,检查,总结。有序的地安排在圆环内的适当位置上,并认为这四个环节呈有序运转状态。这一管理过程观被称为“戴明环学说”。(图在81页)

2、管理过程中的四个环节成有序运转,其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机联系,交叉渗透(2)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3、学校管理过程的含义:是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规律及管理规律,组织和指挥学校内部成员(教职工和学生),协调学校工作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达到学习预定的总体目标(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进行共同活动的时间流程。

4、学校管理过程的特征:

(1)学校管理过程是有目的的三边交互活动的过程。

(2)学校管理过程是多因素、多层次、多结构相互协调的过程。

(3)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有程序、有控制的教育活动过程。

5、学校管理过程基本环节:

(1)计划意义:计划是管理的基本活动,是管理工作的起始环节,是管理科学化的标志。它应该是方向正确,切实可行;全面完整,重点突出;分工落实,留有余地;要求明确,便于检查。

(2)制定计划的程序:

A掌握依据,提出目标

依据来自三方面一是来自国家领导层的;二是来自学校内部的;三是来自理论的

B共同参与,拟定方案 C深入思考,果断决策

(二)实行

包括:A、实行的意义:实行是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管理活动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B、实行阶段的主要工作

(1)组织。组织是实行阶段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也是贯穿于管理过程始终的工作。

(2)指导。真正做到“指导而不说教,帮助而不替代,引导而不强加,批评而不压制”,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疏导,在工作上得到点拨,在情感上得到交流,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的目的。

(3)协调。协调是实行阶段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贯穿于实行阶段的全过程。协调的目的,是把各种关系处理好,使机构与机构之间相互配合,职责分明;事与事之间进度适应,步调一致;人与事之间,力量组合相当,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以保证学校工作不停滞,不偏离方向,并尽可能地把无效的内耗量降到最低程度。

(4)激励为了保持和提高学校成员按计划进行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除了必要的规章制度外,还要运用激励的手段,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二是运用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的手段,坚持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原则。

(三)检查

A、检查的意义:检查是学校管理过程的中继环节,是学校管理者为实现计划目标而施加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提高学校管理效能的必要措施。

B、检查的方式

(1)从时间上分,有平时检查和阶段检查,经常检查和集中检查

(2)从内容上分,有全面检查和专题检查

(3)从主体上分,有领导检查、相互检查和自我检查

以上各种方式往往结合使用:(1)日查工作检查(2)抽样检查(3)汇报检查(4)阶段性的定期检查

(四)总结

总结的意义:总结是学校管理活动过程一个周期的终结环节。

第五章学校管理原则

一、学校管理学原则:根据学校管理规律,在长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概括出来的,指导学校管理者观察身份和处理办学过程诸问的行为准则。

二、确立学校管理学原则的依据:(1)依据学校管理规律(2)依据学校教育实践与管理实践的变革 {我国学校教育实践和管理实践表现出来的特点是确立学校管理原则的重要依据}(3)依据国内外学校管理经验

三、名词解释:(黑体的是老师重点提的名词解释)

1、方向性原则:指学校管理工作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的行为准则。

2、系统性原则:指学校管理者在处理学校系统中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之间及其各部门、各层次、各要素与学校系统之间关系时能实现整体目标为主进行协调,使局部服从于整体,促进管理效果最优化的行为准则。

3、民主性原则:指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共同参与、监督学校管理工作的行为准则。

4、教育性原则: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时时体现教育性,处处着眼于育人的行为准则。

5、规范性原则:学校管理者通过编制各种管理计划,建立健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来组织、协调、控制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行为准则。

6、效益性原则: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收益的行为准则。

7、动态性原则: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根据管理条件的不断变化,及时收集信息,注意反馈,保持充分弹性,有效调整管理状态的行为准则。

8、静态管理:也叫常规管理,是根据教育规律、办学规律而确定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不变的工作程序。

9、动态管理:指学校管理的客观过程,即计划、实行、检查、总结的管理循环过程

第六章学校管理办法

1、学校管理方法

含义:学校管理方法是学校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所采用的各种手段、措施和途径。

作用:管理方法是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的自然延伸和具体化,是管理原理指导管理活动的必要中介和桥梁。

特征:(1)目的性学校管理以“服务育人”为目的会采取方便师生的措施,以提高管理的育人程度;若以“压制”为目的,会采取限制措施,不考虑师生发展需求。管理方法受管理工作的目的所制约的。

(2)多样性

(3)灵活性“管理有法,又无定法,贵在德法”这是一种反映辩证思想的观点。(辨析、论述)

(4)综合性

2、学校管理方法的确立基础:(1)实践基础(2)方法论基础(3)文化基础

3、学校管理的基本方法:

(1)思想教育方法(2)行政管理方法(3)法律管理方法

(4)咨询参与方法(5)经济管理方法(6)数理统计方法

4、思想教育方法

含义:是指通过对学校成员进行政策、法律等知识的宣传和理想、道德等信年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改变他们的思想,使他们自觉行动起来,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的学校管理方法。

特性:目的性、科学性、启发性、艺术性、长期性。

5、行政管理方法

含义:是指依靠学校行政组织和领导的权威,通过强制性的命令、规定、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

特性:(1)权威性(2)强制性(3)垂直性(4)随机性(5)无偿性

6、咨询参与方法

含义: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管理工作需要,邀请咨询专业机构或专家,向其提供咨询方案,或者鼓励学校成员向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实现学校管理民主化、科学化的学校管理方法。

7、经济管理方法

含义:是指运用经济手段,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采取物质等经济利益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的学校管理方法。

特性:利益性、灵活性、平等性、调节性

第七章学校领导人员管理

1、领导:指具有决策权的管理者有意识的影响和组织成员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它包括三层内容:权力、责任和服务。

2、学校领导人员:是指学校里担负责任的管理人员,即学校各级组织机构中从事并负责对整个学校或部门及其成员的工作与资源进行预测、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等职责的有关人员。

(上届)3、小学校长的职责:(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与此相悖的各种错误倾向。

(2)认真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干部政策,组织教师学习政治与业务,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切实发挥广大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领导和组织学习德育活动,制定德育工作计划,建设德育工作骨干队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

