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十五章 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第二十五章 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第二十五章  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第二十五章  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第二十五章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

一、填空题

1. 动物的生长育肥主要受动物品种、营养水平、母体效应、环境因素的影响。

2. 动物的生长育肥营养需要量主要取决于体重、日增重、增重内容。

3. 群畜的能量需要可通过生长实验、平衡实验、及屠宰实验,并根据综合法或析因法的原理确定。

4. 生长系指动物机体细胞数量增加、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整体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和物质积累的过程。

5. 生长是指动物机体细胞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整体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和物质累积的过程。

6. 动物生长育肥主要受动物品种、性别、营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影响因素填三种)

7. 影响生长育肥的内在因素动物品种、性别、阉割。

8.影像动物的生长肥育主要受动物因素、母体效应、营养水平、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9.生长发育是动物机体细胞数量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整体体积增加及

动物重量增加的过程。

10.从局部生长来看,生长初期以骨骼生长为主,其后肌肉生长加快,接近成熟时脂肪沉积增多。

11. 动物的生长除了骨骼生长和体内水分沉积外,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说还包括蛋白质和脂肪沉积的结果。

12. 脂溶性维生素对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都必须由饲粮提供,尤其是消化道功能尚未健全的幼龄动物。

13. 动物在生长初期以骨骼生长为主,其后肌肉生长加快,接近成熟时脂肪沉积增多。

14. 综合法一般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以最大日增重、最佳饲料利用率和

最佳胴体品质时的能量水平作为需要量。

15. 为了更准确估测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在猪、禽已开始采用可消化(可利用)体系,反刍动物则都采用瘤胃降解与未降解蛋白质体系。

16. 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可采用综合法通过饲养实验和氮平衡实验确定。

17. 表现为: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小,然后增重逐渐增大,达一定年龄后又逐步下降,直至

停止生长的是动物的绝对生长。

18. 能量需要可通过:生长实验、平衡实验及屠宰实验,并根据综合法或析因法的原理确定。

19. 可以衡量家畜生产速度的曲线有:累计生产曲线、绝对生产曲线、相对生长曲线。

20. 动物生长肥育影响因素有:性别、营养水平、母体效应环境等。

21. 畜禽能量需要的分析方法有综合法和析因法

22. 常用的药物添加剂包括抗生素、抗球虫药和驱蠕虫药。

23. 畜禽的能量需要可通过生长实验、平衡实验和屠宰试验。

25. 动物的生长肥育的营养需要主要受动物品种、性别、阉割与否、营养水品、母体效应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6. 动物的生长包括哺乳阶段、育成阶段。

27.确定生长育肥动物营养需要的方法有:综合法和析因法。

28. 动物生长育肥主要受动物品种、性别、阉割与否、营养水平、母体效应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9. 猪、禽多采用可消化氨基酸体系,反刍动物则为瘤胃降解与未降解蛋白质体系。

30. 动物的生长育肥主要受动物品种,性别,阉割与否,营养水平,母体效应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P352

31. 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主要决定于体重、日增重及增重内容。

32. 为了更准确的估计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在猪、禽中采用可消化氨基酸体系,反刍动物采用瘤胃降解与未降解蛋白质体系。

33. 为了更准确估测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在猪、禽已开始采用__可消化(可利用)__氨基酸体系,反刍动物则更多为__瘤胃降解与未降解__蛋白质体系。

34. 能量需要可通过生长实验、平衡实验及屠宰实验,并根据综合法或析因法的原理确定。

35.对于生长肥育中的畜禽,环境温度特别重要,当温度增加时,采食量会减少,当温度过低时也会增加采食量。

理由:当温度降低1度时,仔猪每天将多耗料5g,当温度上升1度时,采食量会减少5%。

36. 畜禽在育肥阶段一般指蛋白质和脂肪在机体的沉积。

37.动物生长时期是指动物从出生到开始繁殖为止的生理阶段,包括哺乳阶段和育成阶段。

38. 饲粮中蛋白质与能量之比值称为蛋白质能量比。

39. 动物的生长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营养科学研究中划分的动物生长时期是指动物从出生到开始繁殖为止的生理阶段,其中包括哺乳阶段和育成阶段。

40. 畜禽的能量需要可通过生长实验、平衡实验、屠宰实验并根据综合法和析因法的原理确定。

42. 影响动物生长育肥因素有动物自身、营养水平、环境因素。

43. 对于猪,在同样饲养情况下,幼公猪最瘦,母猪次之,阉猪最肥

44. 动物生长育肥主要受动物品系、性别、阉割与否、营养水平、母体效应、环境等因素影响。

45. 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小,然后增重逐渐增大,达一定年龄后又逐步下降,直至停止生长。

46. 动物生长期间,其生长初期以骨骼生长为主,其后肌肉生长加快,接近成熟时脂肪沉积增多。

47. 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主要决定于其体重、日增重和增重内容,以及育肥动物对饲粮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等。

48.畜禽的能量需要可通过生长实验、平衡实验和屠宰实验等实验方法进行测。

49.动物的生长时期是指出生到开始繁殖的生理阶段,包括哺乳和育成阶段。

50.营养科学研究中划分的动物生长时期是指动物从出生到开始繁殖为止的生理阶段,其中包括哺乳阶段和育成阶段。

51. 育肥是指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化饲养而使蛋白质和脂肪在动物机体内快速

沉积。

52.育肥是之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化饲养而使蛋白质和脂肪在动物机体内快速沉积。

二、选择题

1.生长动物对钙磷的需要主要取决于动物的( C )。

A)采食量 B)基础代谢 C)体重和生长速度 D)矿物质平衡

理由:P362

2. 骨骼和牙齿的钙和磷约占矿物质元素总量的( A )。

A) 70% B) 63% C) 60% D) 75%

理由:约占70%,其他选项相差太大

3. 在动物生长期间,各部位的生长速度并不一致,下列那个部位生长最慢( C )。

A)胸 B)臀 C)腰 D)头

理由:头、腿属于早熟部位,胸、臀部位快速生长的时期开始较晚,而腰部更晚。

4. 畜禽的能量需要可通过( B ),并根据综合法或析因法的原理确定。

A)生长实验和平衡实验 B)生长实验和平衡实验、屠宰实验 C)生长实验和屠宰实验 D)平衡实验和屠宰实验

5. 动物生长育肥主要受动物( D )。

A)品系和性别 B)阉割与否 C)营养水平和母体效应 D)以上ABC都是

6. 以下不可以确定畜禽的能量需要的实验方法是( D )。

A)生长实验 B)平衡实验 C)屠宰实验 D)比较实验

理由:目前几乎没有用到比较实验来确定畜禽的能量需要,此种方法研究的也较少。7. 下表中的曲线分别是什么曲线?( B )

A) 1.累积生长曲线 2.绝对生长曲线 3.相对生长曲线

B) 1.累积生长曲线 2.相对生长曲线 3.绝对生长曲线

C) 1.绝对生长曲线 2.累积生长曲线 3.相对生长曲线

D) 1.绝对生长曲线 2.相对生长曲线 3.累积生长曲线

8. 动物额生长肥育在质与量方面的规律表述错误的是( D )。

A) 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小 B) 绝对增重达一定年龄后会逐步下降,直至停止生长

C)相对生长在幼龄时期速度增重较快 D) 从局部生长看,先以骨骼生长为主,继而以脂肪沉积为主,最后以肌肉生长为主

理由:从局部生长看,先以骨骼生长为主,继而以肌肉生长为主,最后以脂肪沉积为主。

9. 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主要是由下列哪几个因素影响( D )。

A)性别和母体效应 B)阉割与否 C)营养水平环境 D)以上ABC都是

理由:见课本:365

10.在充足阳光照射的情况下,维生素( D )的需要可通过机体的合成而自行解决。A)A B) B C) K D) D

理由:维生素D在阳光照射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机体的合成而自行解决。

11. 一头体重200kg的小公牛,日增重750g,每千克增重含蛋白质160g,维持所需蛋白质为每千克代谢体重2.19g,皮毛屑损失为每千克代谢体重0.1125g,日需代谢能(ME)43MJ,则其RDP的需要为( D )

A) 358.6 B)59.245 C) 242.5 D) 69.7

12.钙、磷的需要主要通过下列哪个实验测定( C )。

A). 屠宰试验 B). 饲养试验 C). 平衡实验 D). 综合法或析因法

13. 生长育肥动物的营养需要不包括 ( C )。

A) 能量需要 B) 蛋白质氨基酸的需要 C) 脂肪需要 D) 矿物质和维生素需要

理由:生长育肥动物所需能量是用于维持生命活动和动物机体的生长(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质的沉积)。

14.在充足阳光照射的情况下,( D )的需要可以通过机体的合成自行解决。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15. 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可采用( D )测定维持和生长(蛋白质沉积)蛋白质的需要。A)综合法 B)曲线法 C)折线法 D)析因法

