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 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 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 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 小组工作 知识点汇总

小组工作整理

一、小组工作的定义

1.含义: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之一,他在社会工

作者的带领下,通过组员间的相互支持,充分互动和分享,

激发组员的能力和潜能,改善组员的态度、行为,提升他

们的社会功能性,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促

进个人、小组和社区的成长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

和公正发展。

2.特点:①小组工作是由工作员和组员一起组成一个关系体

系,其中有多层次的互动;

②小组工作有明确的目标;

③小组工作既是过程,又是促进组员改变的方法和手段;

④小组具有互助性。

二、小组工作的功能

1.康复。康复是指针对有问题的组员, 帮助其在情绪、行为、

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过程。体现在治疗

性小组

2.能力建立。能力建立是指组员在小组中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是一种透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意识和自信心, 而不是治

疗的过程。在组员的互动过程中, 协助组员学习、反思、提

高和成长。

3.矫正。矫正是指协助违反社会秩序、道德规范或侵犯他人

利益的“问题”组员, 在小组工作中改变的过程。主要是

行为和价值观矫正

4.社会化。社会化是指协助组员学习社会规范和人际关系技

巧的过程。

5.预防。预防是对可能发生的困难做预测, 并提供人们所需

要的环境支援。小组的预防功能主要体现在小组的经验分

享和学习中。

6.社会运动。通过鼓励组员参加社会运动, 使个人学会领导、

服从、参与、决策等方法, 并承担社会责任。

7.问题解决。协助组员做出决定并解决问题是小组工作的主

要功能之一。在小组过程中, 工作员协助组员发现自己的问

题, 通过民主决策, 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

8.社会价值。鼓励组员实现其社会价值。组员通过参加社会

行动和组员间的互相帮助,

三、小组工作的类型

按照组员的参与方式,组员的身份和小组工作的性质和目

的来确定小组类型

1.教育小组。以小组的方式帮助组员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工

作相关的新知识和技巧。

2.成长小组。小组最终的目的是帮助组员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获得改变( 成长)

3.治疗小组。通过小组互动,协助组员改变认知、情绪和行

为问题或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创伤后的问题。

4.支持小组。通过小组分享,组员了解他人的遭遇,逐渐产

生相似感,发展出组员的一致性,彼此相互支持。

5.社会化小组。目标是协助组员发展社会接受的行为和态度,

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6.任务小组。小组有明确的任务( 工作) 取向。

7.自助—互助小组,自愿性小组,为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而

走在一起。

8.意识提升小组。增强对自我、环境和社会的理解,提高行

动能力,促进改变。

9.社会行动小组。。这类小组工作的目的是利用小组资源,

集结社会力量, 达致社会改变, 维护小组组员或社区的整

体利益。

四、在1946年全美社会工作大会上,正式把小组工作作为社会

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

五、在学习小组工作的基本价值观过程中, 应该特别重视几个

方面:

1.互助。这种互助式的助人关系, 是导致个人改变的主要来

源,互助可以协助组员体会彼此共同关心的问题从而降低孤

独感。彼此互助,从其他组员经验中学习和成长;

2.尊重组员的权力和能力。小组工作过程中, 要特别强调和

重视组员的能力, 相信组员有改变的能力和潜能, 这是小

组工作的核心和基本信念。同时, 要尊重组员有选择参与的

权力和自由。

3.民主参与和决策。小组不仅可以发掘组员的潜能, 促进组

员成长, 还可以通过民主决策培养组员的民主参与精神。

4.赋权。小组工作者促进个人和小组的自治, 小组目标强调

个体组员的成长、权力的提升和社会变革。

5.高度的个别化。了解每位组员的独特性和特别的需求, 有

针对性地设计干预方案, 具体的目标要因人而异。

六、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1.三种基本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指与人接触、交往、隶属

于小组的需要)、支配需要(指控制别人与被人控制的需要)、感情需要(爱别人或被爱的需要)

2.需要满足方式的相对继承性和连续性

童年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以及满足所形成的行为适

应方式, 影响并决

定着个体在成人期对待他人的方式。三种需要早期满足的情

况和方式与个体后

来的行为方式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3.基本人际取向(根据三种需要的相对强度和表达的主动或

被动性, 舒茨界定了六种基本人际关系取向。)

①主动包容型, 即主动与他人来往、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外

向者。

②被动包容型, 期待别人接纳自己, 孤独、退缩、易疏离他

人。

③主动支配型, 主动去支配他人,能运用权威、权力, 喜欢控

制别人。

④被动支配型, 期待别人来引导自己, 乐于追随他人、受人

支配, 表现出顺从、无争等特征。

⑤主动感情型, 对他人处处表示喜爱、友善、热心、同情、

亲密。

⑥被动感情型, 期待他人对自己表示亲密, 本人则往往显示

出冷淡、厌恶等情绪。

1

4.三种人际相容:互换的相容;发动的相容;交互的相容。

5.小组的形成和瓦解:小组的形成、发展要经历沟通、控制

与爱三个阶段

七、小组动力学由心理学家勒温创立

八、社会学习理论

1.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

2.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

3.核心内容:①观察学习与模仿。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别人

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其显著特点在于学习者不

是通过直接的刺激- 反应模式来学习,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

行为即可学习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模仿模仿

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 个体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 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

②替代强化。班杜拉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

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作替代强化。

③认知的重要性。观察学习的五个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

程、运动过程、复现过程、冬季过程。没有认知能观察学习

是不可能出现的。

④交互决定论。人及其环境互相成为各自的决定因素, 人的

行为可以被解释为认知、行为和环境诸多决定因素之间连续

的、互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4.社会学习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①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

获得改变, 形成新的行为方式。小组就提供给每个组员一个

丰富的行为总汇, 组员可以结合自己的风格, 从如此丰富的

表现和互动中寻找榜样, 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 增加个

人的适应性行为。

②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小组成员间分享的

经历、经验的材料, 可以为每个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

车之鉴, 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

③班杜拉强调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重要性, 对人的尊严和

能动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个观点会使工作员在带领小组

时更有信心, 也更能够放松。

九、社会目标模式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应用

1、主要内容:

⑴目标:培养小组成员的社区归属感, 实现社会整合。具体

分三个层次: 第一, 发展和提高小组成员的社会意识和潜能, 同时也发展和提高他们实现社会变迁的责任心; 第二, 发展

小组成员的社会能力, 提高他们应对社会环境方面的个人

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社会能力; 第三, 培养当地的社

区领袖, 使他们有醒觉和能力去带领推动社会变迁。

⑵小组:此模式下的小组是通过一系列社会目标的实现, 培

养成员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推动社会变迁。(共同社

会目标:社会变迁;共同价值观:社会公正、关怀和爱;社

会行动;成员自我完善和发展)

⑶组员:社会目标模式下的小组成员可以是全社会的所有公

民, 特别是鼓励那些社会弱势边缘群体参与。

⑷工作者:工作者在小组的整个过程中都与小组成员一路同

行, 但在同行的过程中又扮演着一个可变的角色。(倡导者、

引导者;使能者、资源提供者榜样)P76

⑸实践原则:1..不可强加价值观 2.组员充分自决3.民主参

与,成员共识,小组任务达成

⑹优势和限制:优势就是符合社会工作原初追求社会公正和

社会关怀的理想, 它将个人的问题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或

社会结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 强调个人问题的解决与社会

结构问题的解决相关联;限制是过分依赖意识形态, 使它的

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 过分注重组织的力量, 忽视了个

人的独特需要, 缺乏对个人动力的认识, 解决群体需要优于

解决个人问题。

2、运用:对于参与、赋权、提升意识、恢复功能、社会变

迁等对弱势群体很强适用性。如:妇女手工艺制作小组;妇

女成人教育小组

十、互惠模式理论基础之一:系统论中人与环境关系的论述

每一个系统都会有三个可供选择的协助人生活的系统: 非

正式和自然的系统, 如家庭、朋友和同事等; 正式的系统,

如社区等; 社会系统, 如医院、学校等。这些系统就是人所

面临的环境系统, 每个人一生都要与这些环境系统互动, 既

受环境系统的影响, 也对这些系统有能动作用。系统的适应

性, 要求小组必须根据环境的需要而变化,小组成员彼此之

间必须互相沟通和接纳。

十一、理想情绪治疗小组p88

1.创始人:艾丽思

2.基本观点:认为每个人与生具有理性、直线思考和非理性、

曲线思考的潜能。情绪的困扰来自那些个人的自我挫败的非

理性的信念。为克服这些非理性的信念, 理性情绪治疗采用

大量主动性与教导性的技术, 如说服、辩论、建议、指定家

庭作业等, 同时也挑战案主的那些非理性信念, 促使其以理

性的信念体系取代非理性的信念体系。

3.ABC理论:A是直接的触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 B是人们

对该事件所持有的信念系统(belief system);C是事件发生之

后产生的情绪反应( emotional consequence)。A 并非必然导

致C, 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 B 导致情绪后果C。

D(dispute)E(effect).

