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完整word版)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完整word版)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完整word版)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完整word版)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第二章环境

教学目的:能正确说出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能正确描述良好的医院环境所具备的特点

能正确解释环境的含义

能正确理解环境、健康与护理的关系

*能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调控医院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持续的高温环境可导致中暑,并没有导致肾脏、循环系统疾病及脑卒中的危险;极冷的环

境有增加呼吸道疾病和发生冻伤的可能。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

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空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辐射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大气中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化物、氯气、臭氧等),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由于不能为人体器官所察觉,危害性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医院管理环境:属软环境。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

(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2)温度: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3)湿度

?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5)噪声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噪声的标准,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噪声强度在50~60分贝时,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

工作人员在说话、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6)光线:病室采光一般采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7)装饰:优美的环境让人感觉舒适愉快。病室应布置简单,整洁美观,并注意优美与悦目。\

(二)医院社会环境的调控

(1)人际关系

护患关系: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工作性、专业性和帮助性的人际关系影响因素:语言、行为举止、情绪、工作态度

病友关系:病友中的每个人都构成社会环境中的一员,在共同的治疗康复生活中相互影响。

(2)医院规则:1、耐心解释,取得理解2、让病人对其周围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3、满足病人需求、尊重探视人员

4、提供有关信息与健康教育

5、尊重病人的隐私权

6、鼓励病人自我照顾

住院证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一、入院程序:1、办理入院手续2、实施卫生处置3、护送患者进入病室

二、患者进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一)一般患者的入院护理

1 、迎接新患者

2 、通知负责医生诊查患者

3 、为患者测量生命体征

4 、通知营养室为患者准备膳食

5 、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

6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有关规章制度等

7 、执行入院医嘱及给予紧急护理措施8 、入院护理评估

填写住院病历和有关护理表格

1、用蓝水钢笔逐项填写住院病历眉栏项目及各种表格

2、用红水钢笔将患者入院时间纵行填写在当日体温单相应时间的40~42℃横线之间

3、记录首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和身高值

4、填写患者入院登记本、诊断卡(一览表)、床头(尾)卡

(二)急诊患者的入院护理:1.通知医生2.准备急救器材及药品 3.将患者安置在已经备好床单位的危重病室或抢救室

4.配合抢救

5.询问病史

三、患者单位的准备

◆患者单位是指医疗机构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家具与设备

四、分级护理(※)

◆标识:一级及以上护理----

二、卧位的分类

(※)根据卧位的自主性分为

(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为被迫卧位。(肺心病患者必须采取端坐卧位)

三、常用卧位(※)

仰卧位

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可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

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

中凹卧位:适用范围: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屈膝仰卧位:适用范围: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

侧卧位:姿势:患者侧卧,两臂曲肘,一手放在枕旁,一手放在胸前,下腿曲直,上腿弯曲

适用范围: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2、预防压疮3、臀部肌内注射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1、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采取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

2、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

3、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4、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取半坐卧位,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改变,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者采取半坐卧位的机理(※)

采取半坐卧位,由于重力作用,部分血液滞留于下肢和盆腔,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减轻肺瘀血和心脏负担

同时可使膈肌位置下降,胸腔容量扩大,减轻腹腔内脏器对心肺的压力,肺活量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使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

腹腔、盆腔术后或有炎症者采取半坐卧位的机理(※)

采取半坐卧位,可使腹腔渗出液流入盆腔,促使感染局限。由于盆腔腹膜抗感染性较强,而吸收较弱,故可减少炎症扩散和毒素吸收,减轻中毒反应。同时还可防止感染向上蔓延引起膈下脓。

腹部手术后患者,取半坐卧位,还可减轻腹部切口缝合处的张力,缓解疼痛,促进舒适,并有利于切口愈合。

端坐位:适用范围: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被迫日夜端坐。

俯卧位:适用范围:1、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

2、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卧的患者。

3、胃肠胀气导致腹痛时。采取俯卧位,使腹腔容积增大,可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

头低足高位:适用范围:1、肺部分泌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

2、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

3、妊娠时胎膜早破,防止脐带脱垂

4、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头高足低位:适用范围:1.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2.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3.颅脑手术后的患者膝胸卧位:适用范围:1、肛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2、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3、促进产后子宫复原。截石位:适用范围:1、会阴、肛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如膀胱镜、妇产科检查、阴道灌洗等2、产妇分娩

四、变换卧位法【注意事项】(※)

1、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节力原则;

2、协助患者翻身时,应将患者身体稍抬起再行翻身,切忌拖、拉、推等动作,以免擦伤皮肤;

3、协助患者更换卧位时,应注意观察病情与受压部位情况;

4、为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更换卧位时,应特殊对待。

(1)有导管和输液装置者,先将导管安置妥当

(2)颈椎和颅骨牵引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

(3)颅脑手术着,应取健侧位或平卧位

(4)石膏固定着,应注意翻身后患处位置及局部肢体的血运情况。防止受压

(5)一般手术者,翻身时先检查敷料是否干燥,有无脱落

患者出院护理的目的

1、进行出院指导,协助其尽快适应原工作和生活,并能遵照医嘱按时接受治疗或定期复诊

2、者办理出院手续

3、、整理床单位

一、患者出院前的护理

◆医生根据患者康复情况,决定出院日期,开写出院医嘱

1、通知患者及家属

2、进行健康教育

3、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

4、征求患者对医院医疗、护理等各项工作的意见,以便不断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二、患者出院当日的护理

执行出院医嘱

1、停止一切医嘱,用红笔在各种执行卡片(服药卡、治疗卡、饮食卡、护理卡等)或有关表格单上填写“出院”

字样,注明日期并签名

2、撤去“患者一览表”上诊断卡及床头(尾)卡

3、填写出院患者登记本

4、患者出院后续继续服药时,按医嘱处方到药房领服药物,交换者或家属带回,并给予用药知识指导

5、在体温单40~42℃横线之间,相应出院日期和时间栏内,用红钢笔纵行填写出院时间

三、出院后的处理

1、处理出院患者床单位

(1)撤去病床上污被服,放入污衣袋。根据出院患者疾病种类决定清洗、消毒方法

(2)用消毒液擦拭床旁桌、床旁椅及床

(3)非一次性使用的痰杯、脸盆,须用消毒液浸泡

(4)床垫、床褥、棉胎、枕芯等放在日光下曝晒、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使用臭氧机消毒

(5)病室开窗通风

(6)患传染性疾病患者离院后,需按传染病终末消毒法进行处理

2、铺好备用床

3、按要求整理病历,交病案室保存

的一门科学。

一、常用的力学原理

(一)

平衡杠杆:支点在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的杠杆称平衡杠杆(头部低头和仰头的动作)

省力杠杆:阻力点在动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称省力杠杆(人用脚尖站立时)

速度杠杆:动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之间的杠杆称速度杠杆(肘关节运动)

(二)

(三)平衡与稳定

◆物体的重量与稳定度成正比

◆支撑面的大小与稳定度成正比

◆物体的重心高度与稳定度成反比(重心越低越稳定)

◆重力线必须通过支撑面才能保持人或物体的稳定

二、人体力学的应用:1、利用杠杆作用2、扩大支撑面3、降低重心4、减少身体重力线的偏移

5、尽量使用大肌肉或多肌群

6、使用最小肌力作功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教学目的:能正确说出医院感染的形成条件(3个)

能简述常用消毒灭菌方法的种类及注意事项

能正确描述无菌技操作原则和隔离原则

概念-医院感染,清洁,消毒,灭菌

能遵循隔离原则完成隔离技术基本操作,种类,措施,标识,N个区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

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消毒和灭菌的效果监视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分类:(※)

1、根据感染发生部位:呼吸、消化、泌尿、神经、循环、生殖、皮肤和软组织、手术部位、中耳炎、口腔脓肿

:又称交叉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又称自身感染,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院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常见的医院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伤口感染、病毒性肝炎、皮肤及其他部位感染

: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就构成了感染链)

1

主要感染源:已感染的病人及病原携带者、自身感染患者、动物感染源、医院环境

2

内源性感染:移位

外源性感染:接触传播:直接接触传播、间接接触传播

空气传播: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消化道传播:水和食物可导致医院感染爆发流行

注射、输液、输血传播:污染的血液、血制品,输液制品

3

病原体传播到宿主后是否引起感染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毒性和宿主的易患性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1、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加强三级监控

2、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医院感染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阻断感染链

4、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督促各级人员自觉采取行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

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一、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光照消毒法、电离辐射灭菌法、微波消毒灭菌法、机械除菌法

分为干热法(燃烧、干烤)和湿热法(压力蒸汽、低温蒸汽、流通蒸汽)

辐射消毒法:日光曝晒(6h)、紫外线消毒法、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浸泡法、喷雾法、擦拭法、熏蒸法

常用消毒法

干烤法:利用专业密闭烤箱进行灭菌

适用:耐高热,不耐湿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玻璃器皿和金属制品

温度:160℃,2h;170℃,1h;180℃,半小时

干烤法注意事项(※)

1、干热灭菌前,先将物品刷洗干净,玻璃器皿需干燥

2、物品包装不宜过大,高度不要超过烤箱的2/3

3、有机物灭菌时,温度不超过170℃,以防炭化

煮沸消毒法:

煮沸消毒法注意事项

1、消毒前:物品洗净,全部浸没水中

2、消毒中:根据物品性质决定放入时间及消毒时间;水沸计时、加物重计;海拔每增高300m,需延长

消毒时间2min

3、消毒后:无菌取物、取出即用、过时重煮(4h)