16. 假设某母猪维持和沉淀所需的粗蛋白为20g/d,25g/d,该母猪的净蛋白利用率为85%,则母猪需要总的粗蛋白是( C )。

A ) 38.25

B ) 45

C ) 52.94 D) 51.48

17. 维持和生长所需的粗蛋白的和,与净蛋白利用率的比等于( B )。

A) 每日沉积蛋白质 B)总的粗蛋白需要 C)净蛋白 D)蛋白质需要

理由:总的粗蛋白=(维持+生长所需的粗蛋白)/净蛋白利用率

18. 下列哪种物质在阳光充足照射下,动物可以通过机体的合成而自行解决( D )。

A)铁 B)维生素B12 C)硒 D)维生素D

理由:在充足阳光照射的情况下,维生素D的需要可通过机体的合成而自行解决。19. 动物在生长期间,各体组织在不同时期生长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其中生长初期以( B )为主。

A) 肌肉生长 B) 骨骼生长 C) 脂肪生长 D) 蛋白质生长

20. 动物生长初期以( A )生长为主。

A) 骨骼 B) 肌肉 C) 脂肪 D) 以上都不是

理由:生长初期以骨骼为主,其后是肌肉,接近成熟时脂肪为主。

21. 下列不是营养动物生长育肥的因素是( E )。

A)品种 B)性别 C)营养水平 D)母体效应 E)相对性状

22. 不属于中草药添加剂种类的是( B )。

A)抗应激剂 B)抗球虫剂 C)抗寄生虫剂 D)增强免疫

理由:中草药添加剂的种类有:增食促生长剂、增产剂、免疫增强剂、抗寄生虫剂和抗应激剂。所以选择B。

23. 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主要决定于( C ),不包括以下哪项。

A)体重 B)日增重 C)失重 D)日增重内容

理由:主要决定于体重、日增重和日增重内容,以及育肥动物对饲粮能量和物质利用率

等。

25. 影响生长育肥的因素中哪个是影响其生长育肥内在的因素( A )。

A)动物 B)营养水平 C)环境 D)母体效应

理由:动物品种、性别及阉割与否是影响其生长育肥内在的因素。

26. 按照动物生长育肥的一般规律,动物最先长的是 ( A )。

A)骨骼 B)肌肉 C)脂肪 D)其他

理由:骨骼的生长是动物体生长的最开始的部位。

27.衡量家畜的生长速度的最简单、最基本而且具有经济意义的指标是( B )。

A)年龄 B) 体重 C) 生长率 D) 增重率

28. 一头体重200kg的小公牛,日增重750g,维持所需蛋白质为每千克代谢体重2.19g,日需代谢能43MJ,它的RDP是( B )。

A) 242.5g B) 358.6g C) 219.5g D) 333.6g

理由:体系规定,食入每MJ饲粮,瘤胃微生物合成8.34gRDP,RDP=8.34*43=358.6g 29. 一头体重300kg的小公牛,日增重750g,每千克增重含蛋白质150g,维持所需蛋白质为每千克代谢体重2.19g,皮毛屑损失为每千克代谢体重0.1125g,日需代谢能55MJ,其UDP 的需要量为( D )。

A) 458.7 B)278.47 C) 249.53 D) 42.56

理由:RDP=8.34*55=458.7 IP =2.19*300^0.75+0.1125*300^0.75+0.75*150=278.47 UDP =[IP-(RDP*0.8*0.8*0.85)]/0.8*0.85=42.56 降解蛋白与未降解蛋白的换算

30. 动物的生长阶段的变化为( D )。

A)骨骼→脂肪沉积→肌肉 B)肌肉→骨骼→脂肪沉积 C)脂肪沉积→肌肉→骨骼D)骨骼→肌肉→脂肪沉积

理由:动物生长阶段的变化为骨骼→肌肉→脂肪沉积。

31. 一头体重200kg的小公牛,日增重750g,每千克增重含蛋白质160g,维持所需要蛋白质为每千克代谢体重2.19g,皮毛屑损失为0.1125g,日需代谢能43MJ,其UDP为( C )。A)358.6g B) 242.5g C) 69.7g D) 8.34g

理由:该体系中RDP=8.34*43=358.6g,TP=242.5g,UDP=69.7g

32. 对于生长动物来说,必须常量矿物质都不能缺少,其中( C )相对与其他矿物质元素更为重要。

A) K、Na B) Fe、Cu C) Ca、P D) S、Mg

理由:对于生长动物来说其中Ca、P相对与其他矿物质元素更为重要

33. 成年家畜肠道微生物能合成维生素( D )。

A) A B) B C) E D) K

34. 下列对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B )。

A)动物的体重、日增重和增重内容

B)动物的生长环境

C)育肥动物对饲粮能量的利用效率

D)育肥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

理由: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取决于动物体重、日增重和增重内容,育肥动物对饲粮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等。环境因素间接性的对动物生长育肥有影响,但不是主要的。

35.对于生长动物,必需常量矿物元素都不能缺少,而通常( C )相对于其他矿物元素更为重要。

A)硫、钾 B)钙、镁 C)钙、磷 D)磷、镁

理由:生长动物在肌肉和脂肪增长的同时,骨骼也迅速生长发育。骨骼和牙齿中的钙磷

约占机体矿物质元素总量的70%,因此,生长动物对钙和磷的需要量较大。

36. 一般认为生长育肥猪舍的相对湿度为多少?( C )

A) 30%~40% B) 45%~60% C) 45%~75% D) 75%~84%

理由:一般认为生长育肥猪舍的相对湿度为45%~75%为宜。

37.骨骼和牙齿中的钙和磷约占机体矿物质元素总量的( B )。

A) 60% B) 70% C) 80% D) 85%

38. 影响生长育肥的因素中,哪一项主要表现在对初生重及后期生长的影响?( D )A)动物品种 B)营养水平 C)环境因素 D)母体效应

39. 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用析因法先确定维持和沉积的单个氨基酸的需要,一般是要先求得( B )的需要,然后根据维持和沉积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推算出其他的氨基酸需要量。A)谷氨酸 B)赖氨酸 C)蛋氨酸 D)精氨酸

42. 下面选项除了哪一个,其他都是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主要取决于 ( D )。

A) 体重B) 日增重C) 对饲料的利用率D) 体长

理由:P365,都是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主要取决于体重、日增重、对饲料的利用率。

43. 动物在生长过程中各组织的生长顺序是( B )。

A)先长肉再长骨骼 B)先长骨骼再长肉

C)肉、骨骼同时长 D)肉、骨骼不同时长

理由:骨骼生长较快。

44. 对动物生长育肥变化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小,然后逐渐增大 B)相对生长在幼龄时期速度较快,后期逐渐减缓 C)生长初期以骨骼生长为主 D)生长后期以肌肉生长为主理由:后期以脂肪沉积为主

45. 动物对氨基酸的需要一般是先求得( A )的需要。

A)赖氨酸 B)精氨酸 C)色氨酸 D)胱氨酸

46. 一头体重200kg的小公牛,日增重750g,每千克增重含蛋白质160g,维持所需蛋白质为每千克代谢体重2.19g,皮毛屑损失为每千克代谢体重0.1125g,日需代谢能(ME)43MJ,则其RDP的需要为( A )。

A) 358.6 B) 69.7 C) 242.5 D) 94.17

47. 下列动物机体部位,快速生长时期开始最晚的是( B )。

A)头部 B)腰部 C)胸部 D)臀部

理由:考察动物机体不同部位生长规律的相关知识。

48. 动物生长育肥在量和质方面的规律性体现在( B )。

A)肌肉增加速度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

B)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小,然后增重逐渐增大,达一定年龄后又逐渐下降。

C)生长早期以肌肉生长为主,其后骨骼生长加快,生长中后期以脂肪沉积为主。

D)相对生长在幼龄时期速度较慢,而后期逐渐加快。

理由:动物的绝对生长表现为: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小,然后增重逐渐增大,达一定年龄后又逐渐下降,直至停止生长;相对生长却是在幼龄时期速度较快,而后期逐渐减缓直至停止生长;生长初期以骨骼生长为主,其后肌肉生长加快,接近成熟时脂肪沉积增多,及至生长后期则以沉积脂肪为主。

49.对于50kg体重生长育肥猪,饲养环境的有效温度超过最适温度上限每升高1摄氏度采

食量将减少( A )。

A)5% B)10% C)2% D)8%

50. 家畜生长育肥的一般规律,其中在局部生长中骨骼、肌肉、脂肪的生长顺序是( A )。A)骨骼>肌肉>脂肪 B)肌肉>骨骼>脂肪

C)脂肪>肌肉>骨骼 D)骨骼>脂肪>肌肉

理由:生长初期以骨骼生长为主,其后肌肉生长加快,接近成熟时脂肪沉积增多,以至生长后期则以沉积脂肪为主。

51. 一头体重200kg的小公牛,日增重750g,每千克增重量含蛋白质160g,维持所需要蛋白质为每千克代谢体重2.19g,皮毛屑损失为每千克代谢体重0.1125g,日需代谢能(ME)43MJ,则RDP和UDP的需要为( B )。