4.运用:在小组中,小组成员可以彼此提醒接纳现实; 可互

相提供建议、评论、假设, 可互相发现问题, 提供反馈; 可

在他人的改善中学习和采取行动; 可提供一个教、学、讨论

与演练的实际环境

十二、治疗模式小组工作的内容和具体运用p89

1.目标

以治疗个人为小组的目标,帮助个人通过小组达到心理、社

会和文化的适应。目标选定原则:①为特殊群体开设的小组,

特定的治疗目标②每个组员的治疗目标总和界定小组目标。

2.特点

着眼于矫治、治疗、人格重建等过程,再教育过程。

3.组员

需要矫治性的治疗的,不仅仅是发展和预防的。

4.工作者

通常为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临床社会工作者

2

5.实践原则

①工作者在开组前需要对组员进行细致的材料收集和评估,

充分考虑到个人的功能和小组中可能出现的困难;

②工作者与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明确的契约

③确定小组理论倾向,选择相应的治疗理论和技术

④与小组外的关系进行联系,以便准确详尽的评估和改变过

程中的把握

6.优势和限制

优势:采纳和应用心理学、精神病学理论和技术,丰富了治

疗体系。对各种文化都具有适用性

限制:强调治疗,限制了组员的潜能和能动性的发挥。

7.运用

起步阶段。运用比较普遍,起到一定治疗作用。处于尊师重

道的传统,比较被接纳。广泛用于偏差行为的纠正、医疗和

精神服务、社区特殊群体的服务以及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十三、小组领导者的方式(P101)

柏恩斯(Burns)把小组领导分为专权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三种。

①专权式是指小组领导者以“权威”、“专家”自居, 将推动小组的主要责任寄托在自己身上,小组的动力大都围绕小组领导者产生。损害小组成员的互动和限制组员的参与和分享。

②民主式的小组领导方式是指小组领导者尽量推动小组的责任, 鼓励组员的参与和各尽所能去分担和完成小组的任务。促进者。

③放任式领导方式指小组给予每一位组员最大限度的自由去决定小组的目标和方向, 小组领导者是其中的一员, 其权力、责任与参与和其他组员没有区别。最大赋权,可能是小组失去目标,效率下降,甚至解体。

十四、带领小组的基本技巧(P106)

1. 积极倾听

积极的倾听包括能够专注于说话者所说的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 也包括通过语言的和非语言的途径让倾诉者了解你的倾听和关注。

做到这一点的主要技巧是:①倾听谈话者, 用点头、共情式的回应等方式让谈话者了解你在倾听;②用眼睛扫视全体成员, 倾听和观察他们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姿态, 特别是面部表情和身体移动;③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 将你听到和观察到的内容挖掘出来, 适度地表达出来, 让全体成员知道。

2. 反映

反映是同感的传达过程, 主要是通过复述成员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和揭示背后的情感来实现。反映是建立在积极倾听的基础上的工作。

领导者对小组的反映有三个层次:①对某个组员的反映;②对两个或更多组员就某一话题的反映;③对整个小组正在经历的事情和阶段的反映。

3. 澄清

澄清是指使用某些方法使组员陈述的内容和感受更加清楚和条理化的过程。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澄清:①运用开放式的提问, 获得

更多信息;②可以采用重述的方法, 将组员混杂在一起的信息重新排列;③请其他的组员帮助澄清

4. 总结

总结是将散落在交谈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归类, 以精辟和简洁的语言对那些

重要的观点和内容予以陈述。总结可以起到如下作用:①强化小组关注的焦点;②转换话题;③成为通向下一项活动的桥梁;④将主要点集中在一起, 深化主题。

5. 微型演讲和提供信息(尤其在教育性小组)

演讲要求做到: 有趣; 与小组有关, 是小组此时此地所需要的; 信息准确、新颖和客观, 并且考虑到了小组成员的文化和性别情况; 简洁明了; 令人振奋。

6. 鼓励和支持

领导者需要用温暖的话语和愉快的面部表情以及“开放”、放松的姿态来传达对成员的支持, 用及时的回应传达对成员的鼓励。

7. 基调的设定

基调的设定是指设置和创造一种小组的情绪氛围。领导者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言辞和他( 她)所允许发生在小组中的一切来设定基调的。领导者在设计和带领一个小组之前, 应该根据主题和对象, 对小组的基调有所考虑, 如, 是严肃性的, 还是松弛社交性的; 是对抗性的, 还是支持性的; 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是针对任务性的, 还是针对人的关系性的。

8. 自我流露

自我流露是指领导者在成员们交流思想和情感时, 将个人的资料、感受真实地呈现在小组中的情况。领导者的自我流露, 可以显示自己愿意透露个人的情况以及愿意冒险与大家交流个人情况; 自我流露也可以告诉大家自己也是一个普通人, 生活中也有各种各样的和成员们一样要面对的问题; 自我流露还可以作为一个样本, 让大家知道领导者希望从成员们那里得到怎样的回应。

9. 眼睛的应用

在领导小组时, 知道怎样运用眼睛是非常重要的。眼睛可以帮助领导者收集有价值的信息, 鼓励成员们发言, 也可以阻止成员的发言。具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注小组中的非语言的线索;②引导成员看其他成员;③引导成员透露其内心世界;

④打断成员的发言

10. 识别同盟者

在小组中, 如果领导者能够正确地识别那些可以依赖和合作以及能够帮助自己完成某个任务的成员, 将会对领导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十五、小组促进和干预的技巧(P113 注意掌握每一个技巧的内容)

1. 引导互动

①联结。联结是指将组员之间的共同点提炼出来的方法。这个

技巧可以帮助成员减少分离的感觉, 彼此之间获得更大的认同, 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增加小组的凝聚力。领导者有意识地强调组员之间的相似性而非差异性, 并将组员尽可能地联结在一起, 其目的是减少领导者和组员之间的沟通, 增加组员和组员之间

3

的沟通。

②阻止。阻止是一种干预的技术, 避免小组或某些成员做出不好的、不合乎伦理的、或者不适当和不利于小组发展的行为, 包括侵犯和攻击, 讲很长的故事, 回避或一直穷追不舍地向别人问问题等。阻止也是保护成员免受伤害的一种方法。当小组压力过大, 而且没有治疗性作用时, 或者组员被不适当地批评或者成为小组的替罪羔羊时, 或者被他人伤害时, 领导者可以通过阻止来保护组员。

③设限。小组过程中, 有时候需要领导者设定好界限, 让小组的互动有所架构, 不可逾越或偏离目标。

2. 融合

融合是指领导者通过聚合或结合的方法, 简洁、有条理地对成员间的差异进行处理。这个过程可能是超越组员们的意识层次的。融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得以实现。

①综合。综合是指将成员口语的或者非口语的沟通内容, 即他说的和做的事情进行横向或纵向的联结, 借以指出他们的某些重复的行为, 让他们看到一个成员谈到的四个或五个他自己觉得并不相干的事情之间却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如此,成员会在旧的事件中领悟到新的意义, 更清楚地看到自己隐藏在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因而能够更了解自己。