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紫外线表面消毒器、紫外线消毒箱

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时注意事项

1、保持灯管清洁:定期擦拭以除去灰尘和污垢

2、消毒条件:温度20~40℃,湿度40%~60%

3、消毒时间: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关灯后,如需再次开启,应间歇3~4分钟,

是利用化学药物使微生物的蛋白凝固变性,酶蛋白失去活性,抑制微生物的代谢、生长和繁殖,或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1、坚持合理使用原则,尽量少用

2、根据物品性能和病原体特性选用合适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4、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测比重调整浓度,性质不稳定者应现配现用

5、物品应先清洁、干燥,后需全部浸入

6、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需用无菌蒸馏水或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常用化学消毒剂: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乙醇、碘伏、新洁尔灭

环氧乙烷

适用范围:电子仪器、光学仪器、书籍、皮毛、棉、化纤、塑料制品、木制品、金属、陶瓷、橡胶制品、透析器、一次性诊疗用品等

注意事项:1、易燃易爆具毒性,密闭使用,环境通风;2、储存于阴凉通风、远离火源、静电处;

3、物品灭菌前不可用生理盐水清洗;

4、不可用于食品类、油脂类的灭菌

过氧乙酸

适用范围:耐腐蚀物品、皮肤及环境等常用浓度:0.2%溶液用于皮肤消毒,作用1~2min;0.02%用于粘膜清洗消毒常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注意事项:现配现用,配制时忌与碱或有机物相混合;

含氯消毒剂

适用范围: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等常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及干粉消毒等

注意事项:1、密闭保存,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2、不宜用于金属制品、有色织物等的消毒;

乙醇

适用范围:皮肤、物品表面及医疗器械等常用浓度:70%~75%溶液作为消毒液,多用于皮肤消毒

常用方法:涂擦、浸泡注意事项:易挥发,密闭保存于避火处;

※碘伏※:2.5%:创伤、手术、注射部位皮肤消毒;作用一分钟后用70%~75%乙醇脱碘

一、☆概念☆

(一)、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

2、工作人员仪表符合规范

3、明确基本概念

4、物品放置有序,标志明显

a)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标志明显;

b)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

c)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

d)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e)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

5、操作中的无菌观念

a)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

b)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

c)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

d)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

e)非无菌物品应远离无菌区;

f)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

g)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h)

: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患者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一、工作区的划分

?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

?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

?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间

二、隔离原则(※)

1.隔离标志明确,卫生设施齐全(蓝色标识-接触传播,黄色标识-空气传播,粉色标识-飞沫传播)

2.医院建筑布局合理,卫生设施齐全

3.严格执行服务流程,加强三区管理

4.隔离病室环境定期消毒

5.实施隔离教育,加强隔离患者心理护理

6.掌握解除隔离的标准,实施终末消毒处理:病人、个人用物、病室单位(终末消毒处理,患者的终末消毒处理,

病室及物品的终末处理)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严密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霍乱、鼠疫、SARS、禽流感)

接触隔离:适用于经伤口或体表直接或间接接触。(破伤风、气性坏疽;新生儿带状疱疹、脓疱病)

保护性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患者

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二、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

(一)物理性损伤:1、机械性损伤2、温度性损伤3、压力性损伤4、放射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的防范措施:(※)

1、躁动不安、意识不清及婴幼儿:应根据情况使用床档或其他保护具

2、年老虚弱、偏瘫或长期卧床者:初次下床时应给予协助,并可用辅助器具或扶助行走

3、患者常用物品应放于容易获取处

4、预防跌倒:地面应保持整洁、干燥,移开障碍物

5、病室的走廊、浴室、厕所应设置扶手

6、浴室和厕所应设置呼叫系统

7、精神科病房:应注意将剪刀等器械收藏好

温度性损伤的防范措施:(※)

1、冷、热疗法的应用: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注意听取患者主诉及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

2、易燃易爆品:强化管理,并加强防火教育,制定防火措施,护士应熟练掌握各类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3、医院内的电路及各种电器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对患者自带的电器设备,使用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并进行

安全用电的知识教育

(二)化学性损伤及防范

防范措施:1、护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药理知识,严格执行药物管理制度

2、进行药疗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3、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安全用药的有关知识

(三)生物性损伤及防范:包括微生物及昆虫对人体的伤害

防范措施:护士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四)心理性损伤及防范

(五)医源性损伤及防范

三、保护患者安全的措施

【适用范围】1、坠床机率高的患者如麻醉后未清醒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失明、痉挛或年老者。

2、儿科病人凡未满6岁的儿童,因认知及自我保护能力尚未发育完善,无法完全了解护理人员及家属

的解说,易致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或不配合治疗等行为。

3、精神病病人如躁狂症者、自我伤害者。

4、实施某些眼科特殊手术者如白内障摘除术后患者

5、易发生压疮者如长期卧床、极度消瘦、虚弱者

6、皮肤瘙痒者包括全身或局部瘙痒难忍者

常用保护具

1、床档:主要用于预防患者坠床。(多功能床档、半自动床档、围栏式床档)

2、约束带:用于保护躁动患者,限制身体或肢体活动,防止患者自伤或坠床。

(宽绷带、肩部约束带、膝部约束带、尼龙搭扣约束带)(每种的作用)

3、支被架

应用保护具的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保护具应用的适应证,维护患者的自尊。

2、保护具只宜短期使用。

3、使用时,约束带下须垫衬垫,固定松紧要适宜,并定时松解。

4、记录使用保护具的原因、时间、观察结果、相应的护理措施及解除约束的时间。

5、随时评价保护具使用情况。

(二)辅助器的使用

常用辅助器:拐杖、手杖

四、护士的职业防护

(一)职业防护的相关概念(名解最后)

(二)标准防护:即视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都具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以防止血源性传播疾病和非血源性传播疾病。

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

二、口腔的清洁卫生

义齿的清洁护理(※)

?义齿(denture)或假牙也会积聚一些食物碎屑、牙菌斑和牙石等,同样需要清洁护理

?其刷牙方法与真牙的刷法相同

特殊口腔护理(※)

?对于高热、昏迷、危重、禁食、鼻饲、口腔疾患、术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护士应给予特殊口腔护理,一般每日2~3次。如病情需要,应酌情增加次数

口腔护理常用溶液:(考研,护资,平考)

(1)0.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预防感染。口腔pH值为中性时适用。

(2)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洁口腔,有广谱抗菌作用。口腔pH值为中性时适用。

(3)1%~3%过氧化氢溶液:遇有机物时放出新生氧,有抗菌、防臭作用。口腔pH值偏酸性时适用。

(4)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剂,用于真菌感染。口腔pH值偏酸性时适用。

(5)2%~3%硼酸溶液:属酸性防腐剂,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菌作用。口腔pH值偏碱性时适用。

(6)0.1%醋酸溶液: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口腔pH值偏碱性时适用。

(7)0.08%甲硝唑溶液:适用于厌氧菌感染

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1、行口腔护理时,对于昏迷患者禁止漱口,以免引起误吸

3、擦拭过程中,应注意使用的棉球不能过湿,防止因水分太多造成误吸,注意勿将棉球遗留在口腔内

第二节头发护理

?头发及头皮状况:观察头发的分布、浓密程度、长度、卫生状况,注意头发有无光泽、发质是否粗糙、尾端有无分叉;头皮有无瘙痒、抓痕;有无头皮屑、擦伤等情况

?床上洗头水温43-45℃

?灭头虱、虮法的方法:30%(百部草有杀虫止痒灭虱的功能)温度35℃时

第三节皮肤护理

一、皮肤的评估:颜色、温度、柔软性和厚度、弹性、完整性和损伤、感觉、清洁

颜色

?苍白:常见于休克或贫血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减少所致

?发绀:常见于口唇、耳廓、面颊、肢端

?发红:由于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流速度加快及红细胞含量增多所致

?黄疸:皮肤、粘膜发黄,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所致,多见于胆道阻塞等疾病

?色素沉着:由于皮肤基底层的黑色素增多而致部分或全身皮肤色泽加深

温度

护士用手指的背部触摸患者皮肤,评估患者的皮肤温度

休克时,末梢循环差,皮温降低

皮肤苍白表明环境较冷或有循环障碍;皮肤发红表明环境较热或有炎症存在

二、皮肤的清洁护理:室温22℃以上,水温保持41-46℃,沐浴应在进食一个小时后进行。

三、(※※)压疮的预防与护理(※※)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又称压力性溃疡。

压疮发生的原因:

1、压力因素(垂直压力、摩擦力、剪切力)

2、皮肤受潮湿或排泄物的刺激

3、营养状况

4、年龄

5、体温升高

6、矫形器械使用不当

压疮的预防:(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1、评估(昏迷、自主活动能力消失、长期卧床、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2、危险因素

?Braden评分法:评分≤12分,属于高危患者,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Norton评分法:评分≤14分,提示易发生压疮

3、易发部位

(1)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及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

(2)卧位不同,受压点不同,好发部位亦不同

◆预防压疮的关键在于消除诱发因素: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定时翻身,间歇性解除局部组织承受的压力(2h翻身一次,必要时30min翻身一次)

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

3、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

◆避免摩擦力剪切力的作用

1、患者平卧位时,如需抬高床头,一般不应高于30°

2、协助患者翻身、变换体位或搬运患者时,应将患者的身体抬离床面,避免拖、拉、推等动作,以免形成

摩擦力而损伤皮肤

◆保护患者皮肤(保持患者皮肤和床单的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凡士林软膏,破溃皮肤禁用)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

