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A、人才

B、创新

C、科学技术

D、中共产党

3、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4、毛泽东论述中国工业化道路基本思想的著作是()

A、《论十大关系》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发展科技和教育

C、发展生产力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6、江泽民提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GDP总量

B、科学技术

C、生产关系

D、科学知识

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8、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9、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10、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11、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

A、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B、只有按照苏联的模式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C、要独立思考,“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

D、要全盘否定苏联的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

1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A、高速发展生产力

B、共同富裕

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D、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13、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

14、20世纪50年代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5、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

A、刘少奇

B、毛泽东

C、陈云

D、周恩来

16、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是照搬了()

A、美国经验

B、西欧经验

C、苏联经验

D、南斯拉夫经验

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人民当家作主

C、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8、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

A、社会主义的本质

B、社会主义的特征

C、社会主义的目标

D、社会主义的原则

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0、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劳动对象

B、人

C、劳动工具

D、科学技术

21、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

D、解放生产力

2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 )

A、党的十三大

B、1992年南巡谈话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党的十三大

23、十六大报告指出,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创新

B、实事求是

C、发展

D、廉洁

24、在中共八大的报告和决议中,中共中央提出了( )

A、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C、反对个人崇拜

D、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2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6、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7、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

A、实行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D、生产力高度发达

2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拉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9、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

A、它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B、它的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C、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得物质文化生活

D、它的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30、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稳定得国内政治环境

B、四项基本原则

C、和平安定得国际环境

D、自己的发展

31、邓小平曾说过:“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

A、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得时期

B、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还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影响

3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A、号召人民生活节俭,抑制社会需求

B、用发购物票的方法计划分配社会产品

C、发展生产力

D、要求企业增加产品的数量,减少花色品种

33、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以德治国

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为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

35、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36、社会主义本质把()摆到了首要位置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改革开放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共同富裕

37、邓小平在领导全党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的本质

A、社会主义

B、市场经济

C、实事求是

D、马克思主义

38、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段话说明了()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

D、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3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

A、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B、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C、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发展生产力上来

40、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 )两个阶段

A、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

C、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多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

1、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讲话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有()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B、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C、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D、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邓小平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所作的重要论断有()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D、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

E、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根本原则是()

A、公有制占主体

B、按劳分配

C、发展生产

D、共同富裕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5、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主要是因为()

A、科学地把握了中国的具体国情

B、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C、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准确把握了时代的要求

6、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提出()

A、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B、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

C、要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E、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

7、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时,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

A、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阶段

B、高级形式的社会主义阶段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E、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

A、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B、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C、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

D、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永不变质

E、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9、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现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10、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 )

A、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B、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D、由党的宗旨所决定的

11、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论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属性包括( )

A、实现共同富裕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实现社会和谐

1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每一个新的社会制度固有的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和方式却不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特点是( )

A、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

B、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C、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13、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主要有( )

A、社会主义本质论

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思想

C、“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D、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

14、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15、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采取苏联模式的原因有( )

A、苏联给新中国的援助和支持

B、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封锁、禁运和遏制

C、苏联在工业化建设中的高速度,显示了苏联模式的威力

D、中国没有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E、苏联模式适应了新中国在工业化初期着重发展重工业的需要

1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

A、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

B、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中苏关系决裂

D、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17、10年探索中,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取得的积极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 )

A、《论十大关系》

B、中共八大文献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E、《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

18、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涉及到的重要方面有( )

A、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B、经济建设

C、经济体制改革

D、民主政治建设

E、思想文化建设

19、从50年后期开始,由于“左”的错误的影响,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主要错误有( )

A、急于求成,盲目冒进

B、把变革生产关系绝对化,以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越大越公越好

C、不重视发展生产力

D、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E、奉行闭关自守政策

20、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完善生产关系

C、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D、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 )

A、是社会主义国家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根本途径

B、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C、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问题的关键

D、选择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能借鉴外国经验

E、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需要

2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中共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上提出的思想有(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B、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

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E、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制度

23、邓小平回答和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意味着()

A、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B、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的实践指导意义

D、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

A、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性地位

B、突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C、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D、在目标层次上界定了社会主义本质

25、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的的统一

26、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C.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27、实现共同富裕是()