A) 348.6 69.7 B)358.6 69.7 C)358.6 68.7 D)348.6 68.7 理由:请见书本360页

52.一头重300kg的小公牛,日增重900g,每千克增重含蛋白质150g,日需代谢能55MJ,则其RDP为( B )。

A) 7506.0g B) 458.7g C)1251.0g D) 1050.0g

三、判断题

1.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决定于其体重、日增重和增重内容。(×)

理由:P365还与育肥动物对饲粮能量和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有关。

2. 绝对生长幼龄时期长速较快,后期逐渐减缓直至下降,直至停止生长。(×)

理由:因该是相对生长。

3. 对于生长动物,必须常量矿物质元素都不能缺少,而 K 、 Cl 相对于其他矿物质元素更

为重要。(×)

理由:钙、磷相对于其他矿物质元素更为重要。

4. 动物的生长肥育主要受动物品种、性别、阉割与否、营养水平、母体效应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5. 畜禽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上是一定饲粮条件下为满足氨基酸需要的另一种表示方式。(√)

6. 动物各部位的增长阶段是骨>脂肪>肌肉。(×)

理由:生长初期是以骨骼生长为主,其后肌肉生长加快,只有等到成熟时脂肪的沉积才能增多,故此题错误。

7. 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合成足够需要的全部水溶性维生素。(√)

8.净蛋白利用率等于生物学价值乘以消化率。(√)

9. 脂溶性维生素对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都必须有饲粮提供,尤其是消化道功能尚未健全

的幼龄动物。(√)

理由:见课本:366

10. 脂溶性维生素对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都必须由饲粮提供。(√)

11. 绝对生长曲线反映的是动物在某时间内增重占原始体重生长比例的特点。(× )

理由:绝对生长曲线反映的是动物需测定时间以前生长发育的积累结果。相对生长曲线

才是反映在某时间内增重占原始体重生长比例的特点。

12. 动物的生长育肥在量和质方面无特定规律性。(×)

13. NPU为生物学价值与消化率的乘积。 ( √ )

理由:NPU为净蛋白利用率是生物学价值与消化率的乘积。

14. 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合成足够需要的全部脂溶性维生素。(×)

理由:是全部水溶性维生素。

15. 在析因法中,一般是先求得蛋氨酸的需要,然后推算出其他各个氨基酸的需要。(×)

理由:一般是先求得赖氨酸的需要,然后根据维持和沉积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推算出其他各个氨基酸的需要。

16. 为了更准确估测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猪和禽用可消化氨基酸,反刍动物用瘤胃降解和未降解蛋白质体系。(√)

17. 维持、蛋白质沉积、脂肪沉积和温度变化的代谢能需要之和是生长猪总的代谢能需

(√)

理由:生长猪总的代谢能需要=维持代谢能需要+蛋白质沉积代谢能需要+脂肪沉积代谢能需要+温度变化的代谢能需要

18. 幼龄动物早起采食固体饲料或粗料对机体消化系统发育不利。(×)

理由:在实际饲养中,幼龄动物早起开始采食固体饲料或粗料,有利于消化机能的锻炼及增强对饲料的消化能力。如仔猪提早开食固体饲料,对于断奶后的培育是非常有好处的。

19. 所有动物机体水分含量比例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粗脂肪能值随年龄增长也下降。(×)

理由:粗脂肪能值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才对。

20. 动物的生长育肥在量和质方面无规律性。(×)

理由:是有其特定的规律的。

21. 畜禽对蛋白质的需要的实质是满足动物的氨基酸需要。(√)

22.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了提高利用率,保证或改善品质,促生长,保障健康而掺入饲料中的营养性和非营养性的物质。(×)

解析:这里要特别注意饲料添加剂中的少量问题。

23.生长时期是指动物从出生到开始繁殖为止的生理阶段,包括哺乳阶段和育成阶段。(√)

25. 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可采用综合法通过饲养试验和氮平衡试验来确定。(√)

理由: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可采用综合法通过饲养试验和氮平衡试验来确定,也可以用析因法测定维持和生长蛋白质的需要。

26.现如今,育肥期往往限制增重过快。 ( √ )

理由:因为人们对瘦肉的需求日益添加,生长肥育不但要有高的生长速度,而且要减少脂肪沉积量。

27.动物的绝对生长表现为: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小,然后增重逐渐增大,达到一定年龄后又逐渐下降,直至停止。(√)

28. 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只受其体重、日增重和增重内容的影响。(×)

理由:饲粮能量和营养物质利用效率对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也有影响。

29.对于生长动物,维生素的需要主要通过饲养试验评定。(√)

理由:维生素的需要的评定方法

30.对于猪,在同样饲养情况下,幼公猪最“瘦”,母猪次之,阉猪最“肥”。(√)

理由:P353

31. 脂溶性我宿舍对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可由自身提供。(×)

理由:脂溶性我宿舍对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都必须由饲粮提供,尤其是消化道功能尚未健全的幼龄动物。

32. 畜禽的能量需要可通过生长实验、平衡实验及屠宰实验,并根据综合分析法的原理确定。( × )

理由:畜禽的能量需要可通过生长实验、平衡实验及屠宰实验,并根据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原理确定。

33. 成年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合成足够需要的全部水溶性维生素。(√)

34. 生长猪的能量需要采用代谢能计算,生长猪总的代谢能需要为维持代谢、蛋白质沉积代谢、脂肪沉积代谢和温度变化之和。(√)

理由:ME=MEm+MEpr+MEf+MEHc

35.随着营养水平的升高,脂肪和蛋白质的沉积会增加,但蛋白质的增加幅度会比脂肪大。( × )

理由:当营养水平增加时,脂肪和蛋白质的沉积量都会增加但蛋白质的增加幅度会比脂肪小。

36. 动物的生长育肥阶段,从整体生长来看,动物的相对生长是在幼龄是生长缓慢,而后期逐渐加快。(×)

理由:应该是幼龄时期速度较快,而后期逐渐减慢直至停止生长。

37. 动物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大,然后逐渐减少,待达一定年龄后又逐步上升。(×)

理由:动物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小,然后逐渐增大,待达一定年龄后又逐步下降。

38. 一般生产中,尤其是有青绿饲料饲喂的情况下,维生素的供应科适当降低。(√)

39. 肌肉、骨骼和脂肪的增长与沉积具有一定的规律,他们的发育强度顺序由大到小分别是肌肉、骨骼、脂肪。(╳)

理由:发育强度由大到小应该是骨骼、肌肉、脂肪。

40.必需常量矿物质需要可用平衡实验测定,微量矿物元素需要可用屠宰实验测定,维生素的需要主要通过屠宰实验测定。(×)

理由:必需常量矿物质需要可用平衡实验测定,微量矿物元素需要可用饲养实验测定,维生素的需要主要通过饲养实验测定。

42. 动物在生长育肥在量和质方面有其特定的规律性。(√)

理由:p365,具体表现在体增重、肌肉、骨骼增长。

43.母体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初生重及前期生长的影响。(×)

理由:母体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初生重及后期生长的影响。

44.生长育肥是指动物机体细胞数量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整体体积增大、重量增重和物质积累的过程。(√)

45. 脂溶性维生素对于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都必须由饲粮提供。(√)

46. 生长猪维持蛋白质的需要,可根据内源蛋白损耗按每千克代谢体重0.94g蛋白质计算。(√)

47. 随着年龄增长,肉鸡机体粗灰分比例显著上升。(×)

理由:考察随着年龄变化,不同动物机体各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的相关知识。

48. 在测定动物对矿物质元素需求量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均可利用平衡试验测定。(×)。

理由:在测定动物对矿物质元素需求量中,常量元素的需求量可利用平衡试验测定,而微量元素的需求量需要通过屠宰试验来测定。

49.动物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量,主要决定于其体重。(√)

50. 母体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初生重及前期生长的影响。(×)

理由:母体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初生重及后期生长的影响。

51. 畜禽的生长初期以骨骼生长为主,其后肌肉生长加快,接近成熟时脂肪沉积增多,及至生长后期则以沉积脂肪为主。(√)

理由:畜禽的生长初期以骨骼生长为主,其后肌肉生长加快,接近成熟时脂肪沉积增多,及至生长后期则以沉积脂肪为主。

52.动物的生长育肥规律从整体生长来看,动物的绝对生长表现为:在幼龄时期速度较快,而后期逐渐减缓直至停止生长。(×)

理由:动物的绝对生长表现为:生长早期绝对增重较小,然后增重逐渐增大,达到一定年龄后又逐步下降,直至停止生长;相对生长,在幼龄时期速度较快,而后期逐渐减缓直至停止生长。