②摘要。摘要是指小组的领导者简明回顾小组过程中成员们讨论过的核心问题和重点。摘要在小组会面即将结束时十分必要, 这种方法可以将不同的线索串在一起。摘要也可以用在聚会的中间阶段, 它提供给成员们一个机会, 对当下发生的事情有时间和机会深入下去。此外, 在每一次小组的开始阶段, 对上一次聚会讨论的主要内容进行摘要,可以帮助组员回忆小组以前发生的事情, 也可以帮助上一次缺席的组员了解小组中发生的事情, 可以增强小组聚会之间的联结和整体感。

③分类化。分类是指小组领导者打散小组成员的问题或关心的事情, 使其不至于太过复杂, 而是将这些问题分解成比较容易处理的单位。

3. 对质

对质是指领导者出于助人的目的, 在适当的情形下, 对组员言行的不一致,

内在冲突的外在表现, 对组员试图逃避的事情等做出挑战, 带领组员或整个小组对成员的软弱、盲点、内心矛盾和冲突做直接的接触。

对质的形式:

①对质和挑战小组。对质一个小组, 主要是集中在挑战小组的主题和过程上, 尤其是小组的沟通形态、角色、抗拒和决策。领导者的目标是增进小组的互动, 发展增进成员沟通的方法, 并且提供成员进行事实验证的环境。领导者必须帮助组员, 维持小组的主题和焦点都是围绕着小组的目的进行的。在挑战整个小组时, 领导者应该强调对小组过程的特别关注, 对质造成小组产生障碍性的互动, 努力使小组成员更加亲密。领导者对小组整体的对质, 其注意力应该放在成员之间的关系, 而不是成员本身。应该注意此时此刻。

②挑战个人。在小组中挑战个人, 主要是帮助小组中的个人检查其行为、沟通方式和想法, 个人对小组和小组内的成员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及个人正在发生的改变。对质个人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如果组员有足够的力量, 对质可以帮助他(她) 运用资源, 突破个人现在的限制和想法, 重构个人的价值。但当一个组员正处于困惑或危机的时刻, 对质可能会加剧个人的危机状况, 给组员造成伤害。对个人的挑战主要是这样几个方面: 个人的矛盾的言语与非言语行为;被扭曲的事实(组员经常会扭曲事实来符合自己的需要);阻抗(在小组工作中, 阻抗是指小组的成员试图保留不健康和非适应性的行动方式, 为抗拒改变而发生的针对小组和领导者的对抗行为。这种行为可以表现为语言的或者非语言的。)

十六、反情感转移(P122):工作员被案主所激发的意识反应或潜意识反应。

十七、社工进行有效沟通的原则(P132)

1. 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

作为一个小组工作者, 要想很好地领导一个小组, 与组员建立良好的沟通,首先应该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的个人素质:

①自我察觉(锐地察觉自己的角色和应该表现的角色行为)②接纳③同理心④温暖(无条件地对组员表达关怀、亲切、友善、热忱)⑤令人信任⑥开放(不坚持己见)⑦一致性(真诚不做作)

⑧专注⑨具有解决问题和应变能力

2. 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

良好的沟通技巧首先源于一个正确的态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技巧, 在小组工作者的培训中,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以下几点:

①不批评、非控制的态度: 遵循案主自决的原则, 尊重组员的选择和权力。

②平等、协商的态度: 以平等的方式和对方沟通, 以协商的态度, 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看法。

③关注的技巧: 谈话时的姿态、神态、坐姿、眼神等都能够反映出对组员的关注。

④语言使用的技巧: 多使用描述性语言, 少用评价性语言; 多问开放式问题, 少问封闭式问题; 多用简单句, 少用多重长句。多谈感受, 把自己的感受不经刻意修饰而自然真诚地表达出来。口语表达要简练, 比喻要恰当。

⑤积极的倾听和适当的回应。

⑥敏锐地察觉对方身体语言的意义, 辨别对方的情绪反应, 并有效地处理。

十八、小组冲突的种类(P135)

从形式上来看, 小组冲突可分为:

1. 真实冲突: 指围绕小组目标实现过程中产生的冲突。

2. 非真实冲突: 与小组目标实现无关的矛盾表现。

3. 实质冲突: 指围绕小组目标的冲突。

4. 感情冲突: 组员间情绪、性格上的冲突。(注意区分这几种冲突)

从内容上来看, 小组冲突可分为:

1. 理性及秩序性的冲突: 指围绕实现小组目标时发现的冲突, 表达方式是理性的。

2. 心理及情感性的冲突: 指组员性格和行为不协调造成的冲突, 或因为组员未能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绪而产生的冲突。

4

3. 权力及控制性的冲突: 指组员间因争夺小组权力和影响力而产生的冲突。

★十九、小组第一次聚会时的工作(P188)

1. 寻找相似性

在小组刚开始时, 成员会以外表特征和经验基础来互动。例如相同的年龄、民族、性别、教育状况、宗教信仰、政治立场、爱好特长等因素都可以促进互动。

2. 彼此交谈

在交谈中应注意两点:①在这一时期成员倾向与工作者谈话, 所以工作者要试图转移话题, 引导成员彼此之间交谈。例如, 可以让成员自我介绍; 给一个话题, 让大家轮流发言等。

②成员此时只想听别人谈, 而自己羞于启齿, 工作者应该帮助成员梳理思路, 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说话。

3. 消除顾虑

成员在交谈中总有小组不能真实地了解自己的意图的顾虑。这时工作者应该积极与成员沟通, 仔细倾听, 引导成员之间最大限度地沟通。对表达能力欠缺的成员应该给予特殊的关注, 积极引导他们发言, 帮助成员梳理思路, 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说话。

4. 仔细聆听

工作者应要求成员注意他人的表达内容, 学习聆听他人的心声。工作者本身也应该用聆听的技术来协助成员沟通。训练成员倾听的方法: 工作者可以询问是否听懂他人所说的意思:或要求成员轮流做段落总结; 工作者可以问成员当别人不注意听你谈话时, 你有何感想等。

5. 同理、真诚和接纳

①同理就是工作者应该站在案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倾听也是同理心的表现。在认真倾听的基础上能够给予有效的回应, 让对方感到贴心、被理解了, 这种状态是人际互动的最高境界。工作者要使成员的同理心增强, 一方面可以通过自己表达同理心达到;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训练可以用“注意对别人言行的反应”、“角色扮演”、“给予及时回馈”等方式进行。②工作者必须是真诚( 坦白)的, 并且会对小组成员做出诚实的回馈, 使组员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真诚包括诚实与开放的心胸。真诚要靠自我了解来实现。真诚也应该包括工作者对成员不掺杂任何偏见, 对成员和小组的意见及时指出。

③工作者必须学会接纳。接纳就是接受, 工作者应该抱有谦虚的态度, 对组员的行为、语言和想法等接受, 然后加以仔细分析, 制定一套有效的援助、治疗方案, 以便有效地工作。

6. 向成员解释清楚工作者自己的角色

聚会一开始成员还是非常关心这些问题, 工作者在这一阶段有必要说明自己的角色。小组成员对工作者的角色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不论工作者的角色是促成者还是治疗师、援助者等, 让成员清楚工作者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7. 向成员解释清楚成员自己的角色

许多没有小组经验的成员, 在第一次聚会时往往不知道小组对自己有什么作用, 他们对一些问题问题非常关心和感到疑惑。工作者应该提前向成员说明小组的目标、规则、表达方式、自己所拥有的权利等内容, 鼓励成员大胆互动、表露、倾听、支持和对质等。8. 掌握几种相互认识的活动并加以灵活运用

①游戏:自我介绍、相互介绍、寻找相似点等

②缓解紧张气氛的活动:多说问候语;唱一些流行的歌,减少紧张气氛;利用聚餐、郊游、舞会、劳动等多种形式达成共识等二十、小组规范的定义(P192)