(4)领导和组织学校体育、卫生、美育、劳动教育工作及课外教育活动,努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建好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是学生不在德、智等方面得到发展,在体、美、劳等方面也得到充分发展。

(5)领导总务工作,认真贯彻勤俭办学原则,坚持总务工作为教书育人和教职工服务的方向,严格管理校产和财务,搞好校园建设,关系学生和教职工生活,保护他们的健康,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群众福利水平。

(6)管理学校的人事工作,做好教职工的评聘和领导人员的培养选拔。

(7)配合党组织,支持和指导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办学育人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4、素质:事物本身的性质。狭义的素质:生理学上所讲的,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起观赏的先天特点,这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它的发育和成熟也要受到教育培养和社会实践的培养,某些缺陷可以通过后天的弥补而得以改正和完善起来。

广义的素质:把后天形成的某种基本状况包括在其中,指带有普遍性和基本性的,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个人品质,它包括人的性格、毅力、兴趣、气质、风度等心理品质,以及后天养成的文化修养水平等。

5、校长的素质:(1)政治理论素质(2)业务素质(3)思想道德素质(4)身体心理素质

(上届)6、学校领导班子:是由学校领导成员组成的机构,是为达到特定目标,由多种因素组成,具有多有功能的整体,是统率学校这一大系统的最高子系统,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枢纽。

7、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的意义(大题):(1)有利于全面管理学校工作(2)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3)有利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4 )有利于实现领导成员之间的互补作用,减少工作的片面性和失误。产生1+1>2的领导力量。

8、领导班子的建设内容: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整体素质结构的优化。(填空)

(上届)9、学校领导班子的产生方式:任命制、选举制、聘任制等形式产生。

10、学校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结构的优化:

(1)专业知识结构的优化(2)智能素养结构的优化

(3)个性结构的优化(4)年龄结构的优化(5)性别结构,使男女有一定的比例

第八章教师管理

1、教师:受党和国家的委托,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和专业人员。

2、教师管理:指对教师的聘用、培养、考评、工资待遇、晋升、奖惩等工作进行的管理。

3、教师的职责:

(1)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3)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4)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5)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6)自觉提高思想政治和文化业务水平(7)参与学校管理(8)开展教育研

4、教师的素质:(1)教师的道德素质,包括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格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2)教师的文化专业素质: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有比较广博的知识、熟悉教育科学,懂得教育规律、具有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教师的身体素质

5、教师继续教育的含义: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在职教师进行以提高政治思想、师德修养、教育理论、教育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培训,主要包括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教师职务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等类别。

6、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1)弥补职前教育不足;(2)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3)丰富教师的知识

7、教师继续教育的方式方法:

(1)发挥校内力量,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积极组织教师到校外进修(3)开展教育研究

第九章学生管理

1、编班方法:

(1)按地区编班(2)按学习成绩或身心发展程度编班

(3)按距校远近和学生家务劳动种类编班(4)复式教学编班(5)随机编班

2、学籍管理:学籍管理指对学生入学、转学、休学、在校学习情况以及毕业离校情况的书面记载的管理。

3、班级组织的管理:

(1)班级组织的特点:

a、班级组织与学生个体的行为状态具有低级向高级逐渐发展的特点。

b、班级组织文化具有学生个体文化与群体文化相互渗透、学生个体文化基本顺应学校的制度文化及教师文化,但也种冲突的特点。

组织文化(定义):组织内的成员所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方式的复合体。

c、班级组织内的非正式组织具有竞争性、向心性与排他性的特点。

d、班主任角色具有多重性的特点

(2)班级组织的管理方法:

a、培养班级成员的集体意识

b、建立班级规则

c、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

d、班级内非正式组织的引导(引出一个小知识点:对小群体的引导)

对小群体的引导可以采用:

①因势利导法②感情沟通法③适度改造法④角色移位法

第十章教学工作管理

1.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

2.学校课程设计的两个基本依据:一是依据国家和地方的课程计划确定学校的课程结构。二是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确定课程内容。

3.教学研究管理:

(1)常规型教学研究管理

内容:常规型教学研究管理包括对备课、上课、布置及批改作业、辅导、检查、总结等教学环节的管理。包括六小点: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检查、总结。

(2)非常规型教学研究管理

内容:非常规型教学研究管理是指对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教学研究的管理。非常规型教学研究形式主要有实验、示范课论文撰写等,对此要实施有效管理。包括三小点:实验、示范课、论文撰写。

第十一章德育工作管理

1.德育的定义

广义:泛指教育者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原则、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即一种培养学生社会理想人格,早就优秀道德品质,调节社会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教育活动。

狭义:仅指道德教育

2.道德教育含义(没勾):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规范教育。

3.德育工作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德育目的,组织、协调校内外有关组织与人员进行德育工作的活动。

4.德育工作任务:

(1)确定德育工作目标

(2)培育德育工作人员,指导德育组织机构工作

(3)组织协调德育工作的进行

(4)检查德育工作效果,指导德育工作进一步开展

5.我国小学德育工作几种主要渠道的管理(没勾):各课教学、课外活动、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学校环境、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等。

6.班主任工作职责:

(1)了解、关心、爱护同学,致力于学生品德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形成。(2)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3)经常与任课教师联系与沟通,了解与交流学生情况。

(4)指导班委会、少先队工作。

(5)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6)培养并组织学生搞好班级常规管理。

(7)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

7.家庭教育在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中的作用(没勾):基础、定向作用。

8.家庭教育管理需要注重的基本方法有:

(1)建立家长联系通讯录以及家庭联系卡。

(2)家访与家庭情况调查。

(3)进行家庭教育讲座或成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培训。

(4)成立家长委员会与家长会。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学校或班级开放日、家长接待日、学生作业、作品展览、约见家长、非正式接触等形式与家长联络与沟通。

9.社会教育通道开展德育工作的两层含义:

(1)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2)联合或借助社会组织、人员、媒体等实施的德育活动。

10.联合社会力量的德育工作可以从两方面入手(没勾)