植物生理学 植物的矿质营养复习进程

第三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第一节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一植物体内的元素 方法:将植物烘干,充分燃烧. 气体:C、H、O、N。灰分:不能挥发的残烬物。 灰分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在于灰分中的元素(矿质元素)。(氮不是矿质元素)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和确定方法 (一)方法: 1 溶液培养法(水培法water culture method):在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中栽培 植物的方法。 2 砂基培养法(砂培法):用洗净的石英砂或玻璃球等,加入含有全部或部分营养元素的溶液来栽培植物的方法。 3 气培法(aeroponics) :将根系置于营养液气雾中栽培植物的方法称为气培法。 (二)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19种:大量元素:C、H、O、N、P、K、S、Ca、Mg、Si 微量元素:B、Cu、Zn、Mn、Mo、Cl、Fe、Na、Ni (三)矿质元素必需具备的条件 1、由于缺乏该元素,植物生长发育受阻,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2、除去该元素,表现为专一的病症,这种缺素病症可用加入该元素的方法预防或恢复正常; 3、该元素物营养生理上能表现直接的效果,而不是由于土壤的物理、化学、微生物条件的改善而产生的间接效果。 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乏症 1 氮 (1)生理作用 1)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 2)氮是叶绿素的成分。 3)氮是维生素的成分。 4)氮是拟脂的成分。 5)氮是植物激素和生物素的成分。 (2)吸收形式 NH4+或NO3- ;尿素、氨基酸。 (3)充足、缺乏时的症状 氮肥过多时:营养体徒长,抗性下降,易倒伏,成熟期延迟。然而对叶菜类作物多施一些氮肥,还是有好处的。 植株缺氮时:植物生长矮小,分枝、分蘖少,叶片小而薄;叶片发黄发生早衰,且由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 2 磷 生理作用: (1)是磷脂的成分、参与膜的形成。 (2)是核苷酸的主要成分。 (3)在碳水化合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4)促进氮的代谢。 (5)对脂肪的代谢也有影响。

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NRC)

NRC(1998)第十版猪营养需要量表(美国,摘编) 编者按:众所期待的 NRC<<猪的营养需要量>>(第十版)已于1998年初正式出版 ,为使其更快地被我国同行利用、参考,本刊摘译刊出其精髓参数部分,以读者。 NRC (1998)猪营养需要量表涉及仔猪、生长-肥育猪、妊娠母猪和泌乳母猪以及种公猪日粮中和每天对能量、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亚油酸的需要量。其中氨基酸的需要量以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回肠表观可消化氨基酸和总氨基酸三种形式表述,其中前两者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日粮,后者仅适用于玉米-豆粕型日粮。表中所列各种类型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仅是一个例子。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猪的瘦肉生长速度、采食量、日粮能量浓度、环境温度和饲养密度等),用各种模型(生长、妊娠、泌乳)确定适合当地条件的需要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包括饲料原料中的含量,而不是指需要额外添加的量。它们是在一般的条件下,中等生产性能的猪的最适量,用模型进行推算所得结果可能会与表中所列情况略有出入。 表中所给的数值均是在适宜下的最低需要量,不包括安全系数。实际生产中应结合饲料原料中养分的变异、养分的生物学效价、饲料毒素和抗营养因子、饲料配制和加工、储存中的养分损失等情况确定养分的供给量。 索 引 1、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2、表2.生长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3、表3.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4、表4.瘦肉生长速度不同的阉公猪和母猪每日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含粮含90%干物质)a 5、表5 生长猪日粮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6、表6 生长猪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7、表7 妊娠母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8、表 8.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9、表 9. 妊娠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 10、表 10. 泌乳母猪每天氨基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1、表 11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的干物质)a 12、表 12 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每天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的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13、表13.种公猪配种期日粮和每天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亚油酸需要量(日粮含90%干物质)a 表1.生长猪日粮氨基酸需要量(自由采食、日粮含90%干物质)a ────────────────────────────────────── 体重(kg) 指 标 单 位 ────────────────────────── 3-5 5-10 10-20 20-50 50-80 80-120 ────────────────────────────────────── 平均体重 kg 4 7.5 15 35 65 100 消化能 kcal/kg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3400 代谢能 kcal/kgb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3265 消化能进食量 kcal/day 855 1690 3400 6305 8760 10450 代谢能进食量 kcal/day 820 1620 3265 6050 8410 1003 采食量 g/d(%) 250 500 1000 1855 2575 3075 粗蛋白 (%)c 26.0 23.7 20.9 18.0 15.5 13.2

生长育肥猪的六种饲养管理方法

生长育肥猪的六种饲养管理方法 (1)一贯育肥法 将肉猪整个饲养期分成两个阶段,即前期20~60千克,后期60~100千克;或分成三个阶段,即前期20~35千克,中期35~60千克,后期60~100千克。各期采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喂技术,但整个饲养期始终采用较高的营养水平,而在后期采用限量饲喂或降低日粮能量浓度方法,可达到增重速度快,饲养期短,肉猪等级高,出栏率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目的。 (2)肉猪原窝饲养 猪是群居动物,来源不同的猪并群时,往往出现剧烈的咬斗,相互攻击,强行争食,分群躺卧,各据一方,这一行为严重影响了猪群生产性能的发挥,个体间增重差异可达13%。而原窝猪在哺乳期就已经形成的群居秩序,肉猪期仍保持不变,这对肉猪生产极为有利。但在同窝猪整齐度稍差的情况下,难免出现些弱猪或体重轻的猪,可把来源、体重、体质、性格和吃食等方面相近似的猪合群饲养,同一群猪个体间体重差异不能过大,在小猪(前期)阶段群体内体重差异不宜超过2~3千克,分群后要保持群体的相对稳定。 (3)饲料调制和饲喂 科学地调制饲料和饲喂,对提高肉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有着重要意义.①饲料调制:饲料调制原则是增强适口性,提高饲料转化效率。②饲喂方法:自由采食与限量饲喂两种饲喂方法,前者日增重高,背膘较厚;后者饲料转化效率高,背膘较薄。为了追求高的日增重用自由采食方法最好,为了获得瘦肉率较高的胴体采用限量饲喂方法最优。如果肉猪为三元杂交猪或杂 优猪,采用自由采食法,日粮稍加调整则也可以获得高的日增重和优等级胴体。肉猪前期采用自由采食,后期限制能量饲料饲喂量,则全期日增重高,胴体脂肪也不会沉积太多。限量饲喂方法的饲喂次数,应按饲料形态,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浓度,以及肉猪的年龄和体重而定。在小猪阶段,日喂次数可适当增加,以后逐渐减少。一般前期日喂4次,中期3次,后期以2次为宜。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要求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要求 在商业性养猪生产中,利益是决策背后的主要驱动力。从分娩到育肥整个过程中,生长育肥猪消耗了70-75%的饲料。因此,适应目前在营养配方组成、营养要求、饲料成分、加工过程中的新进展将会对利益产生重大影响。生产者除了将目标集中猪体重上之外,还要关注消费者的需要。这就是要求肉品高质量,低脂肪。 一、因型和性别对营养需求的影响 猪消耗饲料主要用于三个目的,维持身体功能;瘦肉生长和脂肪沉积。只有在日常饮食营养超过维护需要时,才能以瘦肉形式或脂肪形式用于生长。对于不同种群,由于不同的动物生长潜能、健康状态、体重、采食及环境条件和其它因素不同,日常饲料中的营养水平有极大不同。瘦肉生长率是育成—育肥猪中决定日粮中氨基酸需要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决定能量需要的主要因素之一。营养需要和瘦肉生长遗传潜能之间的关系在猪的营养中将继续起重要作用。高瘦肉基因型猪比中等瘦肉基因型猪需要更多的赖氨酸(8到95%),以达到最快的瘦肉生长和日增重。那些具有高瘦肉沉积的猪比中等能力的猪每天饮食中多消耗20%赖氨酸,总量都平均少消耗9%饲料。但是,要想达到实现瘦肉型猪的瘦肉增长能力,则在日粮中要相应调整氨基酸和能量水平。因为种猪生产者,会提供各种类型的具有瘦肉生长潜能的猪,为达到最大瘦肉生产潜能,在日粮配方中应考虑到基因型和性别的差异,后备猪比去势猪需要更多的氨基酸和较少的饲料摄入,因为比去势猪有更高的瘦肉率。Friesen等(1992)证实后备猪能够增加中等和高瘦肉率基因型猪的差别。这个研究表明为实现高瘦肉基因猪的潜能,必须注意性别在日粮中的差异。虽然阉公猪和后备母猪需要更多的赖氨酸,但是高瘦肉后备母猪的需要高。这个研究也证实饲喂不足会导致高瘦肉基因型猪与中等瘦肉率基因型有相似的生长表现。 二、定采食的因素及对能量和氨基酸供应的影响 1、采食量的调控 猪采食的神经内分泌调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网络调控,多种神经递质和内分泌激素影响猪采食行为及采食量。AB01富安宝是一种新型动物采食中枢调节剂,在猪体内能刺激神经肽Y(NPY)的分泌,使用AB01富安宝,血液中NPY的浓度可提升20-30%,NPY具有激发猪摄食中枢兴奋性,使猪食欲增加,采食量提高。神经肽Y(NPY)具有促进胰岛素、胃泌素、甲状腺激素(T3、T4)等激素的分泌,提高基础代谢率,促进猪生长。 2、年龄和摄入的能量对蛋白沉积的影响 大家普遍认为育肥猪的自由采食量是由日消化能量决定(Forbes等,1989;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1988),当日粮能量密度增加,自由采食量下降。然而,在生长猪(直到最大体重50kg),肠容量限制日采食量。大多数育肥猪,能量(饲料)摄入影响其生长,日能量摄入随能量密度增加而增加。育成猪随能量密度增加,饲料转化率和生长率也增加。 在育肥阶段,能量摄入通常并不限制瘦肉增长。因此,在能量摄入和机体蛋白沉积之间没有关系,采食并不影响日氨基酸需要。另外,瘦肉生长更受蛋白驱动,育肥猪日粮应该以氨基酸摄入为基础组成。 3、可消化氨基酸供应与体重和瘦肉相关性 赖氨酸日粮水平可获得氨基酸与可消化能量比,摄入能量限制了瘦肉生长。在这种情况下,增加能量摄入能够增加蛋白沉积,反过来,又增加了日常的氨基酸需求。育肥猪能量摄入不影响瘦肉生长,氨基酸需要每天以克计。这样,该需要就不依赖于采食,尽管采食量在不同猪群和生产单位相差极大。为在配方中充分利用这一信息,育成猪日粮的能量密度不同,应按下述方法调整日粮中可获得赖氨酸水平:对于育成猪来说,当能量摄入限制生长,日粮必须根据每日可利用赖氨酸对可消化能比率进行配制(克,赖氨酸/大卡可消化能)。对于育肥猪来说,当能量摄入不影响生长时,日粮应以每日赖氨酸摄入配比。 三、蛋白质量对生长表现的影响 1、日粮配比中不同的回肠可消化氨基酸 对以玉米为主日粮的育成猪开展研究,以肉或骨肉粉来代替日粮中本来以大豆提供的50%蛋白,正如预计,粗蛋白替代降低了日增重和料/肉比率,当添加色氨酸,提供和对照组等量的色氨酸时,生长表现并无明显改善。但是,当同时补充赖氨酸和色氨酸时(达到和对照组相同),平均日增重明显改善,并且超过了对照组。Tanksley和Knabe(1984)的另外研究表明,以高梁为基础日粮中,棉籽饼代替豆饼来提供蛋白时,结果也显示以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比以粗蛋白或总赖氨酸为根据组成配方更好。) 2、氨基酸平衡和理想蛋白的概念 猪并不需要蛋白本身,但需要个别氨基酸达到一定水平,和各种氨基酸的平衡。在大多数实际猪日粮中,氨基酸时限制性氨基酸。这样首先大致确定日粮中赖氨酸的水平,然后推导其它氨基酸的水平,建立理想氨基酸之间的平衡。 因为赖氨酸是猪日粮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所以理想蛋白的概念以赖氨酸作为标准氨基酸,还有是因为赖氨酸几乎全部用于机体蛋白合成,而且不同年龄猪群对赖氨酸需求比其它氨基酸相对容易确定。另外,赖氨酸容易分析,原材料中的赖氨酸众所周知。 猪群体重和生长速度不同,需要的氨基酸平衡也不同。当体重增加时就需要更多的蛋白来维持机体功能,因为维持机体功能的许多蛋白包含大量苏氨酸和含琉氨基酸,当猪体重增加时,就需要苏氨酸和含琉氨基酸,其中一部分以赖氨酸形式表述。