小组规范是指小组成员之间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规则与影响他人行为的方式, 包括: 保守秘密、彼此负责、参与原则、开放和诚恳的态度、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对小组和成员不满的表现方式等内容。规范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认同和默契, 它是在成员内部自发形成的, 而不是工作者附加的。规范有利于小组凝聚力形成,也是治疗的有利工具, 规矩使小组保持一种动态平衡和活力, 使个人的需求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规范引导小组的行为、安排小组的经验、制约小组的互动。当小组发展出规范时, 成员已经能彼此分享, 彼此之间已经可以通过语言与非语言规范进行接触。

★二十一、小组冲突时的工作(P202)

在这一阶段工作者的角色和小组规范形成阶段基本相同, 在这一阶段工作者的地位是轴承的位置, 角色是可变的角色。关于工作者解决冲突的方法和技巧, 现提出以下几种。

1. 包容

工作者应该认为冲突是很正常的现象, 是小组的自然整合过程, 不一定是坏事, 绝大部分小组都会经过这一阶段, 处理得当, 坏事会变成好事的。其一, 没有冲突的小组是不存在的,冲突是小组的正常现象; 其二, 许多矛盾是可以自生自灭的, 有时矛盾不公开化,反而有利于矛盾的解决, 若不加思考就将冲突公开化甚至上纲上线, 可能不利于矛盾的解决。

2. 冷静(不做冲动的反应)

不做冲动的反应。应该善于利用冲突, 冷静分析, 循循善诱。

①遇到冲突时, 工作员应该冷静和敏锐地觉察出问题症结所在, 不宜有威胁、指责、挑衅或惩罚的行为。

②冲突有其积极的意义, 工作者必须协助成员使用冲突, 其方法是澄清冲突的本质, 支持和协助成员去解决冲突所带来的紧张情绪。

③工作者协助成员澄清小组的过程时, 他可以将论题提升到意识的层面或使之语言化。

④工作者干预冲突时不可太早封闭冲突, 也就是工作者不能为了及早跨过冲突的障碍而粉饰太平, 刻意地使小组表现牵强的和谐。

3. 理性

所谓理性就是无偏见, 就是用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冲突。这种冲突无论是成员之间的, 还使成员对工作者的, 都应该持有“公心”。

4. 分享

工作者应该对冲突负责任, 敢于面对冲突, 决不回避矛盾。工作者只有懂得分享, 才会认真关注每一个组员的实际困难和他们的思想、情绪, 也才会对他们提供实质性的援助。

5. 稳定

面对冲突, 工作者为了整个小组的稳定, 应该尽可能协调各种矛盾。在冲突阶段工作者应该以大局为重, 表现出高超的协调

5

能力, 因为此时成员把工作者放在了“矛盾的焦点”位置, 他们

会把各种不满、指责、攻击等情感莫名其妙地发泄到工作者身上,

这时工作者应该表现出高度的同理、诚恳和接纳的态度, 只有这

样才能使小组渡过危机期, 顺利进入成熟期。

6. 焦点回归

就是把问题抛回给小组成员, 让他们自我解决。工作者把论题

抛回给小组是表现其轴承位置与可变角色的实质功能。所谓把论

题抛回小组是指工作者不担任最终的决策者, 而是一位提醒者

和鼓励思考的媒介, 他用启发性与示范性的表达以鼓励成员发

表不同的看法, 让任何引起争议的话题能透过共同的参与达成

共识, 也就是创造一个以小组为焦点的问题解决情境。

7. 充分运用下面两种游戏

这一阶段要充分运用建立价值、信念和角色扮演的游戏, 帮助

成员澄清价值两难困境, 解决冲突, 使小组顺利进入成熟和谐

过程。①认清价值观、修正信念的游戏:价值拍卖、鳄鱼河、冰

海沉船②角色扮演游戏:角色互换、角色冲突

8. 其他

①退却。一部分成员放弃争执, 如儿童放弃游戏、夫妻由于情

感破裂而离婚等。②压制。小组领导通过强制手段解决矛盾, 主

要有命令、暴力、强制解散等手段。③多数原则。即多数压制少数, 只不过不像前面的方法那么武断。④少数服从多数原则。经

表决, 少数服从多数。⑤妥协。双方各自让步, 达成妥协, 以求

取协调。⑥团体整合。经双方努力和磋商, 达成共识, 这是解决

冲突的最好方式。

二十二、小组评估(P230)

评估指就某个干预的效果或整个小组工作的效果进行的信

息收集的过程。小组评估指的是对小组的一次干预过程, 或在整

个小组过程中进行资料收集, 从而监测干预过程是否有效地完

成了其既定目标, 能够满足当事人的需要, 是否对当事人产生

任何有害的影响; 干预过程中, 哪些因素导致了预期的变化,

哪些因素导致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干预过程中的投入与产出之

间的比例是否合理。小组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了解工作过程的有效性, 组员改变的状况, 以及机构管理的有效性。小组评估是一种

工作方法和研究方法,它是每个小组工作者必须掌握的一个技巧, 贯穿于整个小组工作全过程之中。

二十二、小组评估的类型(P231)

根据小组的进程,分为以下几种:

1、策划评估。评估小组的设计和计划过程,主要包括收集

相关资料。在进行组前计划评估时社工要掌握以下资料:组员是

否自愿参与小组,参与小组的动机,每个组员的能力,组员是否

能够帮助小组实现目标等。

2、过程评估。又叫形成性评估,指对小组整个过程的评估,

包括:组员的表现评估,社工的表现和技巧评估等。

3、结果评估。通常在小组结束时,通过收集组员对小组内容、工作方法、社工表现等方面的评价,以检测小组是否完成了

目标。4、效率评估。将小组服务的成果与成本进行比较。

6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社会工作18种常用理论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将需求分为五种,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另外两种需要:求知需要和审美需要。这两种需要未被列入到他的需求层次排列中,他认为这二者应居于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之间。还讨论了需要层次理论的价值与应用等。 二、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三、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的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四、镜中我理论 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他的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1、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2、关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3、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五、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贝塔朗菲(1901~1972),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和理论生物学创始人,50年代提出抗体系统论以及生物学和物理学中的系统论,并倡导系统、整体和计算机数学建模方法和把生物看作开放系统研究的概念,奠基了生态系统、器官系统等层次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

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目

【北京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目】 1.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是( )。 A.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行为相适应 B.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个人情况(主观恶性与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C.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客观危害相适应 D.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下列不属于累犯的法律后果的是( )。 A.应当从重处罚 B.不得适用缓刑 C.不得适用假释 D.不得减刑 3.以下情况能成立共同犯罪的是( )。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识联络时的同时犯 C.同时实施犯罪而故意内容不同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 4.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端午节是夏季的节日,它的时间与哪个节气最接近? A.谷雨 B.立夏 C.小满 D.芒种 5.给折枝山茶花保鲜应该用什么?( ) A.淡盐水B.浓盐水C.淡糖水D.尿素 6.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常常看到冷冻室中冒出一股白雾,这是( )。 A.冰箱里原有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 B.冰箱里的冰升华后又凝结成小水滴 C.冰箱里的水变成水蒸气 D.冰箱外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7.文学名篇有时会涉及一些当地的特色民居,以下对应错误的是:①陈忠实——《白鹿原》——窑洞②林语堂——《边城》——吊脚楼③阿来——《尘埃落定》——骑楼④老舍——《四世同堂》——四合院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一名言出自( )之口。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庄子 9.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一条船不能有两个船长”,从管理的角度看,对这些话的如下解释,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领导班子如果有多个固执己见的任务最终会降低管理效率 B.对于需要高度集权管理的组织下不能允许有多个直线领导核心 C.一个组织中的能人太多必然会造成内耗增加从而导致效率下降 D.组织中不能允许存在两种以上的观点,否则易造成管理混乱 1、建国初期,为解决吃饭问题,我国将“北大荒”开垦成“北大仓”。今天,为了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我国抓住当前粮食等农产品相对充裕的有利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草)。我国农业生产的这一变化表明( )。 A.我国粮食问题已经解决 B.我国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C.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D.植树种草成为当前发展农业的主要任务 2、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 )。 A.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B.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维护世界和平 3、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 B.京津唐 C.沪宁杭 D.珠江三角洲 4、下列古诗名句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B.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社会工作者考试重点内容