(1)利用媒体如电影、电视、报刊以及网络负载的德育内容或德育问题,即使结合教学内容或学生活动加以宣传或讨论,使学生接受信息时能及时得到正面的引导。

(2)联合社会教育机构与社区中的社会力量开展德育工作。

11.学校环境:学校环境指学校外观的物质构成与学校内在的精神流动的总和。

12.学校环境的德育作用:(1)潜在的规范性(2)无形的感染力(3)长期的作用力

第十四章

1.教育研究工作管理含义:指有效组织人、财、物等各种资源,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教育研究目的的管理过程。它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研究工作管理的任务

(1)制定学校研究计划

(2)组织教育研究课题的申报

(3)组织教育研究课题的实施

(4)组织教育研究成果的应用

第十五章:信息技术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的含义

狭义:基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而进行的、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

广义:是为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

2、信息技术教育管理的含义:是为有效实施信息技术教育而对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人员、教育设施、教育资源等进行的组织、控制、协调、指导、评估等活动。科学管理信息技术教育是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条件。

3、建立信息技术教育在本质上不等于计算机教育的观念

计算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专业计算机人员,使它们能够胜任软件开发、系统开发、组建网络等计算机业务。

信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能够用多种信息工具与信息技术来获取、分析、解释、综合运用和交流信息,它更注重的是人的信息意识与熟练使用信息工具能力的培养。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学 管理:人们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没技术和方法,在于目标相匹配的机构中,实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活动、以达到个人活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有程序的群体活动过程。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了实现育人理念和目标,遵循管理科学额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原则和规律,通过假话、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活动来规范呢和实施学校内部的管理活动,以达到不断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和效益的活动过程。学校管理学:是通过研究学校的管理活动(过程和手段),探索学校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目的),寻求有效管理学校的合适方法的科学(目的)。 理念: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学校管理理念:学校管理研究者对于学校管理活动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管理思想观念和管理哲学观点,是学校管理主体在学校管理时间及其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学校管理应然状态”的理想那个认识和主观要求,是学校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思维活动及文化积淀和交流中所形成的学校价值去向与追求,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延续性和指向性的学校管理认识、理想的观念体系。 论述人本管理理念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P55-57 1,充分认识教师的角色与劳动特点,了解教师的需要 五大角色:传道者、授业者、选择者、辅导者、协商统合者 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正对每一个学生的特殊情况,根据个性发展,实施因材施教和一定意义上的个别教学和辅导,不断调整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 教师需要: 共同的一面:物质需要的朴实性、发展需要的稳定性、自尊需要的迫切性、成就需要的强烈性 独特面: 生理需要:青年教师的婚恋需要、中年教师的养家需要、老年教师的保健益寿、社会需要:青年教师的发展、中年教师成就需要、老年教师的尊重需要、 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尊重、理解教师,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尊重教师人格对

《学校管理学》第一阶段导学

《学校管理学》第一阶段导学材料 学校管理基本理论理念 (对应教材第1-8章) 第一章绪论 1.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特点和任务 2)掌握西方学校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3)掌握中国学校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2.教学内容 1)学校管理学概述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管理现象、学校管理活动、学校管理 规律 ?学校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性质论:从属于教育学科,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 管理性质论:从属于管理学科,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 边缘性质论:边缘性的应用学科;教育的眼光;管理的理论 ?学校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应用性、理论性、综合性 ?学校管理学的任务: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任务;作为教材的传授知 识任务 2)学校管理的发展 ?西方学校管理学的演进 ?古典管理理论 理论流派: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组织理论;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基本观点:坚信管理是有规律可循的,把高效率地完成组织任务视为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强调分工和专业化,强调统一指挥,主张 工作标准化;注重严密的规章制度,着重经济上的奖励和惩罚制度; 开创了管理理论的新时代,也开创了以科学提升管理效率的新时代 对学校管理的影响:注重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把科层管理作为学

校管理的组织基础;宣示一种新的管理观念 ?人际关系理论 基本观点:人不是机器中被动的齿轮,而是能动的生物体;经济刺激并非唯一的刺激动因,除了金钱,还有社会的、心理的非经济的需求,这些社会因素限制了经济动因的效力,应把人作为社会人来看;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士气,士气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新型领导者的能力在于改善组织人际关系,使正式组织的经济目标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对学校管理的影响:重视教师参与学校教育管理,改善学校中的上下级关系,共同决策;重视教学民主,充分相信教师,对教师的教学不做过多的干预,有意识向学生灌输合作意识,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对管理者拥有民族监督的权力 ?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行为科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它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探讨人的行为问题。 发展:20世纪60年代,行为科学进一步发展成组织行为学,着重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问题。 对学校管理的影响:学校管理研究的多维视野;实证研究手段突破了经验模式;把学校视为开放系统 ?中国学校管理学的演进 起步:《学记》,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300年; 比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早1800多年;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师范学堂中必须开始《学校管理法》课程,并审定了教科书,标志着学校管理学在我国开始起步。 兴盛:课程建设——20世纪80年代后,成为师范院校教育管理本科的主干课程; 1997年,本科专业目录重新调整分类,归属于管理学类公共管理学科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二级学科,被列为主干课程;

学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学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2009-05-07 21:45 《学校管理学》模拟试题(第1套) 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答案 1.错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错 11.对 12.错 13.对 14.错 15.错 1、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 2、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3、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 4、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5、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6、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7、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 8、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9、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 11、“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12、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 13、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14、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 15、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 二、多项选择题(20分,每题4分)答案