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技术措施

评定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指标 A生长速度:以日增重(克)来表示。 B饲料转化率:生长育肥期间平均每千克增重所消耗的饲料量。 C胴体和肉质:屠宰率、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肉色、PH、系水力、肌肉大理石纹、熟肉率等。 一、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 瘦肉型猪种与兼用型猪种比脂肪型猪种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高等。不同品种或品系间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肥育的有效措施之一。通过杂交所得的后代,生活力强,增重快,肥育期缩短,饲料利用率提高,成本降低。我国多以本地猪为母本,以外国猪为父本的二元或三元杂交,其优势效果好。二、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 仔猪初生重越大,则生活力越强,体质健壮,生长迅速,断奶重也越大。 三、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 (一)能量水平 一般来说,能量摄取越多,日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屠宰率、胴体脂肪含量也越多,膘越肥。进行商品瘦肉猪的生产时为了防止胴体过肥,在育肥后期要实行限制饲养,控制能量摄取量。但现代瘦肉型猪种不存在此问题,一直是高能量水平。 (二)蛋白质和必需氨基水平 饲粮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水平不仅与生长肥育猪的肌肉生长有直接关系,也对其增重有重要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饲粮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其增重加快,饲料转化率改善。

一般按生长育肥猪不同阶段给予不同水平的蛋白质,前期(20-55kg)为16--17%,后期(55-120kg)为14--16%。蛋白质对增重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关键在于质量,即必须氨基酸的配比。猪需10种氨基酸,特别是赖、蛋、色氨酸的影响更为突出。据研究证明,当赖氨酸占粗蛋白质6-8%时饲粮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最高。 (三)矿物质和维生素水平 日粮中应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保证猪充分生长。 (四)粗纤维水平 生长育肥猪粗纤维水平应控制在5-8%,幼猪阶段宜用低限。中国地方猪种生长育肥猪日粮粗纤维水平最高,但不应超过16%。 实践证明,生长各阶段不论蛋白质水平高低,日增重随着能量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胴体相应变肥。在肥育后期采用限量饲喂,限制能量水平,就可控制脂肪的大量沉积,相应提高瘦肉比例。粗纤维水平越高,能量浓度相应越低,增重越慢,饲料利用率越低,对胴体品质来说,瘦肉率有提高,但总的经济效果也不好。一般粗纤维占日粮风干物质的5-8%还是可行的, 五、适宜的环境条件 (一)温度和湿度 生长育肥猪的适宜温度是:体重60kg以前为16—22℃,体重60-90kg 为14-20℃,90kg以上为12-16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能影响猪的肥育效果。 当温度过高时(超过32℃),猪为了散发体热,呼吸频率显著增加,新陈代谢受到影响,食欲减退,采食量明显下降,导致生产力降低。 温度降低时(4℃以下),猪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用于产热,以维持体温,使

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生理功能

1、植物生长所需营养元素及生理功能 植物生长过程中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尽管不一样,但各种营养元素在植物的生命代谢中各自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相互间是同等重要和不可代替的。 自然界中存在的元素近90多种,而植物能吸收的有60多种,但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来说,所必须的营养元素只是16种,分别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铜、锌、硼、铁、钼、硼、氯。而碳、氢、氧三大元素主要从水和空气中获取,不作为根系管理所需元素之列。 除碳、氢、氧外,其余13种营养元素,一般称为矿质营养元素。它们主要以无机离子的形态被植物根系吸收。其生理功能如下: 1.氮(N) 植物根系从介质中吸收的氮主要是NO3--N和NH4+-N,还可以吸收NO2--N。 某些可溶性的有机态氮化合物,如氨基酸、尿素等也能直接被植物少量吸收。 (1)植物吸收的NO3-需要在根部和叶部还原为NH4+后,才能参与植物体的氮代谢; 一般地,植物吸收的NH4+,以及由NO3-还原生成的NH4+,部分被合成酰胺和氨基酸; (2)酰胺经氨基转移作用,可形成多种氨基酸,然后进一步形成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物质蛋白质、遗传变异的重要物质核酸和生物催化剂酶等; (3)氮还是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植物体内的一些维生素、生物碱和激素均含有氮。可见,氮是植物有机体结构物质和生命物质的重要组分。 2.磷(P) 在介质pH值5-7条件下,磷主要以正磷酸盐的两种形态H2PO4-和HPO42-被植 物根系吸收,并以同一形态直接参与体内的物质代谢。但也可以吸收偏磷酸(PO33-)和焦磷酸(P2O74-)。 (1)磷作为组成元素参与了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如核酸,核蛋白、磷脂、植素、ATP以及一些酶类的合成; (2)磷能够加强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促进氮的代谢和脂肪的合成; (3)磷还能提高植物抗旱、抗寒、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增强植物对外界酸碱反应变化的缓冲性。 3.钾(K) 钾以K+的形态被植物根系吸收,并以同一形态存在于植物体内。钾对植物的 营养作用是多方面的。 (1)钾作为植物体内合成酶、氧化还原酶、脱氢酶等60多种酶的活化剂,参与了植物体内的主要代谢作用; (2)在氮代谢中,钾能大大地提高植物对氮的吸收和利用,并使之很快地转化成蛋白质,故钾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同时,钾还能增强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3)在光合作用中,钾能提高植物光合磷酸化作用的效率,使单位面积叶绿体产生的ATP

