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单位:南昌市青山湖区棠溪小学姓名:陶牡青邮编:330012 邮箱:75130425@https://www.wendangku.net/doc/334975573.html,手机:135********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该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我们今天的阅读不但是为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丰富感性认识,更是为了让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和语言表达规律。阅读教学要达到这一目的,应该从何入手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阅读教学策略是非常有效的。当下,不少语文教师积极实践,在探索中总结感受性阅读教学的良策,这两年我任教新课程小教中高段语文,尝试着阅读实践教学之路,以中高段人教课文为例谈谈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一、选准感受文本的重心。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在一个贫困家庭,在新年前夕的夜里,天很冷还下着雪小女孩光着脚穿着单薄的旧围裙,希望有人能买她的火柴,可是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她又不敢回家,又冷又饿的她只好缩在墙角,点亮一根根火柴来取暖,幻想着她和祖母在一起幸福的时光,最后被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小女孩那种无以言表的可怜、痛苦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此时,我想文本的大半文句小女孩的可怜和痛苦,在课堂上好好引领儿童感受。于是,第一稿的教学思路出炉了:

1.读全文,思考后回答: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读全文,划划找找:用“──”划出写小女孩受冻挨饿时可怜和痛苦的句子。

3.呈现句子,研读感受小女孩受冻挨饿时的可怜和痛苦。

4.划找词句,研读感受小女孩受冻挨饿时看见的东西。

教学时,我发现小女孩的可怜、痛苦也深深地走进儿童的心灵,儿童沉浸在小女孩的受冻挨饿可怜和痛苦中难以自拔,很难走出那痛苦的心灵环境,对感受大家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关爱的文句产生阻碍。我深思中推测,这喧宾夺主的文本解读重心取向的不当是主要原因。其实,这个文本倡导的主题是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不是感受小女孩可怜和痛苦。教者要在文本倡导对弱者的同情和关爱的平台上解读文本。于是,第二稿的教学思路出炉了:

1.初读全文,思考后回答: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再读全文,划划找找:从哪些文句感受到小女孩需要同情和关爱,用“──”划出来。

3.呈现句子,研读小女孩受冻挨饿时的可怜和痛苦的句子,感受他需要同情和关爱。

4.划找词句,研读感受大家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关爱。

两个学案过程虽相似,但是文本解读的重心却截然相反,第一个学案儿童在解读文本中感受语言的心向与文本的价值南辕北辙。选准文本解读的重心是开展好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同理,如《别饿坏了那匹马》则应该把文本解读的重心选定在“感受真情的美好”这一主题,然后从这一视野去感受有关描写残疾青年乐于助

二、朗读明白作者感情

解读文本如果走理性之路,儿童很难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很难和文本、作者心贴心零距离对话,很难感受平淡语言中蕴含的和谐之美,心灵之美,人文之美。反之,引领儿童走感性解读文本之路,学生容易慢慢地走进文本,走进平淡语言中蕴含的和谐美、心灵美与人文美之中。

《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虽然是学生熟悉的童年生活话题,但他们还是很难体会文情美,这不仅因为骆驼和他们的生活经历相去甚远,还因为骆驼对笔者的学生实在太陌生了,再加之课文采用朴素的语言蕴含美的语言方式来抒发质朴而深浓的情感。如果没有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没能以作者的视角与心灵去感受语言,要求从作者回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又是多么行不通。教学中,我摸准感受语言的路径,引领儿童走感性解读文本之路。

1.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

2.再读课文,从整体的角度走进作者的感受

3.自由快速读课文,思考:那些画面是作者深藏心底的一副副童年的画。

4.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1)看骆驼咀嚼;(2)关于骆驼系铃的想象;(3)为骆驼剪毛;(4)追问骆驼的去处。

艾略特说,艺术作品表达情感的唯一方式,是寻求一个“客观对应之物”,换言之,一组事物,一个情况,一连串事故,为某一特

定情感的公式;于是,当必须终止于感官经验的外在事物出现时,那个情感便立即被引发出来。在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的过程中,我力求让儿童通过感性的画面感受语言,从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用作者的情感撞击儿童的情感,用文中语言蕴涵的美感动儿童,他们“那个情感便立即被引发出来”。

三、顺应语言感受的速度

叶圣陶曾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教学中要引领儿童像嚼口香糖那样反复品味词句,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语义,按儿童语言感受的速度慢慢地把文字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品出个中情味和意蕴。

课文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洗手、吃饭、睡觉等生活小事,在对自己的一再追问中,表达出要珍惜时间的道理。整篇文章有这样的特点:就是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小事、细节来抒发自己的感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更要细细体味的是作者面对生活的敏感观察,有所感悟,有感而发。在教学《匆匆》时教学过程思路设计为追问时光流逝;追问世间万物;追问自身生命,具体是这样的: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1、师:通过刚才读课文,你觉得朱自清先生告诉了我们什么?在哪几个自然段?