1、管理就是_____。a.一种职能的运转;b.一种用人的技巧;c.一种对错误的惩罚;d.一种系统的优化;e.一种决策的制定。 2、学校创建特色的基本模式,有_____。a.目标优化模式b.榜样示范模式c.内容优化模式d.方法优化模式 e.管理优化模式3、校园文化的形成过程,是_____。a.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b.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 c.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d.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4、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包括_____等。a.为教学服务b.为师生服务c.搞好校园的清洁卫生d.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作5、学校管理效益具有_____等特点。a.迟效性b.长效性c.模糊性d.间接性e.多效性 三、概念题(20分,每个4分)答案问题答案1 就是“用人以治事”——通过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挥、协调他人或群体的活动,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追求实现组织或工作的目标。2 是指按照学校办学目标的要求,将学校的职务、岗位、人员进行科学组合,形成结构合理、责权清楚的协作系统。3 是一所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规律,发挥本校优势,选准突破口,以点带面,实行整体优化,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办学风格和样式。4 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基础和中介,以学校主流文化的要求为核心,通过整合教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行为特征,从而激发教师积极性的管理模式。5 是指不但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道德。1、管理 2、学校组织机构 3、学校特色 4、文化整合模式 5、健康四、简述题(15分,每题5分)答案要点问题答案1 (1)、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群体;(2)、a.学生的本质特征:无论在其生物属性方面还是在其社会属性方面,都具有发展的不完整性和不成熟性,是一个正在发育、发展着的未成年人群体。b.教师的本质特征:其身份特征是从事“教书育人”活动的专业工作者;在学校管理系统中,他们则充当着互为“主客体”的角色——既是接受管理的客体,又是对学生实施管理的主体。2 a、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强德育科研,科研促教)b、德育过程追求“针灸效应”(把握准确度、深度和力度)c、工作过程追求良性互动(师生之间产生共鸣而不是制造逆反)3 a、是一种对原有文化的传承与改造的过程;b、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不断创造、承载和发展的过程;c、是一种不断获得上级表扬和肯定的过程;d、是一种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充分整合的过程。1、学校管理系统中的“人”包括哪些群体他们各具什么本质特征2、简述在德育过程中怎样能够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3、简述校园文化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五、论述题:试论几种不同的效益观对学校管理实践和效益评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30分)答案要点1、功利主义效益观功利主义效益观,强调教育的社会属性,把教育单纯看作是服务社会的工具,忽视了儿童的个性发展。以这样的效益观评价学校的管理效益,必然导致学校管理实践走向无视人的个性存在,甚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的方向。2、极端功利主义效益观这种价值取向片面理解“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社会需求,将办学目标片面地建立在“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学生”的基础上,导致办学实践仅仅着眼于“升学率”,导致教育、教学行为仅仅着眼于学生的分数。建立在这种价值取向基础之上的管理效益观,便将学校管理导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其实质,是以所谓的“满足社会需求”取代了人自身的发展需要,以表面的社会价值取向掩盖着危害社会利益的本质。3、人本主义效益观这种效益观将教育的价值取向建立在促进儿童个性才能发展的基础上,以促进个体发展为学校管理目标,它在还原

《学校管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含答案)

一、判断题(15分,每题1分) 1、管理起源于工业时代。(X) 2、现代社会的每个主要问题,分析到最后,总是一个管理的问题。(√) 3、因为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所以学校一切事务都必须由校长决定。(X) 4、校园文化的构成,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部分。(√) 5、学校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是塑造学校形象。(√) 6、学校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社会组织——学校。(√) 7、以“个体需要模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是要满足教师的需要。(X) 8、对教师实行“开发管理”,是学校育人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9、教师应该努力消除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X) 10、学校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学生的行为。(X) 11、“惩罚也是一种教育”的观点是对的,因为通过“惩罚”的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承担造成过失的责任。(√) 12、学校总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宗旨就是要管好学校的仪器设备。(X) 13、服务劳动同生产劳动一样,能够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 14、建立奖惩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消除总务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现象。(X) 15、学校管理的效益取决于投入量的大小,投入越大,效益越好。(X) 1、学校管理的实质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X) 2、管理目标,既是学校管理的起点,也是学校管理的归宿。(√) 3、学校实行“年级组办公”,必然会影响教学管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X) 4、校园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绿化、环境卫生和文化设施。(X) 5、确立学校形象,主要依赖上级部门的赞许和推广。(X) 6、教师是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 7、教师的心理特点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和履行教师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 8、学校的课程体系应该由国家规定性课程、地方规定性课程和学校自主性课程等三者共同构成。(√) 9、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是课堂教学关注的中心。(X) 10、我国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民族文化精华。(X) 11、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及其道德教育成为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自我完善、与科学理性互补的精神力量和重要手段。(√) 12、在德育管理中,我们也应该引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在科研促“管”中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13、健康就是指没有躯体疾病和生理缺陷。(X) 14、学校的性教育是为了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交往。(X) 15、校产管理,就是对学校财产和物资进行计划、分配、使用、维护和修缮等工作的管理。(√) 1、管理就是一种系统的优化。(√) 2、在学校管理机制中,运行机制需要动力机制、制约机制的支撑,动力机制和制约机制必然依附并服务于运行机制。(√) 3、学校特色,主要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表现出来。(X)

学校管理学重点

学校管理学重点 第一章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学概述 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引导他人去行动,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处于特定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根据一定的原则、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通过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达到育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三、学校管理的目标 1.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 2.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3.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 4.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5.促进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学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学校外部管理 ●夏朝开始就有了学校 ●西周时期,已设有专职的教育官员 ●到了汉代,中央有太学,有太常统管,地方有郡县学,由地方行政长官主管, 逐步设置学官,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 ●隋唐以后,设国子监统管中央直属学校,最高长官叫“祭酒”。 ●地方和县两级学校,则由长史统管。宋、元、明、清各朝,中央主管学校的 部门,基本上没有改变,地方各级主管学校部门的名称和治理方式,渐有变 化。 ●辛亥革命以后,中央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各县叫教育局。建国以后, 这种体制基本延续下来。 ?内部管理 ●中国:《学记》 ●西方:体操学校、文法学校及后来的骑士学校和教会学校 ●17世纪夸美纽斯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对学校管理问题,如学制、班 级编制、课表、教学秩序都有较详细的论述。有学者认为夸美纽斯是学校管 理学的奠基人。 ?学校管理学的产生 ●德国法学家、社会学家施泰因(Stein L.V.)于1865-1868年出版了七卷本的宏篇 巨著《行政学》。以其理想化的社会理论和国家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教育行政理论。 对学校管理理论的建立有一定影响。 ●科学的、系统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资本主义快速上升时期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现在一般认为美国是现代学校管理学的发源地。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达顿(Dutton)和斯耐登(Snedden)在1908年合著出版的《美 国教育公共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五、学校管理学得研究对象 ●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运用办学规律,发挥中小学内人力、财力、物力诸因素, 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全体成员,有效地实现学校教育教学