植物的矿质营养练习题

第二章植物的矿质营养 一、名词解释 1.必需元素 2.微量元素 3.矿质元素的被动吸收 4.矿质元素的主动吸收 5.生理酸性盐 6.生理碱性盐 7.生理中性盐 8.胞饮作 用9.可再利用元素 10.离子通道 11. 载体蛋白 12.单盐毒害 13. 诱导酶14.生物固氮15.离子拮抗 16.叶片营养 二、填空题 1. 离子扩散的方向取决于和。 2. 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三种方式 为、和。3. 外界溶液的 pH 值对根系吸收盐分的影响一般来说,阳离子的吸收随 pH 值的升高 而,而阴离子的吸收随 pH 值的升高 而。 4. 缺乏元素时,果树易得“小叶病”,玉米易得“花白叶病”。 5. 缺乏元素时,禾谷类易得“白瘟病”、果树易得“顶枯病”。 6. 缺乏元素时,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甜菜易得“心腐病”,萝卜易得“褐心病”。 7. 和两类研究结果为矿质元素主动吸收的载体学说提供了实验证据。 8. 植物吸吸的 NO 3 -运到叶片后,在中 由酶催化产生,然后以 HNO 2 形式运到,由酶催化,接 受提供的电子而还原成。 9. 在植物生理研究中常用的完整植物培养方法 有、和。 10. 水培时要选用黑色溶器,这是为了防止。 11.栽培叶菜类植物时,应多施肥。 12.主动吸收包括和种形式。 13.植物主动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特点 是和。 三、选择题 ()1. 植物根部吸收的无机离子向植物地上部运输时主要通过 A.韧皮部 B.质外体 C.转运细胞 D.共质体()2. 影响根毛区主动吸收无机离子最重要的原因是 A.土壤中无机离子的浓度 B.根可利用的氧 C.离子进入根毛区的扩散速度 D.土壤水分含量 ()3. 在维管植物的较幼嫩的部分,亏缺下列哪种元素时,缺素症首先表现出来。 A. K B. Ca C. P D. N ()4. 植物吸收矿质量与吸水量之间的关系是 A.既有关,又不完全一样 B.直线正相关关系

猪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制

猪的营养需要与日粮配制 猪的营养物质与在猪体内的功能 1 .猪的营养物质 猪维持生命、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可分为6 大类,除水之外所有养分都必须通过饲料提供。 ( l )饲料的成分 ①水分:水分作为饲料的重要组成成分。各种饲料的含水量差别很大,也是检测饲料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水分直接影响到饲料的品质、饲料的保存期,一些干晒饲料容易发霉和变质,主要也是水分过高引起。水分同时也是猪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含量一般是体重的一半。猪体内的水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也随体况而变化,瘦的猪含水量高,肥的猪含水量低。猪体内的水分主要是从饮水中来,不是从饲料中来。 ②蛋白质:饲料中的含氮物质总称为粗蛋白质,包括纯蛋白质和氨化物两部分。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氮、氧4 种,先组成氨基酸,然后组成蛋白质,测量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也是测其粗蛋白质。对一些重要的使用场合,也会测定部分氨基酸的含量,主要是赖氨酸、蛋氨酸和胧氨酸的含量。各种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有所不同,豆科植物及其饼粕类饲料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品质也好;禾本科植物的蛋白质含量

较低,品质也较差。蛋白质是猪体内所有细胞和各种器官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猪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代替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产热作用:猪体内的蛋白质含量随年龄和营养状况的变化而有不同,保育猪的蛋白质含量达 17 % ,可销售的肉猪蛋白质含量为12 %。 ③粗脂肪:脂肪由碳、氢、氧3 种元素组成,按结构可分为真脂肪和类脂肪两类。用乙醚浸泡测定饲料中的脂肪时,溶于乙醚的物质称为醚浸出物或粗脂肪。不同饲料的脂肪含量差别较大,一般豆科植物高于禾本科植物。植物不同部位的脂肪含量也有所不同。 猪体中的脂肪含量随年龄及营养状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仔猪的脂肪含量约为6 % ,体重达30 公斤时脂肪含量为 24 % ,体重到100 公斤时脂肪含量达36 %。瘦猪的脂肪含量低,肥猪的脂肪含量高。 ④无氮浸出物:饲料有机质中的无氮物质除去脂肪及粗纤维外总称为无氮浸出物,或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单糖、双糖及多糖类(即淀粉)等物质。玉米和高粱中约含有70 %的淀粉。无氮浸出物在猪体内主要是糖原,贮存在肝脏和肌肉中。 ⑤灰分:饲料燃烧后即得灰分或称为矿物质,饲料植物中的灰分主要有钾、钠、钙、磷和锰等,豆科植物的钙和磷比禾本科植物多,钾和钠低于禾本科植物。猪体内的矿物质以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育肥猪对一个猪场来说是最好管理阶段,是猪只对环境条件要求最低的阶段,也是猪场赚钱的最后冲刺阶段,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发挥决定着一个猪场的盈利多少。但一般情况下,猪场往往把饲料管理的重点放在对母猪、种猪或哺乳仔猪的管理上,而不重视对育肥猪的管理。 当前育肥猪常发生的疾病主要有两大类:呼吸道疾病综合症和各种原因引起的腹泻(主要为大肠炎、猪痢疾、结肠炎、回肠炎、沙门氏菌性肠炎等)。另外,猪瘟、弓形虫病、萎缩性鼻炎等也经常在某些猪场发生。因此对育肥猪应加强饲养管理,不能在这一环节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合理分群 分群技术要根据猪的品种、性别、体重和吃食情况进行合理分群,以保证猪的生长发育均匀。分群时,一般掌握“留弱不留强”、“夜合昼不合”的原则。分群后经过一段时间饲养,要随时进行调整分群. 肥育猪一般多采用群饲,其既能充分利用猪舍建筑面积和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养猪成本,又可利用猪群同槽争食,增进食欲,提高增重效果。分群时必须并窝,并窝应根据猪的生活特性,实行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办法。一般在固定圈内饲养,每群以10~20头为宜。在舍内饲养,舍外排粪尿的密集饲养条件下,每群以40~50头为宜。 2 饲料 肥育猪生长速度较快,必须供给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来满足猪快速生长的要求。 饲料品质饲料品质不仅影响猪的增重和饲料利用率,而且影响胴体品质。猪是单胃杂食动物,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直接沉积于体脂,使猪体脂变软,不利于长期保存,因此,在肉猪出栏上市前两个月应该用含不饱和脂肪酸少的饲料,防止产生软脂。 掌握日粮的稀稠度日粮调制过稀不仅影响唾液分泌,而且稀释胃液,影响饲料的消化。饲喂稀料使猪干物质进食量降低,同时猪排尿增加,消耗体热。因此,日粮调制以稠些为好,一般料水比为1∶2~4。冬季应适当稠些,夏季可适当稀些。 3 饲喂定时、定量、定质 定时指每天喂猪的时间和次数要固定,这样不仅使猪的生活有规律,而且有利于消化液的分泌,提高猪的食欲和饲料利用率。要根据具体饲料确定饲喂次数。夏季昼长夜短,白天可增喂一次,冬季昼短夜长,应加喂一顿夜食。饲喂要定量,不要忽多忽少,以免影响食欲,降低饲料的消化率。要根据猪的食欲情况和生长阶段随时调整喂量,每次饲喂掌握在八九成饱为宜,使猪在每次饲喂时都能保持旺盛的食欲。 4 饲喂方式 饲养方式饲养方式可分为自由采食与限制饲喂两种,自由采食有利于日增重,但猪体脂肪量多,胴体品质较差。限制饲喂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猪体瘦肉率,但增重不如自由采食快。一般来讲自由采食日增重高,沉积脂肪多.饲料利用率低。限量饲喂饲料利用率高,胴体背膘较薄,但日增重较低。我们可采用前促后控饲养法,即前期(60KG 以下)利用猪主要长瘦肉的生长发育阶段,采用自由采食法,后期(60KG以上)利用猪脂肪生长快的阶段,实行限制饲养。 5 饲养管理 要想在短的时间内,用较少的饲料换取较快的增重,除了选好仔猪以及配合饲料与添加剂外,还要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①生喂生料由于未经加热,营养成分没有遭到破坏,因而用生料喂猪比用熟料喂猪效果好,节省煮熟饲料的燃料,减少饲养设备,节约劳动力,提高增重率,节约饲料。 ②干湿喂饲料的喂法有干喂、稀喂和干湿喂几种方法,不同喂法对猪的消化吸收有不一样的效果。干喂的特点是省工,容易掌握喂量,促进唾液分泌,缺点是损失饲料较多。稀喂的优点是利于采食,损失饲料少,缺点是容易使猪形成水饱,影响消化和吸收,饲料的利用率不高,不利于猪的生长。干湿喂法介于干喂和稀喂两者之间,猪进食的饲料比较多,胃液能很好地与饲料发生作用,消化吸收好,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猪生长快。 ③定时定量法:喂猪要规定一定的次数,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数量,在规定的时间内投喂。究竟一天喂几次适宜,根据各户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仔猪一天喂6次,中猪4—5次,肥育后期一天喂3次;使大猪有足够的时间睡眠,以减少活动,特别是夏季,避免中午最热时喂料,对增重有利。一天中各餐的间隔时间应相等。每餐喂量保持适量和均衡,既不要使猪有饥饿感,也不要使猪吃得过饱,一般喂九成饱。早晚7—9点喂食最佳。