生:时间匆匆永不复返

2、略读课文第1.5自然段,体会排比句的优美。

师:关于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追问课文中出现了几次?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开头结尾)(作用:首尾呼应好处:点明主题,对时间流逝的惋惜时间一去不复返)

3、师:两句有什么不同?

(一句有但放到第一句中对比,关系转折)

4、研读课文第2.4自然段(感受对生命的追问):

⑵(二自然段)“八千多日子”放进时光大海里,仅仅是—(生)针尖上的一滴水!

师:这针尖上的一滴水有多大?一个词形容。

(渺小、微不足道、沧海一粟……)

师:它滴在时光的大海里会怎样?一个词形容。

(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师:这微不足道的一滴水滴在时光大海里,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指课件读)“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为什么?

(作者回顾八千多个日子消逝得无影无踪之后的感觉。猛省到日子过得太快,日子已经从身边溜走,不由得紧张、惶恐得热汗直流。)(“泪潸潸”?为自己浪费了许多光阴而惭愧、懊悔和痛苦。把

作者因时光飞逝所引起的强烈感触表现出来了。)

⑴文字的美远不是第一自然段可以涵盖的。继续品读第四自然段,感受作者在反躬自问对生命的追问。

(2)第四自然段中作者有几次追问?师生合读。

(3)再读“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怎样理解这句话。

生:第一个“赤裸裸”……第二个“赤裸裸”……意思是……反问自己怎么能这样虚度年华,虚度此生……

⑷你觉得怎样的人生才算没有虚度,才算没有白白走这一遭?举一个你佩服的人做例子说明。

(5)你们从名人、普通人身上看到了人生的价值。朱自清只活了50岁,可他却留下了非常宝贵的文学遗产。

师:朱自清的人生无疑是有价值的!

6、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对生命的追问):

⑴朱自清对时光流逝的追问由始至终。第一自然段是对世间万物的追问,第二、四自然段是对自身生命的追问。这中间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感触呢?请两位同学读三自然段。

(1)读读这段美妙的文字, 说说作者怎样写时光匆匆的.

(2)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向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通过写日常的生活琐事表现时光飞逝的方法(4)师:日子原来就是这样的匆匆,看似无声,却是有形现在我们明白了时间怎样的匆匆吗?

学生引读:句2: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引导学生关注“跨、飞、溜、闪”这四个动词,想象画面,感受时间“溜”去的轻巧和轻快,体会朱自清先生对时间的特殊理解与深刻感受:分明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却就是抓不住它的身影,只能掩面叹息

(2)师:作者按从早到晚的顺序叙述,告诉我们宝贵的光阴在日常生活中悄然流失,我们却浑然不觉。想一想,你的日子是怎样逃去如飞的?仿句式说。

四、掌握语言感受的策略

巴金不愧为大作家,用简约而不简单的形象性语言描绘出景美、文美与情美交相辉映的《鸟的天堂》。我是这样引领儿童感受语言感受天堂的生命力之美、和谐之美和作者对榕树与鸟的挚爱。

1.在语义实践中去阅读。解读“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时,我引领学生“簇”与“堆”等词体会榕树的茂盛;从外表和形象的两方面感受大榕树的强盛生命力,儿童自

然而然理解了作者深爱大榕树的挚情。又如,解读“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起来,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引导儿童从情感体悟的角度比较语义。正如他们所说,“热闹”给人的感受是心旷神怡的,“吵闹”使人感受到心烦意乱。如此,学生从“热闹”一词感受到鸟的舒适生活和作者爱鸟的那份深情。

2.在想象体验中去阅读。读着“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时,儿童张开想象的翅膀,在看所写“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的鸟,会感受到形状在“大的”和“小的”之间、颜色有别于“花的”和“黑的”、动态有别于“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的无以数计、各种各样的鸟。

3.在感情朗读中去阅读。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感情真是一种好办法。如“真是一株大树”感情朗读的教学过程如下:(1)指名试读。(学生读的平淡而空泛,缺乏感受和体验)

(2)引领学生通过比较带着感受读句子。(通过本校校园11亩来感受18亩榕树的大,学生再读句子就有了惊奇、赞叹的感受。)(3)联系上下文语境指导朗读。(学生在解读“这句话回答了前文的什么问题”后,自然就读出了恍然大悟之情)

客观地说,阅读教学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提升儿童语文素养的沃土。但我深知感受性阅读教学符合儿童语言发展和语文教育的规律,能体现小学语文语的特点。因此,我会和学生一起在阅读实践中让心灵的感受在语言魅力中穿行。

总之,对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非常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对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内涵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终身有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要从多角度启发学生进行阅读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