学校管理原则与方法

第七章学校管理原则与方法 ◆学习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校管理中常运用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2)领会学校管理中常运用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基本内涵; (3)掌握学校管理中常运用的管理原则和方法的基本要求。 ◆学习内容: 阅读王德清《学校管理学》第五章;李明江《学校管理学》第二章;赵敏、江月孙《学校管理学》第五、十一、十二章,查阅其它参考书、期刊或网络资源。 ◆主讲与考核的主要问题: 1.简要梳理不同学校管理学对学校管理原则存在不同的表述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谈 谈你认为学校管理应遵循的重要管理原则有哪几条,为什么? 2.列举学校管理中违背适应性(方向性)、民主性、有效性原则的种种现象,并以此 来说明学校管理中遵循适应性、民主性、有效性原则的重要性。 3.国内目前公认的学校管理的一般方法有哪些?根据你的学习体会,谈谈如何建立我 国学校管理的方法体系。 4.案件分析: 案例1:在某校长培训班上,老师结束了“学校管理要以育人为主”的专题讲座,留下一刻钟的时间供校长们提问交流。一位校长站了起来,对老师的讲座提出了疑问:“老师为什么要强调以育人为主而不强调以教学为主?20世纪50年代,教育界把凯洛夫的教学为主的思想具体化为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这种提法深入人心。现在虽然不再提‘三中心’了,但是教育主管部门还在强调学校要以教学为主,我们做校长的也认为学校应该以教学为主。您现在改为‘以育人为主’我觉得既无新意,也没有必要,不过是玩了一点文字游戏而已。”此话一出,语惊四座。老师笑着说:“问题提得很尖锐哟!不过很有代表性。还有谁有问题?”又一位校长站了起来:“我觉得学校教育工作强调以育人为主是有道理的,但是学校管理为什么也强调要以育人为主就有点搞不懂。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或是跑题?”老师正准备作答,一转念,问在座的其他校长:“有谁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刷”的一下,教室里同时站起了四五位校长抢着发言。 思考题:(1)你认为以教学为主等于以育人为主吗?理由是什么? 案例2:侯校长从外校调任A校后,就碰到了一件令他头痛不已的事情。该校有一帮青年教师,自恃教学能力强,经常抱成一团与领导闹对立,对新来的侯校长却敬而远之。这天,他们因教案检查的事和教研组长发生了争吵,教研组长向侯校长“告状”,希望校长主持正义。侯校长觉得和这几位“刺头”对抗不会有好结果,在和了一阵稀泥后,借故将教研组长解职,换上一位“刺头”。虽然教师议论纷纷,但是这帮“刺头”从此成了侯校长的铁杆拥护者。每当学校有什么重大的争议,他们总是站出来拥护侯校长,众人皆闭声敛气,学校管理从此也就“风调雨顺”多了。 思考题:(2)你认为侯校长运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管理方法对吗? 1、2、3题(一班的24-26号;三班的25-27号) 4(1)(2)题(二班的27-28号;四班的24-25号)

学校管理学试题和答案

201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校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44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决定学校管理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范围的是 A.学校管理活动的特殊性 B. 学校教育活动的特殊性 C.学校管理要依据客观规律 D.学校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的不等同性2.研究者通过参加学校管理活动,对其活动中的原始事件进行记录,并分析记录结果,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叫 A. 调查研究法 B.人种志研究法 C.比较研究法 D.案例研究法 3.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是 A.学校管理思想 B.学校管理目标 C.学校领导体制 D.学校管理原则 4.学校管理工作的导向是 A.学校管理思想 B.学校管理目标

C.学校管理过程 D.学校管理手段 5.主要研究学校日常行政工作重要问题的会议是 A.校务会议 B.教学例会 C.校长会议 D.行政会议 6.协助校长组织领导后勤事务工作的职能机构是 A.政教处 B.校长办公室 C.总务处 D.教导处 7.校长负责制的核心内容是 A.校长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 B.党支部保证监督 C.教职工民主管理 D.校长的职位内涵和职责内涵 8.自新中国成立到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我国曾实行过多少种领导体制? 种种种种 9.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教学 B.计划 C.实施 D.目标 10.检查阶段的管理活动可分为平时检查和阶段检查,经常检查和集中检查,其划分依据是

A.内容 B.主体 C.形式 D.时间 11.学校管理活动过程的一个周期的终结环节是 A.计划 B.实行 C.总结 D.检查 12. 学校民主管理主要的、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班级制度 B.管理例会制度 C.教职工代表大会 D.教学例会制度 13.学校管理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能时时体现教育性,处处着眼于育人的行为准则是指 A.教育性原则 B.民主性原则 C.规范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14.学校管理方法可分为基本的管理方法和特殊的管理方法,其划分依据是 A.对象范围的不同 B.所运用方法的量化程度不同 C.管理对象的性质不同 D.所运用方法的主次不同 15.通过对学校成员进行政策、法律等知识的宣传和理想等信念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为实现学校目标而努力的学校管理方法是 A.思想教育方法 B.行政管理方法 C.法律管理方法 D.咨询参与方法

学校管理学(自己整理的)