植物的矿质营养

《植物的矿质营养》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5、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在教学中介绍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重点】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种类;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和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课时安排】实验、授课一共两课时。 【教学手段】挂图、多媒体课件、实验 【教学过程】 1、引言 课前指导生物小组的同学用完全培养液和缺素培养液培养出一些植物体,以便课上展示给学生,引发他们对矿质元素对植物生活的作用的思考,以此引入本节内容。 也可以从分析植物体内化学物质的元素组成入手引入课题。例如,植物体内的物质中,蛋白质通常含有N,S、叶绿素含有Mg,核酸含有P,但植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可从二氧化碳获得C和O,通过根的吸水中获得H和O。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出植物体内含有的元素种类与植物吸收的元素种类之间的矛盾,从而很自然地引入植物还可从土壤吸收矿质元素这一事实。

也可以从根的渗透吸水直接引入,因为学生都知道土壤溶液中还溶解有各种矿质元素离子,这时可引发学生思考:溶于水的这些矿质元素离子是否是和水一起被吸收的?从而引入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2、矿质元素的概念 和根对水分的吸收情况一样,学生在初中已学过有关无机盐吸收有关的初步知识,因此,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以了解学生对矿质代谢的理解程度,找出学生对矿质代谢理解上的偏差和不足,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比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 ①植物收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器官是什么? ②植物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部位是什么? ③矿质元素在植物体主要以什么存在? ④植物体运输水和矿质元素离子的通道是什么?知道这些通道在植物体的哪个部位吗? ⑤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都可以参与哪些生理功能? ⑥植物体内矿质元素离子是如何散失的?等等。 在讨论了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矿质元素的概念、必需元素的概念、植物体内哪些元素是大量元素、哪些元素是微量元素。 可把学生讨论的重点放在“如何确定某种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设计方案,以便渗透研究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有重要作用。 3、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1)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交换吸附 这是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第一步 可先让学生做《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离子交换吸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或实验结束后,教师通过下面的问题串引发学生对交换吸附的思考和理解: ①通过《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如何理解设置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实验是一个简单的单因子对照实验。在单因子对照实验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即,除了要研究的那个因素设置为可变外,其它所有条件都尽量保证一致。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养猪者对优良品种、优质饲料、加强管理和严格防疫的认识越来越高。那么夏季育肥猪饲养的技术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夏季育肥猪饲养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夏季育肥猪饲养的技术 一、驱虫、健胃、去势、免疫接种猪群适应环境后,在猪群健康状态下及时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传染性疾病的免疫工作。具体操作根据当地的疫病流行现况制定规范的免疫程序。同时尽早进行去势、驱虫、健胃。驱虫最好采用驱虫针剂进行逐头注射,这样可以使剂量准确,能取得较好驱虫效果。在猪群前期工作结束后,应尽量让仔猪多采食,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报酬,以最大程度地挖掘优良品种猪的生长潜力,为育肥打下基础。 二、育肥猪的管理育肥猪分群时应注意尽量保持原圈原群饲养,个别调整的原则,必须注意饲养密度,使每头猪有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四定”定时、定量、定质、定温,每天喂料量按干饲料计算,占体重的3—5%,可分三至四顿喂给,每顿间隔时间尽量均匀,至少最后一顿为夜食,每次喂八九成饱,以槽中无剩食为最好。更换饲料要逐渐过度。在夏季天气炎热时,应将饲喂时间避过当天的最高温时段,防止产生厌食现象。 2、创造良好的环境,保持圈内卫生清洁,冬暖夏凉,通风良好。冬季防寒、夏季防暑,冬季躺卧处应注意保暖,以防止散热;夏季应在地面洒水,定时通风,使猪有凉爽舒适的感觉。 3、配合日粮应按各阶段的营养要求采取不向的日粮水平。育肥前期消化能/公斤,蛋白质含量16%;育肥后期消化能/公斤,蛋白质含量14%。育肥后期以能量饲料为主,蛋白饲料逐渐减少。 4、提倡生饲干喂,饲料生饲可以保持饲料中维生素不受破坏,干喂可使饲料充分咀嚼保证唾液与食物充分混合,提高饲料利用率。由于生饲喂猪易感染寄生虫,应每月进行一次驱虫,降低饲料损耗,加快增重效果。 5.适时出栏,从仔猪进入培训猪舍到出栏,经135天左右,平均体重达85-90公斤时应及时出栏。三、建舍猪舍选址应在高燥、向阳、避风、安静的地方,圈舍建筑遵循因地制宜、冬暖夏凉、饲管方便,经济适用的原则,配有自动饮水,自动喂料设施。有条件的最好建造培育仔猪舍,配有供热保温设施,便于控制猪舍温度,减少温度应激带来的各种疾病,从而提高断乳转群仔猪的成活率。 四、培育仔猪的管理购进仔猪前,须先将培育猪舍清扫、冲洗、消毒5-7天后,舍内环境温度控制在25-30℃,以平缓温和的气氛迎接仔猪进圈。在仔猪进圈一周之内,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仔猪进圈后前三天内实行24小时猪舍照明,以便仔猪熟悉环境。 2、按品种、大小、吃食快慢进行合理分群,保证10-45公斤的仔猪每头不得少于平方来的占圈面积,密度不能太大。 3、调教仔猪饮食、排粪、睡眠三点到位,保持圈内卫生、干燥。 4、经常观察猪群的采食、粪便及精神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 5、一周内要限量饲喂,饲喂以容易消化吸收的仔猪前期料,防止仔猪下痢、水肿病发生。 6、在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素,保证仔猪获得生长需要的各种矿物质。 五、选种育肥仔猪应选用瘦肉型杂交仔猪,以瘦肉型猪如大约克、杜洛克、长白等为父本与当地母猪或培育母猪杂交而成二元或三元仔猪为好,因其具有抗病力强,生长发育快,

肉猪的饲养技术修订稿

肉猪的饲养技术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肉猪的饲养技术 肉猪的喂养是养猪生产中最后的一个环节。喂养肉猪占用的资金多、耗料多。因此对整个养猪生产关系重大,又与经济效益所系。养肉猪的目的是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满足人们的肉猪和外贸的需要。影响肉猪生长发育的因素较多,单靠某一种技术是难以达到下述目的的,只有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才能提高肉猪的出栏水平。第一节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影响生长的因素 一、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阶段的增重及组织的生长是不同的,也是有规律的。 1、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管理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增重×100),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就是说,小猪的生长速度比大猪快,一般猪在100公斤前,猪的日增重由少到多,而在100公斤以后,猪的日增重由多到少,至成年时停止生长。也就是说,猪的绝对增长呈

现慢枣快枣慢的增长的趋势,而相对生长率则以幼年时最高,然后逐渐下降。 2、猪体内组织增长规律:猪体骨骼、肌肉内、脂肪、皮肤的生长强度也是不平衡的。一般骨骼是最先发育,也是最先停止的。骨骼是先向纵行方向长(即向长度长),后向横行方向长。肌肉继骨骼的生长之后而生长。脂肪在幼年沉积很少,而后期加强,直至成年。脂肪先长网油,再长板油。从出生到6月龄(体重100公斤)猪体脂肪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水分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矿物质从小到大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水平;蛋白质,在20~100公斤这个主要生长阶段沉积,实际变化不大,每日沉积蛋白质80~120克。小肠生长强度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大肠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胃则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总的来说,育肥期20~60公斤为骨骼发育的高峰期,60~90公斤肌肉发育高峰期,100公斤以后为脂肪发育的高峰期。所以,一般杂交商品猪应于90~110公斤进行屠宰为适宜。 二、影响高产肥育的因素 1、猪种:不同品种在育肥过程中,在饲料、饲养管理、饲养时间、方法、措施等条件都相同,它的增重是不同的,如东山猪要比陆川猪日增重快10~15%,不同杂交猪,其增重速度也不同,例如