◆增进全身营养

1、合理的膳食是改进患者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的重要条件

2、对易出现压疮的患者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保证正氮平衡,促进创面愈合

3、水肿病人限制水和盐的摄入,脱水患者应及时补充水和电解质

◆健康教育

使患者及家属有效地参与或独立地采取预防压疮的措施,使其了解压疮发生、发展及预防和护理知识

压疮的分期

1、Ⅰ期:瘀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

?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为可逆性改变

2、Ⅱ期:炎性浸润期

?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

?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极易破溃,患者有疼痛感。

3、Ⅲ期:浅度溃疡期

?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

?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形成溃疡,疼痛感加重

4、Ⅳ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

?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

?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危及生命

压疮的治疗与护理(局部伤口护理+全身治疗)

1、全身治疗

1、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增加营养和全身抗感染治疗等

2、良好的营养是疮面愈合的重要条件

3、应予以平衡饮食,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取

4、遵医嘱抗感染治疗,预防败血症发生,同时坚强心理护理

2、局部伤口护理

瘀血红润期:重点是去除致病原因,防止压疮继续发展

?增加翻身次数、保持床铺干净平整、避免摩擦等对皮肤的刺激

炎性浸润期:重点是保护皮肤,防止感染发生。

?小水泡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

?大水泡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液体并进行消毒敷料

?紫外线、红外线照射治疗

浅度溃疡期:此期应尽量保持局部疮面清洁、干燥

?理想的保湿敷料透气性好,如透明膜、水胶体、水凝胶

坏死溃疡期

?此期应清洁疮面,去除坏死组织,保持引流通畅,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具有收敛作用的中草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休息概述

1、休息的意义

?休息可以减轻或消除疲劳,缓解精神紧张和压力。

?休息可以维持机体生理调节的规律性。

?休息可以促进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休息可以减少能量的消耗。

?休息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及组织修复。

2、协助患者休息的措施:(※)增加身体的舒适、促进心理的放松、保证环境的和谐、保证足够的睡眠

二、睡眠

1、睡眠的生理特点

睡眠的时相:慢波睡眠(正相睡眠或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快波睡眠(异相睡眠或快速眼球运动睡眠)慢波睡眠:入睡期、浅睡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腺体分泌生长激素,人体组织愈合快)

快波睡眠:做梦是快波睡眠的特征之一。心绞痛、哮喘、阻塞性肺气肿缺氧发作与快波睡眠出现间断的阵发性有关

睡眠周期:在入睡最初的20-30min,从慢波的入睡期→浅睡期→中度睡眠期→深度睡眠期→中度睡眠期→浅睡期→浅睡期→快波睡眠(大约持续10min)→浅睡期。

2、睡眠的需要:幼儿10h、学龄儿童10-12h、青少年8-9h、成人7-8h、50岁以上平均7h

3、睡眠的评估:

影响因素:年龄因素、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环境、药物、情绪、食物、睡前习惯、生活方式

如睡眠减少或睡眠过多,以及异常的睡眠相关行为

分类:器质性睡眠障碍和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1)睡眠失调(失眠、嗜睡和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2)睡眠失常(睡行症、睡惊和梦魇)

住院患者的睡眠特点(※)

1

2、睡眠质量改变:睡眠质量是各睡眠时相持续时间、睡眠深度、睡眠效果三方面协调一致的综合体现

?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缩短、睡眠次数增多、总睡眠时数减少,尤其是快波睡眠减少。

?睡眠中断、睡眠时相转换次数增多,不能保证睡眠的连续性。

?诱发补偿现象:慢波3、4期和快波睡眠减少时,会在下一睡眠周期得到补偿,慢4期优先得到补偿,快睡不足更严重,患者出现人格方面的紊乱。

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1、满足患者身体舒适的需要

2、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3、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4、合理使用药物

5、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6

活动的意义

1、适当的活动可以保持良好的肌张力,增强运动系统的强度和耐力,保持关节的弹性和灵活性,增强全身活动的

协调性,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2、适当的运动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提高机体氧和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同时还可以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3、活动还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放松,有助于睡眠,并能减慢老化过程和慢性疾病的发生。

一、活动受限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填空、多选、单选】

(一)、活动受限的原因:疼痛,运动、神经系统功能受损,运动系统结构改变,营养状态改变,

损伤,精神心理因素,某些医护措施的执行

(二)、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皮肤、运动、心血管、呼吸、消化、泌尿、心理状态

?对皮肤的影响:最主要影响是形成压疮

?体位性低血压(※)

20mmHg,并伴有

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等表现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

二、患者活动的评估:

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心肺功能、骨骼肌肉状态、关节功能、机体活动能力、目前患病情况、社会心理状况骨骼肌肉状态: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轻微收缩无肢体活动、2级肢体可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能抬起但不能对抗阻力、4级能对抗阻力但肌力减弱、5级肌力正常机体活动能力:0级可独立自由活动、1级需借助设备和器械、2级需他人帮助监护和教育

3级既需要帮助也需要设备和器械、4级完全不能独立,不能参加活动

三、协助患者活动:1、选择合适的卧位2、保持脊柱生理弯曲3、防止压疮形成、

4、维持关节的活动性(:关节活动范围)

5、肌肉的等长练习和等张练习

正常活动度,护肤和改善关节功能的联系方法。

优点:是不引起明显的关节运动,故可在肢体被固定的早期应用,以预防肌肉萎缩;也可在关节内损伤、积液、炎症时应用;并可利用较大负荷增强练习效果等。

缺点:是以增加静态肌力为主,并有关节角度的特异性,即因在某一关节角度下练习,只对增强关节处于该角度时的肌力有效。

,又称动力练习。

优点:肌肉运动符合大多数日常活动的肌肉运动方式,同时有利于改善肌肉的神经控制。

等张练习可遵循大负荷、少重复次数、快速引起疲劳的原则进行,也可采用“渐进抗阻练习法”(简称PRE)进行肌肉锻炼时应注意:(※)

1、以患者的病情及运动需要为依据,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计划

2、肌肉锻炼前后应作充分的准备及放松运动,避免出现肌肉损伤。

3、严格掌握运动的量与频度,以达到肌肉适度疲劳而不出现明显疼痛为原则。

4、如锻炼中出现严重疼痛、不适,或伴有血压、脉搏、心律、呼吸、意识、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应及时停止锻炼,并

报告医生给予必要的处理。

5、注意肌肉等长收缩引起的升压反应及增加心血管负荷的作用,高血压、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慎用肌力练

习,严重者禁作肌力练习。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生命体征:是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总称

:又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神经的温度(特点:稳定;较皮肤温度高)

皮肤温度:又称体表温度(特点:稳定性差;低于体核温度)

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一)、体温的形成: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氧化分解而产生

(二)、产热与散热(※)

1、产热过程:化学方式产热,体液因素和神经因素参与产热调节

(1)成年人以战栗产热为主、(2)非战栗产热对新生儿尤为重要

产热部位:肝脏、骨骼肌

2、散热过程:物理方式散热

?散热器官:皮肤(主要散热器官)、呼吸、排泄(尿、粪)

?散热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当外界温度低于人体皮肤温度时,机体大部分热量可通过辐射(主)、传导、对流等方式散热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高于人体皮肤温度时,蒸发就成为人体唯一的散热形式

(三)、体温调节:自主性体温调节、行为体温调节

自主体温调节:通常意义上的体温调节就是指自主体温调节

?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1)热感受器、(2)冷感受器

2、中枢温度感受器:(1)热敏神经元、(2)冷敏神经元

?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O)是体温调节中枢整合的关键部位

行为体温调节:

?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通过机体在不同环境中的姿势和行为改变而达到目的

?以自主性体温调节为基础,是对自主性体温调节的补充

(四)、体温的生理变化

1、正常体温

2、生理变化: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活动、药物等出现生理变化,一般不超过0.5~1℃

?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2~6时最低,午后1~6时最高

?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温高于成年人;老年人的体温低于青、壮年;

?性别:成年女性的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肌肉活动:剧烈活动可增加产热

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或口腔温度超过37.5℃,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

2

3、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高热持续期、退热期

体温上升期:特点:产热> 散热表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寒战

方式:骤升(数小时内升至高峰、见于肺炎球菌肺炎、疟疾等)

渐升(逐渐上升,在数天内升至高峰,见于伤寒等)

高热持续期: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趋于平衡

表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口唇干燥、呼吸脉搏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

弱无力

退热期:特点:散热> 产热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湿方式:骤退、渐退

(※)

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伤寒)39℃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

5、体温过高的护理措施:(※)

(1)、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包括局部全身和药物降温。降温后30分钟测体温

(2)、加强病情观察:生命体征;伴随症状;原因及诱因;治疗效果;出入量、体重

(3)、补充营养和水份:流质或半流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多饮水,每日3000 ml

(4)、促进患者舒适休息

?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适当休息

?口腔护理:晨起、餐后、睡前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衣服、床单,防止压疮等

?室温适宜,环境安静,空气流通

(5)心理护理

?体温上升期:了解心理反应,给予精神安慰

?高热持续期:解除身心不适,满足合理要求

?退热期:清洁卫生,补充营养

(二)(体温低于35℃称为体温不升)

1、原因:散热过多、产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2、临床分度:轻度:32~35℃、中度:30~32℃、重度:<30℃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致死温度:23~25℃