A.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内容

B.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D.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28、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A、就要坚持改革,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不断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就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C、就要积极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

D、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是发展

29、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这里的“认清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

A、现实社会的性质

B、现实社会的发展阶段

C、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

D、社会的阶级构成

30、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对外开放

B、按劳分配

C、发展生产

D、共同富裕

31、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道路艰辛探索取得的宝贵经验成为()

A、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基础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条件

C、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基础

D、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32、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A、科教兴国

B、科学技术实力

C、国民教育水平

D、人才强国

四、材料分析题

(一)[材料] 新中国5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历史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更多的体现。第一,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加了10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7.7%。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钢产量跃居现在的第一位,原油产量跃居第五位,粮食产量增长了3.3倍。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格局。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贫困状况有了极大改善。二十多年来,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消费晶零售总额平均递增17.2%;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目前的2000万人以下。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涵是什么?

(二)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分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试述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案例呈现:

邓小平沉重“问号”启动改革

“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时,中国千疮百孔,整个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严峻的现实使邓小平对“文革”这样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这种“优越性”打出了沉重的问号。1977年12月26日在会见外宾时说:“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197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他又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说“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也是发出了重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文革”结束后,人们急切地想了解外部世界的面貌,从1978年起,国家领导人多次出访发达国家。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团赴西欧访问,欧洲经济的自动化、现代化、高效率,给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西德一个年产5000万吨褐煤的露天煤矿只用2000工人,而中国生产相同数量的煤需要16万工人,相差80倍。法国戴高乐机场一分钟起落一架飞机,一小时60架;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半小时起落一架,还搞得手忙脚乱。代表团成员之一、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王全国后来说:“那一个多月的考察,让我们大开眼界,思想豁然开朗,所见所闻震撼每一个人的心,可以说我们很受刺激!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王震访问英国,他听说约占全英国人口70%的普通老百姓,都拥有在中国人看来相当阔绰的私人住宅和家用轿车,每年度假可以出国旅游,感到非常惊讶。他想失业工人大概是一贫如洗吧,带着“访贫问苦”的明确意向来到一个失业工人的家。一看,真有点“眩晕”——这个失业工人住着一栋100多平方米的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装饰柜子里有珍藏的银器,房后还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小花园。由于失业,他可

以不纳税,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王震看后感慨良久。没想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工人,生活水平比中国的副总理都要高。他了解到,英国的清洁工每周收入约100英镑,开电梯的工人每周收入150英镑。据专家计算,1978年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是1:42.3。我们的东临日本,东京的大型商店商品多达50万种,而北京的王府井百货大楼仅有2.2万种,相比之下,我们“实在觉得很寒碜”。大家无不痛心疾首于这样的现实:中国太落后了,这些年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必须坚决改革。

(摘自曹普《邓小平沉重“问号”启动改革》,《学习时报》,2008年9月29日,10月6日)案例讨论:

1、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

2、你怎样认识社会主义?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 干后括号内) 1、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2、邓小平指出,建国以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改革开放过程遇到的 一些疑虑和困扰,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B.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3、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落后的根本标准是() A、能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能否建立和发展民主 C、能否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 D、能否提高综合国力 4、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概念是在() A.1978年B.1980年C.1985年D.1992年 5、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 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发展科技和教育 C、发展生产力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 8、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怎样解决这一主要矛盾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什么是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最终取决于()A、社会主义公有制程度的不断提高 B、按劳分配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10、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起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三1.1《国家的本质》word练习题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1.1国家的本质课后知能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 一、选择题 1.“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健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对恩格斯的论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C.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D.国家是为社会谋福利的组织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国家是为社会谋福利的组织的说法否认了国家的阶级性,故选D。 【答案】D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①享有民主的主体例外②专政的对象例外③它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④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国家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区别在于阶级性例外,①②③④都属于两者的区别。 【答案】D 3.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农民工代表提出了不少关于社会保险、工资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意见和建议,使我们在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听到了农民工的声音。这体现了()