第一章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1社会工作的含义:非盈利性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的职业活动。 2.我国社会工作的三种类型:普通、行政、专业社会工作。 3.社会工作的特点:专业性助人活动、注重社会价值、强调专业方法、注重实践、双方合作、多方协同。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1.社会工作在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解救困难、缓解困难、促进发展。 2.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 3.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相互适应。 4.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对象及要素 1.社会工作的对象:基本对象、扩大的对象。 2.社会工作的五大要素: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价值观、专业助人方法、助人活动。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1.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年龄层次)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特殊人群)妇女、残疾人、矫正、优抚安置,(服务领域)社会救助、家庭、学校、社区、医务。 第五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角色:直接服务角色、间接服务角色。 2.直接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 3.间接服务:管理者、资源管理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 4.社会工作者知识化基础:理论、政策、技术、文化。 5.能力要求:技术、文化、心理素质、持续学习能力。 第二章第一节(简单了解) 第二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1.国际社会工作价值观:服务大众、践行社会公正、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人类关系的重要性、诚信、能力。 2.六项基本原则(是根本性,但不具体化,不适用每一个具体实践环节):接纳、尊重、个别化、自决权和知情同意、保密、不批判等。 3.中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内容:对服务对象、专业实践、服务机构、公共福利发展、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五个方面的看法。 4.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内容:以人为本、回应需要,注重和谐、促进发展,平等待人、注重参与,道德与责任并举,个人潜能提升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第三节社会工作专业伦理 1.社会工作伦理主要六点内容:对服务对象、同事、机构、自身、本专业、全社会。 2.社会工作伦理难题:保密问题、情理合法问题、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自觉原则和家长制。 3.七大处理原则:保护生命、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自主和自由、最小伤害、改善生活质量、隐私和保密、真诚。 4.专业守则四大作用:保障专业要求开展工作,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有利于维护社会工作的专业形象、有利于社会工作者的成长。 5.社会工作守则十二项内容:尊重对象的权益、严守对象的秘密、公平服务大众、尊重同事的工作、恪守公私界限、维护社会正义、信守机构政策、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促进发展专业、约束不当行为、增进公共福利、共同执行守则。 第三章第一节人类行为 1.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五层需要。 2.阿尔德弗尔ERG理论:存在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禁毒社工个人工作总结

禁毒社工个人工作总结 【篇一:禁毒帮教年终总结】 木龙水管所2009年度禁毒帮教 年终工作总结 禁毒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康,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挽救和减少吸毒人员戒断毒隐远离毒品、健康有为是我们义不 容辞的社会责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根据县禁毒委、水塘 镇禁毒办的有关要求,我所的禁毒工作在县委和水塘政府的统一领 导下,成立了禁毒帮教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有效的开展了禁毒帮教 的各项工作,一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县禁毒委、水塘镇禁毒办的禁 毒帮教工作指导方针开展各项工作,现将禁毒帮教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根据县禁毒委、水塘禁毒办对2009年禁毒工作方针,我所针对当 前禁毒工作的新形式、新挑战,狠抓落实,严密部署。确定屠元波 副所长负责禁毒专项工作,成立了禁毒帮教小组,落实工作任务, 制定了帮教制度、帮教计划和帮教措施,紧密配合水塘镇禁毒办的 工作,及时索取帮教对象的有关资料和个人信息,按时报送月卡和 帮教资料等,及时与水塘镇派出所取得联系登门走访,开展帮教工 作 二、帮教入户,提高禁毒认识 根据帮教对象个人信息资料,帮教小组与涉毒人员家庭取得联系, 我们从家庭成员关系和周围群众中了解情况,调查了解帮教对象吸 毒的历史和发展的过程,以及给家庭造成的影响,从家庭成员调查 对吸毒者的态度,以便为正确引导对象戒毒制定措施。使其彻底醒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和给家人造成的伤害,以及自己承担的家庭 责任和社会责任,并表示有决心断掉毒隐,远离毒品重新成为社会 有用之人。自戒毒后,已有两年未吸。 三、家人配合,营造禁毒氛围 了解帮教对象的家庭情况和发生原因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 具体措施。一是积极与家庭成员沟通,积极开展“四帮”(帮思想、帮 心理、帮就业、帮生活)活动,把吸毒者当做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要正确对待;二是创造良好的戒毒环

社区社会工作

1962年,美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课程委员会正式承认社区工作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 社区社会工作和个案工作、团体工作一起,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中以及社会工作教育 中的三大基本工作方法。 社区社会工作是较迟被确认为社会工作的一种介入方法。 社区是社区社会工作的载体和对象 社区概念普通应用于社会学、政治学、宗教学以及哲学等学科,正是由于这种广泛的使用,致使社区没有一个共同而清晰的定义。 地域是社区的首要因素。 “社区”这一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其著作Gemeinschaftund Gesellschaft 中首先提出。 社区中社会关系的基础是某种自然意愿。 中文“社区”一词是20世纪30年代初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根据滕尼斯的原意而首创。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帕克是最早对社区下定义的社会学家之一。他强调的是地域和人群的汇 集以及人群之间的互动。 菲利普在《概念到应用》中指出: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的、共同实现多目标的人所 构成的群体,在社区中,每个成员可以过着完整的社会生活。他强调的是特定地域、共同 实现的多元目标、群体三个要素。 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 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社区要素包括: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社会心理要素、社会组织、公共设施要素 社区人口涉及要素包括: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 社会心理交织着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但以感性因素为主。 社区的特征包括:区域性、共生性、聚集性、多样性 社区分类:按照社区结构及特点,可分为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这主要是从生产方式及生 活方式之差异做出的分类;按照社区功能,可分为工业社区、农业社区、商业社区、文化 社区、旅游社区等。 从社会工作去看社区的意义:社区是一个工作环境;社区是一个互相照顾的网络;社区是 影响社会政策的基地。 社区的基本功包括:经济生活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社会福 利功能 经济生活功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社会化就是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当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 过程。 社会福利功能从广义说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公共福利等。 社区服务是指社区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 以社区为单位,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群众的自我互助服务为基础,突出重点 对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专业性社会服务活动。 第三产业是指除了工业、农业以外的所有行业,包括商业、金融、旅游、饮食以及信息等等。 社会保障有两类:一是生活经济保障,二是生活服务保障 社区服务的特点:非营利性、地域性、专业性、综合性 社区服务的原则:理论指导原则、全面规划原则、突出重点原则、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原

2019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知识点汇总Ⅰ

2019年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知识点汇总Ⅰ 单选题 1、基于人与环境和人际之间的关系而建立的一种小组模式,旨在通过组员之间、组员与小组及社会环境之间、小组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促使组员在小组这个共同体的相互依存中得到成长,增强组员的社会功能,提升其发展能力。这是小组工作的哪种工作模式?() A.社会目标模式 B.治疗模式 C.互动模式 D.发展模式 答案:C 社会工作目标模式强调“共同体”,治疗模式强调“改变”,互动模式强调“组员互动”,发展模式强调“人有潜力”。结合题中和每个模式强调的关键词,正确答案是C。 单选题 2、社会工作者小张为患有绝症的高大爷提供服务有三年了,双方建立了高度信任的关系。高大爷把小张当做自己亲身儿子看待,有很多没有跟儿女提起的事情,他都会跟小张说。有一天,小张在与高大爷的谈话中得知他有数额不小的银行存款,但又不愿意留给子女。面对这种情况,小张应当()。 A.告知高大爷的家人 B.根据保护隐私原则,为高大爷保守秘密 C.与高大爷面谈,了解他日前的苦恼和生活状况 D.劝说高大爷将存款转给自己的孩子 答案:B [解析] 为服务对象保密是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之一。未经服务对象同意或允许,社会工作者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涉及服务对象个人身份资料和其他可能危害服务对象权益的隐私信息。除非特别情况下必须透露有关信息时,社会工作者应向机构或有关部门报告,并告知服务对象有限度公开隐私信息的必要性及采取