3、临床表现:体温过低时病人常有体温不升、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

4、护理措施(1)环境温度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维持室温在22-24℃左右。

(2)保暖措施给予毛毯、棉被、电热毯、热水袋,添加衣服,防止体热散失。

(3)加强监测观察生命体征,持续监测体温的变化,至少每小时测量一次,直至体温恢复至正常且稳定。

同时注意呼吸、脉搏、血压的变化。

(4)病因治疗去除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使体温恢复正常。

三、体温测量技术

(一)体温计的种类1、玻璃体温计2、电子体温计

(二)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1、体温计消毒法: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用后的体温计应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剂:70%乙醇、0.1%过氧乙酸,浸泡于消毒液中30分钟、再浸泡于另一容器中30分钟,清水冲净、擦干、置于清洁盒内

2、体温计检测法将表甩至35℃以下→同时放入40℃温水中→3mm后取出→读数相差0.2℃以上不再使用

【注意事项】1、测量体温前,应认真清点体温计的数量,并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

2、精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能合作者,不宜测口温; 进食或面颊部冷、

热敷后,应间隔30min后测量。

3、腋下出汗较多、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者,肩关节受伤或极度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

4、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忌测肛温;心肌梗死患者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

心动过缓;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min后方可测直肠温度。

5、如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和胃肠道黏膜,再口服蛋清或

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

6、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合时,应在床边监测,必要时测口温和肛温作对照。

7、严格做好体温计的清洁消毒工作,防止交叉感染。传染患者的体温计应固定使用。

8、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监测体温的重要性,影响体温的因素;学会体温的正确测量方法和异常体温的护理;增

强自我护理能力。

第二节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在每一个心动周期中,随着心脏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动脉管壁产生有节律的搏动,称为动脉脉搏,简称脉搏。

一、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脉搏

脉率:成人安静状态下60—100次∕min 脉律:跳动均匀、间隔时间相等

脉搏强弱:取决于动脉充盈程度、脉压大小脉搏紧张度:动脉壁光滑柔软,有一定弹性

(二)脉搏的生理性变化

1、年龄脉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低,到老年时轻度增加。

2、性别女性脉率比男性稍快,通常相差5次/分。

3、活动、情绪运动、兴奋、恐惧、愤怒、焦虑使脉率增快;休息使脉率减慢。

4、药物、饮食进食、使用兴奋剂、浓茶或咖啡能使脉率增快;禁食、使用镇静剂、洋地黄类药物能使脉率减慢。

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脉搏

1、脉率异常(1)速脉: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又称心动过速。

(2)缓脉: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又称心动过缓。

2、节律异常(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即代偿性间歇),称间歇脉,亦称过早搏动。

(2)绌脉:在同一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脉搏短绌或绌脉。

3、强弱异常(1)洪脉:当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脉搏搏动强大有力,称洪脉。

(2)丝脉:当心输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脉搏搏动细弱无力,扪之如细丝,称~

(3)交替脉:指节律正常而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

(4)奇脉:当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称为奇脉。

(5)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如潮水涨落样称水冲脉。

4、动脉壁异常正常动脉用手指压迫时,其远端动脉管不能触及,若仍能触到者,提示动脉硬化。

(二)异常脉搏的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2、密切观察病情3、备齐急救物品和急救仪器4、心理护理5、健康教育

第四节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血压是血管内流动着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压强)。在不同血管内,血压被分为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而一般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一、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血压

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的血压范围为收缩压90-139mmHg(12、0-18、6kPa),舒张压60-89mmHg (8、0-12、0kPa),脉压30-40mmHg(4、0-5、3kPa)。

血压的计量单位有kPa和mmHg两种,kPa和mmHg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mmHg=0、133kPa 1kPa=7、5mmHg

(二)生理变化:1、年龄2、性别3、昼夜和睡眠4、环境温度5、体位改变6、测量部位7、其他情绪激动、紧张、恐惧、兴奋、剧烈运动、吸烟可使血压升高。

二、异常血压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血压1、高血压指正常状态下,成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2、低血压指正常状态下,成人收缩压低于90 mmHg,舒张压低于60 mmHg,称为低血压。

3、脉压变化(1)脉压增大常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动静脉瘘、甲状腺功能亢进。

(2)脉压减小常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末梢循环衰竭。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措施1、监测血压2、劳逸结合3、心理护理4、健康教育

三、血压测量技术

(一)血压计的种类常用的血压计主要有水银血压计、无液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三种。

(二)血压计的构造血压计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输气球及调节空气压力的阀门。2、袖带由内层长方形扁平的橡胶气囊和外层布套组成。3、测压计

第三节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为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氧气,并把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种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

一、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

(一)正常呼吸成人安静状态下:16—20次/分,节律规则,呼吸运动均匀平稳,无声且不费力。呼吸与脉搏的比例为1:4~1:5。一般情况下,男性及儿童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二)生理性变化:1、年龄2、性别3、运动4、情绪5、血压6、其他如环境温度升高,可使呼吸加深加快。二、异常呼吸的评估及护理

(一)异常呼吸

1、频率异常(1)呼吸过速:也称气促,指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超过24次/min。

(2)呼吸过缓:成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低于12次/min,称为呼吸过缓。

2、深浅度异常(1)深度呼吸:又称库斯莫呼吸,是一种深而规则的大呼吸,可伴有鼾音。

(2)浅快呼吸:是一种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有时呈叹息样。

3、节律异常(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氏呼吸,是一种周期性的呼吸异常,其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转为浅慢,经过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约5-30s)后,又开始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2)间断呼吸:又称毕奥呼吸。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如此反复交替。

4、声音异常(1)蝉鸣样呼吸:即吸气时产生一种极高的音响,似蝉鸣样。产生机制是由于声带附近阻塞。(2)鼾声呼吸:即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是由于器官或支气管内有较多的分泌物积蓄所致。多见于昏迷患者。

5、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指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异常。临床上可分为:(1)吸气性呼吸困难:患者表现为吸气困难,吸气时间延长,伴有明显的三凹症(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2)呼气性呼吸困难:患者表现为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3)混合性呼吸困难:患者表现为吸气、呼气均感费力、呼吸表浅、频率增加。

(二)护理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2、改善环境保持环境清洁、安静、舒适,室内空气流动、清新,温度、湿度适宜,有利于患者放松和休

息。

3、加强观察观察呼吸的频率、深度、节律、声音、形态有无异常。

4、心理护理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患者情绪,保持良好心态。

5、健康教育

第九章冷热疗法【选择题】(禁忌,概念,机制)

1、冷、热疗法:是利用低于或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人体表面,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皮肤和内脏器官的收缩和舒张,改变机体各系统体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2、冷、热疗法的使用目的

冷疗法: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减轻疼痛;控制炎症扩散;降低体温(降温)

热疗法:减轻深部组织充血;减轻疼痛;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保暖与舒适

3、冷疗法的禁忌:(1)血液循环障碍(2)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3)组织损伤、破裂(4)对冷过敏

(5)昏迷、感觉异常、年老体弱慎用冷疗的禁忌部位:枕后、耳廓、阴囊处;心前区;腹部;足底4、热疗法的禁忌:(1)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2)面部危险三角区的感染(3)各种脏器出血

(4)软组织损伤或扭伤的初期(48h内) (5)其他: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皮肤湿疹;急性炎

症:牙龈、中耳、结膜炎;孕妇;金属移植物部位;恶性病变部位;麻痹、感觉异常者慎用5.冷热疗法的影响因素:

(1)方式:同样温度条件下,湿冷、湿热的效果优于干冷、干热。分析,约20min

(2)面积:冷热应用的效应与应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面积越大疗效越强,反之,越弱。但是,大面积的冷热应用可引起全身反应如血压下降或者升高、晕厥等。

(3)时间:冷热运用的效应需要一定时间后才产生,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强,而时间过长会产生不良反应,如疼痛、皮肤苍白等。

(4)温度差:冷热应用与体表温度相差越大,效应越好。环境温度也可以影响效应,如室温过低,冷效应增强,室温过高,热效应增强。

(5)部位:皮肤较薄(前臂内侧颈部)、血液循环丰富(颈部腋下腹股沟等)的部位对冷热应用的效果好。

(6)个体差异:婴幼儿对冷热反应强烈老年人对冷热反应迟钝昏迷、瘫痪等对冷热刺激敏感性低。

6.冷热疗法的应用

冷疗的应用:冰袋,冰帽,冷湿敷,温水擦浴或乙醇擦浴

热疗的应用:热水袋、红外线灯、烤灯的使用,湿热敷,热水坐浴

第十章饮食与健康

第一节概述

1、热能(energy):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及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能量,由食物内的化学潜能转化而来。

2、营养素(nutrient):是能够在生物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机体及调节和维持生理功能作用的物质。七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膳食纤维

3、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含有碳、氢、氧、氮及少量的硫和磷,正常人体内约占蛋白质16%-19%。

4、碳水化物:又称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矿物质:又称无机盐,包括除碳、氢、氧、氮以外的体内各种元素。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Vit A/D/E/K

水溶性:Vit B1/B2/B6/B12及叶酸/C

第二节医院饮食

7、医院饮食的类别和每类饮食的主要种类。

(1)基本饮食: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2)治疗饮食三高:高热量、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饮食

四低:低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一少:少渣

一无:无盐、低钠饮食

(3)试验饮食:潜血试验饮食、胆囊造影饮食、肌酐试验饮食、尿浓缩试验饮食、甲状腺碘13I试验饮食

(4)基本饮食:适合于一般病人,对营养素的种类、摄入量不做限定性调整的一种饮食。

(5)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调节热能和营养素,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6)试验饮食:亦称诊断饮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来协助诊断疾病和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8、各类饮食的适用范围

(1)普通饮食:消化功能正常;无饮食限制;体温正常;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患者

(2)软质饮食:消化功能差,咀嚼不便者;低热;消化道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3)半流质饮食:口腔及消化道疾病;中等发热;体弱;手术后患者