学校管理学 名词解释 1、管理:凡是有群体共同活、共同劳动或共同工作地地方都需要管理。管理是管理人员领导和组织人们去完成一定得任务和实现共同的目标的一种活动。P1 2、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P21 3、学校管理体制:包括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管理机构、管理制度、人事制度和劳动分配制度等。P62 4、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处于学校中心大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领导和负责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行政管理工作。P68 5、封闭原理:即管理系统是由信息指挥中心、执行机构、接受单位、反馈机构组成。反馈机构对信息加以处理,返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根据新的情况,发出新的指示,形成管理的封闭回路。P92 6、学校管理原则: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学校管理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它反映了教育规律和个人对实践经验的认识。P147 7、管理的民主化原则:简言之,就是实行民主管理。学校的民主管理主要指教工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并直接参加学校的管理活动。P156 8、管理的科学化原则:就是实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营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P160 9、行政方法:通过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按照行政方式管理学校的方法。最大特点为:(1)强调垂直的纵向系统,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即上级有权向下级发指示、下命令,下级必须服从。(2)带有强制性,强调纪律,保证领导人的指示、决定能贯彻执行,不允许有对抗行为。P179 10、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手段管理学校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工资、津贴、奖金、罚款等物质刺激的方式,对学校成员产生影响。经济方法的实质,在于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P181 11、思想教育方法:思想教育方法是用精神力量提高人们的认识,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的一种管理手段。P182 12、目标管理方法:管理者与管理者共同确定总目标,把总目标转化为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管理者通过目标,对所属部门和每个成员进行管理。P182 13、领导艺术:是一种领导方式,但不是一般的领导方法,而是富有创造性的领导方法,这与个人的素质修养有关。P209 14、科学化原则? 简言之就是实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经过反复实践,并证明是能够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观规律的管理。它的含义,既包括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技术的管理,也包括运用成熟的管理经验、讲究管理方法而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管理。 填空 1、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用科学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政策性很强。P8 2、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了企业管理方面的X理论和Y理论。X:古典管理理论,表现人性的灰暗。Y:行为科学理论,表现人性的积极面与光明。Z:权变理论,权力掌握在领导人手上。P11 3、教育思想的特点:(1)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教育思想;(2)教育思想大体上可分为两层:根本指导思想和具体工作中的知道思想。P42 4、我国学校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可分为三种类型:委员会制(强调集体领导)、一长制(强调责任制)、党委领导制(强调党对学习的具体领导).p64 5、委员会制是集体领导制,或叫集体管理制。它的特点是通过会议来进行决策,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组织原则。P64 6、学校实行的校长负责制,实质上即一长制。一长制的特点i责任制和内行领导。P65 7、党委(总支、支部)领导制,是另一种形式的委员会制。在重大问题上须经会议讨论,实行少数服从多是的组织原则。P64

学校管理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学校管理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学校管理伦理化,是现代社会对各级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行为的基本愿望和条件。接下来就跟着学习啦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关于学校管理学的心得体会范文吧。 学校管理学的心得体会范文篇1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在学校管理方面受益匪浅,我深刻领会到,学校管理是由许多因素整合而成的,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有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新的办学摸式。结合学校成员的人力,通过行政程序运用各种资源与策略,达成学校管理目标,增进学校组织效能,促成学校组织的变革和发展,以适应社会变迁及学校的需求。学校经营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有一定的策略与指导。一所学校的崛起,首先要得益于学校领导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同时也得力于学校其他管理者的积极配合。 要实现观念的转变,无论是学校的经营还是管理都要一切从人出发,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对于有效的管理,没有一定固定的管理模式,首先摆在第一位的必须是实际,要解决好眼前实际的问题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管理者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和管理举措,不断警醒、完善自己,同时要主动接受和吸取师生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管理者能否找到和使用好人才,即识人用人、发

挥全体教师能力的大小决定了一个学校管理者的发展远景;也决定了一所学校的身价。学校其他管理者的积极配合是非常重要的。 我也将在这方面总结自己,现谈谈体会如下: 一、学校的每一位管理者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一所学校办得好坏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不能都归于校长,每一位管理者在其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做好一名管理者,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要当好一名管理者,首先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因为,管理者本身就是一种责任。 二、学校每一个管理者都要更新观念,以人为本,以“和”为主,提高管理有效性。 人是管理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学校教育、教学和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的理念赋予现代学校管理的崭新的时代内容,管理既是对师生行为的规范,更是对师生的尊重、培养和激励。以人为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照顾人、尊重人,它不是一种溺爱式的迁就人,而是全方位的尊重人、发展人、锻炼人、提高人。 良好的教育群体是搞好学校工作的保证,而“和”是学校管理群体的灵魂。首先,创设和谐的、宽松的学校工作环境,满足教职工精神上的需要,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是在和谐的氛围中加强领导班子的建设。在班子内发扬民主