相关保护措施。如果在紧急情形下,必须打破保密原则而来不及提出报告,社会工作者事后以后应当提供相关的证据并补办手续,以记录必要的工作程序。本题所述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小张应为高大爷保守秘密。 单选题 3、社会工作的灵魂是()。 A.价值观 B.工作方法 C.助人活动 D.服务对象 答案:A [解析] 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即以帮助他人、服务于他人、促进社会福利和社会公正为自己行动的目标。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只有在牢固的价值观的指导下,社会工作者才会自觉地、持久地开展工作,才会尽最大可能去帮助他人。 单选题 4、关于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包括解决社会问题 B.包括促进社会公正 C.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革命 D.最终目的是推动社会进步 答案:C [解析] 社会工作不但要对有困难、有需要的人和群体进行服务,而且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在社会层面的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及推动社会进步等。 单选题 5、社会工作督导是一个提升社会工作效能的过程,其根本目标是()。 A.协助社会工作者共同完成任务

社区社会工作名词解释

1.所谓的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2.社区服务:是指在社区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以社区为单位,以一定层次的社会组织为依托,以群众的自我互助服务为基础,突出重点对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从提高起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专业性社会服务活动。 3.社区社会工作的长远目标:是指在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为了促进一些长远计划达成而做的一些工作实施计划和目标。 4.功能社区:是指“一群有共同背景、共同需要或面对共同问题的人,他们未必在同一区域里面的,但他们都拥有共同利益。 5.义仓是由政府课税或是富户义捐的粮食存储到仓库里,由官府派人管理用于赈灾。 6.社区发展:是指社区基层组织和居民以及政府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提高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进步的过程。7.社区发展模式:是指在一个社区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的方式,广泛参与社区事务、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发展的社会工作。8.社区照顾的涵义:就是社区工作者动员社区资源正常合法的方法来帮助他人。9.社会保障表述为: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苦难时期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10.社会救助:社会救助又称为社会救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保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种制度。 11.社区保障:是指由社区工作者调动社区资源,组织和协调社区有关方面,以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采用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以社区居民为对象,达到社区稳定,社会发展的目的,积极创造条件为社区成员争取并为其保障基本的生活条件和福利水平。12.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以某一时期制定出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为依据,给予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社区居民一定的社会救济和社会帮助,使其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 13.“双治疗”模式:是指既进行生理的治疗,进行心里的治疗,双管齐下为老人及其家庭解决实际问题。14.社区:所谓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由具有相互联系、共同交往、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15.社区服务:是指在社区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以社区为单位,以一定层次的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群众的自我互助服务为基础,突出重点对象,面向全体居民的、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专业社会服务活动。 16.青少年服务:是指为青 少年以及幼儿的身心健康和 成长发展在物质和精神方面 提供的各种帮助和服务。 200707 17.老年人服务:是指通过 一系列专业性工作,对老年 人提供生活、休闲、娱乐等 多方面的社会保障。 18.残疾人服务:是指通过 医疗的、工程的、心理的、 社会的以及其它手段,对社 区内残疾人进行物质的和精 神的帮助,为他们能像正常 人一样就业、生活提供必要 的条件。201010 19.生活服务:就是指为了 方便和有利于居民生活而提 供的各种有偿和无偿服务。 20.社区经济:是指以城市 中的街道、社区委员会、居 委会,农村中的行政村或自 然村为主体,立足社区自身, 调动和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 资源,利用社区的力量发展 并服务于社区建设的各种经 济实体之经济活动总称。 21.社区研究:是指运用社 会学理论与方法对社区所进 行的实地调查与理论分析工 作,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研究 方法的具体运用,是一种能 够比较充分地体现社会学学 科特点和方法的社会研究形 式。 22.文献分析法:也称为历 史文献法,是一种通过对文 献资料的检索、搜集和阅读 来积累材料,进而对研究对 象开展深入的历史考察和分 析的方法。 23.统计调查法:是一种借 助于定量化的调查方式,是 通过对大规模样本进行调 查,收集资料并对资料展开 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 24.实地调研法:是一种通 过深入调查现场,利用观察、 访问、座谈等方法收集特定 对象的资料,对调查对象进 行深入解剖的方法。 25.问卷法:是运用统一的 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向 各个被调查人了解情况与意 见的一种方法。 26.访谈法:是调查者直接 向被调查者口头提问,通过 与被访者交谈并记录的方式 而了解有关社会实际情况的 一种方法。 27.观察法:是研究者根据 研究课题,直接感知与记录 正在发生的一切同研究对象 和研究目标有关的社会事实 的一种调查方法。201110 28.测验法:是以间接的方 式收集个人态度、人格结构 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资料的方 法。 29.社会心理:是一种较低 层的社会意识,它直接与日 常社会生活相联系,是一种 不系统,不定型,自发的反 映形式,表现为感情、风俗、 习惯、成见、自发的倾向和 信念等。 30.社会化:就是个体通过 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 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 体中去的基本过程。 31.社区社会工作:是运用 专业性的理论知识和技术, 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对 象,以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 为目标,以社区发展和社会 进步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 社区居民互助精神为追求, 调动和利用社区资源,积极 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 提高社区福利水平,促进社 区发展的过程。 32.社区社会工作的近期目 标:是指在社区建设与社区 发展过程中,为了促进一些 在未来较短时间内就可以具 备条件实现的规划之达成, 社区社会工作所要制定和规 划的一些工作实施计划与目 标。 33.社区社会工作的长远目 标:是指社区建设和社区发 展过程中,为了促进一些在 未来较长时间内才具备条件 实现的规划之达成,社区社 会工作所要制订和规划的一 些工作实施计划与目标。 34.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就是通过细致而具体的社区 工作,解决客观存在着的影 响社区发展以及居民生活和 工作的各种社会问题,提升 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发展。 35.功能社区:是指一群有 共同背景,共同需要或面对 共同的问题的人,他们未必 居住在同一地域社区内,但 他们都拥有共同的特质及利 益,所以又可称为利益社区。 36.院内救济原则是指:只 有病人,老人,残疾人与寡 母才可获得的救济。 37.保息六政:《周礼》记载, 大司徒以保息六养万民,这 就是慈幼、养老、赈穷、恤 贫、宽疾、安富。3-119 200707 38.义仓:是由政府课税或 由富户义捐的粮食储存到仓 库,由官方派人管理,遇到 荒年或青黄不接时,出仓以 赈济难民,属于赈济性质。 3-121 39.社仓:这是由人民自行 组织,或由政府督导人民办 理类似一种农贷合作组织的 救济设施。具体为,由各地 人民捐集粮食,或由政府贷 给粮食,在各乡设仓储存, 遇凶年或青黄不接时以救济 邻里贫户。 40.吕民乡约:是宋代蓝田 吕大均及其兄弟,邻里亲友 以书面的形式约定成发起 的。其内容分为德业相励, 过失相规,礼俗相交和患难 相恤等四大项。 41.乡约:乡约制度是我国 古代社区组织的创举。所谓 “乡约”即住在邻近地区的 人共同遵守的规约。 42.布施:按佛教的说法, 尽可能地施财产于别人,给 别人方便,就等于给自己方 便,自己最终会得到福报。 43.福田:就如农夫在地里 播种一样,必然有秋收的回 报,同样的道理,多行善事 于前,将受诸报于后。 44.人道主义:是一种把人 类追求真、善、美,把人们 的权利、价值和尊严放在首 位来考虑的哲学价值观念 45.社区发展模式:是在一 个社区之内,鼓励居民通过 自助及互助的方式,广泛参 与社区事务,解决社区问题, 推动社区发展。 46.社区行动:是社区工作 者激发社区居民行动起来, 将制定的计划付诸实施的过 程。换言之,社区行动就是 调动社区一切力量,采取具 体措施,求得权力与资源再 分配,以达到解决社区问题, 促进社区发展之目的。 200707 47.所谓教育者角色:就是 协助案主认准要解决的问题 以及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并帮助人们积极想方设法摆 脱困境。 48.所谓资源提供者角色: 指社区工作者动员和利用一 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会资 源,如经费、人力、社会关 系、甚至各种宣传需要的会 场、报刊等等。 49.所谓鼓动者角色:指社 区工作者帮助弱势群体分析 自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 素,提高战胜困难的勇气和 信心 50.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 是指社区社会工作本身所要 求的工作标准,是社区工作 者在开展具体的工作时所需 要遵守的准则。 51.社区照顾:是社区工作 者动员社区资源,运用正式 的和非正式的支持网络,联 络社区内政府和非政府的机 构,通过合作和协调,以正 式合法的社会服务机构来为 有需要的人提供援助性服 务。 52.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 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 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 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 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 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 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53.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 济,是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 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 他经济,社会原因而无法维 持最低生活水平的社会成员 给以救助,以保证其最低生 活水平的一种制度 54.社会保险:以国家为主 体,对有工资收入的劳动者 在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 力而无工作即失去生活来源 情况下,通过立法手段,运 用社会力量,给其以一定程 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 继续保持其基本生活水平, 是保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一 种制度。 55.社区保障:是指由社区 工作调动社区资源,组织和 协调社区有关方面,以国家 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采 用社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 和技巧,以社区居民为对象, 积极创造条件,为社区成员 争取并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 和福利水平,达到社区稳定, 社会发展的目的。 56.农村社区社会工作:就 是专业性的社区工作者以社 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工作的 基本方法,在农村社区中, 以乡镇社区为空间范围,以 农村社区居民为对象,调动 社区资源,有计划,有步骤 地从专业的角度解决农村和 农民问题,以减少社会冲突, 提高农村社区的社会福利水 平,促进农村社区的稳定与 发展。 57.最低生活保障线:指一 个地区(城市社区一般以一 座城市的范围为实施单位, 农村社区一般应以一个县或 更小的范围为实施单位)根 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和居民 收入水平而确定的维持居民 基本生活的最低支出标准。 200910