(4)流质饮食:口腔疾患、各种大手术后;急性消化道疾患;高热;病情危重、全身衰竭患者

(5)高热能饮食:热能消耗较高者,如甲亢、大面积烧伤、结核、肝炎、胆道疾患、体重不足患者及产妇等

(6)高蛋白饮食:高代谢性疾病,如烧伤、结核、恶性肿瘤、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大手术后等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低蛋白血症患者;孕妇、乳母等

(7)高纤维素饮食:便秘、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患者

(8)低蛋白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者,如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昏迷等。蛋白质供给不超过40g/d

(9)低脂肪饮食:肝、胆、胰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及腹泻等病人。每日脂肪量<50g ,肝胆胰病人<40g/d

(10)低胆固醇饮食: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病人。胆固醇的摄入量<300mg/d (11)低盐饮食:心脏病、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水钠潴留病人。成人每日进食盐<2g (12)无盐低钠饮食:心脏病、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高血压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水钠潴留严重的病人。不放食盐烹调饮食中含钠量<0.7g/d,摄入食品中自然存在的含钠量<0.5g/d

(13)少渣饮食:伤寒、痢疾、肛门疾病、腹泻、肠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咽喉部及消化道手术患者

(14)潜血试验饮食试验目的:用于大便隐血试验的准备,以协助诊断有无消化道出血试验前3天起禁止食用易造成隐血试验假阳性结果的食物。第4天开始留取粪便作隐血试验。

(15)胆囊照影饮食试验目的:用于需行造影检查有无胆囊、胆管、肝胆管疾病患者

(16)肌酐试验饮食试验目的:用于协助检查、测定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试验期为3天,第3天测尿肌酐清除率及血肌酐含量。试验期禁食肉类、禽类、鱼类、忌饮茶和咖啡

(17)尿浓缩试验饮食试验目的:用于检查肾小管的浓缩功能。试验期1天

(18)甲状腺碘13I试验饮食试验目的:用于协助测定甲状腺功能。用于协助甲状腺功能。试验期为2周,试验期间禁用含碘食物,禁用碘做局部消毒

第四节一般饮食护理

9、患者的一般饮食护理

(1)患者进食前的护理A饮食教育B进食环境准备: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气氛轻松愉快为原则C患者准备:进食前患者感觉舒适

(2)患者进食时的护理A及时分发食物B鼓励并协助患者进食:双目失明或眼睛被遮盖:按时钟平面图放置食物C特殊问题处理:恶心、呕吐、呛咳

(3)患者进食后的护理A整理床单位、饭后洗手、漱口B餐后根据需要做好记录C对暂需禁食或延迟进食的患者应做好交接班

第五节特殊饮食护理

10、管饲饮食的目的、评估、计划、实施和评价;

11、管饲饮食(tube feeding):经胃肠道插入导管,给患者提供必需的食物、营养液、水及药物的方法。是临床中提供或补充营养的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包括鼻饲法和肠内营养泵

12、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用于昏迷患者,口腔疾患或口腔手术后患者、上消化道肿瘤引起吞咽困难患者,不能张口的患者如破伤风患者,早产儿、病情危重者、拒绝进食者。

【插管】【拔管】

【注意事项】(1)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粘膜,尤其是通过食管3个狭窄部位(环状软骨水平处,平气管分叉处,食管通过膈肌处)时。

(2)插入胃管至10-15cm(咽喉部)时,若为清醒患者,嘱其做吞咽动作;若为昏迷患者,则用左手将

其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插管。

(3)插入胃管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明胃管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胃管。

(4)每次鼻饲前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水冲管后再进行喂食,鼻饲完毕后再次注入少量

温开水,防止鼻饲液凝结。

(5)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左右

(6)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2次口腔护理,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胃管每月更换一次。

(7)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12、要素饮食(elemental diet):是一种化学组成明确的精制食品,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或较为稳定的悬浮液。

(1)适用人群:严重烧伤及创伤等超高代谢、消化道瘘、手术前后需营养支持、非感染性严重腹泻、消化吸收不良、营养不良

(2)用法A分次注入:每日4-6次,每次250-400ml

B间歇滴注:每日4-6次,每次400-500ml,每次输注持续时间约30-60分钟

C连续滴注:在12-24小时内持续滴入要素饮食,或用肠内营养泵保持恒定滴速

(3)并发症A机械性并发症:鼻咽部和食管粘膜损伤、管道阻塞。

B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急性腹膜炎。C胃肠道并发症D代谢性并发症:高血糖或水电解质代

谢紊乱

(4)注意事项A每一种要素饮食的具体营养成分、浓度、用量、滴入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临床医师、责任护士和营养师共同商议而定。

B应用原则一般是由低、少、慢开始,逐渐增加,待患者耐受后,再稳定配餐标准、用量和速度。

C配制要素饮食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所有配制用具均需消毒灭菌后使用。

D配制好的溶液放在4℃以下的冰箱内保存。配制好的要素饮食应保证于24小时内用完

E要素饮食口服温度一般为37℃左右,鼻饲及经造瘘口注入时的温度宜为41-42℃。

F要素饮食滴注前后都需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净管腔,以防食物积滞管腔而腐败变质。

G滴注过程中经常巡视患者,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查明原因,按需要调整

速度、温度;反应严重者可暂停滴入。

H应用要素饮食期间需定期记录体重,并观察尿量、大便次数及性状,检查血糖、尿糖、血尿素氮、

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做好营养评估。

I停用要素饮食时需逐渐减量,骤停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J临床护士要加强与医师和营养师的联系,及时调整饮食,处理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K要素饮食不能用于幼小婴儿和消化道出血者;消化道瘘和短肠综合症患者宜先采用几天全胃肠外营

养后逐渐过渡到要素饮食;糖尿病和胰腺疾病患者应慎用。

第十一章排泄

第一节排尿护理

1、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排除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尿潴留患者的护理

(1)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2)护理:A心理护理B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C调整体位和姿势D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E热敷、按摩F健康教育G必要时药物治疗:卡巴胆碱H导尿术

3、尿失禁患者的护理(1)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2)护理:A皮肤护理B外部引流D留置导尿E心理护理

C重建正常排尿功能a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水b定时给予便器协助排便c指导

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

4、导尿术(catheterization):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患者着凉。

(3)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

(4)避免误入阴道。

(5)为女患者插尿管时,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另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管。

(6)为避免损伤和导致泌尿系统的感染,必须掌握男性和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

5、留置导尿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注意事项】(1)双腔气囊导尿管固定时要注意膨胀的气囊不能卡在尿道内口(2)女患者在操作前应剃去阴毛(3)男患者留置尿管采用胶布加固蝶形胶布时,不得作环形固定

6、尿标本的采集

【注意事项】(1)女患者月经期不宜留取尿标本。

(2)会阴部分泌物过多时,应先清洁或冲洗,再收集。

(3)做早孕诊断试验应留晨尿。

(4)留取尿培养标本时,应注意执行无菌操作,防止标本污染,影响检验结果。

(5)留取12h或24h尿标本,集尿瓶应放在阴凉处,根据检验要求在瓶内加防腐剂。

第二节排便处理

6、便秘患者的护理

(1)便秘: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出不畅、困难。分器质性或功能性便秘。(2)护理:A提供适当的排便环境B选取适宜的排便姿势C腹部环形按摩D遵医嘱给予口服缓泻药物E使用简易通便剂F以上方法均无效时,遵医嘱给予灌肠。G健康教育

H帮助患者重建正常的排便习惯I合理安排膳食J鼓励患者适当运动

7、腹泻患者的护理

(1)腹泻: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2)护理:A去除原因B卧床休息,减少肠蠕动,注意腹部保暖C膳食调理D防治水和电解质紊乱E维持皮肤完整性F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排便的性质、次数等,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G心理支持H健康教育

8、排便失禁患者的护理

(1)排便失禁: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控制而不自主地排便。

(2)护理:A心理护理B保护皮肤C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

D如无禁忌,保证患者每天摄入足量的液体E保持床褥、衣服清洁,室内空气清新

9、灌肠法(enema):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10.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2)清洁肠道(手术.检查.分娩者);(3)稀释并清除肠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4)为高热患者降温。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200-500ml。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用4℃。

【注意事项】(1)妊娠、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等患者禁忌灌肠。

(2)伤寒患者灌肠液不超过500ml,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

(3)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病人禁用0.9%氯化钠溶液灌肠。

(4)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量。

(5)灌肠时患者出现腹胀或便意时,嘱患者深呼吸减轻不适。

(6)注意观察患者病情。

11、保留灌肠:将药液灌入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镇静、催眠;治疗肠道感染。

【药物及剂量】遵医嘱准备,灌肠溶液量不超过200ml。溶液温度38℃。镇静、催眠用10%水合氯醛,剂量按医嘱准备。抗肠道感染用2%小檗碱,0.5%1%新霉素或其他抗生素溶液。

【注意事项】(1)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排便,肠道排空有利于药液吸收。

(2)了解灌肠目的和病变部位,以确定患者的卧位和插入肛管的深度

(3)应选择稍细的肛管并且插入要深,插入深15~20cm ,液量不宜过多,压力要低,灌入速度宜慢。

(4)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12、粪便标本采集的方法常规标本、培养标本、隐血标本、寄生虫或虫卵标本

【目的】(1)常规标本:检查粪便性状、颜色、细胞等(2)培养标本: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3)隐血标本: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察见的微量血液(4)寄生虫或虫卵标本:检查粪便中的寄生虫、幼虫、虫卵计数

第十二章给药

1、给药的原则;