0054学校管理学_wRLL

0054《学校管理学》2018年06月期末考试指导 二、复习重点内容绪论 1.学校管理学是以教育科学和管理科学为基础的、与其他学科也有广泛联系的一门交叉学科。学校管理学主要研究学校领域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研究学习教育活动的领导和组织问题,从而实现学校的管理目标。 2. 学校中总的来说有两大类工作: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学校管理学和教育行政学是教育管理学的两个细小的分支,学校管理学是教育管理学的组成部分。 3. 教育管理学包括:一是宏观部分,研究国家对教育事业总体发展的管理,称为教育行政学(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另一部分是微观部分,研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如对大学的管理、对中学的管理、对小学的管理等等,称为学校管理学(School Management)。 4. 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思想是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美国的科学家泰罗提出的,是影响学校管理学发展的第一个管理学派。 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制订科学工作方法,用科学的方法代替老的经验方法,强调工作标准化、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核心是操作标准化。通过标准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次,他提出要协调机体活动,人们有秩序的活动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选择并培训工人。传统工作中只要工人的体力合适,来者不拘,来从事某些工作,工作经验是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而且很多东西是凭着个人经验来体会。泰罗认为任何工作都有自己特定的程序,不是自然成熟,因此必须选择并培训工人。第四,实行差别工资制,刺激工人的积极性。第五,实行职能工长制,加强现场管理。此外,他还提出要拟订工作计划和制度,实行例外管理,实行计件工资制等等。 5. 19世纪40年代以后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 从40年代起,行为科学主要集中研究以下几个领域:(1)人的需要和动机理论;(2)人性理论;(3)团体动力学; (4)领导方式问题。 第一章学校效能和学校管理 1. 学校效能从实践结果和理论阐释来看,人们对学校效能有如下角度的理解:目标模式、关键人群需求满足模式、投入—产出模式、环境适应模式和学校内质优化模式。投入—产出模式注重效率,认为效能高就是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学校。环境适应模式关注的中心是学校在变动环境中的改革和发展。学校内质优化模式评价一个学校的效能首先要看学校内部的组织状况和实际运作状况。 第二章学校管理过程 1. 科学决策理论的提出者西蒙认为,管理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决策的过程,整个管理活动由“决策—执行—再决策—再执行”这样一些连续不断的活动所组成。即管理过程是“决策的连续链条”。 2. 戴明在质量管理学中提出,管理由计划、执行、检查、修正(修正现在多被称为总结,是在工作总体完成以后所进行的总评价)等四个环节组成,这四个词的英文字头分别为P(plan)D(do)C(check)A(action),因此管理过程被认为是由PDCA构成整体、连续循环的过程。这种认识获得了广泛的认同。 戴明对整个管理工作的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认为这四个环节的联系和运动具有以下的一些规律:(1)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循序递进,首尾相连而形成封闭性的系统。(2)学校各个层次的部门及个人围绕总计划运行,分层次地制定各自的计划并付诸实施,形成大环套小环的管理过程系统,从而保证管理过程统一、有序地进行。(3)管理过程在“戴明环”滚动循环中不断向前发展,每一个循环,就使学校管理和学校各项工作提高一步。 3. 韦伯“传统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分工、等级制、理性的人事制度、工作关系的非人格化、严格的纪律和工作程序、有序的升迁制度和薪酬制度、文牍制度。 4. 良好的学校管理计划的标准是:方向性、科学性、可行性、可检验性。 5.★专题:决策程序 (1)概念:决策是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计划工作的核心部分。从现代决策的观点看,决策不是某一个行动,而是一连串科学行为的整合,可以将其定义为:决策是管理者在一定的条件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研究和选择的全过程。 (2)决策的程序:科学的决策要经过一系列步骤,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被称为决策程序。大体上说,一个完整的决策过程包括明确问题、设定目标、制定备选方案、评价与选择方案、在实施中追踪决策等几个基本环节。 1、明确问题 这一阶段是决策的前提,问题不清,原因不明,决策的方向就难以判定。首先要把主要的问题把握住,这样的决策才是科学的。这一阶段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查明问题的范围、程度和特点。(2)分析问题的原因。(3)预测事态发展趋向。 2、设定目标 确定目标是决策的核心内容,它体现决策者的价值选择、对校内外情势的分析认识,以及他付出代价取得成绩的意愿和勇气。目标是制定和选择行动方案的依据。确定目标要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确定目标要有针对性。(2)要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3)决策目标要有准确性。 首先,决策目标所用概念应该是单一的,明确无误,不模棱两可,不含糊其词。比如,一些中小学提出把学校办成“与世界接轨的一流学校”,什么是与世界接轨?什么是“一流学校”?这个类似口号的目标含义非常不明确,应该对“一流学校”进行界定,否则这个目标是很难实现的。 其次,决策目标要满足约束条件的要求。 再次,决策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否则就会使其价值打大折扣,失去作为对管理活动实施监控的职能,甚至会沦落为不负责任行为的挡箭牌。

学校管理学教案(修改版)

四川理工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学校管理学 课程代码: 系:教育系 教研室:教育学教研室 授课教师:

第一章绪论 所需课时: 3学时 主要教材或参考资料: 《现代教育行政学》第一章、二章[日] 久下荣志郎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学校管理学导论》第一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校管理学》第一章,黑龙江教育科研所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通过导论的学习,了解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理解本课程的意义,掌握学习本课程的主要方法,为学好本课程做准备。 教学重点: 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学难点: 学校管理学的性质及意义 教学方法: 1.全程多媒体教学2.讨论法3.讲授法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一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时 第二节学校管理学的性质1学时 第三节学校管理学的意义和研究方法1学时 作业及思考题: 思考题: 1.何谓学校管理学? 2.如何理解学校管理的研究对象? 3.如何理解学校管理学的性质? 4.学校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学校管理 (一)管理、领导与经营 1.经营,是对其组织机构,进行决策、筹划等性质的活动,使本组织能够达成目标,获得发展,收到最佳效益,以及调节本组织机构与整体、社会的关系。 2.领导,是带领,指挥之意。它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主要解决人们的工作方向,科学方法以及调动人们的积极性的问题。 3.管理,是属于掌管、处理与安排等方面的活动。它的对象主要是财、物方面的工作。(二)管理概念的定义:“筹划调用校内外资源,引导师生以正确的方向,方法,通过各种机构、制度、措施,高校地实现学校目标的组织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诸现象 (一)管理因素。也称管理对象。包括人、财、物、事,时间、空间、时空。这六者构成管理的最基本的因素。 (二)管理工具。包括组织机构;政策、法;还有信息;以及所拟定的程序或措施等四种。 (三)管理手段。是综合运用管理工具,以发挥管理作用的各种根本性措施。有教育手