最新社区工作者考试基础知识点

社区工作者考试基础知识点汇编 1、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项: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二是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三是责权统一,管理有序;四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五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2、城市社区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社区服务;二是社区卫生;三是社区治安;四是社区环境;五是社区文化;六是社区组织。 3、社区工作者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答:在我国,作为职业化的社区工作者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1)政治素质。(2)思想素质。(3)思想道德素质。(4)业务素质。(5)能力素质。 4、什么是社会工作? 答: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 5、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有哪些? 答: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有两方面:从社会使命看,强调“扶弱济贫”,以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需求为己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专业使命看,强调“助人自助”,所谓“助人”是在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出现困难时,社会工作者向其提供专业的服务和支援,所谓“自助”是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来整合社会资源,挖掘潜能,推动困难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强”。 6、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和间接社会工作方法。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间接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与咨询、社会工作研究。 7、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答: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 一是价值理念。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 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

社会工作实务重点知识点汇总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第一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 一.接案 1.服务对象来源:主动求助者 由他人或其他机构转介而来 社会工作者通过外展服务成为服务对象 2.服务对象类型:自愿型和非自愿型 3.面谈主要任务: (1)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 (2)澄清角色期望与义务 (3)激励并促使服务对象进入角色 (4)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政变 (5)达成初步协议 机构和社工者可提供的服务、对服务对象的问题的初步界定、相互角色期望及暂定的工作时长 (6)决定工作进程 终止服务、转介其他服务,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4.面谈的技巧: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 治疗性沟通:通过交往选到一个人对其他人进行帮助的日的 (3)倾听 5.资料收集的内容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及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6.资料收集的途径 (1)询问(会谈、角色扮演、问卷) (2)咨询 (3)观察(家访或深入社区调查) (4)利用已有资料 (5)问卷调查 7.接案注意事项 (1)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遇到紧急情况跳过接案等程序.直接进行干预程序 (2)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3)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先易后难,为服务对象建立信心 (4)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二.预估 1 预估的主要任务 (1)识别服务对象问冠的客观因素 背景资科、所处环境、问题持续的时间、使用过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2)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主观因素 服务对象的实际感受 (3)识别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及足问题延续的因素 (4)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的积极因索即找到积极的资源帮助解决问题

(5)决定提供服务的方式和内辑 2 预估的基本步骤 (1)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与需要 ▲服务对象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冈 服务对象对问题的看法 服务对象对问题处理方法的看法 政府的政策 与资源网络的联系 (2)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并作出预什摘要 ▲对服务对象的问题与需要作出解释 ▲列出解决问胚口标及先后次序 ▲决定介入的策略 ▲撰写预估摘要 对服务对蒙自身系统的预估 对胜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 对服务对象所处社会系统的预估 三.计划 1制训计划原则 (1)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 (2)尊重服务对象意愿 (3)详细而具体 (4)计划与工作的目的、宗旨相符 2制订计划方法 (1)确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2)向服务对象解释设定目标的目的 (3)共同选择适当的目标 (4)与服务对象讨论目标的可行性和可能的利弊 (5)确定目标并决定目标的先后次序 (6)目标要具有具体、可测、可操作性 3 介入方法:个人辅导、小组活动、礼区介入、网络构建、政策倡导 4 介入系统:个人、家庭、小组、社区及宏观社会系统 5 介入行动:危机干预 资源整合 经济援助 安置服务 四.介入 1介人类型 直接介入、问接介入、综合介入 2介入原则 (1)以人为本,服务对象自决 (2)个别化 (3)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 (4)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 (5)瞄准服务目标 (6)考虑经济效益

社工机构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社工机构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和壮大,社会工作机构作为凝聚社会工作人才资源,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传递社会福利的平台和载体,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社工机构年度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xx年4月,我正式进驻东莞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驻校社工。作为驻校社工,我始终积极工作,主动学习,不断反思自己,总结工作中积累到的经验,并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作为正阳驻附小社工的小组联络员,在做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我还积极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好机构与社工、机构与用人单位、社工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桥梁。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谈本人在各方面的表现情况。 一、 本职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宣传工作 作为首批上岗的驻校社工,宣传很重要,因此在进驻学校最初,我在熟悉学校的同时,积极的向学校宣传自己,针对老师、学生、家长三个层面,开展社工的宣传工作,根据对象的不同特性,采用相应的宣传方式。比如针对老师,采用专业性较强的宣传单张;针对学生,采用趣味性较强,通俗易懂的图文结合的海报,如“认识社工姐姐”宣传海报、小组活动海报、“社工姐姐拜大年”迎新海报、“珍爱生命学会感恩”海报等。抓住机会走进学生群体、和学生一起聊天、做