①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②我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物质保障④我国民主的主体是全体公民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农民工代表参与国家管理,说明我国民主制度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①②正确。 ③材料没有体现,④说法错误。【答案】A 4.“没有合适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B.合适的健康的政体,对维护和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有着严重作用 C.有什么样的国体,就有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特定的政体 D.政权组织形式例外,但它的阶级本质是相同的 【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C项否认了政体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D项观点错误,抹杀了政体的阶级性。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5.围绕“美国民主”和“中国民主”哪种民主是更高类型的民主,有两位同学各持己见。 甲:在美国,人们可以解放地演说、游行、集会,发表例外政见;每届总统大选,更是热热闹闹,民主气氛深刻。这一切,在中国远远不及。因此,美国民主才是最高民主。 乙:中国的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中国的民主具有空前广泛性、真实性。这一切,美国民主远远不及。因此,中国民主才是最高民主。

毛概复习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总任务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C.坚持科学发展 D.坚持以人为本 正确选项:A 2. 邓小平在()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党的十二大中 C. 党的十三大上 D. 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 正确选项:D 3. 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A. 发展生产,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B. 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正确选项:D 4.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改革 B. 开放 C. 发展 D. 稳定 正确选项:C 5.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正确选项:D 6. 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正确选项:D 7. 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 实现共同富裕 B. 消除两极分化

C. 消灭剥削 D. 实现同步富裕 正确选项:A 8.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 A. 剩余价值的理论 B.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D. 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正确选项:B 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 A. 由孙中山提出的 B. 毛泽东提出的 C. 邓小平提出的 D. 江泽民提出的 正确选项:C 10. 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是() A. 邓小平 B. 毛泽东 C. 陈云 D. 江泽民 正确选项:D 11.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 A.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B. 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C. 社会主义的本质 D.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正确选项:C 12.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 A. 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 实行按劳分配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 生产力高度发达 正确选项:D 13.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实现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历史过程。 A. 改革开放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发展科技教育文化 D. 全国人民艰苦奋斗 正确选项:B 14. 邓小平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论述的核心是() A.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摘要: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在同一历史过程中彼此促进又相互制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决定因素,也是 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原 则,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一、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思想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一生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对人的本质作过精辟的分析,他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本质就规定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那就是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又充分的发展,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是由片面到全面,由畸形到完善,由贫穷到丰富,由潜在到现实的,各方面的充分或最大限度的发展。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2] 中国共产党人一贯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是第一可宝贵的”。他对人们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三好”要求,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又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D)。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C)年。 A 1978 B 1980 C 1992 D 1995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B )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C ) A 建成社会主义 B 解放生产力 C 发展生产力 D 向共产主义过 渡 5、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B ) A 革命 B 改革 C 政治运动 D 阶级斗争 6、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D ) 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 明确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7.邓小平指出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C) A.减少人口 B.改进执政方式 C.发展 D.改革 8.中国的发展是以:(B) A.改革开放为中心 B.经济建设为中心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 D.加强党的领导为中心 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C) A.由孙中山提出的 B.毛泽东提出的 C.邓小平提出的 D.江泽民提出的

10.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论断是:(D ) A.党的十四大提出的 B.党的十五大提出的 C.党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的 D.党的十六大提出的 1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要科学认识(C) A.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B.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 12、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D) A.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B.实行按劳分配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生产力高度发达 13、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B),实现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历史过程。 A.改革开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科技教育文化 D.全国人民艰苦奋斗 1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D)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5、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搞清楚(AB),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A 什么是社会主义 B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D 什么是解放思想 E 什么是实事求是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著名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 (1)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首先,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也是他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个具有更高概括性范畴的重要原因。其次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地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第一,从中国的具体国情看,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表现得更加突出,解放和 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也就更加重要。 第二,从时代特征看,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新的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的周边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如何抓住时机、 加快发展自己的问题,只有突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 位和作用,才能自觉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不 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最终以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最后,发展生产力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原有的经济体 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存在着种种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通过 改革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前景。所以,邓小平强调,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2 )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质疑的根本原则。 首先,邓小平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江浙民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过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能比较快的创造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 第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第二,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解决如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第三,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消灭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这需要在存在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题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其次,在中国的具体条件下,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充分发展以前,仍然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存在剥削现象和出现两极分化的可能性。 最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社会由低级的到高级,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而逐步的得到充分体现。 (3)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重大判断。 第一,这一判断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是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 第二,它使我们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人士提到一个心得高度,帮助我们自觉地把这一本质属性