(1)根据医嘱给药:给药是一种非独立的护理操作,因此,护士必须严格按医嘱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

(3)安全正确用药:准确掌握给药剂量、浓度、方法和时间。备好的药品应及时分发或使用,避免放置过久药效降低或污染

(4)注意用药后反应:某些药物易引起过敏或毒副反应较大的应加强观察,做好记录。发现给药错误,及时报告、处理。

(5)做好心理:技术熟练、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心理上予解释、鼓励、劝慰,消除怀疑、恐惧及抗药心理以取得主动治疗的效果。

2、注射给药的原则

(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A洗手,戴口罩,衣帽整洁

B注射器的活塞、针头与针梗必须保持无菌

C 按要求消毒注射部位皮肤:常用消毒方法、安尔碘消毒

D临时抽取,随即注射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检查药物质量、查实确无配伍禁忌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一人一套物品,注射器空筒与活塞分离

(4)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剂量、粘稠度和刺激性的强弱选择注射器和针头

(5)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血管神经处;不可在局部皮肤肌肉有炎症、损伤、硬结或瘢痕处进针;长期进行注射的病人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静脉注射时选择血管应由远心端到近心端

(6)现配现用注射药液:规定注射时间临时抽取,即时注射

(7)注射前排尽空气:注射前应排除注射器内空气,以免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空气栓塞、排气时要注意避免浪费药液(8)注射药液前检查回血:静脉、动脉注射必须见回血后方可注入药液;皮下、肌内注射如有回血,则应拔出针头重新进针

(9)掌握合适的进针角度和深度:各种注射法进针深度不同;进针时不可把针梗全部刺入皮肤

(10)应用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A做好解释与安慰,使患者心身放松,适当的体位与姿势B二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药速度慢C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宜选用相对较长、较粗的针头,而且进针要较深

3、正确的抽吸药液方法

(1)从安瓿内吸药:查→弹→锯→消→折→抽→排→套…贴

(2)从密封瓶内吸药:查→开盖→消→注气→吸→排

(3)结晶、粉剂或油剂吸药法

A结晶、粉剂——先溶

B混悬液——先摇匀

C油剂——加温或两手对搓

4.常用注射部位的选择和注射方法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第一部分:第1-5章)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电子文字简版主编:李小寒、尚少梅 适用范围:护理学本科专业 目的:提供电子简版,以备教师备课、撰写教案使用 章节:共十八个章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环境 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第四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第五章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 第七章休息与活动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第九章冷热疗法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第十一章排泄 第十二章给药 第十三章静脉输液与输血 第十四章标本采集 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 第十六章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管理 第十七章临终护理 第十八章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 第一部分:第一章~第五章 (5号宋体,22磅行距)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的地位和基本任务 (一)课程的地位 1.是护理学科的基础 2.是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3.是护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 4.为临床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1.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使护生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 2.使护生掌握基础护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以履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二、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 1.获得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需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认识自身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三、课程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1.实践学习法:实验室学习、临床学习 2.反思学习法 第二章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概述 1.定义: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环境的分类 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 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自然气候影响、地形地质影响、环境污染 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方式、文化因素、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护士需要了解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才能完成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护士的职责:帮助发现环境中对人类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因素。保护人类健康,满足人们需要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 (一)服务专业性

高中通用技术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资料

通用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的关系 技术是人类满足自身的需求、愿望,更好的适应大自然,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1)人类需要着衣裳遮身避寒——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2)人类需要进食补充能量——食品烹饪加工、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3)人类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建筑技术 (4)人类需要抵御野兽攻击和伤害——武器制造技术。 (5)人类需要出行——车、船制造技术。 (6)人类需要交往、保持联系——邮电通讯技术。 技术的作用: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2、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具体为: (1)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生产具有直接的经济意义。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如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 (2)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第二产业从业者数量减少,第三产业从业者数量大幅度增加。例如:因为农业技术的发展与劳作方式的变革使农业从业人口减少。 (3)技术不仅为生产提供了先进的手段和工具,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使人们衣食、住、行、交往、娱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 (4)技术进步不仅带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而且渗透到军事、政治、文化各领域。 3、技术与自然的关系 (1)利用技术,人类可以改造和利用自然。如:填海造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都江堰、荷兰的风车。 (2)人类利用技术和改造自然要有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2021年基础护理学重点

基础护理学 欧阳光明(2021.03.07) 1.医院物理环境正常值:室温坚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坚持在22~24℃为佳。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白日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 2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 3,平车运送法注意:推行中,平车小轮端在前,转弯灵活;速度不成过快;上下坡时,患者头部应位于高处,减轻患者的不适,并嘱咐患者抓紧扶手,包管患者平安。 4. 舒适(comfort):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自在、满意、无焦虑、无疼痛的健康、安定状态时的一种自我感觉。不舒适(discomfort):指个体身心不健全或有缺陷,生理、心理需求不克不及全部满足,或周围环境有不良安慰,身体呈现病理修改,身心负荷过重的一种自我感觉。 5.卧位的分类:主动卧位(active lying position):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纳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修改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主动卧位(passive lying position):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顿的卧位,称之为主动卧位。罕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自愿卧位(compelled lying position):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自愿采纳的卧位,称之为自愿卧位。

6..去枕仰卧位适用规模:(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可避免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者。采取此种卧位,可预防颅内压减低而引起的头痛。中凹卧位适用规模:休克患者。抬高头胸部,有利于坚持气道通畅,改良通气功能,从而改良缺氧症状;抬高下肢,有利于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获得缓解。屈膝仰卧位适用规模: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刷等。侧卧位适用规模:(1)灌肠、肛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2)预防压疮(3)臀部肌内注射半坐卧位适用规模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采纳半坐卧位可减少局部出血。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采纳半坐卧位,使患者逐渐适应体位修改,有利于向站、立位过渡。 危坐位适用规模: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爆发的患者,患者由于极度呼吸困难而自愿日夜危坐。俯卧位适用规模: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克不及平卧或侧卧的患者。胃肠胀气招致腹痛时。采纳俯卧位,使腹腔容积增年夜,可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痛。头低足高位适用规模:肺部排泄物引流,使痰易于咳出。十二指肠引流术,有利于胆汁引流。妊娠时胎膜早破,避免脐带脱垂。跟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重力作为反牵引力。头高足低位适用规模: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用作反牵引力。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颅脑手术后的患者。膝胸卧位

基护重点知识总结

第八章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名词解释题 1、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病人、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可在医院内发病或离院不久即发病的。 2、清洁:指清除物体上一切污秽,如尘埃、油脂、血迹等。 3、消毒:清除和杀灭物体上除细菌芽胞外的各种病源微生物。 4、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细胞膜发生改变,酶失去活性,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临床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法,利用高压下的高温饱和蒸气杀灭所以微生物及其芽胞,灭菌效果可靠。 6、光照消毒法:主要利用紫外线、臭氧机高能射线,使菌体蛋白质发生光解、变性,菌体内的核算、酶遭到破坏而致微生物死亡。 7、化学消毒灭菌法:本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其蛋白质能股变性,酶失去活力,引起微生物代谢障碍,或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是细胞破裂、溶解,从而达到消毒、灭菌。 8、浸泡法:将物品浸没入消毒溶液中,在标准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9、喷雾法:用喷雾器均匀喷洒消毒剂,使消毒剂呈微粒气雾弥散在空间,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的作用。 10、擦拭法:用消毒剂擦拭物品表面,如桌、椅、地面、墙壁等,在标准的浓度内达到消毒作用。 11、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是消毒剂呈气体,在标榜的浓度与时间内达到消毒灭菌作用。 12、无菌物品或无菌区域:指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物品或区域。 1、交叉感染:指病人与病人、病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感染,或通过水、空气、医疗器械等的间接感染。 2、自身感染:指寄居在病人体内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在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引起的感染。 3、灭菌:清除或杀灭物体上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的过程。 4、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的超高频电磁波。在电磁波的高频交流电场中,物品中的极性分子发生高速运动并引起互相摩擦,是温度迅速升高,而达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常用于食品及餐具的处理、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 5、潜热:是指当1g100℃的水蒸气变成1g100℃的水时,释放出2255J的热能。 6、电离辐射灭菌法:应用核素60Co发射的丙种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阴极射线)穿透物品,杀死其中微生物的灭菌法。 7、生物净化法:采用生物洁净技术,通过三级空气过滤器,除掉空气中~5um的尘埃,选用合理的气流方式,达到空气洁净的目的。 8、灭菌技术: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防止物价物品或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9、隔离:是将传染源传播者(传染病人和带菌者)和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和特殊环境中,暂时避免和周围人接触,对前者采取传染源隔离,防止传染病病原体向外传播,对后者采取保护性隔离,保护高度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10、终末消毒处理:是对转科、出院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和医疗器械的消毒。 第九章病人的清洁护理