学校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学校管理学》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学校管理: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手段与方法。建立一定的制度,极大地发挥校内人、财、 物诸因素的作用,充分地利用校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学校全体成员,协调一致地、有效地实现既定工作目标的一种有程序的活动过程。 2. 学校管理的“人本”原理:是指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现代管理思想是把人的因 素放到第一位,重视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财。人与物等的关系,尽量发挥人的主动性、创造性。所以,学校管理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 3. 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管理者引导机构和全体成员共同确定工作目标及其体系,并以目标为中心,明确 各自责任和发挥各方面的主动精神,协调和控制育人工作进程,检查和评估完成育人任务状况的组织活动。 4. 经济效果最优化原则:是指在学校管理中,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获得最大的效果, 力争一切工作的最优化和高效性。最优化不是部分最优化,而是整体虽优化。 5. 学校组织气氛:是指学校内教师和校长、教师和教师之间交互影响下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团体行为和心 理状态。 6.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指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指导下,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总结等 管理环节,使学校内部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机制协调运行,达到有效的控制,实现学校管理者所希望达到的教育和教学的任务目标,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活动过程。 7. 校长负责制:学校管理体制的一种,校长是学校行政总负责人,他拥有人权、财权、行政决策权,负责 领导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对上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对外代表学校;党支部是学校的政治工作核心; 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工作实行民主管理和监督。 8. 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是指教学管理必须遵循教育和教学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理论为指 导去研究、分析、解决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学校的教学活动。 9. 德育评价:德育评价是指对学校德育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检查,它既包括对德育过程进行的评价,也包 括对德育效果进行的评价。 10. 管理:就是“用人以治事”——通过一个人或更多的人去指挥、协调他人或群体的活动,以更高的效率 和质量追求实现组织或工作的目标。 11. 需要的双因素理论:是指英国的赫茨伯格在他的《工作的推动力》一书中提出了激励因素——保健因素 理论.他认为影响人的工作积极性的因素有两种,一种是保健因素,保健因素类似卫生保健对身体所起的作用一样,它不能直接起激励职工的作用,但能预防职工产生不满。另一种是激励因素,只有满足激励因素的需要,才能更好地激发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二、填空题 1. 被西方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是美国的泰罗,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 2. 衡量一所学校的形象状况,有两个主要指标: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校本管理最核心的问题权力下放。 4. 学校的领导职能包括决策职能和用人职能。 5. 我国的“校长负责制”是由校长、学校党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共同组成的“三位一体”结构。 6. 学校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教学管理。 7. 德育质量的评定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生情感体验的强度两个方面来进行。 8. 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在总体上属于社会科学的边缘科学,具有综合性、应用性和政策性等特性。 9. 校长职业化的核心是素质和能力的专业化。

学校管理学 归纳

第一章绪论 1、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研究学校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学校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学校管理思想:是学校管理者对影响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存在的有意识反映,它要反映社会制度的性质及学校管理活动的客观物质条件。 第二,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管理思想的集中反映。 第三,学校领导体制:是决定学校管理工作绩效的中枢,它要明确学校机构的设置原则、设置形式、隶属关系、权限划分、制度建设等问题; 第四,学校管理过程:是学校管理活动的时间流程,它要反映学校管理活动的进行状态,反映学校管理目标实现的程度。 第五,学校管理原则:是学校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六,学校管理方法:是使学校管理理论、管理原则等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管理行为的必要手段,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第七,学校资源管理:主要是对学校中人力、财力、物力、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的有机组合与合理配置。 3、学校管理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是边缘性的应用学科。 第一,边缘性表现在既与教育学紧密联系又与管理学紧密联系。第二,应用性表现于管理本身所具有的鲜明的实践性。 4、学校管理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学校管理学必须不断研究学校管理现象,揭示学校管理规律,为学校管理者自觉应用管理理论,遵循管理规律创造条件,为制定管理学校的方针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5、学校管理学的特点有哪些? 答:第一,应用性。学校管理学的价值及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否能够指导学校管理实践,即应用性是学校管理学的重要属性。 第二,理论性。学校管理学作为一门产生于学校管理实践的学科,必定要对实践活动进行理论升华,指导学科管理者应当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三,综合性。学校管理活动复杂的,涉及多种资源的管理,这就学校管理学要

学校管理学试卷

学校管理学试卷

学校管理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910年,清政府学部曾审定__________等人所著____________一书,作为初级师范学堂正式教材。 2、学校管理规律有客观性、普遍性、特殊性、三个特点。 3、办学要依靠学校全体成员,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依靠教师。 4、计划是指对未来的工作作出规定和安排。 5、学校领导体制反映学校内部的领导的结构方式以及校长的地位和权限范围。 6、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管理人员,其职责概括地说,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全面行政工作。 7、新的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方式,即任命制、选举制、招聘制。 8、学校管理学是科学________与________发展趋势的产物。 9、学校目标的确立必然具有________,学校组织的方向反映着________的要求。 10、制定计划的依据有来自上面的、来自理论的和来自理论的。 11、在研究或在实际工作中选用管理方法时,不能不考虑工作________和管理________的特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的括号内) 1、就学校而言,目标管理中的目标是指( ),以完成育人任务为核心。 A.教育目标 B.管理目标 C.培养目标 D.学校工作目标 2、我国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精神中,( )是体现育人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 A.实现全面发展 B.注重全面要求 C.面向全体学生 D.培养“四有”人才 3、我国学校理想状态的管理方式应该是实行( )管理方式 A.封闭式 B.开放式 C.独裁式 D.民主集中制 4、目标管理的概念被引进教育领域的时间是( )。

学校管理学试题 综合

《学校管理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学校教育目标是确立学校管理目标的_________________,学校管理目标的达成,必须有助于全面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目标管理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目标的确定;二是_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建立和健全组织机构的学校管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现学校经济效益优化,主要是指科学地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用最小的耗力更快地做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实现学校工作目标。 5、根据教师工作是一种集体协作劳动的特点,在学校管理工作中,要_________________。在评价教师工作时,即应考虑____________________。 6、学校实行“全局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要_____________________。具体地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学校的校容、校貌、_______状况,也能体现出该校的校风精神,有人称之为校风的______________。 8、学校管理过程是指学校管理者指挥本组织内的成员,为达到学校的预定目标,以__________________,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程序。 9、学校管理是一种有自身目的和运动程序的控制系统活动,有明确

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按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服教育和行政措施是相辅相成的两种____________。教育方法的核心是通过各种_____________,对学校成员进行教育。 11、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以________形式,对学校成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遵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我国中小学的实际出发,吸取国外管理科学中的,____________是促使学校现代化的重要措施。 13、教职工代表会具有审议权、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4、新的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产生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任命制;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 15、学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学校_________和_________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6、学校管理过程如果抛开或偏离以_________的目的性,那就将成为一种_________的活动。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学校管理是一种以组织学校教学工作为主要对象的社会活动。() 2、制定学校教育目标的依据是:①社会的要求;②学校的教学;③学生的成绩。() 3、学校目标管理可分为目标的确定、目标的检查和目标的总结三个阶段。() 4、反映学校“力”的投入与工作成果的关系的学校管理原则是: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