高中政治选修3课时作业5:1.1 国家的本质练习题

国家的本质 1、“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恩格斯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①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②国家的性质是由统治阶级的阶级性质决定的 ③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④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列宁指出:“如果不是嘲弄理智和历史,那就很明显,只要有不同的阶级存在,就不能说‘纯粹民主’,而只能说阶级的民主。”这说明 ①阶级社会的民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②只有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才是纯粹的民主 ③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④阶级性是民主的本质属性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④ 3、下列说法中能表明国家的根本属性的是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②国家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专政的机器 ③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④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为应对2010年11月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美国总统奥巴马向支持者发表讲话,承诺与共和党合作,为美国带来变革,维护好全民的利益,由此可见,奥巴马政府 A.是资产阶级专制的工具 B.是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护者 C.会毫不顾及普通民众的利益 D.是“全民”“超阶级”的政府 5、列宁指出:“如果不是嘲弄理智和历史,那就很明显,只要有不同的阶级存在,就不能说‘纯粹民主’,而只能说阶级的民主。”这说明 ①阶级社会的民主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②只有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才是纯粹的民主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共享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民生周刊2016-01-18 15:28:14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为怎么发展指明了方向,“共享”的发展理念则为发展以后怎么治理社会指明了方向。 纵观五大发展理念,无论是创新发展、协调发展,还是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其最终目的都是要让百姓生活得更加富裕安康、更加和谐幸福,一切发展最终都要体现到人民对发展成果的共享上。共享发展既解释了发展的动力,也解释了发展的目的,这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亮点和着力点。因此,共享发展是对依法治国方略极大的支持和补充,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近年来,由于地方党委政府片面理解了“经济建设中心论”,忽略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特别是我国当前发展水平还不高、制度改革还不快、思想认识还不够,造成现实生活中就业、分配、教育、医疗、保障等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幸福和社会和谐稳定。中央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正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五中全会已从公共服务、脱贫攻坚、教育、就业创业等八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更为有效的制度安排。为实现上述目标,以镇江为例,建议从财税调节、区域协调、就业创业等体制机制入手,加快推进共享发展。

以镇江为例,建议从财税调节、区域协调、就业创业等体制机制入手,加快推进共享发展。 财政收入要共建共享 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镇江市以镇为单元,被划分为生态平衡、适度开发、重点开发、优化开发四大区域,并对各个区域产业发展和开发强度进行了严格限制。因此,各镇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财政收入差距较大。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分税制,没有采取系统的、刚性的平衡措施;县财政对乡镇财政还停留在保吃饭、按发展增收分成的做法,不尽合理。建议健全完善三大机制: 一是“上下平衡”机制。生态、基本农田区的乡镇,因为没有税收来源,财政收入保吃饭已是勉强,对于环境保护、卫生秩序、基础设施等民生建设的投入大多无能为力。近年来,江苏省将教育、卫生等基本民生纳入县财政统筹,这就是“上下平衡”机制。可借鉴这种做

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 一、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既包含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问题,又包括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时间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的一个创造。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把握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他纠正了忽视生产力发展的错误观念,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的迫切要求,明确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还要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根本不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是为少数人谋利益,必然产生剥削,必然引起两极分化。而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富裕”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则是要使这种富裕成为“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必须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在根本任务与发展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全面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答: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合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实践的迫切要求。 第一,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十分重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他们设想的社会主义时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高。即便如此,他们仍突然强调,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还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量。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建立的,由于没有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因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艰巨。 第二,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关系落后或超越生产力的水平,都会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改革,下气力多方面地改变了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为生产力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开辟了道路。 第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进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是要大幅度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