护理学基础最新版本

名词解释 1.: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负责为达到预期结果而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 2、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工作模式。 3、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 4、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5.护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确立的一种人际关系。6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 7、假痛:是疼痛记忆和感觉在人大脑皮质造成的强兴奋灶的后遗影响 8、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9,无菌技术:无菌技术是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 ,10洗胃法:是指将胃管经一侧鼻孔插入到胃内,利用虹吸或负压或重力的作用,将洗液体灌入胃内将其洗净的方法。 11指医生开些医嘱时起,有效时间24h以上,可连续遵循,当医生注明停止时间后即失效。如护理级别、饮食、药物等。 12心肺复苏: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 13、隔离:把某些患传染性疾病的病人与其他人群分开,避免接触 14.医院内感染: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出于潜伏期,却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 15热能:又称能量,热量等,它是生命的能源,是维持人每天活动以及维持正常体温各种生理活动的源泉。 16尿潴留:膀胱内积有大量尿液而不能排出,成为尿潴留 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个创立护理学的人是南丁格尔。 2、马斯洛的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护理理论主要研究的是人、健康、环境和护理等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扭曼将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自身环境。 5、病室的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6、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以下特性:整齐、舒适、安全、美观和安静性。 7、疾病在心理上一般经过三个阶段过渡期、承认期、恢复期。 8、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有:物理性损伤、化学性损伤、生物性损伤、心理性损伤、医源性损伤、。 9、护理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环节。 10、护理诊断陈述方式包括:护理诊断名称(P)+相关因素(E)+临床表现(S);多用于现存的护理诊断。护理诊断名称(P)+相关因素(E);用于"有……危险"的护理诊断;护

Internet技术知识点总结

Internet技术 1.Internet是世界上最大的网络,实质是网络的网络。 2.互联网是一组全球信息资源的总称。 3.Internet:由路由器及通信线路基于一个共同的通信协议,将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网 络互联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全球化的虚拟网络,是共享资源的集合。 Internet的主要功能 4.WWW服务 a)(WorldWideWeb)万维网服务 b)网页文件连接的组合 c)超级连接文本:文本,声音,图形,动画,影像组成。 d)HTTP协议:WWW客户机到WWW服务器之间传输用的协议。 e)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网页的语言。 5.电子邮件服务:利用存储-转发原理,克服时间,地理上的距离,通过计算机终端和通 信网络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传递 6.数据检索:分类目录和关键字 7.电子公告板(BBS):基于电子邮件的服务 8.远程登录 9.商业应用 ISP 网络服务供应商,是Internet网络用户接入和信息服务的提供者 10.分类 a)为用户提供拨号入网业务的小型ISP(应为IAP)。区域性强,服务能力有限,没有 自己的主干网络和信息源,提供的服务信息有限 b)真正意义上的ISP:全方位服务,有全国或较大区域的联网能力,可提供专线、拨 号上网 11.ISP服务 a)提供专线接入:提供如DDN、X.25、FR、CATV等专线接入 b)提供拨号接入:向用户提供通过公用电话网联机访问Internet的能力,包括UNIX 仿真终端方式和SLIP/PPP连网方式 c)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d)提供信息服务:提供的信息(用户名(账号)、用户口令(密码)、IP地址、域名服 务器(DNS)地址) e)提供联网设备,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安装和使用培训服务 12.主页:打开浏览器后第一个出现的页面 13.超文本:含有超链接的文本 14.超链接:通过网址链接到别的网页 15.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又称为网址) 16.HTML的超链接用URL来定位信息资源所在的位置 17.格式协议://域名或IP地址(:端口号)/路径名/文件名 a)协议:又称信息服务类型,是客户端浏览器访问各种服务器资源的方法 b)端口号:默认端口号可以省略 c)文件名或路径名缺省时,会返回浏览器一个index.html或default.html文件 18.Internet的特点 a)对用户隐藏网间连接的底层节点,用户不必了解硬件连接细节 b)不指定网络互联的拓扑结构

最新基础护理学重点简答题

基础护理学简答题 1.何谓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体。 2.请说出环境的范围有哪些? 内环境:指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所组成。 3.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劳动条件、人际关系。 4.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好的影响。(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3)如何保护环境资源。(4)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5.护理的基本任务有哪些?护理的基本任务有: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协助康复、减轻病痛。 6.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什么?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7.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哪些方面?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光线、音响、装饰等。 8.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 (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9.何谓湿度?湿度是指相对湿度指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汽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10.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 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11.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室内通风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12.通风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通风多少时间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通风的效果与通风的时间、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气流的速度、通风面积有关。一般情况下通风时间为30分钟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13.为什么说日光是维持人类健康的要素之一? 自然的光照可使患者感觉舒适愉快,对康复有利;适量的日光照射可使局部温度升高,血流加快,改善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增加食欲;日光中的紫外线有杀菌作用、还可促进机体内生成维生素D。达到维持健康的目的。 14.何谓噪音?医院白天的噪音应维持在什么强度内?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0dB内。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

基础护理学常考知识点汇总-最新版(1 到50) 2015-06-11 医护之家 1.护理学的形成经历了人类早期护理(以自我护理、家庭护理为主)、中世纪的护理(以宗教护理、医院护理为主,护理工作仅限于生活照料)、文艺复兴与宗教革命时期的护理、护理学的诞生(1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首创了科学的护理专业)。 2.1912年国际护士会将5月12日(南丁格尔的生日)定为国际护士节。中华护士会成立于l909年,l936年改名为中华护士学会,1964年改名为中华护理学会。 3.现代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和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三个阶段。 4.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的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1888年,美国护士约翰逊在福州一所医院里开办了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将护理教育列为中专教育之一。1995年6月25日,全国开始了首次护士执业考试。 5.护理学的性质~是一门生命科学中综合了自然、社会及人文科学的应用性科学。护理学的范畴包括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中实践范畴包括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社区保健、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等方面。 6.人、健康、环境和护理是护理学最基本的四个概念,其中,核心是人,即护理实践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活动。护理中的人包括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四个层面。 7.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护理的服务对象从单纯的病人扩大到健康人群,即护理的服务对象是所有的人。 8.1990年WH0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没有绝对的健康或疾病状态,健康是动态的过程。 9.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10.成长与发展是持续的、有顺序的,并按照有规律的和可预测的方式进行。 11.机体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1、检测技术:完成检测过程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2、检测的含义:对各种参数或物理量进行检查和测量,从而获得必 要的信息。 3、检测技术的作用:①检测技术是产品检验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②检测技术在大型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③检测技 术和装置是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④检测技术的完善和 发展推动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4、检测系统的组成:①传感器②测量电路③现实记录装置 5、非电学亮点测量的特点:①能够连续、自动对被测量进行测量和 记录②电子装置精度高、频率响应好,不仅能适用与静态测量,选 用适当的传感器和记录装置还可以进行动态测量甚至瞬态测量③电 信号可以远距离传输,便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集中控制④电子测量 装置能方便地改变量程,因此测量的范围广⑤可以方便地与计算机 相连,进行数据的自动运算、分析和处理。 6、测量过程包括:比较示差平衡读数 7、测量方法;①按照测量手续可以将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 测量。②按照获得测量值得方式可以分为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 和微差式测量,③根据传感器是否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可区分为 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 8、模拟仪表分辨率= 最小刻度值风格值的一半数字仪表的分辨率 =最后一位数字为1所代表的值 九、灵敏度是指传感器或检测系统在稳态下输出量变化的输入量变化的 比值 s=dy/dx 整个灵敏度可谓s=s1s2s3。 十、分辨率是指检测仪表能够精确检测出被测量的最小变化的能力 十一、测量误差:在检测过程中,被测对象、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和检测人员受到各种变动因素的影响,对被测量的转换,偶尔也会改变被测对象原有的状态,造成了检测结果和被测量的客观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这个差值称为测量误差。 十二、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可以概括为工具误差、环境误差、方法误差和人员误差等 十三、误差分类:按照误差的方法可以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可以分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按照被测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 十四、绝对误差;指示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x0之间的差值 =x—x0 十五、相对误差;仪表指示值得绝对误差与被测量值x0的比值r=(x-x0/x0)x100%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基础护理学重点知识 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 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 保持在22~24℃。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 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 疗护理时受凉。 、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 。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 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 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 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 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 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 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 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 内。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髓穿刺后的患者半坐卧位适用范围答: (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基础护理学复习大总结

基础护理学复习大总结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新生儿、老年科 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 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 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 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3、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 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患 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 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 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 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2、医院常见不安 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 确保患者安全、舒适。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 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 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 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 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 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

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 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脊 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答:(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 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 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范围 答: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8、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有:(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 平卧;(2)颈椎、颅骨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3) 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止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 扭曲受压;(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 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 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9、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 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烂、坏死。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应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护骨 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固定。(2) 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 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0、何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 症状。WHO提出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 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 1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完整版)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护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是非题 1.一般病室内适宜的温度是18—22oC。(√) 2,大单的长度是2.5米,宽度是1.7米,用棉布制作。(×) 3.平车运送病人时,病人的头部应位于高处一端。(√) 4. 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0.5。(×) 5.最常见的机械损伤为跌倒(√) 6.沐浴最佳时间为餐后1小时(√) 7.昏迷病人长期卧床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 8.温水擦浴的水温是32-36度(×) 9.酒精擦浴后测量体温应间隔15分钟。(×) 10.长期医嘱有效时间在24 小时以上至医嘱停止。(√) 二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创办于:D A.1854年 B.1856年 C.1858年 D.1860年 E.1862年 2.不符合铺床节力原则的是 :D A.将用物备齐 B.按使用顺序放置物品 C.铺床时身体靠近床沿 D.先铺远侧,后铺近侧 E.下肢前后分开,降低重心 3.腰椎骨折病人需用何种方法搬运:D A.一人法 B.二人法 C.三人法 D.四人 法 E.挪动法 4.下列哪项为不舒适的最严重的形式:C A.烦躁不安 B.紧张 C.疼痛 D.不能入 睡 E.身体无力 5.腰穿后6小时内去枕平卧的目的:B A.预防脑压升高 B.预防脑压降低 C.预防脑缺血 D.预防脑部感染