游戏,和他们初步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针对家长,通过参加家长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进行宣传,并开通了家长咨询热线,对于家长的来电,我积极的走访班主任了解情况,辅导学生,并回复家长、并建立起家校结合的工作模式。 在通过一些列的自我宣传之后,附小的学生们开始知道学校有两个“社工姐姐”,学校开始给我们安排工作,开始有老师找我们帮忙,在接触的过程中,我无时无刻不在谨记自己“社工”的身份,即使是帮助老师做简单的“打字”工作,我也会和他们聊天,了解学生,同时也进行社工宣传。 本学期由我负责学校广播站的工作,我充分的整合利用这一资源,通过广播进行社工知识、心理健康知识、法制知识的宣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更要好好的发挥宣传栏、广播站这些宣传阵地的作用,整合更多的可利用资源,协助工作的开展。 (二)活动的开展 前期宣传活动最直接的成果体现就是学校的接纳和认可,我们的活动开始慢慢的开展起来。学校、学生和社工之间开始彼此了解,于是我根据学生的特性,开始积极的走进班级,走近学生,开讲座、做游戏,课间聊天,初步建立关系。走访班主任,了解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班级特性,以及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并虚心向老师们请教学习、弥补自身的经验不足。 我所负责的讲座有青春期知识讲座、追星教育讲座、人际交往讲座、正确对待网络讲座。其他的活动如“他乡同龄人”、“环保手抄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的必考知识点归纳(新颖)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含义与特点 1.我国对社会工作的三种不同理解 (1)普通社会工作(2)行政性社会工作(3)专业社会工作 2006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保障,确定职业规和从业标准,加强专业培训,提高社会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抓紧培养大批社会工作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提高专业化社会服务水平。”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遵循专业伦理规,坚持“助人自助”的宗旨,在社会服务、社会管理领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2.社会工作的特点 (1)专业助人活动 (2)注重专业价值 (3)强调专业方法 (4)注重实践 (5)互动合作 (6)多方协同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目标和功能 3. 社会工作的目标 { 服务对象层面{ 解救危难 缓解困难激发潜能促进发展社会层面{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文化层面{弘扬人道主义促进社会团结 4. 社会工作的功能 { 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 恢复弱化的功能 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对社会的功能{ 维护社会秩序 建构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进步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要素 1. 社会工作的要素 (1) 社会工作的对象(社会工作的基本要素) ①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发展较快国家和地区,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社会上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 上讲最需要帮助的人。如: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精神病患者;因 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发展中国家,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最值得帮助的人”。如孤儿、孤寡老人、 残疾人、因自然灾害和社会原因而陷入困难境地的人。 ② 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而需要帮助的人

0281 社区社会工作简答题

简答题 1.社区的基本功能? 1-13 1)经济生活功能;经济生活功能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这是社区的首要功能。 2)社会化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参与功能; 5)社会福利功能; 2.社区的服务的特点? 1-18 200707 1)社区服务的非营利性; 2)社区服务的地域性; 3)社区服务的专业性; 4)社区服务的综合性; 3.社区服务的原则 1-19 201010 200707 1)理论指导原则; 2)全面规划原则; 3)突出重点原则; 4)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原则 4.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1-20 200910考论述 1)老年人服务; 2)青少年服务; 3)残疾人服务; 4)生活服务; 5)再就业服务 5.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对社会现代化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 1-27 第一,协调社会有序发展; 第二,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 第三,发展与服务,建设与排扰的统一 6.新保守主义的主要观点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认为自由市场制度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二,强调助人自助的精神; 第三,社会福利必须采取选择性原则 7.社区民主主义的重要理论有? 1)社区民主主义强调要建立人人能参与决策的制度; 2)建构新社会有多种必要条件; 3)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促成制度的建立。

8. 试述“人道主义”的基本观点 200810 200807 4-166 1)承认每一个人生而平等; 2)人类行为具有平衡其需要和环境之间关系的功能; 3)人类生而自由; 4)基于“人权”、“人道”和“仁爱”,个人之间,社会和个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5)通过各种努力,要预防社会病态,社会罪恶的发生,改变社会不公平的状况; 6)人人都有尊严,必须得到尊重; 7) 所有的人都有追求自由平等、自我发展、自我决定之幸福生活的权利。 9、社区分析表现在几个方面? 201010 200807 1)社区环境分析 2)社区人口分析 3)社区问题分析 4)社区需要分析 5)社区资源分析 6)社区指标分析 10.社区社会工作的原则? 200910论述 1 以社区发展为目标的原则; 2以人为本原则; 3社区居民自助参与原则; 4社区自决原则; 11.社区行动的方法: 1)召开会议; 2)集体行动; 3)通过教育和宣传等手段; 4)协调工作。 12.社区照顾的专业过程有: 1)资源调动; 2)社区联络; 3)社区教育; 4)社会照顾训练。 13.社区研究的一般方法 1-42 1)文献分析法;第二,统计调查法;第三,实地调研法; 14、简述如何协调社区各组织的关系? 1)分析组织结构 2)分析组织工作 3)分析组织过程 4)分析组织环境 5)分析社区组织关系

社区工作基础知识题库

社区工作基础知识题库 一、选择单项题 1、社会工作又可称为()。 A.社会服务 B.社会福利 C.社会安全网络 D.社会保障 2、社会工作是一种()。 A.自发助人活动 B.营利活动

C.专业助人活动 D.提供物质救助的活动3、矫治服务是指()。 A.针对监狱中的犯人的社会工作 B.针对社区中的犯罪人员的社会工作 C.针对监狱和社区中犯罪人员的社会工作 D.针对犯罪人员家属的社会工作 4、社会工作专业对服务对象的基本功能之一——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是指()。 为贫困家庭提供所需物资A.让个人及家庭能够承担起基本社会责任B. 让人们过上好日子C. 让公民获得权力D. 。5、“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的含义是() 在环境中解决个人的问题A. D.个人的社会性问题与环境有关,个人的生理问题与环境无关 6、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指()。 A.由于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 B.所有的社会成员 C.贫困人员 D.遭受各种困难的人员 7、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是指()。

A.社会工作服务的人数增加了 B.社会工作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 C.弱势群体的人数扩大了 D.贫困群体扩大了 8、下列哪一项是社会工作专业的要素?() A.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B.救济物资 C.心理辅导 D.社会政策 9、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的角色?() A.服务提供者 B.支持者

C.倡导者 D.资源争取者 10、老年人社会服务是指()。 A.照顾老年人 B.治疗老年性疾病 C.老人赡养 D.用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帮助老人解决其面临问题的服务 11、社会工作者的政策影响人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能()。 影响政策A. 决定政策B. 制定政策C. 发布政策D. 。、社会工作者的研究者角色是指社会工作者是()12 研究人员A. 兼职做研究B. 研究助理来源:C. 对服务对象的研究评估D. 。、社会工作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是指()13

社会工作导论知识点

名词解释(选6)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方法,专业助人是社会工作 的本质,社会工作是持利他主义的助人理念,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职业性服务活动。 2.慈善组织会社:以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活动的一个组织。 3.友善访问: 4.睦邻组织运动:或称社区睦邻运动, 是通过对社区进行改良来实 现助人目标的一场运动。 5.社会福利:通过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安排来解决社会问题, 满足公 民的社会需求, 提升公民的生活质量。 6.激进女性主义:把妇女看做在社会中被男性压迫的角色, 这种压 迫以两性的生物差异为根基。在婚姻中两性是相互对立的个体, 女性被男性支配。P155 7.伦理守则: 伦理守则就是将专业价值观念和职业信念加以条理化 和详细地明确,以倡导的积极方式和强制的消极方式来规定和约束专业人员的行为。 1保护生命原则2完全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3自主和自由原则4最小伤害原则5改善生活质量原则6隐私和保密原则7真诚原则8符合规章 P112-113 8.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在利他主义的价值理念指导下, 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的个人

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以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潜能, 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的一种社会工作方法。 9.小组工作:指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 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 以及更有效地处理个人、群体或社区的问题。 10.宏观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重要部分, 是日益得到重视的社会 工作类别, 是促进社会公正的积极手段, 是指在机构和社区内引导积极的社会变迁的相关专业活动。 11.社区工作: 是以一定社区居民为对象, 帮助社区居民认识社区存 在的社会问题, 动员调配社区资源, 解决社区的社会问题, 以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 12.社会政策:是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重要领域, 是一个动态过程。 是通过国家立法和政府行政干预, 解决社会问题, 促进社会安全, 改善社会环境, 增进社会福利的一系列政策、行动准则和规定的总称。 1.社会福利的功能 ⑴以不同的方式分配和再分配公民的收入; ⑵在社会福利体系中, 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和谐; ⑶社会福利本身也是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它可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稳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