第五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习题

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在() A、1987年党的十三大 B、1992年的南方谈话 C、1992年党的十四大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坚持改革开放 B、发展生产力 C、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 民主政治建设 3、邓小平曾说:“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 明() A、我国实际上还处在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B、我们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 4、一种社会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从根本上说,就是看其() A、能否消除剥削现象 B、能否实现社会公正 C、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5、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 B、改革 C、阶段斗争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解决思想,实事求是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7、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 A、共同富裕 B、按劳分配 C、生产力发展迅速 8、党的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提出社 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本质属性 B、本质 C、核心内容 9、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 A、理论前提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本质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说 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 B、消灭私有制、消除剥削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发展社会生产力 12、“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核心是() A、生产力标准 B、经济发展水平标准 C、综合国力标准 D、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C、坚持公有制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E、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毛概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对社会主义本质内容的探讨 1.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是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长期思考的结果,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邓小平同志更加频繁地提出这个问题。在前人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的新时期,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反复加以论述。在论述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深刻的揭示。 1980年邓小平首次论及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我们在实践中搞不好,理论上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包括体制),那么也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985年他再次谈到了这个问题时指出:“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1990年邓小平又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被写进了党的十四大报告,表明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形成共识。 2.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概括,一方面强调必须集中力量解放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指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目的。这一概括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时又赋予了社会主义以新的含义和时代内容。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突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这一社会主义目标。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是对以往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关于社会主义认识所作的高水平、深层次的提炼。因为这种提炼是对社会主义根本属性作了科学的概括。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一个突出,三个统一)。 (一)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生产力。它纠正以往离开生产力的发展一味强调生产关系变革的“左”的错误认识,强调了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调整、建设,都要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的恢复。 (二)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这是对以往认识的一个突破。以往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任务就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保护下发展生产力。事实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以后,由于存在制度、体制方面的弊端也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改革。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⑨因此,邓小平关

政治:高中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期末测试题

高中政治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期末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关于国家本质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B.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C.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 D.国家是土地、人口、主权等要素的组合 2.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在国家元首产生上的不同点是 A.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由国王任免B.前者由议会产生,后者由选举产生 C.前者由选举产生,后者是世袭的D.前者由总统决定,后者由议会决定 3.我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后,国家的结构形式是 A.单一制的国家,因为还是单一主权的国家 B.联邦制的国家,因为特别行政区都有自己的法律 C.以单一制为主,以联邦制为辅 D.以联邦制为主,以单一制为辅 4.从俄罗斯到中亚,从朝鲜半岛到南亚次大陆,从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机制到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同邻国的友好关系和周边的区域合作都在不断取得进展。这表明,中国政府 A.以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作为外交活动的宗旨 B.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组织,高度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通过与其他国家结盟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5.目前英国国王在国际社会中仍然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这些作用有 ①承担国家元首礼仪性的重要职责②起着维持英联邦团结的作用③在政治生活中行使磋商权、鼓励权和警告权④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级官员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人们把英国议会称为“议会之母”的原因是 A.英国的议会是在与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产生的 B.资本主义国家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良后效法英国建立议会制度 C.英国的议会实行三权分立 D.英国的一会具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 7.英国内阁的权力有 ①制定内外政策②行使最高行政权 ③协调和确定政府和部门职权④监督议会运行,制定相关法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英国和法国都有议会,下列属于法国议会的是 A.上院和下院 B.国民议会和下院 C.国民议会和参议院 D.参议院和众议院 9.法国总统和总理的权力有交叉的一面,下列只属于总统行使的权力有 A.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 B.主持内阁会议 C.有权解散议会 D.拥有外交权 10.法国和英国政体虽然存在诸多差异,但从实质和作用上看,却是异中有同,殊途同归。这种相同点表现在 A.两国执政党的阶级性质相同 B.两国政体同属于资产阶级政权组织形式 C.两国权力机关的变化趋势相近 D.执政党的阶级性质体现了国家政权的性质 美国宪法对联邦和州的立法权限做了比较明确的划分,联邦和州分别在各自的立法权限范围内进行立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背景资料 1.2006年10月8~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引亿万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纲领。 2.《决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足,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3.《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4.建立和谐社会总体上必须把握的几个方面: (1)三个更加注重: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 (2)四个着力点: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切入点) (3)六个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七项重点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就业、社会保障、扶贫、教育、医疗、环保和安全 ◆关于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六个基本特征: (1)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民主法制的含义;民主法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性;怎样建设民主法制)。 (2)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灵魂(什么是公平正义;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怎样维护社会公平) A、扭转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B、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C、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公共服务体系; D、落实教育优先的战略,完善义务教育法。 (3)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与教材的联系:A、市场交易原则、遵守职业道德、社会信用体系;B、国家职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坚持联系发展的观点、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4)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 (1)创新、创业、创优——江苏(2)企业为什么要自主创新?(3)企业怎样进行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5)安定有序 与教材的联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群众史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是: 第一,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 第二,根据社会需要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消灭商品货币。 第三,在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在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第四,过渡时期的国家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之后,阶级和国家逐渐消亡。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 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及其所取得的成果,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基础 第二节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清,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文化大革命”时期甚至发生停滞和倒退。1955年,我国GNP占世界的4.7%,1978年下降到2.5%;1960年,我国GNP与日本相当,而1978年却只有日本的四分之一。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面对“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后百废待兴的局面,邓小平思绪万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改革,在沿海设立经济特区,开始实行对外开放。但是改革开放一开始就遇到了姓“社”姓“资”的争论。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 1980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这一概念,同时提出了发展生产力和增加人民收入这两条同社会主义本质论断密切相关的社会主义原则 “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得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邓小平 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1986年9月在反复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时,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两大原则的概括,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这是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雏形。 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在任何社会主义革命中,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任务解决以后,随着剥夺剥夺者及镇压他们反抗的任务大体上和基本上解决,必须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pdf