E.有利于脑部血液循环 6.产妇胎膜早破时,采取头低足高位目的是防止:A A.脐带脱出 B.减少局部缺血 C.羊水流出 D 感 染 E.有利于引产 7.浸泡无菌持物镊的消毒液应达到镊子的: C A.1/2处 B.1/3处 C.2/3处 D.3/4 处 E.1/4处 8. 遇有真菌感染的病人,口腔护理应用的漱口液是:E A.1%~3%过氧化氢 B.2%~3%硼酸 C.09%氯化钠 D.01%醋酸 E.1%~4%碳酸氢钠 9.软组织损伤48h内应采用的处理方法为:B A.热疗法 B.冷疗 法 C.冷、热疗法交替使用 D.先用冷疗法再用热疗法 E.先用热疗法再用冷疗法 10.温水擦浴的水温是:B A.30-32度 B.32-34度 C.34-36度 D.36-38 度 E.38-40度 11.缺乏下列哪种维生素可引起佝偻病:B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E D.维生素K E.维生素C 12.管喂饮食时,胃管插入深度为:C A.30—35cm B.35— 40cm C.45—50cm D.50—55cm E.55—60cm 13.低盐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B A.1g B.2g C.3g D.4g E.5g 14.尿潴留病人首次导尿时,放出尿量不应超过:C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15.盆腔手术前导尿的目的是:C

高一通用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1.技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使自然造福人类。 2.技术对自然产生负影响,应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发利用自然。 二、技术的性质 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创新性;技术的综合性;技术的两面性;技术的专利性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所在,创新推动技术的发展。 2.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技术发明。 科学是发现规律并对其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对大自然的改造。 侧重:科学发现什么,为什么; 技术回答怎么办; 过程:科学用实验证明理论规律;技术用试验验证可行、合理性联系:科学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促进科学的应用。 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专利权申请: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技术可以提出申请。 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1)设计是推动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技术的创新、技术产品的更替、工艺的改进都需要设计。 (2)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3)设计促进了技术的革新。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1)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技术的进步直接制约着设计的发展。(2)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3)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技术设计侧重:功能、材料、程序、工艺;艺术设计侧重:色彩、造型、欣赏、审美、感觉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高效、健康、舒适、安全。 (1)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2)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的静态尺寸,也要符合人体的动态尺寸。 (3)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满足

基础护理学上册重点总结

第二章环境 第一节环境与健康 一、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命和生长的全部机体内部因素和外界条件的总和。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 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大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吸烟污染 (6)温度过高或过低、(7)辐射、(8)废料、(9)室内空气污染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第二节医院环境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是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属软环境,是深层次的,抽象的,无形的。 ?医院管理环境:属软环境。 二、医院环境的调控 (一)医院物理环境的调控(※) (1)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米。 (2)温度:一般室温保持在18~22℃较为适宜。新生儿及老年病人,室温以保持在22~24℃为佳。 (3)湿度 ?相对湿度: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含量的百分比。 ?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4)通风:一般通风30分钟即可达到换置室内空气的目的。 (5)噪声 ?噪声的单位是分贝(dB)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噪声的标准,白天病室较理想的强度是35~40分贝。噪声强度在50~60分贝时,即能产生相当的干扰。 ?长时间处于90分贝以上高音量环境中,能导致耳鸣、血压升高、血管收缩、肌肉紧张,以及出现焦躁、易怒、头痛、失眠等症状。 工作人员在说话、行动与工作时应特别注意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6)光线:病室采光一般采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

最新基础护理学知识点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的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 第二章环境 (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内环境(生理环境、心理环境)、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1、自然气候的影响:持续的高温环境可导致中暑,并没有导致肾脏、循环系统疾病及脑卒中的危险;极冷的环境有增加呼吸道疾 病和发生冻伤的可能。 2、地形地质的影响:如环境中缺碘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环境中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地方性砷中毒、克山 病等都与当地地质物质成分的含量有关。 3、环境污染的影响:(1 )空气污染、(2)水污染、(3)土壤污染、(4)噪声污染、(5)辐射 '大气污染: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是危害最大 E大气中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化物、氯气、臭氧等),会诱发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 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由于不能为人体器官所察觉,危害性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 '水污染:引起急性中毒、致癌至畸致突变、以水为媒介的传染病 ■5月21日世界无烟日 (二)社会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2、社会阶层3、社会关系4、文化因素5、生活方式6、卫生服务 三、护理与环境的关系 南丁格尔在护理工作中就已注意到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她曾说过:“症状和痛苦一般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并且 发生疾病常常不是疾病本身的症状而是其它的症状——全部或部分需要空气、光线、温暖、安静、清洁、合适的饮食等”。 护理的基本任务:减轻痛苦、预防疾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一、医院环境的特点及其分类 医院季对特定的人群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是专业人员在以治疗为目的的前提下创造的一个适合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的环境。 良好的医院环境应具备的特点(探):1)医学专业化、2)安全舒适性、3)管理统一性 医院环境的分类(探) (1)物理环境 (2)社会环境 医疗服务环境:指以医疗技术、人际关系、精神面貌及服务态度等为主的人文社会环境。

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备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四特点:有信息处理的特性,有广泛适应的特性,有灵活选择的特性。有正确应用的特性。(此条不需要知道)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它们是并行关系): 大型机阶段(1946年ENIAC、1958年103、1959年104机)、 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2005年5月1日联想完成了收购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客户机/服务器阶段(对等网络与非对等网络的概念) 互联网阶段(Arpanet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运营,在1983年正式使用TCP/IP协议;在1991年6月我国第一条与国际互联网连接的专线建成,它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中心;在1994年实现4大主干网互连,即全功能连接或正式连接;1993年WWW技术出现,网页浏览开始盛行。 3、计算机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模拟核爆炸、模拟经济运行模型、中长期天气预报)、事务处理(不涉及复杂的数学问题,但数据量大、实时性强)、过程控制(常使用微控制器芯片或者低档微处理芯片)、辅助工程(CAD,CAM,CAE,CAI,CAT)、人工智能、网络应用、多媒体应用。 4、计算机种类: 按照传统的分类方法:分为6大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 按照现实的分类方法:分为5大类:服务器、工作站(有大屏幕显示器)、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PDA等)。 服务器:按应用范围分类:入门、工作组、部门、企业级服务器;按处理器结构分:CISC、RISC、VLIW(即EPIC)服务器; 按机箱结构分:台式、机架式、机柜式、刀片式(支持热插拔,每个刀片是一个主板,可以运行独立操作系统); 工作站:按软硬件平台:基于RISC和UNIX-OS的专业工作站;基于Intel和Windows-OS 的PC工作站。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8个二进制位是一个字节。(2)速度:MIPS: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M:百万;MFLOPS: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3)容量:字节Byte用B表示,1TB=1024GB(以210换算)≈103GB≈106MB≈109KB≈1012B。 (4)带宽(数据传输率) :1Gbps(10亿)=103Mbps(百万)=106Kbps(千)=109bps。(5)可靠性: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和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来表示。(6)版本 6、微处理器简史:Intel8080(8位)→Intel8088(16位)→奔腾(32位)→安腾(64位)EPIC 7、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奔腾32位芯片,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奔腾采用了精简指令RISC技术。 (1)超标量技术:通过内置多条流水线来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其实质是用空间换取时间;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 (2)超流水线技术:通过细化流水,提高主频,使得机器在一个周期内完成一个甚至多个操作,其实质是用时间换取空间。 奔腾采用每条流水线分为四级流水:指令预取,译码,执行和写回结果。(3)分支预测:分值目标缓存器动态的预测程序分支的转移情况。(4)双cache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 (5)固化常用指令。(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内部总线是32位,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

基础护理学复习总结.doc

转]基础护理学的复习大总结啦都转回去慢慢看呀 1、医院环境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性、舒适性、整洁性、安静性。 2、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温度保持在18?22C;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杏时温度保持 在22?24C。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抑制,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患者在诊疗护理时受凉。 3、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o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弱,可抑制出汗,患者感到气闷不适,尿液 排出量增加,加重仔脏负担,对患有心、肾疾病的患者又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燥,咽痛,烦渴等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患者不利。 4、室内通风的作用可使室内空气流通,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 度,增加患者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5、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O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内。2、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 6、平车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车速适宜,确保患者安全、舒适。 搬运患者时,尽量让患者身体靠近搬运者,使重力线通过支撑面,保持平衡,又因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推车时,护士应站于患者头侧,便于观察病情,要注意患者面色、呼吸及脉搏的变化。下坡时,患者头部应在高处一端,以免引起不适患者的头部应卧于大轮一端。搬运骨折患者时车上需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有输液及引流管,须保持通畅。推车进门时,应先将门打开,不可用车撞门,以免引起患者的不适或损坏建筑物。 7、去枕仰卧位适用范围: 答:(1)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2)椎管内麻醉或有髓穿刺后的患者 半坐卧位适用范围 答:(1)心肺疾患所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2)胸、腹、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的患者 (3)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的患者;(4)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端坐位适用范围 答:心力衰竭、心包积液及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8、协助患者变换卧位时注意事项有:(1)颅脑术后,一般只能卧于健侧或平卧;(2)颈椎、颅骨 牵引的患者,翻身时不可放松牵引;(3)各种导管和输液装置应安置妥当,防II:翻身时导管连接处脱落或扭曲受压;(4)石膏固定和伤口较大的患者,翻身后将患处放于适当的位置,防止受压;(5)操作时使患者尽量靠近护士,以缩短重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9、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导致的组织溃 烂、坏死。 预防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应做到勤观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减少组织的压力;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处。正确使用石有、绷带及夹板固定。(2)避免局部潮湿等不良刺激;(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全范围的关节运动、按摩受压部位;(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10、何谓医院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WHO提出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有: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 11、医院感染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12、清洁: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