第二节猪营养需要与配方设计

第二节、猪营养需要与配方设计 一、猪的养殖过程与阶段划分 (一)猪品种介绍 1、我国的优良品种:生长慢,脂肪沉积多,瘦肉率低,性成熟早,产仔多,耐粗,肉质鲜,例:太湖猪、荣昌猪、金华猪等。 2、外国优良品种:生长快,脂肪沉积少,瘦肉率高,性成熟晚,产仔少,不耐粗,例;大约克、长白猪、汉普夏、杜洛克等。 3、杂交商品猪:应用杂交优势,例二元杂交猪(长白等)、三元杂交猪(长大杜等)。(二)、养殖过程与阶段划分 1、养殖过程及阶段: 2、饲料分档; 商品猪:乳猪料——7天左右开始诱食,喂至断奶后7-10天,体重约5千克-15千克。 仔猪料——断奶后7-10天(体重约15千克)开始喂,喂至仔猪体重约30千克, 生长育肥猪前期料——体重在30千克-60千克猪 生长育肥猪后期料——体重在60千克-90千克上市猪 母猪料;妊娠后期(约15-20天)和哺乳前期(约15天左右)母猪饲料基本相同妊娠前期和哺乳后期母猪饲料基本相同 空怀母猪料 二、猪的生物学特点: 1、产仔多,繁殖率高,周转快。猪是一种成熟早、繁殖率高的动物,一般在3-5月龄就达到性成熟,母猪的初配年龄在6-8月,公猪的初配年龄在8-12月,体重要求达到成年体重的50%,母猪的妊娠期较短,平均为114天,年产胎次在2.5左右,平均每胎产仔数在10头左右,其中太湖猪的产仔数平均可达15头。 2、猪的生长周期短,生长强度大,各年龄生长情况不同,根据下图结论,一般商品猪生长控制在90千克左右,超过此范围时,其脂肪沉积加快,饲料效益下降。在满足其养分的需要和管理恰当,生长肥育猪5月龄左右即可达到90千克体重,以后则脂肪沉积能力加快。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技术

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及饲养管理技术 猪育肥的最终目的是使养猪生产者以最少的投入,生产出量多质优的猪肉供应市场,以满足广大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并从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为此,生产者一定要根据猪的生理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满足生长肥育猪的各种营养需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技术,从而达到猪只增重快、耗料少、胴体品质优良、成本低和效益高的目的。 1.生长肥育猪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 根据育肥猪的生理特点和发育规律,我们按猪的体重将其生长过程划分为二个阶段即生长期和育肥期。 1.1生长期:体重20~60千克为生长期。此阶段猪的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功能不很完善,尤其是刚刚20千克体重的猪,其消化系统的功能较弱,消化液中某些有效成分不能满足猪的需要,影响了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并且此时猪只胃的容积较小,神经系统和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也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骨骼和肌肉的生长,而脂肪的增长比较缓慢。 1.2肥育期:体重60千克~出栏为肥育期。此阶段猪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都逐渐完善,尤其是消化系统有了很大发展,对各种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都有很大改善;神经系统和机体对外界的抵抗力也逐步提高,逐渐能够快速适应周围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变化。此阶段猪的脂肪组织生长旺盛,肌肉和骨骼的生长较为缓慢。 2.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 生长育肥猪的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生长速度、饲料利用率和瘦肉率来体现的,因此,要根据生长育肥猪的营养需要配制合理的日粮,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瘦肉率和肉料比。 动物为能而食,一般情况下,猪日采食能量越多,日增重越快,饲料利用率越高,沉积脂肪也越多。但此时瘦肉率降低,胴体品质变差。蛋白质的需要更为复杂,为了获得最佳的肥育效果,不仅要满足蛋白质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必须氨基酸之间的平衡和利用率。能量高使胴体品质降低,而适宜的蛋白质能够改善猪胴体品质,这就要求日粮具有适宜的能量蛋白比。由于猪是单胃杂食动物,对饲料粗纤维的利用率很有限,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随饲料粗纤维水平的提高,能量摄入量减少,增重速度和饲料利用率降低。因此猪日粮粗纤维不宜过高,肥育期应低于8%。矿物质和维生素是猪正常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长期过量或不足,将导致代谢紊乱,轻者增重减慢,严重的发生缺乏症或死亡。生长期为满足肌肉和骨骼的快速增长,要求能量、蛋白质、钙和磷的水平较高,饲粮含消化能12.97~13.97MJ/Kg,粗蛋白水平为16%~18%,适宜的能量蛋白比为188.28~217.57粗蛋

猪的营养需求

猪的营养需求 目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猪的消化特点 一、猪的消化道结构特点 二、猪的消化生理特点 1、胃的消化 2、小肠内的消化吸收 3、大肠内的消化 第三节:猪的营养特点 一、乳猪营养特点 二、母猪营养特点 第四节:猪的各方面营养需求 一、蛋白质 1、蛋白质的组成 2、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二、脂肪 1、脂肪的化学组织结构 2、脂肪的营养作用 三、碳水化合物 1、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2、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 四、维生素 1、维生素A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2、维生素D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3、维生素E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4、维生素K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5、维生素B1 a、化学特性: b、主要功能: c、主要缺乏症 d、来源: 6、维生素C a、主要功能: b、主要缺乏症: c、来源: 五、矿物质 六、水 1、水是动物体的构成成分: 2、水能使机体维持一定的形态: 3、水是畜体的重要溶剂: 4、水对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5、水是一种润滑剂: 6、水参与动物体内各种生化反应: 七、主要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1、蛋白质与能量比例关系 2、纤维素与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 3、氨基酸之间的关系 4、维生素同蛋白质之间的关系 5、维生素与碳水化合物、脂肪之间的关系 6、有机营养物质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a、有机营养物质与钙、磷的关系: b、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关系: 7、维生素与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a、维生素和硒的关系: b、维生素和钙磷的关系: c、维生素C和铁的关系: 8、维生素的相互关系 a、维生素E和维生素A、D的关系: b、维生素B1与B2的关系: c、维生素B2与B5的关系: 9、矿物质之间的关系 正文 第一节:概述

植物矿质营养

植物矿物质营养新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氮、磷、钾、钙几种矿质营养元素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铁、锌、钙等矿质营养元素对植物的毒害,矿物质营养元素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同一物种对矿物质营养元素吸收的差异及植物矿物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效应的一些较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植物矿物质营养 1矿物质营养元素在植物中的作用 1.1矿物质营养元素在植物中的生理作用 氮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也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量最大的矿质元素,土壤氮库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无机氮仅占土壤总氮的1%弱,而植物所吸收的氮几乎都是无机形式,所以,土壤氮库中的有机氮必须不断的通过微生物的矿化作用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有效态氮[1]。氮是植物体内蛋白质和叶绿素的重要组成,能刺激植物的生长,尤能促进分裂及新生组织发育,例如:氮能显著提高牧草的产量和品质[2][3]。蛋白质含量是评价牧草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氮元素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而且氮的含量对碳的代谢有很大影响。当牧草含氮素充足,光合作用增强,碳的代谢加快,热量积累增加;反之当牧草缺氮时,植株矮小,组织细胞收缩,细胞壁变厚,细胞内容物减少[4]。蛋肥可提高多花黑麦草粗蛋白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黑麦草蛋白质产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5][6]。 磷是核酸及核苷酸的组成部分,是植物体内糖分转化和淀粉、脂肪、蛋白质形成所不可缺少的物质,磷能影响植物含氮化合物的代谢,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含量,豆科作物施用磷肥能促进根瘤形成、提高固氮效率,提高植株鲜重和籽实产量。牧草缺磷时分莫减少,从而降低牧草产量和品质[4][7]。 钾与磷不同,在植物体内不形成任何稳定的结构物质,而以K+形式存在或被原生质胶体不稳定地吸附[3]。钾以离子或可溶性盐存在于植物体内,参与光合作用、糖的代谢、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与运输过程,并能调节气孔的开闭和细胞的渗透压[8]。钾与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转运关系极为密切,能把叶片中合成的淀粉转化为磷脂酸,还能促进植物对氮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形成,提高豆科植物的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钾能使作物茎杆粗壮坚韧,防止倒伏,促进开花结实,增强抗寒、抗旱、抗病害能力[7]。施用钾肥可以促进牧草的钾吸收,改善其钙、镁等营养,能增加植物粗脂肪含量[9]。低量钾可提高苜蓿现蕾—初花期粗蛋白积累速度,高量钾可提高苜蓿初花—结荚期粗蛋白积累速度[10]。 钙绝大部分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和液泡中,胞质含量相对较少。有很大一部分的钙结合到细胞壁上带负电的糖类结构中,以增加结构的稳定性。钙也能增加质膜的稳定性,还能调节生长过程。过多的钙会以草酸钙的形式沉淀在细胞壁和液泡中。植物生长必须有持续不断的钙源,缺钙会引起植物生理过程紊乱。对水稻的研究表明,缺钙条件下水稻幼苗瘦弱,根系活力、干物重和根冠比降低。钙能提高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11]。钙在植物抗逆方面也有一定作用,低浓度的钙(0.5一1.0lmmol/L)能提高水稻幼苗的抗冻性,减缓了低温对水稻幼苗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