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答: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有三个方面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个部分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条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前两者的最终目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缺一不可,体现了一系列的辨证关系: (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避免了从生产力或生产关系单一角度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容易产生的弊端。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辨证关系。这一概括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一实现目标的手段,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目标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准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体现了过程与结果之间的辨证关系。他把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过程与实现社会主义的最终结果即共同富裕统一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说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4)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方法论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看,首先,邓小平这一科学揭示,为我们坚持,完善公有制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因为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是实现消灭剥削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要服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作为生产关系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归根到底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转移,并且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因此,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 总之,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断体现的辨证关系,要领会:邓小平从社会主义实践的角度把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看作动态过程,即从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动力开始,到解决所存在的剥削和两极分化的基本社会问题,直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邓小平在本质论断中用了五个动词:“解放”、“发展”、“消灭”、“消除”、“达到”,在动态中展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沟通了社会主义的现实与未来;邓小平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方面,说明了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中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的困惑等,都与没有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有关。因此,邓小平本质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3《国际和国际组织常识》同步练习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国家的本质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国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B.国家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C.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D.国家性质相同的国家,政体也相同 解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只有民主制的国家才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国体相同并不代表政体也相同,故A、C、D三项错误;B项对国家性质的表述正确。 答案:B 2.“国家不再是为特定阶层服务,其存在的意义在于维护和改善当前的制度,使全体国民都能最大限度地从现行制度及改革中获益。秩序一旦崩溃,大多数人都将损失惨重。”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A.准确说明了国家的本质属性 B.揭示了国家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C.用国家的社会管理属性掩盖了国家的政治统治属性 D.揭示了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解析:材料观点把国家看作是全民的国家,就是用社会管理属性掩盖其阶级性,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D两项应排除。 答案:C 3.古往今来,世界上的国家千姿百态,各国政体也各具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体具有以下特点() ①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②非常完备和成熟③需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④必将更加充分地显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体还不成熟,需要不断完善,②错误。①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B 4.“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这一点即便在民主共和制下,也丝毫不比在君主制下差。”这句话表明() 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B.国家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C.国家是全体人民的国家 D.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及其意义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段话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是根本途径;“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标。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第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和基础,体现了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它包含着以下内容:其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当今所有的国家都在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为什么唯独把发展生产力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呢?抽象的生产力并没有阶级性,但每一个国家的生产力都是具体的,从来没有脱离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而单独存在的生产力。我们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统一的生产力,是同我们党的纲领相联系的生产力。其二,发展生产力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前途和命运的决定因素。只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才能在国际之间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第二,“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这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和根本保证。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说,邓小平同志提出既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又允许其他经济成分的存在和发展,这就使我们在不损害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下,采用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提供了保证。从分配制度方面说,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同时又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第三,“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从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和根本目标角度来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运动的结果。“共同富裕”,最能从目的上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高水平发展的生产力与基本适应这种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最终结果。高水平发展的生产,能够为社会成员提供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但有了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实现“共同富裕”,还要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保证,社会成员可能有先富后富之别,但不至于使他们之间的差距拉得过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在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提倡先富帮后富,最终使全体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逐年提高,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大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